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就业市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屡有发生,且有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择业的失信行为表现
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刻意地对自己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失实包装,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骗取毕业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纵观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疑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诚信行为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行为。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个别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简历、自荐信上“添油加醋”;还有的为了增强竞争力,涂改成绩单,隐瞒不及格记录,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不惜制造假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考级证等证件。另外,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而不履约。
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经扰乱了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真假难分,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毕业生对择业无所适从;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损了大学生的心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学习,一心想着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目前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形势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为求职成功,一些毕业生想方设法弄虚作假。
1998年,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已达1540-1600万人,乡镇企业实际失业人员达17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在1.5-1.6亿。我国现阶段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日益深入,失业呈现出突发性和大规模性等特点。结构性失业问题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更加尖锐地反映出来。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挑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社会是否能够保持安定团结等关键性战略问题。
因此,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反失业问题应当成为政策制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中小企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
尽管各国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有所不同,但中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基本相同的。各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5%以上的绝大多数;就业人数占60%左右;产值则占一半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在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在实现利税上占40%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90%以上。对于中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如表(1)所示。中小企业在企业数、就业和产值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以上几个简单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小企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中新的生力军,同时小企业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新增就业。
基于以上情况,各国都把如何促进小企业的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就业压力等问题,充分研究小企业在其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
II小企业的定义、特点和分布状况
一、定义:
各国对小企业的定义各有不同,划分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但这种对小企业划分的灵活性应该以不影响对小企业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为基础。
小企业体现的是一种现代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和要求。小企业过去是作为国民经济必要补充为人们所认识的。随着全球化和市场自由化的发展,对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小企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现出来。
二、小企业特点及分类:
对于不同种类的小企业,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下:
1.小企业规模小,投资少。正因为小企业所需投资不大,对资源获取的要求不高,并且投资与见效的周期相对较短,这成为了小企业高产生率的一个直接原因。
2.小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容易在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技术、产品及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因此小企业具有更强的抵御经济波动、保持市场活力的能力。
3.小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由于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相对大企业更大,这给小企业力求以新取胜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动机。以美国为例,在产品、服务、工艺和管理等科技创新的四个方面,小企业对服务创新的贡献率最高,达到38%;其次是产品创新为32%;对工艺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分别为17%和12%。
4.小企业不仅具有高产生率,而且具有高死亡率。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在获取资本、信息、技术等服务方面处于劣势,管理水平不高,这使得小企业生长阻力加大,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
5.小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强,布局条件要求简单,对资源获取的要求不高,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条件中。这使得小企业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善经济布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根据小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性以及其提供的服务的不同可以将小企业分为不同种类,如下:
1.高新科技型小企业。又可以再细分为信息服务类和技术创新类。前者主要从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增值服务。此二者随着互联网和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而上升势头迅猛。它们的主要特点为: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发展知识经济的生力军,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对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这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
2.生产型小企业。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加工型和专业加工型。简单加工型小企业主要从事服装、玩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其特点为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从业人员要求较低,其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劳动力方面比较优势的体现,所以这些小企业多为出口型小企业;同时此类小企业就业效应巨大,且受地域、资源等条件限制小,是缓解就业压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加工型小企业通常从事工业产品的专业加工,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
3.服务型小企业。又可以再细分为专业服务类小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等)和社区服务类小企业(如商品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家政、环保等)。专业服务类小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社区服务类小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服务类小企业都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除了以上对小企业的分类之外,还存在着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小企业,以"五小企业"为代表。这类企业应该在严格限制发展之列。
三、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人们过去的观念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是对手,小企业通常与大企业争市场、争资源,并以质次价低的产品和非正当的竞争手段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大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这是由于市场不健全以及小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所致。
小企业应该作为大企业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拓展,为大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产品。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合作在许多领域内都有着广阔的空间。应该提倡"以大促小"的模式,通过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一批为之提品和服务的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小企业的发展来进一步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
四、小企业与就业创造
小企业对就业机会有着巨大的创造能力,这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和间接扩大就业需求(就业的间接带动效应)。
1.直接创造就业机会
尽管小企业的规模小,但由于小企业的高产生率使得小企业数量大,从而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十分可观。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描述"净就业创造"的组成。
同时对于不同规模的小企业,其对创造就业的贡献也各不相同,各国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企业在就业创造过程中净就业创造率与企业规模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由表中可以看出,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就业创造过程中,就业人数在1-20人之间的小企业对于就业创造的贡献是最主要的,而这些企业又是最为弱小的,产生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更充分,如何帮助这类小企业,促进他们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就业创造有巨大意义。
对于不同行业的小企业,其创造就业的贡献也各不相同,如表(3)所示。服务性行业和小型生产企业在就业创造中占据了可观的份额,而此类小企业通常对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劳动技能要求不十分苛刻,所以小企业在吸纳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小企业能够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对经济生活的参与程度,改善弱势群体的劣势和边缘化。这一点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就业危机极具战略意义。
2.间接扩大就业需求
为了使得小企业具有良好的生长外部环境,其对各种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而这些需求的提供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完成,使得这些机构对就业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这些服务业可以由相应的小企业来提供,这就促进了小企业数量的增加。同时,服务的完善本身使得小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而使死亡率降低,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因此而进一步增加。
由上文提到的小企业适应能力强,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不同地区针对不同的情况发展相应类型的小企业,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增长。
3.小企业就业创造的特点:
由于小企业的高产生率和高死亡率,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其产生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所以小企业创造的就业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小企业发展所能达到的规模受到企业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EfficientScales)的限制。对于每一个小企业个体,其最小有效规模又各不相同。当企业规模小于此规模时,企业有增长的趋势,随着对最小有效规模的逼近,企业增势减缓,当超过此规模,企业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于是企业规模处于在最小有效规模附近振荡的状态。而最小有效规模是由企业对内外资源利用的水平所决定的,此水平又取决于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
小企业提供就业的质量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小企业的从业人员通常需要面对比大企业从业人员更多的问题,如:低工资、得不到必需的法律援助、工作时间长、工伤比率高、缺少正规的专业培训等。
由此可见,发展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不仅在短期内能够缓解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从长远来看,小企业对就业机会的创造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但要充分考虑到小企业在创造就业中所具有的特点,予以积极有效的解决,方能保证小企业就业创造的质量和数量。
五、有利于小企业发展的两大趋势: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和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网络经济的进程,对我国小企业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加速我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使农业走上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的道路,给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的小企业提供发展的契机,这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贡献巨大,同时为农业大省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小城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网络经济的到来对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网络经济本身将产生一大批从事网络设施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的小企业。间接地,网络的高度发展将使得信息流动更加顺畅、小企业获得各类服务的渠道得到了扩展,也可以通过网上订货、网上交易等方式打开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大门。这对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III小企业生长的障碍及如何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小企业在其生长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高产生率、高死亡率和最小有效规模限制等特点。小企业的高死亡率不仅对就业机会的创造不利,而且会影响社会生活环境的安定。要保持小企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高,就应该保证小企业的产生率大于其死亡率。提高小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帮助小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不仅要保证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的数量,也应该注重就业机会的质量。因此,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应该得到足够的支持,在成长过程中应该为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使其能够从中获取足够的发展养分;不仅应该关注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应该重视对小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权利进行保护。
一、小企业生长的障碍
对于各类小企业生长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产生率受到限制、死亡率得不到有效抑制和小企业的规模受到最小有效规模的限制。原因主要表现为对内部外部资源利用水平的不足,而这个不足主要是由外部市场条件和小企业本身管理水平直接导致。具体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对产生率、死亡率和最小有效规模都有影响的因素:
1.获取金融服务的困难。由于小企业本身的资信水平不高,大的金融机构在向小企业提供信贷时交易成本与风险都较高,这阻碍了小企业的融资,成为限制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缺乏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渠道;
3.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缺乏;
B.其它限制小企业产生率的因素:如在小企业登记和人员雇用上的限制;
C.其它造成小企业死亡率高和最小有效规模无法提高甚至下降的因素:
1.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低下,获取新技术困难;
2.信息不充分,获取信息的困难和成本都因为企业太小而增加;
3.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高;
4.业务过于本地化,狭小的地域和客户范围对企业发展限制明显;
5.企业本身发展动机不足。
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小企业,限制产生率、最小有效规模提高和导致死亡率高的因素又各不相同:
1.高科技型小企业,其产生率主要受到获取投资渠道和数量都有限的限制,同时知识扩散的途径不通畅同样造成了小企业获得新技术来进行创业的机会。而导致其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资金的缺乏,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有限、管理水平的滞后等因素;
2.生产型小企业,资金与信息的缺乏成为制约其产生的主要瓶颈,技术、管理水平低以及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高都导致此类小企业的高死亡;
3.服务型小企业,资金是制约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对于专业服务类小企业,其市场还未充分打开,使得此类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如何促进小企业发展
以上所列举了限制小企业发展的种种限制因素,为使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应该着眼于提高小企业对内外资源的利用水平。要实现此目标,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1)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供小企业利用;2)小企业是否有动机去利用;3)小企业以何种方式来高效利用。这就涉及了是否给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提高小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如何帮助小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来提高其对资源的利用水平。
针对此三个问题,应该根据小企业的不同类型从提高小企业的产生率、最小有效规模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入手。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团体及其他私有部门、大企业以及小企业之间的帮助与合作。
在帮助小企业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对小企业的发展应该同时兼顾就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扩大就业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同时政府在扶持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条件对小企业的扶持有所侧重,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地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把所有小企业笼统的看作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万能药,应该把小企业放到其所在的经济部门体系中进行考虑。对于那些就业效益巨大、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显著的小企业,政府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倾向性。而对于一些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良外部效应明显的小企业,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限制。
第二,转换政府职能,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企业的优胜劣汰通过市场竞争进行选择,而政府应该作为一个制度建立者、服务提供者、规范竞争行为者和纠纷仲裁者的形象出现。
第三,在关注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小企业从业人员的进行保护与帮助。
三、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A.政府充当的角色:
为了促进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应该注意以下方面,并采用相应的措施:
1.建立有利于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首先,从国家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补充部门,它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发展方向,所以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成为政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关键性问题;其次,在体制方面给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第三,保持国家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是发展小企业的必要保证。
2.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规范小企业发展环境。尤其是制定产权方面的条款,包括知识产权、权力机构定位、合同执行、公平竞争以及完备的社会和劳动立法。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好纠纷仲裁。
3.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和减免部分税种、提高税收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税收政策是对小企业普惠的。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都实行优惠税率,优惠税率一般都比普通税率低5-15个百分点左右,如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英国小企业公司税率为20%,比大企业少10个百分点。
4.财政政策。可以实现对部分行业小企业的倾斜,具体措施包括:对创造就业、研究开发、出口方面发展前景好的小企业提供政府补贴。
5.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可以带动小企业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尤其应该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6.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
B.提高小企业产生率措施包括:
1.提供金融服务。融资困难使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政府应该为小企业创造环境,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帮助小企业获得启动资金。措施如下:
a.提供贴息贷款、政府优惠贷款,解决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长期贷款难的问题;如德国的"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英国的"3I"公司等。此外,美国的SBA通过"小企业投资公司"也向中小企业提供少量的直接贷款。
b.贷款担保。是政府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其好处是减少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还款能力的担心,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誉,为他们提供较为公平的贷款环境;
c.鼓励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减低交易成本,扩大小企业贷款渠道,以便获得启动资金;
2.提供小企业孵化器,提供创业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服务。
C.减小死亡率、提高最小有效规模的措施包括:
1.提供金融服务:以上所列举的金融服务都可以作为小企业获取发展用资金的有效途径,此外还包括:
a.政府帮助小企业提高信用水平,包括:为小企业建立信用历史纪录、设立专门的担保基金;
b.鼓励小企业直接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设立针对小企业的股票市场第二板块。
2.扩大小企业进入市场的渠道和机会,促进小企业出口。
3.技术服务。鼓励和帮助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服务与培训。
4.信息服务。
5.咨询服务。向小企业提供政策、法律、会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咨询,对小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帮助其获得发展的动力。
6.人力资源开发。帮助小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另外在小企业死亡时,应该有足够的措施对小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帮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即使在小企业正常的发展过程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法权利也应该予以重视。这就要求政府:
⑴对小企业从业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⑵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⑶建立小企业推出机制,使小企业死亡时能够得到适当的安抚。
四、政府对不同种类小企业的不同政策
政府同时还应该保留自己作为监督者的职能,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规范对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所提供的服务。
对于不同类型的小企业,政府所应该针对其自身特点予以政策和服务提供的不同侧重点:
高科技型小企业。此类小企业由于风险较大,所以在产生时获取启动资金困难。这就要求风险投资的机制尽快完善与建立,并加快建立股票市场的第二板块,使小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直接获取发展资金。企业孵化器对于这类小企业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类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与通讯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信息增值服务业的兴起。此外政府可以对小企业提供转向政府补贴,支持其进行研究开发,如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德国设立了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专项基金,并制定"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政府应该十分重视此类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利用这些小企业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型小企业。此类小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限制是市场参与困难、出口机会难以获得,市场信息服务、扩大进入市场的渠道、促进出口等措施对此类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意义是巨大的。对于专业生产类的小企业,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需要也是非常迫切的,政府应该加强对这类小企业的技术支持,通过研究开发政府补贴鼓励其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完善。这类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关系非常强,政府应该建立良好的环境促进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良好长期的合作。
服务型小企业。此类小企业对于就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对于吸收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明显。根据各国经验,就业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补贴给接收就业人员的企业,以用于安排就业的各种费用(如上岗培训、学徒津贴等);二是补贴给自创企业的失业者,为他们提供一笔启动资金。
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对不同类型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支持措施。例如:
对于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地区,高科技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加有利的生长条件。资金来源可以多元化,尤其以吸收民间资本为主,重点依靠社会团体和私有部门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重点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法律环境。
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专业化加工类小企业能够更方便地得到来自大企业的技术支持和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机会,政府重视充当大小企业之间中介的角色,建立有利于大小企业合作的良好环境。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政府的作用应该加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抓住网络经济到来的大好时机,花大力气建设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扶持网络服务类小企业的发展,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设立政府专项基金直接为小企业提供资金,或通过提供低息、贴息贷款以及为小企业提供担保等手段使小企业获得充分的启动和发展资金。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不仅为该地区的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基础,更重要的是为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证。
对于农业大省,应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完善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的一体化结构,鼓励相关小企业的创立,并给与大力的扶持。集中为这些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其他各类服务,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对于不同企业规模,政府所给予的帮助的力度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就业人员为1-20人的微型企业创造就业贡献最大。政府要致力于扩大就业就必须重点给与这个规模的小企业以帮助。这类小企业在产生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多,他们更需要资金、信息服务、进入市场的机会以及管理和技术的咨询等等。政府在帮扶这类小企业的时候,不能因为其规模小而忽视他们的作用,把对这类小企业的支持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政策上的保证,给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为他们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
为了让企业能够在政策制定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声明权利,就应该允许小企业的利益代言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五、社会团体和其他私有部门充当的角色
他们可以作为政府职能的必要补充,在技术信息支持、人力资源开发、非国有金融机构建立、信贷服务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甚至可以发挥主导地位。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对小企业进行服务,也可以独立完成服务职能。
六、大企业充当的角色
大企业可以发挥自己在信息、技术、管理、市场方面的优势,向小企业提供帮助,或者以通过与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帮助小企业生长。比如通过与小企业签订长期服务或供货合同使小企业获得增长的机会,可以向小企业派遣专家、技术人员在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大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小企业是自身向更加专业化的领域进行拓展的有效合作伙伴,与小企业的合作对于大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将增加大企业帮助小企业的动力。
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支持所需要的激励也可以来自政府对大小企业之间合作所提供的优惠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七、小企业自身所充当的角色
小企业本身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对内外资源利用水平,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
小企业之间应该充分合作,形成协会、俱乐部、商会等组织,共享技术、信息和经验。通过相互担保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从而拓宽融资渠道。小企业自身形成组织可以使小企业原本分散的力量集中,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小企业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更有力地维护自身的权利。
同时,小企业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积极进取,建立企业扩展的内在动机。鼓励首创精神、树立环保意识、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这需要通过鼓励企业家和各类员工进行学习,以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现。
IV结论
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产生率受到限制、死亡率得不到抑制以及企业规模受到最小有效规模的限制。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又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内部外部资源利用水平不高。而导致后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外部环境的制约和本身管理能力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小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创造就业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兼顾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促进小企业生长过程中,政府应该作为一个制度建立者、提供服务者、规范竞争行为者和纠纷仲裁者的形象出现,从提高小企业产生率和降低小企业死亡率两个方面出发,主要可以通过相应的财政、税收、法律、和各种服务为小企业的竞争和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于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应该予以不同的侧重,并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扶植措施。同时,大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私有部门以及小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积极的合作得到互惠互利的结果,这种合作也需要政府从中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和法律法规积极加以推动。
最后,政府还应该保持自己作为一个监督者对各种服务进行评价和规范,同时保护小企业员工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就业市场供求现状的分析,认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如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的模式是配置效率的增长、产业因素等,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建议。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陕西就业总体绝对数量是增长的,但增长速率下降,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具体到各个层次又有所不同,就城乡看,城市就业增长率高于乡村,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就业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
一、陕西就业供求现状分析
对陕西就业市场的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供给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弹性几个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从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和就业弹性几个方面分析。
(一)就业供给分析
1.供给总量。200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为367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2588万人,1990年~2002年间,陕西人口增长了11%,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7%,二者之比为1.51:1。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仅为73%。①如果再计算农村和城市的隐性失业人数,则可得到如下结果:农业隐性失业的测定可用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如果有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看作为农业隐性失业,按此方法计算的农业隐性失业率为10%~16%。0城市隐性失业的测定可以从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一次“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所得数据中看出,该数据显示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左右。据此推算,陕西省的隐性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陕西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如果按80%计算,则陕西的失业人数合计为410万人左右。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在土地、资本等资源都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人口的相对充裕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供给结构。2002年陕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的53.5%,第二产业从业人数30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6.5%,第三产业从业人数5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0%。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这是中国多年僵化的农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结果。如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准农民搞其他副业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生产空间。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了纠正,但仍存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许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农村人口的户口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这些制度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农村人口转移的成本。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
3.供给弹性。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的弹性。在特定的工资水平上传统部门可以向现代部门提供无穷无尽的劳动力供给。在现阶段,由于劳动力绝对数量很大,而现有的现代部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认为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二)就业需求分析
1.就业需求总量分析。从国民经济账户讲,供给恒等于需求,即G=L*P①;G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力人数,P表示劳动生产率。由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劳动力需求量L叶=(1+g—P)k一】②;g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k一】表示上期劳动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劳动力需求量。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与供给人数相比,失业人数为410万人,约占劳动年龄人口的16%。
2.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最常用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近20年来,陕西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详见表1)。
陕西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就业弹性却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单个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是总弹性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年就业弹性系数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19这表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3,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8,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57。该数字表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第一产业但幅度降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
3,劳动就业贡献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时期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它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就业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出现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资本深化”现象,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
二、影响陕西就业的因素分析
陕西就业市场不仅存在总量的不平衡,如供过于求,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如产业就业结构的不对称,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第一产业却集中最多的从业人员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托达罗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导致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快于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速度,失业因此更为加剧。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测算,陕西城市化水平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20位,与人口规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较,比福建低20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被强化而不是减弱。与此对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职工,更别提保险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进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确定性增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减少,同时农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费需求受到极大制约,消费不足必然会影响投资需求不足,因为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二)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虽然是持续高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放缓,1978年~1989年陕西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3%,1990年-2002年的增长速度是8,7%,④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所谓配置效率的增长是指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或者从内点向边界移动。而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指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反映到就业的增长上,随着资源的配置逐渐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增长速度下降,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三)产业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不够,专业化程度低。根据卢中原(卢中原,2002)的研究结果,就全国而言,陕西的专业化程度由1990年的第15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25位。⑤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1980年陕西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到2002年则提高到66.5%。@而同年全国重工业所占比重约为61%;就比较优势行业而言,1997年农业是它的比较优势行业,在第二产业中,金属矿采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排名前两位的优势行业,而第三产业中占主导优势的产业虽然有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但行政机关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普遍比较突出。∞由于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在陕西形成比较优势的较少,结果是资本的回报率低,工业化水平降低。
其次农业发展滞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的投入还是农民应具备的人力素质上,陕西都比较滞后,农业的滞后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体制改革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劳动力名义需求与劳动力有效需求差距缩小,反映在统计数字上是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出现不一致。我国的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名义就业人数,并不反映企业的有效劳动力需求,因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并非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它还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负担。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一部分人员失业,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时,企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对冗员的充分利用,从而反映在统计数字上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
三、政策建议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具体针对陕西而言,有以下几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为生产效率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解决陕西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平稳有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变为生产效率增长。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的本质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者说城镇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没有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而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动力,现代化也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产业聚集到大中小城市来或聚集到城镇来,才能解决人多地少,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城镇化应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相适应。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类型看,三次产业内部都有潜在的就业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产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是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陕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应考虑将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科技运用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四)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斯锵的占典经济学理论提叶LI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够使社会褊利最火化;劳动分工对f-It-产率的增进恩有积极作用。这里劳动分工既包括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社会内部分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很多的不相容之处,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建立符合专业分工的大中小企业体制,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转换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无疑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而活跃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它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缺陷和环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关键问题是融资困难和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带来了曙光,陕西应积极为中小企业创造环境,制定政策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地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求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目标营销战略,重点从综合运用营销的4C''''s组合入手进行开拓就业市场的策略研究并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等有力措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切实发挥桥梁作用,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高校近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单位来吸收毕业生作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可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场意识,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开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研究,营销理论不仅可以为企业所运用,而且能被各种组织运用。正如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通过对“高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等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普通高校作为一个主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面临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因此,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制订一些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的政策引导措施;用人单位需转变用人观,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学生自身则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作为高校需要在全校开展“全员营销”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员树立营销意识,运用营销理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
2.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这有利于减小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帮助学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再结合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其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塑造他们在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2营梢组合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4P''''s<Product,Price,Place及Promotion)在营销学中占主导地位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现在正被逐渐抛弃,新的市场营销组合—4''''s(Consumerwantsandneeds,Cost,Convenience及Communication的组合)则大行其道。在选择好目标市场后,高校利用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积极开展营销活动,为毕业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2.1用人单位的禽求
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同时,其人才产品又要服务于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加大市场研究力度,科学地预测市场走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院校的整体运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信息等。根据以上信息,开展人才需求动向研究、人才规格研究与设计、确定就业目标市场与人才市场定位、就业市场竟争分析、新专业的开发与老专业的改造、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并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切实了解其需求。
2.2.2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业市场跟一般的产品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格是由毕业生本人跟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会考虑招聘的毕业生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不同的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毕业生通常会结合个人实力和所学专业,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业等因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较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业市场,招聘和应聘双方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忽略对方的需求,这不利于双方达成就业协议。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促进双方达成就业协议。
2.2.3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方便
随着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势头的增长,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随之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为其招聘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的就业部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向目标市场提供毕业生情况的同时向毕业生反馈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寄发用人需求登记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广开信息渠道,利用网络举办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就业部门的指导功能,给予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2.4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其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工作。
第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二者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需要高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走访活动,如主动安排用人单位进校作专场招聘宣讲,请一些重要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报告会,开展“毕业生暑期实习双选会”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
第二,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竟争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保持与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用人单位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沟通的连续性、经常性,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毕业生。
2.3曹梢队伍的建设
营销理论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而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现实保障。
首先,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就是学校的市场营销部门,关系学校的长期发展。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新特点,根据这些新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扩大就业部门的规模,细化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质。
其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辅助队伍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校内形成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通过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邀请他们来校招聘人,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就业教育,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举多得。有了辅助队伍的参与,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而且将更为有效。
(一)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指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彼此之间的不了解,导致双方因无法准确了解对方的情况,而出现需求与供给失衡的状况。一种情况是,掌握较多信息的用人单位为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益,通过隐藏其真实的劳动力需求,以较低的工资率进行招募,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若信息对称,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都彼此了解对方情况,他们将以均衡工资率(Pe)促成交易,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量(De)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Le)刚好相等。因就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利用其信息优势,通过隐藏其真实需求的方式,以低于均衡工资的工资率(P1)进行招募,劳动力供给量自然由(Le)下降到(L1),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失业,见图2。另一种情况是,由于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不了解,就业期望过高,以高于均衡工资率在就业市场求职,因用人单位无法满足其要求,从而导致失业。即:由于高校毕业生信息不对称,工资要求(P1)高于均衡工资(Pe),为此用人单位只有将劳动力需求量由均衡状态下的(Le)下降到(L1),从而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无业可就,见图3。
(二)就业促进政策不合理为保护与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弱势劳动群体的权益,世界的众多国家或地区都通过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并强制施行。所谓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这一政策有利于保护文化层次不高、技术技能低、身体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就业权益。与此同时,若“法定最低工资”政策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就业的反向影响:即最低工资要求下雇用的劳动者,其生产效率低于边际生产效率,企业就会倾向选择技术较高、生产效率较高的劳动者,从而无形中减少了弱势群体在就业市场的生存空间,并产生法定最低工资就业负效应。即:“法定最低工资”(用W1表示)下的高校毕业生生产效率因低于熟练工人的边际效率,企业在等成本的情况下,必然减少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由Lo下降到L1,见图4。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相关政府部门还会出台一些与就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相关的产业、企业、个人进行减税或免税政策。但是,与就业相关的税收政策若实施的不合理,不仅不能起到就业促进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减税,能产生较强的就业扩张效应,企业将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而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减税,则会产生排挤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导致企业减少劳动力需求量;对低收入人士减税,能产生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从而间接促进企业增加劳动力雇用量;对高收入人士减税,则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较弱,难以扩大就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就业减税优惠(T)时,因其生产效率主要由劳动者贡献,为此,减税就相当于工资率下降到(Pe-T),工资率的下降,劳动力需求就随之上升,由L1增加到Le;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因其生产效率主要由资本、设备等产生,生产的物力成本占绝大部分,为此,企业更愿意将减税的优惠(T)用于物力资本的投入,由原来的M1增加到M2,而对就业促进不大,见图5、图6。
(三)就业市场存在歧视行为由于社会观念、国家制度、历史因素等方面的作用,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同人群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进入劳动力市场渠道的差别,导致不同群体在就业部门、职位以及收入上呈现差异。从事较差的工作的人中,有些并不是因为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而是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的歧视所造成的。因为,很多一级市场的工作只要具有较低的能力就足够了,而二级市场上的有些工作却需要较高的技能;与此同时,很多工作技能并不是寻求工作的先决条件,其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的,从而顺利完成工作的。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造成进入“工作条件好、工资高、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升迁机会多、管理过程规范”的一级市场,重点讲究的是与现有就职群体的信赖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相容性,而不只是工作技能等自身素质的高低。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由于部分企业对某一类别的高校毕业生(如非211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歧视,虽然他们与211高校毕业生在Wb工资率下,也能取得同样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企业通过降低就业需求如由D1降低到D2,而使他们只能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否则,部分非211高校学生若不能忍受这种歧视,只有失业,见图7。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一)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随着通信、互联网、超级材料等新知识、新技术的涌现,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只有在均衡的就业市场,信息对称,高校才能培养出适应需求的人才,毕业生才能端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并取得职业发展。首先,重视就业信息搜集、整理、分享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因不了解人才需求,培养的毕业生无业可就;用人单位利用信息优势,人为制造障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毕业生因不了解就业形势,不知如何找工作;诸如此类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应树立新观念,重视就业信息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列入重点工作来抓。其次,加强就业问题的规律、趋势研究。为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及时获得科学的就业信息,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就应当加强就业的规律和趋势研究,把握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展动向。与此同时,还可让从事就业信息工作的人员明确工作的方向与重点,从而科学构建相关的组织及其信息平台;以及用人单位调整人才需求方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再次,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搜集与处理方法。当前,仍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高校负责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分析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虽然高效并且操作性强,但由于难以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信息缺乏一定的信度。现加上有些高校搜集与统计方法的传统性,也导致就业信息缺乏时效性。为此,积极引进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就业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非常有必要。最后,深化就业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搜集与统计,最终的目标不在于统计的科学性、严谨性,而是为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实训设施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就业指导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学生进行择业与就业决策提供数据,为用人单位进行人员招聘提供帮助。为此,就业信息平台,还应加强可读数据与对比数据的处理,并及时将其反馈在平台上,以供教育决策、用人决策等。
(二)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促进供求均衡首先,改变就业政策的制订思路。通过当前国家、省、市出台的众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制订条款时,大多基于服务国家、促进稳定的思路,政治功能、社会功能考虑得比较多;而从经济学,尤其是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均衡的比较少。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较多地考虑如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无可厚非,但随着个人及组织主体意识的增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越来越强,忽略市场均衡,将难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其次,基于市场均衡的角度制订就业政策。高校及相关部门,一方面应重视研究就业市场,深入调查研究当前就业市场的均衡状态,找到影响非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商品价格导致的需求问题、还是工资率导致的供给问题、或是毕业生的生产效率问题,等等,从而通过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应避免本本主义,仅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考虑就业问题,既然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最重要的主体,在制订就业政策时,就应当考虑它们的利益,积极发挥其促进市场均衡的作用。在当前就业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更应该如此。最后,整合其他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均衡。在一经济体内,任一经济变量的变化都将影响市场均衡。为此,高校及相关部门应积极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相关经济政策,在此基础上,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以适应劳动力的需求趋势。另外,高校及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参与到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的制订中,以使相关经济政策能更好地考虑到就业市场的均衡问题。
论文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状况和相关需求标准,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校就业工作。方孩对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单位进行了就业需求状况问卷调查。拮果发现单位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对学生的精神品质、综合能力、在校情况等都有较高要求,而且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教育学生自我定位。枯格学生、学校、单位乃至国家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在内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分配模式不复存在,国家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大学人学率的提升,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自己还存在那些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于2005年4月对西安市人才招聘市场的73家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标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71个单位,分别为国家机关6个,学校9个,科研单位5个,国营企业7个,乡镇企业5个,私营企业16个,外资企业6个,合资企业6个,其他性质的单位11个。其中46个单位来自于大中型城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才主要需求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方式填写,包括内容:①招聘单位的一般状况、招聘途经及工资待遇等;②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包括一般情况、专业技能、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在校表现、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多方面;③招聘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以Excel数据库方式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1单位招聘途径和工资待遇
67.61%的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其中35.21%的单位倾向于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的形式,个人推销方式也占到4.22%的比例。50.70%的单位给予毕业生月薪1,000-1,500元,38,03%的单位工资待遇为800一1,000元明,1,500元明以上的工资待遇仅占11.2706。
2.2单位对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标准
精神品质:单位最看重的单项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实干精神(占28.16%)、敬业精神(占26.7606)、诚实守信(占23,94%),然后依次为团队精神(占5,6306)、社会和工作责任心(占4.2306)、竞争意识(占2.8206)。
综合能力:单位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识技能(占31.00%)、实际操作能力(占31.0006)、创新能力(占28.71%)。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也体现出了不同,企业最看重的前三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占36.6206)、专业知识技能(占28.1606)、语言表达能力(占26.76%),事业单位前三名依次专业知识技能(占33.800})、创新能力(占26.760.6)、实际操作能力(占23.9406)。
在校情况:单位最看重的在校表现前三位的是学习成绩(占28.1706),获奖情况(占26.7606),身体素质(占25.350),70.42%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
2.3单位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占33.80、面试技巧训练(占3106)、教育学生自我定位(占28.17%),其中84.21%的企事业单位着重倾向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而66.67%的外资、合资、私营等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做好自我定位。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单位承诺的月工资待遇为800-1,500元,而在我们前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系列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月工资待遇高于1,500元,企业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来看,用人单位加薪的期望值很小,而且即使有这种可能,其幅度也不可能达到大学生的预期值。因此,主要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就业时选择现实的应对之策。另外目前单位选择以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就业途径还是比较单一,招聘单位应当拓宽招聘途经,将其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对于毕业生而言,应注重面试技巧积累和就业准备工作,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专业技能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很看重的用人标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及精神品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干精神、诚信、团队精神,还对毕业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比较务实,能用自身所学切实为单位做出成绩。所以毕业生应在日常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侧重培养务实精神,加强社会生存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情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单位对于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要求已经居于次位,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已经不作为优先参考条件,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较前有所下降,较一般同学并没有过高的优势;其次,在大学生求职制作简历时,作假声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单位对学生干部及党员等条件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从前。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分析目前局势,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努力谋求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特别是英语),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有的学生英语已经过了四级或六级,但还是缺乏必要的口语交流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4思考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能吃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重视专业学习,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专业加强社会实践,增长专业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善于培养自身的特长。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有潜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就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用人单位应吸引人才加人,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跳槽”成为影响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经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决定性,用人单位片面强调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短视行为,一定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全局观点和战略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宝贵财富,接收大学毕业生是事业的延伸和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用人单位应尽早树立起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招人、事业引才、机制育能”的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在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创造条件,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是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与人才市场的网上交流平台,提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签约的条件等等。
面对就业工作的压力和挑战,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全面就业指导体系就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助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提供职业信息和进行职业素质培训的过程。高校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瞄准社会需求,紧盯市场变化,利用就业信息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能力与单位需求的结合。其次,将就业指导切实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大一时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新生人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大二和大三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大四时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指导,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共同引导毕业生合理做出职业选择,而作为特殊的医学类学生,在大五时还要注重处理好就业和临床实习中的矛盾。构建全面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就业指导。首先组建一支稳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努力实现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化发展,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专业化的水平;此外高校要发动所有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发挥机制优势,发挥教师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推荐作用;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联系校友、相关单位和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一)目标市场饱和度高,市场定位缺乏特色
就工科专业来说,现阶段的工科专业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各大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专业。由于当前整体需求不足、同质同类专业的大量重复设置,就业市场饱和度偏高,同类“产品”竞争异常激烈。部分高校虽然品牌认可度比较高,但是并未清楚地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并未充分发掘本校工科专业独特的就业市场。有些高校虽然意识到专业高端就业市场的重要性,但由于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偏差、高端企业人才需求壁垒高等,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单位“招聘难”、学校“推荐难”的并存现象。以东北大学信息学科为例,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因此毕业生期望值较高。然而在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许多学生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造成“错峰”现象,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市场策略碎片化,缺乏整体规划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生产出的商品,且不考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性质上的不同,那么高校就业市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则与企业的市场工作有极大的相通之处。一般来说,企业的市场工作不仅涉及产品定位、市场开发、品牌塑造,更要注重销售体系的完整性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等。而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工作虽然涵盖了就业信息处理、就业服务、就业基地建立等诸多方面,但仍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营销”。相对于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的多元化需求,就业市场策略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层次性、针对性,这也正是当前很多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不畅,反馈效果不明显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合理就业。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反馈效果的瓶颈问题:如人才培养反馈主体过于单一,未引进第三方机构,专业性较弱;人才培养反馈的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多数高校仅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待就业率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意识不强,或反馈信息不及时、内容单一,或人才培养其他环节参与缺失,或反馈信息无法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造成了“高端进校,但人才甚少”和“高端逐渐离校”的恶性循环。
二、高水平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定位应与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定位相一致。而高校就业市场的定位是由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的。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定位则是指高水平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目前其他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使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据相应的位置。现实中的一些成功案例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如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在巩固冶金、矿业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力发展自动化、计算机等新兴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为采矿冶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国家主流行业及重点领域输送科技精英。近五年来,到上述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从46.3%提升到59.4%,在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精英。[2]
(二)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
从顾客满意的角度,满意感来自于期望需求与实际感知的统一。[3]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不仅要体现就业市场本身规模与质量的并举,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转变到关注他们的可能性发展,关注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将逐渐呈现“个性化定制”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培养自己的能力优势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能力储备。如东北大学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在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等,每年邀请业内知名企业的高管、行业分析、人力资源专家等进校开展10场重点行业分析报告,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未来发展方向。
(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建立的专门供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高校的非营利性单位属性使之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4]。在这种具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作为人才本身(商品本身)的毕业生就由被交易对象变成了与需求方(用人单位)直接对面的交易者———供应方,在就业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具有职业选择、职业评价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水平大学更应以培养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才智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其所承担的国家责任。因此,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还应承担对于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引导功能,为毕业生搭建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的广阔市场平台。
(四)注重差异化市场战略
差异化战略的重点是赋予产品与服务被业内和顾客认可的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以使其产品、服务与形象等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一方面意味着占据目标市场中其他高校不易进入的部分,另一方面意味着学生核心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还包括差异化的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服务模式。这种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基于对经济发展、技术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走势的预判,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化。
(五)注重整体性实施策略
就业工作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是要素和系统的关系。就业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制约着就业质量的高低。经济形势、社会需求等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将通过就业工作传递到招生、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要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这些影响最直接的呈现载体。因此,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也应遵循整体性推进的原则,要关注多维度匹配的关系,即数量与质量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质量人才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水平服务的匹配等。
三、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
把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定位、学生期望、学术认可、外部环境等。在分析过程中,这些影响因素将作为模糊综合市场定位方法的评判指标。近年来,东北大学在科学规划整体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为切入点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体系研究,对工科专业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并通过毕业生择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毕业校友就业满意度等调查分析,结合高校专业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就业市场细分,确定高端就业市场的范畴,从而进行准确的高端就业市场定位。根据对专业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期望、家庭期望等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4个层次、22个评判指标的评判体系(见图1)。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求得每一个具体的权重进而解决多目标决策的一种方法[5]。这种方法将复杂问题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把复杂的问题按照层次关系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子目标等,并结合目标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隶属关系将目标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和它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测定和评估整体中各个影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层次解析,并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对于各影响因子权重赋值的影响,综合我们所需的结果。
四、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以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依托
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成为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先后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并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学生可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指导教师承接的重点企业科研项目,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而且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双赢。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党团组织、研究所及专业教师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挖掘高端就业市场,与业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
高校就业市场的首要核心功能就是沟通就业信息,实习实践往往是学生获取职业和就业信息最准确的途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政府曾专门出资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实习。北美高校实行的短学期制(每学期约16周)也为学生利用暑期开展职业实习创造了条件[6]。目前,东北大学以“就业践行计划”为载体,将就业实践提前至大二、大三年级,使在校学生提早进入职业选择和就业准备的状态,逐渐实现就业实践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同时,着力开发就业实践基地,丰富就业实践内容,与多家大型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和课外活动基地,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工程实习、企业参观考察、实习生项目等就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此外,依托省政府项目,建立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实训示范基地,在5个工科专业按照32个岗位方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以实施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为途径
促进劳动关系达成是高校就业市场的另一核心功能。而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应通过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等形式实现“劳动关系达成”的提早实现。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对大三年级学生通过教育培训、现场实习、考核跟踪等,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提前确定“准员工”人选,以满足首钢各钢铁基地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概况,适应企业文化,提前进入企业“准员工”角色,首钢与东大商定联合设立“首钢就业人才奖”,经“双向选择”,提前选拔紧缺专业优秀的三年级本科生“进企业”、“进生产一线”进行实训锻炼和生产实习,择优录取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优秀毕业生。此外,东北大学还与宝钢建立了“3+1+1”的订制培养模式,与济钢建立了“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苏州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组织面向大三年级学生的暑期就业实习招聘活动等,通过深度就业合作,不断为学生开辟高端就业渠道。
(四)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根本
高端的就业市场一定有高端的人才需求标准。因此,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才能为高端就业市场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东北大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除完成全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根据情况可自主增加200学时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专业教育的实用性。推行“1+1”预警式教学模式,即本专业学习+某单项技能学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加强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总学分里单独设立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东北大学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初步建立起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秉承引领、启发、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制定生涯发展领航计划和生涯发展助力计划,探索“课程、活动、咨询”三大指导平台,构建普遍、分类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具备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在大舞台上成就大事业,与祖国和时代共进步”的视野、志向与能力,为不同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和广阔的就业平台。
(五)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为促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市场特征就业市场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引人市场机制,新的就业机制已逐步为社会和毕业生所接受。但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和就业市场竟争的加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所以,当务之急是把握就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工作途径。
一、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自主择业政策的施行,改变了计划体制下传统的就业模式,推进了学生就业进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自主选择的市场化阶段。从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方式到初步建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分配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变化特征:
(一)政府:从制定计划到提供服务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毕业分配,政府在高校学生就业中发挥的职能是:制定计划,决定学生工作单位的地区分布与行业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政府的职能是:以政策为主导,提出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性意见,引导毕业生朝政府指导的方向流动。进人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转人就业服务阶段,如政府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人事制度,破除了毕业生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都可以通过人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解决。人事制度给予毕业生充分择业的自由,使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时没有后顾之优,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的范围更广、机会更多、方式更灵活。
(二)高校:从分配管理到提供指导
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阶段,高校的职能是:进行分配管理。学生的去向全由学校的学生主管领导或辅导员决定。自主择业的就业市场化阶段,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的任务是进行就业指导,因为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间性强,群体性强,加上他们年轻、缺少经验等,这就要求学校做大量教育和指导工作,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既可以把用人单位可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又可以把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提供给用人单位,供需双方都可从容地双向选择。
(三)学生:从被动分配到自主选择
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只是等待分配,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自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政府建立与完善人事制度,大学生择业观以及择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已从依赖于国家“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思想转变为自立自强、自主择业的独立意识。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志向,从一个单位部门转到另一个单位部门。
(四)企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在计划分配时期,毕业生能否分到好的单位,往往不是以个人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依据。就业市场化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实际是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较量。要想成功就业,获得理想工作,在学校期间就必须刻苦学习,自觉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实用技能,提高择业技巧,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找到理想的、适合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
二、拓展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找准就业市场
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向都不一样。高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寻找适合于毕业生就业的不同职业,开辟不同的就业市场,要十分注意市场对象的需求性。毕业生也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长项,找准适合于自己就业的用有所长的行业和岗位。
(二)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在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中,要把坚守质量、信誉作为实施“营销”战略的重要之举。第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质量。从学生进校到毕业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教育管理,使学生人人成为“合格品”。第二,在推荐就业时保证质量。一是提供给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内容记载具体,提供的各种证件材料实事求是,推荐意见恰如其分。二是对由学校直接选派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要坚持公开竞争、择优推荐的原则。
(三)建立就业信息网
一方面要将毕业生的情况向社会、向就业市场作宣传;另一方面要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再一方面,要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一定范围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对在校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沟通行业间、地区间、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四)主动抢占就业市场
在就业网络全面铺开的情况下,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掌握的量大,谁就能抢占这块就业阵地。高校应组织力量,全面分析,四处联络,主动出击。第一,动员全校所有教职员工提供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后用信函电话联系;第二,充分利用往届毕业生分布的地理优势,建立信息站或信息点,及时向高校反馈各地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以便于研究决策;第三,将毕业生的供给资源及专业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到有关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便于用人单位参考选择毕业生;第四,组织力量走出去,了解需求态势,巩固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第五,加大学校毕业生的宣传力度,把学校和毕业生推销给企业,然后再建立合适的企业和学校的联系渠道,进一步挖掘就业市场;第六,利用各地校友会,形成就业信息网络,开发就业市场。
(五)优化就业市场环境
要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公开和公平的择业、选才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因此,政府有义务通过制定规则,优化市场环境,限制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的自主竞争得到充分实现。
(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高校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高校应在了解劳动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本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基础上,自主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自觉按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和用人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力争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七)强化就业指导职能
随着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但在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就业管理机构,而且在政府人事与劳动部门,亦应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和国家颁布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政策文件,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择合适的职业。
(八)规范用人机制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三、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缺陷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信自、不对称和不完全竟争。
①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满意度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学业情绪量表采用五点计分(0-5),学业自我效能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学业满意度采用七点计分,因此涉及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学业满意度各因子理论上的中值分别为2.5,2.5,3.5。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业情绪为3.01±0.33,高于中值,说明大学生的总体学业情绪尚可;大学生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的均值均高于中值,消极低唤醒也接近中值,这说明大学生不仅具有较多的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同时也具有更多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在发生的概率上,大学生的高唤醒情绪比低唤醒情绪多,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满意度也高于中值,表明大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学业满意度。分析不同成绩排名的方差发现,大学生在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学业自我效能及其各因子、学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地差异,学业成绩排名前1/3的学生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越少的消极情绪;所拥有的学业效能感就越强,体验到的学业满意度就越高。②不同学业效能水平上的学业情绪、学业满意度状况。为了解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上对大学生学业情绪、学业满意度状况的差异,将学业自我效能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取得分最高的27%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最低的27%被试作为低分组,由此形成高、低学业自我效能组。结果表明,不同效能水平上,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及学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地差异(p<0.001);学业效能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得分也越高,拥有的积极情绪就越多,消极情绪就越少,体验到的学业满意度也越高。③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业情绪与学业满意度的关系。为了深入探讨大学生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对学业情绪及各维度、学业自我效能及各维度与学业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略)。相关分析表明,学业满意度与学业自我效能及各因子、积极情绪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学业情绪及消极情绪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学业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与积极情绪具有显著地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具有显著地负相关(p<0.01);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呈正相关(p<0.01)。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的多元回归分析法,以学业满意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情绪(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学习能力自我效能进入了回归方程,积极低唤醒的解释率最大,三个因子对学业满意度有着重要预测作用,总解释量为39.6%;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学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讨论
①分析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业情绪,积极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学业满意度。大学生不仅具有较多的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同时也具有更多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大学生整体上对学业生活充满希望、乐于学习,也常体验到平静、放松、满足等,但生气、沮丧、焦虑也是学业情境中常见的负性情绪。这与已有的研究相一致。方差分析发现,学业成绩排名越靠前的学生,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越少的消极情绪;所拥有的学业效能感就越强,体验到的学业满意度就越高。这提示我们,在高校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给以指导和帮助,关注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以及相应的情绪体验和变化,及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缓解其内心的不良体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能,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以积极的心态,客观地面对和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增进自己的学业满意度。②互相关系。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上的大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业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随着个体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升高,其所体验的学业情绪就越积极,情绪内容也更丰富,感受到的学业满意度也越高。相关分析表明,学业情绪及各因子、学业自我效能及各因子与学业满意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或是负相关(p<0.01)。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积极情绪(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对学业满意度有着重要预测作用,总解释量为39.6%。这说明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学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大学生越是具有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积极努力学习,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困难,确立积极的目标方向,所感受的情绪体验就越积极,其对学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则所感受的情绪体验就越消极。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或多或少存在不诚信行为。本文拟从制度层面、道德角度分析产生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原因,从道德层面和法律角度探讨构建有效抑制就业市场中不诚信行为发生的诚信制度体系,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效监督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诚信分为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在法律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道德_J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法律上的诚信表现在对就业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这些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还有各个高校制定的。道德上的诚信表现在就业市场三方言语的真实程度,即向他人发出的信息是否真实,还包括三方是否恪守诺言、履行义务。基于以上理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归因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道德监督的不力。就业市场的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也基于以上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法律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就业市场。二是从道德角度来要求,通过软环境来约束就业市场。文中提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主要指以学校为中介的就业市场,它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是全国就业市场的特殊部分,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体,校方只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现象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经常发生,这些不诚信现象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校方)进行归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就业主体的不诚信现象
部分毕业生诚实守信观念淡薄,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找到一份称t2,如意的工作,致使不诚信现象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方面:(1)“一女多嫁’’式签订就业协议。目前,每年都有毕业生采取一些违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的做法,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最后毕业时才挑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用人单位就业。(2)不真实的毕业生就业材料。有的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把自己的某些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方面写得淋漓尽致,缺点却一字不提,甚至有的材料造假,如各种假证书、假材料充斥其中,导致用人单位无法真实全面地了解毕业生。(3)“瞒天过海”签汀就业协议。如有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没有主动向用人单位通报,违背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原则。
(二)用人单位的不诚信现象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责任和义务向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用人岗位要求,履行就业合同的基本内容。但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也时有违约现象发生,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意宣传不当造成的违约,有的用人单位在宣传时多讲优势和长处,少讲或不讲劣势和不足,有的甚至许诺不切实际的优惠待遇,引导毕业生走入误区;有的用人单位由于主管领导发生变动,位用人政策随之变化,单位不再承担对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片面强诟J用人自,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权利保障,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就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校方中介不诚信现象
校方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应该履行管理、监督的职责,保证学生和用人单位材料的真实性。但有些学校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为毕业生大开方便之,如推荐表的内容(毕、I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相关环节把关不严,在没有严格核查的情况下就盖章,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有的内容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用人单位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再如推荐表原件每位毕业生只应有一份,但有的学校却控制不力,致使有的毕业生持有多份推荐表,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混乱。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归因
以上二三方面不诚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同程度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客体(用人单位)与中介(校方)为主,毕业生只是被动接受由校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而校方更多地充当了就业市场的主体,取代了毕业生的主置,行使了本应该属于毕业生的权力。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地位逐步回归,逐渐改变过去本末颠倒的机制.主体由原来的校方逐渐转变为毕业生本人,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的职能逐渐得到矫正。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的签订由校方代劳,一切由校方安排,毕业生本人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这一方面的权利,毕业生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余地;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也严重丧失,他们无法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当然也无需知道,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被无端地委托给校方或主管毕业分配的老师。而现在,毕业生的自逐渐增强,对朋人单位的面试、应聘、签合同的整个过程,都是毕业生自己在亲自操作,而校方过去的许多职能逐步转移给毕业生,校方只是行使中介的职能,如就业信息的汇总、公布,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等等,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三方职能矫正。最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政策、法则逐步完善,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正从国家汁划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转轨,从“计划调节”到“供需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社会主义『“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原来由国家作为计划主体来宏观调控毕业生的就业,毕业生分配工作遵守的是国家的政策,遵守国家政策为第一准则。在现阶段,“双向选择”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手段,通过市场来调节毕业生的就业,遵守市场规律是第一准则。
在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旧的就业制度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新的就业制度还没有完全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完善,使得毕业生、用人单f电、校方及家长的就业观念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没有及时制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政策、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给予引导,使就业市场的三方在一定时期还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整个就业市场短时紊乱,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还没有形成适应现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监督机制。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的不诚信情况、不诚信问题,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制约,更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目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没有形成完全主导的道德价值取向,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往往是多元而复杂,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价值评判标准的二元性或多元性,即毕业生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依据。这样,执行着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使得通过道德手段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相对乏力。加之,目前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缺少一种道德批评的环境,无法通过强有力的道德谴责,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三、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一)建立就业诚信规范,明晰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制度,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管理,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明晰、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毕业生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本人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毕业生应尽的义务:(1)必须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材料,诸如成绩单、就业协议书、各种荣誉证书、国家考试证书等。(2)只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3)对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校方。
用人单位应该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首先,对校方在毕业生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基本了解;其次,对毕业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在校表现情况的全面了解;最后,对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2)签订合同权:与毕业生签定合同的权利。(3)索取权:有权向校方索取毕业生的与就业有关的资料如就业协议书、成绩单等。
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必须如实地反映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条件、岗位待遇。(2)签订就业协议后必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不得随意更改协议内容或不履行。(3)在签订协议与到用人单位报到这一时间段发生的有违协议的事情,要及时通知毕业生或校方。
校方拥有的权利:(1)知情权:一方面,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聘用条件、就业岗位、岗位待遇、就业合同条款的了解;另一方面,对毕业生所签协议、去向的了解。(2)监督权: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具有监督的权力,对违反就业法规,就业制度的行为进行追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教育;督促用人单位践履协议。校方应尽的义务:(1)服务的义务:一方面,必须为毕业生提供真实的就业材料,如成绩单、毕业鉴定等;另一方面,必须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毕业生在校情况,公正地做出评价。(2)监督的义务:对毕业生所提供的与校方有关的材料提供审核、鉴定,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行为进行跟进监督。(3)协调的义务: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校方具有协调的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
要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毕业生就业法、牛业生权益保护法等,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发展。通过立法明晰用人单位、毕业生、校方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三方应遵守的规则,保障用人单1=、}=自主选人,毕业生自主择业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立法明确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明确合同的双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校方仅仅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中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一种契约,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有责任执行,不能有过多的随意性。如果解除就业协议,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须由一方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承担有关责任,另一方同意解除协议,报主管部门批准。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监督机制,促使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
价值规律所说的是商品之价值所在,及商品在市场与流通中的价值依据。一个商品凝结有多少价值,它就会要求市场实现其多少价值,实现过高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会使别人受损(这是别人所不愿意的),反过来,实现过低,则这个商品的价值就未能完全实现出来,所有者会亏损(这又是他自己所不愿意的)。因此价值规律的首要性质就是“等价交换”----两个商品以相同价值而互相交换。当然,由于互相交换者难以明白对方商品到底耗费了所有者多少(劳动与资本的)代价,因此“等价交换”总是难以按数学上的明晰关系来进行,只能通过市场长时间的运作而形成的价格比率来进行。对于个别性的商家来说,商品价格是既定的,你只能按这个市场价格而组织生产,如果你预估的生产成本太高,那就不必生产了。这也就是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的实现方式,以市场既定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另外如果一个商家的商品(由于其劳动与资本耗费更低因此)其价值低于商品的市场价格,则他会在交换中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而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原则的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变异,通过这个变异,“等价交换”不再是死水一潭了,它是活的,并将引导价值规律通向其新的形式----价值本质规律;而“等价交换”本身则完全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等价交换形态了。
但是价值规律并不总是具有动态的方面,实际上它更多的还是静态的方面。此时的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实际上,经济学家们在考虑价值规律时更多的是预设了市场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价值规律研究就无形中预设了商品市场的供需平衡状态。这个状态的基本特点是缺乏竞争。于是,在市场缺乏竞争的平静状态下“等价交换”得以平稳地进行,一个商品具有多大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内在地凝结有的劳动与其他资本的量),就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出多大价值、实现出多大利益。于是我们在市场经济还不十分成熟、还很缺乏竞争的状态下就看到:一个商品凝结着多大的价值,就“要求”实现多大利益。比如在许多年以前的中国,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而不是“计划地”人为调拨)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在商品交换中完全实现出一个商品的价值,尽管当时由于生产成本很高、因此这些商品的价值都很大;因此中国就开始了一系列“价格理顺”的改革活动,而这种价格理顺主要便是将产品的价格提高到其成本以上(原来的产品价格由于整个社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福利性质,因此总是过于偏低)。所以价值规律具有静态的方面,在这种静态规律起作用的时候,人们无不认为‘价值创造得越高越好’,因为它总能在静态价值规律起主导作用的市场上完全实现出来。因此当价值规律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规律、动态的等价交换形式后,价值规律实际上便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规律,即“价值本质规律”。当商品市场仍然是所谓的‘卖方市场’时,商家们的商品在静态价值规律之下悠然自得地按自己的内在价值(通过货币)与别的商品交换,而不管商家们的商品生产力有多低,其劳动生产率有多低,其劳动者的素质与劳动积极性有多低。而在目前这样的所谓‘买方市场’之下,商家们紧张起来了,他们忙着裁减人员(据说这样可以“减员增效”),忙着技术改造,忙着合并引资,同时忙着打价格战(比如中国现在的电视机价格大战、微波炉价格战等)。此时价值规律的动态方面起了作用,商品的内在价值不再自动、完全地转化为交换价值了。但这却是价值规律的更高运作方式。
二
对于动态规律下的上述那种“非等价交换”的情况,在市场存在竞争的情况下,等价交换的“价值点”会续渐降低下来,从而一方面淘汰掉价值高于这个价值点的商品,另一方面迫使商家增进效率,以减少商品的成本(从而减少其内在价值)。我们看到,现实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等价交换的这个价值点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被迫增进效率、减少商品价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反过来,人们增进效率越快,市场竞争也就越剧烈。这种情况给生产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却大大增进了人们的生活,因为通过这种竞争,商品的价格直线下降,人们更容易得到它们了。比如,前几年,一个手机要成万甚至几万元,而现在呢?好得多的手机才需1千或几千元,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这些商品的价格还会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今天的人们是深切地体会到了,只要市场经济仍然在继续运作下去,人们从中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更多。这立即会使思想深刻的人意识到一个“两极统一”性的存在:人类为获得越来越大的生存条件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小。我们知道,在古代,人们为获得一点食物与衣物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不同了,获得同样的物质条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这就是人类生活的进步,它源出于人类生产效率的提高,源出于人类科技的发展。
当思想家们意识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两极统一”性时,也就意识到了价值的真正本质:价值就是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最小代价。在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各个时代,人类所获得的“最大生存”的水平显然也不会相同,同样,人类所付出的“最小代价”水平也不相同,而规律性是:生产力水平越高,“最大生存”的水平就越高,“最小代价”水平也就越低;前者与生产力水平成正比,后者则与生产力水平成反比。因此,实际上“价值”这个概念具有两个相反的含义:一个是“付出代价”的含义,另一个是“获得报偿”的含义,两者统一,可称为“代价所值”----显然,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所得,同时,付出了代价,总会有所得。于是从上述含义可以将价值的本质通俗地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能够生产出最多、最大或最好的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价值的本质并不能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因为“最大的交换价值”并不意味着同样大的使用价值、同样大的有用物品,甚至相反,比如,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地区,其许多物品的价格往往又是很贵的,这样便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而在此获得很大的交换价值。这种高的交换价值并未增进人类的生存进步。增进人类的生存进步,必须有非常大量“价廉物美”的物品,这是人类自远古至今天直至无限的将来之理想,而人类各个社会形态所采取的种种经济方式(无论是过去的奴隶主义、封建主义经济方式还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方式),都是趋向于这个理想。因此,与人类历史发展相同步的是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理想通过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来实现,而“价值”这个概念则[应该]根本性地反映人类的这种生存理想,反映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因此将价值认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是不恰当的(虽然它在市场经济时代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也不无进步意义);“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使用价值’”才是价值的最终意义。
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无一不在于“获得报偿”方面,于是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与‘交换价值’甚至‘使用价值’混同为一了;这样价值越高就越‘利好’。当人们说一件物品“很有价值”时,其意思肯定是说:这件物品很有用;如何有用?一个,它很有使用价值,使用起来十分令人满意,另一个,它很能替人赚钱,能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这就是通常人们对价值的认识与“好感”。但是在经济学上,一个商品所凝结的价值越高就越不‘利好’,因为它表明这个商品所凝结的劳动量与资本价值过高,从而表现为成本过高。在竞争剧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商品其成本过高是其所有者最倒霉的事情。比如,美国的铱星全球卫星通迅系统的价值非常高----“价值40亿美元”,但正因为它的这个高价值,因此一直无人敢接手经营,只好十分痛惜地让这80多个卫星落地销毁了。诺大一个美国又如此富有,竟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如此昂贵的现代化通迅系统销毁报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尽管一件物品十分有用、也十分先进,但如果它的价值过高,也会有“报废”的危险;相反,如果这个铱星系统其价值只有10亿美元(并且维护也不那样昂贵),那它肯定不会落得现在这种命运。
于是,价值高好?还是价值低好?这问题在人们的头脑中会搞得一塌糊涂,甚至连马克思也糊涂了。因为马克思将价值定义为“劳动耗费”后又将其理解成“交换价值”。马克思在刚刚批判了这样一种认识“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资本论》法文版中译本15页)后,马上就指出“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资本论》法文版中译本17页),他(后者)所肯定的不正是他(前者)所批判的情况吗?因为他所批判的这种情况不正是“劳动生产力低下”的表现吗?既然是在市场上能够完全实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自然,商品的价值越大就越好了,但这同时表明商品所凝结有的“劳动耗费与资本价值”越大越好,这显然是荒谬的。于是,在价值概念上又产生了量方面的对立因素:商品的“个别价值”
与其“社会价值”(实际也是交换价值)的对立,其中,商品的利润来自于它们两者之差。即个别价值越小越好,而社会价值越大越好。这里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效率问题,因为效率高,则商品的个别价值也就越小。但由于社会价值是由生产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实际时间决定),因此所谓社会价值同样是一种劳动耗费,从社会整体上说同样是“越小越好”的。这样,真正“有好处的价值”是在社会大多数的生产力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时,有一个商家以很高的效率生产出其个别价值很低的商品,即“很高的社会价值”减去“很低的个别价值”,这个差值就是真正“有好处的价值”了。所谓“物以稀为贵”说明的正是这种情况,一个物品缺乏的地区其物品肯定是“稀贵”的,所有商家都会拚命钻这个市场空缺,投放相应商品以谋取“超额利润”。这也是市场经济时代最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市场经济成功的标志。但这能够说明投放到这里的商品其价值很高吗?简单地说,“稀贵”的物其价值就一定很高吗?在这里,它的交换价值、市场价值会很高,但它的内在价值并不一定高(并且它越低反而越有利)。比如,一个人白拾得一件商品(这说明这件商品的内在价值等于零,因为它不需要耗费拾得者任何代价),他将其拿到这个物品缺乏的市场上去同样会获得很好的利益,因为它同样也是“稀贵之物”;这说明,它的交换价值、市场价值也与其他商品一样高。但是当这个市场渐渐丰富起来、市场开始出现稍微竞争时我们就会发现,白拾得的这个商品其价格会直线下降,而其它商品却不能这样,这说明什么?说明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个底线,商品的价格不能低于这个底线,但白拾得的商品这个底线却为零,因此它的价格可以直线下降但仍然有利可图。(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偷来的东西其价格成倍的低)。
因此,获利的是一种“价值差”,而不是价值。但它的这种“两端差”表面上也竟很吻合我的上述这个价值的本质: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最小代价;在这里,这个很有效率的商家以很小的代价(个别价值很低的商品)在市场上实现到了最大的利益。但实际上它与我的这个价值本质思想根本不同,因为它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大多数的生产力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大多数人生存不好)的,一旦这个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这个商家也就没有多大利益可言了。前面说了,价值的本质并不能归结为“以最小的代价创造出最大的‘交换价值’”。而我的这个价值本质思想则是要求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普遍地极大提高(具体要求到每个商品上就是使其内在价值趋向于零),从而实现使人类为获得最大生存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最小。靠大多数人的不好生存而获得的最大生存,这对人类整体来说不可能是真正“有好处的价值”。但是由于它能够带动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它也是实现真正的价值本质之理想的必由之路。
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遵循价值规律,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渐进性原则,利率管制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利率市场化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利率原则,有利于控制投资需求扩张,如果同时具有合理的利息支付渠道,必然增强利率的弹性,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促使经营不善的企业努力改进经营管理;利率水平适度原则,确立一国利率水平的最终基础是经济效率,而当经济体系运行非市场化或不具备市场运行条件时,此时应选择经济效率为确定利率水平的基础,而非缺乏市场效率的、不反映效率的资金供求这一形式
二、市场利率话对中小企业影响
对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的中小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对其投融资活动也将带来重大影响:有利条件(1)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就是金融交易主体双方自主商定资金借贷利率。而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企业的风险、成本确定与之对应的资金价格(2)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多金融机构服务机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渠道拓展及外资银行进入,大型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融资选择,银行脱媒现象将增加,这将迫使各商业银行对目标市场、客户、业务重新进行战略思考,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服务意识。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规律、特点的研究,调整组织结构,重新设计、整合业务运作模式、操作流程,以适应中小企业投融资特点;在中间业务方面,不断提高服务灵活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机会(3)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融资工具、产品选择。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金融创新将成为商业银行的首选,各种新的投融资工具将不断涌现。随着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工程引入发展,使中小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不利影响(1)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将加大。除前述因素外,融资结构将成为其重要风险来源。表现在:以浮动利率短期融资可能面临市场利率升高的风险,以固定利率长期融资,可能会面临融资后市场利率降低的风险,这些均会增加融资成本(2)中小企业投资将面临更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市场利率复杂多样而且频繁变动,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投资金融产品,利率升高会降低固定利率债券的市场价值,利率降低会减少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所得;投资实体项目也面临类似风险(3)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首先,利率的非预期变化可能对企业资产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如利率升高会造成股价下跌,增加股份制企业股权再融资成本,同时抵押资产价值降低还可能减少债务融资规模。其次,投融资期限不匹配还会造成企业现金流风险,降低资金利用率或周转困难,甚至带来财务危机。
三、金融自由化概述
金融自由化是相对金融管制(又称金融抑制)而言的。金融自由化又称金融管制自由化,主要是指金融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就是在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下,金融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自由地选择业务范围和活动内容。金融金融自由化是充分竞争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就势必滞缓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看,他们通过有效的金融竞争,提高了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放松管制形成的市场发展,虽然会形成市场风险的增大,但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自律机能的发育和完善提供契机,有利于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提高。从另一方面讲,金融业都是相通的,本没有什么分合之争。只是由于出现了大萧条即严重的经济衰退,特别是混业经营中出现的过度投机和股市崩盘,迫使人们不得不收缩战线,划定了分业经营的严格界限。一俟情况有所根本改变,撤“垒”通“流”也就是很自然的了。金融自由化是相对的。实施金融自由化战略,决不意味一切放任自流。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效益的提高,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风险的增大。弄得不好会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因此,自由化也要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这个“渡”,我们以为:一是要同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并且要时机妥当。经济发展状况允许,该放不放,或者该大放而小放,那就会贻误战机,阻碍发展;但是,如果不顾经济发展状况过早过度放松管制,实行全方位的自由化,那就势必带来混乱,酿成危机。二是要受到金融市场运行稳定性与金融机构自律机能相对成熟性的制约一个国家,如果它的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健全,运行得还不够平稳,金融机构的自控和自律能力较差,那么,这个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就不能放得太开和走得太快。
四、金融自由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金融自由化无疑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效率,促进了公司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更为迅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尤为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减少了产品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为接近最优化。金融自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经营手段。金融自由化都是利弊参半。只有用积极的、审慎的态度客观地评估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利弊,权衡利害,才是根本出路。我们必须看到,这金融自由化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小企业资金投向这些市场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小企业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
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可能的融资机会,要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素质。中小企业要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素质。中小企业要规范经营行为,树立诚信意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不断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要,精心选择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综合运行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和企业财务费用。目前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普遍较弱,这与其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够有关。在目前金融自由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抓住品牌建设这把宝剑是上策。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继续大力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活动,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
五、案例分析
A财务有限公司
A财务有限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是__省唯—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本公司兼有银行、证券、信托、租赁、保险、财务顾问等综合功能,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业务范围,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空间和万向集团的雄厚实力,以一流的团队、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1、已开展的业务
成员单位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成员单位贷款及融资租赁;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成员单位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成员单位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业务;为成员单位提供担保;成员单位之间内部转帐结算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2、经营信托业务:
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受托经营公益信托;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企业债券等债券的承销业务;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代保管业务;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以银行存放、同业拆放、融资租赁、贷款或投资方式运用自有资金;以固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办理金融同业拆借;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3、即将开展的业务:
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房信贷及融资租赁;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境外外汇借款;
4、合作渠道:成为万向成员企业,享受财务公司上述相关金融产品服务。
六、公司财务经理对公司给予阐述
我是本公司的财务经理___。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本公司在当前金融自由化下可能面临的商机。
(一)市场利率化的进程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
1、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
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
2、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
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
3、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
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
当前利率自由化下财务公司可能面临的商机。
1、利率市场化为财务企业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而国外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得益于金融的自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功不可没。2006年2月,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利率互换交易进行试点“开闸”,其为财务企业管理利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满足了贷款客户债务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财务企业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以往在利率管制条件下财务企业预算的软约束,有益于落实财务企业的经营自,进一步确立财务企业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财务企业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促进财务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在利率市场条件下,财务企业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重等,对利率水平做出控制并及时调整,通过差别定价,利用风险补偿机制,获取更多利润;也可以利用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使一些效率低的项目知难而退,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财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财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财务企业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财务企业将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减少在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时,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而对我国财务企业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例子(按国语拼音排序)
[1]保继刚(1996)《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董观志(2000)《旅游主题公园管理与实务》,广州,广东出版社
[3]阁焕利(2001)浅谈品牌价值的量化,《标淮化报道》,22(3):7-8
[4]管立刚,张辉(1997)大连地方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3):248-250
[5]李蕾蕾(1999)《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6]林南枝(2000)《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张永安(1998)品牌延伸及其条件初探,《暨南学报》,20(4):117-121
[8]Applegate,J.(1998).GreatIdeasforYourSmallBusiness.USA:BloombergPress
[9]Tiffin,H.(1988).Post-Colonialism,Post-modernismandtheRehabilitationofPost-ColonialHistory,JournalofCommonwealthLiterature,(23)1:169-181
(一)相对独立的物业分布不能产生规模效应
根据规模效应的原理,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范围越广、项目越多,单位项目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绍兴的住宅小区规模不大,但星罗棋布,管理上各自独立、互不贯通的格局。这不仅大大消耗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造成了管理上难以规范、运作不顺畅的弊病。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对一个2万平方米的物业小区和对5万平方米的物业小区管理产生的费用十分接近,而整块管理的面积越大,平均管理成本就越低,有些权威人士认为,8万平方米左右的物业小区,是物业管理公司的盈亏平衡点,这是有道理的,对低于8万平方米的物业小区管理,几无盈利可赚。而规模越小,管理费用就越大,收入越少,亏损就会越大。
(二)城市政府职责尚未剥离,是物业管理企业加重成本的根本原因之一
城市公用设施设备,生活、生产用水的进出、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城市环境的整合(包括绿化、亮化)、城市休闲设施的设置、维修、更新,直至小区内的违章建筑、违法搭建、治安事故处理等这些职能,毫无疑问是城市政府的事。然而,由于进入了小区,小区范围内的一切公用设施设置、维修、更新全成了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企业的人力投资尚且不说,经济负担明显加重,致使物业管理企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难以开展正常的管理活动。
如上所述,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全部落到了物管企业的头上,物业管理企业再想有所盈利就成了天方夜谭。
(三)普遍不上档次是物业管理企业难以开拓市场的重要原因
偏重于维持和守摊,是目前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按现代企业的要求,维持意味着停顿,意味着走下坡路,意味着等死。一个等死的企业,能有多大的发展、多大的市场份额?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企业还生存着,在社会上竟还有一席之地,亏损而不倒闭,负债累累而不破产原因何在?笔者通过调查,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自建自管的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不少物业管理企业既是原开发建设单位的派生机构,又是售后维修管理的授权机构。他们在开发项目完成后的一个时期内,负有处理工程尾期各种问题的任务,经济上开发建设单位还在不断“输血”;业务上,只要低标准完成管理任务,诸如保安、保洁、道路畅通等,能平稳过渡到新的物业管理企业接管,它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要上档次、要讲服务质量、要开拓管理市场,这些要求对守摊企业太奢侈了。
二、对策与措施
物业管理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劳务型的服务企业,是物业管理与社区综合服务合二为一的一种新模式。它主要以提供各种服务获取经济效益,属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微利行业。它存在的作用却不是具有巨大商业利润的企业可比拟的。所以,首先让它生存下来,其次考虑它的发展,给它以美好的前景应是城市政府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广大业主共同关心的话题。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城市政府应承担的费用不能让物业管理企业埋单来源:
小区物业管理看似简单,无非是“平安居住,环境整洁,出入顺畅”,其实牵涉的事情很多:如绿化、保洁、保安,其实都是城市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在目前情况下,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和组团,这些费用由政府掏腰包,而一旦实现了物业管理,就由管理企业支付费用,而管理企业不得不向所在业主追加费用。这就造成了“不公平市民待遇”。难怪不少业主不愿交物业管理费,这是问题的结症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物业管理费收不起来的矛盾永远存在,物业管理企业永无规范化运作可言。
(二)应尽早使目前的物业管理企业脱离母体,实现公平竞争
市场化是要求在相同条件下的公平竞争;社会化是要求政府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用政治、经济的手段去调控多方面的关系,形成住房生产供应、消费的良性循环;规范化则要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同一政策、同一标准下开展有序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目前的情况看,物业管理企业真正要走向自求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壮大,首先要脱离母体——原开发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因为这种依靠只是暂时的,而且是消极的,它磨灭了物业管理企业自求生存和发展的意志,给自己造就了不求发展的温床。E考试就到考试大
(三)应确定的收费政策要从细制定,早日实施
物业管理收费难问题全国各城市都在喊。原因是我国物业管理起步初期,由于法律不健全,在很多地方物业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出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收不到费,物业管理就难以为继。要从细制定收费政策,还要考虑政府补给,这是达到完全收得到费的关键所在。目前存在的状况是:高档住宅、写字楼、办公楼物业收费情况很好。其次是小高层、多层户等面积较大的物业,收费也不难,最难的是拆迁安置户集聚和低收入家庭、外来民工集聚的物业。所以笔者建议,对这些物业,政策要实行救济,低标准设定价格,超过部分政府补给。
(四)应寻求多种经营,多渠道发展来源:考试大
物业管理企业自求发展、盈亏自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种经营,多渠道发展。物业形成后的商业网点、服务网络均是依托,要把为小区群众服务的理念发挥尽致。实行有偿服务、合理负担。要从吃、穿、住、用四方面做足文章。譬如,幼儿、老人接送服务,请医生、送病人上医院服务,室内电、水、气管道维修服务等,甚至为老人、残疾人代购、代买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都会赢来无限商机。改变等、靠、要,走进大市场,这是我们的物业管理企业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五)应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素质
物业管理企业也要树立自己的服务品位,要做出不懈的努力。所以要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必须通过不定期的自我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再通过以老带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来一支适应管理的好队伍。还要创造企业文化,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员工人人讲优质服务,从而使企业的整体形象凸现出来。
总之,物业管理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化,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政府承担必要的责任,物业管理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以好服务、好品位立足于社会,社会一定会认可它,给它以一定的地位。
论文摘要:由于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测绘生产单位急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一线作业技术人员。发展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测绘生产单位一线技术人员短缺问题的最佳途径,测绘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应从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量,突出专业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等方面推进测绘高职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各项与测绘专业密不可分的建设也在迅速发展,因而各行各业对测绘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只要搞建设,就需要搞测量。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测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有生力量。许多建设施工企业如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石油管道工程等各大工程生产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测绘高职技术人才。近几年,我们把测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各类建设施工单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拓宽测绘高职人才的就业渠道打下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对高职测绘人才就业市场进行探讨。
1关于测绘高职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
测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测绘生产部门培养中高级测绘技术人员,而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就要看测绘市场对用人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用人情况,笔者先后走访了几家测绘生产单位,并与一些单位领导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一些测绘生产部门的用人情况,同时请各测绘单位填写了用人情况调查表(见表。此表共发出份,收回7份,其中具有甲级测绘资格的单位5份,具有乙级测绘资格的单位2份。通过对调查内容所占比例的技术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从表1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第1项中的各个内容与其他部门相同,测绘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占50%左右,对于第2项“学历层次情况”,大专及中专人员平均占70%左右。这说明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是测绘工作的主力军。在第四项调查中,需要掌握数字化成图技术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为最多,占所调查单位的85.7%。而大地测量专业类型的技术人员需求者较少,几乎为零,这可能与调查的单位有关(在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大地测量队)。对于航测和制图专业的人才,需求者差不多,当然这也与调查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关。在第5项调查中,对于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较强的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需求者为最多,达到100%,组织管理人才次之。通过4,5项调查可以看出,掌握先进工程测量技术的业务人员最受测绘生产部门青睐。第6项主要调查教育部门从哪些方面对在校学生加强教育。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和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应加强,几乎占所调查单位的100%。除此之外,基础知识理论学习也不能忽视,此项占调查单位的57%以上。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知测绘生产部门的基本用人情况,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测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多数用人单位都需要引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的学历层次在目前来看有些偏低,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又不安于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单位还担心留不住人。所以大专生比较适合生产一线工作。他们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应该成为测绘生产一线的主力军。那么如何培养具有优秀才能的高职生呢?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2关于测绘高职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加强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毕业生、研究生其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基本具备条件。但是他们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1)强化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所以对教学规律、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高职教师,仍需要对教学理论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学校可采取组织考核或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学习。
(2)提高学历层次。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提高学历层次,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师资队伍结构改善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生掌握前沿技术的需要。
(3)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的迅速更新,测量方法与手段的增加和改进,促使高职教师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扩大知识视野。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的知识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
(4)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由于高职教师多数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锻炼,而高职培养出的学生要迅速适应测绘生产的需要,则必须有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教师,所以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十分重要。学校要安排教师不定期地参加工程实践,使其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理论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生。
2.2完善实习设备,加大教学和生产实习
如果说高职教师的水平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软件,那么实习设备无疑是硬件。由于测量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必须加强测绘教学的硬件建设,为教学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对于工程测量教学来讲,各种精度指标的全站仪,单、双频的GPS卫星定位接收机,成图所用的绘图仪、计算机等设备应充分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根据调查可知,数字化测图已经逐渐取代了常规的平板仪测图,所以在教学实习中,要多进行数字化成图实习,把用于数据采集的全站仪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仪器。因此全站仪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同样,在控制测量中,GPS接收机已经在测绘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加大GPS卫星定位技术的控制测量实习,像常规经纬仪所测的三角网或导线网测量等传统实习可以适当减少。从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表1的第4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掌握数字化成图及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工程测量专业方向的学生需求量最大,所以在教学中更应加强这两方面的实习量,使高职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从事野外实际生产。
另外,测绘高职教育也可以实行“双元制”教学。“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测绘高职教育的学校可以和一家或多家测绘企业实行联合办学,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的实习经费,又可以帮助单位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
2.3突出专业点,加强基础知识理论学习
现代测绘设备的迅速更新和改进、野外测绘方法的不断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光学经纬仪、光学平板仪等逐渐被淘汰,因此在授课时应减少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增加新设备、新的测绘方法的内容。例如在地形测量中,以数字化成图代替大平板成图,以全站仪光电图根导线代替图根线形锁;在控制测量中,以GPS卫星定位控制网逐渐取代常规的三角网、导线网;在平差基础中,以计算机计算取代手工计算,把手工计算的实习量转移到计算机平差计算中来,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各种平差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用全站仪的放样代替光学经纬仪的放样;在制图测量中,以计算机制图取代手工制图,等等。
总之,专业课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学以致用。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先进的测量技术。测绘高职院校只要时时刻刻以掌握最现代的测量方法和最先进的测绘仪器为宗旨,处处以测绘市场为核心,就能避免“学校学的内容在生产中用不到,在生产中用到的知识在学校里又没学”的现象发生,也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需要的优秀高职人才。
培养优秀的测绘人才,除了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使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从调查结果分析表1中可以看出,超过57%的单位建议教育部门对学生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基础理论课是指高等数学、大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等课程),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专业理论。事实亦证明,各著名的高校之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强于其他院校,也主要取决于他们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基础知识在将来的求学深造、生产科研、软件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测量平差理论研究、平差软件应用与开发中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