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验式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验指的是人们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对活动全过程形成一定的体会和认知。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自身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从而增强对知识的把握。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涉及到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项目中,让那个学生亲身感受来获取体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之间、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重要就是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从而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
2、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亲历性。亲历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详细来讲,亲历主要包括心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心理层面的亲历指的是个体在心理上虚拟经历的事情,通常包括对个人的反思和对他人的移情性理解;实践层面的亲历指的是个体通过实际行动如劳动体验、角色体验来经历某些事情。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个体的亲身实践,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其次,个体差异性。从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主体之间存在种种差异,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体验也会各不相同。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引入体验式教学就需要从个性差异出发。再次,过程性。体验式教学的步骤一般有两步——先体验,后领悟。体验是一种过程,通过个体的不同体验,获取所学的知识,领悟则是最后的结果,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得出应有的结论,体验式教学才能够圆满完成。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在声乐课成中引入体验式教学
声乐教学作为音乐课的基本方面,是中职院校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声乐学习中引入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考虑到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音乐教师应该多维度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首先,创设表演情景。在学习《渔光曲》课程中,任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渔夫的角色,身临其境感受此时渔夫的悲惨境地,进而用歌曲表达出哀伤和压抑的情绪;再次,创设生活场景。创设生活场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学习《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课程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蓝天白云的融合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提升自身的爱国情怀;再次,创设游戏情景。中职院校的学生情商都非常高,表演欲特强,性格也都非常外向,因此,可以给他们机会展现自我,借助游戏环节来体会音乐,在愉快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音乐学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中职院校中,很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不受重视,学生也感觉枯燥乏味,这就需要引入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体验式教学的角度出发,任课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角色,真正“进入”到所鉴赏的内容中。比如:在讲授《黄河大合唱》一课时,老师可以问同学们一些问题,比如:有没有去过黄河?对黄河有啥印象?等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对黄河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前就形成自身对黄河的印象,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本首歌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其次,强化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体验相统一。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鉴赏方向,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更加深入地把握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次,音乐任课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对音乐的认知能力,确保认知的敏锐度,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充当向导的角色,处理好引导和自身体验之间的关系。
3、在音乐活动中引入体验式教学
课外音乐活动也是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首先,以兴趣为媒介,在愉快中体验。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各种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如街舞、乐队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独到领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其次,组织团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音乐鉴赏会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再次,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取自身体验,加深印象。音乐是听觉艺术,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部活动中。在聆听中体验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方式,灵活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
1.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单一而枯燥,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度较低,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体验式教学要注意树立三维教学目标,即为知识与能力(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lattitude&values),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视频。比如在指导学生对“运球”这一项篮球技能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NBA的相关视频或者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案例为学生讲解具体的运球技巧等等。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运球”技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育学习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2.借助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的流程通常为“课前锻炼—课中指导—自由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较差,体育学习热情度较低,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活动,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在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指导初中学生学习篮球“传球”这一项技能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游戏,将学生分为3-4个小组,在相隔一段距离内,进行两两传球。最快时间内完成全员传球的小组为优胜的小组,可以给予鼓励或者嘉奖。这种游戏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对体育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学习情感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对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摆脱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体育课。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为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1.教师观念落后
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对酒店管理的实际操作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的知识构架也仅限于理论部分,本身就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完美契合。而且部分老师认为,课堂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要想获得实践经验,就必须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气氛沉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裹足不前,无法培养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怎样才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头等问题。
3.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一直没有更新换代,仍然是很久之前的版本,这就导致学生的眼界受限,不能了解新的酒店管理方法。有些甚至是以国外的某些教材来进行教学,而这些教材中所选取的国外企业的教学案例并不符合本国国情,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实际运用中的适用性。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在《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一书中,作者英国国际培训专家柯林•比尔德提出,体验式学习是指人们在以往的体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经历或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中获得的洞察。我国对于体验式教学法并没有提出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看,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相关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被定义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从学生出发,设定某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亲自参与这个过程,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的。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握住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通过形式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酒店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酒店行业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知识体验教学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体验教学,该部分通常作为入门课程来学习。通过对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其本身对于酒店管理并不了解。同时,在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时,院校还应该组织相应的认知实习,让教师带领学生到酒店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对酒店的建筑风格、装饰细节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与酒店员工真正做到零距离,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获得对酒店的大致认识。
2.情景模拟体验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通过模拟酒店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来处理这一角色承担的某些工作,从而体验到该角色工作的过程以及工作的意义,这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酒店管理的操作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情景模拟体验教学中,教师则扮演着导演和教练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明确模拟情景的主题、内容、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目的,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进行。
3.实践训练体验教学
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酒店的相关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为了使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们必须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生产实习等等。除此之外,学生们应该利用寒暑假,到酒店实习,以体验与酒店相关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酒店管理联系起来,及时更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4.毕业实习体验教学
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前,学校应当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安排一次毕业实习。也就是说,让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星级酒店实习,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酒店的工作环境以及运转机制,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而且通过独立完成工作的任务,可以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体验教学成绩评定
体验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再是通过理论试题和实践试题组成的一张试卷,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两者中更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因此按照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的比例划分。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网络教学区的讨论活跃度以及体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期末成绩不只是考察理论知识,还加入了体验技能的考核,这就顺应了体验教学的改革需要。而对于每个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定,不再是教师一人评定,而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并且要保证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可以将评定系统分成几个小部分,比如知识表现、情感表现、方法表现等,分别进行评定之后再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评定结果更具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1.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限制酒店管理人才的成长。因此,为了向市场输入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保证人才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上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革新教学理念,其次是改变教师观念,最后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方能使高等教育向前稳步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实践已经证明,体验教学法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推动教学改革。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合作性
体验教学法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而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而学生们通过情感的投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因而更容易把握教学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可以体会到创新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由于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学活动通常是分小组进行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后,小组是在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组员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探讨与决策,会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意识也会有所增强。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主查询资料,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查询到的资料分析问题,并解决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不仅仅是要对操作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的心智得到提高,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要想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宜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通过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