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音乐心理学论文

第1篇

一、练习过程

首先是练习过程。演奏水平的提升或一个新曲目的磨合都需要反复练习。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观点认为应该保持或尽可能增加练习的时间,哪怕是牺牲音乐理论课或其他文化课的时间。曾有心理学家研究了众多领域专家(音乐家、运动员、棋师等)的练习时间,一般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且尽管个人先天能力或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足够的练习时间仍是“铁打的定律”⑧。这个结果也许令许多音乐专业学生感到欣慰,他们的练习时间没有白费,还需继续充实地在琴房积累小时数。但学生们可能很少对练习策略进行思考,以为时间是通往成功之路,不曾想过可有其他替代的方法。因为过度练习会适得其反,可能产生一些心理或身体伤害,比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带来的心理不适或肌肉损伤等。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可以通过心理练习来代替,即想象练习的过程,想象演奏某个乐曲的指法动作、音响特点或肢体表现,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想象练习,也可以结合录音进行。也许有些教师认为想象练习没有作用,但想象练习的确也是演奏大师常用的练习方法,而且现有的研究表明想象练习几乎能够达到和实际练习相似的效果,尽管也受到作品难度和长度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能把实际练习和想象练习相结合会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⑨。音乐表演和运动领域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想象练习过程时人脑的运动区域也会被激活,能够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除此之外,对练习过程的反思也是提升练习效率的重要过程,能够分析练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有助于自主制定明确的练习计划。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元认知”,对练习过程不断反省和思考才能达到对练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二、音乐表现

其次是音乐表现。如何表现某个音乐作品,一般是由直觉产生的,或是通过模仿教师或录音习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给出明确的关于如何表达一段音乐或应该表现什么情感的指导,更多的是通过启发的方式激发想象,而很少对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音乐结构等进行分析。这需要音乐表演者思考音乐表演要给观众传递什么信息,是传递情感,还是呈现音乐结构。这似乎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然而,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感表现式的表演也需要具有结构性,乐句的结尾或新乐句开始时的力度、时值和肢体变化都表现了一定情感。音乐心理学家曾经研究了表演者如何为听众呈现音乐结构,他们认为如果能够说明某种结构与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助于表演教学。情感表现的表演一般是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实现情感交流的目的。表演中有两种方式可以吸引注意力:一种是谱面标明的要强调的部分,即“内在的”特点;另一种是表演行为带来的特殊的音乐处理,即“表现的”特点。“内在的”特点可以是旋律轮廓的最高点,或乐句的开始;“表现的”特点可以是渐慢的速度,延迟或延长某个音,增强或减弱某个音的力度。演奏者通常会通过“表现的”特点来突出表现“内在的”特点,以此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⑩这些细微的特点有助于系统地研究音乐表演这一复杂的现象,也帮助人们从意识层面了解直觉的表达方式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演奏中“表现的”特点也是由一系列根据直觉的艺术选择来决定的,比如“内在的”特点哪些需要突出,是否能够被清晰地感知到,通过什么样的身体控制得以实现等。一般演奏者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如何处理“表现的”特点的,通过分析演奏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并调整在练习过程中处理作品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和演奏技巧同样需要学习。同一情绪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比如愤怒可以通过较大音量、尖锐的音色、复杂的噪声、长短音的对比、对不稳定音的强调、渐快等方式实现。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来演奏某种风格的音乐,更好地传递情绪表现,需要表演者自己决定。目前一些可视化的分析软件已经能够胜任这样的分析任务,通过图像呈现表现的“效果”更直接、更有说服力。呈示音乐结构的表演是建立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要对正在演奏的作品进行分析,画出谱面上各种“内在的”特点,然后聆听自己的演奏录音并分析:如何处理“内在的”特点前后的音,哪些需要“表现”,如何表现,哪些不必强调,不同风格的音乐是否表现方式不同。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以表演为导向的分析,并意识到自己的表演策略,会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研究表明这种分析有助于表演者的情绪表现,也为分析音乐表演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三、表演焦虑与音乐医学

第2篇

由于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理,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动个不停;另外他们求知欲强、要求上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依然用传统的模式,一味地按照书本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法,钻研教材,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这首歌时,笔者考虑到“XX.X”这个节奏中前八分休止相对比较难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在唱到这个休止符时用点一下头来强调。”有的学生说:“我是在心里默默地嗯一下。”还有学生说:“我用脚打节拍强调。”听到这么多学生的发言,笔者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然后进一步鼓励他们:“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简单而又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唱。”这个前八分休止符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同学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让原本单调的音乐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巧妙运用奖惩措施,唤醒学生学习潜能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夸奖、批评、赞美、惩罚等手段。完善课堂奖惩制度,教师必须要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运用得当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充分给予学生一个健康快乐的音乐空间。例如在学习《送别》这首歌时,笔者在向学生介绍创作背景时,有的学生在台下开始窃窃私语,影响其他学生听讲,于是笔者问他上课为什么要讲话,他说:“老师,这首歌我早就会唱了。”“太好了,那就由你来担任一下这节课的小老师吧!来教大家学唱这首歌!”这位同学很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其他同学也没有尝试过同学的教唱经历,所以都很认真地学唱。很快大家就学会了这首歌。通过这样的奖惩办法,不但使学生改掉了上课爱讲话的毛病,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形成了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可以夸奖学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透彻分析学生心理,机智处置纪律问题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课堂上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问题学生”、“多动症”儿童等,课堂上总能发现他们或是在讲话,或是在影响其它同学认真听课,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形,教师需要机智灵活,妥善处置,不能简单地停下讲课,严厉训斥一番了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或接话分析,用教学内容中的道理去说明,使之深化;或善意引导,晓以大义,以宽容的态度、渊博的学识、透彻的分析,去征服学生的心。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有序的课堂纪律。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一课时,课堂气氛很有些异样。这是一首广泛流行于全国的江苏民歌,很多学生都能从头唱到尾,上课时不少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或是埋头做其它事,根本提不起兴趣。面对课堂上松散的纪律,笔者灵机一动,何不尊重学生会唱的事实,从学生喜爱的角度选择曲目呢?考虑到这首歌有很多个版本,也被多位艺人重新演绎过,所以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认识,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这样一来,课堂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唱的现场版,很经典;也有的学生说:我喜欢霍尊改编的《茉莉花》,很现代、很独特;还有的学生表示:我喜欢梁静茹版本的《茉莉花》,小清新风格很好听。

四、结语

第3篇

“琴人合一”是每一位表演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表演者做到投情,以达到展现作品丰富内涵的目的。做到投情,首先表演者务必准确的把握作品情感基调,其次要对作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做以详细的分析。我们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例,这首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感色彩变化非常多,首先写女儿离开家乡眷恋不舍得悲叹之情;其后转换成对将来“长城无烽烟”的坚定信心和美好展望;最终写到“千里麦浪翻”的丰收喜悦景象。细腻、坚定、豪迈的三次情感变化要求我们表演者要灵敏的做出反应,将情感色彩变化与歌声处理的和谐统一。另外情感表达还可以从谱面上寻找,乐谱上的任何一个音符和装饰音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将每个静止的音符在音乐表演中给予生命力,将作品内涵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二、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想象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个心理要素,它使人在音乐原有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上,经过重塑而构成新的音乐形象。这个过程给予了作品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将原作再现,而且还将其创作给予独特性,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色彩。表演者想象得越丰富,作品中心思想就会展现得越清楚,观众的感受也会越深刻。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包括对场面环境的想象,也包括对作品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情感的深刻领悟。例如在歌剧《原野》中,有一首声乐作品是《啊!我的虎子哥!》,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以金子的身份融入到剧情之中,展现出对虎子哥敢爱敢恨的情感,将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想象是音乐表演心理要素中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重要要素并运用到音乐表演中,使音乐表演富有生命力,感化观众。

三、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调控

(一)全神贯注的投入

音乐表演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再考虑什么地方该改动,攻克哪些技术难关,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本身,将自己平时练得东西发挥出来展现给观众就可以了。临场表演时我们平时对作品的研究和所获得的各种感受都已经潜移默化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是这种潜在的东西支持着表演过程。全神贯注是保障音乐表演顺利完成的重要心态之一,如果左顾右盼只会给音乐表演现场带来消极的影响。训练全神贯注最方便的一个方法就是,音乐表演者把平时的每一次训练中都当成演出对待,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二)情感的自然流露

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求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把音乐情感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使听众或观众的感觉很舒服,而非刻意模仿。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使表演者和听众达到水融的状态。要做到音乐表演的自然流露,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熟练的表演技巧、至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真正的把音乐融汇于心,使音乐从心中自然的流淌出来,最终使音乐作品的演绎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调节和克服怯场心理

音乐表演在上场前通常会出现紧张和怯场心理现象,而临场表现恰恰是决定音乐表演质量的最关键时刻,克服怯场心理,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客观的态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摆平自己的位置,不要想着一鸣惊人,这样不但无形中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发挥不正常。我们应把心态放正,音乐表演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更重要的是表现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中,竭尽所能的表现音乐作品,争取最好的表演效果。

2.自信。自信在音乐表演中尤为重要,是充分表达情感和演唱效果的前提。表演中面对台下的观众应做到“眼中无人、心中有人”的境界。自信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如果连自信都没有,又何来勇气去完美的展示自己。当然建立自信也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对于表演者来说需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练习和熟练把握。另外还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将自己优秀的地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从容的完成作品表演。

3.娴熟的技巧。表演者要做到熟练掌握相关技巧,表演时便可水到渠成。古人说“艺高人大胆”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在具有充分的实力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无所惧怕。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在演出前反复的练习作品,这样在表演中就不会害怕,可以更好的做到用表演取悦观众,用情感感染观众。

4.经常的演出实践。经常的演出实践可以使表演者不再畏惧台上和台下的感觉,不再畏惧观众多与观众少的落差,演出的次数越多,表演者在舞台上整体形象和演出效果就会越好。另外,音乐表演和人体的生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演出可以学会如何在演出中处理自己身体的不适,将演出的负面效果降到最小化;经常的演出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及时应对演出中的突况,这也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解决方法。如果音乐表演者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在表演时的紧张和怯场心理会减弱,这对于确保音乐表演的完整演出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第4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没有学习观念,更没有劳动观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收过碗碟,更没拖过地板。为了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我搜集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歌曲,在课堂上不仅播放给他们听,在又唱又跳的快乐氛围中体会到学习和劳动的快乐。如在教学《读书郎》这首曲子时,我不仅教会他们怎样打拍子,还让学生们自觉地走到教室中间,自编自演,要他们把“不爱学习,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那几个句子反复表演出来,在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歌之前,我让学生们把手举起来,然后让他们说说手有什么作用。小学生们踊跃地回答出很多有关手的作用,诸如吃饭、玩电脑游戏、打球、写作业等,但没有想到过用手去劳动,安静下来后我让他们听听这首歌,再数数手的其他作用。在音乐的播放声中,他们懂得还要爱劳动,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里,明白了劳动的光荣。

二、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多数人对音乐天生就有兴趣,小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爱唱歌、爱跳舞,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希望。音乐老师抓住这些特点,在音乐课中选取一些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歌曲,或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音乐活动,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歌声和趣味盎然的音乐活动中,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在教会学生如何识谱、如何打拍子的同时,我还通过这首歌醉人的旋律和令人奋发向上的歌词,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低年级学生中,边用音乐伴奏,边让学生做游戏,老师带领学生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甚至是玩过家家,营造一种快乐而又和谐的氛围,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趣味无穷,又让他们觉得集体生活的无比快乐,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

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形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泡在蜜罐中长大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择手段,甚至打诨耍泼的事都做得出,不达目的不罢休。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廉,什么是耻;哪些事可以做,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该做。每一级学生,我所教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把这首歌的旋律、歌词的内涵详尽地诠释给他们,告诉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要自尊自爱自强,才能立足于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四、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5篇

一、实施方案

在音乐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建设上,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广阔的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完善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严格把关。由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学院的教师、教学政策、资金等人力物力,其在建设初期应和各个教学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期,可先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上加强管理,利用院校中的各个管理平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院校教学资源网站,该网站应针对院校的教学课程进程编制,教师可利用该网站上传每天的课程表、学习内容、作业、成绩等都可在该网站,每个班级的专科教师可在资源网上建设不同班级和年级,以此区分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课程,在校园资源网上教师还可上传自己的教学视频课程,并把国外的教学资源和视频也一起引入自己的教学网站,让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来源。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期,教师可利用信息的网络资源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鼓励提倡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学习,教师在从网络上搜集教学资源时,可结合课程知识与教学经验对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适合现阶段教学的资源,盲目收集资源会导致课程内容与信息教学脱节现象,所以,教师在网络上选择教材资料时应根据实际状况来挑选。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资源后,教师可把该资源进行剪辑,把不需要的部分或不符合教学内容的部分给剪辑掉,把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拼接,组成一套适合教学与学习的教材信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将剪辑好的教材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外接触到更多的课外教学资源,通过学习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随着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后期阶段,资源如何共享是困扰许多教师多年的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其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其用于教学中还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对此,教师可针对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作出调整,随着教学资源网站的不断调整,教师在教学网站上可利用国外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调整,跟随国外教学视频的跟新动态结合实际课程来进行探讨学习,将院校的信息建设平台资源、音乐家作品、音乐视频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院校共同探讨音乐的学习方式,在网络上形成无界限、无门槛的开放型交流平台。在资源建设逐渐完善后,教师可把教材资源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并把与课程进展相对应的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参考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视频一起学习。在教材资料上教师可多收集国外著名音乐家的教学视频,并通过这些教学视频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教学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课程知识,也可在课堂上引入其他国家的教学视频,鼓励提倡学生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性质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些学生因性格内向常常在音乐教学中出现声音小的现象,对此,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或针对出现该现象的学生进行课后单独辅导,改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信息化管理建设完善不足之处。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单纯的管理模式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完善,在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院校应根据课程设置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规划教学管理,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王盼盼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第6篇

教师怎样增强学生表现欲望的自信心并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他们,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以此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内心理障碍,使学生轻松的表现自己并鼓励学生的创新,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是音乐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并积极表现,尊重学生的创新。把学生引入音乐的世界,使学生着迷于音乐,给学生创造了更好的表现机会和创新时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音乐教师要适当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帮助学生的表演更加自如优美。有的学生天生聪明伶俐善于音乐表演,也有很好的表演设计,也有很好的创新,但是因为音乐技能的缺乏以至于表演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时,学生才能更加自由、更加深入、更加灵活的参与到音乐的表演里。

二、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适宜环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创新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使音乐课堂更有学习氛围和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室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了音乐的海洋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入音乐创新的状态。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自己喜爱的课外音乐活动项目的机会,满足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欲望,发展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课余文化得到了充实,所以音乐教师可以拓展音乐教育空间,组织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类型,让学生没有了课堂的束缚,使学生可以大胆的、自由的、自信的进行自我展示。因此,音乐课外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创新魅力。

三、在音乐教学的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给学生选择创作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生活经历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适量的给学生选择创作的主题。如果学生创作的主题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或素材选自学生们的生活,这样就会很容易的激起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灵感,这样才可以很容易的让学生找到创作的思路,更加容易的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进行创作之前,教师准备一些作品为学生进行示范和作品分析,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创作表现手法。音乐创作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有灵感是不够的,学生必须掌握创作的技巧,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广阔。比如,教师再给学生讲解“重复”创作的手法时,教师可以列举出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然后为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到“重复”的创作手法。如《走进新时代》(旋律节奏重复)、《映山红》(旋律重复)等,学生通过作品分析来掌握“重复”的创作手法,学生学会了这些创作技巧后,才可以自由的进行音乐创作和创新。

四、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7篇

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维护,唯有在一个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大学生才能够对于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合理的方法予以解决,有利于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当中稳定发展。然而,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会出现数十人自杀的情况,平均每五名大学生当中就有一位具有心理障碍,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事实上并不容乐观。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薄弱、人格障碍等现象占据全国大学生统计数据的16%-30%。近年来,人们不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群做出一些荒诞、恐怖的事件,同学之间互相残杀的现象,这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这一大环境之下,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日渐增大,心理上的障碍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阶段是心理产生激烈变化的时期,心理的发展和成长面对一系列的困惑与不安。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在迅速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日益提高,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就会出现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平衡的现象。心理能力仍没有成熟到能够真正控制生理能力的地步,所以大学生在行动上会较为冲动,心理驱动力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偏激的一面。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磨练过程。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培养丰富感情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音乐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开拓感性抒发的平台,音乐的欣赏本身就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大学生在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会产生不同的心情波动。音乐通过旋律的构成,能够演绎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欢快俏皮的旋律能够让学生心情变得开朗;缓慢悲伤的旋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当中浓厚情感的流淌;而激昂向上的旋律能够为学生增添激情与力量。通过这样一种音乐熏陶的形式,大学生能够在美好的环境下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从而让那些悲伤、孤僻、极端的心境得到改善,使学生变得开朗而感性。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中之所以会发生类似马加爵锤杀同学的事件,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会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诱导。受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亦或是家庭环境等条件限制,当代大学生更多的从利益与满足角度来理解和认知价值观念,长此以往,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恰当的音乐选择赋予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意义,优美的旋律、变换的节奏以及音乐的创造背景和著作者创造是的心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并加以欣赏引导,能够让大学生对音乐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感染,让大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他人的故事,得到启发。音乐能够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深入到大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规范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音乐教育方法分析

(一)音乐聆听方法

聆听是沟通的桥梁。通过有意识的为学生选取与之心态相适应的音乐旋律和故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聆听,这是利用音乐来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最为直观而简单的方法。可以以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同时为学生灌输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在音乐的配合之下,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理解自身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使之化解。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音乐语言的暗示,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环境下放松心情,敞开心扉,让学生自身能够理解其真实的内心,为学生创造一个释放的空间。经相关教育者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二)主动参与方法

这种音乐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程度,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可以在学校中组织乐队、合唱团体亦或是舞蹈团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音乐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但能够为学生们建立一个相互建立友谊的平台,让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同时也在音乐的配合下,为学生灌输了快乐的心理动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引发学生们乐观、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四、结语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我国现代素质教育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和效果。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对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

一、突破传统,师生共享音乐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创新教育。其主要摘要唱唱跳跳的时候,还可以直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没有了讲台的隔离,跟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近了不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不仅让教师变得平易近人,也让学会能够对教师更加接受。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音乐的课堂中,不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优美的语言,最重要的是丰富的想象能力。这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例如,在教授《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时候,可以先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将歌曲的作者资料让学生进行了解,明白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创作,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以及歌曲的提点和体裁等资料。将歌曲的背景资料先进行介绍,能够让学生增加对歌曲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山歌的特点,以及唱歌的位置,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在山野唱这首歌的情况。学生在对这首歌进行学习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对这首歌进行诠释。只要学生能够将对歌曲的理解表达出来就行了。可以采用合唱的凡是,或者加上简单的伴奏。让学生通过想象身临其境小学音乐论文,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够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三、创造气氛,加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学的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是教学的关键之一。教师应该努力地创造出宽松、轻松和自由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能够感觉到放松。而且,这种氛围应该与课本的情景相同或者相似,这样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接受。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在自己的想象中,与课文的情境进行融合。例如,在《牧童短笛》的教学中,可以先将牧童的形象在多媒体上进行演示,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深入学生心中,然后再将图调大,让学生看的更加清楚,再将图调小,让学生有牧童已经走远的感觉。学生对这个一定会很感兴趣,不明白教师这样做有什么意图,以及图片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个时候,可以将歌曲重新放一遍,让学生结合图像来进行欣赏。看完图像欣赏完音乐,学生可能会感觉,歌曲要表现的是牧童在放牛的情景,也可能会感觉牧童在牛背上玩耍等情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时地讲解,将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进行说明。然后可以对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否为图画添上其他的内容呢?这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学会自己思考,还展开了想象力,对课文进行深入的了解。

四、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其学习能力的一种。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主地进行音乐的学习,并且能够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自己寻找答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音乐的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会让学生学习一两种乐器,学生会有一种想要展现自己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满足学生的展现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且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小学音乐论文,增加他们对音乐的羁绊。例如,在音乐课中,可以给学生对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讲解,其原理和构造等。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制作,并且让他们课下进行联系,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展示,并且进行竞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发挥,做出好的乐器,展现出新颖的展现形式。可能有的学生会用碗装水,调出不同的音调,用筷子进行敲击演奏,也有可能学生用酒瓶做成编钟来进行击打出声,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的想法不同,做出来的东西和效果也就不同。这样,不仅让教师的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也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现,自信心得到提高,得到了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也会让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得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就会更加努力地对音乐进行探索,更加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来。

五、结语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不仅对于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很好的一种反馈,也能够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很好的促进。这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曹理.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高等师范出版社,2003,(4).

[2]多滔.情感体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音乐天地,2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初级的音乐理论课对于一个人音乐情操的熏陶可谓十分关键。如果想要进入音乐的大门,就不能忽略它。一方面,它可以让学生积累充足的知识,另一方面,它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学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例如,学生用书的版本不能及时更新,影响教学;没有将音乐知识同其他科目结合,导致音乐教学比较孤立,没有一種贯通感,导致知识不够深入。

一、中职音乐课乐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音乐理论课程是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运用音乐学习的各项必须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借助外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心中的目标,同时为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所以在中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为未来的教育而蓄积能力

中职音乐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老师和音乐人,而基础音乐理论是一科必须的指导性课程,它将有益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或者是音乐从业者,不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过硬,还要学会怎样把自己的所学能系统、科学的传授给学生,因此,中职音乐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基本乐理知识不但能促进自身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此后能否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

2.加强中职生的逻辑能力培养,发掘学生音乐天赋

音乐理论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个人学习素质,还能为更好吸收相关知识提供动力。它是一门初级必须课。基本乐理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提高中职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音乐审美。对于中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乐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其具备良好地音乐素质养,为以后的和声、趋势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础。

二、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大部分中职的专业器材都配备齐全,但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由乐理知识传授组成,传统的乐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其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对音乐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创新,以此改善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的现状。

1.从外而内地使知识内化于学生

如今,中职音乐教育发展不太理想,这里面有学生的问题,但是这个现象还主要是教师水平有限和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引起的,只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只对乐理方面有所研究,而不了解其他音乐方面的知识,能力单一,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不会采取渗透式的方式,进行学科的转移的教学,过于死板,这对现代音乐专业的中职生来说,显然满足不了其发展要求,因此中职在音乐乐理教学方面,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采取渗透式教学的方式。所谓渗透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音乐乐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渗入视唱练耳的技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好,还能够提高学生听觉审美能力;第二,在音乐乐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钢琴演奏,以此来提高学生钢筋演奏以及和声的水平配;最后,在乐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演唱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立体音乐的感知。

2.调动各感官,默契配合训练

目前我国各大中职在音乐乐理教学中,并没有将其与视唱练耳向结合,这是乐理教学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并且采取交叉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讲解乐理时会更有针对性,学生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讲解,对学习的乐理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教师在讲解某种唱法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书面讲解,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感知,而如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采取边讲解边试唱的方式,学生们借此会更深入的了解该唱法。以视唱为例,教师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之后,可以对其旋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让学生们了解音乐中塑造的形象,并且让学生们掌握其表现手段,进而使得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感知,这样既能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感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多维度教学的尝试

音乐立体化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以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多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既能听又能看,音乐形象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当然,每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法,都应该对症下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和运用乐理知识。

4.增强优秀教师群体力量

按照我国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现状来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人员并不多,无论是院系,还是学校对音乐理论研究的投入都不高,但是实际上,我国中职设置的音乐专业,其主要的培养方向是音乐教师,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都会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掌握大量的乐理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否则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难以立足。基于此,中职应该加大音乐乐理师资的投入,培养或者引进大量的音乐乐理优秀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郭学智,李荣有.论音乐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着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第12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第13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背景音乐 布局

近年来,背景音乐已广泛应用于商场、超市、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那么,何谓背景音乐呢?背景音乐即俗称的配乐,通常用于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动画、网站中调节气氛,插入于电影、电视剧等观赏性节目的对白或对话中,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除此之外,背景音乐还可以在酒吧、咖啡厅等一些公共场合播放。

随着背景音乐的普及,一些高校图书馆尝试引进背景音乐,对于高校图书馆使用背景音乐,虽已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但高校图书馆真正使用背景音乐的实例却较少,笔者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新建成的图书馆为例,根据其整体布局介绍新馆使用背景音乐的情况。

一、高校图书馆引入背景音乐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文化导向作用、文化宣传作用和文化行为教育作用,因此,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工作,对于大学校园的整体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引入背景音乐,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世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图书馆整体文化氛围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一)音乐对图书馆整体阅读环境的优化

高校有不少教室和自习室,但图书馆相比这些教室来说,更受师生的青睐,原因就在于图书馆相对安静和不受干扰的环境。无论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在图书馆学习的师生,其工作与学习效率、质量受生理素质、个体心理、学习方法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图书馆整体外环境的影响,图书馆阅读环境的相对安静程度,以及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融入,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阅读环境更宜人、舒适,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图书馆工作和学习的师生,经常要面对工作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时精神容易陷入紧张、焦虑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情绪,而和谐的音乐可以通过生理场和物理场作用于人体,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美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表明,音乐通过其音乐形态诸元素的运动,与人体的心理结构模式达成某种相应的关系,这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质同构说”理论,使音乐与人体产生了和谐的共振,使听者身心舒畅、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

图书馆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也会有一部分噪声,读者难免受到某种机械的或人为声音的干扰,如脚步声、低语声、拉动椅子声、咳嗽声、管理员推动书车声、咨询声、扫描仪的读码声等,都有可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环境越安静,这种噪声就显得越突出,对人脑形成的刺激就越强烈,而使用背景音乐则可以消除此类干扰。图书馆如能播放一些较为轻柔、舒缓的音乐,采取适当的音量,不仅可以遮盖原本图书馆的噪音,缓解突发峰值的噪声对人脑活动的冲击,还能给单调的借阅与阅览环境平添一种雅致的格调,使读者感到身心愉悦。

(二)音乐对人体生理结构的影响

音乐在给人美感享受的同时,对人的生理结构也会产生影响。《音乐心理学》在论述“音乐引绪的生理机制”中说道:“最大①最重要的中继站就是下丘脑。这就是乐音转化为情绪的关键所在……”其中还说道,情绪心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下丘脑对于情绪和动机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机体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要是主自神经系统的活动,而下丘脑是主自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当机体产生情绪时,来自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的感觉冲动,由内导神经纤维上行,至脑干进入被称为网状结构的神经系统,使网状结构处于兴奋状态。网状结构组织的功能在于当情绪状态兴奋时产生普通的生理唤醒,它的激活产生不分化的情绪反应。冲动信号由网状结构进入下丘脑,各种感觉信号在这里被整合,初步形成基本的情绪分类,同时信号被扩散。然后感觉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上行到大脑皮层进行评估;一路下行反馈到外周器官组织和内脏组织,产生情绪的各种生理反应。

《音乐心理学》在论述“关于音乐引起机体反应②”中谈道:“我们通过听觉器官感觉到声音,听觉器官的神经纤维把声音信号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的皮层系统,使它们立即处于兴奋状态。”还谈道,一定的音乐成分在大脑中较低水平的神经中枢(即皮层下组织)引起反应。机体对音乐的某些物理反应包括自发的、无控制的反射。当我们听音乐时,经常下意识地敲打节奏;当音乐加速时,我们的呼吸也随之加快,这就是无意识反射。

由此可见,当人聆听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音乐时,身体会出现一种较为平稳的脑电波,这种脑电波可以让人保持一种放松性的觉醒状态,能够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增强记忆力的同时,让人身心放松。处于这种脑电波的活动状态下,工作和学习能力都会增强。

(三)音乐对人情绪的调节

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引发人类的情绪反应,这是中外文献中早有记载的。那么,音乐是如何调节情绪状态的呢?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对人情绪的调节作用。

第一,音乐有利于人们释放积极性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在情绪理论中谈道:“积极③的情感为有效的机能作用和创造力提供了背景动机……对学习、知觉和人格都是十分重要的。”加拿大神经学专家扎托尔在其论文《音乐与脑》“音乐与情绪”部分谈道,在音乐情绪反应实验中,77%的被试者在音乐聆听过程中有“颤抖”的反应,这种反应与“狂喜”的陶醉感是相似的。由此得知,这种欣喜情绪的反应区域与大脑中奖赏或动机刺激区域相关。这种积极情绪的主观评估与客观的生理测量是一致的。

第二,音乐有利于消极性情绪的减弱与宣泄并转化为积极性情绪。当人的心理情绪具有诸如消沉、沮丧、失望等成分时,可以通过音乐调节。在音乐治疗中,治疗师经常运用音乐改变病人消极的情绪状态。高天在《音乐治疗导论》中说道:治疗师并不单纯播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来缓解治疗者的痛苦情绪。恰恰相反,治疗师大量使用充满悲伤、愤怒、痛苦、抑郁和布满矛盾情感的音乐以激发他的各种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内心深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音乐治疗师们就使用音乐对灾区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调节情绪、恢复信心,重建积极心态。

第三,音乐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状态的强度和程度,使之与人的健康状态相适合,与人的平衡心态相趋近。张鸿懿在《音乐治疗学基础》一书中揭示音乐对情绪的双向调节作用④:“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一方面可以使人们的紧张状态得到缓和,使心情放松、恢复内稳态。另一方面音乐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改变疲惫、涣散、情绪低落等状态。

(四)音乐对人精神的熏陶及品格的塑造

音乐不仅优美、动听,给欣赏者以美感体验,美好的音乐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高尚的品格。《史记・乐书》说道:“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且正心也。”⑤说明音乐可以使人激情澎湃、充满正气,对人身心都起着正面的积极作用。《乐记・师乙篇》中谈道:“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⑥这段话告诉我们,不同时期流行的音乐对人格的不同影响,使之具有勇和义的德行。《韩诗外传》中指出:“汤作《C》。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爱仁;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敬而好礼。”⑦此处论述了音乐的不同音响形态对主体人格发生的影响。作者注意到声音的变化对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作用,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与行为取向。

二、我校图书馆如何使用背景音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新建成的图书馆于2014年元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新馆一共有八层,一至八层分别是:一楼密集书库,二楼北视听共享空间、二楼南自然科学阅览室Ⅰ、二楼大厅(设借还书处和总咨询处),三楼南自然科学阅览室Ⅱ、三楼北中文报刊阅览室,四楼社会科学阅览室Ⅰ、Ⅱ,五楼南社会科学阅览室Ⅲ、五楼北精品图书阅览室,六楼南外文阅览室、六楼北南航特藏室,七至八楼是办公区域。

究竟该如何在新馆使用背景音乐?我认为,一楼密集书库是书库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地方,由于密集书库的书多,工作又琐碎,难免使工作人员感到单调、枯燥,使人在心理上感到压抑和烦躁,如果能加入音调舒缓的背景音乐,则会缓解工作人员的烦躁情绪,使工作氛围平添一份温馨和宁静。二楼大厅借还书处和总咨询处,人流量大,容易产生噪音,柔和明亮的背景音乐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疲惫感,掩盖大厅的噪音,使前来借还书和咨询的师生感到身心愉悦。二楼北视听共享空间包括影视音乐欣赏、pad体验、学习讨论、电子阅读,此区域易产生噪音,适宜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二楼南、三楼、四楼、五楼是图书报刊阅览室,师生主要在此处借书、选书、阅览,如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会使来此借书、阅览的师生感到一种美的享受。六楼外文阅览室和南航特藏室是许多学生在此看书学习的地方,此楼层作为一个安静的纯粹学习空间,暂不播放背景音乐。七、八两个楼层是办公区域,可以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40-10:00、下午15:40-16:00播放“下午茶”音乐,提醒工作人员放松、休息一会儿。

三、图书馆背景音乐播放曲目的选择

图书馆使用背景音乐时,选择合适的播放曲目至关重要。根据“有关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偏好差异的一项调查研究”⑧,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偏好存在明显差别。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不同风格体裁音乐的偏好按百分比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交响乐、歌剧音乐、欧美流行歌曲、港台通俗歌曲、爵士乐、外国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轻音乐、中国民歌、外国民歌、中国民乐、舞剧音乐、中国戏曲、摇滚乐。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不同风格体裁音乐的偏好按百分比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港台通俗歌曲、欧美流行歌曲、轻音乐、中国民歌、中国民乐、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中国艺术歌曲、外国民歌、外国艺术歌曲、中国戏曲、歌剧音乐。在图书馆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大都是非音乐专业的,而背景音乐要尽量避免播放歌曲,因为歌曲较易引起人们对歌词的共鸣,或者由于对歌唱者的倾慕崇拜情绪而分散注意力,影响正在进行的脑力活动或学习任务的完成。

音乐美学理论中有一种所谓的“平衡性原则”⑨,即高度紧张是一种使人不快的心理感受,人类的自然心理属性决定了人不能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因此音乐音响的安排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满足主体的期待,使心理能量释放,紧张感缓解。我们把这种心理能量释放,紧张感缓解的心理体验称之为心理平衡的体验。大多数欧洲古典音乐及各国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是比较自然、流畅、松弛的,较少使听众产生高度紧张与强烈的心理体验,原因在于:此类音乐遵从自然的心理期待,及时释放心理能量,缓解心理张力。

由此可见,图书馆选择的背景音乐播放曲目应是:轻音乐、中外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柔和、舒缓、优美,符合正常心理期待的音乐。此外,在调式的选择上应注意,海芙娜的形容词表及其有关实验说明,音乐各基本要素⑩若放在完整作品中,其引起的情绪―心境反应与传统观念是近似的,如大调――欢乐、愉快、优雅、活泼;小调――伤感、梦境、多情等。图书馆的背景音乐应以优雅、平和为主,因此尽量选择一些大调曲目播放。

因此,图书馆适宜选择的背景音乐曲目大致有:舒伯特的《圣母颂》、德尔扎克的《幽默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圣桑的《天鹅》、莫扎特的《G大调第十三号小夜曲第二乐章》、门德尔松的《春之歌》、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美国民歌《绿袖子》、亨德尔的《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等。

综上所述,在图书馆使用背景音乐,不仅有其必要性,还要注意播放曲目和播放场所的选择。即便如此,背景音乐在我校图书馆新馆的使用,仍属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在使用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谨慎选择,及时调查反馈信息,避免因曲目选择不当或音量失调,使在图书馆工作和学习的师生的状态受到干扰,不但不能为图书馆的整体氛围锦上添花,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心理状态。因此,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声学、音乐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提出一套科学的图书馆背景音乐使用方案,既是必需的,又是符合图书馆日趋精致的人文化服务要求的。

注释:

①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51.

②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81.

③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33-234.

④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35.

⑤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46.

⑥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31.

⑦吉联抗.两汉论乐文字辑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0.

⑧蔡黎曼,黄虹.关于大学生音乐学习与偏好的调查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4).

⑨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89.

⑩刘沛.音乐心理学简论.载薛良编.音乐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239-242.

参考文献:

[1]廖霞.让高校图书馆乘上背景音乐的翅膀[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

[2]宁艳艳.关于图书馆引入背景音乐的设想[J].河北科技图苑,2004(02).

[3]吴佳丽.图书馆背景音乐应用之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7).

[4]吴畏.浅析背景音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6).

[5]徐月玲.让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03).

[6]原增,王宇,杨丽娟,黄超.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07).

[7]赵雅丽.浅谈以《爱和乐》作高校图书馆的背景音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第14篇

笔者旨在通过对声乐心理某些特征的探讨及对这些特征良好品质的培养以达到提高演唱和教学的目的。歌唱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声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声乐作品的演唱,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诠释音乐的内涵。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因此对声乐心理的研究就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提高演唱和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之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对歌唱是至关重要的,感觉在歌唱和发声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情绪的感觉、音乐的感觉、声音音响的感觉、声音位置的感觉、声音运动的感觉、共鸣的感觉、咬字与吐字的感觉、呼吸的感觉等等。知觉与感觉不同之处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部分的整体反映。演唱知觉是以以上感觉为基础形成的,如果没有对各个环节的感觉,就形成不了对歌唱的知觉,我们对歌唱与发声的感觉越丰富、越具体、越深刻,歌唱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因此感觉的认知和控制对声乐演唱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声乐难学是因为歌唱是演唱者自己生理和心理协调配合的结果,歌唱的发声技能技巧与发出的声音难于用语言描绘,即使能描绘,也因为太抽象而难以理解。因此,歌唱的感觉就应运而生了。歌唱中有时在一些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情况下,感觉就能起到很好的理解作用。歌唱的感觉主要包括音乐感觉、情绪感觉、运动机能感觉、呼吸感觉、共鸣感觉等。歌唱的知觉包括歌声的形状(如圆的、扁的、管状、桶状等)、大小(即声音的强弱)、距离(即远近)、立体(即共鸣的深度)、方位(如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知觉,还包括歌曲的节奏与节拍、速度快慢等的时间知觉以及向前向远方流动的声音运动知觉和包括音程、调式、调性感的旋律知觉。歌唱的感觉和知觉直接影响到歌唱水平的发挥,因此我们要针对上述各项感知耐心细致地加以练习和理解。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歌唱与发声的注意是演唱者心理活动对演唱技能技巧和艺术表现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能使歌唱者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是获得音乐知识和提高歌唱水平的必要前提,也是掌握正确的演唱和科学发声的必要条件。更具体来讲,没有注意,就不能有准确的动作,就不会产生相对正确的声音,情绪就不明确,情感也就无从表现,因此注意在歌唱中具有重要作用。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歌唱中的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歌唱的一切行为和动作,如对歌曲的气口和位置的确立、共鸣腔体的调整、音色明暗度的调整和强弱的控制等。可以预先制定有意注意的信号或自己提出问题和多加演练来加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熟练后就变成了无意注意,它取决于强度、对比关系、新异程度等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如声音的强弱、速度布局、音色对比等,还取决于歌唱主体的需要、兴趣、态度;心境和情绪状态以及人体的机能状态。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歌曲或情绪振奋、精神饱满、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时就会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去学习。良好的注意品质对学习歌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注意品质的培养。

以下做法有助于注意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歌唱意志的锻炼,如认真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和声音,用心记住纠正过的错误,课后认真坚持改正;

二、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注意一定的对象,如练呼吸时先不要想共鸣、在舞台上要更多注意表演而不是发声练习;

三、在不同环境下锻炼演唱,如在琴房和舞台上或录音棚演唱以及在有人观看和无人观看的环境下演唱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歌唱过程中,唱过的歌词、感知过的发声技能技巧、思考过的歌曲思想内容、练习过的表演动作、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等内容都会在大脑皮层留下记忆痕。而这一切内容的再现也必须依靠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的记忆这一心理品质。歌唱的记忆内容主要是旋律、歌词、演唱技巧、音乐的感情处理。这些内容通常采用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相融合的记忆。在歌唱时,歌词描绘出的形象有利于我们顺利地回忆起歌词,歌词相互之间的逻辑性和情感发展的逻辑性能提示歌唱者流畅地唱出歌词,大量的歌唱肌肉运动练习而形成的运动记忆能够使演唱者熟练地达到对作品的技术和音乐情绪的要求。其中运动记忆是歌唱中最主要的记忆方式。歌唱中,从呼吸到声带的振动再到共鸣腔体的调整从而发出美妙的歌声,整个过程中无时不体现出歌唱肌肉运动的参与。因此,大量的歌唱运动练习对歌唱者保持良好的歌唱记忆从而提高演唱水平是绝对不可逾越的过程。

想象是在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由一种经验想起另一种经验。在做发声练习和歌唱时,想象常常与联想结伴而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对正确的发声和准确、客观地表现歌曲内容会有很好的帮助。歌唱中声音的形象、色彩、共鸣、位置、运动感;歌词表现的情境、人物形象;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等都离不开歌唱者的联想和想象。如听到男中音会想到勇士,男低音则会想到老人;说到太阳光会想到明亮的音色,月光则会想到黯淡的音色;想象身体的共鸣腔像管状或箱状就容易体会到饱满而充分的共振;想象声音从眉心发出就容易找到高位置的感觉;说到声音要出去、要打远就能想到在气息的支持下声音有源源不断向前推动的运动感;唱到《牧歌》自然就能想到蓝天、白云、草原、牛羊;唱到《啊,满院鲜花凋零》很容易想到主人公失恋后伤心和忧郁的情绪。以下做法有利于提高歌唱想象与联想的发展:歌唱首先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因此要加强对歌唱感知的认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用心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周围的一切现象,丰富知识,积累经验。

第15篇

正如王光祈先生所言:“各民族之生活习惯,思想信仰,既各有不同,其所表现于音乐之中者,亦复因而互异。甲民族之乐,乙民族不必能懂;乙民族之乐,丙民族亦未必能懂……”①“日耳曼民族之乐,拉丁民族不必尽懂;拉丁民族之乐,斯拉夫民族不必尽懂;推而至于各小民族,亦无不如此。”②“德国人之作品,不必尽与法国人口味相同,中国人之作品,更不必与欧洲人口味相同。”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加强对民族音乐美学、心理学层面的研究,探悉不同民族的群体音乐审美心理的新兴学科亟待建立。

所喜,笔者新近拜读了施咏博士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版,33万字)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学术新著。该书以“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为取向,构建一个多边缘交叉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其意在通过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逐步深入,最终打通诸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使之能在“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这一更具新视野、新挑战的论域的统筹下,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

该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研究――“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导论》所修改而成,作者所提出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是建立在民族音乐学之理念、方法上,以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及其外化形态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审美心理学的视角来观照以民族为单位的人类共同体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发生、演化的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

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对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存在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及其组织手段,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味觉心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与尚悲偏向以及民族性格对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课题之缘起,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受自然系统中的地理环境、人种特征,社会系统中的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哲学思想、宗法、原始神话、集体无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第三章阐释了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即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事物个性与共性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互为依存融合的统一体。第四章提出音乐审美心理是在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这两者的矛盾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第五章探讨了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和组织手段,总结了中国人在音乐审美上有着近人声,尚自然、多样化、个性化,偏高频的清、亮、透,甜、脆、圆以及重鼻音的特点。旋法上表现为平和、渐进的美学特征;音乐结构思维讲求在“统一的前提下求对比”,并遵循规范化、程式化的特征。第六章为联觉,指出受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直觉、多觉贯通、艺术综合理念、“成于乐”、“游于艺”乐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音乐联觉能力较为发达。并高度重视味觉审美的情感表现性,“声亦如味”,饮食口味的地域分布与民族音乐风格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七章为心理偏向,提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阴柔偏向,同时与阳刚相补,调剂为用。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还有着“尚悲”的偏向,与西方民族比较而言,其特点是趋向淡化、弱化,偏于阴柔的“悲情”,体现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愤”。第八章通过实例论证了民族性格与其音乐性格两者之间的对应性。

该书的作者施咏是近年在学界较为活跃的青年学者,在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曾师从王耀华教授、乔建中研究员门下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现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科研工作。

通览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在与选题相关的诸人文学科领域的学习、钻研、思考、探索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诚如著名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在该书的序中所写:“施咏同志在我校攻读音乐学博士学位期间,以巨大的努力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我认为,这篇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很有开拓性意义的研究课题。”

全书的主要特色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独创

通常,独创性往往是衡量一本著作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国内,无论是民族心理还是民族审美心理则都是一个有待于拓荒的新兴研究领域。就审美心理学而言,诸多研究成果中涉及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也为数不多,且这些研究也大多从文艺学角度出发,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在有关民族心理的文献中,一般较少涉及“审美”;而一般的美学、心理学又几乎罔谈“民族”。虽然在某些民族审美心理学的著作与文章中对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也有少许的涉及,但多为一般性的流于表层的探讨,且极为零散。对于本课题的专门研究,目前尚不多见相对完整、成系统,并得到足够深入挖掘的研究成果,相关散落资料尚需归纳、梳理、整合并理论提升。

而《概论》一书正是取这样一个被当今美学、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所遗忘的研究领域,强调民族音乐美学、心理学层面的视角。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向来是最深层、最复杂、最微妙、最灵动也是最难以琢磨的民族成员的音乐审美心理层面上。并运用辩证思维大胆架构了自成体系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框架,首次对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心理偏向、民族性格与民族音乐性格之间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理论发掘,很多观点提出均不乏新见。

2.视野开阔

以往音乐学界的状况是:民族音乐学、心理学、美学三个领域,多呈独立、并行的状态,音乐心理学多专注于实证性的科学的、个案性的研究范式;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古代美学史文献的梳理总结;而民族音乐学的主流成果则多集中在微观的田野的个案调查报告。在中国当今的音乐学研究中,研究范围虽然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但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综合多维度研究的还为数不多,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呼唤着多角度、多学科的文化诠释。

正如乔建中先生曾呼吁:“选题方面,我们多局限在民族民间音乐的自然分类的圈圈内。从更广阔的科学领域,例如从社会学、考古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的角度来探讨民族民间音乐规律的选题却非常之少。这种单一的,不注重跨学科、不注意边缘学科的选题倾向,正是研究水平不能较快提高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认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质和内在规律的原因之一。”④

“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正将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思路,偏重宏观视角、注重多学科边缘交叉,而开拓性地将音乐学、民族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而构建成新的研究领域。与其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莫若说是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其创新意义不仅在于对音乐学本学科的细化发展――创建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与研究领域,还加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心理学层面,拓展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所涉及、包含的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审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提供一个极具拓展空间的新视角、新方向。

3.逻辑性强

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的架构,作者在全书的整体结构上亦是用心甚多。全书的布局得当,条理清晰。在不少章节体现了作者思维缜密的逻辑思辨性。如在绪论中通过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心理美学这三对关系的辨析来论证强调其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第四章审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提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守恒是相对的,而变异发展是绝对的,音乐民族审美心理总是在稳定性与变异性,即外向融合与内向固守、偏离创新与回归继承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演变。

尤其是在第三章“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存在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一对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逻辑严密并较前人均更饶有新意与深度的阐释,作者分别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愈是民族的,就愈不是世界的”、“民族的,却并非都是世界的”等五个方面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任何一种美的属性,包括那些所谓具有“世界性”的,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正如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没有个别就不存在一般。所以,音乐的世界性不可能凌驾和超越于民族性之上,离开了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并不存在一种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层层剖析后,进而提出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就是世界的”。

当然,作为一门学科、或是新的研究领域的创辟之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比如理论的框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创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岂是一人所能胜任?如果该著的出版面世能够唤起更多的同仁对中国民族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的关注,随之为其添砖加瓦,我想,该书所谓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发挥尽之了。

参考文献

[1]王光祈.音学.自序[M].上海启智书局,1929,转王光祈文集.[C]巴蜀书社,1992:280.

[2]王光祈.德国人之音乐生活[C].转冯文慈、俞玉滋选注.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5.

[3]王光祈.中西音乐之异同[J].留德学志.1936(1).转王光祈文集[C].巴蜀书社,199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