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众音乐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古筝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心心.浅谈徐晓林古筝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对古筝艺术刻展的影响[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22):157-158.
[2]李菲.明月红弦声停处别有深情几万重——浅析徐晓林古筝音乐创作特色[J].人民音乐,2015(4):213-125.
[3]李春颖.浅析历史感悟中的古筝艺术发展与融合——以《临安遗恨》为例[J].音乐时空,2015(20):50-51.
[4]汪莎.诗意的栖息——评陶一陌古筝曲《自在云端》的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2013(11):124-126.
[5]鲍晓媛.儒家音乐思想在古筝作品中的体现——兼谈社会思想语境对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3(12):23-24.
[6]廖文珺.高山流水觅知音——古筝艺术传统与创新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5(8):132-133.
[7]陈满欣.论古筝演奏的继承与创新——谈现代古筝艺术的发展[J].新世纪剧坛,2011(1):1001-1002.
[8]陆晶.“翰雅杯”首届中国古筝艺术传统流派及民间风格作品演奏(成都)邀请赛综述[J].音乐探索,2014(3):130-133.
[9]葛雪婷.古筝演奏形式与技术发展——观“八面风·古筝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有感[J].艺海,2013(8):155-156.
[10]许育燕.音随心动——浅议古筝演与奏之间的影响与联系[J].北方音乐,2014(15):94-95.
[11]符丽琴.筝鸣争鸣国乐飘香——多元音乐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J].北方音乐,2015(7).
古筝论文参考文献:
[1]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安华.从筝的沿革看“世界筝”的趋向[J].星海音乐学报,1987,(02).
[3]李庆丰.筝统天下,风格各异——山东、河南、潮州、客家筝派演奏方法之比[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2).
[4]毛特.民族音乐的改良创新和工业设计[J].乐器,2008,(01).
[5]侯方.感受听觉艺术中的视觉[J].人民音乐,2004,(10).
古筝论文参考文献:
[1]杨妍,赵雪晖.高校古筝教学中古筝演奏与赏析的心理境因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5:92-93.
[2]吴珊珊.独立学院古筝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音乐时空,2015,01:153-154.
[3]赵星.筝乐演奏的灵魂之美——论古筝左手做韵技法之一“颤音”[J].大众文艺,2010,(05).
[4]李萌.古筝基础教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主办单位:《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传播》
面向国家社会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传播学科及学术发展的现实,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音心相印,乐至道存”为宗旨,以激发更多的音乐传播学术思想和追求,呼吁音乐传播研究的价值理性,倡导音乐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和人文精神价值,顺应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强的时代潮流。
一、征文对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及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院所的青年科研人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音乐传播从业人士等。
二、参考选题:下列为本届征文的参考选题方向,投稿者也可以此为提示,围绕活动精神自拟论题方向。
音乐传播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史与学术群体;传统文化思想与音乐传播等。
社会音乐文化建设 大众(社区、社会群体等)音乐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音乐文化产品创作品格、品位的社会导向;音乐文化特色城市/乡镇/社区建设等。
传媒音乐教育 音乐传播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媒与音乐研究 各类音乐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演出等)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各类媒介音乐产品(如影视剧音乐、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生产、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当代传媒音乐产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等。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音乐文化产品创意;音乐文化产业链及各要素;音乐商品及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
中国(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校园歌手和音乐比赛;音乐演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与现象的调查与解读。
音乐期刊研究 音乐期刊编辑;音乐期刊的历史与现状、社会活动;期刊评估等。
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流行音乐的生产、批评、接受(尤其是青少年)等方面的实证与文化研究等。
三、稿件要求:必须为首发原作,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0。来稿务必齐、清、定。
1.请使用Word文档标准格式(扩展名doc或docx,推荐存为doc格式),文件名须包含作者姓名和论文标题。
2.首页首行请写“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论文标题写在第二行(黑体三号),第三行起写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包括姓名、性别、单位、专业、研究方向、电话、E-Mail、地址和邮编等,在职人员须写明职务或职称,在读人员须写明当前学习阶段和入学年份)。
3.论文摘要:100—300字,楷体五号;关键词:3—7个,楷体五号,用空格分开;正文:宋体五号;文内若有各级小标题,酌情使用其他字体和稍大字号以示区分。
4.文内注释:一律使用当页脚注,宋体小五号,每页另起编号(注释序号使用圆圈数字,如①②③等)。
5.参考文献著录:须包括主要责任者(作者、主编等)、文献题名及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或刊期等(报纸文献须有版面号),外文文献和互联网文献著录可参考MLA规范。
6.按A4幅面排版,页面下方居中插入页码。论文若含照片、图表、谱例、附录,请分别按类编号以便指称。
四、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投稿,方为有效。打印稿请寄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70号信箱(邮编100024)。另请在信封正面写明“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此稿恕不退还。电子稿请发往本活动专用邮箱。邮件的“主题”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联系人:韦杰、魏晓凡;电话:(010)657837102.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五、征文评奖与使用: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5—25名; 2.获奖者可获得主办单位等机构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等奖励;3.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加征文作品的出版权、使用权,可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4.经专家组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13年12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
关键词:失真;机械复制;本雅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74-01
法兰克福学派,是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著名学者群体,其中包括哲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以及文学理论家。他们反对视大众文化为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简单反映,指出美国文化是一个通过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虚假意识的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几乎所有成员都将高雅艺术的真实性与大众文化的政治欺骗性对立起来,但瓦尔特.本雅明却另辟蹊径,指出机械复制破坏了“原本”的“灵韵”。比如,随着艺术作品的大量复制与发行,卢浮宫“圣地”般的地位荡然无存,“本身处于中心位置的事物如今被边缘化”。于是在1936年,本雅明发表了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迁的时期。随着一系列全新休闲消费品的诞生和大众市场的确立,我们如今所谓的“消费资本主义”已具雏形。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前所未有的电子传播方式(电话、广播)和大众娱乐产品(电影、唱片)向社会生活地疯狂渗透。当时,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充满敌意。关于“大众文化有哪些潜在作用”的讨论层出不穷,其中心问题在于:大众娱乐究竟是对“乌合之众”的另一种剥削,还是解放大众的工具?艺术该不该、能不能直接卷入现代生活和社会事务当中?
对此,本雅明在《机械复制》中提出,现代条件下,艺术的“灵韵”已然被机械复制与大众生产所破坏。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性,且与日常生活保持了一定距离。比如,世上只有一副《蒙娜丽莎》画,其作为艺术品的重要性就被确定了,因为独一无二;再如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等装载艺术的场所也是远离日常生活的。然而,大众文化的出现破坏了艺术的独特性和距离感,从而导致了“灵韵”的消失。摄影、电脑绘图技术的出现使图像可以被无限度复制。或许人间只有一副《蒙娜丽莎》,但它的复制品却可遍布世界各处。由于独一无二的“原本”被复制、传播,随手易得,人们自然不必前往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去欣赏艺术作品,这样一来,艺术的距离感就遭到破坏。人们对艺术灵韵的敬畏感也渐渐消解。试想,我们若是置身于悉尼歌剧院或卢浮宫中,必定是聚精会神地虔诚欣赏;但在大众文化领域,人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就轻松自如得多。我们再不用衣着隆重、神情肃穆地去感受艺术的灵韵,而只需动动手指头,点开音频、视频,或坐或卧地听歌看图。
此后,西奥多・阿多诺为其做了补充。他认为,音乐工业化是对音乐生活的冲击。诞生于19世纪末的录音与广播技术,在20世纪早期,对当时的音乐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以前,音乐是一种“活的艺术”,如上文所述,人们如果想听音乐就必须亲临现场,这“表演”本身就是及其重要的审美体验。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听音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无论是生产音乐还是体验音乐,都要求表演者和听众的共同参与。然而,录音和广播技术的出现使音乐的表演环节遭到破坏,音乐生活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联被切断了。如阿多诺所言,“录音和广播这两项新生的‘社会性声音技术’将音乐物化了”。表演“物化”表现为人们对“天籁之音”的崇拜,对伟大作曲家、指挥家的着魔,对高保真音乐的追求,等等。表演拜物教①同时存在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领域。人们对音乐本真性的追求和崇拜,是“机械复制”时代下工业标准化生产与工业复制品同一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其主要特征是拒绝接受音乐品的任何瑕疵。而通过流水化作业生产出来的音乐则将音乐变成一个“可以轻松收听的东西”②。从此,听音乐成了一种随时随地、毫不费力的消费行为。
如今,年轻人对流行音乐的痴迷,对“听音乐”这一行为的崇拜也证实了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理论。例如,粉丝对偶像歌手的个人崇拜,他们对偶像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还会写信要求电视台、电台多多播放偶像的音乐,在演唱会上疯狂尖叫、呐喊,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导致“粉丝”沉溺于“明星”这一客体不能自拔的“拜物教”现象。在阿多诺看来,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已经不复存在。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音乐似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想听就能通过广播、电视、手机、MP3等各种电子产品听到。但事实上,音乐确实是铺天盖地,而真正懂得音乐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复制技术已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我们带来的触手可得的视听饕餮之余,也开始试图重新回归到追随艺术本身的道路上。我们删除MP3里的低音质音乐,转而走进唱片行或者音乐会现场;我们从电脑屏幕前离身,转而落座于影院大银幕前。这说明,人们正在有意无意地驱使自己置身于离艺术本身更近的地方。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被大众化、普及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曾为经典文化的丧失和庸俗文化的泛滥而痛心疾首,然而,他们依然期待着科技发展能带给这个社会不一样的精彩。
注释:
①阿多诺针对“机械复制”理论于1978年发表了名为《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的论文,进一步论述了大众文化的问题,其中提到了“音乐拜物教”这一概念。
②出自阿多诺《论音乐的拜物教特性与听觉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