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贷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
1.1贷款流动性差
目前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贷款的流动问题了,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很多银行信贷中的普遍通病了。某些客户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贷款没有还清,故再借新贷还旧贷,新贷变旧贷,旧贷到期以后再借新贷去还,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贷款堆滞,流动性差,很难实现银行的活跃化经营。在这样利滚利、一笔接一笔的贷款项目下,不仅使得贷款客户欠债越积越多,最终根本无力还清,只能破产或者逃走,这样更使得银行走进一个死胡同,在大量贷款没有缴清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贷款活动,可周转资金越来越少,给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并且长期贷款没有及时回收就会变成死账、呆账,严重影响到银行的综合效益,阻碍了银行的长期发展。
1.2贷款集中程度高
在一些银行的长期信贷客户中,往往是极少的固定用户占有了极大的贷款额度,贷款往往集中在一个小范围的个人或企业中。银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贷款发放更有信用保障,贷款回收更简单更轻松,但同时这样做风险性也会非常大。因为这些小范围客户掌握着大部分的贷款额,一旦人员或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贷款催缴工作就会难上加难,银行也就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后续的信贷活动,最终危害到的还是银行本身。
1.3客户种类固定
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工作针对的客户通常种类固定,都是一些相类似的企业或者个人,这与银行的运营观念是相挂钩的。银行会认为一些信用度良好的客户可以长期保持,然后再根据客户类型开拓一些类似的客户群,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贷款回收工作的安逸和便捷,但同时因为客户种类过于单一、资产风险抵抗能力不足而严重制约着银行信贷管理的升级提高,对银行的长久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银行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新类型客户,拥有一批稳定忠实、抗风险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客户群,在给他们大力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1.4信贷信息不透明
我国银行多是国有企业,长期陈旧老式的经营观念和模式导致了信贷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真实情况不能很好地展现给外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内部数据不公开、不公正,与真实情况相差甚大,导致其信贷信息失真严重,不利于银行完美地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如果长此以往,银行必然陷入运营僵局。
2银行信贷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
工作对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失的一些信贷管理制度体系要制定好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并完善详细准确的相关步骤流程,同时确保执行力度够大以保证相关流程步骤的正确认真实施,要综合考虑到信贷业务的各方面风险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服务,将银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降到最小;二是对现有的一些不足或遗漏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添加,强化银行自身面对风险的辨别和应对能力,增强银行综合市场竞争力。
2.2调整信贷管理政策
针对银行用户类型过于单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大力开拓新客户这一有效对策来解决。通过制定信贷风险政策,将银行信贷服务的门槛降低,扩大客户种类,并保持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忠实客户,将客户体系整体优化,加大信贷发放力度,可以保证银行在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贷服务项目不断升级。
2.3运用新式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从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效率这一角度来看,可以采用设立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的方法来完成。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四种,评级授信、评估项目、审批贷款和后期追踪四个功能,这些二级机构的设计,既可以将信贷管理体系不同部门机构之间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管理工作统一化,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共同促进以保障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4加大不良贷款催缴力度
在银行把贷款发放出去以后,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回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贷款长期积压会变成不良贷款,对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损失,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银行信贷模式来对不良贷款进行更好地处理。在发放贷款前要严格审查担保资格,并将贷款分期发放出去;在贷款催缴过程中可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来共同实施催缴工作,必要时候可以采用法律手段去强行缴收过期贷款,还可有效利用分期还款的方式来减轻银行和还款人双方的压力;在不良贷款形成以后还可通过打包出售、还本免息等方法来尽量减小银行损失。
在分析小微企业信贷特点之前,笔者首先简析小微企业的特点。
1.特殊的地域和行业特征由于小微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大中型企业的空白市场或为其他企业提供初级产品,因此,其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小微企业主要存在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能为小微企业的存在和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此外,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不高,在发展过程中波动性较大,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其他企业的冲击。
2.组织及管理特征小微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多为个体经营或合伙,由于初始资本较少,绝大多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因此,大多数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微企业的信贷信用评价,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信贷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3.文化特征小微企业的领导一般追求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较高,对员工的管理缺乏人性化,因此,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较小,所雇用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一般没有成型的企业文化。
结合本文研究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小微企业信贷特征:
1.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额度呈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3%,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多13个百分点。
2.小微企业信贷收益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相比较于商业银行的大型优质客户,小微企业贷款普遍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但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上浮15%-30%。
3.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较高相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的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界限模糊,难以辨认;小微企业经营模式、财务报告不够规范;抵押物品价值不高,难以变现。因此,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虽取得较大进步,但仍具有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形成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现阶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制订了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但并未制订面向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由于小微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状况较差,很难满足银行制订的针对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多数商业银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认识停留在其财务状况上,由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或信用担保,所以看似公平的信用评价体系其实门槛甚高,甚至直接在审批阶段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
2.重偿债能力,轻现金流的分析现行的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多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偿还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而基本忽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但银行判断企业是否按时偿还贷款,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的预期收入,而决定未来预期收入的正是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用盈利状况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判断企业偿还能力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现阶段的盈利能力,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状况。
3.照搬国外评价模型,适用度有限国外信贷的发展早于中国,其商业银行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国情,这些模型建立在相当发达或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已建立了信用档案记录,而我国的信用记录几乎处于空白,没有专业的信用数据库,难以查到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另外,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诸多法律政策和法规仍在制订过程之中。因此,完全照搬国外的信用评价模型,适用度有限。
4.忽略外表因素,不能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信用评价体系中,一般主要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等财务指标,而忽略企业的外表因素,例如:小微企业的领导素质、人力资源状况、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等。另外,由于行业和地域的差异,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方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整体发展水平。
三、结论
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制度框架、系统支持方面及日常业务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贸易信贷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外汇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外汇局可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数据质量。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及贸易信贷报告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为外汇局开展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现行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外汇局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强化监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监测制度框架、系统支持及制度建设上为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管理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测分析框架,将非现场监测分析视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这种非现场监测框架的建立,为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提供了机制保障。监测系统从基础数据、监测指标等方面为贸易信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设置了贸易信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监测体系。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综合分析工作制度、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指导意见、贸易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管理手段的可行性分析。从管理效果、宏观环境、法律条件方面分析,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进行管制、必要时辅以行政干预,在当前宏观环境等条件下暂不具可行性,但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措施,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及宏观环境变化,适时启用。
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全国预收预付及北京、大连、烟台、武汉、重庆、西安、内蒙古七省市延收延付义务性报告的实证检验,90%以上的企业年报告任务在100笔以内,只有个别企业年报告任务超过1000笔。综合考虑,调整报告方式、对大型企业采取总量报告模式暂不具备可行性。鉴此,可以考虑待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实施,且贸易信贷数据整体质量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再行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通过对优化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贸易信贷数据质量管理和丰富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体系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二是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行规模管理虽然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外部条件,但可以将其纳入应急预案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就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来说,由于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及风险不成正比,目前暂不具备可行性,可以在贸易信贷基础数据完善后,通过进一步实证检验后再行确定。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主要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的方式有序推进和实施各项优化措施。短期内应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流程、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信贷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监管机制的优化奠定基础;中长期来看,应逐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
三、短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完善报告制度。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立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制度性因素以外的错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包括通过宏观经济趋势指标、进出口/外债/银行收付汇等宏观数据进行宏观校验的机制,通过行业平均数值比对、企业历史数据比对、辅助统计信息准确申报校验以及不同系统间数据比对等方面进行中观校验的机制,以及通过财务指标逻辑印证、财务指标替代印证、财务指标延展印证、财务指标关联印证等方面进行微观校验的机制。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可选取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下述类型企业,建立样本库进行跟踪分析,锁定报告行为特征,为后续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贸易信贷报告差错或漏报金额和比例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2)报告单笔金额和期限极值企业;(3)未通过检验的企业;(4)频繁调整、删除、修改报告的企业。三是建立贸易信贷数据动态评估机制。将数据校验机制与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宏观分析中判断贸易信贷趋势,借助敏感企业样本库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避免对跨境收支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监测过程中用于对单个主体报告业务的核实判断。在上述基础上,定期总结地区、行业、企业数据质量改善情况,形成对贸易信贷数据定量、定期、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完善监测指标为重点,提升监测效率。总体思路是:将综合分析模块已有的监测指标移植到针对具体微观企业的监测,以确保监管体系一致性;同时,在监测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增设相关指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微观企业监测指标中增加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指标及比率指标;二是增加债权债务期限结构分析指标,增设中长期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及比率指标。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新增指标的平稳性及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口径债权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权余额具有分布稳定、金额集中等特征。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小金额区间,随着金额的扩大,企业数量呈现急剧下降。从监管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期望值应为0,即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而金额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因此适宜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进行监测,以体现“抓大放小”的管理原则。从微观主体的债权余额比率指标看,同样具有稳定、集中的分布。指标取值范围应为[0,+∞],下限表示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上限表示企业上期发生债权类贸易信贷,而当期既无资金或货物流出,也无债权类贸易信贷注销,贸易信贷债权余额保持稳定。从管理意义上来看,应重点关注比率持续扩大的情况,因为其意味着流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具体操作层面可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搭配债权余额指标共同使用。从全口径债务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务余额指标同样具有分布上的稳定性。从管理意义上来看,理论上的期望值为0,表明企业债务类贸易信贷均在当期完成,而债务余额增长意味着微观主体通过贸易信贷渠道流入资金规模增长,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企业大额贸易信贷流入进行监测。债务余额比率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其管理意义和使用也与债权余额比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从中长期指标来看,微观企业的中长期债权余额分布管理期望值应为0,而金额相对集中则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企业。中长期债权余额比率的取值范围应为[0,1],0值表明微观主体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1值表示微观主体预付及延收全部为中长期。从管理目标来看,新的优化方案提出加强贸易信贷管理,因此管理期望值应为0。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数据分布符合理论分析,剔除无贸易信贷业务的企业后,从各区间企业分布来看,82.7%的企业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贸易信贷,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0.9,1)及10%以内两个区间。根据期望值及分布,相关指标适合设置单边阈值。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来看,样本地区98.4%的企业该项指标为0,略低于中长期债权指标测算结果;剔除0值企业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与中长期债权指标类似,同样呈现U型分布,同时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稳定性。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分布分析显示,样本地区73.1%的企业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为0,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90%至100%区间内。而在指标内涵及管理意义上,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与中长期债权余额比例较为相似,可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异常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对新增指标统计规律性的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一是各新增指标均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数据集中度相对较好,多呈现U型和L型分布,在实践中通过设置单边阈值,能够实现“抓大放小”,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二是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因此在指标设置上应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筛选数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以优化监测流程为重点,提升监测效果。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单纯核查贸易信贷真实性的逐笔监管模式,通过将贸易信贷监测核查与贸易收支形势紧密结合,提升监测核查对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效果。具体优化后的贸易信贷监测核查流程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未呈现明显的流出入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流出入情况较严重时,则根据收支流出入方向,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二是选择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将贸易信贷重点监测方向由中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微观企业。通过对地区、行业等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寻找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三是对重点监测企业实施分类,结合现有分类措施对贸易信贷规模实施管理,以实现对外汇收支形势的调控。在监测分析的对象上,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以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完善风险防范。总体思路是:以建立贸易信贷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现行管理体系的补充,以有效应对突发性外汇收支波动,防范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启动的条件基础是贸易信贷收支流动和存量是否处于“宏观容忍度”以内。而容忍度的判断标准,应依据贸易信贷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下各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临界值而定。可将贸易信贷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与跨境资金流动应急预案相结合,即根据总体收支的变动情况,判断贸易信贷业务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而确定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力度。
根据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应急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窗口指导措施,指由监管部门约请被监管对象(包括金融机构和敏感性企业)宣传当前政策意图和管理目标要求,并提出具体化改进意见,引导市场主体顺应外汇管理目标,合理控制其贸易信贷规模。二是规模型管理手段。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比例或期限进行总量限制,以推动主体将贸易信贷流入或流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审批型管理措施。四是市场化调节手段。根据贸易信贷对利率、汇率反应灵敏的特点,运用资金价格、成本等市场化工具,主动对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行为进行利益引导或预期引导。实际操作中,各项应急措施均可能存在利弊。对此,应着重把握其管理目标实现的时限要求和效果要求。
四、中长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构建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一是以应急管理为基础,研究构建宏观风险预警体系。应急管理的核心是针对已发生的特殊收支形势采取事后补救措施,因而只能作为日常管理体系的补充;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则应基于更加积极主动的监管行为,其目标是通过提前采取宏观、逆周期的调控措施,防范特殊收支形势的冲击。二是以宏观风险可控为目标,构建逆周期审慎管理制度。可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明确逆周期监管的主要内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审慎管理手段和工具。构建中要注重监管工具的协调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并注重差异化管理等。三是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重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在审慎监管框架中,应进一步明确外汇贸易信贷监管与人民币贸易信贷管理的关系,以及贸易信贷与贸易融资管理的关系等。
构建监测指标综合利用分析框架。在初步构建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中长期应将如何提升监测指标综合使用效率和效果作为政策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是深入挖掘各监测指标的相关关系,逐步构建监测指标网络,增强指标的系统化运用,提升对异常行为、异常企业的筛选效率。二是确定监测体系核心指标和非核心指标。针对核心指标,应适当提升监测频率,研究制定综合监测指导意见;对于非核心指标,则应放松监测要求,节约监管资源。三是完善监测指标评估机制。要定期对监测指标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应构建监测指标的设立评估机制,根据监管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发展,在深入分析监管需求的基础上,适时增设新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能得到奖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一)为什么信贷违规问题屡查屡犯,难以杜绝。
各级审计检查查出的大量违规问题,多数属同质同类,即使大面积处罚后仍屡查屡犯,操作人员为什么不“愿”合规,为什么不“惧怕”处罚,为什么能违规。实际暴露出了一些管理问题:一是岗位制约和内控不到位,不能事前、事中预防违规;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贷款放好放坏对薪酬没有明显影响,不能有效引导员工主动合规;三是责任追究避重就轻,抓小放大,追究面广但没有抓住核心。
(二)为什么客户准入把关不严,新增贷款质量难以保证。
新增贷款质量不高,说明贷款结构还不够合理,优质客户贷款占比偏低。背后的管理问题有,管理者经营理念更偏好于规模;营销力量分散,调查、风险审查及审批专业性不强,管理人员对客户拓展维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产品设计准入门槛笼统,缺少标准化要求,“他行贷不出来可以在农信社贷”,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优质客户反而不愿光顾农信社。
(三)为什么信贷队伍专业素养不高,营销管理效能不佳。
信贷队伍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建立起信贷人员准入和培养机制,人员准入门槛低,一些信用社仍延续“别的岗位干不了的干信贷”老思维,新信贷人员不经过专业培训直接上岗。系统内普遍缺乏专业性、实用性的操作培训,本身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调查技术,造成信贷人员在贷款准入、期限额度确定等方面“无据可依”,小额贷款靠经验、大额贷款靠领导授意的调查模式仍大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整个信贷队伍专业素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四)为什么风险管理理念薄弱,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贷文化。
一些信用社自上至下对不良贷款暴露漠然视之、形成损失,不剖析追责、不吸收教训,制度、机制得不到完善,有些单位甚至领导带头违规、掩盖问题,造成恶劣影响,形成了扭曲的信贷文化。对于不良贷款反弹,管理人员认为是操作人员的责任,操作人员认为是管理者的责任,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这说明农信社还没有真正把信贷业务作为核心业务,认为这是“他们”的事,各管理层级、各条线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有将全面风险理念作为信贷文化的重要一环。
二、实现信贷管理提升的措施建议
管理中存在的症结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应直面应对、深刻反思,解决的方法不能是对过去的简单否定、而是要采取综合措施去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和运行机制。省联社做好制度顶层设计、协调有关条线做好支持,县级县级农信做好贯彻执行、并及时反馈问题。
(一)建立科学的信贷业务考核和激励机制。
县级农信社应将放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作为信贷人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打破绩效薪酬吃大锅饭的现状,拉开客户经理的收入差距,客户经理薪酬可以高于管理人员,从而更有效地激励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落实这种考核理念需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打破传统薪酬分配体系的决心和魄力。二是对县级农信社薪酬总额核算制度的创新。三是省联社构建较为完善、成熟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框架,指导县级农信社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二)实施信贷人员管理提升战略。
信贷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贷款质量和营销竞争力,农信社应高度重视信贷队伍建设,有必要实施信贷队伍管理提升战略。省联社建立信贷高管人才储备库,从事信贷高管人员要有信贷或风险管理从业经历,任职前要经过专业信贷培训。对信贷队伍管理,省联社应建立考试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等制度,县级农信社搭建起人才储备准入、教育培养、等级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激励的人才管理框架,并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各级都需要更加重视信贷业务的培训,培训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对一线信贷人员应注重对调查技术、风险点识别、职业操守等专业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侧重于管理性的培训。
(三)探索农信特色的营销管理模式。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省、县区两级法人体制下,坚持“小法人、大平台”模式,形成“基层为客户服务、管理层为基层服务”的氛围。县级农信社明确定位为零售银行、社区银行,强调对市场和客户精耕细作,平衡好质量、效益和规模的关系。其次坚定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营销管理的路子,推动小微客户调查和风险审查的标准化进程,改变传统的仅靠人熟、靠经验调查决策的方式。引入小微贷技术,将标准化调查和交叉验证技术引入农信系统。再次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主办银行制度,将其作为农信社强有力的客户营销拓展手段,与他行竞争优质客户。
(四)创新信贷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信贷管理架构的劣势表现越来越明显。在信贷组织架构和流程再造上,农信社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直接照搬,应坚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思路,以专业化为原则和目标,逐步改变调查、审查、审批力量分散至各网点的传统模式,将贷款过程管理中的环节分解,以建立多个中心的方式,促使各环节的专业化运行,提高运作效率和风控效果。信贷组织架构创新核心在于全流程管理和岗位制约,在于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效率,在于平衡营销和风险管控的关系。应避免出现单纯多成立部门、多设立岗位,片面拉长环节追求表面、牺牲效率的做法。
(五)着力打造健康的信贷文化。
一是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有效实施贸易信贷监管的基础。优化贸易信贷管理首先应该提高贸易信贷基础数据的采集。现行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对贸易信贷数据的采集范围、企业未及时履行数据报告的责任等内容,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措施,但在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准确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应将建立、健全贸易信贷数据校验及评估制度作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优化贸易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监测机制。贸易信贷监测是贸易信贷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的监测机制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监测指标体系与实际监管重点对接不够紧密;另一个是目前的贸易信贷监测制度只是整体货物贸易外汇监测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并非针对贸易信贷建立的专门的监测制度。因此,在强化贸易信贷监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监测指标、完善监测流程两个方面实施。三是创新贸易信贷管理手段。当前,在我国资本项目仍实行部分管制、金融市场化程度及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加强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期限的控制,必要时实施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对完善贸易信贷监管、防范资金借道贸易信贷渠道跨境流动、保障国家金融稳定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手段上,可以考虑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施严格规模控制,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干预措施。
二、政策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制度框架、系统支持方面及日常业务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贸易信贷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外汇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外汇局可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数据质量。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及贸易信贷报告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为外汇局开展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现行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外汇局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强化监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监测制度框架、系统支持及制度建设上为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管理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测分析框架,将非现场监测分析视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这种非现场监测框架的建立,为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提供了机制保障。监测系统从基础数据、监测指标等方面为贸易信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设置了贸易信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监测体系。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综合分析工作制度、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指导意见、贸易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管理手段的可行性分析。从管理效果、宏观环境、法律条件方面分析,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进行管制、必要时辅以行政干预,在当前宏观环境等条件下暂不具可行性,但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措施,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及宏观环境变化,适时启用。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全国预收预付及北京、大连、烟台、武汉、重庆、西安、内蒙古七省市延收延付义务性报告的实证检验,90%以上的企业年报告任务在100笔以内,只有个别企业年报告任务超过1000笔。综合考虑,调整报告方式、对大型企业采取总量报告模式暂不具备可行性。鉴此,可以考虑待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实施,且贸易信贷数据整体质量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再行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通过对优化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贸易信贷数据质量管理和丰富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体系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二是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行规模管理虽然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外部条件,但可以将其纳入应急预案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就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来说,由于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及风险不成正比,目前暂不具备可行性,可以在贸易信贷基础数据完善后,通过进一步实证检验后再行确定。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主要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的方式有序推进和实施各项优化措施。短期内应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流程、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信贷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监管机制的优化奠定基础;中长期来看,应逐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
四、短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完善报告制度。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立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制度性因素以外的错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包括通过宏观经济趋势指标、进出口/外债/银行收付汇等宏观数据进行宏观校验的机制,通过行业平均数值比对、企业历史数据比对、辅助统计信息准确申报校验以及不同系统间数据比对等方面进行中观校验的机制,以及通过财务指标逻辑印证、财务指标替代印证、财务指标延展印证、财务指标关联印证等方面进行微观校验的机制。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可选取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下述类型企业,建立样本库进行跟踪分析,锁定报告行为特征,为后续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贸易信贷报告差错或漏报金额和比例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2)报告单笔金额和期限极值企业;(3)未通过检验的企业;(4)频繁调整、删除、修改报告的企业。三是建立贸易信贷数据动态评估机制。将数据校验机制与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宏观分析中判断贸易信贷趋势,借助敏感企业样本库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避免对跨境收支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监测过程中用于对单个主体报告业务的核实判断。在上述基础上,定期总结地区、行业、企业数据质量改善情况,形成对贸易信贷数据定量、定期、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完善监测指标为重点,提升监测效率。总体思路是:将综合分析模块已有的监测指标移植到针对具体微观企业的监测,以确保监管体系一致性;同时,在监测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增设相关指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微观企业监测指标中增加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指标及比率指标;二是增加债权债务期限结构分析指标,增设中长期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及比率指标。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新增指标的平稳性及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口径债权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权余额具有分布稳定、金额集中等特征。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小金额区间,随着金额的扩大,企业数量呈现急剧下降。从监管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期望值应为0,即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而金额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因此适宜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进行监测,以体现“抓大放小”的管理原则。从微观主体的债权余额比率指标看,同样具有稳定、集中的分布。指标取值范围应为[0,+∞],下限表示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上限表示企业上期发生债权类贸易信贷,而当期既无资金或货物流出,也无债权类贸易信贷注销,贸易信贷债权余额保持稳定。从管理意义上来看,应重点关注比率持续扩大的情况,因为其意味着流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具体操作层面可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搭配债权余额指标共同使用。从全口径债务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务余额指标同样具有分布上的稳定性。
从管理意义上来看,理论上的期望值为0,表明企业债务类贸易信贷均在当期完成,而债务余额增长意味着微观主体通过贸易信贷渠道流入资金规模增长,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企业大额贸易信贷流入进行监测。债务余额比率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其管理意义和使用也与债权余额比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从中长期指标来看,微观企业的中长期债权余额分布管理期望值应为0,而金额相对集中则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企业。中长期债权余额比率的取值范围应为[0,1],0值表明微观主体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1值表示微观主体预付及延收全部为中长期。从管理目标来看,新的优化方案提出加强贸易信贷管理,因此管理期望值应为0。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数据分布符合理论分析,剔除无贸易信贷业务的企业后,从各区间企业分布来看,82.7%的企业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贸易信贷,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0.9,1)及10%以内两个区间。根据期望值及分布,相关指标适合设置单边阈值。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来看,样本地区98.4%的企业该项指标为0,略低于中长期债权指标测算结果;剔除0值企业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与中长期债权指标类似,同样呈现U型分布,同时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稳定性。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分布分析显示,样本地区73.1%的企业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为0,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90%至100%区间内。而在指标内涵及管理意义上,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与中长期债权余额比例较为相似,可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异常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对新增指标统计规律性的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一是各新增指标均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数据集中度相对较好,多呈现U型和L型分布,在实践中通过设置单边阈值,能够实现“抓大放小”,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二是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因此在指标设置上应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筛选数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以优化监测流程为重点,提升监测效果。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单纯核查贸易信贷真实性的逐笔监管模式,通过将贸易信贷监测核查与贸易收支形势紧密结合,提升监测核查对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效果。具体优化后的贸易信贷监测核查流程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未呈现明显的流出入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流出入情况较严重时,则根据收支流出入方向,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二是选择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将贸易信贷重点监测方向由中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微观企业。通过对地区、行业等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寻找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三是对重点监测企业实施分类,结合现有分类措施对贸易信贷规模实施管理,以实现对外汇收支形势的调控。在监测分析的对象上,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以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完善风险防范。总体思路是:以建立贸易信贷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现行管理体系的补充,以有效应对突发性外汇收支波动,防范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启动的条件基础是贸易信贷收支流动和存量是否处于“宏观容忍度”以内。而容忍度的判断标准,应依据贸易信贷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下各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临界值而定。可将贸易信贷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与跨境资金流动应急预案相结合,即根据总体收支的变动情况,判断贸易信贷业务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而确定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力度。根据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应急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窗口指导措施,指由监管部门约请被监管对象(包括金融机构和敏感性企业)宣传当前政策意图和管理目标要求,并提出具体化改进意见,引导市场主体顺应外汇管理目标,合理控制其贸易信贷规模。二是规模型管理手段。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比例或期限进行总量限制,以推动主体将贸易信贷流入或流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审批型管理措施。四是市场化调节手段。根据贸易信贷对利率、汇率反应灵敏的特点,运用资金价格、成本等市场化工具,主动对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行为进行利益引导或预期引导。实际操作中,各项应急措施均可能存在利弊。对此,应着重把握其管理目标实现的时限要求和效果要求。
五、中长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指出,小微企业是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总称。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解决居民就业、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作用,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也制订相关政策,例如免征小微企业3年的行政性收费,以鼓励小微企业的大力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数量约6062.38万,小微企业占90%以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截止2013年,小微企业贷款近13万亿元,占总体企业贷款的28%左右,但由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较大,现阶段获得银行信贷仍较困难。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的实践,根据信贷理论、融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结合笔者所在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深入探讨信用评价体系的弊端与漏洞,并探索一系列解决方案,让小微企业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其巨大优势。
二、信贷风险简述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因为借款企业经营、宏观市场受到冲击、财务情况恶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导致银行可能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出现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一个从萌芽、发生、发展的渐变过程,由于企业无法按时按量偿还贷款,银行或存款人的预期利润和实际收益将产生较大程度的背离,使得银行蒙受损失。一般来说,信贷风险可分为市场性风险、非市场风险。市场性风险是由于市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或劳动力、生产技术、资源、原材料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借款人亏损或财务状况恶化,从而导致银行产生损失;非市场性风险包含自然风险及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即不可抗力的地震、台风、暴雨等因素引起的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信贷本息的风险。社会风险即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导致借款人经济状况滑坡,从而产生巨大经济损失,以至于无法偿还信贷本息的风险。在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时,应主要防范不良信贷。中国工商银行(ICBC)的信贷手册中曾写道“即使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无法弥补信贷本金的损失”,可见,不良信贷对商业银行将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风险的等级,一般将银行信贷分为五类,即Pass、Specealmention、Substandardloans、Doubtfulloans、Lossloans,不良信贷一般集中在后两类,即损失性贷款和可疑性贷款。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违约所产生的风险,目前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总体风险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在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占银行总风险的60%,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分别约占20%,现阶段信用信贷管理模式已从个人审批向集体审批过渡,已由主观经验式的风险评估向现代信用风险评价方式转变。但由于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其信贷风险的特殊性,就目前整体来讲,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合理规避信贷风险的基础上服务好小微企业融资,将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小微企业信贷特点
在分析小微企业信贷特点之前,笔者首先简析小微企业的特点。
1.特殊的地域和行业特征
由于小微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大行业研究中型企业的空白市场或为其他企业提供初级产品,因此,其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小微企业主要存在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能为小微企业的存在和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此外,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附加值不高,在发展过程中波动性较大,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其他企业的冲击。
2.组织及管理特征
小微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多为个体经营或合伙,由于初始资本较少,绝大多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因此,大多数管理较为混乱,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微企业的信贷信用评价,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信贷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3.文化特征
小微企业的领导一般追求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较高,对员工的管理缺乏人性化,因此,对优秀人员的吸引力较小,所雇用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一般没有成型的企业文化。结合本文研究重点,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小微企业信贷特征:1.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额度呈逐年递增趋势。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3%,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多13个百分点。2.小微企业信贷收益率较高一般情况下,相比较于商业银行的大型优质客户,小微企业贷款普遍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但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上浮15%-30%。
3.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较高
相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较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的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界限模糊,难以辨认;小微企业经营模式、财务报告不够规范;抵押物品价值不高,难以变现。因此,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虽取得较大进步,但仍具有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形成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
现阶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制订了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但并未制订面向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由于小微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状况较差,很难满足银行制订的针对大中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多数商业银行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认识停留在其财务状况上,由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或信用担保,所以看似公平的信用评价体系其实门槛甚高,甚至直接在审批阶段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
2.重偿债能力,轻现金流的分析
现行的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多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偿还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而基本忽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但银行判断企业是否按时偿还贷款,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的预期收入,而决定未来预期收入的正是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用盈利状况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判断企业偿还能力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现阶段的盈利能力,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流状况。
3.照搬国外评价模型,适用度有限
国外信贷的发展早于中国,其商业银行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国情,这些模型建立在相当发达或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已建立了信用档案记录,而我国的信用记录几乎处于空白,没有专业的信用数据库,难以查到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另外,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完善,诸多法律政策和法规仍在制订过程之中。因此,完全照搬国外的信用评价模型,适用度有限。
4.忽略外表因素,不能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信用评价体系中,一般主要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等财务指标,而忽略企业的外表因素,例如:小微企业的领导素质、人力资源状况、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等。另外,由于行业和地域的差异,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方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整体发展水平。
五、结论
谈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现已不再是追求单方面的经济收益,而是加快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有效预防和规避不必要的贷款风险,努力将风险业务和巨额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推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这才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管理目标。仔细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进程,发现可以分成五个阶段: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实贷实存管理阶段→审贷分离阶段→信贷管理逐渐接轨国际阶段→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这五个阶段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进程,也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
(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7月23日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文件,并在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后也就是2009年10月23日正式全面施行,此文件的颁布主要是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固定资产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固定资产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因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修订颁布的。此《办法》一共有43条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从贷款业务步骤的角度出发所列举出的,其中明晰展现了具体的监管准则,后成为促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2009年7月18日由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发,此文件主要是为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项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有效管理项目融资风险,因而参照并结合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修订而来。“项目融资”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显现在人们视野,它表明贷款的用途仅为建设一个重量级项目,或者是对已建项目进行修缮;其借款人必须具有企事业法人的资质,还款的具体渠道也是要从建设项目的经济收益而来。
(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2月12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限制性文件,并公告于文件的颁布之日起便正式施行。此文件一共包含了42条内容,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从贷款业务步骤角度对流动资金贷款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这一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现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效用。
三、分析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前后的利弊比较
(一)改革前的“弊”
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依旧存留着过去死板的痕迹,这一问题不仅限于在执行层面,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的问题,比如制度过于原则化,没有按照客户群体进行分类;亦或制度过于死板僵硬,产生了一个问题多个文件限制的情况,致使工作人员一时难以弄清楚根本依据。管理方式稍显粗鄙。有些制度条例内容缺失,可能表明了适用对象、应用范畴以及注意问题,但却没有说明具体的操作流程,信贷工作人员就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去工作;再者,有的制度言语模棱两可,或者银行信贷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业务、同一制度却在同一银行的不同支行获得不一致的服务差异。归其原因,还是因为信贷管理制度的管理方式稍显粗鄙。管理观念略显陈旧。以前使用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它在管理观念、操作流程以及运行方略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为是陈旧老套的管钱、管事观念会妨碍银行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客户群体的介入热情,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管理弊端。
(二)改革后的“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得以更新。以往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其中所指的管理更多的是管钱、管事,然而进行制度革新以后,信贷管理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管理收益的活动,而是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贷款新规”的新式理念提升了商业银行各种信贷业务的管理水平,并催进信贷人员刨除旧的管理理念,间接地带动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风险预防与管理能力有了大提升。上文提到的四种支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革的新晋内容,虽说针对的业务类别不尽相同,但是其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可是完全一致的,即为预防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就拿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一项内容来说,实贷实付、合同管理的管理理念,既有效预防了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风险,而且有效提升了风险控制的管理水平,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传统环境中的商业银行,其主打业务就是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它一贯坚持“凭贷吸存”的战略方式,以此吸纳更多的存款获得经济利益。但改革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以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获得转型,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畴有了大规模的拓展,逐步满足了银行客户多方面、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可见新的信贷业务文件推进了整个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的深入。良好且优质的信贷环境得以创设。不少读者认为,文中提及的新晋四种支撑信贷管理制度的文件都是针对信贷业务制定的一些基本监管规范,难以深入信贷管理业务内部发挥功用。但事实却非如此,文件虽说只是基本监管规范,但它合理有效的执行却能够创设出良好的信贷环境,综合分析这四个文件所坚持的理念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金融风险的遏止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并且一步一步创设出了合理、适宜的优质信贷环境。
四、结束语
信贷管理部门成立以后,针对农发行办贷管贷制度陈旧,信贷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先后出台十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章立制百余件,内容包括信贷政策、评级授信、审查审议、作业监督、资金支付、监测分析、系统操作等,基本覆盖了贷款业务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银行要求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一是连续7年信贷政策指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农发行业务特点,明确业务边界,指明信贷投向,确定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择优支持的领域,制定限制和退出政策。指引的对于各级行把好投向关,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两轮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出台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吸收借鉴现代银行内部评级方法和模型,建立了十余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农发行业务特点,针对“三类客户”和“六个分项”实行“区别对待、分别管理”。累计进行客户评级17.5万户/次,客户授信14.5万户/次,对于强化客户准入管理,提高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三是出台信贷审查管理办法,为实现审贷分离和前后台制约提供了制度依据。制定信贷审查标准化指引,明确审查要素和审查材料的标准及要求,加强了信贷审查基础工作,提升了信贷审查的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水平。总省行信贷管理部门累计审查各类业务4.4万余笔,其中对3.9万笔贷款提示风险8.1万余项,充分发挥了审查把关作用。四是制定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信贷审查审议工作程序,实现了审议工作的标准化。总省行累计审议项目4.4万个,涉及金额4.1万亿元,其中否决项目699个,涉及金额310亿元。
借鉴现代银行先进经验,建立独立审查官制度,对有权审批人起到了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信贷审批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出台信贷作业监督管理办法,启动对审批后支付前前提条件落实、合同签约、资金支付等环节的审核监督,累计对4.9万个项目进行了6.1万余笔贷前条件落实监督,对资本金不到位、土地指标不落实、担保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下达整改意见3万余条,涉及金额1.3万亿元,充分发挥了贷款发放前的最后风险把关作用。制定信贷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付管理,确保了资金合规支付使用。六是建立信贷监测分析和风险排查制度,依托CM2006等系统平台,搭建起常规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信贷监测体系,建立了前后台、上下级行联合共管的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累计排查贷款客户7.9万户,退出4825户,收回贷款387亿元;累计向行领导提交监测分析报告上百个,向相关部门提交风险提示数百份,提示风险数千条,发挥了对信贷资金运行和办贷管贷基础管理的监测预警作用。
二、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2005年3月,总行党委做出引进工商银行CM2002系统的重大决策。由总行信贷管理部牵头组织,在工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改造后的农发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6)于2007年9月正式上线,使农发行信贷业务一举摆脱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零的突破。2010年8月,针对CM2006系统不完全适应农发行业务特点等问题,总行信贷管理部又牵头启动对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新增作业监督等九大模块,以及无纸化办贷等19项重要功能,于2012年9月全面上线运行,使系统对农发行信贷业务的科技支撑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4月全面启动无纸化办贷,实现从贷款受理到贷款发放的全流程无纸化。通过与工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农发行在高起点上完成了现代银行信贷信息科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信贷信息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有力提升了农发行办贷管贷、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水平。除CM2006系统外,信贷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风险客户统计系统、银税系统、国土资源系统等的对接及应用工作,使农发行信贷信息系统综合管理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具有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信贷科技支撑体系。
三、按现代银行要求,建设信贷管理人才队伍
截至2013年6月末,总、省、地三级行信贷管理条线从业人员共约150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8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信贷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视为农发行信贷管理事业的“第一要素”,坚持用现代银行信贷文化塑造人,用现代银行专业知识武装人,用现代银行激励机制引导人,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人才队伍。一是着力培育现代银行信贷文化,不断丰富信贷管理专业文化理念内涵,使信贷管理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将合规办贷管贷与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业务始终。二是大力加强现代银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卫星视频系统、行校联合办学和现场培训、在岗培训等方式,累计举办培训班3000余个,培训人员达25万人次,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不断完善现代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条线考核评价方案,每年评选“信贷管理优秀单位”,同时对出现违规操作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各级机构和各级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提高内部执行力。经过不懈努力,一支技术精干、作风过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信贷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总结
1.1企业战略薪酬管理的优势
(1)相对于旧有模式,战略薪酬管理制度不仅着眼于对内的公平性和对外的竞争性,而且,其更多的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经营方法以及企业文化战略来确定薪酬管理模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尽力发挥薪酬的影响作用,全面发挥其激励性。
(2)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对薪酬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以企业目标为导向,为最快完成企业目标为基础运行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3)薪酬是联系企业与员工之间最直接桥梁,薪酬是企业为员工努力工作回馈的报酬,也是两者之间良好沟通的工具。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可以清晰的将企业价值观传递到员工价值观中,这样两者在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1.2企业战略薪酬管理的劣势
(1)战略薪酬管理模式只是给出一种管理薪酬的方法和思路,并没有将精确地具体地设计方案展现出来,管理者在实施工程中多数情况是通过自身价值观和对工作效果的理解而决定薪酬的管理,这样就会存在很多误差,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阻碍。
(2)薪酬管理是指导性的行为准则,他的简历是以企业自身价值观和自身企业文化为背景的,当实施中没有直接反馈时,将不会直接对员工造成激励性影响。
二、企业薪酬管理的改革机制
2.1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方法
(1)实施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即通过使目标的可视化,使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选择目标时,管理者应当注意,应当将吸引力强、可以直接引起员工兴趣的目标展现,使其充满斗志,将员工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更好更快的提高企业发展计划。
(2)实施奖罚激励。在员工自身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时,应当对其予以奖励;与此相反,当员工没有按时按量完成企业交予之的任务时,如果不存在其他客观因素阻碍而未完成,则应当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同时,管理者应当了解员工对自身努力被肯定的渴望,在适当范围内,晋升员工职位,有效地开展激励机制。
(3)实施参与激励。当企业召开各种讨论会时,可以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发言机会,鼓励员工为企业提意见,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提升员工的荣誉感,使其能真正参与到企业日常工作中,改变传统的领导讲话,员工执行的模式,给员工机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4)实施物质激励。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员工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帮助,而且也是激励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方法。物质奖励是直接体现员工个人价值的载体,是企业对员工能力肯定的直接变现形式,员工也会因此产生一定的成就感。物质激励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中最重要的激励方法。
2.2激励机制的改革
(1)重视不同形式的薪酬形式。薪酬的形式主要包括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个方面,工资和物质属于外在薪酬,企业给于的荣誉和成就感是内在薪酬。企业应当注意合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将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有机结合,使员工能够更多的感受到企业为其带来的荣誉,使其享受工作,实现薪酬管理效果最大化。
(2)员工参与薪酬定价工作。现代社会强调民主化管理,因此在制定薪酬标准时,应当允许员工参与其中,体现民主的原则,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制定出公平的薪酬标准,激励员工去完成各项任务内容,提升薪酬。
资料显示,高不良贷款比率、低资本充足率使得中国的银行体系异常脆弱,风险很大。而银行业的低资本充足率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要尽快降低银行风险,只有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合理发放贷款,提高银行管理层和信贷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要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能力,较准确地把握贷款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为银行是否发放贷款提供决策服务,减少不良贷款所造成的损失。
二、站在银行角度构建对现金流量表分析的指标体系
(一)从理论上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现金流量表为主,适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形成三张报表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
银行分析贷款企业会计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考核该企业的获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说明来看,现金流量表分析评价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获现能力评价。只有偿债能力而获现能力较差的企业有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来骗取银行的信任。因此获现能力应是第一位。我们可以构建由获现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质量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成长能力分析所组成的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
(二)分析指标
1.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指标
(1)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净现金流入÷主营业务收入
注:净现金流入主要指经营活动产生的。该指标越高越好,一般不会大于1。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所表达的实质是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越高越为股东们所乐意接受。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目前同业平均全部资产回收率为6%,越高于这一比率说明该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越好,若低于6%,应对资产的营运指标和账款的回收情况作进一步关注。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现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等。
(1)现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或超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对于债权人银行来说,现金比率总是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而对企业来讲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其盈利成反比,企业不应保持长时间的高现金比率,一般应在0.5—1为好。
(2)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这一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的比率,根据负债的构成,该比率可以具体演化为下列3个: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①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长期负债②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⑧
这3个比率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偿还短期、长期和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3)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比率至少要等于1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及偿还债务。当然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4)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本息,企业必须对外筹资或出售资产才能偿还债务,比如借新债还旧债。(5)资产负债率
用来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表明负债在整个筹集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用以衡量企业的债务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对一个企业来讲,资产负债率一般以33%为安全点,以50%为临界点,如果达到了70%左右就不正常了,因为负债比率越高,企业的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低,风险就越大。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一般以100%为警戒线,超之意味着企业资不抵债,将面临破产。企业不是债务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佳,资产负债率为多少是合理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样债权人会得到更多的杠杆利益。但是,作为银行负责人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得失,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3.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分析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补充。是指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对银行来讲,能否给申请企业发放长期贷款,眼光要放远。既要分析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又要分析其盈利质量。盈利质量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指标:
(1)盈利现金比率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在分析时,还应结合企业的折旧政策,分析其对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2)营运指数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经营所得现金(营运资金)
它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与经营所得现金的比值。经营所得现金是指经营活动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
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一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营运指数反映企业营运管理的水平和收益的质量。营运指数等于1,说明经营所得现金全部实现;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经营所得现金被营运资金占用:营运指数大于1,说明一部分营运资金被收回,返回现金状态。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良好。4.发展潜力(财务弹性)分析指标
(1)现金再投资比率
该指标可以评估上市公司成长的潜力。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可用于再投资在各项资产的现金越多。一般而言,该
指标达到8%一10%,即被认为比较理想。应该注意的是,要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长潜力,还要结合其他情况综合考虑,该指标仅仅说明企业成长的现金流量保障程度。
(2)现金股利支付率
现金股利支付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总额
这一比率是衡量企业使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保障程度越大。
总结:目前有关专家和学者设计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多达50多个,而指标太多不利于实际操作。近几年来笔者根据实地调研及理论分析和有关专家评价,选择出了专业人士认同程度高、理论上又比较合理的重要分析指标。以上是笔者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所设计的14个分析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指标,同时实现了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机结合。当然这14个指标并不是绝对的确切,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要结合企业至少近3个会计期间乃至近3年的3张主要会计报表从纵向比较分析这14个指标的高低,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特别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如何,以供银行信贷员对企业贷款决策的需要。
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的竞争重点在于对具有专业知识的知识型人才的管理,而经济管理各个要素的管理的归结点在于对高素质知识型人员的管理,所以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的管理知识型人才,有必要对其作出深刻的认识。一般性知识型人才都有如下特征:
1.独立自主性
在企业中,知识型人才主要从事创造性工作。他们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运用智慧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而这种特性也表现在工作环境的灵活性以及宽松的工作气氛,其不愿受制于物,甚至无法接受上司的遥控指挥。
2.拥有相应的专业特长以及较高的个人素质
知识型人才一般都受过系统的教育,拥有较高的学历,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比一般员工更高的个人素质,例如:较强的学习能力,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等。
3.创新性及骄傲性
创新是知识型人才的重要特征。知识型员工之所以成为企业重要资源,并不是因为其掌握了某些高端知识,而是他们具有利用知识不断创新的能力。其在工作中发挥个人灵感和资质,应对各种突况,推动技术的进步,使企业产品不断更新。因其具有这样的特殊技能,往往对上司以及同僚都产生不同影响,使其在某一特长领域崇拜其个人权威。
4.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在金钱需要中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烈的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也因其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好是适应能力。一旦现在的工作,缺乏充分的个人发展机会与空间,他们就会把目标转向其他公司,寻找新的机会。
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具有独立自主的特征。他们已不再是普通的受雇员工,而是以知识资本的投入成为企业的重要投资者。不能以简单的雇佣关系来定义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显然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他们。根据其具有如上的特征,针对其特征可以有如下的管理策略:
1.充分发挥员工的独立自主性,对其有灵活的管理与激励方式
企业应重视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自主性的授权。通过授权保障其创新工作的进度,满足其对资金物质以及人员上的要求。建立起自我管理的团队形式,一方面提高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满足了知识型员工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同时企业应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是他们能在既定的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下,最大限度自由自主的完成任务。企业同时应注意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据调查,2008年,上海知识型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的原因,比重最高的是福利与薪水,而其次是领导者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的个人成长、业务成就等离不开金钱的刺激、领导者的激励以及同僚的认可。所以其激励模式不应单调的为金钱福利,更要主动对其心理上的激励,使其拥有成就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赋予其一定的管理决策权
给予知识型员工对其参与业务的决策权,可以充分表达企业对其的尊重和信任。知识型员工因其具有专业的知识,往往对其参与业务有着独特的见解,对解决问题具有成熟的思路,他们一旦参与决策,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据日本与美国公司统计让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般可以提高50%以上,甚至提高一倍至几倍。
3.员工与产品平等对话
工业时代时期,对于社会分工明确,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很难看到完整的过程。员工们看不到个人的贡献,缺乏对于自己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认识。不同于工业时代,在信息时代,工作部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产品,而是一个生产许多产品与对产品不断改进的过程。在生产某种产品的过程中,把产品放入员工的想象和知识中去获得更大的视野。员工们对于产品是生产过程有足够清晰的认识,能掌握最终的产品,这样员工们能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可通过自己的认识、技能、想象力对其进行改进。这样的过程就犹如员工与产品之间的平等对话。由于员工清楚的知道其生产过程,这样更激励其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4.积极的创造个人发展空间
1.1缺乏专门化管理人才
信用管理不同于企业的一般化生产经营管理,一般性管理人员难以具备真正胜任信用管理工作的素质和技能。许多企业的所谓信用管理也没有推行专岗专员的管理原则,往往是由一般人员顺带进行相关的信用管理,这种缺乏专业部门和专业人才的管理,想要切实提升管理工作质量比较困难。此外,信用管理长期以来未能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显得相对薄弱。
1.2具体管理方面的问题
1.2.1管理内容简单
目前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内容相对简单的问题。企业往往将信用管理锁定在产品赊销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但是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变化的不断加剧,仅仅凭借上述两个方面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信用管理工作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他方面的工作力度。
1.2.2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现代企业想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工作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水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都将管理精力更多地放在能够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部门,因此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方面也更多地偏重于这些部门,对于内部管理以及信用管理这种似乎无法看到短期大幅度收益的部门则无暇顾及,从而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在管理手段和水平方面的严重脱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管理部门的具体管理效果发挥,甚至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1.3缺乏有效监管体系
信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非凡,要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不仅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监管体系的建设。监管体系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所谓内部监管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但当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不仅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其工作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小团体主义的思想侵蚀,内审工作难以做到公正、公平与公开。外部监管主要是指社会监管与媒体监督,目前,外部监管体系相对于内部监管而言显得更加匮乏,无法对企业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2信用管理措施研究
以上本文提到了当前企业在信用管理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从这些问题的研究入手,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才能切实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
2.1树立正确管理意识
管理工作想要得到切实的加强就必须树立更为科学的管理意识,对于信用管理工作来说,树立科学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切实将这一项工作充分重视起来,将信用管理逐步打造为企业内部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将信用管理意识逐步转变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意识。其次,不光要知道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明确信用管理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在日常管理和环节控制方面找准方向和突破口,才能切实将口号与理论转变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在企业内部为信用管理相关工作有序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2.2加强人才培养
信用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工作虽然都为管理工作,但其具体工作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却大不相同。目前企业之所以无法有效提升信用管理工作质量也在于其未能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所以企业必须加强信用管理专门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信用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互访,同时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更多精确性和方向性,同时也能够带动高校在信用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的不断进步。
2.3提高管理质量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内容相对单一,所以必须切实提高其他方面的具体工作质量。企业当前应该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具体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与把握,对客户群体的相关资信状况作深入了解。在管理方法方面,必须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不仅应该重视相关硬件设备的应用与普及,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应用软件及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必须以信用管理工作具体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开发应用,尤其需要重视市场同类型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和客户资信数据库的建设,从而帮助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信息,提升在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从而提升信用管理的质量。
2.4加强内外监督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大多数现代酒店薪酬管理的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酒店决策层及员工的薪酬激励观念落后。酒店决策人员通常只重视酒店营业利润的增加,他们认为完善员工薪酬待遇制度等会加大酒店的投入,提高酒店的运营成本,使利润大大降低;酒店员工大多数学历水平较低,尤其是基层员工,虽然他们渴望得到酒店的激励,但不具备应有的主动性,依旧传统地认为自己能定期拿到工资就很满足了,对薪酬激励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二是酒店对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评价不到位,宣传力度较小。酒店制定好薪酬管理激励方案之后就急于将其投入使用,追求短期效果,导致员工并不了解酒店推行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真实意图,认为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于是酒店薪酬管理激励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就无法得到广大员工的配合、支持,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发挥。三是酒店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对员工没有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导致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实施缺乏保障。四是酒店的员工激励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实施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配套措施,在员工之间没有形成激励效应。
二、促进酒店薪酬管理对员工发挥激励作用的策略
1.现代酒店决策层及员工都要转变激励观念
首先是酒店决策层要及时更新激励观念。只有酒店的决策层及时将激励观念更新,才能确保酒店内部顺利开展员工激励工作。国内一些大型酒店目前并不重视对员工实施激励管理,采取的激励手段单一、落后,这跟酒店决策层落后的激励无用论观念有直接的关联性。所以酒店要想通过薪酬管理激励员工,就必须立即促使决策层更新激励观念,制定新的薪酬管理方案,凸显对员工的激励,让决策层认识到激励员工的重要性。总之,酒店的决策层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员工激励的传统看法,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树立起员工是酒店取得财务成效的重要资源的理念,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薪酬激励管理在实践中获得支持。其次,酒店决策层应积极引导员工正确树立激励观念。在大多数酒店现有的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中,员工不仅是激励对象,同时也是激励主体,所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制定、实施均离不开员工的大力支持。但是,酒店决策层所制定的薪酬管理激励方案要想跟酒店的实际情况相符,就必须鼓励广大酒店员工将自己的激励需求表达出来,只有得到员工的配合、参与,薪酬管理激励方案才能顺利实施,否则,即便酒店决策层制定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来激励员工,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浪费酒店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因此,酒店要加强决策层跟广大员工之间的交流,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将员工提出的合理激励需求采纳进薪酬管理方案,确保薪酬管理能充分发挥出激励作用,提高酒店运营效率。
2.酒店要做好薪酬管理激励方案评价及宣传工作
首先酒店要做好对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评价工作。一套好的、行之有效的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跟员工获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而酒店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薪酬待遇、绩效考核、培训、职业发展,几乎将当下酒店员工最需要、最关心的部分都涵盖了,其中最直接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就是薪酬待遇。因此,酒店制定的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在实施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给出客观评价,确保方案合理、科学、可行。其次是现代酒店要做好对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宣传工作。很多时候,酒店制定的激励方案并不被内部员工所熟悉,尤其是酒店的基层员工,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薪酬是多少,并不知道薪酬的具体构成,对酒店现行的薪酬管理激励制度知之甚少。在他们眼里,激励就是现金奖励。因此,酒店务必要持续加大对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新的激励制度的知晓率。如酒店相关部门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的酒店员工灌输激励理念,并告知制定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目的及重要作用,为薪酬管理激励作用的发挥打下基础。
3.酒店要加强建设自身文化,营造文化氛围
一个现代酒店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得到酒店全体员工的认同、尊重,它主要包括现代酒店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酒店的管理风格等。在酒店内部加强建设企业文化为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对员工有显著的规范、凝聚及引导作用,有效促使酒店薪酬管理发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酒店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酒店文化的建设应体现顾客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顾客的选择将直接决定酒店的生存保障及利润来源,顾客对每一个酒店都是最重要的。所以酒店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首先要将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提高酒店及员工的服务品质。二是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酒店管理应以员工为本,员工是酒店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酒店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务必重视保障员工的利益,确保员工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为顾客提供健康、优质的服务。
4.加强完善实施薪酬管理激励方案的相关配套制度
酒店薪酬管理方案激励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方案的顺利实施,而方案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的保障、支持,一套新的方案要想在实施之前应深入人心。所以,酒店应努力将员工薪酬管理激励方案制度化,促使在酒店广大员工之间形成平稳的激励文化,从而使激励方案的顺利实施得到制度保障。同时,制度化的条款还会为酒店执行员工激励方案提供政策依据,从而在酒店内部形成制度约束。如将酒店员工绩效考核措施制度化,将考核结果跟员工的薪酬待遇挂钩,进一步明确员工考核的指标、内容、方法,确保员工绩效考核公开、公平、公正,为薪酬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
三、结语
高校利用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如作者所在的高校,在2006年一年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5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9000多万元的高校来说,一年内归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就占去了一半以上,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额,曾一度使该高校财务陷入困境。财务账上没钱,教职工手中的积压了大量的票据不能报销,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影响了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由此看来,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由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补偿,高校偿还银行贷款就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弥补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也为了高校不至于因偿还贷款而发生财务风险,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
对高校来说贷款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是高校在贷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贷款规模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规模超过学校的承受能力,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高校为防范风险,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规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高等学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内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的可偿债资金,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来源。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附属中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交款+其它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必要的刚性支出。
必要的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必要刚性支出
考虑到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不可能全部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因此,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按一定比例确定可用于偿债的非限定性净收入。
为平衡各年收入与支出中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为基数,以n年期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为折现率,计算未来n年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具体方法如下:
(1)年均非限定性净收入Ro=近两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之和/2
(2)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Ro×限制系数f
式中,g为设定的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n为期间数(年),i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资金(可按一般基金的20%~50%测算)。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为偿还贷款余额。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学校的贷款规模的上限。需要注意的事,此公式在实际运用中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灵活把握。
(三)继续拓宽高校经费筹措渠道,分散贷款分险
信贷资金是高校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单一的筹资渠道会增大高校的财务风险。为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分散风险,增强还贷能力。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高校的一项负债,需要高校在未来一个确定时期内支付本金和利息,从而构成高校的一项负担,对其计划不周,管理、使用不当,很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对此,高校要把清理负债,按期归还各种借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高校财务部门要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经费自给率等方面正确分析财务状况,认真进行预测分析,保证银行的信贷资金到期归还。
(1)挖掘传统经费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是大学经费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这部分资金属于高校的自有资金,既没有资金使用成本,也不需要归还。因此,大学应积极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瞄准政府的需要,尽可能多地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
另外,学生拖欠学费是全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这其中固然有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原因,但是恶意欠费现象也比较严重。全国高校平均欠费率达25%左右。目前,高校通过提高收费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可行性不大。但是,如果能够通过高校收费制度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全校齐动员,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尽量降低欠费率,把能收的学费尽可能多地收回来,也可以为高校增加经费来源。提高高校的自有资金比例,增强高校的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2)募捐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大学争取社会捐赠是一种传统。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传统筹资渠道的优势,大学应该设立专门的募捐机构,发挥大学董事会的作用,扩大募捐范围。
募捐已成为国外大学,尤其是美国大学应对经费紧张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接受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惠莱特的3亿多美元的个人捐款。如此之大的捐款,对于大学发展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1994年美国大学所接受的捐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占高校总收入的7%。新加坡于1991年成立了大学教育基金,5年时间共获得捐款6.2亿新元,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我国是新事物,近几年许多高校也意识到成立基金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纷纷筹建申报基金会。清华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初,现有专职、兼职工作人员10人,至今已筹集资金一亿多元,捐助资金共4亿多元,资助校内各级各类项目几十个;北大教育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有专职人员12人,下设:行政部——负责资金的管理使用;财务部——负责资金的运作;业务部——负责筹款。至今筹集资金几亿元。清华、北大基金会都设有奖学金、奖教金等,教育基金对学校资金不足的填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北大基金会每年向学校提供几千万元的项目资助费。基金会的钱可拿来用在学校、政府不可能或支付不了的方面。
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经验,充分利用校友遍布天下的优势,为学校的建设筹集资金。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分散信贷资金风险。
(四)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信贷资金管理
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对信贷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降低信贷资金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监察、审计、财务、基建等重要职能部门参加的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对学校一定时期内拟贷款项目进行考察、分析、论证。在项目可行的情况下,拟定贷款计划,初步确定引进信贷资金的金额、期限等,经学校有关会议通过后签订贷款合同书。
财务部门要设专人对信贷资金进行管理,建立台账,按贷款银行逐笔登记贷款日期、金额、利率和到期日等明细情况,每日要编制使用信贷资金计划表和偿还信贷资金计划表,报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及校领导。使领导对信贷资金的规模、使用情况、到期日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对信贷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验收,并及时处理信贷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分析,增强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动力。
(五)建立最佳信贷资金组合,降低信贷资金风险
所谓信贷资金组合是指在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比例,也称信贷资金的长短期结构。确定合理的信贷资金组合,结合合理的贷款规模,不仅可以减少财务风险,还可以节约资金成本。在信贷资金占高校资金来源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利息支出占用了教育事业费的一定份额。因此,减少贷款利息支出,节约资金成本,是提高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发展规划、项目计划、工程进度、收入与支出情况,在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实行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相结合,分期分批贷款,确定最佳的贷款规模与贷款期限的组合,防止盲目贷款和增大财务风险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周,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妾波克,徐蓉.金融全球化与风险防范[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唐景莉.高校如何防范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访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陈伟光[N].中国教育报,2005-07-08(1)
摘要:信贷资金在推动高校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信贷资金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文章提出了高校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对策,对高校控制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