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玉石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文化界说是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研究中采用一种中国文化的全貌。广义的文化包含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风俗特征、价值理念、个体信仰等几个方面;狭义的文化中包含的内容更加详细,如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历史等。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中应当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努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当前,目的语文化接入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英语教材中广泛呈现出英语文化信息并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而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则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这一情形已经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据统计,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仅为3%左右,平日耳闻能详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找不到匹配的英文信息。“失语”本是医学名词,指受伤或疾病引起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语言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本文中的“失语”主要针对英语教材忽视中国文化的一种形象表达或阐述。很多大学生熟知国外的R&B,却不知道京剧的英文表达,正是英语教材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轻视和外国文化的重视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我国高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很高,还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为此,学生必须学习英语以应付这些硬性的规定。此外,国家制定的一些考试政策也导致学生过于偏重英语学习,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二)高等师范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缺失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缺乏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引导,这也是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因素之一。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围绕外国文化开展专业学习,包括欧美文学、英美文学、西方国家国情等英语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上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无助于提高大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大部分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中没有涉及到中国文化,这也是阻碍中国文化深入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师范教育中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英语国家的国情、文化及语言表达,很少提出母语文化的掌握要求,即使在考试中也很少提及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单词或语句。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阶段性考核和评价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考核要求,考核内容相对倾向于英语口语、听力、词汇、翻译、阅读等方面,其中,英语口语考核方面忽视了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听力考核中测试资料均是来自BBC等国外电台的信息,几乎没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考核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加上国民对于本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保护。此外,国人普遍缺乏保护和发扬本国文化的意识,这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比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韩国注册为该国的节日,这个事例提醒我们要重视我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中国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
英国著名数学家B.A.W.Russell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的指导已被全世界认同,可以为当代社会做出很多的贡献。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优秀文学家钱钟书和林语堂的英语能力优于英国人,可谓学贯中西,国学造诣都非常了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的传播,因此,有必要在英语教育内容中注入中国文化信息。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增加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习英语和吸收外国文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国的民众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也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我们在学习其它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同时应该对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认知。
(二)设置中国文化课程,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是西方文化课程,在英文教材中也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因此,学生在课程教学中难以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首先,编者应该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分量,加入一些名人大家翻译的中国各个时期文学作品,或增加国内英文报刊中的重要文章。其次,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增加中国文化的讲解内容,必要时可以增加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内容,在增加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的同时,能够区分出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别。最后,高校在开展学生的阶段性评价和考核评价时要加强中国文化的考查内容,可以在完善英语专业课程学习制度的同时配备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学习制度,可以在综合英语考试中加入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时积累和考前复习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并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三)加强课外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
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各高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本校学生与留学生共同举办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些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本国学生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热情,让世界各地更多的留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四、结语
气息训练在语音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甚至应贯穿始终。平稳的气息是流畅言语的保障。借助英语绕口令训练气息仍然是很有效的办法,但难免有点单调枯燥。而Rap(饶舌)以动感的节奏为背景快速念诵连串押韵的词句,音乐旋律简单、低音线条和有力的节奏、词句质朴易懂、重复性强易记等特色成为气息、连音练习有效又有趣的良方。“AlphabetInsanity”是一首风靡全球的饶舌摇滚,整首歌曲涵盖四百二十多个单词,经全球第一快嘴、绕口令饶舌大师MacLethal一分五十秒左右的精彩视频演绎,震惊世界。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坚持不断模仿,气息应用、连音规则轻松掌握。Jazz有着Blues诗歌一样的语言、动感十足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和声、不是章法的即兴演奏代表英美流行音乐更具广泛性。爵士乐的核心是节奏。而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而重音又是英语节奏的基础,英语的活力在于节奏、而欧美人活力迸发在爵士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加拿大著名流行爵士乐歌手MichaelBuble的经典“Home”:‘A/nothersummer/dayhas/comeand/gonea/wayin/Parisor/Rome/butIwanna/go/home/’在醉人的爵士旋律中英语节奏与节奏模式的特征展露无遗。
二、流行影视片段与音感和语调
英语音感是指言语者对语音片段如音标、音际关系、音韵要素等的感知。“语音感知领先于英语语音生成,音感的准确性是发音准确性的前提。”各类经典英美影视流行甚广,享誉全球,其优秀精彩片段是培养良好音感的最佳语料。从‘WaterlooBridge’、到‘PrideandPrejudice’、从TrueLies到HomeFront;再从PrettyLittleLiars、WhiteCollar到DowntonAbbey、Sherlock等电影、电视剧中都能获取美妙的片段,展示角色所赋予声音特质、让学生真正领会美式或英式口音的无穷魅力。英语语调是其‘语言的灵魂’,‘语音的旋律’。通过特高、高、平、低四级调的抑扬变化,英语语调独特的传情达意的语用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MariahCarey5个八度音域现场展示的视频无疑是英语调高最形象的素材。人类的情感千奇百怪、语意表达更是变化万千。一般而论,英语语调在静调与动调间视其句法结构而成较为规则的升降变化。但基于情感,认知,语境等因素,英语语调随意性的特点较汉语语调更为明显,与其用若干篇幅进行分析讲解,倒不如选用一些视听说三位一体的动态视频,为学生营造真实语境,感受英语语调表达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的魅力所在。著名电视节目TheOprahWinfreyShow、TED等都能提供大量妙趣横生的现实生活语境片段,值得作为语料帮助学生提高有效应用英语语调的能力。
1.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重视传统文化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