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义务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义务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明确了各级政府发展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可见,各级政府部门对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责任有了一定分配,且责任范围更加细致。

(二)明确了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办学形式要灵活,除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育班”。《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普通小学……在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就读;在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要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这些政策都明确规定了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

二、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不高2001~2012年,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上升,由52.02%上升到80.19%。尤其在2008~2009年,入学率由65.02%增长到79.05%,增长了14.03个百分点,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总体来看,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仍远远低于全国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而日本在1997年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98%

(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1624所,处于最低水平,2012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853所,增加129所,增速较慢,而这1853所学校,承担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近37万,远不能满足其需求。据调查“全国尚有近500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在已有的特殊教育学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小、旧、破等问题。

(三)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从我国区域划分来看,各区域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以2010年为例,我国东部地区11省共有775所特殊教育学校,占全国的45.45%,中部地区8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539所,占全国的31.61%,西部地区12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391所,占全国的22.93%。可见,大部分学校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学校数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距巨大。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的教育对策

(一)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完善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政策,加快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立法进程,明确特殊教育义务教育责任主体,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政策落实情况相关奖惩措施,推动各项法律政策实施,而学校作为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定组织,应明确政府对其的法律责任,承担起应有职责,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针对目前情况,国家应采取硬性手段,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符合该地区的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目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该承担起建设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学校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国家验收地方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应从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中划出相当比例用于学校建设,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

第2篇

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保障,即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来源结构一般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大主体对教育的投资。其中,个人对教育的支出,即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投入是指一个家庭为使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和接受好的教育而支出的费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即家庭对教育成本负担的份额明显增大,这对解决我国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家庭教育投资虽然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但这些支出在弥补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及满足不同家庭子女的差异化需求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提高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福利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学校发的各种福利津贴及由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获得的额外利益。[3]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情绪,与其他行业人员工资收入的反差致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足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其教学质量存在正相关性。目前我国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政府教育投资限额,学校可灵活支配的教育事业费不足,使得教师工资相对而言仍比较低,于此需要拓宽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在缓解学校经费不足方面有助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进而有利于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2.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

教育投资的客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亦千差万别,于此其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需要家庭教育投入来满足,比如选择重点校需要缴纳较多的择校费以及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教育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家庭需要对子女受教育进行额外的投资。另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个体的天赋秉性都是不一样的,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别,此时家庭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小孩进行额外的投资,有助于其跟上学校教学的进度,从而对义务教育质量整体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校不可能为了少数孩子某些方面的爱好进行单独教育,这样家庭通过投资可以弥补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投入偏差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

伴随着教育扩招出现的“学历热”现象,驱使家庭对子女教育过度投资,使得家庭教育投入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不同收入家庭之间教育投入的差距拉大、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以及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盲目攀比等等,使得教育不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更加突出。

1.不同收入家庭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加剧了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性

现阶段,我国居民家庭总体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是偏高的。通过观察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与高收入家庭旗鼓相当,甚至略高于高收入家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家庭对教育资源占有不足导致教育质量水平的低下;外加教育补偿功能的诱导,使得这些家庭为了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比例,甚至出现与高收入家庭之间攀比的现象。越来越高的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较低的社会资本使其无法承担,最终其子女仍将丧失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加剧了不同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公平性。

2.家庭对子女的学校外教育投入远远超过学校内教育投入

我国义务教育虽然实行免费政策,但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投入在满足不同家庭子女多样性的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支出,主要分为学校内教育支出和学校外教育支出。学校内教育支出又被分为一般支出和特殊支出,一般支出主要是指家庭缴纳给学校的学杂费和其他费用这两项支出;[4]特殊支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以中小学的择校费为主体。学校外教育支出,主要包括家庭给子女报的培训班、补习班、家教等直接支出;当然还包括一些校区房租费等间接支出(见表1,表2,表3)[4]。通过对有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研究发现,学校外支出已经超越了学校内支出,尤其在课外培训班、特长班和家教这三个项目的支出上(见图1)[4]。家庭这种过度的学校外教育投入加重了子女的学习负担,而且容易使受教育者对学校教育形成抵触心理。

3.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偏好导致稀缺教育资源的浪费

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是希望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即优质教育,以期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然而绝大多数家庭对优质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主要聚焦在资源的扩张和提升上,缺少对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思考[5],即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一定能确保产生优质的教育。如今许多学校,经过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在办学硬件设施上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现代化水平,但是相应的教学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提升。家庭教育投入过度倾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反而会使得原本就稀缺的优质资源更加紧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优质资源本身的最佳配置,影响其效用的发挥。另外,这种投入取向还会使部分“薄弱”的教育资源过于闲置,达不到应有的利用程度,造成资源浪费,如乡村学校的衰败与希望学校的空置,是与家庭教育投入取向的变化分不开的。

三、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

在推进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投入存在过高或者过度现象,引发了择校热、教育机会不平等以及稀缺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使其效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1.科学制定家庭教育投资目标

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投入整体上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教育投资行为,大多数家庭承受着严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处于这一层次的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家庭教育投入的水平与高收入家庭相当甚至更高。首先,不同收入的家庭应该根据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盲目攀比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会降低家庭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其次,家庭还应该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对其接受教育进行投资。每个孩子的天性禀赋是不同的,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家庭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目标,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2.合理分配家庭教育投资结构

通过上面对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分析,我们看到家庭用于学校外的教育支出比重要高于学校内教育支出,而学校外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培训班、补习班以及聘用家教等项目上。可见,目前家庭的教育投资主要是智力投资,对非智力层面如德育、文化兴趣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很低。这一投资行为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容易被培养成一台考试机器,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投资者即家庭而言,其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从长远来看将会低于其预期的收益。因此,家庭应该转变以往重智轻德的思想,树立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在家庭教育投入时,要全面考虑及合理分配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投资比例。

3.有效引导家庭教育投资取向

第3篇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奖惩性教学评价,为了能够找出最好和最差的两个教师群体,要求评价结果采用定量的方式表示,最好以分数直接表示。由于评价结果与奖惩密切挂钩,评价总分有时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4-5位,以示科学性和公平性。一些学校将语文教师的评价分数做一个全校性的总排队,在全校范围内张榜公布。这种极为简单粗暴的做法,使不少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仅没有增强教师对评价的参与意识,反而引起他们对评价的极大反感;不仅没有调动和保护教师大胆改革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打击和挫伤了他们尝试教改的信心与兴趣。对于评出少数的优秀者,不仅榜样的力量得不到发挥,反而成为被孤立的群体。不仅没有密切教师与干部、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关系,反而容易引起乃至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发展性教学评价,为了能够使全体参评教师掌握自己教学状况充分的反馈信息,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既有定量的表示,也有介于定量、定性之间的较为模糊的等级区间的文字表示,如,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等,还有“原汁原味”的定性的评价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定性的评价结果,应当尽可能的以原貌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了解到原始的评价信息,以便他们提取对改进工作有用的信息。

不管以哪种方式处理评价结果,公布评价结果时必须注意保密性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开诚布公,因此,确保教师评价报告等有关材料的保密性,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评价者有义务使教师相信,未经教师本人允许,评价结果的信息是不对外泄漏的。当然,这个保密也是相对的。对于研究生管理部门,为了掌握全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应当享有知情权。因此,作为评价组织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对评价结果的公布一定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当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于如何公布,是全部公布还是部分公布,是定量公布、定性公布还是模糊式公布,是面向全校师生公布还是在本专业的院系内公布等一系列细节问题,一定要考虑周密。

第4篇

流动儿童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流动儿童”是指18周岁以下、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未成年人,包括跨省流动儿童、省内跨市流动儿童、市内跨县流动儿童和县内跨乡流动儿童[1]46。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儿童均平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至于政府如何具体承担义务教育给付义务,我国法律没有明确政府内部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而是授权国务院制定细则。根据国务院的各项规章及相关会议规定,就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而言,在纵向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采取的是“以县为主”原则①;在横向的不同地区政府之间,对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则是采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政策②。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各县因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先天差异,决定了县级财政收入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财政收入的差异必然导致各县级财政中可用于义务教育经费的数额本身存在实质性差异,换言之各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费用支出能力及标准并不统一。同时,当儿童流动起来后,由于义务教育经费缺乏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按儿童户籍所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无法跟随儿童一起转移至流入地政府。而我国流动儿童分布极不均衡,大量流动儿童分布在北上广及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以流入地的县级政府为主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大的弊端,并最终导致流动儿童无法平等享有受教育权。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规定平等受教育权之应然状态,指出现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下平等受教育权之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明确以中央政府为主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必要性。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对平等受教育权之悖离

(一)平等受教育权之应然状态

从权利性质来看,受教育权作为宪法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受益权功能。受益权功能是指公民基本权利所具有的可以请求国家作为某种行为,从而享受一定利益的功能。受益权功能针对的是国家给付义务,也就是国家提供基本权利实现所需的物质、程序或者服务[2]。权利和义务总是相辅相成,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故个人受教育权的实现取决于国家对受教育权给付义务的承担。受教育权的具体实现有赖于《义务教育法》的具体落实及实施。《义务教育法》第2条不仅界定了义务教育的期限和对象,还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和国家的经费保障义务。该条款是对宪法中受教育权的具体落实,只有国家建立了相应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个人才可能真正实现受教育权。除了明确界定个人的权利和国家的义务外,该法第4条还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任何年满6周岁的儿童都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换言之国家应当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可以平等享有受教育权。至于国家如何具体实施受教育权的给付义务,《义务教育法》第42条规定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即由政府代表国家以财政收入支付义务教育经费。在具体的经费数额上,该条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应当覆盖的成本范围———教职工人数及工资标准,学校建设标准以及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而在具体经费的承担上,第44条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即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至于具体承担的办法,第44条授权给国务院制定细则。解读上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可知,我国法律非常清晰明确地界定了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是个人,义务主体是国家;在权利义务的内容上,政府代表国家对个人承担义务教育的给付义务。具体到承担义务教育给付义务所需的财政经费,法律虽然明确了其应该涵盖的成本范围,却未明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政府之间承担此项义务所需财政经费的具体数额及比例,而是授权国务院规定。因此,我国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完全取决于国务院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具体规定。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对县级财政收入差异的忽视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会议文件,在2003年9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中建立了以县为主、以流入地为主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虽然2006年《义务教育法》历经修订,明确了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义务,国务院也仅在2008年8月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从当年秋季开学起,免除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所需资金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省和省以下各级财政予以安排;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增加了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中央财政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两项规定。可见在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国务院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仍然采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模式。在儿童没有流动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以县为主”,县级政府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主体。在这种模式下,《义务教育法》中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只有统一全国义务教育生均财政经费才能实现。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社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基础和财政负担的不同[3]。在县级财政收入不一致的情况下,各县级政府可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也不可能一致。此时实现义务教育经费平等性原则的关键,就在于上级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能否弥补县级财政差异所导致的义务教育经费差异。但自1994年中央地方实行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收入由1993年的78%降为2003年的45.4%,其中30%左右在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只有10%左右。中央财政收入则由22%上升至54.6%。而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则在分税制前后变化不大,保持在70%左右[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2)在对农村学校抽样调查后指出,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比例中,中央政府、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县和县级市负担总计22%,而基层财力最弱的乡镇却负担了全部的78%[5]。显然,由于中央配套资金在义务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过小,不足以弥补各县可支配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换言之,县级政府可承受的义务教育经费本身就存在地区性差异。因此,目前的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无法实现受教育权的平等性。

三、流动儿童分布不均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提出的挑战

(一)流动儿童分布现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7周岁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其中0~14周岁的流动儿童规模为2291万[1]48-50。在0~17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户籍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非农业户口的只占19.65%,即通常所理解的农村流动儿童数量达到2877万。全国流动儿童的年龄分布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儿童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94%和12.95%,规模分别为929万和464万,故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393万[6]。全国流动儿童的地区分布上,流入儿童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河南、福建,广东省流入儿童数量最多,达到434万,占全国12.13%。七省流入儿童数量均在150万人以上,总数达到1637万,占全国流动儿童的45.71%。同时,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全国流动儿童占所有儿童比例为12.84%,但在上海和浙江城镇地区,流动儿童比例高达46.24%和47.68%,福建、北京和广东城镇中流动儿童的比例分别为38.17%、36.28%和31.19%。第六次人口普查将流动儿童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即跨省流动、省内跨市流动、市内跨县流动和县内跨乡流动,在全国范围内跨省流动儿童占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但具体到各省级行政区域,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动儿童中,跨省流动儿童比例均超过90%;浙江流动儿童中,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为61.95%;广东、江苏、新疆、跨省流动儿童比例均在40%以上。就跨省流动儿童的构成来看,跨省流动儿童流入最多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五省市总共接受的跨省流动儿童占全国跨省流动儿童比例高达63.18%。而跨省流动儿童流出地最多的省份依次为安徽、四川、湖南、江西、贵州,五省总共流出的跨省流动儿童占全国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为50.26%。上述数据反映了全国流动儿童的来源和分布规律:大多数流动儿童是农村流动儿童,他们一般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到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跨省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我国东部大城市。

(二)流入地政府面临的尴尬

由于我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地方教育、交通、医疗等民生支出,很大程度上由地方政府负担。常住人口越多,财政所需补贴的公共支出也就越多。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北京市级财政支出为2849.9亿元,78%用于民生领域。2010年北京市辖区人均财政支出为18892元,分别是其外来人口主要输出地河北、山东和河南市辖区人均财政支出的3.34倍、3.75倍和3.93倍[7]。2012年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生300.6万人,比2008年增长52%,占全省义务教育在校生的24%,占全国随迁子女在校生的21.6%,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随迁子女的总和相当,其中省外迁入占54%[8]。对流入地政府而言,既要对户籍在其辖区内的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承担80%左右的财政义务,又要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承担主要责任,对流动儿童集中的大城市而言财政负担过重。地方政府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具有自利性特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必然以地方化利益为其首要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及拨付一般是根据儿童户籍所在地进行的,当儿童流动起来时,由于缺乏地区间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造成流动儿童本应享有的户籍所在地政府和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不能跟随儿童流动而转移到流入地政府。流入地政府如果要按国务院规定为流动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条件,就必须在其地方财政中做出额外预算。因此,流入地政府是否愿意以其地方财政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所需的额外经费,取决于执行“两为主”政策的利弊权衡。只有当执行政策的结果能给流入地政府带来显著的收益,或者存在合理的激励机制,抑或不这么做会造成严重的责任,流入地政府才会主动或被迫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众所周知,流动儿童的父母为流入地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受教育者所在地带来人口红利,但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导致地方财政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会阻碍流入地政府的投资意愿。此外,流入地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能提供的教育质量水平相应也较高。如果为流动儿童提供的义务教育水平高于其户籍所在地的教育水平,流动儿童为了能够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而大量涌入城市,导致流入地人口总量超出城市承受能力,并由此引发城市管理失控,是流入地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然,如果收益足够大、足以抵消上述弊端,也可以促使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然而遗憾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并不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标准之列,中央对流入地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也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流入地政府即使不承担或不充分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也不会面临任何法律责任。换言之,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并不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利益,而不按国务院的规定为流动儿童提供相应的义务教育条件,也不会带来任何责任[9]。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之下,流入地政府当然没有动力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承担额外的财政支出。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他们收入不高且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有限,生活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其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所以,在诸如就业率下降、教育预期收入率降低的外部冲击下,基于预防性储蓄的需要,农民工群体更可能放弃子女教育,减少教育支出[10]。正是这种流动性约束导致了低收入家庭不能帮助孩子完成正常的教育。有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更容易受外来冲击的影响,在外部环境较好时,低收入居民家庭会优先安排教育的支出,但同时会牺牲一定的即期消费,压缩一定的基本生活支出,动用储蓄乃至举借债务来从事对专业教育的投资。因此家庭教育支出很可能会对其他消费支出产生挤出效应。”[11]这意味着农村父母在对孩子教育进行投资的同时,减少了在农业生产和家庭建设方面的支出。但这种意愿是不稳定的,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支出意愿下降更快[12]。陶然、孔德华、曹广忠于2009年在全国四个主要城市化地区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该调查发现:在流动儿童家庭,79.1%的受访农民工父母为了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而把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在留守儿童家庭,70.29%的农民工父母因为城市上学费用太高而将孩子放在老家上学。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工资水平越高、工作稳定性越高,越倾向于让其子女到打工城市上学[13]。国务院制定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既忽视了县级政府可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更缺乏对流入地政府承担这一义务的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导致流入地政府缺乏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给付义务的主动性。地方政府通常以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的形式来转嫁、缓解政府的财政支出成本和压力,从而将大部分难以承担高昂借读费的农民工子女排斥在正式制度的义务教育供给体系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城市应运而生,但各地方政府对这类学校并没有过多的支持、帮扶措施,在高成本的重压下这类学校所提供的义务教育质量当然不能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有部分大城市的教育部门甚至关停了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这样必然造成作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农民工子女无书可读的局面。收入有限的农民工对教育费用的多少极其敏感。如果农民工父母有效收入不足,不是被迫让其子女回户籍地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负担不起城市公立学校高昂的赞助费又无其他学校选择,最终使随迁子女成为城市里的失学流动儿童。

四、实现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平等受教育权之展望

第5篇

【摘要】实现教育公平,在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越是基础教育,越具有很强的社会外溢性。尽管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却十分明显。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义务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农村教育经费中公用经费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公用费用;义务教育;公共品;缺口

1义务教育投入中出现的问题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要求。但10多年来,这个4%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令国人忧虑。不久前,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告,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3.01%,实际教育经费投入额为6348.36亿元,余缺0.99%的经费为2086.48亿元。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占GDP4%的目标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不仅拷问着各级政府支持教育的决心力度,也暴露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的问题。[1]

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比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差异却十分明显。义务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

公用经费是中小学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1号)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分析公用经费的所属科目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2]

2义务教育中公用部分经费的缺口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支出是逐步增加的,但是仅在数字上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投入缺口却呈没有规律的上下变动。原因如下:西部生均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年起大幅上涨,平均增长率达11%。教育经费公用部分实际支出和西部生均支出波动规律类似,从2001年大幅增加。平均增长率为23%。如此推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个人部分投入和实际支出的缺口应该逐年上升,但是从数据上看,缺口值忽高忽低。究其原因,就要结合西部地区每年的农村学生总数来看。从1998年到2005年每年的学生总数的波动很大,总体是下降的,到2005年比1998年降低了12%。在学生人数的大幅减少的年份,虽然看起来缺口是缩小了,但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剧减而造成的。

置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的背景之下,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周期性干预和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各政府控制部门(包括教育)进行分权化改革。在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主要表现是把行政和财政管理下放到县乡以至村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但是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责任并没有明确。目前,我国财政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困难,突出表现为收不抵支,赤字巨大,债务负担沉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以致90年代的多数时间里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仍在低水平上徘徊。1991年是2.86%,1995年只有2.46%,此后有所增长,到2006年为3.01%,仍没有实现国家预设的到2000年达到4%的目标。

3建立稳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3.1确立切实的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保证,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国家公用经费参考定额标准的制定,按照确保基本办学条件、确保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原则,制定出各省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各地区以此基准定额为底线,结合本地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

3.2注重省内城乡均衡:中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各省之间的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各省的财政资金提供实力差距较大,因此,在现阶段,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的第一步目标应当确立为均等化各省内部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全不均等的不同地区间,实现平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资源不太现实。据此暂且不考虑省际间的均等仅考虑省内城乡的均等是比较现实的,也是相对切实可行的。

3.3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应适时调整:在结合各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水平,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基准定额标准的同时,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标准也要定期适时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持学校的基本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是逐年提高的,可以参考目前学校的支出水平、以确保维持学校基本运转为底线,确定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日常开支不断加大的实际,适时调整,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新课程改革以来,陇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观念滞后、师资薄弱、方法陈旧、设施短缺这四个方面。

1教育理念滞后

教育理念滞后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在新课改之前,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发展进度缓慢,美术课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被真正的落实。语文、数学、外语等升学考试课程还是教师的责任田,大部分学校仍把美术课视为副课,可上可不上,上好上差一个样。“应试教育”仍然禁锢着学校的主导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影响着教师忽视了美术是一种人文情怀极高、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忽视了美术教育在人的素质培养中的功能。这种教育理念的滞后也很难理解美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美术教育是展示真、善、美的艺术,是美育的最高境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过程是互动占据主导、教师引导并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教”与“学”的过程。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因交通、信息、教学设施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以往的教学观念仍未被新课程的理念所进化。调查显示,美术课堂教学只是传授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活动空间单一(教室),课程资源短缺(以教科书为主),这样一来整个美术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依旧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学生是美术作品的“复制者”。显然,这无异于以往教学观念的“复辟”,是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神的。

2师资力量薄弱欠

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师资队伍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一是在每次的教师招聘中,涉及美术类的编制数量极少,在调查中发现,有甚者是全县一年只招一名美术类教师;二是部分学校的美术课程并非是美术类的专业教师任教;三是部分农村美术教师凭借“一技之长”而离开农村学校,或干起第二职业,从而导致美术教育师资流失,不得不用其他老师顶替;四是美术教师在农村学校得不到重视,其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致使美术教师不能专心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甚至一些美术教师在工作几年之后,转任为其他课程的教师。无论是其他老师兼任美术课程,还是美术教师转教其他课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美术教育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这种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现象势必影响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低下,进而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也未得到有效发展,从而使美术教育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3教学方法陈旧

美术教学在侧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更是倾向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和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美术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现象是:教师依照教科书内容,仅仅围绕具体的教科书来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单一的演示教科书中的图画内容、手工制作及图片说明,而轻视美术文化的学习;再者,教学评价单一,只是过分地强调作业分数,而忽略对于美术课程内容的认知和情感,即使是实践部分也只强调反复练习。多数美术教师的课堂评价多是依照所谓的“分数”标准,加之规范化的实践,而忽略了学生从美术课程中应得到的学习能力、个人情感和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多元的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的评价。在这种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下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是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目标的。

4教育资源制约

由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这种差距也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这种差距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有所表现,具体为: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学资源匮乏;美术课程被动受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频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美术教师缺少外出学习、交流、升造的机会,致使其教学水平提高较慢。正是因为美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及相对落后,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美术教育与发达地区美术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思考及建议

通过对陇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深感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真正增强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后劲,搞好美术教学,体现人文关怀,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如下策略设想及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

拓展美术教学空间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保守、学校教育管理意识滞后、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相应教学设施落后的影响,使得以往的教学模式仍旧与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相互并存,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当下,我们应汲取以往美术教学中的合理成分和成功的经验,但过于注重陈旧的教学模式,缺少开放性、机械化的模仿是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要求的。富有人文性的美术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在教科书的主导下,指导学生将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嫁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展示出美术与生活并存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美术教师应努力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生体验生活,品味生活,切身体会到学习美术在生活中的乐趣,体验美术带给生活的魅力。

2加强师资力量

丰富教学资源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尽可能选聘一批高等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美术师资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培训在职在岗的中青年美术教师,提升其教学水平与美术素养。此外,激励美术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研究总结教学经验,进而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选择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美术教师担任美术课程组的负责人,协调管理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美术教师价值,有利于提高学校美术文化水平。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类美术竞赛、作品展览,并引导学生参观美术展览、美术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这些都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保障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因地制宜,激发兴趣

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对此,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教学方法与内容相融合,充分展示美术课的独特性,如:将以多媒体的运用为主导,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4体验情感,优化评价

让美术教学洋溢人文关怀调查中发现,在本地区中小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以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成果为终极评价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少会运用心理、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从教学艺术角度而言,在美术课程教学展示中,教师要以独特的角色,将自身真实的艺术情感流露出来,并以富有魅力的视觉张扬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美术的艺术共鸣。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影音课程资源创设“情感背景”,并对所教授的内容作进一步绘声绘色的讲解,加之“一对一”指导实践,让学生感知人际之美、情感之美,认识到人之精神的高尚与善良,因而提升其自身的道德品质。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价学生学习美术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甚至是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调查显示,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在本地区学校美术教学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具有一定教学成效性的评价方式是保障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价值体现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通常是被看作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其学生作业形式之丰富,完全能展示出学生在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教师仅仅依靠分数去衡量一美术作品来断定学生美术课业的学习成效,显然是不科学的。相对而言,美术课业的评价宜采用等级评价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总结

第7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改革;学制年限;语文教材;外语教学方式

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学制年限划分不够合理,语文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外语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一、我国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改革

现今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大体为6至12年。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较长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则较短些。目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一般为9年。其中,前6年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后3年为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这种9年义务教育年限学制一般称之为六三学制。我国目前还有很少一部分地区存在着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四年)和五三学制(即小学五年和初中三年)这两种义务教育学制。六三学制是由全国教育联合会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演变而来的,其间虽然经过小修小补,但是一直沿用至今,并且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学制。解放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种已实行85年之久的六三学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对六三学制进行重大改革。

如何对六三学制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也就是说,将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将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由3年延长为5年。将六三学制改革为四五学制的主要理由有如下两点:

一是有利于儿童和少年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分段教育管理,即处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年龄段的学生就应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采用相应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其分别进行教育管理。一般来说,6至10岁为儿童时期,10至15岁为少年时期。在四五学制中,若小学生6岁入学,则小学生年龄段就与儿童时期一致,初中学生年龄段就与少年时期一致。而在六三学制中,上述这两者显然就不一致。因此,四五学制比六三学制更有利于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分段教育管理。例如在六三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这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而在四五学制中,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主要分布在初中一年级至四年级,即主要集中在同一个初中教育阶段。从而保证了少先队活动组织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实行四五学制有其组织依据。现行的六年一贯制小学教育阶段原先是分为四年制初级小学和两年制高级小学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小学教育阶段之所以不像中学教育阶段那样平均分成两个三年制教育阶段而是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年限的教育管理阶段,必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小学四、五年级分界线是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年龄段的分界线,所以小学教育阶段分成四年制和两年制这两个不同的教育管理阶段。考虑到将四年制初级小学教育阶段改革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同时将两年制高级小学教育阶段和三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合并为五年制初中教育阶段,并将五年制初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因而这样形成的四五学制就必然有其组织依据。

若将现行的六三学制改革为未来的四五学制,则有如下两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由于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为集中,这样就使得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较小,因而在本区域小学学校的布局就较为合理。但是该区域内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普遍都有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迫切愿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故而本区域内的小学最好能实行小班教学。若原来的六三学制继续保持不变,则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后就会导致同一小学的教学班级大量增加,这就会大大加重了原小学各方面的负担。若将小学教育阶段由6年压缩为4年,原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分流到初中去。则同一小学在原有的条件下,就可大量增加教学班的数量,也就有条件普遍实行小班教学,这就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同时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原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要分流到初中去,三年制初中要改革为五年制初中.原初中学校规模要扩大很多。但是城镇和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财政状况普遍较好,办学资金较充裕,可满足其初中扩大办学规模的经费需要。

二是有利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形成合理办学规模。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为了形成合理办学规模,因而很有必要缩小小学生家庭住址到学校距离的半径范围,这就需要增加和分散小学教学点。若将小学义务教育年限由6年压缩到4年,则同样多的资金就可增加和分散更多的小学教学点,从而可满足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合理办学规模要求。

二、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语文是人们学习百科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最重要工具,历来都具有工具性、实用性和文学性。语文之所以能作为中小学课程的主科是因为其工具性和实用性而非其文学性的缘故。虽然语文课历来都是技能型科目,但是,目前的语文课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语文课教材改革主要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也就是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语文课教材范文要选用科普作品而不选用文学作品方面的改革)。现语文课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可合并为另外一门新的副科。

(一)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小学生年龄正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其学习的课程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生理需要来安排。由于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教材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因而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其一生中都必须要使用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小学毕业生能掌握至少3500个常用汉字,能阅读理解日常生活内容的文章就行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选用的作品应该是科普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作品的科普知识是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和社会科学普及知识。小学语文课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不选用文学知识而选用科普知识,一是因为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社会阅历浅,不易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即使能背诵许多诗文,也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而科普知识很贴近日常生活,很有趣味,特别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也就很容易被处于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二是因为文学作品内容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很不利于处在6至10岁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而科普知识则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信息,小学生思想就好像一张白纸那样纯洁且可塑性又极强,因而从小就给小学生灌输科普知识则很有利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二)初中语文课教材内容改革

10至15岁年龄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其语文课学习也应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来安排。初中语文改革目标方向就是只保留其工具性和实用性,即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只保留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写作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主要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体型演变、简化汉字表、简繁汉字对照表、常用汉字总表、汉语常用语词表、异形词整理表、汉语语法、汉语修辞、汉语工具书使用等知识。现代汉语写作知识主要包括记述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种文体的写作技能知识。初中语文教材选用范文也应由文学作品改革为科普作品。科普作品知识内容既包括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普及知识。语文教材范文内容之所以要将文学知识改革为科普知识也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使其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缘故。同时,可将现初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和古汉语知识内容合在一起,另外作为一门新的科目,不妨称之为文古科,文古课只作为副科。

三、外语课教学方式改革

外语是我们学习外国发达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人文科学知识的最重要工具,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往的最重要工具。外语课是技能型科目,教学难度大,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国小学初中的外语教学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因而现行的外语课教学方式要进行重大改革,小学外语教学要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初中外语教学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半双语教学就是指非外语课教学要渗透一部分外语教学内容。

(一)小学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小学外语教学目标方向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即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最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小学外语教学水平,小学应从一年级开设外语课。小学外语教学应提倡盲读法教学方式(即学生不接触外语书面文字,只通过情景教学,以听说认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应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学习外语,可通过模仿、操练、记忆等方式学习外语。特别地可利用儿童模仿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唱歌、跳舞、游戏、对话、朗诵、简易戏剧和体育活动等形式,寓外语学习于娱乐之中。小学生毕业后的外语表达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这时进入初中再学习外语书面文字用语就容易得多了。

(二)初中外语教学方式改革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初中外语教学水平,可考虑在我国初中非外语课要采用半双语教学方式,即让每一门非外语课都负担一部分外语教学任务,从而可大大改善外语教学语言环境条件。如何实现半双语教学方式,可初步设想如下:

1对于初中所有非外语课来说,各科的课文都要用中文和外文逐句一一对应的双语印刷出来。这样就可使学生每见到一句中文就能立刻联想到其对应的那句外文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中外文相互之间对应的书面翻译能力。同时,初中一年级所有非外语科课文中的外文单词都要注入相应的读音音标,这样又可使学生每见到一个外文单词都能念出其读音来,每见到一句外文都能说出其对应的那句外语来,从而可使学生大大提高其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2对于非外语科来说,根据各科授课时间长短,可规定每科都要教授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单词100至500个和有关本科内容的外语口语20至100句。教师可在课堂上用外语致开场白和作自我介绍,可用外语板书有关本科内容的专业术语(例如数理化学科中内容的定义、定律、公理、定理、推论、结论、命题、公式、方程等专业术语),也可以用外语来解释本学科专业术语,还可以用外语来念一段本学科课文,也还可以在每堂课教会学生一两句有关本学科的外语口语。这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极大地扩展其接触外语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改善了外语学习环境,也就可大大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难度。

第8篇

一、教师应具有的口头语言艺术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具有专业的口语表达。口语表达表现在说话的内容、态度、语气以及语调等多个方面。舞蹈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会运用特定的专用名词和术语以及概念。舞蹈教师通过口语表达让学生明白舞蹈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明白应该掌握的动作是什么,舞蹈的感情基调如何,并且通过教师的阐述使学生清楚舞蹈动作应该达到的效果。

由于口头语言贯穿于每节课的始终,在舞蹈教学中要求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准确。在讲授舞蹈动作时,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准确,比如动作如何做、动作要领及舞蹈的风格特点,必须清楚地讲授给学生。在教授一个新的舞蹈动作时,应该清楚地讲解这一动作的做法及其表现的特定内容以及感情基调。口头语言还要生动形象,语言的生动性在舞蹈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舞蹈教师应尽可能用形象的语言,将动作描绘得尽可能生动些,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感染学生。当然,教师在授课前还应该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做好进行口头语言阐述的准备。在教授舞蹈动作和技巧的时候,教师要运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授课,力求做到条理更加清晰、逻辑更加合理。

二、教师应具有的肢体语言艺术

肢体语言也可以叫做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完成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口头语言而达到表达感情的沟通目的。在这里肢体语言只包括运用身体和四肢所表达的意义,不包括面部感情方面。学习舞蹈和学习文化课知识有比较大区别,必须亲自实践也就是需要亲自做动作。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用口头语言来表达意思,要求学生做怎样的动作以及动作达到的某种程度,却没有任何示范,学生常常不能比较好地领悟动作要领。舞蹈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的肢体示范,让学生亲眼观察并感受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如何衔接。肢体语言能够提供给学生最直观的舞蹈的感觉,只有找到了舞蹈的感觉,一支舞才会可能演绎的精彩。舞蹈是肢体语言,它能直接地、强烈地表达人们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肢体示范,不仅仅要求学生动作如何做到位,还要求学生把舞蹈的情感通过动作的衔接进而流畅的展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要教授新的动作,还是要复习老的动作,舞蹈教师都必须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协调运作,将规范的、科学的动作用肢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这样就完成部分授课环节。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肢体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载体,任何教学内容和环节都必须通过教师的肢体动作实施完成。”[2]舞蹈教学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传输知识和技能等信息的过程,而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肢体语言,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运用肢体语言,对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有非常大地帮助。准确的肢体语言是舞蹈教师首要必备的条件,教师的肢体语言也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审美性。只有准确的肢体语言学生才能理解到正确的动作,才能进行正确的舞蹈,可以说准确的肢体语言是舞蹈教学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其次,舞蹈教师优美的肢体语言还应该达到启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让学生顿悟的目的。当然,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其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集中体现,向人们传递各种美的信息,还能够使人们的认识提升,提升理解和感悟美的品位。因此,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也应具有审美性。

三、教师应具有的表情语言艺术

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表情语言的运用。舞蹈演员的形体是舞蹈这门艺术的物质载体,舞蹈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身体的动作,因此舞蹈艺术的独特性就是通过舞蹈演员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动作来展现出的。但只有身体方面的舞蹈动作远远不是舞蹈艺术,还必须要和富于感情流露的表情相结合,这样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舞蹈的动作、肢体表达再到位,舞蹈技巧再高超,可如果表情呆板,那观众将会感觉非常乏味,观众也更是无法理解和领会舞蹈的感情。然而在舞蹈教学中,表情语言容易被学生忽视,但是在具体的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却更容易让观众领会感受舞蹈所要表达的感情。可见充分运用面部表情,才能够提高舞蹈的舞台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向学生强调表情语言的重要性,动作示范之前注意提醒学生观察表情,并且在动作示范过程中注意表情语言的运用,从内心而发使其面部表情也在变化。

“教师在舞蹈示范时还要注意到舞蹈表演中的眼神等表情要比生活中更夸张、更具戏剧性,表演者与观众要有一定的眼神交流,这些都决定着作品的美及观众的审美。”[3]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表情对于舞蹈表演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能太过夸张,也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整体欣赏。相比于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外,表情语言的感彩更加丰富。教师除了在示范动作时要表情丰富,在教学的其他方面也应该具有较丰富的表情。因为面部表情往往能表达一个人的情绪,教师的面部表情能够向学生传递非常多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也可以完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使老师的面部成为学生的视觉最容易集中的目标,教师要善于用表情语言给学生一些提示、暗示或是赞许、鼓励,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合理使用表情语言并注意适时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具有重要意义。

第9篇

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民在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大批劳动力来自农民,而相当比重的农民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便走上劳动岗位,直接影响到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和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质量。即使其中一些人不就业(从事农业也是就业),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或者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民,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生存得更好。况且,国民素质不高,一定会拖累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六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要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作为基本指标和前提条件。

我家曾请过一位十八岁的四川姑娘帮助做家务,她很聪明能干,但念到初二上学期,就辍学来京打工。问她为什么不把初中念完?她说:“老师刚初中毕业,什么也讲不懂,白交钱”。我买了初二至初三的课本,要她自学,告诉她很多人靠自学成才,今后知识不够,做什么工作都难。还给她买了字典,让她查生字,对她说:“看不懂,就问我”。但她不会自学。

我家最近又请了一位家务女工,安徽人,65年出生,小学一年级没念完就参加劳动。她们村子前面是江,后面是湖,是渔米之乡。如此富足的地方,据她说,村子里60年

至70年出生的20位姑娘,只有一位完成义务教育,其他几位均分别不同时期辍学。现在都30岁—40岁,已为人之母。

从上述二例中,提出了以下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什么样资质的人可以从事义务教育?增加教师的工资保障,发到什么人头上?目前够资质的师资紧缺,或有资质的人不愿下农村,特别不愿到边远、穷困地区,怎么办?能否由当地选培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分别到中级师范和高级师范院校去定向培养?同时兼顾作为一种对贫困家庭的扶贫措施,从贫困家庭选择合格青年定向培养?对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应青年,也定向培养,在农村从教数年后,可以安排进城就业(如同转业军官的安置)。

二是,法制问题。依法强制适龄人员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允许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同时,缴什么费、缴多少,也要有明确规定。现在城市学校变着花样创收,班上效率不高,另开休息日补习班而且必须去。

三是,歧视女孩问题。一个家庭同时有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重时,女孩让男孩。女孩受义务教育,应依法与男孩平等,歧视是违法的。由于一批女人才被落后观念截流,致使这次十六大,妇女占的比重与人口比重不相称。

四是,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一般是西部地区差一些,但也不尽然。东部如河北、中部如安徽,也有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适龄人。

五是,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如何更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何革除应试教育和纯灌输式教育的弊端?可否加一部分开卷考试、相互讨论后答卷等形式?把念书搞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及自学的能力。另外,无论小学还是初中,课外辅导材料同一科目重复的版本太多,多了影响学习效率,(但老师要求学生都买,实际只是为了增加学校推销的收入)。

我认为应当有点新思路:

第一,把义务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推动。第一责任人是中央政府。有必要设立直属国务院的专门职能部门,像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那样。并把义务教育的普及进度和扫肓成效,当作对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指标;在义务教育方面发动一个社会运动,与关于不搞运动的精神并不矛盾(这是在搞重点突破,掀起全民的意识,重视教育,不是整人运动)。①其实,义务教育更需加强政府支持力度;②而信息化可以由市场引导。

第二,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让更多的青年人从事义务教育事业。城市农村的师资资源极不平衡,城市的不去农村,农村的也不回农村。对非师范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适应,难以就业的,可定向给予师资训练,使其走上教育岗位。根本上,是要加大师范教育的规模,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在义务教育阶段,精选传统文化知识,充实现代科技知识(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适用经济学的知识等),给学生一定的发家致富的知识与能力;要组织有水平的专家编写材和课外辅导材料,并改变低质重复、价格昴贵的现象。

第四,与朱市长意见一致,就是由政府建立免费使用的义务教育远程网,以便利教师进修和学生自学,也有利于扫盲,并可以把义务教育尽快提高到国家最好水平。是加速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

第10篇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如同歌剧院、音乐厅、剧场、足球场等其他文化设置一样,起着营造文化气氛、凝聚文化气息的作用。”輰訛輥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虚拟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显然不能通过机械的、古板的“教”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应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为公众构建开放、活跃的“传播场”,营造各种文化艺术空间,方便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浏览藏品。公众在这些虚拟的文化艺术“传播场”中获得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审美、学习和发现,也可以是娱乐、休闲和社交。如同虚拟社区一样,虚拟博物馆也将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行为,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者行为还是受众行为都受到各种“传播场”的影响。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在传统传播学的C(传者)、m(信息)、M(媒介)、R(受众)四大基本要素基础上,提出“传播场”的思想,构建了基于“社会磁场”的传播模式,并认为传者与受者的互动不仅包括各种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各种无形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借鉴马莱兹克CMR传播模式,虚拟博物馆营造的各种文化艺术空间,也是在众多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动态互动过程中体现传播场的作用。(见图1)虚拟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是将其收藏的展品信息有选择地通过网络媒体传递给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虚拟博物馆和受众不是作为孤立的传者和受者而存在,而是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约束,譬如虚拟博物馆在传递展品信息时,会受到来自自身个性化因素和自我形象约束,来自所从属体制、组织约束,来自媒介组织约束,以及来自社会规范、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约束;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也会受到自我形象、个性因素、以及作为公众一分子和其他社会关系等约束。虚拟博物馆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正是诸多社会关系在“社会磁场”中相互作用的体现。虚拟博物馆营造文化艺术“传播场”,展品信息(m)作为“传播场”场源的起点,能够产生发散性的场力线,场力线对“传播场”所覆盖的范围具有强弱之别,这直接影响着虚拟博物馆的传播效果。此外,展品信息所携带的“能量”存在差异,那些“能量”较大的展品信息,在传播场内能够产生较大的强度,覆盖较广的空间区域。所以,虚拟博物馆(C)需要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呈现适宜的展品,还需要思考展品信息的媒介呈现方式(M),从而使“能量”较大的展品信息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虚拟博物馆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展品和媒介的因素,还需要关注目标受众群体(R)现在的和潜在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对虚拟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展厅设计、陈列风格、传播技巧和虚拟漫游方式的要求等。从“传播场”的扩散效应来看,运动是存在衍生性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从一个“传播场”进入另一个“传播场”,“传播场”之间交叉融合能够不断扩大“传播场”的体量。对于虚拟博物馆来说,需要构建互动式“传播场”。在互动式“传播场”中,信息传播过程不是一次性,而是循环往复的传播和反馈过程(马莱茨克,1965),受众不仅可以跟展品和展厅进行互动,还可以实现与其他受众的交互。此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展品信息在受众之间不断传播,还能够产生流动的“传播场”,而身处这种动态平衡的“传播场”中,受众个体能够获得主动接受信息的独特体验。从“传播场”的时间维度看,任何事件都有从“引起注意”到“受到关注”再到“逐渐淡忘”的过程。对于虚拟博物馆来说,需要构建开放式“传播场”,加强与传统媒体、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合作交流。“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輲訛輥,为了延长受众感知的传播时间,虚拟博物馆不仅需要加大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电脑等线上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度,还需要借助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线下媒体的宣传,以及举办各种线下展览活动、教育活动、特殊节庆活动,甚至家庭、社区活动等,来实现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合作,促使虚拟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信息架构观念的转变:从强调虚拟技术应用到强调虚拟情景体验

伴随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的不断更迭,虚拟博物馆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大致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采用二维数字化技术对图片、文字、flas、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进行有机集成,并进行即时传播,旨在为参观者提供比传统博物馆更丰富的展品信息。第二阶段,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三维展示效果。相对简单的三维展示效果,采用多幅二维图象的拼接技术构建,用户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变换角度;相对高级复杂的三维展示效果,则采用数字三维采集设备来实现,用户可以按照任意角度、尺寸查看虚拟展品。第三阶段,伴随计算机图形学的深入研究,3DMax、MultigenCreator等软件能够对场景进行精细的建模和渲染,用户在虚拟博物馆内自由穿行,实现了虚拟漫游和三维仿真的效果。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缺陷是展馆模型在建模完成时就固定了,不能随意改变,而且用户之间不能进行复杂的交互。第四阶段,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虚拟现实环境、沉浸式的虚拟漫游系统和Web3D技术等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博物馆互动漫游展示技术。观众通过环屏、立体眼睛等虚拟现实的输出装置,可以在虚拟环境里看到在场景的全景图中的数字展品,还可以通过数字手套去触摸虚拟场景中的数字展品,甚至可以在虚拟现实博物馆的场境内自由走动,使用户产生和现实一样的真实感。虽然虚拟博物馆发展到第四阶段,虚拟与现实互动的沉浸感得以实现,但由于造价校高,带宽要求也比较高,普通用户还很难便捷地进行体验。纵观虚拟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正是由于一次次虚拟技术瓶颈的突破,虚拟博物馆的功能才不断得以完善。利用虚拟技术推进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国内网上虚拟博物馆过于重视虚拟技术,甚至认为搬到网络上的实体博物馆就是虚拟博物馆。而且,国内大多数实体博物馆在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的情况下,以承包的方式把虚拟博物馆委托给信息技术单位承建。这种外包模式的缺陷是,建设虚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博物馆文化没有深入了解,很难准确理解展厅与收藏品、收藏品与收藏品之间的历史脉络关系,建成的虚拟博物馆也只是套上了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外壳,而无法充分展现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此外,除了这种以技术为中心外包建设虚拟博物馆的模式之外,还有以内容为中心,或者以展示效果为中心建设虚拟博物馆的模式,而缺少通盘考虑虚拟技术、展品信息内容和展示方式等的相互关系,实现虚拟博物馆统一信息架构。信息架构(InformationArchitecture,简称IA)是由美国建筑师Wuman(1976)提出来的。信息架构的主要对象是信息,目的是为了增加信息的可寻性和可理解性(莫洛根,2008),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在网络环境中使用信息(Rosenfield&Morville,2002)。信息架构的构建主要包括情境、用户和内容三大要素,涉及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等设计,其建构过程是不断调整信息系统使其适应用户需求的过程。虚拟博物馆信息构架也应围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核心,将虚拟技术、虚拟情景、展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见图2)。具体来说,虚拟博物馆的信息架构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虚拟博物馆应以互联网技术、图像技术、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架构基础,将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检索系统等设计得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用户在浏览网上虚拟博物馆时出现“迷路”现象。按照Kugelmann(2003)的观点,“博物馆作为展示场所,需要对公众进行指导,使得‘传统展览结构与近来的博物馆学观念融为一体……因此参观者能够将历史理解为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輳訛輥其次,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平台的时空优势为用户提供一个呈现展品信息的独特情境和体验空间,使用户不仅仅能够了解展品的表面信息如名称、年代、类别等信息,还能够获知每一件展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经历的沧桑,以及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鲜活“故事”,从而使有生命的浏览者与无生命的展品信息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再次,根据展品和展厅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内容”信息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所差异,而且要呈现出具有良好的人机互动性的虚拟现实作品。虚拟博物馆将虚拟展品和展厅变得有生命力的虚拟现实作品,不仅仅需要计算机工程师,还需要艺术行业、教育行业、传播行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以及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前期策划和后期合成。“信息架构”对于组织优化网络空间的信息非常重要(Haller,2011),是缓解人们信息焦虑的有效途径(Wurman,2012)。网上虚拟博物馆构建,必须考虑如何让用户在信息海洋中选择有效信息,如何在虚拟情景的参与互动中获得最佳体验。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网上虚拟博物馆的信息架构,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的不断完善,正是以信息交互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得以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Forlizzi&Ford,2000)。所谓的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简称UE)是指为用户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时,用户获得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Daniel,2000),既包括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特征、功能特性的体验(Garrett,2003),又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环境、用户期望的体验(Leena,2006)。其中,用户与产品或服务的互动是用户体验的关键(Norman,1999)。因此,虚拟博物馆将信息架构与用户体验相结合时,需要考虑用户对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内容信息、界面功能的目标期望和心理预期,以便从虚拟博物馆的页面设计、框架布局和交互功能等方面优化用户体验,使实体博物馆展品“鲜活”起来,让用户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虚拟情景”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并通过品牌塑造来提高用户对虚拟博物馆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见图3)。

三、结语

第11篇

1)开卷考试:考试中允许学生带教科书和笔记本进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考虑到采用开卷考试,出题的原则作了适当的调整,绝大部分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所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如已理解和掌握,不用翻书,稍事思考就能找出正确答案,否则即使翻书、看笔记也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在“氨基酸代谢”一章,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与S-腺苷甲硫氨酸无关的反应有:A.肌酸的生成;B.胆碱的生成;C.多胺的生成;D.尿素的生成;E.肾上腺素的生成,选项中所列反应,除去尿素的生成,其他都与S-腺苷甲硫氨酸有关。而上述相关反应,分别在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章节中学到过,但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更多地通过理解去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2)计算机模拟考试:学习若干章节后,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到计算机上抽题测试。测试是在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实行的免监法,在充分的诚信品质教育培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觉作答,使学生的发挥达到最佳,也对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免监考的目的在于建设良好的学风[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要求平等和受到尊重与信任,渴望拥有自[6]。最有力量的学校管理者不是那些只会行使行政权力人,而是那些善于尊重人、相信人的人[7]。免监考,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更大的责任、具有更大的自,从而也更有力地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3采用论文综述撰写与答辩方法考核创新能力

第12篇

1.1数量逆差我国留学生人数平均每年以20.37%的速度增加,而来华留学生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仅为11.29%。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导致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多的,已经达到2000万。OECD规定的一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应占本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3%,以此为标准,我国每年招收的留学生人数应该在60万人左右。然而,就算是拿我国招收留学生最多的是2012年进行计算,也只是完成了标准的54.7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是33.97万人,2012年留学学生人数更是经历了大幅度的增长,出国留学人数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为39.96万人次。

1.2金额逆差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不断增加的自费留学生人数,给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带来了很多的收益,但是,该收益和我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消费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1997年我国修订了《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以人民币计算)为:①文科类专业:本科大学生14000-26000元/学年;硕士研究生,18000-30000元/学年;博士研究生22000-34000元/学年;短期生,学习时间为一个月的,3000-4800元,学习时间为三个月的,8000-10000元。②理科和工科类专业在文科相应类别学费标准的基础上上涨10%-30%。③医学、艺术、体育类专业在文科相应类别学费标准的基础上上涨50%-100%。④专科生和普通进修生按照本科生标准进行收费;高级进修生按照硕士研究生标准进行收费;研究学者按照博士研究生标准进行收费。按此标准为依据,再加上其他的生活费、旅游费等费用,每个在华留学生每年大约需要花费5-6万元人民币,以年均在华自费留学生的上限25万进行计算,每年由此得来的外汇收入也仅为125-150亿元人民币。

1.3学历和学位的国际认可度低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自从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教育质量和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自从加入WTO,我国政府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国学历和学位的国际认可度。即便如此,由于高等教育中各个院校有权制订各自的录取标准,因此,每个国际留学生想要进入自己理想的某所国外院校就读,光是政府方面的资格保证是不够的,还需要该院校的认可。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并不完全认同我国的学历和学位,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的留学毕业生在国外很难就业。同时这也是造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我国一直倡导“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但是直到2013年,我国财政性的教育投入仍然没有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我国的教育投入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我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的机会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更新高等教育设施,无法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与科研的需求,同时教育投入的不足也不能及时的壮大师资力量,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难以有效形成对外的吸引力。2010年我国高等学校师生比达到了1:11,与德国的1:3、台湾的1:2相比较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

2.2奖学金激励制度受益面不大发达国家之所以能有效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本国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有健全的奖学金激励制度。例如,美国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覆盖大学本硕博全部阶段,学生想要拿到奖学金,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即可实现;日本对留学生的奖励也是有很多种类的,每年都会有一半的留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相比之下,我国在奖学金激励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只对公费留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自费留学生则很少会享有奖学金。除此之外,有很多相关机构和企业等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再加上没有意识到奖学金激励制度的重要性,几乎不会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专项奖学金,客观上制约了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

2.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到国外求学的留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学费支出和生活开销,以免给自己增加过多的负担。对他们而言,得到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在这个方面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比如在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就十分完善,只要留学生留学超过6个月就可以享受该国健康体系的免费服务。反观我们国家,从2003年起才开始为享受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至今也没有为自费留学生争取同样的权利,虽然规定自费留学生可以购买任何公司的保险,但是对于大多数自费来华留学生而言,这种做法对他们显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4专业学科要素禀赋和优势分布不均衡在专业学科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留学生而设置的专业齐全,而我国为留学生所开设的专业仅有200多种,而且主要集中在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专业上,比如中医、戏曲等,比较少设置理工科、艺术体育类等专业,新兴技术学科和商业学科更为薄弱。专业学科分布的不均衡,也是导致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现“逆差”的重要因素。

3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3.1政府宏观支持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保护我国合法利益的前提上,使之能符合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优惠条件、税收条款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如此一来,不仅贸易透明度会增强,我国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也能更加的法制化。现阶段我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综合保险的主要对象还是在华享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来华的留学生中,有90%的为自费留学生,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自费留学生需要自费解决自己的医疗保障,这与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我国必须要完善来华留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以维护来华留学生的利益。与发达国家通过多种渠道为留学生提供丰富奖学金的做法相比,我国对留学生奖学金的激励程度可见一斑。所以,我国也应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设立奖学金;另一方面,从社会上筹集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双管齐下,以便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从而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留学。

3.2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合理利用外资对我国高校的投资。引进国外的科研经费进入高校不仅可以弥补国内高校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企业和高校建立联系。由于我国在教育投入和实际需求上有着很大的差距,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的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教育行业当中。如此一来不仅满足了国内的教育需求,也有利于我国形成健康有序的教育服务市场,从而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增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第13篇

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学前教育义务化在推进过程中,也会遭遇现实中的重重障碍。

(一)政府的重视度不高

然而,一些地方在公办园极少的情况下,大办民办园,收取昂贵的学杂费,降低教育质量,从中谋取暴利,使得学前教育利益化。与民办园相比,公办园表现出硬件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高教育质量的特点。但这也是一种理想型的公办园。要想使公办园达到高水平,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发展,学前教育要为儿童天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适合儿童天性发展的环境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幼儿园可以为儿童天性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当前存在着推进学前三年教育义务化和推进学前一年教育义务化的争议。政府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实施年限重视不够。学前教育阶段是学龄前儿童向学龄儿童的过渡阶段。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学前一年义务化是适合的,而且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学前一年义务化也是可行的。但是也有不少社会公众提倡推进学前三年教育义务化。他们认为,为了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儿童起点一致,有必要推进学前三年教育义务化。但是,推进学前三年教育义务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关于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实施年限问题,政府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并且需要教育界和法律界进行充分讨论,并且达成共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推进进程是有差距的。政府在这方面的重视还不够。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观念、教育资源、人口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同步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是不适合的。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人口规模大,教育观念先进。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地区,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可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但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自身条件不占优势。普及学前教育,成了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当务之急。如果率先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可以缓解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压力,促进教育公平,带动经济发展。究竟东部先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还是西部先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城市优先还是农村优先,都需要政府做充分考虑。

(二)社会认识存在差异

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认识纷纷不一致。针对将义务教育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的问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人们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1.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本质特征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本质特征存在着免费与普及之争。由于我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完全免费政策。人们对学前教育高收费现状严重不满,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免费性是大多数倡导者最根本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将免费性作为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基本特征。免费性不是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唯一特征,也不是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本质特征。学前教育义务化还具有普及性。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持来普及学前教育。国家之所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出台各种免费政策,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入园率,从而普及学前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免费性是为普及性而服务的。认清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学前教育义务化的主要功能学前教育义务化的主要功能存在着保育与教育之争。学前教育的发展同妇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早期的学前教育是以保育为主要任务。随着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保育和教育的比较显得越发突出。如果在忽视保育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教育,有可能抹杀儿童天性,影响儿童身心全面自由发展。如果更重视保育功能,学前教育则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和创新。学前教育义务化的保育和教育功能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要真正做到保教并重,不是件易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公益性、强制性。人们认为推行学前教育义务化,幼儿必然被迫接受教育。学前教育义务化是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推行。许多人担心推行学前教育义务化会大大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使得幼儿的天性发展受到了束缚,出现“小学化”和“成人化”等不良现象。还有些人认为免费的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幼儿身心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认识偏差,是推行学前教育义务化的一个现实障碍。

(三)学前教育自身发育不良

学前教育先天发展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1.硬件条件不足我国学前教育先天发展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许多幼儿园基本的育人环境和必要的保教条件不够完善。园址并未设在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园内也无花草、树木等,使得幼儿不能很好地接近大自然。许多幼儿园不具有完善的家具和玩具专用设备。如课桌椅、休息床没有满足幼儿身高与生理需求,音乐、舞蹈、美术等设备不齐全,多媒体、投影仪等必要的现代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在一些幼儿园中,现代通讯设备比较缺乏,导致与家长合作交流较少。一些幼儿园也存在安全隐患,游戏场所的安全性不高,草地和木板的地面不常见。在众多的硬件条件不足情况下,幼儿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制约,视野受到了局限。

2.软件条件缺失学前教育自身发展不足,另一个表现方面是软件条件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规范,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低下。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的功利思想,导致了对幼儿园体制管理的不规范。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教育法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教师职业素养,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这就设立了幼儿教师一定的入职门槛。就目前而言,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没有基本普及。有一部分幼儿教师来源于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但有一大部分师资是来源于小学的教师,这一部分小学教师在年龄和知识方面与专业的幼儿教师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小学教师甚至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就上岗。这样的幼儿教师大都缺乏对幼儿身心的专业研究和学习,缺乏幼儿保育和幼儿培养的知识,不会设计多彩多样的游戏活动去开发幼儿的智力。推行学前教育义务化,需要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高质量幼儿教师。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忽略了幼儿教师的地位和重要性。使得幼儿教师待遇偏低,权利得不到保障,导致了幼儿教师的高流动性。幼儿教师跳槽现象频繁,不利于幼儿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对策

学前教育义务化虽然存在着理论困境和种种现实阻碍,但是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使得学前教育义务化具有了可能性。

(一)政府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由此,政府设置关于学前教育的专项资金,并且加大对幼儿教育比较薄弱地区的资金投入。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让投资主体得以多元化。分阶段、分区域的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扩大财政投入范围。同时,推进学前一年义务化,使得学前一年教育义务化逐渐过渡到学前三年教育义务化。财力是学前教育发展基础。没有财力支持,学前教育义务化是无法推进的。要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就要形成以政府经费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措施和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对学前教育的资助和投入。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

(二)增加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广泛支持和理解

正确的社会舆论是学前教育义务化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能够保证学前教育义务化顺利运转。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化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许多人担心学前教育化的推行,会使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其实,学前教育义务化不是“小学化”或者“成人化”。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及“成人化”现象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幼儿园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满足一些家长的不合理要求而做出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行为。学前教育义务化将改变学前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将彻底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现象。同时,注重学前教育义务化普及性的本质特征,做好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工作。通过对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等专职人员的专门培训,改变其观念,提升其素质。推行学前教育义务化,减少了幼儿园之间的不良竞争,有利于消除学前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此外,学前教育虽然必须由国家统一实施,但在选择教材、课程设置、游戏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学前教育义务化必须重视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幼儿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增强学前教育自身实力

第14篇

第一,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首先,改革完善校长管理办法,制定校长上岗条件和岗位考评制度。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推举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有计划地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把优质学校成熟的管理经验传递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高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缩小干部能力差距。选派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进行1年至2年实质培训,提高副校长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期满后回原校任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注重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师全面发展工程,建立和完善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核心,以评估为手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师德典型,完善评价标准,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交流机制,让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在城区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薄弱学校教师在优质学校代课培训1年至2年,优质学校和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代课指导、引领帮扶,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以一校多区或集团管理方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师统一调配,统一备课,统一考评。

第三,加强教育科研,使科研成果资源连锁,资源共享,使全区所有学校共同受益,共同提高全区教学质量。

第四,薄弱学校教师更应做到吃苦耐劳,敬业爱岗。面对教学设施差、生源质量差、学生管理难度大的现状,薄弱学校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挥洒更多的汗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第五,薄弱学校更要关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关爱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倡导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六,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均衡化,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力度,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统筹中央、省市、区各种渠道的项目资金,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危房改造、强化薄弱学校等建设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分期分批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结语

第15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通过邀请党校老师做专题报告、收看“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组织科室中层干部到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加强职工的正面思想教育。印发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学习计划、工作日程推进表,建全组织领导机构,开辟学习园地,并以宣传橱窗、LED为平台,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狠抓医疗业务内涵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功能

一是抓业务学习与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和在院内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三基三严”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医护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二是抓医疗文书书写与质量管理。医院各职管科室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业务查房制度,全面督导医护病历书写质量。通过检查督导,有效提高了病历书写合格率。三是抓特色专科与医疗安全。认真抓好专科专病内涵建设,按照专科专病建设标准,不断增加病材积累,装备医疗设备,完善技术资料,上报验收报告。四是抓科研课题与新技术项目。为了促进业务技术的提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三、抓好医院规范化建设,为二甲医院复审奠定基础

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突出抓好医院规范化建设工作,印发专门文件,健全组织机构,把二级中医医院规范化建设标准中的有关任务指标全部分解到各个科室,做到任务到科、责任到人,齐抓共管,扎实推进。主管科室对照考核细则,深入一线检查督促,把在检查中存在的9大问题疏理分类,立行立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力争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四、加强门诊医疗管理,增加病人就诊人次

首先,扩大业务用房,增加业务科室,调整科室布局。其次,聘请在社会上知名度高、业务能力强的四名退休老中医坐诊,使门诊坐诊医师中,副高级及以上的专家达7人之多,把高职称的业务专家与骨干充实到门诊一线,让病人真正能够得到名医的诊疗。最后,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全方位服务广大病人。

五、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坚持服务临床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