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气象生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李晓芳 焦颖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课外实践 教学组织
引言
地理是一门兼具人文与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中学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就必须通过生动、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开展课外活动,既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又是落实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
传统的课堂、课本和教师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造成我国中学生“地理调查实践、操作与分析能力”与国外学生有较大差距。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属于中学开放式地理课程的范畴,充分利用了校内外教学资源,将学校、社区、社会等教育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能充分拓展地理学习空间,拓宽中学生学习视野。
1.地理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都属于课堂教学空间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中学生可以迅速获得系统的、整体性的地理知识;但学生习得的知识毕竟主要来源于间接经验,还缺乏在实践中的检验或提高。课外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和人文环境,给学生一种直观与具体的体验。对于抽象思维还不发达的中学生而言,参观、调查等各种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树立初步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学生参加灵活、自由的课外活动,能挣脱课堂教学的束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地理课外活动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地理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弊端,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中,从自然环境、生态园到博物馆、天文观察,甚至游览旅行、建筑园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可利用的资源。生活化的资源,形象生动,呈现形式多样,十分符合未成年人求美、求真的需要。灵活机动设置的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校园进行的课外活动
地理教学走出课堂,首先是利用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校园的建筑环境与地理园地。
1.地理墙报、显示屏、手抄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校校园的设施有很大改善。学校的各种建筑或者活动场地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课外活动的平台。教室的黑板,显示屏、学校的墙壁甚至柱子都可以成为某个环保或者绿色教育的宣传载体。此类活动,应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为宜。比如2013年APEC会议在印尼召开,主题可以确定为“东南亚地理专刊”。在地理主题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知识、搜集信息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
2.地理主题班会或校会
班会和校会因为参与人数较多,属于群体性的教学组织活动。地理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绿色教育、乡土地理或者人文风俗等,学生普遍参与性积极比较高。文艺化的地理课外活动,目的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往往能带动整个班级或者学校学习气氛的形成。如灯谜、地名对话、地理拼图等,形象生动,寓教于乐。
3.地理园地
随着地理教学理念的发展,国外学校地理园的教学经验被引入国内。地理园借助园内地形、实物或者展厅,让那些平时学生难以亲身感知的东西呈现在校园里,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富的地理表象。国内地理园通常由地形地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三个部分组成。比如天文观测部分,可以包括测定子午线、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等活动。每个学校所处地域及教学设施存在很大差异,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学校的地理空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乡土地理研究活动
乡土地理是中学生生活中接触与体会最多的环境。乡土地理事实上也浓缩了所有地理教材各个方面的核心知识,因为其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外活动中值得师生了解与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
1.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离不开地理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与协助。教师需要规定明确的考察目标和要求,以免于实地考察流于形式。考察的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比如,在学习完地形地貌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在附近区域的制高点,考察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的特征。在实地考察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与分析。考察之后,则要就考察内容展开讨论与分析。
2.走访调查
一个区域的人口情况、文化宗教或者经济活动,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只有走访调查才能掌握直接材料。尤其是针对人文地理范畴的内容开展的实践活动,走访调查简单有效。比如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热点,经过走访调查,学生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经济需要发展,但经济的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附近区域工厂排污、河流污染等,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的数据及分析结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
3.专家报告或讲座
实地考察与走访调查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也可能对地理问题缺乏整体与深度的理性分析。聘请地理研究者或者政府官员做报告,可以减少或避免其他课外活动的不足。要发挥专家报告或讲座的价值,需要教师安排好活动结束后的后续活动。比如,学生与专家的互动交流,或者是撰写有关主题的小论文。
结语
中学地理教师是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提高课外活动实效,教师应依据学情、教情制订可行的活动方案。另外,学生相互交流活动心得或者撰写课外活动报告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拟题就是画龙点睛,眼睛有神,文章增辉。常言道:“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毫不夸张地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术魅力,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是高分或满分的第一环。
巧妙点化,韵味无穷
借他山之石,巧妙地将格言警句、古典诗词、成语俗语、歌词书名等作为文题,显得典雅大方,新颖别致,具有一种独特魅力,让读者一见倾心。例如《我还是我,不一样的烟火》(2014年河南卷以“土”为材料作文),引用歌曲,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强感染力,点明文章中心。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014年山东青岛卷,是谈谈对孔子名言的理解),直接引用孔子的名言做标题,中心突出,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善用修辞,生动文题
有些女孩子爱卷睫毛,描眼睑,目的是让眼睛更漂亮,文章拟题也需要化化妆,让题目漂亮起来。不妨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增强文题的美感与文采,为文章锦上添花,余味无穷。比如《热情能融化坚冰》(2014年浙江杭州卷,以“用气象解释人际关系”为材料作文),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格,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喻为“坚冰”,形象生动。
扮靓话题,以小见大
遇到一些半命题作文,可以在空白处添加细小而新鲜的词语进行适当的增补,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锁定自己最有感受、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这样有利于从小处着眼而写得充实。例如2014年四川成都卷以“小小的________”为题写作文,可以拟为“小小的模仿秀”“小小的弹珠”“小小的奖励”等等,使文章的选材范围的指向更加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便于写作。
反弹琵琶,妙趣横生
生活中有些观念已在人们当中达成共识,在拟题时,我们可以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考,违反常情,追求陌生效果,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反弹琵琶,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具体写作时,可以违反常情来拟题,如《我的一次“报复”的决定》(2014年广西南宁卷),拟题不仅新颖,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极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穿透力,阅卷老师自然会“一见倾心”。
巧借符号,耐人寻味
拟题时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或数学符号,借助语境而产生丰富的内涵,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等特点,有时甚至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陪伴>蛋糕》(2014年浙江嘉兴卷,以“相信与不相信”为材料作文),借用数学中的大于的符号,形象地说明了亲情胜过生日蛋糕,成为此文取胜的亮点之一。
包装标题,凸现文体
近年来,不少考生注意包装文体,将新颖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格外引人注目,可以体现在标题的拟定上,体现出创新色彩,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比如《我是如此的坚强―― 一次电视节目实录》(2014年福建泉州卷,以“问答”为材料作文),考生巧妙地采用“电视节目实录”的形式,选取了“无腿妈妈”许月华的事迹,以主持人采访的形式构思行文,拟题新颖,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标题主要由“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组成。主标题或揭示文章的中心,或揭示论述范围;副标题限定文章内容的范围,使文章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形式上给人一种平实严谨的感觉。此法适用于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例如《历史硝烟中的眼泪――致东营考生的一封信》(2014年山东东营卷,以“____的眼泪”为题作文),运用主、副标题,以林则徐回信来巧妙地构思写作,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和所进行的不屈抗争,拟题新颖,赢得读者的青睐。
论文摘要: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本文针对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科技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专业能力、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等。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及持续化。2l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包容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在促进国际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翻译也将融入国际市场。科技翻译应如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科技翻译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新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新挑战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科技情报翻译的大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的挑战
科技翻译就是把国内外高新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科技翻译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译,机械工业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将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转换作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将翻译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二战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大量翻译转换、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所以认真研究科技翻译工作,提升科技翻译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译要向信息嘏务业延伸,科技翻译人员必须树立为科技服务的意识,将有应用前景的科技资料翻译整理出来,供科技人员参考和领导决策。这就要求加强科技翻译队伍的组织领导,打破效率低、分散和个体操作的小作坊翻译方式。加强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翻译网络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素质,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提高翻译效率。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须有一支熟悉翻译资料的背景知识和专门术语、具备广博的科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科技翻译队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在我国翻译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科技翻译工作者,与目前市场经济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也是科技翻译工作者。然而,当前科技译文的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科技专业知识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1.科学素养
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人员应有科学意识,知识渊博,涉猎多门学科,了解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知识、概念、术语不断涌现,同一单词在不同领域里表达不同的意思,专业不同,意思迥异。如:leader,(机械)导杆,(电力)引线,(电影)片头。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科技知识,不掌握较多的科技词汇和专业知识,从事科技翻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科技翻译的多学科性质决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翻译好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要译好有关学科的文献(如论文、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等)将是困难的。如commonlaw应译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译者会译为共同法。把“胃舒冲剂”译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则大错特错,贻笑大方。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就是译者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对专门术语信手乱译、乱造词,使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如水利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电工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科学,及与水法、水利规划、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利机械、机电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高压输电、电信、计算机、大坝监测等几十门专业。要做好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翻译,译员应熟知上述专业知识,译文读起来才有专业味道;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
2.专业能力
(1)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深浅正确与否影响译文的质量。对原文的理解越透彻,对原文所体现的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入,译文的表达就越确切。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好的译文。如: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该句译为“电受控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仆人。”说明译者没有准确地理解原文、选择词义,表达也就欠妥。根据上下文,该句应译为“电在受控时才能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的首要条件。理解并不是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辨义为翻译之本,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开端,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对原出谬误的理解,结果必然是谬误的表达。只有在正确、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前提下才能谈表达。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翻译应重理解、次表达。法国释义派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对原文“理解一一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一一表达”这一翻译程序。就语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层意义不难,难的是理解其深层意义、联想意义,难在“言外之意”。
(2)词义选择能力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很普遍。译者要根据内容和所属专业从诸多义项中正确选择词义。由于所属专业不同,同一科技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即使属于同一专业,同一科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如:eachinstrumentisconnectedviatwoplastictubestoareservoirlocatedatahighereleva-tionofthehil1.这句中的reservoir为“蓄水池”,而非“水库”。再如joint(建筑)接缝;(医学)关节。在新经济时代,出现大量科技新术语。由于科技翻译要译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没有现成的详细资料可参考。有些词在辞典里也无法查到,如memetics这一语用学新术语,原指生物学上因模仿而扩散,转指在媒体的扩散作用下语言的传播,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创造性地翻译,音义结合创造性地译为“模因论”。有些词即使能查到,却在专业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译者应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根据资料的上下文进行辨析、判断,正确地选择词义,准确地翻译科技术语。
(3)驾驭译出语和译人语能力
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精通译出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翻译技巧。科技资料译文的读者多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译文要符合专业说法,才能不隔,不致雾里看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翻译技巧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三种:推敲词义、组织句子和正确表达。如:将transferswitching译成“转移开闭”,会使读者不解其意,按专业说法应译成“倒闸操作”。再如:
relayingofsinglebusisrelativelysimplesincetheonlyrequirementsarerelaysoneachofthecircuitplusasinlgebusrelay译成“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故仅需要每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和单母线的继电器。虽然专业人员能从译文中猜出其意,但译文不符合专业说法。因此,这句可改译为“因仅需对每条线路和母线进行继电保护,所以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意思显豁,易为专业人员理解。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表达方式不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流畅,需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适当增词或减词。例如in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electircityisgeneratedduirngepakhour.“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峰用电时间发电。”“用电”这个词不能少(指用电高峰时间而不是其它时间),虽然原文并无该词。那么为什么原文不写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这是因为原文作者认为在特定的上下文,读者能意会高峰时间指的是什么,但翻译后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意会。为了清楚,还是增词为好。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总有一些规律可循。翻译技巧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科技翻译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这些规律。译人语是要和读者见面的翻译终极产品,所以,译者的译入语造诣对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科技翻译人员应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应熟练掌握译人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才能得心应手地选词、造句、组织译文,使其“准确、通顺、得体”。如:furtherdevelopmentininstrumentationtechniquesiscertaintobeveryrapidbecauseoftheincreasingmeasurementandcontrolofphysicalvariablesinawidev arietyofapplica-tions.“由于对测量和控制各种用途的物理变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仪表制造技术一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脚。此译文恰当地应用汉语成语,使译文通顺得体,形象生动。
3.科学态度
翻译是一次再创作。科技翻译要求采用专业术语,译文应概念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如:anumberoftheselfatpacksarepositionedatthecorrectacoustic centerson atemplatewhich formshtesubma—rineinterface.mountingnadbacking.这句话包含很多科技概念,专业性很强。要传达它的信息,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请教专业人员,查阅大量资料,刨根问底,弄懂概念,扫除技术障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若干个水听器扁平组件装在模板的声学中心,模板充当(模块的)支架和背衬,与潜艇舷面交接”。鲁迅在谈到翻译的甘苦时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来,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要开箱子的钥匙。这段话不仅说出了翻译的艰难,更反映了鲁迅对待翻译的认真态度。
4.创新精神
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是新颖、快捷、实用。科技信息是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信息工作要针对性地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出国内外的先进科技信息。这就要求科技翻译人员善于捕捉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判断、分析、发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应对信息敏感,有洞察力。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新经济时代中各种全新的科技快速发展,也诞生了许多值得科技翻译工作者去尝试、创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要求科技翻译工作者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利用各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时俱进,以达到更好地为科技翻译工作服务的目的。如当今时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因特网是全球影响最大的互联网系统。科技翻译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网络技术、机器翻译等。信息正以几何级数增长,需要翻译的资料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翻译速度慢,满足不了需要,计算机辅助翻译势在必行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在因特网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查找参考资料,提高翻译效率嘲。
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和实施各具特色的教学计划首先了解了不同专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满足不同学科的发展需要。动科及动物生产专业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在于深入学习各种环境因子对家畜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科学的理念设计家畜小环境(包括畜牧场和畜舍)的技术、畜舍环境的控制原理及技术、畜牧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的技术及养殖环境质量评价,为创造良好适宜的家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动医专业的要求是在理解各种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及健康机制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对家畜的危害性,掌握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致病机理、环境预防和防疫消毒的基本技术;而动物营养专业的要求则在于更好的理解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营养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动物环境营养的理论,掌握家畜环境管理的一般技术,通过营养调控实现畜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优质、高产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突出了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顺应时代需求,扩展课程内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模式的转变,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主要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产生于反刍动物肠道及粪便贮存系统。畜牧业规模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另一环境问题就是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畜产公害。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治理废弃物方面也提出了重要指示,即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因此,畜牧场及畜禽舍生产工艺设计,畜舍保温、防暑、通风、光照等内环境的控制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养殖场环境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利用及畜牧场质量评价等基本内容的教学才是该门课程的归宿。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本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了课程体系。我们在保留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又为动物科学、动物生产、动物营养、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了《畜牧场规划设计》、《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等专业基础拓展课程。尤其是今年为我院举办的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讲授的《畜禽舍CAD制图技术》得到学员的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不仅制作了大量有关教学挂图,还积极购置了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片和幻灯片其特有的直观、形象、生动的优点,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将适合不同气候条件的畜舍结构、畜舍环境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措施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畜牧场废弃物处理技术体系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但丰富了教学仪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增强了学生对教材中难点和抽象理论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业与传统种植业严重脱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畜禽亚健康状况以及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威胁到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畜牧生产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和保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畜牧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对于控制日趋严重的畜禽污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行这些法规和标准,在畜牧养殖专业上设定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是极其重要的。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将畜禽场的大小控制在适度规模的范围内,而且也能够避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内进行畜禽生产场的开工建设,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场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在实践中的体现形式,是本课程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控制污染、防患于未然、符合现代畜牧生产的重要手段。
实验课由原来理论课的附属部分(18学时)形成了独立的课时为32学时为期1周的《畜牧场及畜舍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内容上,原来只讲述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畜舍采光系数、噪声、照度等气象因素的测定原理及其方法,结果只是学会了仪器的使用,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评价方法掌握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适应不了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现在我们不仅增加了水质分析内容,而且通过对现场的测定和畜牧场环境的综合评定,突出了《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的切身体会,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做出科学的环境评价,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畜牧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考核方面,增加了30%的实验课成绩,改变过去单一以实验报告为主的方式,建立了出勤和环境评定报告的撰写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科研、实践能力关系极为密切。好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正确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的老师们在教学、科研、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不仅获得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同年获得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主编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和蒙语版《家畜环境卫生学》,编写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畜牧场环境监测及评定技术》、《家畜环境卫生学》、《畜牧场规划设计》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的教学大纲,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参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和《家畜环境卫生学》。主编了21世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与牧场设计》。积极参加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提高了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在今年的畜牧兽医学术年会上本课题组的2名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提名奖,为本课程的完善和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将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等内容通过校园网络向学生公布,便于指导学生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接受学校监督。经常更新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实行教学资源共享。
作者:娜仁花 红蕾 史彬林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课堂教学目前要改变“注入式”教学法,要采用开放的启发式教学法,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嘴、多动眼,让学生在愉 快的氛围中,不仅能培养其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要发挥地理学科的智育、美育和德育功能。在 加强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如举办地理科普讲座、地 理知识竞赛、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地理小制作、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这样,一方面让 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行为素质,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努力做出成绩,创出地理课外活动 的新路,赢得人们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最终也发挥了中学地理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在编写上一改传统的“注入式”为“探讨式”,很好地 体现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为了建立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新教材的教学 过程中,笔者着力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初步改变了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形成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五结合”教学模式。下面就“五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实施“五结合”教学的主要途径
1、学、用结合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城市交通时,可以联系2008 年北京奥运会,让学生说一说对改善北京交通有什么好的建议。讲旅游地理时,引导学生列举泸溪有哪些旅游资源并进行归类,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学生帮助外地来的游客设计泸溪“一日游”的旅游线路。
2.讲、读结合: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 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 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 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 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 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 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 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 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3.问、答结合: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 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内容后,以学生回答课文P41“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就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当然,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现有的题 目,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4.图、文结合: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 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 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象数量众 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象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 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 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 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3. 32图,并把它与3.14图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 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5.练、评结合: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 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 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 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 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的岩层中有没有裼皱、断层的痕迹,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 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二、“五结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 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与读、问与答、图与文、练与评的 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分析地图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防止出现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的局面,力求使课堂 教学做到学生积极参与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紧密结合。
关键词:新经济科技翻译信息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及持续化。2l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包容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在促进国际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翻译也将融入国际市场。科技翻译应如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科技翻译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新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新挑战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科技情报翻译的大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的挑战
科技翻译就是把国内外高新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科技翻译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译,机械工业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将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转换作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将翻译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二战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大量翻译转换、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所以认真研究科技翻译工作,提升科技翻译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译要向信息嘏务业延伸,科技翻译人员必须树立为科技服务的意识,将有应用前景的科技资料翻译整理出来,供科技人员参考和领导决策。这就要求加强科技翻译队伍的组织领导,打破效率低、分散和个体操作的小作坊翻译方式。加强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翻译网络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素质,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提高翻译效率。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须有一支熟悉翻译资料的背景知识和专门术语、具备广博的科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科技翻译队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在我国翻译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科技翻译工作者,与目前市场经济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也是科技翻译工作者。然而,当前科技译文的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科技专业知识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1.科学素养
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人员应有科学意识,知识渊博,涉猎多门学科,了解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知识、概念、术语不断涌现,同一单词在不同领域里表达不同的意思,专业不同,意思迥异。如:leader,(机械)导杆,(电力)引线,(电影)片头。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科技知识,不掌握较多的科技词汇和专业知识,从事科技翻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科技翻译的多学科性质决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翻译好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要译好有关学科的文献(如论文、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等)将是困难的。如commonlaw应译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译者会译为共同法。把“胃舒冲剂”译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则大错特错,贻笑大方。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就是译者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对专门术语信手乱译、乱造词,使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如水利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电工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科学,及与水法、水利规划、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利机械、机电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高压输电、电信、计算机、大坝监测等几十门专业。要做好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翻译,译员应熟知上述专业知识,译文读起来才有专业味道;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
2.专业能力
(1)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深浅正确与否影响译文的质量。对原文的理解越透彻,对原文所体现的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入,译文的表达就越确切。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好的译文。如:
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该句译为“电受控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仆人。”说明译者没有准确地理解原文、选择词义,表达也就欠妥。根据上下文,该句应译为“电在受控时才能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的首要条件。理解并不是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辨义为翻译之本,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开端,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对原出谬误的理解,结果必然是谬误的表达。只有在正确、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前提下才能谈表达。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翻译应重理解、次表达。法国释义派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对原文“理解一一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一一表达”这一翻译程序。就语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层意义不难,难的是理解其深层意义、联想意义,难在“言外之意”。
(2)词义选择能力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很普遍。译者要根据内容和所属专业从诸多义项中正确选择词义。由于所属专业不同,同一科技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即使属于同一专业,同一科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如:Eachinstrumentiscon科技翻译“蓄水池”,而非“水库”。再如joint(建筑)接缝;(医学)关节。在新经济时代,出现大量科技新术语。由于科技翻译要译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没有现成的详细资料可参考。有些词在辞典里也无法查到,如memetics这一语用学新术语,原指生物学上因模仿而扩散,转指在媒体的扩散作用下语言的传播,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创造性地翻译,音义结合创造性地译为“模因论”。有些词即使能查到,却在专业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译者应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根据资料的上下文进行辨析、判断,正确地选择词义,准确地翻译科技术语。
(3)驾驭译出语和译人语能力
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精通译出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翻译技巧。科技资料译文的读者多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译文要符合专业说法,才能不隔,不致雾里看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翻译技巧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三种:推敲词义、组织句子和正确表达。如:将transferswitching译成“转移开闭”,会使读者不解其意,按专业说法应译成“倒闸操作”。再如:
译成“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故仅需要每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和单母线的继电器。虽然专业人员能从译文中猜出其意,但译文不符合专业说法。因此,这句可改译为“因仅需对每条线路和母线进行继电保护,所以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意思显豁,易为专业人员理解。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表达方式不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流畅,需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适当增词或减词。例如.“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峰用电时间发电。”“用电”这个词不能少(指用电高峰时间而不是其它时间),虽然原文并无该词。那么为什么原文不写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这是因为原文作者认为在特定的上下文,读者能意会高峰时间指的是什么,但翻译后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意会。为了清楚,还是增词为好。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总有一些规律可循。翻译技巧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科技翻译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这些规律。译人语是要和读者见面的翻译终极产品,所以,译者的译入语造诣对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科技翻译人员应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应熟练掌握译人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才能得心应手地选词、造句、组织译文,使其“准确、通顺、得体”。如:由于对测量和控制各种用途的物理变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仪表制造技术一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脚。此译文恰当地应用汉语成语,使译文通顺得体,形象生动。
3.科学态度
1、“20+20”模式。原先课堂上的所有时间都是由老师来掌握,现在就需要进一步改进,根据海子山中学的情况,可以采用“20+20”模式,就是在40分钟的时间里,有20分钟时由老师进行讲解,另外20分钟交给学生自由讨论,并向老师进行提问,把学生变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2、改变课程结构设置。当今思想品德政治课越来越重要,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就会很难跟上社会的步伐,所以应该平均每天都有1~2节政治课,每次课后都有相应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还要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根据学生的情况让他们给自己制定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体现了“因材施教”。
(三)整顿师资队伍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一直都用同样的教学,师生都难免会产生一些疲劳感,所以需要有老师定期的去外地或其他学校进行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培训,才能给学校及时补充新鲜的血液,提高教学质量。
2、优胜劣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于一些在教学方面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于他们更多的任教机会还有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于工作能力差、缺乏上进心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惩罚制度。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探究式学习
运用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探究式学习,课堂前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的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把那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小组间进行讨论,如果小组的对所提的问题有争议,就可以更大程度上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最后派代表阐述观点,教师再来做解答与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的同学在课后可以相互检查笔记、查作业、监督背书情况、相互督促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利用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让学生能真正融入课堂,把身心都放在学习上。教师还可以有目的的导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或者形象生动的场景,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
3、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在课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比如说小品表演,情景剧、课堂剧表演等,这些活动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会很专注的做这些准备,比起课堂枯燥的无味来说,这些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就连平时不喜欢学习的同学都会跟着别的同学一起加入进来,慢慢就带动了大家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措施,可以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转变一个新的方式,让教师上课更有成就感,学生更有兴趣,教学的效率更高: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教育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出时代的要求,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最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袁艳.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现状研究[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陈晓岱主编.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美]普莱斯顿D费德恩,罗伯特M沃格尔著,王锦、曹军、徐彬泽.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2006.
[5]曹冬梅.转变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的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新世纪的十年倏然而过,一场革命却已然悄无声息地进行了许久,“她”在这个时代铭刻出了更为鲜明的烙印。
当才能、抱负、欲望和市场力量结合之时,全世界都在惊诧她所创造的丰腴硕果,她经济,初露峥嵘:因为她娇媚,所以有更多的人为美提供服务;因为她质朴,所以她为更多的人带来舒适的关爱;因为她敏感,所以坚定地缔造起属于她和其他人的商界。
或许,我们未必能够宣告她时代的正式到来,但她,已然改变了这个时代。
初章:美丽正在吸金
美丽,拥有无法形容的魔力。
不论男女,自古对“美”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过。而女性,以其独特的俏丽与娇媚,尤赛春日桃花。
有所欲,必有所需。风起云涌的市场中,或者是天性使然,或者由于宣传效应,女人永远缺少一件单品。因此,她们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跟随“时尚”的步伐。她们不仅是“时尚”的所有者,更是“时尚”存在的理由。经营者也为博得其芳心,而各展其能。显而易见,“她”就是营销者眼中最大的宝藏。
美丽,正在开始吸金。
据调查,仅化妆品一项,数目就相当可观。2011年欧莱雅中国在华销售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人民币。市场研究机构KWP的抽样调查也显示,中国化妆品平均年消费额达到1133.5元。
她经济初露峥嵘,给企业带来了深层的启示:必须更深入地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商品。于是,一些原本看似与“美丽”并不相关的行业也开始揣测“她”的心理,为她提供全新的美丽。
“女性住宅”就是近年来房地产业提出的典型概念,即在建造楼房时,开发商设计出针对单身女性的小户型;即便是在大户型里,也会为女人单独划出一个化妆间,或一个小巧精致的副卧室,这种做法让女人买房子的比例不断增长。
她们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希望改变身份,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于是,女性主题餐厅,女性专属酒店,即便是男性用户为主导的汽车、笔记本、手机、信用卡及银行服务等等也顺应她求新求变的心理,新商品和服务便应运而生。
除了物质生活服务,还有对她精神需求上的特别关注。大量女性杂志、女性畅销书、女性网站、乃至女性电视也得以大张旗鼓地占据市场。衣食住行开始有了性别标注,“她”成为这些商品的统一属性。产品质量和实用性成了其次,她们更加关注的是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行业和厂家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令她产生越来越多的“美丽欲望”。
她们在为追求美丽的欲望买单,并扩张着更多的美丽元素,继而促使她们扩张着找寻美丽的方式。
网购,就是她发现美丽的新渠道。京东商城通过对上亿用户消费数据的分析,了2012年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消费观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服饰、鞋帽、化妆品类别的商品销量一直在快速攀升。其中,80后女性在京东的消费已超百亿元;70后女性的人均消费金额最高;对于90后女生来说,除了符合校园生活的清新学院派风格,关键字通常变化频繁。
数据还显示,多数的大型促销活动前夕,进行网购的女性用户数量都会稍显低迷;而一旦促销活动开始,“她们”数量和消费额都会急速上升。这反映出,她们会将短期积攒的购物需求留到价格合适的时间进行释放,进行“预谋”已久的美丽消费。
旺盛的美丽需求,就这样在这个时代绽放。有人曾说:她的贡献,超越了新技术带来的巨变。这是因为,追求自主并经济独立的她,主导着许多产业模式的新型增长点。
协奏: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细腻,是她们的共性。
对于自己,她们追求美丽与时尚;对于亲友,她们重视分享与休闲;对于家庭,她们关心环保与呵护。在这种情况下,她为家里的经济承担了更大主动和活力。
把家庭消费安排得井井有条、科学合理,对知识丰富且颇有经济头脑的时代新女性而言并不困难。淘宝网2011年度数据中,男士化妆品市场方兴未艾,大有与女士化妆品市场携手发展的态势。这是因为女性买家为自己的爱人进行了有意无意的男用商品的询问,使得那些注意收集市场信息的商家,开始在男士化妆品领域做文章。
疼爱老公,当然不止帮他买化妆品这么简单。2012 淘宝数据盛典公布,舟山女性用户为男性购买用品人数比例高达23.98%,人均消费901.72元,这使得舟山也成为了最疼老公的城市。
相同的榜单下,最顾家的头衔落在了80后女性身上。因为,她们对家居环境更为“挑剔”。她们以超过6000元的平均购买价格,抱回了居家必备的平板电视。除此之外,还有她们相中的沙发、橱柜、洗衣机、电冰箱等等商品。
对爱巢的用心,延伸开来就是她对家人健康环保理念的灌输。这样的需求,商家自然乐见其成,因为他们懂得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卡座、晶莹的珠帘、精致的摆盘,这些更容易获得女性消费者的好感。因为,她们往往是一家人挑选上哪儿吃饭的决策者。
在关怀下一代的母婴用品方面,她无需建议只需“首肯”。进入2013年,大部分80后女性已组建家庭甚至培育下一代,在消费中则体现为更加理性地采购性价比较高的商品。以母婴商品举例来说,目前京东母婴商品消费用户绝大部分是数百万的80后妈妈,她们平均每天要购买3.5万桶奶粉、2.5万包尿裤和8000个奶瓶。
(马文海 江汉油田教研室)
人教社“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在总结了近四十年的地理教材编写经验和教训,研究了美、英 、日、前苏联、德及港台的地理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同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不论内容、结构体 系,编排方式、装帧设计都进行了改革。它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师生面前,受到普遍赞许。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中学生对于人与地的关系应有一个 基本的了解。过去的初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学,以自然地理为重点,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于 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而人文地理,人地关系方面的内容不足。旧教材中概念多,地理材料多,知识点多 ,不能很好地反映人类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重大问题,学生也难以理解,难以记忆。新教材注意克 服上述缺点。改为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组织教材。例如,新教材的世界地理部分,打破了“总 论──分论──总论”的旧体系和以大洲为单元的框框,分为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世界的陆地和 海洋、世界的气候、自然带)、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人类以及自然、资源、人类三结合的分区地理( 如西亚和北非为一区)等几个大单元。这样,使形成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这一主线。
二、减少层次,降低难度。过去的教科书往往从本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出发。因此,篇幅长,分量多, 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新教材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深入浅出地介绍 新的地理学科理论、观点、方法和问题的同时,删繁就简,适当降低难度,对于一些难点。或者舍去,或者改 为选讲。例如,世界地理内容结构由原来的四个层次减化为三个层次,讲授国家由40多个改为10余个,地名、 数据也大大减少。这样,学生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记忆地理材料,而有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地 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技能训练。以前的大纲中虽然提出了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但不具体,由于教 材的关系,很难达到目的。义务教育大纲对各部分内容都提出了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和思想教育要求。为了达到把技能训练要求落实到各部分 教学内容中去的目的,新教材设立三个小栏目,分别为“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重 在思考、启迪。其中的问题,有的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的是为联系实际而设立的。通过“想一想”,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做一做”重在实践、运用,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小制作,以及 一些读图、计算练习。“读一读”重在拓宽知识、激发兴趣,选择的文章多为与课文密切配合、短小精悍的短 文。
四、图象的改进和创新。地理教材中的图象能够直观形象地显示地理景观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帮助 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原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旧教材中的各类图象(彩色、黑色照片、素描画等) 有的配置重复,有的选图不当。有的描述文字与图象搭配欠佳。例如,世界地理讲述日本时,配置了一幅日本 富士山素描图,并配有文字描述,而课本封面也有一幅富士山的彩色图片,并且与课文中的素描图一样。图象 的重复出现,影响了文字与图象配合的效果。新教材注意了图象的改进和创新。首先,新教材体现了图象应有 的地位。图象在旧教材中被称为插图、附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教材不仅用图象来说明文字,而且把它 们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有许多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读图、提问让学生掌握。其次,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 图象量大大增加,仅第一册就有图300余幅,彩色图50余幅;同时图的质量也有提高,图画简洁清晰,信息量多 ,重点突出。其三,图象形式多样。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 描图;为了增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封面配以卫星照片图;一些形 象幽默的漫画,使课文更加生动活泼。
旧教材八股式的结构体系和呆板的文字,于教于学都不利。上课念课文、作业抄课文、考试背课文的现象 时有所见,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教材更新后,必然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随之更新。只 有这样,才能发挥新教材的教育功能。使用新教材,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兴趣。旧教材地理事实材料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因 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义务教材针对学生的生理、心 理特征,在内容上加以选择,讲求实效,既考虑到科学性,又注意到趣味性。例如,小明和小强关于“我们生 活在地球上还是天上”的争论,麦哲伦环球旅行的故事,漫画“苦难母亲”等等,生动有趣。具有培养学生情 感、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习积极性的同时,应注意收集地理趣闻、图画、小故事等资料,适时适当渗透于课堂教学,以利于学习兴趣的 培养。
2、教给学习方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 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地图的运用和简易图表的绘制,培 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教材在开篇中就提出了“怎样学好地理”的问题。首先要多动脑筋,养成勤思好问 的习惯。对于所学的对象、地名、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地理事物同人类的关系等问题,都要认真“想一 想”,问一问“为什么”。二是学会阅读地图、绘制地理图表,以及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地 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习地理必须“左图右书”,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三 是参加课外活动,注意从课外读物、影视、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拓宽知识面。
3、用好直观教具。地理教具是传授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体,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具可分 为图象、影视片、模型、标本等。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与课文配合紧密,相得益彰, 是即手可得的好教具,应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均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增加感性知识。影视片、幻灯投影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形象生动,具有增大知识容量、信息反馈迅速的特点 ,向来为学生喜闻乐见。坚持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地理教学,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阴阳;史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005-010
阴阳观念是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这一观念的起源,人们一般只是追溯到《周易》,《周易》成型于商末周初,而据《周易·系辞下传》说,《易》是远古圣王包牺氏即伏羲氏创造的。 [1]150包牺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具体不可考。又《周礼》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2]。这话的意思是《周易》之前还有两种《易》——《连山》和《归藏》。《连山》《归藏》在什么时代,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连山》在夏代,《归藏》在商代,然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连山》包牺所创,《归藏》黄帝所创。[3]所有这些说法,均将阴阳观念的产生追溯到史前,由于史前没有文字,这些说法均只是传说,许多学者认为不可靠。然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不是非得要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那么,现在出土的史前文物已足以证明史前早已存在阴阳观念。
一、 从凌家滩文化的玉版看阴阳观念
寻找史前有没有阴阳观念,当然最好的途径是寻找史前有没有类似《周易》八卦这样的符号。虽然目前的史前考古,八卦这样的符号还没有发现,然而,某些史前文物中的图案,是明确地传达出阴阳的意味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凌家滩文化玉版。
此玉版出土于安徽凌家滩含山遗址,标本编号为87M4:30,长11,宽8.2,厚0.2~0.4厘米,颜色牙黄。玉版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方形与圆形。这方与圆可以理解成宇宙创立最初的分,也可以理解为阴阳之分。中国古代神话有天圆地方之说。(1) 如果此玉版具有观测天地之功能,或具有占筮之功能,也未尝不可以将这玉版的方形理解为地,而将圆形理解为天。(2)至于这样理解是否存在天在地中的困惑,那倒是不必担心的。《周易》中的大畜卦,它的卦象下为乾为天,上为艮为山,整个卦象就是天在山中。方圆设置只是为了明理,并不是写实。
方框形的玉版内有两层圆,里层的圆中有八星状物,八星中有一个方形。图案所显现的方圆关系具有多层次性:1.就最外层的方与最外层的圆的关系来看,是方中有圆;2.就最里层的圆与最里层的方来说,是圆中有方。这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图案结构,与阴阳观念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相切合。玉版正中部位的方虽然面积很小,但居于核心地位,其作用、意义不可小看,它是影响全局的因素。
外部方框与大圆之间的四角各有一圭状物,头部是尖的,后面则是倒梯形,倒梯形边线延伸必然相交,出现尖状。由于倒梯形的边线止于圆的边线,故没有出现尖,但是,这尖是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中完成的,相比于直接呈现于视界的尖——实有的尖,这只是浮现在人们心理中尖是虚的尖。圭壮物所体现的阴阳意味又是很多的:1.尖形与梯形的关系:阴阳相成。2.实尖与虚尖的关系:阴阳相反。
圭状物不只出现在方框与大圆之间,还出现在两圆圈之间,形状完全一样,只是数目不同,外圈圭状物为四支,内外圈之间圭状物为八支。
玉版向外凸起,其上部、左右部自然形成一条直线,这直结与框边构成一个空间,上边空间有八个孔(可以看出九个点,然而右角两个点相叠,疑是钻错地方补正造成的,故正确的点数应为八),下部的边钻有四个孔,左右边各钻五个孔。
这里体现出来的数字关系是耐人寻味的。上八下四,让人联想到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上下数字的关系,体现的是分的观念,是动,是发展;左右边孔均为五,它们的数字关系体现出来的是合的观念,是静,是稳定。所以,这上下左右的数字关系,总体上体现出来的是平衡中发展,和谐中前进,稳定中前进。这正切合阴阳观念。
八这个数在此玉版用了三处:八个孔、八个尖头圭状物、八只尖角。中华民族对于八这个数情有独钟。联系文明时代出现的《周易》,我们合理地推测,八的最重要含义就是《周易·系辞上传》中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1]147。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中凡是制作比较精美的均有八角星的装饰,其八星的造形与凌家滩文化玉版中八星造形完全一致,星的中部也是四方形,这当然很可能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相互影响所致,但它说明,史前虽然中华民族统一的国家政权还没有出现,或者只是有准国家的政权,但它并不妨碍有全民族的思想观念存在,像八角星纹肯定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这一含义为全民族首肯。
玉版四角各有一个圭状物,这四支圭状物连着玉版外圈的大圆圈,大圆圈与其内的小圆圈之间有八支圭状物,说明圈外的四支圭状物是统领圈内的八支圭状物的。也可以理解为圈内的八支圭状物是圈外的四支圭状物发展出来的。这切合“四象生八卦”的意思。四,在《周易》的阴阳观念中意义重大。虽然世界万物是八卦生出来的,但四是生八的关键。无四就无八。
五这个数在玉版中出现了两处,除了上面说的它表示均衡、对称、稳定、和谐之外,联系《周易》它还有别的意义。《周易·系辞上传》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1]142。如果这样,这玉版的左右两边的五各代表天与地了。如果是这样,这玉版其实不应平放的,它应竖着放,上边五孔,下边五孔。左边八孔,右边四孔。上下各五孔用来标志天地,左右一八孔,一四孔,用来表示天地变化之规律。
二这个数虽然没有明确显示,但实际上是显示了它就是圆与方。二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在《周易》中它名为阴阳。宇宙万物中,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管它是什么,均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用阴阳来表示。
凌家滩含山遗址出土的玉版上数字关系,让我们联想到《河图》[1]10。《周易·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1]147。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凌家滩的玉版在数字关系上有些像河图,特别是五这个数字。玉版左右边各有五个孔,河图上下边也各有五个孔。如上所言,玉版不应平放而应竖放,那么,这种数字关系就完全同于河图了。《周易·系辞上传》说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就体现在玉版
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地猜测:凌家滩的玉版就是远古的《河图》呢?
凌家滩含山遗址还出土有玉龟甲二片,标本为87M4:35为背甲,长9.4,宽4.6,高7.5,厚0.6~0.7厘米;87M4:29为腹甲,长7.9,宽7.6,厚0.5~0.6厘米。龟甲上有孔,背甲的上方四个孔,左右两边各两孔,一共八孔;腹甲上方一个孔,左右两边各两孔,共五孔。这八、五两个数目正与玉版上的主要数目相应。出土时玉版置于两龟甲之间。这说明玉版与龟甲是配合着用的。在中国古代,龟甲均是用来占卜的,因此,玉版与龟甲最大可能是占筮的用具。既然玉版最大的可能是筮具,那么,我们可以猜测,玉版上的尖头圭状物,很可能是占筮要用到的蓍草。(3)
无独有偶,凌家滩含山遗址还出土一件玉鹰,标本为98M26:6,通高3.6,宽6.35,厚0.5厘米,玉色灰白,体扁平,鹰作展翅状,鹰喙如钩,两翼为猪首状,腹中有一圆圈,圈内有八角星。与玉版不同的是,此八角星中不是由纵横直线构成,因此,它的中心没有构成一个四方形,八角星的中部特意画了一圆圈,圆圈中心有一圆孔。此八角星与玉版上的八角星的含义应是一样的,但因为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圆形,整个图案的含义就应有所不同。虽然此八角星的中部不是方形,而是圆形,但三角与圆的关系仍属于阴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这图案仍然含有阴阳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鹰首与猪头的组合。鹰是飞禽,猪是走兽,已豢养为家畜。这一禽一兽的组合,就其具体的意义来说,它可能寓有渔猎与养殖两种生产方式的统一,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但如就其抽象意义来说,它仍然含有阴阳的观念。鹰与猪分别为阴阳象征物。
玉鹰与玉版不出土于同一墓,说明它们是分开用的。玉鹰是不是占筮的用具就难说了,它作为佩饰的可能性更大。即使它不作为筮具用,它的图案中所包含的阴阳信息仍然具有沟通天地神灵的功能。
含山遗址出土有玉巫师多尊,结合此遗址所出土的玉版、玉龟、玉鹰等物,可以想象此地的筮风是炽烈的,占筮成为部落中的重要事务,也许除了例行的日常生活外,其余的事情均要以占筮来决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促使占筮的理论的产生,《易》原本是占筮理论。既然凌家滩出土了成套的筮具,说明在这个时候就应有占筮理论的产生了。从筮具玉版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它的占筮理论与后代的《周易》是相通的,理论基础是阴阳观念。
阴阳观念要义:一是相分而相合,因分而合,因合而分,分与合可以都是实在的或只是意义上的,也可以一是实在的,另只是意义上的。玉版图案充分体现出这分合之道。二是相反而相成。“反”为道之动,“成”为道之功。这点在玉版上也体现出来了,玉版上的对立事物,它们力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其合力却创造了新的事物(意义)。尖头圭状物所体现的力外向拓展;圆所体现的力内在收敛,而其合力则体现在圆中的方形上。这种构图与古阴阳鱼太极图有异曲同工之妙。阴阳鱼太极图的奥秘在两只鱼眼,它们分别为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它们均是阴阳合力的产物,作为新质,它们是发展,是创造;作为关键,它们又是推动事物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动力。
凌家滩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据《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载:“中国文物研究所对墓地的两件标本进行了14C测年。其中红烧土层下木炭标本,14C测定为距今4960+-18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5560+-195年。墓地探方地层出土木炭标本,14C测定结果为距今4725+-16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52900+-165年。依据以上两个碳样测试数据,凌家滩遗址年代约为距今5600~5300年左右。凌家滩遗址年代与红山文化年代相当,而早于良渚文化年代。”[4]
从凌家滩的玉版、玉龟、玉鹰,我们有根据说,五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阴阳观念,有了初步的阴阳哲学。当然,那时还没有阴阳这两个名词。
二、 从史前陶器的诸多构图看阴阳观念的产生
众所周知,最准确地概括并表达阴阳观念的是名之曰阴阳鱼太极图图案,中国各地的道教寺院均有这样的图案,通常有东西太极图(阴阳鱼左右对峙)和南北太极图(阴阳鱼分居上下)两种模式。虽然模式不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下面两幅太极图均来自周至县楼观台老子说经台十二石刻图,分别为混元太极图和九宫八卦时空螺旋图。前为东西模式,后为南北模式。太极图的关键处有四:阴阳二鱼相对而相抱,是谓“负阴抱阳”;阴鱼的眼为白,阳鱼的眼为黑,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鱼头起于阳鱼尾,阳鱼头起于阴鱼尾,是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鱼与阳鱼相对抱拥中形成一条S形曲线,是谓阴阳消长,无平不陂,无往不来。
中国史前文化诸多图案具有这样的太极图的意味。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种陶盆,陶盆内除了有一对的人面鱼纹外,还有一对鱼纹。此相对的两条鱼,方向不同,可以试着在它们之间画一条S形的曲线,那么,它就是一幅阴阳鱼太极图。
史前陶器的纹饰中,有一种鸟啄鱼的图案,此图案的意义通常理解为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与以鱼为图腾的部落的交战,这种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果深层次去领会,它似也包含有阴阴的观念。鸟与鱼,一为禽类,一为水族,它们之间的关系隐隐地指向阴与阳的冲突。北首岭遗址出土一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蒜头壶,壶身就有这样的图案,从壶的上面俯看此图案,能看出阴阳鱼太极图的意味(见下图)。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崇拜为龙崇拜与凤崇拜。龙凤均为想象的动物,龙基本上为水族,而凤则为禽类,龙与凤的关系就是阳与阴的关系。因此,北首岭出土的这件鸟啄鱼图案,堪为龙凤崇拜的原型。
如果说,半坡的陶盆北首岭的陶瓶,其图案只是能看出阴阳鱼的意味的话,那么,在马家窑文化中许多陶器纹饰则能看出阴阳鱼太极图的形式。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有一件陶盆。图案的核心是两组曲线,每组曲线均是三条线,这三条线束成一组,头尾部展开,而在中部则束成一团,成为一条线了。仔细观赏会发现,这图案很像是两只背飞的鸟。从它的抽象意味来说,与阴阳鱼太极图极为相似。两只鸟眼分别是阴阳鱼的眼。从阴阳观念来看,两鸟相背具有阴阳反向运动的意味。这反,在阴阳观念中十分重要,似是反,实是合,或者说正是因为反,它才能合。《周易》坤卦六二爻辞“不习无不利”[1]31,“不习”是“习”之反,就因为有这个反,才能“无不利”。《老子》举出若干这样的例子,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5]227。宇宙就是靠这种反向的力推动才得以运行的。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5]223。马家窑人既然能做出具有“反者道之动”意味的图案,就说明他们对于“反者道之动”的哲理有所把握。
再看马家窑一组关于鸟造型的陶器纹饰:
这些图案构图的元素均为鸟,但都抽象化了,抽象的程度不一样,有些仅为一条曲线,有的则还能看出鸟的头部和尾翎。这些图案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为二(或二组)鸟构图,在二鸟关系的处理上,隐约见出阴阳观念。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阴阳相反。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第一型是这样的,它的构图为双C相背,所体现的阴阳意义是“反”。(二)阴阳相交。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第二、第三型、第四型都是这样的。其中二、三型基本上一致,只是第二型相交部位有一个记号,这记号也可以看作是鸟头。阴阳相交在阴阳哲学中非常重要。泰卦与否卦的区别就在于泰卦的上三爻与下三爻是相交的,而否卦的上三爻与下三爻是不交的,阴阳相交者则吉。(三)阴阳相应。上图右系列四幅图均属于此类。这阴阳相应,即《周易》中说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1]129。在阴阳哲学,阴阳是否相应十分重要。阴阳相应,生命才有可能,吉利才有可能。《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459。“负阴”,背对着阴;“抱阳”,正对着阳。这“负”与“抱”,生动地说明了阴阳之间的相对、相反、相应、相交的关系,阴阳的这些关系产生的最高效果是“冲气以为和”。“和”是阴阳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表现出阴阳意味的不止是鱼纹、鸟纹和鱼鸟组合纹,还有旋涡纹。马家窑文化陶器是以旋涡纹为其代表性纹饰的。旋涡纹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气象万千。尽管细节有诸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构图格式——横S形。横S形一方面是水波的准确抽象,另一方面它又是阴阳观念的符号式的表述。横S可以看作两个反向运动的力。虽然相反,却又相连相通。因相反而产生张力,从而实现相成。这就让人联想到阴阳的互化:阴可以成阳,阳可以成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旋涡纹还有这样一种形式:有一个中心,为圆点或圆圈,由这中心旋转发出两条或四条抛物线状的的水流。这种纹也强调有一个力的中心点。阴阳两力的运动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力的中心点呢?应该是存在的,《周易·系辞上传》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1]147,这太极就是力的中心点。作为中心,它也是源,源是“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5]232。“一”是动之源,它本身却是静的。动由静生,因静而生动。中国哲学不论是儒家哲学还是道家哲学都贵静,贵的就是这作为动之源的“一”。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一画”论,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6],这“一画”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周易说的“太极”。
马家窑纹饰中还有一种“卍”字形。这“卍”字形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说法很多,有人说它为太阳的符号,有人说它为飞翔的鸟,笔者却认为,它是一种具有阴阳观念的符号,符号体现相反相成、多样统一的意义。
三、 史前阴阳观念的产生
从理论上来说,阴阳观念的产生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只是一个推论,不能找到文字的依据,因为史前还没有完整的文字系统。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借助地下考古的器物,结合有关远古的神话,分析出阴阳观念与农耕文明的内在关系。
第一,天体与气象的循环运行让初民产生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概念。农业生产非常看重天体、气象的变化。天体中,日月星辰无时无刻不在运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日月的运行。白天是太阳的天下,夜晚是月亮或星星的天下。这日月迢递昼夜交替,对于初民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除此之外,还有春夏秋冬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初民们有以下重要的感悟:(一)事物均是两两相对的,日与月,昼与夜、春与秋、夏与冬……(二)两两相对的事物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丰富,概而言之则是相反相成。(三)事物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周易》中的剥卦与复卦恰到好处地表述了一年阴阳变化的过程,如朱熹所说:“剥尽则为纯坤,十月之卦,而阳气已生于下矣。积之逾月,然后一阳之体始成而来复,故十有一月,其卦为复。”[1]69
这样一种思想在史前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这里有必要借助一下神话。《山海经·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7]这是说,遥远的蛮荒之中,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有扶木,一个太阳刚回到树上,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木上出发了。它们都是乘着乌飞行的。这“一日方至一日方出”,体现出循环的意思。类似的神话见之于《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巅常有天鸡,为巢于上。每夜至子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乌应之;阳乌鸣,则天下之鸡皆鸣。”这里说到的“阳中乌”在史前陶器的纹饰中有所体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这样的纹饰很多。
上面两图,前图乌在太阳中,可谓“阳中乌”;后图太阳在乌的背上,这正好说明《山海经·大荒东经》上的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第二,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让初民产生最初的阴阳相交方可生物的概念。人是怎么来的,史前初民开始只知道人是女人生的。据《吕氏春秋·卷第二十·恃君览第八》:“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蓄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廓险阻之备。”[8]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奉行的是女性崇拜,具体到什么时候人知道须男女交合才能生子,现在还不能确知。不过,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纹,让人们感觉到此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双”概念。石兴邦先生在考察河姆渡文化遗址后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鸟纹都是双双对对出现,且为同一形象,共同守护或围绕同一事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深思,也许是同一胞族中两个女儿氏族在共同信念和共同生活条件下的写照。”[9]石先生这段话的前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后一半结论性的话可能不对。因为这“双”更大的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于男女的觉醒。鸟是分雌雄的,正如人分男女。之所以鸟纹要成双成对地出现,是因为只有成双成对的鸟才能生育。因此,此纹的寓意不是太阳崇拜,而是生殖,双鸟所护的圆形物,不是太阳,而是鸟卵。
氏族社会的演化经过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母系氏族社会是女性掌权的社会,外族的男子可以与此氏族的女子同居,但是生下的儿女却属于女子的氏族。父系氏族社会则反过来,氏族的大权由男子掌领,此氏族的男子与外族的女子同居,生下的儿女应属于男方的氏族。不过,这种子女所有权的问题与知道男女交然后有子女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判定母系氏族社会的人们不知道男女的事。重视男女交欢最有力的表现莫过于史前岩画,史前岩画有好些男女交媾的直接描绘。
另外,有关民族始祖或圣人诞生的神话,不少涉及到男女关系。比如,伏羲与女娲的传说,《独异志》、《风俗通》等古籍均说他们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帝尧的产生,“说是其母“感赤龙孕十四月而生” [10],这“感赤龙”就是与赤龙交媾。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中有一件纹饰特别与众不同。此纹饰主体由三组两两相对的鱼状物组成,图案中部上下各有一张人面,人面有眼睛和嘴。这幅图案被专家们看成是男女双体图,而在笔者看来,应是男女同体图。图案主体下部的两条鱼形物,可以看作是两条人腿。上下结合部的三个点可以看成是男女交媾的符号。主体图案外有许多剪刀式的交叉符号,喻示着男女交媾。
男女关系是阴阳观念的重要来源。《周易·系辞上传》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1]136。众所周知,乾是纯阳之卦,坤是纯阴之卦,它们是阳与阴的代表,而且作为《周易》的开头两卦,实际上是整个周易六十四卦系统的总纲,也是周易所表述的阴阳哲学的总纲。
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周易·系辞下传》有个说法:“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150按照《系辞下传》的这个说法,阴阳观念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地自然变化,即所谓“远取诸物”,二是人自己的生活,即所谓“近取诸身”。人自己的生活其中主要是夫妻生活。这两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也许后一方面更为重要。按《周易》阴阳哲学,阴阳各有其位,须得位才吉。家庭以夫妻为本,夫妻分属阳与阴,他们应该各在其位,家人卦就很强调家庭人员的正位问题。家人卦的《彖辞》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庭正,正家而天下定矣。”[1]90除家人卦外,咸卦、恒卦也是专说男女关系问题的卦,咸卦说的是少男少女的关系,恒卦说的是长男长女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庭。事实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就立基在家庭关系的正确处理上。对家庭文化的重视,应该不是从孔子所处的东周时代开始的,它可以追溯到史前。兴隆洼文化处于新石器早期,距今七千年,考古发现,那个时候的房屋遗址有家庭生活的痕迹。根据对房址的测量,房间面积为13平方米左右。[11]居住在内的人员应该不会超过4~5人,相当于一个家庭的住所。“距今7300~61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遗址中,发现房屋面积比较小,一般只有4~6平方米,超过10平方米的极少”[12]171,这样的房间只给一人住不太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一对男女住。大汶口文化晚期、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建筑遗址,供一个家庭住的房间很普遍。“从埋葬习俗来看,这一时期,单人葬开始大量流行,并逐渐取代以往普遍流行的多人合葬与同性合葬,另有一些成年男女的合葬墓出现,据推测应该是夫妇合葬。这表明,以个体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经济,已经日益巩固。”[12]173
从总体倾向来看,周易的阴阳哲学更多地来自处理以男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经验和智慧,这一经验与智慧应该源自史前。
四、 中华民族崇阳恋阴文化的源头
“关于新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的性质,学界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12]169直到新石器的晚期,才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如此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中华民族的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史前的考古发现,人们所奉行的神灵崇拜以女神为多。最著名的当然是距今7000年前红山文化所出土的女神雕像了。 除红山文化女神雕塑以外,河北滦平后台子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孕妇像六件,其中有四件保存完好。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晚期孕妇像残体,仅存躯干,饱满,腹部隆起,腰部微曲。另外,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一座半地穴式房子中出土有一石雕半身像,孕妇造型。女神像的出现也是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崇高地位的反映。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有女孩厚葬的例子。M152墓葬的主人是一年约三四岁的女孩,她的葬具为木棺,而男孩死去葬具为瓮棺。至于成人,死去什么葬具也没有,为土坑。这女孩的木棺葬具内,随葬品非常丰富,有陶罐、尖底瓶、陶钵、石珠、石球、玉耳坠等,总数多达79件,而成人的陪葬物平均只有2.6件,由此可见女孩在部落中的地位之高。姜寨M7也是一座厚葬墓,墓主人是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她的随葬品也相当丰富,有陶罐、尖底瓶、玉坠饰、石球等物22件,还在胸、腰部随葬骨珠8577颗。
女性崇拜在史前是以多种方式进行的,上面所说的直接表现女人形象只是其中之一,也许更多的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像贝叶纹,许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就认为很可能是女阴崇拜的一种隐喻方式。大地湾文化就有这样的贝叶纹的陶器,而且制作相当精美。
葫芦造形在史前有诸多的发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均发现精美的葫芦瓶,这种造型也许直接来自葫芦的启示,干葫芦有储水的功能,自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利用。因此,史前初民用葫芦造形应该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但是,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总是将葫芦看成是多子的象征,不能排除史前的葫芦造形含有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的可能。
尽管母系氏族社会在全人类均曾经有过文化现象,但在中国它有着独特的影响,一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母系氏族社会的许多重要传统并没有完全退出,比如女性崇拜,虽然它渐渐地淡出了初民们的生活,但女性中的母亲在生活中的地位仍然很突出,甚至很神秘。
商周民族仍然相信着他们的始祖是其老祖母与某种神灵交接的宁馨儿。《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3]又《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14]在《拾遗记》、《列女传》等书中更是绘声绘色,将它演绎成一个美好的故事:简狄有女戎 氏长女,一日与姐妹们在玄丘的一面湖中洗澡。忽然天空飞来一只黑色的鸟,那鸟衔着一枚卵,在经过简狄的头顶时,鸟卵坠落下来,刚好为简狄所得,那枚鸟卵上有五彩花纹,简狄十分喜爱,怕姐妹们来要这枚卵,就将它含在口中,不想将它吞下去了,后来怀孕了,生下了契。这契就是商人的祖先。显然,这鸟卵不是一般的鸟卵,它是神特意送来的,富有神性。无独有偶,周人的祖先也是其老祖母姜嫄与神灵交接的而产生的。传说是姜嫄在野外踩到一个巨大的足印,回来后就怀上了孩子,这孩子就是周人的祖先弃。
虽然契、弃的诞生均是神灵赐予的灵气,但是,它毕竟是在母亲的腹中孕育的。简狄、姜嫄的重要性不能低估。这让我们联想到女娲,女娲抟黄土制作了最初的人,它是人类的创造者,是人类的母亲,而简狄、姜嫄感神迹孕育了商人和周人的祖先,商与周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最重要的两个朝代。这个神话无异于表白:女人才是文明的创造者。
事实上,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后,虽然主要为男性执掌国家政权,是真正的男权社会,但也不是没有女人掌权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哲学观念。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以阴阳为基本概念。这阴阳二字,是将“阴”放在前面的。实际上,在《周易》的制作者们看来,阴才是世界的本原,潜台词即是:女人才是人类之母。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老子》,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老子》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75“象”是什么,“帝”是什么,王安石有一个理解,他说: “‘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故《系辞》曰:‘见乃谓之象。’‘帝出乎震。’其道乃在天地之先。”[5]76作为“天地之先”的道,它又是什么呢?《老子》第一章的说法,既是“无”,又是“有”。无与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5]53。“无”与“有”“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53。这“玄之又玄”的门,又是什么呢?
《老子》第六章中有明确的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5]85说来说去,原来,这为产生天地万物的门为“玄牝之门”——巨大而又深遂的女阴。玄牝是天地之根,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母。老子在论述道的性质与品德的时候,事实上将女性的性质与品德概括进去了,他撰写的这部亦名为《老子》的哲学著作实质为阴柔哲学,阴柔的典型形象,在人为女性,在物为水。从文学角度认识《老子》这是一部女性之歌,水之歌。
《老子》的崇阴哲学显然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尽管老子活在父权制的社会且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老子的崇阴哲学一直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女性崇拜事实上也让位于男性崇拜了。始于史前的崇阴哲学也就逐渐地发生一些变化。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易传》之中,《易传》的产生远较《易经》为晚,它的思想比较复杂,有道家的思想,也有儒家的思想,观点不很统一。其中关于天地、乾坤尊卑问题,《系辞上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位。卑高以陈,贵贱位矣”[1]135。由“天尊地卑”得出乾尊坤卑,由乾尊坤卑又必然得出阳尊阴卑,男尊女卑。这一思想就与《易经》本义相差很远了,也与《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
这就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混乱与困惑,到底是阴阳还是阳阴,是阴尊阳卑还是阳尊阴卑?这一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透彻的论述。
虽然哲学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感到存在有什么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尊阳还是尊阴的问题取宽容灵和的态度。一是将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既区分又统一起来。一般来说尊阳,但并不排斥在某种特殊情况特别是必要的情况下尊阴。人们一般不会主张女人干政,但武则天做皇帝,反对的人并不很多。二是将理性与情感既区分又统一起来。理性上人们尊阳,情感上人们爱阴。理性与情感虽存在一定的区分,但不将这种区分发展到对立的地步,而在总体思想上将它们统一起来: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中国人对待阴阳的这样一种灵和态度几乎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体现出来:治国,皇上主政,太后听政;治家,男主外,女主内。审美表现更为丰富。艺术创作既崇志又尚情,既主气又恋韵,既用刚又兼柔。欣赏山水,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5]。水柔也,为阴;山刚也,为阳。所有这些对待阳与阴的思想,概括起来,可用“崇阳恋阴”来概括。崇阳基于阳代表着发展的意志、进取的力量,这就是《周易》中乾卦的《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26;恋阴则基于阴代表着和美的理想、友爱的情感,这就是坤卦的《象传》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31。
相当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给予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它的阴阳观念,中华民族崇阳恋阴的人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史前的阴阳观念。
注释:
(1)《淮南子·兵略训》云:“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
(2)玉版出土地为新石器时代一处较大的墓葬地,墓葬中心有祭坛。祭坛长方形,面积达600平方米,有积石圈和祭祀坑。玉版出土于墓葬中,出土时,被夹在玉龟的背甲、腹甲之间。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这足以证明玉版是祭祀的工具,应具有某种神秘的通天地鬼神的意义。
(3)有学者认为这圭状物是“太阳闪光的图案,是东夷人太阳崇拜的反映”,见李修松《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1)》,台北,2001年,第248页。
参考文献:
[1]朱熹,注. 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223.
[3]李光地,编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书社,2006:3.
[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78.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1:327.
[7]袁柯,校译.山海经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47.
[8]诸子集成(第六册)[G].上海:上海书店,1986:255.
[9] 石兴邦.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地区古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G]//田昌武,石兴邦.中国原始文化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9.
[10]袁柯,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G].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68.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
[1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30.
关键词:高考地理;价值追求;地理核心素养
一、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地理核心价值观
2017年的文科综合能力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为素材,考查学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观念和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地理素养的考查特点。试题设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精心选择社会中、生活中的现实素材,尤其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设计试题情境和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1.社会热点入题,围绕主题落实知识
2017年国家考试中心为全国各省区命制的三套文科综合能力试卷的相关地理试题中,涉及了“一带一路”、“弘扬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等社会热点(详见表1)。
试题设计隐性对接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现实问题,透视地理原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例如,Ⅰ卷第36题,以“坦桑尼亚”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口,围绕中非经济合作设置4个问题:“(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2)据图指出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第(1)题考查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供不应求的原因。题干要求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两方面作答。结合图文信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中对比我国气候特征,可推理剑麻产量少;另一方面结合剑麻的用途和我国产业特征说明我国对剑麻需求量较大。本题以剑麻为线索通过对中坦两国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活动,但是人类又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合作,积极适应环境并促进区域发展。第(2)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优势。结合区域背景,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对比坦桑尼亚其它地区,当地工业布局受原料、劳动力、交通等优势影响。此题借助产业布局内容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人地协调思想的理解。人类活动往往综合了区域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从区域经济最合理化的角度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人地协调观。第(3)题中指出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说明剑麻不易保存、易变质。学生可结合剑麻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将易变质的原因作解读。正是因为剑麻这种生物特点及其存在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人类需要及时加工。人类活动很多时候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因为环境的各种制约,人类为了更好利用剑麻才积极寻找应对方法。此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特殊地理现象的分析,也引导学生要积极适应自然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第(4)题侧重考查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题干设问指向当地获益,应从“对当地经济”和“对当地人民生活”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此题看起来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质正是因为区域环境、资源存在着巨大差异才促成了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这也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人类不断谋求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剖析社会热点,突出价值判断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试题情境密切关注我国和世界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素材,引导教学和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地理学科前沿,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但试题考查的本质却是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Ⅱ卷第37题, 隐性对接“重大工程(跨海大桥)建设”这一热点话题,试题设计以“白令海峡”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递进式设计四个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要求学生运用整体性思想分析白令海峡区域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1)题考查白令海峡自然条件对人类徒步穿越的限制,结合图可知这其中有自然条件恶劣的限制,包括气候、水文、位置、穿越距离等,同时有人类徒步活动的相关要求的限制,如沿途食物、水源补充,人类御寒御灾能力等都是需要参考的条件。从此题中,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很强的限制性。第(2)题要求判断印第安人从亚洲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这一人类活动的进行主要从印第安人进入美洲的目的入手分析。综合图文信息材料,借助冰期全盛期与间冰期的对比分析,此时期亚洲东部冰雪覆盖,食物缺少,白令海峡冰层厚,徒步穿越海峡容易。北美夏季相对冬季气候更为温和,动植物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印地安人此时穿越有生存需求,地理环境也满足迁徙的要求。分析此题需要从不同时空维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作出对比,明确人类活动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积极适应地理环境,寻求最佳的生存方式,这是早期人地协调的一种有效途径。第(3)题考查交通线路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成本主要从建设难度、建设技术材料投入、建设人员投入、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受极地东风带影响,多风雪灾害,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夏季浮冰多,架桥难度高,投入材料多;海水及洋流对建筑材料产生侵蚀,且两侧地形复杂不利于架桥;因为各种条件制约,施工技术要求高,工人量大,桥梁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判断推理分析能力,架桥属于人类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而在白令海峡架桥又属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极大的一种挑战。在各国都着迷建各类跨海大桥的今天,人类积极探索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l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活动,这类活动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能力,努力谋求人地和谐。试题紧密联系当前时事热点,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区域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式,动态发展地看待地理问题过程,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可的持续发展。
教学导向: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其往往是基于一定区域背景下,由若干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流。人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并不断通过实践得以应用。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应知晓更多的社会热点,筛选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作为地理教学的“活素材”、“新情境”。社会热点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可以帮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问题中学会认识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明确地理事物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了解人地关系演变,树立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对热点发生区域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整合和重组,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落实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紧扣主干考点,着力地理核心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方法等始终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试题设计着重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紧扣核心考点,多角度设计问题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延续了近年来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命制特点,以生活、生产和地理研究的景象为素材,围绕学科主干考点,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及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表2的分析,不难发现“地质作用、天气、气候、水循环、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高频考点。例如,近年来,交通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交通为背景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并多角度设计考查问题,呈现出“关注社会发展、考查核心知识、设问角度多变”的特点。2015年Ⅰ卷第4~5题考查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Ⅱ卷第36题(1)、(2)、(4)考查了交通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2016年Ⅱ卷第37(3)考查了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协调发展,Ⅲ卷第36(2)考查了影响交通线分布密度的因素;2017年Ⅱ卷第36(3)、(4)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第37题(2)考查了影响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的因素。其中,2017年Ⅱ卷第36题借助山西焦化产业的生产景象,通过图文资料回顾当地焦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交通运输造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等主干知识。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重点研究的方向,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 2017年Ⅲ卷第36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为区域背景,考查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四个问题:(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这类区域综合题的设计,要求考生从区域特征入手,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说明区域某类产业布局的区位,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凸显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2.关注核心能力,凸显地理特性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纱筇匦裕高考试题设计往往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区域中,多要素、多视角审视地理事象,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点或成因,论证阐释观点,探究现实问题解决办法。其中,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空间推理、数理分析等核心能力构成了地理试题考查的价值取向。
(1)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能力。指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实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并进行有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例如,Ⅲ卷的第7~9题,以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为情境,分别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特征、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三个角度加以设计问题。第7题着力于地理事物空间形态观察能力的考查。第8题要求考生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并归纳夏季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的主要因素。考生必须明确河口位置与含沙量、营养盐类空间分布的依存关系,即靠近河口处泥沙含量多、营养盐类多,并理清营养盐类含量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正相关,而泥沙含量会通过影响水域光照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负相关。第9题关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判断,需要考生理解冬季我国光照、水温及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均呈现季节性下降的总体特征,加上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后泥沙沉积的空间位置会集中在河口附近,从而归纳出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的结论。
(2)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是最具地理特性的学科能力,也是高考地理试题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指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或地理区域,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和相互关系,并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的意义,并能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与评价的能力。例如,Ⅰ卷的第7题以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剖面为背景,要求考生指出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解答此题考生需综合考虑坡度、下渗、地下径流与蒸发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坡面、洪积扇、河谷和湖盆进行坡度比较才能得出“坡面实际蒸发量最小”的结论。又如,Ⅱ卷第10题要求考生分析判断“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砾石多少与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关系密切。考生首先应该理解当流水搬运能力弱或颗粒物经过流水作用长期侵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砾石偏少的结果;其次需要从图示中提取甲地和其它洪积扇在地势落差、河流和沟谷空间位置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得出“甲所在区域由于山地相对高度较小导致流水搬运能力弱,加上河流较长时间的流水侵蚀导致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结论。
(3)空间推理能力。是指运用有关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的方法,由原因探寻结果或由结果追究原因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和运用推理的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两个具体能力。例如,Ⅱ卷第37题(3)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此题涉及影响交通建设成本的区位分析,需要考生分解影响建设周期的自然要素(跨度)、建设难度的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灾害)和工程建设所需的配套条件(基础设施、交通、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在白令海峡这一区域空间的具体表现,联系建桥成本高的结果最终获取相关解答。又如,Ⅱ卷第37题(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该题的解答需要依靠演绎推理:自然环境恶劣时,人类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适合生存的前提即活着。在冰期全盛时期的白令海峡,严寒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由此推测印第安人取道白令海峡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最佳季节应该是夏季。
(4)数理分析能力。是地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获取的数据制作成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统计图,要求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分析其隐藏的地理规律或地理原理,可以在一定程度考查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状况。例如,Ⅰ卷第9~11题,出示了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图(如图1),要求考生依据图文信息判断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寒冷期膜内温度日变化影响因素和某地的地理位置。第9题着力于数据信息的解读能力考查,提取①、②曲线总体气温高于③、④曲线,①曲线气温日变化幅度小于②曲线两个信息,结合双层覆膜技术的保温作用和枯雪年年降水少、总体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事实和原理,可分析得出①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③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④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的判读结果。第10题,解读并提取①、②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大,③、④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小,①、②曲线与③、④曲线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的信息,可判断出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第11题,既需要解读出当地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约是北京时间16时,当地寒冷期日平均气温达到-12℃左右,比较四地的区域环境特点,可判断该地应位于新疆自治区。
又如,Ⅰ卷第37题,将地理科考队调查的信息绘制成“某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如图2)”,要求考生根据图文信息完成四个探究性的问题。这一试题打破了以往高考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图为载体的惯例,将数理规律认知引入综合题的考查之中,反映出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导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并展开综合分析的导向意图甚为明显。
教学导向:高考试题情境和设问角度千变万化,但其考核的知识方向万变不离其中,自然界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成因、规律)、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理论、选址、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中学地理教学应紧扣这些地理核心知识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永恒追求,中学地理教学也应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挑选学习情境,科学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以及地理事物和F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探寻出其中的规律。针对2017年高考试题对“数理分析”能力的新要求,教学中应适度添加“研学”活动,创设真实的学术情境,运用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索。
三、创新设计问题,彰显思维过程和品质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命制,突出体现新颖、灵活、科学、开放等特性,并洋溢着浓郁的地理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设置新情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增加开放性试题,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减少考生记忆负担;问题设置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动态的地理问题,且保持适度的复杂性,具有探究性、选择性、开放性;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发现、探究精神,重视思维过程和品质的考查,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积极导向作用。
1.创设新颖试题情境,承载丰富学科内涵
地理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形成或培养起来的地理内在品质,既包括认知方面的要素,也包含情感、态度、参与度等内容,一般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考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问题探究解决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创设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试题“情境”,有利于地理考查目标的实现。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情境创设的新颖性,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等的联系,要求考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材料信息,以地理知识为载体,融汇地理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推理。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类别多样,既有距离考生较近的生活、生产情境,也有距离考生较远的地理学术情境。
(1)利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如Ⅰ卷第1~3题,设置与“行”相关的城市绿化情境,结合两幅景观照片的对比与文字描述:“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这样的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放置于整卷的第一组题中,使考生在阅读试题材料时缓解考场上的紧张心情,利于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作答。本情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信息量“大而杂”,两幅景观图的对比向学生呈现空间观察、空间推理、综合分析与比较等具体任务,测量考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当然,生活化的情境在选择时应尽可能保持对考生的公平性,该城市绿化带景观情境,可能对农村考生带来一定的不公平。
又如,Ⅲ卷第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的“江南水乡为背景的剪纸作品”情境,Ⅰ卷第43题旅游地理模块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村民生活在明清古村落”情境,都在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融入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是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创设这样的“隐含问题、适度复杂”的真实情境,引导考生运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法来审视衣、食、住、行等生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2)利用地理与生产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关于生产情境的设置,几乎都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体现人文地理的“变化性”。如Ⅲ卷第36题的“西班牙日光温室农业发展历程: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试题情境抽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考生动态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变迁,关注区域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中,虽然运用考生较为熟知的地理知识背景,可较为顺利地进行检索、连结、加工和重组;但在似曾相识的背景中,也可能存在比较陌生的新情境(如本题中不需人工增温的日光温室等),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仔细比较试题情境与所学知识(地理模型)的差异,并结合试题设问,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进行具体的预测、估计和分析。
又如,Ⅰ卷第4~5题以“产业集聚”为主题的纯文字情境,Ⅱ卷第36题“山西焦化企业发展历程”的生产情境等,均以经济活动随时间发展为主线,通过地理学视角审视生产领域的某些现象,强调产业从粗放到集约、从分散到集聚的变化过程,渗透产业发展与资源、人口、城市、环境等要素间的密切联系,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能力。
(3)利用地理学者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案例创设情境。通常要对地理实地考察与研究实例加以改造与简化。如Ⅰ卷第37题关于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情境:“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试题情境以学术研究的方法为依托,以地理研究的过程和信息为情境载体(缺失了具体的区域背景),在以往的考试中基本只出现在选择题,而在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却设置为综合题的情境。情境的复杂度体现了思维的综合度,学术情境设置的增加,强调了从数理角度认识地理特征、原理、规律并展开综合分析能力要求的提升。
又如,Ⅰ卷第9~11题“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和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情境,Ⅲ卷第7~9题“长江口浮游生物数量自然环境要素及时空变化”情境等,均隐含内在学科逻辑,测量考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值得商榷的是,由于学术情境相对脱离考生生活实际,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难度较大,故而考虑学术情境,是否可以采用更为通俗性的表达,更为详尽的表象描述,并对给予信息进行符合学科逻辑的深加工,以便更好地测量出考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等级水平。
2.创新设计设问角度,追求问题探究性与开放性
(1)设问是实现高考考查功能的关键一环。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设问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设计,有体现对问题深入探究的,也有打开思维体现开放维度的。前者可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漏洞,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根据地理事物的具体特点探索其基本特征和规律,从而避免掉入生搬硬套的“背多分”陷阱。后者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尝试给予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个性表达。
例如,Ⅰ卷第37题第(1)问“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如果直接看图,很容易按照“受人类干扰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样的思维定势来解题,从而误以为苔原带受干扰的坡向为“阴坡”。然而本题的答案恰恰相反,要想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必须结合文字材料中“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的信息,并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与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时空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本题设问的设计,体现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和逻辑性,强调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对地理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反思,不是批判,而是地理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第(2)问“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е参锒嘌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按照单峰变化规律,阳坡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和阴坡类似地出现在海拔2 300米左右,读图可知该值低于阴坡;加上在较高海拔基本未受干扰的地区,阳坡的生物多样性同样小于阴坡,由此答案也就迎刃而解。本小题的设问凸显思维的碰撞,呈现知识建构、多元互补的信息链,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证据的能力。第(3)问“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与第(4)问“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均从比较分析、说明原因的设问角度设计。前者比较“温度和湿度”,“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这一结论,需要考生进行迁移联想,考虑苔原带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才能得到该地的降水很可能以降雪为主,有一定的思维量。后者比较“植物多样性差异”,比较随着海拔升高导致的“坡面面积”和“坡面之间的水热交换”的变化,这些在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测量考生是否能将所见的设问进行分解,自主搭设思维跳板,并且在最近发展区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本题4个设问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和区域对比方法对生物多样性分布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判定。该题展示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测量考生是否能够运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规律来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考查整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既要考虑地理事物的静态特征,也要考虑其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把“综合思维”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逐步展开。当然,设问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本题各个设问间基本为连锁问题的设置,易导致考生一损俱损、失分较多;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覆盖度不太高,且材料以论文方式呈现,试题难度较大。
(2)思辨能力是高考地理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也加强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Ⅲ卷第36题(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只要给出的证据能够支持所选择的态度即可达到要求。这样的试题设问不仅使考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而且适应不同考生的特点,允许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使能力目标的考查更加全面和充分。地理试题通过有限度的开放性设置问题和答案,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既保证考生发散思维,有话可说,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同时,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形成完善的世界观。
教学导向:“情境创设”也应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对陌生事物的探究是人的本能之一,“知地明理”是地理教育的本质所在。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寻找出具有地理性、地理味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根据教学主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L图与图解等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不断地强化应用,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关键词隐含作者叙事视角叙述者话语人物话语
〔中图分类号〕I052;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53-06
经典翻译理论认为,作品一旦完成,作者就脱离了原作,留给译者解读和阐释的自由空间。然而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为了准确地理解作品,又必须了解作者创作时实际经历的思想、情感、意图等因素,以便翻译出既能体现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又具有一定译者审美创造性的作品。换句话说,译者必须与内化于作品的“隐含作者”进行文本要素的交流,了解其作为文本要素的本质存在,才能实现翻译文本内在要素的审美转化。
本文拟以苏轼诗词的英译为个案,分析苏轼诗词中隐含作者与原作者、译者的复杂关系,揭示在翻译实践中,“隐含作者”对于忠实领会原作者创作风格与创作意图的重要性,为当代古典诗词翻译实践提供方法论启示。
一、“隐含作者”与原文本意义的生成
在苏轼诗词的英语翻译实践中,首先需要明确原作中的“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所谓“隐含作者”,按照韦恩・布思的看法,是指“读者从作品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的形象,作为不同于原作者自我的叙事者,它是原作者在具体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①即原作者在具体文本创作中所展现出来可供读者推导的、相对稳定统一的性格特点与写作风格。②
将“隐含作者”理论运用于苏轼诗歌翻译实践的意义在于:苏轼在不同的文本创作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构建出不同风格的作者类型,即不同的“第二自我”,而这个“第二自我”,对于形成苏轼诗词不同风格类型具有决定意义。换句话说,并非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本真面貌的“苏轼”,而是苏轼在具体的诗词中所展现的“作者”的其他自我,才是影响苏轼诗词审美风格与审美类型的决定因素。因此,假如我们在分析苏轼诗词时所依据的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作者”自我,而非潜藏于其诗词文本中的“隐含作者”或“第二自我”,就极易导致分析的讹误。这正如我们把生活中体弱多病的“苏轼”自我看成是其婉约风格的诗词的主要因素,就难以解释为何其又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豪放派诗词一样。
作为一位创作数量巨大、风格类型多样的天才诗人,苏轼诗词作品中隐含着面貌不一、个性多样的“隐含作者”。这些“隐含作者”既是作者超拔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原作、翻译原作的前提。但“隐含作者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在文本中始终保持沉默”,周晓梅、吕俊:《译者――与隐含作者心灵契合的隐含读者》,《外国语》2009年第5期。因而为了使隐含作者在文本中凸显出来,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中实际叙事者所传达的各种叙事声音与叙事话语,通过叙事声音与叙事话语确定隐含作者的身份与创作意图;而在具体的翻译中,则往往需要我们通过叙事视角的翻译转换来凸显隐含作者身份,再现作品审美类型与审美风格。
二、“作者”身份的同一性与翻译文本意义的还原
叙事视角翻译转化的第一种途径,就是作为“叙述者话语”的“隐含作者”与“原作者”取得身份的同一性,翻译亦遵循这一原则。而所谓“叙述者话语”,就是叙述者(narrator)径直就是诗人自己,他直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具体的诗词作品中,通常作者很少直接用人称代词“我”或者“吾”等代词,而是将“我”以隐含的方式藏匿于诗词中,从而表现为“忘我”或“零位指称”的一种文本状态。
在这种文本状态下,诗词就是作者现实经历的真实写照,隐含作者在文章中保持沉默,并与原作者取得一致,读者可以通过一些文学意象或文本要素,获得关于作品的大致判断,获知隐含作者的主要观点与文学立场。比如我们可以从诗词的人称代词对其作出区分判断,一为极少数的叙事主体(主语)出现的情况,即原诗词中出现“吾”“我”等第一人称代词,此类诗词如“老夫聊发少年狂”“我欲乘风归去”“夜饮东坡醒复醉”等。对于此类诗词,译者很容易作出判断;而翻译时,只需保持叙述主语的一致即可,它并不影响译文的质量。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亦即叙事主体在诗词中并不出现,而是需要我们通过诗词意境与叙述主体的互文性比照才能显出时,翻译叙述主体的选择,或言叙事主体是否用代词符码呈现于译文的问题,对于翻译的忠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国内译者林语堂和许渊冲的译文为例,与国外译者Turner John(唐安石)和Hinton David(戴维・亨顿)相比,就采用了不同的翻译叙述主体选择。原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仅仅28字,将西湖亦幻亦真、气象万千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时,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美丽;次句则写雨中的西湖若有若无、迷茫空鞯钠婷睿蝗、四句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摹述了西湖婀娜多姿的风致和神韵。整首诗结构凝练,通过对偶譬喻方式,给读者以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综合的感性美。从叙事主体的角度看,整首诗中,诗人以景状物,前两句描景,后两句抒情,但由于诗人巧妙地将作者主体性情感藏蕴于景色描写中,因而虽然在诗中叙事主体(主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两个动态性语词“欲”与“比”,来感受叙事者在场的强烈气息,这种气息在翻译时需要仔细辨析,并刻意凸显,这样才能较好地传达出原诗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通过比较这几个译本,来约略分析一下在翻译中叙事主体的凸显问题。对于具有强烈叙事主体气息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不同的译本作了不同的处理。
林语堂林语堂:《东坡诗文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94页。翻译为:“Like to compare the West Lake to ‘Miss West’”,“欲”与“比”被译为省略了主语的动宾结构“Like to compare”,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主语“我”的存在。许渊冲许渊冲:《苏轼诗词》,海豚出版社,2013年,第14页。将这句诗翻译为“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Lady of the West”,用的则是以泛人称代词作主语的表被动的“may be compared to”。而唐安石(Turner John)Turner John S. J., 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 Washington: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6, p.241.则用分行断句的方式,译为“For symbol of the Western Lake/The Western Maid you well may take”原文带有修辞张力的动态词“欲”与“比”,被直接译为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你”。戴维・亨顿(Hinton David)Hinton David, Mountain Home: the Wilderness Poetry of Ancient China, Washington, D.C.: Counterpoint, 2002, p.227. 译本最为直接,“I can’t help comparing West Lake to Lady West”一句的翻译,运用第一人称代词“I”,将叙事主人公暴露无遗。
总体来看,对于“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四个译本对其中隐藏的主语运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林语堂与国外译者戴维・亨顿,都将这一句界定为叙事者的行为与感受,因而翻译时将原诗主语化隐为显。这种译法的特点是将原诗中空白的、不确定的因素明确出来,使得译文有了明确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然而叙事主体“我”的出现,同时也会凸显叙事主体的自我意识,使读者在阅读时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与诗人“我”区别开来,拉大了诗歌接受主体与诗歌叙事语境的情感距离,冲淡了原诗中抒情写意的含蓄韵味与自然的诗歌意境。
另外两种不同的翻译,许渊冲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直接道出拟物主词“West lake”,从而将主语客观化,使叙事主体的指意模糊。但这种抑制叙事主体“我”的符码化倾向,却较好地保持了原诗的模糊性、含蓄性,亦即物我为一的融合状态。庞秀成:《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外国语》2009年第5期。唐安石译本,则以第二人称“you”译出,径直将主语明晰化,旁观的“隐蔽的叙事者”成了意境中的主动参与者,虽然也使人能够明显感觉到叙事主体的存在,但却破坏了原诗的含蓄表达与优美意境。
通过以上翻译比较可以看出,主体明晰化的翻译,虽然有助于读者理解叙事主体,明白“谁在叙事,谁在抒情”,但它也往往带来消极的语义理解后果。特别是对于一些以写景状物、情景交融为特色的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会破坏原诗的诗意模糊性和诗歌内涵宽广的张力,失去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超然意境。鉴于此,我们认为,对于这首诗的翻译,应通过运用泛称主语代词以增加译文的含蓄性,让读者感受到古代诗歌的朦胧意象,传达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作者”身份的差异性与翻译文本意义的建构
叙事视角翻译转化的第二种途径,就是作为“叙述者话语”的“隐含作者”与“原作者”并不一致,因而翻译时,需要我们对人物话语的叙事视角进行转换。
在具体的汉语文本中,作者可能假托他所想表现的人物,如弃妇或者游子等,让其成为叙述者,讲述其经历和感受。与之相对应,我们在翻译时,需要理解原文本作者的视点,对原诗中的话语到底是“叙述者话语”还是“人物话语”(以及是哪个人物的话语)进行判断,以恰当传递原文本信息与蕴涵。在苏轼诗歌中,“借物托兴”类或言“代”体诗歌,在这一点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我们在苏轼“代”体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常常化身为侠士、豪客或各类妇女,以各类角色的身份与姿态叙事抒情。此类诗作要么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怀,要么传达对事物的寄托,不管怎样,作者总是力图在作品中隐藏起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又借用诗歌的叙述主体或叙述人物,曲折隐晦地传达诗人自己的声音。有学者指出:“隐含作者通过叙述者或人物的声音隐含地传达他的声音。这是隐含作者声音表达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文本中的某些话语虽然看起来是从叙述者或人物口中说出来的,但却含有另一层意思。这一深层的意思是叙述者或人物意识不到的,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叙述者或人物的意图,这一深层的声音只能是隐含作者的意图”。车文丽:《隐含作者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1年,第119页。因此对于此类诗歌,译者就应该解读文本中原作者所构建的、能引导译者对文本进行解读与传递的“第二自我”,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与隐含作者心灵上的契合,从而在翻译时准确地再现出原作的风貌和意蕴。
我们以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来看译者如何通过原文本的叙事视角进行转换,来传达原文的审美意蕴。《水龙吟》原文上阕是: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下阕是: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全词以摹写物态之精妙而一跃成为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似花还似非花”,语出白居易《花非花》词“花非花,雾非雾”,此处“花”指代杨花,用杨花的飘零本质,引出下文词人的感叹:无人爱惜,任其飘坠。“抛家傍路”,“抛”似无情,而“傍”却有意,可谓“道是无晴却有晴”。接着“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三句用拟人手法将柳枝比喻成离愁百结的思妇:纤细的柳枝,就像妇人百转的柔肠;嫩绿的柳叶,就像妇人的欲开还闭的娇眼,温婉娇媚之态呼之欲出。此处人与花合写,将描写视角从现实转为想象,笔法亦由实而虚,不再追求再现杨花的形态,而是通过隐喻思妇,着力表现杨花的神情。“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妇人梦中与夫婿相会,却不料被黄莺唤醒,怎么一个懊恼,妇人之态跃然纸上。
下阙旨在抒情,感叹春光不再的遗憾和惜春伤逝之情。“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百花凋零,春光不再,词人的逝春、叹春、恨春、惜春之情达到极致。既然“杨花落尽”,似乎咏物到此也难以为继了,然而“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诗人笔锋一转,开拓出另一番意境:杨花化为一池浮萍,花残身碎,剪碎了一地的暗香与叹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一句,诗人寓意灵活巧妙,将时光量化,铺于纸上,真可谓匠心独具,别出心裁。春色留不住,终是离去,二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而以花自况的女子难免联想到自身青春易逝、容颜易衰,凭添了几分愁绪,正是“水自飘零花自流”的真实写照。结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视角又转回杨花,将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此句原出自唐人诗句“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但经过苏轼的妙手神笔,却做到了引用有神无迹、虚实相生、笔墨入化。全词通过对杨花的描写,表现了玉人无尽的相思离别之愁,也极其隐约地表达了作者苏轼身世坎坷、仕途失意的感伤。
那么,在翻译中,应该怎样对应或转换原诗的叙事视角呢?其效果又会如何呢?对于这首诗,我们以国内5位译者杨宪益、许渊冲、黄宏荃、任治稷、戴清一,与国外2位译者James J. Y. Liu(刘若愚)和Landau Julie(朱莉・兰多)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先从词作不同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在原词中,作者借用的是词作主人公的话语,亦即第三人称叙述方式,表面上是写杨花、妇人,实际上是借香草美人以寄托作者身世之感和君国之忧。在翻译中,我们可以将其区别为“外视角”与“内视角”两种翻译方式,“外视角”指的是故事外的叙述者用自己的旁观眼光来叙事,“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事。当用“内视角”叙述时,人物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彩;而当用“外视角”叙述时,人物的眼光则往往较为冷静、客观、可靠。申丹:《何为“隐含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翻译时,我们必须掌握好这种视角叙述的区别,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传递原作的主题与风格。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依据叙事视角的不同,将原词分为五句,它们代表词人叙事视角的五次交错式转换。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3)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4)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第(1)句和第(2)句词人采用的是全知叙述的视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人称的“外视角”。当运用这种视角时,故事外的叙述者用旁观视点作为第一叙述声音,以引出下文的叙事话语。首句虽然没有交代主语,但其实应该是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无人”怜惜,任凭坠落;此句虽是客观的描述,却暗含了作者的感叹。词人由杨花的外在特征――物之“实”,借用“以物观物”的视角,进入了杨花的内在世界――“虚”的生命存在。就在这一实一虚之间,传达了“似与不似”的诗词意境,引发了读者感时惜人的人生喟叹。第(3)句由花及人,转换到妇人的视角,为叙述的“内视角”,由故事内人物“她”之寻郎梦醒的境遇,重新把读者带回了冷漠的现实世界,让人感受到词人企盼和寄托的破灭。而第(4)句仍采用旁白的方式,以暗示词人自己“有恨无人省”的感叹。到第(5)句,词人又一次转换叙述视角,从女子的角度来写,运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人物话语叙事方式,影射词作者自己的生存境遇与心灵感叹。
从叙事视角转移的角度来看,原文本通过几种视角的交替转换,巧妙地将描述与抒情相结合,实现了词作情中景、景中情的意境叠加与转换。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叠加与转换,给翻译带来困难,特别是当原作中人物视角并无明显的提示性词语时,其翻译就显得更为复杂。让我们分析一下该词的7位译者是如何在翻译中进行翻译叙述视角的转化的(见下表)。
原文杨译许译黄译任译戴译J.Y.LiuLandau
第(1)句旁白(无主语)her theyyounobodyyouno oneno one
第(2)句旁白(无主语)sheIyoubeautyyouitI
第(3)句女子shetheyyousheyouItendrils
第(4)句旁白(无主语)旁白旁白you旁白youyou旁白
第(5)句女子youyouI旁白youyou旁白
在上列7个译文中,杨宪益杨宪益、戴乃迭:《宋词》,外文出版社,2001年,第248页。的译作中对(1)、(2)、(3)句用的都是“外视角”叙事的第三人称视角,这种用故事外叙述者的视点来对译的方法,往往显得较为冷静、客观;第(4)句翻译时用的是旁白的方式;而第(5)句,则转用为第二人称叙事,好像是诗人与女子的对话。杨译几种叙事视点交叉错落,相得益彰。
在许渊冲许渊冲:《苏轼诗词》,海豚出版社,2013年,第52页。的译文中,第(1)句用第三人称复数形式they指代杨花;下来的“思量却是”用了主观的第一人称的叙事。这种用第一人称单数作为叙事视点的方法,表明的似乎是叙述者在娓娓表述自己的感情,译文显得逼真并声情并茂,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第(3)句用第三人称复数形式they一以贯之;第(4)句则用旁白,并在翻译“踪迹何在”时用第一人称we;第(5)句则又转为第二人称you。全词翻译用了三种人称,进行三次叙事视角转换,较好地还原了原词叙事视角的层次性和立体性。
黄宏荃黄宏荃:《英译宋代词选》,出版社,2001年,第122页。的译文,前四句都用了第二人称代词you,只有最后一句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视角转换与原文略相抵牾。
任治稷任治稷:《东坡之诗――苏轼诗词文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8页。译文首先是旁观者的角度,用nobody补足了主语;然后用了beauty和she,将视角转换到妇人;(4)(5)句又是旁白,无明确的主语,把叙述者隐蔽起来。这种翻译,从表面上看是叙述者“缺场”而实际上却是“在场”。整篇翻译与原文的叙事视角最为吻合,巧妙地再现了原诗的叙事视点和叙事结构,彰显了全词的主题意义,几乎达到了同原作的“等效”意义传达功能。
戴清一戴清一:《中国古典诗歌英译100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年,第200页。译文始终采用第二人称you ,译文视点单一,缺乏原词的错落美感,给读者留下的审美想像余地较少,表现力远逊于原文,特别是对原词力图通过杨花与佳人的境遇以暗示作者的生存境遇这一词作主旨,没有很好地传达出来。
James J. Y. Liu(刘若愚)James J. Y. Liu, 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p.85.译文一开始采用了无定代词no one ,然后用了11个它指代词it(its)翻译词作叙事主体。对第(3)句,译者则选用第一人称代词I ,突出了叙事的主观性(但与原文的人称不一致)。第(4)(5)句用了第二人称you,再一次进行叙事视角的转化。整篇翻译多种人称交错出现,既实现了叙事语境的客观化,又避免了因语境凿实而对词作丰富意涵的冲淡。
Landau Julie(朱莉・兰多)Landau Julie (trans.), Beyond Spring: Tz’u Poems of the Sung Dynas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08.译文中,第(1)句中,译者用no one译出“无人”,补充了原句的主语,用的是旁白叙事视角;第(2)句用了主词I,表达的是诗人的情感;第(3)句则用tendrils,指的是植物的卷须,看不出原文从花到妇人的视角转换,因此应属于误译;在(4)(5)句翻译中,当景物描写与人物的眼光结合的时候,译者采用的是旁白的视角,通过隐藏的叙述者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或情感,显得自然而贴切。
通过如上翻译视角转化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从原文本的叙述角度着手,正确领会隐含作者(即作者的第二自我)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尽力把握原文的聚焦模式,在翻译时尽量保留或者创造性地运用其叙述技巧。特别是要能够从原文本叙述者的声音里辨别出隐含作者所代表的情感因素,通过叙事视角的巧妙转换与组合使用,尽最大努力在译作中重现原作者的声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