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学情境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清境教学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它主要指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所以情境教学的兴起正是符合国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的教学中,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外也大量开展,并形成许多模式.但我们认为,数学情境教学的关键步骤还是在于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结合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把握好情感性、生活性、问题性、全体性、适度性和参与性等原则.具体而言,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立足学生经验,提炼现实生活;培养问题意识,巧设悬念和疑点;揭示知识生成背景,体验数学化过程;开展数学活动,提供操作平台;注重合作交流,展开师生互动;介绍数学史料,讲述数学故事;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由于一节课并不是只用一种教学方法或创设一种情境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情境教学的原则、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多种教学方法和情境有机结合,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原则、方法、反思
目录
中文摘要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问题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数学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
2.1情境的内涵
2.2情境教学的内涵
2.3数学情境及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
2.4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2.4.1人本主义心理学
2.4.2认知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
2.4.3现代数学观与数学学习观
3.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及启发
3.1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3.1.1抛锚式教学
3.1.2’‘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
3.1.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3.1.4新五环节教学模式
3.2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
4.情境创设的原则
4.1情感性原则
4.2生活性原则
4.3问题性原则
4.4适度性原则
4.5参与性原则
4.6全体性原则
5.情境创设的方法
5.1立足学生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5.2关注知识迁移,创设实际应用情境
5.3巧设悬念和疑点,创设深层问题情境
5.4展示数学化历程,创设知识生成情境
5.5提供操作平台,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5.6注重互动合作,创设平等交流情境
5.7指导自主评价,创设自主反思情境
5.8介绍数学史料,创设趣味故事情境
5.9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过程演绎情境
6.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综合案例及评析
6.1综合实践案例:关于“折纸中的图形性质”的教学过程的简单记录
6.2综合实践案例评析
7.情境创设教学反思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7.3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7.4教材应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后记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思想经历了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阶段,到不仅重视知识,也重视智慧与能力的“能力本位”阶段.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思想又发展为关注“人的发展”,充满人性关爱人文关怀的“人本位”阶段.这种教育思想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对人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随着教育思想的进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第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强调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第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由此可知,我国新课程的理念正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1.2研究的问题
贯彻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达到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肯定是无法适应的.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情境教学重在一个“情”字,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新课程是情境带知识”.新课程的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情境”展开的,情境教学成为新课程提倡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所以说,情境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方法.厂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一直以来,我非常关注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乐于参与其中.我认为,创设一个有效的、适宜的数学情境,是情境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在浅谈情境教学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利用课本中的数学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然而高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个体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一些学生不能深入的领悟数学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理解,以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情境教学的应运而生给学生提供了增加交流、共同探索创新的学习环境,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的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的能力、智力、创造力的开发和挖掘。学生在分析、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和创新,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研理论,遵循情境创建的原则
1.生活情境中感受真实性。生活化、真实性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进入现实环境,结合自身对情景的熟悉程度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唤醒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情景中,针对其中的一些数学现象,积极的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来给予解决和探索,在不断的前行中产生认知冲突,并以此诱导学生质疑猜想,从而顺利的导入对新知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细胞分裂”,让学生以图示的方式来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学生对这样的现象既熟悉又陌生,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逐渐由兴趣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并找到其中蕴含的函数表达式,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2.模型情境中直观形象美。表面看似枯燥、乏味的高中数学,其内在却体现着数学特有的严谨、冷峻之美。教具模型直观形象的显示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概念,引导学生来挖掘、体验、感悟、欣赏其中蕴含的数学美,积极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实现图形和理论之间的交流。例如数学函数图形的平移、旋转彰显了其中的运动之美;圆和椭圆都显示了模型中的曲线之美;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纵横交错,强调了数学中的线条美。这些教具模型的应用,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对这种看得见、摸得到的情景产生愉悦之感。学生在观赏和自制的过程中,联想、想象、情感和思维被激活了,从而进入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中。
3.质疑情境中思维探究性。激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进而对现象、问题进行质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训练学生分析、推理等严密的思维,以提高学生判断和计算能力;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典型而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我国核潜艇A在海上巡逻,突然发现正东处有一艘敌艇B正以30海里/小时向北偏西40°行驶,试问,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怎样发射才可以击中敌舰?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绘制图形进行探究,通过大胆地质疑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实现学生思维之间的交流。
4.激励情境中学生主动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动力。在情境的创建中,要能够顺畅的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主动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对数学的体验中,体会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品味数学中的无穷魅力,以使学生由感性的、暂时的兴趣,进入持续、稳定的学习状态。在热烈的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表达、体验、评价、鉴别、操作等课堂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的语言、操作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弊端。
三、优化课堂,灵活情境教学的实施
1.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置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由学生感性的认知来顺利导入理性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函数图像来创建情境,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函数图像,利用成语来描述函数图像的变化。这一情境使得数学问题充分与语文成语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利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过的成语来进行描述。学生在描述上升趋势的增函数时想到了蒸蒸日上、节节高升等成语;在描述下降趋势的减函数时想到了每况愈下、直线下降等成语;在描述三角函数的图像时想到了此起彼伏。讨论使得学生很兴奋,教师就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观察y=x和y=-x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这两种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如何利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描述?学生由感性的描述上升到了理性的变化分析,使学生顺利的理解了“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特征,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了逐步的认识,进而顺利的导入了对单调性的深层学习。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情境建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建立了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兴趣,并逐层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教具应用,彰显数学的对称之美。教具模型的情境建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具的制作,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建立到生成的整个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成因。例如在学习有关“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准备一定长的细绳,将绳子的两个端点固定在黑板的两个端点上(绳子的长度要大于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铅笔拉紧绳子,沿绳子旋转一周,笔尖就会在纸上画出一个完美的椭圆形。
3.问题创建,建立数学的开放探究。问题能够直接点燃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调动原有的认知来尝试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实现对新知的融入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创建问题情境,利用开放式的探究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案例:“我”在某市购物,甲商店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店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店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活势形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曾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不论是设计提问、幽默,还是欣喜、竞争,都应考虑活动的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何使学生心理上有愤有悱,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时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案例:在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
在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是先量出∠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ABC中,若∠B=∠C,则AB=AC”。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着眼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
案例:在学习完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之后,如何进一步运用这些定理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习题课上.我先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四条判定定理:
1、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从这五条判定方法结构来看,平行四边形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的条件较单一,或相等、或平行,而第四条判定定理是相等与平行二者兼有,如果将它看作是定义和判定(1)中各取条件的一部分而得出的话,那么从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中每两个取其中部分条件是否都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呢?这样我创设了情境,根据对第四条判定定理的剖析,使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了猜想: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一组对角相等且连该两顶点的对角线平分另一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一组对角相等且连该两顶点的对角线被另一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启发学生得出上面的若干猜想之后,我又进一步强调证明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要求学生用所学的5种判定方法去一一验证这七条猜想结论的正确性。
经过全体师生一齐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七条猜想中有四条猜想是错误的,另外三个正确猜想中的一个尚待给予证明。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不仅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渗透教育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案例: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利用经验数据π修正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3.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接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π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π的值。我国的这一精确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纪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的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科学的艰辛以及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还进一步介绍:同学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是在18世纪以前,“π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一直是许多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证明了是无理数,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人类对于π值的进一步计算并没有终止。例如1610年德国人路多夫根据古典方法,用262边形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项工作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数刻在它的墓碑上。至今圆周率被德国人称为“路多夫数”。1873年英国的向客斯计算π到707位小数,194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计算的结果后,产生了怀疑并决定重新算一次。他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结果发现向克斯的707位小数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确的。后来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人已经算到第十亿位。同学们要问计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义?专家们认为,至少可以由此来研究π的小数出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对π认识的新突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数比圆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又如:我在初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出了一道开放型命题:
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这题是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错的设想。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创设应用性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情境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情境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情境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情境,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情境,一个是物理中的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性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例如:
①|AB|=;②若O为原点,∠AOB=90°;
③AB中点的纵坐标为6;④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四,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案例4“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则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五,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2=y
x2+y2=y+y2
x2+y2-(1/2)y=y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六,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6双曲线x2/25-y2/144=1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这样的点P不存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
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PF1|-|PF2|=±10.
|PF2|=5,
|PF1|=|PF2|+10=15,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PF2|=ex0-a,由a=5,|PF2|=5,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PF2|=5,|PF1|=15,则|PF1|+|PF2|=20,而|F1F2|=2c=26,即有|PF1|+|PF2|<|F1F2|,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PF1|-|PF2||=2a,还要注意条件a<c和|PF1|+|PF2|≥|F1F2|.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总之,切实掌握好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重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的特性,合理应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充分重视“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柳斌《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3、肖柏荣《数学教育设计的艺术》(《数学通报》1996年10月)
4、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数学通报》1994年6月)
5、盛志军《今天,我没有完成授课计划》(《数学教学》2004年第11期)
6、冯克诚《中学数学研究:3+x中学成功教法体系⑧、⑨》(内蒙古出版社,2000年9月)
7、钱军光、过大维《从错误中发现、在探索中建构》(《数学教学》2004年第10期)
8、曲培富《数学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杂志》1993年第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供同仁们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而信息技术正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无意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他们垂帘欲滴,抢着上树摘。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他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猴王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25×(26+14)=?考他们。结果,有个伶俐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其他猴子都很奇怪:“这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有了网络技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自己上网查资料,上网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维
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一个交互游戏型CAI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把关的“将”才会让其进入下一关学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
四、创设“对比”情境,培养学生辩异能力
形近而实异的数学知识,常常困绕着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那些看似相同,实际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理解上的迷茫处,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对比辨析,能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境:(电脑动画出示后教师叙述)在一个小山村里,桥西住着李伯伯一家,桥东住着王伯伯一家。这一年李伯伯家养了5只养,王伯伯家在自家门前开垦了一块长20米,宽6米的长方形麦地,(动画显示麦地)望着绿油油的麦田王伯伯非常高兴。(动画显示羊要吃麦田的样子)为了保障麦子丰收,请大家给麦田想个办法?
生1:把羊牵走就行。
师:可是羊还是会跑过来的。
生2:给麦田的四周围上篱笆。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动画显示红色的篱笆)
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王伯伯需要筑多长的篱笆?
生2:王伯伯种了多大面积的麦子?……(抢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太棒了,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我们就帮王伯伯算算好吗?
教学中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本质属性:面积是指物体平面的大小,周长是指物体四周的长度。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黑板的面积和周长的具体含义。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进行比较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应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计算机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的创设一个虚拟应用情境。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师通过计算机演示图1所示课件,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同时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与学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主题:如何判断空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创设问题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探究式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因此,探究式教学常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成为教学活动的归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激发探究欲望,这是探究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例如下列公式的推导,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为了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需要把握问题情境的分类方式。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夫指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方式有:(1)使学生面临要加以理论解释的现象或事实;(2)利用学生完成实践式作业来产生问题情境;(3)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途径的问题性作业;(4)激发学生比较和对照事实现象,由此引起的问题情境;(5)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等等。总之,只要教师全面把握探究教学的目的,找准探究式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就能创设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有效地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想象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提出实质性问题,以寻找多种解答的方案或方法。例如:
由三角想到几何,返回定义中去,如图3。若把α、β、α+β这三个角作在同一个单位圆中,这样,cosα、cosβ、sinα、sinβ的值在单位圆上的位置很容易找到,我们期望能用cosα、cosβ、sinα、sinβ的值来表示cos(α+β)。那么,是什么促使我们想到作“-β”呢?我们知道旋转变换是几何常见的变换方法,将P1OP3逆时针旋转到P4OP2位置,如图4(利用电脑演示),则角-β的终边交O于P4,始边位于OP1,且∠P1OP3=∠P4OP2,根据同圆中等中心角所对的弦(或弧)相等,有∣P1P3∣=∣P2P4∣,利用距离公式的等量关系建立等式。
又是什么原因驱使我们在这个问题中想到这些具有一般式的原理和方法,而不是想到其他原理和方法呢?多向探究阶段实际只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使问题解决的迫切需要与原有经验、方法、原理之间产生矛盾的过程;探究过程中当然会有很多挫折和失败,但这种认知上的平衡----不平衡----平衡,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往往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遵循先前的解答模式,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多向探究。
当P1、P2两点在任何位置,即α、β为任意大的角时这个证法都有效。
方法2:如图6,令P、Q为单位圆上对应于已知角α、β的点,则
作为知识结构相对不完善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成长的人,因此,探究教学主张学生大胆走自主探究之路,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前概念,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
四、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原因,寻找治“错”良方,以弥补学生在知识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例如:学生常常想当然把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照搬到立体几何中,教师在黑板上很难表示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设计创作相应的课件,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纠错。
五、创设实验情境,培养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甚至去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在“用数学”方面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多媒体电脑和诸如《几何画板》、《几何画王》、《几何专家》、《数学实验室》、《MathCAD》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例如,在上“棱柱和异面直线”课时,我们指导学生用硬纸制作“长方体”和“正三棱柱”等模型。教师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长方体中的异面直线”课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和上述课件,思考以下问题:“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面对角线(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体对角线(4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棱(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所有面对角线(12条)与所有棱(12条)共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长方体中所有面对角线(12条)之间相互组成多少对异面直线?”。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数学实验,探讨上述问题。
在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内容,将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一)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比较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高效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查找或者自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故事,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统计》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创一个小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如“小熊一家通过辛勤的努力,在秋天,收获了大量的粮食,其中水稻500kg、高粱450kg、玉米800kg,小熊一家一共收获了多少kg的粮食呢?”在故事的编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插入插入问题,可以逐渐增加问题难度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建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深入的掌握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的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散思维,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3]。例如在《量的计量》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回忆,如“我们共学习过哪些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各是什么?”等问题。在学生进行积极发言的同时,指导学生汇总和整理各种学习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内容,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内容,在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例如买小食品时,需要计算总金额;收取物品时,需要计算物品个数等等。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这篇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们,从我们的教学楼走到学校门口的最短路线是怎么走的?”、“我们生活中,什么物品是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等问题,使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形成良好的探究性思维。
(四)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比较喜欢游戏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游戏类的活动项目,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个欢快、轻松课堂氛围。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对行程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两个学生一个以每秒钟0.5米的速度从教室的门走到窗户边,另一个学生按照同样的路线和速度,从窗户边走到门前,在3分钟后两人相遇。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式:(0.5+0.5)×3。
二、结束语
【关键字】情境创设实践体会
一、教学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真谛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这符合人的天性,也是带来创造性精神的源源活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地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那种愉快的体验、探索中。而创设认知"冲突"的最佳途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
1、利用科普常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在讲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时,罗列到了若干特殊不等式组,找出规律,力求学生记住:两个都大、两个都小,一大一小时不等式组的解应是:……多数学生不知所云。一个学生大胆发言:“利用数轴根据数形结合理解不等式组的解,直观方便,不但避开了烦琐的死记,而且可能长久不忘。”这种突破传授方法的局限,大胆创新解题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创新学习。
2、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创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气氛,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教学的媒体,将会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同学使用这样的语言:“老师的年龄和你妈妈同样大”,“你家的人数比老师家的多”,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非常亲切,感觉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老师不是在说教,而是在和他谈心、交朋友,知识的接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例如,一次在某镇中学听某老师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时,老师反复强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组成最简形式ax=b(a≠),然后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就得到了方程唯一的解x=这位老师还强调了“只有一个解。”这时一位学生举手发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解呢?”这位老师感到有些突然,稍犹豫后告诉学生说:“你看课本中没有多个解嘛,课本中没涉及的东西你就暂时不要考虑了,待以后学习时再说吧!”显然带有责备的意思。其实这位同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学习。如果这位老师瞄准这一亮点,进而找出:“如果有两个不同的解x1、x2,那将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可能会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b,x=,ax=b,x=,x=x。这就与指出的“如果……”这一假设相矛盾,从而得出“只有一个解”。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展现了一种利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反证法。如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2=长×宽÷2=(上底+下底)×高÷2这些发现,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利用已有知识,在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的基础上的全新发现,这就是创新,从而也确定了“梯形面积=长方形面÷2的推导思路。教学法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发现事物的本质。有学生发现一个长方形,那么把长方形换成正方形、平形四边形又会得出怎样的结果留给同学们下去自己完成。
3、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圆周率的故事
祖冲之、七位、世界第一,保持了一千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
1427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16位;
1596年,荷兰数学家卢道夫、35位;
1990年,计算机4.8亿位;
2002年12月6日,东京大学,12411亿位。
3“0”
罗马数字没有0;
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
以“规”、“矩”度天下之方圆
山东省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石室造像中,有两位古代神化中我们远古祖先的形象,一位是伏羲,一位是女娲。伏羲手中物体就是规,与圆规相似;女娲手中物体叫矩,呈直角拐尺形。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案例“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则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2、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2=y
x2+y2=y+y2
x2+y2-(1/2)y=y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创设引导学生猜想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案例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2、创设让学生亲身体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如:比较下列各数大小:、、、,多数学生守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先通分,当分母相同时,再比较分子的大小。题目中的分母分别是13、11、89、25通分不容易。部分同学花了很长时间仍未得出正确结果。某同学观察出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是96,他认为当分子值相同时,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也是可以的。这样的思维摆脱了常规的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问题就简捷多了。老师应抓住这一典型给予特别表扬,并且肯定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创新学习的方法,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同学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四、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实践研究的几点体会
1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2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注重情感因素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笑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3):60
[2]顾菊美.创设情境巧引新课[J].新课程(中学版),2009,(04):98
[3]王金利.新课标下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1):86
小学生的求知欲都比较的强,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伊始,数学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来创设制造一些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的欲望。比如,我们在探究“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游戏的模式作为新课的开场,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看谁更厉害。你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些数,我不用计算就可以很快说出它能不能被4整除,你们可以通过实践验证对错。”游戏开始了,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想想难倒老师,有些学生说的数比较的大,这时,我都能对答如流。学生们都惊住了:“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就判断出我们说出来的这些数字能不能被4整除呢?”惊叹之余,他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们都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于是,学生们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与疑问在教师的引领下顺利地进入到了新知的探求当中。
二、实物演示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学阶段的学习由于其年龄特征也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的主导地位,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利用实物进行演示的话,可以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感知的对象更具有典型的意义。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平移和旋转”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拉动窗帘让学生去初步地感知平移的相关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自制风车让学生初步去感知旋转的知识;还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制作成课件或者是影视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再进一步地区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知道“平移”和“旋转”有时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实物演示情境让学生知道生活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乐学、好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去体会数学知识的奥秘,进而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通过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实际,让小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一些实际的本领,以此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逻辑思维来,要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些问题和现象,解决一些生活中常出现的实际问题,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合理地进行分组,再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三角形的教具,指导学生自己去拼凑出一些不同的三角形来,并且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些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讨论结束后,再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讲一讲小组内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必要的点评,并且针对孩子们的讨论结果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原则特性方式案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几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谈谈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重视创设情境教学的特性
一、诱发主动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案例:“我”在某市购物,甲商店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店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店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活势形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曾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和启发。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不论是设计提问、幽默,还是欣喜、竞争,都应考虑活动的启发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何使学生心理上有愤有悱,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时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消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此外,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更不能运用不恰当的比喻,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案例:在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
在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是先量出∠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ABC中,若∠B=∠C,则AB=AC”。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着眼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
案例:在学习完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之后,如何进一步运用这些定理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习题课上.我先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四条判定定理:
1、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从这五条判定方法结构来看,平行四边形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的条件较单一,或相等、或平行,而第四条判定定理是相等与平行二者兼有,如果将它看作是定义和判定(1)中各取条件的一部分而得出的话,那么从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中每两个取其中部分条件是否都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呢?这样我创设了情境,根据对第四条判定定理的剖析,使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了猜想: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一组对角相等且连该两顶点的对角线平分另一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一组对角相等且连该两顶点的对角线被另一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启发学生得出上面的若干猜想之后,我又进一步强调证明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要求学生用所学的5种判定方法去一一验证这七条猜想结论的正确性。
经过全体师生一齐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七条猜想中有四条猜想是错误的,另外三个正确猜想中的一个尚待给予证明。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不仅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品质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渗透教育性:
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案例: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最初一些文明古国均取π=3,如我国《周髀算经》就说“径一周三”,后人称之为“古率”。人们通过利用经验数据π修正值,例如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分别得到π=3.1605和π=3.125。后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利用圆内接和外接正多边形来求圆周率π的近似值,得到当时关于π的最好估值约为:3.1409<π<3.1429;此后古希腊的托勒玫约在公元150年左右又进一步求出π=3.141666。我国魏晋时代数学家刘微(约公元3~4世纪)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弧矢割圆术”计算π值。当边数为192时,得到3.141024<π<3.142704。后来把边数增加到3072边时,进一步得到π=3.14159,这比托勒玫的结果又有了进步。待到南北朝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更上一层楼,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求出了准确到七位小数π的值。我国的这一精确度,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记录直到公元1429年左右才被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他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十六位。这样可使同学们明白,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逐步深入,是中外一代代数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国不仅以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数学方面也曾在一些领域内取得过遥遥领先的地位,创造过多项“世界纪录”,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就是其中的一项。接着我再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只是近几百年来,由于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才逐渐落伍。如今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同学们的肩上。我们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为了使同学们认识科学的艰辛以及人类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还进一步介绍:同学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是在18世纪以前,“π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一直是许多数学家研究的课题之一。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证明了是无理数,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人类对于π值的进一步计算并没有终止。例如1610年德国人路多夫根据古典方法,用262边形计算π到小数点后第35位。他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项工作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数刻在它的墓碑上。至今圆周率被德国人称为“路多夫数”。1873年英国的向客斯计算π到707位小数,194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弗格森分析了向克斯计算的结果后,产生了怀疑并决定重新算一次。他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用了一整年的时间来做这项工作,结果发现向克斯的707位小数只有前面527位是正确的。后来有了电子计算机,有人已经算到第十亿位。同学们要问计算如此高精度的π值究竟有什么意义?专家们认为,至少可以由此来研究π的小数出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对π认识的新突破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千年来,没有哪一个数比圆周率π更吸引人了。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数学教学也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应用联系起来,并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统计员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办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角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概念,还具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等有关平行线的性质。这些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固着点”,但由于它们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想到要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进行一番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是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左右。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了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践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又如:我在初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的最后出了一道开放型命题:
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这题是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错的设想。通过这次讨论,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可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虽有强弱,但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培养多点拨多激励,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创设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创设应用性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案例1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情境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情境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情境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以上两个应用情境,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情境,一个是物理中的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2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创设开放性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案例3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例如:
①|AB|=;②若O为原点,∠AOB=90°;
③AB中点的纵坐标为6;④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四,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案例4“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则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五,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5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2=y
x2+y2=y+y2
x2+y2-(1/2)y=y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六,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案例6双曲线x2/25-y2/144=1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这样的点P不存在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
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PF1|-|PF2|=±10.
|PF2|=5,
|PF1|=|PF2|+10=15,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PF2|=ex0-a,由a=5,|PF2|=5,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PF2|=5,|PF1|=15,则|PF1|+|PF2|=20,而|F1F2|=2c=26,即有|PF1|+|PF2|<|F1F2|,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PF1|-|PF2||=2a,还要注意条件a<c和|PF1|+|PF2|≥|F1F2|.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总之,切实掌握好创设情境教学的原则、重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的特性,合理应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充分重视“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柳斌《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3、肖柏荣《数学教育设计的艺术》(《数学通报》1996年10月)
4、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数学通报》1994年6月)
5、盛志军《今天,我没有完成授课计划》(《数学教学》2004年第11期)
6、冯克诚《中学数学研究:3+x中学成功教法体系⑧、⑨》(内蒙古出版社,2000年9月)
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启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必要性。数学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并不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列举小学生的生活中一些数学的具体事例,促进小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给予理解。二是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让小学生更易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因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如果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充分地运用生活的情境进行教学,学生会对这些知识形成一种熟悉感,易于理解。三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益。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拥有话语权。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生活的具体情境,为学生创设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进行学习,自然会促进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生活情境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虽然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数学与生活毕竟有着一定的距离。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中,一定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将数学知识学习好。二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年龄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给予施教。比如,在低年级的学习中,进行“认识物体”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看一看,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个具象的认识。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旧用这种方式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必定会抑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三是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不可否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数学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可行的。四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应该把握住教学的重点。我们的一些教师,对生活情境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体验,一味地使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即课堂中处处有情境,而淡化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积极地让情境源于生活,从而充分地激活学生的经验。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了数学同生活的联系。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学习材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关联比较紧密,那么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更为感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故而,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多为他们设计出一些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二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让情境高于生活。毕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运用情境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情境的本身,而是借助于情境进行学习。所以,在情境的运用中,应该创设出一些高于生活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比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对于分数学生基本上是陌生的,教师就可以创设出一种高于生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平分一页纸,然后提问分了几份,涂色了几份,涂色的占这些份数中的几份?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明白分数是怎么一回事。三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让情境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对数学知识掌握以后,应该积极地让知识回归于生活,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数学教学的归宿点。比如在学生学习完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里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池塘进行测量计算,看看池塘的周长到底多长。这样一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很自然地就充满了现实的意义。同时,也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了,特别有效地启迪了小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是一个锻炼,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探究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其离开学校、离开教师的讲解之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其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不单单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影响,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不利的。而通过运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其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1.情境创设注意引导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并不能随意进行,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创设,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和探究为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所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层次感,从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寻获答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编码》这一课程时,就可以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身份证编码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将其中蕴含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的位数以及意义告知学生。接下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个“小马虎”同学课前分别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他忘记对这四个号码进行标记,无法分清分别是谁的了,请同学们帮其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年长者的两个号码,再通过分辨男女辨别哪个是爷爷的,哪个是奶奶的,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辨别剩下的两个哪个是爸爸的,哪个是妈妈的,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2.情境创设与现实问题相连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辅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只有真实的生活情境才能够引发学生的熟悉感与代入感,才能够使其在生活中面临类似的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是与现实相连的问题,而不能是臆想出来的。例如,在学习《需要多少钱》这一课程时,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星期天,淘气、笑笑和许多好朋友们在海边玩的时候,在附近的商店里买了好多的东西,想让同学们帮忙计算一下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愿意吗?通过购物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情境进行乘法的教学,拉近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培养其实践探究能力。
3.生活情境创设要全面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他们正处于一个爱玩、爱参与的年龄阶段.通过具有数学思维的游戏,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对游戏本身具有的兴趣,进而发展到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将数学题目当成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利用游戏将学生引入课堂,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选择第四排学生作为横坐标,第四列学生作为纵坐标轴,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这样一来,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坐标上的点,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坐标,或者由任意一个学生提问自己处于什么坐标,让其他学生回答.枯燥的课堂学习就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学生立刻就会情趣盎然,积极参与.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开拓思维,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这一学科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数学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以及数学家的轶事.以数学发展的历史来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数学家的故事,能够使学生更加领略到数学的奇妙之处,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讲解为什么会有“勾三,股四,弦五”之说,以及数学家在得出这一数学结论中作出的贡献等,让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有想去了解和学习的冲动,为新的教学内容作好铺垫.
三、利用课堂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概念是需要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才能够理解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例如,在讲“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时,可能有的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是很好,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在课堂上制作具体的模型,观察正方体到底有几条棱,几个顶点,并且沿不同的棱剪开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自己的手中变化,加深印象;在讲“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报纸,让学生对折,并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按照图案剪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增加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乐在其中.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营造教学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方式之一,由于生活情境所呈现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很容易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更易于引导同学们快速进入到相关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例如,执教“勾股定理”一课的时候,组织完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我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小明的妈妈出门买菜把钥匙忘记在家里了,无法进门.情急之下妈妈想要将锁撬掉.小明灵机一动,说道:‘妈妈,我们家的窗户好像是开着的,何不打电话找消防队员过来,搭梯子进入室内呢?’听到小明的话,妈妈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拨打了119.消防队员来了之后,小明家在三楼,每层楼高是3米,消防队员拿了一个7米长的梯子,梯子的下部距离墙根4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够顺利进入小明家吗?”由于之前已经学过勾股定理,于是同学进行了如下计算:42+62=52;72=49,49<52.所以梯子的长度不够,消防队员无法顺利进入小明的家里.把钥匙忘在家里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家里,所以这个生活情境的创设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创设生活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动用自身的智慧,多在课堂中创设出更加有效的生活情境.
二、创设操作情境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这一要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适时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巩固和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执教“勾股定理”一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要求同学们动用自身的智慧,利用勾股定理测量出校园内旗杆的高度.要求提出之后,同学们都觉得不可能,望着那么高的旗杆很多同学都犯起了难,在我的鼓励之下,有部分同学开始尝试测量旗杆的高度.最终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有的同学利用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结合勾股定理测量出了旗杆的高度,有的同学先将升旗的绳子长度进行测量再结合勾股定理测量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智慧在这次动手操作过程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动手操作当中他们也将勾股定理进行了尽善尽美的运用.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多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动手操作情境的创设需要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以免学生偷懒,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成效.
三、结语
一,课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在一起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
所以,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在每节课的开始,都会精心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它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针对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特别牢这一特点,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分别来了哪些客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说道:“大象伯伯今天也要过生日了,请小朋友看一下,他家来了多少客人呢?”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这时,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因为这情景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又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气氛显得尤其热烈。对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后面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课中,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一目的。并且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单独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比较乐于和同伴共同来做一件事情。这个实践活动我一般是采用变“单独学习”为“集体合作”。
例如,在教学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时,我让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然后让其中的一个学生按要求圆片。先放四个,再放两个,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时,分歧就来了,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三个圆,右边有两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3+2=5;而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两个圆,右边有三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2+3=5。为什么同一幅图,却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呢?这个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的甚至走下座位,说要看看对方的小朋友是不是看错了,后来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发现原来是因为看图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才会得到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当学生自己得出这个发现以后,对老师下面要教的例题,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就不仅仅是只停留于怎么写,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能写出两个算式。是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课尾,创设游戏情境,体验成功喜悦
小学生一般都好表现,如果你让他展示一下学会的新本领,他的积极性会很高。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那他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起他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由此,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一成不变的公式、概念,学生们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提起兴趣,造成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脱节,这让原本与现实结合紧密的高中数学知识失去了趣味性,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放弃主动探索和创新思考的能力,成为了只会套用数学公式、死学死记的“木偶”,因此,教师应该将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改善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讲一次函数这个知识点时,不妨将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纳入到试题中来。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函数时,教师不妨手拿一副乒乓球拍和一盒乒乓球走进教室,并以此为教学道具,同时选出两名同学,作为甲、乙两家商店的售货员,规定两家商店的每副球拍定价50元,乒乓球每盒定价10元,国庆节期间,两家商店竞相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买一副牌子赠送2盒乒乓球,乙商店所有商品实行9折优惠,问如果老师要买2幅拍子、乒乓球x盒(x≥4),那么在甲商店买需要y1元,在乙商店买,则需要y2元,那么能否根据题意,写出y1、y2关于x的解析式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先去甲商店购买,那么除去赠送的4盒外,还需要买(x-4)盒,因此可以列式为:y1=10(x-4)+50×2=10x+60,即y1=10x+60(x≥4),同样在乙商店购买时,则都9折优惠,那么y2=0.9(10x+50×2)=9x+90,即y2=9x+90(x≥4)。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情境教学氛围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中学广泛应用,并在课堂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性特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教师不妨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引入进去,尤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就是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切入点,教师可以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呢?”学生“:通过横看、侧看、远看和近看等方式”教师:“回答的很好,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今天怎么数学课讲语文古诗了呢?其实这首诗与其他诗有所不同,它隐含了一些数学知识,通过它,可以学会怎样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也就是这节课即将讲授的内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立足高中数学文化,挖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