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石油测井技术论文范文

石油测井技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石油测井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石油测井技术论文

第1篇

(1)物探技术的创新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石油地质勘探过程中,各种勘探技术不断创新,地震勘探技术在设备制造、数据处理、数据解释及数据采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为了在提升勘探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勘探成本,三维可视化技术、经验技术、地震油藏描述等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先进技术将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如: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对石油勘探实施电子化的管理,同时可以对地震油藏开展实时的生产监测;随着地震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对整个钻井过程实施可视化的监控,以便于为石油地质勘探的评估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对于决策精准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测井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随钻技术、套管技术、快速平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测井技术的创新,对于测井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几种创新性的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实际的石油测井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测井速度与测量精度,正因为其具有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实际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另一种常用技术是快速平台测井技术,其最显著的优点是:在缩短测井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测井工作中的故障率,能够为实际的测井工作节省大量的时间;而随钻测井技术的最主要的优点是可靠性强、成本小、尺寸小,并且能够对其进行随意组合,并且其逐渐朝着阵列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测量数据可靠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钻井技术的创新

钻井技术的创新对于石油开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开采效率,对于石油开采成本也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创新型的石油钻井技术也比较多,如:特殊工艺钻井技术、三维钻井技术、可视化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多分支井钻井技术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多分支钻井技术,其最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油气藏的建设及开发过程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钻井效率,对于钻井成本的减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结语

第2篇

计量在生产、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或坏的企业工作进行的计量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对企业生产而言,生产最终产品的质量需要高度的保证计量的工作,从产品的筛选阶段到投料阶段,通过计量需要做。计量是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管理技术。没有准确的计量,没有可靠的数据,这不能正确控制过程,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出,计量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反映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当前形势下的中国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滑坡不满意,应该说和计量工作的软弱和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2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在油气井系统的作用

(1)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企业生产的技术保障。油田生产过程中,包括勘探,钻井,测井,开发,存储和其他专业技术,无论是独立的,有合作的良好关系,计量关系的大小的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是这个环节之一,体现了幅度的计量设备是各种类型的计量仪器,计量仪器,是在石油生产的“眼睛”,准确的或不直接相关的石油生产过程的产量和质量的安全和油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工作油田内部计量技术部门通过多种计量油田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或校准来保证规模的准确和一致的计量和溯源到国家基准,是石油生产过程计量提供资金监管的基础手段。

(2)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计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安全,比方说压力表,抗拉强度计量计量工具表等的可靠性一旦计量仪发生故障时,显示数据是不准确的,阀失灵,有可能导致压力罐的分解,从而导致在意外伤亡;同样的工作生产,压差表是不准确的,井上工作拉力表是不准确的,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绳拉力过大,导致大绳断裂,吊钩和其他垃圾了受伤电梯施工人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其他严重事故崩塌井架;当井场计量距离计量不准确,导致井架不足以夹持力杆锚,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歪斜井架倒塌下来,造成工程事故,所有这些方面来证明良好的计量工作是需要的油田安全管理系统。

(3)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油田质量管理更全面的必然要求。计量工作是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中石油公司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任务的基础上,技术进步的计量工作。完善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计量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且计量是至关重要的,以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从检测和原材料分析进厂,并监控在每个步骤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直到成品,半成品检验,都存在着计量工作,因此,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机构的计量,保证了计量仪器的校准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油气井测试计量技术是石油企业节约能源的保障。获得更便宜的产品降低消耗是一个根本的因素。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主要任务是降低成本管理的消耗。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通过两种方式:第一,加强企业管理,消费评估,合理搭配;第二,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但不管数据通过该计量结果的一种方法,应提供作为基础。石油企业可以使用计量仪器来探索最佳控制点,每一个生产过程,存在一个最优控制点,掌握了生产的最佳控制点,可以做能源,原材料消耗最少,最高速率的合格产品,最好的控制点使用的精确计量和测试设备来检测重复的,然后从大量的试验得到的数据;石油企业也可以使用计量仪器,以指导对能源供应的最大数量合理使用能量平衡,能量生产和使用中,企业还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计量和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采用在生产过程中先进的计量和检测手段和完善的自动,快速,持续的水平计量,甚至到了自动控制和调节,将能够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废次品,而且还显著降低消耗。

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文化;意识;目标

一、孵化精品:强化精品意识,瞄准精品目标

最近,由江苏通州创意打造的大型现代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连连获奖:在第十一届上海儿童剧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在第三届江苏省文化艺术节又获“特别奖”。首演一年来,该剧在江苏及上海部分地区演出400余场,深深打动40多万小观众。剧中的主要人物田梦儿的原型是江苏省表彰的“美德少年”,全剧以“爱与梦”为主题,以“歌与舞”为形式,讲述路边弃儿田梦儿成长到12岁跟爷爷进城求学的经历,通过调换座位、班级捐款、网吧围堵、寻找爷爷等来自现实生活的故事,展现城乡孩子从理解到融入过程的纯美情感和健康成长。新华社刊发署名文章,点赞原创作品《田梦儿》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应。著名教育家成尚荣评价:“本剧拥有活泼欢乐的基调、雅俗共赏的风格、真实饱满的内容。这样的音乐儿童剧对现代生活在幸福时代还比较懵懂的儿童来说非常有教育意义。”回顾本剧的成功经历,主题、人物、故事、音乐的创意实践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文化精品的孵化,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有“好种”“好苗”。“好种”在神州大地,“好苗”在时代沃土。必须达到四个条件:一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讴歌时代的主旋律;二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四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是电影电视、歌舞戏剧、书法绘画,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首先要坚守鲜明的精品意识,潜心挖掘新项目,把握时代脉搏,瞄准市场流行趋势。选“好种”,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因;育“好苗”,吮吸新时代赋予的养分,注入正能量,才能树大根深,蓬勃生长。

二、培育精品:褒奖尖端人才,弘扬敬业精神

培育精品文化,要有一批热爱民族文化、思想深邃、业务精湛、创业精神超强的团队。多年来,通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以戏小品,获奖作品涵盖全国小品艺术赛事的所有重要项目。通州百姓随口都能说出《买阴凉》、《捡来的手机》、《狗子与花妹》等一连串节目,如数家珍。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支撑。然而,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艺创作队伍面临“青黄不接”。把握好创编人才的团队优势,着力推助新人,不拘一格用人,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是举办人才培训班,培训乡镇创作骨干;二是举办创作沙龙,特邀国家、省市专家参与研讨新作;三是组建艺术精品委员会和展演基地,举办全省全国重大赛事;四是办好“名人工作室”,健全配套制度,推崇高端人才,壮大能人队伍,增员增能,增品增效;五是开展多种巡演和佳品大赛,从中发展新人新作;六是使用好培训基金和人才贡献奖,激励专业人才的引领作用,全面落实精品战略目标。褒奖尖端人才,弘扬敬业精神,是培育精品的关键支撑。

三、创意品牌:深入火热生活,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指出: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接地气,才能创作出人民欢迎的作品。通州作家黎华的长篇纪实文学《闯荡南非洲》,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通州、海门、启东地区的一些泥腿子商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发向南非洲进发。语言不通,气候不适,遭遇了种种艰险。他们在带去物美价廉的地方特色品牌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两地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民间使者。为了创作这本书,作者独自一人万里奔赴非洲大陆采访,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一回南通商人闯荡非洲的艰难凶险,掌握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这一题材引起了中国作家协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书稿完成后,即在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梦•我心中的文学梦”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矿藏资源,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多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去,多到经济建设的一线现场去,多到百姓生活的平常日子中去体验生活、挖掘生活、描写生活。为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营造宽松的环境,这是创意打造精品的必然路径。

四、放大品牌:深深扎根本土,扩大通州文化影响力

在通州文化产品中,有一些成为全国品牌、省级品牌、地方品牌。如“童声里的中国”是2006年通州倡议发起的,经过10年成功举办六届活动,从通州推向全国,发动创作20万首童谣、童诗、童歌作品,重点打造推广近20部儿童电影、儿童剧、儿童小说及优秀艺术作品专辑,惠及亿万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2010年李长春亲笔作出批示,2012年“童声里的中国”评为江苏“十大品牌”并列为中央文明委工作要点,2014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建立“童声里的中国”创研活动基地,“十三五”期间建成“思想道德的标杆、少儿艺术的摇篮、孩子成长的梦乡,”发挥创作、研究、展演、培训“四大功能”,打造三项全国品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国品牌,少儿艺术活动全国品牌,“童声”文化系列产品全国品牌。为了实现目标,对“童声里的中国”品牌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倍加培育,为充分扩大品牌影响力,在人才、经费、器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这是十分有效的保障。

五、惠及百姓:艺术精品送下乡,丰富群众文化

全区每年都举行“新春大舞台”、“通州之夜”、“欢乐江海行”等专题活动,让通州百姓共享文化大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文艺下乡的同时,要结合通州旅游业的发展,将精致的通州文化融入一个个旅游景点之中,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通州观光旅游,分享通州江海特色文化,扩大通州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在忠孝文化园建一个“忠孝小舞台”,为游客上演通州特色的文化精品,丰富景点内涵,提升景点品味,可采用即兴“点单”方式,让游客参观后小憩片刻,即能欣赏一段通剧小唱,接下来看一场脍炙人口的精品戏剧,足以让每一位游客陶醉和浸润。

六、播种未来:精品进校园,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

第4篇

【关键词】过套管测井;刻度系统;漏电流;地层电阻率;采集系统

引言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是我国正在研究的高新技术之一。其中俄罗斯的CHFR与斯伦贝谢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系统是国内外开发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通过测量套管上的电压降从而达到测量地层电阻率。但是测量的有用采集信号在纳伏级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此建立了刻度系统间接测量漏电流,从而减少误差。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提供仪器标定与检测的试验平台,在分析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仪器性能测试、测量精度标准;实现仪器准确度的检验;优化性能指标参数。关键技为漏电流的精确测量,极微弱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和刻度池实现不同地层介质的模拟

1.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测井原理

简单的来说,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原理就是在套管内通过测量套管上的电压降从而达到测量地层电阻率目的。如图1所示,如果有电流被注入套管,大部分电流会沿套管向上或向下流动,只有一小部分的电流泄露到周围地层.如果能测量出在Z长度范围内泄露电流的大小以及中点出的电压V,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可视电阻率,公式如下:

2.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

应用TMS320F2812DSP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出刻度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应实现对套管微弱电压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总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控制模块再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图1 刻度系统的总体设计

构建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仿真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的测井过程,就是在模拟真实套管的环境中,模拟不同地层介质漏电流的条件,模拟不同介质的测试环境,模拟过套管测井仪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主要由信号调理、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地面控制、信号传输、地层介质模拟器以及精密电阻阵列或刻度池等构成。

3.地层漏电流I用精密电阻阵列来计算

考虑到地层视电阻的测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地层漏电流I的测量准确度,因此对漏电流和由漏电流计算得到的电阻率进行双重标定,以确定最终的刻度系数。这是与一般测井仪不同之处。

图2 测量地层漏电流的模型

且:

从而得到:

式中Rw为围岩电阻,Rt为地层视电阻,R为套管电阻,I为地面激励电流,I为地层漏电流;

实际工程操作中我们应用集中参数代替分布参数,将各电极之间的套管的电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从而建立上图漏电流刻度模型,上图式为理论标定标准,利用节点法推算出漏电流与大电流激励源提供的电流的对应方程;因为I为纳伏级别,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在选定标准电阻Rt上加一个精确电压表从而间接实现漏电流的测量,再与理论值进行标定,得到刻度系数K1=Rw/(Rw+Rt)。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去掉了上围岩电阻,从而减少了电流的消耗,从而降低了功率。

4.采集

研究微弱信号(套管测井过程中位微弱信号)采集技术,以及信号特性和采集要求,选取合适的器件,构建图6流程图完成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工作,包括24位的-∑ADC模数转换,DSP控制.

微弱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端转差分调理后,首先要对其进行模数转换,且要求高精度.传统模数转换有并行、逐次逼近型、积分型也有近年发展起来的-∑和流水线型.24位的-∑ADC1274采用了极低位的量化器,从而避免了制造高位转换器和高精度电阻网络的困难;另一方面,因为采用了-∑调制技术和数字抽取滤波,可以获得极高的分辨率,并且不会对抽样值幅度变化敏感.内部具有自校准、系统校准等其它校准来减少误差;因此我们选用了TI推出的多通道24位工业模数转换器.

5.验证试验

采用TMS320F2812DSP为核心芯片开发制造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刻度系统,实现了对仪器的精确刻度,完成了对微弱信号的采集处理;根据所测的电压值得到的漏电流来计算地层电阻率的值,最后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地层电阻率测量可达到100Ω,整个系统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工作稳定.

6.结论

为了保证石油测井仪器测量参数的准确性与维护量值体系的统一,就必须对测井仪器进行刻度,未经刻度标定的测井装置是不可信的。刻度装置是指用于刻度测井仪的、具有已知准确性而稳定的量值的标准物质、装置或物理模型,不同类型的测井仪器具有各自的刻度装置。井下仪器可以通过刻度检测出工作是否正常。对于每种井下仪器的刻度高值和低值,都要求有一定的精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内,则认为出现故障。

参考文献

[1]Realization of foreign fiber detec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DSP-BF533 [J].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6(8).

第5篇

[关键词]网络; 定量; 产能预测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67-01

1.引言

目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产能预测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理论方法。基于流体的渗流遵循达西定律代入渗流方程求得原油产量。②经验性方法。从分析影响产能的因素入手,利用测井资料求得影响因素,通过各因素与产能的关系提取反映产能的特征量,再根据试油结果得到评价的标准③采用不同算法。主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产能预测。

2.储层分类方法研究

对于该地区储层分类评价问题,提出通过宏观物性参数得到的地层流动带指数FZI区分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储层,然后结合毛细管压力曲线所反映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提取对储层产液能力敏感的特征参数,利用此参数和FZI值,结合试油试采测试资料综合对工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储层在孔隙结构的不同,在物性上宏观表现为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利用宏观物性参数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即流动带指标(FZI)法[1-3],对储层进行分类。

FZI是根据修正的Kozeny-Carman关系方程:

(2-1)

式中:K―渗透率,mD;―孔隙度,小数;Fs―形状系数;τ―孔隙介质的迂曲度,小数;Sgv―单位颗粒体积比表面积,μm-1。

流动带指标:

(2-2)

FZI是一种反映孔隙结构优劣的参数,FZI值越大,说明储层孔喉匹配关系越好。通过公式(2-2)计算储层的流动层带指标FZI值。将研究区储层分为四类,如图2-1所示,图中的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Ⅰ类:FZI>4;Ⅱ类:4>FZI>2;

Ⅲ类:0.5

产能高低一般与孔隙性、渗透性、含气性有关,在研究储层等级的基础上,利用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储层物性对油层等级分级。

3.分类后利用神经网络

由于每个储层的产量有较大的差异,直接利用神经网络预测①非线性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模拟出地下的复杂情况和测井数据的非线性;②网络训练样本挑选存在难度;③存在局部最小值[4-5]。

因此,依据储层类型分类标准为:Ⅰ类:FZI>4;Ⅱ类:4>FZI>2;Ⅲ类:0.5

4.结论与认识

(1)本文给出了利用传统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先进行储层分类及产量定性预测。该方法简便适用,既可以检验油气勘探成果,又能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2)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对储层产能分类,然后再分类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定量的预测,该方法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从而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施玉娇; 高振东; 王起琮; 王 刚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特征[期刊论文]- 岩 性 油 气 藏2009(12);

[2]李彦山、张占松等,应用压汞资料对长庆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分类研究[期刊论文],岩性油气藏,2009,21(2).

[3]张占松、张超谟等,基于储层分类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测井技术,2011,35(5)

第6篇

【关键词】井下测试压力温度测量系统

在油田整个勘探开发过程中,试井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从一个新油区的发现开始,到落实油田的储量、进行开发建设、直至油田开发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在确认油层的存在、测取油井的产能、了解储层的地层参数、进行油田的开发方案设计和投入开发后的动态分析等方面,无一不依靠试井。试井基本内容之一是测压和测温。压力和温度资料在油田开发开采过程中是一项极重要的资料。因此,研发井下压力温度测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系统硬件框架设计

经过设计,得到如下图1所示系统硬件框图。

(1)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测量井底的温度和压力信号,并将感应到信号送给放大电路;(2)AD620:由于传感器感应出来的信号非常小,所以需要用仪用放大器将传感器传来的小信号进行放大,以便利用A/D转换器的满量程分辨率;(3)A/D转换器AD574: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送给主控单元;(4)STC89C51:将A/D转换器传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送至显示单元进行显示;(5)存储器:存储采集的温度和压力数据。

二、系统软件设计

程序运行流程图如图2所示。

(1)A/D转换器的驱动程序:驱动A/D转换器使其进行工作,控制其读写方式;(2)读取A/D转换器结果程序:A/D转换结束后,单片机通过程序控制,来读取来自A/D的转换结果,并送给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数据处理程序:将读取到单片机的数据进行线性运算,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值转化成压力信号值,并进行误差的简单处理;(4)显示程序:将单片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5)人工操作程序:控制整个系统的启动,复位等。

三、系统测试

测试时下入同心直读验封压力计,分别将仪器从上到下坐入同心配水器,操作地面注水闸门,改变井内注水压力,测试封隔器的密封情况,然后上提/取出仪器,回放数据并保存,完成验封测试,数据曲线如下图3所示。

四、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可以在千米油井恶劣环境下能对压力和温度进行动态测试的双通道石油井下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总体方案,重点阐述了此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功能的设计,并使仪器在实测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杰.石油井下测试系统的研究及数据处理.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太原:中北大学,2008

[2]周静,刘塞立,强琳.井下储存式电子压力计的软件设计.测井技术[J],1993,18(4):281-287

第7篇

[关键词]秦家屯油田 PNN监测 机械堵水 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624.6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1602

一、概 述

PNN(Pusle Neutron Neutron)简称 脉冲中子一中子,PNN测试是向地层发射高能量(14.1Mev)的快中子,探测这些快中子经过地层减速以后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与其他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的主要区别是: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是探测放射出来的中子被地层俘获以后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因此它可以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情况下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同时利用两个中子探测器上得到的中子记数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储层含氢指数。据此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分辨近井地带的油水分布,计算含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求取储层孔隙度、计算储层内泥质含量及主要矿物含量等等。而常规的C/ O 碳氧比〔1〕测井仪虽然使用时间较长,但存在记数率低、统计误差大、测速慢,探测深度较浅,受井眼影响严重(测前必须洗井)、仪器外径大、不能过油管测量,而且只适用于中高孔隙度(孔隙度大于20% 才能做定量分析)地层等诸多缺点。

PNN仪器利用两个探测器(即长、短源距探测器)记录从快中子束发射30ms后的1800ms时间的热中子计数率,根据各道记录的中子数据可以有效地求取地层的宏观俘获截面,同时利用两个中子探测器上得到的中子计数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储层含氢指数(可以有效的识别气层)。在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分辨近井地带的油水分布,计算含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求取储层孔隙度、计算储层内泥质含量及主要矿物含量等等。

与传统的中子寿命测井相比,中子寿命测井记录的是热中子与地层俘获反应释放出的伽马射线,反推热中子的时间寿命,而PNN直接记录俘获反应前的热中子计数率。具有独特热中子探测:解决低孔、低矿难题;独特的高温设计:工作环境可高达175°;独特的记录方式:记录中子衰竭时间谱;独特的成像技术:可直观消除井眼影响;高精度评价技术:寻找出水点和剩余油。

二、技术特点

PNN是通过对地层中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来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得到饱和度的解析。而传统的中子寿命仪器是探测放射出来的中子被地层俘获以后放射出来的伽马。这是PNN 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探测热中子方法,没有了探测伽马方法存在的本底值影响,同时在低矿化度与低孔隙度地层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记数率,削减了统计起伏的影响。由于PNN 记录的是还没有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俘获的中子少,反而剩下的没有被俘获的中子多了,这时候中子的记数率就高,统计起伏就低,提高了测量精度。PNN 可以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地层情况下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这也是PNN 仪器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同时,PNN还有一套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井眼影响,保证了Sigma(地层俘获截面)曲线的准确性,精度可以达到±0.1俘获截面单位。

PNN 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作业准备,可以过油管测量、仪器不需刻度,操作维修简单、记录原始数据、去除井眼影响等等多方面的优势。PNN 现场无需任何特殊的作业,仪器外径为43mm,可以过油管测量,也可以在油井生产、关井情况下进行测量。现场施工前,只要确保仪器能够下放到目的层段即可。过油管测量以及在油井生产的情况下测量,都会受到井眼不同程度的影响。多层管柱以及管柱间流体的不同都会形成程度不同的井眼影响。PNN 通过其独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包中的sigma 成像功能,成功的识别出不同的井眼影响,并避开这些井眼影响的数据,选择真正来自地层信息的数据进行地层sigma 的计算,从而最大程度的去除掉井眼影响,实现了过油管以及在生产的状况下进行测量。所以不管井筒中有水,有气、还是有油,PNN 都可以进行测量,并取得准确的解释结果。这也是PNN 测试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PNN测试技术在十屋采油厂秦家屯油田中的应用

SN78区块位于秦家屯油田的西部,主要含油层位为泉一段农Ⅺ油层[7],属于常温常压低渗透油藏。该区块于发现工业油流以来,经过1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中高含水期阶段,油藏情况异常复杂多变,平面上及纵向上非均质性不断加剧[8],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向生产井方向舌进和在纵向上向高渗透层突进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油水井间出现串流通道,造成了无效注水,极大地降低了水驱效果。为了明确该块油水井对应关系、缓和层间矛盾,为下一步分注、堵水等调整措施提供依据,近年,结合监测实例,对比秦家屯油田前期监测的成功经验,对该区块进行PNN监测。共监测了QK5-7-1、QK3等2井。

四、结论

1.PNN 测井克服了传统中子寿命测井缺点,大大削减了储层本身存在的自然伽马和其它核反应产生的延迟伽马对测井响应的影响,提高了测井响应对储层的油水分辨能力和主要矿物分辨能力,能在地层矿化度大于20000ppm 或低于2000ppm 的油气井中进行有效的过套管或过油管的储层饱和度和孔隙度监测。

2.PNN测井工艺特别简单,无需任何特殊作业。而且独特的成像系统可以有效的去除井眼和水泥环的影响。可以有效得出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找出出水部位,评价水淹部位,提供优化射孔方案,避免射开水淹部位给开采带来后续成本的提高和在工艺上无法处理的麻烦。

3.我们建议选井时尽量注意选择固井质量较好的井次,以此保证测量结论不受井筒工艺的影响。

4.在低矿化度地层水的条件,PNN探测热中子的方式可以得到较高的计数率,从而可以保证探测精度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吉朋松,等.双晶C/ O 能谱测井[ J].测井技术,1997,21(2):133.

[2]李慧玫,秦家屯油气田储集层评价。天然气工业,2000(20):82-84.

[3]李永刚,秦家屯油田储层的敏感性评价。吉林大学学报,2004(34):51-54.

[4]王建波,秦家屯油田储量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5.

[5]胡雅君,秦家屯油气田开发初期动态分析。天然气工业,2000(20):78-81.

[6]周靖,张春芬,王守田,秦家屯油田勘探成果及油气评价。天然气工业,2000(20):57-59.

第8篇

【关键词】人身安全;硫化氢;报警系统

在石油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既污染环境又对生产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仍采用传统的、较为复杂的监测方法,费时费力且不适合于全天候、连续、多点的监测工作。其中硫化氢就是油气钻井过程中的无形杀手之一。

1、硫化氢简介

硫化氢(分子式H2S)是一种无色、剧毒、弱酸性、具有明显臭鸡蛋味的气体,当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致人伤残或死亡,是油气钻井过程中的无形杀手。因此,为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设计一款硫化氢监测系统,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必需。本文针对目前彭阳采油作业区生产井硫化氢严重超标设计的一款井场硫化氢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的监测到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予以处理,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硫化氢检测方法

2.1快速测定管法

快速测定管法是现场检测大气中硫化氢含量的常用方法。原理是将吸附醋酸铅(PbAC2)和氯化钡(BaCl2)的硅胶装入细玻璃管内,抽100ml含硫化氢的气体,在60s内注入,形成褐色硫化铅(PbS)。根据硅胶柱变色的长度测定出硫化氢的体积分数。现场录井是在钻井液出口槽面上,用注射器抽取100ml气样,通过测定管,硅胶柱变色长度与标准尺比较,求得硫化氢的体积分数。此法具有简单、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2.2醋酸铅试纸法

醋酸铅试纸与硫化氢反应生成褐色硫化铅,与标准比色板对比求得硫化氢的体积分数。此法适用于钻井液和硫化氢测量,是一种定性和半定量方法。

2.3硫化氢报警法

利用硫化氢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原理,为了准确测定硫化氢体积分数变化,把发生化学反应的电极与电路组合在一起,硫化氢的体积分数变化由仪器检测下来并自动报警。它可以连续检测大气中硫化氢体积分数,当指针达到预定调节位置时,仪器就发出警报声。这种仪器已成为碳酸盐岩地层录井井场常用的必须配备的仪器,这种仪器我们通常称之为硫化氢传感器。

已上前两种报警方法均需人员现场操作,危险系数大且不易随时进行,难以现场硫化氢浓度实时监控,第三种方法便于随时对现场硫化氢浓度进行掌控。

3、系统设备选型

基于硫化氢报警法的可监测浓度变化,反应速度快,可持续测量,不需人工操作等特性本设计采用此测量原理进行硫化氢的监测。本系统以索福达SFD-300ⅡSW(P)半导体式作为固定探头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及报警,并上传至RTU中并通过网络传至监控电脑。

3.1报警器工作流程

主程序主要是完成系统初始化以及各个程序之间的联系任务。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系统接电源后,程序先将P1口置0,然后调用A/D转换测量子函数,把输入的电压转换成数字量,最后进行数据与设定量的比较,进行报警与否。

硫化氢报警器主要分为5个模块组成,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模块,I/U转换与电压放大模块,A/D转化模块,PLC处理模块和报警及显示模块。先通过传感器检测硫化氢,将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送入调理电路进行信号的放大,再经过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送入到PLC中,通过PLC处理,根据预设的报警级别进行分级报警,并显示实时的硫化氢浓度,且通过RTU采集。

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现场安装时,根据硫化氢比空气重的特性选择距离地面30CM的高度安装表头,检测仪安装位置根据现场硫化氢危害情况从安全及成本考虑合理安装,保证设备完好有效运行。

彭阳硫化氢气体监测平台采用陕西盛源通科技贸易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监控平台,使用SFD-300ⅡS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该系统采用现场仪表通过RTU采集数据,再通过局域网络传输到服务器,在局域网内任意一台电脑都可以通过安装检测平台对已安装硫化氢探数据显示实时监控,通过硫化氢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合理安装布局,在硫化氢浓度达到设置值时发生声光电报警,且硫化氢气体检测平台也会同时进行声光报警,使得整个指挥系统对场站内硫化氢浓度及分布情况有一个整体掌控,在发生险情时通过集合视频监控系统及远程喊话功能可以合理有效的指挥人员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避免因为事故现场人员对周围整体环境掌握不全面而指挥不当发生人员伤亡。

4、总结

硫化氢监控系统突破了以前固定探头安装,在本地硫化氢含量超标时发生声光报警,不能远传的格局,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硫化氢探头数值远传的优点,使得现场硫化氢数值“千里之外”均可掌控,极大程度的加强了“安全远程监控,事故及时处理”。从这一改进也可看出长庆油田第九采油厂以人为本,勇于创新,把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念。同时这一改进工作也为一些暂时遇到瓶颈的项目及创新提供了“灵感”,使得很多很有意义的改进及创新工作都有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贾裕鲤,曹宇欣,荆志军.含硫化氢井的测井技术与测试工艺[J].国外测井技术,2010年.

[2]孙维生.硫化氢的危害及防治[J].现代职业安全,2002年.

[3]周金堂.井场硫化氢气体检测方法及防护措施[J].录井技术,2004年.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物探方法 深层地热勘探 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 P631.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27-2

1地热能概述与发展前景

地热能是一种新型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地热能可持续利用、低污染、成本低等优点,且地热能资源开发成本较低、设备简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层地热能资源的勘探难点在于如何发现并准确定位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勘探必须克服三个方面的困难:地热田的具置;地热田是否具有足够的循环介质,如水或气体等;地热井的具体施工深度。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的不确定性都有可能出现有热无水或有水无热的情形。此外,地热井的深度是衡量地热资源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地热资源的位置特殊性,深层地热井深度和施工孔径都比较大,所以钻井施工能否达到地热资源所在层面成为了地热资源勘探的一大难点。

如何勘探出地热资源所在位置、确定地热井施工位置及具体深度,从而对地热资源进行全面开发与利用,是我们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目前,综合利用各种物探方法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探,是我们主要使用的勘探手段。物探工作是地热资源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物探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勘查精度,有利于对勘查地点进行地质条件、地热资源量、热储特征进行正确分析与评定,以便于后期对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2综合物探方法

物探方法,即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依照其工作空间的不同可分为地面物探、钻井物探、航空物探、测井等。

应用地球物理学方法进行钻孔地质剖面的研究与分析,从而解决地下地质问题的技术称为测井技术。测井技术包括侧向、自然电位、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密度、产状、中子、井斜、井径、井温、微测井、水文流量、伽马能谱、核磁共振、感应、压力、成像测井等几十种技术方法。

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对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规律的研究,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并寻找有用矿藏的勘探方法。地震技术处理方法灵活多样且精度高、速度快,所以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地震勘探方法按照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按照地震分类可以分为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按照波的反射可以分为透射波法、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按照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浅层地震和深部地震。

电法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各种岩层间的电性差异,以解释地质构造原因、探测地下水源、寻找并勘探地下矿藏等。电法勘探包括充电法、感应法、电测深法、电磁测深法、自然电场法、瞬变电磁法、电测剖面法、高密度电法以及电偶源频率测深法等。

重力勘探法多用于研究区域构造单元划分、盆地基底起伏及性质、断裂构造空间的展布等情形。磁法勘探多用于探测矿藏、确定水热蚀变带位置、确定隐伏岩体岩浆的分布厚度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等。磁法和重力法除却传统勘探方法外,也有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新型勘探方法。

各种物探方法从空中、地表、地下等多个角度进行勘探,虽然能对勘探点进行勘查,但得到的勘探数据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勘查地点情形,对勘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到准确的勘查结果。

3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不同的地热田在成因类型、地质条件、热储结构以及地热液体的化学成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地热田的物探结果是有所不同的。针对这种其情况,我们对地热资源的勘探工作不能使用单一勘探模式,必须勘探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物探方法,综合不同的物探方法手段,并在新的地热资源勘探中优先开展综合物探工作,才能使勘探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表1即为地热资源勘探中几种物探方法的综合评价手段。

3.1地表

地表及近地表温度的变化是反映地温场变化的一个直接标志,尤其可以直接反映热异常区内标绘出的对流传热带的变化,可以圈定出断裂带的位置,从而帮助确定开采孔的位置所在。在勘测地点地形平坦,其它物探方法结果较一致时,对地表1m深处进行温度测量可以清楚反映热异常值和等值线,热异常值和等值线一般呈片状或带状分布。此外,热红外波遥感资料可以较清晰的反映出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相对应的热红外辐射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帮助确定地热资源是否存在及地热田位置。

3.2浅层孔隙型热储

浅层孔隙型热储与下部地层构造有关,受到其连通性与补给关系的影响,即深层热水上补给,温度升高;浅层冷水下补给,则温度降低。通常浅层孔隙型热储的判定有低阻异常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由于地热流体往往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地表冷水具有高于地热流体几十倍的电阻率,而岩石电阻率高出地热流体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但不是所有的低电阻都表示有地热资源,实际工作中也应结合其他物探手段进行判定。

3.3基岩裂隙型热储

对基岩裂隙型热储的判定较为复杂。其中,深部裂隙型热储可通过对断裂构造进行研究进而寻找基岩裂隙型热储,而由于浅部地热田是由于热水沿断裂带上升而形成的,因此许多浅层地热田与断裂构造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在基岩裂隙型热储的勘探中,综合物探方法的利用可以帮助分析基岩构造、探测水质及水温、确定地层渗透率及水的补给关系等工作。

此外,由于张性破碎带在脆性岩石的中形成,贮水空间与导水能力极佳,但如果破碎带中填充了粘性矿物,则粘性矿物会降低导水性,产生阻水作用。因此,找到断裂张性破碎带后应用测井方法判定破碎带是否导水。一般来说,具有较低的自然伽马值和较大的中子含氢指数,则破碎带中粘性矿物含量少,导水性较好;反之,则导水性差。

3.4含水层及岩性解释的确定

电法和地震勘探方法可以进行地层划分及岩层解释,但测量精度较低,相较于电法和地震,测井方法可以通过较多的测井参数,并通过钻孔地质资料详细划分地层界面和岩性剖面,同时,电法、地震与测井方法相结合,可以在平面及剖面上进行连续追踪。

另外,测井方法所得参数可以良好反映含水层物质,曲线特征明显,反映界面清晰。例如伽马曲线可以良好反映岩石密度;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反映泥质含量;超声成像可以确定裂隙及形状;中子孔隙度曲线反映地层孔隙度与含氢指数;流向、流速测井反映地下水流向与流速;流量测井反映地下水流量等。

3.5岩浆层

大部分热田区岩性与周围岩层的岩性都比较复杂,各类岩石间有明显的磁性差异性。其中,酸性岩类岩石磁化强度较弱,例如花岗岩等;火山岩类岩石磁化强度较大,例如安山岩等;而沉积类岩石一般无没有磁性。一般热田区的磁异常现象较弱,通过综合分析测井资料,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存在形态及入侵规律。由于岩浆岩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与周围岩层区分,所以目前地震方法可以较好的解释岩浆岩。总而言之,各种物探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好的确定岩浆岩的形态、岩性及分布规律。

4总结

物探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测量参数多、反映信息量大的优点,能综合反映地球物理性质的客观存在性。实践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深层地热勘探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地热勘探的盲目性,降低勘探风险及勘探成本,提高勘探准确性,对深层地热勘探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合理利用物探方法,结合地质实际情况,科学开展深层地热勘探工作。

参考文献

[1]汤振清,孙文洁.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31-32.

第10篇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展望;未来发展

Pick to:

As the lack of the world's energy, about oil war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a country's strategic blueprint, oil is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of important strategic material. In terms of oil demand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dependence on foreign imports. And the world price of oil rising, also brought serious challenges to China's oil supply. This series of reasons, are demanding we face up to the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best of the maximum improve its oi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oil output, for the growing consumer demand. ,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oi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updates and creation, this article is to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future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a certain extent, makes China's petroleum technology into the new step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中途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油的勘探开发

(一)石油勘探开发的含义

顾名思义,石油的勘探开发就是利用一切可能使用的勘探开发技术手段来进行有关的地质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进行评估选择,选择出适合勘探开发的有利地方,最终寻找出适合开采利用的油气田,作为石油开发的资源基地,以供后期的开发利用。

(二)我国石油能源的产油现状

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本国的石油产出量。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石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国产石油量再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国渐渐的开始依赖于进口石油。而我国目前的石油产出现状是中国大陆上的大多数的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的开采阶段。我国东部地区的油田的产量目前正在面临递减的现状,累计减产量越来越高,照这样下去,未来的石油产量减幅也将会越来越大,实现东部石油稳定产油的原始目标的实现将会越来越困难。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吗,如果我国未来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继续落后,勘探开发再无新的发现的话,我国石油的采储量也不会有更大的增加。这一切的条件,都在要求中国未来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要发展,中国未来有的勘探开发技术将会被重点关注,而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投资资金也将会越来越多。关于讨论中国未来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国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展望

我们都知道科技进步始终是推进技术改革进步的最大动力。当石油产量较高时,资金大量投入用于推进技术的进步创新,而在现在石油产量较低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最小成本范围内,创造出最新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使我国的石油产业能够保持持续的盈利。而现在,由于国家的大量投入支持和相关的科学技术人才的精心研究,大大的推进了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刚刚起步,有的还只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们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微地震监测技术

微地震监测技术出现于上世纪的80年代。无源地震技术能够对天然或者是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的地震,一般来说是一到二级的地震或者说是更小的地震进行分析,实现考量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其效果的地球物理技术。微弱地震一般并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这些地震的信号很难用常规方法记录下来。无源地震监测能够在油藏位置记录这种微地震的地震强度(通常称为微震活动性),从而识别井筒周围断层和裂缝的分布,勘测远离井位的流体通道。这项技术无需振荡器或炸药等震源即可完成监测。无源地震技术通过设置检波仪来接有地震信号以及地震信息,记录由于生产活动诱发的微小地震。

无源地震监测技术不会像四维地震一样发生延时,能够实时监测油藏,且为分析和监测油藏流体运移引入了一种潜在的新技术,将油藏开发效率推向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无源地震监测技术主要用于油田开发的油田的动态监测,出游层的断裂面监测,可以有效的识别出断层裂缝,识别油田中的潜在的不稳定的区域,确定新的有效开采点。尽管现在无源地震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上还未得到有效的应用,但是它以其较突出的优点,渐渐地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相信未来无源勘探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监测的结果将会越来越精确。

(二)全自动智能控制技术

随着劳动者价值和成本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生活的高要求使得未来的石油的勘探开发技术必然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无需人工看守与操作。

虽然现在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智能化的水平,但现在的智能化程度远远是不够的,现在的智能化仅仅能做到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或者是根据实际信息对油田进行相关的管理,实现油田的整体监控。

而未来的全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是自动化更加全面化和综合化。新型的全自动化不仅能够将地下油田信息进行监控,还可以通过有关软件对油田的油藏进行模拟演练,通过预演,可以得到最佳的注采比,然后根据最佳注采比,通过控制装置,对每个油井发送有关,实现油井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的智能控制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风险,还可以石油开发更趋精准化。

(三)可以深入到储藏层的纳米侦探测量技术

该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微型纳米机器人来实现的,该种机器人十分微小,总体积估计只有人体发丝的百分之一,肉眼很难看到。在实际的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每次将会有大量的机器人注入地下,进入油田储存层,实施侦探开发。在下行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应到油田的流体压力,油田温度,油田形态等,他们可以将信息储存在安装在在他们身上的芯片中,在它们完成整个的勘探测量过程之后,经过对芯片进行分析,筛选,得到有关油田的相关重要信息,科技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信息画出整个的油藏图。

纳米机器人可以取代现在的地质导向一,在实施钻井前,经纳米机器人放在钻头中,在钻头下行的过程中,这些机器人可以被送入油井中,通过地面的远程信息连接装置,来了解钻井的下行位置以及下行的具体情形,可以以此来确定油井的边界和油井的油水分隔层。

纳米机器人以及纳米传感技术现在正在快速的发展,将纳米机器人实现工业化生产,已经被很多的国家的技术人员所重视,相关的实验和开发工作也在实施。在世界石油储量大国沙特,这项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构想,相关的设计构想工作也已经开始着手办理,相信不久的将来,微型机器人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中国在这一块领域上也能占据一席之位。

(四)数字化油田勘探开发技术

这种概念的提出是根据数字地球而来的。数字勘探开发技术所要求的科学信息众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数字化技术比较的困难,而且概念的提出非常新颖,现阶段很难将数字化技术完全实现。而这种假象目前也仅处于理论阶段。

结语:

石油工业的未来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也有很多构想来充分的实现技术上的更大变革。本文所介绍的几种技术仅仅占众多技术构想或者说还不成熟的但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的技术中的一小部分,每一项技术都在起步,而且都被工作人员所关注,但是现阶段的技术开发工作最困难的是很多技术问题在现阶段都是无法实现的,我相信,随着未来科学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完善,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也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的很多假象也都将会变成事实,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必定是高科技信息的渗透为前提的,没有技术信息的带动,根本无法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晶玫.数字油田:现状与趋势[J].石油科技论坛,.2007(02).

[2] 李剑锋,李恕中,张志檩.数字油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7).

[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编.石油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6).

第11篇

关键词:“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石油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95-02

“地质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一方面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然而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地质类”课程是地质专业学生学的课,与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很多学生的这一想法,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越是这种情况,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紧迫性就越迫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探讨了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地质类”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该类课程目前我校设置了油田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三门课程,从不同侧重点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油气藏特点与分布规律,油气层综合识别与评价,储层研究与评价方法,各类地质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基本方法等。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油田地质方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三、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

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

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

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认识

“地质类”课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给他们传授的是找到自己生活之路所需要的才能与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1]徐波.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续践[J].石油教育,2009,(1):79-81.

[2]聂翠平,李琪.石油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认识[J].石油教育,2006,(4):89-90.

[3]王凤琴.“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09-111.

[4]庞军刚,吴少波.传统与多媒体方法在“沉积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0,(3):78-80.

第12篇

关键词:专业人才目标模式

一、目前油田高级技术人才梯次结构,专业构成。

1、油田高级技术人才梯次结构

油田高级技术人才梯次结构由资深专家、高级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专家(油田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油田公司)、技术带头人(公司所属单位)、技术骨干(公司所属单位)六个层级构成。

2、专业设置

一级专业包括勘探、钻井工程、测井技术、油气田开发、采油气工程、三次采油、地面工程、化工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安全环保、水电信基建12个。二级专业细化为61个(略);

二、油田高级技术人才培训目标

培养核心人才的目标要紧密围绕油田公司技术发展方向,紧密结合核心技术人才自身需求,使核心技术人才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前沿,促进其技术水平和关键能力的持续提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技术专家需求情况表,可设定三个课程模块。

第一模块:基本能力知识培训模块

经过对100名不同岗位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经论证得出核心人才关键技能模型,确认以下九项关键技能目标:前瞻预测能力,技术决策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改进产品/服务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培训指导能力,职业心理与健康。

第二模块:专业技能培训模块

1、胜任岗位所具备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油田主体专业高级技术人才不但要掌握现从事的岗位技术,同时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专业技术。而某一领域相关技术涉及很多,以油田开发技术方面的内容为例(由专家论证)涉及内容如“油田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高含水油田开发技术,油气田酸化压裂技术,化学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等,其它勘探、钻井、新能源等技术略。培训可采取筹办技术大讲堂的方式,围绕某一领域相关技术,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技术,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内部的技术专家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培训和交流。

2、现从事岗位所需提升的专业技术知识:

由高级技术人才(以下称专家)根据岗位项目表提出本人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人事部和高培中心对每名专家提出的需求甄选2-4个需求方向进行汇总,选择相关院校,可以分3年进行滚动培训。

以2008年我们对油田物探、钻井、测井三个专业方向的专家培训为例,我们在技术专家上报的近50个培训需求中选出24个方向,聘请中国石油大学等几所院校的教授、学者24人进行一对一培训。

第三模块:思维拓展培训模块

1、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参观学习

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配套设施。因此技术专家在这里可以了解和掌握具有创新思想、或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的前沿成果,便于开阔视野,掌握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专家任职岗位方向选取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参观考察。如中国石油大学的“油气资源与勘探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实验室”;哈工大的“焊接生产技术实验室”等,还有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也设有与油田专业技术相近的实验室。另外依托企业和转制院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提高采收率实验室”等也可选择参观学习。

2、油田企业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参观考察

油田企业重点考察大庆油田,辽河油田,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大庆油田在勘探、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先进技术;辽河油田形成了先进的“稠油吞吐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特种油气藏勘探技术”等一批特色技术;长庆油田掌握了“三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这些油田各具特色,专家通过考察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高级技术人才培训模式

高级技术人才培训模式一般包括目的、目标、培训课程、培训方法等,这里仅从组织管理,院校与师资,培训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组织管理

由公司人事部和承办部门高培中心联合组成专家培训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组,明确分工。人事部负责下发通知,确定考察地点,培训时间,培训结束后对核心技术人才的考核;高培中心负责整个培训过程:包括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培训科目汇总,能力模型构建,制定培训实施方案、联系相关院校、科研院所,架起技术专家与院校、科研院所师资联系沟通的桥梁。

2、院校与师资

油田技术专家涉及的主体行业有“油田勘探、开发、采油气、三次采油、钻井、测井、地面工程、化工技术、水电通信”等,以上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领先科目、权威人士主要集中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十几所院校、科研机构。而选择培训地点本着的原则是,一是专业、师资优势明显。二是涵盖的专业相对集中;三是地理位置居中。根据这些原则选3-5个院校,涉及其它方向的院校,可将师资统一集中到选择的院校地点进行授课。四是要求院校成立项目组,安排好接待、参观与培训等环节流程。

师资的选择与沟通:第一步骤是项目组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项目组联系与沟通,发送专家培训需求的方向。第二步骤是项目组将所有师资的联系方式进行汇总,与院校师资沟通确认后,将师资的联系方式发送给待训专家。第三步骤是专家把确认后的培训方案集中发送给项目组,项目组对新产生的培训方案统一汇总,上报人事部。第四步骤是人事部根据专家的工作状态,分专业分批次安排相关培训计划。

3、培训方法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点对点交流互动、参观实验室、深入生产或试验现场等多种形式结合,实现学员能力目标的转化。

基本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方法:由于高级技术人才承担着本企业或部门的重要生产、科研任务,工作繁忙,因此应根据生产实际,可采取每一周集中1-2天培训一个项目,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经过2-3个月完成培训任务。训后专家要拿出心得体会或结合本部门、本专业撰写论文,以此检验学习效果。

岗位专业技术培训方法:专业方向一致的可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到本行业的权威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根据高级技术人才和院校老师的忙闲时间自行安排点对点培训。人事部和高培中心负责全过程管控,阶段性推进,整体化运作。培训方式采取

结束语: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首要突出提高能力,改变行为,引领科研和技术发展方向。因此需要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构建科学的品德、知识和技能构成的三维结构能力胜任模型,采取创新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效果评估。本文提及的高级技术人才培训与学术交流是经过实践,得到理想效果的全新培训模式,是石油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共同开展教授与专家互动交流研讨的模式,对推动人才培养与企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核心人才关键技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