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

传统体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体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体育论文

第1篇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

地理生态被破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想要短时间内的实现城镇化是不可能的,农村人口仍旧还会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城镇化进程中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使原本联系密切的村落被隔开,政府规划失控等城市空间布局不规则,许多文化赖以生存的地理生态环境被分割开来,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多个村落或者集体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支撑,地理生态上的分割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失去了空间,现代通信科技并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城镇化导致地理生态格局的改变,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今社会上,很少能看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喜爱的是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国外的体育竞技项目,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所喜欢的体育项目都很少会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活动,随处可见的篮球场、足球场、跆拳道兴趣班让中国本土的民族体育显得十分冷清,武术馆、象棋馆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日常生活中只有一些老人会打太极拳健身,而传统武术、摔跤、龙狮等项目则只会出现在一些民族节日的表演中,表演者也都是一些业余团队,他们的演出极具功利性,根本没有领悟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从事的体育项目,大多是出于功利、名誉,就算体育表演也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没有从根本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弘扬与发展。

(三)学校教育落后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普及化和科学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缺乏自己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是从苏联时期引进过来的,不管是大学体育教育,还是中小学体育,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方的现代体育项目,很少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教育改革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了起色,但是还是缺少理论指导,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依旧十分缓慢。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中将民族体育教学纳入到学校学科建设中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也得到了完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广泛的引入进来,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但是,相对其他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不能严格的按照学科建设的标准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也只是初步建立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学科结构,研究方法不明确。此外,外国的体育文化流入对传统体育教学造成冲击,像韩国的跆拳道,已经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热门体育项目。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正视发展困境

认知传承的意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走向消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发展困境。在功利思想盛行的今天,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或多或少的带有功利性,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中变了味,许多传统文化的功能完全消退。而我们强调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指其内容上的保存,更注重的是其蕴含的精神的延续。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我们要正视现在的困境,认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端正态度,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传统文化发展途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创新。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次,要结合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来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民族体育项目“走出去”和“引进来”,吸引外国人学习民族体育项目,借助外国的成功经验,保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后,创新体育管理制度,由以前的行政手段向借助市场、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的管理制度转变,切实提高体育文化的管理水平,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精髓。

(三)重视学校教育

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很多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学校传承发展而来,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中介。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教材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这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补充。重视理论基础的完善,切实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第2篇

(一)文化传承的内涵

所谓文化传承就是指文化在人类的任一聚居群落里的所有社会成员中所形成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一般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指对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中所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予以传承,比如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所包含的进取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价值取向“上善若水”、和谐观念“天人合一”以及公平意识“内外合一”等。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核心的华夏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神州地域的各个角落所展开的,负载着民族同一心理素质特征与审美观念的,具备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特征的所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通常被为三类,即健身、养生以及娱乐,比如我们日常所开展的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摔跤以及秋千等活动都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又象征着一种身份,其不仅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而且还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泉源。

二、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教育就是指可以提升人类的知识与技能,并对其思想品德形成一定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文化能够连续不断地传承一代又一代,在对文化的传承中具备着传播、选择以及创造的作用。教育发展至今,通常被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其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学校教育的传承,并对社会教育的传承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教学模式中,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技术与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是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二者教学之间的关系,都是辩证存在的,对于文化及文化教学而言,技术及技术教学是基础与助力,而对于技术及技术教学而言,文化及文化教学则是前进方向与目标,二者互为依存,互相发展。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出现阻滞的原因

(一)利益价值的过度追求

价值是人类开展活动的核心因素,人类不管在开展何种活动前都会首先对活动的价值予以估量。由于人们未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予以正确估量,导致教学指导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借鉴西方体育,被单纯地当作体育课教授,使得原本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简单,其中蕴含的感悟、修身以及娱乐的和谐理念与人文思想存在的空间慢慢缩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向竞技体育发展,获奖及利益成为了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最终使得学校在体育方面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背离

当前高校中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得如火如荼,比如野外拓展、水上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以及击剑等,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则与之相反,很少有高校会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方抢花炮、毽球、珍珠球以及藤球等。同时,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大都不足。就拿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武术老师,不但需具备长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师的武学造诣非常令人担忧,真正武术出身的高校教师非常少,在所有武术教师中所占比例仅为9.85%。

(三)教学方法上过于关注技术教学而忽略了文化教学

教学方法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的多元性价值被破坏,技术教学的关注度过高,挤占了文化教学的生存空间。比方,传统武术被改造得与现代体操无异,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肢体动作。虽然许多大学生都热爱武术,可是由于基本功的严苛要求、动作的复杂难懂以及成就的难以获得,最终导致其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学上,能够把技术与理论完全融合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文化传承的停滞。

(四)人文知识学习的缺乏

高校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事实上,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的产生都具备着特定的历史与地域背景,如果对这些背景文化不了解,那么就无法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产生时的人物理念,最终也就难以正确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四、站在文化传承的立场上构建新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一)确立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应当与其它现代体育项目不同,需突显其文化内涵,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指导,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实际身体情况,应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集合在一起,传授给大学生有关武术、养生、民俗体育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动作,使其体育技能与传统文化素质修养都有所提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突显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还促进其向心全面发展,使其真正了解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创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已经设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及适宜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分类整理,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武术类。其中主要包含长拳、太极拳以及传统拳类等;二是养生功法类。其中主要包含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易筋经等;三是民俗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舞龙、舞狮、中国象棋以及跳绳等;四是少数民族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博克、珍珠球、毽球以及木球等。四大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极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需在内容上彰显出文化底蕴,不同的课程需开展与之相应的文化教学。比方:教授武术课程时,需讲授武术文化知识,比如武术门派的分类、服装器械的差别等,并且需加强武德教育,教授学生“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要求其懂得“尊师重道”“宽容有礼”,以此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能力与道德水平。教授养生类课程时,需结合我国养生文化,比方饮食、修心、起居以及劳逸等。民俗体育类与少数民族体育类课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代表着我国各个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等形态,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颇具娱乐性,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穿插教学。如此,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而且还能令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其了解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备的精神面貌、文化特征以及风土人情,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民俗文化最原始、最朴实、最和谐的魅力。

(三)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时需以健身养生及休闲生活为目标,如此,既能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能令其体味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趣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与措施应予以创新与改良,只有抛弃原本统一的、单一的类似于竞技体育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爱好以及技能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指引其学习的方向。即便是针对同一课程,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与动作技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借助原有的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措施外,还可借鉴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上课内、外的协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懂得这些文化知识,掌握这些动作技巧,令其真正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创建一套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第3篇

这种传统的强调体育知识,忽视学生实际素质技能的体育教学方式,极大的限制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独立活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导致许多中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比较低,最终对学生学习的效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中学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借助相应的教学环境来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优势,以多样、灵活、实用的体育教学手段让所有存在个体差异的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相关手段实现其学习目标。要较好的保证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尽可能的避免盲目扩大以及过度强求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以及步调一致现象的出现,以免出现体育教学目的错位的情况。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普遍选择按部就班、机械的操练模式,使得中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大大降低,教学形式也较为单调、呆板、机械及乏味,大大降低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再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竞技体育过度强调体育活动对人体具有的各种改造作用,且强调身体活动各项能力的超越,这与人类自然生长规律及实际状况背道而驰,偏离了强身健体的实际目的。此外,竞技体育中技术要求较高、规则较为严密运动项目尽管增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严肃性,但是却不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乏味、枯燥等感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学方法出现较大转变。新课标重点强调运动兴趣的培养、激发,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这说明不管是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体育教学方法,中学体育教学都以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体育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因为只有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给予重点关注及培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二,教学主体发生转变。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强调体育教学课程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及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只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潜能给予重点关注,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第三,指导思想更加具体化。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保证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体育指导思想,并坚持健康为主的指导原则。尽管体育指导思想并未专门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但健康为主的指导体育思想却是面向全部学校教育而提出的。体育教师只有转变过去唯体质论的落后思想,才能逐步向现今科学的健康唯上论靠拢,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

3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

3.1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及信息化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强。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合理的室内体育教学课程是必须的,但是在上课时,体育老师要比室外体育更加用心,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对于已经习惯室外体育的学生来说,突然进行室内体育教育,必定会出现坐不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精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赛事视频,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趣闻、体育资讯进行交流,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但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之中,室内体育的课程虽然比较多,但是教师却并未对室内体育的相关课堂计划进行积极、有效的改进及执行,从而使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呈现出死板、单调及不懂变通的现象。而在新课标之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3.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中学体育授课模式。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尽管教师将体育形容的淋漓尽致,但是学生仍然难以亲身感受体育的魅力。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将课堂让给学生,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互动,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以便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而这正是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所不具备的。

3.3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更为活泼灵动。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呆板、灵动性较差,难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导致许多学生不愿真正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从而难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但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脱离了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时教师在加以相应的辅导、训练就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仍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了:武术、摔跤、射箭、射弩、秋千、赛马、赛龙舟、打木球、抢花炮、贵摔跤、珍珠球、放风筝、打磨秋、赛骆驼、跳板、打飞棒、波依阔、推竿、跳竹竿、雪地走、东巴跳、跳竹、抛绣球、踢毽子、斗牛、抖空竹等等。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1.简便易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2.简单易学。民族传统体育绝大部分项目都简单易学,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的教学是口传身教,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得出的技术参数,对教师来说,缺乏教学参考,只有依靠教师自身不断实践后归纳出技术要领和动作组合及技巧。对学生来说,不断摸索通过练习改进动作从而提高技术进而创新和发展。

3.简捷易赛。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四、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1.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2.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教师应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统一完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体育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

其次,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4.项目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实际

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5.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力度

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切实有效的运用到现代体育教学中来,从而让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让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晓峰.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M].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刘胜利.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第5篇

1.1史志记载穿青族早期被称之为“土人”,或者“里民子”,后期才称之为穿青族。称之为“土人”,有“居土日久”和贵州土著民族之意。“里民子”在于他们的先民与早期“里人”(亦泛称“僚”)有关;后期称之为穿青族,是因为他们“衣尚青”的服色特色而得名。光绪《镇宁县志》把“穿青”作为该县的第四种民族载入史册,另《平远州续志•地理志》记载当中提到“穿青夷民”一词,当是作为官方对这一尚在形成中的人们的集团的称呼。此后的光绪《平选州续志》、民国《大定县志》、《镇宁县志》、《平坝县志》、清朝康熙年间的唱本《水西传》中也都出现了关于穿青的记载。在民族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穿青人保持了与周围民族都不同的习俗,例如节日、婚丧等,而其中流传最为悠久而牢固的是庆五显坛这一独特的傩文化事象。这些习俗加强了穿青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但穿青人的起源,却是贵州民族学界争论较大的问题,关于他们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土著说,即穿青人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与当时的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八个民族统称为“九种蛮夷”。第二,分支说,即穿青人是汉民族的一支,源于明朝朱元璋征讨云南时随军从外省迁入的汉人。战争结束后,这些人留居当地,和当地的土著民族通婚,从而形成穿青人。至于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个准确,还有待相关的学者再进行考究。但假如穿青人真的是汉族与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与今天的民族融合恰好相反的情况。当时因为土著居民在人数、生产力、生产资料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因而当时占有少数的汉人便被同化。

1.2法规规定1981年12月9日贵州省公安厅、民族事务委员会(81)黔字63号文件规定了居民身份证填写要求:“对国家尚未正式认定为少数民族,解放后一直未填报为汉族的,其民族成份过去怎么填写,现在仍怎么填写。如穿青,应填写为穿青人”。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以118号文对贵州省革家人和穿青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内容填写问题的批复指示:“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对你省革家人、穿青人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革家人’、‘穿青人’。”

2穿青族体育文化探析

2.1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元素长期以来,穿青族人世居农耕,以稻作文化为主。在生活中,穿青族人以糯米糍粑为主食,逢年过年皆打粑,或“供祖”、或待客、或送礼等,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打粑成为了当地极为流行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打粑方法分手打和脚打,手打方法是“:在一块石头中间用利器打一个凹槽,然后用一个丁字木槌反复敲打,使得里面的糯米碎茸在一起,打得越久,劲道越好”。用脚打的方法是:仍然需要一个石头凹槽,然后做一个丁字木槌,木槌的柄比较长,用绳子吊在树或者房梁上,然后打粑的人就坐或者站在高凳子上利用杠杆的原理,用脚打;打糍粑开始了,主人高高地举起粑粑棒(打糍粑用的锤),一边狠狠地往槽里砸,一边念念有词:一打口嘴远家门,二打财源涌进门。三打日子如火旺,四打贵人来帮忙。五打空手出门去,六打抱财归家来。据了解,打糍粑也叫打口嘴粑,刚开始的六锤必须用尽全力,打掉来年的官非口舌和一切不顺心的事,这六锤象征着来年六六大顺。同时,打糍粑必须要在天未亮之前打,象征着辞旧迎新。最好要在“鸡不张口”之前打好,才是最好的今天,穿青人打糍粑过年依旧盛行着。现在,这个单纯的体力活,也逐渐成为一种旅游体验时尚,逐渐成为当地体育旅游的一个项目,外地游客自己体验这个打粑过程,在劳动中创造自己的作品,品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而且不少外地游客,到这里肯定是要自己体验一把打粑的,不管自己体验,还是家人一起参与,在愉悦的旅游中体验此种快乐,个中风味只有体验的人才可以知道。另外,据考证,它的传承价值也在不断扩展。例如现在重庆地区的打年糕、牛轧糖采用的大多数打粑方式就是从此得以传承的,这一种极富锻炼价值的生产、体育活动技能,已经和人们的休闲体育体验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传承和发展价值,为休闲体育的内容充实了新的内容,具有不小的贡献。

2.2婚俗礼仪中的体育元素穿青族人的结婚风俗从结亲到结婚后的回门,风俗颇多,民间通常有十八礼数之说。仅仅只看完整结婚仪式的话也需要四天才能完成。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井边回门等。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需要新郎、新娘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来完成。“挑水试新娘”。由于穿青人世代以农谋生,因此新娘的劳动能力,操持家务的能力对一个家庭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古代男女双方结婚以前是没有一点了解的,如何尽快地了解新娘的劳动能力呢?勤劳的穿青祖先想出了挑水试新娘的办法:“试新娘在婚礼结束后第四天举行。在当天婆家送走娘家亲人后,婆家便找来一担木桶给新娘,由小姑把新娘带到井边,由新娘独自打水、挑水回家,不管有多远,中途不能歇息,最好是不换肩,还不能让桶里的水泼洒出来,婆家亲友站在路边观看,大家主要观看桶里的水是否泼洒,如果水没有洒,就说明媳妇是一个能干,能操持家务的好媳妇,也会是个好当家,得到全族人的认同和好评。”因此,在穿青人中间,男孩子自8岁开始就要跟父辈上山打柴,父辈就在此教会男孩子怎样才能更好地用镰刀砍开一条合适人们通过的道路。16岁以后男孩子必须要在族人的监督下,独自外出到指定的地点把柴打回来,经过这样的考核以后的男子才能在婚礼中担任砍亲路的重任。而对于女子来讲,自12岁开始用扁担,母亲会在孩子学用扁担以后教女儿怎么样独自挑着水换肩,以保证两个肩膀交换挑水。到16岁就开始正式独立挑水做家务,通过这些锻炼,到出嫁的时候,一般都会成长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好媳妇。而此民俗的存在,促进了穿青男女积极投身相关锻炼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屈的个性品质,从而为提高整个“穿亲人”身体素质打下基础,经过这样的锻炼,穿青族人不论男女,都有一个从小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是美德的品德塑造,他们不仅知道婚姻的不易,也知道劳动的艰辛。如此一来,他们的婚姻结合是牢固而美满的,他们的结合是坚固而和谐的,是婚俗和劳动及人类美好道德品质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也为中华文化宝库添砖加瓦,锦上添花了。

2.3祭祀仪式中的体育文化元素

2.3.1穿青族跳菩萨中的体育文化穿青族人以猴为图腾,供五显坛、请五显神,祭祀时间为每年农历9月26到28,祭祀方法是,请一帮称道士的穿青人(只限男性),头戴多种面具,假扮各路神仙和鬼怪,边歌边跳边舞,做一到三天的跳菩萨(傩戏),一共有15场包括“起坛、发功曹、交生、淌白、齐兵、合会、太郎殿、云霄殿、二郎殿、四府殿、五岳殿、灵浮殿、山魈殿、南游殿、水魈殿”,比如在这15场傩戏中“二郎殿”充满了对祖先的崇拜,用纸做一些男性生殖器的形状用来请神,伴随道士的特色舞蹈,唱一些的歌词,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同时也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发达,因此穿青人的“跳菩萨”也被称为祀。明代以前祭祀都是采用庙祭(很多群众聚集在一座寺庙里集体祭祀),明代以后因多种原因,改为家祭(分别在各家祭祀),庙祭已不多见。但供五显坛、请五显神、跳菩萨在穿青人心里占据着神圣的地位,是维系他们精神的纽带。由于家祭的出现,每家的孩子学习跳菩萨也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当夏天晚饭以后,各家都会在院子里由长辈教孩子们练习“跳菩萨”,对于悟性特别好的孩子,长大了才有机会在特定的节日里,被大家推选出来组织庙祭。这对于培养穿青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2穿青族七月半中的体育文化穿青族人过七月半,祭祀祖先时间为七月十三,因为穿青人认为七月十三为阴曹地府的法定黄金假日。每年到这个时候,几乎所有能回家的穿青人都会赶着回家,祭祀祖先。六月下旬,穿青人就准备过七月半了。每逢赶集,都赶路准备香烛纸钱。每晚还要把种子放到露天,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祖先的意愿,以祈祷来年禾苗长得茂盛、谷物收获丰富,有足够的粮食和牲口的饲料。到七月初七,各家开始挂祖先牌位。挂祖先牌位的时候,全家所有人集体聚集到祖先牌位前,由一位长辈诵读祖先功绩,然后给祖先供上祭品,再由晚辈在祖先牌位面前作揖、鞠躬,戴上面具歌舞祈福,祈求祖先保佑,歌舞祈福一般会和学习跳菩萨一起传授给下一代(歌舞祈福是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的)。初十封包(封纸钱),用毛笔写上祖先名讳。到十三日早起点香,合家一起动手,准备一天的食物,晚饭以后将封好的包挂在驮马上,又准备一些祭品随马带上,主人以草谢马,表达对马匹一年来辛劳的感谢,然后由长者牵马绕房子一周,表示请所有包上有名讳的祖先一起聚集到早已经在院坝划好的圈周围,然后在圈内把包(纸钱)、祭品烧掉,由各祖先领取,长者说一些祈求祖先保佑的话,小孩则在燃烧的包堆前作揖,表达各自的意愿,妇女们则倾诉死者的恩德,哀痛生死离别。14日早上孩子们将灰烬扫起来,倒入小溪,把祭品带给远方因故未能到场接受晚辈香火的老人。

2.4游戏娱乐中的体育文化元素在穿青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极具游戏娱乐特色的休闲体育活动。此类体育活动一般为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根据游戏娱乐体育的运动特征,概括起来,有秋千类、滚翻类、输赢类等体育游戏,其中以输赢类体育游戏娱乐活动最为丰富。其中秋千类主要以打磨磨秋和高秋为代表。打磨磨秋也叫打丁字秋,为双人秋千,可旋转和上下交替摆动。而高秋是在高架或树上挂绳,绑一横板,人踏板扶绳,进行荡秋千的娱乐游戏。滚翻类体育活动主要以滚坛子和翻羊马为代表。滚坛子是孩童放牛时的嬉戏。其形式是两人背对背坐下,双手抱紧膝盖,然后两人向左右不同的方向让过的同时,向后方翻滚。一个翻滚结束后,在不同的位置上保持最初的背对抱膝姿势,又再次进行翻滚。在此过程中,谁的手离开膝盖或者翻滚中碰到对方则为输。在游戏娱乐体育活动中,以输赢类体育娱乐活动最为丰富,主要有打抛、打岗、放茅草、撵母猪窝、打鸡儿棍、打架等。其中,打抛是穿青人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抛是一个圆球,制作过程简单。先用棕丝搓成细绳,像绕线团一样绕成拳头大小的球,再用麻绳在外包裹。这样缠绕出来的圆球,有弹性,可以拍打,谁拍的个数多谁赢。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分组进行,先抢到线球的一个队员,在手中拍打后迅速传到自己队员手中,来回往返,否则犯规。这样球体可以拍,也可以抛“,打抛”由此得名。此外尚有翻(划)豆腐干、打风车、跳四门、摔跤、抢鹅蛋、扯皮蜂、打麻辫等多种活动。

3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 特质 儒、道、佛 传统文化

任何体育文化都是体现民族、本土的传统,民族心理的文化,都显示出本土、民族的特色,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稳定、坚韧的形态,世代相承,从而成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儒、道、佛三家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中国的武术,养生及其娱乐性体育文化,如围棋、蹴鞠等与儒、道、佛等传统理论主要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宏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古时代的易经八卦,汉唐前后,儒、道、佛、墨四大流派,经过碰撞和整合形成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从总体上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三纲要”,还是道家的修道积德,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中国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身与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之整体效益的价值观,但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缺乏对人体单项技能的开发。中国的传统体育由于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在体育的价值取向上重视伦理教化而忽视其他,如为儒家先哲推崇的射礼,要求射者“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牢固,然后可言中”。唐代木射,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取胜的标记。西周的射礼,不仅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之分,而且对同属于统治阶层的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使用弓箭靶、伴奏乐曲及司职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区别,目的在于“明君臣之礼,长幼之序”。这种竞赛的不平等性,运动的过于伦理教化性,不仅有损于公平竞争精神,也不利于人的智能和体能的开发。在儒家学说里,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显得微不足道。崇礼风尚,等级制度,使中国围棋也蒙上了“温、良、恭、俭、让”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竞技围棋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宗法性使中国吸收异质文化的能力较弱。孔子曾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但,从汉代起“崇文尚柔”的风气开始流行,文武严重失衡,到宋元时“重文轻武”之风愈演愈烈。

二、佛家的“禅”道与道家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内涵

儒、道、佛等传统理论对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宗教以佛教影响最为广泛。“禅”是佛教的一派,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和儒家思想合流,成为支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门派。中国的少林武术,都是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一体”。假如习武者无“禅”之修养,则为偏离正道,必定从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堕落到奸诈毒辣的“杀机”中去。正如姚广孝大师叹息的那样“禅机末了说戒机”。少林拳以“禅门心法”为指导思想和拳术灵魂。达摩祖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宋圆悟克勤大师曰:“损诸如见,拔弃妄缘,长教胸中洒洒落落,无一尘事。”这些大师所言,无非教人在坐禅或立禅时,放下一切思虑,湛然平静,不为善恶、生死等两种对立的矛盾景象所动而已。

中国武术思想的认识论,就直接来源于道家的本体论。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万物之本的“道”即是“无”。王宗岳《太极拳经》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这个“理”也就是老子所谓的“道”。中国武术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和真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是“道”的体现,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练功中的“元气”即易经的“太极”,亦即老庄的“道”,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本体论的一种表现。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强调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在老子看来与“道”无本质差别。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记》)。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武术运动的客体――人体自身和宇宙自然和客体是内在联系着的。有着深厚内功的养生兼技击的《峨眉十二庄》其《天地庄合诀》说:“象天法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古人象天法地,体会到“圆”与“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因此是动功的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能作到活泼自如,变化无穷。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太极拳、少林拳亦以圆、空为技击特色。

三、先秦尚武精神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着大量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其道德内容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国先秦武士时代对武士已有:“礼、义、忠、敬、勇、死”之说。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处世之道,“仁”成为儒家的修身之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止于善”。“义”即荣誉的意识,孟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先秦武士,人人带剑以示“义”。如中国之士所言:“士可杀不可辱。”“知书达礼”是儒家思想所要求的,礼就是维护等级制度,注重尊卑有别,礼即是法,要知礼,得读书修身,做到“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左传、襄公二年》)为下犯上是头等罪恶,强调无条件服从,“敬”是一种“持诚”之道,“敬”的意义是自敬而敬人,“敬”与“忠”相配合。勇是一种“致诚”之力,勇是一种实现之力,所谓万恶怯为首。

朴素廉洁,追求享乐是人之常情,动物也有此本能,作为人中俊杰的武士必须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武士们按照孔子的“君子居不求安”的精神来造就自己,把朴素廉洁看作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从汤商到春秋战国的先秦时代,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尚武文化经久不衰。到春秋末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旧贵族的统治越来越腐败无能,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造成先秦贵族时代的土崩瓦解,文武分离的局面的开始呈现。鉴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状,孔子大力倡导礼仪教育,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重文轻武”教育的肇始。到了汉以后,重文轻武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汉高祖提倡文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之策,崇尚儒术,“重文轻武”之风根深蒂固。汉代儒家提出“去武行文,废力尚德”批评“角抵戏”是“玩不用之器,”蹴鞠是费力劳体,不合“君子勤礼,小人尽力”之训。两汉之后,“重文轻武”的思想的日甚一日,好文者常为父兄所爱,好武者常为父兄所恶。南北朝时,不少贵族子弟,“肤脆骨柔,不堪行步,”宋明以后,由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重文轻武之风达到极至。儒家的“崇文尚柔”、“中庸”、“贵和”、“寡欲不争”、“以柔克刚”的思想,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致射礼演变成投壶,蹴鞠变成“不以勇敢,不以力争”的捶丸等。中和之道使得极具观赏和技击的体育运动变得面目全非。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身体活动的社会整体功能,而对单纯的体能性竞技活动不感兴趣。在中国古代“以礼法至上”的社会,严重缺少竞技体育所需要的自由、民主、平等原则。唐朝时期,是消闲娱乐性体育文化最昌盛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如蹴鞠,马球等。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体育异常兴盛。清朝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衰落时期,有些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消亡。由于其封建王朝的宗法性,保守性,封闭性,非理性的影响,体育竞技性几乎消失殆尽,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入侵,,维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等,中国体育才有所起步。

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益融通,通过碰撞、同化、调节、吸收,有的走向成熟和现代竞技相联系,有的通过挖掘、整理、保护、转型使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有的逐渐走向消亡,这些演进推动了共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承载几千年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符合体育原理的、适合于改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科学整理,譬如:武术、中国象棋、围棋、龙舟竞渡等,将实行“奥运战略”,真正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但是,为了适应现代国际竞技运动而自我摒弃,它所蕴含的许多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较严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文仁:《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盖世才:《少林“禅”与太极“韵”》,《武林》,2002.9。

[3]肖 冲:《从社会文化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4]周西宽、胡小明:《体育文化泛论》,《体育文史选集》(1984-1991),成都体育史所。

[5]王铁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理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悖谬》,《体育文化导刊》,2002.1。

[6]何云波:《儒家与围棋》,《体育文化导刊》,2002.1。

第7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的意义是指“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并且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个性特征,能够达到锻炼体质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活动”。“少数名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出于各种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它是产生于各少数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之中,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和风情,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的、勇敢、智慧、时尚和追求精神。”[1]“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现代体育所不具有的浓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不仅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发挥过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独特的存在方式、独特的文化价值等内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2]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是各民族内部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是指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这其中又存在着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在世界范围内,进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结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这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3]。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一)体育是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被各种民俗活动吸收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使其成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其文化价值是一般活动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4]

“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它是源于各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具有的文化价值”[5]

(二)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

根据社会文化的规律可以知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要把竞技因素与舞蹈、艺术,音乐、体育等多种文化融为—体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6]

苗族的“彩月亮”、布依族的“抱架腰”、壮族的三人板鞋竞技、彝族的铃铛舞、瑶族的跳八音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在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使少数民族的生活得到了丰富,增加了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方式达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少数民族的大部分体育项目都是生产生活需要中演变出来的,因此具普遍的生活特性和有广泛的群众性,在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过程中它为传统体育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方式。“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相对封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没有统一的文字符号,所以它的教育手段主要以言传和身教,大多是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模仿学习的。”[7]。“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达到相当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去叉鱼。”[7]

(三)文化的载体

我们所指的认同感是“使人们自觉的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情感,它是一种体现了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加亲近的情感。”认同感通常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产生而形成的,他们可能具有相同想法和观点。“民族认同感对于人们在进行正常的生活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数民族独特的心理和精神。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它能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并能增强民族内部的亲近感。因此许多少数民族都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8]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地区经济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最能反映少数民族个性特征和群体气质的,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是各民族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体育的重要来源和有机构成,所以要积极引导人们根据现代体育观念重新认识其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合理的保持和更新。”[9]

(二)自变,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民族体育文化不能只是一尘不变的传承下来应该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进行必要的自身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如新疆的传统体育“达瓦孜”,它不仅在长度、高度上不断的超越,而且难度上也有所突破。现在“达瓦孜”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极限运动之一,有许多爱好极限运动的人们在不断的尝试,其中不乏有比较突出的,阿迪力就是里面的佼佼者,他已经创造了5次世界吉尼斯纪录。因而“达瓦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以“达瓦孜”命名了节目和学校。与之类似例子有很多,如蹴鞠游戏活动现在就演变成了运动之父足球。“从这些鲜明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演变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它本身就有的民族性,同时也增加了竞技性、观赏性,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具有魅力。”[5]

(三)现代化发展与创新

一个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民族文化的变化一直存在与社会文化之中,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传播,同时政府也在积极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开展与保护,是可以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此同时,中国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多种优惠,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如增加经费,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的场所。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些应对方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体育文化之列。

(四)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

“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先生的观点:它指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文化的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是文化的自觉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10]文化自觉使人们对文化有自觉的觉醒和反省,知道文化的来源以及其形成的过程,它的特点和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所具有的自知之明加强了文化的创新性转变,提高了适应新环境、新文化的能力。

五、小结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现如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侵入,只有脱离区域意识的束缚、提高自身的价值、结合现代体育文化从而谋求更高的层次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通过改造自然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探索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鸿江.中国传统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

[2]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史话[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4]刘少英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与文化素质教育[J].体育文史,2001(4).

[5]武卫等.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程探究[J],体育文化学刊,2007(2),

[6]韦丽春.体育成人教育学刊[J],体育学术期刊,2007(5)

[7]徐玉良.民族高等院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8]谭晶.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及其价值[J],南方论刊, 2008(12)

第8篇

这种传统的强调体育知识,忽视学生实际素质技能的体育教学方式,极大的限制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独立活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导致许多中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比较低,最终对学生学习的效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中学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借助相应的教学环境来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优势,以多样、灵活、实用的体育教学手段让所有存在个体差异的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相关手段实现其学习目标。要较好的保证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尽可能的避免盲目扩大以及过度强求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以及步调一致现象的出现,以免出现体育教学目的错位的情况。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普遍选择按部就班、机械的操练模式,使得中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大大降低,教学形式也较为单调、呆板、机械及乏味,大大降低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再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竞技体育过度强调体育活动对人体具有的各种改造作用,且强调身体活动各项能力的超越,这与人类自然生长规律及实际状况背道而驰,偏离了强身健体的实际目的。此外,竞技体育中技术要求较高、规则较为严密运动项目尽管增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严肃性,但是却不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乏味、枯燥等感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

2.1教学方法出现较大转变。

新课标重点强调运动兴趣的培养、激发,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这说明不管是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体育教学方法,中学体育教学都以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体育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因为只有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给予重点关注及培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2教学主体发生转变。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强调体育教学课程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及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只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潜能给予重点关注,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

2.3指导思想更加具体化。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保证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体育指导思想,并坚持健康为主的指导原则。尽管体育指导思想并未专门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但健康为主的指导体育思想却是面向全部学校教育而提出的。体育教师只有转变过去唯体质论的落后思想,才能逐步向现今科学的健康唯上论靠拢,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

3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

3.1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及信息化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强。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合理的室内体育教学课程是必须的,但是在上课时,体育老师要比室外体育更加用心,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对于已经习惯室外体育的学生来说,突然进行室内体育教育,必定会出现坐不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精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赛事视频,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趣闻、体育资讯进行交流,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但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之中,室内体育的课程虽然比较多,但是教师却并未对室内体育的相关课堂计划进行积极、有效的改进及执行,从而使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呈现出死板、单调及不懂变通的现象。而在新课标之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3.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中学体育授课模式。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尽管教师将体育形容的淋漓尽致,但是学生仍然难以亲身感受体育的魅力。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将课堂让给学生,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互动,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以便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而这正是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所不具备的。

3.3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更为活泼灵动。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呆板、灵动性较差,难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导致许多学生不愿真正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从而难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但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脱离了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时教师在加以相应的辅导、训练就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结束语

第9篇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思想源泉。我们有必要对儒家学说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剖析和扬弃,培养中华民族特有的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继承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数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里,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传统文化和思想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儒家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现代的、特别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体育文化的现状,是儒家思想在我国体育文化圈内的一个现实的、根源性的集中反映。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行为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都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体育逐步在体育思想、体育价值取向和体育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一 礼、仁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是礼与仁。礼是一种正统的社会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人都要控制自己的私欲,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行事。这也是当时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所遵循的通用规范。仁,就是爱他人,爱自己认为应当爱的人。由于过分拘泥于“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的竞技性特征被慢慢消磨掉了。正如《礼记・射义》中所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这里礼射被当成了实践仁与礼的手段和方法,仅仅是为了“明君臣之义”和“明长幼之序”,礼射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人的体育竞争精神意识,而只是用以维护礼教和等级伦理秩序。

在礼所容许的范围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有自己的发展。如在体育文化里,没有、怪异和粗野的运动,没有危险、野蛮的体育项目。运动的参与者都懂得遵守规则,合理竞争,实现了“礼”在“艺”先。再如孔子在谈到射箭时说,比赛的目的是提高技艺,锻炼身体,只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了。此外,都要求要加强友谊,比赛双方要互相尊重,讲究礼节、礼貌。这些思想在当今仍是可贵的体育文化思想。

在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体育竞争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是欠缺的。其实在体育活动中所进行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有时甚至会发生野蛮的碰撞与冲突,这与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及等级秩序不相融合,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在儒家思想观念中,仁是有条件的,超过和违背了礼的仁是不允许的。儒家思想中的这种礼与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是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个人的独立人格、人的自尊自爱往往得不到尊重和社会的保护,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服从,这是对人创造精神的一种压抑。其实,体育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充分地展现自己,养成自己的独立人格,用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力争上游,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推动竞技项目的发展,这和儒家思想追求的礼和仁是有很大冲突的。

二 中庸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在于竞争。无论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都充满了竞争精神。但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忽视竞争,与发展体育运动的精神相冲突。中庸所崇尚的是颜回式的准苦行僧般的道德生活模式,强调如何协调宗法人际关系的协调性道德,而不是提倡个人积极向上的进取创新精神。中庸之道强调无原则的调和,安于现状,不为人先,严重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伸张,同时也泯灭了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结果导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缓慢、缺乏生机。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儒家崇尚中庸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传统体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缺乏体育特有的竞争精神,造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难于顺利发展。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把自已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高度文明,达到至善、至仁、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追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盛世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在儒家中庸思想影响下,和谐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个体和谐、天人和谐,逐步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体育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争、对抗和有剧烈身体运动的项目在中国传统体育方面的发展。在和谐观点指导下,中庸思想讲究人与人的友善,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与人的对抗,反对人对自然的独立,挑战和对抗,而强调二者的对立统一,逐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体系。

三 天人合一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另一特色,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存在一种统一协调的关系。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典型的对立统一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和谐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中国传统体育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精神与躯体看成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体育活动中随处可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促进精神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一些以阴柔文化为特征的项目,如中国围棋、气功、太极拳等,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进而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甚至全世界,成为人们养生、健身、内修和调节身心的体育活动,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在世界体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 重文轻武与重义轻利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义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视体力活动、视体力活动为低贱之事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重文轻武,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并延续到今天。加上科举选仕,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视武学为下品,这样,重文轻武,蔑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在体育活动上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有人对自己本身精通的体育活动也不提倡。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也抛弃了文武兼备的选仕标准,而以“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为选贤标准,并要求人们以和处世,以静修身,严格按儒家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视为“下技末务”,主张“损人间之末务,息田猎博弈之游戏”。重智力、轻体力,把强身健体、保家习武的体育运动看成“不急之末学”,为封建士大夫所鄙夷。由于封建体育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制约,体育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遭受冷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结果从人们的需要中被排挤掉,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是止步不前的,也可以说是严重倒退的。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重义而轻利的,主张“行义,远利;义重于利,义高于利”,认为见利忘义是小人之举。《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抑制了人们对个人需要的追求,把义作为一切利的前提,追求利必须是在义的允许范围下进行的。这种“贵义贱利”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际间的利益关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这种义利观反映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是通过竞争追逐功利的,只受体育活动规则的约束,而不受道德伦理规范的制约,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因此,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义”就被抛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而“义”的原则也就失效了,这在儒家思想看来是“不义之举”,是儒家思想所不能容许的。所以,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也就很难被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的上层统治者们接受,带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也就难以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处处表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响痕迹。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2] 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 2000年第12期。

[3] 唐桂黔:《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体育科技》,2004年第3期。

第10篇

(一)科研机构层面

从科研机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方面进行考虑,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实际的生活中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研人员一般都分布在大城市的高校或是科研机构,基层这方面的人才有很大的欠缺,这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尽管地方的科研人员或是管理者置身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中,但是由于其知识水平的局限性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很好地保护,并且很难肩负起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的研究。此外由于大部分科研人员很少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这样也就使得科研人员无法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给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很多博物馆或是纪念馆中缺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的资料,这样也说明了我国在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的保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好传统的体育文化,需要培养更多的研究人员,并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很好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法律法规层面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对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需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人才,加强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根据民族文化的实际,建立相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基地,对濒临消失的传统体育要进行保护。此外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使用的器材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规范还不够明确,没有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建立相应的法规,如在《关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工作意见》中并没有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的论述,这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仅是提到了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扶持以及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方面的培养,但是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问题没有进行考虑。由上可见,我国目前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应坚持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其中涉及到很多的体育项目,并且每个体育项目的价值是没有办法进行估量的,有的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是有的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就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再将其中有价值的传统体育进行整理,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受到影响。

(二)重点性原则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全面保护,必须坚持重点性原则。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使具有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很好地保护,并且使其能够健康地发展,但是其中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得到很好地发展,这还需要结合时展的需要,以及是否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只有符合以上标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是需要保护以及发展的对象,只有这样明确需要保护的对象,再加强对其保护,才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发展。

(三)民俗原则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俗的特点,因此其体育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民俗将会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对其中体育部分进行保护,而忽略其中的民俗特点将会使得体育文化的传承失去其意义,因此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保留民俗的特点,这样才使得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有意义。

(四)整体性原则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时需要考虑到整体性原则,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于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周围的社会环境以及当地人们的精神信仰。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在不断地超越这些因素并且在不断地影响这些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信仰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决定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特点,与体育形式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原则。

(五)人本性原则

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要充分认识到其民族性特征,保护活动应该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最浓厚的感情,因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态度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都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注重少数民族群众在其中的作用,遵循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追求,并且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协调文化保护与商业盈利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只有将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点考虑在内,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六)现实性原则

在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符合时展的需求,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去除,保留其中的合理部分,并且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创造出新的文化元素。此外,还需要保护其中的民俗特点,适应当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被大家所接受,并且坚持这样的原则也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中所必须做到的。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级保护体系

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建立不同的保护体系,主要是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国家、省级、市级以及县级。在个等级中有不同的保护重点,这样将会帮助相关部门更加有针对性地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级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的保护以及发展有很大帮助。这四个等级中的国家级主要是由文化部牵头,体育部门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其中主要是由体育总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涉及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审计以及资助等内容。

(二)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涉及到的项目众多,这就需要对所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以及整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最好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以及编目,因为这是最科学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处理以及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现状,也有利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资源的保存,对于以后的科研或是在教学中使用都将会有很大的好处。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理以及编目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成立专门的小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整理;第二,需要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支持,这也是保证传统体育文化保护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第三,任务明确以及做好具体分工。这就需要对基层工作深入开展,全面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再进行编目,这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开展以及得到保护。

(三)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或者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应该大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体育品牌,通过打造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等形式来增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强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当外来游客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旅游时,他们自然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传承与文化宣传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当然,在以旅游开发的形式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习惯,尽可能沿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本真的内容成分,避免误传、误导,要从传承的视角坚持保护的理念进行适当的开发,才能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真正保护。

(四)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作用主要是借助学校的教育来实现。现在很多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民族文化受到冲击,通过学校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适合在学校进行教学,因此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进学校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高等学校将引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成相关的教材,并在学校成立相关的专业;另一种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将其中一些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纳入教材课本,由此扩大其文化宣传面,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这样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

(五)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博新闻传播媒介融合

一、微博历史与现状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微型博客的简称。他允许用户通过登陆网页、手机短信息、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等手段以个人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信息文本(140个字符,70个汉字左右)。

微博这一网络产品源于web2.0时代美国的一个网站。它源于美国广播公司odeo为其雇员使用手机短信通过web中继信息来与小组进行交流沟通的内部服务。2007年推特从原来的公司独立出来并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公司,并一炮而红,成为微博的代表性网站。2009年7月29日,推特把首页那句“你在做什么?”改做“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这次改变象征着推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人际沟通工具,推特的运营者们发现了微博这个平台的强大力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由于其巨大影响,“微博”入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

微博本在的目的就是信息的与共享,而平台拓展的多样化、便利化,更增加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影响力。目前国际间著名的微博客网站有Twitter、Jaiku、Plurk。受其在国外的迅速发展壮大的刺激,微博网站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用户覆盖人数超过万人的微博运营商接近20家。根据腾讯科技2010年1月25日推出的《2010全球微博客排行榜》显示,国内目前有影响力的微博产品有嘀咕、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做啥、同学网、9911和雅虎meme七家。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相比于社交网站,它越来越像一个新闻媒体了,而随着微博发展壮大,也带来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

二、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

第一,微博上信息传播速度快、扩张范围广。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核心,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当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在“快”上投入资源和技术,开展激烈竞争时,微博却异军突起,通过其第一时间传播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微博作为一个跨媒体的传播工具,用户通过网络和手机等终端不仅能够在当日,而且能够紧紧在数小时,甚至是几分钟内就能将新闻事件会播发出去。所以,微博的用户只要在事件的现场,就能够随时对现场情况进行“直播”,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不仅在一般的新鲜事、有趣事的报道上,尤其是在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微博客有着巨大优势,而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往往是第二天才能报道这方面的讯息,明显滞后于微博这些新媒体。可以说微博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重大或者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外海发生6.8级地震,台中的萧姗姗通过微博了一条消息:地震@@!好强>_第二,微博上信息者的可信度高。相对于网络上各种渠道的各类消息,微博上的新闻信息拥有更高的可信度。微博上的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交的人际网络传播,这种人际网络有两种,一是既有人际网络在微博上的延伸;一是基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人际联系。因此,微博用户通常关注的是他的朋友、熟悉的人,或者是名人,因此微博就像一个实名制博客,而信息的流动完全由用户主导,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他认为可信的人的信息,并进行转发,从而形成新闻热点,除了普通用户在微博上突发事件、记录生活,更有不少名人还在微博上自己的信息。2009年9月,李开复通过新浪微博最先对外公布了自己辞去Google职务的消息。2009年10月9日,《财经》新闻发言人张立晖通过微博宣布,《财经》原主编胡舒立已经递交辞职报告并获批准。这些消息被各大媒体引用。新浪博客副总编孟波说微博在某种意义上是“永不闭幕的新闻会”。因此,在网络实名制尚未建立健全的网络大环境下,相较于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的匿名信息而言,微博在新闻信息的来源上更为可靠。

第三,容易形成舆论环境,制造新闻热点。微博的开放性决定了从个人信息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公共媒体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存在于复杂人际网络中的信息源,每个微博在信息、接受、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传播内容的建设和传播。由于传播的快速和便捷,微博的影响力从美国总统选举、伊朗绿色革命、丹佛飞机脱离跑道事件、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到迈克尔•杰克逊逝世都有不俗的体现。进一步说,当大多数人关注某一事件,尤其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微博能够起到建立讯息警报,搜集、整理的作用。根据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的公共舆论理论,个体意见与公共意见的互为转化是个始终存在的动态过程,当越多的人关注这一事件时,时间的重要性就会渐渐浮现。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环境正在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是有参与公共领域生活的意识和热情的活跃分子,而网络能让公民有条件表达意见,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从轰动一时的“周正龙伪造华南虎照片事件”到再到“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中网络舆论引发出的公共事务的讨论,意味着微博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必然会加快推动公民报道的进程,由于在信息传播上的便捷与网状传播,得以在多次的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传播与讨论中表现出了其巨大的聚合能量,微博客对涉及公众利益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的生态环境。

三、微博对传统新闻媒介的意义

1.微博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新鲜和可靠的新闻信息

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一般是分布在各地的通讯社、记者、有关部门的宣传口、其他媒体从业者,或者依靠提供线索的热心群众,这造成了信息源过于单一和被动。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像个新闻场,有其天然优势,在web2.0时代,依靠其网聚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能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了海量的新闻信息和线索。只需经过核实、查证程序(传统渠道获得的信息也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微博会成为一个更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获取渠道。遍布世界各地的微博使用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方便的新闻线索。一般来说,最先知道突发事件消息的人一定是在现场的人,而不是任何新闻机构。而微博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其便捷和多手段的信息机制能够让任何人实时地在互联网中进行直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2009年6月,在宣称伊朗总统大选舞弊之后,由于政府封锁了一些通讯渠道,伊朗人就利用Twitter作为与外界通信和沟通的工具传播骚乱信息,并被BBC和NPR等新闻媒体捕捉到得以向全世界播报。各种名人微博也是新闻媒体获取相关新鲜资讯的宠儿。美国总统奥巴马、NBA球星奥尼尔、谷歌大中华区前总裁李开复等在Twitter上都有开设帐号。国内的新浪微博更是将名人开博这一传统继承发展了下来,姚晨、韩寒等名人纷纷在新浪微博安家。传统媒体更是从名人微博这一新闻源上捕捉、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后续的深度报道,使一条新闻的价值扩大化。2009年9月4日,李开复在其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再见,谷歌。其离开谷歌创办创新工厂的消息通过微博一条一条的公之于众,激起了媒体持续追踪报到的热潮。正因如此,微博应该成为新闻媒体监控和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平台。

2.新闻媒体以微博为平台新闻

一些传统媒体看到了微博的力量,纷纷将微博作为自身推广和沟通的平台,在微博客上提供内容链接,新闻摘要,促进发行量和销售,提升影响力,微博客成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一个新的平台。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网络用户们也对媒体的这一做法表示欢迎并作出了积极回应,《纽约时报》在Twitter上的官方网站有90多万关注者,在英国,有134家一线杂志都开辟了Twitter账号。在国内,拥有大量受众的新闻媒体,如《羊城晚报》、《国际先驱导报》、《南方周末》、《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乃至新浪的财经、CCTV体育频道等,都相继开辟官方微博,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微博客的媒介机构超过40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各类媒介形式,在网上开微博已经不再是个人用户的独享。《羊城晚报》在新浪上的微博以新闻为主,不仅有当日晚报的内容导读,还有很多知名记者、编辑的及时消息。读者可通过微博与编辑、记者互动,甚至可以通过微博报料;湖南卫视微博则以各种信息为主,公布各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收视率等等,同时还有很多活动的说明。这些传统的媒体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与广大受众见面的。一是在其官方微博上有的以“标题+链接”的形式本媒体新出炉的新闻产品;二是其原有新闻信息的精炼加工版;三是利用微博及时跟进、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营造现场感。虽然目前微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某些传统媒体对微博的使用还在摸索尝试阶段,但是也反映了在新媒体时代的格局下,传统媒体也能在微博这种新媒体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

3.微博促进传统媒体采编方法创新

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微博客可以丰富传统媒体采访的手段。传统采访情况下,记者要根据不同采访内容和对象,留心选择恰当的采访地点进行现场采访,利用微博,记者只要拥有一部电脑或者手机,跟受访者约好,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采访,而且微博140个字符的容量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和回答。微博采访的优点除了方便突破空间的限制,还在于在没有录音、笔录等郑重采访行为的场合,不会使被访者感到紧张,便于使受访者畅所欲言,还因为微博的内容上网,有据可查,不担心内容丢失,而采访对象也会顾虑到自己所发表言论的公开性,在回答问题时会更加负责。通过微博进行采访最具轰动效应的是美国广播公司2009年3月采访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问题都通过Twitter发出,这种新型采访方式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在看到微博的巨大传播效果后,微博成为了美国大选两大阵营的必争之地。

综上所述,微博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的障碍,而是其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的机遇。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微博的发展前景更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媒介融合的方向与道路。传统媒体应在继承发扬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基于微博的传播特点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在微博平台上占据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玥晗.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微博”“低碳经济”等新词.信息时报,2010年6月24日.

[2]腾讯科技.2010全球微博客横评.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4]许可新.新浪微博:我们都是记者.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2月31日.

[5]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南方传媒研究第21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6]陈娟.微博以及报刊的若干“玩法”.新闻记者,2010,(3).

[7]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8]约翰•V•帕夫利克.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2005.

[9]喻国明.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10]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

[1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12篇

一、关于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交通执法过程中,有许多人认为,交通法规知识的缺乏及“交通法盲”,是出现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何谓“交通法盲”?即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之谓也。“交通法盲”同交通肇事是什么关系?只要做一点抽样调查就会知道:两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知法,不懂法,固然容易造成交通违章及交通肇事,但是,从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对交通法规的无知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实际上很少,就是除驾驶员之外的其他触犯交通法规的人,还是知法(包括知之不多者在内)违法的占多数。

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知法、懂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普及交通法规常识的宣传教育中,仍然要把它放在重要地位。但笔者认为,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最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对公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

所谓交通法规意识,是人们对于各种交通法规的观点、态度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对现行交通法规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交通法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规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交通法规意识是整个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同人们的道德、政治等观念紧密相联。

交通法规意识的结构,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交通法规知识(认识功能);二、对交通法规的态度(评价功能);三、守法的行为素养(调节功能)。

以上三个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1、交通法规知识的多少是人们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守法素养的认识基础。

2、仅仅具有交通法规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违犯交通规则。如果不尊重法规,法规知识本身是不能防止违犯法规行为的。

3、虽然调节功能来源于个人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和评价,但是,它又是相对独立的层次。调节功能实质上是一种对利益诱惑的抗御能力和对行为的自控能力,它表现在当个人意愿和需求与道德、法规产生矛盾时,能自觉地遵守道德、法规,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抑制个人各种错误的意念。调节功能的完善,表明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程度,它是防止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关口。当调节功能不够完善时,个体虽有较好的守法素养,也会受社会群体不守法的影响而不守法。例如个体不因无交警在场而闯红灯,但因见其他群体闯红灯,便也跟着闯红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宣传交通法规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说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知法、守法,那么,就应当着眼于交通法规观念、法规意识的培养上,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一些交通法规条文。

(二)对车管干部、机动车驾驶员和广大的交通参与者,在掌握交通法规知识上应有不同的要求,对前者应帮助他们多掌握有关的法规知识,对后者应着重使他们掌握与道德原则相关法规,重点解决正确交通规范的树立和坚定的交通行为素养的培养问题。

(三)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当结合“普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来进行,从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交通法规教育的意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的“刺激”

心理学需要研究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借助语言传达思想的过程,研究言语(包括口头和书面言语)如何被感知和被理解以及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因此,在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充分运用交通案例来说明法规条款的意义,以调动情感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受教育者在脑子里引起震动。

要取得这一效果,就得摸清各类交通参与者存在的与交通法规相违背的主要思想动机。比如带有事故倾向性的驾驶员,在性情上必然存在某些偏差或缺陷,或表现出侥幸心理,利己动机,或缺乏职业道德,或急功近利等等。这种人对交通法规是置之不理、明知故犯,对这类人采用一般的交通法规教育很难产生其思想感官刺激,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向一般交通参与者讲解的车祸概率问题。车祸发生的概率若按总人口数计算确实很小,但它的发生概率并不像去参加摸奖,百分之一的奖率就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并无其他外在条件;而车祸的发生则与之不同,只要你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或公路上行走、驾车、有时略一疏忽,发生事故的可能就会百分之百,你要不信,假若你往急驶而来的汽车迎面走过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看看是否会发生车祸。另外,有时车祸的发生又并非因自己的疏忽,而是由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疏忽,或是遇技术不佳或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处置不当等。由于他人的行为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因此在道路上必须时时注意安全。通过这样讲解,结合一些交通案例,在群众思想中引起较强的刺激。

事实说明,典型交通案例是从事实中总结的经验教育,让事实说话,从反面阐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只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切近性、针对性,就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交通法规宣传的社会效果

从宣传心理学角度看,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

1、宣传的生动性。怎样使“干巴巴”的法规概念、条文通过宣传,讲解变得生动活泼,迅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关键不在于单纯地列举很多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例,一味地追求所谓“趣味性”,也不在于经常用考试的办法去推动大家背诵、记忆,而在于紧密联系听众(读者)的交通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一般的交通常识和原则。联系本地区发生的或群众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违章占道、违章行走、违章驾车造成的危害,讲解遵章守法的意义所在。生动性还体现在能够具体分析各类违章人员的动机及需要,从而选取不同的“素材”,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第13篇

[关键词]鄂伦春;传统体育文化;渊源

一、来源于日常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必然条件,是民族传统体育孕育产生的土壤,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源泉。[1]早期的鄂伦春先民生活在黑龙江省和东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一带,地处东经122°~131°,北纬48°~53°之间。在大小兴安岭的繁茂森林里,自古多野兽。

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鄂伦春先民开始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形式,采集、游牧、狩猎、捕抓,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和铸就了鄂伦春先民跑、跳、掷、攀、击、射等多种原始的运动技能,提高了包含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多方面身体素质,并逐步形成了以生存为直接目的的身体活动。

熟练准确的箭法是狩猎成功的关键,为了训练儿童熟练用弓箭的本领,鄂伦春儿童从三、四岁起就开始用成人制作的玩具弓进行射箭。这无疑来源于鄂伦春人射猎野兽的狩猎活动。其他如滑雪、划桦皮船、冰爬犁等,则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滑雪板、桦皮船和爬犁作为交通运送货物的工具。跑、跳高、跳远等体育来源于早期狩猎生产人们必需的身体技能等。可以说,这些体育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狩猎生产所需的生产和生活技能的特征。

二、来源于原始

原始宗教活动对体育的发展与丰富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原始宗教不是产生体育的“源”,但却是发展成为体育的一个“流”。[1]

(一)鄂伦春族信笃原始宗教,主要体现为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任何一个民族的图腾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推进而交融演变着。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鄂伦春族崇拜熊、狐狸、虎、鹿以及树木等。[2]这些动植物构成鄂伦春族生活的生态圈,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鄂伦春族祖先将它们作为图腾标志是自然的选择。熊是鄂伦春人崇拜过的图腾。为了捕获熊,鄂伦春人既要熟悉熊的习性、动态,又要在平时模仿熊的动态以锻炼身体,并作为娱乐活动,从而使人们适应艰苦的狩猎生活的需要。鄂伦春人认为自己是熊的后裔,对熊不能直呼其名。鄂伦春族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斗熊舞》就是具有图腾意义的舞蹈,通过模仿黑熊在激烈搏斗时的动作来表达对熊图腾的崇敬和希望获得图腾庇护的愿望,显示了人们向往获得像图腾那样英勇强悍的力量以战胜自然的心理渴望。每当人们跳起黑熊搏斗舞时,情绪高昂,动作勇健有力,是有多种复杂思想感情的。黑熊搏斗舞产生较早,流传很广泛,也正因为如此,该舞盛行至今。逊克县新鄂村、呼玛县十八站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境内各猎民村都有人会跳这种舞蹈。还有鄂伦春人的狍皮衣、狍皮帽,萨满服饰上的以熊毛、獐毛搓成的绳饰等,都是源于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3]

(二)萨满教的信仰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鄂伦春人相信萨满在特殊的精神状态中能起到人神使者的作用。因此,鄂伦春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请萨满跳神,以祈消灾免祸,确保家畜兴旺。此外,鄂伦春的萨满社会地位较高,至今尚流传于黑龙江中、下游,大兴安岭西部广大地区的鄂伦春族萨满为维护本氏族的安全和兴旺(消除灾祸、治病、祈求好的收成)所跳的热烈地萨满舞蹈―一“跳神”。几百年来,该民族的萨满跳神藏于深山,鲜为人知,所以在东北诸民族中,他们的“跳神”是最接近原始形态的。

《瑷珲县志》记载:“神医嬉戏,其人有病不知医药,请巫载五花冠服八卦衣,前后护以大小铜镜,腰膝杂以铜铃,行单面鼓婆婆跳远巅狂作态,行动须人其音似歌似泣无律带腔作楼林语,不辨何云旋忽距跃踊离地咫尺,犀愕顾日神至矣,名为‘跳神’。”

鄂伦春族人一旦哪家有事需要帮助,邻里乡亲,不分男女,不论名望高下,大家都要千方百计地为病人请到萨满跳神,目的是为了消灾、降福和除病,并为其家属排忧解难。这种活动一般都在“仙人柱”(即供放神灵的地方)外空地进行,周围插卜一圈柳条枝,场地供上各种神偶。并习惯于将兽血抹在偶像嘴边,表示神灵已经用过供物。此时萨满穿上神衣、神帽,一手执褪,一手执鼓,坐在专设的位置,敲击神鼓,恭请诸神光临。萨满哼起调子,在场者围坐一圈,随声附合。萨满双目紧闭,紧咬牙齿,全身晃动,边歌边舞。动作恃点是以脚下的“跳动”和胯部的“抖动”为主。萨满在跳神时常常作些翻滚动作或模拟一些动物的动作,脚步无一定韵律而不断变化,情绪激昂,直至最后逐一送归神灵,萨满才在喘息中恢复常态。这种古老的跳神习俗,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4]

鄂伦春人的各种身体活动与原始的结合,使其在民俗性的节日活动中得以保存和流传,促进了鄂伦春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来源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

在原始的社会经济形态下,体育以儿童游戏的方式存在,儿童的游戏与原始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成人的干预和指导,没有教育的形式和作用,儿童游戏亦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儿童的游戏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5]成人常把自已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鄂伦春族游戏中有很多是由成人根据培养下一代的需要而创造的,比较典型的如“阿尼罕”。这种游戏与现在给孩子们设计的“看图识字”相类似,是母亲们用桦树皮或兽皮给孩子们剪(刻)成鹿、狗、天鹅、大雁等各种飞禽走兽的图型,让孩子们加以识别,并进行一系列捕捉动物的训练,其目的是使孩子从小就增长狩猎知识和技能。此外,象猜谜语、数数字、“小仙人柱”(语言游戏)、歌谣等,也都是成人根据各种教育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的。

四、来源于对社会生活和动物的模仿

对社会生活和动物的模仿是体育的一个重要来源。“扛人比赛”来源于人们为日常生活中拣拾烧火柴的劳动,鄂伦春人居住的“斜仁柱”里,烧柴往往要去山里或河边拣拾,有时还要到山脚下去背扛,为不使火熄灭,每天都要扛木头。扛人比赛这项体育游戏就由此发展而来。比赛时一个人躺在地上,另一个人将其扛起来,绕着“斜仁柱”或簧火堆跑,看谁跑得时间最长。这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比赛力气的体育比赛。还有包括鄂伦春儿童在内全世界的儿童都在玩的“过家家”游戏,是儿童对各种现实生活场景的模仿,祭神、跳神游戏则是鄂伦春儿童对一些祭神和跳神仪式的模仿,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

鄂伦春族体育中的“闯绰哈仁”就是在“谁要是最先到达终点,谁就是梅花鹿;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是跳到一半就发笑,谁就变成臭李子;谁要是落在最后,谁就是又胖又笨又懒的树鸡!”的歌声中以双脚快速蹦跳、两臂上下摆动、旋转等姿态模仿树鸡进行比赛的体育项目。

五、来源于民族间文化的传播

文化具有传播性。鄂伦春体育项目中有些是与其他民族所共有的。如“抓嘎拉哈”就是包括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汉族在内的所有北方民族共有的体育游戏,其玩法也都大同小异。嘎拉哈的起源据说是满族,一说源于锡伯族,但根据其玩具材料为动物殡骨的特点,应起源于狩猎生产,作为鄂伦春族的抓嘎拉哈游戏,既可能是其先民流传下来的,也可能是从周边其他民族中传播而来。其他鄂伦春的体育项目如“班吉”棋,和周边民族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的“宝格”(围鹿棋)玩法相似;赛颈力、拉棍等在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传统体育中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六、来源于人们日常交往和娱乐的需要

追求身心的快乐是人类的本能。[6]对于世代在深山老林中过着渔猎生活的鄂伦春人来说,狩猎时的紧张和压力与日常生活的简单寂寞同时存在,人们需要在紧张的捕猎后放松身心,需要在获得猎物后释放喜悦的情绪,也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增添色彩。虽然鄂伦春人出猎一般是以“安嘎”为单位的集体行动,但往往要离开“乌力楞”在山林中“游荡”个把月甚至几个月,难免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常常在追捕野兽的间隙剥一块桦树皮,画上棋盘,用柳树条削制棋子,两人对弈玩“班吉”棋,为狩猎时光增添了不少乐趣。

为了狩猎生产的需要,鄂伦春人每个“乌力楞”都有自己的猎场,各自在各自的猎场打猎,互不交叉。由于居住分散,大家平日里除了“乌力楞”内部的成员外,很少和外界交往。只有到一些重大活动如开“穆昆”大会、祭祀火神时,人们才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除了一些严肃性的仪式和程序外,鄂伦春人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来联络感情、增进了解。

鄂伦春族诸多体育的产生来源,应该说还有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交往和娱乐身心的需要。就是人们在交往和闲暇娱乐时偶然通过日常生产劳动的启发创造和发明的,这些体育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趣,使人们在愉快的身体活动中感受着适度的紧张和刺激,对于长年游猎在人烟稀少的山林中的鄂伦春人来说,无疑为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韦晓康.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37.

[2]干志耿等.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社,1982:116.

[3]王为华.鄂伦春族图腾文化:人类远古的幻想和寄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144-146.

[4]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鄂伦春族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29.

[6]饶远、刘竹等.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第14篇

以丝绸之路而闻名於世的新疆,很早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如今总人口1600多万,包括47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是主体民族;而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2个民族在新疆也有较长的居住历史。此外,东乡、壮、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鲜等34个民族8万多人,则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从中国内地及其它边陲地区迁徙而来。新疆各民族团结地生活在一起,新疆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与长期劳动生活联系密切,每种运动都与本民族的特点紧密联系,民族体育丰富多彩.仅哈萨克族运动就有叼羊、姑娘追、赛马、套马、马上摔跤、跑马射击、飞马捡手绢、马上拔河等多种形式,还有荡秋千、两人顶脚技巧、两人翻跟头等十多种项目,富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下面就介绍几种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

一、维吾尔族体育运动:

高空走绳,维吾尔语称之为“达瓦孜”,它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达瓦孜”起源于神话传说:古时空中出现了一种飞怪,呼风唤雨,残害黎民。

为了上天灭怪,有一位英武少年在地上竖起了一根30多米高的长竿,用一根60多米长的粗绳连接竿顶和地面,然后缘绳上天,与飞怪在天空决头,将怪诛杀。人民为了感戴这位青年,就开展了“达瓦孜”这项体育活动。

现在的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已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表演者手持长杆,不系保险带,在唢呐,羯鼓声中表演走绳;做侧身走绳、蒙眼走绳、倒立走绳、踩碟走绳、飞身跳绳等惊险动作。当他走到绳索最高处,突然,他身子一歪,从高空倒栽……,不禁使人“啊哟”一声,大惊失色,吓得赶紧闭上双眼。待等再睁眼看时,表演者却含笑继续在绳上表演。原来是他施展绝招,故意制造一场虚惊!

二、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爱马的民族,在长期的牧区生活中,形成了许多与马相关联的有趣习俗。他们除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游戏外,还开展在马背上摔跤的活动,这不仅是一场精彩、激烈的角逐,而且也是蛮有风趣的表演。

每逢节假日或是喜事,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便在宽阔平坦的草原上摆开阵式,许多剽悍骏勇的骑手云集在一起,比赛是以打擂台的方式进行,本领强的先跳出来,寻找对手。有的“雄鹰”在马背上犹如在平地上灵活自如,连胜数人以至十几人也不被对手摔下马。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棋逢对手难分胜负。比赛开始时,允许从不同角度出场,有时乘对方不备,迅速冲L—前去搂住后腰,将对方抱离马鞍,摔倒在地上。但经验丰富的赛手,警惕性极高,敏捷地转过身来,双脚紧紧地勾住马肚子上的肚带,顺着惯性将对方摔倒在地。选手在比赛时不仅自身的素质要好,而且选择坐骑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场精彩的比赛,选手们个个汗流浃背,而那骏马也像被雨淋过似的。

马背上的摔跤,不仅显示他们润熟的骑马本领,而且还展示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和技巧,与他们长期从事牧业生产有关,有的选手为了比赛时取得好成绩,从小抱羊羔、牛犊进行锻炼。据说,有的牧民抱起一二百公斤的小牛都不在话下,可以想像他们在马背上摔跤时将会何等威风。

“姑娘追”,哈萨克语称“克孜库瓦尔”,它是哈萨克青年们最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游戏,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常在喜庆时举行。关于“姑娘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白天鹅化为女子,和一位猎人结为夫妻,成为哈萨克人的始祖。他俩结婚那天,骑着两匹白色的骏马,象白天鹅一样,飞来飞去,互相追逐。据说这就是姑娘追最早的由来。

“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繁花争艳的草原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活动一开始一对对未婚青年男女向指定地点并辔慢行。去时,小伙子可向姑娘任意笑谑或求爱,姑娘只能默默倾听,不能生气;返程,小伙子必须策马急驰,姑娘则在后挥鞭追打。姑娘若追上小伙子可任意鞭打,有时还将帽子抽落在地,惹得观众一阵哄笑。如果姑娘对小伙有情,则会鞭下留情,只见鞭子在小伙子头上转圈虚晃,却不见鞭梢落身,或姑娘故意将鞭抽打到小伙子坐骑的马屁股上。场面热列,妙趣横生。

三、锡伯族:

射箭是锡伯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的锡伯人曾是“打牲部落”,以“渔猎为主”。锡伯人从小就练用绳吊膀子。膀子吊好后,就练射箭。同时配合训练的方法还有举重,托砖、吊沙袋、抬石滚等,以增加臂力。在训练中先练近射,后远射,先固定目标,后射活动目标,先步射,后骑射。现在,每当农历正月十五时还要举行射箭比赛,为优胜者颁发弓箭、袍和靴等奖品。现在每逢中秋节、春节、“四一八”节时,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四、此外,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和维吾尔等民族,都喜爱赛马,尤其是世代生长的天山、阿尔泰山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更是酷爱赛马运动,其竟赛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在元、明、清史料中,多处记载赛马和兵役制度相结合,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制度。那时的赛马运动还是王族,显贵们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一般都在节庆之日举行。解放后,哈萨克草原上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很大发展,盛大节日里,常举行群众性的赛马大会。优胜的马匹被誉为“拜盖阿特”(最好的马),优秀的骑手则受到奖赏。

近年来,赛马又增添了许多新疆项目:障碍赛马、越野赛马、马球、马上射击、劈剌、盛装舞步赛,以及马车驾驭赛等,十分惊险精彩。

第15篇

[关键词]思辨式传道 问题意识 “保险理赔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40-04

保险研究趋于成熟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将保险学教育导入大学殿堂,使其研究成果成为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保险法学与保险精算学是研究保险经营的技术问题,而综合保险学则涉及法律、经济、数学、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基于学习中的困难显著,兴趣、爱好、动机变得尤其重要。现代教学认为,学力由三个同心圆构成:最外层是知识;第二层是能力;而最核心层,则是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方法。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里指的是思辨式传道,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知学、好学、乐学的专业思索境界,而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将决定教中思辨式传道的成败。为促成高等教育中金融学课程的习得与内化,本文试以“保险理赔原则”为例,基于师生角色重塑角度,针对教师思辨式传道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这一创新主题,探索教与学中的新内涵。

一、思辨式传道方式:“三维化”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中不可割裂。《保险学》从实务到理论,从微观到宏观都自成体系,保险学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应当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过程,在《保险学》课程中实现“三维化”教学,即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以及“实践与社会适应性”融为一体。保险研究的是保险商品关系,这既是一种经济关系,是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受益人之间所结成的一定商品交换关系,同时又是一种由保险合同确定保险当事人之间关系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教师的思辨式传道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将成为人与社会的重要契合点,将思与辨引入学生学习过程,运用金融学科或其他交叉学科的原则方法,以启发思考、辩论形式培养学生发现、提出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应用与价值观上的发展,从而促进“三维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过程与教学条件指向明确

在多数西方国家,商业保险、银行业以及证券业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体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相比而言,我国银行业具绝对优势,证券业也在国家高度重视下保持迅猛增长态势,而保险市场的发育与管理,无论在实力或规模影响上都表现出一定滞后性。基于该现状,《保险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必要将“过程与方法”渗透在“知识与能力”教学之中,使“实践与社会适应性”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且三者需同时兼顾,不可渐进性实行,思辨式传道教学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内隐性与外显性。通常情况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显性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实践与社会适应性”两个维度的目标则是隐性的。思辨式传道教学中,应当处理好教学目标这一显性与隐性的关系,教学过程的隐蔽与教学目标的凸显,将促使实践性教学进入一种艺术境界。

(二)课堂讲授中“思”的启动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上,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识记”层次教学内容,应当有了解、知道、列举、说出等不同程度衡量;“理解”这一知识教授层面上,则有认识、说明、简述、概述、概括、比较、分析以及探讨等等;而收集、调查、讨论、总结评价等应用能力,则是高等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体现。思辨式传道中“思”的启动应当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启发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思”。无论是孔子所言的“启发”,或是韩愈主张的“解惑”,其目标都在于引导学生“思”的启动,而这里关键之处就在于选择以点带面、以简驭繁的最优突破点。比如有关“保险”的定义,不能只单纯理解为“在保险合同订立后,对被保险人在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中的赔偿”,而需使学生理解保险“是一种以众多经济单位进行损失分摊的风险财务转移形式”,在学习之初就深刻理解保险具“分散风险”与“补偿损失”两大重要职能。第二,课堂教学主线与主题兼顾。以课堂教学内容的明晰突出主题。有关“保险利益原则”讲授中,所有教学内容都应以一般财产保险、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以及人身保险三大不同险种为论证主线,围绕“保险利益存在的时间”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在区分“保险合同订立”与“保险事故发生”两个关键时段中的保险利益将决定保险责任事故理赔与否,其中,《保险法》设立依据是基于道德风险规避。通过此原则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一个概念:保险人并非对任何缴纳保费的责任事故都会负赔偿责任,理赔必须以保险原则遵守为前提。这是以教的必要思维指引,最终达到“授之以渔”目标的优势途径。

(三)培养学生“辨”的意识

教学是一种间接性认识,课堂讲授就是教师通过分析、解释、说明及论证方式,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正是通过这一间接方式掌握学术研究成果的。高等教育有别于初等教育,单纯讲授有“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之嫌,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只有在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辨”的意识,才能有效地、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苏联著名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指出: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辨析。可见,讲授是由教师教学本质所决定,但如何“讲”,如何将专业问题阐释清楚,且让学生具备学科前沿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讲授中“辨”的意识培养。第一,教学内容的精讲。教师要用精练语言清楚讲述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及联系,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把握教材知识结构与基本内容,这样才能具备“辨”的基础。如在“最大诚信原则”讲授中,以违反“告知”以及“保证”的严格处理为切入点,着重论证该原则中有关诚信“最大”的保险涵义,其中,重点突出“保险人不负责保险金赔付”为最轻的一种处罚,学生对此有深刻体会之后,就能产生“辨”的能力。第二,课堂教学中的讲授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思考余地,才能产生较强“辨”的意识。在有关“弃权与禁止反言”的讲授中,首先须从《保险法》角度理解“弃权”及“禁止反言”的关联性,而后对《保险法》第33条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在放弃保险合同规定可以享受的权利之后,不得再主张该权利,也不得再请求行使这项权利”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分析。留一个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保险法》设定这一条款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在深入思考后,会了解“在投保人已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状况下,如果保险人已知情而没有提出异议,则视同“弃权”,以后保险期限内不得再以此缘由主张合同无效,即“禁止反言”。与此同时,学生可能对《保险法》这一规定究竟是“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还是保护保险人利益?”进行辨析。当这种“思”与“辨”充分结合之后,学生将彻底理解“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是《保险法》的立法原则,是为了避免保险人为收取保费而恶意隐瞒这一条款制定目标。由此可见,课堂讲授的最高境界不是“天衣无缝”,而是留有辨析的时间、留有辨析的逻辑起点。

二、学生思辨式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专业教学实践的必要途径。教学目标事实上就是一种行为目标,需要可见性衡量,是一种可操作的、具体的、可检测的方式。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让他们面临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从符合实践价值观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辨式传道教学检测中,最具可衡量性的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问题”品质的明确与把握

1 “问题”品质的确定。基于学生思维启示的衡量,“问题”品质尤为关键,为方便陈述,且分别设置为“高层级问题”与“低层级问题”。所谓“低层级问题”主要特征包括:(1)质疑现实意义不大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或“好不好?”之类;(2)题意笼统,含义模糊的问题。学生无法把握答案要点,甚至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在人身保险中,储蓄型险种、保障型险种、投资型险种哪个好些?每种险种适宜人群不同,必须根据投保人的需求来定,不能无依据地判定孰是孰非。(3)题目过大,涉及内容过多,学生难以概括问题。比如“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哪个现实意义更大?”商业保险中所有险种都分属于这两大类,要答此题,必须将整个课程内容都逐一进行回答,显然有悖于提问初衷。(4)过分为难学生的问题,即以学生已有专业水平尚不能回答的问题。如“投资连接险保险费率是如何进行厘定的?”费率涉及到人寿保险精算这一核心技术支撑,目前市场上在售险种均由不同保险公司总公司精算部门确定,很显然,该问题即使是老师也无从回答。这里所谓“高层级问题”,则具有以下几大特征:(1)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问题的解答对实现教学目标十分关键;(2)问题明确、可估,容易领会教学要求;(3)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其深入探究;(4)问题具一定难度与梯度,能引导学生思索、参与。如“保险近因原则”中一例:“有辆车撞断了一棵大树,大树倒下压坏了旁边的一问房的屋顶,屋顶被压坏掉下来砸死了房内的主人,问保险人赔付的近因是什么?”近因是不是最近的原因?近因原则为什么是保险理赔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提问具有“高层级问题”特征。首先,这密切围绕本章节教学内容“近因”问题,学生很容易领会教学要求。当学生了解这一问题近因是“车撞树”,而并非“屋顶掉落”时,就真正理解了保险责任中的“近因”是“造成保险标的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起决定性作用或起支配性作用的原因”,而并非“时间和空间上最近原因”。很显然,这一问题品质的明确把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2 于无疑处设疑,于定论中置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智慧,善于进行问题教学设计,在研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发掘出新的问题,拓展成“问题链”,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第一,拓展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仍沿用上述“保险近因原则”同一案例,如果进一步设问:“《保险法》中该原则规定的依据是什么?”那么,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将充分理解只有当被保险人损失是由保险责任事故所造成,即近因归属保险责任时,保险人才能给予赔偿。通过这一“问题链”的设置,在保险事故理赔中,学生会首先判断近因的归属,再讨论有关险种赔付问题。第二,将问题分解成为更多子问题。可以将上述案例中有关“近因”分解成多种形式提问,如针对“责任事故由不同原因发生致损赔偿”这一问题进行分解,可以就“单一原因致损时的近因确定”、“多种原因同时发生致损时的近因确定”、“多种原因间断发生致损时的近因确定”三个子问题设问。第三,重新排列组合,得出更新的问题。比如,某人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有一天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到医院检查没事,但是过了几天以后,因心脏病突发死亡。保险公司负责吗?找近因,是疾病。再看是否保险责任,疾病非意外伤害险的保险责任,不赔。由此可见,破解这一问题的过程,就是层层设问、步步解惑的过程,也是将思辨贯穿于教学始终的过程。

(二)创设思辨式“问题”情境

长期以来,问题教学法被单纯理解为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事实上,这绝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简单地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而是通过“直接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前者是指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而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这种方式也可称为“教师提问模式”;后者则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称之为“思辨式提问模式”。

1 以思辨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常来说,学生大多是在阅读教材或与教材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选择专业参考文献,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质疑的探究欲望。其中,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指导他们对材料观点、结论及论证方式进行概括与提炼是首要任务。仍以“近因原则”为例,如:“某人在行走时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跌倒死亡,生前投保了意外伤害险10000元,单位为其投保团体人身保险(既保意外,也保疾病)3000元。问受益人可获得多少保险金?”此案是由“心脏病发作-跌倒-意外事故发生(死亡)”系列连续发生原因所致,学生只有在理解近因是“最直接、最根本原因”这一界定之后,方可正确判断此案近因为“心脏病发作”,当属疾病险保险责任,受益人因此只能获得以疾病为保险责任的团体人身险3000元赔偿,而不能获得任何来自意外伤害险的赔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那么,学生很可能在深入思考后提出质疑。就如案例中“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跌倒死亡”调换顺序为“因跌倒,心脏病突然发作死亡”,那么赔偿是否有变呢?事实上,这一事件连续发生原因更改后,近因就不再是“心脏病发作”,而是“跌倒”这一意外事故发生,应当由意外伤害保险赔偿全额赔偿,且基于人身保险中可获得多份赔偿这一原则,二险合一后的赔偿金额为13000元。可见,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是促进其认知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其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自成体系的重要手段。

2 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由“思”及“辨”。启发式教学是所有教学方法中的灵魂。孔子曾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之言。这实质上道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即“启发”与“举一反三”。启发,关键就在于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学生在自学、自思过程中,有想不通、道不明之处时,必然产生请人开启之愿望,这就是由“思”及“辨”的过程。当教师以启发为“辨”时,学生便有豁然开朗之感,而后能举一反三。可见,启发式教学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一种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将“思”与“辨”融入保险学教学过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主张的实践应用理念完全吻合。值得重视的是,在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由“思”及“辨”过程中,必须摈弃两大思想及应用上的误区:一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的“”式教学;二是教师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再总结出正确答案的“结论式教学”。这两种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启发式教学中有关“过程与方法”实践应用内涵的拓展,学生得到的或许是“金子”,但肯定不会是点石成金的“指头”。

(三)优化提问策略

1 明确提问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首先要考虑教学主题,考虑此问题能解决何种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及创造力,同时也是避免教学中的随意与盲目的前提。比如有关“代位追偿”的提问,可以从启发角度提出“保险人取得代位的条件是什么?”在学生已掌握“保险人在对被保险事故损失进行赔偿之后,才能取得向第三者追偿权”这一知识点,应该可以回答出“保险标的损失是由于保险责任事故引起、保险事故由第三方的责任引起,且保险人必须在履行了赔偿责任之后才能取得代位求偿权”。

2 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度提问。这里所谓“适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适当的广度和难度,即提出的问题既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开动思维积极参与,但也要将问题难度设置在“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难度上;二是适当的角度,即提出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三是适当的梯度,鼓励学生寻求问题的起源。如果在有关“投保方在代位追偿中的义务”学习中,从被保险人与第三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这一角度提出问题,那么,学生很容易理解“在保险赔偿前被保险人需保持对过失方的权利;不能放弃对第三者责任方的索赔权;以及由于被保险人过错使保险人不能行使代位求偿权,保险人可以扣减赔偿金”这一义务构成的理论依据。可以说,这样的提问能够做到问题设计难度适当,既能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又能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与教学主题一致。另外,应当以积极心态保持学生愉悦、积极进取心态,以提问来控制课堂节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有松有弛、有快有慢的状态,这是避免学生出现“问题”疲劳与厌倦的前提。

三、思辨式传道的客观基础:师生角色的重塑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其在“思”与“辨”体验中成长

实践与应用是评估专业教学的核心标准,通过“思”让学生去体验,当他们领悟到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探求新知的过程;当学生在揣摩、思考、琢磨中与社会应用结合时,此时的书本就不再是学生的世界,而是世界成为了学生的书本。基于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体现出层次性与差异性,应明确差异发展的需求。一是根据学情分层,即针对不同专业培养方案把握教学程度差异;二是根据施教分层,解决专业基础不同学生的接受差异;三是根据评价分层,即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教学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