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居民储蓄率论文范文

居民储蓄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居民储蓄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居民储蓄率论文

第1篇

房价影响居民储蓄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雪松等

“房价上涨、多套房决策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第792号

21世纪初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稳步提高,2013年达51%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企业、政府的储蓄率显著提高,居民储蓄率也在高位有所上升,2013年居民储蓄率已超过20%。

利用2011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就房价上涨、多套房决策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就房价上涨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机制及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异质性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第一,自1998年实施房改政策以来,房价上涨对中国城镇家庭多套房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房价上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家庭多套房决策的概率会上升约1个百分点。房价上涨对家庭多套房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当房价上涨时,高收入家庭、户主就职于政府部门的家庭、户主为中层职务的家庭、首套房为单位分房或集资建房的家庭,进行多套房决策的概率更高。房价的快速上涨,放大了住房不平等和财产不平等,使城镇家庭资产基尼系数扩大。

第二,房价上涨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房价上涨时居民消费的替代效应及预算约束效应显著,并推高了储蓄率。房价上涨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

第三,多套房决策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多套房家庭的财富效应降低了储蓄率。多套房决策对家庭储蓄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10%左右,多套房决策使家庭储蓄率平均下降约10个百分点。房价上涨及多套房决策都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影响,但两者对储蓄率影响的方向截然相反。

研究表明,正常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所导致的家庭多套房决策应给予鼓励,但应抑制因房价上涨过快因素所引致的居民高储蓄率。 制度

政府调控房价空间较小

浙江财经大学 李永友

“房价上涨的需求驱动和涟漪效应――兼论我国房价问题的应对策略”

过去十多年,影响中国房价变化的因素很多,且不同因素对房价上升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别。在所有因素中,需求面因素贡献最大。

在中国城乡分割治理的历史背景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形成了巨大的潜在住房需求。无论是城市人口增加还是收入水平上升产生的住房需求,都是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自然反应。相反,供给面因素对房价的贡献最小,仅约-2.5%,且主要是针对房产企业的信贷所致。对各因素的贡献进行比较后发现,政府调控房价的空间很小。

鉴于中国城市房价问题最主要来自需求因素,而强大的需求因素又来自城乡分割治理和长期形成的巨大城乡差异,以及现有的二级土地制度。因此,政府应改变目前在房地产市场的一些调控政策和思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人为扭曲。在制度上,政府应调整城乡差异,在公共品供给上实施倾斜性的供给政策,在土地制度上有所突破,这样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城市住房的需求压力。 观点

网络课程降低学费

哈佛大学 David J. Deming等

“网络课程能压低高等教育成本曲线吗”

NBER工作论文第20890号

由于网络课程的课堂规模可以很大,而需要的面对面交流却少,这样就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被很多观察家视为是节省高等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径。那么,网络课程是否真的能压低传统高等教育的成本曲线呢?

根据美国中学后教育数据综合系统(IPEDS)提供的数据,网络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型营利性非专业类公立高等教育机构。IPEDS很难追踪网络课程和其他非学位类网络项目。而学生们也很少通过网络课程就读专业类高等教育机构。

第2篇

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水平;利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14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储蓄也随之快速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各经济学家及政府的广泛关注,较高的居民储蓄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所以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变量分析与选择

在此之前,已有很多经济学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做过相关模型分析,但各自选定的变量各有差异,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选定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期存款利率、恩格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以下是对选择这几个影响变量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储蓄的根本来源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可以存入银行的钱也就越多,也就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储蓄率,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首先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二)一年期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西方经济学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因为利率越高居民得到利息越多,就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所以模型中也将这个因素选入解释变量。本模型中选取的利息率数据是一年的变动利率加权平均后的利率。

(三)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高,社会的储蓄倾向就会越低。所以,把基尼系数选入作为解释变量。

另外,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也对储蓄率有一定影响,鉴于数据无法完整得到,放弃对其分析。

理论模型设计如下变量: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2代表一年期存款利率;X3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建立模型:

Y=B0+B1×X1+B2×X2+B3×X3+u

B0表示必要消费,它表示在收入为零时人们也要花钱消费,也就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储蓄率为负。

B1表示当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1元时,城镇居民储蓄率相对应的变动单位数。

B2表示当一年期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时,城镇居民储蓄率相对应的变动单位数。

B3表示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u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回归与结果

对被解释变量Y利用Eviews做回归,得到结果表1所示。(表1)

Y=7.64969949347+0.0035404995432×X1+3.16814664514×X2-51.7918002873×X3

(1.101819) (7.352915) (7.636951) (-2.154779)

R2=0.926053 调整可决系数=0.907566

F=50.09249 DW=1.899527

三、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一)对于模型的经济意义的检验。一般来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储蓄率越高;储蓄利润率越高,居民储蓄率也高;而基尼系数越大,即贫富差距越大,储蓄率降低。且B0的值为正值,说明居民有必要的消费需求。回归方程中的各个系数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对回归模型的三个解释变量,利用Eviews做出相关系数矩阵。(表2)

可见,X1和X3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方程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分别作Y与X1、X2、X3之间的回归。(表3、表4、表5)

(1)Y=16.8918025136+0.00171673279686×X1

(2.992426) (3.213209)

R2=0.424454 DW=0.500368

(2)Y=27.5718524824+1.43569625505×X2

(5.08838) (1.26638)

R2=0.100279 DW=0.304658

(3)Y=12.0109181049+53.2651787897×X3

(0.967642) (1.759758)

R2=0.181131 DW=0.524350

可见,居民储蓄率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大,与经验相符,因此选定(1)为初始回归模型。

逐步回归:

通过Eviews软件,将回归结果在EXCEL中列出如表6所示。(表6)

当引入变量X2时,各系数的t检验通过,但是其方程的常数项C的值为-5.44423,由于定义中常数项B0的经济意义为必要的消费支出,即即使举债也要进行的消费额,例如大米、油、盐,所以常数项的值必须为正值。因此解释变量X2有误。

去掉X2,直接引入X3,得到回归方程:

Y=40.7414847949+0.0037990950×X1-109.587368639×X3

各系数符号符合经济意义,且t检验通过。确定回归模型为F(X1,X3)。

但是,对该回归方程进行D.W.检验,求得D.W.值=0.472311,大于0而小于DL=1.1。表明其存在正的自相关性。下面对于方程进行自相关性的修正。(表7)

得到修正后的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Y=0.00379909505925×X1-109.587368639×X3+40.7414847949

(8.602061) (-2.848015) (2.472056)

R2=0.566650 F=8.499407 D.W.=0.472311

其中: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3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和回归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和因素的前提下,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元,储蓄率上升大约0.17%,同样,储蓄率与利率和基尼系数同样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然而,通过模型的修正和优化,本文得出的最终回归方程中并没有包含最初的解释变量X2,说明存款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或者相对于其他解释变量解释力度过低,被模型舍弃。

不可否认,仍然有许多的其他因素影响着储蓄率的变化,例如通货膨胀率、商品的价格指数等等,然而考虑到很多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并没有对其进行讨论分析。就修正得到的最终模型可以看出,F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004360<0.01,通过了F检验,说明该回归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可以大致的认为,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与可支配收入和基尼系数的关系如结论方程所示。

基于上述模型问题的讨论,笔者对于城镇居民的储蓄提出两点建议:首先,一个国家的储蓄额反应的是国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期望值,是国家进行投资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所以应该通过宏观或者微观等经济手段,例如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大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将国民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之下。其次,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达,过度的储蓄会降低市场购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调控手段,例如减小基尼系数,缩小贫富差距,刺激购买和消费,保证市场活力和经济流通速率,确保居民日常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1期数据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唐军.中国居民储蓄主要结构性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孙晶.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效应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3篇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居民储蓄率 关系 抚养负担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GDP排名位于全国第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也保持着较高的国民储蓄率,2010年已高达58.39%。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存款储蓄额已达23334.8亿元,占当年总GDP的56.33%;企业部门储蓄额为19148.59亿元,占当年总GDP的46.22%;政府部门储蓄额569.95亿元,占当年总GDP的1.376%。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对江苏省高储蓄贡献较大,企业储蓄所占比例较小。

现有的关于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比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等。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国际上将年龄在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数的 7%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起点,根据该标准,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快。那么江苏省的高居民储蓄率和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验证。

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理论介绍

现有的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Me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这时家庭中基本上没有储蓄或有很少的储蓄。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需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这时需要依靠年轻时的储蓄来消费,从而社会储蓄率又会下降。1976年,Medigliani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认为储蓄率会随被抚养人口的比例上升而下降,随劳动者人口比例上升而上升。

LCH理论是从微观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的关系,Coale and Hoover(1958)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人口转变过程的“抚养负担假说”(Dependency Hypothesis,DH)。该假说认为,下降的婴儿死亡率和上升的生育率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上升,导致社会储蓄随之减少。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经济活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减轻,社会储蓄也增加。最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表现为巨大的老龄抚养负担,这将削弱储蓄力度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以生命周期理论和抚养负担假说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Loayza等(2000)在Schmidt(1996),Higgins(1998)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赡养负担比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Kraay(2000)通过不同国家截面数据的估计,认为老年抚养负担比对社会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作用,而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的影响并不显著。汪伟(2009)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得到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负,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正,且均显著。李魁(2010)通过采用全国30个省市1990-2006的面板数据,主要运用二步系统GMM法进行研究,发现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老年赡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正的影响,但是效果不显著。王麒麟、赖晓琼(2012)以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usman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总体来看,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利用面板数据对储蓄率进行整体的研究,较少将其细分,并且具体到省际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研究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江苏省关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数据、变量选取

由于本文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选择江苏省199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分城乡差别的特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US)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储蓄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与各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作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解释变量里,本文选择少儿抚养比(FC)和老年抚养比(FO)作为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假定N、L、O、C分别表示总的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14-64岁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人口)和少儿人口数量(0-14岁人口数量),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用C/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抚养的儿童数量,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用O/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赡养的老人数量。从微观上来讲,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居民储蓄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引进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用NR表示。

以上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得来,由于考虑到各种数据指标的可得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数据区间选取为1995-2010年。

实证分析

由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为保证建立的回归有意义,应先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与与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关系,选取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储蓄率(US)分别与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人口自然增长率(NR)的协整关系。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知,上述序列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原序列平稳外,其余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

从上述ADF检验结果可知,城镇居民储蓄率、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少儿抚养负担比、老年抚养负担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分别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自变量进行OLS估计,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CS=50.39658-1.586298FC+ 0.302968FO+2.728209NR (1)

t= 2.5987 -7.0439

0.294812 2.8644

R2 =0.9029, F=33.3552,DW=2.0091

US=-2.866137+0.970690FC+ 0.896333FO-4.244340NR (2)

t= -0.154251 4.498764

2.9103 -4.6510

R2 =0.9057, F=22.3758,DW=2.40739

上述模型回归效果比较理想,然后对上述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平稳性检验,仍然采用ADF检验。若平稳则可证明上述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通过对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E1的t检验值为-6.971217,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E2的t检验值为-3.87219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两个残差序列均平稳,意味着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根据上述协整方程,分指标情况看:第一,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为为正,并且影响效果显著;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均为正,但是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不显著,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影响。第二,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负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正的影响,少儿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比,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1.586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约0.303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0.971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上升0.896个百分点。第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正的影响,其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2.728个百分点;但对农村农村居民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4.244个百分点。第四,从常数项来看,城市居民存在更多的自发性储蓄行为,农村居民相对来说自发性储蓄比较少,这个可能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高低有关。

(三)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分析证明城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存在协整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各个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指标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变化结合起来。先对各自变量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进行回归分析,纳入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回归模型(3)和(4):

DCS=12.46441+0.540489DCS(-1)+0.577721DFC+1.568364DFC(-1)-1.743938DFO-1.686220DFO(-1)+11.89308DNR-10.45389DNR(-1)-0.919043ecm (3)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58373),(2.965464), (3.050599),(2.391702),(2.944830), (2.952219),(-2.378873),(-2.763881, (-3.109256)

R2 =0.8919 F=21.29877

DW=2.553747

DUS=-14.39142-0.121804DUS(-1)-0.527489DFC-1.25919DFC(-1)+ 1.685201DFO +0.950451DFO(-1)+ 5.010568DNR-1.647784DNR(-1)- 0.591880ecm (4)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78498),(-2.332162), (-2.402645),(-1.987975),(2.539363),(1.890086),(2.373466),(-2.063968)

R2=0.9124 F=21.419295

DW=2.018500

以上数据说明上述两个模型拟合度较好,变量之间无明显共线性。误差修正项为负,说明均衡误差对短期波动收敛于长期均衡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城市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出现不适应时,误差项能够在其中起到迅速调节作用。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判断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老年人口负担与城镇居民储蓄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因果关系,少儿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由表4可知,少儿人口负担比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比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反映少儿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可通过绘制脉冲响应图来衡量。

由图1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约从第1年持续到第20年,影响最大的是前10年,在第15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2可知,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达15年,影响最大的是前8年,在第10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3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同样是个长期的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前5年,从第7年后影响开始逐渐减弱。

江苏省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使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农村居民储蓄下降,这可能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有关。江苏省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229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911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2倍。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少儿负担减轻了,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储蓄的钱相对增加。老年抚养负担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模糊,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的相对完善,而且老人有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等原因,使老年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除去日常生活消费开支外,能储蓄的钱相对较少。少儿负担的减轻,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强。虽然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正在逐步贯彻实施,但各地还是存在差别,同时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年限长于城镇,所以农村老年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仍然存在正的显著影响,预防性养老储蓄在农村还是比较普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不同效应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成熟。

结论

本文对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江苏省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少儿人口抚养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绘制脉冲响应图,说明人口抚养比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长期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时间年限长于对城镇的影响时间年限,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相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来说更加深远。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要鼓励城镇居民消费,用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完善和贯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Anselin,L.,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2.Loayza,N.,Schmidt-Hebbel,K.and Servn,L.,What Drives Saving across the world,Review of Economincs and Statistics,2000,82(2)

3.Kraay,Aart.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2000,14 (3)

4.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09(7)

第4篇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 经济 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日益严峻,本文主要对双顺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在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 金融 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持有如此巨额的储备固然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但由此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2000年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6%下降到2006年的36.3%。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同时全 社会 总存款,居民消费存款的比重持续降低,从2000年的53.6%下降到2006年的50.7%。因此,全社会储蓄率的过高不是由于居民储蓄过高,而是由于初次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企业存款和政府储蓄的巨幅增长与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和 投资 率之间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会导致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大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带来高失业率,并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偿还贷款能力。因此,只有减少企业留利和政府 税收 在gdp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2.国内 经济 政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 管理 较松,流出管理较严。例如,鼓励外商来华直接 投资 ,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外债流入,限制国内 金融 机构 向境外提供债权,不允许非金融企业对外发放贷款;鼓励非居民向我国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限制居民向非居民提供资本项目下捐赠和转移等。

第5篇

关键词:居民储蓄;变迁因素;未来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76-03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储蓄率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很多学者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原因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分析的差异很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在当今社会,经济所涉及的概念很广,任何一种理论或模型都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和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储蓄水平主要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通货膨胀率、储蓄利率、消费者支出、收入分配、居民贫富等情况影响。

例如,戴有根在论文《家庭储蓄影响因素分析》(1991)中阐述了影响家庭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价格、利率、社会消费风气、心理预期、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商品生命周期、储蓄服务工作水平和储蓄所网点建设等九个方面。陆佳怡的论文《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1991)指出,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证券市场对资金的吸纳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储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胡瑶在《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2009)一文中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储蓄状况。欧阳文辉和徐佼在《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2008)中则详细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这几大因素对储蓄的影响程度。林薇在《我国城乡储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2007)中,综合分析了名义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储蓄、通货膨胀、股票市值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当期储蓄的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尤其是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念都会对其储蓄行为有所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国内居民储蓄几个重要因素,并且较为客观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影响储蓄的变迁因素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居民储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但是果真如此吗?下文将就这个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泛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账补贴一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根据1978年~199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储蓄存款的数据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增加,这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影响城镇居民储蓄行为还有一些无法预测的变迁因素。

(二)储蓄利率

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居民储蓄存款资金的增殖能力。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多,储蓄存款就会随之增加,反之,利率降低,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存款。因此,在理论上,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必然与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居民的储蓄行为,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实际利率是否还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则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证分析。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是正向的、单一的;利率提高,人们增加存款;利率降低,减少存款。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形成投资利率递减函数。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

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否如古典利率理论预测的一样是正相关呢?根据廖庆在《浅析我国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一文中的分析,1991年到1995年的利率对总储蓄额是正相关关系,而从1995年到2003年则是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中国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并不是如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的那样是正向的、单一的,而是不确定的。其原因是,1995年是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由正变负的一年,原因在于1995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意识较弱,由于住房、医疗等都由国家负担,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因此,利率的变动对居民的储蓄有正的影响,利率的上升促使居民的储蓄增加。1995年以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医疗制度也在改革,城镇居民不得不自己买房子、花钱看病,而这部分支出相对于收入而言,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风险增加和未来的收入不确定的增加导致居民的储蓄倾向增加。储蓄的目的是为了买房、养老、子女教育等,出于这种目的的储蓄,利率的降低并不能使其减少,因此,这一时期储蓄的利率与储蓄是具有负的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率与储蓄并无直接的联系。

(三)物价水平

物价的变动,也即通货的变化,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逐渐下降,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下跌则意味着通货紧缩,使货币购买力上升,即货币升值。由于现代银行制度在创造信用流通技术方面可以做到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因而商品价格脱离商品价值波动即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的现象经常发生。那么对于储蓄而言,物价总水平上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实体就会减少。假定利率水平不变,即储蓄者预期所得的利息报酬水平不变,则物价总水平上涨使储蓄者的实际利益减少。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倾向相对应的将会下降。

张文中在《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1998)一文中利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和储蓄存款增长率作相关分析:1954-1978年相关系数为0.39,而1979-1987年则为0.56,即前者为显著负相关,而后者为显著正相关。1954-1978年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则储蓄存款增长率随之下降,而1978-1987年间,情况反了过来,当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时,储蓄存款不但不下降,反而高增长。后者的正相关程度比前者的负相关程度还要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城市展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居民货币收入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收入增长率大大高于物价上涨指数。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物价指数高增长与储蓄存款高增长并存。储蓄存款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价上涨,即货币高增长的结果。而货币的高增长与居民名义收入高增长是同义的。从这个角度讲,将物价指数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去阐释储蓄增长,是有缺点的。

实际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负相关程度在时间上愈往后愈高。其成因可能与居民的金融意识随市场开放程度愈高而愈强有关,也与愈来愈高的物价强刺激有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市场物价实行严格管制,居民消费后收入节余也很少,利息收入很少,物价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也很小,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后节余增加更快,加上利率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幅度提高,市场价格对利息实际收入的影响愈来愈大,居民金融意识也随之增强。于是产生了居民储蓄倾向对物价上涨率更加敏感的事实。

三、影响储蓄的其他主客观变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储蓄必然还会受到主观经历与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计算来分析的,需要我们来探讨。

(一)社会消费风气

社会消费风气是指在某一时段,某一居民群体对于消费偏好的行为。不同的消费风气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储蓄情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将会让居民有更多的闲余资金,使储蓄增加;崇尚奢侈的社会风气则相反,致使居民储蓄减少。消费风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都将影响某一居民群体的消费风气。比如中华民族素有节俭的美德,因而相对于生活在不同观念的国外居民而言,中国人民群众的储蓄水平较高。相反,如果社会消费风气超前,人们偏向于及时行乐,则会有很多人会选择贷款消费,这不仅会使个人储蓄下降,更会使负债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消费风气逐渐传入国内,潜移默化地使沿海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高档奢侈品的追求有所提高,因而这一地区人们储蓄水平又有所下降。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均收入仅300美元的时候,彩电,冰箱等高档生活设备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这种超前消费现象也给消费需求的总量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得消费市场不断扩张,最终导致消费和需求都膨胀。

(二)未来预期

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主要涉及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对未来的有关经济变量做出判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理论早期有两种:1)外推法预期,例如当物价逐年上涨4%、6%和9%时,人们就预期下一年物价还会上涨。上涨多少,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如有人可能根据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两个百分点和第三年比第二年上涨三个百分点的趋势,预期下一年会比第三年上涨四个百分点,即物价上涨13%,也可能有人根据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分别上涨50%,于是预测下一年仍会上涨50%,即物价上涨13.5%。外推法基本是根据近期经验做出的。2)清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指人们在对过去预期错误的检讨和在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期。例如某人用同一种方法预期下一年的物价上涨率,但都预测错误,那么在下一次的预测中他就会摒弃过去失误的预测方法;又如,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会收集有利于他判断形势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这种预期是有理性的,不仅仅是根据经验,所以又称理性预期。

把预期理论应用于分析我国影响储蓄的因素,我们可以获得充足的实证依据。以1988年为例。由于1986、1987两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连续上涨8.8%和6.0%,根据简单外推,居民对1988年的价格发展趋势就不会乐观。当年第一季度,上海上调861种工业品价格,由此波及南京,4月份就发生了商品抢购风潮。面对群众心理预期的这种变动,当时决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舆论宣传价格改革会进一步升级,结果导致居民对价格的心理预期进一步高涨,由此爆发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抢购刺激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反过来刺激抢购,由此形成恶性循环。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上涨18.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8%,双双为1951年以来最高峰。由于在高通货膨胀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猛升,储蓄倾向自然下跌。1988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增长率比上年猛降13.8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达37%。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居民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

(三)生命周期

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也对居民的储蓄有很大影响。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只有消费,没有储蓄,完全由父母抚养;成年后,开始工作并开始积累储蓄,此时的储蓄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果膝下无子女,也不需要赡养父母,个人的收入将会用于日常消费和投资中,因而,储蓄水平会相对较高。如果大部分收入用于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那投入储蓄的资金就会少许多。扩大到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正处于生育高峰期,那么儿童的比重较高,在保持社会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的储蓄水平将会降低。同样,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当中,储蓄水平也会有相同的变化。此时,国家性的政策也会发生效用,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会起到影响储蓄水平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是多重的、变化的,主要归纳如下:

(1)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有着重要影响。储蓄增长的基本因素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和投资以外,都以储蓄形式保留。

(2)储蓄利率的提高,必然会使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但并不会造成居民储蓄水平急剧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疗、养老、购房、子女教育做准备,而不是获取储蓄利息,因而利率变动对储蓄影响不大。

(3)物价水平与储蓄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居民收入和物价都在上涨,居民的金融意识也在增强,因此居民的储蓄上涨率随着物价上涨率的变化而降低。

(4)地域性文化、历史、政策、价值观等对当地储蓄情况也有十分显著影响,包括社会风气、未来预期以及社会年龄结构等因素在内的主客观条件都会对储蓄水平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现今的储蓄情况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

(1)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居民需要通过储蓄来应对未来的突况,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将会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定,消除后顾之忧。

(2)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虽然本文分析中阐明,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不大,但是利率的稳定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使居民产生经济动荡的幻觉,不利于经济发展。

(3)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结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物价稳定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上将会起到刺激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储蓄存款;股票收益率;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文献综述

股市涨跌与进出股票市场的资金密切相关,二者间的关系历来为各类投资者及学者所关注。

Levine(1991)认为,如果股票市场的自由化和扩张可以使个人投资风险多样化,那么股票市场的发展就可以降低储蓄风险。Pagano(1993)指出,金融市场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很重要是因为储蓄被看做刺激金融市场发展的渠道之一。Jappello和Pagano(1994)、Bonser-Neal和Dewenter(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居民获得按揭贷款和消费信贷有较大阻碍时,他就趋向于高的居民储蓄率,但是居民储蓄率的高低与这个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无关。Devereux和Smith(1994)认为,股票市场分散风险的机制能引起储蓄水平下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Singh(1997)曾指出股市的发展并没有导致总储蓄的增长。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所以国内专门对于股票市场与居民储蓄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也较晚。徐名社(1998)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储蓄存款与证券资产的投资选择机制问题,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储蓄与证券的替代还只是基于表层收益关系的权衡,未能有效促进存款向投资的转化,两者替代关系中的均衡机制尚未形成。刘巍、徐颖(1999)分析了证券市场资金吸纳和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影响,得出结论: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上升则储蓄存款额会下降,但储蓄存款对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的弹性极弱。李洪慈(1999)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分流储蓄存款的程度,认为我国证券资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是很有限的。张志、王德劲、段吉华(2001)用实证分析得出居民储蓄率与股市周转率、股市成交率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即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能对居民储蓄的变化构成显著影响。何德旭、高伟凯、王轶强(2002)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规模和流动性对居民储蓄有明显的分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蓄量的变化,股市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股指的涨跌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的储蓄行为。张眠、张桂霞(2003)通过对城市居民储蓄与上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储蓄的增长会引起上证指数在相同方向发生变化,而不是股市增长导致居民储蓄的减少。熊其康(2008)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我国现阶段股市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股市交易额一方面能很好地反映股市,另一方面也能反映投资者的投资力度。

国外文献主要基于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对银行存款与股票市场关系展开研究的,不能完全解释我国的情况。国内研究实证分析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从居民储蓄存款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计量方法分析该变量与股市之间的关系的,对其他存款与股票市场的关系缺乏分析。基于此,本文拟从分析储蓄存款的各组成部分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入手,探讨和分析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分析方法

1.数据平稳性分析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数据通常被假定为平稳的。如果数据表现出随机游走的特性,则必须对其进行平稳化处理,否则运用不稳定数据作出的回归分析有可能是谬误回归。对数据稳定性的判定,实践中通常采用增广迪基-富勒(ADF)检验。

2.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就是在两个不稳定时间序列进行回归的基础上,对其残差序列εt进行ADF检验,看其是否为稳定数列。如果εt是稳定的,则可以认为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否则就是谬误回归。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Granger)(1969)因果关系是指:如果两个时间序列变量x、y在包含过去信息条件下对y的预测效果要好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的预测,即加入变量x的滞后值有助于改进变量y的预测精度,则称x对y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或者说,若变量x的滞后值在另一个变量y的解释方程式中其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则x是y的格兰杰原因。

如本研究欲检验股指收益率(LSTK)与银行存款变动率(SR)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所用的模型如下:

因此通过上述模型,获得四种假设之一的结果,就可以检验股票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变动率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的月度相关数据,共计91个样本。其中居民存款、企事业单位存款包括定期与活期指标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股票指数(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代表)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

上述数据按环比方式计算各自的变化比率,即:变动率=(本期指标/前一期指标)-1。

各指标具体符号如下:LSTK――上证指数收益率、LL_JMHQ――居民活期存款变动率、LL-JMDQ――居民定期存款变动率、LL_QSDQ――企事业定期存款变动率、LL_QSHQ――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

四、银行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1.数据稳定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系列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系列必须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居民定期存款、居民活期存款、企事业定期存款、企事业活期存款等指标的时间系列通常是非平稳的,我们按前述公式:变动率=(本期指标/前一期指标)-1,对上述指标加以处理。经ADF检验发现,这些指标是平稳的。检验结果见表1。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存在由股票收益率到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的单向影响。这一结果与子样本一的结论形成鲜明对照。我们认为,可能的解释是:股票全流通后,大小非股东出货套现的行为显著。

五、结论

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的各种银行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居民定期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但统计上不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是股票收益率影响居民定期存款,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居民定期存款变化与股市涨跌互为消长。2.居民活期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格兰杰关系不存在。3.企事业定期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的关系不显著。4.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与股票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虽然不显著,但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存在从股票收益率到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的单向影响,并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与存款与股票收益率呈负相关结论相矛盾。进一步将数据以股票全流通改革后的2007年6月为界限将数据分为两个字样本。子样本一显示: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股票收益率与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呈负相关,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显著,无方向性。子样本二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后,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股票收益率与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格兰杰因果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股票收益率对企事业活期存款变动率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这一结果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股票全流通后大小非出货套现的行为。

参考文献

[1]Levine,Ross,1991.Stock Msrket,Growth,and Tsx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e,September:1445-1465.

[2]Bonser-Neal,Catherine and Dewenter,Kathryn,1999.Doed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Stimulate Savings?Evidence from Emerging Stock Markets[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17:370-380.

[3]Devereux,Michael B,and Gregor W.Smith,1994.International Risk Sharing and Economic Growth[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5:3,August:535-550.

[4]Jappelli,Tullio,and Pagano,Macro,1994.Saving,Growth,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ruary:83-109.

[5]Pagano,Marco,1993.Financial Market and Economic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April:613-622.

[6]徐名社.储蓄存款与证券资产的投资选择及其若干效应分析[J].投资研究,1998(7):21-25.

[7]刘巍,徐颖.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99(5):

54-58.

[8]李洪慈.我国证券投资与居民储蓄存款间的替代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1999(10):12-15.

[9]何德旭,高伟凯,王轶强.股票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个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9-12.

[10]张眠,张桂霞.我国城市居民储蓄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实证分析[J].江苏统计,2003(10):12-15.

[11]熊其康.对我国居民储蓄与股市交易之间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08(2):63-64.

本论文为2010年西安翻译学院科研课题“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投资关系研究”(编号:10B19)之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践(1964―),男,江苏无锡人,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贸系主任,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

第7篇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 F0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2-0044-04

[作者简介] 王吉恒(1964-),山东沾化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李敏(1986-),女,黑龙江绥化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孟菲(1987-),女,山东梁山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靠出口拉动。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缩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下降,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当前的消费需求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增长。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居民消费率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国内居民消费所占的份额却不断下降,其突出特征是,虽然消费总额在增加,但是最终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2000~2009年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4.41%,与前20年相比反而下降了7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了20多个百分点。

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在1978年为62.1%,从1982年开始下降,而在1994年和1995年降低至57%左右,此后稍微有增长,但增长极为缓慢。从2002年开始,最终消费率再次大幅度走低,2009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48%。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结构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率。

二、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1. 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量,人均GDP通常用以评价一国的富裕程度,通常我们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与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联系。本文选取了我国1995~2009年全国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

自199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在1990~2009年2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347.8亿元上升到345023.6亿元,居民消费支出随之由9450.9亿元上升到121129.9亿元。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并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

2. 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根据传统及现代的消费理论,消费都与收入紧密相关。因而,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但是,我国长期不合理的国民收入格局,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总体上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缺乏充分的收入保障。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导致居民收入占比不断缩小,降低居民消费能力。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510.2元增长到2009年的17174.7元,农村居民的纯收入由1990年的686.3元增长到2009年的5153.2元,虽然都不断增加,但仍然很低,增幅也很缓慢。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虽然不断提高,但是2009年大幅度下降,也说明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速度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些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

3. 居民储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互相影响,储蓄增加,现实的消费就会减少,储蓄减少,现实的消费就会增加。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而过高的储蓄率是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1991~2009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更是从9241.6元增长到260771.1元。而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从1991~1995年逐年增加,进入2000年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随后有波动性的增长,到2008年达到近年来最大值13.5%,而2009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只达到8.7%,而同期的居民储蓄增长率远远超过消费的增长率。纵观1991~2009年间的居民消费和储蓄状况,各年度消费的增长速度都远远低于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因此,居民储蓄对消费有很大的影响。

4. 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直接影响到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10 年间物价总体上张 25.3 7%。住房、医疗、教育等价格上涨速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对于那些将要购房的人来说,物价越高,越会抑制他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会越低,也就从总体上降低了居民消费率。通货膨胀使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价格普遍上涨,这意味着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程度缩水。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外,通货膨胀对居民的消费预期也产生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降,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恩格尔系数提高,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所以在通货膨胀下,居民的消费结构不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下降。

5. 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下,因此即使老百姓手中有钱,也不会过度消费,因为他们要保有一定的资金用于防老、防病、防失业,养育下一代。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开始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和工伤保险的参与人逐年上升,但是总体比例还是很低。2009年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比例仅为25.80%和24.04%。因此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抑制了百姓的消费意愿。

三、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量化,通过多目标多层次分析而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模型构建步骤: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 建立比较矩阵,设指标层的同一层内的各评价因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级比例标度值得到比较矩阵;

3. 计算相对权重,并且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二)模型应用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为我国居民消费,中间层即准则层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障(见图1)。

2. 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依据比例标度值1~9的9个等级,由不同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评分,并对判断矩阵采用“和法”计算权重w、最大特征值λmax、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率指标CR,如表2、表3所示。

A 利用MATLAB求其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得:

λmax=5.2371,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w=[0.8034,0.5373,0.2210,0.1159,0.0587];

将其进行归一化,求得的权向量为:W=[0.4626,

0.3094,0.1273,0.0667,0.0339]。

3. 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CI=(λ-n)/n-1,CR=CI/RI,(n=5时,RI=1.12)

求得CI=0.0309,CR=0.028

(三)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最为显著,权重分别为0.4626和0.3094。而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也有比较大的贡献,其权重为0.1273、0.0667和0.0339。

四、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消费总体水平才能真正增加。一方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协调好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尤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发展与应用、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促进其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2. 缩小城乡消费差异。应该调整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首先完善各种税收政策,加强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的征收,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其次实现城乡之间的转移支付。韩国农民收入的20%来源于政府的直接转移支付,而我国尚不足3%。另外增加城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减少社会差距。

3. 建立和完善价格调控手段,整顿流通秩序。针对流通秩序混乱、交易成本过高和价格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要研究如何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整顿规范其价格行为,以保证农产品的正常供给,维护市场价格稳定。政府应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4.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需求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居民即期消费;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三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创造再就业机会,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四是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状况;最后,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1]许光建,赵宇,戴李元,钟吉鹏.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状况分析及扩大消费的价格措施[J].价格月刊.2009 (390).

[2]张兆亮.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因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4).4-12.

[3]张艳阳.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分析[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4]王亚丽.谈通货膨胀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山西财经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1).

[5]于泳.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山东大学.2008.

On Factors Affecting Chinese Consumption Levels

Wang Jiheng, Li Min, Meng Fei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30)

第8篇

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之谜,并深究出其内在的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等,具体材料详见:

1、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同时也是广受争议的一个现象,就是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不断高攀,M2/GDP比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见下图1和图2.从下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中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至于M2/GDP增加是一个长期现象。

从增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M2的年增长率几乎都高于GDP的年增长率,直到近年来才有所趋近(见下图),这表明长期积累带来的M2规模大于使得M2/GDP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仍不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我国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进入较高级阶段。第二,我国M2与GDP的比率成为世界之最,并不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最高,这是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结果。我国银行业相对发达,而非银行金融业比较落后,社会货币收入过多地集中在银行,造成M2过度膨胀,而不能及时、合理地分流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以促进货币供应量级次不断提升。第三,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呈弱化趋势。

2、M2与GDP高比率的原因分析

2.1经济的货币化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我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进程较低,所以其M2/GDP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M2/GDP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国内学者一般公认到1993年,中国的货币化已经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M2/GDP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2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使得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因为高的储蓄率会导致储蓄存款余额和准货币总额增加,从而使得M2增加,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

2.3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由于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原因,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迅速下降。在货币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存量就必须相应的扩张,从而导致M2/GDP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体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20年中迅速地下降,由1978年的3.13骤降到2002年的0.55.

2.4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以及金融工具的单一

当前,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比较滞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导致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融资过多的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由此导致M2/GDP居高不下。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有大幅度地增加,但居民的投资渠道却相对匮乏,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人具有高储蓄的偏好,及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从而导致M2/GDP越来越高。

2.5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就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非国有经济投入的相对不足;二是占有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的效率却又相对不足。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传统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国有经济,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宝贵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经济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非国有经济总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称。与此同时,大量向国有经济倾斜的金融资源,却由于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的不足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导致M2的膨胀,并自然表现为高的M2/GDP比率,而从中反映出的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2.6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债的大量增发,即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大量增发国债,当居民认购国债时意味着M2准货币的减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债的钱全部用于投资和购买时,通常会形成M1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M2的供给规模恢复原来的水平并且继续递增。导致M2大幅增加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金融深化指标持续走高。所以,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走高并不代表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而是我国特定的财政政策制度。

2.7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见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也是导致货币化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货币经济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是国内信贷D与外汇储备F之和,即:在当前信贷投放增长相对减缓而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但在双顺差中,资本账户顺差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除了来自进出口贸易增长外,更多的应归因于利用外资和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出所带来的资本项目净流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而大量流入。很明显,现阶段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地购买外汇储备已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这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这些资金除部分进入生产流通环节外,其余则成为了银行资金流并大量地反映为银行存款,从而导致货币化比率的进一步上升。

3、总结

总之,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无法从我国较高的货币化比率中得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相反这种高货币化现象却说明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国M2/GDP比率不断攀升并居高不下的这些年,也恰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年份。但从长远来看,其中所反映的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羁绊;并且,这种依靠增发货币维系粗放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模式终究是非良性的,必然会造成风险向银行体系的过度集中并极易酿成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金融的稳健运行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之谜,并深究出其内在的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晨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M2/GDP比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发现,是我国的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金融机构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迫使人们偏好储蓄,而且储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机构、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等原因导致M2与GDP比率偏高。而且,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持续。

关键词:高货币化;M2/GDP;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1]欧阳珍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例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我国M2与GDP比率畸高及货币推动力弱化问题分析[J].中国金融,2005,(17):4547.

[3]魏永芬。关于我国M2与GDP的比例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林梅华,张苗苗。我国M2/GDP过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5]宋红鑫。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偏高原因[J].海南金融,2007,(10)。

[6]殷孟波。我国经济货币化比率畸高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6,(5):9093.

第9篇

[关键词]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10-02

1 引 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GDP增长率在1979―2009年平均为9.8%,其中,2007年增长率接近12%,虽然遭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仍保持高增长,增长率达到9.6%和8.7%。

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这种高增长的潜力有多大?中国在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能否保持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问题的研究著作、论文如汗牛充栋,体制改革、资本积累、技术模仿、教育、贸易、全要素增长率等解释不一而足。不过,从人口红利角度分析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人口红利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的影响占28%,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占24%,劳动力质量的影响占24%,人口流动或要素配置的影响占21%,其他因素(如管理水平等)占3%。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学者指出,这些国家(地区)的高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力质量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劳动力的高参与率和较高的配置效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促进作用就是人口红利。

近来对人口红利的关注又进一步深入,有研究指出,中国很快将走出人口红利阶段,2015年前后进入“人口负债阶段”。国际经济竞争力将随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而大大下降,未来的经济高增长将无法持续。

本文认为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口老龄化未必能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至少可以持续增长20年。

2 人口红利的概念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导致的高劳动参与率,即总人口中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人口红利期是指当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抚养比例下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目前,中国人口正值年龄结构较合理、适龄劳动人口比例较大,且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并有进一步转移的潜力的阶段,大量廉价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可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机会成本为零的劳动力要素投入。这种人口转型带来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

最近,人口红利的概念又进一步得到扩展,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第一人口红利是指由人口转变所导致的生产性年龄段的人口份额的增加,而人口总体负担相对较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即使假定劳动力生产率保持不变,劳动供给数量相对较高也意味着总产出同比例上升,同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是该人口红利期的效应短暂,持续时间为50年或稍长些。

第二人口红利则源于理性主体为了应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期变化,而相应调整个人行为与公共政策。人口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它既包含了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也反映了代际更替关系。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消费者各阶段的消费水平取决于他一生的总收入,而不是当期收入,人们会选择一个接近其预期一生的平均收入水平的消费水平,且其长期储蓄水平将与生命周期紧密相关,因此,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和人口结构变动密切相关。在生产效率较高的壮年阶段,其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将明显高于其他阶段(比如养老金积累)。如果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大,那么,这部分人口的个人储蓄之和将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相对较低,他们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从而减少了家庭支出,提高了家庭储蓄的比例。由此反映出在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因高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升高和资本供给增加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3 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口红利从三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高劳动参与率。高劳动力比重意味着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高。第二,高储蓄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1989―1996年,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1998―2000年,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暴促进了储蓄的分流,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2003―2008年,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20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20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2006年12月,突破16万亿元;2007年,17.25万亿元;2008年,21.7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2000―2008年年平均增长率达16.5%。第三,较高的劳动力配置效率。配置效率是相对于技术效率而言的。技术效率是指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而配置效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现存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

当社会处于人口红利期时,由于人口结构较好,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同时,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提高带来了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并因此导致了较高的资本积累。20年来,中国投资率一直居高不下,同样奇高的储蓄率也助推了这种高投资率。当然储蓄率高,部分的原因有养老保险与医疗制度不完善、中国文化对较高的储蓄水平的偏好等,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目前的“抚养比率”较低。所谓“抚养比率”是指不工作的孩子人数、老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当家庭中孩子年幼、无工作时,家庭的储蓄率较低;当孩子长大,且自身也处于最佳创造期时,家庭的储蓄率较高;退休后,储蓄率则开始下降。因此,不工作的人越多(因为太小或太老),储蓄率越低,反之亦然。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效应以及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使人口红利这种较低的抚养比率因素逐渐消失,但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里,低抚养比率仍将持续,从而可以预计的是:储蓄率和投资率也将继续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曾经有过的关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预测认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可以一直增长到2030年。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如果按城镇人口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则城镇每年会新增1500万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设想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城镇,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在可见的将来,我国似乎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级阶段,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有人也因此把老龄化的初级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综上所述,人口红利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红利回报最丰厚的时期。从今后20~30年的时间来看,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怀疑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相反,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4 最优化利用人口红利的建议

人口红利效应终将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参与率降低而逐渐消失。但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前,我们仍能有所作为,我们可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减少劳动力闲置和浪费,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使我国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

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中国走的是一条依靠农业积累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工业化道路。短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可以支持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看,劳动力的低成本必然是低劳动力素质和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反映,它无疑将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

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应通过扩大就业,最大化开发尚存的人口红利,并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意味着形成一个更具有报酬递增性质、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源泉。并且,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这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应当从依靠良好的人口结构(即人口红利)转为以技术的创新能力为主。人口红利在生育率下降的过程中,终究会成为一个历史现象,调整政策延缓一点时间只是短期效应。从长期而言,需要依赖产业换代,依赖技术的创新能力,才可以长治久安。实际上,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不断地实现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改变中国在国际市场处于低端产业低利润环节的局面,提高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劳动力成本,将有助于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资料显示,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中高收入家庭。通过增加收入,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口和城镇低收入人口以及其他中低收入人口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将加速消费品市场的启动过程。基础消费品的爆发式需求增长,新消费群体的各类时髦需求增长,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启动中国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

在保证了中国的自主创新持续增长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正视后人口红利时代的社会安全和秩序问题。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将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安全阀,只有通过它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能够在既有轨道上良好运行。在此前提下,我们再通过进一步将农村人口和农民工不断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样我们的社会保障就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在面对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时候,就会更加的从容不迫。

参考文献:

[1]保罗•舒尔茨. 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 经济学(季刊),2005(3).

[2]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 经济研究,2008(7).

[3]马瀛通. 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J]. 中国人口科学,2007(1).

[4]田素华,徐明东,徐晔. 人口红利、流动性短期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供给――对2008―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J]. 金融研究,2008(9).

[5]汪伟.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 经济学(季刊),2010(1).

[6]钟水映,李魁. 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2).

第10篇

【摘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是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金融资产结构与总量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居民金融资产是居民资产的一部分,是以各种金融产品形态存在的有形财富。其总量为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总额减去当期消费总额的余额,即广义的储蓄额。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具体形态有现金、银行储蓄、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保险储蓄金等。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在各种金融产品上的选择以及从而形成的比例关系,称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加重,一场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而来。对于中国居民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没有过去,金融危机的阴影又开始笼罩,央行终于停止了连续加息的步伐,开始松动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低迷和降息的背景之下,居民家庭合理安排金融资产结构对于抵御风险、增加收益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尚不合理,与金融资产总量不相适应的矛盾也十分突出。

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显著增加。2007年末,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17.3万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占69.1%,股票占14.2%,现金占7.9%,国债占5%,保险和其他资产占3.8%。数据表明,虽然随着国债的发行、股票市场的成立与发展、保险业务的开展,金融资产的结构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为了满足未来消费支出的需要,实现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我国居民支出决策仍有明显的长期行为特征,选择金融产品时过多注意资产的安全性。在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仍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据统计,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而目前美国的情况是,储蓄替代型金融产品品种数量非常多,居民储蓄中有价证券所占比重已超过50%,保险超过30%,银行存款只有百分之十几。对比显示,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对资金的安全性过于看重,进行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意识不强。

二、居民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1、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大,不确定性高

虽然在前两年的大牛市中,我国居民投资股市的热情被大大点燃,但是近几个月的大跌又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情波动的影响,资金又迅速回流到储蓄上来。2008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1%,比2007年底上升0.6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比率总体转为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上升为72.2%,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降至10.4%。事实表明,由于我国股市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上市公司总体运行质量不高,居民对股票投资比较生疏,缺乏投资专业知识,大部分人对资金投入股市只是盲目随从,频进频出现象严重,使这部分资金十分不稳定。另外,企业债券虽然收益较高,但投资风险更大,不适合初级投资者。投资基金虽以其“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产权清晰”的优势在近几年异军突起,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创新品种还比较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股市的运行情况,因此近来也出现萎缩的迹象。国债发行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需要。

2、我国保险市场吸收资产的能力还未有效发挥

2006年,世界人均保费469.6美元,我国仅36.3美元;发达国家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为1.5件,而我国仅0.1件;我国的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为5%,公众责任保险投保率不足10%,即使消费者熟悉的车辆保险投保率也仅达到30%,而在发达国家这些险种的投保率都在80%以上;我国医疗费用由商业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往往超过5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产的供给量有限,表现在商业保险起步晚、保险机构少、分布不均衡、险种少、营销不规范等。另一方面,居民的保险意识相对较低。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来人们习惯忍耐、各安天命,不愿意主动地用保险的方法来处置风险。另外,侥幸心理和狂热的投机使人们对偶然的暴富太过关注,而对偶然的不幸太过漠视。这些都使保险意识的普及和保险业务的开展遇到了很大障碍。

3、我国居民金融意识还不强

首先表现在对存款安全看得较重,不愿意承担风险,看重资金存入量的增加而不忠实资金自身的升值。其次,储蓄最终用途的性质也决定了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选择。据有关部门对居民储蓄用途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于子女教育、看病就医、养老、购买住房等四项用途共占66.5%。如此高的比例用于预防性动机,势必对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产产生比较大的挤出效应。

三、优化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政策建议

1、设法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出金融资产继续延续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居民高积累低消费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缓慢,后顾之忧加剧。因此,要使居民在增加积累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消费水平,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要提高低收入户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使城镇因下岗、失业而形成的收入不稳定状态有所缓解。这就需要国家财政、税收政策适度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2、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城镇居民加速积累资金主要是为了预期消费,储蓄的主要用途是为防病、养老、子女教育和防意外,保险取向是养老和防病。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同时也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手里有钱,遇事不慌”是居民普遍心态。近几年,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落到实处还很难。今后还应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方面多做工作,解决城镇居民的后顾之忧。

3、完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引导居民增强投资意识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督责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要积极稳健地实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或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或通过股权转让为企业注入资金和项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鼓励证券、基金行业和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加快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的步伐,拓宽个人投资渠道。再次,加强对居民投资宣传和投资知识的培训,要引导居民增强投资意识,端正投资态度,理性对待个人投资。

第11篇

论文摘要:为解决我国目前所存在的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以分析资金流动性对经济影响的两面性为出发点,探讨当今中国存在的资金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直接原因,并结合资金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后果,分析这些原因背后的联系,为解决和控制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出构想方法,即需要将收入分配改革﹑外汇管理改革与行政政策﹑货币政策相结合,让内在变革和外在动力共同作用﹑互相协作,使经济能够更加健康有效地发展

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证券市场指数不断创历史新高,其繁荣景象让人感到震惊和茫然仿佛市场有用不完的钱——这其实是资金的流动性在追逐资产的价格,催生了供不应求的场面何为流动性?如何应对﹑治理流动性?对此谈些笔者的浅见

一、如何认识资金的流动性

何谓流动性?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人们相对于其他资产,对货币有偏好,形成了货币的流动性

资金流动性,它是一个国家乃至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血液充裕的资金流动能够满足人民生活富足的需要,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效率但是,流动性一旦超过经济所希望的标准,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其内涵来解释流动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种解释,资金流动性是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的情形这种流动性如果存在过剩,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解释,是准货币的持续增加这种解释认为,准货币的持续增加,表明现实的货币供给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需求,这些“剩余的流动性”就转化为暂时不准备投入使用的定期存款,或被投入到股票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第三种解释,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股市和企业债等方式所能获得资金的状况如果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那么就存在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首先是可能带来经济过热,而后则可能因产出过剩而使经济陷入通缩第四种解释,是指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存贷比的持续走低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是给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很大压力第五种解释,是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宽松银行间市场利率往往被视为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关键表征

从上述的解释中,我们看到资金流动性具有两面性:对经济虽有积极的作用,但消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应对的

二、资金流动性现状分析

流动性过剩最直接的表现是房地产和股市各地的房价自2005年下半年起一路走高,个别竟疯长一倍,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合理预期过去一年,股市的价格也不断攀升,上证指数屡创新高其原因就是资金流动性增加,催生了资产价格的膨胀,使经济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外部金融冲击考验着我国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济学家左晓蕾指出:“由于国内各界都形成人民币每年升值5%的预期,所以进来的资金固定了风险”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引来各方游资纷纷进驻国内市场,以待时机进行炒作

有同样效果的还有中国的股票市场,百分之百利得使更多的热钱游资进入国内市场进行投机和套利中国目前已有8万亿元的外汇存款,而央行票据冲销了的比重只有1/4另外,外贸持续顺差,幅度不断扩大2006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7.2%贸易顺差带来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这使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继续加强

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受到来自外界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正确的解决,使它不进一步扩大为危机,是我们此刻必须思考的问题

2.金融机构面临外忧内患

目前,各大国有银行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获得大量直接融资再加上各类存款,金融机构具备了大量资金,但运用资金进行盈利的方法却十分的单一,主要渠道依然是贷款在渠道单一,银行又有要求盈利的经营压力的情况下,扩大贷款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了2006年金融机构信贷新增3.18万亿元,超出既定计划的27%但银行的超额贷款是在要求盈利的压力下进行扩张,真正安全可回收的贷款却难以保证且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股市等被严重高估的市场,造成这些市场的价格继续走高,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使银行经营成本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了我们整个金融系统里最脆弱的一环

3.高储蓄率使资金流动性过剩更加严重

我国的储蓄率一直都维持较高水平,而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多的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则储蓄转化为商品劳务形式通过经常项目流出本国,形成经常项目的顺差而现状是居民储蓄﹑企业的储蓄率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让储蓄率高居不下的是政府储蓄,其中,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增速分别高达39.45%和27.79%,远高于全部存款平均增速17.11%政府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的增长带动储蓄的需要,另外,在收入分配中对政府的倾斜使政府储蓄的增加速度快速上升对政府储蓄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关系着其他两个问题的解决:储蓄的增加使银行陷入信贷进退两难的处境;储蓄的增加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本币有升值预期,更多游资将进入所以,解决政府储蓄问题,是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的源头所在

三、破解资金流动性的政策措施

解决流动性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选择少,而是难于找到真正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现状,大力推进扩张型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的重新确立,保证了社会的公正公平原则,使整个社会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效益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提高个人实际收入的比例将会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对解决政府的高储蓄率有直接影响另外,政府应大力推进扩张型财政政策的运行运用更多的政府支出来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比如,对医疗系统进行改革﹑对教育加大投入等民生问题这是对政府储蓄增长过快问题的最公平的解决方法

2.改变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改变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的外汇管理机构管理的独立性是确保一国货币政策能够快速有效的关键,避免外汇管理会因其他目标被牺牲,真正做到管理的有效性还应改变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减轻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给外汇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转变由于外汇管理责任全部留给国家而带来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低将我国外汇储备的‘储汇于国’转变为‘藏汇于民’

3.慎用行政政策,做到同向长期稳定

分配改革外汇管理改革都是长期的内部变革,相对各种行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则是最直接且容易操作的手段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和利率去年7月以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多达四次!这足以看出中央银行对治理资金流动性问题的决心但是,存款准备金更多的作为给社会的一种信号,直接效果十分有限且需要一个较长周期目前,央行应用存款准备金进行持续微调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货币工具,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它的缺陷是其短期性,这表示偿还的时限可能短于我们所希望的时间,流动性问题还未能解决,新的流动性又重新投入市场发行较长期的央行票据会更加适合解决目前的困境

加息是很多经济学家支持的方法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陶冬都表示加息不可避免加息将控制贷款规模,缓解贷款投放过多的局面但是,加息会不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变高?会不会风险大的项目更容易获得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隐患?银行的盈利问题会不会进一步严重化?这些都是我们在考虑加息政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许会成为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鲁政委.重新审视“流动性过剩”.http://.2006-11-24.

[2]石朝格.多管齐下破解银行资金流动性难题[N].中国证券报,2005-12-14.

[3]陶冬.资金流动性泛滥人民银行请连续加息.21世纪经济报道.网易,2006-05-06

[4]吴敬琏.行政措施力不从心,央行加息不可避免.人民网,2007-01-15.

第12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收支平衡

通常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则说明了该国商品在国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可使得该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加强,同时增加对外债权。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顺差的产生意味着出口获取的外汇并未实现同期的进口、对外投资、技术的引进。这种顺差只表现为国外银行的存款或者是购买外国债券,这样资金使用的收益率不仅低,还会加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让本币升值,便会对随后的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也会迫使货币管理当局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以维护汇率的稳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作为贸易伙伴的逆差国,更是会以长期逆差为借口,设置多种贸易障碍,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巨额的顺差不仅给国内的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自金融危机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劣,遇到各种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引发的国际争议都指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理论上说,一国币值上升,使其出口商品在外国市场价格上升,不再具有价格优势,而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则更加便宜,从而达到减小顺差的目的。但是,从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虽然相比从前增幅减小,但仍无法改变长期顺差这一事实。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民币的升值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如今面对的不利外部环境么?

一、我国贸易差额的基本状况及形成原因

1.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中国原本经济落后,我国的贸易差额也并非一开始就处于顺差地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仅实现了一年贸易收支平衡,两年有顺差,其余七年累计达到42.9亿美元的逆差。从1990年开始,除1993年为逆差,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顺差。在2005年顺差额更是创造记录的达到了1018.8亿美元。仅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平衡贸易收支的重要性,但是我国仍没有改变持续顺差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人民币不断的升值,无疑给出口行业雪上加霜。从2008年到2011年,贸易顺差逐年减少,但是,中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着顺差,不仅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是给了贸易伙伴国家以借口,对中国的出口设置重重壁垒。对长期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而言,持续的贸易顺差,对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已产生负面影响。

2.我国贸易持续顺差的主要原因

(1)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国际分工的变化导致国际产业的转移,在历史上,国际生产的中心先后产生的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转移。二战之后,生产力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飞速的发展,全球产业调整的步伐加快,发达国产纷纷实现产业的升级,伴随而来的便是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的对外扩张,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和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来华投资设厂,开始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计算机、音响设备、玩具、家具等制造品的生产中心,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贸易的持续顺差。

(2)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贸易持续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转为外向型,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并且成功利用出口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证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有利于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基于国外的成功案例,中国政府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很快的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充分发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鼓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当时确实很大,但是发展至今,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国际债权债务的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可是许多地方或部门,仍未改变观念,鼓励进口平衡安排的相应措施较为不足。这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3)我国内需不足影响进口增长

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口号已经多年,但是成效缓慢。具体体现在中国的高储蓄利上。根据人民日报012年11月21日的相关报道指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早在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超过18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储蓄率已经达到世界排名第一。除了传统消费观念造成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与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乐观有关,因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乐观使得大多数人对医疗、保障、住房等消费前景的担忧,进一步压抑了大多数人的消费欲望,消费品进口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虽然我国贸易持续的顺差,但在出口的产品中,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较少,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依靠低价竞销,效益并不理想。

二、人民币升值没有改变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则说明了限制我国进口的原因,由此,中国持续顺差可以说和我国的需求和经济结构有关。

因此,我国持续顺差产生的原因很多,人民帀的升值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效的调整我国贸易收支。实现贸易平衡。

三、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思路和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

要客观认识顺差的利弊以及我国的现实,面对外部环境的改变,产业转型是势在必行。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仅依靠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是长久之计,提高出口效益必须通过修订更加合理的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出口产业顺利转型,以实现贸易平衡发展。我们更应当认识到,依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是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的。

2.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式

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以改变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发展多种贸易形式,降低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出口商品应当提高品质,打造属于中国的品牌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来加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从委托加工生产到自有品牌的生产出口的转变。

3.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

对待贸易摩擦和国外施加的压力,我们应当冷静对待,据理力争,以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每一个问题。同时,在与周边国家达成自由贸易的意向,或在与一些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时,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减少不必要的磨擦。

4.加强出口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需要加强海关、外贸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商品检验、运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对进出口商申报的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其报价的可信性严格把关核实,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确认贸易差额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楚建英: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何 瑾:中国巨额贸易顺差原因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第7期.

[3]黄飞雪 寇 玲: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变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9,第11期.

[4]彭红枫:人民币升值能否减少美中贸易逆差[J],国际贸易问题,2010,每6期.

[5]张二震 赵顺龙: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9,第4期.

[6]徐 毅: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与未来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10,第2期.

第13篇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优化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早进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应该从银行出现开始,研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对金融进行专门研究,只是把金融作为促进交易的工具,直到二战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影响到部门国家经济增长的现象明显显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这个阶段典型代表是格利、E.S.肖和帕特里克。格利、E.S.肖分别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专著中提出金融发展是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的作用的是实现资金的顺利流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从而提高生产资金,提供社会经济增长。帕特里克(1966) 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个金融问题,金融发展可以是被动的和相对滞后的,也可以是主动和相对先行的。奠定金融理论发展理论基础的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采用8个指标来度量金融规模和结构,对35个国家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可以以麦金农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即“麦金农—肖模型”。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金融二元结构存在,金融管制严重,导致信贷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资金,抑制了经济增长。肖认为健全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互相促进作用,使金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提出后,引起了理论界的研究热潮,促进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八十年代,从投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金融抑制和深化论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由于受到利率和收益影响,导致资金无法顺畅流向投资领域,无法有效配置,所以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九十年代后进入了第二阶段,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着重研究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规范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解释,得出了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内生化的机制作用,提出了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内生增长论,深化了金融发展理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产量或潜在实际GNP的扩展。(萨缪尔森,1992)经济增长既可以是国民收入的总产量,也可以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有资本、技术、土地、分工。代表性的有古典经济学鼻祖斯密,他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是劳动数量和劳动效率。

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哈罗德和多马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成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储蓄率成正向关系,和资本与产出比成反比关系,资本是经济增长主要决定因素。但该模型基于储蓄率和资本与产出比不变的假设,存在缺陷,麦金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储蓄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之后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模型为代表,他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增长率,同时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金融的作用仍然没有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索洛模型缺陷,经济学家开始从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等因素研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以卢卡斯和多马为代表,卢卡斯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封闭性,同时认为技术进步至少部分是是内生的,多马提出了以规模报酬在外部性和生产中是递增的,而在新知识创新中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为假设前提的内生技术创新模型。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的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但是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促进交易的工具,对生产和经济增长没有作用,计量统计中的相关性仅仅是金融对经济的反映和体现而已。经济学家托宾和熊彼特从货币功能角度认为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和流通功能影响社会储蓄增加资本,满足了企业信贷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等人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发展。原因是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相对应和匹配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发展。麦金龙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与之对应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等行为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影响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国内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结论与国外研究也大体相同。当然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全球和国家级别的层面,基于省内级别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所以其作用机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分析内在作用机制。即研究金融功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增长又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金融机构可以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帮助金融交易双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金融市场帮助资金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和单位,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正是由于金融系统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特点,金融市场的机构和制度可以以其专业化和严格的审查帮助储户分散和降低风险,增加储蓄,同时帮助投资者提供长期流动性使企业获得资金,高效促进社会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降低交易和信息费用,金融市场会在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交易工具创新,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参与,金融制度加强了对公司的监督和监管,避免了委托风险和道德风险,改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更快积累和长期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根据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的投资效率、储蓄率以及制度安排,金融系统通过上述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增加储蓄、创新交易手段和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了社会分工,金融便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经济不发达阶段,社会分工水平不高,阻碍了金融的发展。经济增长促使社会分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财富增加,商品价格下降,增加居民储蓄,同时,专业化水平提高增加了商品交易数量、交易种类和交易方式,要求相应的金融服务。经济增长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要求相对应的金融发展。(作者单位:1.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琳,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14篇

【关键词】新农保 农村消费 影响途径

一、新农保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以广大农村居民为参加主体而建立的、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的三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和可持续的基础上,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筹资模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待遇支付模式。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有地方政府支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状况增加档次。各地区政府在最低每人每年 30 元的补贴基础上确定补贴金额。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10 年,中国的消费率为 48.56%,不到 50%,而世界平均水平在 65%以上。同期中国的个人消费率为 35.21%,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农村市场消费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但同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居民消费总体水平偏低。在全国范围中所占的比重很低,与地域人口比例不相符合。

第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长期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和GDP 增长速度,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第三,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即各项消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农村消费需求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耐用品、高档消费量不足。

第四,农村居民储蓄率高。数据显示,2009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260771.7亿元,相比于2000年,增加了3倍多,但居民消费却仅增加1.5倍,最终消费率也从2000年的62. 3%下降为48%。而农村居民消费增加更少,仅增加1.2倍。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存在高储蓄性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意愿不足,但深层次原因则是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在此消费现状下,研究新农保的推行对于促进农民消费意愿,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农保对消费的影响途径

1.新农保通过对收入的影响来拉动消费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是决定农民消费规模和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转移性收入的量的增加,会引起消费支出的量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老年人是相对收入较低的群体,因此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村老年人消费倾向,从而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2.新农保通过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影响消费

生命周期假说指出个人在其收入高于其终生平均收入时储蓄较多,而收入低于其终生平均收入时储蓄就少。新农保的收入分配作用主要表现在平衡高低收入者之间福利的平等化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来提高整体消费倾向。个人账户是完全积累制度形式,根据个人所选择的缴费档次不同,其领取养老金的水平也不同,在年轻时候的资金的积累,用于年老以后的消费,实现个人代内收入再分配。新农保降低了农民由于长期缺乏保障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受,稳定农民的未来收入来源的信心,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3.新农保通过调节农民心理预期影响消费

新农保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新农保的三支柱筹资模式确保了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降低了农民对政策的不确定性预期。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增加了收入再分配未来稳定收入来源,显著减少农民的不确定性心理,进而有效提高农村的消费支出。

四、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要改变农民的养老观念,使其加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列中来。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的优越性加以宣传,要强调参保能使农民从中得到的好处,让农民把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心理预期,让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来。

2.取消“新农保”中的“捆绑条款”。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老人子女不愿参保,老人为了领取养老金替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发生扭曲了“新农保”惠民利民的效应,降低了基础养老金补贴的吸引力,违背了“新农保”实施初衷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因此,“新农保”没有必要加附加条件,“捆绑条款”应该取消。

3.增强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分配调节机制。

我国“新农保”基金主要存银行、买国债等,基金管理层次较低,导致最终的收益率较低,这大大降低了投资收益率对分配调节的杠杆作用。在安全性的前提下逐步拓展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如可以将基金一部分投资于国家重点项目,另一部分由商业银行托管,专业投资机构投资等手段进行市场化管理。

4.加大养老保险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提高政府各级部门政策运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新制度与旧制度的衔接问题,如参保人基本信息核实、缴费、领取等有关程序的工作。加大养老保险人财物的投入,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5.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

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基础养老金发放等情况,要求村委会、乡镇、县定期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纠正和防止伪造年龄和冒领待遇的行为。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适合本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晓颖.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吴淑定,邓小丽.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9).

第15篇

放松金融抑制

中央财经大学 李涛等

“金融抑制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WP394号

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其他国家,而金融抑制是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率持续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理论上,金融抑制会导致消费增长率和未来消费水平下降,而对当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则取决于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基于对微观家庭数据的分析,真实利率压低1%,消费增长率将下降0.287%,这解释了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差异的62.4%。

金融抑制降低了未来消费水平,也降低了当期消费水平,其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金融抑制导致居民财产性收入和预期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储蓄率。

金融系统改革是刺激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早期,金融抑制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展后期将严重阻碍经济增长。

同时,金融抑制将导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从居民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不断恶化。而金融抑制也是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决定因素,是中国经济波动幅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鉴于金融抑制是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增长相对缓慢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逐步放弃金融抑制政策、实现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刺激经济增长、降低波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也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刺激内需的重要方式。

目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可能还未完全成熟,那么以利率市场化为市场准入基本前提,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放松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提高金融机构间的竞争程度,以市场竞争方式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或许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选择。

制度

输入型制度变迁

麻省理工学院 Dorn Acemoglu等

“激进改革的后果:法国革命”

《美国经济评论》第101卷第7期

对制度改革而言,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内部进行制度设计,也就是由于国内矛盾而产生的改革;另一种是外部冲击,例如被殖民,由殖民者带来制度上的改革,这种改革往往通过强制实施殖民者自己的制度而无视被占领区的传统而显得非常激进。

激进改革通常意味着旧体制有巨大的负面后果。例如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贵族寡头政治、对贸易和劳务设置的进入壁垒,以及其他要素市场的壁垒,阻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那么通过殖民形式而导致的激进改革,对经济又有何种影响呢?

通过对法国革命的研究,发现法国在入侵德国后,在其占领区强制实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例如实施法国的民法,终结封建制和贵族特权,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考察这些制度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并没有造成负面后果,相反这些制度带来的长期经济效应非常明显,极大促进了被占领区在19世纪后半期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

观点

环境因素影响长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

“中国老年人中家族长寿对健康的影响”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第1017期

以往研究并没有从多个维度研究身体和心里健康的影响机制,但精神健康(例如负面情绪)和主观的幸福感(例如生活的满足感)对于评价健康与否同样重要。比如,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出现焦虑或孤独的可能性更大,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降低其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