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职英语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由于基础差、缺乏自信,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在学校比较懒散,课堂的英语学习较随意,课后自学能力也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在高考时因为英语成绩不错而考上本科院校,但大多是采用“填鸭式”“贝多芬式”学习方法,把时间都花费在提高词汇量上,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不科学、不系统的学习必然导致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匮乏。对当前教学模式的反思当前各大高校中职升本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内容都是按照统一要求进行安排,没有考虑接受者的实际水平,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由高频词汇、基本语法和句型、阅读课文为主,教师讲解也是以综合课程为重点,翻译讲解为主,系统地讲解英语基础知识,而职业化趋势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统一的教育,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职业化趋势下中职升本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提高。在传统的中职升本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对于教材比较依赖,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丝毫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是盲目地做笔记,并没有学到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英语知识。虽然老师投入很多,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模式古板,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往往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2中职升本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课程内容改革
针对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差、知识掌握参差不齐的情况,应该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可以把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划分为三个班级,根据不同班级制定不同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英语基础知识较好的A班:根据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通过公开演讲、role-play、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英语课外知识的补充,完善学生英语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李宁,2013)英语基础知识一般的B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英语基础知识较差的C班: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中职升本英语教学模式还是以讲解单词和语法为主,这样只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而这种教学方法在目前职业化趋势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一改过去“哑巴英语”的状况,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任务型教学可以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方式,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为一个甚至多个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KelvinLam,2008)针对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心、学习动机不强等特点,任务型教学方法就比较适合。为提高中职升本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需要将情境对话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情景对话,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情境时可以密切联系生活,引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共同融入活动,在互动中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语音、语言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内主动进行英语交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完成课堂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能够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
(3)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网络时代,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来,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对于中职升本学生来说,英语语法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如果教师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将英语知识呈献给学生,将大大提升英语课堂的吸引力。图文并茂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带给学生一个清新、动感、丰富多彩的语法世界。同时这种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平淡无味的语法知识和变幻莫测的计算机语言结合到一起,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学来提高英语能力,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知识进行搜索,还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件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升本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复习和补充知识的平台,学生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等联系方式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总结
浸入式教学法按不同的维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学生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早晚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早期浸入式教学,主要是从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开始;第二类是中期浸入式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的四、五年级开始;第三类是晚期浸入式教学,主要是在小学阶段的后期,或是推迟到中学阶段开始;第四类是晚期浸入式教学,指的是大学阶段开始。按浸入式的程度来分类的话,即可分为完全浸入式和部分浸入式。完全浸入式指的是在教学时间内,有80%~100%的时间都是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且第二语言的使用是优先于母语的使用;部分浸入式是指约有50%的教学时间使用第二语言教学,母语的使用和第二语言的使用是同时进行的。
二、浸入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大约有3.75亿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有大约4亿人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世界上约有7.5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使用和掌握。在互联网的用户中,约有36%的人使用英语作为交通工具。有75个国家把英语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并掌握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提升自我的竞争能力,争取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良好的机会。浸入式教学法不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将英语的学习融入中职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让中职学生“浸泡”在英语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
(二)可行性
可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在15周岁左右开始入校学习,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都有英语学习的经历,为接下来的中职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其次,就浸入式教学的分类而言,中职学校的学习属于晚期浸入式,最近,对加拿大的早期和晚期浸入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表明,虽然早期浸入式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晚期浸入式而言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第二语言,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而且就某些方面来说,晚期浸入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晚期浸入式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大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学生,学生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开发、教师教学的培训和学生的要求相对减少。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条件接受浸入式教学法。最后,从各中职学校的教学要计划来说,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在保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英语课的教学,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也要求在英语教学的时候能够真正让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熟练掌握英语的运用。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寻找突破,使用浸入式教学法,对培养熟练掌握英语的“双语”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中职院校的现状
(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在经历前面的英语学习之后,一般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有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高,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与多所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交流,发现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并不太认真,往往应付了事,只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时认真准备,在日常的上课时间并没有认真听课,学生们更多的是把精力放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形成了英语课堂老师讲课学生睡觉或玩手机。学生们掌握的仅仅是少数的单词和词汇,运用于平常语言交流的是几个相当简单的句型,英语交流能力不足。
(二)师资力量不足
在英语浸入式教学中,不同于母语的教学,是作为双语教学的。因此英语浸入式教学既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母语基础,又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教学综合能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需要用英语教授课,而且要运用自身的能力给予学生具体的教导与帮助。而目前在中职院校的教师群体中,大部分英语教师是毕业于英语专业的大专生或是本科生,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语法上的教育,口语水平难以达到浸入式教学的要求。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又往往分为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专业英语课中,英语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学科知识的了解深度不够,但专业课程的教师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又不足,就容易出现专业英语课只是泛泛而谈,难以用浸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三)语言环境缺乏
语言是学习的工具,语言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少不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国是一个单语制的国家,主要是以汉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中职院校的学生们接触英语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课堂中,下课后就很少用英语作为日常用语,生活中大家也往往是以汉语交流为主,没有天然的英语学习环境,也没有要用英语交流的交际生活,英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学习一门语言之后,缺乏必定的交流锻炼,往往很难获得熟练掌握外语的能力。
(四)教材的取舍难定
教材的使用在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要学习什么内容,也关系到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就中职学校而言,教材的选择也是存在困难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教材的选取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合理性也要考虑到内容的新颖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英文教材是否能让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然而满足以上众多条件的教材很少,或是有的教材生动活泼但其编写的风格和安排又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四、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提升学生英语素质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对英语的掌握不够,尤其是在听和说两方面。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中往往不注意听讲。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每个英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和思考的。在面对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的时候,教师要适当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投入中职的英语学习中。
(二)增强师资力量
浸入式教学法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一支具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浸入式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有效地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就目前而言,中职院校能达到此条件的教师还是凤毛麟角,因此,需要一支良好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如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派遣优秀的教师出国深造、增加不同中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等等,从而增强中职院校师资力量。
(三)创设良好语言环境
浸入式教学法很大的特色就是让学生“浸泡”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因此,创立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环境的创设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校可以设立多种英语相关的活动,如英语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外语歌曲比赛等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校园的公告栏、走道、马路、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设立双语标语,让学生“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在教师上课的时候,可根据教材内容中的不同主题或教学时间安排,加人文学、诗歌、时事新闻、节日来历故事等等,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里更全面地浸泡在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语言环境里,促使他们用眼耳手口脑同时感知目的语言。
(四)选取相适应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源,没有好的教材,教师难以教学,学生难以学习。在教材的选取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接收能力。好的教材应该是深入浅出,简单易懂,清楚地表达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听懂,掌握所学内容,让学生“浸泡”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从学生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选取适合中职院校的学生。
五、结论
1.艺术类中职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正如引言所述,艺术类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文化课的学习重视不足,尤其是在学习英语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少。相对于别的专业来说,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是英语的弱势群体,他们初中阶段的英语基础就非常不牢固,几乎没有掌握多少学习英语所要求具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有的学生把“你的名字叫什么?”这样简单的句子翻译成“Whatisyouname?”。
2.艺术类中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艺术类中职学校往往会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艺术类高考上,英语教学的中心仅仅只是艺术类高考英语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艺术类高考。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过度强调与考试相关的词汇、语法和阅读,弱化了英语听说的培养,这样也会进一步导致艺术类中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尤其在实际的英语对话方面表现极为明显。
3.艺术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信心。艺术类中职学生受到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他们养成了思维定势,让他们认为英语刚开始没有学好,基础底子薄弱,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就更学好不好了。这种思维定势阻碍了学生踏实努力地学习英语,对于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系统性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想走捷径的错误想法,不愿意静下心学习英语。学生发现想要找到英语学习的捷径无法达成之后,从刚开始认为自己只是英语基础差转变成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能力,进一步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艺术类中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艺术类中职学生的特点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艺术类中职学生具有各种爱好与特长,喜欢欣赏各种艺术,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在课外时间可以给学生推荐欣赏国外较为经典的乐曲和影片,同时还可以关注国内外关于美术、舞蹈、音乐等艺术方面的动态发展与报道。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接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国际化的今天,努力学好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日常英语教学与熏陶中,我们以学习一首英文歌曲为例:“听英文歌,记歌词”,这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英文歌曲的选择比较重要,一般可选取较为经典的,受到大众广泛喜爱或熟知的一些歌曲,例如《YesterdayOnceMore》。我们可以把这首歌曲改编成歌词填空:WhenIwas___,I’dlistentothe___,Waitingformy____songs,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Itmademesmile,Thosewere____happytimes.(young/radio/favorite/such).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英文听力和词汇表达的能力。
2.改变艺术类中职生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保障,也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基础。大多数艺术类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例如做事拖沓、学习随意性很大,缺乏计划性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积极督促学生发现并改进不良习惯,克服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限时作业”的方式,针对英语阅读和词汇记忆采用限定时间的方法,通过笔者的实践经验发现,这种“限时作业”的教学方式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较为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职业化教育 中职语文 应用
如果把中职教育比作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那么语文无疑是其中最耀花簇。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它是一种资本,一种资源,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付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职业素质作为选拔企业员工的标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中职语文博大精深,更加多元化而且独具魅力。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素质培养,它能让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一定的培养。
1、中职学校职业化教育内涵
中职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发挥好职业教学,可以为地方的经济建设贡献巨大的力量。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一定的知识水平、熟练的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学生,可以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产业的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更是服务地方经济的改革。当前,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职业化就是具有一定职业所具有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一个人在追求职业过程中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职业技能的总和。职业化也可以说成是一种精神,对自己干的职业负责,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也是一种态度,对工作的认真,不偷懒、不弄虚作假,甚至是一种行为准则,服从领导的管理、坚决执行并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统一思想、为人表率,以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下属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纪律观念。在中职的学校中,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培训,既要注意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要加强工作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在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课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职业化的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显得特别的不重要,只是一种程序,对老师、学生也就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学校也不重视语文教学的投入,也不去改革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困境。学生不学,老师不负责,学校又不管,导致语文的教学只是一种表面课程。中职语文选用的教材模式都一样,尽管对职业语文教学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和高中的语文教材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没有明显体现职业化的特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没有结合一定的职业化教学。
3、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化教育的应用
3.1 培养学生浓郁的职业意识
教学目标体现了中职教学理念,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最终质量。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准确的定位,完全表达学生的意愿,体现教育对学生职业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依据不同的岗位不同设置不同的语文要求,培养学生浓郁的职业意识。而不是像吃大锅饭,吃得都一样,这样培养出人才大同小异,没有一定职业意识,更没有一定的针对性。语文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目标来进行科学的设置课程,用语文影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多元化的职业素质,而不是单一的学习专业技能,让学生具有浓郁的职业意识。例如,美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感性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很好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灵感意识,例如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偏理科的专业,应该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锻炼,侧重学生理性和抽象之间的连接,加强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例如:建筑工程、通讯工程、控制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偏工科的专业,应该侧重学生的意识与行为协作的培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意识的提升。通过职业化的教育,让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语文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3.2 塑造感性的职业形象
职业形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影响学生所在企业的团队的发展。职业的形象包括很多内容,例如,外在形象、知识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等。因此,加强学生形象,显得特别的重要。职业形象不是外在的加强,不是简单地通过西装来塑造,更重要的内在的培养。实施中职语文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感性的职业形象。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和别人沟通,如何去为人处世,如何去加强道德培养,如何去适应职业需要等。
3.3 提升隐性的职业技能
教学载体是蕴含、传递教学信息的基础平台,是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语文的教学,营造一种职业化环境,通过以信息为载体,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改变传统的的教学凡是,突出教学的职业实用性,提升隐性的职业技能。
4.结束语
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职学生必修课程,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把语文加血过程应用到职业化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浓郁的职业意识、塑造感性的职业形象、提升隐性的职业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张悦耳.中职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3]张金英.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整合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对于英语单词的读写能力欠缺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即认识单词但是并不能准确读出这个单词,能够听出该单词却不能完整地写出来,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力不深刻,易遗忘。机械化的音标训练并不能促使学生对音标知识系统性地使用,无法及时、有效地加深对音标知识的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复习和开授新课程时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将会影响学生学习音标的热情。
(2)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对习惯了母语的中职学生而言,对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欠缺,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式学习,依赖于教师对英语音标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罗列音标并介绍音标写法、领读音标等方式进行音标教学,而学生亦只满足于做好音标笔记,课下进行笔记复习,并未有自主去查阅单词中音标的主要结构行为。
(3)实践锻炼较少
英语音标教学要想实现其教学目标则需将听、说、读、写等有机结合;但在实际交流活动中,学生较为拘谨和紧张,对自己的单词读音和句子连贯信心欠缺,学生学习音标之后只能巩固单词的读音,并不能及时地进行相关应用,音标实践锻炼较少。
2.中职英语中音标教学方法
(1)转变单词的呈现方式
在英语教材中,单词之后一般会标注相关的音标以辅助读音,因而教师在进行音标教学时可转换单词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加深对音标的印象。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音标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先以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音标的认识,在学生对音标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跟随多媒体进行跟读,既能加深学生对音标的印象,还能锻炼其发音。或教师可采取游戏教学法,当学习到某一领域的单词时,可简要示范该单词的实际表现形式,将单词中需要记忆的音标传授给学生,加深其印象。
(2)注重音标教学方法
在音标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学习音标知识中的元音部分,在元音发音练习的过程中穿插辅音教学,以这样的音标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音标的压力。但对于音标辅音的介绍,教师亦需进行系统的讲解,促使学生明确元音与辅音的区别,在进行单词的读写时能够辨别元音、辅音的音标标识,以便学生在学习音标时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
(3)多样化练习方式
在音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标的巩固,分小组朗读比赛、两两之间分角色阅读、学生自主领读等练习方式都能增强学生的音标学习,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音标具有积极作用。在练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相关活动进行中肯的评价,以便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不断地学习音标相关知识。
3.结语
1.1提问式。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历史比较久远,直到现在仍然在被使用。它就是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前准备好问题,然后提问、让学生回答,再进行讲解。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然后听老师解答。用这种看似互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加学习活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有时候没有严格的规定,比较随意。教师经常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作为问题来提问,解答也很随便,缺乏科学性。因此,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一节课本身时间有限,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而对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困难,不能正确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是老师迫于无奈而在提问不久后立马讲解、给答案,学生更多处于接受者的角色,只是在接受知识而不是在学知识。
1.2对话式。除了提问式之外,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阅读教学法。在这个方法中,教师给学生展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这种方式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对话、交流方式。这种阅读教学法是对单纯的提问式教学法的提高和改善,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看似改善了的阅读教学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这种弊端首先表现为对阅读教学的形式重于内容。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对话材料和情景。为了使情景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多参与阅读活动,教师设计的情景有时会偏离教学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其次,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以问答形式的对话展开,对话内容过于繁多,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慢慢会产生疲劳感;最后,在这种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是“玩”高兴了,参加了很多阅读活动,但对话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的、游戏式的,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阅读逻辑与思辨能力的发展。
1.3讨论式。除过提问式和对话式外,讨论式阅读教学也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教师提前准备要讨论的话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学生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做点评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或以学生为本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适用于讨论式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受到教学大纲、应试教学理念的限制,学生在讨论中“玩”高兴了,但一节课学到的知识有限。它可能更适用于中职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某一课或某个环节或步骤,但不能作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模式。
2、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最先由提倡实用主义的美国教学专家杜威提出。他的主要观点就是教学要以实用为目的,他主张教学不能仅仅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套完整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达到以学为用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学过程紧凑科学,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充实,也势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任务包括三个阶段,即前任务阶段、任务环阶段和后任务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教师负责向学生介绍所要完成的任务;在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生按照教师所给的任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竭尽所能完成任务;在第三个阶段,学生在老师对任务结果进行评价后进一步巩固和牢固掌握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这三个阶段中,任务环阶段是核心阶段。按照任务型教学者的理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而培养这种能力就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参加和完成各种任务。这种教学法所设定的任务必须贴近生活,或者与学生以后的职业相关联。这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1.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在我国,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上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多提问、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课堂教学成为互动的过程,尽量给学生提供第一时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抓住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契机,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感性材料并使其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机结合,创造出好的语境,形成语言、情景密切结合的交际认知模式。发挥教学的巨大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拓宽师生的视野,可以和世界各国实现资源共享。
1.2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培养目标不仅是学习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能在自然语境中自觉、自如地运用语言。因此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语言学习活动中的部分内容,服务这一目的的客观语言测试也只能促进反思这一部分内容。要全面真实地反映语言学习活动,评价者要结合系统分析、调查、文件探讨、听证会、访谈、课堂作业、测试、学习档案、学生作品、学习录像、照片及其他影像资料等等多元化手段,收集可靠、充分、适用的评价数据和资料。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利于参与各方对教学情况的了解掌握,并能利于各方在这些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这样,在各方参与的前提下,多元评价、多元参照的评价手段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利于促进教育大目标的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考试方法多样化,改变闭卷笔试为主的知识考试模式。坚持形成性诊断考试与总结性评价考试并重,增加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重,更好地发挥教育考试的促教促学功能。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等。在教育部大学英语教改巡讲报告中,形成性诊断考试占了整个考核的50%,即网上自主学习10%、单元测试20%、学生自评互评5%、课堂表现15%。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学生:一是语言综合能力,涵盖听、说、读、写、译等五项技能;二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掌握情况;三是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养成情况。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每次英语课学完之后,可以对所学内容提供测试参考,一是检查学习效果,二是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总结性评价考试占另外的50%,即期末考试40%、口试10%。我们的英语课程不妨也采用这一评价体系。形成性诊断考试比重加大,可以扭转过去学生过分关注期末考试,并采取死记硬背突击的方式应付考试的局面。对英语的考核要善于吸收各种新思想,采用新技术,有效地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平时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刻苦认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采用多方位考核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脱离应试教育的思想束服,才能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
1.3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所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有英语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人物、政治、经济、科技、文学、宗教、习俗等等,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模式、日常生活的习惯,避免跨国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机会有时会不多,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便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开展丰富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定期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商务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商务翻译和写作比赛、中英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大方向,已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文短剧比赛等各项活动,营造一个大的英语氛围,以挖掘个人潜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可以每周可以积极开展英语角活动,英语角是参与型的大众英语课外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另外可以组织各类英语竞赛和晚会活动。各类英语竞赛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课本剧大赛等等趣味性的比赛能够为学生创造轻松地英语语言环境,参与面广、形式活泼,对整体英语语言环境的形成有独特的效果。而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比赛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反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感,可以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1.4教学中注意加强文化输入
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对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英美社会主要是靠间接的阅读有关的材料,所以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小说、杂志、报刊、时事等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以及杂志期刊等阅读材料,材料越新越生活化越能够使学生了解当代英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心里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等,学生能够从更高更深的文化角度看待西方文化。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Iago:O!beware,mylord,ofjealousy;itisthegreen-eyedmonsterwhichdothmock.Themeatitfeedson…这里thegreen-eyedmonster是“青眼怪物”之意,喻指嫉妒。在英语中绿色常用来表示眼红,嫉妒之意。采用图片、电影教学。图片更直观的了解异国的文化。比如在讲述beard与moustache两词的区别时,为了更加生动形象,便使用圣诞老人的图片。电影可以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接触鲜活地道英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也可以借助电影来扩展生活,打开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隔阂,了解异国文化。在看电影时,不仅要注意影片中人物所说的内容,更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情景,观察人物的姿态、表情动作等语言意外的东西。美国出品的动画片《埃及王子》便可以了解《圣经》中的摹西。虽然情节稍有改动,但仍不失摹西原有的风貌。
2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更好的获取世界各地的行业信息,并进行国际上的交往,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非常重要。想让中国发展能与世界同步,那么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及专业技能于一身的优秀人才必不可少。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而提高自身英语能力、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很少能得到激发和实现。英语学科中包含了大量的语法、句型、词汇等,要求学生必须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和记忆,这就让很多学习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出现了放弃学习英语的情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其学习的原始推动力,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求知欲得到提高,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等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明白英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所以,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所存在的社会意义,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和兴趣。
二、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课其实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英语技能的提高少不了课堂活动的开展。所以,建立起和谐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英语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为学生建立起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相互讨论思考,最后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从完成题目、回答问题、参加情景表演等里获取到更多的成功感。这种成功后的喜悦感及满足感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多开展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感觉到英语学习中的乐趣。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心理教学环境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学生的学习建立起了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老师在教学时绝对不可以出现打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言语,课堂教学时要多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多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对回答不是很完整的学生也要多给予鼓励。这样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的树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与认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曾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培养,学生的成长要关心,对学生的诉说要耐心倾听,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老师的教学中可以把语言学习和情感教学法有效结合,情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培养,让学习成果得到提高。老师可以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与学生简单的聊一聊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与学生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得到释放。然后,老师的备课及授课可以坚持自己的个性化。英语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讲解英语知识,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教学成果得到进一步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任务情境,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和掌握知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也就是“任务驱动”法。相关理论指出,在实际情境中完成学习,能让学习者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设立问题推动学习,同时学习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老师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时要将不同的背景资料引入设计中,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英语学习模拟环境。比如说,英语课上老师讲完“Showingtheway”及“Askingtheway”用语之后,可以给学生设立出“问路”的任务情境,将学校做为任务场景,新生来报道作为任务背景,让学生之间完成老师为其设计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其中,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学课堂变的更加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教学成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素质教育是指全面遵循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与社会发展目标和谐一致的条件下,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对全体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适应生活、满足未来需要“为人生打基础”的系统工程。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文化,思想品德和心理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
2.素质教育对中职英语的要求
中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熟练地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打好基础,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这显示了素质教育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中职英语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自学能力素质、人文语言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在信息化、国际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3.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只有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及社会人员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还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等其它方面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才有良好的环境。在中专英语教学中通过广泛的教学内容,借助中外优秀文化习俗、杰出人物的事迹和当今热点社会话题,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学生思想上不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剧增的当代社会里,学校学习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要求学生步入社会后,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并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学生碰到学习困难,如单词学习困难、听力困难或对篇章的理解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学习技巧的指导与协调,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协调好知识传授与方法传授,将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传授穿插于语言教学中,鼓励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比如,在教学语法时,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使学生在理解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去悟出语言规律,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一个“跳摘”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问题。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应遵循全方位教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要同时在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交流和英语写作上具备较高的水平。“考试教育”在国内的初中各个学校、各个学科中渗透较深。这就使得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依然把英语阅读及英语写作作为日常英语学习的核心,而对英语听力及英语交流的训练则较为忽视。于是,国内各个初中学校的初中生们难以开口说英语,这便是国内常说的“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显然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需要迅速改善。
(二)教学方式问题。
在“考试教育”的模式下,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主要是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将英语知识一一灌输给学生。学生能多大程度消化这些知识完全依赖于自身的理解能力。随后,英语老师便出一大堆的考题让初中学生不停练习,从而应付英语学科的考试。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并不提倡这种方式。英语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自主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指:由英语老师引导,学生们自行学习课内或课外的内容,对于不懂的内容,再向老师请教,或者以分组探究学习的方式,以一个共同的课题为核心,一组同学共同来学习提问,并从中吸取知识。这是教学方式上体现出的典型问题。
(三)教学兴趣问题。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倡导交流式的学习。也就是说,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需要在课程上针对学科内容向学生们发问,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回答英语老师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考试教育”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与之相反,完全是由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提问的内容十分少,学生缺乏思考的机会,因而也就谈不上教学兴趣,学生仅仅是将学习当成完全考试目标的一个过程。
(四)课外学习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所提倡的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换而言之,初中生们不仅要将课内的知识掌握熟练,还要抽空余时间去学习课本外的英语知识,从而大幅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现实中,初中生的学习负担本身就非常重,空余时间也十分少,还需要将已有的时间进行分配,对不同学科进行学习,难有时间进行课外学习,加上本身对于英语学习欠缺兴趣,就更不愿意参与到英语的课外学习中。
二、初中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确定教学新目标。
按照素质教育所提出的种种要求,当下的初中学校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目标,确定新的教学目标。本文建议初中学校将英语学习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听力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和交流学习4方面的内容。按照这种教学目标,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要重新分配教学时间,增加听力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时间,减少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时间,并在每学期的期末成绩中,同时对4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定,来给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打分。
(二)改进陈旧的教学方式。
初中学校的英语老师要逐渐摆脱“考试教育”的模式。在新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初中英语老师要减少口头传授教学的时间,而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由此,初中英语老师可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英语老师可让学生在每堂课之前,对于要学习的课堂进行预习,并找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进入课堂后,英语老师让初中的学生们就不懂的问题开始发问,自己再一一给予解答,在提问结束后,英语老师再将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讲解。另一方面,英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4人一组或6人一组的分组,每个小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探讨,探讨结束后,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组员对学到的内容和不懂的内容向全班同学介绍,提升初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提升教学兴趣。
结合上述问题可知,在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初中学生们之所以对英语学习无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但可以明确的是:在旧的教学方式被打破,新的教学方式建立后,初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发言,学习参与度提高,那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被大大激发出来。
(四)促进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
当初中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英语老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寻找英语刊物或英语书籍阅读,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此外,本文建议:初中学校不仅要在英语学科中渗透素质教育,还需要在所有学科中渗透素质教育,唯有如此,“考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才可能被打破,教师才有可能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才有足够时间去自学自身感兴趣的课程内容。
三、结束语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应试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2.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3.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4.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5.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
四、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提高教师素质,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1.高职院校对生命教育关注程度不高。就目前调查结果显示,生命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历不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生命教育受到重视。而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已经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生命教育没有必要。殊不知,大学生因为初步了解社会,容易遇到挫折,而且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容易受到感情伤害,生命教育也是十分有必要进行的。当前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够深,很多潜在的问题都没有暴漏出来,因此,对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2.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荒废生命。由于我国当前社会的普遍认知,大学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普遍不高,并且由于监督管理不严,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很多学生将时间荒废在游戏玩乐之中,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是对生命的肆意挥霍,让人很是痛心。而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教学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新型课堂形式较为普遍,而大多数老师仅仅将这些教学手段运用到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1.利用课堂,广泛发现素材加强生命教育。课堂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是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的同时,要广泛的搜集素材。教材中有很多课题都可以进行扩展,进行生命教育。如学生生活习惯,锻炼身体;成功人士的成功方法,不断努力,轻不言弃;残疾人不丧失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人类在灾害面前团结起来,不屈不挠的奋斗。这些都是生命的闪光点,都是加强生命教育的优秀题材。教师要有发现他们的眼睛并好好加以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的播放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学驾照,交通安全对于他们来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的片段警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加强对自身的保护,让学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改变自身认识,从学生的指导者定位到学生的朋友,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真心的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英语的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通过对生命美丽的展示让学生热爱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志愿者的认识,让学生愿意帮助他人,并在帮助他人中发现快乐,发现生命的美好。
教师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特点,挖掘思想教育素材,绝不可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如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向他们渗透爱学校、爱教师、爱同学的思想。老师在讲课举例中用:Howbeautifulourcampusis!Weshouldlearnfromotherandhelpeachother.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结合课本知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等,可举例:Toprotecttheenvironmentistoprotectourselves.Themoretreesweplant,thebetterourenvironmentwillbe等。到了实习前一年,学生思想进一步成熟,知识积累较多,可有意识地进行职业思想教育。如:Toworkhardisthekeytosuccess.在成功人士身上可以学习:Hethinksmoreofapersonwhohasoneideaandmakesitwork,thanofapersonwhohasonethousandideasbutdoeslittle.这样,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设计出一个总体思想教育规划,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教育,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进行思想教育要讲究艺术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尤其要注重艺术性,这样学生才愿意接受并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影响。在学习“Friendship”一课时,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哲学故事:一人被朋友打了,他在沙子上写道:“Todaymybestfriendshitme.”而在他朋友救了他的性命后,他又在石头上写下:“Todaymybestfriendsavedme.”朋友问为什么?他回道写在沙子上面的文字很容易被风吹散,而写在石头上的文字可以保留很长时间。利用这次机会,我就让学生讨论两者的意思和所反映出的个人思想品质,进而让学生联系身边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更具认同感。可见,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学会艺术地将品德教育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听到知识背后道德的声音,感受精神的力量。
三、进行思想教育要注重及时性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弥漫和渗透在他们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而教师更要善于抓住思想教育的时机,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如在教授形容词的用法时,我结合“Itis+adjective+of/forsb.todo”句型,就同学们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展开大讨论,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首先,通过课间一同学把同座的眼镜搞坏这事来导入教育。T:Luhua,youbrokeyourdeskmate’sglasses.Isittrue?S1:Yes.(不好意思)T:I’msorrytohearthat.Didyousaysorrytohim?S1:I’mreallysorry.T:Good.Youareapolitestudent.It’sgoodofyoutodoso.(该学生听后露出笑容,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T:Zhuye,areyouunhappynow?HowdidyoufeelwhenLusaidsorrytoyou?S2:Ifeltcomfortable.Wearegoodfriends,so“Itdoesn’tmatter”T:Verygood.Itiscleverofyoutoforgive.在小组讨论阶段,我要求学生结合书上的单词,操练今天的句型。还顺势把平时学生们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剖析,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并予改正。S3:Ithinkit’sourdutytocleantheclassroom.S4:Itisnecessarytopickupthelittersonthegroundafterclass.同学们的发言积极性很高,说明他们对此有了感触。在讨论之后,学生思想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要多样性
还可以利用报刊上面优美文章,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不但能让学生接受了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名言:“Ifyouwouldbeloved,loveandlovable”再如,惜时、守时,如“Neverputofftilltomorrowwhatyoucandotoday”,“Timeandtidewaitsfornoman”等。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时,用名言:“Somebooksaretobechewed;somearetobeswallowed;somearetobedigested.”寥寥数语,将深奥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明晰。
关键词:英语交际教学法 跨文化 必要性 内容 方法
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但是语言与文化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不容忽视。
一、职高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职高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全部成果。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成果;语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促进文化趋同和融合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效率。尤其对即将走向就业的职高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的英语,到工作场合运用不好,甚至还会闹出笑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英语跨文化教育可以提高职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本质之一,《新课程标准》坚持了全面体现跨文化教育思想。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养成开放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所以要把平时的英语教学与介绍外国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视野。要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渐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让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该门语言的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性的加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形式,注重文化教学,做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因此,职高英语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或者说是在业已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的注重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移入,并引导学生吸收和消化,进而在他们身上生成双文化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职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别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外贸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当中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我们可想而知。所以,加强职高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职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所涉及的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关社会准则方面,如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例如:“Thank you”是英、汉两种语言普遍使用的词语。“Thank you” 表示对别人的礼物、邀请、善意的提醒或对主动提供帮助等表示感谢。
在中国,家庭成员、亲密朋友之间不大习惯用“谢谢”,如果用了,这种亲密关系反而显得生疏。而在英语中,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一切情况下都用“Thank you”。
在英语中,“Thank you ”除了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会习以为常地说“Thank you”;打电话时,当一方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没有特别的帮助也要讲这句话。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如在时间、地点的表达法方面,英语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汉语则由大到小;姓名的表达法,中英两种文化也有差别。英语中,名在前,姓在后。刚好与中国的姓名表达法相反。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 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也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既可表示象征革命的“红旗”,也可以表示提示危险的“示警红旗”,还可表示引起愤怒的事物。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4.通过对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例如: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社会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教材的课文中有充分体现。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讲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等。英汉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讲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
三、职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1. 交际教学法在跨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也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大纲》也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交际法的教学特点是:①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接触包含各种语言形式的自然对话;②模拟范例,使用自然问答方式练习语法内容;③提供情景,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自由表达思想。
如何进行交际法教学?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但只要长期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他们的文化素养就会在这样的课堂实践中学得、发展起来。
交际的进行还要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克鲁姆还指出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实现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为此他提出了课堂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假设交际”,指在课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课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做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运用的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文化规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语言交际情景,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成更适合学生自己的交流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自然地把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对外交际当中。
2.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多种手段
文化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比较手法的运用。“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不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所以要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如:在教学生姓名的表达法时,可在黑板上做如下图示,对中、英文的姓名进行对比:
(First name)名
姓(last name)
Xiaoming
Wang
Sue
White
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这一文化差异现象,在交际运用中,对姓名的回答不会发生错位。
专题介绍法。对教材中虽未出现,但在英语国家中是很重要的文化知识,考虑到其重要性,可由教师组织专题讲座。对英国国家的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教师可对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节日前的准备、圣诞大菜、圣诞礼物等进行生动的描述,并结合当时各酒店、商场在圣诞前夕所做的各种宣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或在学校的英语园地,定期选登由学生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节日、服饰、娱乐活动等。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 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又丰富了学习形式。
课外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听歌曲、游戏、组织看VCD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莫过于表演。表演可分为课文表演和童话剧表演。新课结束后,给学生派定角色,进行角色模仿表演,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以发挥,进行任务、年龄、口音、服饰等的改头换面,活学活用;童话剧的表演主要选编英语国家的经典名剧,先让学生看有关的影像资料,再让学生模仿表演,并对学生进行专门排练,在反复排练、演出当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外来文化表达思想感情的行为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影像资料的运用。要想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我们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VCD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文化感受,让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 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另外,还可依据学生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收听、收看有关英语的广播电视节目,提高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
随着国际社会交往不断扩大,英语作为国际交流通用的语言就有更重要的地位。既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传播文化。然而文化因素又在很多方面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想让职高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当中,迅速、顺利地适应与外语打交道的社会场景,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教学中自觉、系统、更好地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让它融于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职高学生积极适应将来职业的需要,因此这必然也是职高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胡春洞.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年3月.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一)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记忆
词汇很难记住,许多学生为此而烦恼。重复记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重复记忆法,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的方法。教师可运用重复记忆法,指导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所有专业词汇,而是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大都在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一线,需要运用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专业词汇,如electricity(电)、resistor(电阻)、voltage(电压)、current(电流)、integratedcircuit(IC集成电路)、diode(二极管)等,对于这些出现频率高、常见常用的单词必须重复地强化记忆。教师在授课中,可运用重复记忆的方法,注意在课前复习和作业两个环节中体现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反复提问、测验、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记忆。这种反复练习的基本方法,看似机械呆板,但是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中职学生来说,却是效果显著。同时,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联,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二)改变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过多重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制作教学卡片,加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表现,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专业情境中感知、模仿、体验、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以circuit(电路)为例,卡片的一面为英语单词,另一面绘有简单的电路图,而电路图可以绘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两种。这样,学生在学习该单词时,可以对照卡片,而且在后面课程中学习到seriescircuit(串联电路)、parallelcircui(并联电路)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该卡片。这种简单、直观,甚至看似低级的教学方式,却非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中职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如果能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效果将更加显著。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可以加入丰富的图片,以及各种常见的元器件、电路图,还可以将所学单词配以标准的发音,将枯燥的单词记忆立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生的记忆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和翻译
(一)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
要想对专业英语文章进行迅速和准确的理解,就要求学生既对英语语法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如讲解课文DiodesandDiodeCircuit(二极管和二极管电路)时,首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二极管的构造、特性、种类,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简单的二极管电路。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既可以回顾复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又能尽快理解专业英语课文,提高学生职业英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