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教学论文范文

信息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教学论文

第1篇

信息化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是很多人最头疼的学科之一,一般数学分类为代数、几何、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数学,等。其中让人头疼未必是所有分支,也可能你代数不好但是几何却很好,也可能对概率事件天生敏感,但是空间几何很薄弱,但是毫无疑问的,数学很伟大,但是数学很不好搞。

我想这个不好搞也许是数学教育搞错了,数学教育喜欢深挖,直到把人挖得精疲力竭为止。其实数学不是那么可怕,只是我们把有意思的部分选择性忽略罢了。

我一直想一件事情,就是把生活数字化,这其实是可能的,但是我没有掌握。本身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数学世界,只是很多东西我们尚未数字化而已。比如我们的收入和支出,比如我们的家庭用具,再比如我们做选择考虑的利益取向。这些都可以用数学去描述。我有时想起来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只是常常又觉得无从下手,因为不是所有的数字都会在行为的当下立马呈现出来,也不是呈现出来就都很重要,而且你必须要主动去记下来,可是这又极其的麻烦,时间长了确实可以做出很漂亮的表,但是又觉得得不偿失。不过我们生活在数学世界的一个佐证是,计算机的世界就是由1和0两个数字构建起来的虚拟空间。

而实际上数学家是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数学存在的,比如黄金分割数以及迷宫、魔方,等。在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数学家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枯燥乏味,而是充满发现一个未知领域的兴奋。

我认为数学除了可以分为代数、几何、拓扑、混沌、罗曼几何、集合、概率、虚数、三角几何、数论……这些数不胜数的而且无穷尽的分类之外,还可以用新的分类,便于建立对数学的兴趣。

那就是:运算系统、对应法则系统、数的系统、逻辑系统。

运算法则系统就是加、减、乘、除。这是最基本的系统,和逻辑没有关系,只有对错之分。但是掌握运算法则系统很简单,只要你知道加减乘除就可以,而实际上在做题时算错很少是直接由运算系统没有掌握引起的,就像5乘以5很少有人会算错,错是错在逻辑没有理清楚。

逻辑系统包括: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四条基本逻辑规律。其实还不是如此简单,因为具体运算是数字的相互作用,不是概念的相互作用。其实逻辑系统包括在数学分类之中,比如三角函数的逻辑系统、虚数的逻辑系统、微积分的逻辑系统、数论逻辑系统、混沌逻辑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封闭的,有各自的逻辑起作用。很多时候说做错题了,其实重要原因就是逻辑系统没有掌握好,那么逻辑系统有没有掌握好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对应法则。

我觉得一个人掌握数学的高低最根本的就是他能掌握多少对应法则,以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每个函数都有类似的结构,但是其演化出来的对应法则随着参数的变化是无数多个的,比如最基本的y=ax+b,光是a就有无数种可能,每个可能都是一条对应法则。

这样,当看到数学成绩很悲催的时候不要觉得是马虎造成的,马虎是运算系统掌握出了错,比如5乘以5得数算成26,一般出错是因为逻辑含糊导致紧张才出现运算问题,因为基本运算在小学4年级基本就没问题了。

数学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运算上,而是理解上。确实,你不需要计算那么复杂的微积分,但是当你看到股票涨跌的时候,是通过数轴上的曲线领悟的,而且不光是看到表面还要看到曲线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曲线变化?当然,各种分析可能纷繁复杂,多数是无效信息,你还得必须自己分辨出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无用的,甚至自己判断信息推断结果,也就是每个因素对股票影响的权重是不一样的。那么你能说数学毫无用处吗?当然不是。

还是拿股票曲线为例,很多人热衷于神秘主义,但是有限,其中最显著的是波动理论,确实股票是很像水波,但是你如果看到的不是波纹而是风,甚至不是风而是地震,那么波动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了。

股票曲线的规律确实很有意思,最少它绝不可能是一个自变量决定的,因此精确预测非常困难,数学中你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需要所有其他未知数确定,只要有一个未确定,那么这条曲线就是一条平滑和连续的曲线,而股票呈现的绝不是平滑和连续的曲线,可见其未知数是很多的,哪能精确计算呢?所以看表面不如看其背后的参与者,涨跌、买卖、庄家和散户、政策和现状……这些才是股票规律的决定因素。

除了股票,你能看到的图表真是太多了,如果不学一点数学是不可能的。不说那些统计数据,就说做生意想做大也必须要有数学敏感。所以现实中的数学不是你能掌握多少条对应法则,而是你需要理解多少现实背后的本质,这些本质影响着你能不能抓住重要的,而不是为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搞得垂头丧气。

而这种函数化和量化的办法就是微观经济学一直用的方法。比如供给和需求曲线,比如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应,等等。

第2篇

关键词:激发;展现;培养

利用计算机的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的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学习的情境。在上课几分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想学。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停下来休息。“哇,好大的桃子呀!”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大蜜桃口水直流。八戒问:“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师傅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得到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八戒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写了个“2”。师傅接着说:“要是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得到几个?再写下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孙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得到几个?(学生回答:一半或半个)师父问:“半个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好?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像这样,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创设应用情境。学是为了用。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从而为更好的用打下学的基础。如:我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后,我事先到学生都熟悉的福意超市,拍下了含有小数的商品名称,在上课时打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购物”。增强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二、展现过程,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长(正方形)且给出它的长、宽(边长),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长(正方形)的四边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学生很快能算出小蚂蚁爬的米数,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

2.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

重算法、轻算理,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运用计算机教学,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揭示算理,使学生充分理解。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着10个球,盒外放着2个球,题目是一个皮球24元,买12个皮球共花多少元?通过演示,让学生看到想求出12个球花多少元,可先求出10个球花多少元,再求出2个球多少元?最后再把两个数相加。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算法也就更容易了。

3.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变静为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如求长正方形的周长时,通过观看长、正方形的展开图,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方法也易理解。

4.变静为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第3篇

1.游戏本身的轻松有趣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我们所说的游戏化教学并不是指单纯的娱乐,而是指教师以一种比较幽默的、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技能,取代传统教学中长篇大论的教学模式。游戏和信息技术是需要整合的,把“学电脑”的思想转变为“玩电脑”,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能看到玩的机会,兴趣就产生了,注意力能容易集中起来,并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采用游戏教学法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

学生具有玩的天性,对电脑游戏很是热衷,这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也是小学生心理特征相符合的。小学生很容易接受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的事物和东西,教师可以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事物和教学环节,学生的兴趣是可以通过活动培养的。游戏化教学并不是纯粹的娱乐,每个游戏的设定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教师可以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提升,学习就不是那么难了,学生的负担就减少了。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在课堂中通过游戏进行教学导入

每一节课都是需要设计一个导入,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作为导入,渲染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起来。游戏性教学具有新奇性、新鲜感和悬念性,学生对于新颖的事物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好奇。小学生注意力并不是能长时间集中的,而游戏化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起来。学生有兴趣了就愿意去学习,学习的态度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这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我们以鼠标学习为例子,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把鼠标的操作方式直接的讲解给学生,学生认为很是容易并没有用心去记忆,因此鼠标操作方式并没有被学生掌握。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打开扫雷游戏,让学生自主玩扫雷游戏,并在一定的联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学生在扫雷过程中会不断尝试,理解鼠标的左右键有什么功能,在了解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赢得比赛的胜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与适当的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鼠标的操作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学生乐于其中,教师的压力也减少了,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老师能体验教学成功的快乐,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2.在巩固练习的时候对电脑游戏进行利用,能够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提升

教师在选择游戏类型的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游戏化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且游戏应该适合学生的特点和具有操作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得到激发,教师采用的方式可以具有竞赛性,这样的比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采用的游戏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改,从而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自主创造游戏,让学生也加入到创造的过程中,把枯燥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快乐轻松的方式。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全过程关注并做好记录,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对没有赢得比赛的同学进行鼓励。我们以键盘录入教学为例子,教师往往是先把指法要点和手势教给学生,让后安排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内进行联系,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键盘录入的要点便不得而知了。此时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借助电脑上的金山打字通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学生有兴趣并积极参加到比赛中,还有动力不断熟悉和记忆键盘录入的要点,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键盘录入的要点不断进行练习和巩固,并对回车键、空格键和删除键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强扭的瓜不甜,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过于勉强学生接受事物和知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适得其反,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程。

三、结语

第4篇

虽然我国在不遗余力地推行素质教育,但是深化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中国的计算机教学仍旧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1教师对计算机素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许多教师还是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一节课下来只顾着灌输知识,却忘记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对课堂充满厌倦感,往往学生的人在课堂上,心却飞到课堂外了。

1.2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教程用书的内容大同小异,比如说介绍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时候,首先会从计算机硬件的创始人说起,然后依次介绍基本的5大硬件设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比人换衣服还快,老旧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学需求,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兴人才。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课堂不够活跃,一节课既没有什么提问环节,更不必说小组交流讨论或者是游戏环节了。

1.3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之间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在新技术这门学科差别就非常明显了。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科技水平不同,教学资源不同,学生的家境条件也不同,有的学生甚至在高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在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就难以平衡了。这种不平衡会给教师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2分组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意义

分组合作学习法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优势,其一是因为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一直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合作交流,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以教师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因为仅靠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将会非常的被动,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其二是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合理公平地竞争,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因为分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与小组成员进行配合,共同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3分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3.1分组合作学习法的形式

分组合作学习法有4种学习形式,分别是课内分组学习,课外分组学习,网上分组学习,网下分组学习。在课堂内,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临时安排小组进行教学,比如设置知识竞赛问答环节,让不同的小组互相提问题,或者是抛出一个议题,让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课堂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小组也可以在网上成立讨论组,当离开学校或者不在教室学习的时候,也能进行交流讨论,组员联系起组员也将更加方便。同时,网上聊天还能增进组员之间的情感,在组员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小组成员也能集思广益,共同克服困难。

3.2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

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环节分为三部,首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能力来划分学习小组,制定教学内容,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将能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注意设置好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确保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其次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使其平等,民主。比如教师在讲述WORDS文档知识的时候,不能够专门提问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够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可以叫一组负责用word写文档并添加艺术字,另一组则添加图片表格,其余的任务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难易程度相当。最后,教师要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在学习小组内部选出组长,小组成员之间再进行分工,否则学习小组成员会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小组的凝聚力会越来越低,小组的生命力也将逐渐丧失。实际上,在分组合作学习推行之前,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该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小组成员积极性不高,组员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小组就解散了,这也使得不少学生认为成立学习小组不仅对学习毫无帮助,反而会影响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多鼓励支持,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定期抽查小组内部任务布置情况,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教学的温暖,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4结束语

第5篇

一、激趣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条件

兴趣是门生探索、创造的气力源泉,是门生的最好老师,而引发门生学习兴趣,是作育门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本事的条件,是教学中最紧张的手段之一。比喻,在学习图画的移动、旋转、转变巨细等项使用时,我使用“金山画王”软件作为教学手段,接纳多种情势,引发门生的学习兴趣,作育门生创造性。我接纳情形教学法。首先使用大屏幕向同砚们展示一幅俏丽的大森林,有种种可受的动物──山君、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同砚们一下子被这俏丽的图画吸引住了。在这时,我以童话故事的情势导人新课“在俏丽的大森林中生存着许许多多动物,但是,随着人们的乱伐森林,生态情况遭到了紧张的的破坏,动物越来越少,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存情况,动物王国决定召开大会,让各地的动物都来加入。克日,我们用学过的要领,在大森林的配景图上,填上你们喜欢的动物,将它们变多、变形、转向,使我们的图画越发俏丽。”导语刚说完,门生就争着开始画了,他们睁开想象的党羽,恣意发挥头脑创造力,画呀涂呀,一下子,一只只生动可爱的小动物便跃然纸上,这时,我又启发门生凭据自己的思绪,还可以创新、厘革颜色,勾画出越发秘密莫测的大森林。门生这时积极性又被变更起来,创作的潮水源源不停地涌出来……着末我将画得好的作品让门生举行现场观摩展示。整节课,我将学习新使用技能融入绘制俏丽的图画中,让门生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门生在想象、兴趣中作育了创新本事。

二、设疑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要害

统统新的工具都是从“疑”字开始,牛顿发明万有引力也是从对苹果落地的疑问开始的。西席在教学计划时要奇妙地设疑,启发门生从疑难中思索管理题目的要领和途径,要留给门生多一点的创造空间,引导门生用多种要领管理统一题目。教与学的互动关连陈诉每一位信息技能老师:只有善于诱发门生积极头脑,才气更好地让门生举行创新性活动。积极头脑源于对所学的知识的明确、消化、吸取。西席要凭据信息技能课的特点珍视引导,处理好解说与实践的关连。善于发明门生使用中的题目实时引导,这样易于门生克服使用中的单薄要害,并不停领会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刻意。在实践中要勉励门生提出题目、发明题目,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门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头脑不停地开发。

比喻在教给门生"画笔"时,在作业中给他们提出:怎么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题目。门生们积极思考,效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管理要领。若有的门生,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力喜欢谋利的门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明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组成。这样西席善于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为门生创新性思考题目,管理题目埋下了伏笔。

三、树立“求新、求异”的看法是作育门生创新本事的手段

创新即是要求异,不要类似,在课堂教学中开心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勉励门生树立“实验”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即是乐成。我还积极发明门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实时表彰和勉励。

好比在教门生制作幻灯片刻,同砚面临功效云云壮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怎样动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历程中也很少出现同砚之间的交换与争论。这时,我为了作育门生有求新、求异的头脑,有自己的计划风格,于是细致视察门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纵然很少,也议决浙大广播体系,演示给各人看,并让他们说出思绪,再让其他同砚发表意见,并勉励各人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门生得到我的表彰,开心万分,创作越来越努力,就这样,时间长了,门生的创作的头脑大胆了,也乐意动手实验了。门生们不光相识到了动手使用、手脑团结的紧张,同时还作育了门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觉得,领会到了大胆实验就会乐成的原理。

再如在讲画小屋子时,为了更好地引发门生举行创新,想象,我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多图形搭建的小屋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

①图中的小屋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屋子呢?(门生会很容易讲出生存中见过的种种千般的屋子的形状出来,让门生形成真实的表象)

②除了现实中的屋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屋子?(让门生从适才的表象出发举行想象,创新,形成新的工具)

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门生头脑中具备了新图画的大略形象,但这种表象是头脑中的。接下来,我要求门生再在实践使用中创造出来,然而预想的效果通常与现实有显着的差异,因此,门生还要充实变更自己的头脑,或与同砚讨论或自己想措施,举行再修改,举行新一次的创作。这时门生的头脑又得到启发,一些更好的想法也随着创作出来了……云云反复经过多次的想象和创作,着末有的同砚用苹果瓣来做屋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屋子的外壳,上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住在那里呢;还有的用香蕉皮作瓦片;还有的画出自己想象出的太空屋子,有的画童话中公主的城堡;有的画自己的家;有的画生存的校园……门生经过创新的作品,每一个都是新鲜特出,弥漫神奇的色彩,这是门生充实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的效果。

议决以上这种要领教学,不光引发了门生的求知欲,也作育了门生动手的本事,使门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而且从中更大地对门生的创新本事举行作育。

第6篇

1、在备课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备课是教师讲好课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教师来说是有利的,但是这也对教师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对教材知识了如指掌外,还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和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很多都是离不开网络这个重要的信息平台的。可以通过认真的听网上的公开课来汲取其精华知识为我所用,也可以在网上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优秀的教师交流沟通,共同来探讨化学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经典的题型或者教案进行筛选和分析,精选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总之,在化学教学的备课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课备得足够的充分,教师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得知识。

2、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化学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科学,研究原子、分子等的结构、性质、组成、以及它们的变化发展规律,其中有些概念、化学式、化学反应等是比较抽象的,靠想象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此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模拟这些粒子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如模拟分子的形成过程、粒子的运动过程以及物质的溶解过程等等,将一些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化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进行实验操作的条件,有的学校虽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条件但是仍然有许多大型的或者是复杂的实验是不能够在学校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实验,计算机集声音、图像、动态视觉效果为一体,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做虚拟实验的乐趣。化学也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门科学,可以利用拍照、摄像、观察生活现象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利用多媒体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场景,为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有用的补充,使化学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要注意: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运用多媒体教学与选择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创造出的虚拟的教学环境,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实实在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切身参与的体验。第二,要有明确的化学学科教学目标,切忌一味地教学课件的演示,教学课件的演示应以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制作课件,做到兼顾完成教学目标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双重效果。

二、结语

第7篇

信息化教学虽然是利用了虚拟化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还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实践,而只重视信息教育。微课之所以能被信息化教学作为主要方式,就是其能通过视频将一些条件有限的教学展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对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内容。中职学校作为职业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操作。如何在有效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尽量接触到更多的操作训练,是每个中职教学都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利用微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利用微课教学的视频资源优势,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上无法呈现的的实践操作。

2微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

2.1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内容充实、简单易懂,是十分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学生通过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熟悉教学内容,发现重点难点,再在课堂中提出来。其次是课后答疑,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弄懂或是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后通过回顾微课的方式,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记忆。最后是拓展学生学习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喜好和想要了解的相关知识,自主选择相关的微课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例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微课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提出疑难点,教师再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再回过头来对照微课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疑难点的理解记忆。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可以和课堂教学同时展开,两者互相弥补,互相支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微课制作方式简单,容易分享,可以建成微课教学资源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用微课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点展示,然后立足于这些知识点,深入开来展开课堂教学。例如,中职计算机发展历史讲授时,教师可以预先通过微课,播放一些计算机从早期到现在的发展视频等。然后再让学生发表自己在观看视频后的感受,阐述一下现在计算机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计算发展历史有直观的认识,更可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从而让学生重视计算机这门课程的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可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微课资源,向学生展示课本上所不具有但又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更可以通过微课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3用于职业教学实践

中职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较强的实践性,除了一般的文化课之外,很多课程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运用微课来进行方案说明或是规则制定。比如,要举办一次职业技能比赛,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比赛参赛规则、比赛流程、评选方式等传达给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技术,制作一些往届比赛的精彩画面或是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及时显示比赛进程。对于最后获奖的作品,更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全方位展示。比赛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微课总结比赛的经验,记录比赛的精彩瞬间,再将其作为微课教学资源,以备再次使用。

3结束语

第8篇

虚拟机可以通过软件来模拟完整的硬件系统,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可以利用虚拟机同时安装、运行多个虚拟的操作系统(以下简称GuestOS,即安装在虚拟机中的操作系统),如WinXP、Win7、WindowServer2008、Linux等,各系统间可以同时运行且互不干扰,也可以组建成一个网络,多系统间也可以进行灵活切换,从而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方便地完成各种测试与开发。目前在信息化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虚拟机软件主要有VirtualPC、VMware。两种虚拟机均能支持Dos、Windows、Unix、Linux等GuestOS,安装GuestOS时均可采用物理光盘或使用ISO镜像文件,GuestOS均有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和host-only(仅主机模式)三种网络工作模式,安装后的GuestOS和HostOS(即物理计算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是相互隔离的,但鼠标指针均可以在二者之间随意移动、拖放文件,而且GuestOS均具有磁盘还原功能。VirtualPC是微软开发的虚拟机,对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最新版本VirtualPC2007汉化安装包仅27MB左右,安装快速,约90秒即可完成安装;GuestOS的硬盘和内存大小按实际使用动态增减,VirutalPC虚拟了一个通用的显卡:S3Trio32/64(4M),还虚拟了串口和并口。而VMwareWorkStaion6.0之后的各版本安装包均在400MB以上,安装时间较长、较繁;GuestOS的硬盘容量在设定后不可调整,但可增加硬盘数量;分配多少内存,即使不用,也占用着,不可被其他地方调用,因而基于VMware的GuestOS比较耗资源。但VMware更新最快,支持最新的各种操作系统,可以虚拟出除串口、并口外的USB、打印机等,而且VMwareWorkStation自9.0起具有更出色的3D图形技术。VMwareWorkstation具有更快的3D图形处理能力,支持在Windows和最新Linux虚拟机中使用DirectX9.0cShaderModel3和OpenGL2.13D图形技术,因此可以轻松地满足AutoCAD、Solidworks和许多最新游戏等3D应用的严苛要求[1]。对比VirtualPC和VMware,如果要安装Windows系统,且所要使用的软件对显存要求不高,对GuestOS的设置也比较简单,则建议使用轻巧型的VirutalPC;若是需要安装非Windows系统,或体验最新的各种操作系统,或软件对显存要求较高,或需要更多的硬件虚拟时,建议使用VMware。

2虚拟机在中职信息化教学中应用

2.1应用一:教学环境随身带

GuestOS在HostOS中只是一个虚拟硬盘文件,文件大小即GuestOS实际消耗的硬盘空间,如GuestOS为纯净的WindowsXP或WindowsServer2003,虚拟硬盘文件大小一般不超过2GB,便于存储在U盘或移动硬盘随身携带。由于VirtualPC和VMware都可以直接使用虚拟硬盘文件打开相应的GuestOS,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事先在GuestOS中配置好,或直接将实训室的实训环境通过镜像方式Ghost安装到GuestOS中,然后将虚拟硬盘文件存放在U盘或移动硬盘中,随身携带,这样只要所用计算机上安装了相应的虚拟机就可以把虚拟硬盘文件拷到计算机上使用,这样既方便了备课,又方便了上课。当然,经实践证明,如果是存放在USB3.0的U盘或移动硬盘上,则可在USB3.0的移动设备上直接运行GuestOS,这样省去了拷贝虚拟硬盘文件时间,大大提高使用效率和便灵活性。VirutalPC安装快速,操作简单,相对于VirutalPC,VMware的硬件虚拟更强大,磁盘使用效率更高,更突出优势,若某些软件在VirtualPC无法运行时,不妨使用VMware。但由于VMware安装较繁琐、耗时,若要使用VMware,则建议先在常用的多媒体教室或实训室安装好VMware,以免影响课堂进度。

2.2应用二:节省设备投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2.2.1方便教师搭建服务器,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学中,将用于考试或文件共享等专门用途的ServerOS安装在教师机的虚拟机上,则每间实训室可节省1台服务器计算机。在虚拟机上安装ServerOS后,教师可方便地实现在WindowServer2003的GuestOS中搭建各种服务器,如文件服务器。在建好文件服务器后,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实现为每个学生机建立一块相互隔离的个人空间,这样既方便了学生提交作业,也方便每次课将上次未完成的作业对应地发送给学生。

2.2.2方便学生搭建实训平台,进行实训、测试,强化技能

(1)在计算机实训中,每个学生均可利用一台计算机同时操作多个GuestOS,进行完整的实训测试,不仅提高了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技能,而不局限于分工合作后的局部技能,如网站建设与测试、网络攻防测试等。(2)由于HostOS与GuestOS是隔离的,所以在GuestOS中不管是分区、中病毒、死机,还是安装各种软件,都不会影响HostOS。在HostOS中,GuestOS仅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所以诸如系统安装、磁盘操作、分区调整、数据删除与恢复测试、病毒防治、网络安全攻防测试之类会损坏HostOS的实训,就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在GuestOS中进行反复实训,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得到更好的强化。

2.2.3方便准备不固定实训场所的实训环境

(1)对于临时调整实训室时,经常会遇到学生机缺少实训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飞鸽传书等局域网文件传送软件,快速地将配置好实训环境的虚拟硬盘文件传送给学生,学生就能在虚拟机的实训环境中正常完成实训。(2)对于一些非正常教学的培训,学生机中缺少培训所需软件,或软件版本不同,则可将培训所要的软件安装到GuestOS中,传送到学生机上,从而减少了对所有学生机因不同需求反复安装的麻烦。

2.3应用三:录制实训教学视频

第9篇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英语交际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际。交际可以是书面的,亦可以而且主要是口头的。英语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日常用语、词汇、语法等)精心设计。注意创建良好的交际环境,我们有很多办法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而信息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2.转变传统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指“学生外语实践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设计信息技术课件时,英语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我们更能多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增强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复习(revi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l)、自由交际(freecommunication)等工作,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地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合作学习”、随境创设”、“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意义构建”等多样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3.转变传统教师观念和学生观念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实验;快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更确切的说是一门“技术”课,而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轻松快乐的学到技术呢?这也正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发现与探索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这些年龄及心理特征,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对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灵活、自由,但是,这种灵活与自由并不是漫无目的任学生我行我素,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寻快乐。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爱动,爱问个为什么,爱探究个所以然,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更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灵活性也正是学生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所在。喜欢这门课的同时,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呢?这也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要追求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了,是很难让他做好这件事情的。同样,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兴趣之上。我在讲授flash“逐帧动画”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了一个小动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来了,开始询问是如何做出来的,很迫切的希望自己也动手去做,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做好引导,虽然学生刚一接触会感觉比较吃力,但是,决不能让学生丧失信心。既然有了学习兴趣,再大的困难也要让学生想办法去克服。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这种乐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可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只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整个结果的呈现却体现在学生的“学”上。信息技术这门课,更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信息技术课素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美誉,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至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复习“图文的混合编排”这一章的时候,我让学生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此话一出,学生积极性突增,马上开始动手设计了起来,一节课下来,我看到了学生的作品有公司经理,有房地产老板,有演员,有IT总裁……而设计的版面更是丰富多彩。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一下图像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以及文字的编排与修饰。通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复习了本章的相关知识点。这就比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效果要好的多,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这样的设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课的乐趣。而在整节课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学生所做设计中的不足和建议,当然,仅仅是建议而已,更大的自由性还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了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一些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制作的名片相当漂亮,而学生这些能力的挖掘与呈现是其它课程所难以发现的。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了名片,并在小组内互相做了交流、展示与学习,最后我们评出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实用奖”等多个奖项,不仅鼓励了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规划。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更多体现的是一门“技术”,既然是技术,一个问题就有多种方法解决。在讲授word中改变字体的时候,学生滔滔不绝,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一口气说出了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对话框来完成;一种是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关按钮来完成;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快捷键,选择“字体”命令。正是由于计算机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特点,才使学生善于探索与研究,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并且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也正是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技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更容易让学生牢记知识点,有利于这门技术课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思索、探究、实验、证明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使这门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基础上,感受到了计算机的强大性与趣味性。

四以形象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去操作,去练习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可是,这样下去,会使信息技术课变得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如果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能够穿一些实际的内容,就比单纯的讲授知识容易理解,学生也更愿意听,更愿意去思考,去操作。例如,我在讲授如何完成文件夹中文件的移动与复制的时候,我以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学生说:“问大家一个问题: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学生一边笑着,一边回答我的问题:“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门”,学生可能都看过赵本山曾经演的这个小品,所以,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了,于是,我赶紧引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然后又问学生:“既然大家都知道把大象放进冰箱的步骤,那大家一定也知道如何在文件夹中移动与复制文件的步骤,请大家先想一下,然后试着做一下!”于是,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开始在小组内探讨,如何打开“冰箱门”,如何把“大象”放进去或是拿走……不一会儿,已经有学生成功的完成了“大象”的转移,在学生的互相帮助下,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最后,我只是对本节的知识点做了个总结与强调。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高兴劲儿,我也体会到了本节课的乐趣。信息技术课本身也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如果能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就能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更加形象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五以竞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课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之一,因为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一种活动课,把微机室当成了活动室,这种放松方式学生固然喜欢,那又如何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呢?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以至于每个同学之间的竞争。在讲授photoshop中“图像的合成”这一节的时候,学生一开始就被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站在了一起所深深吸引,迫切的想知道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时候,我充分利用了学生急于求成的这一特点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余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讨论与实验、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在小组内带动其他的学生,也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力量。竞争激励制度也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竞争激励、优胜劣态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如此变化多端的社会,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学生应该拥有的一种生活。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范成英 单位: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小学

参考文献

[1]彭扬.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8(Z1):73-74.

[2]卢蓉.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之分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3):90-91.

[3]倪仲勋.游戏与教育能否“喜结良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63-64.

第11篇

中学地理课程跨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领域。课程的综合性强,上至天文、气象、宇宙航行,下至地理、地球、物理,纵向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凡是与地理有关的知识都需了解和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将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地理研究新成果,融入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其中大都借助于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

1.多媒体教学是读图教学的突破点。地理教学中的读图、析图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的重难点。但是,如果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挂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地呈现出来,学生就会有兴趣随光标闪动而去读图、析图,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中国34个省区行政图时,学生对各省行政区轮廓及空间分布十分难记,无头绪下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屏幕展示中国行政区图,并采用不同颜色勾勒出各省级行政区轮廓,标注省会、简称、全称。再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部逐一随光标闪动呈现,把重点省级行政区凸现闪动,有些省区还可配上事物图像进行形象记忆。如,配大鹏展翅,陕西省配秦皇兵马俑,青海省配一只大白兔,广东省配一只象头等。这样的整合行政区图,使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色,由抽象变为具体,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特别能激起学困生的参与。

2.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料和图片,能大容量再现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体现地理教学跨越时空的特点。初中新课程中涉及许多世界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但大都只是简略介绍,一带而过。更多的内容和资料需在课堂活动中或课外活动中去搜集、查寻。所以利用信息技术,网上下载,整合教学资源是最佳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整理出的更多资料和人文景观图片,能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去亲身感受。且这些资料容量大、跨越世界各地奇观,展现出经典人文地理。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也会把查阅到的地理奇闻、景观在课堂上交流共享。

3.多媒体教学适应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需要。学生学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语言型、视觉型、文字型、运动型等。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视觉型(即读图、看图分析)、文字叙述型,通过读、看、听、说来完成教学过程。由于读图的枯燥、抽象,久而久之,对于上课不会专心听讲的学生就坐不住,要么讲小话,要么睡觉,要么开小差。计算机辅助教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所谓的“学困生”,他们思维活跃,属运动型,只是教师没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对电脑的操作都是一流的,所以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引领他们在电脑上查阅地图,查阅有关地理教学资料,他们绝不会亚于优等生。从中他们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成就感。所以说,多媒体教学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那种新技术、旧理念,呈现过量信息的“灌输课”,现代课堂教学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就越好,因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的提高是有限的。

2.要根据课程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节节课都用,以免造成喧宾夺主,或者走马观花。

第12篇

目前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实习企业难寻。

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营企业被兼并或调整,无暇接收学生的实习;而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由于害怕技术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再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而电子信息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就更少;其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是一般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模式。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简单的参观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往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几乎不可能。一是一般电子信息企业规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二是电子信息企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跟班作业必须有指导教师,这些指导工作校内老师不能胜任,而企业为其自利益所虑,一般不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是软件开发是一个特殊产业,按照软件工程原理,研发小组中途增加新的成员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还会增加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更何况是增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实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加之目前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习收费标准,使得实习所需的费用上涨,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实习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要安排如此多的学生实习,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难的。

2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其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严格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

这类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能很好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问题;实习基地有专门的培训老师,他们来自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第一线,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的专业化实训基地采用1:3:6的教学模式,即10%的时间针对实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答疑式的理论培训;30%的时间对实训基地所依托的企业曾经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并进行项目开发实践或代岗劳动;这些的实习基地通过自建研发实验室或模拟生产线对企业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再现开发训练,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可以促进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树立企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老师会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还会帮助学生了解两个产业背景,即:电子信息产业的背景,以及电子信息行业服务对象的行业背景。

基于这种优势和现状,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设想,基地的硬件建设由企业投资,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保证了学校到企业、学习到工作的平滑过渡,学校的学生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的要求,量身订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

3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实践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与成都某实训基地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讨,学校与企业共同摸索出了一个适合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式。通过几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其实习流程如下:(1)报到;(2)统一领取工作牌、实习指南、实训资料、办公设备等;(3)参观熟悉工作环境;(4)集中实习;(5)分组实践;(6)总结。

项目开发主要流程有(根据不同项目裁减,SQA贯穿始终):(1)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及内容;项目质量要求;项目备案及启动。(2)计划:划分里程碑并确定里程碑目标;明确项目跟踪与监控机制;明确项目的资源配置;确定角色、参与人员并分配职责;划分及分解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进度。(3)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确项目的其他要求。(4)分析设计:对需求进行理解、转化,并抽象出系统中各个对象的属性及行为;对抽象出的系统对象进行设计,形成设计方案。(5)实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适当的开发工具生成满足需求、符合设计方案的目标系统。(6)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检验开发的系统是否符合需求。(7)质量保证:向实训中心提供项目验收报告;(8)结项:完善各类文档;提交结项报告。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组中的各成员的任务,项目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任务。这种小型项目的开发完全是按照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模式来进行的,并得到企业软件工程师的现场指导。

4结束语

校企结合的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初步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的问题和矛盾,该模式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更好地与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依托专业化实训基地的校企业联合的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模式,能够满足本科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第13篇

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内的地方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6年2月,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评估,由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凯里学院。经过7年多的建设,学校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教学条件建设,还是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都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黔东南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凯里学院继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投入较大,逐渐改变了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局面,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现代技术的认识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方面仍然缺乏合理性,亟待改善。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内涵要求和教学目标,使其拥有独特的教学原则和规律。纵观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历史,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要求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在不断演变,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纸质文本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为主,自80年代末开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效应用的背景下,为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网络信息技术为英美文学课程提供了建构主义提倡的教学环境。、

二、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属于高年级开设课程,根据相关规定、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基础,该课程以《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名称分别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根据调研和分析,生源和教学总体呈现以下状况:

(一)学生基础薄弱。2012年,笔者对凯里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学生进校时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以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学生为例,该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外省籍学生3人,贵州省非黔东南籍学生8人,黔东南籍学生37人,全班平均高考英语成绩为88分,最高分为132分,最低分为36分,可见,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总体相当薄弱。

(二)教学时数不足。根据规定,文科专业的总学分数控制在165学分以内,计划学时控制在3140学时以内,扣除通时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特色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课程实践实验等,专业课的计划学时只有1536学时,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课程设计和安排方面不得不最大化考虑基础课程的利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最大化弥补学生英语基础的“先天不足”,每周学时为2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而英美文学信息量和阅读量较大,72学时不能很好顾及作品的研读,更多的是涵盖了其中的基本知识、流派、著名作家等,颇有文学史的教学形式。

(三)图书资料缺乏。近年来,由于办学需要,凯里学院大量购入图书,社会各界也大量捐赠图书,学校的图书总量上了新台阶。但是,在外文图书方面,仍然显得数量不足,特别是原版图书较少,还不能完全解决学生阅读原著的需求。

(四)学生兴趣不浓。从教师反映的情况以及在学生中的调查结果分析,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个人爱好等因素,大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不浓,导致学生在文学作品欣赏、文学现象探索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平时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文学作品阅读量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在英美文学课程方面花时间,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急功近利的心理非常明显。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介入,主要强调对文字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和网络资源的引入,文字、图片、电影、歌曲、音频等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取舍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改变观念,创新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导致外语教学活动与传统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面对新技术和新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在原来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调整,在教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顺应教育发展需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学教学内涵要求。

(二)拓展资源,提高能力。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课本和教师的教案,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这一模式受到了彻底的颠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无限的拓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文本以及相关的分析材料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在英美文学领域中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文学课程,无论涉及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文学史等,信息量都非常大,在传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长篇大论地解读文本,或者没完没了地书写板书,教学内容取舍较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能在课前准备好课件,在课堂上自如地加以利用,节约了书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立体生动,艺术性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效果,使教学过程更具艺术性和可欣赏性,能最大化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图片、电影、视频、音频、文字、特殊文学文本结构展示等加大了英美文学教学的艺术性。

(五)易于理解,增强感知。鉴于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中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大大得到加强,具象形式一改传统教学中的抽象形式,对文学作品本身和背景知识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增强了学生对文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现代信息技术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消极影响

有人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双刃剑。在语言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无疑也存在着消极的因素,如果应用不当,势必引起不利的影响,值得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注意。

(一)丧失阅读,流于形式。如前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英美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被颠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无限的拓展。也就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导致学生不在热衷于原著文本的阅读和研究,容易造成学生按图索骥,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直接在网络资源中寻找答案,流于形式,囫囵吞枣,对文学作品和背景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形成理解误区。

(二)艺术再造,作品失真。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资源中的文学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是当下得到普遍认可和接收的事实,例如,小说被拍成电影,诗歌变成歌曲,散文变成音频作品,形成了文学作品欣赏中的“快餐文化”,但是,当传统文学作品被打上现代技术的烙印后,往往发生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再创造,从标题到故事情节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文学作品内涵抑或思想性失真。

(三)注重情节,文学性弱。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图片、电影、视频、音频、文字处理等手段加大了英美文学教学的艺术性,但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在艺术性的增加的同时,文学课程本身应有的文学性大打折扣,因为“视频/音频快餐”能促进眼球和大脑的极度闪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作品情节和片段,忽视了通过利用优秀作家作品分析进行人性教化和道德教育,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文学性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为缺乏文学性的文学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四)思维肤浅,理性误差。谷启楠认为,“影视作品注重视觉效果,一般比较肤浅,过于直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信息而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满足于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愿认真研读原著”、。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在促进学生开展批判性思考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愿意在文字之间寻找意义,更愿意在“视频/音频快餐”中寻找一种视觉上的,导致对于作家和作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五)缺少互动,兴趣渐失。人们经常提到“粉笔+本书”是传统教学的代名词,在现代信息条件下,“课件+鼠标”却成为了有些课堂教学的代名词。有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能看见教师的面部表情,学生的信息接收率可高达90%。反之,信息的接收率甚至小于20%,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多媒体设备后面“埋头苦干”,部分学生要么做自己的事,要么表情木讷地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教学索然无味,学习兴趣下降在所难免。

五、结语

第14篇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喜欢看多彩的影像,而多媒体可以播放生动、清晰的影像,因而深受学生喜爱。在化学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一幅幅引导学生思维的影像,或者播放一张张物质结构的图片,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化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碳单质的时候,由于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一时半会很难理解金刚石、石墨等原子的结构,更不要说理解C60的结构了。这些碳单质的结构,老师也不方便做出模型,即使向学生展示挂图,学生也是看得云里雾里,但多媒体课件,却能惟妙惟肖地向学生展现出来,甚至对碳单质的结构进行放大、旋转,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化学上有很多内容,在课堂上是不方便向学生展示的,比如,璀璨夺目的金刚石;工业上提炼氧气时,要液化空气;舞台使用的干冰营造的雾气腾腾的效果,这些都是在课堂上不好展示的内容,但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轻而易举地“展示”给学生看,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大力倡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因为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再学习能力,是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比如,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效应,老师在课堂上费尽口舌也讲不清楚,那就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告诉他们如何在网络上进行查询,如何就各种查询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用聊天工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得更有劲,还能很快掌握什么叫温室效应,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化学实验现象是具体的,但化学原理是很抽象的,而且很多的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着,比如,CO2气体溶解在水中的量,常常与压强有关系,这个关系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又如,加热产生氧气的H2O2,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消毒的。这些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比较好。为了方便学生在课后交流,老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建立一个QQ群,大家将学习的心得,拍到的奇闻轶事都可以在这里交流。化学上有很多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知识,比如赤潮、酸雨等,很多问题上网查询很方便,毕竟网络上有图、有资料、有解释。

3.信息技术能扩容增效课堂是师生交流、相互传递信息的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用语言、小黑板、讲义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这些传输方式,信息量小,清晰度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优化处理,传输的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几何倍数,并能包含图形、声音、动画,还可以将文字做成各种效果,放大也行,闪烁也可,特别是在各章节复习的时候,可有很方便地归纳知识点的结构,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4.优化实验教学实验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必须用到的手段,它可谓是化学教学的利器。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没有条件进行的实验,比如,利用空气液化分离氧气,这是无法在实验室里做的,但学生很想看看淡蓝色的“空气”,也很想看见氧气是怎么从液体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此外,分子、原子等粒子的结构及运动情况,钢铁的炼制,沼气的开放,等等,都是学生喜欢、关注的化学问题。这些在实验室里没有办法的实验可以用信息技术作处理,老师可以将此做成课件,进行逼真模拟,同样能给学生“想看看”的满足感,而且能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有些化学问题即使能做也无法做的,比如,CO的中毒,浓H2SO4稀释的操作错误,等等,也最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这样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弊端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有利也有弊。比如,利用信息技术讲解化学题目的时候,尽管它有慢放、回放的功能,但它没有老师边写边讲引导学生的思维来得容易;用它模拟化学实验是可以的,但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更不能用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动手能力必须通过学生亲自操作才能逐步形成。当前,化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包含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利用信息技术,弱化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时,我们要尽量扬其所长,避其短处。

三、结语

第15篇

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时,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展示,使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动态,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把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制作化学课件时,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色,设置大一点儿的字号,醒目,大大增强表现力,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形象资料,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配置背景音乐,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触景生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让学生上网查找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的,还有其他相关的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相关的形象资料,补充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动画、音频效果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给学生以一种收获感,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开拓了视野。再如,在学习晶体结构时,引导学生登录相应的专业网站自主学习。多媒体相关资料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的展示使学生对晶体的外型和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构型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多学生由此牢固地掌握了有关晶体的更多的知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知识的容量,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多媒体技术信息存贮量大,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有很强的图形处理能力,那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确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可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如临其境。网络能跨越时空来共享教学资源,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化学知识,省时省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极大地增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多媒体教学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于一体,可以实现对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学学科所反映的多是客观事物的微观世界,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演示,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物的化学变化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重复播放实验过程,避免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稍纵即逝的缺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调节图像的大小、快慢,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非常显著,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也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能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有了新的认识,促使他们想知道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的,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也急于想知道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给新授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引起学生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化抽象为直观。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3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教学容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