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学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数学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继续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学继续教育论文

第1篇

1虚拟化技术内涵解读

虚拟化在计算机系统结构中被定义为资源逻辑角度分配手段,单位设备都拥有既定内存、CPU等,可以同步运作多个系统以及程序,此时硬件资源相互独立且不存在影响关联,进一步将计算机资源使用效率发挥到极致状态。对于用户个体来讲,虚拟化技术将软件、硬件资源分离目标真正实现,用户主体完全无需将后台硬件实现方式考虑在内,而是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正在应用的系统软件之中。此类技术目前已经成功投入到各类技术领域空间之中,涉及IT异质化层面已经得到全面呼应,为后期云基础架构完善供应更多适应活力。经过长年改进,有关各类厂商已经将虚拟化时常竞争格局全面开启,应用范围也扩展到各类技术空间,代表性产品十分多样。其中,Vmware就是最大的厂家,其利用全虚拟以及硬件辅助进行产品性能优化,使得主机可以随时完成处理器调度以及硬件驱动任务,由于虚拟外部与真实网络连接的以太网卡能够承接起bridge网络的操控任务,有关NAT支持功能也获得有机重生。另外,Xen是在GPL授权基础上开发的软件类型,其能够有效支持各类操作系统应用需求,保留一定的可移植性能与独特类虚拟化支持潜质。依照技术角度观察,这类技术应归属于混合模型队列,其正是作为最优秀的半虚拟调试引擎,在优质化硬件设备的辅助范围下,虚拟化完全改造已经不再是梦想。需要注意的是,类虚拟化内部的前端驱动架构也可在VMXDomain中自由跨越,其间I/O设备性能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2虚拟化技术在高中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细节分析

2.1高职院校内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

2.1.1异质化操作系统对多课程实验环境的支撑

各类课程对于现场实验控制需求程度存在差异,尤其在MCSE等专业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系统多样化存在功效几乎不可或缺。为了积极应对虚拟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状况,涉及Windows+SQLServer+HTTP等环境虚拟机都可以实现特殊文件的部署以及应用目标。就单个虚拟机设备来讲,其在物理结构上被定义为独立子系统架构,能够全面协调各类主流与虚拟客户主机工作环境;还可以开创全新局域网虚拟环境空间,使得网络行为几乎贯穿工作活动始终,可以确保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全面规避虚拟网卡、交换机冲突故障隐患。处于相同物理架构中的单位虚拟机设备基本都可以被定义为宿主机的某类软件操作工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便可适当减少外部器具损坏现象,确保现场资源更新资金的稳定性。

2.1.2网络教室的开放虚拟技术

能够建立网络教室,由于各类服务工作都是透过系统实现异质化用户支持目标,使得在服务器上的用户可以凭借远程渠道登录主体界面,但是疏导过程中存在隔离性能较差问题,病毒也将因此全面扩散,严重情况下便会令系统处于崩溃境地;另外就是系统权限设置水平不高,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成果,设计主体有必要将使用主体的权限资格设定在最低范围之中,此时软件就不能随意安装,系统既定设置也就不能篡改。再就是资源分配形式不是非常公平,如若某位使用者开展耗费计算项目,其余操作主体就极易受到牵制,各类操作程序都将停滞不前。

2.2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虚拟化技术应用解决措施的补充

依照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验要求分析,有关Xen等虚拟环境多操作系统支持改造工作开始全面开放,其间任何管理限制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网络拓扑结构因此崭露头角。涉及Xen虚拟技术部署流程具体如下。

(1)将虚拟机VM2创建完毕,应用RHAS5将光盘中的RPM资源复制到VM2内部;其次,将Kernel的RPM包安装,依照rpm-ivh程序要求安装所需软件;

(2)修改Kernel默认启动顺序,应用VI编辑将配置文件内部的default=1的数字改为0,代表首部内核已经启动,而1则代表第二个内核的启动,就是指系统RHAS5原来普通内核结构,之后重启系统并等待程序处理完毕之后进行其余安装包的加入;

第2篇

1虚拟技术的优越性

虚拟技术,简单来讲就是一台普通计算机上模拟出若干台电脑,而模拟出来的电脑可以不受干扰的独立运行。虚拟机的虚拟硬盘是以计算机上VDI文件形式保存在真实计算机上的,因此对于虚拟机硬盘的读写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虚拟机相关文件的修改,因此,虚拟机在硬件的底层操作是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安全有效,如进行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即使在操作过程中失误,也不会产生其它影响。虚拟机具有一定经济性,一个电脑能运行多个虚拟机,一个虚拟机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减低了学校的投入成本。另外,在中职学校许多计算机课程中都需要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客观条件,在不安装所用系统和插件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实验操作,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整体水平。

2虚拟技术的必要性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我们对于虚拟机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总结出了虚拟技术对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首先,虚拟技术打破了学生传统学习中的二维限制,即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网络设备来做支撑,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基础设施的薄弱,学生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接触网络设备,基本上在下课之后就无法进行实验了。虚拟机就不同了,它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使学生用自己的电脑就可以安装虚拟机,继续进行实验。其次,虚拟机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编程,由虚拟机提供模拟的测试环境,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测试程序的健壮性。同时虚拟机又可以自己组建局域网,模拟出网络环境,进行数据通信测试。最后,对于学校而言,正如前面所讲,虚拟机很好地解决了学习硬件不足的限制,为学校解决了一大笔开销,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虚拟技术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

中职院校的经费并不多,计算机设备相对较少,公共机房通常情况下都是各个专业共同使用,很少会有专用的机房用于家算计算计课程的教学。因此,计算机课程中的很多操作,如BIOS设置,就不能进行实践的演示。虚拟技术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虚拟计算机独立的硬件设备来进行相关的操作,由于不会影响到主机,因此就可以放心地进行破坏试验。对于以往课程中那些不允许学生直接操作的情况,例如:磁盘的分区、格式化、重装系统等容易出现破话问题的情况,机房大都不允许此类操作,那么在虚拟机的帮助下就可以完成以上操作,然后再进行恢复,而且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3.2操作系统的教学

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人才也慢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且在社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当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系统平台是以windowXP、window7为主,掌握这两种操作系统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在培养学生多种系统操作能力时,虚拟机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进行多种系统的安装,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操作系统的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操作,如常用Shell命令和Vi编辑器的使用,还有安装Linux等较为危险性的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数据大面积丢失。而在虚拟机情况下进行安装,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3.3网络实验的教学

网络实验的教学一直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这是因为网络实验教学需要较高的试验环境和试验设备,在局域网组建。远程共享等方面的试验的技术也很难理解,必须依靠多台计算机和多种设备作为基础进行试验教学。虚拟技术可以在学校硬件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虚拟机以及虚拟网络相关参数文件进行共享,学生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试验,降低学生网络试验成本。网络安全是虚拟技术中的重要一种,也是网络试验教学中必备的环节。过去,在缺乏硬件条件和虚拟技术的时候,老师只能根据课本用黑板书写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而通过虚拟技术不仅节省了硬件投入,而且更加的方便快捷,只需要直接在虚拟系统上植入病毒程序,让其攻击系统,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3.4试验辅导与作业检查

虚拟机软件自带有屏幕录像功能,能够自动地记录和保持操作过程中系统的屏幕变化。老师可以制作试验视频课件,让学生按照视频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样,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一功能的特点,将自己课堂中所作的操作作为视频形式保存下来,既能以备日后重温和检查,也能让老师根据自己操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指正与辅导。通过老师的检查与指正,师生之间可以直观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结束语

第3篇

在当前的影视教学过程中,创设虚拟实验情境的课件大都是利用flashmx软件制作完成,并将其分为运动拍摄以及固定拍摄两种形式。其中固定虚拟拍摄比较容易操作,首先通过矢量图将现场拍摄的实际情景模拟展现出来,包括里面的人物动作以及摄像机的具体摆放位置,并将所有摄像机设置成为按钮,然后再将已经拍摄完成的视频材料通过超级链接连到已经设置完成的按钮之上,这样就算是完成了固定拍摄的实际虚拟实验。不过在制作该课件过程中,经常容易碰到的问题是为了改善教学,一般情况下,在虚拟实验之中都要求学生对其操作流程进行实时有效的反馈,但由于在影视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视频教材,这势必会整个课件观看速度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掉这个问题,当前在制作课件时,大都采用flv格式的视频教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课件的自然顺畅性。

而相比之下,要想实现运动拍摄的效果,其过程以及操作就会显得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依据它的实际变化而进行相应的鼠标跟随,并将鼠标位置同图片序列有机的绑定起来。

⑴创设一种合适的拍摄场景。通过使用计算机中的图形功能,简单的创设一个拍摄场景,并且包含人物的实际位置与动作、摄像机的具体摆放位置以及视频框等内容。此外,还应依据一定标准将视频框同摄像机位相对应起来。

⑵为按钮添加一些相应的动作,并将操作效果实际模拟出来。首先要依据一定流程,来为鼠标制定一些跟随效果,并将拍摄中摄像机位地变化情况模拟出来。其实际的操作方式可以简单概括成为:将虚拟情境中的机位2改设成为影片元件,然后在为其添加一些特定的动作脚本,同时实现鼠标的有效跟随。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当在操作过程中,完成“点击”机位2之后,实施以下动作,amera2一mc.onPress=function()

第二,将机位2跟随鼠标移动,并确保其在约束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有效的防止和避免鼠标滑出虚拟模拟的场景。

第4篇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xx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xx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xx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5篇

 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7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7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t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共5页,当前第1页1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t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07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07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7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7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

共5页,当前第2页2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

共5页,当前第3页3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7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7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07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总之,我区2007年的教师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但

第6篇

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4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4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4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4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4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4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4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第7篇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怎么写?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1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瞬息更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学校教育虽说是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我重点学习《校本教研面对面》《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提问。多参与集体的学习与讨论,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笔记,多写心得体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要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态度,提高实效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年一年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扎实实地学下去,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培养成具有高尚师德,业务力强,具有高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的人民教师,迎接新世纪巨大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任何人都要过一种精神生活,都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那就必须要读书。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成为双重需要。读书,不仅是教师本人精神的需要,还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2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瞬息更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学校教育虽说是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重点学习《校本教研面对面》《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提问。多参与集体的学习与讨论,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笔记,多写心得体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要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态度,提高实效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年一年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扎实实地学下去,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培养成具有高尚师德,业务力强,具有高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的人民教师,迎接新世纪巨大的挑战。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3一、加强政治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平时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业指导精神,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个人角色定位上:

一要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的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

二是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造型教师,用自己的创造性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创造氛围。

三、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观念、行为、设计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

要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同事间的互听互评活动,观察研究教学来反思,要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及经验总结等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

以上便是我本学期的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总之我会从各个方面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为迎接新的挑战而做准备。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4一、学习内容:

1、继续学习20__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2、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读一本好书《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学科教学任务。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参与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20__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树立“为群众服务,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的理念,重视家校关系,密切家长学生关系。

3、认真参与网络培训学习。

与同行老师认真交流,请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注册、完善自己的博客。

2)与同行交流,提高自我。

4、加强新理念的学习,让自己认识到“终身学习观”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工作实践的需要,将先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变固步自封为改革创新,变教书为育人,实现教学相长。

5、在学习和教学工作中努力打造自己,要练好“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的基本功。

三、学习措施:

1、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和政治业务学习。

2、参加年级组学习。

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4、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5、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6、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7、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小学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5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习与日常工作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祖国要振兴,教育是基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

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1、积极参加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案例分析,掌握新课程下教材的使用与创新技能、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技能、课堂上提问技能、课堂调控技能并做出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3、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自学,掌握新课程下备课与教案生成技能、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技能、课堂拓展技能。

4、在相互尊重,友爱宽松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并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体会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乐趣、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校本培训的方案。

5、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6、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

所任学科,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7、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8、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9、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10、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11、按学校继续教育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的学习。

12、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13、积极撰写继续教育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14、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第8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 学校发展 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84

校本教研使我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极具创造性的道路。有挫折后的困惑,有峰回路转的激动,也有成功的欣喜。经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实践,我受益匪浅,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我就这几年的校本教研之路做如下回顾。

一、学习新理论,完善知识结构

由于我校处于贫困的边远山区,为了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我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每周四我校的“校本教研日”中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边学边做好笔记。只要对教学有帮助的,我都如饥似渴,广泛猎取。除此以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质课教学光盘及专家点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上网之后,我借助网络,视野更开阔了。不但可以在网上获取教学的许多信息,还会跟帖,就某个教学问题与网友展开讨论。

除了在校内自学和与同组成员交流讨论外。我还像蜜蜂一样博采众长,只要有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或有专家讲座,即使再忙、再远,我也是尽可能做到场场必到。我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并与优秀的教师面对面交流取经。有时候遇到特别好的,又特别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例,我会经过原创教师的同意,拷贝好课件进一步学习消化。然后结合我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通过聆听讲座、观看录像等活动,我获得了理论上的指导,再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进一步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使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集体备课,同伴互助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过去我都是独立思考,参考教学资料,利用早年的备课教案进行备课。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写教案、开展教学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事情太多,什么都做不好。而通过集体备课,让我在备课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1.集体备课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教材,把握教材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设计上更加新颖,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体现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集体备课,让我更全面、系统地认识了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学习到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案,以及教师如何预设课堂和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的,也让我有了和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明白了如何设计引导课堂教学的展开,如何掌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不断地督促我主动地去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

2.集体备课使我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集体备课充分挖掘了备课的作用。通过与教师集体备课,在集体的交流、碰撞中不断修改教案,形成了更完整、更全面的第二次教案。这样的教案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根本保证。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使我的课堂教学逐步完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我的教学业务水平

过去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没有完全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深厚,总凭自己的感觉去备课。这样显然达不到有效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也制约了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参加集体备课,促使我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每次备课后,我都认真去总结与反思。在这样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悄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反思,拓展自己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继续教育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更是自身创新能力的拓展过程。

通过培训,不断反思,我在教科研方面的认识得以提高。我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撰写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等多篇教育论文在知名的教育刊物上发表,得到教育部门的推广与奖励。通过总结,我在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实施“小班化教学”“快速记忆教学”“1对2帮扶教学”等方法,在较多地方得以推广。我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各科教学的整合,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等。每一样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我在教学中对每一次失败的反思,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学反思后不断鞭策着我前进的动力。

第9篇

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整理,并争取能够上网站发贴,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与对话,共同切磋,共同进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为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在学校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特作如下计划: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瞬息更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学校教育虽说是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我重点学习《校本教研面对面》《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提问。多参与集体的学习与讨论,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笔记,多写心得体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要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态度,提高实效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年一年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扎实实地学下去,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培养成具有高尚师德,业务力强,具有高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的人民教师,迎接新世纪巨大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任何人都要过一种精神生活,都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那就必须要读书。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成为双重需要。读书,不仅是教师本人精神的需要,还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2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习与日常工作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祖国要振兴,教育是基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

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1、积极参加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和案例分析,掌握新课程下教材的使用与创新技能、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技能、课堂上提问技能、课堂调控技能并做出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3、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自学,掌握新课程下备课与教案生成技能、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技能、课堂拓展技能。

4、在相互尊重,友爱宽松的环境中,提出问题并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体会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乐趣、提升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校本培训的方案。

5、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6、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

所任学科,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7、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8、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9、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10、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11、按学校继续教育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的学习。

12、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13、积极撰写继续教育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14、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15、认真做好专题研究,及时学好教学反思。

16、积极跟踪听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3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校安排,特拟定个人学习计划:

一、培训内容:以《新时期师德教育》和“八荣八耻”为主的“师德教育”培训;以《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及反思》为主的“新理念”培训;以《校本研修面对面》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为主的“新课程”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的“新技术”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

二、参加培训时间:20__年9月——20__年1月

三、学习、培训活动安排

1、集中学习培训

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虚心接受授课教师的辅导;认真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2、自主学习

利用空闲时间自学,认真做好?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迹擞孟执逃际踅锌翁媒萄У目渭?/p>四、达到的目标

1、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按时参加省统一考试,力争取得好成绩

2、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树立正确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

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4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为教师肩上背负的重要责任。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祖国要振兴,教育是基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而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迎接新的挑战。为此,特拟定新学期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平时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业指导精神,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廉洁从教,以身作则。

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个人角色定位上:

一要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的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

二是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造型教师,用自己的创造性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创造氛围。

三、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观念、行为、设计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

要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同事间的互听互评活动,观察研究教学来反思,要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及经验总结等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

以上便是我本学期的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总之我会从各个方面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为迎接新的挑战而做准备。

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5一、学习内容:

1、继续学习20__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2、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读一本好书《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学科教学任务。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参与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20__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树立“为群众服务,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的理念,重视家校关系,密切家长学生关系。

3、认真参与网络培训学习。

与同行老师认真交流,请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注册、完善自己的博客。

2)与同行交流,提高自我。

4、加强新理念的学习,让自己认识到“终身学习观”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工作实践的需要,将先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变固步自封为改革创新,变教书为育人,实现教学相长。

5、在学习和教学工作中努力打造自己,要练好“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

”的基本功。

三、学习措施:

1、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和政治业务学习。

2、参加年级组学习。

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4、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5、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6、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第10篇

【论文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际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数学物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积极建设数学物理综合班,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掌握扎实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数理精英人才。本文以福州大学数学物理综合班为例,对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对国内外其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对推进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前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高素质的、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福州大学根据国内外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组建了数学物理综合班(简称:数理综合班),目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我国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踏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上,理科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是未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着重培养三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将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实施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  

  

1.淘汰机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数理综合班生源的选拔遵循优中选优的政策。通常情况下,每界数理综合班招收50名学生,其中在福建省提前批次录取40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另外10名从全校外省考入福州大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从而保证数理综合班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四年本科结束以后,数理综合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被免试保送进硕士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方针,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数理综合班管理上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第一轮淘汰设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数理综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有5~10名学生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继续学习。同时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从数学和物理专业选择5~10名有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基础研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充实到数理综合班。第二轮淘汰设在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数理综合班同学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同学将无缘保送研究生。这个阶段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将授予学士学位,并发放本科毕业证。同学可以自主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  

淘汰机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鞭策数理综合班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淘汰机制也给数学和物理专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数理综合班学生如果能努力学习,仍有机会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淘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②学生的日常表现;③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等情况;④学术委员会、数理综合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⑤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强了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同学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2.培养方案基础厚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数理综合班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和“教学标准高起点、教学要求高难度、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学和物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同时开设“大学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10个学分课程,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科学习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数学方向或物理方向),个性化专业分流培养。如果学生选择数学方向,本科学习结束后,可被保送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选择物理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被保送到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基础部分由学校和挂靠学院统一制定,学科专业部分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由学科导师负责制定,力争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公共基础教学和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不是截然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学科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物理专业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学院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到数理综合班的培养过程中,期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高水平教师,一方面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能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制执行双向选择政策,每位导师指导不超过3名数理综合班学生。学生进入本科第三年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指导教师。这些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个月都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3~5次,解答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设立科学前沿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定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是数理综合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开设数理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专题讲座,如聘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为数理综合班做平板显示技术的专题报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聘请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曹泽贤研究员为数理综合班同学做物理学趣事方面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积极兴趣。还邀请短期回国的专家学者和科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为数理综合班授课。此外,数学和物理专业各个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就相应专题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讲座者能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讲座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政策倾斜,管理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  

为了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数理综合班的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方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本人提出申请和学校建议分流相结合的办法,在学期结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和综合评定,对难以在数理综合班坚持学习的少数学生,允许其分流到数学或物理专业学习;鼓励学生争取科研立项。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院、学校、福建省乃至国家级的科研立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设立数理综合班专项培养经费,每个班,四年学校共计投入约30万元,作为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科研、科技创作和社会实践以及聘请专家学者的课酬及其它管理费用。此外,综合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享受研究生待遇;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安排专用教室自修;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单列等。利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学生们的又好又快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取得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福州大学数理综合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数理综合班班风正,学风好,团结友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②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同学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基础扎实,成才意识强,发展后劲足。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经过强化基础教育及以研究、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综合班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④数理综合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纷纷要求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数理综合班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一个集体,成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数理综合班的培养模式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克服。例如:①数理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现行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理综合班良性快速发展的要求。②知识膨胀与有限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必修课程增多,讲座报告增多,科学实践增多,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的紧张。因此如何科学的安排数理综合班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③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数理综合班同学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出现个别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容忽视。④每位数理综合班同学的发展方向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评定成绩才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⑤还需要说明的是数理综合班立足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才,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仅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需要严密的组织,还需要一大批富有奉献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的人们为之而默默无闻地不懈努力。  

每一次的教学试点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数理综合班培养模式就能克服现有困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2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3 张传恒、王根厚、王训练.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49~52  

4 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邵培仁、颜洽茂.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科综合班培养方案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3~26  

第11篇

【论文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际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数学物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积极建设数学物理综合班,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掌握扎实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数理精英人才。本文以福州大学数学物理综合班为例,对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对国内外其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对推进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前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高素质的、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福州大学根据国内外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组建了数学物理综合班(简称:数理综合班),目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我国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踏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上,理科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是未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着重培养三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将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实施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

1.淘汰机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数理综合班生源的选拔遵循优中选优的政策。通常情况下,每界数理综合班招收50名学生,其中在福建省提前批次录取40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另外10名从全校外省考入福州大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从而保证数理综合班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四年本科结束以后,数理综合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被免试保送进硕士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方针,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数理综合班管理上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第一轮淘汰设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数理综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有5~10名学生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继续学习。同时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从数学和物理专业选择5~10名有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基础研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充实到数理综合班。第二轮淘汰设在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数理综合班同学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同学将无缘保送研究生。这个阶段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将授予学士学位,并发放本科毕业证。同学可以自主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

淘汰机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鞭策数理综合班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淘汰机制也给数学和物理专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数理综合班学生如果能努力学习,仍有机会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淘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②学生的日常表现;③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等情况;④学术委员会、数理综合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⑤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强了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同学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2.培养方案基础厚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数理综合班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和“教学标准高起点、教学要求高难度、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学和物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同时开设“大学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10个学分课程,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科学习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数学方向或物理方向),个性化专业分流培养。如果学生选择数学方向,本科学习结束后,可被保送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选择物理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被保送到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基础部分由学校和挂靠学院统一制定,学科专业部分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由学科导师负责制定,力争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公共基础教学和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不是截然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学科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物理专业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学院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到数理综合班的培养过程中,期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高水平教师,一方面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能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制执行双向选择政策,每位导师指导不超过3名数理综合班学生。学生进入本科第三年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指导教师。这些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个月都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3~5次,解答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设立科学前沿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定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是数理综合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开设数理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专题讲座,如聘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为数理综合班做平板显示技术的专题报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聘请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曹泽贤研究员为数理综合班同学做物理学趣事方面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积极兴趣。还邀请短期回国的专家学者和科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为数理综合班授课。此外,数学和物理专业各个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就相应专题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讲座者能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讲座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转贴于  4.政策倾斜,管理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

为了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数理综合班的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方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本人提出申请和学校建议分流相结合的办法,在学期结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和综合评定,对难以在数理综合班坚持学习的少数学生,允许其分流到数学或物理专业学习;鼓励学生争取科研立项。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院、学校、福建省乃至国家级的科研立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设立数理综合班专项培养经费,每个班,四年学校共计投入约30万元,作为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科研、科技创作和社会实践以及聘请专家学者的课酬及其它管理费用。此外,综合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享受研究生待遇;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安排专用教室自修;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单列等。利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学生们的又好又快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取得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福州大学数理综合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数理综合班班风正,学风好,团结友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②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同学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基础扎实,成才意识强,发展后劲足。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经过强化基础教育及以研究、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综合班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④数理综合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纷纷要求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数理综合班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一个集体,成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数理综合班的培养模式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克服。例如:①数理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现行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理综合班良性快速发展的要求。②知识膨胀与有限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必修课程增多,讲座报告增多,科学实践增多,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的紧张。因此如何科学的安排数理综合班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③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数理综合班同学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出现个别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容忽视。④每位数理综合班同学的发展方向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评定成绩才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⑤还需要说明的是数理综合班立足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才,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仅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需要严密的组织,还需要一大批富有奉献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的人们为之而默默无闻地不懈努力。

每一次的教学试点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数理综合班培养模式就能克服现有困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2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3 张传恒、王根厚、王训练.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49~52

4 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邵培仁、颜洽茂.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科综合班培养方案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3~26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应用数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岗位需求 多元化

[作者简介]尹江艳(1972- ),女,内蒙古赤峰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应用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吉林 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1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数学不仅在传统的物理学、电子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已渗透到经济、人文、体育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工具。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能够使我校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向较高层次的岗位发展,要求高职高专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先进的操作技能,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岗位的需求。而高等应用数学作为高职高专理工类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无论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改革现行高等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该课程教学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已势在必行。

一、课改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大多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经过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师范类毕业生,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相当多的教师面对探索“必需、够用”为原则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无论从数学发展,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原有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已远远满足不了专业的需要。现在高职的大多数教材主要是以数学的逻辑知识为体系,过分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或精减,例题和所学内容始终停留在课堂的层面上,实际应用型例题很少,脱离了与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三,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本上是“黑板+粉笔”的“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只注重教学理论的传授,在引入概念后,介绍性质或定理,然后是大量的计算方法或计算计巧的讲解,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记忆,学生参与的时间或机会很少,缺少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忽视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学完数学后感到数学无用武之地。教学辅助手段贫乏,不能有效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原有的高等数学考核方式多年来一贯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种考试方法一般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只注重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上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高等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高职教育提倡专业课教师要走“双师型”道路的同时,无疑对公共基础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解决数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紧密接轨问题,教师必须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学习领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数学教育。

2.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应用数学是集数学理论、数学实验、数学建模于一身的综合体。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我们首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将“高等数学”课程按照专业大类划分为三种类型(计算机类,机电类和经济类),每一类型又分成相应的三个模块(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实践提高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类型的分流培养,把课程内容的改革由宏观转向微观,即由系列课程转向每一门课程的知识块、知识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基础模块中各个专业均以初等函数为研究对象,以极限理论为工具,主要讨论一元函数的微积分问题。对于专业应用模块和实践提高模块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其中专业应用模块主要体现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专业不同需要选用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机电类专业由于用到复数和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较多,不少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也已淡忘,所以考虑到高等数学对这部分知识的空缺,我们把高中学过的复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内容补充进来,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在应用模块中更加侧重微分方程、拉普拉斯变换及傅里叶级数等方面知识的介绍和讲解;计算机类则侧重于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方面知识的讲解;经济类专业侧重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讲解,努力做到让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内容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实践提高模块则是以选修课的形式通过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史等课程使学生对目前最新的数学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以便为他们日后进一步自学和运用数学服务。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利用数学方法论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加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采用案例导入、任务训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专业所需能力为目标,以具体的源于工作实际的典型专业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的问题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在讲授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过的专业物理知识查找并设计出一个简单的RC或RL串联回路电路,学生通过明确电路中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译为数学问题,建立出简单的微分方程,然后教师介绍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学生分组训练,讨论RC或RL串联回路的电流强度和电压的大小。(3)制作CAI课件,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学,将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由繁琐变得简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逐渐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实行“案例分析+CAI课件+理论介绍+应用演示+上机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

4.加强高等数学与专业的融合,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等应用数学是与专业结合,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理念下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逻辑思维体系,突破学科界限,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可感知、可思考、可学习、会应用的认知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规律,实现了教学重点从“学数学”向“用数学”方向的转移,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和专业的联系,缩短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我院在2005年起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立数学建模协会,陆续将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实践性课程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查阅资料,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专业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可了解案例的背景及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数学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

5.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现成绩考核科学化。推进高等应用数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以一次考试或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与课堂表现占10%,课程作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建模小论文、与人沟通协作、查找资料、语言表达能力等占50%,期末理论考试占40%。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三、改革效果的实践检验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课程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学院提倡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分别对“高等数学”“计算机数学基础”和“数学建模”课程做了精心合理的设计,并且顺利通过学院的测评。比如在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先后采用四个项目: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分析与研究、自动控制系统中RC回路的定量分析、自动控制系统RL回路的传递函数、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对高等应用数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尝试。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边做边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另外在不断的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课程组成员对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重新有了更深和更进一步的认识,先后在全国重要核心期刊上10余篇,参与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项。同时课程组成员深入各系进行周密细致的调研,根据专业需要分别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理工类专业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高等应用数学基础》《微积分基础及应用》《计算机数学基础教程》及《工程数学基础教程》等多部教材。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共有10个代表队参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高等应用数学基础”这门课通过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2010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课。现在这门课的课程网站也已初具规模,正在建设当中,争取在今后的一年里申报省级精品课。

四、结论

总之,高等应用数学的改革与实践,不仅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升,而且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高等应用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马丽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素质教育论坛,2008(6).

[2]上宏昌.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4).

[3]田智,王喜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体会和设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6(5).

第13篇

本学期的教务工作将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践行大美教育”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扎实落实教师培训、加强联校协作、完善教师与教学管理机制为抓手,加强深化与完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美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大美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1、集体教研

2、作业检查

3、课堂教学抽检

4、教案本检查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9、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6、继续开展省市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校级课题阶段性小结工作

7、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8、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五)继续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三、具体实施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紧紧围绕“备、教、辅、改、考、评、研”七个方面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开展有序、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1、集体教研

我校在集体教研方面要求对各教研组要管理规范,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要求,提高集体教研效果。从本学期开始,所有的综合学科集体教研放在周五的上午一、二节课时段开展。

在组织教研方面,要求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轮流主持教研活动,教研主题提前准备,教研过程必须有开展对新课的讨论交流部分,教研结束需有认真做好的教研活动记载,各教师需有个性化的教研笔记。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语文组备下周重点课、数学组备新课、短线学科组以学期为单位按月进行总计划的实施,除开放课、研讨课、比赛课、视导课等课型必须在集体教研中进行研讨之外,每人在教研活动中应另外准备2—3节课进行集体备课。

在教研纪律方面,学校出台办法实施与规范的相关细则,要求教师做到“四定五统一”,教务处每周一查,在教研相应时间检查人员出勤情况、教研记录本记载是否详细、集体备课教案准备与研讨是否落实、教研备课效果以及了解各年级学科教学进程等情况,做好教研检查记录本,全面保证教研工作的扎实推进。

2、作业检查

本学期,对作业布置继续做好相应要求:一是禁止通过网络布置作业,禁止作业由家长批改;二是要求所有年级作业量要适度,布置作业要服从调考标准,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作业分层明确,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教师根据实际需求,作业练习尽可能以多读少写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注重读写结合相并重,各科作业统筹安排,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各备课组每两周组内进行一次作业检查,填写作业情况交流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备课组长及时与组内老师通报检查情况。

教务处定期对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1—2次课堂作业抽检,抽检比例约为每班20%,抽检项目包括:作业书写、是否纠错、是否与教学同步、是否与组内同步、是否全批全改、是否有批改日期、作业评语是否正面积极。检查结果需做详细记载并于下周对各年级进行公布,对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务处及时与相关备课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3、课堂教学抽检

本学期继续执行课堂教学抽检制度,计划两周或一月进行一次抽检,由年级主任在校委会上随机抽取抽检时间,抽检以教师是否做到教学规范为检查目的,如是否准时进班、按时下课;是否规范教学行为、有序组织上课。教务处根据抽检结果,及时通报并做绩效扣分。对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年级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4、教案本检查

本学期,继续强化要求教师教学个性化备课环节,首先要求各位教师基本达到量化的标准,人人手写教案。其中,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手写详案,其他组内教师手写简案。其次,手写详案中需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备课本将月月检查,拟定1名小组长,负责集齐各位教师的备课本交至教务处检查盖章;其他教师则于期中、期末进行一次检查。

学期初,组内教师要通览教材,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表,以教研组为单位于2周内上交至教务处存档。学期末,各教研组按时上交“四本一张”(教研工作汇总表、教研活动记载表、备课记录、评课表、作业检查交流表)、手写教案、教研组电子教案、听课本、培优补差、复习计划等相关资料,其中,电子教案每学期必交,未达标者或逾期未交者进行绩效扣分。

各位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积极钻研的态度对待每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强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研究的能力,共建大美教育。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每学年调研考试于秋季开学即进入备考状态,为使教学质量检测中各学科能取得理想成绩,各学科要加强教学抽检力度,继续实施月考办法,为力争在质量调研中取得第一,各年级组、学科备课组和各教师需要提高危机意识、紧迫感。在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工作:一方面,年级组、各备课组需认真分析本学科和年级学生现状,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在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培优补差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强化落实,精选作业题,加大后进生的转化,做好个人教学计划工作,年级组内形成统一、浓厚的备考氛围。另一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月考等平时测试;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好期中考试。各项测试要做到统一行动,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上报至教务处存档。

其他年级也要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各教研组做好学期教学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强化培优补差,定期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及月考等平时测试,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报至教务处存档。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按教育局下发的《十堰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方案》文件精神,2019年秋季将对各校开展体育、音乐、美术三科的抽测。通过教学设施与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检测两部分进行检测。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迎接教学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经市教科院研究决定,由德育研究室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教学视导和调研。教务处及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迎接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十月下旬(即10月29日—31日),计划举行为期3天的校内优质课竞赛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共计18名教师参赛。各教研组要借此次契机,与参赛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反复磨课,多次讨论,体现出学段特色、教学特色,为优质课竞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参赛教师需有满5年教龄,杜绝未满3年教龄老师参加)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本学期开展岗位大练兵,常规课开放活动。各位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有序开展常规课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1节常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组内常规课进行打磨,打磨教学设计、打磨教学过程、全员参与观课、磨课。学校统一安排与部署,常规课采用周公示、学期末汇总通报方式进行。各备课组长需提前一周上报常规课,教务处做统计记载,于每周一将统计的常规课下发至各处室、各年级。常规课由组内教师听课开放至组内教师必听、全校教师选听。所有常规课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并汇总结果,本学期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结束常规课,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讲常规课的教师进行通报与扣分。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普宣传工作,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学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本学年是联校协作新学年,今年的轮值学校为片区三堰小学,教务处将配合轮值学校协调安排我校干部教师交流人员22名,分学期组织开展交流干部教师的考评。

根据联校协作第一片区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教务处将精心准备,积极组织参与片区各类联合教学活动:

(1)9月17日,参加第一片区工作讨论会,商定参加“十堰好课堂”教学评展会方案;

(2)10月9日,安排部分数学教师参加在二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0月29日,安排部分英语教师参加在三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 片区选拔赛;

(3)11月5日,安排部分语文教师参加在5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2日,组织安排科学教师参加在人民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3日,安排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在4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4)11月,参加片区期中考试,统一组考阅卷;

(5)12月,参加第一片区联席会议,通报学期交流工作;

(6)2020年1月,统一期末考试。

各项联校协作活动将做到有方案计划、有专人负责、有资料存档。期末将对在本校进行交流的教师作年度考核。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本学期,将按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

(1)10月,安排曹卉、都剑桥老师参加十堰市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

(2)11月,安排张珊老师参加“十堰好课堂”科学学科说课、赛课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1)语文学科:A、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每位学生轮流主持、讲话发言)。B、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数学学科:A、在一、二、三年级开展口算比赛。B、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学科特色比赛。

(3)英语学科:尝试在五、六年级开展课本剧、英语讲故事、英语角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本学期继续开展与房县天明小学、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第二中学的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按要求开展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按照省市局相关文件要求,我校继续开设环保教育课,由6名专职教师进行授课,教学过程要求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每学期开设环保课6学时。学期末,收集整理相关教案作为档案留存。

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经典诵读、信息技术为我省的地方特色课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足时开设,其中,生命安全课每周1课时,由班主任进行任课;心理健康课安排6名专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每2周1课时;诵读课依据年级特点分教材分课时进行,各年级开展朝读经典活动,其中一二年级每周2学时,除《诵读经典》教材外,诵读《弟子规》与《三字经》;三至六年级利用早读时间诵读经典。信息技术课三至六年级安排2名专职老师,每周¼学时。以上课程按照教研标准进行每周一次教研,一个教研主题,学期末进行课程考核,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质量地开展四门特色学科课程。

本学期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活动。其中,安排品德课、班会课及校外活动中心拓展训练活动等教学课程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1

-3年级)、品德与社会(4-6年级)知识学习;体育组教师承担奥运知识课程讲授工作。以上课程相关教研组需提前做好学期计划,每月定期开展相关授课内容,做到有主题教研、有个性化教案、有课堂内容呈现。

9、继续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安排3—6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阅览室阅读活动。每周,分年级、按班级依次安排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览室进行2课时的阅读活动。各年级主任根据本年级阅读时间有序安排各班开展阅读。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

年级

时间

年级

10.08—10.12

三年级

11.25—11.29

三年级

10.14—10.18

四年级

12.02—12.6

四年级

10.21—10.25

五年级

12.09—12.13

五年级

10.28—11.1

六年级

12.16—12.20

六年级

10.28—11.1

三年级

 

 

11.04—11.8

四年级

 

 

11.11—11.15

五年级

 

 

11.18—11.22

六年级

 

 

以上时间安排为预安排,若因集体教学活动而有所调整,以教务处提前通知为准。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是我校教师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创文工作,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3期道德讲堂活动,宣扬身边师德典型、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大美教师队伍。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本学年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落实近三年的新进教师培养计划。将今年新进的教师纳入青蓝工程小组中,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新进教师们快速成长。

活动以观课、评课为主体内容。师傅需观徒弟课每月2节,徒弟观师傅课每月4节,保证每月观课节数足够;同时,每次观课要进行及时的评课,师徒写好观课表,并于每月月底交观课材料于教务处存档。其次,以此次课题活动为载体,师徒之间,实验小组之间除了观评课活动外,应多交流、多讨论、多进行教学研究推进教师教学研究工作。

为保证教学活动效果,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12月底,学校将成立考核小组,对徒弟教师进行考核,全面检验徒弟教师们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根据我校校本培训方案及进一步体现大美教育文化理念的深入与践行,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与考核。以展示大美课堂为核心,强化二笔字和朗读技能的培训,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艺不断成长的大美青年教师队伍。所有35岁以下教师为培训考核对象,设立专项培训小组。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基本功培训力度,练字实行一周一查制,每周五上交教务处检查。二笔字考核将在期中与期末各举行一次考核;学期末进行专项朗读培训考核(数学学科、综合学科教师及上学期朗读考核未通过教师)及课堂教学技能考核(近两年新进教师及上学期教学考核未通过教师)。通过专项培训、自我研修和期末考核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每项培训与考核工作将单独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发至各处室、年级。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今年秋季我校招聘6名新进教师,为促进新进教师快速成长,检验其教学水平,根据学校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制度,将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与我校青蓝工程教学考核活动合二为一,于学期末(12月中下旬左右)开展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由专项考核小组开展考评,具体方案将于活动开展前一周下发。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为加强和美的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开展实施名师成长工程,拥有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本学期,工作室继续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教学技艺,观摩讨论研修课为交流方式,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沙龙,探讨研究学校大美课堂教学文化,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制定阅读与撰写论文任务,交流心得体会、撰写教育论文;开展大美课堂教学研修成果展示课活动,以此培养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6、继续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我校现拥有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各课题组要继续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研究工作,分工明确,有效合作,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做好“大美教育”小课题研究及阶段性小结工作,积极申报市级小课题研究基地。                                                                                                                                                                                                                                                                                                                                                                                                                                                                                                                                                                                

7、继续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继续推进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总结育人典型和先进经验。

(1)鼓励教师们在中国好老师AAP平台上多登录参与,丰富个人空间,将个人教育感想进行空间分享,教学心得进行交流,形成国内教师无地域化的交流。

(2)打造基地校共同体,促进十堰基地校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联合基地校开展区域间的扶贫工作,校际教学活动,辐射引领区域内学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每学期定期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师德典型,形成学校“身边的榜样,前行的方向”资料集。

8、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本学期,继续落实市培、省培、国培相关培训,抓好校本培训,做好相关记载。抓住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尽可能多地外出学习培训,扩大教学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五)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1、教师队伍统一调配,保障师资水平均衡

2、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保障南北校区教学水平均衡;一二三年级语数教研活动地点教务处统筹安排,南北校区教研地点轮换进行。

3、教学活动统一开展,促进学生发展均衡。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新学年我校共招新生947人,插转生62人,9—10月,为新生进行学籍注册工作,安排各班班主任收集整理学生学籍信息,教务处在学籍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形成正式学籍;为新学期插转生进行网上学籍异动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第14篇

一、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杂志社同仁克服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等困难,超负荷运转,快节奏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思路及要点,顺利完成以下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一,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共完成“理论版”“实践版”“教育家”各12期共36期480多万字的编辑任务,编发文章1000多篇。做到了按时出刊(每月定时出刊,保证读者能及时收到刊物),尽量不错(差错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低于全国同类刊物),不断出新出彩(每年、每版、每期都有新意,都有亮点,都有“看头”,都有产生较大反响的栏目和文章),受到主管部门、作者、读者和同行的普遍好评。

据统计,2015―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江苏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72篇,转载量在教育类期刊中排第15位。其中,“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数学教与学”专题转载排名分别为第5名和第8名。

第二,宣传发行工作。在杂志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召开年度通讯工作会议,加大杂志宣传力度,积极调整征订、发行策略,在确保重点订户的基础上,努力消灭空白点,不断减少薄弱点,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稳定订数。2016年杂志订数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刊物领先地位。

第三,催款清欠工作。由于体制和财务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订户的发票一直无法及时、足额开出,加上部分地区通讯员轮岗、换人,导致部分杂志款拖欠。2016年,杂志社积极配合院财务部门,加强对欠款的核查、清理,不断加大催款工作的力度。除专人经常性催款之外,采取“盯人战术”,建立重点联系人制度,把催款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每个编辑不仅有编稿任务,还有发行和催款任务。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 2016年杂志款清收力度加大、效果明显,总体情况好于往年。

第四,评估年检工作。2016年8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了首次“江苏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共4大类12小类37项指标。这次评估的主要目的,一是“以评促建”,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二是“优胜劣汰”,警示甚至淘汰不合格期刊。这个评估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杂志的未来发展。我们高度重视这次评估,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统筹安排填写《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按时、保质报送评估材料,自评分与他评分基本一致,受到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好评。今年4月初,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布了评估结果,《江苏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类”全部期刊中名列第4,基础教育“教育研究类”期刊中列第1。另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每年都要对杂志进行年检,杂志社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顺利通过了2016年的年检。

第五,网站平台工作。根据工作需要,2016年启动“江苏教育研究网”的升级和重建工作。“江苏教育研究网”既是作者的投稿平台,也是杂志社的日常工作平台,每天都要使用,因此非常重要。@项工作历时一年,现在网站已经开通。同时,杂志社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江苏教育研究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宣传、推广杂志和广大校长、教师推送、分享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

第六,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院领导、院综合部和其他部门交办、安排的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配合院综合部、招标办组织并完成杂志印刷招标工作。二是相关人员参加江苏省期刊协会组织的全省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全部达标。三是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年会、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院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

二、展望:2017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7年杂志社的工作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反复研究,提炼出下面这段话来表述: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刊方针,不断强化学术性与影响力、理论与实践、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创新,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努力使刊物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刊物的学术影响。

这段话里有几个“要点”和“关键词”,需要作一些说明。

第一个要点和关键词是: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这是我们的办刊方针。长期的办刊实践证明,“三个服务”的办刊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当然,要根据杂志社的工作特点,找准服务的重点和抓手,更加精准、有效地搞好服务。要通过服务提高质量,通过服务扩大影响,通过服务留住作者读者,通过服务稳住订数。

第二个要点和关键词是: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我们一直都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一本杂志,没有质量,就是死路一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生存下去。第二句话,质量就是形象。《江苏教育研究》是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院主办、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就代表了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的形象。所以,在办刊质量方面,我们一直都抓得很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学术期刊。一本杂志的质量,可以从它的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引用率、认同度、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评判。我们在有些方面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发行量和覆盖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覆盖全省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比如转载率,从2011年起,它就一直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再比如认同度,2014年,《江苏教育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为学术期刊(当时省教育厅主管的基础教育类综合刊物中,《江苏教育研究》是唯一首批被认定的学术期刊)。另外,这本杂志在江苏,在基础教育界,在教育学术期刊这个行业,在广大作者读者那儿,认同度是很高的,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说,《江苏教育研究》在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认同度及编校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同类杂志的前列。我们也有短板和不足,但总体来看,《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杂志。当然,质量提升无止境,质量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杂志社来说,年年都应该是质量年,月月都应该是质量月。2017年,我们要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聚焦于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

第三个要点和关键词是:特色。特色是一本杂志的风格,也是一本杂志的“名片”。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江苏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学术性、专业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等。2017年,我们既要注意原有特色的保持,又要注意新的特色的形成。特别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院领导最新提出的学术性和影响力的结合,二是多年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是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质量评估标准中提出的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的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力求做到《江苏教育研究》一到手,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本学术的刊物,这是一本江苏的刊物,这是一本与教育实践贴得很紧的刊物,这是一本十分注重教育实践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刊物。

第15篇

我们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领导重视,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下,成立了全县远程教育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学校也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及资源应用工作小组,成员由分管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学校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依据责任书全面安排、落实项目建设及师资培训、资源管理、教学应用、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各校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室的制度上墙,远程教育设备登记造册,编号存档,使用有记录,有资源接收存储档案。

二、加强远程教育辅助设施建设和资源管理,明确工作要求。

一是加大二期投入力度,实现远程教育配套设施的规范化。根据上级制定的相关标准,我们在完成远程教育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以后,又投入10万余元专项资金用于辅助设施建设。包括专用教室的地面硬化、无尘化取暖(即火墙或水暖)、遮光窗帘、防盗窗、门锁以及各室专用门牌等,并要求各校统一标准,为远程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保障。

教育局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5万元,协调网通公司为全县所有学校安装了互联网业务,为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平台,为广大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供了空间。从而实现了天网与地网双向运行,全方位服务于教育教学发展的局面。

二是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方案。为了使城乡各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所遵循和参照,县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绥棱县教育局远程教育工作要点》,明确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责任。

三是统一规划管理,加大实施力度。各项目学校设立了精通技术、责任心强的专职网络管理员和信息员,实现了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专人管理。信息员达到“会、专、勤”,网络管理员达到“专、精、责”,技术管理人员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录制、下载、储存等操作功能;对远程教育光碟分类摆放,做好登记,方便广大师生借阅,并做好维护工作,同时将光碟资源存入硬盘,进行备份;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掌握与绥棱教育信息网、绥棱教育论坛的连接、交流互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教学人员当好技术参谋。

各学校制定并认真填写好“八簿三册”,即周授课记录簿;教育教研活动记录簿;远程教育课题研究记录簿;远程教育资源下载记录簿;光盘刻录记录簿;远程教育节目收看记录簿;教师培训记录簿;项目设备维修记录簿;教师自制远程教育课件登记册;教师借用教学资源光盘登记册;远程教育学术文章登记册。通过统一规划管理,使远程教育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三、强化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一)利用远教设备进行远程教研和远程集体备课。

我县有很多乡镇地处偏远,教学网点分散。这给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自从农远教设备安装使用后,这个困难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全县各个乡镇中小学纷纷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开展远程教研和远程集体备课。为了使此项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起来。各个学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对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拓展资料,有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教学论文、与教材配套的素材库、实验装置、课改等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我们的教师在熟悉资源的内容前提下,同学年、同学科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思想与风格,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例如:长山中心小学规定教师参加远程集体教研,远程集体备课的情况与教师考核挂钩。上集中心小学采取网上集体备课,集体修改教案,网上集体教案定稿并形成电子教案,供全乡教师参考使用。县教师进修学校还充分利用远程网络对偏远乡村进行实时教研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时效性。

(二)依托六大资源优势,为教育教学提供全方位服务。我县的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农远设备资源,深入开发相关资源。主要体现为对卫星接收的“天网”资源、互联网提供的“地网”资源、远程教育提供的光盘资源和育龙平台资源、各校开发的远程教育校本资源和校际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使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

1、利用IP卫星接收系统这一“天网”资源,我们每天定时接收,有选择的将接收的相关内容制定成节目预告表,供教师备课使用。远教IP数据内容对教育教学的帮助很大,又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所以在接收时我们确保内容不能遗漏。卫星资源中的《同步学堂》栏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全部课程内容,运用媒体播放程序,全部由特级教师授课,内容丰富,知识全面,结构合理,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我们就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辅助教学。

2、利用互联网这一“地网”资源,在互联网上搜索、收集适宜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资源,特别是从各地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收集有价值的素材资源,对搜集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归类,方便教师利用,最关键的是能让教师和学生共建共享、互动交流,师生既是资源库的受益者,又是资源库的建设者。

3、光盘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良好素材,包括视频、动画、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辅助教学,教师通过整合使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4、利用育龙这个计算机本身自带的资源平台,发挥其内容广泛,可利用价值高的优势,成为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师益友。

5、各校开发了远程教育校本资源,并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三)各校都充分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广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各学科教学服务,让师生学习远程教育技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展校园网络化建设,使学生拥有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使教师能找到最优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

1、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发放光盘、卫星节目接收和育龙平台的使用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整合使用,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2,拓展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校园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加以学习,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3、更新教师教学方式:课件制作电子阅览、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更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通过网络进行有效学习,有利于探索和发展以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全面实现信息化教学。

(四)在远程教育与学科整合方面,我县长山中心小学提出了“依托农远教、课改见实效”的实施方案。第一是在学习理论上进行整合:通过从网上下载、加工制作课件,或者利用育龙平台资源,把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领悟学习的内容。第二是在学习目标上进行整合:通过截取、重新编辑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看、去说、去体验、去感受。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让课堂变成孩子快乐学习的天堂。第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为了让学生掌握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除了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内容以外,还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图片。便于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分散了教学难点,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又突破了教学重点,建立了开放式的、自由的参与式、共享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第四是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整合:如在古诗文教学中,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的诗文画面、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与诗人心灵产生共鸣。学生不是枯燥乏味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地去体验、探究学习。第五是与传统的教学用具进行整合:把传统的学习方法用手摆、画、说等与多媒体演示整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掌握规律、实践应用。这样设计把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形象化了,使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学习。

四、开展培训,加强远程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为了推动全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使远程教育真正走进课堂,我县针对大多数教师对远教资源的使用认识不深、技能不熟的情况,我们充分利用远教设备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县由于地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半山区,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偏低,这几年虽然县、校两级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群体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我们相当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与先进地区的教师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正是一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我县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远程教育设备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源对教师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对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专项集中培训

我们在在学校安装远程教育设备的初期,安排局网站专业人员对全县各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了两期集中专项培训。根据学校教师的需求,以项目实施意义和作用、远程教育设备安装、维护和操作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怎样浏览和保存资源、资源应用方法和技巧、资源中教学可见的使用和再加工等内容作为主题。我们还要求各个学校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本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由经过项目培训的老师、应用资源较好的教师作为专题主讲教师。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设定。

2、利用优质资源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进行培训。

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大量的优秀示范课,这些示范课是资源中心精选的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主讲的课堂实况录像,反映了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出门就可以观摩到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我们要求各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业务学习,集体观摩示范课。观摩前要提要求,之后要组织讨论,找出示范课中可资借鉴的东西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结合各校的教学实际,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3、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师的个体培训

每一个教师的个体差异不同,所需要的继续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广大全体教师的不同需求,我们利用教育信息网搭建全县教师培训平台。通过教育论坛这个阵地让全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上有一思想交锋的平台。透过网络让大家都能得到各自的所需,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加强网站自身建设,发挥教育信息网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中的强大作用。

1、20xx年3月正式开通教育信息网,组建教育信息网站;目前已有11所学校开通了校园网。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县进入全面实施后,教育信息网站人员承担了全县远程教育设施的安装及教学资源的整合使用指导工作。

2、加强网站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以政治的高度和敏感从事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3、在教育信息网上开辟教育论坛专栏,为教育内外人士提供“交流个性教育观点,推动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互动平台,设立自由交流、课改教研、计算机及远程教育、试题专区、艺体专区、文学沙龙、金点子等分栏和城乡各校专属板块。目前教育论坛注册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家长和关注教育发展的社会人士;最高日发帖量超过1000个,最高瞬时在线人数达到153人,页浏览量超过100万次。为数众多的坛友通过在教育论坛的活动实现了网上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教育论坛也为推动我县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设立网上电视台,开辟《学园夜话》专栏,通过访谈、专题等形式向社会推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新形势、新内容、新方法。

5、建立网上电子资源库,充分发挥本地网络的优势,对远程教育资源和各地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下载、整合,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网络进入资料库体系,获得文字、图片、动画、影片等课件资源。

6、搭建网上集体备课平台,建立教师QQ群,通过“网上集体备课厅”中的群体互动交流,集中群体智慧,大大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实现先进理念、优质资源与最佳教法的共享。

7、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教育信息网和教育论坛改版更新工作。在管理上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实现信息网高效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功能。

六、加大条件保障和管理队伍建设力度,确保远程教育工程高效运行。

1、从远程教育设备投入使用开始以后,我们始终把设备设施(包括远程教育应用过程中软件、硬件)维护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解答疑难、上门服务、报修等方式,尽一切可能免除基层教师使用中的后顾之忧。目前站内维修和报修已达300次以上。

2、建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体系,由教育局远教股牵头,乡(校)分片负责,并采取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和设备故障及时上报相结合的方式,对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操作及维护提供技术咨询和具体服务。

3、为保持远程教育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敬业奉献精神,我们采取在远教专职和兼职人员的考核评价、评优评模、提职晋级上予以倾斜等措施,使远教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七、结合“三农”实际,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远程教育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以后,按照上集文件精神,我们积极开展了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工作。主要做法是:

实行“一点三用”制,即一个远程教育网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为学生、教师和基层党员和农民服务。在为农服务上,采取网点学校为当地农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办法,在周六周日面向农民开放。在服务内容上,通过播放光盘和卫星节目接收及登录上网等渠道,为农民提供政策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以及农民最为关注的营销信息服务等;严格做到每周必开放,开放有记录、活动有效果。

八、顺利通过两次省级检查验收。

今年4月份和12月份,我们相继迎接了两次远程教育省级检查验收。第一次主要针对设备设施的调试安装工作,第二次重点检查远教资源的整合应用情况。省教育厅领导和专家对我县远程教育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给与了高度评价,教育信息网站也被省专家誉为龙江县级第一站。

九、及时高效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

今年是绥棱教育改革工作蓬勃开展的一年,远教股在自身人员紧张、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依然权利配合全局工作,每个职工对局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都积极接受、努力高质地完成,诸如各次会议的音响调控、局机关程控电话维修、各股室计算机网络维护、各类文件撰写及党办的廉政专题片、反腐网页制作等等工作。九月份的全县中小学体育节上,网站人员全体参加负责了全程宣传报道工作,及时编辑上传了体育节各项赛事及表演盛况,受到领导表扬。

十、今后一个时期远程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要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尤其要加强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及现代化手段,切实做好教学工作。

二要进一步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合理运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要求各校把远程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重点工作目标,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要树立宣传远程教育工作的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