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

早产儿护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早产儿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早产儿护理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经由本院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相关诊断标准,早产儿出生后7h呼吸困难,X线胸片检查显示出不良改变为2~3级,且患儿有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的症状;患儿的临床病例相关资料完整详细;均为单胎患儿;具备自主呼吸能力;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同时排除以下条件的患儿:具有相关治疗禁忌证;吸入性肺炎或先天畸形;患有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80例患儿中男45例,女35例,胎龄30~35周,平均胎龄(32.5±2.1)周,体重1000~1989g,平均体重(1450±49)g。

1.2方法

1.2.1持续气道正压吸氧治疗

固定鼻塞在患儿鼻前庭处,连接呼吸导管并检查导管有无破损、是否通畅、稳固,呼吸导管连接于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相关参数设置为:初始流速为6~8L/min,吸氧体积分数为30%~50%;依据患儿病情及其体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直至其呼吸稳定以后给予低流速吸氧。为防止患儿后期出现感染或营养不良等状况,可在出生后2.5~7.0h时给药。

1.2.2给药护理

PS液使用前要经过温箱进行预热,护理人员再用手心温热,直至悬液均匀再使用。操作时,护理人员要戴上无菌手套,并对气管导管的外壁进行酒精消毒。药液进入注射器,其尾端会集合2ml左右的空气,此时需要利用3min左右的时间进行注射[4]。给予患儿使用药物复苏囊,方便其双肺充分扩张,药物作用后继续辅助通气。在此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如果出现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呼吸频率减缓应立即停药,并对症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5]。

1.2.3呼吸道护理

为预防PS液分布不均,需要在给药护理后进行呼吸道护理:患儿呈仰卧姿势,并使用医用擦拭棒对患儿口腔分泌物进行处理,患儿出生不满11h不得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活动。

1.3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80例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治疗护理后12、24h时,其肺泡pH值、PaO2、PaCO2等数据,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80例患儿治疗护理前后指标的变化

80例患儿治疗后6h及治疗护理后12、24hpH值和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儿经过治疗护理后,患儿的、吸气三凹征、发绀等现象有所减缓,其中3例出现鼻腔黏膜红肿现象,1例出现腹胀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患儿均已无恙。经X胸片检查,55例患儿在护理12h后病情好转,24h后80例患儿均未出现肺不张、气压伤等并发症情况,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3小结

第2篇

用物的准备:充分评估患儿选择合适型号的胃管,备好一次性无菌手套、无菌剪刀、一次性注射器、听诊器等置管用品。还需备好吸痰吸氧等急救物品。

2置管

2.1置管长度早产儿胃肠蠕动能力弱,每次鼻饲前需抽吸胃内残余奶量,以观察胃液的性质及胃排空、肠蠕动情况,根据胃残留量给予喂奶量,因此,只有适宜的胃管长度才能正确反映患儿的消化功能,为治疗提供依据。有文献报道:胃管置入长度以到达胃黏液池为宜,且早产儿前额正中发际不及成人明显,“印堂穴(两眉连线中点)一脐”法使胃管侧孔部分或全部在胃液内的比例增加至置入的胃管长度比“发际—剑突”测量法更适宜。

2.2置管方法置管前应先用石蜡油充分胃管,我科使用的德尔医械生产的DRW-BX型(新生儿保留胃管)为多孔胃管,置管前,可用无菌剪刀剪去多余侧孔,保留2个侧孔,这样置管时既可保证胃管全部在胃内,又可确保管道无堵塞。但前端尽量保持圆钝,防止损伤食管及胃粘膜。插管时将患儿上身抬高30~50°,头稍后仰,在患儿哭声末深吸气时立即将胃管插入,当插管5~7cm到达咽部时,可采用改良新生儿插管法,即助手迅速用裹紧的消毒棉签蘸少许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安静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插至所需长度。但注意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胃粘膜。且在置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面色变化,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刺激性呛咳或面色发绀应立即拔出胃管,待患儿休息片刻再重新插入,防止胃管误入气管。

2.3判断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注射器连于胃管末端回抽有胃液。(2)缓慢向胃管内注入3~5ml空气,用听诊器在胃部闻及气过水声。(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看是否有气泡溢出。

2.4胃管固定可采用“Y”法固定胶布,将宽胶带纵形剪开呈“Y”型,整端从鼻跟至鼻尖贴于鼻梁上,撕开的2条胶布分别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贴于胃管上,露在外面的胃管可用胶带固定于耳旁,胃管固定应牢固,防止反复置管给患儿带来痛苦。

3鼻饲护理

3.1在喂养过程中,需观察喂养的耐受情况,如胃内残余奶汁不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则将残余奶量打回,再将奶补至预计量;若下次仍有残余,奶量应减少2~4ml;如腹围较前增加1.5cm,应详细查体,如体检正常,可暂停喂乳一次。如果下次喂奶仍有上述情况,需摄腹部平片,观察胃管位置,并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2体重>1000g的早产儿可采用间断喂养,此方法操作简便,能诱发胃肠激素周期性释放,较快地促进胃肠道成熟。喂养过程中优先选用母乳,母乳中所含成分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鼻饲液温度一般在38~40℃,可以以前臂内侧测试乳汁,以不烫手为宜。每次喂乳前后,可以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各5min,以刺激口腔感觉神经,促进吸吮反射成熟和胃肠道激素的释放,促进胃肠道发育成熟和缩短到经口喂养的时间。喂后使患儿右侧卧或俯卧,有助于胃排空。

3.3保持胃管通畅,鼻饲乳汁前后,均应注入2~5ml温开水,以防胃管堵塞。喂完后固定好胃管末端至下一次喂乳。3.4防止并发症胃内容物不受控制地进入食管,可引起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及慢性肺疾病,因此,应加强巡视,注意正确的喂养方式。

4拔管

拔管时应捏紧胃管末端,严防奶汁滴入气管引起严重并发症,拔管时动作应轻柔,拔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及神志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拔管后患儿自主进食,宜少量多餐,可每2小时喂哺一次,密切关注患儿进食情况。

通过以上精心的护理,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胃食管反流,缩短了至经口喂养的时间,使患儿体重增长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缩短,从而减少了患儿的住院日,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邢佑敏,张桂萍,颜利.危重早产儿早期间歇胃管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6):683-684.

[2]张英,金铁臣,王惠玲.胃管插入长度与身高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2):758.

[3]郭香芝,肖敏,郭金叩等.鼻饲早产儿留置胃管长度测量方法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8,23(1):40-41.

[4]贺雪琴,郭维奇.改良新生儿插管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40.

第3篇

本组患儿共57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窒息的诊断标准,男患儿32例,女患儿25例;最小胎龄为25周,最大胎龄36周;体质量<1000g3例,体质量1000-2500g42例,体质量>2500g12例。复苏的时候有30例行气管插管,有15例心内注射药物。

1.1结果

本组的57例早产儿在复苏之后,其中有30例患儿的呼吸、体温、血糖、循环、PO2、尿量以及各种脏器功能保持正常值;有9例患儿体温不升;有11例患儿呼吸节律不齐或者出现呼吸暂停;有7例患儿心率减慢;有8例患儿心率加快;有8例发生高血糖;有5例发生低血糖;有17例消化道受到损伤、喂养比较困难。

1.2转归情况

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45例痊愈,6例好转,3例未治愈或者是放弃治疗;3例死亡。

2临床观察和护理

2.1体温

一旦早产儿复苏,护理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精神,一切操作在暖箱内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通常每4~6h测一次体温,对体温不稳定需要每2~4h测量一次;同时,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等调节远红外辐射式抢救台上或者是暖箱内的温度,暖箱内湿度50%—60%。

2.2呼吸

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咽内的分泌物,以防窒息;复苏后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当早产儿仰卧的时候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发生曲折。根据患儿缺氧和呼吸衰竭程度决定给氧方式,一般采用温湿化头罩间歇给氧(5mL/min),至青紫消失、呼吸平稳。同时注意调节氧气浓度,防止因吸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若患儿的呼吸次数有增无减,并且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就要考虑是否出现气胸。针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以采取对其足底进行拍打、托背呼吸等方法;若患儿的呼吸出现反复暂停,可以使用氨茶碱;针对严重呼吸暂停的患儿需要采用面罩或者复苏器加压给氧。若患儿的心率<80次/min,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对重症的呼吸衰竭的患儿要及早的采用呼吸机,并观察其面色、口、鼻以及四肢末梢紫绀等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发热、痰液是否增多、心音和呼吸音是否异常、胸部活动有无异常等。

2.3循环系统

窒息患儿的心率往往会减慢或者是增快,血压会下降、皮色晦暗、脉搏较弱、末梢循环较差等。给患儿复苏之后,当心率>100次/min,对肤色红润或者是手足发绀的患儿,需继续观察;若经复苏之后并给予碳酸氢钠、肾上腺素等药物,其周围的组织仍然出现灌注不足、脉细、持续性的休克等,使用多巴胺(小剂量开始),在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的监测下逐渐加大剂量,同时还要密切的关注患儿的心率、心律及其波形的改变情况,四肢温度以及末梢循环的情况。

2.4血糖

由于患儿在窒息之后肠道功能受到损伤,不能进食,加之糖原合成酶系统的活性比较低,导致糖原的形成受到障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由于肾功能的发育不成熟,肾糖阈低,在滴注葡萄糖的时候,过多、过快或者是不能耐受都有可能造成患儿的高血糖[2]。不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会造成患儿脑部的损伤,因此,要加强对血糖的监测。为了维持患儿脑部组织能量的代谢,可持续微量泵静脉滴注葡萄糖<8mg/kg.min,以促使血糖维持在2.8—5.0mml/L。此外,还要每2~4h监测一次,再根据其血糖浓度对微量泵的滴注速度进行调整。

2.5喂养

复苏之后,以母乳喂养为好[3],或使用早产儿专用配方乳,循序渐进的增加喂养的量,以少量多次为宜。也可通过胃管或滴管喂养,奶液温度要适中,在进行每一次的鼻饲之前要回抽胃管,便于了解胃内的排空情况、胃滞留物的性质以及量等,再根据其残奶量决定其注入新鲜奶量。喂奶后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奶或呕吐,以防呕吐物逆流入呼吸道再一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并详细记录24小时热量、水分及大小便。若患儿出现腹胀、呕吐、胃滞留、胃出血等,要实施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对明显腹胀的患儿通过肛管排气,使用甘油、开塞露等方法减轻腹胀以及刺激胃肠道的蠕动。

第4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 机械通气 早产儿 气管内吸痰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它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1],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2]。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确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其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3]。机械通气作为呼吸衰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重要的技术之一。而早产儿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易合并呼吸衰竭,需使用人工呼吸机以辅助通气。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科将循证护理运用新生儿人工气道的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04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气道治疗的危重早产儿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胎龄平均26-35周 ,其中胎龄26~32+6周41例,胎龄33~36+6周11例,出生体重平均(1.51±0.51)kg其中体重:≤1000 g者12例,1001~1500g者14例,1501~2000g者17例,≥2001g者9例,原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25例,新生儿窒息23,新生儿湿肺 l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2例,新生儿肺炎1例,平均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时间(61.85±49.24)h,其中24~48h者32例,49~96h者11例,≥97h者9例。将52例患儿中2012年6月一2013年4月实施循证护理的26例患儿做为实验组,2012年6月以前未实施循证护理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病例在性别、胎龄、体重和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循证方法

1.2.1确立气道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院最常用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是气管插管,使用史蒂芬尼呼吸机,该呼吸机的给氧及对气体的湿化、加温等功能非常好,所有的工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挑选,气道管理中涉及的呼吸机管道管理、气体温湿化等问题不存在。早产儿体重低,各器官发育未成熟。肺泡数量相对较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少,粘着力大,呼吸肌弱,活动度差,吸气时难以膨胀,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常出现呼吸暂停和暂时性青紫,部分早产儿有肺不张或肺透明膜病的可能。对有适应证的早产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防治呼吸功能不全,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另外由于早产儿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道开放,干扰了呼吸道的正常屏障机理,尤其是湿化不理想的情况下,粘膜纤毛运动减退或消失,分泌物排出困难,易并发感染[4]。早产儿使用的气管导管内径为2.5~3mm,易堵塞。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气道分泌物排出以保持导管通畅和预防感染是当前早产儿机械通气气道护理中的主要问题.

作者认为及时有效地吸痰是机械通气早产儿气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工作中可产生以下问题:①吸痰时机的选择?②吸痰前用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气道能否提高早产儿机械通气疗效?

1.2.2 收集并列出证据 围绕循证问题,通过查阅杂志和参考书,寻找证据,但这种途径收集信息有限,于是又使用医学检索工具,通过下列途径收集证据:利用万方数据库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从检索到的文献题录中筛选出最重要的题录批判性阅读全文并从中发现证据。具体步骤是:①利用万方数据库,使用关键词“早产儿十机械通气气道护理”查找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章25篇;②利用万方数据库,使用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湿化”查找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章50篇。

2评估证据

2.1缩小评估范围 通过万方数据库浏览检索出的75篇文章,将它们分为2类:第一类主要论述吸痰时间和吸痰频率的内容;第二类主要论述气道湿化方面的内容。找出与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相关联的题录,将循证的范围缩小在机械通气气道管理这一问题上。

2.2筛选出密切相关的题录对收集到的题录逐条阅读,将与研究问题不很切题的文题淘汰,仅保留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文题。

2.3查找选定题录的原文根据选定的中文题录利用万方数据库查找中文原文。

2.4批判性阅读全文在对所收集到的全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有15篇论文提到气道管理中吸痰的时间、频率、时机的选择,有17篇论文论述气道湿化。

2.5使用证据 将收集到的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整理归纳成指导实践的方法。

2.5.1吸痰的时机为[5]①患儿咳嗽、频繁呛咳或有憋气时。②在患儿胸部或床旁可听及痰鸣音时。其方法是把听诊器置于胸骨上窝或站在患儿床旁,如能听到“呼噜”声,表明大量糊状痰液淤积在上气道,应立即吸痰。听诊器放置在第3—4胸椎旁,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中夹杂低调较远的“呋丝”声,表明痰液多存留于下呼吸道,可结合雾化及叩背使痰液排入大气道内吸痰[6-7]。③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④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⑤根据上次吸痰的痰液量、时间判断。适时吸痰要求护士不仅要勤观察,还要会观察,做到准确、适时吸痰。 [8] 将此方法使用至实验组,对照组仍旧按医嘱定时吸痰。

2.5.2吸痰前气道内痰稀释液的注入,使用0.45%氯化钠溶液0.2ml,一方面可稀释痰液、湿润气管黏膜,另一方面刺激患者的被动咳嗽能引起气管舒缩,使黏着在管壁上的分泌物易于脱落,小气道内分泌物也可在缩舒中逐渐被挤压到大气管内被吸出。实验组使用此方法,观察组吸痰前不使用气道内痰稀释液。

2.5.3 观察指标.

2.5.3.1(1)优:吸痰彻底,双肺无痰鸣音.吸痰后SpO2在30 s内能迅速上升至90%以上,吸痰中无发绀.无呛咳,无痰栓阻塞气管插管;(2)良:双肺痰鸣音明显减少,吸痰后Sp02在30 s内能上升至85%一90%,吸痰后无发绀,无呛咳,无痰栓阻塞气管插管;(3)中:双肺痰鸣音较轻.吸痰后SpO:在30 s内能上升至80%-85%,发绀在加压给氧后能缓解,痰液黏稠,未阻塞气管插管;(4)差:双肺仍有较多痰鸣音,吸痰后SpO2在30 s内难以上升至80%.吸痰时伴有难以缓解的发绀及剧烈呛咳.出现痰栓阻塞气管插管。

2.5.3.2 两组选用同一种吸痰管, 均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操作。根据疼痛量表(Cries Pain Scale)[9],观察患儿行为表现、面部表情、肌张力以评价患儿对吸痰刺激是否处于舒适或疼痛状态。并评估吸痰后1、3、5 min 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幅度,记录当天患儿3 次按需吸痰数据。听诊双肺痰鸣音是否消失以评价吸痰效果是否有效, 并统计吸痰间隔时间。

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4.结果

1.二组吸痰间隔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4,P

由表5可见: 观察组患儿吸痰时表现疼痛的刺激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采用最佳的可获得的证据,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愿望和需求作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10]。因此,将循证护理应用于NICU病房危重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护士去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来指导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患儿提供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护理,提高了护理的专业能力,增强了护士的临床探索、学习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几的需求,而且对改变护理职业的社会地位也起到促进作用。结果证明,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内吸痰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机械通气新生儿人工气道管理的质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遵循循证护理的理念,挑战常规和习惯性的护理活动,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源,避免重复研究,减少了实践中的变异性带来的不必要资源浪费及对患者不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实验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Schlomer G.Evidence-based nursing:a method for nursing practice[J].Pflege,2000,13(1):47-52.

[2] 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2.

[3] 张立红.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6,4(1):95.

[4] 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41.

[5] 张兰芳,朱香华,张玲.适时吸痰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1):12—13

[6]志敏,白俊萍.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11—312

[7]缪争.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38

[8]张会芝,王攀峰,肖顺贞.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适时吸痰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208—209

第5篇

为深入开展县妇联倡导的“巾帼建功”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儿科开展了“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活动。并充分发挥示范岗带动作用,按照“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在开展病患儿的救治工作中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注重医德,优化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医疗服务行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救死扶伤”等传统美德在少数年轻的医护人员中日趋淡化,儿科借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狠抓了医德医风建设,转变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一是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医疗工作者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次集中学习,每人每天一个小时的自学时间,重点加强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二是坚持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开展了向白求恩、南丁格尔等的学习活动,做到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四者有机的统一;三是在开展优质服务,文明行医活动中,儿科充分发挥年轻人为主的科室优势,大力推广文明用语,发放文明号服务卡1600多份,向社会公开承诺做到“热情待患,优质服务,耐心解释,整体护理,精心治疗,辩证施治,廉洁奉公,接受监督”。至此,整个科室医德医风得到较好的转变,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儿科一贯坚持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为原则,制定了《儿科工作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等10多项规章制度,明确科室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严肃了工作期间的纪律。规范了全科人员的言行,转变服务态度,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事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人才培养始终成为儿科的工作重点。科室先后组织12名护理人员参加国家、市、县级等各类学习培训,参学率达100%。通过不定期开展科室讲课、操作演练、交流讨论等形式,将每个学员所学的不同的新知识、新技术让科室每个成员得到学习并熟练掌握。同时采取每月一小考,半年一比赛的方式,使科室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得到了保证,几年来,科室内培养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实际操作娴熟的护理骨干队伍。全科有20余篇护理论文在国家、市、区级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该科开展“jhc-95型氧透射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的科研项目,被开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无私奉献,精心救治

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位于住院部15楼的儿科震感非常强烈。在主任唐融、护士长阮红的指挥下,病人有序的撤离大楼,科室护士带上氧气袋和必备的药品在楼下安全地带开辟临时治疗所,护士长阮红坚守科室,继续坚持对不能转移的几个重危患儿的治疗,整个转移过程无一患儿中断治疗,无一患儿受伤。“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医院儿科积极响应院总支部号召,在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全科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全身心投入战斗中。在仅有编制床位50张的情况下,承受住了110位住院病人的压力,22位医护人员吃住在科室,不分昼夜,精心救治病人,直到住院的病人全部康复出院。

五、团结协作,成效显着

第6篇

关键词:音乐疗法 种类 作用

一、什么是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是利用音乐去达到治疗的目标,这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首先引导被治疗者进入一种非常的放松状态,然后播放根据被治疗者的具体情况特别安排的音乐,并引导被治疗者进行各种自由的联想或回忆。通过这些联想或回忆,被治疗者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深层心理世界,这样会逐渐摆脱精神负担,走出困境。

自从人类有文化开始,音乐一直是独特的治疗工具,现代的音乐治疗研究亦进一步证实音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心灵和身体。音乐治疗的发展始于四十年代的美国,而第一个大学课程始于一九四六年的肯萨斯大学,一九五零年,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正式成立,代表着音乐治疗专业的发展。

现代人大多数患时代病,最普通的是神经衰弱,更严重的是精神分裂。即心意不能统一,早在音乐产生时代,人们就知道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助与治疗某些疾病,《旧约》上记载了索罗王召大卫鼓琴驱魔以消除精神不宁的故事。中世纪西方各国的天主教曾用圣歌来治疗疾病。中国的古籍也常常提到音乐对精神的治疗作用。春秋中叶有用音乐为人治病的情况,《乐记》中说"乐行而论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成立音乐治疗机构和国家协会,探索和推广音乐治疗。目前欧美和日本已设立音乐治疗专业,毕业后在医院做音乐治疗师,将音乐和药物融和在一起。

当代医学研究发现,音乐可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和瞳孔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调节情绪,消除外界精神及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状态"。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作用。并能与细胞共振,按摩细胞,使人感到心清而神爽。本文通过介绍音乐疗法的种类及实际运用,让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音乐疗法。

二、音乐疗法的种类

1、按临床分

音乐疗法在临床上可分为单纯音乐疗法、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疗法。

(1)单纯音乐疗法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它与一般欣赏娱乐性音乐有原则区别。它是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听不同的音乐,使人体机能得以不同的变化。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

(2)音乐电疗法是患者接受音乐治疗的同时,还接受音乐电流治疗,电流与音乐是同步的。其治疗方法是患者用耳机听音乐,音乐电流通过两个板状电极放在人体患部。临床常用于神经痛、神经衰弱、头痛、失眠、早期高血压、扭挫伤等疾患的治疗。

2、按治疗方式分

(1) 被动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的方式使患病者的精神、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可根据治疗的需要和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对音乐的爱好程度,选择一些优雅活泼的乐曲,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边听边闭目养神,品味音乐于描绘的意境。

(2)主动音乐治疗:是一种亲自参与音乐艺术之中的一种疗法。患者通过参与音乐行为,如直接参与演奏、演唱等活动来达到治疗与康复的目的。

(3)音乐电流疗法:这当中又可分音乐电流的电极疗法、电针疗法及磁场疗法等等。音乐电疗是在以上两种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电疗、针刺疗法、磁疗等方式发展起来的,它将音乐疗法与其它疗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取其优点长处,使疗效更加显著。这一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3、按中国传统方法分

中医的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三、音乐疗法的实际运用

(1)从古时候起,人们就知道音乐可以安抚暴戾之心。声音和音乐可以治疗冲突或者至少可以降低紧张和焦虑,现代研究证实:音乐疗法能减轻冠心病人的焦虑状况,促进轻松气氛的有效辅助治疗。可减轻各种焦虑和压力有助于减轻和放松机械通气造成的精神压力,降低因压力所增加氧和能量的消耗。一个叫汤米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冷淡和疏忽,产生了攻击性和行为,汤米每天到学校, 都准备给任何妨碍自己的同学颜色看,上音乐课程时唱得特别大声,为让自己与他人不同,他不让自己与别人的声音融合,茱蒂是他的音乐老师,她让汤米演奏低音铁琴,使汤米觉得自己是独特的,接着还让他学习了高音木琴,让汤米轻易的在乐队中显得与众不同,也让他能搭配整体,音乐帮助汤米克服了内心深处被拒绝和孤立的情感障碍。

(2)音乐,可缓解老人心理疾病。乐疗法是一种使用歌曲和乐器来改善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法。治疗对象多半是痴呆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一般医院多采用药物治疗,音乐疗法则不使用药物,而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关爱与治疗。“卡西欧音乐之友”是卡西欧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的理念。此次活动更特意针对老年人提出“音乐理疗”的新概念。专家指出,音乐对老年常发病症―――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许多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证明,音乐在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丰富和改善情绪状态方面有明显的功效,有利于消除孤僻老人与周围环境的情绪和理智障碍,加强老年人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信心。

(3)音乐疗法能调解恶性肿瘤病人的身心状态,有效调节病人不良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改善食欲,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病人治疗,音乐呼唤的力量是极大的,慢性病人反复倾听思想歌曲就会萌发思乡的感情,表现对生活的极度渴望,增强生活的勇气,战胜疾病。同时在日益嘈杂紧张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音乐来治疗心灵上的创伤.

(4)音乐有助早产儿早日进食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帮助早产儿学会更好地吮吸,还可以缓解他们接受手术时的疼痛感。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科研人员对9项有关音乐与新生儿的医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音乐对于婴儿的生理、行为和减痛等都有益处,尤其是能尽快改善他们的吮吸能力,这样有助于早产儿早日进食。研究人员说,自古以来,母亲们就一直低吟摇篮曲来哄婴儿入睡。如今,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可以作为一种“简单而低成本”的方式,来帮助早产儿更快地学会自主吮吸,早日脱离新生儿特别护理,从而节约医疗开支。另外,他们还发现,早产儿在接受一些手术的过程中,音乐有助于减少他们的疼痛感。

列宁在听过一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之后说:“我不能太常听音乐。它让我想说些温和而有点愚蠢的话,甚至想拍拍人们的头。”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听音乐,只有少数的人清楚它的影响力。其实,音乐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是在观赏电影时,在危险不安的画面,配上令人紧张的音乐效果;在温馨的时刻,配上令人喜悦乐曲。它影响了人们的呼吸、心跳、脉搏甚至血压,更涉及到我们每天的生活、健康、意识和行为,音乐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在未来,如果能好好的运用,想必会成为人类医学方面的一大福祉。

参考文献:

[1]杨恒文.从音乐的特性到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第7篇

它担负着全县及周边地区的妇女疾病防治、诊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等工作。都说女人干事业难,性。既然选择了事业,就选择了奉献。近年来,求真求实,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紧紧围绕妇幼保健工作的中心,以加快建设和谐发展的妇幼保健院为第一要务,以落实"一法两纲"为重点,以提高医护质量为核心,不时夯实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医疗服务水平,设。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优质的服务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时代赞歌。切实增强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身手。

一、强化业务学习培训。

既要有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真心,做一名好医生。更要有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真本领。为此多年来女职工们广泛开展"学专业知识、比医疗质量、赛技术水平"为坚持每月基础理论考核一次,主要内容的学、比、赛活动。每季度开展住院病历展评一次、每半年举行业务技术竞赛一次;同时积极到省、市医院进修学习,将先进的技术、优质充分发挥示范、带教、辐射等效能,服务带到医院。带动新技术的开展,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时完善和提高。妇科新开展了恶性肿瘤诊治、胜利切除了一罕见巨大卵妇产科专家王辉主任创新了市内新式剖宫产技巢肿瘤及一重达12斤子宫肌瘤。与激进手术方法相比,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刀口愈合快等优点。"大夫真是有本事,这么大个孩子从这么个小口抱出来,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并且5胜利诊治1300克以下早产低体重儿6例,天就可以出院了"这是产妇及家属发出的感叹。儿科在新生儿窒息抢救、早产儿的治疗护理方面有独到之处。乳腺病科在乳腺癌的早胜利开展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开展新法输卵(精)管吻合术、输卵(精)管造影术、宫腔镜下COOK导期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方案。具备诊疗各种疑难不孕不育疾病的能力,丝输卵管介入微创疏通术、多囊卵巢促排卵及卵泡穿刺治疗术、人工授精等。胜利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彩超科技术大幅度提高,步入省鉴别诊断二级以上医院疑难病例200余例。内先进水平。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二、主动转变服务模式。

儿童优先"妇幼保健工作永恒的主题。多年来女职工们积极探索服务模式,"母亲平安。县内率先创新开展了"5S"服务活动,带头实行"首迎负责制"看见顾客站起来(Stand)耐心讲,用眼睛注视着对方(See)对顾客展开微笑(Smile)带头实行"首问负责制"迅速地回答顾客的问题(Speed)让顾客满意(Satisfact)做到热情接。细心看,认真做。真实记,主动帮,亲切送,热线访的细致规范;达到微笑服务、主动热情、技术精湛、顾客满意的服务目标。活动中她积极参与了医护技术竞赛及护士礼仪展演对优秀者授予优秀服务标兵胸牌,开展了优秀服务标兵评选。推进了"5S"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医护服务品牌的创立;还创新开展了无缝隙护理活动,一般病情每半小时巡视,特殊病情随时巡视病房一次。病人出入手术室、产房,均由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做到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服务质量的提升,使每一位来院的人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全面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三、认真落实保健措施。

女职工们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规,多年来。依照《婚前保健工作惯例》为公民提供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7600人,查出疾病476人有效地减少了残疾儿的出世;积极落实《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对查出的疾病患者给予治疗和提出医学指导意见。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系统保健服务16万人次,及时产科质量不时提高,筛选高危妊娠、体弱儿专案管理。目前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8.6%住院分娩率达100%免费产后访视服务。利用先进的儿童保健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进一儿童保健管理率96.8%婴儿死亡率6.27‰;坚持对60岁以下已婚妇女进行以防"乳腺癌"和"宫颈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20万人次;积极开步提高了儿童保健工作效率和质量。为3.02万名新生儿进行了疾病筛查,展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为1.6万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进行托幼园所保教人员健康查体3000人次,儿童入园所健康查体5900人次。奉献爱心为妇女儿童健康。

四、扶贫济困真情援助。

女职工们时刻用慈母般的爱心呵护着妇女儿童健康。年月,多年来。镇村33岁高位截瘫产妇,其丈夫也是一个残疾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住院期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起居生活,妇产科医护人员待她如亲人。免费为她实施了剖宫产术,捐款购买了婴儿奶粉和婴儿用品,全家人激动万分,连声说"谢谢…"近年来,女职工为家长留下孩子降生的珍贵记忆;免费给孕妇进行产前检查3250人次,免费为在本院出世的1620名婴儿送上见证他出世的光碟。免费接送孕产妇和住院病人4820人次、免费产检,免费儿童健康查体2230人次,后访视2430人次。为农村妇女免费普查妇女病7.1万人次。还踊跃参与社会捐助,先后为、、地震干旱灾区捐款6.1万元,对镇赠送面粉1.71万斤。等7村进行结对帮扶捐款3.42万元。

第8篇

加药责任人签名方法的改进李宏(3165)

巧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针筒放置腰穿针李成云(3188)

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典型相关分析程金莲潘银河孙玉梅(3113)

手术室护士开展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李跃荣易凤琼胡军牟绍兰(3115)

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研究护理研究上旬版 李小芒张平(3117)

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朱晓慧余昌妹薛超潘莹莹胡晓琼薛琼珊(3119)

不同护理本科生英语水平及其对双语教学的认同情况调查孙志岭沈筱筠(3121)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杨玉红李雪梅郭新会侯维(3124)

不同聘用方式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知调查户丽艳周艳渠利霞(3126)

生物治疗肾癌病人相关性疲劳、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郑瑾句敏(3128)

透析中动脉端输液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陈荣姣莫国华俸丽梅张静(3129)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韩叶芬胡艳宁吴卫群卢洪霞(3131)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王培芝曹卫国代桂宁董慈(3133)

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及骨密度的影响丁文香(3135)

探讨正常分娩会阴保护指标在侧切中的临床意义罗晓菊吴雪曾淑慧张知翠(3137)

改良灌肠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灌肠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缪格敏(3138)

自体或同种异体腓骨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戴雪梅陈巧玲王小俊(3140)

预防儿童鼻窦负压置换治疗致呕吐的护理干预甘柳萍廖惠娟杨勇芬(3141)

癌症病人负性情绪的质性研究叶梅任辉于晓燕宋永玲(3142)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应对方式及护理干预研究胡慧左满花潘亚兰柳琳琳(3145)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45例面肌痉挛病人的护理孙磊张文杰朱宏伟李勇杰(3147)

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徐靓马丽萍郑美凤(3149)

22例毒蛇咬伤病人中药箍围护理分析周文琴吴冬春刘永彬俞静唐黎(3150)

老年手术病人实施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潘竞红柏红(315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周康复程序的护理效果观察黄明英(3153)

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护理叶永菁杨斌王海红杨悦(3155)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病人的护理张杜娟穆红张庆明(3157)

主责护士带班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梅荣刘桂霞李熔彬(3159)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孔磊黄志灵(3161)

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与分诊标准的研究顾巧云李晓燕范晓嬿赵洁(3163)

专病门诊病人失约原因分析及其管理对策季娟王青尔陈静徐晴文李建东(3166)

综合性实验中护患角色体验的质性研究赵远莲江智霞代群燕(3167)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护理业务学习中的应用张卉李邦莹(3169)

学生互反馈法在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的应用研究杨荣芳白建英代彦玲(3170)

中国与韩国教科书护理形象体现的比较李冬梅(3172)

带教老师在急诊护生群体学生支持系统中的作用董娟(3175)

实用新型输液治疗车的研制与应用孙铮(3176)

护理研究上旬版 动力式防压疮床的研究设计郭忠英周静潘柳文(3194)

一种调整睡眠姿势的背心姜文静刘玉栋庄瑞花(3195)

胆管疾病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与初步编制陈静洁梁月娥谢碧娟洪荔华(3177)

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护生学习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高维杰靳英辉孙玫(3179)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设计的内容分析张淑萍沈宁阮学平(3183)

天灸疗法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李小明(3187)

1例生物蛋白胶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田蓓刘燕华(3189)

1例饮酒过量诱发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病人的急救护理汤咏梅杜成芬方华(3190)

1例Coga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王捷沈莉娟(3191)

1例血友病病人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王蕾刘淑贤李海微(3192)

抗生素橡皮塞用于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接口防尘谢辉赵冬梅马霞(2544)

昂丹司琼与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徐雪霞(2547)

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的鸭嘴式排气法张雪萍邹翠兰(2562)

3L袋截流夹用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赵艳梅吴慧慧(2564)

胆汁加温回输在胆道引流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张毓萍李小青霍锦霞(2548)

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梁骊敏张美芬张俊娥(2550)

家属对癌症终末期治疗和死亡态度影响因素调查曾吴辉贺恋秋方鹏骞(2553)

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早产儿互动知识调查赵敏慧陈超袁浩斌(2556)

护士上班时间分配情况调查分析张庆玲刘军华谢刚敏褚玲玲刘玉馥罗霞(2559)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曹建琴(2563)

山西省护理学会中日妇婴保健学术交流会王斌全武建才(2555)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沈麒云吴冬春黄柳燕李黎梅费利燕杨美凤(2565)

儿童睡眠呼吸紊乱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黎红珍蔡克文徐惠清(2568)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石霞杨秀华王雪梅(2570)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王敬茹王霞于新美(2572)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围术期护理张晓春郝定均谢恩(2573)

牵引加熏蒸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周黎敏孙唯瑶任淑(2575)

温水足浴配合排气汤口服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的临床观察常馨宇(2576)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30例护理观察李旭春朱美抒张力勇王玉芝韩晓燕陈辉(257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与临床干预吴伟珠陈默蕊白利香姚燕惜(2579)

耳穴贴压在阑尾切除术后减轻伤口疼痛及促进排气中的应用姚招娣驮志英史华芬赵燕萍蒋娟娟殷月琴(2581)

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室的防护杨永红余宙耀程涛刘晓品刘保昌沈帅(2582)

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李水莉陈阳侯翠霞王林文吴梅李颖(2584)

肺复张法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覃芳红韦柳青覃纲(2586)

两种不同清洁灌肠方法的对比研究商书琴李燕王风云(2587)

两种眼压计测值对比分析谭芳肖俊张晓利(2589)HttP://

电子体温单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及其改进方法蔡春香(2590)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护理研究上旬版 黄雪飞(2592)

不同护理措施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刘春梓(2593)

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病人疗效观察刘向龙岳红霞杨玲王利端王丽丽(2595)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刘琰何金珠(259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李丽丽谢红伟丰育功(2597)

有效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的实践与研究孙海云(2599)

屏障技术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戴慧珊施雁毛雅芬(2602)

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细节分析张玉兰张燕刘艳华张芳平(2604)

输液挂钩的制作与应用陈秀珍(2601)

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全程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何荣华余云红何平先冯晓敏韩燕红(2606)

实习期压力源对专科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濮丽萍马如娅陈冯梅(2609)

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策略研究田莉张国栋(2611)

教学反馈方法在护理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李欢彭登琼(2613)

院校结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邵巧云孙红霞曹心芳(2614)

护生主观幸福感与寝室文化关系的研究尤家宝叶艳胜张丹柳明仁(2616)

分段考核法在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陈巧力曹迎凤徐志钦李娜董楠(2618)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多维健康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陈先华卢祖洵董超群(2620)

中医养生运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影响的研究文徐桂华(2622)

1例服用抗艾滋病药致精神异常病人的护理任勇陈仁芳(2624)

1例白血病病人肛周坏死的护理王传英郑珊(2625)

1例高龄牙龈癌病人微波辐射治疗的护理符云霞苏立华(2626)

脾切除术后暴发感染1例刘昌春马玉凤姜艳艳(2629)

透析病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评估表的信效度研究罗世香苏兰若(2627)

医用卡扣式止血器的设计和应用王淑云李海燕史秀宁(2630)

侧卧位双囊充气垫在经皮椎间盘旋切中的应用胡书芳姜达(2631)

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杨玉美李秋洁赵术菊(1711)

华北地区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焦静刘华平郭燕红(1714)

护理研究上旬版 哮喘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李莹周郁秋王丽娜张慧邱碧秀刘海霞(1716)

护士多元文化护理中文化敏感性状况调查林兆霞杨辉(1718)

晋京两地临床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意愿调查韩世范甄鹰王旭梅(1720)

住院病人对医疗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高玉琴潘伯臣(1722)

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应激心理反应与RET中认识论相关性分析陈佩仪李平东张雁汤如喜(1724)

第9篇

王丽:女,硕士,护师

通讯作者:申玉洁,女,本科,护师,助理护士长

王丽 张先红 付利珍 吴序华 何莎莎 高雄 刘艳 代蓉华 申玉洁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PDCA的步骤,通过确立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况,设定目标,分析原因,进行对策的拟定实施及检讨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由改善前的82.50%降至改善后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活动后每个患儿在胃管使用方面成本节约了3.36元。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减轻患儿痛苦,并能有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关键词 品管圈;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02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WANG Li,ZHANG Xian-hong,FU Li-zhen,et al(The Childnen′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in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Methods:A QCC work group was set up. Group member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procedure of P-D-C-A. The phrases of the activities were composed of determining the subject, drawing up a plan, grasping existing circumstances, setting target, analyzing reasons, planning of game and so on.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decreased from 82.50% to 21.43%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dditional, there was cost savings of 3.36 yuan RMB for the neonate using neonatal gastric tube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save cos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Neonate;Gastric tube;Unplanned extubation

随着围产医学的迅猛发展,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由于其吸吮、吞咽及消化功能都比较弱,往往带来喂养困难或是消化道的疾病,因此留置胃管不仅成为新生儿胃肠道喂养获得良好营养支持的主要渠道,也是评估及改善患儿胃内状况的重要工具。据调查显示,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显著高于成人[1,2]。反复的插管不仅会造成患儿的损伤,使其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而且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3,4],此外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不利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责任心的培养。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基层人员,自发进行的品质管理活动[5]。我院新生儿一病房自2012年成立QCC小组以来,针对患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高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方式,不断发掘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品管手法加以分析、改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组圈“品管圈”活动从2012年11月在我科首次发起,通过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QCC活动的知识培训后,我们遵循指导性原则进行组圈,最终确定“品管圈”成员共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研究生学历占11%,本科学历占89%。此外,我们选出辅导员1人,圈长1人,圈秘1人,圈员6人,并明确辅导员、圈长、圈秘、圈员的职责。

1.2圈名、圈徽及圈歌、圈舞的选定每1个品管圈都有1个圈名和圈徽[6],我们也不例外,为了集思广益,QCC小组成员发动全科护理人员开动脑筋,各自设计圈名和圈徽,最终通过两轮投票,“摇篮圈”成为QCC小组活动的圈名。圈名的寓意为:小小的摇篮象征着温暖的怀抱,它寄托着父母的期待,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新生儿一病房的每一位“临时妈妈”愿用自己温暖的双手铸就生命的摇篮,为折翅的小天使驱赶病痛,让他们重新自由翱翔。整个圈徽由3部分组成,底部代表着“临时妈妈”托起生命摇篮的双手;中间部分代表着降临人间的小天使甜甜的睡在温暖的摇篮里,顶部的繁星点点象征着祝福与希望。此外,为了丰富“品管圈”活动的文化内涵,我科QCC小组成员还制作了圈歌、圈舞。

1.3方法

1.3.1主题选定召开“摇篮圈”全体圈员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充分挖掘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按5,3,1分来进行评分,最终选出“摇篮圈”第一圈活动的主题为“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将本课题报我院护理品管办审批,通过后立即开展活动。

1.3.2活动安排一般3~5个月为1个“摇篮圈”活动的周期,一期活动解决1个主题,每1~2周召开1次圈会议,每次会议50~60 min,并有专门人员负责会议记录。“摇篮圈”第一圈活动开始于2013年1月7日,历时15周,按照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分别占30%,40%,20%,10%的比例开展活动,每项具体的步骤都指定2名负责人,并且绘制了详细的活动计划甘特图。

1.3.3现况把握为了对我科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摇篮圈”小组成员首先绘制了“新生儿胃管护理流程图”;然后通过脑力激荡法讨论并设计出“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原因调查表”,充分利用“三现原则”进行现况调查,以便制定查检表;最后根据查检表,绘制了改善前的柏拉图(图1)。同时我们得出了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原因主要为:患儿烦躁,镇静约束不到位;胃管固定方式不当;患儿分泌物多,易打湿胶布;护士操作不当等,共占83%。依据80/20原则,将以上原因列为本圈活动改善的重点。

1.3.4目标设定根据品管方法目标值设定公式[7],对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通过现况调查得出为82.5%;改善重点从柏拉图中得出为83%;圈能力通过圈小组成员的综合评定为70%。因此,我们的目标值=82.5%-(82.5%×83%×70%)=34.57%,即拟定我科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由82.5%降至34.57%,降幅为47.93%。

1.3.5解析明确目标后,组织圈员利用鱼骨图手法(图2),从人、物品、环境、方法4个方面对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所有的小原因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选定要因(椭圆框内表示要因)。

1.3.6对策拟定、实施及检讨针对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来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4个对策,经上级核准后进行改善实施。详细的对策方案具体如下:

1.3.6.1针对患儿烦躁易自行拔脱胃管情况,首先排查患儿烦躁的原因,尽量减少外界环境给患儿带来的不适,保持病区环境安静、温湿度及光线适宜,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干扰;其次,严格落实基础护理,增强患儿的舒适度;最后,强化护士的责任心及爱心,加大对患儿的安抚力度。

1.3.6.2针对胃管固定方法不统一、不规范情况,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制定了适合新生儿的合理有效的胃管固定方法,科室内小范围试验后,形成统一的标准,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学习。具体方法如下:清洁患儿一侧面颊,然后均匀涂抹3 M液体敷料,涂抹面积稍大于半张3 M透明敷贴的面积,将胃管外露部分沿嘴角至耳垂连线方向固定,从嘴角旁开1横指处起(以患儿示指为准),放置半张3 M透明敷贴,无张力平整覆盖后塑形、粘贴。

1.3.6.3针对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多,易打湿胶布,导致胃管滑脱,我们固定胃管前,首先清洁患儿口鼻腔周围的皮肤,并选择防水、透气的3 M透明敷贴固定胃管;此外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发现口鼻腔分泌物及时清理,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如雾化、翻身拍背等,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感染的药物。

1.3.6.4针对医务人员、护理员过度牵拉导致胃管滑脱,我们首先加强管道、线路的规范放置,在胃管末端贴有醒目标识,同时床头放有温馨提示牌;其次,加强对全科医务人员、护理员的培训,尤其是新进科室人员(进修、实习、轮转人员),反复强调胃管的重要性及接触患儿动作轻柔的重要性,避免强行牵拉胃管。

1.4效果观察为了检验对策的效果,我们又制定了改善后的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原因调查表,通过将近6周的调查,经确认以上四种对策有效。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有形成果

2.1.1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明显降低通过QCC活动后,我科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由活动前的82.5%降至活动后的21.4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我们的目标达成率为:(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21.43%-82.5%)/(34.57%-82.5%)×100%=127.4%。进步率为:(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82.5%-21.43%)/82.5%×100%=74.02%。

2.1.2节约成本每根胃管的进价是5.5元,方法改进后,每位患儿在胃管使用上的成本节约为:(82.5%-21.43%)×5.5=3.36元。

2.2无形成果QCC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8项内容进行调查,每项内容1~5分,计算出每项的总分及平均分,绘制出雷达图(图3)。结果显示,每项指标都有提高,尤其是在品管手法和团队凝聚力方面提高最为明显。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8]。我科通过开展QCC活动,全体圈员不仅学会了头脑风暴法、甘特图、查检表、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基本的品质管理工具,而且能够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由外及内,由点到面的层层剖析,从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长久有效的实施对策,达到降低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意外脱管率,节约了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工作压力,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临床的护理工作及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

“品管圈”强调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对传统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合理补充,使医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9]。在QCC活动的过程中,圈员自动自发的参与活动,享有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模式下,圈员既是工作的实施者,又是工作的管理者,获得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等。

最后,通过成果汇报与学术总结提升了PPT制作能力,锻炼了演讲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术论文撰写及科研能力,并通过成果分享,逐步带动全科及其他护理单元,推动全院实施科学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翠花,张艳红,张玉侠,等.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41-243.

[2]朱洪琪,李欣.小儿外科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75-79.

[3]毛丽洁,郑秀云,赵思思,等.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1A):49-51.

[4]许翠花.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调查和临床实践[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张小红,许月萍.运用品管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19-21.

[6]章雪莲,曹敏飞.品管圈在减少电话预约挂号登记错误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2):38-40.

[7]张幸国主编.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8]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4):1089-1090.

[9]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