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快餐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制造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高职院校生源迅速增长,教学规模逐年扩大。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毕竟属于专科最后一批,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较差,表现为高职生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薄弱;缺乏人文情感,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容易随波逐流。刚入校的高职生摆脱了应试教育,进入到宽松的环境,容易被文化快餐吸引,于是,大行其道的文化快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爱。文化快餐对高职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来源的选择上,学生在书籍上的消费投入日趋减少,而在数字产品上的资金和时间消耗相对增加。学生选择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于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供给的快餐化信息,热衷于以音像为媒介的间接阅读,获取的是短暂的感官享受,肤浅的思维。
2.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学生偏重于通俗文化、网络小说、娱乐休闲等内容,阅读的态度呈现出功利化、随意化的倾向。传统经典的阅读日渐边缘化,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尤其是工科院校学生仅仅把阅读传统经典当作课余消遣,且有一部分学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从未阅读过,也不打算阅读。
3.在教学方式的喜好上,快节奏、大容量、花样翻
新的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以研读、感悟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乐于被高职院校学生所接受,快餐式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新奇有趣,多媒体的过多运用也容易导致喧宾夺主,读文变成了直接的看图、听音,抹杀了文字的独特魅力,遮蔽了学生对丰富文化内涵的感悟,阻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提升。
4.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文化快餐对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高职生本身就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再加上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淡薄,文化快餐过度的通俗化和图像化,造成学生阅读思考的缺失,遇到问题不再思考自己解决,而是直接求助于更为快捷的途径,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在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上,网络在校园的普遍推
广使用使原本在校园还占一席之地的图书馆阅读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把空余时间交给了电脑和手机而不再去图书馆学习,一小部分高职生甚至从不去图书馆。一方面是学校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降低。图书馆资源利用的现状也说明了高职生对文化快餐的全盘接受。
二、文化快餐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利弊
1.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有利面
在一个充满文化快餐消费的社会中,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对它的认同说明它有其积极的一面。首先,“快餐文化”也是文化,虽然营养有限,但它多少还是补充了高职生贫乏的文化知识。现代大众传媒对经典文化进行视觉化、通俗化、娱乐化的改造,高深难懂的书面文字变成通俗易懂的平民化口语和生动形象的故事,更易于被学生主动接受。比如,大家认可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把传统文化的内容通俗化、趣味化,对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文化快餐不仅满足了高职生及时充电的需求,而且,它带来的多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再次,高职生理论学习的时间少、实践学习的时间多;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少、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多,面对有限的时间,学生又需要各种精神食粮,文化快餐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享受和乐趣,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精神满足和抚慰。
2.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的危害性
文化快餐对高职生文化素养提高所起的推进作用是有限的,而不利影响却更为突出。首先,文化快餐是一种浅层次的、无深度感的消费文化,过多接触会造成学生思辨能力弱化、审美能力退化、文化欣赏水平降低,使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重大改变,部分学生精神生活陷于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状态。很多学生在校三年貌似在不断地“阅读”,但是,在毕业生综合素质测定和就业后用人单位评价上不仅看不出,而且还表现得浮躁、肤浅。其次,大众媒体不断炮制出来的文化快餐具有世俗化、趋同化、泡沫化倾向,存在对传统经典的随性戏说、解读,甚至为了通俗而通俗,为了利益而媚俗,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对经典本义的理解,容易误导学生。再次,文化快餐关心的是文化对于受众的刺激性、吸引性和迎合性,这种目的性所带来的满足是短暂、贫乏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消费型享乐型人格。相反,经典阅读带来的满足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它可以增强人的生活信念和热情,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人格,推动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这种满足是恒久、丰富的,趋向于造就的是一种建设性成长型人格。高职生长期浸泡于文化快餐中,成为文化媒介的奴隶,一直获得的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满足,无益于优秀人格的塑造。尽管文化快餐具有一定的文化补充功能,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文化快餐”只应是辅,不能取代正统、经典的文化而成为文化的主流和主导,高职院校肩负着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更不能漠视这一现实,必须积极做出应对。
三、合理有效引导文化快餐,探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途径
1.对文化快餐进行有效引导
正如纸质阅读不能取代网上阅读,传统文化也不能淘汰快餐文化。传统文化是打基础、拓深度、建构知识体系的有效方法,而文化快餐则是广见闻、拓视野、增加知识点的便利途径。要引导高职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掌握两种阅读的比例,不能任由趣味性强的文化快餐占据自己的时间,要引领他们摆脱浮躁功利的心态,通过各种方法把从文化快餐中涉猎到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到以文、史、哲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上,以打下较为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2.培养学生文化自觉
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是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内在需要,文化自觉的培养需要加强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加强文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开放性的学习观。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跨学科、跨专业去涉猎文化知识,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满足于流行的、已知的理论和观念,对现成知识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又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大胆假设和探索,这有利于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素养。
3.摒弃快餐式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本身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理解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带头阅读经典著作,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教学与提高学生修养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不断去读好书,开阔视野。教育者的心态和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心文化与职业素质教育42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要注重言传身教,自觉摒弃快餐式备课和快餐式教学,要认识到文化素养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认真对待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4.创造便捷、高效的经典阅读途径和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加强人文方面图书的投入,提高经典著作拥有的数量、质量。其次,要推广丰富的传统文化阅读方式,通过开设文学欣赏、经典作品赏析等选修课程,通过举行专题讲座、文化讲评、专家学者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与经典文化接触的频率,使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研讨成为常态。同时,要举行多种多样的促进经典阅读的竞赛类活动,借助经典诵读、阅读感悟、经典舞台剧等比赛方式推进文学经典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素质。
5.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环境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以雕塑、宣传栏、道路建筑、校史博物馆等来展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组建或参与文化艺术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高职院校也可充分发掘校外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可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优秀企业,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各种文化,认识到自己在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从而主动鞭策和督促自己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6.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重要性
全球首次正式在会计领域使用会计电算化的是 1954 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利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国内自 1981年后才称为“会计电算化”,至今发展了 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世纪7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该时期会计电算化处于以自我开发为主专用会计软件阶段。最初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大型企事业单位自己开发和使用的专用财务软件。鉴于当时懂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业务的双栖人才奇缺,造成这类软件开发普遍存在周期长、投资大和水平低的弊端。第二阶段是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该时期会计电算化主要应用在总账、报表和工资 3个模块上。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会计电算化软件向ERP 软件方向发展,主要应用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方面,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优于不发达地区。从会计电算化的逐步推广中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计信息传递,为决策者和使用者得到了更加完善的会计数据,从管理中和理论研究方面发生了变化,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会计工作更加便捷和完善,会计人员素质得以提升,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2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能够全面、及时和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推动会计管理制度的变革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会计工作实现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得益于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系统。对于电算化的应用,内部控制要求对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更加严谨,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求更加全面。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于更加完善的系统工程。
2.1 控制方式方面的影响
从传统的手工会计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没有变,会计核算的复式记账和借贷平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没有变,但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计算机自动化,使得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引发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要求电算管理设置的岗位之间内部牵制应该更加明确,一般管理岗位上主要设置电算主管、系统管理员、软件操作员等操作岗位。电算主管应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主管的主要责任是负责对会计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横型和分析时间,为单位财务管理及时提供信息、全面负责监督。系统管理员应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系统管理员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完善电算化系统的监督和审查制度,监督计算机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并审查电算化系统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软件操作员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软件操作员的主要责任是负责所分管业务的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根据备份和输出会计数据(包括打印输出凭证、凭证审核)的工作,并随时进行上机操作记录。本岗位由各管口负责人担任,他们的权限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统管理员的监控和限制。
2.2 控制舞弊方面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过去以计算机机房为中心的安全措施已不适用,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互联网传递,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于会计信息及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至关重要,会计数据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
需要备份的内容是能够完全恢复会计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少数据,包括系统设置文件、科目代码文件、期初余额文件、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核算系统的数据文件。系统维护一般由系统维护员或指定的专人负责,数据录入员等其他人员不得进行维护操作,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操作维护,但不能执行程序维护。在软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制定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安全的程序工作,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措施。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3 当前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3.1 对软件的控制方面
当前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财会软件的控制,会计软件过于单一、集成化程度低,没有发挥出强化财务管理的功能。会计软件开发忽略了审计的要素,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比较差。
3
.2 对操作人员的职能方面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还不完全成熟,部分单位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使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执行;同时由于会计电算化监管工作相对较弱,使操作者在实际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会计人员虽然从传统手工记账向电算化工作迈进了一步,但受到本身管理意识匮乏的制约,还不能够上升到更高的角度去进行管理,将电算化工作系统的提升到新的高度。其次是计算机知识十分薄弱,虽然财会人员都接受计算机培训,但年龄和知识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学习会计电算化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只懂得简单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和财务软件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缺乏网络和软件的维护技能,因此不能灵活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数据处理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了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确保会计数据的合法性、可靠性、准确性,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的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使会计人员在符合法规制度的条件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3.3 对软件的数据控制方面
在软件的数据操作控制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防止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账簿,保证会计数据正确合法。
4 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举措
4.1 会计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
替代手工记账后各单位要做到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登记入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日清月结。要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要按规定程序编制记账凭证。期末要按规定时间及时结账。期末应及时生成打印输出会计报表,打印输出会计报表应防止本期还有未结账的凭证。在保证凭证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在当期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产生,因此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当期总分类账。要按有关规定装订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要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2 对会计资料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快餐文化;微动画
网络的高速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形成、信息的传播碎片化等因素,使得当今时代进入了信息需要及时反馈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课、微店、微小说、微电影等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初步诠释了微时代。微动画与快餐文化也是微时代的产物,微动画以传播快捷、阅读方便的特点见长,快餐文化以通俗易懂、时事追踪、恶搞戏谑搏人们一笑,二者均以数字媒体承载内容,以网络流传为主要途径。
1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的概念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快餐文化是指那些内容上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知识性或娱乐性、容易被时间淘汰的文化成品,其承载着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并趋同的包含一般大众的想法。区别于正统文化,它是一种未得到全部人认可的产生时间短以及内涵浅薄的亚文化。因其琐碎,且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必细细品味又利于快速阅读,借鉴于生活中既营养又省时的快餐概念,则命名这种文化为快餐文化。
微动画是指以动画的形式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演绎一个趣味故事或者引出一个话题表达一种思考。微动画的概念是相对于长篇动画来说的,并没有太具体的时间分割,简洁明了是微动画具有的明显优势。微动画通常运用夸张变形、象征比喻、暗示影射、恶搞调侃以及跨时空嫁接角色与互动的方法,构建幽默感或讽刺性的画面,通常表现互动性和实效性的内容。
2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的共性
2.1 传播方式
快餐文化包含评论性的新闻、网络流行语、趣谈、时事、广告、日常生活交流中新兴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内容的传播方式主要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就连传统媒体新闻报纸纸质版也逐步向着电子版转型。除了幻影灯、手翻书等基于物理特性的动画以外,我们日常接触的动画基本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主要以网络方式传播。而微动画又对各类时事与资讯较敏感,热衷于表现移动互联网等IT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二者在传播内容与方式上的趋同使得快餐文化向微动画的转化显得更有优势。
2.2 影射当下
快餐文化反映生活中迅速流行的信息,是生活现象的一种影射,微动画也如一面镜子,是文化现象的一种影射。微动画虽然时长短,但它能影射的东西却很多,如指桑骂槐,影射有时候比直接表达更显得深刻。微动画区别于长篇动画制作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又同于快餐文化可以实时消费,过期作废,制作成本低等特点,所以微动画和快餐文化结合的影射效应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使得微动画成为表达快餐文化影射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更好的形式。
2.3 信息碎片化
快餐文化,之所以称为“快餐”,是因为它包含着海量的信息,种类多、形式丰富,单个信息含金量小、可利用价值不高,趋于碎片化。微动画时长短,区别于长镜头的缓慢叙事节奏需要相对地快,各个镜头之间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拼接就显得跳跃性更大,所以镜头具有碎片化的特性。因此,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碎片化的特性使得它们能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下结合的更好。
3 快餐文化与微动画结合的切入点
3.1 趣味性
微动画蕴含趣味性,通过故事、人物、台词等来表现,少了趣味性,微动画就会变得像咀嚼蜡烛一样索然无味,即使是带有强烈教育性的微动画也同样会带些趣味性以求吸引观众。趣味性的表达通常伴随着恶搞,恶搞现象其实是一种有意识模仿一个对象的语言、行为或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不适宜或相反的语境中,从而可以达到对被模仿对象的戏弄、颠覆和嘲讽。恶搞性的微动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它以强烈的趣味性,颠覆观念的方式来表现某人、某物或某事。内容大多是众所周知的信息,旨在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从而吸引观众眼球。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发送接收信息变得方便快捷,特别是以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广泛运用,在交流过程中,具有趣味性的快餐文化往往是人们中意于去表达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动态表情开始流行起来,动态表情微动画凭借奇特直观的特点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同样,具有视听功能的微动画也在承载着快餐文化娱乐着大众,例如暴走漫画工作室出品的《每日一暴》,它以恶搞、戏谑的方式调侃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快餐文化。
3.2 知识性
快餐文化大多内容是娱乐性质的,但也有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而动画自诞生以来,就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自然就承担着传递知识的使命,寓教于乐是动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二者目的重合的那部分就是其结合点,例如飞碟视界传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品的《飞碟说》,它的标题语就是知识从未如此性感,它致力于普及或传播一些新兴的概念知识或不被主流重视的科普知识。
3.3 内涵性
快餐文化蕴含的深刻哲理不多,大多是娱乐性质的或网络流行的东西,它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佐料”,但它有时候也影射或嘲讽某些生活现象,用快餐文化来包装这种深刻思想,它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内涵性。微动画的内涵性主要表现在寓意微动画上,它时长短又意义深刻,包含一定的文化性。有时微动画以其节奏快、剧情紧凑等优势表现富于哲理的想法,例如《野牛过河》,讲的是野牛们在分辨木头或鳄鱼,而每头野牛都不肯轻易相信其他野牛的故事。还有时微动画也抵制快餐文化,虽以快餐文化为外衣包装,却表达反对它的深刻性和思考性的内涵,例如《低头人生》,讲的是各类人始终低着头玩手机,表现发生在不同职业的人身上的各种荒诞的事情。
4 结语
快餐文化服务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它提供大量的可供消遣娱乐的内容信息,而微动画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二者的结合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使其中有内涵或趣味性浓的东西保留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大,这有利于二者的传播与发展。微动画制作耗时短、成本低,表达效果好,受到年轻一代国人的追捧,也有许多人喜欢创作属于自己的微动画,当创作微动画成为国人习惯的时候,国人必然对动画这一艺术形式喜爱有加,中国既有这样热爱动画的群众基础,中国动画事业也将继而实现复兴。
参考文献:
[1] 许蕤.“微动画”:我国成人动画领域的新维度[J].电影文学,2014(1):45-46.
[2] 许蕤.论微动画的功能及其文化责任[J].中国报业,2013(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