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湖湘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生育文化; 湖湘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71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4-03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
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1]。显然,生育文化包括:(1)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建立在生育主体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生育观念;(2)属于生育科学范畴,含与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其内容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人工生殖等。
生育观念包括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对生育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也就是对孩子效用的认识;二是生育意愿,指生育的性别取向、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期望、对子女素质的期望;三是生育时间和方式的选择。生育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对生育观念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方式的变迁是生育观念转变的终极原因;(2)制度与组织因素,包括对生育起影响或控制作用的社会、经济、婚姻家庭、政治法律等制度,宗族、家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组织。其中,婚姻家庭制度、宗族和家庭组织与生育的关系最为密切;(3)精神文化因素,包括影响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信仰、心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舆论评价等;(4)生育科学因素,与生育观念共同构成生育文化总体的生育科学本身是影响生育观念的重要因素,例如,避孕节育技术所带来的对受孕的随意控制,生殖保健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都曾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更是影响人们婚姻家庭生育观念的潜在的巨大因素。
(二)生育文化的特征
由于生育文化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它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环境,其生育文化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
1.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
我国传统生育文化是指形成并存续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生育文化类型。其特征表现为:(1)生育认识上,由于生育具有社会、经济、精神等多方面的显著效用,生儿育女,尤其是生育男孩被视为人生第一位的重大使命;意愿上,早婚早育,追求多、男,重男轻女,其中,追求多、男是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本特征;方式上,抚养、教育局限在宗教内部,极少的婚外生育。(2)生育科学方面,对生殖规律一无所知,生育知识贫乏,怀孕、分娩、母婴健康皆顺其自然,主要取决于自然的机遇,这是由传统社会生育科学的极端落后决定的。
2.现代生育文化的特征
现代生育文化是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生育文化类型。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因素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人口数量,则需要由社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实行合适的人口政策,力求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人口规模。数量调控、无性别偏好、优生优育应成为现代生育文化的根本特征。传统生育文化重点在于生,而现代生育文化关键在于育。
现今西方生育文化的特征体现为:获取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是生育的主要目的;接力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对父母没有抚养责任的模式;数量上的少育与相当数量的自愿不育;发达的托幼组织、较多的单亲抚育;基本无性别偏好;避孕节育普及,生育健康水平很高。
我国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大大加速了我国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过程,生育数量已降到很低的水平,1992年全国平均TFR为2.0,已低于更替水平。随着经济、生育科学的发展,避孕节育知识的普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发展的数量调控、优生优育的现代生育文化特征。
二、湖湘文化特征及其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湖湘文化和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一样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种,指广泛存在于湖南各族人民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的总和。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湖南人认同天道变化无常的道理和不屈的奋斗与抗争精神。湖南的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对北敞开。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达南岭脚下郴州永州一线,被阻于南岭。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积而不得散发,致使盛夏酷暑可达41℃,夜晚气温仍高达33℃。春秋两季,三湘大地时而受西北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因此,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古却属于居住条件恶劣的荒蛮之地。汉代以后,湖南逐步开发,虽然成了鱼米之乡和粮仓,但三湘人民祖祖辈辈所感受到的气候的恶劣与变化无常,培养了湖南人对天道无常变化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曾指出,中国传统的生育伦理观念是小农经济的产物。生育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是小农经济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男婚女嫁则体现了小农经济中的劳动力转让。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人口多,特别是男性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薄型平面垦殖,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不断追加劳动力投入。因此,客观上,小农经济对劳动力,从而对生育行为有着源源不断的需求。从家庭本身来说,在代际交换中,父母有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而子女则有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父母有维持和保护家庭财产并分配给儿子的义务,而儿子则有继承家庭财产的义务;等等,所有子辈所需担负的责任只有儿子才能承担,女儿则因外嫁而不负责任或负很少的责任。因此,父辈倾向于生育儿子。一个儿子在死亡率很高的古代社会是不保险的,一旦夭折,就可能意味着没人养老送终、没有人继承遗产等,因而多生育儿子是必要的,而多生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途径。湖南古时恶劣和变化无常的气候,使人们易于产生对天道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在这样的湖湘文化背景下,以“多、男生育”为特征的传统生育价值观念得到了强化。即便是现在,这种反抗精神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无疑产生一定的阻力。
古时移民对湖湘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湖南自古为南北兵家首征之地,元代初年及明末清初,湖湘大地遭受战火多次蹂躏,土著族十室九空。元代和清代有两次在中央政府鼓励和安排下的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来自江浙、江西和四川等地,湖南省境内有多达45种方言,如湘乡新化、常德湘西、衡阳、平浏、澧陵等方言。移民的进入给湖湘文化提供了厚实多元的基础。近代有人论说,湖南之所以名人辈出,盖因湖南是移民省的缘故。这种移民文化也体现在湖湘文化特性中的包容并蓄方面,其经世致用的核心决定了它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文化,因而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湖南既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又是东西往来的枢纽,在这种交往比较便利的地方生长起来的湖湘文化必然带有开放性特征。尤其是两晋以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加上中原地区战火不断,迫使中原人纷纷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速南移,湖南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的地理格局中日益重要,近代以来更加明显。伴随着近代中国三次留学的出现,湖南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到日本、欧美等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译介和传播西方文化;同时,西方文化大量地涌入湖南,与湖湘文化碰撞、融合。湖南人士一直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原则,实际上已经成为湖湘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基础。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坚持经世致用原则的学者或文化流派是易于接纳异域或外来先进文化的,也会采取相当主动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与合作,以修正和完善自我,即具有一定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以经世致用为最高准则。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不仅以其学术思想精湛称于世人,更以坚持经世致用原则而卓然孓立。胡宏在运用体用、致知力行等范畴对通经与致用的关系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致用”必须从关心现实的实际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张在岳麓书院办学时,曾明确宣称办学宗旨就是为“造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进入清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光大[2]。湖湘文化中的开放性,使人们易于接受新事物、转变旧观念。生育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最关键的是观念的转变。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在建国以后即已开始发生转变,其表现是小农经济基础的摧毁、家族制度和宗法组织的废除。但生育观念没有明显转变,生育行为表现为一种自发的状态,这种自发生育在舆论导向和政策倾向的作用下演化为50、60年代的高生育率和快速的人口增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的湖湘文化有利于现代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现代生育文化的建立。
三、新型湖湘生育文化建设途径选择
湖南的人口控制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未实现生育文化的变迁,其难点就在于,由于农村特殊的社区环境给没有男孩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广大农村地区还盛行强烈的性别偏好。另外,新型生育文化的一些内容与传统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存在矛盾,使文化认同难以实现,进而阻碍着生育文化的变迁。作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湖湘生育文化的建设应发挥湖湘文化的优势,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建设。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变社区环境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其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的,与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之间没有重大差别。在这样的家庭经营条件下,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其数量较质量而言仍更为重要,从而促使农民们为发家致富而追求多育。农民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自然下降只有在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市场化取得长足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后才会实现,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社区环境对生育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社区环境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乡村和城市,其社区环境的差别就更大了[3]。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有利于消除来自农村社区的文化压力,从而可以促进生育文化变迁的实现。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社区环境的改变。
(二)充分发挥湖南教育的优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人的文化素质高低对先进生育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有影响的。人口文化素质高的群体易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生育文化。在北京、上海等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不到1%,而在贫困山区、边远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超过2%。因此,要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和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这个根本问题抓起。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手段,可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湖南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高区域内人口文化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我们通过教育改造生育文化提供了可能性。生育文化的变迁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内部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内部因素的作用方向。例如,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生育问题,这种认知的提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生育文化的变迁。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生育主体对人口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时,不仅要依靠行政强制力,还要靠大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生育主体对当前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务实有效的活动,搞好政策宣传。若政策宣传引导不到位,就不会得到生育主体及家庭对生育控制政策的理解、支持与采纳,相反会引起生育主体对生育控制政策的抵触,即使靠强硬的行政控制,工作效果也不会长久的保持,甚至导致生育主体无视生育政策的存在,做出违背政策的生育选择。所以,要重新审视计划生育工作,探索建设与时俱进的新型生育文化,充分运用生育文化的内控作用机制,引导生育主体从根本上理解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主动摈弃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树立新型婚育观念,使生育意愿自觉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一致,为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 从培养社会公德入手,营造新型湖湘生育文化的氛围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公民社会公德培养的过程中,注意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合进去,提倡遵循国家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夫妻和睦、敬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形成男女平等、少生快富、晚婚晚育的科学文明的现代婚育观、家庭观、养老观,增强全民人口控制意识和生育道德修养,使公民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有利于自己还有利于国家,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一环,从而真正能从思想意识上自觉地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规范,自觉追求新道德,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传播普遍化、大众化所构成的浓厚氛围,就会影响生育主体根据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调整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文琛.论生育文化[J].人口研究,2001,(6):70-72.
[2] 王耀中,李金龙.论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2,(4):105-107.
[3] 胡厚翠.关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2009,(6).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
王维早于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交融过程的第二步,是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有晋明帝有《毛诗图幽诗七月图》,是把诗作画题的,可说起源甚早。但对绘画自身,没有太大的影响。唐代的时侯诗歌盛行,在唐末时,可能已有域家以诗为画题的情形出现了。由此再前进一步,是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宣和画谱》记有李公麟作画,“盖深得杜甫作诗体制,而移于画。如甫作《缚鸡行》,不在鸡虫之得失,乃在于‘注目寒江倚山阁’之时。伯时(公麟之字)……画《阳关图》,以离别惨恨,为人之常情;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不美其意。其他种种类此。”按李公麟在时代上稍后于郭熙。从上面一段材料看,当时的大画家,不仅在诗里找题材,而且以大诗人写诗的手法来写画,因此而提高了画的意境;这便是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后来王渔洋却又以李伯时所画《阳关图》,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自题丙申诗序》)。反映出诗与画的互相启发,相互交融。画与诗在精神上的交融,把握得最清楚的,在当时应首推坡。东坡的《韩斡画马诗》有“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他“无形画”“不语诗”的说法,而把诗与画的对极性完全打破了,使两者达到了可以互相换位的程度。诗和画内在精神的交融和逻辑选择的一致,决定了它们外化形式的必然性渗透。
因为在北宋时代诗画的交融,在事实和观念上已经成熟。所以在宋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所设立的画院,至徽宗时,“如进土科下题取士”,即以诗为试题。《画继》中记有徽宗皇帝曾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及“乱山藏古寺”的试题。由当时取舍的标准看,所重者乃在画家对诗的体认是否真切,及由体认而来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意境。至此而可以说画与诗的融合,已达到了公认的程度。龚贤《春泉图轴》是有题诗;“静壁春泉一道飞,白龙藏彩见斜晕晖。谁家草阁虚无际,半醉诗窗下以微。”李晴江画梅,疏影横斜,画中题有“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一种贯注于诗、画底层的宇宙、人生、艺术精神,使诗画构成一个有机冥合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母语 文化
在学习英语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非英语国家。这些地区的语言文化在他们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展示了持续且强大的影响力。研究母语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对于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
首先语言与文化间密不可分。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上都具有亲缘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一族群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语言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以英语来区分,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在文化上呈现巨大差异。
首先在信仰上,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需要通过忏悔、祈祷才能赎罪,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仁爱、宽恕。基督教徒非常依赖上帝的作用,期待上帝拯救众生。与其他语言地区相比,比如汉语国家多信奉佛家。佛家强调自我修行,注重来生,重伦理而轻法制。这些显著区别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许多词汇都具有宗教含义。由于英语国家多处于西风带,英语中都有赞颂西风的诗篇,又地处海洋周边,多有与海有关的俗语。相比较而言,地处内陆的蒙古语地区就缺少这些表达。地理因素也影响着语汇。在语言特征上说,英语是曲折语,有词形的变化,思维是联想的、演绎的,善于理性思考。汉语则是孤立语,缺少形势变化,中国人倾向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英语本身是一种表音文字,符号与意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字母符号没有会意作用,不会引起形象联想,因此英语是一种充满暗示的语言,这也引导了英语国家注重逻辑思考,善于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差异造成的教学困难
母语文化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这里可以用迁移概念来解释。迁移概念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当两种学习内容具有相似点或传承性时,这种迁移就是正迁移;如果两种学习内容明显异质,那么先学就会对后学起到阻碍。比如语言,当非英语国家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首先就会被母语文化干扰。母语文化的思维范式、价值取向、用语习惯都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中,他们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母语习惯带入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些负面影响。
在学习态度上,大多数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性都非常强烈。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学习者有很强烈的愿望要学好英语。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学习动机与学习实况的落差容易打击学习者的自信心。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才能够调试好心态,摆脱焦虑情绪,继续深入学习。
从学习方法上来说,英语与其他语言存在明显差别。英语的语调只有升调和降调,其他语言,比如汉语则具有丰富而多变的声调。这直接影响了学习英语者的口语,因为母语的影响,难以实现地道的口语。从词性上来说,英语缺乏阴阳,而俄语、法语等语言均有阴性阳性之分,这对理解英语造词汇的思维方式成了困难。从词语的搭配上来说,英语具有较为严格的语法系统,而其他语言,如汉语则词语搭配灵活,可有以有限的义项搭配出无限的意义。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流,这也是母语文化对于英语学习造成的最大障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能够得到的都是既定的、书面化的正经知识。而在实际交流中,口头英语存在大量的表达是因时而宜,因势而异。其中有关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部分,经常会有表达缺省,不了解其文化的学习者很难掌握其意义。以自己本身固有的文化知识去揣度,容易引发误解和错读。特别是礼仪方面,英语国家交际中一些所谓幽默的部分,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其与自己本族语相背离而产生误解。一些交际中的禁忌话题各个语言地区也是截然不同。英语地区十分注重个人隐私,而其他语言地区可能并不将其列为禁忌。
在面对这些窘境之时,我们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差异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的阻碍也是必然的。以平常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融入教学环境中去。最重要的是理解其文化内涵,把英语地区的文化与自己的母语文化相对比,以熟悉的母语来提示、促进英语的学习。母语与外语,二者无优劣却有异同,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学时,不可冒进,要按照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循序推进,系统教学,努力克服这些教学困难。
三、英语教学的对于本土文化的影响
母语文化在对英语教学产生影响的同时,英语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着学习者的本国文化。首先,通过英语学习,打开了放眼看世界的窗口。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大力推介了英语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当代现状,使不同语言文化区域的人们能够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明显地开放了学习者的心态,因为了解外部世界越多,也让这个民族越加地谦逊与自信。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代入很多英语词汇进入非英语系统中,这点在译介文学中体现明显。在日常口语中,也会加入一些音译的英语词汇,比如可乐、吉他等等。这极大丰富了本族语的词汇体系。这是从学习者的本族语的发展角度来说。
关键词:湖湘文化;谭嗣同;创新;经济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一06-0001-03
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形态,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睐并延续到现代的一种剥区域文化形态。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湖湘文化的精华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理想信念,认准奋斗目标而坚忍执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思变求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融合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敢作敢为、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倔犟勇武、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艰若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一、政治上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的发展与创新
湖湘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重“经世致用”、重“躬行实践”即不尚空谈,而求务实,湖湘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实践的需要。但是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湖湘文化的求实精神从湖湘学派开始,由经世派进行发扬,但湖南地处内陆,经济相对落后,湖湘文化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严重不足,因此,湖湘文化具备务实与创新相辅相成、先进与保守兼备的特征。到维新运动时,便在湖湘大地上发出一股强劲的重实学的风气,并促使了一大批新式学堂的诞生,其直接的结果近代的湖潞文化开始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时,首先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是湘人魏源,而最早接受这个口号付诸实践的是湘人、左宗棠。然而,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通变、求新的开放精神;并在近代史上大放光彩删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是谭嗣同。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与地主阶级的经世派、洋务派相比,他们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阿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
经世致用之学强调对现实政治的参与,关注的是治国救民之道。同时,近代中国又面临强国御侮、变革政治制度的任务。经世之学的价值取向和近代中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影响和造就了谭嗣同的政治上的创新思想。从到时期,具有经世学风的湖湘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正是的面世态度和参与意识,促使他们直视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投身改革和革命。他们继承了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丰富了经世之学的内涵,从传统的学问转向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本质上说,经世致用属于传统学术的范畴,但是它倡导的积极面世的态度,又使它成为连接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的桥梁。反映了湖湘文化经世传统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和强大生命力。
进入近代以后,湖湘文化的这种开放胸襟和融合精神突出表现在向西方学习上。而中国近代史上第―个喊出“冲决一切罗网”,并且为了维新变法而流血的人是谭嗣同。发生后,不少人劝他出逃,他满怀豪情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所代表的实际上也是湖湘文化的一种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经济理论创新
论文摘要:研究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相较于“内在理路”和社会历史研究法,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之下,可以较为明显地见出主体性文论现象与1980年代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文学主体性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即在与当时社会、文化构成的深刻互动关系中逐步发展成一种理论现象。在此,问题的关键是首先需要确认文学主体论由一种单纯的知识形态生长为一种理论现象的事实;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即主体性文论现象的形成并不突兀,除了其倡导者以及承继者的主观理论努力之外,也有赖于80年代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带有集体意味的主体论氛围乃至主体论社会心理的滋生和凝结。这是“”后中国特有的一种思想面貌,没有“”,也许在当时的中国就不大可能形成影响深远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
研究包括文学主体论在内的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有论者指出,世界各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出历史解说与思想重构两个方向,前者着眼于分析传统的形成,或者说致力于对传统的形成过程作知性的把握;后者则致力于揭示传统的普遍意义。当然,价值或思想重构也是相对于历史解说而言的。不过,对传统的形成过程作知性把握的历史解说又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余英时倡导进行“内在理路”的解释川,意在从传统文本中显示的问题人手,探讨思想史中观念与方法的承继与变迁;传统的者从一个方面着眼于社会历史背景,注重对思想的意义作外部解释;此外,当代的一些西方学从知识社会学角度人手,把社会科学训练引人这一领域,从而给历史解说带来了新的活力。
笔者以为,如果把第二种方式(它包含着对马克思理论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或者说对之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向深处开掘成社会历史研究法,那么对文学主体性理论形态及理论现象形成的探讨同样可以采取以上三种方法。当然,这三种方法尽管存在着各自的主要指向,但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然而,如果把一种理论看成是一种知识,那么揭示这一知识得以形成的内在理路或者采取社会历史研究法主要探讨其“出场”的社会历史状况以及它可能存在的对于改变现实的理论诉求,并不能把一种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完整地纳人研究的视野之内,而这正是知识社会学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尤其是当某一理论,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由于其影响较大而在其被提出后随之成为了一种理论现象时,更有必要采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它进行研究。
尽管有论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开始的”但显然谁也不会否认马克思的思想对于知识社会学形成的重大价值。德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就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当然,曼海姆认为自己比马克思走得更远。可以确认的是,正是在对马克思的思想和其他社会思想学说的深人研究和探讨中,曼海姆发展出了自己的知识社会学理论。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试图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力求获得对社会存在与思想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解。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在于人们努力发展那些在现代思想的危机中已变得明显和重要的多重相互联系,尤其是发展理论与思维方式之间的社会联系,将它们作为自己适当的研究领域。知识社会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取代传统认识论,而是努力修正它,因为传统认识论没有充分考虑思想的社会性质。对于曼海姆而言,知识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关于实际思维受社会或存在决定的理论。他强调,实际思想的出现,在许多关键方面都受到各种各样超理论而非纯理论因素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史研究普遍认为,思想的改变只能在思想的层面(内在的思想史)上被理解—这与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存在诸多的相通之处。曼海姆认为,这种旧方法妨碍着我们认识社会进程对思维领域的渗透。此外,与马克斯?舍勒一样,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种思想前提下,曼海姆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认为知识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既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等因素,也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曼海姆在知识发生学的研究中,是重视对思想主体的考察的。他说得很明白:“在由存在决定的思想中,其思想过程部分决定于思考主体的特征。当然,曼海姆也认识到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一个人的孤立灵感的结果,一个群体的集体历史经验是构成其深刻洞见的基础。
曼海姆强调,知识社会学一方面是一种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239)。研究曼海姆的理论专家A.P.西蒙斯曾在《卡尔?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中用了较长的篇幅对作为一种解释方法的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进行过专门研究(PP.106一32)。因而,当我们在上面简要阐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时,也讨论到了他的这一理论的方法论特征。R.K.默顿指出:“在知识社会学中,所有方法一致的中心点是这样一个命题,从思想不是内在地决定的来看,并且就思想的某一方面从认识以外的因素中产生出来而言,思想是有一个存在基础的。”曼海姆以社会学视角研究有关思想,始终都从讨论其存在基础出发。显然,当曼海姆强调知识社会学也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方法时,他接受了历史主义的观点。其实,德国历史主义也是曼海姆创立知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思想源流之一,遵循历史主义的思维路向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文学主体性理论自被刘再复提出之后,学界即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如前所说,由于这一知识形态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联,不久,它也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由此,我们可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显然,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通过上文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及其方法论特征的简要揭示,笔者认为,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总体讨论文学主体性理论“出场”的存在基础—包括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两个向度—揭示它们对时代观念的制约及其对文学主体论得以现实化的推动;第二,从第一中分化出来,关注刘再复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个体主体)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刘再复的这一定位和选择与构成其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第三,从知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人手,考察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播散及其成为一种理论现象的有关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以上面谈及的三个维度为参照,检视以往学界习惯性地运用内在理路研究法和从社会历史角度探讨文学主体性理论形成问题的做法,不难发现,论者在研究中关注的其实是以上所说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总体来看,与采取知识社会学方法进行问题讨论的内在要求相比,他们的研究尽管缺少一些社会学特征或社会科学训练,但研究问题的着力点是显明的,那就是集中指向对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考察。只是这种考察是局部性的,而不可能顾及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全面的探讨在非社会学乃至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似乎也是没有必要的。‘正因为研究者们的惯常做法事实上主要是殊讨在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下,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产生或得以现实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问题,故而在此为了行文的简洁和讨论问题的集中性,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针对这一维度进行近乎重复性的研究了。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关于文学主体性理论产生的研究中,这一问题关注得很少甚至在有些论者的专题研究中完全被忽视,笔者以为,这种研究现状需要被改变。
考察刘再复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20世纪80年代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问题,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对前文已经提及的曼海姆所说的“在由存在决定的思想中,其思想过程部分决定于思考主体的特征”这一思想的关注和认同。但是,笔者并不准备在此对刘再复在80年代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进行充分的专题讨论,而是想径直指出,刘再复主体性原则思想的确立是与其一己的身份定位和由此决定的价值选择密切相关的。而且,笔者认为,从总体而言,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时的刘再复是一个平民型知识分子,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平民型的公共知识分子。这就是刘再复在那个激情的年代亦即1980年代自主的根本性身份定位,由此也就决定着他最终的价值选择。
笔者以为,刘再复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具有自主性,他的思想选择首先也是自主的。刘再复在阅读到李泽厚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哲学论纲》一文之后,禁不住内心的激动,并隐约地感到,他将要在文学理论领域中进行一次具有颠覆性和建设性的变革。显然,要进行这场从根本上针对机械反映论的颠覆性和建设性的变革,没有足够的理论勇气和自主的理论探索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他在80年代把学术重点放到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上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自主性理论探索过程。
然而,我们还要看到,无论是刘再复的身份定位、价值选择,还是其思想选择,尽管都存在较为明显的自主性特征,但显然又是受到广阔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集体目的制约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刘再复的身份定位和价值选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刘再复个人选择的受动性,认识到其个人选择与构成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个体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孤独的,它必须自由地结合一个运动的真实情况,民族的盼望、共同理想的追求,才能得到回响。
80年代,刘再复生活在“合唱”的语境中。90年代的他曾如是说:“我的个体存在以往被群体存在所淹没,我的本质也被群体的本质所规定。这大概就是指他的个人选择受到了集体目的的规定。正如曼海姆理论所表明的那样,构成知识信念的主要是社会而非个人。曼海姆主张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限于个人的思想,个人是不可能单纯地从他自身的经历中形成世界观的。他还说,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伟大天才的孤立灵感的结果,一个群体的集体历史经验是构成天才深刻洞见的基础。笔者注意到,采取内在理路研究法和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学者在他们的探讨中,事实上已然广泛地涉及对文学主体性理论赖以产生的集体历史经验、社会环境等的关注,虽然他们也许不曾使用“集体历史经验”等这样的字眼。相对而言,他们对刘再复的个人选择与构成其个人思想基础的集体目的之间的张力关系却缺乏更多和更直接的探索,尽管他们的习惯性关注也隐含着说明这一张力关系的若干要素。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以上一些重要问题并没有真正进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研究视野。这是甚为遗憾的。
通过以上简要的探讨,笔者的结论是: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是刘再复在前人理论构造(包括“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的当代确立和哲学领域里的主体论问题讨论等)基础上个人理论“突围”、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的构成部分,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中国社会普遍兴起的对以主体性为核心内涵的现代性价值诉求的运动过程中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因而也就是历史的产物。由此,特别是从刘再复在集体目的规约下的思想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80年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在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时的较为自觉的现代性价值认同。就刘再复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根本性理论指向看,是对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确证和伸张,因而,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进行人的设计。这也就是说,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是与刘再复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扭结在一起的。可以认为,人的现代化是80年代主体论者的根本目的,现代性价值诉求是他们共同的历史性的思想选择。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文学主体性思想的播散在大多数文学主体论研究者的探讨中也有所涉及。比如,一般来说,研究者们会谈到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这其中自然存在着对文学主体性思想播散的关注;也有研究者注意到,在刘再复之后,陆贵山的《审美主客体》和畅广元审订的《主体论文艺学》两部较为重要的论著相继出版,加深了文艺学美学领域中的主体论间题研究。然而,笔者想在此指出的是,由以上这些看法所构成的文字似乎更多地只是对历史中既存的一种思想或知识事实进行描述,而没有明显的理论自觉,把主体论思想作为80年代的知识类型来考察,也就不可能从理论上讨论这一知识类型对社会思潮的推动作用,以及在知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中文学主体性理论得以生长为一种理论现象的事实。知识的生长当然需要动力,“一般而言,知识生长的动力来源于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张力,而这一张力的强弱和伸展方向,则取决于生活世界对知识世界的内在要求和知识世界对生活世界的反映能力与方式”。从“”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需要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主体的价值,而主体知识类型正适时和恰当地反映了这一生活世界的要求。这样,从现代中国思想史着眼,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知识语码的构造存在一定的同质性,而随后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使知识语码的构造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由知识语码的重新编织而构成的主体论知识转型无疑成为80年代生活世界的内在需求,以及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文学主体性思想正是在这一知识语境以及由此萌生和日趋壮大的社会心理期待中得以播散并成为了一种理论现象。当然,在这里,问题的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其中至少还涉及对受存在制约的知识功能的研究,这些功能既可以用来说明知识的持久性或变迁,也是对知识“力”—它推动某种思想潮流的兴起甚至是导致社会现实被改造的极好证明。从对知识功能的关注和强调,使我们可以从知识社会学方法人手,完成现代知识对社会“塑性”乃至控制的阐释与理解。在此背景下,我们也就能够认识到,包括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在内的80年代主体论知识转型,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诚如刘再复所指出的那样,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以及围绕着它而展开的争论溢出了文学论的范围,它和80年代初发生在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思想事件,或者直接说,它是一种显豁的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思想事件。
作为一种知识理论,文学主体论与当时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讨论引发了当代中国思想史中一种以强调主体价值为根本标志的知识类型的产生。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文化;文化教育;文化产业;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2-04
[作者简介]王文勇(1979—),男,江西进贤人,博士,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论、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研究”(YG2011002)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On Policy Ori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Author: Wang Wenyong
Abstract: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should highlight harmonious eco-prospects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nvolving the policy of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e and arts.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common heritag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What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industries ar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ultural existe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t is important to gui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armonious ecology of “Two Cultures”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and arts.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e and arts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一方面需要来自生态文化理论建设和具体文化实践等方面的完善与发展,这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自生长过程;另一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导向,也至关重要。
当下的文化生态,最令人瞩目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和谐共融的问题。纳入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要在立足于整个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在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文文化发展的独特属性,注重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使生态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取向
生态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从小培养学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及文化自律等核心理念,从而将生态文化理念的教育向纵深拓展。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在普及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近年来,科学文化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这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人文文化的教育亟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人文文化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思想”①,这些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所以传统人文文化可以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具体落实到和谐共生等核心理念的倡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和谐共存,就教育而言,关键是“两种文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文理分科,大学文、理分校,学校科类单一,加上我国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显得迟缓。”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切实扭转重理轻文的教育设置与文化政策,一方面继续传承与发展科学文化中诸如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逻辑实证的科学方式,另一方面,人文文化中诸如主客一体化的整体生存观和无功利性体悟方式亦应得到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如此,方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和谐文化教育生态。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取向亦要纳入到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的核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和谐共存、文化的多元共享等诸多方面,均需要在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与人们已有的文化观念融合在一起,方可在具体的经济行为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理念与矫正现实行为的重要工具,应该在充分挖掘传统人文文化的生态意义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深化人们的文化身份,深刻领悟生态文化的和谐精髓,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核心理念,从而有效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
二、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
“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要求尊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避免科学文化的霸权地位对其他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同时,生态文化的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发展方向,需要相应的政策鼓励,从而实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而产业化的政策取向,只有以文化消费对象为中心,才有可能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下,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承价值,甚至不仅仅表现为‘门票价值’,而是表现出一种价值增量的积累过程,表现为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①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必须坚持消费对象的大众化取向,才有可能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横向扩展,为整个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挥积极而又广泛的影响。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化存在,维护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形态的和谐共存,从而避免出现某种文化出现支配地位而导致整个文化生态失衡的局面。就文化追求而言,应该在充分肯定科学文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证分析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注意到人文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人性关怀。就文化存在形态而言,应该切实监视科学文化可能出现的“异化”存在,确保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文方向,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张扬科学文化的现实功利性,从而破坏了整个文化生态的和谐局面。就文化的融合而言,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不应仅仅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孤立存在,而应是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整体化存在。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产业化的生态文化实践,在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必然需要财政方面的全额支持,这显然不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但是,迈向产业化发展的生态文化,如果初期完全市场化,也很难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周期较长、收益较慢,前期的资金回报率显然低于其他非文化产业。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划分出财政全额扶持的部分和产业化方向的部分。大部分生态文化类型,在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最终必须走向产业化,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至少应该能支撑自身的运转,方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不可否认,产业化的生态文化类型在孕育与发展的前期阶段,则急需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其中包括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文化创新优惠政策等多方面。
具体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产业政策,应该在鼓励科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张扬人类的人文操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如下不利于文化生态和谐的情况: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人文式微,生态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非生态化,甚或文化产业完全质变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工业生产,等等。所以,“两种文化”视阈下的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应该把握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发展的生态取向。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坚持大众化取向。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建构,也不能停留在某个理论形态方面的内部流转,而应该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应该考虑大众文化需求的广泛性与迫切性,而且这种大众文化绝不是当下快餐性的消费文化,而应该能够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应该能兼顾到精英文化的人文意义。所以,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不是文化情调的低俗化,而是大众的科学文化与高雅的人文文化的生态平衡。没有大众化的生态文化政策,最后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文化的倡导滑向纯粹古典式人文主义的浪漫追求。
三、生态文化艺术政策取向
鄱阳湖生态文化的艺术成就,是其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兼顾到文化艺术特殊性的取向,在引导个体审美创造力与改进集体生活方式之间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具体来说,在生态文化艺术发展的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点;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生态文化艺术的生态意义;在生态文化艺术品的评价与展示的过程中,应秉持“两种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
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要求艺术创作的发生发展、艺术作品的评价分析及艺术的社会效益等不能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现实功利性需要为标准。然而,“全球性消费主义的影响,及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都使得今天的审美文化越来越多地受控于消费意识形态”。①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的政策取向,离不开艺术无功利性与文化产业消费性的悖论语境。政策的扶持与奖励,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文化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征,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如下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情况:过度对号入座的量化指标,将鲜活多样的文化艺术行为僵化为功利实用的商品经济交换;过度宣讲艺术鼓励的金钱数量,淹没了生态文化艺术的超越现实功利性的追求;等等。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无论是出于奖励还是扶持的良好出发点,都应该坚持艺术创作与评价的无现实功利性之原则,切实顾及文化艺术不同于现实社会行为的重要特点。
当然,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在尊重文化艺术无现实功利性的基础上,应该重点突出其生态意义。这种生态意义既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又有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人类社会的动态平衡,来自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和谐共存。“当社会内部各因素处于动态平衡态势时,人类社会就会以最佳的状态发展,反之将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负而影响。”②而生态文化的生态意义,应该集中体现在文化种类的多元共存、文化形式的共同发展、文化样式的不拘一格等多方面的包容与协作。鄱阳湖生态文化的生态意义,更是综合文化生态的具体化实践。纵向上,鄱阳湖生态文化应该具有穿越古今文化生态的勇气与气魄;横向上,亦应该有跨越地域与种族等空间局限的文化视野。所以,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不能局限在某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主导地位,而应该遵循文化艺术创作与实践的多样化生态平衡,要从整体与长远发展的高度,力争将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导向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态平衡,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和谐良性发展。
【关 键 词】文化;人格;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王 军,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社会学教学与研究。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是人类为了求得生存所创造出来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它是人类生活的象征物,包括指示性象征物,如语言、文学、文物、文献等等以及抒情性象征物,如宗教、美术、音乐、舞蹈等等。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文化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二是中层文化(又称为制度文化),包括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三是底层文化(又称为哲学文化),就是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人类第一次能够根据自己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他们还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1]。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文化本身也就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这种文化环境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影响力上都变得和自然环境一样重要,作用于我们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个人。
人格,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性心理结构要素的总和。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尽管不同学者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从社会生活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面来解释人格的。所以,可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信仰、情操、价值观、态度、兴趣、习惯和气质的总和,是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基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它可以用一系列稳定的行为模式来表现。
个体人格尽管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本质,个体人格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文化模式相联系,特定人格往往是特定文化模式的必然结果。而个体人格在不断吸纳社会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外化和再现社会文化,从而又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特定文化塑造特定人格
人生存在文化环境中,特定文化必然造就出特定的个体人格。这个是动态的,包括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意义体系和行为规范,影响人们对自身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塑造人们的心理、气质和态度等。文化的变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其生活方式与习惯,使人们不断认识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反过来选择、吸纳和传承并创造文化。
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对人格中生存与发展功能的塑造。人降临到这个世界第一要务就是谋得生存,这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但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在生存需要满足后,他还会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有四种:其一是娱乐的需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种社会角色都要承载一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所以,角色卸载之后,难免会有身心疲惫、劳累紧张的感觉,于是便有了娱乐的需求。其二是审美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喜欢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观赏或欣赏美的事物,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净化精神。其三是认知的需要。对周围世界的探求、认识,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前提,我们生存的世界需要我们去了解、认知,探寻未知之谜是人类心灵王国永远的冲动。其四是创造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的精神境界一旦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仅仅满足于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只会享受的过客,给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迹,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来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会成为他的追求。要满足这些需要,学习、消化既有的文化资料是必然的途径。人对特定文化资料的学习、消化过程,就是特定文化对特定个体人格的塑造过程。其次,社会化塑造。永不磨损的机器和永不衰老的人都是不存在的,一个社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不断地预备新人来接替上一代人由于死亡或退伍所产生的缺位,这个过程无论如何不能缺少文化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任何人刚刚出生时,都只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自然人,没有技能、没有人格、没有社会性、没有自己的精神心理世界,这些全部要靠其后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才能慢慢掌握或形成。社会运用特定的文化,通过对自然人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教育、训练、培养,使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具备了完整的人格,具备了社会性,这样人们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要培养这样的新人,对其实施社会化教育,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个人社会化最有力的工具和杠杆。人的社会性及其精神世界如何,与他们所受的文化影响甚大。不同的文化乳汁哺育了不同的人格,特定人格总是由特定文化塑成。文化的这种影响人格形成和变异的作用便是文化的社会化功能。第三,社会控制塑造。社会控制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A.罗斯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控制的具体方式包括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个人理想、礼仪、艺术、人格、启蒙、社会价值观、伦理法则等等控制工具。不难看出其控制工具无一不蕴含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文化是贯穿所有控制工具的主线。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F.莫菲所言:“文化是一个人类生存的机制系统,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定义。我们生在文化之中,自身和命运均受到文化的制约。”[2]
文化的控制功能首先表现为它对个体行为的导向作用。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的行为的目标性特征,具体而言,人行为的目标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具体行为指向的具体目标;另一个是整体行为指向的整体目标。具体行为实施的具体目标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整体目标则是由文化主要是价值文化直接决定或引导的。其次,文化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对个体行为的指挥作用。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帮助人们设计行为的具体步骤、方式和程序,准备各种条件,预测、评估行为的结果,考量行为的影响。这就是它对行为的指挥作用。据此,人们可以尽量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增加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是文化对个体行为的积极控制。再次,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还具有一种整合作用。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不同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欲望和要求,他们不仅相互区别,还相互摩擦,甚至冲突,但整个人类生活却能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秩序,这正是文化尤其是规范文化对人们的行为整合作用的结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各种行为规则与模式,也设置了不能涉足的,不仅如此,它还通过奖励与规范相符的行为,惩罚与规范不符的行为来保证人们对规范的遵从和执行,使人们相互之间在行为上保持某种统一性,适从社会秩序的要求。这是文化对个体行为的消极控制。另外,文化的控制功能还表现在,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或摩擦作用。文化赋予人们的审美观、审美意识,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精神上的疲劳与饥渴,改善人们的心境,鼓舞人们的士气,调动人们的激情,减少乃至消除行为的精神阻力,从而使人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这便是它的作用。反之,文化也可以加重人们的精神心理负担,窒息人们行为的激情和意志,增加人们行为的精神心理阻力,使之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它的摩擦作用。
特定文化都有一整套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它们建构起了特殊的文化模式,就其对人格的影响、塑造而言,构成了人格发展的阈限。宏观上,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差异性正是特殊文化阈限塑造的结果。微观上,一个群体或一个家庭等等,由于文化氛围不同,同样可以塑造出迥异的人格。一个鲜活的人格正是在这种特定文化模式的宏观浇铸与微观雕饰下,兼有了隶属民族、群体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从而形成现实的、社会化了的个体人格。
二、文化对人格的再塑造
文化塑造了人格,然而,人格不是一经形成就不可改变,随着成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延展,人格也在不断的悄然改变之中。究其原因,当然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一边塑造人格,同时也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价值衡量与评判,判定个体人格的社会价值,由此也就构成了鉴定人格和再塑人格的文化反馈系统。
文化对于人格再塑造的反馈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文化的区别功能系统。不同个体与群体是不一样的,区别的标志多种多样,而文化是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文化反馈系统是由一系列标志性规范组成的,对于个体人格许多方面的特点诸如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个人修养等等都能显示,并且按标识规范归类、分层,进行区别。任何社会都有一系列人格,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反常人格?在不同社会文化中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于任何文化来说,界定正常行为的标准都是由那个文化本身决定的”[3]。例如,满族最突出的饮食禁忌即为禁食狗肉,据传是因为一义犬曾救助过满族祖先。而同处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却喜食狗肉,与满族截然相反。这说明不同文化规范对同一种行为的界定是不同的。所谓精神障碍或变态行为等反常人格的判断标准也是与特定的文化标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崇尚“巫术”的社会里,人们不会对“巫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感到奇怪,反而认为这是“巫师”与神灵的互动沟通,而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则普遍会认为是反常行为。可见,文化对正常人格与反常人格是有界定和区别功能的。界定或区别的结果必然是有上有下、有高有低。这样,被社会文化界定为低下的以及反常的人格就有可能被社会文化进行再塑造。二是文化的群体功能系统,它包括一系列的角色规范和职业规范,构成了人格评判的环境因素。个体与群体的组合是否和谐是评判个体人格的重要标尺。社会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任何个体的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进行的。群体使个体与社会发生联系,它也是个体实施其活动的场所,个体通过归属群体而归属社会,通过参与群体的活动而参与社会生活。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各种不同的群体中展开的。不同群体根据社会给定的不同任务、规范,结合其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特殊利益,对其成员提出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每个成员总是按照自己的角色岗位,自觉不自觉地履行和遵守群体的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尤其是作为群体亚文化的非正式规范,并培养和发展参与这些群体活动的能力,从而帮助实现所属群体的目标与任务。那么说明个体与群体的组合是和谐的,否则,个体必然会受到群体的挤压、排斥,他(她)将难以融入群体,这样的个体人格要想融入群体、融入社会,社会文化对其进行再塑造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作用于人格的文化反馈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就是对个体人格进行遴选。把符合要求、达到标准的个体,提交社会;把不符合要求、未达到标准的个体重新交给社会文化再行塑造。这个过程与人格的塑造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完整机制,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反馈――再塑造――再反馈……如此循环往复的雕塑过程,最终造就出能够得到社会主文化肯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完整的、正常的人格。
三、人格再现社会文化,并促进了
社会文化的发展
社会文化的最终体现要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或精神载体,个体人格便是其中之一。个体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也会影响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当然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塑造,然而在文化面前个体人格绝不总是消极被动的,人们在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活动能够改变环境,能够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虽然人格的形成过程直观表现为对既有文化的吸纳和内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个体对社会文化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同个体的气质和人格能够限制文化影响个体的程度,即文化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塑造,会因个体人格气质的不同而异,相同的文化氛围对不同的个体人格会有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人格的个体,对于内化何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主动选择的并非永远都是被动地接受,其已经形成或尚未完全形成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对吸纳何种文化的选择与取舍。另一方面个体人格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外现其已经吸纳、内化的文化,使相应的文化接受社会的检验、评判,影响或改变既存的社会文化,进而影响社会生活。
一般而言,人格的形成过程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塑造过程,而客观上通过这一过程社会又实现了其文化的传播、延展和积累。前者表现为接受社会文化,使之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只是为人类个体提供实现社会人的一种可能性,还不能把它看作现实性。在其现实性上,必须要通过人的社会交往、人的实践活动,把已内化的社会文化外化、表现、发挥出来。即文化的延展、积累和丰富必须依赖于已经内化了文化的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通过社会交往、社会互动能够给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把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格对文化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创造性再现,它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复杂的认识客体,人类运用社会文化对这些新的认识客体所进行的每一次肯定或否定评判,都会进一步丰富固有的社会文化,为社会文化添加新的内容。
总之,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相互作用并相互促进的。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的塑造;而人格又是文化传播、延展的载体,可以使既有的社会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因此,我们在探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时,应当注意克服片面强调文化对人格主导作用的倾向,应当从总体上把握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的机制,充分认识作为社会文化聚合物的个体人格对既有文化的影响和推展作用。以科学的态度,客观看待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注释: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第12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8年版。
[3]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53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蒋京川、何汉江:《文化与人格研究述评》,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5期。
2.罗伯特.F.莫菲:《文化和社会人类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8年版。
3.B.R.赫根法:《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4.E.T.霍尔:《超越文化》,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5.易法建、倪泰一、杨丹燕:《心理医生》,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 民族出版2004年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各类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以及使用的相关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文化空间等。可以说,“非遗”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会史,但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非遗”都慢慢被遗忘,遭到破坏,面临着无人传承的严峻形势。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必须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将“非遗”记录下来,逐步实现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运用影像记录实现对“非遗保护”的可行性
(一)符合对非遗保护的真实性要求
影像是采用摄影设备与感光材料来记录拍摄对象,从而形成具体的视觉图像。这种物化的图像更加直观、逼真,便于人们理解与接受。正是由于影像带有真实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因此,也被称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世界通用语言”。
(二)影像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无形性,因此,需通过相关物质媒介载体来实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而影像具有物质性特点,能够长期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永久性”,进而得以保护与传承。同时,影像的可复制性,可以复制出很多非遗文化的范本,便于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给大众,让人们了解到相关非遗文化,树立起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实现对其的保护与传承。
(三)影像的“虚拟现实”特征可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在场性
在影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认为纪实性是其本质特性,而虚拟性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根据长期的实践证实,影像既能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实,也能再造一个虚拟的“现实”。也就是说,“看到的才是存在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性随着影像的诞生而发生改变。因此,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影像记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根据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存在的状态进行“复原”,甚至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其在现存时空中的存在状态,让人们更易理解与接受。
二、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原则
(一)完整性
影像记录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这有两层含义:一要体现出该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二是要充分体现出非遗项目内容的完整性。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是指它是由很多具体的文化事项组成的。在保护具体的文化事项时,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与生命特征。除了要保护非遗项目自身及其外形以外,更应重视此类文化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众所周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文化均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说明各种文化并非凭空出现的,都有着相应的地理、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也是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项目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向观众介绍、表现此类非物质文化项目所形成与存在的文化空间以及生态环境。此外,对非遗项目的内容要拍摄完整,确保内容全面,无遗漏,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二)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一般要求为实拍,但对于特殊情况可采用“复原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段进行弥补。这是由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因此,也是影像记录非遗文化项目的关键原则之一。简单来讲,在拍摄时必须真实、客观地记录非遗文化中的人物、行为、声音等,确保其“原生态”特点。若稍有任何贬损、粉饰,或者掺入虚假成分,都会让该非遗文化项目远离本真样貌,也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比如,“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傩文化在繁盛时期也传人东亚邻国,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2]。若在拍摄过程中,随意改变某个动作,或从现代审美角度加以修改或美化,都会让傩戏丧失最本真性的东西。
(三)客观性
这是对影像拍摄者与制作者的要求,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拍摄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要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二是影像后期制作者也要在制作过程中秉着“客观、超然”的态度。不要将个人的喜恶带到拍摄与制作过程中,要真实、客观地记录相关非遗项目。同时,还要最大限度保留该非遗项目的质朴性与原生态。任何和表现内容无关的东西都要隔绝在画面以外,确保环境、主体及陪体间的协调,着重突出内容的自然性。解说词也要遵循客观原则,不能掺入个人感彩。
三、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由于缺乏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组织管理,造成工作责任无法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上级管理机构,以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部署与组织协调。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管理机构,负责将影像拍摄、后期制作、资料整理与保管、传播等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监督。同时,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期促进非遗文化影像记录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影像记录水平
拍摄者与后期制作者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遗文化项目影像资料的艺术审美水平及文化底蕴。因此,必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与高校合作,培养出更多专业化人才。同时,要注重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学习活动,重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拍摄手法及技巧,后期制作方法等,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记录水平。另外,要让创作人员深入到传承人群中去,要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感知“非遗文化”,或邀请“非遗”研究专家参与拍摄工作。这样才能探知“非遗”项目的文化之根。
(三)重视对“非遗”影像资料的保管与合理利用
首先,要将各类非遗影像资料分类、编号,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化、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基本类别。然后,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完善相关影像资料的档案信息。其次,要改善影像资料保管环境,调整档案室的温湿度,做好防虫、消磁、防腐等保护措施,避免影像资料遭到破坏。再次,要合理利用这些非遗影像资料,使其真正发挥出文化传承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复制、拷贝、备份,或直接用光盘、磁盘保存,并上传至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非遗文化,领略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主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祖辈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象征着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精神。因此,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非常重要。影像数字化记录非遗项目只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起点。因此,我们在做好影像记录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其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白舒元.纪录片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J].文艺生活,2013(06).
关键词: 湖南高校 湘商文化 教育意义 教育原则 教育方式
湘商文化教育指的是通过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等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湘商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一批批传承、一代扬,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湘商文化,知晓湘商精神,并将其融会贯通到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促进人们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这对中国梦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政课程的改革、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意义非凡。
一、开展湘商文化教育的意义
1.利于湖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湘商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湘商人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湖南商人,以通变求新的商业智慧、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勤劳务实的优良作风,叱咤风云、鼎新中华,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商业价值、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商场赞歌。他们表现出来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务实风格、和谐心态、诚信作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湖湘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当下,加快推进“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成为湖南新的伟大目标,在富民强省的征途中,湖南省各大高校内,若能大力推行湘商文化教育,让莘莘学子领略湘商风采、学习经营策略、感受成功之道,感悟博大精深的湘商精神,这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毕业之时,他们会将所学带到神州内外,带至各自家乡,在为当地建设发展作贡献的同时,也扩大了湘商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2.有利于深化湖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影响,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与财富,封建主义,以及一些西方腐朽没落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亟待树立新理念、探索科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源远流长的湘商文化,主要包括理实一体的商业伦理――湘商伦理文化,独树一帜的经营艺术――湘商经营文化,全面高效的企业管理――湘商管理文化,等等,其中体现的像讲求商业道德、发扬创业精神、注重人才培养、提倡艰苦奋斗、努力开拓进取、灵活审时度势、严格反腐杜弊,这些都是湖南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他们那种走出去奋力拼搏争夺市场,持续提升自己报效社会的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成功实现中国梦想的重要精神内容。这说明湘商文化、湘商精神,都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提升湖南高校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和基础。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湘商文化教育不仅能促进人的智力因素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知识的传递,而且能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净化学生的心灵,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一方面,湘商文化汇聚了湘商的理想追求、经营艺术、管理法则、用人理念等,对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其人文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湘商文化对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民族精神、提高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促进和谐发展都有独特功用。
二、开展湘商文化教育的原则
1.正面引导教育的原则
正面引导的原则,是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引起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机,使他们不断进步,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目的要求,我们的学校应当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性的年青一代。湘商文化凝聚着湘商多年的心血,是湖湘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利用湘商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正面引领,让他们有学习热情、前进方向和社会责任。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学校指教育教学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两者结合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湖南高校开展湘商文化教育,要落脚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上,即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使大家能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扬弃并举的原则
在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过程中,对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扬弃,需要我们重点审视,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子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精神财富有机融合,才符合发展方向。在湘商文化教育中,我们也要坚持扬弃并举的原则,把湘商文化的研传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承下去,与之相背离的坚决摒弃,尽力实现湘商文化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三、开展湘商文化教育的方式
1.积极组织教学研讨
组织编写优秀教材。湖南高校可以利用进行湘商文化教育的优势,组织本校骨干力量,与省内其他科研院所或兄弟院校联合,将五千年湘商发展历史进行整体性梳理、并结合典型案例整理成册,体现了湘商文化的研究成果。比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就编写了全省第一部湘商文化教材――《湘商文化教程》,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开设湘商相关课程。首先把“湘商文化”设置为全校的选修课,以及商科专业的专业课,然后遴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担任湘商文化课程教授事务,同时鼓励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湘商文化的研究。如湖南商务职院人文旅游学院阙庆华老师在教授湘商文化课程中,就完成了《湘商文化资源的高校德育功能研究》申报书的撰写,并成为2016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一般课题。
号召学生进行研讨。在校学工处或校团委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湘商社团,或者湘商文化研究协会等一系列学生团体,定期开展相关话题的探讨和系列文化活动,对湘商文化进行学习和交流。如湖南商务职院的学生团体湘商文化践行会,就定期举行关于认识湘商文化的活动,有读书会、朗诵赛、演讲赛、文化沙龙等,效果好。
2.大力丰富授课形式
采用非学术性形式。在讲授湘商文化的过程中,要将其历史性、文化性与学生文化基础与学习兴趣共同考虑,不要成为学术讲座,而要深入浅出地讲解,增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形式。在信息时代,要全面采用多媒体形式授课,文字、图片、视频、声效等综合运用,能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加深学生对湘商文化的理解,让学生感受湘商的魅力。
采用理实结合形式。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在湖南商务职院的湘商文化课程中,每一章节之后,有文化沙龙、拓展训练,既让学生结合课本谈及自己对湘商的认识,又有课后实践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加深对湘商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3.扩大校园覆盖范围
利用多种媒介。各高校可以利用校报、校园网、校电视台、橱窗、海报、板报等传统媒介,广泛开展现代湘商的系列报道,以及解说湘商文化与湘商精神;同时,利用微信、飞信、微博等新媒体将一些湘商的经商成就、经验、方法等介绍给学生,让大家学到更多湘商知识。
组织各种活动。可以举行“诚信为本”宣读会,开展以湘商精神为主题的班级团学活动;举办“湘商文化”读书周,研习湘商文化;可以举办湘商文化艺术节,以歌舞小品、器乐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湘商风采;还可以以真实故事为依据,摄制体现当代学生为实现湘商新人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微电影,等等。
举办专题讲座。湖南高校可开设湘商大讲堂,邀请知名湘商代表、湘商文化研究者等,举办专题讲座,宣讲湘商文化的历史、精神内涵,并分析湘商文化,这样可以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湘商文化的影响力。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学生考察文物古迹。三湘大地留下了历代湘商的足迹,造就了一大批从事湖湘文化研究和商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湘商历史遗迹,与湖南商会联合创办特色专业的实践基地,组织访问专家和学者等社会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湘商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湘商企业。近年来,三湘大地涌现出众多影响巨大的知名企业,湖南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湘商的伟大及湘商文化的魅力,树立其自信心,让湘商文化深入心中,并付诸实践活动,利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湖南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5.切实坚持实践育人
积极开展校内实践。如针对湘商精神中的“诚信”,要在校内考试中加以运用,如考试前号召大家联名签署考试诚信书、召开诚信宣誓大会;平时给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计入其中,让学生形成从学习到生活都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努力开展社会实践。如针对湘商精神中的“责任”,可鼓励广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助人为乐、心怀天下的品质,让湘商救世济人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如湖南商务职院开展的“传递爱心,点燃希望”爱心助学活动已开展9年,参与学生达2000多名,为益阳安化鱼水学校等多所学校的学子点燃了人生希望。
参考文献:
[1]廖佚.湘商文化的内涵研究[J].全国商情,2015(7).
[2]周忠新,孔军山.湘商文化教程[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关键词: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 措施 意义
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它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使命、 信仰和行为规范。事实证明了企业的成败关键是文化,可以说文化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每个职能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当管理理论和员工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管理也会随着文化管理发展,因而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在财务管理上采取更多措施。
一、创建优秀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被大多数人认可,但目前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执行措施不配套、目光不长远等问题,因而制定正确的企业文化发展计划非常重要。
一个企业文化的好坏在企业竞争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提供正确向导,使员工的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把高层领导决策引向科学的方向。第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约束员工。企业文化对于每个员工的斗志、人际关及企业内部风气都有影响。制度规范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在这种约束之下, 企业的团队精神得到建立。第三,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更利于凝聚员工的战斗力。使员工有着共同奋斗目标和信念, 这种信念也让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 这样企业就能更好的发展进步。最后,优秀的企业文化起到激励的作用,企业文化能让员工之间相互关心和支持, 员工感觉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 在这种情况之下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财务管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财务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文化并且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企业文化指导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是企业的核心,同时企业文化的体现需要财务管理做为一种介质。企业能否正常经营并得到高效的回报, 取决于正确的准则和精神指导, 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里面最关注的是它是否追求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致性,这不仅能够让企业获得很大收益,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都能够从中收益。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石, 唯有合适的企业文化,方可更好的建立财务制度。总之财务管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不可分开的。
(二)企业文化的实施以财务管理作为平台,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实施
企业文化能否有效实施需要决定于财务管理的好坏。因为财务管理制度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一平台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说,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 它能够将企业文化有形体现出来, 使得文化这一无形的内容落实到企业职能中。
三、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来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合适的财务文化、完善财务组织结构化以及加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都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一)树立强化风险的理念,创建注重风险管理和效益管理的财务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正确的指导公司的未来财务发展方向,更能够通过文化的魅力来感染更多的企业员工,能够给企业的财务人员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随着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更为高效的利用自身的财务资源, 来提高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企业财务应财务管理的风险应对能力, 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使企业科学化,高速化运作,使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贯彻。
(二)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创建多元化的财务目标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只有多方面的考虑利益相关,提高自身多方面的收入,建立起多元化的财务目标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打败自己的对手。因此企业在设立财务目标时应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自身需求,通过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多种方式去发放配置资源, 体现出高效利用资源的理念。
(三)优化管理模式,有步骤地进行人本化财务管理
在企业文化重点强调的一点是要尊重其他人,这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能够不断促使人们的行为能够迎合当前财务管理的一些需求,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未来起了一个重要的指导作用,更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需采取多样化措施来实施企业的创新建设,加大对产品设计的投资力度。所谓的财务管理即资金上的管理,人本化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资金上筹集、使用以及分配等环节上。领导者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正确灵活的调整投资的结构框架,制定正确的企业的资金战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企业文化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石,财务管理制度能否高效有效实施决定于企业文化的支持力度,两者目标一致,联系紧密。
参考文献:
[1]徐显玲.浅谈现代企业财务文化建设[J].商业文化,2011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关系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就有了对文化活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意识的管理,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二者也是相互影响的。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近现代社会后,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力量。企业的内部文化状态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利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最初的技术、资本、自然资源、品牌,发展到现在的人才竞争,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而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维护和管理企业人才队伍的主要手段。
一、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及历史传统。企业文化一般会以一定的物化形式体现出来,但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承载和作用对象是人,具体对象包括企业员工和企业关系人如供应商、消费者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企业员工具有团队凝聚作用、行为导向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和自我约束作用等。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外部人员也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誉,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满足组织发展需要而对人力资源进行的获取、维护、开发、激励等活动及其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人本身的管理和服务,企业通过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和秩序,使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价值;二是对人与企业协同的管理,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使个人服务与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企业的价值。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使企业获得稳固的人力资源,降低人力资源使用和维护成本,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保障。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成立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问题,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独立法人,在管理和使用人力资源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要面对诸如企业使命、景愿、员工定位和行为准则等诸如之类的企业文化问题。只不过,在企业规模比较小或企业成立的初期,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或比较好解决而没有加以重视而已。随着企业发展,员工队伍越来越大、企业员工来源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了。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企业管理和营运的方方面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其大,时刻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偏好、制度导向和行为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则对企业文化的落实和传播起着主导作用,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员的选择偏好及激励导向,将企业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企业的物质力量,塑造企业的精神世界。
二、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非常的广泛,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到日常人事事务,无不打上了鲜明的企业文化烙印,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文化对员工队伍特质的影响
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审美观,俗话说: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只有对企业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同感,才会真心投身企业,与企业同生共死,与企业休戚与共,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伴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不会因一时半会的困难和挫折而离职。反过来,如果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就无法真正融入企业,多半很快就会离职。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去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企业外部人才对企业的评价,进而影响择业人士对企业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企业在招募人才的时候,也会尽量录用那些对企业文化认同感高或个人人格特质和思想观念符合企业文化特点的人才。企业文化的这种人才筛选功能,深刻地影响到企业中员工的素质结构和人格特质,最终影响到员工队伍整体的特质和精神风貌。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价值观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价值的定位,二是对人在企业中价值的定位。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职能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历史大趋势,但在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一般来说,企业文化中强调创新和变革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受到比较高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部门序列和管理层级会比较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配置会比较充裕,员工专业素养也会比较高,部门预算也比较大。而在企业文化中比较重视成本管理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就相对会被忽略或降低。
不同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中的员工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企业文化偏向权威管理的企业,员工的很多表达机会可能就会被压制,而强调民主管理的企业,员工往往会被鼓励向企业建言献策。在注重效率优先的企业中,员工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划出很多等次,不同的等次享受差距巨大不同的待遇,这种企业的员工流动率会偏高,而在讲求公平的企业里,员工的地位和待遇差距相对就比较小,员工的稳定性也会比较高。
3.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具体管理活动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对管理方向的选择、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通常分为7个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组织设计等。由于预算的限制,各家企业在做决策时会把资源向几个重点模块倾斜,世界上大概没有哪家企业会对这七大模块平均分配资源。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重点模块的选择是不同的。比如,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流动率很低,企业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和培训体系建设;美国企业强调竞争、效率和契约精神,因此,企业比较重视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和劳资关系的维护。而像富士康等强调成本和规模化生产的代工企业中,招聘体系则异常
庞大。
在法制时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重要制度之一,也是所有员工最熟悉的制度。企业文化是制定和修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往往就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中,企业文化通过影响绩效考核的价值偏好来引导员工调整工作方式和目标取向,通过员工行为准则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通过薪酬福利的分配方法来激励员工的努力方向,通过培训制度的规定来塑造员工的思维模式和精神世界。
企业文化还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日常管理行为。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华尔街很多金融公司是靠美国政府花费财政支援才避免破产命运的,但到了当年年底,很多企业就花费巨额资金给管理层和员工发放奖金,这引起了社会的极大不满,很多人对此表示难以理解,但是到了年底就兑现奖金却恰恰是华尔街许多金融公司的历史传统,只要企业尚存,就很难打破这种惯例。在传统企业的企业文化中一般强调权威管理和阶层管理,不同层级的员工很难有平等的沟通机会,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指令,在基层员工的行为准则里,往往充满了诸如禁止、不许、必须、申请、批准之类的字词。而新兴的创新性企业里,企业文化往往鼓励挑战权威,鼓励员工多沟通和交流,企业会安排一些制度性的机制或活动为员工提供沟通和交流机会。
三、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如行业特点、所处社会环境、经
营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对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与环境相适应过程的产物,企业人力资源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人力资源的结构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结构受企业行业特点及发展战略影响,人力资源的结构如文化层次、性别、流动性、专业、年龄等又会对企业文化产生较大影响。高素质员工比重较大的企业,会更倾向于扁平化团队性的组织结构,通常会有比较民主或开明的决策议事风格,反之则科层制组织结构和命令服从式的管理风格更有效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的企业相对本地员工占多数的企业,员工对企业会有更大的依赖性,员工之间关系也会更亲密,本地员工占多数的企业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则更多一些,地方化的文化气息更重。在中老年员工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企业则明显没有青年员工占比重大的企业有朝气。
2.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需要靠企业全体员工去认识、接受、实践和发扬,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会变成一种活的文化,才能产生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化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为企业赢得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所谓企业文化只不过是一些束之高阁的口号或表面文章,是一种死的文化,甚至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文化影响,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制约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的提炼、推广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支撑,企业缺少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便会成为无水之源。企业完备、行之有效的招聘选拔系统、培训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和奖惩制度,是支撑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
3.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趋向,直接反映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体现企业文化的要求,并对员工偏离企业文化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方法构成企业文化的体现形式。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各个不同企业的具体管理模式则各有特色。企业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形成的各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效管理形式成为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的部分。
4.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是人在实践中创造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企业主要管理者们的个人经营管理思想无疑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企业中一些重要的骨干员工也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演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企业一般员工单就具体个人来说,对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接受和传承作用,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他们对企业的所思所想,他们的行为,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晓冬,李明德.谈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5(9).
[2]白光.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05.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现实状态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变革,即思想观念的变革和行为方式的变革带来资源利益的共享。思想、文化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催生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因此,一大批优秀的、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作为构建企业竞争力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并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许多大企业集团在企业党群工作持续加强的基础上,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而且设立了企业文化部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的还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有的企业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只图虚名,不务实效,主要表现在满足于一般号召,检查评比,不干实事,做表面文章,习惯于下文件,发标语口号,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和群众。
二、正确把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第一,要坚决执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的正确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企业文化作为当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被世界优秀企业证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不仅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益,而且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也十分有益。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完全具有这种功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但二者均不可偏废,不得相互替代。
第二,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在经营企业的实践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略。我国一些优秀企业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极好途径和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与此同时,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很好地利用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来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在二者相结合时要坚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原则,不能搞没有政治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搞空洞的教条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吸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注重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企业文化的文化氛围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方法。
三、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融合的性质和方向。文化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的指导地位,是保持企业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三个代表”既体现了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既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精华,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衡量标尺和工作思路。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特有形态和有效途径为广大职工服务,即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逐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要在企业内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是我们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历史沉淀,它世代相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和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既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先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它纳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企业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使企业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现在,专业性艺术观赏舞蹈已从相对专业而又狭小的舞台上走了出来,逐渐延伸到社区、学校、公园等社会的各个角落,与自娱性舞蹈一道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受群众欢迎和广泛参与的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推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性发展,舞蹈则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可以说,改革开发30多年来,各项艺术事业飞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舞蹈一再显现出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幼儿教师就通过舞蹈来锻炼小朋友们的肢体协调能力。青少年们在课余、节假日或是在兴高采烈时总爱用欢快的舞蹈,比如以街舞等来表现青春热情。青年人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也把舞蹈当成一种时尚的娱乐方式和休闲方式。中年人处于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负重行军”期,很多人以舞蹈作为“减压阀”,以求得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至于老年人,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披上舞衫,放开手脚,在舞蹈中获得极大的乐趣。每天早晨,市区各露天休闲场所几乎被中老年舞蹈爱好者占领,秧歌、交谊舞、民族舞……许许多多,千姿百态。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也跳得这么“high”?老人们会说:“不为别的,就为乐呵!”由此可见,舞蹈伴随着人的一生,人的一生不可缺少舞蹈,特别是当人们处于欢乐的时刻,舞蹈就是表达这种欢乐心情的最佳手段。舞蹈是在发挥其“自我娱乐,抒怀”的功能,这就是先人所说的“舞以达欢”。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是舞蹈创作的基础。但是,有了源泉和基础,并不等于就有了舞蹈作品。正如有了土壤并不等于能长出庄稼,能结出果实一样。生活是浩瀚的海洋,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人们的所作所为,有善、恶、美、丑……对于舞蹈者来说,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生活现象,激起情感浪花的人和事,才可能是提供创作的基本生活素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进入舞蹈者情感世界的部分,才可能是未来舞蹈作品的题材内容。此外,对于舞蹈的题材内容,还要找到与其相应的艺术形式――舞蹈体裁,也就是把舞蹈作品要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投放到一定的舞蹈形式的审美规范之中。舞蹈结构的艺术处理,舞蹈主题动作的展示、发展和变化,舞蹈表现手法和各种表现技巧的运用,等等,必须符合一定舞蹈形式审美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充分发挥舞蹈表现力和体现出舞蹈特点,在艺术上比较完整,与群众的属性很好地结合的舞蹈作品。人类在生产劳动之余,需要自我娱乐,实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而被文化生活需求所驱动,就以活动的形式消除疲劳,达到愉悦的功效,然后便产生了群体文化和群体行动,以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快乐。可以说这是群众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产物,从而产生群众对文化活动涌动不息的自我参与,进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经常性地参加群众活动中的跳舞表演还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由于舞蹈不仅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人体运动,而且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艺术运动,因此参与者在旋律优美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跳起舞蹈时,不但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调适和发展,尤其对中老年人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是大有裨益的。在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舞蹈作为一种欢快、节奏感强的群众文化形式,健身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公园、广场的早晨,老人们,也包括一些年轻人都热情洋溢、兴致勃勃地投身到以健身为目的,如鼓舞、秧歌舞等舞蹈中,那样陶然,那样乐此不疲,这或许就是人的生命活力、生存本能最直接、最充足的流露和抒发。以舞健身,以舞求美,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找寻舞蹈的快乐正在成为时下人们的普遍追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教学;中外文化;融合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99-02
由于语言的产生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英语学习实际上也是文化学习的一个过程。应该说,英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包含着两种内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具备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日常应用能力;二是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世界上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宽知识层面,开阔文化视野,具备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英语、掌握英语和运用英语,更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就目前而言,很多中职英语教学中,更多的还是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于文化教学较为轻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从文化教学的意义为切入点,对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将中外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改变“中国式英语”的教学现状有所助益。
一、文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思维方式、语言交流方式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最大障碍就是它影响了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是每个学生未来生活与学习中必须面对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文化教学克服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障碍,不但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1]。其次,文化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不但掌握了语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对语法结构、语言外在形式等方面更加注重,而对语言环境、文化差异较为忽视,应该说对文化差异不了解,就不可能能够进行正常的交际。再次,文化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保障。很多时候,当我们走出国门,到真正的英语交际场合时,才会意识到我们的英语水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好像,当与外国人打招呼时,我们很多学生还是习惯的用:“Have you had your meal?”“Have you eaten yet?”“Where are you going?”等中国式常用方式,而不是用简单的一句“Hello!”或者“How are you”,这让很多外国人都感到茫然,以为对方要请自己吃饭。由此,文化是存活于语言之中的,两者是一个整体,脱离其一都不可以独立发挥作用。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方法
中职英语教材按学期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学习阶段与目标,二年级时在教材中引入了“职业模块”,即是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强化。而对于中职英语教师而言,职业模块教学正是教师进行中外文化融合的绝佳平台。根据“职业模块”的特点,教师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中使中外文化能够更好的融合。
1.构建互动课堂,促进文化融合。严格来说,英语仅是一门语言,教师若从科学的角度开展英语教学,笔者认为过于复杂,既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又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从语言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即构建师生间的对话课堂,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汉语与英语的对照使中外文化有机的融合。例如:在讲“Thanksgiving Day”一课时,本课详尽的叙述了美国的传统节日——感恩节,是中职英语教材中以美国传统节日为观照的阐明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要一课。在本课中,笔者一改读——授课——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整堂课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找出课文中的生词;第二部分,学生读、教师翻译,或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读,一组翻译,随后反之;第三部分,围绕课题展开师生对话;第四部分,课堂总结。分析:对话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每一堂英语课都要导入对话部分。在这一课中,笔者将阅读与对话相结合,构成了课堂的主体;并将阅读与翻译同时进行,其一,是将中外文化进行完整的融合,使学生在阅读中对照汉语翻译,感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语句的不同表达方式;其二,是对随后的师生互动所做的重要铺垫,使学生能够在前提认识下更好的进行对话活动。
2.从细节入手,融合中外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构建有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首要前提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仅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又不能仅用母语与学生交流。要融合中外文化,即采用汉语、英语并用的方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对照中了解差异,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将英语词汇的多层次含义用中文标注出来,让学生主动探究中外文化的差异,使中外文化融合促进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英语词汇的有效策略。再如,让每一位学生分别用英文和中文给老师写一封信,要求内容相同,教师可在学生的信中关注学生对英语书面语的用法,并通过中英文对照了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掌握状况,而这也是使中外文化融合促进至少渗透的有效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文化的融合应当贯穿于中职英语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融合与渗透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消除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新时期的中职英语教学应当结合社会的需求,教师首先要避免理论性教学,其次,避免将教学工作仅限于围绕教材开展,要正确分析语言教学的特点,使教学与生活接轨,从而更好的彰显英语教学功效,提升教学质量。
前言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概念,其内在含义存在差异,但均属于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且两者间存在密切联系。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高效融合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采用有效手段,达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高效融合,推动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基本概述
企业文化的含义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的企业文化,指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作用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狭义上的企业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具有企业特色、被企业职工所认同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狭义层面。对于企业文化,其蕴含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对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有引导和促进企业员工树立与企业文化相符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作用。换言之,企业拥有何种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则会培养出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员工。总之,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
针对企业文化,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时代性,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企业发展环境在变化。因此,为适应不同经济时代的不同发展需求,企业需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方法。基于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动力,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求,企业文化需具有时代性。第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以企业发展特点为依据,结合时代特征,建设具有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管理基本概述
企业管理,指企业管理层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基于企业管理作用下,制定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生产组织、领导工作的安排,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满足人们对不同产品的不同需求。企业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影响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直接联系。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形成与企业管理存在密切联系。简言之,企业管理的效率是企业经济利益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优化企业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管理理念,为企业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以整体视角为出发点,社会经济组织是企业的存在形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密切关系。企业文化渗透至企业管理的每一环节,服务于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宗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而企业员工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活动的中心点。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其与企业管理相一致,贯穿于企业生产的每一环节,且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具有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作用存在相同点,其调控、约束、规范以及引导是两者的基本功能。两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具有一致性,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员工搭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愿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推动企业发展。由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存在相同的目标、服务对象,致使两者必须结合。基于现代企业经营,企业文化融入至企业管理中成为诸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正视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两者的内在联系,为企业实现整体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保证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针对企业文化,其对企业管理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指导性作用、约束作用以及激励作用。具体而言:
第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工作氛围和风气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在制定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员工树立相同的奋斗目标,将企业员工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其凝聚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基于此,企业向心力得到提升,大大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提供便利。
第二,指导作用。企业发展以企业文化为核心,是企业成员智慧和经验的浓缩,具有指导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作用。利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作用,准确预测和规划企业发展趋势,迫使企业管理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第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内部自觉作用下,形成的行为意识规范,是企业文化约束力的体现。通过企业文化,规范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工作态度存在不同要求,这需企业管理借助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的目的。
第四,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先进工作思想与态度的体现,具有人文性强的特点,其将企业员工的个人修养和工作态度视为重点。企业文化利用精神力量,指导员工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迫使企业员工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致使企业员工秉承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在工作中赢得使命感和荣誉感,实现自我价值。
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的途径
(一)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为保证企业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应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以建设企业思想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增加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提升企业员工整体凝聚力,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基于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企业文化背景下,企业员工拥有共同的目标,且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加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二)强化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其需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与指导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迫使企业文化建设得到规范。与此同时,在企业制度建设基础上,消除企业文化中的不良影响,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企业发展贡献自我力量。针对企业成文的刚性制度,其约束力较强,有助于规范企业员工行为,指导企业员工正确认识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的作用与价值,体会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三)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
为保证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达到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程度的目的,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高效融合。例如,定期向企业员工征集符合企业文化的标语,为企业员工深层次理解、分析企业文化创造条件,若发现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存在误解时,应及时进行纠正。通过企业文化宣讲,帮助企业员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员工通过企业文化约束自身行为,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目的。以企业文化为媒介,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奖惩制度,激发企业员工主动、自觉的学习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内涵,探究企业文化建设途径,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四)完善企业核心价值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应以自身发展特点为依据,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中心发展目标,培养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为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迫使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从而实现企业与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