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活动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创意的活动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复习和巩固生物科学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梳理和巩固生物教材中的实验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实验设计框架。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知识迁移能力;体验观察、对照实验、模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的综合设计与运用;培养图表表达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简单易行的设计活动,在从材料选择、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意实验设计活动,可以实现预期的多项目标。
2创意设计活动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创意活动组织形式为笔试(闭卷和开卷的书面表达),这样操作方便简便,不受实验设备、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关键是注重看是否设计出新意来,设计出效果来。
2.1闭卷比赛部分
通过设计的比赛试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通过批改以后,数量多、质量高者胜出。如在60min内,若能正确设计出20个以上的实验,还可以获“实验设计能手”的称号。该类型重点考查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发散思维能力。
2.2开卷比赛部分
通过布置实验设计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要求根据教材实验、借助书刊和网络等工具,对教材或某一实验的材料、方法过程进行创新改进;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设计,该类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尽可能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设计创意活动的实施
3.1活动方案设计和要求
为节省时间,要求学生用图表(简图或简笔画)的形式科学合理地表达,有针对性地训练图表、文字表达能力。当然最好能先给予一个范例,让学生先模仿,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3.2活动方案具体设计
分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层次设计,可通过初、复赛逐步推进。
3.2.1自由式实验设计
仅出现表达形式,自由设计,合理、科学即可,但不能相似。或半命题设计,如探究生物(自选)对环境(自选)的影响,探究环境(自选)对生物(自选)的影响。
3.2.2某主题实验设计
指定某一主题或某一实验材料,如基于蚯蚓的科学实验设计;或基于“某一实验方法”的科学实验设计,如模拟实验法,要设计出20个模拟实验,难度也是较大的。
3.2.3创新实验的设计
闭卷自由选题设计,学生有较开放的设计空间,但因时间限制,往往较难出高质量的设计。或者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材料,进行综合实验设计,要求实验过程或方法有具体的创新。通常采用开卷形式,给予一定的时间完成。
3.3活动实施的年级
一般借助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通过比赛推动,这样就较有执行力。学生要选择初二年级以上的,才有一定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基础和能力积累;且一般以小组为单位,2人一组,体现合作学习,这样可较易实现预期目标。
3.4活动实施的组织
根据预期需要,可以组织全级或每班推荐若干代表,集中于一个阶梯课室进行限时纸笔测试,组织简单易行,有效且高效。
3.5活动评价和表彰
活动实施最难的环节是评价。如何评定实验设计的质量等级,需要提前准备一个评价量规,主要从科学性、严谨性、表达力、创新性来评定。创新性视要求而定,如初赛时为帮助学生梳理实验,对原创性无要求;复赛时已规定回避教材实验,要求对材料、方法或过程创新,进行严格把关。此外,注意类似实验的把关,如原理相似,第一个实验科学合理给5分;第二个至第N个均只给1分,其他类似得分类推。
3.6创意活动的拓展
一、集体活动的设计
数学集体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理解重点和难点,了解并掌握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为此,应该特别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供适宜的教具
数学活动的教具应该在形象美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具体化和明朗化。一般来说,教具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大班“交集分类”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含义。我们设计了两个纸圈,它们各代表一个集合。先将这两个纸圈分开摆放,让幼儿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按特征标记分类——在这两个纸圈中摆放相应的图形片,然后移动一个纸圈使之与另一个纸圈相交,引导幼儿发现两圈相交部分的图形片同时具有两个集合的特征。用这样的教具来演示,可以使幼儿循着较为清晰的思路来理解、接受:第一步,对两个集合各自的特征进行确认,从而产生一种清晰明了、确信不疑的心态;第二步,通过移动相交的过程,幼儿“发现”了相交部分,并理解其中的图形片既具有各自集合的特征,又在某一方面具有另一个集合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顺利地接受了交集分类的知识,体验到了“发现”的成功感。显然,如果我们只是在图上画出两个相交圆,并在其中摆放相应的图形片,幼儿就很难从两个静止不动的圆形中理解交集分类的含义。
(二)设计清晰简练的教学语言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事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不能临阵磨枪,更不能凭感觉临时发挥。
1.讲解
教师的讲解是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活动规则所必需的。我们在设计讲解语时,一般注意以下四个要求。
①清楚明确。教师的讲解语应该很明确,让幼儿一听就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例如,我们为“看数拍手”活动设计的讲解语——下面,我们玩“看数拍手”的游戏。老师拿出的数学是几,你就拍几下手。拍完后就说:几,我拍了几下。这段讲解语只有三句话,第一句介绍游戏名称,第二句交代游戏方法,第三句教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②要言不烦。在设计讲解语时,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应该先说,哪些应该后说;哪些应该详细地说,哪些应该简略地说。例如,“认识数字5”这一活动的重点是认识数字5及其所代表的量。为此,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幼儿确定数量,再引导幼儿仔细辨认字形并理解这一数字所代表的量。至于贴绒板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则无需多说,因为这都不是这一活动的重点。
③有条有理。教师应从操作的实际顺序和幼儿的思维(或者行动)习惯这两者的结合上作综合考虑,使语言具有条理性。例如,在“按数串木珠”的活动中,教师应有条不紊地交代:理出同色木珠——认清木棒上标示的数字——把与木棒上数字一样多的木珠串在木棒上。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交代:数字是几,就串几颗木珠,而且所串木珠的颜色要一样。那么,幼儿很可能只考虑数量的要求,而忽略所串木珠在颜色上的要求。
④科学严谨。我们有时会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而忽视数学概念的科学性,这是很不严谨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的语言既要便于幼儿理解又要准确。例如,在比较数量时,应说“哪个多,哪个少”,不能说“哪个大,哪个小”。再如,在比较圆形和三角形时,有些教师往往说“三角形有角,圆形没有角”,这是错误的,因为圆有圆周角。
2.提问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此,有以下三个方面应特别注意。
①围绕目标,紧扣主题。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清晰有序地设计提问。例如,在中班的“哪个多哪个少”活动中,我们确定该活动的目标是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教师首先问:这里有什么?它们哪个多,哪个少?当幼儿受物体大小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不能正确地分析、比较时,教师再问,你怎么会觉得这个多,那个少呢?幼儿往往会认为:这个占的地方大,排的队伍长,所以这个多。此时,教师应进一步设问:我问的是“哪个多哪个少”,而不是问“哪个占的地方大,排的队伍长”。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幼儿就能够排除干扰因素,理清自己的思路了。
②由浅入深,分出层次。循序渐进地设问,可以分散教学难点,减少思维障碍,保持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用一个数字表示相等量”的活动中,我们提供4张动物卡片,其中3张卡片上的动物数量相等。如果教师直接提问: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卡片上一样多的动物?和这一数字不一样多的动物怎么办?幼儿就会难以回答,束手无策,从而使自信心和积极性大受挫伤。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分解成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小问题逐个提出,比如:卡片上有什么?它们每样各有多少?哪些动物一样多?它们各是多少只?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一样多的动物?哪种动物同这几种动物的数量不一样?它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这样的提问就会大大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
③正逆设问,拓展思维广度。数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的活动中,我们在贴绒板上出示5只小猫,6只小狗。首先提问:用什么方法让小猫和小狗一样多?当幼儿回答出用添加的方法时,我们再进一步启发幼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从而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
二、分组活动的设计
集体活动之后,我们往往安排一些分组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提供几种材料,让每组幼儿轮流操作。在分组活动中,我们比较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
1.紧扣目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为分组活动提供的材料既要紧扣教育目标,又要丰富多样。例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活动的目标是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种材料:①火柴棍(用来拼梯形,帮助幼儿体验梯形的外形特征);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和剪刀(用来变梯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并体验变梯形的多种途径);③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形象(给其中的梯形涂色,帮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种变化)。
虽然这三种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紧紧扣住活动目标的。这种丰富多彩的材料,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的习得。
2.因人而异,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来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例如,在“按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我们提供了3组图形片和颜色标记:①颜色不同,大小、形状均相同;②颜色、大小均不同,形状相同;③颜色、大小、形状均不同。这三组材料中,后一组均比前一组难一些,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说,是适宜而有益的。
(二)注重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
1.观察新的活动内容
我们组织的分组活动经常采用新旧内容结合的做法。对于新的内容,幼儿往往会有陌生感,因此,教师对此要特别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时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2.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发现幼儿采用了好的方法,要及时向全班幼儿介绍,让大家来学习。例如,在“给棍子排队”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先将所有的棍子拿在手中,然后依次抽出最长的棍子来排列。我们及时将这一方法介绍了给全体幼儿,使许多幼儿都学会了这种又快捷又准确的方法。
(三)重视活动的评价
对分组活动进行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习惯等有关方面。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确实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这里所指的发展水平是指幼儿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天天接触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幼儿的了解肯定很透彻,很深刻,其实不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许多教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但对幼儿的了解往往还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儿,随时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教师就应该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他们进行交谈(包括集体、小组和个别的交谈),也可以通过倾听幼儿的谈话来了解幼儿。通过对幼儿的了解,我们才能掌握大多数幼儿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还有欠缺;幼儿最喜欢哪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最不喜欢哪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幼儿最喜欢哪些数学学具,不喜欢哪些学具;哪些幼儿有哪些长处,哪些幼儿有哪些不足之处等等。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才可考虑具体活动的目标,考虑所选择内容的范围和多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二、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的目标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总目标(教给幼儿有关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单元目标(10以内数及加减运算、量、几何形体、时间、空间五个单元的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在每一个单元目标下,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在选择具体的活动目标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将总目标时时放在心上,在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个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合理地安排有关内容,使每个活动设计都包含着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智力方面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的要求。如在“复习6以内加减运算”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的内容体现出幼儿对运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幼儿在操作时的表现(如取放用具的动作轻、快等)体现教师平时对幼儿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对幼儿运算时的速度、准确性等的要求体现对幼儿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培养;通过幼儿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参与运算竞赛的热情体现教师对幼儿身心和谐的重视程度。当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能体现总目标的方方面面,如其中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这一条,在上述活动中就不可能全部体现。但是,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都应该或多或少地体现总目标涉及的各方面的内容,都不应该违背总目标提出的在知识、技能、兴趣、学习习惯、智力、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了解有关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具体活动目标可能包括哪些目标。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是教师设计具体活动目标的参照物,教师可根据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来确定具体活动目标,了解自己需要设计的具体活动目标在单元目标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活动目标在本年龄阶段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在其他年龄阶段有哪些相关的要求等等。如上述的“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这个活动的设计,就可以根据单元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了解到,这个活动是在大班下学期进行的,可包括以下的目标:通过复习使幼儿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的含义,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复习加法交换律。
最后,根据具体目标所包括的内容选择适当的目标。再以上述“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为例,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选择合适的目标容量。如可将这个活动目标定为:(1)进一步理解6以内加减法的含义;(2)培养幼儿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3)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其中,第2条目标是本活动的重点目标。为什么把第2条列为本活动的重点目标呢?这是因为,这个活动的名称是“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因此,使幼儿通过复习熟练掌握6以内的加减运算无疑应成为本活动的重点目标;此外,第1条目标和第3条目标已在其它一些活动中列为教学的重点进行过了,而幼儿虽然已经学过了6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没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过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
在选择了合适的活动目标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虑教学内容的范围。还以“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为例,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包括:(1)交替出现加减运算的式题,让幼儿进行运算,要求算得又快又准确;(2)请幼儿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加法交换律;(3)在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注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了。在设计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如幼儿的大脑皮质在学习开始时,活动能力较低,以后会逐渐提高。根据这一点,在设计活动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开始的活动时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以后再逐渐提高难度,把活动引向。又如,根据大脑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在安排和设计活动时,难度和份量适当的内容才有利于兴奋与抑制的集中;相反,难度过大或过小,份量过重或过轻的内容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会加重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的负担。由此,在设计和安排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当(不多也不少),难点不要大多;难点应该安排在活动的中间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
在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新颖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如有的教师善于用语言引导幼儿,在安排活动时,就可以多考虑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和引导幼儿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提醒的是,设计的新颖性不是要教师玩花样,不是要教师绞尽脑汁想出什么惊人之举。新颖性是与合理性、可行性相结合的,离开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颖只能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不妨这样设计:(1)根据教师口头应用题的题意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算式,在列出算式后必须说出算式中的加数与被加数、减数与被减数分别表示题目中的哪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意义;然后请幼儿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说说这个答案表示什么。例如教师可出这样的一道题:“小平吃了3颗糖,小明吃了2颗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几颗糖?”请幼儿列出算式:3+2=,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别代表什么(3代表小平吃了3颗糖,2代表小明吃了2颗糖);然后请幼儿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请幼儿说出5代表什么(代表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几颗糖)。通过对算式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的分析,幼儿就进一步了解了6以内加减运算的含义。(2)出现许多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运算式题,让幼儿分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运算。这部分的内容要多一些,时间要长一些。一旦幼儿出现运算错误,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分析,看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在运算过程中,引导幼儿看清加、减符号,以免算错。(3)请幼儿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运算式题,然后将其中的加法式题找出来,请幼儿写出交换加数与被加数以后的加法式题。如幼儿写出3+2=5,教师就请幼儿将3和2互换,问幼儿答案有没有变,为什么不变(因为它们只是交换了位置,数字并没有变)。
四、考虑活动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充实
在活动基本设计好了以后,教师就要考虑设计的是否合理。此时,除了要考虑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外,还要考虑时间的长短是否合适。在小班,数学活动以20~25分钟为宜。在中班和大班,数学活动以30~35分钟为宜。教师要考虑自己的活动设计是不是难点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预定的时间;如果没有难点或难点太少,就可能达不到预定的时间。
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设计。长期以来,受泰勒目标模式以及“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以预期的教育结果作为目标指向,围绕目标来选择并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目标模式将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种训练活动,只关注预期目标的达战,忽视非预期的目标,而且为了保证预期目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作用,泰勒等人都强调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测性,在此方面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作出了努力,但是这种具体而可量化的目标不一定能够涵盖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预先设定的目标难以容纳在课程实施的动态过程中生成的更加宽泛的教育经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的教育目标、综合性强的活动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实施方式,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并得到多方面的教育经验,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是不能简单照搬目标模式的,而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套思路和办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
所谓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不应该是孤立和封闭的,其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撑点。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可能是凭空实现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必须有知识可用。如果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保证学生具备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只有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具备了相应的能力,站在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平台”上,才可能去探索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最好能够与其他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寻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长点”和“支撑点”。例如,专门设计的研究性学习主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为中心,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来进行思考,调动多门学科的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的实践活动,主动实践必须要有“动起来”的条件,这个条件除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外,也包括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兴趣和态度的形成不仅可以依靠相关的科目学习和活动实施来实现,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产生了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兴趣,形成了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可以成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总之,内容上的关联,既可以解决知识经验基础和能力基础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学习兴趣和态度的问题,这些都能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遵循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单一科目如语文、数学中提取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促进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广知识、学以致用;二是从学科之间的联系中生长出综合实践活动,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三是从学科与活动、环境的联系之中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
所谓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的序列为线索,体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顺序,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为一个层次清楚、排列有序的系统。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不能像学科课程一样强调内在的逻辑顺序,但是注意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顺序性,可能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成效,避免安排随意、东拼西凑、难度不当等问题的出现。在一个主题活动之下,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可以包含一些具体的能力训练点,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在达到其他目标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对能力进行训练。在能力训练方面,活动与活动之间,能力训练可以渐次增强,同一个能力点可以通过多次活动逐渐提高;能力训练也可以逐步扩展,按照活动安排的次序,能力的训练可以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局部走向整合。例如,接头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将创造能力分解为一些基本能力要素,例如,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设计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各项活动在兼顾多项教育目标实现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某项能力训练点包含在活动之中,随着活动的实施,某项能力得到锻炼,而多项活动共同努力,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像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艺术”,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创造,训练学生大胆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遵循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设计与实施。既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专门的课程形态,其开发应该是有目的、有组织的,随着地方与学校课程开发自的增大,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十分必要的。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当成“应景文章”来做,当成一种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装饰品”,当成应付各类检查、验收的“花架子”等,都是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应该把综合实践活动放在学校课程系统中加以考虑,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形态的关系,把握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处理好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衔接关系,构建一个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序列。
(三)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
所谓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活动的实施方式,在活动实施的时空条件、人员组合、评价方法等方面,应该是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以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取得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着重于课程实施动态运行过程之中学生多方面经验的获得,由于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学生在过程之中的学习行为和心理活动是独特的,所以在活动开始之前很难预测学生的发展变化,而预设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够准确无误地达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不能像学科课程一样明确具体,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转换或聚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有利于教育性经验生成的情境创设上,放在相关活动的程序呈现及操作方式的提示等方面。借鉴斯坦豪斯的过程模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首先只需要确定一个一般性的、宽泛的教育目标,以帮助教育者明确教学过程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然后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过程的设计上,着重考虑活动展开的方式、条件以及活动结果的评价等问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在活动内容的有趣、活动方式的生动、活动场所的新鲜、活动要求的挑战性等方面下工夫;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获得方法、锻炼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而这些东西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或简单的“低笔测验”来衡量的,所以,对每一个学生在生活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的关注,是衡量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主要内容,由此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以及灵活多样的评价标准就显得非常必要,注意在活动的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评价标准绝对不是“划一”的,面对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遭遇的是失败,但只要他能够做到不气馁、不灰心,或能够分析失败的原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都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评价是不可能用阶段性的考试分数来替代的。
遵循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设计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有开放的思路,所设计的课程应着重对教师进行教学法指导,帮助教师以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作为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摆正教师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信息传播者,改变为“学习伙伴”“合作者”“问题咨询者”“辅导者”等角色。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形成教学艺术,学会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育因素、捕捉恰当的教育时机,以增大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使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能够充分提示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活动空间的拓展,学会在更加广阔的时间中发现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中,使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书面文件形式
根据以上原则要求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好能够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陈述,成为指导教师工作和学生活动的指南、方案。作为一种规范的课程文件,应该包括课程标准、学习材料等部分。
第一,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程类型,也应该有涉及教育目标、教育法要求、教学时间与周期等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仍然应该指向学生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对目标的表述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教育者预期的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展开性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的进展情况而提出的相应目标;表现性目标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首创性的反应形式以及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尽管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动态过程中生成的教育性经验,许多是教育者事先无法预测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行为目标的作用,把行为目标作为目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可以考虑的,对活动结果的预期是教育者可以做到的事情,只是不能仅仅用行为目标来表述所有的教育目标,也不能仅仅用行为目标的达成来判断活动的效果。当然,教育者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确立上,在目标表述上,提示教师关注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适时地、恰当地、因人而异地提出具体的目标,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提示学生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活动领域的开阔性和活动结果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创新,在主动的实践中得到多方面的提高。此外,在课程标准中,还应规范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实施方式、评价办法以及所需要的时间与周期等,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
第二,从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来看,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操作性,活动的进行需要多种多样的材料,既有用文字符号表述的文本材料,说明活动的内容、程序、学习要求等,也有各种非文本的材料,如实物、模型、影像资料、软盘、光盘等,以此作为学生主动实践、探究发现的“载体”,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其中非文本材料的提供,不一定都是具体实在的,可以在书面文件中说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对如何选择和使用非文体材料作出提示,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书面文件,应该有一定的设计形式(参见附录),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安排、评价提示、活动结果等部分。由于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所以,文本文件的编写可以是填充式的,除了一些固定的内容外,如主题、内容、部分目标、使用材料等,其他一些动态生成的目标、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等,可以在过程之中或活动之后,用填充的方式进行补白,帮助师生反思活动的进程与结果,为后续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做好准备,并能够针对前期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找到补救的办法,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并取得实际的效果。同时,这种补白的工作,也能够帮助教师在反思与总结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能够灵活自如地驾驭综合实践活动,在复杂多变的教育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参考资源
1.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3次(如图一)。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如图二)。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如图三)。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如图四)。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如图五)。
⑥走超级独木桥。引导幼儿将放倒的椅面边缘当作超级独木桥,并在上面行进。如果幼儿行走有困难,可以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互相搀扶行进(如图六)。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评析: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骑马郊游”为主题情节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体能,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有利于帮助儿童锻炼身体技能、吸收外界事物、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在进行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空间足够原则
当前,发达国家对于儿童活动场所的空间要求具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例如美国要求儿童活动场所空间为0.5~1.6m2/人,德国要求1~3m2/人,日本要求2.2~11.2m2/人。国内暂无具体数据要求,较好的儿童活动场所空间一般为10m2/人。儿童在玩耍高峰期极易因为拥挤而发生事故,设计师必须重视空间设计,确保安全。
1.2“危险”可控原则
在儿童成长阶段,探索、冒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因此,在儿童活动场所中,应合理引进攀爬网、草垛等带有冒险性质的设施,从而在训练儿童身体技能的同时满足其征服欲。但是,在此类设施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风险可控,不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3色彩吸引原则
通过色彩抓住儿童的眼球,是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相关试验发现,红色对人的吸引力最强,其次分别为蓝色、黄色、绿色,白色最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确保色彩吸引力的同时,应避免色彩过于花哨而造成视觉疲劳。
1.4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设计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设计,根据儿童的尺寸规划房子、树木,更多地布设小空间,例如帐篷、管道以及小角落等。
2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2.1场地处理
(1)在户外活动场所中,儿童通常进行的是重复活动,他们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外界新事物的探索。因此,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必须具有可延伸、温和的特点,以便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乐趣。(2)选址需考虑光照问题:①该场地必须在秋冬两季均能照到阳光。②场地光照时间段应处于9∶00~11∶00和14∶30~17∶00之间,因为此时间段儿童户外活动最频繁(新疆地区由于时间的差异,光照时间以11∶00~13∶00和16∶30~19∶00为宜)。(3)地形应具有适当的起伏变化,可布置一定的山洞、隧道等场景,将树桩、石头以及水等元素进行合理保留,并通过坡度、竖向高差的不同设计相应的翻滚空间。在这样的景观设计中,儿童可以在一个自然环境中进行各项活动(如爬行、翻滚、摸索),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4)空间应设计为有体积的主体,例如高的植物、景观构筑物以及空间中的悬挂物,可以满足儿童对攀爬和移动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若是现实许可,滑梯、秋千之类的设施可适当布置在土丘之上,以增强趣味性。此外,在进行活动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原有地形,尤其是可循环的水流,可作为儿童嬉水的场所。(5)边缘景观设计必须与居住区景观相协调,从而进一步增强与邻近区域的功能联系。例如,若是儿童活动场所地形为不断变化的土丘,则可在土丘的边缘设置相应的看台、树凳,既可以作为边界的象征,也可以供家长休息,方便照看孩子。若是边缘处的地势较低,则可将其设计为平台,内部布设沙坑、运动器具以及可提供休息的遮蔽空间,以吸引不同年龄与活动水平的儿童。
2.2空间分区设计
儿童的年龄具有一定跨度,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与活动方式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必须进行分区设计,即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活动空间。低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应布置于视野开阔的景观中,而高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可以相对较为复杂,适当加强游戏的探索性。低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与高龄段儿童的活动区域之间应有明显区别,以供家长与孩子自主识别。例如可采取不同颜色的地面铺装,或是将颜色与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结合使用以供区分。此外,在空间设计中必须提供直观的标识指示,例如针对高低台、水池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所,必须设置相应的提醒牌。标识指示的广泛应用,既可以使儿童通过标识学会认路、识别危险,以扩大自身的活动区域,又能提高其对固定事物的应用能力。标识指示不仅要简单明了,更要具有感知上的想象力,以提高孩子的认知兴趣。
2.3劳作性景观设计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建造的主要目的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使其能够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实际上,每一名儿童对于泥土、砂石以及植物等可塑造的自然物体都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适当增设劳作性景观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点:(1)为儿童提供一个种植果蔬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2)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园艺活动,例如种植、浇水、照顾花草,从而使孩子在实践中认识植物生长及大自然的神秘,同时还能提高孩子对不同物种的辨别能力。(3)在园艺活动中,孩子们也可独立进行作业,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互帮互助,增强其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2.4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既有利于清新空气、遮蔽阳光,为儿童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自身的某些部位又可直接作为儿童活动的道具,例如树干、花、叶、茎等。
3结语
在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之前,需要对从事的经济活动以及从事的主体进行性质确定,同样也需要对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测,所以在进行决定之前,需要对预期行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决策的过程中,影响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够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开展必要的信息传递,根据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规定,可以使经济主体对其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有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借助经济法的信息传递功能,帮助经济主体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激励功能
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经济主体的活动中大多存在着自立性、理性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人在追求利益时,其动力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同时人也存在着理性的约束,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才能保证其行为的可靠性;另外,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分析活动中,始终处在核心地位,这也是经济法激励功能的直接体现。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形成鼓励和促进的正面效应,提倡任何经济行为的开展都要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信息表达,也需要通过经济活动的结果实施相应的赏罚。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断修正人们的偏好,并且严格规范经济活动的选择,以此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激励功能是较为明显的,而且对于利益主体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活动和行为中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
三、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交易费用,即交易成本,经济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而在交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交易的伙伴以及交易的产品,然后再确定交易的费用,交易费用中包括谈判费用、缔约费用、监督履约费用等等,需要将这些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才能得到准确的交易成本数据。节约交易费用功能的体现,在于遵循经济法和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创建,二者均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体现。遵循经济法主要是在参与经济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必要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从创建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角度来说,需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依靠权益保护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的经济行为给予保障,再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该信息属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便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在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内容。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参与性、大众性,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性摄影活动随之蓬勃发展,许多题材广泛、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的佳作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摄影作品。群众文化活动摄影创作,与其他专业摄影门类和摄影流派不同,往往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群体与受众群体,其作品也具有特殊的艺术规定性。创作群体的大众性与受众群体的普遍性是最大的特征,这种作品艺术应当具有明晰易读、群体认同、感染引导、审美教化等的基本特征。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捕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灵活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摄影艺术题材、从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这是研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捕捉精彩画面的根本意义所在。每一项文化活动都有它的主题形式和风格。摄影时首要的一点是不能违背需要表现的主题,在必要时需要通过构图、光影和对比突出活动的主题和风格。这就涉及到摄影的真实性问题。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身存在的特性、价值和功能,摄影艺术也不例外。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摄影的价值突出的表现在它真实记录的功能上。由于摄影艺术的门类很多,其真实性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但真实性始终是其摄影创作最重要的评价尺度,只有真实才能保证对时代记录的客观性。但摄影艺术的创作又具有较强的主观因素,艺术家对原始影像可能会有自己的再创作,但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都必须是依靠真实基础上的再创作,而不是作为弄虚作假。因此在一场群众文化活动的摄影中,为了在忠实表现主题的同时创造出有艺术性的画面,在摄影时应考虑两重工作。一是负责把该项活动自始至终纪实性地拍摄一套资料归档;二是在工作中结合摄影艺术创作,努力从中攫取有光影、动态效果的理想画面,使其成为一幅好作品。
二、群众文化活动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对群文摄影而言,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
只有通过深入生活,通过必要的艺术规律,才能创作出形式美、含蓄美、有新意、有激情、有感染力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情况、开展状况,是拍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一般而言,想要拍一幅好照片,那么色彩赏心悦目、构图严谨和谐足矣;但想要创造出一件好作品,我们就要求有内涵、有张力、富于想象、能产生心灵碰撞,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群文摄影一般需要在拍摄前做充分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要对即将拍摄的文化活动做充分的了解与调查,需要阅读和搜集详尽的资料。如到社区露天广场拍摄照片,要了解场地的大体情况,在正式拍摄之前,最好提前拿到节目单,了解节目的进程。或者多看看排练,尤其是彩排,尽可能掌握节目内容、舞台画面、灯光效果等。又如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最有价值的还是抓住众人举着火把转圈的场面,民间艺术中的秧歌和腰鼓舞场面跳跃动作的高大形象等,这些都是需要贴近生活,事先搜集资料才能掌握,只有事先做好功课,在摄影时才能信手拈来,灵活使用各种摄影技巧。总之,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很多摄影艺术题材可以捕捉。群文摄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贴近群众、贴近艺术,用“心”去摄影才能出好作品。
三、群文摄影作品都是反映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以纪实性场面居多,如果缺少明快光影效果及动态效果,则会缺乏视觉冲击力,不是上乘之作
因此,在摄影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去进行摄影创作,善于从平淡中捕捉精彩的画面。因此,摄影师创作群众文化活动摄影时可以从光线、色彩、影调以及时间和空间等各个角度,根据其创作的内容充分发挥各个造型语言的特点和优势,以满足创作主题的需要。
(1)光线。
在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中,文化活动的举办场地对光的影响至关重大。摄影艺术是用光来造型的艺术形式,对光线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其他视觉艺术。无论是取景、布光、曝光,还是对被摄体的如实描绘、揭示或表现都离不开光线,光线的强弱、聚散、方向、距离等都会对画面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可以说,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强度和不同颜色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感觉。摄影艺术的光影语言在表现色彩、影调和空间,突出主体形象,增强环境气氛渲染和视觉造型表现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审美作用。此外,光线还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联想,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增强作品中的人文色彩。
(2)色彩。
群文摄影中,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和人物的情感。摄影艺术不仅能够描绘客观的色彩世界,还可以发挥色彩的性格表现不同的情调,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摄影艺术中的色彩和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线的明暗强弱、入射角度和方向都会影响画面的色彩基调。因为受客观事物本身色彩的制约,摄影师完全通过色彩还原来实现色彩展现,即选择事物本身的色彩,再现镜头前的色彩,这种视觉表现语言给人的色彩美感更直接、亲切、真实。为了使影像色彩更为丰富细腻,摄影师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胶片、滤色镜以及后期制作等手段来控制画面的色彩趋向和基调,突出色彩的重音,增强画面的效果。
(3)影调。
摄影画面在光线作用下产生的由白到浅灰、由浅灰到深灰、由深灰到黑等多层次的调子。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中通常可以把摄影影调分为高调和低调、软调和硬调。影调的重要作用使摄影能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的颜色进行高度概括,高层次反映、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概括力和含蓄性都极强的艺术,使之更易于揭示事物的内在灵魂之处,表现摄影师的思想感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4)时间和空间。
摄影展示的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间的多层次拓展和空间的转移叠加作为摄影独特的可拓展性语言,一直是摄影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群众文化活动摄影虽然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往往精彩只在一瞬间。摄影是一种随时间而增加其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捕捉时间的艺术。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规模大、参与人数多的特点,因此摄影的纪实性、瞬间性、图像性决定了群文摄影艺术的形象往往是空间的定格。摄影的瞬间性特征决定了摄影艺术难于表现时间的流逝,难以表现事物变化的过程。为了能加大表现力度和幅度,摄影艺术着力于对艺术形象深层意蕴的发掘和意境的开拓,使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四、每个人不同,每个角度不同,每个层面不同,摄影作品也千差万别
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主体多,受众广,因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创作者和世界之间,创作者和创作者之间,世界和创作者之间,图像和创作者之间,观者和图像之间,观者和创作者之间,观者和世界之间等等的各种交流,摄影作品各种各样,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渗透着种种的干扰和触动,或许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应,或许是世界图像的反应,或许是抵抗内心世界的反应,或许是迎合世界的反应,摄影同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在记录着多样的关系,带来了观看的缤纷。要创作出一幅优秀的群文摄影作品,摄影技巧也必不可少。群文摄影工作者自身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文摄影活动的质量和发展前景。一部顶好的相机不会操作,也拍不出好照片。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遇到精彩的场面,也不可能将最佳瞬间真实地记录在底片上。一名优秀的群文摄影师应该掌握的技巧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
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百分之九十是观察,百分之十才是拍摄,不善观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拍摄。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只机械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外观,而是要深刻地揭示出其内涵和神韵。虽然高明的观察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决不可能的。
(2)善于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在画面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两种存在巨大差异的表现形式并列,使之互为依存,互为映衬,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突出主体。对比是摄影创作中极为常用的表现方法,它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虚实对比、影调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和透视对比等。对比的运用,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画面内容或形式上的对立,绝对的对立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和谐之中的对比,这样才符合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3)设计和运用线条。
虽然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却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它不仅能表现形状,确定边界,指示方向和暗示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水平线——暗示着宁静、镇定和安详,视觉上有平稳感。垂线——与坚定的信念相联系,有雄壮和抗争之意,视觉上有严正、直接之感等。线条不仅能通过粗细、曲折、长短、数量以及在画面中的位置,给人造成各种印象或引起各种感觉,而且还具有引导性,在画面中,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受众目光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地从主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因此,在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中都非常重视线条的设计和运用。
(4)运用前景。
运用前景是摄影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由于前景是被摄体的一部分或被摄体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象征近的概念。前景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越大,近的感觉也就越明显。不仅如此,从构图和视觉感受角度来说,前景还有增强透视和空间感、平衡和美化画面或将受众的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作用;而从内容的表达上来说,前景还可以起着说明、解释主题或渲染气氛的作用。
(5)调节透视。
摄影的成像特性之一就是用一个二维空间表现出三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比,二维空间没有前后(深度)这一维度空间,这使得从客观上说,许多再现的被摄对象有可能失去原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因此,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如何利用人对深度的知觉经验,尽可能突破平面视觉的局限,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表现出被摄对象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创造性地对摄影中的透视表现加以调节和控制,摄影者除了掌握线形透视、空气透视和散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外,还必须深谙线条、光照强度、光线的硬软、光线的方向、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影像清晰度、镜头的焦距和视角、色调、画面布局等影响透视的要素。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作品,必然包涵丰富的情感。摄影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当客观对象满足于个人情感需要时,就能够引起其创作的冲动,促使其积极思考并进行创作。情感被认为是对客观事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爱憎倾向,同人的要求、愿望、理想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摄影师的情感比一般人还要丰富。摄影师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去观察现实,选择画面的,客观外物之所以能在摄影师的眼中成为被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客观外物的某些特征与摄影师的情感相契合,而成为摄影师抒感的载体,成为摄影拍摄的对象。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茂密的森林、坚韧的岩石会生发感情,听到一场动听的音乐会或者看到一场精彩的球赛会生发感情,看到奥运会运动健儿为国争光努力拼搏以及地震后人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痛苦的表情更能生发感情,可以说生活中的各种情形都是情感生发的源泉。当摄影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被摄对象中去的时候,通过镜头,提炼加工,我们就可以从他的摄影作品中观照出摄影师的喜怒、爱憎、抑扬、褒贬的情感倾向性来。而摄影师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巧妙运用光线、线条、色彩、构图等摄影要素去表现现实的,并通过作品表达了摄影师本人的思想感情。
五、结语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现阶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各项文体活动在高校层出不穷,但大部分呈现散乱状态,一是,内容散,文艺活动往往根据时事导向,各院系甚至各校之间经常出现活动同内容不同名的情况;二是,时间散,专业学习为高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文艺活动的时间常因与学习冲突的原因呈现阶段性活动密集现象;三是,指导散,高校文艺活动常常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组织,不同部门在活动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各项文艺活动常常凸显的是主办部门的思想主旨,学生们在活动中无法接受自上而下贯彻始终的精神洗礼。硬件足而软件散,目的正确而方式无序成为制约高校文艺活动创新的桎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艺活动组织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高校文艺活动开展陷入困境,首先,文艺活动人员参与主要以学生社团和文艺特长学生为主,未能达到普遍性;其次,场地选择的局限性,高校大型文艺活动的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类:报告厅、操场等大而空旷的地点,但如果能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将场所设定为图书馆大厅、食堂等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再次,大型文艺活动形式单一,常见大型文艺活动主要为歌舞类、器乐类,鲜见其它类型活动出现在高校校园;第四,文艺活动的意义过于表面,因文艺活动多为顺应时事趋势以及当下凸显的学生问题为契机组织,其意义多在于先进思想理念的宣传,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结合度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不紧密。
1.2网络对高校文艺活动开展的阻碍
网络文化是双刃剑,一方面,给类资讯能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足不出户,快捷、便利地了解学校最新资讯,网络平台交流也呈现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的特点;另一方面,网络的便利性使很多学生课余时间更愿意宅在宿舍,在虚拟空间通过聊天、游戏、网页浏览等,对于参加“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更别说高校文艺活动;此外,网络是开放的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路径存在扭曲的可能性。集体文艺活动有效开展依赖于学生积极性,过多留恋虚拟空间,久而久之学生对集体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必然降低。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大型学生集体文艺活动的可能性分析
2.1大型学生集体文艺活动的问题性
“大型学生集体文艺活动”中的关键词透露了其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问题。首先“大型”说明其规模,规模问题直接影响文艺活动的前期、中期的人员组成、流程安排;其次,“学生”说明活动的构成主体,学生由于知识体系、社会经验以及心理年龄的欠成熟性,在人际关系、处理矛盾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而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再次,“集体”这个词对于95后大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他们崇尚个性解放,在集体活动中约束力成为活动能否高效高质完成的难点;第四,文艺活动是内心情感活动的载体,情感抒发具有不受控性,这也是活动中容易出现学生情绪波动,从而放弃集体利益,从个人利益出发做出不利于活动顺利开展行为现象的诱因。问题出现的地方也正是将教育融入的症结,利用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灌输思想更加会事半功倍。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与学生集体文艺活动目标的同质性
现阶段,中国青年由于接受各类思潮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世界高度融合的今天,多元价值正影响着他们,多元价值的存在引起价值冲突,并时刻影响着中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宏观方面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思考,对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从微观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理论观点适应新阶段、新情况的产物,是思想的延伸,本质是树立适宜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型学生集体文艺活动是校园学生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多地发展德、体等方面的能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学校通过学生活动涉及课堂专业学习之外思想领域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的具有同质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集体文艺活动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集体文艺活动的途径要分活动前、活动中与活动后三个时间节点,因地因人地逐步进行。
3.1校园集体文艺活动前的动员
动员的目的就是正面宣传,提供正确的舆论向导,形成利于活动开展的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要求,均是校园集体文艺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动员对动员者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也是集语言、行为、亲和力等一系列因素为一体的一种心理暗示方法。首先,动员要因人员组成而异,针对男生、女生、不同年龄段的青年,选择合适的动员语言,动员范围等。其次,动员要因活动性质而异,集体文艺活动有动静之分、有强调个人和强调集体之分、在同质思想要求的基础上活动的主题不尽相同,适时调整动员方案是明智之举。
3.2校园集体文艺活动中的协调
不论何种集体活动开展过程中,组织者均会遇到各类矛盾,矛盾的解决关乎活动的成效,“协调”就成了集体活动中的关键所在。校园集体文艺活动中需要协调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点:一是,参与者参加活动的时间协调,充分考虑活动的效果和参与成员的个人安排做合理协调;二是,参与者在活动中角色的协调,集体文艺活动中,角色分配并不一定能让参与者将特长发挥到极致,协调大家在各自被分配的岗位上积极配合活动进行;三是,针对参与中途放弃继续参加的学生通过协调保证集体文艺活动的完整性和进行的畅顺性。协调的主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集体主义正是“和谐”的体现。四是,外部环境的协调,集体文艺活动排练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排练场地一般都具有规模大、有特定设备等特点,组织者可以选择先分后总等排练方式;除此之外,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活动困境要及时作出调整,例如排练场地的调换、排练时间的改期要做到有安排、有通知,有张有弛。
3.3校园集体文艺活动后的总结
校园集体文艺活动的结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的最好时机,对集体活动成果的肯定对学生成长有激励作用,对活动过程中问题的总结有助于个人对自身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集体凝聚力的提升,有助于活动中形成的良好风气、习惯的巩固。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集体文艺活动的重要因素
(1)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集体文艺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集体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随时随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并通过帮助他们梳理想法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组织者要重视班干部的作用发挥,使班干群体成为沟通纽带,在师生出现矛盾时,帮助解决问题,促进活动顺利开展。集体文艺活动中,首先,应组织学生负责小组,此小组的学生组成应有管理者、节目指导者、联络者、考勤督促者这几类角色。小组成员尽量选自不同的班级或专业,如果集体活动是由单一集体参与的,则要使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宿舍或生源地不同,这样的安排可以在活动中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也使参与者都有发表意见的途径。其次,定期对活动中参与者的课业情况、心理状况进行走访调查,发自内心地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尽力通过与专业老师协调、与相关部门联合解决学生的困难。再次,对于活动中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的学生,要及时与其谈心,了解学生配合程度差的原因,从心理、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开导。
(2)充分发挥组织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集体文艺活动中的引导性。
学生集体文艺活动的组织者一般为团委辅导员、专业教师。正确引导校园集体文艺活动是组织者的重要责任。在组织过程中,不论辅导员还是教师,都需避免“撒手不管”或“全权管理”两种极端。组织者的引导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思想引导,学生集体文艺活动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安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联系强、有可实践性的主题便于在活动中使正确价值观念树立和思想灌输顺理成章;二是,引导活动的运作,在活动中树立大学生团体意识,在活动的策划和安排中提高大学生的自立观念,强调提高大学生的实操能力。
5结语
一、常见的各种心理因素
1、焦虑。射击运动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在射击运动中,适宜的焦虑水平能够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应帮助运动员调整好适宜的焦虑水平,从而保证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2、情绪。射击运动中,运动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促进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提高持枪、瞄准靶心的机体稳定性。不良的情绪体验则易导致运动员生理机能水平下降,肌肉僵硬,动作变形,注意力分散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适应、应变能力,从而保证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意志。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正常发挥,在训练中教练员注意让运动员养成勇于克服阻力,不怕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尤其在自制性培养方面。因此,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射击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心理期待。当运动员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能够自觉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任务和比赛过程中,完全不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期待过高,不能正常完成时,便会在比赛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成绩的发挥。
二、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射击运动是在高度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运动员在技术水平上进行较量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在射击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更是射击运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急剧加快的体坛比赛,谁的心理控制水平好,谁便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在训练和竞赛中,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克服心理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心理训练包括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1、从实际出发是训练的核心。在平时训练、考核时,按比赛的模式进行,其目的是使运动员习惯比赛时的一整套程序,克服比赛时的紧张情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技战术水平。严格要求是心理训练的方法之一,射击运动一发子弹一个弹点,实实在在一个环数,不掺半点虚假,当运动员能合理地控制他所能控制的事物时,其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运动员正确认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是创造佳绩的心理基础。减轻思想压力,激发运动员的情绪并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消极心理会增加射手思想负担,造成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注意力分散,扰乱正常的动作程序,使运动员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2、现场指导调整。射击比赛总会出现各种情况,运动员比赛期间心理状态调整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心理稳定性、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向。通过交谈方式,进行启发和帮助,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提高运动员的认识水平,解除种种心理负担。做一下深呼吸,以缓解紧张情绪。闭目静坐,保持和积蓄能量准备比赛。通过按摩或自我放松,降低精神紧张程度。用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建立自信心。
一、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二、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四、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五、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
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六、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七、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八、霍桑效应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方法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度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农村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JXZJJG-11-096。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实践性,力图改变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封闭教学模式,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并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语文活动课应该把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激情。在活动课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活动,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活动课程有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古代的“知行学说”到近代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课”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适应现代教育,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上好语文活动课,首先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就是说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思想的激荡、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主题
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分三各阶段有序展开。第一阶段重在激趣、养习、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二阶段重在积累、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三阶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每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应该紧扣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不枝不蔓。切忌把综合实践课搞成表面热闹而收效不大的“大杂烩”。
二、充实内容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如各种课外读物,广播、电视节目,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学生身边鲜活的现实,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开故事会、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给课文配图画,举办辩论赛、读书知识能力竞赛等。也可以选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如当代流行歌曲欣赏,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谈 “早恋”现象, “上网”面面观等。还有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善于挖掘有利因素,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走入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新颖的形式
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投入,从而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和理解。课外活动、晚上、节假日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活动时间;教室、图书馆、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渲染活动的气氛,增强活动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活动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努力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四、充分的课前准备。
活动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活动前的准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和独立工作、协调配合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逐步得到培养的。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认真思维,积极动手实践,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古诗欣赏》前,学生能够充分地到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资料,并加以整理。在活动课堂上,学生相互欣赏品味各自的成果展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自豪感。
但是要避免教师完全放任自流和过分干预两种情况。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等参与,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进而迸发创新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五、合理的结构
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须讲究课堂进程的疏密有致、张弛有度。一般来说,开端要激越,以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中间部分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起伏穿插、富有波折,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尾部分要紧凑有力,使结构完整并突出主题,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应一线贯通、环环相扣,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有所侧重。内容充实,节奏适当,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六、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一般说来,学生总希望老师在评语中对自己文章的观点内容予以评价,并以此与老师交流。如果教师能采取师生平等对话、幽默委婉的评价方式,能给学生造成一种欢愉的心态,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的修正和批评。
其实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同学之间的评论,往往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不同层面,使自己看待生活的角度多元化,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活动”二字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鲜活的内容和有创意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出语文活动课“活”的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是将“课内”与“课外”衔接起来的“金纽带”,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主动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体现。只有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和持续他们的活动兴趣,让其视野的开阔,心灵的震撼,遨游在天地之间。
参考文献
[1]邹开煌等.让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课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综合文化站作为群众文化部门的基层单位,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文化站人员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是最为密切的。对于群众的精神需求是有着深刻理解的。文化站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由群众自发形成的一种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本身的是丰富多彩的,实际工作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有助于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需求。因而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综合文化站的生命力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站的生命之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强文化站的生命力。文化站的主要是植根于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站的各项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在今后应该改变单一枯燥的形式,要创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要多鼓励群众进行创新,要吸引群众参与到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中。广场舞、扭秧歌、演小品、唱戏曲、说快板、划旱船就是最为典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广泛开展,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文化活动水平。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知识宣讲活动,例如女性美容顾问、做个好妈妈以及老年人养身之道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不仅多样,而且还能够在参与中学到很多知识,能够有效提升思想道德素养,陶冶情操。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就会使得综合文化站本身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推动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综合文化站的指导地位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不仅能够起到组织协调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发挥文化站的指导作用,对于确立文化站的指导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受低速文化的影响,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的审美趣味低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的信仰缺失。
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作为基层的文化阵地,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些低俗文化,对于拜金风气文化站应该坚持正确的立场,要以坚决抵制各种低俗之风。要加强对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要让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文化站指导地位的确立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强指导,是文化站建设的必然要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也迫切要求进行正确指导,停留在低级趣味的群众文化活动是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只有加强指导,创造更多健康的更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有效提升活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有效解决经费紧张问题
经费紧张历来是文化站面临的瓶颈,经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限制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宣传。要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独特价值。在国家大力号召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敏感的厂商会找到商机,当地的政府能够找到自身的特色文化,文化站自身的经费紧张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采用这种措施能够实现三方共赢,今后工作中应该大力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文化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选择当地精品的群众文化项目进行包装和宣传,最终达到企业和投资商的宣传目的。政府、群众和投资商都能够获利。
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各类人才
人才建设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文化站能否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具有高才能的人才队伍。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各类人才。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常是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多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发现具有不同专长人才。对于这些苗子应该加强培训,使其成为群众文艺活动的骨干。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少的歌手、演员以及音乐家就是从基层文化站中脱颖而出的,甚至于有些职业艺术团甚至是由文化站组织群众业余艺术团体组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特殊意义。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有助于增加文化站的生命力,有助于巩固文化站的指导地位,有助于培养各类人才,最终是有助于实现文化站的长远发展的。因而必须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社区居民;制度化;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68-01
一、当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文化意识匮乏,文化活动组织程度低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也是决定实践活动的决定性要素。我国很多地方的社区仍然立足于将社区打造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区域,而忽视了社区作为文化宣传、体育健身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的功能。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社区居民没有文化活动的概念和意识,对于文化性、群众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从根源上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从社区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度看,当前我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范围、密度和频率都是不足的,这很大程度上导致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处于低级阶段,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持续性和制度化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极其匮乏
可以看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体现“持续性”和“制度化”的特点,唯有此才能彰显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效力。当前很多地方的社区在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活动机制和制度,对于活动的开展、组织仍然处于松散的“起步阶段”,且看不到活动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从某种程度判断,我国很多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制度体系的缺失和长效机制的匮乏。
(三)政府部门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和相关部门是社区的直接领导者与管理者,自然承担着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和管理职责。目前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群众性文化活动难以全部普及和推广,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其中,资金投入和扶持难以延续,文化活动设施缺乏,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等,都是政府和相关部门未来针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极其缺乏
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开展,需要一系列的精心谋划和准备,而这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人才团队的配合与协调。但是从目前我国不少社区的实际状况看,很多社区根本不存在文化活动组织的机构和部门,更遑论专业化人才了。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气氛,也给未来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宣传和扶持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着眼于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加大对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从资金、基础设施、宣传教育、思想路线等多个方面提升对社区文化系统的管理、帮扶。同时,要从制度、体系上给予社区更大的帮助,形成长效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机制,透过制度的健全来维系社区文化活动的热度、透明度和开放度,让全体社区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社区要精心组织、严密布局,做好文化活动持续性开展的准备
社区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直接负责方和组织方,必须树立“为社区居民服务”意识,精心组织有序、有效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精神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体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打造文化氛围浓烈的优秀社区。同时,要做好持续性、长期性文化活动开展的准备,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一次大的转变,将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优先方向,力求实现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广大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
群众和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性要素。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广大群众和居民应该充分认识到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要更加踊跃的参加各类社区组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参与过程中,社区居民不但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而且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共荣与稳定发展。同时,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沟通以文化活动为纽带,无疑在无形中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质。例如,张浦镇组织的打连厢系列表演活动,就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打连厢活动不但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参与热情,而且能够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
(四)加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注重人才的培养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到实处,必须体现文化活动的内涵和价值,即让社区广大居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提升生活品质和水准,进而带动社区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宣传和思想工作,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才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本质所在。同时,注重培养专业化文化人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效果。
企业管理理论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对人的管理,换言之就是把焕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到首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就在于此。“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十余年来,它的使用逐步被我国广大企业界人士所认识,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被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后,它在一些地区与行业已经是有组织、有领导、更自觉、更广泛地得到了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提出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辐射,自“三资”企业向国有企业延伸,从公交战线向商业、财贸、科技和服务行业发展,在我国广大企业中盛开了许许多多色彩各异的企业文化之花,我们不妨采摘几例:从东风汽车公司的“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到武钢的“质量优先”,再到宝钢的“为您创造价值”,无不围绕着企业特点,形成新的经营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在广大职工心中扎根,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管理
作为企业,它们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优劣评价。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对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单独发挥作用,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企业的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中,无时不刻地发挥着活性作用。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其企业精神无一不是高尚的价值取向,又无一不与本企业行业特点,内外经营环境相结合,显示出新的特色,并发挥激励作用。从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这个层次来看,企业目标应当反映在职工的意识中,成为职工观念上对自己行为的预期。比如在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发展规划、近期奋斗目标中,包括产值、利润、效益、技术进步、职工生活、管理水平等内容,都应表明企业实现目标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可以满足职工对企业的受益期望,从而形成职工对本企业的拥有心理。
企业目标确定后,企业的各级组织就应当把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做出相应的保证计划和措施。广大干部职工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追求,也应当竭力去完成相应的目标。一方面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目标的形成,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从企业各项职能管理这个层次来看,企业文化虽不能代替具体管理工作,但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代表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思想,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乃至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标准,使职工明确工作、办事的规则和行为准则,推动领导和职工之间以及企业内外之间的团结合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决策管理民主化,规章制度规范化。无论是对工人还是对管理干部具有同等的约束力,并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在企业外部,由于职工群体形象树立起来,服务形象树立起来,企业形象也就自然树立起来了。企业在市场开发上既获得了内在的动力,又拥有外部的认可,那么新的营销体系很容易实现良性运转。
三、要做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