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参赛对象、时间
参赛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生自由组队(5人一组)参加班级的选拔赛,胜出者代表班级参加校级决赛。时间为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前一个月。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是为了以赛代练、以赛促练,通过比赛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在岗前培训中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实习和就业准备。
1.2比赛模型
比赛模型采用美国MITI公司生产的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emergencgcaresimulator,ECS),ECS能够模拟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心音、肠鸣音等,还可以模拟各种病理情况,如外伤、气胸、心律失常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根据病情进行变化。此外,ECS还可以接受绝大多数护理、医疗操作。最难能可贵的是,ECS具有模拟发声系统,能够和学生进行言语沟通,训练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3比赛内容及编排
比赛内容包括两部分:(1)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主干课程中的基础护理技能,如病情评估、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给氧法、心电监护、医嘱的执行、标本采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2)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比赛通过一个临床常见医疗护理任务将上述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等。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如“这是一个车祸伤员,请对他进行相应治疗、护理”引入比赛任务,学生自行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赛注重考查学生的自我判断、决策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扮演医生,通过医嘱的变化串联整个比赛过程,评委对学生的处理全过程进行评价。
1.4评价
与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不同,新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方面变化:(1)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单一操作的步骤、细节,而且注重多个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2)评价标准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挂钩,注重操作原则和实际应用要求;(3)加入护士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评价;(4)评委的组成多样化,既有学校教师也有护理专家,还有临床一线护士,希望能全面评价。
2结果
2.1参赛学生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
对2010级、2011级参加校级决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100.0%。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对自身定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认为这种比赛模式对自身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能激励自己学习,更好地融入到之后的实习中。
2.2评委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
我们精心选择评委,共设8名评委,其中学校教师2名,从三级甲等医院聘请护理学方面专家6名,其中2名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部主任,2名护士长,2名护士。为保证评价的连续性,8名评委连续参加了两届比赛。调查结果显示,8名评委中,6人认为这种比赛模式符合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情景,6人认为比赛评价标准符合医院对护士的要求。可见,不管是学校专职教师还是临床护理专家均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3讨论
3.1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起到了桥梁作用
3.1.1加强了单一学科中多项技能间的联系传统的护理技能
比赛考查学生对单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而实际工作中,对一名患者的护理包含了多项护理操作,是一个综合应用的过程。很多学生单项护理技能操作完成得很好,但是一旦综合应用多项护理技能便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将多项护理技能融合到一个护理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密切联系临床,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3.1.2增强了课程间的联系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一般是各学
科单独比赛,学科之间没有交叉,而护士实际工作过程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多学科技能综合到一个项目里,检验学生对多学科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科间的联系。3.1.3缩小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间的差距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与临床工作对护士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新的评价标准和临床标准高度接近,完全用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评价标准,缩小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3.2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注重综合素质的检验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注重对操作步骤、细节的检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考查。一名出色的护士除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我们将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纳入比赛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检验以及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优秀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3.3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依据我院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学习结果归因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参考前一学期护理专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从中选取学业成就归因及考试成绩均无显著差异的2个自然班共8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个班为试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87名学生年龄18岁~20岁,平均19.2岁,均为女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试验班42名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归因干预训练。干预过程中,学生需每天填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本由研究者设计,并统一发放,要求学生对当天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和判断,并对自己当天学习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盘点自己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所有内容均要求学生从预设的选项中画钩,以对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引导。研究者每周五放学前收回日记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书写评语,对干预过程进行控制,周一发还给学生。对照班45名学生不进行归因干预训练。试验班和对照班的护理专业考试课程均由相同任课教师授课,授课内容、方法及期末考试试卷均完全相同。干预结束后,对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结果归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及护理专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观察干预效果。
1.2.2调查问卷
学习结果归因量表[2]为Lefcourt等于1979年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共24个条目,分为4组,每组6个条目测试4种归因倾向,分别是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其中有关成功和有关失败的结果归因各12个条目。量表采用5点计分,完全不同意计0分,完全同意计4分,中间程度的分别计1分、2分、3分,无论倾向于哪种归因方式,分数越高,说明越具有该方面的归因特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9。试验前后共发放问卷174份,回收174份,问卷有效率100%。
1.2.3干预方法
试验班归因干预训练内容包括集体和个别干预[3,4]。①集体干预:首先进行归因理论和学习方法讲座,使学生了解归因的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学习成功或失败时恰当的归因方式,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强调努力程度对于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研究者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6人为一小组),讨论的问题为“影响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自信心、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与学习成败的关系?”及“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的作用?”。随后请归因正确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榜样示范,介绍自己对待学习成败的态度和看法以及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他同学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与榜样同学进行对比,明确正确的归因方式,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研究者与学生一起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最后进行强化矫正,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并让其对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归因,要求学生在预先设定的归因因素中做出选择,归因正确者进行鼓励和赞许,进行正强化,对不恰当归因者给予矫正。②个别干预:与集体干预同步进行。对干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归因状况,加强学习及归因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定向训练,适当降低起点,给予难度较低的学习和训练任务,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其发现优点和正确归因,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学习动机。
1.2.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有效数据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和χ2检验。
2归因训练后两班学生学习结果归因情况
试验班经为期3个月的归因训练后,学习结果归因情况见表1。按照归因理论[1],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排在成功归因的前两位者为积极归因,将任务容易等情境因素和运气好排在成功归因前两位者为消极归因;学生将自身的努力和运气不佳排在失败归因的前两位者为积极归因,将自身能力低和任务难等情境因素排在失败归因前两位者为消极归因。两个班学生学习结果积极归因与消极归因状况见表2。
3讨论
3.1学生经过归因训练后学习结果归因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归因训练后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将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因素排在学业成功归因的前2位,这是积极的归因方式,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对学业成就进行归因时,往往乐于对学业成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对学业成功的反思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将学业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强和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动机,因此,无论是试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都容易对学业成功进行积极归因。但相对于成功而言,学业失败的原因更为复杂,对失败的思考会带来痛苦和不愉快的体验,因而学生对学业失败的反思往往不够深刻,归因时常逃避责任,简单地归因为客观因素,或者认为自身能力不足,不擅长该方面的学习。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尽管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将自身的努力因素排在学业失败归因的首位,是积极的归因方式,利于学生今后继续努力,提高学业成就,但试验班学生也将学习的情境因素排在学业失败归因的第2位,这是稳定、不可控因素,为消极的归因方式,会使学生认为学业失败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自己不必对学业失败的结果负责任,从而导致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足,而对照班学生除将学习的情境因素排在学业失败归因的第2位外,还将自身能力不足并列排在第2位,这也是消极的归因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学业的失败是由于自身能力低造成的,认为自己对学为力,从而使学习的自信心降低,学习动机减弱,表现出消极态度,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可见,归因干预训练学生和未训练学生在学业成功归因方面差别不大,而在学业失败归因方面试验班学生要好于对照班,这是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基本能对学业成功进行积极归因,从而归因干预训练对其影响不大,但归因干预训练可鼓励学生勇于面对自己学业失败的结果,冷静地分析导致学业失败的真正原因,引导学生从自身可控的因素去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回避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改变学生对自身的不恰当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使试验班学生的学业失败归因逐步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使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强于对照班。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成功运气归因和失败运气归因方面存在差异(P<0.05),对照班比试验班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是一种消极的归因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努力在学业成功中的作用,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缺乏坚持性。而试验班比对照班学生更倾向于将学业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这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学生会认为学业失败只是偶然,不会怀疑自身的能力,相信只要加强努力,将来一定会成功。可见,通过归因干预训练,试验班学生较对照班更能正确分析运气与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认识到运气是不稳定因素,运气好或运气不佳只是暂时的,依靠运气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只有平时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成绩才能不断提高,而非消极地等待好运的到来。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试验班与对照班均有70%以上的学生能对学习成功进行积极归因,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表1结果一致。但表2结果也显示试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学业失败归因的积极性方面存在差异(P<0.05),试验班33.3%的学生能对学习失败进行积极归因,对学习失败进行积极归因者仅为13.3%,尽管试验班学生对失败进行积极归因的结果也不够理想,但明显好于对照班,提示归因干预训练可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恰当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正确分析学习任务的难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勇于从自身寻找原因,相信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完全能够达到学习的相应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增强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3.2归因训练后学生护理专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归因训练后,试验班3门护理专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分别高于对照班4.9分、3.4分和8.9分。可见,归因训练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归因干预训练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业成败归因,而恰当积极的成败归因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应付学业中的挑战,意识到学业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改变以往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3.3本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本研究结果显示归因干预训练可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但表1结果也显示,无论是对学业成功还是对学业失败的归因,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能力、努力和情境3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门护理专业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也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归因训练的时间不足,这与苏丽敏[5]对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训练的结果一致,说明短短数月的归因干预训练不足以对学生的归因倾向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在足够的时间内,学生才能得到不断的激励,进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发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改变其错误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稳定的归因风格,最终提高学业成就。因此,今后在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时,适当延长归因训练的时间,甚至进行经常性的归因训练,可使归因训练效果更明显。此外,归因训练时还要注意对归因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使短期归因训练取得的效果持之以恒,并将实验情境中的归因训练效果很好地迁移到课堂情境中。
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试验班与对照班均有70%以上的学生能对学习成功进行积极归因,试验班30%以上的学生能对学习失败进行积极归因,而对照班学生能对学习失败进行积极归因者仅为13%左右。提示今后在进行归因训练时,重点加强学生学业失败时的归因训练,鼓励学生正确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自身、可控的因素中寻找学习受挫的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挫折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身所做努力不够,学习策略不当,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等,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启发,调整自我心理和行为反应,不再怨天尤人强调各种客观因素,而是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身能动性,保持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和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行为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成功。
1.1就护生个人而言,临床实习可通过临床工作验证其自身的职业选择,是否合适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帮助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习中,可验证所学,了解工作内容,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只有具备良好的临床工作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工作竞争中领先。
1.2就医院而言,在经过培训及实习后,护生可从事部分基础护理工作,帮助医院节约部分工作成本。同时临床一线护士在临床实习带教中也能够进一步充实自身所学提高自身业务及教学能力。
2.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
2.1护生基础较差,缺乏信心部分护生理论知识基础差,不能承受临床工作压力,思想上存在惰性,缺乏对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精神及工作责任心。虽然在初期,护生对实习工作积极性较高,但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对于如何有效的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成为合格的实习生缺乏信心。
2.2护生缺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护生因个人原因,不遵守纪律、上班迟到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自身及同学的实习。同时在校期间接受的法律教育较少,故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规章制度缺乏认识,甚至有的护生认为工作差错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3.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3.1临床护理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教学中注重教师选拔,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及医院对带教工作要加强重视,给予带教工作更多支持,更加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如教师的规范化培训,定期临床技能培训,并加入年度考核,奖惩分明,提高积极性。另外积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引入双向评测。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教,更好的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护生性格塑造及护患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的培养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生会面临环境转变,以及学习、实践、护患沟通等诸多问题。带教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及专业素养让护生爱上自己的职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全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同时应告知护生注意仪表仪容,尊重患者,讲究沟通技巧,指导其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在带教中也应加强法律知识、规章制度的培训,让护生清楚自己在实习中的角色,若因私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则应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
3.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护生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应注意改善教育方法及教学模式。如应建立临床模拟病房及增加见习时间,让学生真正贴近临床,更好的为实习创造条件。另外因当前医学发展迅速,一线工作流程及医疗器械器具等逐年更新,更应改善教学,跟上时代脚步,尽可能缩小课堂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
3.4结合护生实际合理调整实习时间为减轻护生就业及升学压力,可结合学校及医院实际情况调整实习。如我校目前已将部分学生见习时间提前,增加学生半年自由支配时间,有利于毕业生合理安排就业及升本、考研时间,提高就业率及升学率,以提高毕业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