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采矿安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采矿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使采矿工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在采矿工程过程中应用安全性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安全性原则呢?安全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各项活动包括安全活动中对于客观存在着的安全问题所要坚持的规范。
1.安全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促进采矿企业的经济发展。
在采矿工程中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性原则落实到采矿技术、采矿工艺、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运用先进的安全设备等方面,不仅可以提高采矿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目标。
2.安全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促进其他行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
采矿坚持安全性原则不仅可以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其他工业提供优质的矿石,促进其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安全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处理纠纷问题一直不断,给社会增加了负能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采矿工程活动要改变以往的忽视安全谋求利润的模式,改用安全与经济并重的生产模式,在采矿工程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性原则,把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到最低。同时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妥善处理事故,用法律保障受害者及其家属得到合理补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收稿日期:2014-06-16作者简介:吴开洪(1969-),男,毕业于湘潭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任云南东源昭通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总之,在采矿工程中坚持安全性原则,把安全问题的处理措施落实到采矿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采矿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二、安全性原则在采矿工程过程中的应用
对采矿工程来说,安全性原则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安全施工技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现代计算机应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多个方面。
(一)采矿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难度大,涉及技术比较多,因此要加强采矿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1)提高采矿工程技术。
采矿工程具有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等特点,要积极吸引或引进采矿专业技术强的综合性人才,并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理论研究,不断更新采矿技术,为采矿工程服务。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给其充足的发展空间。此外,国家要加大对采矿现场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如采矿交通运输(主要是公路建设)、能源开发(如水电设施建设等),为采矿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在采矿前,要进行技术交底。
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学习和研究,要熟悉掌握施工设计图纸中的施工重点、关键工艺、施工参数等,编制安全施工说明书,并严格执行。同时要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根据采矿工程施工设计选购材料,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要根据采矿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
(3)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完成施工任务。
如某采矿工程在进行凿岩爆破施工时,选用Boomer281液压凿岩台车、乳化炸药配段发塑料导爆爆管进行凿岩爆破,且按照爆破参数完成工作,其中,炮眼深度3.0~3.2m,爆破进尺2.5~3m等,根据采矿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相关参数。此外,要提高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在采矿时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让矿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采矿工程活动有章可依。风门至少要建立2座风门,间距大于运输工具的长度,以便一座风门开启时,另一座风门是关闭的。风门分为普通风门和自动风门两类。自动风门是借助各种动力来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风门,自动风门中有机械传动式、电气传动式、气动式和水动式等。(三)控制风流设施控制风流的设施主要有调节风窗。调节风窗是在风门或挡风墙上方,开设一个面积可调节的矩形小窗口,移动窗板的位置可调节窗口的面积大小,从而改变巷道通过的风量,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三、煤矿通风与安全技术应用的有关建议
(一)注意选择巷道贯通的地点
巷道贯通的地点尽量选在危险性小的地区,当面尤其是在瓦斯隐患突出的矿井,巷道要选择无危险或者危险性小的地区作为巷道贯通地点,巷道选择的不合理极易引起卡钻、顶钻的情况,极大增加了安全隐患。此外,进回风系统之间尽量不要设置巷道贯通点,因为,一旦选择在这,而且没有行之有效的控风措施,容易造成风流改变,加剧消极影响。
(二)有效的控风措施
1.加强巷道贯通处的局部通风管理
巷道贯通时,掘进的方向只能选择一个,其他其余要保持正常的通风状态,对于局部通风要实行定期检查制度,通过检查来判定安全情况以及瓦斯浓度,要做到回风巷中瓦斯浓度低于1%,局部通风系统要保障巷道的风速、风流情况符合标准,严禁出现循环风等不合理的通风情况。尤其是隐患严重的煤矿中,为保障巷需通风系统的顺利运行,倾斜巷道与上部的平巷道需要预留出至少5m的超前距离。
2.贯通时采取有效的控风措施
在通风系统贯通前后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测,一旦出现进回风系统之间设置巷道贯通点时要立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减少两侧空气压差,减少两侧空气压差,然后在贯通的两个方向设置好风门,贯通时关闭风门,等到放炮贯通之后再进行一遍通风系统的检测和调整。矿井中通风系统越复杂,在进行巷道贯通时风流越不容易控制,贯通后的各个巷道中的通风情况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因此特别强调加强通风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应用,避免循环风和串联风的产生。
3.加强通风瓦斯系统的监测与管理
对于煤矿挖掘区域的瓦斯浓度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每个监测地点的瓦斯浓度都要及时汇报。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要立刻上报,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主监控地区,将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四、结语
第一,建立健全采矿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法律法规,并将其深入到采矿工人的思想中,认真贯彻与落实;第二,增设与完善采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准入标准,选用专业性强、高素质的安全技术管理员对采矿工程中的各项安全问题,进行严格检查与审核;第三,建立安全生产及技术管理资料档案,对有关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保存;第四,按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政策与规章;第五,制定相关措施保障安全技术的落实与实施,提高生产环境的整体水平,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从而更好的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加强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施
面对当今采矿工程中频发的各种安全事故,做好安全技术管理是保障采矿安全及采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内容,对于采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树立采矿安全责任意识。各方面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上至领导,下到基层工作人员都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办事,并在安全责任意识的指引下完成工作。因此,树立树立采矿安全职责意识,健全采矿安全责任制度,对于保障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采矿安全技术管理以责任到人为原则,以完善的采矿安全职责为基础,高度重视采矿安全,提高采矿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采矿企业经营效益。
其次,做好安全检查相关工作。采矿企业安全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及时对采矿工作中的各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尽量消除或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保证采矿安全。安全检查通常都会采取有领导、有组织的检查方式,并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采矿安全中的各种问题公布于众,同时还要做到“四不推”,班组不推给工区,工区不推给矿部,矿部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给当地政府,扎实做好采矿安全技术检查与管理工作。关于安全检查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五点:一是要认真检查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规的执行情况;二是要检查对上级的安全生产政策、方针及决定的执行情况;三是要检查采矿环境的安全情况,如井下巷道的支护状况,空顶情况等;四是检查采矿工具、设备及相关防护装置与安全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技术管理的相关标准,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按照原计划有效的落实;五是检查预防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只有在采矿安全检查过程中做好以上五点工作,才能保障采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切实有效。
第三,积极开展安全技术管理的培训工作。从目前多起采矿安全事故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领导及员工都未接受过采矿安全技术上的相关培训,不具备专业性的采矿安全理论与实践基础,从而会导致违章、违法等操作出现,因此,如何在采矿企安全技术管理过程中,做好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是实现采矿安全的重要途径。培训的主要内容应紧紧围绕采矿企业安全、技术部门安全意识的提升来开展,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采矿技术人员及安全部门负责人应当树立起较强的安全操作意识,并以榜样的形象激励基层员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政策,从而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增强全体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
最后,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具体是指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采掘作业规程。前者主要包括严格按照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程序进行使用,同时要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由于工具操作的不正确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还要考虑岗位与工种的差别,在操作流程及规定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区分,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执行;后者主要包括采掘作业范围内的地质概况、安全技术措施及生产工艺等都有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从而有效的指导采矿安全生产,对于保障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若在采掘作业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按照安全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对异常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确保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结论
(一)事前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不到位
矿工安全意识较低是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矿工对安全生产的疏忽,使得在实际操作中,矿工面临危险时显得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煤矿企业的事后培训和教育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二)现场组织和管理混乱
由于煤矿采矿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加上工程现场配备的人员不足,使得现场的管理经常出现混乱,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不利于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特殊性
(一)造成的后果严重,损失较大
虽然很多煤矿企业逐渐意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教育,并在工程现场悬挂“安全第一,管理第一”的横幅来提醒现场工作人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使得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现场管理难度大
煤矿采矿工程的现场管理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管理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人和物两个方面,如果进行细分,会发现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是数不胜数的,煤矿采矿工程的难以预知性主要和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这就使得在制定安全应急措施时很难全面的考虑到各个方面,只能抓住安全关键进行应对。
(三)一线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员工流失率较高
煤炭行业的共有特征一方面是对现场工人的文化要求比较低,他们需要很多能够吃苦耐劳的工人,对于文化素养方面要求不高,这就使得有些没有做过煤矿采矿工作或者是对煤矿采矿的具体工作缺乏正确认知的人加入到采矿大军中,长期下来,煤矿采矿现场工人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不利于煤矿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采矿专业人员的流失率比较高,由于煤矿采矿工作本身就比较辛苦劳累,一些有专业技能的员工不愿意留在采矿现场进行作业,使得技术工人大量流失。
三、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加大安全设施和技术的资金支持
为了实现煤矿采矿工程的安全生产,企业务必要加大技术的投入,研发和引进一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对矿井进行改造规划,设计安全的矿下工作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完善矿井的设施和装备,从而为之后的技术改进奠定基础;其次,对煤矿采矿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大胆运用新技术,并且在多个采矿工作现场进行试点,保证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增加煤矿采矿工作的安全系数,使得煤矿采矿的安全管理能够更有效率;另外,要对煤矿采矿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根据实际的采矿情况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监控体系,监控的内容包括了煤矿采矿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技术参数等等,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机器设备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出现。
(二)加强安全宣传,规范操作行为
(1)很多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人员的疏忽大意,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现场一线工人在进行操作时过于大意和随意,没有严格按照安全准则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因此,煤矿企业务必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煤矿采矿人员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理念。煤矿企业可以在内部树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同时在企业中创设一种安全的氛围,使得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还有就是要将安全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构建系统的安全宣传机制,保证安全知识的普及。总的来说,企业要深入贯彻本质性安全生产机制,制定有效地安全应急措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自我控制和自我营救的技能。
(2)煤矿企业要规范现场人员的操作,要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规则,让安全生产操作有明确和完善的标准,有效地管理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
(三)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个人责任
在煤矿采矿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便会有人推脱责任,不愿意也不敢承担责任。为了明确各方的责任,减少事故中推脱卸责的现象,煤矿企业务必要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将工程的责任进行层层分解,使得每个人都有安全的指标。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责任制,企业需要和员工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保证了安全责任制的有效实施,使得每个人的责任能够更加清晰,因为所有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因此企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注意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正确,从而真正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四)采取有效地激励机制
为了改善技术工人流失率高的情况,煤矿企业务必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留住优秀的技术人员。例如,现在有的企业会以良好的晋升渠道来吸引和留住员工,那么煤矿采矿企业也可以进行借鉴,从而降低流失率。
四、结束语
1.1单道起坡不安全技术因素
针对采区中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以满足工程实际生产需求为基础,选择不同的措施来建设不同巷道的起坡轨,主要包括弹道与双道两种起坡方式。两种方式相比较来说,单道起坡方式要相对简单,并且工程量比较少,而双道起坡的建设要求则比较严格,需要设置一定固定的道岔以及弹簧道岔等。就现在采矿井巷工程施工,单道起坡方式为首选,因为其具备需要资金少、工作量低等特点。在建设单道起坡时下放空重车与材料车时,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空重车在通过简易岔道易倒掉进入中部车场的问题,需要打钩人员在道岔位置给予一定的助推。但是如果选择此种方式,会加大对挂钩人员的安全威胁。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对采区中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可以选择用双道起坡的方式,可以提高空重车与材料车运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减少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威胁。
1.2弯道井巷采取曲率半径
对与采矿井巷的施工,对于巷道曲率半径一般会采用12m或者是15m,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井下七吨架线式防爆电机车运输的数值。但是如果选择的是其他运输方式,还是设计此为曲率半径的话就不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而是应该选择9m曲率半径。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采矿井巷都是采取的6m曲率半径,这样设计的结果就会导致巷道拐弯处变大,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使耙矸机钢丝因为磨损加剧而断裂伤人的事故。并且,如果井巷曲率半径设计的过大,在进行爆理后落下的矸石耙不到底,会增加巷道的坡度,增加了工程的运输难度。因此,在设计采矿井巷曲率半径时,应该以满足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其确定为9m或者是12m为佳。
1.3车场设计在弯道巷道中
在对车场进行设计时,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只会对采区上山方位以及运输大巷方位进行研究分析,将下部车场设计在采矿区的弯道巷道内部,而这种设计则直接会增大电机车司机的视野盲区,对于前方以及周边的警示信号等不能及时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司机与信号挂钩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经常会因为交流不及时而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设计下部车场时,应该尽量将其设计在直线部位,以免设计不合理减小司机的视野范围而造成安全事故。
2开拓井巷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
开拓井巷的设计施工中,经常会存在下部车场轨道安全间隙过小等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掌握巷道的所有信息,就会导致在巷道设计过程中出现高度过低的情况,并且在对巷道的腰线进行设定时也存在很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只要是其中有一个环节存在不安全因素,就会影响整个采矿工程的正常进行。
2.1下部车场轨道间安全间隙过小
对于下部车场的设计,车场间隙一般确定为1.3m,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矿井的安全间隙仅有1.3m。在这种施工的情况下,一旦车场运输任务重,并且运输车变形或者材料车过宽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双轨之间的挤碰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对下部车场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超宽运输车可能通过的情况,增大间隙到1.4m左右,确保运输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2巷道高度过低
巷道掘进施工一般都是采用砌碹支护开拓作业的方式,半圆拱形断面首先的也是掘进方式,一般情况下会将墙的高度控制在1.2m上下。就采矿井巷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少数的矿区没有采取规定的方式来对巷道进行开拓,很多大断面积的巷道墙高为1.1m左右,这样在巷道进行架线时,高度不能达到架线以及施工的安全标准,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就出现触电安全事故。因此,在对巷道进行开拓施工时,必须要严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终的巷道墙高,保证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安全需求。
2.3巷道腰线设计不合理
中线与腰线主要对井下巷道进行施工控制的,其中中线的主要是对巷道的掘进方向进行指导,一般情况下应在巷道顶板位置或者是棚梁上设置3~4个中线点,选择用正中或者偏中线的形式来表示,而设备可以选择激光光束的方式来确定掘进迎头的尺寸是否合理。而腰线的作用主要是完成对标高与坡度的控制,以水平尺等施工工具延伸到掘进迎头的位置来探测腰线所在位置是否合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在间隔30~50cm的位置用测量一起设置一个中腰线。并且针对煤层较厚的区域,为保证掘进的正确性,还需要对巷道进行分层,在开采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巷道的压力也会增加,而支架承受压力过大发生变形后就会对设置的中线点造成影响,使其不能够完全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会造成巷道施工质量减低。并且,在实际的巷道施工过程中,受地质地形等因素影响比较大,往往会造成施工方位的变化,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将拐弯处的曲线巷道半径以及转角等转化为切线或者弦线。
3采掘面不安全技术因素
采矿工程采掘面的工程施工,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例如急倾斜煤层主斜坡设计中存在的坡度过小不安全技术因素,以及存在切眼与分斜坡开口的施工问题,还有改造眼拐弯处过多以及反眼坡度设计过大等问题等,都会对工程的安全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3.1急倾斜煤层主斜坡坡度过小
为满足工程安全施工的要求,在对采矿井巷采掘面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通过全面分析后做好对急倾斜每层主斜坡坡度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即便是有明确的倾斜角度作为参考,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最终导致主斜坡坡度不能够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导致煤炭在受到自身重力影响后也不会出现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3.2切眼口及分斜坡开口
矿井采掘面进行切眼开口设计时,如果没有按照每层正倾斜的方向进行设计,或者是沿着要求的方向设计但是最终确定的长度不够,形成的三角带切眼,很容易就会出现煤柱垮塌的现象。因此,在对采掘面切眼口进行时设计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以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3.3反眼双向施工
从布置在巷道底层的煤层底板来看,如果采用反眼双向施工的方式,经常会因为放炮震动而对反眼头煤柱造成影响,甚至会因为空顶过大的原因,最终导致垮帮问题的出现,无法进行正常的维护工作。在对采掘面进行此项施工后,往往会在本区段回采完成后,无法保住煤柱,在二段回采过程中将会出现窜矸问题,进而会对工程的正常开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煤柱不会受到损伤,在反眼头施工时,应该选择单向施工的方式,以此种方式来保证回采与正规推采都能够顺利进行。
4提高采矿工程安全性改进策略
4.1井巷工程施工安全策略
对于井巷工程施工时,在设计中部车场时应该选择单道起坡的施工的方式,可以确保采矿井巷工程中部车场设计与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重要的可以避免空车在道岔行驶过程中发生倒掉,保证挂钩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保证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对矿井进行全面分析,将巷道曲率半径控制在12m左右。并且下部车场的谁及应该尽量避免将其设计在弯曲巷道中,将其设计在直线巷道中,避免对电机车司机的视野造成影响而发生安全事故。
4.2开拓巷道施工安全策略
在对下部车场轨道进行施工时,应加强对之间安全间隙的控制,为避免受运输车重量过大或者是运料车过宽等因素影响,造成挤压而产生安全事故,应该将间隙控制在1.3m以上,大概1.4m左右为佳。另外,采矿巷道施工一项的安全措施就是保证用电安全,为了确保线路的架设高度达到安全标准,必须要确保巷道墙高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另外,应该加强对中线以及腰线的控制,保证掘进工作面的正常。
4.3采矿工作面安全策略
采矿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策略,需要结合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矿井工程实际情况后,以满足工程正常施工为根本目的,采取最有效的施工技术。例如针对三角带煤柱垮帮事故,在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对切眼的开口进行操作,保证施工中切眼开口长度、方向以及各项参数都能够符合施工要求。
5结束语
对于巷道施工过程而言,巷道高度过小是存在于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之一。正常的巷道施工项目一般会选择半圆拱断面的模式来支撑巷道工作,并会规定所设计的巷道高度应当超过1.2m。然而在不少的巷道施工过程中,很多巷道高度均违反了以上规定,这种做法使得巷道高度无法适应当前采矿工程的安全作业需求,尤其对于巷道架线施工项目,容易导致工程机电事故,最终形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除此以外,下部车场双轨间距过小也是目前存在于巷道施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同样会对采矿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正常的采矿工程中,下部车场双轨的间距应当大于1.3m,然而在实际的巷道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下部车场双轨间距都不符合具体的规定要求且普遍为1.2m,这种不安全的双轨间距非常容易挤伤采矿人员,给采矿工程项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采矿与掘进工作环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一)采矿工作面环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首先,采矿工程的巷道普遍会设计于矿层底板位置,而且对于采矿工作面的建设均会选择反眼见矿的形式,对于施工形式的选择则会优先考虑反眼头双向施工形式,通过上述方法会使得反眼头矿柱出现不断性地放炮震动,导致采矿工程项目位置出现较大面积的空顶位置,对开展正常的采矿工程维护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再者,不少采矿工程在设计切眼开口时并没有依据矿层的倾斜线路进行,这样的设计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角带矿柱发生跨帮倾向的可能性,因此采矿企业务必要保证采矿工作面的切眼开口方向和矿层倾斜方向相统一,由此来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还有在实际的采矿工程当中,一般会将急倾斜矿层的主斜坡坡度大致设置为22°,并且在回采期间会通过先进的中深孔采煤技术来落实无支护方案,从而为整个采矿工程提供基础性的安全性支撑。
(二)掘进工作环节所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
首先,并不是任何矿层都能够作为采矿层区域,所以,在确保矿层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务必要科学恰当地对采矿区域的一些地段进行必要的改造工作。而改造眼设计主要是按照矿层地形地质的性质与特点、赋存资源实况而落实的。在具体的改造眼设计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提高采矿工程作业生产的安全性、确保采矿工作的质量与进度,采矿人员应当将改造眼设计的坡度控制在25°之内。再者,采矿人员应当合理地选择运巷拔口的具置,如果内开石门的矿层的开口位置位于其中,并且石门能够穿插于该矿层,则应当把掘进巷道制定为正反拔口,唯有这样才能保证矿层两边所设计的巷道能够错开,从而降低巷道间距出现偏差的概率,确保采矿工程的安全与落实质量。
三、结语
(一)巷道工程设定中的不安全因素
车场位置设定的不合理成为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由于在设计过程中,人们仅仅将设计目光投放到上山和运输巷道的位置的选择,由此不得不将车场设计在弯曲巷道中,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电车司机的视线,无法及时看到前方信号,并无法和工作人员实现交流沟通,由此会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对于巷道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往往会发生高度过低的情况,并且由于在开拓巷道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采用半圆拱形的断面,倘若在墙面设计中没有采用规定的1.2m,那么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设定了架线的巷道中,由于高度不到,由此影响工程进度,并且比一般的工程设定容易引发机电事故的潜在危险高达原本4倍以上。对井下巷道的掘进施工过程中,中线起到方向指示的作用。在我国采矿工程设定中,一般要从棚梁和模板位置都需要设定4个和3个中线点,并需要采用偏中或者正中的形式。腰线则主要用来表示标高和坡度,一般而言会采用水尺延伸到掘进迎头部来了解腰线的位置,一般会采用30m-50m的距离进行腰线的设定,一旦发现腰线偏离则需进行矫正。但在巷道开采施工中,不得不对厚煤层位置进行分层开采,进而导致巷道压力增加,倘若发生支架错动或者变形会直接影响到中线点,进而对巷道的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使他们不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二)采掘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切眼和分斜坡中出现的问题
采掘过程中,对切眼的开口操作过程中,倘若没有严格地按照正倾斜方向进行切割,或者没有达到原本设定的长度,就会造成切眼和分斜坡的不稳定,进而造成三角带煤柱垮帮,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坡度过小
由于采矿工程设定中任何因素都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在针对倾斜煤层进行坡度的设计过程中,尽管拥有原本规定的精确数值,但也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主斜坡的坡度根本就不能满足施工的整场需求,进而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能有效下降,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或者是由于下降速度过快,导致无法控制,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改造眼不规范
实际工程开采工作中,人们往往太注重经济效益,在改造眼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综合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设计,由此导致改造眼在反眼或者拐弯处出现了坡度过大的情况,为正常施工埋下了不安全因素,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
4.运输巷拔口位置不规范
由于运输巷口的特殊性,在采矿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设定运输巷拔口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周边的位置,还需要选择周围环境,采矿工程设定中,一定要将外开口巷道和内开口巷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m上,但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人们忽视这一要点,为采矿工程带来不安全因素。
(三)应对措施不及时、能力不足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采矿工程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各部门应急能力不够,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甚至引发事故的扩大化,造成不可弥补的事故发生,产生恶劣的影响。(四)安全管理、公共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由于我国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有些部门甚至直接取缔了安全管理机构,无法对采矿工程进行客观监管。有些部门在人员的选择中,为应付检查,选择并无应付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力的人员,造成事故因素的不可控性。并且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些部门只顾生产,不顾安全,安全问题形同虚设,成为施工不安全元素关键所在。公共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没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工作人员可以在没有安全防护的状况下,随意进行施工现场,带来安全危机。施工现场的漏斗、升降口、沟、洞、坑等地方由于没有盖板没有防护栏造成不安全因素。在2m上的邻边由于资金限制,尚未设置防护栏,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其次,我国施工现场并没有安全出口、楼梯无扶手、踏板尚未固定、易塔防材料下作业、断线依旧带电、搬运危险物品时措施不到位都成为采矿工程的不安全因素。
二、采矿工程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防范工作
对采矿工程需要设定专门的监管部门,实时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开设“发现不安全因素”活动,针对实际操作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现者实施物质、名誉的奖励,进而激发积极性,做好防范工作。
(二)挑选专业人才做好防范工作
由于我国采矿工程缺乏专业技能型人才,针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做到精准判断,也不能提前发现危险性因素,由此就需要公司、企业进行专门人才的培训和专门性人才的引进工作,为采矿工程的正常施工出谋划策。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应将人员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以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建议为主,从技术到公共安全、起重作业、巷道工程、采掘工程提出可实施建议,确保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三)规范施工做好防范工作
做好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是防范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针对中部车需采用双道起坡的方法,从而避免巷道阻塞的情况发生。下部车场安全间距一定要保持1.3m以上,确保安全距离;将改造眼坡度设计为25度以下;采用规范施工的方法,对施工现场、施工方法进行安全指导,实现安全作业,并对周边环境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工作的正常、安全进行。
三、小结
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关键词;研究热点
当今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城市规划、人类生产生活等的需求,采矿工程在各国的发展尤为迅速,采矿业年产量、年产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由此可知,采矿工程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而言极其重要,但由于采矿工程属于高危行业,采矿安全事故在全球各地区仍持续发生,特别是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成为该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2]。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在给予采矿工程安全方面极大重视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因而采矿工程安全形势一片好转。为了使采矿工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国内外许多学者逐渐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有效的与安全相关的方法和建议,并以文献的方式进行发表,达到业界成果共享的目的,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这些研究文献中包含的理论、信息能较为有效地从侧面折射出采矿工程安全方面的状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少有学者对采矿工程安全研究领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尤其缺乏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热点和趋势分析方面的研究。自2012年5月以来,Google首次将知识图谱应用到其搜索引擎。随后,国内各行业先后兴起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来分析本行业学科研究前沿和知识发展动态的浪潮,并且先后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需首要解决的是知识的建模及知识的表示方法。刘峤等[3]对当前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李秀玲等[4]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知识图谱的异构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型的结构化建模方法,孙小兵等[5]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对bug问题进行探索性搜索的方法,王琪[6]利用知识图谱将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比国际和国内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上的异同。基于以上总结分析,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分析中国2007—2020年间收录在CNKI(中国知网)上有关“采矿工程安全”主题的核心文献。通过对研究领域的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视化地展现这15a采矿工程安全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发展提供更直观、清晰、可见的发展局势图,为相关学者后续的深入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研究选用CNKI为基础数据源,以“采矿工程安全”为主题,对2007—2020年间的数据库文献进行了检索。选取期刊来源均为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和核心,将数据整理后共得到实用文献503篇。该次文献获取方式均为人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新闻、会议记录、学术报告等形式后得到文献数据,从而使获得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1.2研究方法
主要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V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该软件适用于分析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是新一代的信息可视化技术[6],也是当今大数据时代高效、有效分析信息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之一。常用于分析某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等信息。因此,可通过分析文献关键词直观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达到研究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发展趋势的目的。
2国内采矿工程安全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论文产出分析
论文产出是衡量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该领域知识积累量和成熟程度的标志[7]。图1是2007—2020年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研究论文的整体产出图。根据图1中曲线趋势,可将煤矿安全生产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初步萌芽阶段(2007—2011年)、初步发展阶段(2011—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2013—2020年)。初步萌芽阶段每年论文数量为个位数,该阶段论文年产出总数为19篇。初步发展阶段,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热度开始摆脱低迷的困境,持续升温,发文数量明显上升,采矿工程安全逐渐成为安全领域内的关键问题之一。快速发展阶段,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关注度逐年升高,发文量不断增加,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问题受到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
2.2作者特征分析
通过对文献作者的分析,可清楚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再研究这些作者所写文献里提及的最新成果,不难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8]。同时,这些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一个作者在该领域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因此统计高产作者对于研究这一领域的焦点和发展前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9]。根据普莱斯定律,通过计算可知,在2篇的就可以算是高产作者。据统计,2007—2019年高产作者有23位,占作者总数的1.72%,累计46篇,占论文总数的4.57%,远低于50%。因此,中国矿山工程安全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现将2007—2019年发文量为2篇的高产作者统计如表1所示。分析表1可知,最早开始发文的作者是吴超,初始发文年为2007年。高产作者发文量所占比例都偏低,作者数量较多,整体上研究该领域的作者发文量都非常少。因此,中国应加强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重视程度,加大研究力度,引领各高校、研究机构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以政府为指引、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分析可知,高产作者文献中引用频率最高的是陈文伟2015年发表的《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山工程发展最主要的障碍是技术因素,如何将这些对策应用于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
2.3机构分析
机构分析可以使矿业工程安全研究领域主要科研力量的分布及其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清晰可见,明确得出该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从而方便该行业的学术交流[10]。以2007—2020年的论文为基础,以1a为1个时间点,对整理收集的数据进行机构分析。对2007—2020年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进行整理得到表2。分析表2可得,该领域已形成了以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引领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此外,山西、陕西、贵州等省份的建设监理方面工作也不断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研究注入新元素。这些研究机构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地区,说明中国矿山工程安全研究领域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其分布散乱,在研究进展方面,没有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同时也能说明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和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有一定的联系。
3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1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可直观展现文献研究内容,是文献计量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对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可进一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国内采矿工程安全领域中出现了15个主要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都是采矿工程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a)生产安全因素研究。关键词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采矿技术、巷道掘进、问题等都是以生产安全因素为主题进行分析研究,说明在采矿工程中安全技术是备受关注的话题。b)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等反映出要提高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必定离不开安全管理的配合,要做好安全工作,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发挥管理的作用,提高、完善管理系统可减少或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c)生产技术研究。关键词中出现的数字模拟、绿色开采,说明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将数字模拟技术应用到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中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手段,并且绿色开采的研发将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3.2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展现各突变词的变化趋势,统计2007—2020年突变词每年出现的频次,整理出排名前15位的突变词,如表3所示。分析表3可知,根据频次及突变持续时间可将这15个突变词分为以下5种类型:a)突现型。例如数字模拟、矿产资源,虽然频次不高,但在最近3年突然出现并保持一定的数量,对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结合数字模拟对矿产资源进行新型的规划和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b)上升型。例如安全管理,不仅频次高,而且出现以后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尚不完善,有待提高。c)稳定型。例如,采矿技术、施工安全、巷道掘进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基本保持着一定的频率,持续时间较长,属于该领域中持续受到关注的话题。d)下降型。例如对策,频次从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这类主题研究的热度正在逐渐减弱或相对成熟。e)消亡型。例如新模式,在2013年首次被提及,却在短时间内消亡,但并不表明新模式不被学者关注。由表3可知,绿色开采其实是新模式开发的最新成果,新模式的研究只是暂时被绿色开采的新理念所覆盖,并没有淡出该领域的学术视野,是专业术语与研究方向的术语转换替代而已。综上所述,未来利用数字模拟、绿色开采等科学技术发展,完善采矿工程安全领域并结合开发新模式的思想潮流将成为新时代的研究趋势。同时,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巷道掘进等将成为该领域持续关注的重点。结合时展需要,在绿色开采等新概念提出后,如何更好地将新工艺、新模式有效运用到采矿工程安全实践中,将成为更多学者共同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4结语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要有真实的科学依据的,如果参考文献没有科学依据,那么就不算是科学论文,我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不能忽略了科学的继承性,这是反映作者科学作风和态度的表现。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煤矿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赏析。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徐永忻.《采矿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岑传鸿、窦林名.《采场顶板控制与监测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林在康、左秀峰.《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4]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6]杨梦达.《煤矿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井水灾防治》.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7]刘伟韬、武强.《煤层底板断裂滞后突水现状分析》.山东科技大学,2006
[8]董利.《回采工作面平推硬过断层冒顶事故的技术分析及防范》.煤矿安全,2006
[9]《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对策》煤炭科学技术.2006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邹喜正、刘长友.《安全高效矿井开采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宝明、陈炎光:《中国煤炭高产高效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于海勇.《放顶煤开采的基础理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5]王省身.《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6].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7]岑传鸿、窦林名.《采场顶板控制与监测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8]蒋国安、吕家立.《采矿工程英语》.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9]李位民.《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与工程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0]综采设备管理手册编委会.《综采设备管理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11]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2]朱真才、韩振铎.《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3]洪晓华.《矿井运输提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物资供应局.《煤炭工业设备手册》.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2]章玉华.《技术经济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3]郑西贵、李学华.《采矿AutoCAD2006入门与提高》.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杨梦达.《煤矿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6]刘刚.《井巷工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Mining & Safety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煤炭工业矿山压力情报中心站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徐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3363
国内刊号:32-1760/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EI 工程索引(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采矿业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企业杜宇采矿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培养体系已经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所以,采矿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就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
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主要还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并且,该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相关的煤炭企业就需要从高校中引进大量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从本质上来说,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完善与修订,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与有效保障。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是本院传统的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历届毕业生都以吃苦肯干,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而供不用求,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其在进行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沿用的培养模式更多的还是一种经济一直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专业面过于狭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这样一来,就导致其自身缺乏创新能力,且适应性比较低,使得其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阶段,中国的煤炭资源开发也逐渐向着集约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变化,其对于煤矿生产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其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就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创新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与水平[1]。
二、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专业课程的体系应当依照“平台+模块”的模式来进行构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同时,要依据课程知识结构,来把课程设置成五大平台课程,并且要确保综合素质课程能够贯穿于整个培养方案当中。其次,要强化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推动国际化与开放性教育。并且,要开设信息检索与英语等选修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并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自学能力。第三,要对部分的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来有效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把相关的矿山压力与控制课程当中的岩石力学部分,划分到岩体力学与工程课程当中去,并为其补充与矿压测试技术相关的内容。第四,要全面强化安全意识,并进一步为其增设与矿井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来把矿井安全技术课程从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分离出来,来强化学生对于矿井安全技术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并引导其更好的对相关知识理论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目标
把硬岩矿床的采矿技术与采矿工艺做为主线,并对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充分的融会贯通,以此来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的采矿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来为其增加相关方法与科技成果的应用,并通过对相对成熟的方法与理论以及科技成果等进行有效的应用,让实际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适应现代采矿技术对于知识本身的需求,并以此来推动课程内容的时代化与体系化。通过运用互动式与参与式教学的办法,来把课程论文与课堂研讨做为其最主要的基本形式,并以此来实现学生参与与教师讲授之间的充分结合。通过对数字化设计系统与三维动画的研发应用,来提升教学内容的时空化与形象化,拉近课堂与实践的距离[2]。此外,要进一步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体系,来积极配合与创新课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采矿专业知识的同时,来进一步培养其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实现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一体化发展。
(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在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当中,金属矿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等都是采矿专业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往往都是独立设置并且分散讲授的,就容易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的知识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严重的脱节问题。由于学生们对于各个部分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掌握,导致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因此,就针对这一问题来说,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的体系化改革。把采矿工艺与采矿方法作为主线,并将与储量评价方法和矿岩性质等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井巷掘进和凿岩爆破等专业技术进行全面的融合,并以此来建立起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让各个方面的知识之间能够有一个有机的联系[3]。
(三)创新教学手段建设
从本质上来说,学习采矿学,往往需要学生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实践能力与三维空间想象力,并通过实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大力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运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把课程论文与专题研讨当做是其最主要的形式,来通过运用恰当的采矿实践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进行资料查阅,并通过课堂研讨与小论文的撰写,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的展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办法能够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能力。就针对于互动的方式来说,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来对已经讲授的某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达,并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深入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更加牢固的掌握。
(四)优化能力培养建设
简单来说,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是存在根本性差异的。虽然知识的传授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辅之以良好的时间环节。而上文中所讲到互动式教学,就是进行课内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措施。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与科技写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我们应当通过运用课外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更加深入的培养[4]。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与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因为日益严重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导致矿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通过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能够促使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联系与结合的紧密性,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丁昊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钦节.“黄金十年”后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2]常西坤,秦忠诚,陈绍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34-135.
英文名称:Min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
主办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2900
国内刊号:43-1347/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论文摘要]说明邱村金矿采用采矿工程外包方式,详细阐述外包价格、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和产生的效益,通过外包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矿山建设和发展需要。
一、概述
邱村金矿位于德化县葛坑镇交通便利,自1998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开采+647m-+882m矿体,经调试及改造,目前实际采选生产能力200吨/日,最终产品金精矿全部供应福建省德化县冶炼厂。
二、采矿工程外包
(一)外包的概念
所谓外包(Outsourcing),英文直译为“外部资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外包的方式有:生产外包、后勤外包、销售外包、采选设计外包、财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
(二)外包的意义
其意义在于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企业将自己做不好或者别人能做得更好更便宜的事,把一项或几项工作外包出去,交由其它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达到降低本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这样本企业可集中精力去做企业的核心业务,以减少资金投入,达到企业效率最大化。
(三)井下采矿工程外包的方式
井下采矿工程外包的方式一般有3种。
1.按作业类型分包。即采矿和掘进承包。优点是:便于生产管理;缺点是:存在相互影响,岩石混入管理难度增加,不利于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
2.按作业区域分包[2]。即按不同中段进行分包。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际采掘情况进行调整。缺点是:不能实现专业化,每个中段各自为一个生产系统,不利于统一管理。
3.按工序分包。即按打眼、爆破、装车运输等分包。优点是:可以实现专业化作业。缺点是: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管理。
(四)邱村金矿的采矿工程外包方式
邱村金矿采矿工程采用作业类型承包和按工序分包结合的外包方式,即采矿工程用作业类型承包,部分矿石运输采用单独分包。
三、采矿工程外包的管理
邱村金矿外包管理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已基本确定,管理走向科学化,但是随着市场变化,今后工作仍然需进一步完善。邱村金矿除+873中段矿石运输承包给一家运输公司,主要采矿工程承包给一家施工单位。
(一)价格管理
1.采用外包方式的矿山企业与承包单位是甲乙的合同关系,双方考虑的是外包的价格,外包的价格越低,企业的利润越高,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要尽量降低成本,也要考虑承包方的接受能力,邱村金矿每年7月份从新签定合同,根据上一年的采掘成本和本年度物价涨落情况,确定本年度的外包单价,按采矿、掘进分别确定,同时核算出价格涨落和主要材料涨落比率,保证双方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2.采矿和掘进价格的确定是按作业成本计算。矿石分采矿矿石与副产矿石(凡井巷掘进中回收的矿石),不同矿石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3.掘进单价确定,矿山802m中段以上部分,平巷、天井、溜井、漏斗、硐室、旧巷道扩邦、旧巷道抬底、清理旧矿碴、水仓按施工立方分别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斜井开拓部分,一、二次提升斜井及各种附属工程制定出一个价格,802中段(含802中段)至712中段(含712中段)之间各中段掘进工程,其价格在802以上中段相应单价的基础上增加5元/m3,经二次提升巷道掘进工程其价格在802以上中段相应价格的基础上增加10元/m3,硐室、旧巷道扩帮、抬底、清理旧矿碴等工程在各中段价格相同。上述单价包含直接费、管理费及各种税费。
(二)生产技术管理
1.工程采用外包后,邱村金矿生产科工程技术人员对采掘工程是间接管理,所以只能通过经济手段来保证承包方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采掘计划由生产科根据矿山实际,承包方设备、人员的实际生产能力制定出年月采掘计划,由于井下工作有时会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执行采掘施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调整。井下设备管理和生产组织由承包方管理,生产科属于间接管理,为了保证采掘计划的执行,检查和调整工作较多,经常要与承包方协调沟通。
3.采矿地质管理工作是矿山的重要工作之一,邱村金矿矿体沿走向、倾向具有波皱起伏、膨胀收缩、分叉复合及尖灭再现等特征,其厚度、品位变化系数大,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矿石的损失率、贫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矿石损失率为7%,贫化率为10%。
4.年供矿量:根据我矿生产组织安排,承包方应均衡稳定供矿,保证全年选厂的生产需要,其产量、质量指标执行按生产科月度计划要求。
5.矿石质量:矿石要求块度不少于250*250mm。为防止人为贫化,承包方应严格按生产科的要求合理进行配矿,承包方不能把废石、废渣倒入矿井或倒入矿仓。
6.矿石计量:以承包方每天的出矿车数计量为准,矿车的容矿体积不低于0.75m3,少于0.75m3的出矿车不参与矿石计算,满矿车(矿石必须超出矿车顶水平面)为1吨湿矿量,不满1矿车的按0.5吨湿矿量计算,不满半矿车的不予计量,邱村金矿每天派人管理,计量当天的出矿车数,以全月统计的湿矿量扣除4%的水分作为干矿量计价,
7.工程验收以生产科设计要求为依据。若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承包方应按生产科要求返工,维修。
四、安全管理
1.邱村金矿在确定承包单位时,对承包单位进行安全资质进行全面审查。在采矿工程承包合同书中,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2.邱村金矿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承包方执行。在爆破管理上,制定明确的爆破材料管理制度,从进库、领出、运输、装药、连线、起爆、剩余清退,安全员进行严格监督。
3.每月支付工程结余款项的95%,其余5%作为保证金,合同期满后一次性支付给承包方。
4.承包方自配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人员(包括空压机工、电焊工、绞车工、爆破工等工种)。
5.承包方必须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及邱村金矿制定的井下安全生产制度。
五、效益
1.矿山建设投资减少。邱村金矿主要投资选矿厂,道路建设、电力外网、主扇风机生活设施等,而其它设备及维护设施,由承包单位承担,减少了建设投资。
2.降低采掘成本。生产科的有效管理,承包方的选进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采掘成本大幅度降低。
3.材料采购、储备及流动资金的占用减少,因此产生的费用大为降低。
4.人员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工作总量减少。承包单位具有矿山生产和建设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基础,培训时安全技术的理解能力较强,容易接受。
5.减少安全风险。承包方要保证安全文明生产、承担工伤事故责任及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六、结语
邱村金矿通过几年来的采矿工程外包,采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效益较好,通过几年的实践,外包形式比较成功。外包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被许多企业所接受。邱村金矿外包形式在今后发展当中定继续改进和完善,通过科学管来降低成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采矿业;开采方法;选择原则;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C35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必然是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发展的方向也是高产、高效和高安全性。主要依靠现代化的科研技术,不断提高和改善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同时,在不断优化升级现代化的采矿技术的基础上,更应该继续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矿技术。目前,我国采矿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理论和实际运用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深层次的采矿技术,还存在大量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国采矿技术依然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深层次采矿技术方面,还需继续提高采矿产量和采矿效率。
2.采矿业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
目前,采矿业中根据不同的采矿技术,有不同的采矿原则和适用条件,本文主要就大采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两种开采方式进行分析阐述。
2.1大采高开采适用条件与选择原则
大采高技术是已汇总利用机械来获取煤矿资源的一次采煤方法,一般用于较薄的煤层,其倾斜角度也较小,所以限制条件较多。其明显的特点是支架高度大,采煤机功率大,导致其投资也大,但是其产量高、效率高,并且一般适用于集中生产,其井下布置工作也较简单方便。大采高采矿与分层采矿相比,具有效率高、产量高等明显优势。在当前我国采矿技术条件下,采用大采高技术需要满足的原则和条件主要有:(1)采矿地面地质构造简单,地势平坦,断层和褶皱较少,其水文环境及地质条件也较简单;(2)采煤层煤质较硬,厚度适中,一般在3.5~6m之间,另外,煤层较稳定,变化系数不大;(3)工作煤层倾斜角度较小,不超过15°;(4)采矿煤层属于随时采随时冒,即能较快的填充上面已被采空的煤层,这就要求煤层底板较稳定较坚硬;(5)此类采矿条件需要较重型的运输条件作支撑,因此其煤矿层要满足大量大采购需求[1]。
2.2放顶煤开采适用条件与选择原则
放顶煤开采具有高产高效、巷道掘进率低、工作面搬家面次数少、有效减少原材料等的消耗,同时还能灵活适应不同的煤层地质条件,并且在一定技术水平支持下能实现机械化大规模开采。尽管目前放顶煤开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还算由于其明显的优势,使得其在当前煤矿开采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也必将成为以后采矿技术的重点推广技术之一。放顶煤采矿技术同样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采矿煤层厚度较大,一般超过5m,但是小于10m为最佳。同时当煤层厚度小于4m时是不允许采用放顶煤开采的,另外,对于煤层厚度变化系数较大的煤层采用放顶煤采矿具有更大优势,其采矿的产量和效率也较明显,因此,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煤层的深度较大,不得小于100m,稳定煤层最好在地下300m以上;(3)煤层中允许存在夹石,但是其厚度不得超过0.5m,不然就需要采用碎石措施;(4)煤层的倾斜角度可以较大采高技术大,但是最大不能超过30°。
3.采矿业发展现状
3.1采矿方法和工艺现状
近年来,我国采矿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和提高,尤其是开采煤矿出现了高集约化和高产量高效率的采矿技术。其进步不仅仅体现在采矿技术的提升上,其采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水平也得到较大发展,使得整个采矿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大大提高了采矿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水平。当前,我国采矿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有:硬顶版控制技术,主要是埋深浅和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技术,还需要研究开发成套设备等配套技术;另外,硬厚顶煤控制技术,除了开发深浅外,还需要支撑压力小等特殊条件的快速处理技术[2]。
3.2深矿井开采技术现状
深矿井开采的主要技术体现在对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的通风等技术处理上。目前,我国深矿井开采技术需要攻破的难题主要是对煤矿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存在变化的可能性,然后对整个采矿过程进行科学有序的监督和风险防范。这显然离不开现代化的高新科技设备和仪器的支撑,离不开深矿井开采技术的相关配套设施。另外关于其关键技术的攻克也是当前深矿井开采技术需要注意的方面,尤其是对施工场所的监控和热害处理技术与装备的优化升级与提高。这些都是保证深矿井开采技术得到安全保证的关键。
3.3现代化开采技术的保障系统下现状
在高新科技水平的支持下,我国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其中包括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这一技术使得对采矿的地质层和地质构造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采矿环境有更多了解,保证采矿的经济效益。另外,关于探测理论的研究,也使得采矿技术在理论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对采矿这一实际作业形成一定帮助。尤其是关于地质层以及采矿技术设备等方面专业的理论研究,通过充分利用各学科不同的原理和现象,对采矿进行理论上的新研究,从而对采矿方法和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议。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精密仪器能有效提高采矿的精准度,尤其是对地址层的厚度以及其他地质人文条件进行精确测量有着重大贡献[3]。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背景下,采矿技术的发展将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能源日益紧张和稀缺的条件下,提高采矿质量和效率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重点。我国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更应该注重效率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提高采矿技术,明确适合的采矿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矿的经济效益。我国采矿技术的现状是符合采矿业发展趋势的,不论是在技术选择方法上还是选择原则上都有一定的经验,所以,采矿技术发展一定会越来越明朗。
参考文献
[1]杨晋渊.新世纪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对策[J].山西焦煤科技,2010(9).
1.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2.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3.基于DATAMINE的三维采矿工程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4.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5.数值模拟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6.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导向
7.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性教学探讨
8.采矿工程剖面图计算机生成方法探讨
9.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0.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1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13.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4.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5.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16.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用于采矿工程的技术经济探讨与教学实践
17.采矿工程专业“多目标、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8.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教改探讨
19.增强现实技术在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浅谈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相关应用
21.多元数值仿真技术在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2.古典杨森散体压力理论的拓展及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23.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24.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进展
25.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
26.论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7.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框架
28.采矿工程剖面图计算机自动生成研究
29.采矿工程图形图素分级及数据化
30.岩石力学在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31.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32.采矿工程数值模拟的发展与现状
33.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虚拟实验室建设
34.“紫金模式”下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
35.采矿工程施工中几个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36.中澳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的差异性研究
37.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38.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特色
39.采矿工程专业虚拟实习及教学技术研究
40.中澳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体系对比与优化探索
41.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现状及对策分析
4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优先出版
43.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
44.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45.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46.采矿工程新模式探析
47.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
48.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49.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50.声发射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51.澳大利亚采矿工程教学方案制定与课程体系结构
52.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53.采矿工程与地表位移的关系
54.基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
55.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56.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
57.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58.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控制研究
59.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体会
60.浅谈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61.浅析采矿工程井下工程测量工作
62.云南省富宁尾洞铜镍矿区采矿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63.探讨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
64.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
65.浅谈采矿工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6.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探讨
67.采矿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与分析
68.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69.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思路探索
70.采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71.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
72.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73.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74.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及启示
75.煤炭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困境和对策
76.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
77.采矿工程专业力学知识结构优化研究
78.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析
79.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80.内外结合的专业培养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流程——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81.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82.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
83.浅谈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4.西部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示范平台建设实践
85.影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86.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发展趋势初步探索
87.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
88.面向川南煤矿创新采矿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89.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
90.浅谈采矿工程与力学问题的关系
91.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分析
9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建设
93.绿春县登天门景区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研究 优先出版
94.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研究与探讨 优先出版
95.虚拟现实技术在采矿工程课程体系教学中的应用
96.浅谈3D打印技术在采矿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97.浅谈采矿工程与力学问题的关系
98.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
关键词:充填技术;设计方案;采矿作业
一、充填技术选用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矿区开采方式的过程中,对充填技术的选择非常重要,通常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必须遵循保护环境原则;(2)保证生产安全原则;(3)遵循减少成本原则;(4)保障开采量原则;(5)要做到简化工艺原则;(6)要保障系统健康稳定运行原则。
二、充填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根据在填充时使用的不同材料,可以将填充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胶结充填法;(2)水砂充填法;(3)干式充填法。在填充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最先的干式充填法应用最为广泛,后来逐渐的演变到了不含胶结剂的水砂充填法,再在水砂充填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成了胶结充填法,到今天,充填物的浓度还在不断的提升,已经有一些高浓度的膏体充填,在未来科学技术不断的推动下,充填技术还会不断的发展的更新。
(1)干式充填法。综上所述,干式充填法是采矿业中使用最早的充填技术,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利用充填机械将相关的充填材料运输到充填采空区随着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干式充填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施工工艺等已经不符合现代经济观念,比如:充填周期长、投入大、作业效率不高、在采矿进行时不能正常回采等。所以,干式充填法在今天已经被逐渐淘汰,使用得越来越少了,但是,由于其能适应一些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矿区,因此,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选择干式充填法技术时,必须注意下面的问题。①为了保障作业效率,就必须保证充填工作持续进行,因此,在采场必须准备好足够的充填物料,以及安排好相关的储存位置,同时对充填材料自身也有一些要求,也就是说硫、反射性物质的含量不能超标。与此同时,还必须让材料场具有良好的通风,这样才能避免因为物质中的硫或者反射性物质释放,而对人体造成伤害。②在选择充填材料时,必须保证材料的安全问题,在选择位置时,必须要具备稳定和安全等条件。还可以在井口加上格棚来保证所使用的充填料粒径合格,并且较为统一。③在进行充填的过程中,最优的方式是选择分层充填,每一层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铺垫一层填充物来提升充填料的稳定性。
(2)水砂充填法。该充填法是利用砂浆泵或者砂浆的自流作用将矿渣、尾砂、碎石等固液混合物输送到井下,作为充填料来进行采空区的充填。水砂充填法在应用的过程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多次的优化,在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作业环境以及矿体本身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工艺非常复杂,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此外,施工的后续工作也难以正常开展,因此,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由此可以说明,胶结法的应用是必然的。但是,通常情况下,黄金矿山、有色矿山等自身就比较稳定,依然选择水砂充填法作为采空区充填的主要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选择使用水砂充填法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地表带来的沉陷性以及矿体本身具有的稳定性。
(3)胶结充填法。该充填法是指以河砂、碎石、集料等为骨料,与水泥或者相关类似胶结材料拌合形成膏体,并通过重力自流或者管道自流至采空区进行充填的方式。伴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胶结材料的种类在不断的增多,胶结剂的种类也在增加,其组合方式越发复杂,也就致使充填膏体的组合成分呈现多样化,再加上现代浆体泵送工艺的大量应用,有效的促进了胶结充填法的快速发展,让其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未来重要充填技术的趋势。胶结充填法具有诸多的有点:比如:充填速度快、充填料强度过硬、充填工艺简单等,基于这些优势,让其发展十分迅速。根据胶结充填料的不同,还可以对充填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块石胶结充填、膏体泵送充填、尾砂胶结充填等。
三、充填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1)充填技术的优势。通过上面对三种充填技术的介绍,可以大致总结出以下优势,①有效的改善采矿井下作业的采矿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地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充填方式,保证地表塌陷带来的危害性,②充填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采矿区火灾的发生率,③降低了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④充填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方面能准确的控制工程量,另一方面也能有选择性的进行开采,同时还能有效的保护岩圈。
(2)充填技术的缺点。不管技术多么的完美无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就充填技术的不足而言,其缺点主要表现在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其中,一些具体的操作工艺十分复杂,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操作工艺,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此外,充填料的加工、开采、运输等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无形中增加了投入成本。
四、充填技术的应用条件
要想运用充填技术,是必须具备一些相关条件才能运行的,也就是说,要对效益和成本进行权衡,在充分的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才决定是否采用该技术,通常需要考虑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充填技术可以用于品位高的富矿,以争取增加回踩率,同时降低贫化率。
(2)充填技术可以应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地表不能出现较大的振动或者移动的区域,矿石本身具有自然危险的地段,矿体埋藏很深,同时地压较大的地段等。
(3)适合在矿体本身有稳定性,但是周围岩不稳定的矿区使用,不过,对于矿体本身不稳定的矿区,如果能采取一些包袱措施,也在有效的利用。
(4)此外,充填技术还适用于矿体厚度较小的矿区地段,在这种情况下,在沿着走向布置采场,同时又可以减少采场面积,进而提升了安全性。当然,如果也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的话,同样能在厚度十分大的矿体进行开采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上文详细的介绍了在采矿区作业中,充填技术的分类、原理、技术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对其在实际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归纳和说明,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结论,伴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伴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充填采矿法的大量运用已经成为未来采矿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相信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今天,相信充填技术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采矿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元,古德生,李建雄,余佑林,刘敦文,冯巨恩.改进高水速凝材料尾胶充填体稳定性的综合技术[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C].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04:5.
[2]玛旦江,王贻明,吴爱祥,艾纯明,杨锡祥,周发陆.破碎难采矿体的下向膏体充填法[J]. 金属矿山,2014,03:21-25.
[3]李兴尚,许家林,朱卫兵,赖文奇.从采充均衡论煤矿部分充填开采模式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