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动化概论论文范文

自动化概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动化概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动化概论论文

第1篇

由于楼宇自动化技术为多学科交叉性课程,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信息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出如下几点特点:(l)课程内容设计的知识面广,但是学时少。楼宇自动化技术这门课程包含了智能建筑的基本知识、综合布线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等多种知识系统,而只有48学时的理论知识讲解,因此在有限的学时中,教师不能面面俱到。(2)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所学知识比较抽象,没有合适课堂教学的实物展示给学生。(3)由于课程本身的原因,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但是很多教学仪器生产厂家的实验台还是不够企业化,因此对于学生进人工作岗位应用存在问题。

二、楼宇自动化技术教学方法改革

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了改革,使其更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在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一)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课程讲授之前,可先引用相关课程的工程实例,通过实例的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出,由此引发讨论,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动灭火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举出实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采用多种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的知识理论性较强,所讲知识又很抽象,同时由于手机、电脑的应用,如果知识单纯的照本宣科,则学生根本不会将注意力停留在所学知识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跟着教学的思路,可以采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现代化技术,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通过这些手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消防系统中自动灭火模块的讲解时,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动灭火的过程,然后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示出自动灭火系统各个部分的组成,这样能够将所学知识生动具体的描述出来,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完知识点后,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一段相关知识的实际工程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

(三)加大实践课程教学的力度。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注意实际操作过程的培养。由于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的知识点多,所以相关的实验设备一也比较多,并且价格相对来说都比较昂贵,不能一次性购买多套,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是几个人一组,这样就不能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能够了解相关设备,因此在配置实验室时候,可以每种相关的设备都配置2一3套,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同时都在做实验,只不过做的实验不同而已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通过实例的讲解,可以先让学生对楼宇自动化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该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子站的配置二次回路的改进

在对我局老变电站进行了无人值班自动化改造中,110kV慈城变采用的是分布式远动系统,与采用传统式远动系统相比,具有改造工作量少、投资费用省、系统可靠性高的特点。

1改造方案的确定

110kV慈城变原是一座只有二遥功能的常规变电站,我局多数老变电站属于这种类型。为此,专程到兄弟单位和制造厂家进行了调研、考察,并多次组织讨论、充分比较。最后按照“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实用、改造方便”的原则,确定方案如下:

(1)取消原RTU,选用DMU-2000分布式微机远动系统,遥测选用集中式交流采样装置。

(2)站内保留原光字牌、指示仪表等,暂不配置当地微机监控系统,但留有接口,以备今后发展需要。

2DMU-2000分布式远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DMU-2000分布式远动系统由变电站主站和子站组成,如图1。

主站SM2000采用台湾研华公司生产的486工控机,负责遥信、遥测量的采集,与调度端SCA-DA系统及DMU子站通信。子站DMU-XK4可设置为全遥信方式0和遥控/遥信方式3,该子站可负责4个间隔的遥控量输出和遥信量输入。子站DMU-YT2可负责2台主变的遥调量输出和档位信号输入。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1)系统的网络结构采用星形与总线并用的结构,且采用了四线传输方式,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大量的信号采集由子站完成,而子站的体积小,可安装在控制屏内就近完成信息采集及控制操作;子站与主站间仅通过通信线连络,省去了遥信柜、遥控柜和大量控制电缆;(3)子站的遥信接点设计为有源形式,原来的光字牌信号可直接加入子站中,这样,对只有一组接点输出的信号(如主变瓦斯等)无需加装中间继电器转换,二次回路改动少。

3改造方案的实施(1)子站的配置

110kV慈城变Ⅱ期工程建成后规模为:2台三线圈主变;35kV单母分段,4回出线;10kV单母分段,14回出线,4组电容器;共有8个控制屏。根据现场情况在中央信号控制屏内设2个DMU-XK4子站,上下布置,分别采集中央信号、直流、所用、母分、PT等有关信号;在1、2号主变控制屏内各设1个DMU-XK4子站,采集主变三侧的信号及对三侧开关的控制,1个DMU-YT2子站实现对主变有载开关及中性点地刀的控制及档位信号的采集;在含4个35kV间隔的控制屏内设1个DMU-XK4子站;在含6个10kV间隔的控制屏内设2个DMU-XK4子站,多出二组作为备用。

(2)二次回路的改进

改造后的控制回路如图2。对每个可控设备都加装了“就地/远方”转换开关QK。DMU-XK4子站的(1)、(2)号端子为远方合闸接点输出;(1)、(3)号端子为远方分闸接点输出;(5)、(6)号端子为重合闸放电接点输出。开关位置信号和控制回路是否正常工作的信号根据(1)、(2)号端子或(1)、(3)号端子间有无电压来判别,控制电源是否失电的信号则根据(1)、(6)号端子间有无电压来判别。为防止因远方分闸使得开关位置不对应,导致DMU系统不停地上发开关位置变位的信息,在闪光回路中串入了QK①、②接点。远方控制时,该接点断开,将闪光小母线切除,避免误发信。DMU-XK4子站设置成方式3时,光字牌等有源信号直接接入(8)号端子~(12)号端子,(7)号端子接信号公共端负电源。

(3)保护信号的采集和远方复归

第3篇

1.1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动力分析

我国高职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专业,而职业技能竞赛正是一项将实践动手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竞赛活动,不只是对社会各行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体现,还有着宣传及展示和激励人才等重要功能。从这些方面的内容能够看到,开展技能竞赛并非是选拔选手的比赛,它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1]。主要就是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有着各行各业的专家,在竞赛当中的内容比较广泛,有着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些都能够反映出专业的实际水平发展,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有着很大促进作用。由此能够看到,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最为主要的就是能够最大化的促进教学的改革,通过竞赛促进学习。

1.2当前我国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首先就是在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训设施和模式都相对比较落后,由于在电气自动化设施自身的价格比较昂贵,并且更新速度方面相对较快,所以高职学校迫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在这一方面没有及时对电气自动化设施进行更新,致使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也使实践和理论得不到有效结合。另外就是教学实训模式的落后,由于受到传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的高职学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式还是采取填鸭式,这样就对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滞后。还有就是在高职电气自动化的实训管理方面比较落后,激励机制不完善,这样就对实训的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2]。再者就是在教学的创新意识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高职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先的一些知识结构已经和当前的社会发展不能得到有效适应,在创新能力方面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另外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没有得到完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引进主要重视老师的学历水平以及职称结构,在实践经验和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重视,这也对学生的电气自动化实践学习有着影响。

2.以技能大赛促进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赛教结合”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实践硬件建设

首先要能够将技能大赛作为一个载体,以此来促进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落实到具体的步骤上首先要能够将高职电气自动化的硬件建设得到有效加强,为更好开展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要在机电以及电子实训等设备上进行配备,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将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加强并推广。

2.2优化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将技能大赛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能相结合比较容易,但是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等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落实就比较有难度,笔者对实际进行了考查并参考了相关资料,认为首先要能够对顶层对人才培养的方案加以优化[3]。将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行业以及企业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来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也要能够和技能竞赛相结合及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相结合,从而融进企业的生产实际项目当中,对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技能竞赛的体系。

2.3以技能竞赛促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

随着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不断深化,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技能竞赛的促进下,使得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了创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要能够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进一步的改革,从而建立新的教学标准以及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等,要能够落实以技能大赛作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够以任务作为导向和以项目作为载体,按照模块设计课程的方式,将教、学、做得到有机的结合,强化实践以及创新的能力培养,要能保证每学期设置一门和技能大赛相契合的课程,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技能大赛保持连接,还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真正达到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例如:可以对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技能竞赛的项目进行参考,从而组织校级的技能竞赛,将其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到紧密结合,对PLC应用技术以及单片机的应用技术等比较容易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进行试行,分层次的进行改革,把Protel99SE电路设计和AutoCAD得到结合从而构成电气CAD,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将弱电和强电结合的特点得到了体现。也可根据企业的对高技术人才的要求增加一些技术性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以及市场企业得到有机结合,真正成为实用的专业。

2.4以技能竞赛推广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项目

在技能竞赛的作用下,高职学院可成立专门的竞赛办公室,这样就能够将竞赛和教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加强,在研究以及指导方面也比较方便。要对技能竞赛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进行分析,将能够和技能大赛有关的课程进行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及时的对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进行捕捉,这样就能够以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为技能竞赛提供理论和技术条件,从而将其转化为教学的重要项目进行推而广之,最终实现从教学改革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创新再到技能大赛这样一个循环互动的环形促进圈,教学改革和技能大赛能够双向获益[4]。

3.结语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