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医学精英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精英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学精英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医学精英教育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38-03

[作者简介]李光,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哈丽娟,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王富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117)

一、国内医学教育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没有找到与国际接轨的准确位置,难以适应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1.生源素质偏低

生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专业培养的成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医学院(校)也一度上调招生规模,某些医学院(校)甚至一味地追求学生规模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医学院(校)繁重而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医学院(校)的扩招也导致了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其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培养目标模糊

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是规范培养方法、培养途径的基础,也为人才的培养规划了蓝图,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格在培养中医师上,即培养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这一目标既笼统、含糊又难度偏高。诚如大家所知,在短短5年本科教育中,既要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包括内、外、妇、儿、影像等,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与医学教育的实际不符,造成很多本科毕业生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教育资源匮乏

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较之招生规模的急遽扩大,师资队伍的充实明显滞后,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师资尤其匮乏。另外,医学院(校)的经费和设备投入没有得到适时的跟进,仪器设备、校舍建设、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若干关键的办学环节建设滞后。资源的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教育模式陈旧

有“临床医学巨人”之称的美国加州大学医学教授Tierney博士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讲学时指出,中国医学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灌输为主,以传授己有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熏陶,极大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课程设置局限性大

在课程设置上,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都过于追求学科的完整性,教学内容过多,且各学科间内容交叉重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一些选修课、实验课等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课程则相对较少。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各科系的医学毕业生最终只能成为只懂本专业知识的医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说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或者成为全科医生了。

二、国外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正确认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的同时,应探讨、借鉴发达国家的精英教育模式。

1.入学条件严格

国外大多数医学院(校)招生制度的制定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学校可以根据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需求,自主决定招生计划和规模。美国现有的125所医学院中,每所医学院平均每年招生130人,在校学生仅为400~500人。在招生条件上,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的招收尺度非常严格。医学生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另一种是本科毕业生或有医学预科基础的学生。以实施医学精英教育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为例,美国的医学生要先通过本科教育,取得学士学位后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校),并要求在进入医学院之前参与科研,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相比中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美国的招生制度更体现了精英性质。

2.教育制度合理

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制度有四种主要类型:5年一贯制的英式、6年一贯制的德式、“4+4”年制的美式、6年一贯制的俄式,英、德、美是其中的代表国家。英国医学院的教育分为基础医学(2年)和临床医学(3年)两个阶段,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以注册前住院医生的身份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实习合格并获结业证书后才能正式申请注册。德国医学教育的学制为6年,包括3年的基础课程和3年的临床学习,分为临床前期(第1~3学期)、螺旋式教学期(第6~10学期)和临床期(第11~12学期)。美国医学院学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进入大学学习4年,在医学院的前2年里学习基础医学课程,二年级结束时参加美国医师执照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后2年进行临床专科训练,在毕业前参加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医学院学生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

3.教学资源充足

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上都有较大投入,设备完善。学校拥有多个教学医院,供学生实习,方便学生接触更多病人;每个教室均配有摄录像机、投影仪、书写板、接诊台等设施;临床基本功训练室配有大量仿真模型、电脑课件,甚至有超声仪、心电图机等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用。

4.培养目标明确

英国医学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沟通、创造能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关爱病人、与人协作的品格。德国于2002年颁布了《改革医学执照颁发修正案》,明确要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在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合格的医学人才”,毕业生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医,并完成更高层面的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实行教考分离培养,强调对学生自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美国医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认知、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便快捷、有效地为医疗保健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扩展能力、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对工作的科学总结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

5.教学模式先进

发达国家当前的医学院(校)教学趋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模式转交。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陆续开始了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育方法改革,即以临床问题为起点,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共同讨论,最终得到满意的答案。英国医学院(校)在授课内容上并不是特别强调所授知识的系统性,而是突出知识的前沿性,课堂上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三、我国精英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1.更新制度,控制招生规模

相比我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发达国家医学院(校)更倾向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并辅以其他手段对符合报考资格的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优中择优,明显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借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办学方针上实行少而精的精英教育,以“小规模、高质量、高素质、高潜能”为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多种发展潜能和医学精英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国内医学精英教育的典范。对于一般医学院校来说,也可通过尝试发展医学辅助专业以分解扩招带来的压力,如目前人才匮乏的护理、药学专业,既解决医护比例失调的问题,又缓解护理、药学发展滞后的困境。在入学条件的设置方面,可以设置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项目进行多重选拔,除国家统考外,还应通过各医学院(校)自行组织的医学考试,以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

2.结合实际,明确目标

著名的GPEP报告强调:教师应像强调获得知识一样,强调学生获得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事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丰富、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且具备较强竞争力、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各高校应根据校情来定位其培养目标,既突显办学特色,又突出学科优势,避免出现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盲从观象。

3.加大投入,保证经费

掌握当代先进医学科学知识和发展趋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前提与保障。为改善我国当前医学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一方面要求国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医学院(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加大对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对教材教具的不断更新等。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努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

4.完善理念,重视实践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要不断地追踪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造思维。在教学中要以纲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开发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重视医学课程,更要强调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均衡化发展,增加生物医学、癌症与细胞生物学及其治疗、心脏生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医学等选修课程,以方便学生灵活选择选修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采用以问题、案例、团队、探究等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并重,重视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中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第2篇

高等医学 精英教育 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适学人口减少,教育培养成本加大,高等院校增设、升格等导致竞争加剧,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已经由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决定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关键,已成为社会、家长、学生选校、选专业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昆医海源学院为例,探讨提升高等医学“精英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路径。

一、竭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昆明医科大学和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及海源学院董事会的领导、支持、帮助下,海源学院依托昆医的品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党政管理,得益富达集团的大力建设,已走过了12年的办学历程。

海源学院现拥有昆明市嵩明“杨林校区”和高新开发区“高新校区”两个校区(“一院两区”),“杨林校区”为主校区。两校区已投入使用的办学用地698.2亩,建筑面积29万多平方米;拥有图书馆大楼、科技实验大楼、容纳5000余人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和校园网、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100多间多媒体教室、两块塑胶田径场等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

学院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和比较完善的院、系(专业)、室(教研室、实验室)教学组织系统。设有一馆(图书馆)、两部(人文社科部、基础医学教学部)、八系十四专业(临床一系、临床二系、临床三系、护理系、口腔系、药学系、公卫系、文理系等),拥有13个公共课教研室、13个基础医学教研室、11个专业综合教研室,17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40万元,生均5250元;共享昆明医科大学16个专业、10所附属医院、40多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实习基地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拥有海源学院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健教所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设有十四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等5个学科。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7363人。

二、突出营造浓厚的“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工作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具有办学及其教育价值的导向、熏陶、凝聚、激励、认识整合等功能,对学生成长成材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海源学院建院以来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尊师重教、热爱学生,倡导“公道、正派、正气、务实、敬业、勤奋、追求卓越”的作风,努力让师生员工在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和舒畅愉快的人员“生态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

11年来,学院通过“制式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并加强《海源学院简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和各类宣传橱窗、视觉标识系统的建设,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政治理论讲座、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塑造“海纳百川,博极医源”的校园精神,营造浓厚的高等医学院校文化氛围。

文化建设中尤其注重尊师重教文化的点滴具体养成。学院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起就不断教导学生尊师长、有礼貌,“要从见到老师就主动喊老师好!从上课排山倒海般地喊老师好,下课整齐地喊老师再见”做起;不断培育“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喜爱学生”的优良师生关系。

全院“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倡导党政工团学各部门学习教学、研究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经常强调“不为教学操心的院、系领导,不能算好领导!”日常工作中叫响:教学工作是“推上坡车”,“不推即滑”!旨在不断地“推”教师,“推”学生!

三、“推教师”:以教师为办学第一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凸现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导”

院校教育中,教师承担着组织教学、培育人品、教授知识、带训技能等不可替代的重任。所以,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三本院校的教师多是“爷爷奶奶带着一群孙子孙女”,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急需提升、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如海源学院有专职专任教师222人,占全院专职专任教职工数的55%。其中20~30岁的154人,占69.4%;31~40岁的42人,占18.9%(40岁以下的占88.3%);41~50岁的7人,占3.2%;51~60岁的6人,占2.7%;60岁以上的13人,占5.9%。

根据学院的特点和实际,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退休的赶快请来!年轻的抓紧招来!社会的主动聘来!

(一)积极遴选优质教师。学院积极面向社会招聘专职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同时,面向合作办学单位聘任了1300多兼职专任教师。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分两批组织专职专任青年教师试讲,一般是7名及以上专家评委,2/3评委通过者才可以上课。

(二)切实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三年师资培养制度、骨干教师评选制度、讲课(实验技能)比赛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设立了师培、科研、进修学习、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专项经费(在职获得硕士学位一次性补助学费2万元,在职获得博士学位一次性补助学费3.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师培和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坚持开展集体教研教改活动。学院每两年各组织青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课堂教学比赛”“实验技能比赛”1次。教学及教研教改的成绩与分配、表彰奖励、晋升挂钩。各教学部、系(专业)、教研室、实验室,按学院要求,每月均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经常备课、说课、试讲等,并根据专家、领导、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强化教学过程监管

我们坚信:只有过程的高质量,才会有成果的高质量。

1.抓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长期坚持了教研室、系、院三级领导、教指委专家教授听课制度和每月学生评教制度,制作了规范、统一的听课表。听课意见、建议和学生的意见,原汁原味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促进教师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

2.实行了课后基本作业量制度。为保持一定的学业压力,“拉动”低年级学生课后上自习,学院规定公共课、医学基础课各门课程,每月至少各布置两次课后作业,教师必须认真批阅并计入“教学基本工作量”,既有效促进了学生上晚自习,又促进教师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3.有量、有质的要求,抓好实验课、见习、毕业实习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学院对各实验课编写了实验教学大纲,完善了基本实验内容(教学实验项目设置及次数)的设计,对各实验室课有了基本的内容、次数和质量要求;对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专门安排时间,提前安排学生到医院、药厂、卫生管理部门、疾控中心、医保机构、医药研发销售企业单位等参观、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超前增强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的结合,并撰写见习报告,计入学分;毕业实习有专门的“毕业实习规程”,如要求每位医学专业学生完成规定数量的“病种”和“操作”次数,严格各科目实习轮转和出科考试(政治思想、理论、技能操作等),定期组织大小讲课、讲座、教学查房、病案分析,并经常组织专家教授到各医院巡查、指导等。

(五)严格考试,认真分析考试成绩,查找“教与学”的问题

1.坚持期中考。一些高校早已不进行期中考了,我们认为针对“三本学生”,坚持期中考,“敲打”一下,促进学生“经常抱佛脚”,总比“从来不烧香”好的多。所以,海源学院一直坚持期中考试。考后,组织专家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质量分析,及时组织召开全院师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交流,互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很有利增进师生了解,促进教学相长。

2.坚持期末考试后教学分析制度。各课程期末考试后,均认真组织专家教授和教师对期末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向教务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写出分析报告。

四、“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加强学风建设为基点,突出“自觉、刻苦、坚韧、诚实”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养成”

办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教与学”是教学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方面,相辅相成,必须“两手都要硬”;只有教师的热心,没有学生的用心,何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毋庸讳言,三本医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是有较大差距的。这个差距不仅是表现在“高考”分数少几十分至百多分的差距上,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觉、刻苦、坚韧”的学习习惯的较大差距。因此,我院一直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功夫,首先要体现在学生学风上;要围绕学风,抓教育、抓管理、抓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养成。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三本医学生的实际,我院着重:

抓教育:促进学生认识、醒悟学习的意义,激起内心的学习愿景。

养习惯:创建集体学习行为和规章纪律约束的外界影响和压力。

行措施:学习表现、成绩与助困、评优、入党、提干、入选社团、就业推荐挂钩,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评选优秀学生;各学习阶段筛选进入。

(一)抓三早(早起、早操、早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多年来,院学生工作部和团委、各系学办和党、团总支、值班辅导员,按学院要求每天检查“三早”情况,促进学生养成早起、早操、早读的好习惯,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二)查上课、查晚自习。海源学院建立了教务部、学工部、系学办每月至少两次随机抽查学生上课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晚抽查学生上晚自习的制度,并把抽查书面记录全院传阅,对旷课学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对到课率低的班主任进行“约谈”,促进了各系、各专业、各班主任加强学生管理,督促广大学生养成按时上课、上自习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刻苦上进

家长最关心孩子,学生也最听家长的话。学院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规定班主任(辅导员)定期电话联系家长,每学期给家长一封信,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各科成绩、思想表现和政治进步等,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听取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学生家长对学院的认同、理解和情感,促其关心和督促学生学习。新生报到时,邀请新生家长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和入学教育,参观校园、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邀请家长参加表彰大会和毕业典礼。对于成绩较差或者严重违纪的学生,由班主任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寻找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法;学生延长学制、毕业实习等大事注意听取家长意见等,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四)维护高等医学“精英教育”声誉,学籍管理中严格实行“各学习阶段筛选制”

1.择优转专业。通过高考招生进校后,不少学生及家长“热衷转专业”。学院因势利导,努力把学生转专业的希望转化成刻苦学习的动力。在省教育厅帮助下,学院实行,新生入校就读一年后,考试成绩平均在85分及以上者,可申请转专业。

2.公共课、基础课补考后“挂科太多”,不能进入临床及专业课学习。学院主校区迁杨林后,高新校区用作临床及专业教学,学院据此实行了两段式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各专业在杨林校区学习公共课、基础课2学年左右后,再到高新校区学习、见习和毕业实习。学院就势规定:公共课、医学基础课,期末考及补考后,仍有3科及以上不及格者,暂不进入高新校区学习,留在杨林校区重新学习。挂科降至2科及以下,才可以进入高新校区学习。

3.临床暨专业课补考后“挂科太多”,不能进入毕业实习。临床暨专业课,期末考及补考后,仍有3科及以上不及格者,暂不进入毕业实习,留在高新校区重新学习。挂科降至2科及以下,才可以进入毕业实习。

4.毕业实习、毕业考、毕业论文不合格者,暂不能毕业。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很多学识和技艺的成就取得,多不在于有多少“高新”的举措,更在于对教育规律中重要基本点的坚守、平凡地不断重复与改进、持之以恒地努力!

经学院长期坚持从“教与学”两大方面各关键环节上,重过程,抓具体的一系列认真管理,加之学院多年来不懈开展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科技及社会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有力地保障了学院教育质量和水平,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在已毕业的七届5362名学生中,有1900多名学生在海源学院光荣入党,占毕业生的35.4%以上。

第3篇

[关键词] 精英教育;医学教育;八年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42-02

现代高等教育逐渐迈入了大众化阶段,使得教育产业化的特性愈加凸显。高等教育院校通过扩大办学规模以提高效益,这一趋势也波及到了仍需保持精英化教育品质的医学人才培养领域。

1 精英教育的概念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了所谓的“精英教育”。他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精英(大学在校人数占适龄人口15%以下)、大众(15%~50%)和普及(50%以上)[1]。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代精英教育所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首先,现代精英教育依旧强调其所占人口的比例,特指经过精心挑选的少数人才能够就读的一种教育形式,这样就与大众化教育完全区别开来[2]。除了在受教育人数上严格控制以外,精英教育还具有以下的特点:①精英教育的对象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大众化教育在选择学生时考虑的是如何满足更多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精英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选拔人才,仅向一部分具有相当能力和资格的人才开放,满足特定行业专业教育的需要。②精英教学的理念倾向于研究高深的学问。精英教育专业性强,培训教学过程相对较长,对受教育对象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与大众化教育强调的“教育机会人人均等”存在很大的差异。③精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型、研究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使其在各个专门领域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这与大众化教育培养“高素质公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大众化教育更倾向于“闲暇型”教育或“消费型”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把精英教育理解为具有某种特征和要求的、特殊的高等教育,这种特征和要求可以表述为:从适龄人口中精心挑选,在教育过程中精心培养,毕业时成为高质量人才,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3]。

目前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为美国式――竞争流动模式:将选择的过程尽可能的推迟,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仅产生少数精英。一种是英国式――庇护流动模式:在学校期间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因此,只要符合了精英教育的某些特征与要求,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众多专业性强的教育都应该纳入精英教育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都可以算作是精英教育。

2 在医学教育领域实施精英教育的意义

无论从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看,还是从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看,医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应当成为精英教育[3]。首先,医学教育的属性是精英教育。医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具有“专业性”和“精英性”。医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教育的成本大,培养周期长,社会的关注高,因此,从本身特性上就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2]。其次,医生的职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学是生命科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社会和医学在飞速发展,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医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质量高于数量”、“质量决定成败”应当成为医学院校办学的基本理念[3]。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精英教育更适合医学教育的发展,是世界医学教育的主流。从19世纪开始,大部分著名医学院校逐步改变以往的简单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的做法,开始有意识地打造精英人才。19世纪70年代,医学院校相继提高了招生标准,实行本科毕业后教育即医学预科教育,要求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持有正式认可的大学授予的文科或理科学位,同时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医学教育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医学预科教育制度,要求学生通过为期2~4年的预科课程后才能正式进入医学院学习,此举大大提高了医疗工作者的素质。纵观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做出重大贡献或在临床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医学家和优秀医生们无一不是精英教育的受益者。

3 精英教育对中国现阶段医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3.1 精英医学教育更适合中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实施精英医学教育是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有力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患者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医疗的需求迅猛增长,群众对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但是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对好医生的有效供给量却在逐年下降,供求矛盾突出,人民渴求有高素质的医生。

精英医学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完成从要求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根据政府部门统计,中国并不缺少医生,但是严重缺少好医生。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趋于饱和,特别是医生在每千人口中的数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要求。因此,我国医学教育不宜再单纯追求教学规模的扩大,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上来[4]。提示精英教育更适应当今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

3.2 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精英教育概念的植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医学教育必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一项有关医学生对当前医学教育看法的调查显示,86.8%的医学生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但仅有4.4%的医学生认为国内的医学教育达到了精英教育水平[5]。现实的差距促使我们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3.2.1 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生源质量下降 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等医药类专业的招生数达到了499 582人,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 788 175人,是2000年的3倍以上,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6]。这样一来,“精心挑选优质生源”就成为一句空话。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生人数虽然有一定的增幅,但毕业率在20多年间(1955~1983年)仅增长4.3%,其规模始终保持着精英教育的特色。美国现有医学院127所,平均每所医学院年招生量为130人,在校学生400~500人。澳大利亚共10所医学院校,每年培养医学生人数为1300人,平均0.72人/(年・万人)。因此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沦为大众化教育,完全不符合医学教育本身的属性。

3.2.2 医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教育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可在中国与巨大的招生规模相比,医学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美国哈佛大学2001年学费标准为28 000美元/年,而这只占培养一名医学生所需经费的12%。澳大利亚医学院校收费标准为每年5870澳元。除了学费以外,这些国家的医学教育经费来源非常多样化,如服务性收入、联邦研究基金和政府拨款等[7]。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为1.5万~1.8万元人民币/(人・年),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不仅如此,一些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在校医学生培养成本下降到3000元/(人・年),师生比大于1∶9,甚至超过1∶16(国外一般都在1∶2~1∶3或者2∶1)。如此一来,不但减少了医学生的操作实践机会,而且由于临床实习的床位数难以保证,大大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8]。

3.2.3 学制和人文课时不合理,不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外的医学教育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本科教育,学制6年左右,包括2年预科和4年医学基础和临床学习;另一种为研究生教育,即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学制4年左右,包括2年基础课程和2年临床课程。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则为3、5、6、7、8年不等,主体为3年制和5年制。国外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中,哲学、人文等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26%,英国、日本最低,德国最高。中国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课程仅占总学时的4.0%~9.3%[9]。非精英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医学生毕业后人文素质差,专业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造性思维,综合素质低,在与患者的沟通方式、技巧、同情心、保护患者知情权、隐私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7]。

3.2.4 对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在校教育早已不是教育的终点。重视医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7]。因此,国外形成了以医学院校教育为基础,以毕业后教育为核心,并且通过继续教育把教育培训同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统一起来的完整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但因为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经费的原因,中国的医学院校教育常常就是临床医学的最终学位教育。同时,因为我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医学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

综上所述,中国医学教育的大众化、国外医学教育的精英化,是造成我国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医学成就巨大差异的关键原因之一。为了缩小差异,改变现状,提高国际科技核心竞争力,必须还原医学教育的精英面目,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庆幸的事,中国的一部分医学教育改革者正在做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梅人朗,陈刚.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 孔祥清,轩辕秋艳.大众化背景下维护医学教育精英属性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07-108.

[3] 郭永松.关于“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辨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1-3.

[4]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S].卫科教发[2001]212号.

[5] 段徐,郑明华,张宁.高校医学生精英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52-53.

[6] 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2-19.

[7] 梁茜, 张万红.浅谈中外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差异[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2-435.

[8] 郭永松,王家兰.德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1-3.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能力培养;意义

情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传道、授业的模式,而是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情景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设置情景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因此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设置不同的情景进行英语教学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运用情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采用不同的情景模式进行英语教学。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为上课的前奏,然后教师把学生引进学习的氛围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就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取“利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游戏或者讲故事”等等,为课堂来一段小插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学习兴趣,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也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课外的小游戏作为课下的任务,让他们在下一次课的时候,尽情展现自己的魅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而且也将会期待下一次课的开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2.对教学情景进行深化。在以往的课堂上,在学习单词的时候,比如一个最简单的单词“friendship”,这时,教师就会对这个单词的发音、词性、意思进行讲解,然后举出一些例句等等,这种方式属于理论的灌输,根本起不到效果,并且也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如果运用情景教学,把这个单词从其他的方面引入,如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友谊?有哪些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这样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就会感到英语课堂生动有趣,不仅很容易就能记住这个词,增加词汇量,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得到扩展和提高。然后,可以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二、在情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情景教学中,情景是语言进行交际的具体的场合,如果没有情景的设置就没有语言的交际活动,相反,没有语言的交际活动,情景的设置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情景设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设置的情景应该结合所讲的内容,符合课程的要求,对选择的题材以及内容应该难易适当,长短要合理,对选取的教材不仅应该难度适中,而且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二是情景应该标新立异,设置的情景只有新奇、特别,才能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对教学才会有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他们感到厌倦。三是情景的设置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多种多样,因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且高于生活,只有从生活中才能得到提高和锻炼。

三、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情景教学的实施是促进学生和教师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在新课标的素质教育下的要求和目标,不仅可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并且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中具有很大的意义。

1.情景教学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象,并且许多学生都会感到英语枯燥、难学,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多接触到英语,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快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且通过情景教学,教师可以在这其中得知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构建新知。在教学中设置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符合课文需要的情景,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的内涵,并且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锻炼学生的想像力,有利于课文的学习、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4.情景教学中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进行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导演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中不断获得新知识。所以在设置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很好的组织能力,高超的教学技能、而且应该有丰富的知识、社会经历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就会不断地提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咏梅.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

育),2011,(02).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教学法;优点;生活化;教学方式;多媒体

一、英语情境教学法是什么

1.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从概念上来说,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者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形象,将抽象变具体,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将情境教学法应运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来,就是要求教师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特征,尊重高中生基本认知规律,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创设具体形象的英语情景,使抽象的英语变成具体可视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触英语。2.情境教学法的优点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英语理论转变为具体的语言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交流中用英语进行思维、说英语,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理解英语、表达英语。这种教学方式融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能够极大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还锻炼了对于语言信息输入、输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学生真正有所学,那么,英语课堂的教学才是真正算得上成功。

二、情境教学法为什么能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1.营造课堂氛围,创造英语环境对学生来说,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所以即便在上英文课,学生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中文来进行对话。英语课堂使用母语,对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教学实践证明,很多学生英语说得不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有时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新句型、新知识,但由于课外没有运用的机会,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学生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教师通过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不受干扰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对话,排除母语在思维方式上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每一单词、每一句话都用英语进行,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用母语联想、想象的时间,克服了汉语对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共同树立英语课上只说英语,不说母语的意识,这样就能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英语情境中实现英语的感知、理解、内化和运用。2.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延伸英语课堂学习实施情境教学法,意味着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课堂之外教师也会为学生延续英语学习的空间。课外之余,教师通过采取与英语有关的多种教学方式,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英文歌曲演唱会、英语游戏、单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创设英语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延伸了英语课堂学习。英语是交际的工具,英语学得好不好,只有将其放在实际生活中交际,才能得到答案。教师多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大声开口说:同学之间打招呼可以用英语,和英语老师交流也可以用英语。这种情境教学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得课内课外相结合,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方式。学生一旦敢于去实践、去思考,就会创造出无限想象的空间,爆发出学习和思考的新火花。

三、如何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比如说,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生活无处不在,语言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这样更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活用语言。学习与运用要互相结合,英语还是要走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在生活中能够交际,英语教学才能够达到其真正目的。除了联系生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英文电影,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进行情境教学。一些教具也可以被使用到课堂上来:模型、实物、简笔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展示情境进行教学。这些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可以使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令整体的教学过程便得更加轻松,更好地创设情境。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对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所有英语教师都要关注这个问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形象的可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英语环境中,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惠东.浅探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旬刊,2012.

第6篇

关键词:语境;词汇教学;交际;社会文化

收稿日期:2007―09―25

作者简介:朱焱(1970―),女,汉族,山东省金乡人,济宁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 de Saussure)区分语言和言语,区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强调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吕叔湘在语言研究创刊号的题词中指出:“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也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研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随着从语言系统的研究到语言使用的研究的转变,引发了语言学对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的重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也渗透到语言研究领域,从而使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语境”随之产生并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概念由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B. 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后来伦敦语言学派创始人、语言学家弗斯 (J. R. Firth) 继承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思想。他们都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具体使用,言语活动是人们实现某种目的,因而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而言语活动既然是有意义的,进行语言的描写和分析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意义做出描写和分析。而意义正是通过语言环境,即语境来确定的。随着自然语言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诸多语言学家对语境这一概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从而使人们对语言和语境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使语境成为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及有关的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而语境理论也因之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二、语境包括的因素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语言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何兆熊先生认为交际双方要能够正确的相互理解,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首先需要的是具备对所使用语言的知识,即双方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上下文,这就是一种基本的语境。除了语言知识(包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和对语言交际上下文的理解),语境还包括语言外知识:背景知识(常识及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情景知识(交际的时间、地点、主题和正式程度)、相互知识(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戚雨村则将语境归纳为三类:

1.上下文(co-text)。作为语境因素,重点应该放在上文,因为上文是已经表达出来的,而下文尚未产生。但对理解者来说,下文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人说“我读的是法律专业”,听话者可能认为他将来要当个律师,但他又接着说“可是我毕业后并不想从事法律工作”,情况便大不一样。所以下文对上文起到补充、明确、更正、说明、转折、否定等等作用,在理解新话语的意义时也必须加以重视。

2.发生言语行为的实际情景(situational context)。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 Lyons)结合话语的合适性,把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其中包括言语活动的参与者(说话者和听话者)、场合(时间和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和语域。

3.某个言语社团的社会文化(culture context)。这指的作为某一言语社团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举例来说,当我们去听讲座时,面对观众的夸奖,来自不同国家的演讲者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做讲座的是个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一般会说“哪里,哪里”表示谦虚;如果做讲座的是美国人,他会爽快地说“谢谢你”;而如果这个做讲座的是日本人,那他会说“请多指教”。此类现象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跨文化的交际别需要引起重视。

三、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语境与词汇教学

不论在哪个学习阶段,词汇都是必须扎实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学习者的词汇习得都是通过词汇表上给出的英语单词的汉语翻译对等词。当然这种对等词的记忆是学习外语的参照点和基础,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随着外语学习的进一步扩展,在早期所获得的词汇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有意识地借助语境推断具体的意义。以单词“resource”为例:

a)Oil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b)Quick wit is his great resource.

机敏是他的天赋。

c) Good health is his great resource.

身体健康是他的本钱。

“resource”对于具有一定词汇知识的学习者来说并不陌生,它的基本含义是“资源”,如上例a)句。对于其他几个句子中的resource来说,如果离开了每个句子这个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该词的具体意义,正如没有参照点就无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一样。其实词汇的积累正是通过各种新语境带来的困惑,通过词典借助语境推断具体词义这一过程而逐步形成的。只记忆单个的具体词义是一种单调机械的记忆,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忘掉,而且难以掌握词汇的灵活运用。通过语境掌握词汇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虽然并非所有的生词都能通过语境准确无误地推断其词义,但许多情况下语境仍为理解目标词提供了很多信息,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唤醒并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并据此推断相关词汇的具体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语境学习词汇是外语学习者特别是中高级阶段学习者有效、快速增加词汇量的主要途径。

2.语境与说话者意义

言语的传达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那么言谈应对中的意义及对其理解决定交际能否成功,因为正确理解对方话语的意义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交际中话语的意义不只是词义,也不是单方面由说话者生成的或由受话者解释的。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意义磋商与协调,而这种磋商与协调正是以发生言语行为的具体情形,即语境为依据。实际交往中,表面含糊的词义、指称和结构是很多的,对受话者来说,绝大多数语句离开语境都可能引起意义的不确定性,但人们一般都能正确理解它们,因为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其意义是明确的。很多时候说话者的最终目的在于传达其交际用意,而误解的产生并非受话者不了解词义和句法结构,更重要的是没能理解说话者的交际用意。例如“Would you like some tea?”这句话,在形式上是疑问句,在通常情况下,是说话者问听话者要不要再喝些茶。但在特定的语境里,这句话却可能表示为另一种意义。当客人久坐不去而主人又有其他事情亟待处理时,说话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可能是提醒对方“时间不早了,您可以走了”。

一般来说,说话者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往往据此选择合适的言语表达方式,结合语境因素,把交际意图隐含在一般的话语意义之中。因此,话语意义与交际意义往往是不同的,后者包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潜在意义。受话者须根据说话所传递的话语意义和具体语境的补衬作用推断出说话者的潜在意义,所以交际的成功也就是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对话语语境和潜在意义的磋商与协调的成功。

3.社会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和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习惯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困难,大多表现为对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场合是否得当。以见面打招呼为例,英美人常以天气搭讪,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见面时“上哪儿去?”或“吃饭了吗?”。如果以这种中国的方式与老外打招呼,他们会觉得是在问一些不言自明的、毫无意义的问题,会感到突兀、冒昧,甚至会觉得隐私权受到侵犯。

当然,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障碍还不止交际这个层面。有时候即使是汉英两种语言有相应的词语,内涵却各不相同。比如在汉语里,“龙”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可追溯至五千年以前,我们称华夏子孙为“龙的传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中国的文化是“龙”的文化,它与我们的民族息息相关。在汉文化里,“龙”是神圣、权威、勇猛和祥瑞的象征。而对西方人来说,“龙(dragon)”是背生双翅、口吐火焰、吞食生灵的凶残的怪物。英语中“His wife is a dragon”指的是“悍妇”,英美人对我们“望子成龙”的愿望表示困惑。对同一个词汇的全然不同的认知结构正是因为所受的截然不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7篇

道格拉斯?布朗说,”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aarn,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learn.”要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就要在语境创设上下功夫,使学生融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情景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情境教学

顾名思义,“情境教学”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学生带进一个“其物可观、其音可闻、其色可见、其味可臭”的真实教学场景。想象力的局限可以完全由感官能力来填补,使其满足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达到最大程度的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与时代精神和学生主体学习规律相一致

任何语言都是付诸于现实应用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语言交际能力的生成。英语作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二英语,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正是语言环境的缺失。所以,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才能有效吻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而电教设备的出现正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趋势。当前的英语学习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过渡到“乐学活用”的主动化学习。

学生的眼界从“书本+黑板”跳离到“课堂之外”。世界是小的,但课堂是大的,在有限的学习场所内,通过电教设备的情景化熏陶,学生在听觉、视觉获得双重的感知和最大的释放,在思维层次上得到全方位的刺激,从而接触到动态化的“活的英语”。通过在课堂中播放英文电影视频和国际广播,使“识得书上字,谙得天下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所触发的迷惑、僵化、封闭的循环体系已经引起了当前教育的思考,但是如何改善之仍然是一大难题。尤其是英语等级考试制度的强制性实施,让学生深受其害,不能自拔。英语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成为了学生心灵中的毒殇,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教育目的。情景化教学的引入正中要害,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中解脱出来,不只为了考试过关而盲目记忆。学生可以完全脱离教师的束缚,全身心地融入到电教设备所提供的“剧情“中,把自己当做“情境主角”,从而实现学习角色的积极转变。 转贴于

三、情景教学的展开

(一)情境式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情境教学自七十年代被提出以后,已经逐渐成为了新时代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趋向。词汇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心中的痛,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走出词汇讲授的“怪圈”(之于词汇教授引起的大脑恐慌与瞬间遗忘),尝试性的去创设词汇情境。

比如,可以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每接触新单元的词汇时,教师在教学备案中提前用列表把相关性强的词汇罗列出来,在大脑中有一个大体的想象,创设一种语言关联环境。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团队,以小组为中心,以罗列出的新词汇为参照对象,规定时间界限,让各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创造出故事情节、语境氛围。可以以对话形式展开,也可以发展为故事性强的小文章。

(二)情境式教学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学生一向以“亲读写,远听说”著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疏于听力设备的应用,再加上缺乏语用环境,使得学生对于英语听力“惶惶然不知所云”。虽说,课堂环境完全允许听力训练,但是传统的听力训练模“放牧式”的模式,完全没有针对性。教师只负责播放听力,至于学生如何听,一概不闻不问。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听力练习盲目应对,教师对听力水平不知所措。而通过情境式教学,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尴尬。比如,在平时的听力练习中,教师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听力水准和心理素质,运用“间断控制法”引导学生。在关键的环节暂停播放,让学生回顾并口述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并且预测下文的去向。结束全文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回顾原文信息。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引导个别学生对所听到的全文复述。在对话听力中,通过“间断控制法”让学生与录音对话,紧促而有有竞争性的环境可以使思维密集,久而久之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语言状态。

(三)情境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参照“英语角”,在课堂中创造开放式的交际环境。传统的英语课堂是教师“一说到底”,学生“一言不发”,这样下去容易导致“哑巴英语”。但是,在课堂中制造语言气氛可以缓解这种现象。比如说,在故事性强的文章讲授中,可以适当创造情境。让学生自选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或物,让其自由发挥、创造生动的表演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自信于“oralEnglish”,而教师亦会寓教于乐。

第8篇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 情境教学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国际交流的逐渐增多,英语作为全球化的语言工具,在人们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常沿用“单词—课文—语法—练习”的固定教学程序,这种模式以“教”为中心,过于注重对“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而忽视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功能,学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实际上,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回顾人类母语的学习过程,是通过在不同实际情景中反复“耳濡目染”,直接建立起语言与对应情境的思维关联,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的学习。借鉴于此,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实施情境教学,通过营造贴近实际的语言学习氛围,充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是对初中英语教学积极有益的尝试。

1.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布朗等人提出的[1],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设置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真实性或贴近真实的情境,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授课者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甚至辅助者,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外语教学逐渐步入后教育时代,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与研究成果广泛受到教育研究者与工作者的关注。在我国,情境教学法虽然还未作为一种独立、系统的教学方法全面推广,但在语言情境中加深理解、表达和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界的共识,并被逐步应用到中学外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2]-[3]。

2.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1)情境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人类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由客观到主观、从具象到抽象。研究表明:初中生处于人生特定的过渡年龄阶段,其特点是好奇心强、发展主动性和教育可塑性高,但独立学习能力不够,需要合理的引导。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直观的实物、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与持久力大幅增强,学习能力迅速提高。

(2)情境教学体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英语教材及课标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模式中生硬讲解语法知识的状况,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技巧,培养其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充分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用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梳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有力途径。

(3)情境教学有利于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我国是非英语系国家,母语汉语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与英语有较大差异。中国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材料主要来自于教师和教材,使得其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与英语系国家的学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创建合理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意识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3.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案例

牛津英语教材8BUnit6ACharityWalk中,需要学生了解一些社会上的慈善组织及其活动内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适逢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举行献爱心义卖活动,并且号召每位同学向贫困地区学生捐献图书。为此,笔者结合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创设了以giving a helping hand为主线的多个教学情境。

情境一:我校要组织献爱心活动,要求学生会设计出一套方案。通过这个情境,将班级分成六个小组,让小组讨论设计爱心活动方案。借助PPT给学生一些提示:爱心捐书、去敬老院、行走募捐、去儿童福利院、爱心义卖等,并呈现相关单词、词组。

情景二:学校最终决定选择去敬老院及行走募捐的活动方案。将班级分成两大组,请两组同学以书信的形式分别设计出这两项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流程。在这一情境中,再次回顾英文书信的格式及学习组织活动前的计划安排。

由于这个情境需要学生自行设计整套活动方案,并将计划以书信的形式公布给每个同学。学生有了自主的机会,积极性大大提高,

情景三:小明同学在参加完本次活动后回家记日记。通过这个情境呈现出学生们在现实生活参加这类活动的照片,再通过选词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的新学单词和词组。

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这类的练习。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情境创设,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一些自主的活动之后对本单元单词、词组、句型的记忆比较深刻,在随后进行的单元测试中也显示出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学校学工处也反映本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进行的爱心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完成效果较好。

4.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主要注意点

(1)教学情境创设须有真实性

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因此,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前提。当教学情境脱离了实际生活或与实际感受无关时,学生往往只能获取被动、刻板、肤浅的理解,进而在理解语言知识或技能时不能与实际紧密结合,对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正确培养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

(2)教学情境创设须有多样性

语言情境的创设应是丰富多彩的,单一、刻板、程序化的场景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创设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动态变化的语言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不断高涨。

(3)教学情境创设须有公平性

现代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而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而其他人可能只是配角甚至观众,因此,授课者应尽量保证教学情境中角色创设的公平性,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

5.结语

情境教学通过为学生设置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的语言场景,为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语言形象,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由形象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顿悟,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主动、灵活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消除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活跃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气氛,为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积极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罗晓静.“情境教学”理论及其课堂教学策略.中国电力教育,2009,148:19-21.

[2]王雪.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132-135.

[3]黄理平.国外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9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高职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0-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人才的英语能力。在当今的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使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为了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水平,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法是重中之重。

1.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法就是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过程中,利用相应的教学活动激活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情景教学法创始于法国,古根和古布里纳是情景教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人们的说话方式和节奏与交流情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语言交流时创设模拟情景,目的是加强对人脑中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而延长人脑中的记忆痕迹和储存期限。

2.情景教学的优势

情景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当今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尊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英语学习,最大程度上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同时,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将抽象,难以理解的英语知识点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帮助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另外,情景教学法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地应用好情景教学法,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要全方面地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老师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了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情景教学法,我们有必要对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从而促进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3.1 利用图片开展情景教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轻而易举地获取图片教学资源,这对于创设教学情景来说无疑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图片开展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英语知识,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将英语知识由抽象转化为形象,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不仅使老师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加强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高职英语老师某老师,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大量有关计算机专业的英语单词和语句,不仅使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而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令某老师十分头疼。为此,某老师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形象有趣而又涵盖英语知识点的图片开展情景教学。某老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了相应的教学图片,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图片来开展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英语课堂的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某老师通过利用图片来开展情景教学,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了英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3.2 创设表演情景来开展情景教学

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表演情景来开展情景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表演情景,使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机会,在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高职英语老师某老师,在讲解有关英语戏剧的知识时,通过创设表演情景来开展情景教学。某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自由分配扮演角色,让学生用英语来表演英语戏剧。某老师的这种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身临其境地进行英语交流,在学生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促进了付老师今后的英语教学顺利进行。

第10篇

通过对各阶段语音教学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从有了语言教学,语音教学自然也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且受到不同教学流派的影响,语音教学从不被重视到逐渐被重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语音学理论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体现了时代的不同要求,但对学习第二语言的中国学生来说,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使不同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习得带来不同的影响。

从语音教学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外语音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1.在思想观念上:从重视语音知识的传授向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转变。改变了原有的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交际能力培养的思想。因此,研究焦点也发生了变化:从教什么到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到如何学的转变。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更有意义。2.在课程总体目标上: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到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总体目标把握上,注重各阶段的教育衔接与全面平衡。3.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多层次训练的转变。交际能力的训练层次由浅入深,从单纯的以讲授知识为主的训练到运用知识进行交际的深层次的训练。4.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的中心应是学生,但并不忽略教师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5.在教育技术上:从简单的黑板粉笔模式向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转变。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提高了课堂密度和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接受语音知识。

可见,外语语音教学已经从传统的自下而上、以音素和单词发音为主的教学,发展到自上而下、以语句重音、节和语调为主的教学,进而发展到目前两者结合的综合性教学。语音教学的目标更加趋向理性化。课堂教学方法上主要把重点放在单词重音、连读、话语重音、语调等方面。语音是可教的,也是可学的。但是语音教学不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发展隔离开来,因此,语音教学必须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才会更有效、更成功,语音教学要有创造性。在目前的语音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发好单个音素上,学生和教师在元音和辅音音素的教和学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而其他方面训练的时间无法保证。这样,学生一旦进入日常的交际时,就会出现无法交际和语音难懂的问题。所以,这时就需要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情景式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理论的建立者认为,知识并不是存留在我们大脑中的一种静态物质,在本质上,它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产物,因此,知识与它所在的实际的、社会的环境是无法割离的。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交互的作用,并在学习的环境中,挖掘、发现其中潜藏的有用的信息,才能以此建立个别化的认知体系。

情境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第11篇

大学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艺术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部分跟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有关。我国传统英语课堂之所以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大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都是以“教师教,学生听”为主,换言之,就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一节课50分钟,由于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持续,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都从学生的记忆中溜走。然而,情景教学法反其道而行,它建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仅仅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语言环境,比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电影中的人物表演对白,或者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游戏,等等。学生在这样生动逼真的场景设置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使用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英语语言结构牢牢地记住。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教材内容的语境激活,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倡导者们认为,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具体真实的情景决定说话时所要选择的方式、节奏和语调,从而刺激对话者的听觉和视觉,并作用于处于场景中的人的大脑,诱发人脑迅速做出反应和加速记忆,从而达到记忆痕迹的长期储存。

情景教学法的产生,主要受到语言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情景教学法借鉴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成果,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一个极其规律的系统,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更加重视句法结构,并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句型结构,然后根据所选句子选择恰当的词汇,词汇的使用必须服从于句子的结构,句子的选择必须服从于场景的需要。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具有决定作用,行为可以通过学习修改、增加或消除。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强化理论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强化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的行为几乎可以通过同一个公式来表达,即: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根据强化理论的观点,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先受到对方或自己的语言刺激,而后有反应,再强化的过程。受此影响,情景教学法的倡导者们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一种行为强化习得的行为,而语言习惯的形成则是靠不断重复、模仿和变化来强化形成的,所以外部环境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情景教学法这种重视场景的特点,使其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它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习得语言的潜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部分是由个人的智商决定的,但更主要的是受兴趣的驱使。情景教学法能够通过设置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情景教学法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规律,直观、感性,充分利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所以能够长时间维持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三、情景教学法在艺术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来教口语、阅读、写作甚至语法。本文主要介绍情景教学法在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借助日常生活场景

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教”与“学”应该合一。语言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而语言的应用则是它回归生活的体现。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日常生活的直观场景和英语对白练习结合起来学习英语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方法。例如:英语短语“on a bus”,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扮演公交车上的不同人物,像司机、售票员、不同身份的乘客。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历,设计不同的公交车场景对白,按次序表演。还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录音,在表演时放汽车喇叭声、启动声、行驶声来增强表演效果,或者准备一些道具,比如:毛巾,公交车卡,等等。每次表演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牢牢地记住公交车上比较常见的英语对话和短语。

2.演示实物情景

对于知识性的介绍,人们往往感觉很抽象很陌生。为了使学生能认识、熟悉并记住某个事物的英语说法,教师可以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此创设某一特定情境,激起学生的联想,增强对这一实物的感知能力,从而达到积累感性知识的目的。

英语里有很多食物的名称是学生必须牢记的。当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老师可以把与英语单词相对应的食物和水果拿到班里,让学生品尝的同时启发学生在这一情境中用英语提问。比如:“What’s this?”“This is a watermelon.”把“watermelon”这个单词写到黑板上,进一步给学生分析,这个单词是由“water”和“melon”组成的合成词。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积极回想,还有哪些食物或者水果是用合成词表达的。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这些食物名称,对它们产生感性认知,联想能力被激发,对这些单词的记忆就相对地牢固而长久。

3.利用多媒体制作情景

自多媒体被应用到课堂中以来,它就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对情景的理解,使学生身临其境,降低接收新知识的难度。比如:课本上讲到奥运会精神(Olympic Spirits)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设置生动活泼的动画,把奥运会会旗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一起讨论会旗上的五环及其代表的意义。并播放一些历届奥运会片段,尤其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比赛及领奖仪式的镜头,在屏幕上插入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和三大理念,让学生口头翻译。或者把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出来,让学生说出名称及对应的举办国家和城市,使课堂气氛热烈有趣,既加深了学生对奥运会的印象,又拓展了相关知识。

4.借助英语歌曲创设教学情境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很多学生反映,自己说的英语别人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自己也听不懂。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在汉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平时生活中没有英语语境,听的少。教学材料中单一的课文录音由于内容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很容易听着听着就入睡或者走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旋律优美、歌词简单的英语歌曲给学生听,可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Love”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听他们很喜欢的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听了两遍以后,可以让他们一边回忆电影情节,一边把歌词写出来:“Every night in my dreams/I see you,I feel you/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Far across the distance/And spaces between us/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Near far/Wherever you are/I believe/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学生对这首歌的旋律和部分歌词已经比较熟悉,让他们在心仪的旋律中回想歌词,对他们来说,学习的积极性比听枯燥的英语课文要高得多。

第12篇

一、家长认识上常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对硬笔书法学习的态度问题。在校外各类培训班中,书法学习的人数是比较少的。家长对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态度是和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的学习等量齐观的,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学生喜欢什么科目就报什么科目,很少有家长要求学生报硬笔书法。这样任由学生的意愿学习也许可能培养出顶尖级大师,但也让大多数学生错过了书法学习最佳的培养时期。音乐、舞蹈、美术在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中使用,应用的广泛性远远不及硬笔书法。另外也有家长认为把字写好是不用老师教的,照着书本写就可以了。这种观点也是需要改变的。照这种理论,凡书本上有的知识学生就都可以自学了。

其次就是学习硬笔书法的年龄问题。因为书写的需要,学习硬笔书法之后可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所以学习要趁早。我带过一批六年级学习硬笔的学生,其中有几个已经是六年级毕业的,家长感觉字写得不好要求强化一下。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强,能很快按照老师的讲解书写,在部首和单个字的书写上做的很好,在书写整段文字时,又回到学习之前的水平。学生经过六年的书写,对字形、笔画都有了一种定式,想改变这种书写习惯,替换一种新的模式,需要不断纠正以前的错误,这种反复纠正旧错误的更正性学习比零基础学习更费时费力。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很多家长担心书法学习太枯燥,不愿意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书法,书法培训班的课堂上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少。书法的教学课堂需要增加趣味性,这的确是书法教育有待改进的。低年级学习书法最大的益处是在写字之初就能让学生知道遵循法度来写字。也许刚开始接受得慢,写得不好,但只要遵循法度来写就不会堕入不合法度的歧途。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硬笔书法的学习效果比起软笔来是明显,但是,它仍是一个长期的拉锯战。学生在硬笔书法课堂上要比在平时的作业中写得好,一回到写作业的时候写字水平又下降了。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平时写作业的时候要比在硬笔书法课堂上的内容多,书写量大,书写的形式、环境都有变化,写字水平的倒退也是正常的。学习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多反复几次也就好了。许多家长就在这个时候放弃。硬笔书法的练习就是长期的点滴工夫,一曝十寒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写字要见成效,至少需要坚持一百天,也就是说要在每天都练习的情况下坚持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才能够有效果。家长的鼓励与坚持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二、学生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硬笔书法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执笔问题。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学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执笔常常会有“勾手腕”的情况,而且多数学生有这种情况。这种不良习惯在学生中间是会传染的,有学生在刚学写字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在进入学校一段时间后会染上这种坏习惯。所以及时纠正很关键。“勾手腕”是指学生的手和臂不是直线,而是手往内侧偏斜。运用这种执笔方法的学生在硬笔书法学习时问题很严重,在软笔学习时却没有了。“勾手腕”的执笔方式使得学生在写字姿势上也会产生错误,另外书写时很费力。许多家长反映学生写作业的速度慢,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次,学生在硬笔学习时,注重单个字的书写,忽视了整体的章法布局。偏旁练习和单个字都写得很好的学生,在写一页作品时,感觉总是写的“太满”,单个字很大。也有的学生单个字就写得小,写一张作品时问题就更突显出来。这样两种学生在潜意识中不敢写大或写小,只要多加引导、练习就很容易解决了。再次是有的学生有认识上的误区。硬笔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楷书的学习,也涉及行书的练习,练习当然是建议经过一段时间楷书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再进入行书的练习。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包括中学生,对于硬笔书法的培养目的不清楚,认为学习硬笔书法就是练习楷书,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这就错了。练习硬笔书法的目的就是实用,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不仅仅字会写得漂亮一些,速度也会有提高。高年级的练习会穿插有行书,因为学识任务的加大,对书写速度的要求更进一步。现在的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写连笔字,感觉很漂亮,其实只是把该分开的笔画彼此连起来。硬笔书法的学习就是要告诉学生很漂亮的连笔字规矩是什么,该怎么样写。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只列举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充满乐趣,还会有很多发现和惊喜,比如“字如其人”,在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之后便能淋漓尽致地表现,我想古人真不欺人啊。硬笔书法作品写出来,有写得雄强的,有写得婉约的。曾经班上有一个男学生,上四年级,很小就开始学钢琴,性格细腻。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都能掌握,写出字来属秀美一路。家长就此事和我商讨,希望学生写得大气一点。作为老师的我知道,学生不懂技法,教师传授硬笔书法应该掌握的法度简单,要是想改变一个学生的书写风格,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书写的风格是学生自身精神气质的表现,需要自身的改变。

学生在没有经过硬笔书法训练前,书写的作品天真烂漫,这正是书法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作为教师的我也迷茫过、思考过:要不要进行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不是从起点到原点的静止?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之后我发现,书法艺术所要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那里只是偶然的、个别的。对于“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的话我有了新的理解。

第1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慢慢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是通过各种情景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也叫视听法,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外语的方法。在听说法的理论基础上,情景教学法创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法。首先,情景教学法重视听说,强调看,就是在外语课上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边看画面,边练听和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其次,情景教学法也重视句型教学,它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操练在某一场合下一些常用的意思联贯的句子,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再次,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学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情景教学强调情景,所以教师得做大量的教具,为创设情景做准备。

二、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1.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情感。情景教学法重视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集直观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体。情景教学的创设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教材内容、切合语言交际的实际,新颖而富于启发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调整对学生的情感,在举上、眼神、语言上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可信,学生就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踊跃发言,变被动学习主为主动学习,为学好该科奠定了可靠的心理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尊敬老师,还会把对老师的热爱转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他们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分散他们注意力的各种干扰因素。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情景、画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情景中创设的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言意义的理解,以及语言功能的实现皆需通过语境。情景教学法正是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

三、英语教学中情景的创设

1.录音材料的情景创设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录音材料能使学生在缺少自然语境的情况下模仿到清晰准确的语音发音,体会到抑扬顿挫的语调,感受轻重缓急的节奏,让学生体会到说一口地道流利英语的趣味性与重要性。同时,运用英语录音教材,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得到事物的信息,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尤其是篇幅较长的阅读理解,学生们通过听力材料既可以正音,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体态创设情景使语义一目了然了

动作情景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教“drop”和“pick up”两词时,教师把铅笔从手中滑落,说:“You see, I’ve dropped the pen.”接着对一个学生说:“Will you pick it up for me?”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3.模拟交际活动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了理解和运用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课。模拟交际活动是为真实际做准备的练习活动。学生对英语结构和句型的掌握,经过模拟交际的活动,才能运用英语去建立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会话材料,让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会话练习,实践会话情景。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师生角色演示,对子练习,小组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言语的目的。

4.作业批改是情感输出的载体

作业批语既能促进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削弱和降低其学习的动力。它应是一种积极的催化剂。作业批语要生动活泼,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定。例如,对于作业态度认真且字体工整,作业认真却有些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用下面的批语:

I like your handwriting very much !

If only you were more careful!(我非常喜欢你的书法!如果作业再仔细点就更加好了!)

I am so glad you have made so much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很高兴看见你作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

对英语成绩和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委婉。例如:

Would you hand in your homework on time next time?(下次作业要按时交好吗?)

I am sorry to see that you did not use your head this time。(真遗憾,你这次作业没有好好动脑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鼓励式批语。例如: Not bad in spite of a few mistakes!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now.(好极了,尽管有点小错,但你已经很进步了。) Don’t lose your hear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批语,达到不同的情感交流效果,能使学生大受鼓舞。

5.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入境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常识,如就餐礼仪,接受礼物的习惯或节日活动,学习体现外国地理环境、生存环境、历史典故、生活习俗、的习语等,相关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Pandora’s box 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思是“无穷的灾难”。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透析社会现象并洞察文化底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使一些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和应用。那么,文章中出现诸如此类习语或固定搭配,学生们会感同身受,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它们。

6.优秀电影片段鉴赏利于学生模仿

优秀电影情节生动,内容接近生活,自然愉快,而且可以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威尼斯商人》之后,我让学生扮演剧中的角色,模仿其中人物的对白、语音、动作、语气,来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剧中的角色必然能够产生深刻体验,于英语学有益处。

7.运用英语歌曲来设置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也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比如,学到动词过去式时,就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这一经典名曲,这样不仅巩固了这一时态,又使同学们懂得昨日不会重现,懂得珍惜时间,有一举两得之效。除了播放现成的音乐、歌曲外,教师自己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表演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景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著名的教育家凯洛夫曾说过:“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使用情景教学,创设恰当的“此时此景”,就可以创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轻松享受的气氛,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障碍,提高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只要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上,注重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科学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情景教学,才能达到让学生想学、乐学、善学的目的,让我们的英语教学呈现一片艳阳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第14篇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通过生动的、具体的场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最大化的感知英语,将抽象的、枯燥的语言形式转变为具体生动的可视语言,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教学方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由于长久以来的忽视创设语言环境,而只重视语法分析和词汇讲解,使学生无法真正灵活的运用英语知识。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中专英语教学的教师,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创设实现语言交际的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实施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营造语言环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专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最大瓶颈是语言环境的缺失。课堂上学生没有经过足够的操练和语言输入,无法巩固所学知识点,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思想,认为学习英语非常枯燥和乏味,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创设情境,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运用英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灵活的运用语言知识。而只有对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践和深加工,才能促进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发展。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语言实践是必须的途径,而只有通过搭建情境教学的平台,才能实现这一途径。

三、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实物演示情境

主要是指为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设置必要的背景,以实物为中心,构成一个整体。例如在讲解关于护理的英语时,讲述早上给病人做卫生护理这个晨间护理的环节时,可以拿出梳子、爽身粉、牙刷、毛巾、脸盆等实物,通过学生的观看,以便对卫生护理课加深印象。

(二)图画再现情境

用图画法对课文情境再现,是利用图画这种主要手段对形象进行展示,将课文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单词彩图卡片和挂图来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词汇及语法。如在讲到超市购物单元时,课本中有水果、蔬菜、饮料、食品等大量的英语单词,这时就可以对超市购物的情境进行创设,采用单词彩色卡片,先让学生看正面(商品的图画),让学生试着用英语回答该商品的名称。再将卡片翻到背面(英文单词),让学生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回答是否准确。

(三)音乐渲染情境

美好的音乐总是令人心驰神往,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而音乐的语言是强烈的、也是微妙的。例如在对体育运动这一单元进行讲授时,既然该单元的主题是奥运会,为了将学生引入到奥运会的情境中,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四)表演体会情境

在情境教学中,往往有进入角色和扮演角色两种表演方式。进入角色,就是假设自己是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扮演角色就是表演课文中的某个特定的角色。例如,在看病这个单元中,是对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及疾病的名称进行讲授,这样就可参照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医生,将书上的对话内容,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为了效果更加逼真,可以借助于体温计、听诊器、白大褂等服装道具,将学生引导到医院的情境中去。

四、情景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对教案进行精心的设计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尽量设置真实的情境,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潜在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及求知的满足感,使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提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在对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对语言的运用和学习上,尽量不要分散到一些细枝末节上。在上课初始,教师就应该对情境及学习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进一步提出语言实践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同时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并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注意力。

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我国中专英语教学中,具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打破传统平面的、单一的教学僵局,将英语教学活动化,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实践及体验的深化中,加深理解语言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灵活的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资料】

[1]王蔷. Acourse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英语教学法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萧菲,修义编. 研究性学习百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教学;运用

英语情境教学法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真实的场景或在人为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能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呢?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心理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高中生在学习英语时,还存在着畏难情绪,害怕说错,因此都不敢说,这时,教师应当在恰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心理情境,用些鼓励的、表扬的、积极的话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从进教室那一刻起,就要以良好的情绪来营造和谐、愉悦、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出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中当学生听不懂时,教师可心领神会地想办法,如拿实物,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提问时学生说错或说不出来时,教师应宽容地多加鼓励,师生之间的愉悦的、互动的交流,使学生愿说、乐说、会说,并且能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为学生今后有效地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表演中领会英语

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使学生有互动的机会。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入角色,进入状态,体验情境,从而开发和挖掘学生们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突出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例如:在教《威尼斯商人》这一单元的时候,首先允许学生在合情理的范围内进行改编故事,然后分角色将改编的故事表演出来,但是要言之成理,通过创设对话表演情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内化所学知识,同时又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助人为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达到乐中演,乐中学的真正目的。另外,通过情境表演对话,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上的成功又促使学生更努力地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更好的进行了教学。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们理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和简笔画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避免母语的干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比如:在讲到besides和except这两个介词的区别时,仅用语言来描述似乎不够,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能更直观的帮助学习,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区分两个同义词表达的不同范畴,利用这种展示学生即刻就能明白。然后让学生在体验情景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操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清晰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的语一言描绘,鲜明地展现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生活,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情境反映的生活细节中去认识、学习、激发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老师教学中应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大自然,从生活中摄取某一特定的情境,作为学生观察、感受的客体,从而使学生自然在特有的氛围中使用英语。如在课堂上设计的课前几分钟的Freetalk,让学生讲解有趣的经历,同学之间用英语展开对话、交流,提高语言的中的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模拟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