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士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曾有一位产妇说:“我在分娩时,自己很痛苦害怕,可两位助产实习护士说说笑笑,聊个没完,我怕她们不专心,误了我的事,说了她们几句,她们也很生气”。
1.2约12.5%的实习护士因为语言使用不当,惯用专业术语引起的,使患者困惑不解,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护士与病患的纠纷埋下隐患。
1.3由于现今我国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实习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健全,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2护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从中反映出当今实习护士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也了解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体素质
2.1.1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护士良好的同情心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关信息量过少
患者及家属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责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2.1.3不恰当的非语言交流
除了语言交流,护患之间还存在包括仪表、神态、手势、护理操作等非语言的交流。
2.1.4缺少责任心
病人来到医院,医护人员要对病人负责。好多护患纠纷是因为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2.1.5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
由于实习护士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很少面对面的接触病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由于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响护患关系。
2.2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
2.2.1护理文书存在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初次使用护理文书时,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护理记录是护理过程的证明,将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件。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客观上对护士的要求更高了。它不仅是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也是医生收集患者资料,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如:医护记录不一,护理字迹潦草,陈述不详细,护理记录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以及延续性差。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随意涂改,代签名,回顾性记录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这种现象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造成无力举证而败诉[2]。
2.2.2渎职的法律问题渎职
实习护士在工作时严重不负责任,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给药途径不当,错换漏输液体。不执行巡视制度,氧气导管不通,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3侵权的法律问题
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力,学会换位思考。实习护士工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水平低或工作不负责,忽视患者权益,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同时,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就擅自进行医疗操作及某种检查,将构成侵犯知情同意权。假如广大医护人员对此还不引起警觉,其危害将大大增加。
2.2.4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护士以及实习期间的学生,许多医院目前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导致实习护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能尽到应尽的职责。不仅不能为病患服务,还使自己的技能不能得到提升。
2.2.5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个别医护人员不认真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甚至违反医疗操作规程,以致在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医疗差错,导致医疗事故发生。
3改进措施
3.1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新护士年龄小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宠着,而护理工作很大部分是照顾者角色,年轻的她们还存在着政治品德、业务素质不成熟、临时观念强等问题,对医院的工作性质、服务范围、规定要求及职责均不明确。因此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引导新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并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既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又有益于医院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3.2提高护理服务理念
首先树立正确的护理道德,加强道德修养。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慎独自律意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提倡换位思考,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3]。对患者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确保安全行护。在日常工作中,还应注意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多使用礼貌性、尊重性、解释性的语言,亲和护患关系。其次,提高实习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护士要改变护理只是打针、发药,病人不叫、护士不到的观念。让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断加深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涵的理解[4]。在工作中尤其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对他们的优秀经验进行吸收、消化,在以后的工作之中继续发扬好的精神;同事还要注重老师的激励与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沟通、解决,满足学的需要。
3.3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护理人员知法、守法、按法律办事,是新时期应有的现代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请法律专业人员来院办讲座,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护理行为,对已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说,护理记录也将同病历一样,作为法庭证据加以采纳[5]。护理人员应从执法的高度,提高对护理记录的认识,对护理文件书写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护理记录。
3.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的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6履行告知义务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让患者清楚既要接受医疗服务,又要接受在医疗服务中可能受到的伤害。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因此,护士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力,也是护理自我保护的需要。
3.7加强考核制度
对于在医院实习的护士,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考核制度。考核包括医疗法律法规、规范用语、护士仪表、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以及对生命体征的测量、吸氧、导尿、心肺复苏等有关工作规范综合成绩的评定。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在工作中的竞争能力,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
1.1研究方法对医院入选护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给予统一指导语,研究对象独立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本次调查问卷发放396份,收回有效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为93.18%。
1.2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等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组研究对象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9.98±6.13)岁,工作年限1~27年,平均年限7.85年。性别:女365名(98.9%),男4名(1.1%);护士所在科室:内科91名(24.7%),外科24名(65.3%),其他科室37名(10.0%);学历:中专6名(1.6%),大专136名(36.9%),本科221名)(59.9%),硕士及以上6名(1.6%);职称:护士112名(30.4%),护师180名(48.8%),主管护师77名(20.8%);职务:护士359名(97.3%),护士长10名(2.7%)。
2.2报告意向情况对报告意向总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P<0.05,为非正态分布。统计结果显示,报告意向问卷的得分范围为3~15,报告意向总得分的中位数为14,P25为12,P75为15。
2.3报告障碍情况
2.3.1研究对象的报告障碍得分情况报告障碍问卷的得分范围为25~80,对报告障碍问卷的各条目分别进行描述,将研究对象对报告障碍问卷各条目的认同度划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不同意(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和同意(包括非常同意、同意),369名研究对象认为对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阻碍最大的五个因素,即同意率在30%以上的条目见表1。
2.3.2开放性问题描述报告障碍问卷中,条目23为开放性问题,调查其他可能影响研究对象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因素。归纳如下:①对于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处罚过重,如经济处罚;②没有意义,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③怕记录在人事档案中;④怕同事或上级对自己有负面看法;⑤怕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
2.4报告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不同特征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比较报告意向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一般资料中的分类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年龄、工作年限及职务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与报告障碍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惩罚性文化、报告意义与报告意向呈显著相关(P<0.05)。
2.4.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多因素分析报告意向总分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见表4。
3讨论
3.1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现状本研究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总得分的中位数为14,对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较高,与田欢欢等的结果基本一致。一方面医院越来越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大多数护士都知道护理不良事件需要上报。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科的要求更高,使得肿瘤科护士更为重视护理安全。
3.2年龄、工作年限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和工作年限与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呈正相关,护士的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其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越高。另有报告[3]也指出护龄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度越高,上报率就越高。说明临床经验对不良事件识别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肿瘤科工作量大、重症病人多、专科操作多,较长时间的临床工作使肿瘤科护士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沟通能力较强,安全意识较强[5]。同时,大多高年资的护士为护士长或协助护士长做部分的管理工作,其报告认知高,感知的报告意义也高,促使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工作年限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
3.3医院的惩罚文化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研究显示报告障碍中护士同意率最高的五个条目均属于惩罚文化,护士感受的惩罚文化越重,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越低。研究对象在开放性问题中也多次提到“惩罚”、“处罚”等关键词,再次印证惩罚文化影响护士的报告意向,与国内王玉艳、方良玉等分析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虽然医院已实施非惩罚上报机制,但研究对象仍受长久以来的惩罚性机制影响。哈佛大学Leap博士提出,发生错误后担心被惩罚是当今医疗机构内患者安全促进的唯一的最大障碍。建议医院加大力度推广非惩罚性文化,从而使相关管理者和护士正确看待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对责任人的不同形式的惩罚。二是医院实行逐级上报的报告系统,这种系统外界比较容易获取报告者的信息,给当事人带来很多难题。Karsh等也指出,报告障碍之一在于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匿名性缺乏信心。因此,提供较少的个人身份信息,使得报告者的身份无法被识别是促进医护人员进行报告的首要标准。建议建立较强报告系统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报告意向。三是管理者在分析不良事件时,更多的分析个人在护理过程中的缺陷或个人责任等,很少研究当事者的心态、客观因素等。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认为因不良事件受到惩罚的配置不公平或不恰当直接影响其报告意向。因此,建议医院应用更为合理、科学的分析方法评析护理不良事件。
3.4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越低,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越低。研究对象在开放性问题中多次提到“没有意义”、“无影响或影响小而不用上报”等关键词,也再次表明报告意义影响研究对象报告意向。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后,管理者反馈信息只是统计数据,没有深入分析如何规避差错,因此护士不能从反馈中提取到有效信息,不能获得学习与进步,进而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的意义提出质疑。建议医院从护理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相关制度,及时反馈,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再发生。二是护士“认为对患者无影响或影响小而不用上报”。潜在漏洞或无伤害的护理不良事件具有隐蔽、动态的特点,当事人不报告,其他人事后很难发现。但这类不良事件可以挖掘更多的临床护理风险,也正是护理差错、事故的源头。护士未明确理解护理不良事件的范畴和报告意义而影响其报告意向。建议医院进一步明确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畴的同时,对护士进行定期、定向培训或借助案例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水平、明确其报告意义,提高其报告意向。
4小结
1.1制定助理护士工作职责,规范助理护士行为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的指导和带领下完成患者生活护理、非创伤性或侵入性的护理工作,包括整理病床单元、更换床单,协助患者更换衣服,洗漱、洗头、擦浴、订餐、进食,协助患者服药,测量生命体征,陪送普通患者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到药房取药,同时负责护士工作站、治疗台、治疗车等及病区仪器、设备的清洁。
1.2制定助理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由护理部制定助理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护理为原则。科室护士长或带教干事指导、督促助理护士完成基础工作。
1.3激励机制表现优秀者可在我院继续实习;实习考核优秀者,毕业后可被我院优先录取为正式助理护士。在助理护士期间,若考取大专,毕业后可晋升为我院合同制护士,按我院合同制护士管理办法实施管理。
1.4评价方法(1)护士长对助理护士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进行评价,填写助理护士考核评价表,考核内容包括:个人素质(20分)、护理质量(54分)、教学(6分)、护理安全(20分),总分100分;(2)病区向住院患者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仪表举止、基础护理落实、技术操作水平等18个条目,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得分在85分为及格(调查表中满意10分,较满意5分,不满意0分);(3)引入见习护士补充助理护士岗位前后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陪护率、患者满意度均以医院每月护理部检查结果为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2结果
2.1引入见习护士前后护理不良事件比较,见表1。
2.2引入见习护士前后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合格率、陪护率、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2。
2.3助理护士考核评价6个月后见习护士考核平均98分。
3讨论
3.1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开展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多数医院科室临床护士紧缺,卫生部对204所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的调查显示[2],人力资源的配置在技术职务与岗位分配上存在脱节现象[3]。主要原因包括未实现分层级管理、岗位管理,一些高、中级职称、本科学历护士除承担科室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外,还和低年资、低职称、中专护士从事同一水平的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发挥[4],从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导致护士缺乏个人发展的动力[5]。工作细化、责任护士分管患者时,治疗工作量较大,护士力不从心,忙于完成医嘱、治疗而无时间认真完成患者的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部分生活护理、低技术含量工作只有依靠护工来完成,专业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时间很少。护理岗位分工缺乏科学性,不能体现资历、学历、能力、职称的不同,未体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制约了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造成“一边在培养高等人才,而另一边高等人才却在浪费”的情况,威胁着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后勤及辅助系统工作未能为科室解决实际困难,部分护士仍耗在对账、领药等非护理工作中。年轻护士比例较大,各科室结婚、生育休假,造成病区护士在编不在岗。另一方面,患者自己高价雇用的护工未经过规范岗前培训,不能较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3.2随着按职称上岗、分层次使用护士的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医学前沿医院设置了助理护士岗位,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医院科室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缓解了注册护士从事基础护理的工作压力,成为注册护士的得力助手[9]。根据护士的技术职称、学历、业务能力和临床经验,科学、合理地实现各级人员的分层次使用,使各级护理人员人尽其才,高、中级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带教、科研、质量控制等工作,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助理护士与护工教育层次、素质相比较更具优势,患者更愿意接受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护士为其服务,而且为患者节省了住院期间雇佣护工的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专业的护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3.3将见习护士引为助理护士在病区补充助理护士岗位,逐渐取代护工,这无疑是对护工队伍的一种巨大冲击,这是我们在优质护理中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目前中等专业护理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通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引入见习护士补充助理士护岗位,培养中等专业护理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护理服务理念及职业素质,临床实践巩固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技能,提高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就业机会。医院与中等护理院校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不但为中专护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激发了助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规范、高效,同时提高中等专业护理院校护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4小结
1.1对新进院低年资护士必须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其“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同时,要让她们明白:责任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执行力的大小。要提高护理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把工作标准定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设置为最严,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1.2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培训护士长全面履行培训职责,总体协调控制,负责完成培训任务。护士长要选派本科室工作作风严谨,业务能力强,性格良好的高年资护士进行带教,首先要抓好她们的基础操作训练,要求必须掌握吸氧、吸痰、输液、输血、洗胃、导尿、灌肠、口腔护理、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呼吸机及监护仪的应用等;其次科室要制订出具体的工作流程,带教老师要详细解读各类护理质量标准,演示本科室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促使低年资护士按照护理标准化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讲解科室各种基本的护理常规。
1.3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带一工作模式,提高其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应急执行力低年资护士往往由于工作时间不长,业务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较欠缺,心理素质也相对较差等,导致在工作中应对危重症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较差,护理执行力低下尤为凸显。我院采取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带一工作模式,通过带教老师不断督促年轻护士认真学习危重症抢救预案,使其熟悉各种危重症抢救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并通过演练的常规化、模式及情形的训练加深印象,鼓励其针对每一例危重症抢救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4注重低年资护士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既能正确、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也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临床上低年资护士常因缺乏交往能力(即沟通技术)而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甚至被患者拒绝进行治疗和护理,大大削弱了护理执行力。我院通过重视对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倾听、认识同理心、学会交谈、表达真诚,取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和理解,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5加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护士是一个强度大、风险高、压力重的职业,每天面对最多的是患者,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高效、准确并及时地处理和执行好医嘱,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情景训练,帮助低年资护士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磨练、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使其面对问题和压力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照顾,保持稳定的情绪,变工作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用意志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整体护理执行力,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
2小结
1.1充分发挥36岁~40岁的护士长的中坚力量
表2结果显示:36岁~40岁的护士长占55.6%,但其中只有10人(28.6%)质控频率≤2次/周,比例最低,可见36岁~40岁的护士长很重视利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进行质控,并且此年龄段的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作用重大。
1.2加大40岁以上的专科护士长的培训力度
表2结果显示:50.0%的专科学历的护士长质控频次≤2次/周,比例最高,并且专科学历护士长中有58.6%年龄超过40岁。分析原因可能为:年龄>40岁的专科学历护士长或许因年龄、受教育程度、计算机应用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等个人因素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控工作重视不够,故需要加大对40岁以上的专科护士长的培训力度。
1.3加强低职称护士长的培训力度
表2结果显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长中只有5人(21.7%)的护士长质控频率≤2次/周,比例最低,并且有10人(43.5%)的护士长质控频率>6次/周,比例最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长的知识层面较广,对于护理发展新理念及新趋势了解较多也较深入,因此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等信息化护理工具的期望值及依赖性也较高。
2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控情况参差不齐,亟须实现标准化
卫生部及各专业学会对医疗护理操作技术有明确的要求,但对数字化条件下的医疗护理工作常规要求明显滞后,不能适应数字化医院管理的实际。有文献显示,在护理质量监控中,护理管理者应该利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做管理系统界面,对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及时检查护理文书的录入、移动护士工作站执行扫描情况,抓好护理环节、终末的质控,及时发现护理事故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应措施,使各项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12-19],从而提高护理管理的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为护理病历质量控制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管理途径。另外,管理者还需要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实际执行过程中何时给病人吃药或打针,实际执行时间和医嘱要求的时间相差多少,如果该医嘱没被执行,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国内对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量控制很少有科学的研究。此次调查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控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以期为护理同仁提供参考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3名护理管理人员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质量控制,其中36.5%(23人)护理管理人员平均每周的质控频次>6次,66.7%的护理管理人员平均每周的质控频次≥3次,可见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控都比较重视。而质控内容显示,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量统计、跟踪控制及统计各项护理指标、进行绩效管理的质控人数比较多,均超过58%;而对于工作负荷加权及其他进行质控的人数较少,可见护理管理人员质控内容大同小异,而且还没有完全开发出规范标准的移动护士工作站质控内容。针对此次简单的调查研究,护理管理人员应积极开发研究适合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标准化质控频次及内容,使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质控能够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3护理管理人员应规范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检查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护理战士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是就这份平凡而不起眼的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好的护士长,她必须是热爱护理工作,由对本质工作的热爱转化为对护理事业的献身,在实际工作中,以做好每一次护理干预为己任,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有效的召集和影响一大批有志于护理事业的护理人员,一支爱岗敬业的护士队伍就是搞好护理管理的组织基础。
2护士长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护理管理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做的是“人”的工作,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是为“人”服务的资本与手段,护士长具有精良的业务素质,才能一马当先,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组织抢救与实施各种护理操作,即所谓内行领导内行,才能有效地把握住护理管理质量关。
3护士长的能力素质是搞好护理管理的保证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长是参与者,又是主要组织者,要具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遇事果断,如果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士长不能及时有效的组织护理干预,就有可能延误抢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分析与处理问题失策,组织参与不力是护理管理中的最大漏洞。
4护士长的经验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搞好管理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强壮的身体,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承受繁杂的护理实践,才能身先士卒,时时处处起到带头作用,才能带出一支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护士队伍。反之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经验的指导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管理者也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5小结
1.1调查问卷1978年美国Schiwrian博士编制了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简称6-D量表),于漱1998年引进6-D量表作为校标量表发展了护理能力量表,2011年2月刘国云按照心理测量学中量表的跨文化适应程序6-D量表英文版进行跨文化调试和编译,建立6-D量表中文版,包括6个维度,52个条目,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护理能力[5]。本研究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即5分、4分、3分、2分、1分别依次表示做得很好、做得一般、做得较差、做得很差、无此能力,满分260分,<65分为低能力水平,65分~195分为中能力水平,>195分为高等能力水平。
1.2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人录入法录入所有数据,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等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一般资料
2.2不同受教育水平护士护理能力比较
2.3最高学历不同受教育形式护理能力比较
3讨论
由表2、表3可知,中专学历护士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本科及以上学历处于高等水平;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其次专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是领导能力,这与本次调查对象职务的人数构成有关,护士长人数远低于护士人数。总体来说,学历越高,护理能力越强,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李洁的研究结果显示,学历对知识技能和能力有影响,学历越高,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知识面越宽泛,技能和能力越强。就具体维度来说,中专学历护士的重症监护能力,计划与评估能力高于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护士护理能力、本科以上学历护士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高于专科、中专学历护士,这与我国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
1950年8月召开的第1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士教育被定为中等专业护理教育,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中专教育是成为我国20世纪初护理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传统医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前提下,中专教育突出加强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和专科知识掌握。刘迪成等对2006年—2008年科室不同学制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结果中专护生基础技能操作得分高于专科和本科,学历越高,接受和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有利于自身发展,管理层也重视对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他们寄予厚望,提供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领导能力、教学与合作能力方面,第1学历为专科高于第1学历为本科、中专的护士;最高学历为本科学历护士的护理能力高于最高学历为研究生、专科、中专护士的护理能力。崔晶的调查中也发现本科学历护士居于护理管理岗位高于大中专护士。这与目前护理教育学历构成有关,本科学历护士居于大多数。
由表4得知,全日制受教育形式护士的护理能力高于非全日制受教育形式护士的护理能力。接受全日制教育,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优于非全日制教育,虽然目前本科学历护士数居多,这是在职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的成果,但是第1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数仅为76人,占14.34%。
论文关键词:关于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巡视病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有利于随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我院16个内科病区的临床护士巡视病房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同病区的临床医生下达护理级别医嘱的依据进行了评估,旨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16个内科病区工作的160名轮班护士,女性,年龄18~55(26.07±5.18)岁。文化程度:本科64名,大专48名,中专48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8名,主管护师42名,护师46名,护士10名,合同护士44名。选取上述16个病区工作的120名临床医生,其中男65名、女55名,年龄24~59(38.03±9.99)岁。文化程度:博士5名,硕士48名,本科67名。职称:主任及副主任医师32名,主治医师40名,医师48名。
1.2 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护士和医生进行调查,护士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实际巡视病房的时间、频次,未按要求巡视的原因;医生问卷内容包括各级护理内容了解情况,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每张表上有填表的简要说明,由调查者发放并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发放护士及医生调查问卷共280份,待全部填完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的情况及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 160名护士仅16名(10.00%)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不能按要求巡视者均为不能达到一级护理的要求,即每15~30分钟巡视1次[1],其原因见表1。
2.2 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和下达分级护理医嘱的依据 病房医生下达分级护理医嘱较多是依赖于工作习惯(84名, 70.00%),依赖主观判断者24名(20.00%),仅有12名(10.00%)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等客观条件。医生对分级护理内容的认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不能按要求主动巡视病房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示,仅10.00%护士能按护理级别的要求巡视患者,90.00%护士不能按一级护理的要求进行巡视,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包括医生及护士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3.1.1 分级护理不当影响护理工作的严谨性 表1示,100%护士反映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不一致,表2结果示,医生对分级护理相关内容认知情况不容乐观,仅16.67%~23.33%医生了解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和护理级别是按患者病情轻重确定,76.67%~83.33%医生部分了解或不了解;而医生下达一级护理医嘱时,20.00%医生是依赖主观判断,并没有考虑患者客观存在的护理需要,70.00%的医生依赖于工作习惯。笔者对调查科室的一级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一级护理患者占住院患者的90%以上。面对众多的一级护理患者,护士的劳动强度加大,护士无法按一级护理的要求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且护士觉得对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实施相应级别的护理没有实际意义。长此以往,护士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护理规范和制度产生麻痹思想,降低了对巡视间隔时间、病情观察、活动范围的限制等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的重视,使真正需要一级护理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的护理,一级护理只能流于形式。易使护士滋长不严谨的工作作风,导致护理质量滑坡。当患者对名不符实的一级护理收费提出质疑时,必然会引起护理纠纷。
3.1.2 护士依赖陪护及传呼器 目前医院对陪护的管理不到位,科室也难以控制陪护的出入,随着患者陪护的增多及床头现代化呼叫系统的配置,分别有90.97%、89.58%护士对陪护及传呼器产生依赖。护士认为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故障或其需求都可以通过传呼器或陪护传达。
3.1.3 护士人员缺编 58.33%护士认为各病房护士编制达不到标准要求。按医院管理学的标准,普通病房床位、护士比不应小于1∶0.40,而大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要求。我院床位、护士比是1∶0.33,加之地市级医院的患者治疗以输液为主,尤其是1名护士值班时,全部时间用以治疗性操作,根本没有巡视病房的时间。
3.1.4 护士缺乏责任心 38.19%护士认为,护士责任心差是导致巡视病房不到位的原因。责任心是护士言行在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利及需要的关爱和关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护士责任心差,既使人员不缺编,也难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尤其是年轻的合同制护士,由于医院聘用制度不健全,其工作待遇低,易使她们出现不稳定的工作情绪,缺乏职业责任感。
3.1.5 护士分工不明确 16.67%护士认为护士长排班分工不明确,奖罚不兑现,及时巡视病房也得不到表扬,不巡视的也没得到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3.2 对策
3.2.1 完善医院继续教育 医学院校教育应增加相关护理学科
摘要时刻规范她们的一言一行,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职业形象,经常给予奖励和鼓励,使她们锻炼成优秀的护士。
3.2.2 加强分级护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患者住进医院后,医患之间的契约建立,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护理服务需求,而告知服务要求是护士必须履行的义务,护士有责任将分级护理的具体要求告诉患者。科室可实行分级护理公示牌,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内容,发挥对护理工作评价者的作用。另外,建立一级护理巡视卡和输液巡视卡,将卡片放在患者床头袋内,巡视1次在卡片上记录1次,签名签时间,输液巡视卡上还要注明已输入的液体量,以利于患者及陪护的监督,尤其对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加强监督,能对制度的落实起到控制作用。
3.2.3 控制陪护率 医院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陪护管理措施,使陪护率达到标准。医院的硬件设施应采取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患者的饮食、探视等问题,规范食堂管理,严格按患者的饮食营养要求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患者床头,安排好陪护的住宿供餐,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既有利于病房管理,又可避免探视人员过多造成医院感染。
3.2.4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护士长排班要合理,目标要明确,要勤检查、勤督导,运用经济杠杆将工作业绩与奖金挂钩,拉开档次,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1.
[2]徐微,张敏.论医疗民事责任的判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11(2):100-103
一、身体素质方面
男护士在精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护士,导管室工作强度大,时问长,加之每台手术都要穿铅衣进行射线防护,一般铅衣重量都有7 kg,一天的工作量女护士很难坚持住。遇有介入手术难度大、病情危重的患者,要连续工作十儿个小时,女护士由于生理原因,有时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时男护士的白身优势就凸显出来。在导管室还存在搬运患者的问题,遇有肥胖、瘫痪及麻醉未恢复的患者,工作一天后,体力儿乎耗尽,女护士很难单独完成搬运工作,男护士体格强壮、耐力持久,很容易完成。近年来,随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要求导管室24 h接诊,护理人员相应全天无缝隙值班,对于结婚、有家庭的女护士来说,需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导致体力、精力上就有所疲倦。男护士不存在怀孕、分娩等问题,便于连续性管理,这些都是女护士无法取代的。
二、射线影响方面
由于导管室场所特殊,护士每天工作在X线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问、大量、多次接触射线会引起乏力、记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等。人体的腺体、血液系统对射线比较敏感。女护士的乳腺受射线的影响较大,遇到加班加点持续工作,就会身体疲乏。尤其是心脏方面的介入治疗,需要护士在检查室里穿着铅衣、戴铅围脖、铅帽了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进行及时的心脏电除颤及抢救。较重的射线防护服加上手术中集中精力,人很容易疲惫,对射线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引发疾病。女护士如果想要怀孕,就要暂避射线,不能进检查室,直到哺乳期过后才能正常值班,一般时问是从避线怀孕到正常值班需要2年时问,影响导管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一般都需要结婚有孩了的到导管室工作。而男护士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不大,如果男护士想要孩了,加强做好生殖系统的射线防护,即穿铅裤权,外穿铅衣双层防护,经过医院医学工程科射线剂量监测,一年中受到的照射剂量,不超过5 mSv}属于安全范围。
三、仪器设备维护使用方面
导管室专科治疗仪器较多,如多功能监护仪、多导心电生理记录仪、心电除颤仪、临时起搏器、起搏分析仪、主动脉球囊反搏器、高压注射器、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激光治疗仪、注射泵等,这些仪器的使用、保养、维护、简单故障的排除及维修都向导管室护士提出了挑战。男护士的理性思维要强过女性,他们在一些技术活,比如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上,会比女性护士做得更好,基于动手能力强,对信息接收快,对机械类事物感兴趣,能较好的把导管室的专用仪器的原理、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对提高导管室介入术中配合及各项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介入医生的认可。
四、导管材料掌握方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能够通过介入微创治疗的手段解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恢复快、见效快、并发症少,获益多。技术的进步,伴随着导管材料的出现,使得介入器材种类、类型繁多,如各种支架、扩张球囊、血管栓塞材料等,要求导管室护士要掌握器材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以便准确配合介入手术,以免拿取错误耽误。男护士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白主性,且记忆力强,在众多的导管材料应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做到准确配合介入手术、熟练掌握导管的性能。
五、心理素质方面
导管室经常接诊一些急性大出血需要血管栓塞治疗的患者,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危重、对治疗期望值较高,如消化道大出血、鼻出血、产后大出血等。这就要求导管室护士一方面反应要灵敏、配合动作要迅速,另一方面,护士见到出血凶猛的情况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思维敏捷。女护士对待大出血场面,心理影响较大,一般术后留有思想回忆较长,影响情绪。男护士面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和重症监护时,控制力、心理沟通能力都较强。另外,男护士性格粗狂、豪爽,男女混搭值班,调节工作气氛,能较强应付困难和挫折,利于领导进行管理。
六、性别隐私方面
随着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接受同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问因性别差异造成的紧张与尴尬。比如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一般选择股动脉穿刺,这就要求会阴区备皮,尤其一些年轻男性患者不好意思让女护士操作,往往白己备皮造成不合格,影响穿刺及工作效率,再有留置导尿管时,更愿意选择同性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导管室男护士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不同性别的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关键词]主班;整体护理;作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本科室自1996年实施以来,结合病区患者年龄大、病种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积极转变观念,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综合全面的整体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主班是整体护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病区的窗口,从主班护士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可以体现出病区整体护理水平。所以,笔者认为主班工作应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其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1改变服务模式,改善护患关系
1.1入院指导新入院患者对病区的第一印象如何,主班护士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主班护士应仪表端庄,对患者应面带笑容,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务作恰当的称谓,如:张老、王书记等,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基础。为其办理入院手续后,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相关人员、休息、就餐制度等,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联系护工、外出购物等。通知责任护士,将其介绍给患者,由责任护士作进一步的入院教育,告知若有困难、问题可随时帮助解决,减少新入院患者的陌生感和无所适从感。
1.2专人陪检主班护士发放检查化验单前,应了解所作检查化验的做法、时间、注意事项、检查地点,发放时向患者交待清楚,对腿脚不灵活、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差的患者要主动为其联系医院陪检中心,向来人交待清楚,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与病房联系,留下电话号码,对危重症患者可派护士一同前往,以便及时观察病情。
1.3出院宣教对出院患者根据医嘱提前一天通知患者,将出院带药送给患者,交待其药物的用法、剂量,出院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如何安排,根据季节及时增减衣服,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门诊就诊及门诊复诊时间,介绍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对有疑问的帐目可随时提供咨询,保证账目清楚,本病区对年龄较大、腿脚不灵活、子女又没空前来为其结账者,在得到患者允许后可帮助其前往结账处结账,让患者带着满意回家,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2发挥专业知识,保证服务质量
2.1病区动态的掌握作为主班护士应全面掌握病区的动态状况、每天患者总数、出入院、危重症和一级护理的人数,每月月底做一次总结,熟知危重症患者的“九知道”及其他病员的一般住院情况,了解长期住院、长期卧床患者的人数、基础护理量,对每一位病员的管床医生能了然于胸,以便患者、医嘱有问题时可准确快速地与他们联系,起到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
2.2医嘱的处理主班护士每天都要将大量的医嘱输入电脑,这需要主班护士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对医嘱的处理要注意轻重缓急,将危重症及急症患者的医嘱应首先交于责任护士,如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医嘱,腹痛患者的6542肌肉注射的医嘱。本病区患者大多病种多,如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脑梗死、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药品种多,作为主班护士应了解常用药的药名、剂量、用法,准确地输入医嘱。若遇特殊用药医嘱,应向医生了解清楚后,交待责任护士,输入电脑,及时领药,不延误患者的治疗。
2.3出院病历质量的掌控主班护士应严把每一份出院病历质量关,按照病历目录的要求进行排序,查看每一页上的眉栏、页码、住院号有无错误,护理病历上有无漏项、签名是否齐全,并及时送往病案室存档。
3完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3.1加强继续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主班护士作为一个病区的窗口,应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如参加本科的自学考试,多撰写论文,外出交流,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可应付自如,赢得他们的信任。
3.2增进学习交流主班护士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加强继续教育,也要学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平时工作中,多向老同志请教,通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与各个组的责任护士加强交流,针对本病区患者的年龄、病情、不同的文化水平、生活背景,探讨制定出具有个体差异的护理计划。总之,整体护理中的主班,要熟悉业务,更要熟悉病区全面情况;要做好内部管理,更要做好外部沟通;要注重规范程序,更要注重微笑服务;要埋头事务,更要善于学结提高;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围绕患者的健康这一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享受到令人满意的全方位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1分级护理执行现状
1.1存在问题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开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2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1:197-221.
【关键词】镇级医院;聘用护士;管理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范畴的拓宽,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医疗体制改革,许多医院为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使得一大批聘用护士进入医院护理队伍,并且正在从“补充力量”向“重要力量”发展。作为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聘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质量的好坏和基层医院的建设,而护理质量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本文根据2004年中山市镇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表提供的资料,分析目前中山市镇级医院聘用护士的现状,寻找合理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1聘用护士现状
1.1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大原因如下:(1)待遇低。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未做到同工同酬,聘用护士待遇低于正式护士。(2)工作压力大。医院减员时,先辞聘用护士,其工作压力大于正式护士。(3)聘用护士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医院未能帮她们办理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4)职称问题不能解决。
1.2学历低,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为主,部分高学历护士不愿做聘用护士[2]等原因,导致医院聘用护士的学历偏低。中山市21所镇级医院619名聘用护士中,大专学历护士仅为2.8%,其余均为中专学历。再者聘用护士的来源不够理想,因为镇级医院的工作条件、环境相对大医院来说有一定差距,来镇级医院应聘的护士多为大医院求职落选后转来镇级医院的,综合素质不高。
1.3再教育和培训难医院招收聘用护士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护理人力不足,减少医疗服务成本,因而很少考虑聘用护士的在职教育问题,即使有些医院组织了在职教育,也都不规范,计划性不强,很少有医院将聘用护士送出去进修学习,聘用护士得不到深造学习的机会。
2对策
2.1制定规范严格的聘用标准,把住“入门”关聘用护士必须是国家正规卫校培养并持有毕业证者,必须有护士执业证书(新毕业护士可作为助理护士使用,限期在2年内获得执业证书)。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临床科室试用3个月后,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择优录取,这样可保证聘用护士的素质,避免需要护士时临时招聘、无法选择的弊端。
2.3提高福利待遇,实行人事,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工资待遇,参照同年毕业护士工资标准为聘用护士套发工资,与在册护士一样发给奖金,提高她们的生活水平;及时办理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聘用护士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解决聘用护士的后顾之忧,稳定聘用护士队伍,减少聘用护士的流失;提高政治待遇,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保证聘用护士同在册护士一样享受法定节假日、婚、产假等,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另外将聘用护士纳入社会大循环,实践人事制度,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专业技术干部人事,签订《人事合同书》,对聘用护士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办理人事关系及人事档案的调动传递手续,可报考全国专业技术职称和代办各类人事档案的调动传递手续,为其今后在社会上合理流动提供资料,使聘用护士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4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一个好的人际氛围是人才潜能得以最大发挥的先决条件。为聘用护士提供人性化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和表面的形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本质和内容,要融入到我们每一个管理者的理念中,人性化服务要求从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转为主动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挖掘内在潜力,时刻为聘用护士着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换位思维、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关爱,为聘用护士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及学习氛围,定期进行谈心、座谈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动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总之,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质量品质要求,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人的主动性发挥得越好,管理的客观效益也越高。
2.5推行激励机制,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层次论,不仅要满足聘用护士的物质需要,还要分析她们的心理需要,尽可能满足她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聘用护士的学历教育、专业培养、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在册护士一样的待遇,对工作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聘用护士可优先转为正式护士,鼓励她们参与科定管理与决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6重视聘用护士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高品质的服务来自高素质的护士,医院及护理部要鼓励聘用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对参加后续学历教育的聘用护士,科室为她们同正式护士一样提供最大便利,鼓励她们参加学术活动,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对聘用护士中的业务能力突出者,作为科室业务骨干培养,提供培训机会,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翼娟,方进博,李继平.医院聘用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A):58-59.
1.1“全院护士”工作表设计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1.2“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把“全院护士”工作表进行复制,重命名为“职称结构”,删除标题行,全选工作表,点击“排序”,以“任职资格”为主要关键字,“取得职称时间”为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排序后表格可直观地反映各职称人数、取得职称时间先后顺序。为动态反映职称结构,在表格的右侧空白处通过图形向导插入全院护士各职称人数的统计图表,注明每次统计的时间,一般每年职称晋升后统计一次。“学历结构”表格也以相同的方法建立。
1.3“人动”工作表设计
“人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2.1工作表的建立
新建Excel工作表作为“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打开表格,新建Sheet1~7共7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基本情况、科室轮转、奖惩考评、业务考核、中医培训、学术活动及进修、论文及技术成果。每个护士一个工作表并以名字命名,根据项目输入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工作表放于以所在科室命名的文件夹里。
2.2工作表内容设计
打开表格,“基本情况”工作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照片,学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晋升,职务变动等项目。“科室轮转”工作表内容包括轮转科室、起始时间、工作时间、担任职务。“管理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核年度,出勤情况、病事假、绩效考核、奖励登记、过失处罚登记等。“业务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试时间、理论内容及成绩、操作项目及成绩、年度一、二类学分、年度中医学时等。“中医培训”工作表内容包括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的时间、内容、组织部门、获得学时,每年进行一次学时汇总。“学术活动及进修”内容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二类学分和一类学分项目,个人进修起始时间及专科等。“论文及技术成果”内容包括个人发表的论文资料、开展的科研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及成果。
2.3“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输入方法
为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首次建档时需输入原个人纸质档案中的全部资料,并按要求进行完善。在首次输入时,由各科护士长共同协助,以科室为单位输入科内护士的技术档案,对个人一般资料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再汇总至护理部。
3功能应用
3.1“超链接”功能应用
“全院护士档案总表”与“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建立以后,打开“全院护士档案总表”,选中个人姓名,点鼠标右键,点击“超链接”至个人技术档案,使总表中的每一个护士姓名与相应的个人技术档案链接。使用时,只需直接打开总表点击姓名,即可跳转到超链接所指向的个人技术档案中去,用完后若要返回,只需单击“Web”工具栏上的“返回”按钮即可。
3.2其他功能
“函数”功能:可应用于如中医学时的统计、学分统计等各类数据的统计;“排序”“筛选”功能应用:把总表复制后,可根据要求设置主要次要“关键字”进行排序或根据条件进行筛选,建立所需的工作表如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表格;“编辑”功能:利用其中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功能,可方便信息的输入和查阅,可使用键盘的快捷功能键“Ctrl+X、Ctrl+C、Ctrl+V”等进行快速编辑;“标记”、“批注”功能:在护士一览表中,护理部可以对病假、产假、非在编等护士,在表格中用不同颜色填充单元格或标记字体进行区分。对于一些需要特殊说明备注的,可使用“插入”批注或右键插入批注。
4应用体会
论文摘要:分级护理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但分级护理实施中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应依法施护,完善危重护理记录单,并将整体护理理念融入分级护理制度,使分级护理记录能满足举证倒置的要求。
卫生部在1982年制定的《医院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分级护理是一项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该制度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也使分级护理制度成为我国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内容之一。但护理级别的正确性一直受到护理人员的质疑,在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着不少隐患。本文旨在分析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对策,希望与护理同行探讨。
1隐患问题分析
1.1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实施分级护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但由于医生较少了解分级护理的内容,对其指征掌握不清,常根据患者病情潜在的危险性决定护理的级别,与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标的现代护理模式不相适应。如:对有些病情相对稳定而自理能力较差的偏瘫患者往往开具二级护理,导致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另外,年轻医生认为把患者病情说重一些,护理级别医嘱下得高一些,护士能更重视一些,或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将护理级别提高;而一些高年资医生“艺高胆大”,为了自己少记病程录,往往将护理级别降低,如昏迷患者(已气管切开)、晚期肿瘤(终末期)患者等给予二级护理。如果按护理级别落实护理措施,势必造成巡视不到位、观察不及时,延误患者的抢救,或者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2未及时更改护理级别理论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级别;但临床实际中,医生却往往不能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尤其是节假日、夜间,由于值班医生不是经管医生,只处理当时的变化而不调整护理级别。如:妇产科医生往往将妊娠分娩视为一个正常生理过程,顺产的产妇予以二级护理;但分娩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在产妇宫缩乏力予以静脉滴注催产素时应调整护理级别。又如:夜间,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时,值班医生予以利多卡因100mg静脉推注而未调整护理级别。如果按原来的护理级别巡视而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患方往往会指责医生、护士对患者病情未引起重视,缺乏预见性。
1.3分级护理中部分操作项目不明确
1.3.1每次巡视是否都必须观察生命体征一级护理规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min巡视1次。但是否每次巡视都必须要观察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1次生命体征对于植物状态的患者、晚期肿瘤(恶病质)患者有无必要?反之,如果在巡视患者时只询问患者的主诉,由于患者所能感受到的大多是疾病比较明显的刺激因素,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因素,同时也受患者表达能力的限制;况且部分一级护理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获得患者主诉。事实上,护士应动态、系统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于发现患者的潜在变化,不受患者自我感受的局限。此外,在目前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尤其是夜班每30min巡视、测量1次生命体征并不现实,也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但在医疗纠纷中,若缺少相关记录,往往会受到患方的指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连生命体征都没有观察,你观察些什么?”
1.3.2每次巡视是否都应有记录如果护士巡视后无记录,那么在医疗纠纷或诉讼中,如何证明已经按分级护理的标准巡视患者?如果护士在平时工作中每次巡视都有记录,就目前护士与床位比例较低的情况下,护士难以完成如此大的记录工作,尤其是夜班护士。目前,临床上仍延续以往的习惯,有心电监护的患者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上每小时记录1次呼吸、血压、心率、意识等;无心电监护的患者,根据医嘱测血压并记录,但对于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在危重护理记录中少记、漏记或未记录的现象较普遍;下班前在一般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交班内容,由于重复记录,很容易出现失误而造成自相矛盾。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不能满足举证的需要。因此,如何完善护理记录,使护理记录在医疗事故鉴定及医疗诉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证明护理活动的科学、合理、正确,一直困惑着临床护理工作者。
2对策
2.1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尽管刘贵真等[1]、霍丽杰[2]认为,由护士确定护理级别更符合其专业要求,是护理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在医事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由护士确定护理级别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依法行医,依法施护。首先,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将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在《质管专辑》、医院《质量管理专辑》上刊出,将其作为低年资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之一,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在归档病历、现病历的检查中,将护理级别与病情的相符作为考核医嘱正确性的指标。
2.2完善危重护理记录内容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一般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因此,在危重护理记录单以外再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已无必要,既可以使护理人员从繁琐的重复记录中解脱出来,又可以减少重复记录的失误。同时,完善危重护理的记录内容,增加翻身、口腔护理、专科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等内容,强调按护理等级巡视患者,并规定各种患者记录时间的最低频次,以便发生医疗纠纷时能满足举证要求。
2.3将整体护理理念融入分级护理中刘义兰[3]认为随着整体护理理念的引入,护理分级制度已经相对落后而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而应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分级护理与整体护理并不矛盾或对立,张绍兰[4]认为“护理记录”与整体护理病历内容一致,不管书写整体护理病历还是“护理记录”,都必须在现代护理观指导下完成。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整体护理的精髓,在分级护理中融入整体护理的理念,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4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应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善于从患者的主诉和体征中捕捉到病情发展的趋势,及时发现隐匿的危险信号,明确疾病的观察重点。应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护理记录满足客观性、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的要求,适时记录疾病转归征性的指标和心理活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正确的护理。
2.5重视护理记录书写的法律属性护理管理者应严格质控管理,层层把关,重视环节质量的检查,并将检点放在护士能否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护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正确、具有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是否客观等质量内涵上。可以以个案形式,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和潜在的法律问题,教育护士从法律角度审视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减少纠纷隐患。
[参考文献]
[1]刘贵真,吴瑜.如何确定分级护理级别的讨论与设想[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1):37.
[2]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3,20(1):77-78.
[关键词] 护理论文写作
健康网讯:
4、怎样才能确立论点? 论点是论文中核心的、本质的东西,是由论文中所有的思想、材料集中而成的产物。论点是作者的研究成果,在文章中它应该是鲜明的肯定句。论点应是有价之说。要有价值,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论点要正确。论点要准确而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提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论点必须符合实际,尊重事实,论点正确才能以理服人。 论点的价值还在于论点有新意,不是重复他人的观点,不同于别人的做法,有自己的经验。胡雁等人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的研究”一文,很有见解。 论文大意如下:作者对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8名护士长和29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护士的工作效率用护士的组织凝聚力、护理工作业绩、工作满意度来衡量。结果表明:护士长的主要领导方式是“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护士长的“激励作用”是提高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领导方式;护士长是否能够“挑战工作过程”是影响护士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焕发民心”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呈高度相关。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提出以下原则为基础的护理管理与领导模式:①护理管理者应该把握现代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积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并按管理规律实施护理领导,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士气和护理工作质量。②护理管理者应善于激励护士工作热情,善于授权,并敢于创新,迎接护理工作中的挑战。③人本主义的管理原则是我国护理管理应该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对今后的类似研究,还作出以下建议:①进一步发展测评护士工作业绩的量表,使之更加客观化。②对基层、中层、高层护理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作进一步的因子分析。③通过对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学的专题培训,再纵向调查护士长的领导方式与护士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探索变革型领导方式对护理管理的作用。论点的新意有时会体现在细微之处。王憬在“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手术室护理的一点体会”文中写到:"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手术,常会因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如何使他们摆脱焦虑、恐惧心理的困扰,在坦然、平静的心情睛接受手术治疗呢?把握患者的手,让他们和我共同做深呼吸,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这是发生在手术室里的两件小事给我的启示。那时我风早麻醉科工作,有一个年轻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当时,麻醉效果很好,可他还是不安,他的手不停地攥紧又松开,血压也渐渐升高。我让他别紧张,放松一点。他却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下决心似地说:“握住我的手吧!”当时吓了我一跳,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提这样的要求,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握住我的手吧!”他又说了一遍。看着他那只血管暴起、石头也能捏碎的手,我不由自主地把手藏在了身后:“对不起,我很忙,你做深呼吸吧。”他真的做起了深呼吸,不过只是急促地、浅浅地呼吸了几下,没有什么效果。这时,我已经捏捏地走开了。事隔不久我的好朋友来做剖宫产。手术刚刚开始她便不安起来,“握住我的手吧!”她也这样说,我色爽快地答应了。手和手握在一起的时候,她平静下来。握手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胎儿娩出时,她呼吸急促,“别怕,做做深呼吸。”她也是浅浅地呼吸了两下。突然间我醒悟到,在这种情况下,她已经不知道怎样做深呼吸了。“来,和我一起做深呼吸。呼--,吸---,呼---......"呼吸调整效果很好,手术极为顺利。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手术时,许多患者除具有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外,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增强的现象,表现为行为的奶化、情绪的幼稚,有时还会出现“童心复萌”的表现。他们会象孩子寻求安慰一样要求护理人员握住他们的手,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安全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就要以病人为中心,正确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他们的需求。握住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让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产生安全感,从而缓解了紧张的情绪。论点的新意,是作者要刻意追求的目标。创新是确立论点的起点和归宿。5、如何提高选题的能力 当我们褒奖一个成功的作者时,总是说:“他会选题”。当我们仔细分析他们的成功的因素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有敏感的选题意识,以及强烈的求识欲望。意识,在心理学上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感觉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果意识到这种存在,就能进行思维、解释。如果缺乏选题意识,就无法感觉到论题的存在。正像有的人工作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有影响的医院,或很有特色的专业科室,却苦恼“没什么可写”。因此,增强选题意识是选题的始动因素。选题意识是对论题的一种自觉地萌发,一种本能的直觉。它不可能仅是外在压力的结果,而必须通过个人内心修养而成。现在很多单位将有无,甚至确定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作为评定技术职称的“硬件”之一。这虽然可以将一些人推到论文写作的队伍中,但也应看到,有的作者对此产生了盲目性,以为学术论文是可以一挥而就的,忽视了这种特殊文体,在选题上需要有一定的时机。这个时机是当问题出现的后,作者能发现问题,并经过思考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来。论题不是因为写文章才产生的,它是由问题上升而来的。意识到论题才有文可写。罗莎莉等人在工作中发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的时间过长,病长深感不适,经过研究,他们报告了研究成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广泛用于中晚期肝脏肿瘤的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为其主要并发症,为防止出血的发生,常规采用宽胶布加压包扎24H。加压包扎可致局部皮肤损伤,并有术肢麻木不适感,严重者可发生下肢血栓形成。为探讨合适的加压包扎时间,以减少皮肤并发平、增加病人舒适感,将180例住院的肝癌病人在566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宽胶布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处24H、10H、6H的观察发现:随加压包扎时间的缩短,皮肤损伤发生纺明显降低(P〈0.01),术肢麻木不适感明显减少(P<0.01),而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化陪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6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且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病人舒适感增加。 选题能力的提高还源于不断地学习、求知。凡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都有刻苦学习的经历。有人说,21世纪,学习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因为,以加速度更新的知识告诉人们,学习与工作已经来不及分阶段进行了,学习是工作的开始,而工作的人别无选择的是终身教育。面对扑面而来的新知识和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充电“成为每个人的必须。在护
理实践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论题则要由主观意识才形成,而终身的学习是提高主观敏感性的不可逾越的路径。 6、选题有灵感吗? 灵感“是文艺、科学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创作者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的紧张阶段,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促使创造活动中所探索的重要环节得到明确解决,一般称为获得灵感。严肃勤右的劳动态度和负责精神,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掌握,是获得灵感的前提。从《辞海》关于灵感的释义中,已经不难理解,灵感是有的,但灵感不会从天而降。灵感是一种自觉的萌发,一种本能的矗觉。灵感是有机遇的。清朝人赵翼说,“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不承认灵感、机遇,不是唯物主义者,但面对灵感、机遇,不是消极等待,应是积极创造。 灵感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是信息的系统化,有丰富的信息,再经过系统化可以成为论题。孤陋寡闻者,不会有灵感。我曾收到朋友来信说,经过学习写作知识、选题方法,他们成立了科研小组,现在不是没有课题可做,而是课题多的没时间去做。可见,有知识,才会有灵感。 灵感要有实践为基础。毛泽爱同志说过“一发真知者是从矗接经验发源的”。护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矛盾的现象、操作中“不顺手”的地方,都可能成为论题。实践是灵感的摇篮,做一个实践中的有心人,那么灵感就会伴随而至。 灵感靠创造性思维促发。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另辟蹊径,而不是循规蹈矩;是创新,不是重复;是借鉴;不是模仿;是拿过来,而不是靠上去。 总之,选题有灵感,选题需要灵感,而只有勤奋之后才有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