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等教育体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描述功能,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全面地搜集、整理和记录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事实、事件和有关的资料,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予以完整地、客观地呈现,如实反映情况,说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该说,“是什么”和“怎么样”,是判明一个社会高等教育性质和特征的关键,是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其他功能的基础。
2.解释功能,即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不但要发现问题,而且还要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评价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测量尺度,能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横向比较以及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
4.监测功能,即通过高等教育指标体系中的数据可监测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转情况。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或修订有关高等教育的决策和政策。
5.预测功能,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已经占有的基本数据和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所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未来时期高等教育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时,应认真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确定该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应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时,可能会有许多指标可供选择,但究竟应确定哪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现象加以反映和分析,就要充分考虑选取该指标的目的和对它的要求。
2.科学性。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且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式。同时,在确定每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时(如对指标涵义质的规定等),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的根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且有实效。这样,才能真正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3.联系性。一方面是指所要选取的同类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同类指标中某一指标所反映的有关情况也应在该类其他指标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各个指标之间,无论是在其涵义、口径范围方面,还是在其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必须是连贯的。
4.统一性。统一性是指,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内部关系来说,同一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都必须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就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与外部的关系来说,还必须与其他有关的指标体系,如,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等,具有统一性。
5.可比性。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科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具有可比性,因为只有可比性的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可比性有两层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可比性;二是在具体使用方面也具有可比性,不仅包括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而且也要求所使用的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也要一致。
6.可行性。指标必须简单明了,易操作。
三、选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的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单项指标组合而成,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时,既要从整体上全面考虑该指标体系所应包括的内容、范围、框架和体系,又要考虑各个单项指标的名称、涵义、口径范围及计算方法等。
1.总体框架和内容。根据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确定该指标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范围;考虑如何分类、编排,推敲和设计其结构和层次;确定哪些指标是中心指标或核心指标,哪些是普通指标或一般指标。
2.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在确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名称和涵义时,主要应依据相应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的要求,便于实际操作。因为指标的名称和涵义往往制约着其口径范围,如“学生数”这个指标,有本科学生数、硕士研究生数、博士研究生数、成人教育学生数,以及流动学生数等,所以,不同的指标名称有其不同的涵义和统计的口径范围。
3.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一类是无须特殊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因为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表现为计数和简单的汇总,计量单位表现为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另一类是有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要求,来分别设计和规定其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
4.指标的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计算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以一段时间(年、月、日等)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另一种是以某一时点为计算的时间界限,如学生数通常是以学期开始时(或学期结束时)为计算的时间界限的。应用哪一种计算时间是由具体指标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来决定的。空间范围一般包括地域范围,也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关的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机构等。
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
要了解高等教育结构、过程和高等教育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首先需要考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所凭借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等,因为这些条件制约和影响着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拟定与实施,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设施以及其他高等教育资源等的供应与需求。该类指标主要有:①青年人口的相对规模;②成年人口的教育成就;③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19—60岁人群在就业、失业与离开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年限,等等。
(二)投入高等教育的财力与人力资源
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机构所占国家资源的比重、资金的来源及其用于哪些高等教育层次,以及所有受雇于高等教育部门的人员数量和比例。同时也考察高等教育的财政资金是如何通过教师转化为学生这一人力资源的。包括:①高等教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②高等教育财政支出;③师均教育支出;④生均教育支出;⑤按资金来源分的高等教育支出;⑥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比例;⑦高等教育生师比,等等。
(三)受高等教育机会、参与和深造
该类指标主要有:①高级中等教育参与率;②高等教育的参与率(包括公办、民办高校);③成人教育的参与率;④外国学生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和我国学生到外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出、入境的差额);⑤成年劳动者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类型与比例;⑥民办高校学生的辍学率,等等。之所以加入指标,是因为国际间的学生流动涉及到派遣国和接受国的经济支出和收益问题以及相应的人才外流问题。
(四)高等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
前几类指标的重点在于投入高等教育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高等教育的参与和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未考察高等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问题。比如,高等学校是否得以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将其精力用于学习,等。本类指标和下一类指标将考察这些问题:①不同类型的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定各种待遇;②民办高校教师收入的各种差异;③公立与民办高校教学设施的差异;④高校教师的教育成就及教学经验的报告;⑤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的报告;⑥高校教师在正常工作日之外参加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情况;⑦同类高校同一课程课堂组织形式的差异;⑧高等教育中学生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报告,等等。
(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
本指标有:①高校师生受到各种法律保护的比率;②校园刑事案件发案率;③上访、请愿等的师生次数;④师生流动情况的报告;⑤公、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辍学率的差异,等等。
(六)高等学校学生的成绩
该类指标有:①同类高校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学习成绩;②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③同类高校同年级学生该科目成绩上的性别差异;④同类高校不同年级间学生该科目成绩的差异;⑤不同地域同类高校学生的社会背景与该科目成绩的关系;⑥同类高校不同年级学生对该科目态度的报告;⑦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次数和比例,等等。上述指标将显示出学生某一科目的平均成绩和相对成绩,同时也将显示出课程设置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性别差异以及理解力这一背景。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受到学校的资源、教育过程和课堂环境的影响,包括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所能使用的资源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学生成绩是有关课堂、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但平均成绩会掩盖巨大的差异,所以,最好还要根据国际标准进行国际比较,同时还比较国内同类高校中学生成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差异。
(七)高等教育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产出
本类指标主要考察高等教育对整个适龄就业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产出,以及高等教育对不同人口子群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主要有:①按教育成就水平分的劳动力参与;②各级高等教育学生就业的收益率;③高等学校的内部收益率;④高等教育学生的失业率;⑤成人教育数量与劳动力规模之比,等等。
当然,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可能并不完整、深入和全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有些指标还应该再细化成几个子指标;有些指标还比较模糊,不太精确等。但上述几个方面的指标既有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方面的,也有具体高等教育发展各个层面的。如果将上述指标进一步研究并修改、完善,对上述几个方面内容的增减趋势进行动态的定量分析,就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衡量、监测、评价和预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供有关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庆芳,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要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M].ISCED1997.BPE—98/WS/1.
[4]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2—135.
《食品添加剂》课程中讲授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食品中要加入防腐剂?原因是可以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那么食品变质因素有哪些呢?有微生物和食品自身生理生化反应两个方面因素。微生物因素又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三方面。食品自身生理生化反应又包括食品氧化等因素。把一个苹果切开,苹果果肉的颜色会由白色变为褐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锈”。苹果果肉为什么会变为褐色?原因就是苹果果肉里含有多酚氧化酶,它们在空气的作用下,将果肉中的酚类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醌类物质所显现出来的褐色,就使果肉呈现出褐色。讲解这个问题,必须对这个知识点中所有相关知识都熟悉掌握。如果教师没有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很难讲好这门课。所以,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之前,要搭建好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的内容通俗化
《食品营养学》中讲授这样一种观点,使用节食的方法减肥法相当于自杀。这是什么机理呢?这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间的功能所决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人体三大供能营养素,人体的能量大部分由它们供应。人体在能量消耗时,首先消耗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蛋白质,最后是脂肪,也就是说只有在消耗掉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后人体才会消耗脂肪,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成分,很多重要的机体成分都是蛋白质。不吃饭,人体就会消耗掉蛋白质,对身体不好。对于这样一个知识点,本身是一些营养学知识,有些枯燥,如果能够使用通俗的话讲出来,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把人体比作房子,人体内的蛋白质就是搭成房子的木材,人活着就要保持体温,这要消耗能量,就像想让房子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就要在屋子里生一堆火,烧火的材料从哪里来?你吃饭,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就像你去外面捡了一些木头回来烧,你不吃饭就像把屋里的木头(蛋白质)取下来烧一样,有一天房子会垮掉,人体会出问题。借助这样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理清三大供能营养素间的关系。把科学的知识、乏味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需要一定的授课技巧,要善于使用比喻等方法,使课程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通俗的语言幽默化
《食品营销学》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引入该课程的。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现在,客户的需求是很高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怎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呢?你对待客户就要像追女朋友一样。女朋友想要什么,你满足了,你才能赢得女朋友的芳心。她喜欢“三高”--高个子,高学历,高收入。你身高一米八,大学毕业,年收入五十万,你能满足她吗?你可能说差不多,但我说不一定,因为这还要看你的情敌是什么情况,如果除了你以为还有五个人在追求她,五人中,身高最低一米九零,还有两米二的;学历最低硕士,还有是博士后的;年收入最低五百万,还有过亿的。现在你再判断你能追上吗?不能。营销也是一样,不仅要看客户的需求,也要看你竞争对手的实力。一个简单的比方介绍清了营销的本质以及营销各群体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这样讲,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应该会有大的提高。上课不是即兴演讲,幽默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幽默地讲好课,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推敲和钻研。
四、总结
关键词:实习;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医学;公共管理;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18-02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人数的增多,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校软件、硬件的增长与学生数的增多不成比例,导致学生平均教育资源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医学生以后在临床一线工作,没有扎实的学习难以保证以后临床的安全。另外由于现代法治日益健全,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从而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以人为本。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不再只是指令的机构,而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者,公民享受公共服务,政府行为以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注重顾客的评价,并运用换位思考保证行政行为符合公众的喜好。
2.治道变革。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行政行为中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而掌舵的方法则可以通过重塑市场,通过必要的措施影响私人部门的划桨。
3.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竞争才能保证有质量、有效率,可以让私营机构也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必要的反应。
4.重视效率。新公共管理通过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重视结果,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追求效率,追求效率应该成为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用人制度。新公共管理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制度,打破传统的无大错不得辞退的规定,这样才能提高政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尽职尽责,主动参与管理,避免一旦录取则高枕无忧、不去思变、固步自封的情况出现。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管理体现在对顾客负责和满意的宗旨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程序和方法,强调以事实为依据,采用绩效考评,并通过公平科学的程序和步骤提高组织效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文化和哲学,它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尊重民众的诉求,从而使管理更具人性化。
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服务意识缺乏。传统学生管理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主要手段是模块式、教条化管理,缺乏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塑造,另外学校将国家和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地位强势,认为学生应该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配合学生。
2.教学管理投入不足。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①大班上课,师资短缺,目前,医学院校理论课普遍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时可达200多人,学生上课全凭个人自觉,教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于是迟到、旷课、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课后也难以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②设备缺乏,平均资源不足,由于实验课堂学生数量大,且设备增长赶不上学生增长,导致学生得到的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视频教学,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3.学生缺乏权益保护。由于学校涉及学生管理部门众多,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低下,医学生课程繁重,课余时间少,很多时候不得不通过请假等方式办理各项业务。且学校缺乏专属学生权益保护部门,目前已有的学生权益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均隶属学校管理部门,其工作内容仅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学校日常管理,未能很好实现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4.管理系统缺乏共享。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以学生事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教学工作部门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工作重心,但各部门之间常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校层面,也很难做出纵观全局的有效的良好决策。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径
1.管理本质:以学生为中心。医学高等院校首先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培养优质医学生为其办学的根本宗旨,而非高校产业化,医学生的教育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探索建立一种合作共治的模式,增加学生自主管理这一环节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管理,例如社团学生权益部、学生管理委员会、班级心理委员等职位的设立,均是实现学生自治。
2.管理基础:构建合理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定位,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尽可能地完善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学生宿舍和教室配备空调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并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效率、节省学生的办事时间,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构建反馈机制,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3.管理任务:提升服务质量。高等医学院校的服务队伍应当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目前,大部分机关部门和教职员工还未形成服务理念,觉得自己是学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上下级的阶级思想,学校应当通过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逐步树立服务意识,把为学生服务当作自己的工作职责。此外,还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学服务的典型形象。激发员工的热情,提高效率。还要完善高校人员服务培训制度,设立各种平台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完善自我,服务他人。
4.管理提升:注意预防干预。医学院校学生课业压力大,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防患于未然,对征兆应该引起重视,还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处理好并减少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目标,把预防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就应该妥善处理,力求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医学院校培养了大规模的医学人才,研究和解决医学生的管理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生的道德素质、技术水平正面临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作为培养和输送医学生的重要而唯一的通道――高等医学院校,也面临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晓晗.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J].重庆与世界,2011,(21).
[2]蒋远喜,赵蕾.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学历层次,学位设置
高职的“姓氏”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姓“高”还是姓“职”,关系着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如果高职姓“高”,指向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无论从办学规模、学术影响还是办学体系上都很完善,特别是在学历层次的设置上,分别有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阶段,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学科设置跟不上岗位设置、学科摘要。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如经济筹措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文历史论文,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学历学位的层次设置及教育衔接问题上,即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历起点为本科,高职院校属于第四批专科类院校,学历为大专,两者之间融合程度较低。而这一现状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1、 “思想教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塑造,总体来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于高职院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差生,自制力不强,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先抓思想教育还是先抓文化教育”的矛盾中。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教育,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学历定位为专科,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高职学校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地方政府或社会更多关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学历考试及职称考试受到了诸多限制等。而社会地位的偏差导致了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远低于普通本科,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论文范文。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科目总成绩只有200多分,底子薄;他们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有着“易丧失学习信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特点。在课堂上表现为:少部分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有看课外书的,有趴在桌上睡觉的,有玩游戏的。教师们在授课中也常常处于“到底是抓课堂管理还是抓教学?”的困惑中。
2、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又更多定位于纯技能性教育,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常使高职学校学生在继续学业与工作的发展上受到诸多局限。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一部分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职业教育按普通本、专科教育层次进行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又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从而将专业技能、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尴尬境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业中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即学生因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学习深造上存在困难,或者又因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高职教育到底是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还是以“就业导向”为本位?如果仅以就业为目标,那么实践环节的教学就会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模练,学生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过分注重理论教学,那么又会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人文历史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又会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另外,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层次衔接不畅,高一层次在招生上并不以低一层次为基础进行,高职高专招生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至今未能够形成共识,中职和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是“终结性教育”。
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典型的两个国家。特别是德国,该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跟它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在德国,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设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每个人即可以先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先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3]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两者相互独立。同时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普通教育之间,又可以相互交叉和沟通。
日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普通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又分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系统专科阶段由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和短期大学组成,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招收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学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1-5年不等。日本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并设立研究生阶段的职教研究所, 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日本不同教育系统之间,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学分互认,同时也以学分互认的形式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使高职教育体系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也可以使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互交叉的状态。[4]
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迅猛加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性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论文范文。高职教育活动即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使高职教育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有机融合。
1、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如可以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项目实践教学法”等。如德国职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般会根据培训需要先设立综合项目人文历史论文,这些综合项目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每个学期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针对综合项目而开设,并在相关的课程中再由任课教师设计与综合项目密切相关的若干小项目加以实施,通过培训讲解及各课程若干小项目的实施,将学习到的技术、方法、技能、技巧、知识应用到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进而完成学期综合项目。[5]
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实现有机融合。
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双证制度取得的管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学生毕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那么在理论课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在技能训练中要加强理论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同时开设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可以逐渐上移,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分别设置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的高职教育,并像德国和日本一样给毕业生授予不同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土);另一方面,注重中职和高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衔接性,增强各层次教育的连贯性。如普及学分互认,使高职专科毕业生在获得一定学分后能直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直接升入普通教育体系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就读;最后,注重发展高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1]孙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北方经贸,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9年 03期
[2]钟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继续教育研究》,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0年 10期
[3]孙海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7年 02期
[4]谭诤,《二战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2009年33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之一
[5]侯文顺,《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9年 02期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学历层次,学位设置
高职的定位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高职定位在“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如果高职是指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无论从办学规模、学术影响还是办学体系上都很完善,特别是在学历层次的设置上,分别有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阶段,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学科设置跟不上岗位设置、学科摘要。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如办学模式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小论文,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学历学位的层次设置及教育衔接问题上,即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历起点为本科,高职院校属于第四批专科类院校,学历为大专,两者之间融合程度较低。而这一现状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1、 “思想教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塑造,总体来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于高职院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差生,自制力不强,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先抓思想教育还是先抓文化教育”的矛盾中。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教育,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学历定位为专科,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高职学校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地方政府或社会更多关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学历考试及职称考试受到了诸多限制等。而社会地位的偏差导致了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远低于普通本科,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科目总成绩只有200多分,底子薄;他们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有着“易丧失学习信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特点。在课堂上表现为:少部分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有看课外书的,有趴在桌上睡觉的,有玩游戏的。教师们在授课中也常常处于“到底是抓课堂管理还是抓教学?”的困惑中。
2、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又更多定位于纯技能性教育,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常使高职学校学生在继续学业与工作的发展上受到诸多局限。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一部分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职业教育按普通本、专科教育层次进行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又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从而将专业技能、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尴尬境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业中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即学生因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学习深造上存在困难,或者又因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高职教育到底是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还是以“就业导向”为本位?如果仅以就业为目标,那么实践环节的教学就会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模练,学生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过分注重理论教学,那么又会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小论文,又会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另外,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层次衔接不畅,高一层次在招生上并不以低一层次为基础进行,高职高专招生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至今未能够形成共识,中职和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是“终结性教育”。
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典型的两个国家。特别是德国,该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跟它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在德国,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设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每个人即可以先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先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3]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两者相互独立。同时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普通教育之间,又可以相互交叉和沟通。
日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普通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又分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系统专科阶段由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和短期大学组成,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招收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学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1-5年不等。日本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并设立研究生阶段的职教研究所, 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日本不同教育系统之间,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学分互认,同时也以学分互认的形式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使高职教育体系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也可以使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互交叉的状态。[4]
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迅猛加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性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活动即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使高职教育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有机融合。
1、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项目实践教学法”等。如德国职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先设立综合项目小论文,这些综合项目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每个学期针对综合项目开设相关课程,并在相关的课程中由任课教师设计与综合项目密切相关的若干小项目加以实施,然后通过培训讲解及各课程若干小项目的实施,将学习到的技术、方法、技能、技巧、知识应用到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进而完成学期综合项目。[5]
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实现有机融合。
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双证制度取得的管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学生毕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那么在理论课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在技能训练中要加强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同时开设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可以逐渐上移,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分别设置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的高职教育,并像德国和日本一样给毕业生授予不同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土);另一方面,注重中职和高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衔接性,增强各层次教育的连贯性。如普及学分互认,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获得一定学分后能直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直接升入普通教育体系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就读;最后,注重发展高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1]孙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北方经贸,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9年 03期
[2]钟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继续教育研究》,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0年 10期
[3]孙海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7年 02期
[4]谭诤,《二战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2009年33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之一
[5]侯文顺,《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9年 02期
Abstrac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of 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transit from discipline undergraduate to applied undergraduate. Its students mainly come from vocational graduates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two-year vocational courses. The "overpass" role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to provide students for the upward exten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high-end professional skilled gradu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its talent training model also needs to be changed with a view to convergence with the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关键词: 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体系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independent college;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Germany;higher educ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70-02
0 引言
2008年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1]要求:“从2008年4月1日起,全国独立学院在5年内符合条件的都要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也就是说,无论独立学院彻底脱离母校,还是由母校收回、办校中校的独立学院,都将失去母校 “金字招牌”的光环,这势必要影响独立学院的生存。独立院校面临的抉择是:仍作为学科型本科的下限,继续办 “三本”,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走出母校的阴影,办出特色。本文试图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征,探讨独立学院由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型的必要性。并对转型后的独立院校生源、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
德国中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共分为两大类学校[2]:一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高级学校、职业高级学校;二是升学导向的高级文理中学。他们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及职业学院组成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生源的保证。
1.1 综合大学[3] 学校类型:为研究型、开发型。包括普通大学和技术大学、还有医科、音乐、艺术、宗教、师范、体育大学等。以培养研究型、开发型人才为己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入学资格:一种是无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高级文理中学;另一种是有专业限制的入学者,主要是来自职业类高中,以及在专科大学学习过两年基础课并已通过中间考试者。但生源以高级文理中学为主。
学制: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专业设置:涉及到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毕业学位:自然、工程、经济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授予“学位(DIPLOM)工程师”或其他相应专业学位;语言、文学及部分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如语言学硕士、文学硕士等等;师范、法律、医学、药学、营养及神学专业则以参加并通过“国家考试”作为毕业标志,颁发相应证书,相当于我国的 “硕士”学位。毕业生也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制3年以上。
1.2 专科大学[4] 学校类型:技术应用型,主要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主要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专科大学的毕业生。
入学资格: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毕业生和满足综合大学入学条件者。后者需要在开始学习前接受1.5个月至1年的专业“预实习”。专科大学的教学是实践应用为导向的,基本学制为3-4年。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结束后有一次中间考试。通过考试的可以申请进入综合大学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按专业方向学习。与综合大学不同的是:专科大学采取跨学科与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不强调对学科知识的理论探索和分析。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双元制”模式在专科大学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
专业设置:重点为工程科学,特别是建筑、电气、机械工程以及经济、信息、社会(公益事业)科学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毕业学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授予“专科大学学位工程师”或其他相应的学位,相当于我国“学士”学位。专科大学没有博士授予权,但成绩特别优秀的专科大学毕业生无需取得学术性大学学历也可攻读博士学位。
1.3 职业学院[5] 学校类型:应用型,是“双元制”模式在高教领域里的延伸。其培养目标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入学资格:主要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毕业生、但有专业限制;少数与培训企业签订学习合同的高级文理中学毕业生。
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该类人才的特点是掌握较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工艺和方法、具有整体与联想的思维结构、具备复合型的职业能力及具有群体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
学制为3年,分为2级。第一级2年,为基础学习阶段,第二级1年为专业学习阶段。
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经济工程、工程技术、社会服务三大领域。毕业学位:学位分为2级。一是基础学习阶段(2年)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者可获得“经济助理”、“工程师助理”或“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我国“专科”毕业;二是基础及专业学习阶段(3年)都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可授予冠以“职业学院”的经济师、工程师或社会教育工作者称号,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毕业。
由上可看出:德国的各类高等院校不但有各自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衔接教育模式,可以用如下高等教育体系示意图1表示。
图1表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德国的综合大学对应着我国的学术型和工程型学校,而职业学院的第一阶段学习对应着我国的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我国尚缺乏的就是德国专科大学和职业院校第二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高等学校生源方面,升学导向的高级文理中学可以升入各类高等学校,但以综合性大学为主;除了综合性大学以外,若想进入专科大学和职业学院学习,需进行前期的职业培训补习。以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也可进入各类高等学校学习,但有专业限制。德国的专科大学与职业学院生源主要来自以就业导向的职业类高中、并需要专业对口。专科大学和职业学院都有中间考试,前者的考试、一是职业基础课结业考试,二是为进入综合大学“选拔”人才;而后者的、一是毕业考试,合格者是高技能型人才,获得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二是为第二阶段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习“选拔”人才。
2 启示
与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系缺乏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环节。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2.1 鲁昕副部长所指出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增加技术应用型本科环节,即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将独立院校定位于我国现代职业体系中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可弥补目前我国高等人才类型培养不完整的的缺陷,也符合独立院校发展的实情。
2.3 转型后的独立院校生源仍以中职毕业生和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学业修完两年的学生为主,并需要对报考的专业进行限制,也招收全国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应以其为次要生源。这样就可以打通职业类学校的升学通道,一是实现职业终身教育理念,二是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4 转型后的独立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即是中、高职教育向上的延伸,也为高端技能型专业研究生提供生源。
2.5 独立院校可以和目前的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合作(合并)办学,前一阶段(目前状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在读完两年职业基础课后,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独立学院学习阶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2.6 独立院校转型不仅是办学理念的转变,而且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必须从以前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
总之,无论从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独立院校发展的需要、还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经验,都应将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它的生源主要面向中、高等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作用是中、高职教育向上的延伸和为高端技能型专业研究生提供生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EB/OL].http:///flfg /2008 -03/07/content_912
242.htm.
[2]袁洪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对我国建设职业教育的建议[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1-9.
[3]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职教论坛,2005,3(上):62-04.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职教育指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的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主要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广义的高职教育指所有类型专科层次高等教育, 除狭义的高职教育外, 还包括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专科层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关键词】狭义的高职教育、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
【正文】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职教育指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的普通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主要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广义的高职教育指所有类型专科层次高等教育, 除狭义的高职教育外, 还包括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专科层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2004年4 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4 ]1 号),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了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在高职的发展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正在成为热点,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特定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因毕业生的去向不同而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分。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就职”教育,高职对应的社会阶层则相对低些,尽管在职业教育领域应处于就业的较高位置。因而说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应该表现在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开发综合性课程, 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 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充分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比如湖南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首创的“外语+ 专业+ 技能+ 创业素质” 的教学模式,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该校实行的“外语等级证+ 计算机等级证+ 技能等级证+ 职业资格证” 的多证书就业制度, 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该校目前已建设成为“全国十大万人民办高等职业学院”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崛起于90 年代,发展于90 年代末和21 世纪初。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类新兴教育, 历史相对较短, 体系不够完备( 目前只有专科层次) , 理论探索不够成熟, 对高职的认识不一致。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其类型特征是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 彰显办学特色。它包括目标定位,方向定位, 层次定位, 职业定位和能力定位等。定位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 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文章来源】/article/66/321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德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改革问题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中击下,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竞争力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改革高等教育体系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高等教育高度发达,成为各国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试图借鉴或复制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以改革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属于科层制模式。这种模式为德国国民提供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体系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政府高度控制高校运作、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性、高校之间缺少竞争等。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的竞争力,2002年德国修改了高等教育总纲要,借鉴和效仿美国知名大学做法,希望通过改革教师激励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德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科层制模式下的德国高等教育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有如下特点。
1.政府统一规定的薪酬体系
在德国高等教育科层制模式下,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并制定教师聘用的相关规则。教师的聘任由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决定,实行终身制。通常来说,高校教师属于公务员,工资由政府统一发放。教师的工资水平由其所属的学校级别(学校级别由政府决定)和教师的年资决定。实行多等级的、由基本工资加补贴构成的工资形式。不论工作类别和范围,教师每工作两年便晋升一级工资,一共可晋升15级。晋升的程序同样由政府规定。总体来说,这种薪酬体系是一个基本不受教师实际工作业绩影响的工资体系。
如果不考虑大学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国高等教育在薪酬体制上并没有机制去激励教师完成合同规定工作量之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幸的是,德国允许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统一薪酬之外的额外报酬。杰出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流动以增加收入及可利用的学术资源;另外,教师可以在校外获得工作机会。
2.人才流动及校外工作机会
在德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一般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除非他们竞聘到另一所高校。一旦竞聘成功,他们就可以与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商谈增加薪酬。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商谈工作条件,特别是研究经费、助手数目和允许的校外工作时间。应聘去其他高校的好处还包括教师可以选择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对于高校教师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工作之余的休闲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不同工作地点在校外获取报酬的机会不同。因此,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进行流动,德国高校教师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更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更多的校外工作机会。
3.助手使用
德国大学实行教授讲座制,教授是专业的权威,大部分博士生与大学签订临时合同并作为助手被分配给讲座教授。教授不仅决定合同的有效期,还对这些助手的博士论文进行监督和评估。此外,教授如何使用助手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助手不仅有责任完成合同规定的助教工作,还必须从事教授的研究和其他工作。因此,在德国大学中,教授可以合理合法地使用这些助手。这种机制对德国高校教师具有深远影响,即助手能协助教授完成研究工作以取得研究成果。因此,德国高校教师非常热衷于挑选最具才华和能力的申请者,以充分挖掘他们的人力资本。通过遴选和培养那些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助手,教授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项德国高等教育并不刻意强调的工作,即教授们发掘并培养了一批鲜有机会表现其卓越潜质的优秀学生。因此,德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乐于聘用那些持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这种现象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特别突出。
二、德国教师激励机制的改革与问题
2002年德国高教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用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代替原有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第二是引入教师薪酬与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的报酬机制。这两项改革措施均是借鉴美国知名大学的做法。
1.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及其问题
德国传统的博士培养采用学徒制模式。博士学位候选者由一名教授专门指导或与之合作来进行课题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没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但需要有两门非本系开设课程的成绩。在提交了博士学位论文以后,会指定若干门课程(一般三门)作为最后博士学位考试的课程,论文和考试均获得通过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博士生的科研锻炼,着重培养其在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传统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也存在较大缺点,即博士生对教授的从属关系局限了博士生的独立性和研究范围。通常来说,为了获得教授的认可,博士生需要帮助教授从事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获得学界的认可,他们又必须从事原创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可能不同于他们的指导教授的研究工作,有时甚至会出现相抵触的情况。此外,博士生还需帮助教授从事许多研究之外的工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去锻炼研究技巧和能力。
为了克服传统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的缺点,德国在2002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将博士培养正规化。正规化的博士培养计划效仿美国,建立研究生院,由系里的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生进行指导的义务;抛弃无课程设置的传统,开设一定数量的灵活多样的课程,使博士教育紧紧围绕修习课程、研究训练和撰写论文三个方面来进行;博士生的研究经费由学校资助,而不再是来自作为教授助手获得的薪酬。这种正规化博士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减少教授的权力和博士生对教授的依附,给年轻博士生更多空间,提高整个博士培养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德国在博士培养模式上的改革毫无疑问将减少教授的权力和主观性,但这种改革是否适合现行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却值得商榷。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德国相对平均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下,传统博士培养模式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即培养了一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优秀人才,并且这些博士毕业生非常受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一项对于德国、美国和法国100家最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学历情况的调查显示:德国有58.5%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博士学历,而美国仅有5.5%,法国只有4.1%。此次改革所确立的正规博士培养计划将限制教授使用博士参与其个人研究的权力,这将大大降低博士生对教授科研的支持,也将降低教授遴选、指导和培养博士生的动力和热情。相应地,潜在雇主对于正规博士培养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要求学院全体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的培养。这一举措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教授(个人或集体层面)能从这些博士生的成功中获得某些方面的利益;然而迄今为止,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学院层面上还没有形成能取代讲座教授辅导博士生的机制。
一些学者对博士生质量将下降的推测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术界已经通过和学术会议等建立起了一套普遍适用的对博士生进行遴选和评价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在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下,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也能保证博士培养的质量。即便是这样,新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并不能像传统学徒制模式那样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博士生。目前,大多数博士生都希望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们希望通过获得博士学位展示其卓越的综合素质。
一旦他们发现新体系并不能满足这一愿望,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即德国最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去国外留学以谋求自身发展。这就可能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才外流。
2.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及其问题
在德国,传统的薪酬体系相对来说不太受教师工作业绩和表现影响。2002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决定引入新的薪酬制度,即教师薪水将与其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这也意味着德国传统的薪水与年资挂钩的工资制度将被取消。新的薪酬制度规定教师薪酬由基本工资和奖金构成。基本工资是统一的,而奖金将与工作表现挂钩。奖金包括三个部分:(1)用以从其他高校聘请教授(或是为了留住在职教授)的固定奖金;(2)行政工作奖金(用以给校长、院长或委员会成员等有行政职务人员的奖金);(3)杰出研究或教学表现奖金。其中第二和第三个部分属于这次改革的新元素。新的薪酬制度对综合性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的薪酬做了不同规定,综合大学教授的固定工资为8300马克,平均浮动工资为2150马克;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的固定工资为7000马克,浮动工资平均为1850马克。这种薪酬制度把教师的工作业绩与报酬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意识。
为评价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四个指标:高校收入与学生总数的比例、自费生数量、定向培养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重、教师平均工资与地方平均工资的比值。
结果显示,得分较高的地区分别为莫斯科、莫斯科州、圣彼得堡、列宁格列州、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排名前七位的俄_斯联邦主体内广泛分布着国家重点高校,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在高校收入一项的优势较为明显。
在人力资本培育方面,主要评价两个因素:一是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职工平均工资与中学学历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二是高校毕业生在高校所在地区实现就业的数量。调查显示,排名前三甲的地区分别为图瓦共和国、萨哈林州和萨哈共和国。
研究人员解释称,排名结果与三个地区教育体系的特殊性有关。首先,上述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并不大,可能仅有一所大学和几所大学分校。其次,三个联邦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最为发达,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专著有不少,但大部分是从经济学或空间地理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专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或结构优化的论著较为少见,相近的研究散见于论文,主要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研究参考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全文阅读数据库。以“区域高等教育”、“教育结构调整”为搜索词,选择符合条件的论文共185篇。综观已有的研究,“区域高校布局结构、均衡发展问题”、“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等研究较多,下面便根据研究内容或观点的相近性进行归类并进行简单述评:
1.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研究张振助(2001)的博士论文重点讨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比较、宏观环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等;王新华等(2005)认为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高校过度地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导致了高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发展目标路径呈现较高的相似性和趋同性,脱离地方实际,缺少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等,认为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定合理的办学定位;贺祖斌等(2010)的研究则以广西为例,认为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适应性不强,应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构建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以提升落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而调整区域高校布局结构;李锦奇(2010)的博士论文以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研究范畴,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关系;刘六生(2011)的博士论文则主要以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结构与国家结构之间关系,或是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视角,探讨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理论问题。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从区域共生、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研究;需要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深入调查和时空比较,或是在系统收集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形式、科类和层次等结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高校发展之间关系。
2.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研究周振朝等(2002)认为高等教育只有立足于区域,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契机;张立新等(2007)认为组织制度是保障区域高等教育良好运转的秩序基础,区域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因此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构建协调机制,促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冒荣等(2010)认为当前各高校间无序竞争及非合作博弈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等方面,延缓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他认为区域集群是促进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应通过建立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公正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来拓展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黄敏等(2011)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综合实力、生均教育事业费、高校的规模等方面,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财政政策合理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等,可以通过制定与本区域经济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构建高等教育多元筹资机制、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等方式进行优化;严全治(2012)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区域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稳健发展。区域政府应该成为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之一,才能使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不仅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当,并与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匹配。政府在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理论上有三个方向,即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调整高校区域布局、调整高校区域布局的同时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认为改变目前不同区域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具体路径包括: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建成对欠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制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等。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探讨了区域高校在融入区域社会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调整发展方向、增加合作方式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综合而言,未来的研究重点仍然需要既注重宏观层面(譬如长三角、珠三角高校核心区与其它边缘区之间的关系等)的分析,又注重各区域内部的特定问题(譬如新兴高校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区域核心区的高校振兴、区域高校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等方面研究,引导区域高校按社会需要、层次清晰、特色突出、任务明确方向发展,进而明确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3.区域高校布局结构问题、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朱雪文(2002)的博士论文基于“价值—功能—结构”的逻辑,从高等教育价值的视角,认为高等教育的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高教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在价值实现上就会呈现出资源的竞争性,使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一方面趋向于集聚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而形成非均衡状态,而另一方面在地域分布上则倾向于均衡状态,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赵宏斌等(2007)从人口和GDP的角度分别研究了我国高校在省级、地级市区域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均衡性和差异性,并与美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认为我国高校在省级区域分布较为均衡,但在省会城市、地级市的分布有较大差距,即在省会城市的分布密度过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相比高校分布过分集中,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对高校布局重新进行规划;梁妮(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国际上衡量均衡性的通用指标即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工具,计算了我国高校规模区域分布的差异程度,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定性的分析法,探讨影响高校区域分布的因素,对高校区域布局的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议;刘丽(2009)则运用墒值法,对1998-2007年间各省高等教育发展实力进行综合测评,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逐步从内陆与沿海、北部与南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变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孙剑萍等(2009)以GINI系数理论为基础,从高校区域布局、高考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15]。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运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全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及省域内高校资源的不平衡矛盾并存。未来的研究需要以此为基础,更多地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政策创新与区域高校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宏观政策上引导高校按区域需要、结构分层、特色突出、定位明确方向发展的策略及其体制机制构建;需要加强省域高校与国内其它地区或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
4.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研究刘健(2006)以珠三角高校为例,认为珠三角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机会和威胁并存的局面,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明确高校和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校际合作及特色建设,发挥区域优势;芮国强(2006)认为在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发展路径及现实国情的双重制约下,高等教育需要贴近区域实际,构建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应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舒琴的硕士论文(2007)以高校三大职能为依据,将高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概括为:科研与开发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面向区域提供社会服务模式;郑存库(2007)指出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应以区域发展需要为基点,立足区域特;赵庆年在这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2008)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多元化,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既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分工与合作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指出(2008)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存在不均等、稀缺性、非同一性、寻求自身发展等特征,因此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此外,他对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模式也进行过探讨,认为(2009)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存在关联,这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主要体现在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建立的科类、层次、类型结构等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上,合作与分工是构建效益、规模、质量、结构之间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举措,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及诉求;指出(2009)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许多个性化特征,包括“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发达的经济—很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产出水平”相一致的模式等;胡赤弟(2009)对“学科—专业—产业链”进行了界定,认为“学科—专业—产业链”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高等教育与区域市场、经济、企业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或从全国的视角、或从区域的视角,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模式等理论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政府在统筹协调、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社会方面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综合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等理论,从高校区域空间结构的“形”与“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统筹协调与结构分层、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与集群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5.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研究吴绍芬等(2001)对高等教育区域化内涵进行界定,讨论了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耿涓涓(2001)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有两层含义:其一,高等教育系统是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二,区域政府、社会有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并有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不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将会成为热点;李波(2005)从国家、社会及大学之间三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认为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存在校企合作、大学园区、高科技园、中外合作办学、中心城市办学等模式;谢鹏的硕士论文(2010)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陈伟(2010)则以澳门大学建设横琴校区为例,探讨境外高校如何融入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认为横琴案例如果要成功实践,其战略安排和指导思想必须实现三大转变:从“以土地换大学”升级为“以空间换时间”,从盘活地缘资源提升为培育区位优势,从享受“政策利好”转换为彰显“教育红利”。此外,还须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好三大问题:吸引足够的生源,提升办学质量并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姚海娟(2011)以湖南省为例,讨论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教资源分布合理与否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郭贵春(2012)专门探讨了省部共建高校的发展问题,认为应明确这些高校的战略地位,认识其战略特征,并探索共建高校的战略出路。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涵、原则等内容,大多数的研究是从高校的视角,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或从科研成果的转化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等角度讨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田野式、实证式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实证、田野式的研究,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用实证、统计的方式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需要从区域政府统筹协调的视角,探讨区域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适应性及内在关联问题。
6.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及高校区域竞争力问题研究董友的博士论文(2007)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的视角出发,以河北省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组织内部冲突分析与协同机制、组织管理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管理行为与运作机制、组织环境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调节的政策工具和机制匹配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钱韦成的硕士论文(2007)以江西省为例,讨论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地方高校供给功能的视角,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江西省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物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职业教育等几个方面,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尚红娟(2010)则以上海地区为例,探讨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对教育竞争力的影响,认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地分析高教资源的分布状况、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高教资源、发挥高等教育竞争力等;肖俊夫等(2011)指出高校通过区域大学联盟等方式促进区域创新,推进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主动参与区域创新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发挥技术创新主力军、知识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和创新知识培养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助推器的重要作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视角,讨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内涵、特征等内容,明确了区域大学联盟等概念,并从完善组织制度、管理体制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和提升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仍然需要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将高校置身于区域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系统思考,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使高校的区域创新力及竞争力转化为区域社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从区域高校的竞争力研究过渡到区域高校的互惠共享机制及结构优化研究,需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聚集效应、网络式发展机制等内容。
7.高校与区域服务问题研究王锡宏(2003)认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完备而系统的机制予以保证,需要学校、学院、教师之间在政策、理念、措施等方面建立相互关联,进而构建区域高校内部激励机制、导向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自我发展机制等;贺小飞等(2004)认为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反映,而高等教育的区域服务职能则是其在社会服务职能上的空间显现。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加之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发展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日益重要和迫切;华长慧(2007)认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有利于转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高等教育制度、使区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匹配;贾立亮(2007)则专门从理工类地方高校办学的特征出发,分析区域服务的特点及模式,探讨了理工类地方高校在区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徐成钢(2010)提出了“基于协同式学习的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概念,通过对内涵实质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若干建议;杨甜的硕士论文(2011)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如何转变服务观念,或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方式等内容。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高校与区域社会全方位、网络式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需要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引导高校服务按区域需要、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方向发展的策略,分析区域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模式。
二、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论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新型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76-01
一、 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最主要和直接的手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教育的“心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从古至今,课程的改革一直都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规划,在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具体设置,是设计一套课程体系最初的一环,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后面各环节。
二、 我国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主要是模仿美国本科教育的2+2模式,即前两年偏重于基础教育,后两年侧重于专业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结构不能说是不科学的,但在中国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存在着各种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过窄。中国教育专业口径窄从中学文理分科开始,高考填志愿更加强了专业化趋势。而本科后两年的专业教育,其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色彩也非常浓,基本都是围绕本专业来进行,很少出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二)文科生理科知识缺乏,理、工科生人文知识不够。在中国,大部分文科生对最基本的物理化知识一窍不通;而基本的历史、写作和英语对大部分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头痛的事。
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国本科教育,但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却忽视了这一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了四年本科教育后仍然如此。
(三)实践能力过弱。就本科教育来说,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几乎都离不开课本来进行。相对于初、高中的填鸭式教学,本科教学也许没那么模式化,但仍然无法脱离过多的理论知识教育。纵观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实践性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少的可怜,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差。
三、 中国本科课程结构的改革
通过以上对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我国课程结构的措施。
(一)基础教育要更加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提升。在中学阶段基础知识积累之上,本科教育应从深度和广度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更好的吸收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根据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可适当减少基础教育课时,改变2+2的课程结构,变两年的基础教育为1年半,为后面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开设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建立跨学科的专业。不论是教还是学,都不能死抓住自己的小专业不放,要有将小专业大专业化得意识。
在课程结构方面,可以采取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其中一年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各类学科,从广度上为后半年的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必修课程。给文科开设实用性较强、相对简单的理、工科课程。为理、工科开设基础的政史地课程,加强英语学习。其次,选修课。增设文、理、工科知识相互融合的选修课程,让各学科学生能够从选修课中相互获取知识。最后,开展各类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讲座。
(四)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思想,其次才是在课程和教学环节上的改善。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能脱离书本,走向实际。在课程结构方面,可提供半年时间给学生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更好的了解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还能为学生最后半年的毕业论文提供题材,一举三得。
(五)大量增设选修课。可以先对学生对选修课程方面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查,然后根据需求来开设,以免造成盲目开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比如热门的选修课可以适当增开,冷门一点的选修课可以选择小班教学的形式等。
(六)分类型的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比较适合在大四最后半年进行,在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和半年的实习之后,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道路的规划,就能对学生进行分类。学校就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意愿为前提来为其提供各类的指导。
最后,根据以上的改革措施,再参考我国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过去2+2形式的课程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善,提出了一个“基础理论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应用培养――能力培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新型课程结构。即1.5+1.5+0.5+0.5模式的课程结构。
这种模式将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教育部分,这一部分从过去的2年变成了现在的1.5年,具体原因如上所述,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体系的特殊性。第二部分是专业教育部分,而这一部分又分为1+0.5,前面一年主要是对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普及学习,后面半年才是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三部分的半年是实习阶段。第四部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科辉.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谷闲林.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及体会[J].教学研究,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