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现象消费心理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年纪相仿的年轻群体,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大学是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体,也是大多青少年迈入社会的大门,因此引发出的问题也更具有客观性,突出性与可研究性。

一、大学生主要消费对象

首先是吃饭问题。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平时的饮食需要。很多情况下单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大家基本不会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可以果腹就已足矣。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以班级、宿舍或者社团为单位去学校附近的餐馆聚会。

接下来的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了——恋爱。没有什么事情比恋爱更让人自觉地花钱了。找个恋人就意味着钱将如流水的流出腰包。既然有恋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费,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吝啬,其实这一点谁都明白,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恋爱费用有很少的学生是由家里特别提供;大部分学生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而且,近年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原因就是情侣之间会不经意间形成攀比的心理,进而促进奢侈品的消费。

还应看到,在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用于购买时尚的衣物,化妆品,电子产品,网游消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为了拥有一款新手机或名牌衣服,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征

1.从众性。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会使贫困生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2.时尚性。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许多学生手执手机,出入高档次的场所,消费行为也逐步由消费的数量型向生活的品位型发展。即时消费、现实消费与贷款消费渐成趋势。

3.攀比性。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享受精神上的胜利,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极易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4.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5.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一些家境富裕的大学生则不然,他们不加考虑的花销,令其他人羡慕甚至嫉妒。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行为。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根源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出现了消费伦理问题。所谓消费伦理,主要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指导人们消费行为,调整人们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关爱他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完全忽略了由消费所引起的人与自然、现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外界不良消费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极易形成有悖于人类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过度消费方式,进而增加新的社会矛盾。

经济学理论根源。消费受可支配收入、利率、消费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学者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用统计学的原理通过建立大学生消费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月支出是与父母提供生活费和额外收入成同方向变化,而与学校提供的贷款成反方向变化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他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在学习、择业和面对事业的竞争上他们表现出了比非贫困生更大的信心,他们大都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变的,这都源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强烈的自尊心。超级秘书网

四、消费行为的不同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消费形式的不同,除了正常的消费行为之外,不正常的消费也有了不同的体现:

1.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甚至借钱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

2.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

3.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排场,以获得同学的羡慕.

4.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

5.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

6.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第2篇

论文摘要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掌握其原理并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在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在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应用,并提出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劳耐尔(Raune)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对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与全面素质。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这里的行动本质上是工作,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任务)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实现“心、脑、手”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并有效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消费心理学》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三种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首先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最后把案例中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梳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知识,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第一种笔者认为通过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会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但要求教师问题设计合理,引导能力强。第二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分析案例时发散思维容易受到束缚。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家乐福的选址”案例,提出问题“家乐福商场选址有哪些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家乐福这些选址的要求体现的了消费者什么消费心理?除了这些要求,商场的选址还应注意些什么吗?”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展示“万客隆选址策略”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选址的优缺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写一份结论分析。

例如在讲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四人参加表演,第一组四人扮演服装商店的店员,第二组扮演四个大学生,第三组扮演四个农民工,第四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每组没有参演的学生负责评价自己组员和别组组员的表现。通过店主和不同的顾客之间议价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三)头脑风暴法。

采用“大脑风暴”教学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开展讨论或提出批评,最后所有意见均放在一起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遗憾消费形成的原因?怎样有效防止遗憾消费?”这个问题时,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一边做记录,学生发表完意见,大家一起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咨询者或主持人,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

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还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持续时间长,这对教师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1 9.

[2]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天津大学,201 0.37.

[3]尹金金.浅析行动导向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当代职业教育,2 011,34.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1.

第3篇

论文摘要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发展性特点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掌握其原理并加以运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本文在理解行动导向教学法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在高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应用,并提出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劳耐尔(raune)教授和他所领导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对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行动导向是一种以职业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动能力与全面素质。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导向,这里的行动本质上是工作,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任务)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实现“心、脑、手”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方法,而是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延伸和应用。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消费行为规律并有效运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基于《消费心理学》这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三种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首先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最后把案例中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梳理;另一种是先讲理论知识,接着引出与之对应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最后对案例总结点评。第一种笔者认为通过案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不会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的束缚,但要求教师问题设计合理,引导能力强。第二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分析案例时发散思维容易受到束缚。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时,我先让学生看了“家乐福的选址”案例,提出问题“家乐福商场选址有哪些要求?”学生们纷纷说出了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讨论“家乐福这些选址的要求体现的了消费者什么消费心理?除了这些要求,商场的选址还应注意些什么吗?”通过引导、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商店选址的心里分析的理论知识。最后再展示“万客隆选址策略”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选址的优缺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在此情景下的不同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情景模拟结束以后,请学生对参与演练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其中,是否有意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是否有意识塑造自己营销素质。最后,让学生写一份结论分析。

例如在讲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时,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挑选四人参加表演,第一组四人扮演服装商店的店员,第二组扮演四个大学生,第三组扮演四个农民工,第四组扮演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每组没有参演的学生负责评价自己组员和别组组员的表现。通过店主和不同的顾客之间议价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商品定价与消费心理的关系。

(三)头脑风暴法。

采用“大脑风暴”教学法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开展讨论或提出批评,最后所有意见均放在一起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提出“遗憾消费形成的原因?怎样有效防止遗憾消费?”这个问题时,一边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一边做记录,学生发表完意见,大家一起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咨询者或主持人,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初衷。

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还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持续时间长,这对教师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要求更高;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1 9.

[2]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天津大学,201 0.37.

[3]尹金金.浅析行动导向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当代职业教育,2 011,34.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01.

第4篇

关键词:主题餐厅 大学生 消费满意度 数学模型

一、理论与假设

《基于体验消费的我国主题餐厅建设模型》一文中提到了国内学者对主题餐厅定义的三种观点:一种是主题载体论,即将主题作为餐厅经营的一种载体,仅仅用主题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主要起作用的还是餐厅的一般功能;一种是主题核心论,即将主题作为餐厅的核心,主题餐厅内所有的产品、服务、色彩、造型以及活动都为主题服务;一种是体验论,即强调主题和围绕主题进行的餐饮服务带给消费者的体验。

消费者的体验如何来衡量呢?消费心理学中曾提到了“消费者满意度”这一科学概念,但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定义。“消费者满意度”始于1986年一位美国消费心理学家的创造,后以“CSI”简写的形式出现。本文这里也以消费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消费者体验的一个标准。关于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之前一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参考,在《主题餐厅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重庆市572位顾客的调查数据》中提到,顾客对主题特色的好奇心、对菜品质量的认识、对服务水平的认识、对菜单设计的认识、对消费成本的认识、对到主题餐厅消费便利性的考虑是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

我们有效回收103份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目前是北京市主题餐厅消费的主要群体,在我们搜集二手资料过程中发现,针对大学生进行主题餐厅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提出了如下几个假设:

假设1:主题餐厅的主题特色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满意度;

假设2:主题餐厅的菜品质量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满意度;

假设3:主题餐厅的服务水平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满意度;

假设4:主题餐厅的菜品价格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满意度;

假设5:性别对影响大学生对主题餐厅消费满意度有调节作用。

二、研究结果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科学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一手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如下结果:

(一)相关性检验:

根据表1第一项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0.3

因此,假设一成立。

根据表1第二项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r=0.077

因此,假设二不成立。

根据表1第三项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0.5

因此,假设三成立。

根据表1第四项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0.5

因此,假设四成立。

由表2可知,P(菜品质量)=0.001

表格 2

(二)回归分析:

根据表3可知,考虑到性别为调节变量,对主题特色、服务水平、菜品质量和价格水平进行标准化后,再做相关性分析,发现P值均明显大于0.01,因此性别对大学生的主题餐厅消费满意度没有调节作用。

因此,假设五不成立

同时由表3可知,可以建立影响大学生在主题餐厅消费满意度的数学模型如下:Y=0.497X1+0.23X2+1.38

(Y:主题餐厅的整体消费满意度,X1:菜品质量,X2:价格水平)

三、数据研究总结

根据我们的科学分析,较之起初的五个假设我们得出了结论:主题特色对大学生在主题餐厅消费的满意度有微弱影响,服务没有影响,而菜品质量和价格水平对大学生在主题餐厅消费的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同时性别差异对此影响微弱,不起到调节作用。

结论正如一开始预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来源,就餐餐厅的选择跟价格有巨大关系,因此对于价格十分重视。同时一个餐厅的主题是否鲜明并不是餐厅业绩好坏、口碑好坏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餐饮业最基本的立足点:菜品质量与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这对是否具有独特主题的餐厅一视同仁。

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为餐饮业类似方面的调查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关于餐厅经营业绩好坏的首要影响因素并不是餐厅类别、特色差异,而是菜品的质量和价格这两个永恒不变的决定因素。同时,本研究对大学生对于餐厅的偏好和基本要求有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对于想要开设主题餐厅和已经经营着主题餐厅并打算改善效益的,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客户的经营者来说,本研究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管理实践建议

(一)提高餐品质量,打造菜品特色:

现在的主题餐厅主要存在菜品普通,只是通过新奇的名字来吸引顾客的做法。这种做法可能第一次会让顾客有尝试的冲动,但不能持久。因此要提高菜品的实际质量,不要“名不副实”。打造特色的菜品,口感、营养搭配、食材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将视觉与味觉的完美体验相结合。即使将来主题已不能吸引顾客,然而凭着美味的食物依旧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客源。作为餐厅,只有真正做出好的菜品才能留住顾客。

(二)进行适当促销,吸引更多大学生

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经济收入,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但大学生又热爱尝试新鲜事物,所以主题餐厅可以在节假日等时候,推出促销活动,以降低大学生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尝试和就餐,起到推广宣传作用,增强竞争力。另外可以办理会员卡,将店内推出的新活动、新菜品和打折信息通知消费者,以增强忠诚度。

五、研究局限

1.样本的选择的局限

由于时间、经费、精力等条件的限制,本文的实证调查范围仅局限于部分高校大学生,涉及到的主题餐厅也仅限于北京市。同时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数量仅有73份,因此特殊因素对结果影响较大,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

2.访谈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的局限

由于访谈不可能涵盖所有类型的主题餐厅,而且访谈对象数量有些,且回答问题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考虑到作者在进行访谈时,有可能带有一定的感彩,对调查对象的回答问题产生诱导或者对于答案产生误解。这些都可能对本研究模的准确性、客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军.管理研究方法原理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眼动技术;应用心理学;教学体系

眼动技术在国外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在诸如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等心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1].眼动仪及眼动分析技术在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国外的本科教学和研究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相比其他心理学仪器设备,眼动仪价格相对低廉,容易被学生掌握,而且眼动仪可以很好地整合心理学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2],所以,在国内也有很好的应用.

1应用心理学传统教学的缺憾

(1)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紧密衔接.一直以来,本科教学中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由于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讲授,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和操作.对于本科开放实验而言,由于开设的时间和要求等限制,无法直接和理论课程结合[3].采用眼动技术,整合相关专业课程,并且把3个层次的教学整合一体化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一体化[4].

(2)教学设计层次感不够,无法层层递进.以往的本科教学理论知识教学、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是分开进行的,无法以递进的方式整合人才培养目标.

(3)实验设计环节相对薄弱,无法精确传达实验精髓.在本科教学中,虽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发现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因此,不断完善项目设计、结合课程完善基础示范型实验、整合课程资源和优势、不断开展综合实践型实验和研究设计型实验、鼓励和培育应用创新型实验[5],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4)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偏颇,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期待可以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困难重重.我们可以利用眼动技术和实验教学,使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其实践能力,提升其研究能力[6].

2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具体方法

2.1新人才培养模式目标

(1)应用心理学课程教学多元化,丰富课堂内容,实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步性和互动性.

(2)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3)通过本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眼动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灵活地操作和使用仪器开展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人才[7].

2.2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

(1)把理论课的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理论教学先行,在理论授课3周后,开始实验教学工作,并且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授课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开放大型仪器设备供本科实验教学使用,提供科研能力锻炼的机会和帮助.项目不停留于形式上的熟悉仪器设备性能,而是要求根据所学进行具体的操作和使用,并且全程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帮助,真正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3)利用国家和学校提供经费的支持,鼓励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开放式实验室实验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形式,能够保证大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实验研究.

(4)在学院大力支持下,整合教学资源和优势,并且利用该项目提供的资助,配备专门的实验助理和助教,进一步协调和合作,在“1+3+4+3+3”的教学体系下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8]。

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3.1理论课程与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设计

理论课程教学依据常规模式进行,按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依次开展相关的授课工作.以我校心理学院心理学课程为基础,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7门课程,并且把7门课程与“本科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结合,拓展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真正做到利用眼动技术整合学科、实验优势,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心理学人才[9].

3.2开放实验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课程,在课程教师和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借助教务处针对理科生的“实验室开放项目”课外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设计眼动实验,开展相关的开放实验教学.所有的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实验和编制眼动实验程序,选择小组成员或班级同学作为被试,通过眼动仪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开放实验教学不少于32学时,最后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研究报告,并且根据教务处要求给予实验成绩,记1个学分[10].。

3.3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在课程学习和开放实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有关的实验设计,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小组合作,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最近3年来,我院教师先后指导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且获得资助,具有丰富的本科生项目指导经验.2010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均已顺利结项,并且有4篇论文被«心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学报»发表.

3.4通过眼动技术统合课程实验、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

把课程教学、课程要求的课堂实验、研究设计与开放实验、创新项目结合是本研究项目的重点和特色.项目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最终确定了“1+3+4+3+3”的教学体系.一体化:利用眼动技术的通用性和在7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通过一个技术整合7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统筹安排、资源共享.三层次:理论知识与课堂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项目.3个层次递进实现教学的整合和人才培养目标.四类型:基础示范型实验、综合实践型实验、研究设计型实验、应用创新型实验.三结合: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三能力: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一体化课程教学,利用眼动技术和眼动实验教学作为媒介,把7门主干专业课程相连接,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理论知识与课堂实验、开放实验、创新实验项目3个层次教学内容递进;创设基础示范型实验、综合实践型实验、研究设计型实验、应用创新型实验共4个类型的实验满足不同阶段学习需要;把实验课程与实践、应用相互结合,课程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11].

4.眼动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成果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眼动技术,掌握编程技能,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实验设计能力、跨专业课知识整合与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还有利于提高心理学本科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其次,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促进眼动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心理学院又购置了一台SMIRED眼镜式眼动仪,为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2].基于此项目教学,心理学院本科生申请到了2项大学生创新实验:2013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类)“情绪性设计在多媒体学习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研究”;2012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A类)“恐惧还是偏好?儿童对危险刺激的优先加工”.近期,随着眼动技术的成熟,湖北省内各心理学教学单位陆续购入了一批眼动仪.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和讲义可以在省内各心理学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中进行推广,为探索眼动实验教学在应用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同时,基于此项目基础,心理学院眼动实验室举办了。

5结语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第一,如何在本科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推广眼动仪的使用,比如鼓励更多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时使用眼动仪,未来应该制订一个更加切实和基础的教学方案,把这种实验性项目执行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从入学初就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最终把这种科研技术应用到本科生科研中.第二,眼动技术在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眼动技术并不容易掌握、操作也不是特别简单,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uchowskiAT.Eyetrackingmethodology:Theoryandpractice[M].SpringerGVerlagNewYorkIcn,2007.

[2]RaynerK.Eyemovementsinreadingandinformationprocessing:20yearsofresearch[J].PsychologicalBlletinu,1998,124(3):372G422.

[3]周文彬,张雪琴.关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分析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80G183.

[4]曾祥炎.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21G124.

[5]欧贤才.行为观察实验及我国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现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13G216.

[6]蒋波,章菁华.1980—2009年国内眼动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2011,34(1),235G239.

[7]莫书亮,向远明.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45G148.

[8]RaynerK.Eyemovementsandattentioninreading,scenepercepGtion,andvisualsearch[J].The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2009,62(8),1457G1506.

[9]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向远明.心理学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356G358.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100-03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WANG Yao-do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interview and some theories including consumption behavior,psychology and sociology,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current situation,motiv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sports consumption,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sports consumption,so as to provide strategic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and sports marke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consumer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1],包括体育用品、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体育服装、观看体育比赛甚至参加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它被纳入市场体系与进程之中,从而催生出体育产业,构筑了体育市场,是一种自主的货币化选择行为。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是现今开展体育活动的主群体之一,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的主要成员和体育消费的主流[3]。因此他们的体育消费特征会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取向,直接关系到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演替进程。本文主要运用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4],了解他们的体育消费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方针,最终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抽取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5]的方法,为增加其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全国三十余省市一百所高校中随机抽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一百所高校,在各高校不同年级中分别抽取三十名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指标的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 以“体育消费”、“消费特征”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作为本文的参考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各省市随机抽取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问卷内容中的设计过程中既参考了相关论文的调查问卷,又针对本论文所要调查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编制。整体设计遵循了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在问卷发放前请26位专家对问卷设计进行了效度检验,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全国各个省市的一百所高校的12 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回收问卷10 360份,回收率86.3%,有效问卷9 870份,剔除无效问卷490份。为确保问卷结果的可信度,本调查采用了重测法[6]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对500名高校学生进行了两次测试,相隔时间为14 d,经计算,再测系数r=0.862,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样本数量及问卷回收率符合统计学和社会学分析的要求。

1.2.3 访谈法 本人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一对一的访问调查,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还与部分体育老师进行了当面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两轮专家问卷以及全国各省市高校学生9 870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高校大学生中有86.79%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消费形式是有价值的,5.8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7.32%的学生认为没有价值,其中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赞同体育消费比例大大高于非经济发达地区生源的学生。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还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体育消费月平均额度在50元以下的学生比例为67.64%,占大多数,而在200元以上的学生仅占3.75%。在消费结构的实物表现形式来看,受传统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除体育服装为必需品占98.76%,现阶段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主要是选择无偿或低偿消费为主[7],例如购买体育杂志、图书(47.2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向和实际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而实际消费能力与他们的消费要求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体育商品。

另外,据统计,在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变化趋势的调查上看,96.59%的学生选择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增加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其中选择增加对健身房及其他培训机构的投入的学生占71.32%,增加对体育彩票的投入的学生占59.63%;增加对欣赏各种体育竞赛表演、观看体育展览的投入的学生占50.29%;增加对健身运动器材投入的学生占33.85%。这也说明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潜力极大,因为学生消费群体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直接消费群体,同时也可以影响他们的家人、朋友,更是未来的市场消费者的主体,如此巨大的商机值得任何企业做好营销战略。

2.2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消费者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属于意识范畴[8]。大学生受社会、校园文化和环境因素影响,体育消费动机呈多样性。从具体动机来看,主要集中在健身需求和娱乐消遣上,所占比例分别为81.82%和65.19%。也有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是审美时尚(30.74%),其主要原因是健美身材和明星效应。另外,实物需求(57.93%)也占很大比重,理性消费的同时也不排除炫耀性消费心理[9]。

2.3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内容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 劳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较低, 消费主要内容依次是:购买体育服装占98.76%、购买体育杂志、图书占47.21%、健身培训机构占23.59%、购置运动器械占6.87%、观赏体育比赛占5.26%和体育彩票占4.30%。如表3所示,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观积极因素主要有对体育感兴趣(91.49%)和精神愉快(86.52%),客观积极因素主要在资金收入方面,包括家庭条件优越和自己的收入。基本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追加体育消费方面的资金投入,其中投入方面健身房及培训机构的比例高达73.96%,体育表演和体育杂志等方面分别占51.43%和42.61%。结果显示,体育消费方面的潜在市场前景很广阔[10],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较强但实际消费水平跟不上,他们的实际消费能力与理想消费要求差距较大。

在体育消费的主观消极因素中,大学生的选项比较平均,其中不满足“物美价廉”的消费原则所占比例较大,为50.73%;而客观消极因素中场地器材缺乏、不足所占比例最大,为71.59%,其次为体育消费价格过高。这说明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在制约着体育消费,近一步完善高校内部体育场馆设施也十分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1)加强体育消费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减少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盲目性[11],避免攀比炫耀的不良现象,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帮助高校学生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

2)积极开发高校体育市场资源,增强高校体育产业造血功能,为大学生创造体育消费条件。开发适应高校学生消费能力的体育市场,尤其是中低档的体育消费场所[12],提供多样化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3)从高校内部加大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场地、场馆条件。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指导和开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13]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4)体育兴趣、参与程度、体育消费品价格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14]。加强正确的舆论和宣传,充分运用互联网、校园广播传播信息和科学体育锻炼知识[15],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体育消费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建华.消费心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4.

[2] 程士安.消费者洞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3] 冯丽云.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4] 黄各非.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5] 李萍,等.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张辉等.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

[7] 王莉华,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

[8]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

[5] 胡军,等.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必要性与必然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7] 郑贺,李学武.学生体育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

[8] 鞠成军,廉俊颖,张孔均,等.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启示[J].体育学刊,2003(2).

[9] 丁锋,等.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0] 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3).

[11] 王,等.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

[12] 高玉敏.华北区高校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

[13] 李卫国,等.广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第7篇

摘 要:大学生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群体之一,他们的体育消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大学生是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群体之一,他们的体育消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而且,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孤立的消费问题,它关系到大学生在各种价值观形成之后身心的健康发展。此时抓紧进行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而且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学生;消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杭州市在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1.1 抽样方法

研究对象的抽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共20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找翻阅体育经济学、消费心理学、体育消费等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

1.2.2访问调查法

本文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同时抽取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当面访谈,通过访谈,直接获取了部分相关信息,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3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有关问卷的设计要求,对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共17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两轮函询,形成了正式调查问卷(附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调查,体现出杭州市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187份有效问卷中,每年度的年度需要的各种生活消费支出总额平均为13423.16元,年度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与之相比,仅占4.91%,这样的体育消费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据有关资料介绍,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檎个社会消遣和娱乐费用的30%~40%。当今美国人认为,体育消费应占消费总额的20%左右[23]。杭州市大学生在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上还是相对较低的。但同时也说明了杭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这种差距造成原因在以下方面:一、我国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对其参与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二、大学生群体在整体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意识上照西方国家相差甚远。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的消费意识(包括体育消费意识),取决于其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包括体育价值观念)。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认为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是导致其体育消费动机,发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基础因素。这种理解从逻辑上看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一个对体育的价值毫无认识的人,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不会将较多的资金和时间投向体育,进行体育消费的。80年代的美国社会,其体育消费的水平就远超过今天的中国,1988年美国人的体育消费总额为470亿美元,人均约220美元,其中花费在观看各种运动比赛门票的费用为64亿美元。1987年美国国家每天平均有三家体育用品商店、五家减肥中心开业,全国4万家体育用品商店每天出售1.3亿美元的种类体育用品,其中包括约100万双运动鞋,2.2万套运动服和1900万份各类体育报刊杂志、图书;全国平均每天有约7000个体育场馆有赛事,600万观众观看比赛,每天工作之余全国在2560多万人到体育场馆参加球类活动[24]。这些主要取决于美国社会体育意识强、体育社会化程度高。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包括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需要从多个渠道进行努力,除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之外,还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和提高全国人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及体育消费意识。

大学生群体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消费意识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镇居民相比,心、生理特点和对社会经验的缺乏,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和判断事物时不会形成果断成熟的思维,但正是因为他们处在体育阶段观的不定性时期。因此,体育教师和学校部门应抓住这一段有利时机,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动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尤其应注重对其进行体育劳务消费观念的培养,使他们能理解体育劳务方面的花费,虽然不象实物消费那样能马上能看得见、摸得着,但却具有帮助人们增强体质、调节生活节奏、获取美的享受、维持并强化脑力和体力劳动等重要作用,因此也是非常值得的一种长期投资。只有这样,才会对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体育消费水平,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37]。

大学生群体是成为体育消费中举足轻重的群体,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趋势已从单纯的运动锻炼消费转向了生活方式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在穿着名牌运动服装的时尚潮流中,大学生群体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款式和风格的追求,有时超过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即使是高价格的体育产品也愿意购买。在观赏性体育消费领域,需要付费购买门票的赛场上众多大学生体育迷的身影在观众席上也引人注目,成为赛场一景。学校主管体育领导应经常和体育教研组成员开研讨会,身体力行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体育消费理念氛围,为树造良好的、科学的体育消费环境提供保障。体育教师要提高健康体育消费观念;应学习一些科学的体育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其他学科教师要增强体育消费的认识,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树立学生健康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增强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是事在必行了,使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府部门应加强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制定有关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优惠政策,满足他们的需要。体育企业通过对消费者体育消费现状信息的收集,并加强对消费者行为的策划和引导。体育用品生产商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不断丰富体育产品种类,提高各类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体育需求,以获取消费者最高需求满意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不同学段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年级学生实物需要、强身健体、审美、体育成就的体育消费要明显低于初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学生的总体体育消费要高于大三大四学生;低年级生在购买书和音像、体育服装和去健身场馆健身的费用上明显高于高年级生,而高年级学生体育器械消费却明显高于低年级生。

3.2 建议

大学应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大学校园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并在适当时间对大学生实行有偿开放;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优惠政策,防止经营的场馆因收费太高而把大量的大学生拒之门外,以便拉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尤其是参与型消费。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体育消费心理和方式,应改变教师和学生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放在消费者的位置上,着重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区别对待,正确引导,使学校体育工作适应时展的步伐。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体育消费意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意识教育,使其树立起健康的消费理念。各级体育产业部门,目前看,仍以体育实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部门为主,应根据当前大学生消费不同情况,去生产相对路的产品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进一步挖掘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潜力。体育服装可以在美^程度、两用程度、舒适程度方面做文章;研发更多简便、实用、经济的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运动器具等等。

4 附 件 问卷

杭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能了解杭州市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投入情况,在体育方面花了多少钱,我们设计了此问卷,问卷不计姓名,问题也不分好坏,只希望你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回答,谢谢你的合作!

请将选项填在后面的[ ]内,表示同意填写[是] ,表示不同意填写[否]

1、我有购买漂亮时尚运动服装 [ ]

2、我有去收费健身场所或买健美用品 [ ]

3、我只买象耐克之类上档次的体育服装 [ ]

4、我有买高档体育用品 [ ]

5、我有时购买穿着舒适运动服装 [ ]

6、我有时购买方便实惠的运动服装 [ ]

7、有时为了展示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我进行体育消费 [ ]

8、为对某项运动的兴趣与好奇心,去消费 [ ]

10、我有时投资健身 [ ]

11、我有时花钱参与运动或买体育的书报音像[ ]

12、体育课要求必备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因此有时我要买 [ ]

14、我有时购买体育书籍 [ ]

15、我花钱参加体育培训班 [ ]

16、我有时还花钱购买某些体育明星的体育用品 [ ]

19、有时我买自己喜欢体育明星的报刊音像 [ ]

20、我有时去体育消费场所 [ ]

21我有时花钱观看比赛 [ ]

参考文献

[1] 郭燕春. 2007年体育消费快速增长[N].中国体育报. 2008.01.29.

[2] 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Z]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01.

[3] 李丽.河北省城市居民中年群体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4] 中国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08.

第8篇

关键词:胜任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普遍存在转行、跳槽频繁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营销人才胜任能力不足。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收集资料,分析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和问题,为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一、胜任力的内涵

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专业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可见,胜任力是知识、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整合。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胜任力特征评价法,学术界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特征也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研究,市场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是指市场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优于他人的某种或某些显著的或潜在的特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见表1)。

表1 市场营销人才的胜任力特征

[特征\&具体表现\&专业知识\&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产品推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物流组织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服务意识、主动性、执行力和外在形象\&]

二、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于2003年招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为了解人才培养现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收集资料,对市场营销专业在校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截止2015年6月,市场营销专业在校生共计231人,课题组发出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43份,回收率89.37%。对2010年-2014年的毕业生利用网络调查法收集资料,共计发出问卷 55份,回收问卷48 份,回收率87.27%。所有回收的问卷用SPSS19.0统计分析。人才培养主要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本文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定位比较准确

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要求是:学生在校期间经历双学科教育过程,系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营销学与医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管理与营销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从事医药营销和医院营销的沟通、策划、组织、运作、管理的能力。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是医药营销和医药管理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在各级医疗机构、大中型医药企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医药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药营销、医院营销、卫生管理、医药企业管理等工作。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可见,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比较准确,突出了学校优势特色。

(二)课程设置内容丰富

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结合医学院校特色背景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管理类课程、营销类课程、医药类课程和全校选修课程五大类(见表2)。

表 2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板块\&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等\&管理类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医院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财务管理、药事管理学、国际贸易等\&营销类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医院服务营销学、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英语、营销策划、商务沟通与谈判、消费心理学等\&医药类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基础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化学等\&全校选修课\&实用美容化学、实用美术、大学美育、普通话、音乐欣赏、合唱指挥、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资料来源:根据四川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分类整理

(三)课程教学不断改进

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是改革教学方法。《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医院服务营销》、《管理学》、《商务沟通与谈判》等核心课程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调查实训、小组讨论、营销策划、专题汇报等教学方法,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二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实训等教学手段,锻炼学生营销、沟通、管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专业主干课均实施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学习、专题讨论、论文、报告撰写等多样化的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实训有特色

第9篇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及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概括、分析和总结,力求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并从中找出尚需改进和值得借鉴之处,进而为后继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的研究不但涉及到实际的经济效应,而且还有利于体育市场的良性运行。它一方面可以使商家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消费者和体育市场,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广大消费者的成熟度,从而促使消费者进行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另外,体育消费的研究也有助于国家制定宏观的体育政策和法规,有利于国家政府机构对体育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他们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大。从体育市场的角度讲,他们既是巨大的消费群体,又是体育市场的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脑力劳动繁重与兴趣爱好广泛并存,无论从减轻学习负担的角度还是从兴趣爱好的角度,他们都有可能诉诸于体育消费。中国高校比较多,有着巨大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所以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恩格尔系数的相关原理可知,人们的消费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时实物型消费要占主体地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来论述一下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消费结构的问题。

1.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质量在内。消费质量就是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设想结合所产生的质的规定性,它反映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消费质量越高,反映消费水平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实物消费水平高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购买水平多集中在100元~300元之间,而且是以耐用品为主;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和不同省份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近些年,随着一些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开展,以及大学生体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对器材、服装、鞋类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层次有所递增。

就目前检索到的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理论的文献而言,大多数论文仅仅从消费者支出的一项指标来反映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问题,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体育消费水平不仅包括体育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包括体育消费的质量。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相关指标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个问题。至此,本文认为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问题,还仍然有许多尚待研究的领域。

2.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我们在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只有具备了合理的体育消费结构,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才能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这是大学生体育市场完善的一个前提条件。根据鲍明晓、左新荣等人的研究成果,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划分方法:第一种:直接性体育消费与间接性体育消费。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特征为经济上的投入。其中主要包括运动服装鞋袜的消费、去多功能场馆、参加健身辅导班、买体育明星画像与体育书刊。间接性体育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为情感上的投入。其中包括看电视、听广播、看报刊和书刊、观赏班级比赛等[3]。第二种:概括起来基本上将体育消费结构分为下面两个方面,三个层次。第一类实物型体育消费。第二类,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包括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本文倾向于第二种分类标准,因为在体育产业研究中,体育消费种类主要是根据个人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从体育市场中购得的体育消费资料的不同来划分。而且这种划分方法界限比较明晰、通俗易懂。

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全国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务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呈现出消费倾向递增的规律。在何敏学对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校所做的调查中表明,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总额中,体育实物消费占66.4%多。体育劳务消费占19.3%.这说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在黄小波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时,所选择主要内容为,体育服装、鞋类,观看比赛,体育器材,体育书籍、报刊,租用体育场地,旅游,运动保健。并且男女生在消费内容的比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生在体育消费总额上高于女生。许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体育实物型消费与体育劳务型消费的比例明显存在失衡现象。这种结果主要受大学生的自身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条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目前经济状况下的体育消费选择与经济状况许可时的体育消费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怎样提高体育劳务消费份额的问题,以及怎样开发女生体育市场的问题进行研究。尽管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物型体育消费应该占主流,但是体育劳务消费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体育劳务消费的比例可以加大。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以及体育产业学理论,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消费品价格,消费者的兴趣、闲暇时间和收入水平等几个方面。

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环境

消费的环境包括消费自然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下面我们就目前体育消费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现状分别探讨一下。(1)有利因素:首先,有关政府部门逐渐关注高校的体育工作。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将有利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发展,为大学生体育的“终身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其次,校内体育消费以福利体育为主,商业体育为辅。利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最后,体育消费对象的相对稳定性特征。(2)不利因素:首先,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馆设施比较差,完整的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体育设施不足。由于现在各个高校学生的人数的大量增加而学校场馆的数量增幅较小,场馆数量与人数的不协调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相对下降,特别是一些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而过于单纯的体育锻炼,不能满足学生各种体育项目的爱好,所以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市场缺乏完整有效的体育法规政策体系,实施力度不够。再次,许多公共场馆管理机构臃肿,缺乏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专业人才,从而导致公共场馆的各项指标都很差,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再其次,校内和校外的体育文化环境都很差,必要的体育消费氛围没有形成。另外,目前体育消费市场内的服务意识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市场主体的营销意识不薄弱,缺乏战略眼光。最后,信息不畅(宣传力度不够)。学生普遍反映,对体育旅游、体育比赛等都较有兴趣,但由于未能及时得到信息,从而抑制了消费欲望。

2.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经济来源

体育消费品价格也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体育消费价格高低的认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体育消费品本身的问题。质量好的价格高,价格便宜的质量又低劣,这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考虑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体育商品。此外,在健身领域和竞赛表演市场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生兴趣较大的体育项目费用较高,如: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等。学生喜欢看的关键赛事,门票又十分昂贵。这非常不利于巨大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兴趣的培养。经济来源少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又一障碍。针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在读书阶段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的资助,他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收入和体育消费观念。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是很难进行体育消费的。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可知,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呈负相关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从体育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我们可知,目前大部分体育产品都打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价格定的较高(价格与成本并不成比例)。大部分体育市场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的性质。这种状态是否有利于大学生体育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大学生体育兴趣与闲暇时间

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必须带有肯定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兴趣的产生和提高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劳务产生需要时便会对该商品或劳务产生兴趣。当人们对体育感兴趣时,就会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关心,具体表现在对体育信息较为敏感、喜欢收看体育节目等方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兴趣浓的学生,其体育消费除购买体育磁带外,各项指标均挺高,在报刊杂志、体育彩票两项消费上体现尤为突出。调查中发现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这样两个极端:一方面,体育兴趣浓厚的学生人均消费额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学生对喜欢的服装、运动项目,以及其他体育商品等,能够不考虑其他因素,而积极选择,有时还愿意花高价、甚至借钱进行体育消费。这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偏好程度有较大弹性。另一方面,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人均消费额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体育消费时间少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当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学校环境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这样学生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会相对的减少。有关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看新闻、与朋友交流甚至逛街。这样造成真正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到10%。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要比其他一些社会群体多一些。然而,他们的体育消费时间却很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非常薄弱的问题。我们要想发展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强的问题。

四、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目前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的对策。首先,充分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第三,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技术全面,而且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最后,充分利用高校宣传媒体传播体育信息和体育锻炼的科学常识等,激发起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需要,进而产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从客体与环境角度提出的对策。首先,细分体育市场,注重开发的层次性。其次,改善高校的体育设施,增设适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健身场所。再其次,学校领导要把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切实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真正为大学生着想,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第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消费和体育消费投入。第五,加快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使高校体育课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主要探讨了通过开展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补,同时对发展学生的体育消费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学校可以用月卡或健身登记卡、俱乐部会员卡的形式适当收费。以解决学生经济来源少与进行体育消费的矛盾。第六,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有关对策研究的理论很多,但是成体系的、实践性强的却很少。我们在提出一些对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与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而且还要考虑到大学生本身的现实情况。适合于一切领域与时空的对策是不存在的,这样的对策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对策的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到对策的完整性与实用性。

五、结语

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较多,大多数论文主要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特尔斐法等几种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涉及面较广,但一些文章研究深度不够,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一领域仍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1]尹世杰蔡德荣等:《消费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2]高玉敏:华北区高校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硕士论文

[3]鲍明晓著:《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左新荣等: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1

[5]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 2004.3

[6]黄小波李一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1997.2

[7]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教育部[J].新华网

[8]胡军黄剑: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必要性与必然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第24卷

[9]于平:高校体育市场的结构体系与基本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4

[10]郁俊: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有偿化可行性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0.3

[11]李萍: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12]李蕾:部分高校在读硕士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13]王芳:略论大学生体育消费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14]王莉华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

[15]杜国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研究[J].体育科研2001.4

[16]丁锋等: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7]李卫国等:广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18]项建民等:对江西省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6

[19]马勇:开高校体育产业走向市场之先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6

[20]李沛等:从大学生体育消费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4

第10篇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而对体育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使用和消耗。依据现在国内的一般认识,体育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说的体育消费是广义的体育消费即在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中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体育直接有关的实物产品的消费,同时也为参与体育活动或观赏运动竞赛而外出旅游所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及购买食品、饮料等的费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愈来愈高。极度膨胀的信息时代和快节奏的生活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和领导才能,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大学生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作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新世纪精英群体,他们的体育消费状况是反映他们消费意识的一个主要体现,现在他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简单而重复的生活。课外活动已经越来越精彩,而体育运动与体育休闲消费行为及意识也逐步显示也其突出的地位。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体育消费作为整体体育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应当为体育消费的发展添砖加瓦,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学校方面,不但要从教学改革上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还要从体育消费活动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场所。本文主要是对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学生做抽样调查其自身的体育消费状况,发现其总体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另外发现学校里的体育消费活动项目不多等得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和体育消费意识还有待提高,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也有待更新及改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在校学习的学生,样本总数200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

2.2研究方法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法发现体育消费存在一些总的大趋向问题,然后与自身的论文作对比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学生随机抽出200人。样本总数为200人,运用消费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等进行研究分析,共发放20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75%。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学生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育消费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每周锻炼大于3次的与总人数比例是20%与女生和总人数的比例2%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每周锻炼两次与三次的男女生分别与总人数的比例有是男生相对高些。在花钱锻炼的次数中每周锻炼两次的女生的比例是11%比男生的9%要相对高点,这与女生的喜欢的运动项目有关,女生一般喜欢一些像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内,需要付费的项目比较多,而男生大多都喜欢篮、足球等室外的运动项目多。

3.2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与体育消费

男生在篮球项目上跟女生在健美操运动项目上愿意投入的比例比较高,分别是59%与33%。在乒乓球、羽毛球项目上,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乒乓球男女比例分别是21%和20%,羽毛球比例分别是34%和28%。其它的项目都是男生愿意投入的比例远远大于女生。从已经投入20元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在篮球与健美操上的比例是一样的,都是38%,在羽毛球项目上,女生比男生的投入比例要高,分别是37%和26%。但他们与总人数的比例都是15%。在篮球项目上男生占总人数的比例与女生占总人数的比例比较大,分别是23%与4%。

3.3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学生体育锻炼目的与体育消费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无论男生、女生均对体育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审美等各方面功能的认识较全面,行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体系。只是男女生在花钱分配上有所不同而已;男生在培养技能上,会为之花钱的与男生总人数的比例是70%;女生是28%;在形体健美上,愿意为之花钱的女生的与女生总人数的比例是82%,男生是20%,其它在“学习需要、校园交际”男生、女生愿意投入的比例差不多。在学生已经为之花钱的表中也是男生在培养技能上与女生选择的形体健美上的比例比较大,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比例与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63%与82%,男生占总人数比例与女生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8%与33%。其它在“学习需要、校园交际”上的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

从调查分析,总体来说学生体育消费都不高,可能由于学生的生活费大多都是父母有限提供,所以体育消费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体育消费也因此具有不同于大众体育的低消费特点。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调查显示“买运动服装”是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内容,其中每学期有84%的学生花在200元以上。在买体育运动器材上男生与男生总人数及女生与女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73%与40%。在去多功能运动场所上男生与男生总人数及女生与女生总人数的比例是55%与80%;这跟女生的喜欢一些室内运动项目有关,而男生喜欢一些室外的项目。在花钱买体育书刊上和参加健身辅导班上男女人数比例也是相差比较大;每学期花在买体育书刊上的钱在30元以下(10元以上)男生占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占女生的总人数要高出很多。并且比例比较大,这充分说明学校体育书刊市场很有开发的潜力。每学期花在参加健身辅导班上的花费30以下(10元以上)女生比男生占的比例差不多。

4 建议

4.1培养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应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课题。高校体育改革必须首先从高校体育对学生考核方法的改革做起,寻求相对合理,合适的考核方法。真正激发起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轻松愉快的投入其中。

4.2 随着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但专业好,而且有一定体育运动技能的人才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就目前各个高校就业并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前提下,自觉的开展课余,个体和小群体的体育活动。高校有责任为大学生开展课余,多样,个体,小群体体育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4.3 大学生体育消费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逐步增加作为高校的体育部门,应当努力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要作好后勤服务工作,多在大学校园里组织一些体育消费场所,可以把一些体育品牌通过合适的方式引进大学校园,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方便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也能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使高校体育部门增加一定的收入。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链。

4.4 像一些篮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较大众化,很多人都比较爱好并且愿意为之去开支,所以高校可以改变多年形成的学校体育管理,走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体育消费之路,做到“以体养体”大力发掘体育所蕴藏的经济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在保证学生锻炼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有偿开放,依靠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体育技能,开拓思路,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学校体育事业,尝试课外体育锻炼收费方式,一方面可以对体育设施进行更新和添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体育消费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左新荣,姚丽琴.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27卷 2001,1

[2] 李沛南、卫军.从大学生体育消费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4

[3]李海冰.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1,6,26,2

[4]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体育文化导刊,59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品牌,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往来更加频繁。商品品牌的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不仅涉及到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价值,而且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证明,成功的品牌翻译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成功的翻译,不仅会给公司商品或国家声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坏公司或国家的形象。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指出:“一个译名的好坏,在销售成绩上能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商品品牌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因此,品牌的翻译不仅是一项两种不同语言的转化,而且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尊重商品所销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把商品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准确地表现在另一种语言中,并被其中的社会成员所接受。

2.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

以研究西方文化较长的钱穆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推导出中西文化之分主要是大陆农耕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

2.1中国文化。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包括广袤多态的地况、适宜农业的气候、土壤和半封闭的大陆等,这些地理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奠定了持续发展的稳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向外发展的动力。根据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的主要内涵有四个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3]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2西方文化。从地理的角度看,西方是指在中国西边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是指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泛指日本、美国及欧洲其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文化的角度看,西方是指与东方相对应的文化体系。西方文化崇尚竞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征服自然”,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是“征服世界”。

如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长城”(Great Wall ),西方文化解读“墙”意味着“封闭、隔绝和以自我为中心(self-centered)”。中国文化喜欢“墙”,是因为它能防御外来侵略、保护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还以“伟大的墙”(Great Wall )为骄傲。特别是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化时代,有人以“病毒”为武器大打网络战,为反病毒入侵造成网络瘫痪而筑成的“防火墙”,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较为重要的一点是不愿侵略、探索和交流;而西方文化符号中喜欢包括“探险、发现、联系和侵略”等元素,如“桥”(bridge)的广泛使用。

3.商品品牌翻译的误区

3.1忽视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在其、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存在不同差异,一民族的吉祥语在另一民族中可能就是禁忌。如上海一家工厂生产的男士衬衫“紫罗兰”,其品牌被译为“Pansy”。在汉语里紫罗兰神秘而优雅,花名“紫罗兰”语意是在“美梦里爱上你”,是浪漫爱情的象征。但与其对应的英文名称“pansy ”意思却是“无丈夫气的男子或者同性恋者”,这种品牌译名当然不会引起好的效果。再如武夷岩茶中的名品――“大红袍”被错误译为“Red Robe”。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贬义词,它象征着残暴、危险、流血。译为“Dahongpao Tea”是比较准确的。

3.2源语含义的缺失甚至背离。由于不了解语言的引申义和文化内涵,造成原语词含义的缺失与背离。引申义是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在翻译品牌这一特殊语言文字时,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的引申义和文化内涵,才能让译文反映原语的精髓,否则有可能造成原语含义的缺失甚至背离。如土特产金丝小枣,被译为“Gold Silk Small Dates”,让国外消费者产生联想,误以为这种枣“长着蚕丝,形体小”,从而忽视产品香甜可口的特质。再如“鸳鸯”牌枕头,在中国,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寓意。但是这个英译名“Man--darin Ducks pillow”,在国外只是这种鸟的名称,它并不含有“相知相爱的恋人”的这一比喻意义。把其该译为“love birds”,就可以传递其中的美好喻意了。

4.品牌翻译的原则

商品的品牌如同人的名字,代表商品的形象,象征商品的质量。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在质量、价格和包装上能取胜,还应有一个个性鲜明、响亮优美、富于联想和强有力的激发顾客购买欲望的品牌译名。翻译实践证明要把品牌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能保存其原有的风格、韵味及内涵,绝非易事。不同语言存在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国家、民族同样也存在有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因此商标的翻译不能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必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4.1尊重民族心理,准确把握联想意义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因此,在品牌翻译时,必须要对目标国进行一个深入细致的文化了解,才能更好地让自己的产品进入他国市场。

如“大鹏”牌卷笔刀被英译为“CHI”,这恰恰与新闻词语“中华民国”的英文缩写是一样的,既不利于创立出口产品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的尊严。日本著名的油漆品牌Nippon,其原意为日本或大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东亚国家对日本有着相当的戒备和仇恨心理,在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在汉译时,没有选择Nippon的对等词“日本”,而译为“立邦”,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日本知名品牌爱华(Aiwa),在日语中,是“爱和”的意思,即热爱大和民族之意,在这里译成“爱华”,即兼顾了发音,又回避了历史问题,可谓匠心独具。

4.2 注意政治内涵,展示民族文化

当前,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国内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普遍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开始从物品消费发展到欲望消费、符号消费、品牌消费和偶像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消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地位符号”。在西方世界,尤其在美国,消费文化热正在兴起,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变得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是)为生存而进行的物品消费。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从物品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即文化消费,以物品消费为载体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译名应该回避或消除原品牌名称的历史或文化禁忌。

4.3符合市场定位,迎合消费心理

品牌翻译最重要的因素是目标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满意度。要很好解读目标市场国语言消费群体文化认知心理和情感需求,顺应其消费者群体语言习惯。如目前在国内市场另一款非常畅销的饮料“雪碧”可谓是家喻户晓,英文名为“Sprite”,意为“鬼怪、小妖精、调皮鬼”,如果用此英文单词原意作为品牌推广,就会有违厂家消费的初衷,无异于自毁声誉。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把Sprite这个醒目的名字挪用到新推出的柠檬味型饮料。尽量使其名实相符,从而减少其负面影响。作为一种饮料,厂家将“Sprite”译为“雪碧”可谓煞费苦心,译者进行了传神处理:雪:寒意、冰冷;碧:清澈碧蓝、玲珑剔透,两者合起来会立刻让人有“晶晶亮,透心凉”的感觉。尤其是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会让人眼睛一亮,从内心透出一股清凉,听着就想喝。在这里,由于译者对信息与语境进行了再创造,用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把信息与语境作了最佳关联,将语境翻译的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4.4 语言朴实、文字简洁、便于记忆

“易记”是品牌翻译最重要的语言特征。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品牌翻译的最佳境界,如“矫健牌”运动装,简练地译为“Vigor”,既意味着精力充沛,又简洁明了,易读易记。

品牌译名一定要形象鲜明,使人一见就喜爱它,产生“一见钟情”的效果,如“劳力士手表”、“飘柔”洗发水等,同时还要避免冗长。简短的译名更便于消费者记忆,最好采用两字和三字的形式,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起名的这种特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丰田”、“索尼”、“日立”、“福特”等产品。

5.商品品牌翻译的方法

5.1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品牌原文的发音特点,直接选用译文语词中发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将其描述出来。这种译名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比如说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Wahaha娃哈哈”、“Mengniu蒙牛”、“Yili伊利” 、“Lulu露露”、 “Wuliangye五粮液”、 “Haler海尔”和进口品牌Philips(飞利浦)、SIMENS(西门子)、Ford(福特)、Bens(奔驰)、高露洁(Colgate)、米其林轮胎(Michelin)、李维斯(Levi’s )等等。Nike作为品牌能使英语国家的人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这个词在希腊神话里是胜利女神。作为体育用品品牌,我们把他音译为“耐克”,暗示着经久、耐用。音译法主要适用于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品牌名称,因为音译法简单易行,即可保留原文的音韵之美,又可表明商品的异国情调,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作用。在我国出口的品牌中很多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但这种译法也存在不足,就是虽然中国人能很好地去理解其品牌译法的来源,但是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译名却不具实意。

5.2意译法。意译法指的是将原文字面意思译出,其优点在于保留了原品牌的特点,直接表达了原品牌的主要信息和情感,词对词直译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直取其意的译法,比如说“长城”(电器)译名为“The Great Wall”,既能说明此产品是产自中国,又能代表其独一无二的含义。这种译法成功的例子有很多,英雄(钢笔)---HERO、王朝葡萄酒----Dynasty 、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 、白天鹅(宾馆)-----White Swan、永久牌自行车----Forever和七匹狼(服装)------Septwolves等等。用做轿车商标的“blue bird”直译为“蓝鸟”,典故出自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剧中“blue bird”象征未来幸福,用做轿车的商标,转义为“幸福之源”。蓝鸟二字不仅读来朗朗上口,文化内涵也很相似。

5.3音意合译法。近年来,我国有些大型企业能够按照英文品牌命名的规律来重新设计其产品的品牌名。比如:“海信”集团为了体现其国际化策略,将其品牌名译为“Hisense”,“Hi-”是英文中的前缀,表示“高的,高度的”,“sense”的意思是“感觉”,“Hisense”的合成意思指“高灵敏度”。该英文译名既与“海信”发音相似,又符合产品特点,还可以引申为“卓越远见”,体现企业的抱负,实为佳译。

其他成功的商标合译有河南的新飞冰箱FRESTECH,源于fresh+technology,意喻“新科技”之合成,该产品成本增加了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名。

5.4典故翻译法。典故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进口商品品名时,充分利用译入语文化典故来进行翻译。文学的力量往往会超出本身而辐射四周,在商业领域文学的力量也是不可轻视的。在翻译国际品牌时,若能借用我国的文学典故,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进行宣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日本丰田公司的LEXUS汽车,其译名“凌志”就是来自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诗句,赋予品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树立凌云壮志的广大情怀。利用典故翻译法,能在品牌翻译时引经据典,不仅充满了汉文化色彩,而且让人浮想联翩。

6.结束语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上,商标作为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文化桥梁,成功的翻译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目标市场国居民消费需求做充分的调研准备,充分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呈现给大众一个印象深刻的商标翻译。

参考文献:

[1]美国艾?里斯和杰?特劳特合著,刘志译《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12;

[2]钱穆,《中华文化史导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7;

第12篇

个人简历直接关系到你的面试机会,作为优秀的大学生,毕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所以面试简历尤为重要。下面小编整理2021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免费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1姓名:__

民族:汉族

性别:男

年龄:__岁

学历:本科

工作年限:应届生

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__市

身高:__cm

居住地:__省__市

现任职位:游戏策划

待遇要求:2000--3500/月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希望地区:__市

希望岗位:游戏设计与开发其他软件(测试)工程师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严谨,注重细节,注重用户体验。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接受他人的指导,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快速融入团队,与团队友好进行工作。自己是学计算机专业,对程序设计有较多接触,能与程序员较好地交流。相信我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工作经验

某游戏公司20__-11-20__-03

公司性质:计算机业

担任职位:游戏策划

离职原因:回校完成毕业论文

工作职责和业绩:

1、实习游戏策划,学习策划知识。

2、担任《____》游戏GM。

3、担任游戏部分测试工作。

4、担任游戏内容部分扩展工作。

教育经历

肇庆学院20__-09-20__-06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

专业描述: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集成程序设计、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

技能专长

1.热爱游戏,希望能够从事游戏行业。

2.熟练使用Word、E_cel、PowerPoint、Visio等办公软件,能独立编写文档与演示文稿。

3.熟悉Photoshop等图形图像软件,能进行一定的设计工作。

4.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5.九年游戏经历,对经典的单机游戏,网络游戏和网页游戏都有充足认识。

6.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吸收新信息,了解青少年的流行喜好。

7.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善于团队合作,有强烈的责任感。

8.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接受高强度的工作。

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2姓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身材: cm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秘书、助理、销售   文秘/文员 办公文员

工作年限: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希望工作地区:

教育背景

__-09~__-07 __大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物业助理的日常工作,及应具备的素质。对“物业管理条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比较熟悉,认真学习物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个人自我介绍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谦虚,不浮夸。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涯和集体生活,从中深深的认识到无论个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能力才能显示出来,离开了集体,个人能力只是一句空话。

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3姓名:___

性别:男

身高:175公分

体重:60公斤

出生日期:1985年07月

证件类型:身份证

证件号码:370405198507______

婚姻状况:未婚

工作年限:大三在读学生

手机/小灵通号码:135125684__

常用邮箱:应届毕业生简历网

求职意向

自我评价:

具备相应的综合管理能力,以及行政管理知识,文笔较好,适应能力强。

工作类型:实习

行业:非盈利构/政府教育/培训学术/科研/艺术服务业法律

职位:行政/后勤行政专员/助理经理助理/秘书招聘专员/助理公务员

地点:徐州周边

工资:2000以下rmb/月

教育经历

20__年09月--20__年07月:中国矿业大学专业:行政管理学历:本科

专业描述:

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行政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政府机构管理以及各类公共管理机构管理实践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政治学基础、公共组织与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行政学导论、行政法、公共财政学、公共政策、比较政府、公文写作与处理、人事行政、非营利组织管理、领导学、地方政府管理、行政监察学、市政管理学等。

技能专长

计算机能力:熟练

详细描述:

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能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

具备一定的网络和硬件知识

第一外语:英语水平:一般等级:四级

普通话:熟练

社会实践:

20__年7月-9月,在上海凯歌娱乐有限公司网络部从事网管工作,锻炼了计算机和网络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

20__年2月-3月,参加"扶贫中国行"大型农村调查活动,锻炼了调查分析能力。

20__年7月-2015年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公务员考试协会信息资源部长,锻炼了信息收集及筛选处理能力,并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20__年至今,在学校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并获奖,锻炼了写作能力。

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4目前所在: 天河区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74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 日语翻译:

工作年限: 1 职

称: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深圳,佛山

工作经历

普宁花束子制衣厂

起止年月:2008-07 ~ 2008-09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服装/纺织/皮革/鞋业

担任职位: 主管助理

工作描述: 帮助主管整理日常事务,包括接听电话、收货、验货,整理货物等等。

离职原因: 暑假结束

志愿者经历

广东体育馆

起止年月:2010-11 ~ 2010-11

担任职位: 混合区助理

工作描述: 担任媒体运行部混合区助理,跟进并引导获奖运动员到新闻厅接受采访,其中包括与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处理突发事件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2-06

专 业 一: 日语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日语 精通 粤语水平: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大学英语四级

国语水平: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够较快适应新环境,学习能力较强,面对突发状况能够保持冷静。

详细个人自传

学习、适应能力较强,有热情,有责任心,心理抗压能力较强,注重团队合作,以“一期一会”的态度真诚对待身边的人,喜欢做各类尝试,挑战自己。职业目标:在具有共同目标,互相尊重、竞争、学习的团队中奋斗,从各种体验中得到成长,实现个人的价值。

大学生面试简历模板5姓名:__性别:女

民族:汉政治面目:团员

学历(学位):本科专业:市场营销

联系电话:000000000000手机: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__大街10号邮编:000000

EmailAddress:12345678@呼机: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福建工商学院1994.9--1997.7

所学课程:商业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公共关系、商务谈判、推销原理与方法、市场信息学、现代广告学、广告策划、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策划、新产品开发管理等。

另:其他培训_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考试,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_有驾照

工作经历

_1993.9--1998.9__医疗器械公司销售代表负责公司产品在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区的销售,制订季度销售计划,拓展客户群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跟踪销售情况,完成预计销售目标。

_1999.10--至今__电子技术公司见习销售经理负责本部销售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及时收集销售情况并反馈给销售总部,组织部门销售人员的培训学习,拓展客户群,完成预计销售目标。

个人简介

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优秀的销售业绩。另外我还从事过部门员工的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我本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乐于与人沟通,喜欢迎接新的挑战。另外我还从事过部门员工的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我本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乐于与人沟通,喜欢迎接新的挑战!

本人性格

开朗、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最重要的是能力,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职业专长与技能:

TOEFL(计算机考试):223(折合笔答考试约575)

能够熟练进行英语交流,具有很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熟练运用MicrosoftWord、E_cel、PowerPoint等Office常用工具,和其他计算机应用程序。正直,开朗,诚实,能吃苦。

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13篇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 、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 、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 )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 、普通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理论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5、(B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 、社会心理学

B 、应用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比较心理学、

6、(F )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 )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 、比较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E 、发展心理学

F 、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

A 、社会心理学

B 、理论心理学

C 、应用心理学

D 、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

A 、减少人为性, 提高真实性

B 、减少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C 、提高人为性, 增加真实性

D 、提高人为性, 降低真实性

9、(C )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 、笛卡尔

B 、洛克

C 、冯特

D 、缪勒

10、(B )年, 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 、1789

B 、1879

C 、1798

D 、1897

11、(A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 、冯特

B 、洛克

C 、笛卡儿

D 、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 是(C )创立的

A 、笛卡尔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

A 、精神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

D 、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 )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 、罗杰斯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C )

A 、心理过程

B 、认知过程

C 、个性心理

D 、情感过程

E 、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 ,E ,G )

A 、感知过程

B 、知觉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注意过程

E 、情感过程

F 、行为过程

G 、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 ,C ,E )

A 、认知

B 、能力

C 、气质

D 、情感

E 、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 ,D )

A 、理论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普通心理学

D 、应用心理学

E 、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 ,B ,D ,E )

A 、普通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E 、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 ,C ,D ,E )

A 、社会心理学

B 、教育心理学

C 、咨询心理学

D 、管理心理学

E 、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B ,C ,E,F )

A 、心理学学科性质

B 、心理学方法论

C 、身心问题

D 、学习心理机制

E 、心理的生理基础

F 、心理的起源

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 ,B ,D )

A 、客观性

B 、可验证性

C 、准确性

D 、系统逻辑性

E 、描述性

9、(A ,B ,C )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C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D 、人的社会性

10、(A ,C )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E 、机械唯物主义

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 ,B ,C ,D )

A 、客观性原理

B 、系统性原理

C 、发展性原理

D 、教育性原理

E 、协同性原理

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 ,E )

A 、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B 、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

C 、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

D 、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

E 、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

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 ,C ,D ,E )

A 、每次尽可能长

B 、有明确观察目的

C 、随时记录

D 、可利用现代手段

E 、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 ,B )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人脑

D 、客观世界

15、实验法可分为(A ,D )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情景实验法

C 、参与实验法

D 、自然实验法

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 ,B ,C ,D )

A 、实验情境

B 、控制被试

C 、控制实验刺激

D 、控制被试的反应

17、调查法可分为(B ,C ,D ,E )

A 、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

B 、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

C 、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

D 、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

E 、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

18、调查法的缺点是(B ,C ,D )

A 、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B 、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

C 、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

D 、问题措词不易确定

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 ,B ,D )

A 、实验和研究设计

B 、对数据的统计处理

C 、抽样法

D 、逻辑思维法

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 ,C )

A 、孕育阶段

B 、转折阶段

C 、确立阶段

D 、发展阶段

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 ,B ,D )

A 、心理学的确立

B 、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C 、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

D 、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 ,B ,C )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潜意识

D 、后意识

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 ,B ,C )

A 、潜意识理论

B 、梦的解释

C 、泛性论

D 、本能学说

E 、人格理论

三、判断题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有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4、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16、个案研究法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

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26、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

29、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第二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

A 、信息的输入和登录

B 、信息的识别

C 、信息的选择

D 、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B

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舌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A 、阈限

B 、绝对阈限

C 、差别阈限

D 、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

A 、大小恒常

B 、形状恒常

C 、颜色恒常

D 、亮度恒常

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B

A 、感觉

B 、注意

C 、记忆

D 、思维

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D

A 、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D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 、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语词逻辑思维

D 、抽象思维

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C

A 、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

B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 、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D 、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BCD

A 、温觉

B 、冷觉

C 、痛觉

D 、触觉

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BCE

A 、映象小鬼

B 、特征小鬼

C 、认知小鬼

D 、判断小鬼

E 、决策小鬼

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BCD

A 、选择

B 、保持

C 、调节

D 、监督

E 、伴随

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BDE

A 、刺激物是新奇的

B 、刺激物亮度增加

C 、刺激物静止

D 、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

E 、刺激物符合需要

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BDE

A 、注意范围

B 、注意稳定性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分配

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BCD

A 、动机

B 、神经系统的特点

C 、后天的训练

D 、兴趣

E 、刺激物的特点

7、自动加工是ACE

A 、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

B 、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

C 、经过大量统习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加工模式难以改变

8、控制加工是ACDE

A 、受资源量限制

B 、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

C 、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 、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

E 、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BC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CD

A 、物理特性编码

B 、言语听觉特性编码

C 、语义编码

D 、表象编码

E 、行为编码

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BCD

A 、信息错误

B 、记忆痕迹消退

C 、信息的干扰

D 、意识的抑制

E 、信息不能再认

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BCDE

A 、尝试错误

B 、顿悟

C 、类比

D 、启发式

E 、反推法

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BCD

A 、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B 、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

C 、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

D 、缺乏灵活性E 、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

三、判断题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7、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8、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内隐记忆。(-)

9、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10、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

11、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第三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

B 、动机

C 、兴趣

D 、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

A 、气质

B 、性格

C 、兴趣

D 、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纳

D 、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 、荣格

B 、谢尔顿

C 、威特金

D 、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

A 、艾森克

B 、卡特尔

C 、哈撒韦

D 、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Y-G 人格测试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D )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 、不可遏制型

B 、活泼型

D 、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

A 、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社交能力

D 、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

A 、l 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 、C ,E )

A 、需要

B 、气质

C 、动机

D 、能力

E 、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 ,C ,D )

A 、需要

B 、气质

C 、性格

D 、能力

E 、兴趣

3、信念是(A ,B ,C ,D ,E )

A 、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 、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 、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 、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 、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 ,B ,C ,D ,E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想象力

E 、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 ,B ,C ,D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E 、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 ,B ,C ,D ,E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和爱的需要

D 、尊重需要

E 、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 ,C ,D )

A 、荣格

B 、华生

C 、斯金钠

D 、班杜拉

E 、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 ,C ,E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罗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16人格因素问卷

E 、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 ,B ,C )

A 、再测信度

B 、等值信度

C 、分半信度

D 、内容信度

E 、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 ,C ,E )

A 、强

B 、弱

C 、平衡

D 、不平衡

E 、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 ,C ,E )

A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 、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C 、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 、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 、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三、判断题

1、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2、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同一概念。(+)

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

4、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

5、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

6、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7、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8、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

9、韦克斯勒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1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第四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 、横向比较研究

B 、纵向跟踪研究

C 、连续发生研究

D 、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 )

A 、华生

B 、加德纳

C 、皮亚杰

D 、斯腾伯格

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 )

A 、同化

B 、顺化

C 、平衡化

D 、自动化

6、在《超越IQ 》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 )

A 、皮亚杰

B 、加德纳

C 、斯腾伯格

D 、戴斯

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 )

A 、强化学说

B 、先天决定论

C 、相互作用论

D 、循序渐进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 ,B ,C 、D )

A 、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 、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 、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 、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 、是无规律的变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 ,B ,C 、D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E 、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 ,B ,C 、D ,E )

A 、认知

B 、语言

C 、情绪

D 、社会性

E 、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 、D )

A 、经济节省

B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 、一致性效应

D 、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 ,C 、D )

A 、投入较大

B 、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 、会有被试流失

D 、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 ,B ,C )

A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 、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 、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 ,B ,C )

A 、成熟

B 、经验

C 、社会环境

D 、自然环境

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 ,B ,D )

A 、语音

B 、语法

C 、语句

D 、语义

E 、字形

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 ,B ,C ,D )

A 、牙牙语阶段

B 、单词语阶段

C 、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

D 、完整句阶段

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 ,B ,C ,D )、

A 、人际交往

B 、认知

C 、自我调节行为

D 、社会化

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C ,D )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监督

D 、自我控制

三、判断题

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9、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0、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

11、智力的PASS 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12、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能力称为元认知。(+)

13、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4、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16、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17、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

18、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 )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 )

A 、布卢姆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

A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

B 、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

C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D 、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

A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 、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

B 、发现法

C 、掌握学习法

D 、头脑风暴法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

A 、教学设计能力

B 、教学组织能力

C 、教学决策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

A 、第一年

B 、第2-3年

C 、第3——4年

D 、第五年以后

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

A 、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 、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 、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 ,B ,C ,D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对象

D 、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B ,D )

A 、目标

B 、策略

C 、计划

D 、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 ,B ,D )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志

D 、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 、B ,C ,D ,E )

B 、录象

C 、计算机

D 、黑板

E 、图片

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 ,B ,C ,D )

A 、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 、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 、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

D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 ,C ,D ,E )

A 、产生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 ,B ,C ,D )

A 、独创性

B 、发散性

C 、灵活性

D 、突发性

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热爱学生

B 、善于启发

C 、勤学敬业

D 、以身作则

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 ,B ,C ,D )

A 、个人成就感

B 、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

C 、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 、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三、判断题

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3、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进教学设计质量。(+)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第六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 )

A 、人和动物的学习

B 、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认为学习是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C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加涅

D 、金布尔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塞伦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

A 、效果律

B 、应用律

C 、失用律

D 、准备律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 、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 、正强化和负强化

D 、强化和惩罚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

A 、注意力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意志力

D 、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

A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 、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 、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广阔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B ,C )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 ,C )

A 、华生

B 、加涅

C 、奥苏贝尔

D 、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 ,B ,C ,D ,E )

A 、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 、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 、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 、学习需要练习

E 、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 ,B ,C ,D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 、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 ,B ,C ,D ,E )

A 、生理性要素

B 、认知要素

C 、情感要素

D 、意志要素

E 、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 ,B ,C )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 、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 、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 、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 ,B ,C )

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 、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 ,B ,C ,D )

A 、习得反应

B 、条件强化

C 、泛化作用

D 、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 ,B ,C ,D ,E )

A 、奖学金

B 、对成绩的认可

C 、表扬

D 、改善学习

E 、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 ,B ,C ,D )

A 、努力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独立意识

D 、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

A 、归因

B 、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C 、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

D 、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

A 、能力

B 、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 、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 、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 )

A 、熟悉性和临近性

B 、相似性与互补性

C 、外貌

D 、对等性或互惠性

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

A 、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

B 、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 、暗示

D 、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

A 、服从

B 、从众

C 、模仿

D 、暗示

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

A 、社会促进

B 、社会抑制

C 、社会进步

D 、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 ,B ,C ,D )

A 、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

B 、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 、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 、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大众传媒有(A ,B ,C ,D )

A 、报纸

B 、电视

C 、广播

D 、互联网

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 ,C ,D )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稳固性

D 、综合性

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 ,B ,C ,D )

A 、劝导宣传法

B 、群体影响法

C 、活动参与法

D 、角色扮演法

5、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 、以利他为目的

B 、自愿的

C 、不期望回报

D 、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6、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 、给老人让座

B 、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 、抢救落水儿童

D 、与持枪歹徒搏斗

7、战争、恐怖活动属于C

A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B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C 、手段犯行为

D 、目的犯行为

8、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群体个数

B 、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 、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 、人的心理特点

E 、群体的性别比例

9、群体决策的缺点有DE

A 、多方面收集信息

B 、利用集体智慧

C 、增加群体凝聚力

D 、费时费力

E 、议而不决

三、判断题

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

3、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

4、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5、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6、穿着、行为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

7、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

8、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9、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

10、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第八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C

A 、非病状态

B 、良好适应状态

C 、理想状态

D 、正常状态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C

A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

D 、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B

A 、问题的内容

B 、内在心理根源

C 、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 、问题的性质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 、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 、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 、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 、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二、多项选择题

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BCDE

A 、情绪较稳定

B 、乐于工作

C 、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D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E 、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BCDA 诊疗模式

B 、发展模式

C 、教育模式

D 、文化模式

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BCD

A 、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

B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C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D 、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

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BCDE

A 、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

B 、学习动力缺失

C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

D 、亲子关系问题

E 、学业不适应

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 、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

C 、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

D 、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E 、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BC

A 、家庭问题

B 、生活危机

C 、财务问题

D 、生涯发展

三、判断题

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

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

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

8、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

9、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10、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11、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

12、如果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13、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14、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B )

A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末

D .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C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3.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C )

A .共同要素说

B .概括原理说

C .关系转换说

D .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B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D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 )

A .言语信息

B .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B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单维思维

B .思维的不可逆性

C .思维的可逆性

D .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 B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

A .有意义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发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探究学习

答案:1-5:DCCBD 6-10:ABCBA

第九章 高等学校教学测量

本章提要:

1. 教学测量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2.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包括: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代表性与可用性五个方面。

测验的信度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测验的效度有: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等。

第一节教学测量与测验概述

一、教学测量的含义: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教学测量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能力等的形成情况。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于

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能力等心理结构的形成情况,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教学测验的含义: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三、教学测量与测验的关系: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四、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第二节 教学测量的类型

一、教学测验的类型

测量一般通过测验的实施得以实现。教学测验可以按其方式、内容、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分类为: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标准化成就测验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2.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二) 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1. 教师自编测验的类型(1)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2)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2. 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和方法。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

(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二、测验的评分及结果分析1. 测验的评分,评分标准一定要与测验的编制计划及实际的编制工作保持连续性,确保整个评价活动是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的。评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2)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3)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4)评分时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5)评分标准应注重内容,不宜注重形式。2. 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测验本身的分析和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两个方面。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在实际教育中,前述纸笔测验并不是收集资料的唯一途径。教师还可使用许多非测验的评价技术,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学评价更需要采用非纸笔的测验。情感教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其效果可能产生在任何一种认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案卷分析,案卷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价策略,内容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二)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需客观、详细地记录下观察信息。1. 行为记录单;2. 轶事记录;3. 等级

评价量表。(三)情感评价,很多时候,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第三节 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一、测验的信度。(一)信度与信度系数,测验的信度,是指该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信度是进行测验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信度指标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称为信度系数。信度系数是同一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间的相关,用来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从这个意义说,信度也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随机误差等于零,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二)信度的类型与估算方法,心理与教育测验的信度,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重测信度: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估计的是两个假定相等的测验复本之间的一致性,是两个平行测验分数的相关。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3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主要考察了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跨形式的一致性(等值性),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主要反映的是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三)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量信度是策略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小,信度就高。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测量随机误差的因素——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

二、测验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二)效度的类型,一般,效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三)影响效度的因素,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很多,在编制测验或选择标准化测验时,都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测验的构成;2. 测验的实施过程;3. 接受测验的被试;4. 所选效标的性质;5. 测量的信度。总之,所有与测量目的无关而又能带来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四)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与效度有密切关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信度高并不保证效度一定高。

三、代表性。几乎所有的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以取样的原理为依据的。(1)样本必须适当地代表总体;(2)在符合代表性和意义性要求的这个限度内,样本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四、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它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

五、可用性。一般应考虑:1. 测验提供的信息有多大意义;2. 可行性测验,应当在形式与内容上适合于它所要测量的年龄范围的学生。3. 要考虑到测验的费用以及进行测试、记分和解释所需的时间。4. 评分是否客观。

本章复习与思考题

1. 什么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它有什么特点?答: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

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其特点如下:1测验题目具有高质量,它们由教育和测验专家审查并完善,是经过预测的,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2测验的实施和评分的说明十分准确,不同的使用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同的标准。3从被测团体中取得的常模可用于解释测验分数。4一般有等同的和可比的测验表格。5具有测验手册和其他必备材料,对测验的实施和评分进行说明和指导,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虽然标准化测验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2. 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的关系怎样?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方法。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教学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教学测验或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

3.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手段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查明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习效果。a 、教学测评为改进教学提供了有效信息;b 、教学评价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学生状况的主要途径c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主要依据

4. 教学测量与测验的作用?答:教学测量与测验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1. 鞭策学生的学习;2. 促进教师的教学;3. 鉴定课程计划和作出判断;

5. 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几类?答: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变化予以确定,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是任课教师。从实施教学测评的时机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从对教学测评资料的处理方式看,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测评本身的功能来看,分为安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从教学测评实施的目的来看,分为最佳表现评价与典型表现评价;根据教学测评的严谨程度,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6. 就你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答: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行编制的。但是,教师的水平有高低,经验有多寡,工作态度有好坏,在编制测验时自觉防止主观化、片面化的意识有强弱,因此,编制测验的质量也有高低。 教师应学习一些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知识,按照测验编制的科学原理去规范教师的测验编制行为,以提高教师的测验编制技术,努力提高教师自编测验的质量。教师自编测验应遵循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审查测验目的;(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第十章 大学生德育心理

1. 品德的心理结构(278,283-288)---包括品德的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和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品德的. 心理结构的多层次性、品德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品德结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品德结构形成的多端性.

2. 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有何不同?(289-294)---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主要通过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创立了”临床法”并采用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他把儿童道德思维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约2岁~5岁) 、权威阶段(6岁~8岁) 、相互对等阶段(约8岁~10岁) 和公正阶段(约11岁~12岁) .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论贯穿着四个基本观点:(1)从单纯的规则到具有真正意义的准则.(2)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的尊重.(3)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4)从他律到自律. 他概括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 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每个隔三年重复一次, 追踪到22、23岁) 和跨文化研究, 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 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 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 具体如下:(一) 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 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 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括两个阶段:人际和谐(或好孩子) 的道德定向阶段及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包括两个阶段:社会签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及普遍原的道德定向阶段.

3. 论述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307-312)品德培养途径包括内在及外界条件. 内在途径就是通过个人特质的培养而外在条件包括家庭及学校集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三个方面. 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质, 它是影响人们品德的内在因素. 个人心理特质对大学生品德影响最大. 个人特质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慢慢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 家庭是一个重要的首属群体. 大学生长期在家庭中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发生面对面互动,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大学生品德影响很大. 学校集体又分班集体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学校集体中其它因素和校园文化的影响. 班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 学校集体的特点也是通过班集体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学校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特点、道德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儿童和青少年心灵的活动. 学校集体中其他因素包括教师的态度及作风、集体舆论的影响、校风班风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又包括大众传媒和舆论、社会风气. 品德培养包括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两个方面. 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言教、奖惩、身教和榜样等. 品德培养方法包括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 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 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给

予奖励、对不道德行为给予惩罚的教育方法. 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自觉遵守道德的教育方法. 榜样-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模仿学习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综合道德教育方法. 品德修养方法学习-是获取道德知识的道德修养方法. 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学习道德榜样、参观调查、社会实践和反思社会生活等. 立志-是学生如何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变为自己内在欲求的修养方法, 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修养方法. 大学生通过立志, 有了追求道德的愿望, 则会去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 实现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愿望. 躬行-即实习道德、履行道德、实践道德, 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 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的道德修养方法. 自省-即反省,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查的品德修养方法. 自省既是修养的相对终点, 又是新的修养起点. 如此循环往复, 成为习惯, 品德逐成.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13,314-318)智力发展正常, 具有浓郁的学习兴趣; 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 自我发展意识良好; 能控制和合理的表达情绪; 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备和谐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2.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18-320)?大学阶段是人才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不仅要自主地解决人生难题, 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现实的时候, 还将面临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 如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思想道德修养、就职择业准备、交友恋爱等. 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 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 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生生活需要和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的素质、人才质量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现实的紧迫性,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 试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20-322).

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点-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未实现完全成熟的时期. 一方面大学生智力发育趋于成熟. 另一方面, 在心理内容的关键方面还带有明显的稚嫩性和盲从性.

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特点-大学阶段是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不稳定、可塑性大的特点. 心理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具有两面性, 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系列6发展有明显的不同, 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适应期-入学适应是大学新生都奥要经历的第一难关, 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一般为一个学期左右.(2)发展期-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适应后, 大学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这是大学生活最主要、最长久的时期, 基本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3)成熟期-大学生经过3~4年的生活和学习, 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 心理逐渐成熟. 但是, 这个时期又是大学生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的阶段, 他们需要面临新的心理适应. 这时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紧迫感、责任感和忧虑感.

4.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323-325)?

心理问题是指各种心理异常及行为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只是程度不同而异.1. 环境适应问题2. 学习压力问题3. 人际关系问题4. 感情问题5. 求职择业问题

5. 谈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330-334).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既有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原因, 又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外在原因.(一)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1. 生理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生物因素、脑损伤.2. 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征和情绪.(二)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总之,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时常交织在一起,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6. 试述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经和方法(335-339)(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 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4. 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建立合理的生活次序-学习负担要适量, 生活节奏要合理3. 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第14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经济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6-0152-02

经济法教材的发展应当跟上时代步伐,走绿色化道路。应当在教材中反映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协调发展、公平正义、教育科技、房价等问题。教材的内容应在强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和吸收本学科最新的、成熟的经济法学理论和科研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经济法教材的内容要科学、正确,符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中所取得的共识,反映学科前沿。

1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从培养既要懂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1.1 经济法课程中的内容重复高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教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层次性。

1.2 教学计划与实际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承继性、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1.3 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以往主要单靠教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即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养成学生学习上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必须进行改革。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4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可以降低标准,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2 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2.1 教学内容因专业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公司法》、《会计法》等方面的法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4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36学时左右课时。

2.3 教材选取要倾向学生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4 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从周围的实际生活、书刊报道中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典型案例中选取,在讲授完经济法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

2.5 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2.6 采取考核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潜在的学习能力,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学期期末的考核或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或抽签口试、抽签笔试,可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或出综合性论文题目,督促学生多查资料,深刻领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 对经济法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教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教材编写要能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期望与众多同行学者交流。

3.1 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教材

目前经济法教材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数量很多,但精品很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态度要严谨。教材毕竟是教学工具,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学生眼里,教材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只有正确的、精华的东西才会编写到教材中,尤其对于本科生,他们接触法学知识不久,还未能对相关的法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甄别,更是对教材有着一种特别的迷信。因此学者必须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对待出版教材这件事。另外,教材的主编、出版社也要起到统筹审核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避免内容上出现矛盾。

(2)提高出版门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任务分解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改进出版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教材教辅质量,推动出版单位精心选题、精心策划,努力提高教材教辅出版质量。对于此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对参与编写教材的学者应当设定一个基本的标准,如职称要求、学术研究要求等;其次,出版社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本出版社的社会声誉,努力建设精品出版社、名牌出版社,严格把好出版关。

(3)树立创新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如果教材编写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那么它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笔者认为,要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起到引领我国经济法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的潮流和方向的作用,在编写经济法教材时,必须实现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创新。要注意使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尽可能地和经济法学理论以及社会的司法实践状况相适应,要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3.2 教材侧重点要有差异

目前,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趋于多样化,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这就要求编写和出版适应不同学生层次需求的各种教材,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和本科生,应当在经济法教材中多反映一些共性的东西,个人学术研究的东西少些。至少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应当做到统一,这需要法学界学者之间经常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对于研究生,要注重教材的学术性与理论研究的深度与个性发展,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注重培养学术型、应用型的人才。

总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是教学方向之所在。如果能充分重视经济法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教学改革、探索落在实处,不流于形式,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应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结合高校实际,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成果,把高校经济法课程的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冯永平.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9(1):34-36.

第15篇

关键词:高校新生;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服务满意度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这30多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高校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无论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还是世界贸易组织都将教育列入了服务行业.而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教育就是接受一种特殊的服务。同任何服务性商品一样,教育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消费的过程。因此跟社会中的其他行业一样,高校也被纳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

对高校进行大学新生满意度的测评,就是为了充分识别学生的需求。作为新生,学生和高校之间彼此都不是很了解。满意度测评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高校通过它识别出来新生的要求,及时地改进,提供高质量的、满足新生要求的教育和服务产品同时学校也也可以对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然后对教育、服务、管理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改进,从计划、设计到实施,到最后的评估,都要把质量第一放在首位,保持现有的优势,改进目前的劣势,使整个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体系。使得高校、学生都能受益,达到和谐发展的途径。

本文是基于福建省新生对高校的满意度的调查,选择了3所省属高校,地处福州、厦门、泉州沿海三市省属的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泉州师院,使用问卷的形式,希望可以找出福建省本科高校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优势与不足所在,发现问题的根源,加强教师、管理者、职工的服务意识,通过大学生新生满意度驱动高校加快教育、服务和管理质量等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保持学生、高校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福建教育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福建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高校新生服务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顾客满意度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是CL(顾客忠诚度),基本含义是:企业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目标,有效地消除和预防顾客的抱怨和投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价值链”。

满意度调研进入中国10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服务落实度调查,感知质量调查,到满意度指数模型调查,不断与多种研究技术和理念相结合,发展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满意度调研技术。根据满意度调研关注点和解决问题的不同,到目前为止,满意度调研技术可归为10代。最新一代是强调以满意度调查为核心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的顾客满意度是指高校新生感觉中的高校的各项质量。如果新生认为质量好则满意度高,反之则满意度低。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对高校进行大学新生满意度的测评,就是为了充分识别学生的需求。作为新生,学生和高校之间彼此都不是很了解。满意度测评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高校通过它识别出来新生的要求,及时地改进,提供高质量的、满足新生要求的教育和服务产品同时学校也也可以对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差距,然后对教育、服务、管理

二、福建省省属高校新生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我们的问卷上对于新生满意度的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大项的满意度:学校质量、专业质量、后勤服务、校风、教师教学。其中我们对每个大项中所包含的支项也单独进行了统计。由于问卷采取1-9的满意度评分体系,我们针对采访对象对每项满意度打分,根据分数进行满意度的分类:并定义1-3为不满意,4-6为一般,7-9为满意,并对收集回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期待分析出高校新生满意度的现状。

1.学校质量满意度现状

在这里我们对“学校质量”等同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满意度,而对于学校质量,而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方面我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知名度、科研水平、学校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就业度。

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对于学校的知名度、科研水平、学校资源以及学校的地理位置这四个方面新生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在这四个方面都有超过50%的新生选择了满意,只有不到10%的新生对于这四个方面不满意。尤其是针对学校地理位置,新生的满意度还是相当高的,有大于70%新生对于学校的的地理位置很满意。这跟学校位于福建省这个沿海地域也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而对于学校就业度这一方面,只有不到30%的新生选择了满意,觉得就业度一般的人数则占了将近一半的人数,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对于学校的就业度不满意。

2.专业质量满意度现状

我们对专业质量满意度的调查,是针对受访者对自己所在专业的质量满意度的调查,也就是对于自己所在专业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估。而体现专业质量的方面我们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专业在学校的排名、师资力量和专业资源,并针对每一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图表2即为关于专业质量的调查情况。

通过图表2我们可以看到,新生对于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不满意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将近一半的新生对于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以及师资力量不满意。而新生对于专业在学校的排名的不满意度则很低,比例不到10%。而对于专业力量的满意度的各个程度相对而言是比较均衡的,其中不满意的比例偏低。

3.校园风气满意度

校园风气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我们对校风满意度的调查,是针对受访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风满意度的调查,也就是对于自己所在学校校园风气方面的综合评估。而体现校园风气的方面我们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校风和学风。并针对每一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图表3即为关于校园风气满意度的调查情况。

从图表3来看,新生对于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满意程度中不满意的比例占的很低,不到5%,而对于校风和学风的满意度对比而言,新生对学风的满意度比校风的满意度偏高,超过60%的新生对于学风的评价是满意的;而对于校风的满意度评估,大部分新生觉得学校的校风一般。在采访中,不少新生提及到,他们入学时间不长,对于校风和学风的了解不是很充分,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而对于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感知度和认知度不深,到采访为止觉得还挺好的,没什么不满意的。

4.后勤服务满意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后勤服务集团,后勤服务包括:食堂、宿舍、校医院等等。后勤服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所以后勤服务是评估新生对学校满意度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研究调查中我们将后勤服务所包含的方面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态度、食堂、宿舍以及校医院。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估和统计。图表4即为后勤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从图表4来看,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对于校医院和服务态度这两个方面的满意度尤为明显。其他两个方面,一半以上的新生评价普遍是一般或者不满意。在采访中,不少新生提及,食堂和宿舍的条件还是可以的,食堂的饭菜基本上能保持多样性,饭菜的价格也算是合理的。但是打饭的师傅(食堂的工作人员)的态度却不好,有的工作人员态度很恶劣。有些新生说如果他遇到一个态度很恶劣的打饭师傅,下次就不会去那个打饭的窗口去排队打饭。还有新生说食堂的窗口太少,每次去吃饭时食堂很拥挤,买饭要排很长的队,极其影响吃饭的心情。而对于校医院,不少新生对于校医院的评价是很低的。很多新生提及学校医生的医术不高,看病的效率不高,校医院的医疗设施不全,一些除感冒以外的病超出校医院的治疗范围。

5、教师教学满意度

学校是一个授予学生知识的摇篮,这一方面的工作是与教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教育本身是一门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心理和情感的认同是掌握认知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将教师教学的组成因素总结为以上的三个因素: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使用教材,并对这三个项目的满意程度进行了统计。

从图表5我们可以观察到新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使用教材的满意度评价,对这三个项目不满意的人数还是很低的,都少于10%,几乎没有新生对于教学方法不满意。但是新生对于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感觉一般的人占的比例却是很大。对于使用教材这一个因素,将近80%的新生觉得对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教材是满意的,这可能是由于学校在选择教材这方面比较慎重,令学生比较满意。但是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法也有待提高。

三、提高福建省省属高校新生满意度的对策

针对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我们要着重对于满意度低的方面的改善和提高。从事前控制的角度来说,高等院校应该在服务方面进行改善,来增强学生对学校特色的感知、增强学生对可靠的感知、增强学生对总体的感知,从而使其从心里认同到提升感知质量。另一方面,应该使学生有着合理的语气,每个学生具有“适度”的期望值,因此,高校在塑造特色时要跟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本校的情况的结合起来,实施系统的营销传播策略。

(1)高校营销。

所谓“高校营销”其实是指围绕高校这个对象开展的营销活动。高校的营销应该围绕学生、教师、建筑物以及科研这四个方面展开。学生是高校的主要产品之一。对于高校来说,在校生的素质和毕业生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名声。教师是高校的主要力量,是知识的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高校的形象。在校学生的素质一方面来源于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和精神,另一方面来自所在高校的教师质量。教师在所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研究成果,参与相关会议的数量与层次都影响着高校的知名度。而典型的建筑物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的特征和标志,这些建筑物与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哈弗大学中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等。教师的科研成果也是学校的一大产出,科研的数量以及质量:比如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篇数和参与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等,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比率。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的知名度。

(2)提升高校的品牌形象。

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著名学者和大师,是高校的品牌形象。它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学校,增强顾客接受高校服务的信心,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个性鲜明的高校品牌专业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高校服务之外获得知识和心理满足,能大大提高新生的感知价值。因此,高校在提高服务的基础上,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注重优势和特色的培养,提高学校的声望和知名度,以牢固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3)贴近新生的情感。

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同质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赢得新生满意,不仅要靠优质的教育服务和生活服务以及杰出的品牌,更要靠全体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更具人情味的情感诉求和沟通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为学生提供超值的各种服务。因此,高校在与服务对象的交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民族情、朋友情、同学情、师生情和亲情等想新生所想的,所看重的,以超值的服务去感动新生,寻找和开发潜在的高价值新生,并建立学生对高校的忠诚度。

(4)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提高感知质量以及高校满意度的根本。有关教学质量因子的分析显示,相对与其重要性而言,大学生对高校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低。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态度,丰富教学和授课的方法。

(5)完善教育教学设备,提供便利的教学设施

学校各项辅教学设施的完备性,是提高新生感知质量的重要方面,感知质量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提高新生的满意度。有研究显示,高校在网络资源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实验室使用的方便性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高校提供的相关设施不能够满足新生这方面的高需求。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各项技术开发与投入增强相关设施的设备,从而为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

(6)关注学生生活,特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由于我国高校采用的是公寓化的管理,大学生的绝大部分生活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所以,大学生对于学校所提供的各种生活服务条件有相关度比较高的评价。高校提高的生活服务条件如住宿条件、食堂的服务、饭菜的价格以及饭菜的质量、校医院的服务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态度都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期望水平。特别是食堂的服务与食堂饭菜的性价比,相关管理人员的态度等都属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的项目,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以致力于解决相关问题。新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高校的感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提高新生对高校的满意度。

大学生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参与了高等教育服务的全过程,是高等教育质量、效率和效果实施的关键。学生满意度应纳入大学评价中,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指标,可以改善教育过程并提升质量。高校要发展,在提高自身教育、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要给予大学生满意度足够的关注。了解新生的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新生入校后的学习态度与倾向,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相关工作的绩效及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傅真放.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J].高教论坛,2004(5)

[2]韩志玉.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6(6),61

[3]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

[4]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