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素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先界定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即人们运用大量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科学研究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创新的过程。有学者认为,科研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所应具备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科研活动始终伴随着信息的运用、交流和创造。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敏感意识、基本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道德。综合以上相关研究,我们将科研信息素养定义为:教师在科研过程中,为了开展科研任务而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与呈现信息能力,应用技术工具和资源解决信息化给科研带来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素质。科研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素养,有强烈的科研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努力提升自身科研信息资源的储备;二是信息检索素养,具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知道如何搜集科研信息;三是信息评估素养,面对纷繁芜杂的科研信息,能够准确、快速地从不同维度解读科研信息,并进行科学评价;四是信息整合素养,能够对所获得的科研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和编辑,并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科研实践中。
2提高科研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2.1适应科研信息时展的客观要求
科研信息化是科学研究在信息时代出现的新模式,当代科学由此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即网络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等。云计算加速了科研信息快速传播和收集,深刻地改变着高校教师科研交流的方式。面对科学研究的新环境,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网络和计算机是高校教师面对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课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及时搜集到所需要的科研信息,能够快速判断信息的真伪及其价值,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实现科研信息的创新,促进科研发展。
2.2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科研信息素养决定着高校教师科研方向、资料储备和信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科研信息素养,高校教师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意识,加强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在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提升科研信息素养。
2.3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教师应当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开展科研活动,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履行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责。作为科研能力的核心要素,科研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科研活动和科教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科研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3.1科研信息的敏感度不高“缺少科研灵感,没有科研方向”是很多教师经常苦恼的问题。抱怨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被前人充分研究,而自己所能做的工作已经微乎其微,很难再有所突破。虽然工作经验丰富,接触了大量的信息源,但是他们缺乏敏锐的科研信息意识,很难意识到信息的科研价值。
3.2科研信息的检索方式简单
有些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但由于在学习期间缺乏充分的信息检索训练,只会简单的资料检索方式,很难从杂乱无章的信息库中检索到有价值的、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3.3科研信息的鉴别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在确定研究主题时,很多教师会根据主观判断确定该研究是否符合研究趋势,忽视了主观性判断的局限性,对前沿性的研究方法(如科学计量学方法等)缺少了解。此外,一些教师在科研信息的鉴别和整合过程中不善于与其他教师尤其是跨学科教师开展交流合作,从而影响了科研成果的水平。
4教师提高自身科研信息素养的策略
4.1重视科教融合
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努力提高。在某种意义上,教学与科研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获得提高。科教融合是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当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科教融合过程亦是提高科研信息素养的过程,强烈的科研信息意识能够促进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到更多更好的科研灵感,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高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4.2加强科研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充足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是任何重要科研成果诞生的必要条件。现代重要科研成果越来越趋于学科的综合化和交叉化,囿于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远离主流研究。教师应当加强与其他研究领域的教师进行更多深层次的信息交流,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突破已有研究范式的束缚,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即便没有产生交叉性的科研成果,各种科研交流活动也可以促使教师反思各自的科研工作,科学规划自己的科研发展方向。例如,个别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成立了博士沙龙,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学校领导也能够经常参加相关活动。博士沙龙有效地建立起不同学科教师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相关政策也保障了这种科研信息交流的可持续性。教师也应当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是一个“科研相长”的双向过程,学生和教师的科研能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某些想法、搜集到的科研信息和初步科研成果都可以给教师的科研带来启发和灵感。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工作,提高师生彼此的科研信息素养。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参加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指导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对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尤其是科研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4.3学习更有效地检索、鉴别和整合科研信息的方法
网络信息具有鲜明的海量化、无序化和开放化等特点,因此,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献计量学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评估方法。通过对相关论文资料进行计量分析,可以明晰相关研究的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如果结合使用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还可以预测出未来发展方向等重要信息。借助互联网络的信息搜索,最新论文、课题和专利等科研信息的检索变得更加便捷。例如,经常性地访问其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网页,了解其他高校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为网页上经常有校企合作项目的信息,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对自身纵向课题研究必然有很大的帮助。又比如,在网络上能够很容易找到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立项结果,研究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很多获得立项的课题也只是刚刚开始研究,方向还不够明确,了解别人的研究课题,有助于我们整理自己的研究思路。事实上,即便两个课题组研究同一个课题,由于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所选取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必然有所不同,科研成果也会有所差异。
5结语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环境;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为了赶上信息时展的需要,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3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1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对学习信息技术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2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负责对在校师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支撑环境。
3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4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5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部主席PaulZurkowski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段,2010:182;吴,2012:694)。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委员会重新定义信息素养:一个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和有效评估及利用信息(段,2010:182)。这些研究为信息素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信息素养的研究一般包含以下内容: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了解和态度;获取、处理和开发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意识这四个主要维度。在此框架下,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一框架目前仍然是研究学习者和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参考,而且此框架与信息技术更为紧密。不可否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持续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随着信息资源和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我们发现即使教师满足了这一参考框架的要求还是不能达到一个预想效果。更多的因素应该被包含在信息素养内,例如,将信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创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等。我们不能不承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提供的教师信息技术与通讯能力框架更为综合,与教学更为相关。这一框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的信息通讯素养分为三个层次:技术素养、知识应用深化和知识创新。每个层次都包含6个维度:信息通讯政策的了解、对课程和课程评估的认识、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学校组织和管理,及教师的职业发展(UNESCO,2008:5)。本文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以黑龙江省民办院校大学外语教师为调查对象,致力于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并为研究对象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策略支持。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4所民办院校的全职大学外语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率大于50%。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3份。本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包括: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问卷包含了教师信息资源利用渠道的分析、教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分析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本文剖析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真实现状,为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3、研究结果分析
对教师信息素养部分的调查问卷采用了Likert五级分类法。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3=有时符合我的情况;4=通常符合我的情况;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我们的分析从两个层面进行:信息素养6个维度具体均值比较;信息素养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应用深化能力和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比较。
3.1教师信息素养6个维度的均值比较。
本文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划分为: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组织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共六个维度。我们对以上六个维度的均值做了对比。我们的结果分析显示:以上六个维度中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最为突出的素养是教学方法(均值为4.3333)和课程设置(均值为4.0432);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基本具备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能力(3.725);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规章制度(3.0625)、组织管理(3.0833)和教师专业发展(3.0417)的素养有待加强。
3.2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
在以上分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六个维度里,我们的研究根据2008年的框架将每个维度里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描述分为三个等级: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对以上三个等级的均值做了比较。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良好(均值为:4.0625);黑龙江省民办大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深化应用能力(2.9839)和创新能力(2.5417)有待加强。
4、基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我们总结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具有良好的外语教学专业素养、良好的外语信息技术能力,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继续应用、深化和创新,已到达更加的优化的外语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外语信息技术和素养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教学和管理相脱节,教师并未充分参加到关于外语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中去;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并未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专业发展。我们针对我们对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梳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对全国民办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以下策略支持。
4.1民办高校应为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外语信息资源和便捷的利用渠道。
我们的调查发现,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不足。我们调查的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两所高校购买和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者自主学习平台,而且利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其次,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民办高校有自建的外语学习数据库,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在线学习。我们调查结束时没有任何一所院校和其他国内外院校有信息共建和共享的举措。此外,五所民办高校都只为师生提供部分的中国知网论文阅读和下载的渠道,不能满足师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教材立体化,学习网络化的当今,任何类型的院校都不得不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和优化教学信息资源,提供灵活便捷的利用渠道,使学习者成为教学的主体,已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4.2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对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
我们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部分调查的总体均值为:3.0625,即“有时符合我的情况”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我们的教师应该在对于自己教授的科目有深刻的认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国家信息通讯技术政策方针的内涵,能参与相关教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致力于实施这些方针政策。更高层次上,我们还应该依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整合信息通信技术在课程中使用。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关政策规章信息及培训学习,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最新成果和动态,将其尝试应用于课内外教学之中。
4.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仍需加强,并鼓励将其能力转化为行为。
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总体均值为:3.325。仍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调查显示我们能操作基本的软件和硬件,也能使用应用软件、网页浏览器、社交软件、展示软件和管理软件等(4.6250);也能根据问题和活动的实际状况灵活使用(4.1250)。但是未能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未能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创建和监控个体学习者和群体学习者的活动(2.8750),更未能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1.8750)。以上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师还是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经历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和资源时代教学的延伸。高校应该重视和鼓励教师延伸课堂教学,完善教学环节中的预习和课后应用深化环节:提倡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
4.4加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
我们调查发现我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来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部分的总体均值仅为:3.0833。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面向整个班级、小组或个体学习者创建活动,并确保公平的机会(3.6250)。但是我们不善于:创造灵活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应用信息通讯技术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现协作学习(3.0000)。我们也不能:在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在培训同事、创建和实现以学校为学习社区的愿景中起到了领导者的角色(2.6250)。所以,我们民办高校的外语教师在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资源实现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同时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创建学习社区,和同时分享和共建信息资源;并信息资源优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5民办高校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教师职业发展。
我们的调查显示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拓展自己的拓展自己职业发展方面的均值为:3.0417。其中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资源扩展课程教学(4.2500)。但是我们不善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也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2.7500)。我们还不能: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2.1250)。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关注自己职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赋予我们的优势: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