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设施建设论文范文

设施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设施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设施建设论文

第1篇

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大部分企业都重视对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设施而言,其建设工作自然也就容易得到重视,在国外企业出资建设文化设施,而且后续的运行和管理都是政府买单。例如企业中的图书馆,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来进行管理,其效率显然是低下的,为此采用了计算机的手段来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其检索工作变得高效,所需员工也大为减少。此外,尽管该图书馆的资源非常丰富,但他们却不允许开展创收活动,只靠企业所给的经费来过日子。有很多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公园等都是当地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档建筑,为这些形形的场馆和建筑在丰富企业文化生活和服务方面发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通常无可替代的,为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当前,我国目前正处于文化建设大发展时期,各地企业的文化产业需要快速建设并应用,这些都应好好学习研究以往的经验。特别提出的是政府直接参与的体育活动,对职工来说是最大的激励;另外,综合内容,为设施资源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企业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设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对此有共同的认识。文化设施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职工,同时在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自身重要的作用。文化设施通常是由企业投资兴建的,其目的是满足广大职工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具备很好的文化性与公共性,否则便只能算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建设,而不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设施。文化也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文化设施应该要看作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高低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紧密联系,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文化设施具有本身的功能,他还可以成为职工文化休闲娱乐聚集的场所,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更能营造一种社区感和场所的归宿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有文化才有活力。

三、企业文化设施建设的意义

第2篇

BOT意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BOT最本质的特点是使私营企业资金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其典型形式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几家投资人所组成的项目公司特许权利——就某项特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项目所在地政府,项目设施的所有权最终归属于政府,因此,BOT模式有时也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

简而言之,BOT一词是对一个项目投融资建设、经营回报、无偿转让的经济活动全过程典型特征的简要概括。BOT方式不仅是一个融资的协议,而且还是一个长期专业化的协议。在协议的基础上,公私双方建立起伙伴关系,并向公众提供经济、高效的服务。

20世纪70年代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预算越来越紧张,而面对的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政府充当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越来越困难。BOT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满足了普遍性的内在需求。各国都开始运用这种新的模式进行城市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英法海峡隧道、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我国第一个正式批准的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电厂等。

BOT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操作过程复杂,中间环节较多,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比较完善的特许协议来规避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BOT项目中,最重要的是资金的融资方式、风险的分担、资金的结构、回报率的确认以及政府与项目公司各自的地位等问题,这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和双方合作关系的长久维持。此外,BOT项目需严格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BOT模式适用于那些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建成后具有稳定收益的建设项目。经营性政府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发电站、高速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具备这一特点。通过BOT模式,政府得以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利用民间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项目建设的初始投入,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领域。目前,BOT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已成为经营性城建项目中一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融资模式。

二、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融资方式

ABS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具体而言,它是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在于通过其特有的信用等级提高方式,使原本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照样可以进入国际高档债券市场,利用该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高、债券利率低的优势,大幅度降低项目融资成本。

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ABS证券可以不受项目原始权益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绕开一些客观存在的壁垒,筹集大量资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优势具体表现在:(1)政府通过授权机构投资某些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特设信托机构发行ABS证券融资,用这些设施的未来收益偿还债务,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刺激经济增长。这样,政府不需用自身的信用为债券的偿还进行担保,不受征税能力、财政预算(如发行债券)法规约束,不会增加财政负担,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2)采用ABS方式融资,虽然在债券的发行期内项目的资产所有权归SPV所有,但项目的资产运营和决策权依然归原始权益人所有。因此,在运用ABS方式融资时,不必担心项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被外商所控制和利用。这是BOT融资所不具备的。(3)发债者与投资者纯粹是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改变项目的所有权益。因而,避免了项目被投资者控制,保证了基础设施运营产生的利润不会大幅度外流。作为业主的政府无需为项目的投资回报做出承诺和安排。(4)减轻了银行信贷负担,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分散投资风险,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广的投资渠道。

三、TOT(Transfer-Operation-Transfer)融资方式

TOT意为“转让——经营——转让”,此模式是指通过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从而获得资金

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内,投资者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该资产取得现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资和合理的回报后,再将该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转交给原产权所有人。

TOT模式与BOT模式不同在于:TOT模式是投资者购买已经建成项目,政府获得此资金建设新项目,而BOT是投资者通过建成项目,从而得到政府的特许经营权的一种融资模式。

四、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融资方式

PFI意为私人主动融资,是指私营企业或私有机构利用自己在资金、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在此模式下,私营企业与私有机构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融资和建设,项目公司把项目出售给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PFI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在于:PFI实行全面制,人包括咨询公司、设计院、监理公司和建筑管理公司,由这些人实施并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同时PFI模式并不完全遵循BOT的3个过程:建设——经营——转让。根据资金回收方式不同,PFI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1)独立运作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发,遵循“建设——经营——转让”3个过程,在遵循有关法律基础上,PFI公司独立经营、自行收费、自负盈亏,项目期满后转交政府。

(2)建设转让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以后,政府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数量等情况,向PFI公司购买项目经营权,不遵循“建设——经营——转让”3个过程,但在一定期限内,PFI公司负有对项目进行维修管理的责任。

(3)综合运营型。对于特殊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数量因项目性质和规模不同而不同,资金回收方式以及其它有关事项双方在合同中规定,这类项目有时也称为“官民协同项目”。

五、PPP(Private-Public-Project)融资方式

PP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得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最原始的形式是在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的、比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Finance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的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确切地说,PPP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系列可能的选择,如服务或者管理合同、计划—建设、计划—建设—运营,等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1)希望转移更多的风险到私人部门;(2)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用效率;(3)提高对社区使用者的收费效率和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融资模式只是从形式上对资金需求给予基本保证,但要从根本上克服资金短缺的瓶颈,除了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之外,还要积极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内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顺利推行提供制度保障,应放松准入限制,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邓淑莲.中国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7).

[2]赵黎明、景春华.城市经营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1.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3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596.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55%;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93.6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2.98%;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包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收入)达到1745.12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79.55%,占人均纯收入的42.15%[1]。由此可见,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问题。

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和农业气象服务等,可以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自1949年以来,中国农田灌溉规模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1962——2002年,中国人口增长了1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50%,但是人均灌溉面积增加了50%。全国粮食产量净增2.6倍,其中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40%的灌溉土地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80%。据资料分析,约有60%的粮食作物,75%的经济作物和90%的蔬菜作物都生产在灌溉农田上[2]。

截至2007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达到46.4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83%,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3.50%。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02亿吨,比2006年增长0.72%,较1980年增长了1.81亿吨[1]。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民的农业收入的增长。

2.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目前中国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等条件下,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从价格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关系到国计民生,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虽然政府在特定时期(战争、自然灾害等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刺激农业生产,但是政府无法长期将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产量大,产品的差异性比较低,农产品市场是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形态。在这种市场形态中,每一个生产者,也就是农民,都不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也就是说,由于缺乏垄断力量,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总之,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价格会保持在比较固定的低水平上,农民无法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高收益。

(2)从产量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中国农村目前的经营形态下,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有限,这意味着单位农户所拥有的土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中国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众多,要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调整,因此,中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户不能够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扩大产量。另一方面,除了通过扩大土地规模,农民还可以通过追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或者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高产量。但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样是由市场所决定,即使通过政府的力量,也无法把它们的价格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提高耕地质量又是长期性的努力才能见效的措施,这就决定了农民通过追加生产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利润的空间有限。因此,在中国农业目前的经营形态下,虽然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及分类

农村基础设施(RuralInfrastructure)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它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通常纳入到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主要内容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和农户用水设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等;二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医疗卫生与体育设施等;三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如教育、道路和通信设施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增加总收益来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是不太实际的。由于农民的农业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和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差额,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必将成为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途径。

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与农业生产总成本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科学、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主要体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中的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旱灾已经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1949年——1998年,中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3.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成灾面积1.31亿亩,全国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238万吨。50年中有10年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受旱面积均超过4亿亩,成灾面积超过2亿亩,相当于五年发生一次重旱。2007年中国旱灾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14%,其中旱灾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8%[1]。旱灾面积的扩大,尤其是成灾率的攀升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象条件多样,农业发展不平衡。尤其在西部地区,农业主要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中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在中国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想致富,先修路”的标语,由此也可以看到,农民已经意识到道路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有效的专人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与农业销售、运输成本有关。如果没有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行的针对“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业收入。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交通和仓储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加谈不上增加附加值和为农民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部分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诸如修建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等项目均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加强其建设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成果可以说明这一点。截至1997年,国家以工代赈累计投资98亿元,各级政府的配套投入也在1:1以上。1996年中央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总规模为98.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亿元,占总投入的40%。由于实物携带上的方便,1996年以后,以工代赈全部改为支付资金。全国共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200亿元,国债资金5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每年除从财政预算内安排40亿元资金外,还从国债中安排20亿元,在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牧场建设、人畜饮水等方而,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又从国债资金中安排10亿元搞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2003年又增加了5亿元资金[3]。以工代赈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而貌,在促进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政府明确规定,在继续加大对重点贫困县扶持的同时,适当扶持其他贫困地区,新阶段的以工代赈工程还在继续。

4.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在农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使农民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在中国占全国总人口63.8%,户数占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普遍高昂。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高昂的电费对农户的实际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分别为45.94,94.38,和26.12,2007年中国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的这三样耐用消费品的台数分别为96.77,137.79和95.03,二者相差仍然很大。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36元,相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高出一倍[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却要比1991年的价格低很多,可见,主要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量的因素不是耐用品的价格,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年12月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和909元,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带来农民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消化家电业的过剩生产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中国农村人均耕地稀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很低,单单依靠农业收入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这是影响中国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次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制约。近几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二三次产业收入所占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呈现下降的趋势:2000年二三次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为2000年为23.58%,2005年下降到20.32%,2006年略有回升,为21.22%,2007年再次降为20.45%[1]。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农村乡镇企业体制落后等原因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达不到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招商引资成为空谈,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困难,产业升级难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难以改变等等。由此可见,要改变农村二三次产业发展举步为艰的状况,必须首先从基础设施抓起,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搞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这样才能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比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和推广新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促进劳动力使用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增加生产收入。就中国农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另外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机械和化肥来说,劳动力是一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这三种生产要素具有替代关系。绝大部分农活,如:脱粒、收割、播种等等,既可以通过机械完成,也可以通过劳动力利用手工完成。如果农民的身体较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手工工作,从而可以节省支出,提高收入。同样,如果农民的身体条件较好,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业成本,更有利于减少农产品的化肥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农家肥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劳动者降低物质投入,节省物质成本,提高收入。

摘要: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选择[J],改革,2005(3):59-65。

[3]陈可可,左婷:浅谈“以工代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4。

[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56-59。

[5]郎永建,张尚民,李长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2):81-83。

[6]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7]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11-18。

[8]徐克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创新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20-21。

[9]徐梅:论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J],天府新论,2005(2):46-48。

[10]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5(3):66-69。

第4篇

关键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旅游专业人才;教育

1海南国际旅游岛概述

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

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内涵是:确立新目标,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开放之岛、欢乐阳光之岛、休闲度假之岛、生态和谐之岛、服务文明之岛”;建立新体制,参照国际惯例,构建海南更新更特的旅游发展和管理体制,为中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进一步扩大国际游客的免签范围,为游客进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自由;在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全面开放市场,率先实行我国人世的承诺。

2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建设及运作离不开各个方面专业人才的参与,尤其是旅游专业人才。分析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内涵及目标。可以看出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旅游专业人才。

2.1旅游规划人才。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到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到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

在第一个阶段,海南省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高水平编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施国际化改造,全面推进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因此,具有专业水准的旅游规划人才不仅可以参与总体规划的编制,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及实施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旅游策划人才。

海南省具有不可替代的热带旅游资源,但如何进行海南省旅游形象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服务策划及旅游节庆活动策划对海南省旅游资源能否国际化非常关键的因素。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研发、设计出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在高起点、高水准规划的基础上,构建融观光、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格局;强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开发豪华邮轮旅游、水上活动旅游、森林旅游、康体旅游、体育旅游等精品专项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深度策划、开展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增强旅游产品的国际性影响力。

2.3市场营销人员。

2007年,海南省共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外国人59万人次,同比增长27%,而同年海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万余人次,海南省可招待2500万人次,因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营销人员正是针对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市场、不同产品进行不同营销方式。

对于海南省来说,主要是巩固港、澳、台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俄罗斯市场,逐步拓展欧洲、澳洲市场。用好用足现有的旅游优惠政策,加快开辟新国际航线,强化海南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提高海南旅游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国际高端游客到海南休闲度假。

2.4旅游管理人才。

国际旅游岛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旅游管理国际化。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要明晰政企职责,实行政企分开,把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力量集中到宏观产业指导上来;要改革和完善各级旅游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审批行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加强旅游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应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尽快建立一批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企业及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中介机构,为政府当好行业管理的助手。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使之成为加强行业自律的主体。

2.5旅游服务人才。

要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操作流程,实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人为本,围绕游客的需要,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要创新旅游培训工作思路,着眼于提高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旅游服务业行规、法规、操作模式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结合服务需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全行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国际游客所占的比例也将从目前的不到30%上升到60%,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运营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

3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所需旅游专业人才教学内容

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好形势,为其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海南省旅游专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作为海南省最重要的旅游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本人认为海南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教育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较高的道德素质。

随着国际游客的比例不断增高,将会对海南省旅游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如果没有坚定正确的道德修养,将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效应,因此,道德修养教育至关重要。道德修养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行为的准则,而且旅游从业人员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因素和手段,它对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一素质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旅游从业人员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没有对事业的责任感,就无法满足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需要。

3.2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技能。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旅游专业人才对国际旅游岛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现代认识。除旅游学基本理论外,还应对与旅游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可以使旅游从业者准确把握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趋势,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国际旅游岛发展中各种关键性问题。目前海南省大多数旅游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较差,需要进行系统补充。同时,旅游业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旅游服务第一线的从业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和考核,这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有非常举足轻重的作用。

3.3宽广的知识面。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止设计旅游一个行业,同时对海南省的各个行业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是以旅游为契机,促进海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各个行业的新信息的掌握对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旅游业又是以旅游者服务为中心的综合产业,它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特定的复合智能结构要求。

3.4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旅游岛人才建设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方法上的创造力,敢于否定和突破传统或落后的管理模式,能不断创新,改善现有不适应管理模式;理论上的创造力,探讨旅游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学科应用上的创造力,积极大胆地把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式、最佳途径和最佳效益。

4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针对国际旅游岛对专业人才及培养内容的需要,其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

4.1课堂讲授方式。

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扎实的理论知识的要求,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大多数在室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完成。这种方式可以让从业人员对一个学科的概念、基本理论、架构等有非常系统深入的了解,对于具体实践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如何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培养培训的竞争力也对高校旅游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4.2课外实践方式。

旅游行业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一个行业,仅仅只有室内课堂讲授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必须。目前主要方式就是在酒店、旅行社等地进行真枪实弹地工作,一般采用实习方式,时间大概在半年左右,这种方式对学生的锻炼培养和提高效果非常好,这种方式对于国际旅游岛所要求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4.3专业讲座方式。

国际旅游岛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时时补充旅游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只有在旅游行业第一线的人和旅游资深专家学者才会有非常快速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因此,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邀请旅游行业第一线的从业者和旅游资深专家学者给学生作讲座,这对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扩大知识面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5小结

海南省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将会对海南省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其中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5篇

水利建设概况

1防洪工程建设

我省夏季雨量集中,使夏季治理洪涝灾害尤为重要。截止2000年,我省共建成各类防洪工程7.8万项。其中江河堤防6242km,保护635万人,1830万亩耕地;建成各型水库1311座,塘坝4万多座。总库容298亿m3,兴利库容169亿m3[5]。全省41座防洪城市基本上达到了防洪标准,基本完成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汛通讯及水文测报设施等非工程措施建设得到加强。在遇到洪涝灾害时,防洪工程可以囤积水源,以便遇到旱灾时就有足够的水源,如今全省已形成除害与兴利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抵抗洪、涝、旱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抗旱减灾效益。

2农田水利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杂豆,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多年来,全省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工程为骨干,蓄、引、提、排等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增收,为我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水利保证,从而促进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谐农村建设的前提,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人才培养和国家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从而为我省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打好基础。

3城市水利建设

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山塘水库被填埋,地表硬化了,河涌也失去了补给水源,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流入河,造成了水质污染严重。因此,实施城市水利建设管理,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如在城市应该成立一些诸如水利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水资源检测公司等。既可以解决水利建设投资问题,又保障了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高效运营,从而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建设城市水利工程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在做好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为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各水利建设应该在政府的管理下实施统一化管理,从而促进城市的水利建设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4其他水利建设

通过多年的建设,吉林省水利建设还在居民供水、小水电事业、水土保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缺水矛盾日益突出。这些年,全省农村乡镇供水、防病改水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已基本解决各市自治区饮水问题。全省水电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止本世纪初,已建成小水电站150多处,装机30多万kw,年发电量7.5亿kw/h。渔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均内陆水面占有量位列全国第三,可养鱼水面在全国排第八位。全省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水土保持监督力度,从而减少人为引起的水土流失,全省治理与破坏的比例下降了76.9%,改变了破坏大于治理的状况,全省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国到现在,我省的水利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薄弱,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要求;二是大型骨干工程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水利规划建设等基础工作滞后,不能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四是现有水利管理体制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五是缺乏水利建设人才。这些问题是在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变水利建设工作多年来的陈旧观念,需要我们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探索水利建设的新理念、新对策,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提过良好的保障。

加强水利建设

为了解决我省的水利建设问题,缓解水资源短缺等趋势,我们应该加强水利建设,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还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水利建设的问题,加强水利建设。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认识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加强水利建设方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我省的水利建设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加大投入,从而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二是加强我省的基础水利措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加强水利建设;三是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四是要优化水利管理体制,合理规划水利管理;五是引进先进人才,科学建设水利工程。

第6篇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4月美国全面爆发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巨幅震荡和急剧下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2008年l1月,国务院提出2010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10项措施。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隋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极强。如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史证实的经济规律。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196处,导致我国南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拉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B0T融资方式

通过BOT融资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进行投资

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2%~18%。在阿根廷,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私人投资也高达40%。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4.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第7篇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oA:b^8K1Qy7a?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dY5`7m!WMKC,N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KJ8Nq}5h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owo[W#KrC(一)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m8|5o-_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evjp

3[.q6|,br9m"K(三)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uwV|x0p8x,M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Q)^*tk"CHb0p;s.Z

4FJ4tI3Ic7NNn$f:~(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x#SxN.U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W)nT9a9r%u

]`_n8gA结论

PlZ2g-nw?)D

D(aT%k&bgD''''_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QIxF#W;Rc)JMU(L

''''k}-nd1s{(u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

[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2005.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投影寻踪法;生态城市评价;石家庄市

“生态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指将“生态系统”思想引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它最早是由前苏联生态学家0.Yanitsky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时提出的。之后,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定义。如1984年城市生态学家0.Yanistky提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维护,一种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美国生态学家R.Richard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低污、紧凑、节能、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虽然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停的争论、探索、修改、完善之中,但在原则问题上,人们已经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生态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它的区域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且一般要求具有以下几种特性: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结构合理以及关系协调。

1生态城市测评方法概述

生态城市评价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一套科学客观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下功能:①帮助在操作层次理解什么是生态城市;②使城市建设转向生态城市建设;③衡量生态城市建设的趋势和速度,综合衡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协调程度。

具体到测评方法而言,不同的测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指标体系的属性,由于各种方法的机理不同,方法的层次属性相异,在应用不同的测评方法时,测评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反映一个城市的全貌,体现上述生态城市的内涵要求,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体现城市系统的本质和原貌。在数学分析方面,系统科学专家运用定量分析技术开发了几十种测评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FA)以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层次分析法对应生态城市评价是不适用的,因为指标之间是不完备、不互斥的;因子分析法是较常用且简单的方法,能够反映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概状况,但会丢失部分信息;网络分析法能够比因子分析法更全面地反映生态城市的概况,但其前提是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晰,这一过程需要作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借鉴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实践证明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投影寻踪评价法,将其应用到生态城市评价体系中。

2基于实数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法

投影寻踪评价方法是针对目前常规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形式化、数学化等局限性,以及对某些高维、非线性、非正态评价问题的适应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提出的一种由样本数据驱动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把高维数据通过某种组合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上,对于投影到的构形,采用投影指标函数(目标函数)来描述投影值暴露原系统综合评价某种分类排序结构的可能性大小,寻找出使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即能反应高维数据结构或特征)的投影值。然后根据该投影值来分析高维数据的分类结构特征(即寻求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其中,投影指标函数的构造及其优化问题是运用投影寻踪方法成功的关键。

遗传算法是解决函数优化问题的数据挖掘方法。遗传算法源于对生物系统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是Michigan大学的Holland教授及其学生根据生物模拟技术创造出来的自适应概率优化技术。遗传算法通过计算机编码实现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复制、交叉、变异、显性、倒位等遗传过程,实现系统设计、函数优化等复杂过程。它与传统的算法不同,传统的优化算法是基于1个单一的度量函数(评估函数)的梯度或较高次统计,以产生1个确定性的试验解序列。遗传算法不依赖于梯度信息,而是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来搜索最优解,它利用某种编码技术,作用于称为染色体的数字串,模拟由这些串组成的群体的进化过程。遗传算法是通过有组织、随机的信息交换来重新组合那些适应性好的串,生产新的串的群体。

基于实数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聚类评价(ProjectionpursuitclassiifcationevaluationmodelbasedonRAGA,PPCE)模型的分析过程包括以下4个步骤。

步骤1:评价指标值的归一化处理。

步骤2:构造投影指标函数。投影寻踪方法就是把P维数据综合成l维投影值。然后根据1维投影值进行分类。在求投影值时,要求投影值的散布特征为:局部投影点尽可能密集,最好凝聚成若干个点团;而在整体上,投影点团之间要尽可能散开。基于此,构造投影指标函数。

步骤3: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当各指标值的样本集给定时,投影指标函数只随着投影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投影方向反应不同的数据结构特征,最佳投影方向就是最大可能暴露高维数据某类特征结构的投影方向,可通过求解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问题来估计最佳投影方向。这是一个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用常规优化方法处理较困难。模拟生物优胜劣汰规则与群体内部染色体信息交换机制的加速遗传算法是一种通用的全局优化方法,用它来求解上述优化问题较简便和有效。

步骤4:排序分类。根据步骤3求得投影值,并进行排序分类。

3投影寻踪评价法在石家庄生态城市测评中的应用

3.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指标体系含5个子系统,63个指标分量。数据来源主要有《石家庄统计年鉴》(2001—2007),《石家庄年鉴》(2001~2006),《中国环境年鉴》(2001~2005),《河北环境统计公报>(2oo2—2007),《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OO7),石家庄市卫生信息网,石家庄市商务局,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公众网,中国生态网,石家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地方志网站等。对于个别变量在某些年份缺失的问题,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法、均值法或者成果参照法来估计指标值。如果超过3年不可获得,则将其去掉。对某些不容易定量的指标的量化问题,本着实用的角度,这里采用评价等级的方法确定。

3.2数据处理原始数据在进行分析之前,要先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该文将原始数据处理为0~1的无量纲数据。

3.3对各子系统的评估利用MATIAB软件实现基于实数遗传算法的计算。下面是对石家庄生态城市各子系统的计算分析结果。

(1)资源支持子系统。2OO2~2003年资源支持发展平稳,2OO4~2OO7年,该资源系统得到了较大发展。科技水平、科技资源、文化状况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影响指标。

(2)经济发展能力子系统。除2001年经济发展能力倒退之外,2OO02005年经济发展能力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05——2O07年发展能力平稳。经济竞争力、经济运行效率、经济水平和经济推动力是主要影响指标。

(3)社会支持系统。除2001年社会支持系统得分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有所增长,2002年有1个陡增。社会保障、住房、信息获取能力和社会公平是主要影响指标。

(4)环境支持子系统。2000~2O02年环境状况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3~2037年环境不断改善。气候变化、地表水、噪声和大气环境是主要影响指标。

(5)体制与管理子系统。2000~2001年得分下降,到2002年得分有1个陡增,随后发展水平比较平稳。科技投入、财政能力、环境管理和战略实施是主要影响指标。

3.4对石家庄市的综合评价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石家庄生态城市的建设状况,笔者对63个指标变量进行了综合投影寻踪法分析。石家庄市综合评价得分(即投影值)为:

Zmax=(1.8802,1.8564,2.3935,2.8093,3.3172,4.1416,4.5966,5.6911)

石家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测评得分排序为:2001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OO4年<2005年<20O6年<2O07年。即从2132年开始石家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中。根据最佳投影方向n,可进一步评价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科技水平、科技投入、经济竞争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经济推动力、综合管理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和水质,再次是文化状况、教育水平和大气状况等,其他指标影响较小。

第9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湛江;城市空间;开发策略

Abstract:Forsomehistoricalreasons,theconstructionofurbancenterinZhanjianglagsbehindthedevelopmentofthecity.Basedon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realisticconditionsofcityspaceandurbancenterinZhanjiang,thisarticlewillcomeupwiththeconstructionspheresandobjectivesaswellasdevelopmentstrategiesofZhanjiangCity.

Keywords:urbancenter;Zhanjiang;urbanspace;developmentstrategies

1城市中心区的相关内容

1.1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复合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集中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风貌,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现代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城市中心区衍伸出多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如城市闹市区,中央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动区。这些不同概念的中心具有不同的功能内涵,在空间上有分有合。城市中心区往往是承载多种功能的区域,比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叠加。因此,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1]

1.2城市中心区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1.2.1品牌效应。城市中心区往往集聚着城市最重要的商业、办公、公共文化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场所反映了城市风貌、承载着城市文化,保存了城市信息,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名片。

1.2.2集聚和辐射效应。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地。资源聚集所带来的乘数效应扩散到周边区域,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幅射带动作用。同时,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中的极核,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

1.2.3服务效应。城市中心区是行政办公、咨询服务和商业、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承担着对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服务功能。有些中心区也是城市交通枢纽或交通换乘中心。

1.3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有三种基本模式

1.3.1在原有旧城中心区基础上继续发展

城市用地由原有城市中心区向外拓张,城市中心位置没有太多变化,旧城中心区以改造更新为主,以适应新的形式。

1.3.2新建区域与旧城中心区形成复合型中心

城市原有中心区由于空间局限或者出于城市保护的需要,难以作出改变。为适应中心区继续发展的需要,在旧中心周边新建一些设施,形成复合型中心。

1.3.3新建城市中心区,代替旧城中心区

由于旧城改造困难或城市发展政策等原因,对旧城中心区停止建设,着力发展新城中心。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中心区转移后,旧城中心区环境改善,原有中心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二是旧城中心区随城市中心区转移,中心地位被取代,逐渐衰落。[2]

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小,以单中心为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功能复杂,单一城市中心无法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所以形成以主、副中心相互渗透的多中心模式。

2湛江市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进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我国大陆最南端,居粤、桂、琼三省交汇处。其三面环海,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3]

湛江现在的城市格局的是历史形成的,也与历次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直接相关。

近代城市形成:

湛江市城市形成较晚,主要城区赤坎原为小商埠。1899年,法帝国主义入侵,建立租界“广州湾”。在殖民时期,湛江形成了外国人聚居为主,以霞山为中心的商埠和中国人聚居,以赤坎为中心的老城区。

城市扩展:

解放后,湛江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区确定为有港口的霞山,形成了解放大道和人民道两条城市中轴线,初步形成了霞山赤坎南北双城的基本格局。1973年,湛江港大规模扩建、南海石油西部公司基地、湛江远洋渔业基地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设,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除原霞山组团外,增加了赤坎组团和调顺岛组团。

城市基本成形:

1983年湛江地、市合并,1984年湛江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设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南油基地为主体的坡头组团,确立了以霞山区、赤坎区、经济开发区、坡头区、调顺岛等五片区为组团。随着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湛江市初步形成了环海式组团式空间格局。

从湛江城市空间发展轨迹来看,湛江没有形成相对较集中的中心区域,这种空间格局延续至今,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

(1)霞山区和赤坎区基本上是两座独立的小城市,各有自己的区域中心;市级行政办公地点分散,市委、市政府处于赤坎,政协和人大位于霞山;坡头区主要集中布置了南油公司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与主城区隔海相望,形成了小而全的局面。城市缺少以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统一功能体系。

(2)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密集,目前城市建设,很大部份都是集中在霞、赤两地旧城区中进行。在旧城区见缝插针式的建设,造成了旧城区越来越拥挤,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被破坏殆尽,旧城改造成本不断增大。

(3)新城区在原有旧城区基础上向四周摊大饼式的建设,使新城区整体景观缺乏应有形象。一方面,彼此分散的公共设施没有形成整合的态势,造成没有“统领”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中心。另一方面,城市缺少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场所,使城市形像缺乏特色。

(4)旧有的城市中心如霞山,赤坎偏于城市一隅,两区的中心相隔近20km,目前主要通过棋川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相联系,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把整体的城市内部的高频率、短距离人员、物资流动分化为两个以上独立的市区之间的流动。其结果是限制了整个城市内部的流动,并造成城市内部运输能力的相对利用率降低。

(5)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霞山、赤坎之间,在空间上是湛江市的中心位置。但由于开发区规划管理是由开发区政府独立行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亦由于其性质而与总体规划相悖。管理体制的脱节和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发展方向的矛盾,令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缓慢。[4]

3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区位和建设目标

3.1对上层次规划的引导分析

《湛江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提出:城市总体发展确定为环海湾拓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海湾型的“片区+组团”的结构形态。

该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中心城区,增加中心城区幅射能力,缓解老城区拥挤状况,拉动城市整体发展,改变城市面貌。这对于湛江中心区的选址提供了指导作用。

3.2中心区区位和范围

城市中心区范围确定为北至龙潮东路,南至乐金路,东至海边,西至开发区边界;中心区以人民路为南北轴,乐山路为东西轴,形成以乐山路三帆雕塑为中心的“金十字”。区域面积约为4km2。

城市中心区具体区位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政策优势: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以促进本区开发建设。

(2)区位优势:本区位于湛江市城区中心位置,南北与霞山、赤坎为邻,东面经跨海大桥与坡头区相连。

(3)交通优势:本区距离机场、火车站、港口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优势明显。东西向的乐山大道、海湾大桥横跨本区,南北向的人民大道、海滨大道贯穿本区,这些道路方便了本区与市内外的交通联系。

(4)用地条件:该区域土地储备充足且地势平坦,未开发建设用地主要为荒地、坡地,有利于城市建设。

(5)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该区域道路、电信、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3.3中心区建设目标

希若·波米耶在《成功的市中心设计》一书中,认为一个成功的市中心应该是“健康而有活力的市中心”,“充满着生活,情调,变化和机会”。

湛江市中心区未来是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形成“一核、两轴、多区”的空间结构,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1)未来的中心是城市多中心体系中的一极;其建设目标之一是形成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

(2)营造城市活力之都,鼓励多样性和功能复合,激发“经济活力,文化活力和社会活力”。[5]

(3)保存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构建具有人性尺度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创造宜人的工作、居住和休闲空间。

4湛江市城市中心开发策略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以塑造有活力、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为开发重点。

4.1政府主导,建设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心区用地控制,对未征用土地应控制其转让,严内私人建房,对已转让土地,限期开发;二是高水准编制中心规划,对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采用国际招标方式、扩大中心区影响;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4.2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中心

湛江在中国的城市群中是极具特色的北热带海滨城市、港口城市;既是一座具有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城市,又传承了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法国风情的殖民文化也在城市肌里上留下了烙印。城市中心区应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在轴线营造、标志性建筑、空间营造、重要街区和主要的节点等方面体现这些独有的文化特色,建设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

4.3处理好中心区开发与老城区建设的关系,明确城市各组团功能,形成有机统一,有序竞争的主、副中心格局。城市中心区作为湛江市的行政、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信息中心,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和东海岛各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的区级中心,形成有机统一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避免城市空间的过度密集,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心从本质而言是资源聚集的反映,有必要引导全市的主要商务办公集中于中心区范围内,促成中心区开发的集约和聚集效应。

4.4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土地价格杠杆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中心建设以办公设施、酒店及零售等服务设施、展示会议中心,以及居住设施为主,因此中心区建设用地以公共设施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而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共设施用地占19.61%,住宅用地占25.5%、用地比例较低,需要作出调整。运用地价杠杆调节上以形成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具体操作上可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商业、办公、金融等服务业态调整。

4.5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和改造位于中心区域的“城中村”。

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目前有一大部分为霞海村、龙潮村等村集体用地,区域内农民自建住房较多、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不利于中心区开发建设。根据“城中村”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政策,采取拆、改、迁、留并举的改造策略,以就地环境整治,合理利用保护,局部拆除改造和基本拆除新建等不同形式,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差距、改善环境、转换土地所属关系,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为市中心区的开发提供土地储备。

4.6梯次开发,采用中心开发,后周边开发,先公建,后商业开发的建设秩序。

中心区开发采取梯次分级开发。由人民路、乐山路向两侧开发,由赤坎、霞山老城区向新片区开发是比较好的开发路线,这样也有利于配套建设实施与延伸。开发项目上,以公共建筑、公用设施为拉动项目,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商业开发价值,实现滚动发展。

4.7开发模式选择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模式有两种。涉及公共利益较大的公共设施,文化体育设施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开发模式;商业、房地产及一些基础设施可以采取公共和私人联合开发的模式。中心区的开发应引进战略投资商、采用联合开发的形式、以提高开发品质。

综上,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区块的发展是非均衡的,湛江中心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极点,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国家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相继落户湛江,以及湛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经济支持。明确中心区的发展目标和采取适当的开发策略,以及政府的引导调控力度将成为中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明.从“DOWNTOWN”到“CBD”—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1999(1):58-63.

[2]宋云峰.中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Z].2003.

[4]万向东.CBD与湛江城市建设[J].

[5]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7.2.

第10篇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但大多数中小城市经济力量较弱,发展水平不高。“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城市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瓶颈之一,也是影响宏观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的拦路虎。”“社区的社会基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内容很多,大到社会层面的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小到区域层面的区位特征、区域公共政策,都是制约社区生活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包括政策与经济两方面。一方面,政策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政策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政策、人事政策、社区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的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都受到政策所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制约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城市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越雄厚,城市社区设施建设的硬件水平就越高。中小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中,重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难题与源由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面临建设发展不均、投入不足、法规缺乏、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四方面问题。首先,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够均衡。中小城市的地方领导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个别社区建设长期滞后。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规模大小不一,新建社区基础薄弱,资源条件较差。城市社区建设进展速度有快有慢,城市化进程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进展速度。其次,中小城市社区投入普遍不足。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中小城市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建设不够重视。中小城市政府主要重视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和社区发展。目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总体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再次,中小城市对于社区建设的法规缺乏。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缺乏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没有法律依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与社区发展目标未能有效整合,社区居民只关心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结果在社区建设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即政府和社区热中的却不是居民希望的,甚至两者时常尖锐冲突”而这些问题,由于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法规缺乏,社区也无力去解决,从而影响社区建设发展。最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社区居民的广泛自愿的参与和介入,包括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仍停留政府主导位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在城市社区管理中被边缘化,社区非自治组织,这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三、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可行途径

第11篇

通过对兰州市一些社区进行调查发现。新建社区与老社区差异很大。老社区空间格局更为紧凑,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其客观地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这些老社区规划建设较早,缺乏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社区居民为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见缝插针,社区内部空间格局比较杂乱。社区绿地面积狭小,甚至是仅有绿地被居民占领种植蔬菜等,不足以起到改善社区环境的作用。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甚至某些社区垃圾随意堆在道路两旁,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身体健康。由此可见,低碳社区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

1、资源利用不合理

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社区居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推动社区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转变。但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很多家庭没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由于相对干燥,对于雨水和中水的循环利用不完善。节能冰箱、节能空调比例较小。冬季取暖特别是棚户区仍然采用传统取暖模式。

2、居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实践性低

由于我国长期重视重工业发展,再加上人口众多,在解决人民温饱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忽视了生活空间质量。近年来环境日益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部分居民却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一方面抱怨社区环境差,城市环境差。另一方面却不能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低碳生活,甚至认为低碳生活的实现主要责任在于大企业,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这种意识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不作为,是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低碳社区建设推行不力

尽管国家制定了推动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例如《节约能源管理条例》、《节约能源法》等,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居民处于被动状态。社区中居委会和物业成为了低碳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是非营利性的,缺少资金是低碳社区难以继续推进的主要问题。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老社区改造更是任务艰巨,面临众多问题。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的,二是社区自身的。低碳社区需要政府和社区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12篇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㈡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㈢给商家的一些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2001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第13篇

1.1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是点、线、面的结合,在社会实践开始前,指导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从内容形式到怎样提前计划以及安排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帮助社会实践团队顺利起航。同时作为指导教师还要明确自身的任务,在实践过程当中既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又要去实践和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适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锤炼专业实战技能,把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1.2规范管理,加强安全意识

安全是头等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安全教育是任何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社会实践的地点大多在偏远和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安全意识需要指导教师常抓不懈,在实践过程中都要反复强调,使参加实践的学生树立起规避危险的意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1.3发扬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上应采取组织、自发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存,在实践形式、项目和方案上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依据实践团队每个成员的优点和特长,采取明确的分工并加以具体指导。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在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大大提高,例如,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通过“教、演、用”等形式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进一步增强了本专业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求知欲和应用能力。

1.4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通过实践表明,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逐渐学好知识,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社会实践教学中,采用英语绕口令、猜谜、填单词游戏、抢答等方式有助于激发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对象的兴趣。

1.5培养指导教师“走出去”的精神

指导教师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对未来如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会有新的思考和认识。高校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要积极地走出课堂,主动与社会接触,主动去发现教学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

2.构建高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2.1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提早进入社会、转变角色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占得先机。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单位应积极与企事业、公司、社会服务机构等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市场,争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这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工作前锻炼自己,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并且还可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2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

应把社会实践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并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尽可能地使实践内容结合本专业特点和方向,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激发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契合点,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3总结经验,交流成果

社会实践科学有效地衔接了教学、科研、就业,使“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实践把收获和经验反馈给学校,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修订专业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通过组建听说、翻译等实训团队,组织学生讲课比赛、师资能力竞赛、口语比赛等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把实践中的信息带到课堂上,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声有色,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结语

第14篇

空间与展示设计这门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空间造型能力和展示策划设计的能力,并能运用于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能有好的设计能力,同时技术应用能力也要过硬,比如模型的制作表现、效果图的绘制、材料的认知能力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授课体系设计

第一阶段:理论讲授,让学生对展示设计有一个概念上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改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课堂训练应围绕课堂讲授,安排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而不是浮于表面。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完成第一个实践项目,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让每个学生提出好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最后汇总得出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并完成。第三阶段:实践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展示会参观,临摹一个场馆的设计,包括展具的设计、灯光设计等。第四阶段:给定任务设计,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安排学生与社会接轨,可参与大学生竞赛题目或实训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际项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每个学生应具备独立设计一套展示图纸的能力,并能做出模型或效果图。

3加强社会实践的方法

空间与展示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课程中的专业训练和动手实践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提升学生的应用和设计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实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处,应该让学生对空间与展示设计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可以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商场去体验什么是展示设计,空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了解展示设计的类型、设计程序等,通过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后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展示设计在世界中的影响。第二,重视现场实训,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选定一个特定的展示空间,让学生从平面布置、展具设计、功能分区、灯光设计等方面进行临摹,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必要的积累过程。第三,重视现场实践教学,在开展本门课的过程中,如果有大规模的展示会,一定要带领学生去参观体验,并现场实践教学,从展示的色彩设计、展具设计、灯光设计、陈列设计、材料的运用、展板的设计等方面一一讲解,这样能加深理解,并能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当中。第四,必要的市场调研,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市场上展示设计常用的材料、特性和价格,材料是设计的灵魂,了解材料,并能运用于实践中是每个设计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4建议

鉴于本门课程实践的重要性,需要用一些工艺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建议配备工作室,同时配备必要的工具,让学生与社会接轨后可以在工作室完成自己的模型制作,直接参与设计与施工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最佳途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眼高手低型,只有在实际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才会回过头来重新学习理论知识,这样知识不断反复与加强才能让学生牢牢记住,并运用到实际当中。通过调研,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也是现在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实际项目中,展示设计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因此必须具备沟通和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在课堂中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比如可以分组做一个大型的模型,在设计前期每人都必须出方案,可以选出或综合一个最佳方案,每个人负责一项,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与小组人员交流沟通,直至最后模型的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情还能活跃学习气氛,效果较好。

5结语

第15篇

1.存在的问题。纵观各地方性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基本都以理论课程为主导,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实践环节层次不分明,内容不连贯,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循序渐进地运用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单一。在内容上一成不变,缺乏创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模式上多采用集中式的教学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内容,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独立性,也容易滋生抄袭现象,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得不到保证。三是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缺乏灵活性。高校目前对于大多数实践教学环节都采用课程式的管理模式,由教务处在开学初统一安排时间和进度并进行督查,教师和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这忽略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接受程度的个体差异,也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对实践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四是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设施基地不全,机器设备陈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缺乏高水平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面临的困难。地方性高校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相比,在教育资源、招生生源和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其实践教学建设之路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在教育经费上地方性高校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获得的资金有限并且时有拨款不到位的情况,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有心无力,在师资队伍、实践设施设备等建设上都难以有快速发展。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根据学科综合和资源优化的原则对高校进行了整合,大多数地方性高校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几所学校合并重组而成,目前许多地方性高校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学术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超编的现象,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但受到管理体制和资金的影响其在人才引进工作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且用人机制不尽完善,学校能提供老师施展才华的空间有限,因此难以引进学校发展真正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第三,大多数地方性高校发展时间尚短,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还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尚未理顺,导致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第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生源竞争也愈演愈烈,地方性高校在这一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有些院校在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分或通过调剂录取考生,生源的质量自然也得不到保障,这也给后面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最后,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是重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把科研成果、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作为评价高校的标准,导致许多院校对于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实践教学建设和改革的前进步伐因此受到了极大阻碍。

二、加强地方性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

地方性高校想要在未来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将资源集中到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和培育上,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设。针对地方性高校目前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实践教学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

1.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倡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学队伍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地方性高校应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老师的整体素质,除从外部引进高水平实践教学人才外,更实际的做法是重视培养内才,鼓励校内教师投入到实践教学工作中。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创造各种机会让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到企业实习,并鼓励实践教学教师取得本专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水平,力争建设一支水平高、经验足、技术新的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在现阶段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情况下,高校可以考虑发展课堂实践教学,为理论课教师多提供实践学习和培养的机会,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鼓励教师将实践教学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在课堂中开展研讨辩论或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考核制度。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地方性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建设上应更多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二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是让实践成为理论的辅助手段。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外,对于重要专业课程高校可设置灵活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倡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安排时间、形式和内容,让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对于实验教学环节,应鼓励教师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融合各科理论知识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信息,保持知识的先进性,也能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的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动态调整。在课程考核制度上,应对课程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增加实践环节的占总成绩的比重,改变以住以期末理论考试定成绩的方法,在学期中间加入阶段性综合测试,通过分组完成小作业、提问或做课堂报告等形式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