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

精准农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精准农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精准农业论文

第1篇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是研究的基础,调查问卷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并且还能够影响到研究的结果。所以,调查问卷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综合了解精准农业的相关技术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特点而设计。调查从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逊克农场和红色边疆农场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真实有效,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农户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全面,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情况、考察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此次调查共走访109户,发放问卷109份,回收问卷109份。

1.2农户的基本情况

1.2.1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和文化程度情况调查主要以男性为主,占到83.49%,女性为16.51%。从家庭人口规模上来看,3口人及以下的农户占32.11%,4口人和5口人分别占44.04%和17.43%,6口人及以上的占6.42%。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占到7.34%,30~39岁之间的占到59.63%,40~49岁之间占到30.28%,50岁以上的占2.75%(如表2)。如图1所示,农户的初中文化程度占67.89%,小学文化程度占5.50%,高中和大专分别占15.60%和11.01%,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农户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

1.2.2农户的家庭收入现状从农户家庭收入情况上看,农户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下占40.37%,10~20万元占24.77%,20~30万元占13.76%,30~40万元占12.84%,40万元以上的占8.26%。

1.2.3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从家庭收入来源结构上看,种植业的收入占75.23%,养殖业的收入占3.67%,经商收入占6.42%,外出打工的占10.09%,其他收入途径占4.59%,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种植业是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

1.2.4农户农机经营现状如图4所示,农户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而且在种植业上普遍使用了精量播种技术。在与农户访谈时了解到,农户家里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拖拉机,是由于农业机械补贴实施办法出台后,农户将小型拖拉机(40马力以下)更换成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农机具,多数农户家里的小型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一些等着报废,只有个别农户的小型拖拉机还从事农田作业或者跑运输。

1.2.5农户耕地面积从农户耕地情况上看,10hm2以下的占37.61%,10~20hm2占22.94%,20~30hm2占16.31%,30~40hm2占13.97%,40hm2以上的占9.17%。1.2.6农户关注的信息如表4所示,农户对农业政策的信息关注最高,所占比例为30.19%,其次是气象农情信息关注的比例为27.36%,产品市场信息关注比例占20.75%,相比之下,不被农户关注的信息是休闲娱乐和劳务需求。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现在种地的费用越来越高,这几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户主动去关注农业政策和气象农情。

2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2.1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认知情况

农户中有84.40%的农民不知道什么是精准农业技术,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对于精准农业技术里的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有77.98%农户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只有2.75%从来没听说。由此可以得出,农户不了解精准农业技术,甚至有的农户都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但是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里的个别一个或两个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在精准农业技术里,农户对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都有一定的了解。

2.1.1农户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途径对于农户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途径,有96.23%的农户是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的推荐获得的。在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农场条件的限制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的推荐获得的相关精准农业技术信息的可信度高;只有3.77%的农户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精准农业技术信息,多数农户利用互联网主要关注时事政治和娱乐。由此可以得出,农户通过农场(或者农业相关部门)推荐获取的精准农业技术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1.2农户没有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原因如表5所示,目前农户没有精准农业技术的原因包括:缺少资金占53.77%,缺少技术占20.75%,信息获取不畅占16.89%,耕地太少占8.59%。可以得出,农民没有使用精准农业技术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农场地处偏远,目前市场上销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多数是国外的技术产品,普遍购置价格高、操作性复杂,而且零部件更换的费用昂贵,这些已经超出了农户所能接收的范围。

2.2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

2.2.1农户所关注的精准农业技术对于农户所关注的精准农业技术,如图5所示,有89.91%的农户会关注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有55.96%的农户会关注GPS面积仪,只有12.31%的农户(种植水稻的农户或打算种植水稻的农户)关注土地精平技术;通过对变量施肥和变量农药喷洒技术的介绍,农户考虑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和环境因素,对变量施肥和变量农药喷洒技术也非常感兴趣,变量施肥技术和农药变量喷洒技术吸引了10.53%和6.58%的农户关注。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对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关注率高是因为目前能够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农户中有31.20%的农民使用过自动导航技术、播种监控技术和GPS面积仪,有47.06%的农户是自己单独购置使用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其中包括31.87%的农户是自有资金购置使用,有5.28%的农户是借款购置使用,有62.85%的农户是贷款购买使用;农户中使用的GPS面积仪都是自己购置;有23.53%的农民是与别人合伙购置使用;有29.41%的农户是农机手,给别人开车的时候使用过自动导航技术和播种监控技术。

2.2.2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考虑的因素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占34.91%,相关售后服务占27.36%,工作效率占13.21%,使用的方便性占12.26%,功能和性能占12.26%(如表6)。可以得出,农民在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相关的售后服务,在与农户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农户使用的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普遍存在价格高、设备零部件更换费用昂贵的现象,而且农场地处偏远,精准农业技术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2.2.3农户接受精准农业技术培训的意向从表7可以得出,对于组织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有80.19%的农户表示愿意接受精准农业技术培训,对于参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农户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精准农业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很感兴趣。有19.81%的农户表示不愿意参加精准农业技术培训,他们认为自己的耕地都是农场“统一”管理,不需要自己再去学习精准农业技术,也没有时间去参加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

2.2.4农户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意向如表8所示,对于使用精准农业技术,有26.41%的农户表示是可以购置使用,他们认为使用精准农业技术收益超出了它的成本,不仅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去发展其他的产业。有29.25%的农户表示不愿意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农户认为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投资较高,而且手头没有充裕的资金去购置,再加上现在农场都“统一”管理,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有44.34%的农户表示会根据精准农业技术价格等情况再做决定,因为农户把钱都投入到种植业上,没有购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的资金,而且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投资较高、回报周期长,所以农户会根据精准农业技术价格等情况再做决定。

3精准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3.1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成本过高,农民缺乏购置的资金

与农户访谈时了解到,有71.69%农户手中有借款或者是贷款现象。对于农户来说,农业种植费用越来越高,农户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种植业上,农户手里没有资金去购置精准农业技术设备,而且精准农业技术投入的资金较高,回报周期长,普通的农户没有能力去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再加上农场对购置精准农业技术的补贴力度不够完善,农户购置时还得去银行贷款或者亲朋好友那去借钱,由于农场地处偏远,精准农业技术的售后服务费用昂贵,已经超出了农户所能接收的范围。

3.2农户缺乏对精准农业技术全面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不了解,甚至有的农户都没有听说过精准农业技术,但是农户对精准农业技术里的个别几个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目前农场组织的培训种类单一,农场安排什么培训,农户就跟着学什么,主要集中在农业理论方面,几乎没有组织关于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同时,农户渴望对精准农业技术了解和学习。

3.3精准农业技术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黑龙江垦区应用的精准农业主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设备安装及使用费用较高,而且农场距离售后服务点远,在农忙时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出现故障,售后服务人员不能第一时间赶到进行修理,甚至会出现无法联系上售后服务人员,造成售后服务不够完善,而且精准农业技术设备更换零部件费用昂贵。

4促进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4.1完善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补贴政策,降低精准农业技术生产成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的政策,应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补充调整完善,并提高偏远地区的补贴比例,同时还应该提供低息贷款、健全基金及贴息方式,以充分调动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农场还应该降低精准农业技术设备的作业收费,使之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吸引农户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作业,为农户提供一些对精准农业技术设备购置使用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补贴,引导和扶持农户购置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

4.2加强对精准农业技术宣传力度,完善精准农业技术的培训农场及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好精准农业技术宣传工作,加强对农户精准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提高农户精准农业技术的意识、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通过精准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户的积极性,让他们全面的了解精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好冬闲时间,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对农户的培训要以精准农业技术的实际操作规程、使用方法和维修技巧为主,让农户掌握精准农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在农场建立推广办公室,农户都可以去推广办公室获取录像、CD等精准农业技术相关资料。农场应该为农户提供技能培训的公共实训基地,并且能够引导农户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的精准农业技术的信息,让网络在农场发挥出它的作用。

4.3完善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企业应该提高售后服务人员的自身文化素质,掌握操作高科技设备的能力,紧抓住技能培养、技术交流等环节,强化技能操作训练,规划和指导好高技能人才服务人员的建设。建立电话支持服务、现场维护和修理,优化售后服务站,以保证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赶到进行处理。创新培养企业技能人才,在具备条件的农场,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黑龙江垦区的技术服务站。同时,国家应该增加研究费用,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国产化,提高各个科研单位的积极性。让专家和农民面对面的接触,加快农业实用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速度和效率。农场还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农民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

5结论

第2篇

DSS是很多的模块根据特定的规律构成的,模块与构造的不同均可能导致最终实现效果的不同。定义方式折射出DSS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它与外界环境、人的关联,在最基础的开发研究过程中,整个DSS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以及决策的过程进行叙述。DSS的系统结构由各模块间的关系组成,系统的作用和用途都是根据系统的结构做出判定。因此,各领域具有各异功能的DSS也有着不一样的系统结构。DSS主要包括模型库、数据库以及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话的管理子系统,其主要执行过程分工明确,步骤清晰。首先,由对话管理子系统与用户直接对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获取决策者的指令或请求;经过管理子系统对指令或请求的检测后,发出下一级命令;数据库管理系统接收到命令后对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将提取出的数据传递给用户。决策系统通过对问题的识别,根据原先构建的执行模型,在方法库中挑选最佳的算法,进一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数据库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信息的储存和管理,为DSS提供基本模块支持和维护手段,是保障模型库子系统和方法库子系统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数据库子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字典、析取模块、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查询模块组成。MIS等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称为源数据库,是DSS数据库中数据的主要来源,DSS数据库是源数据库的拓展和延伸,二者共同组成模型库、方法库以及交互系统的基本结构,但在使用方法和结构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别。数据析取模块是从源数据库中选择进行决策支持的数据,析取过程也是对源数据的优化过程,对所需数据进行查找、整理以及转换。数据字典在数据库子系统结构中对数据项的属性、来源和关系进行描述和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为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接口。

2机械化农业精准操作仿真平台构建

基于DSS技术的机械化农业精准操作仿真平台与一般的仿真平台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是引入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思想,集合机械化农业精准操作过程中的传感器网络来进行仿真平台的研究与二次构建开发。本文根据机械化农业操作的特点,采用开源的离散事件仿真器NS-2(networksimulatorversion2),主要是基于其使用无线传感网络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并开发相应的模块,扩展性很强,由于是使用无线传感网络,从而使得网络协议创建更加的精准,同时使得仿真模型更具有扩展性能。NS-2的传感器节点模型主要是由传感器功能模块和传感器节点构成。其中,传感器功能模块又有两个子模块构成,一个负责网络通路,一个负责传感器通路,而使传感器节点主要是保证无线及电源通络的畅通。与NS-2结合的仿真工具TOSSIM主要是运行于一些传感器节点和相应的开发程序之上,通过二次开发使得整个仿真具有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本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是采用Crossbow最新推出的IRIS节点,其主要特征是工作在2.4GHz、支持IEEE802.15.4/ZigBee协议;为保证整个平台的服务器运行质量,采用IBMSystemx3650M47915R51服务器,应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数据库。机械化农业精准操作仿真平台有比较多的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被其集成在整体结构中,无线射频可以接受外界信号,与外界通信,唯一的缺点是距离受限。NS-2通过C++与TOSSIM融合入最终实现仿真平台的构建,C++主要是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协议,同时完成NS-2的传感器节点模型库与平台之间的融合,TOSSIM是建立和控制整个平台中仿真环境的重要模块,负责数据的导入、修正、输出及仿真等。基于DSS技术的模型思想,可以构建相应的能像消耗模型,从而实现对整个周围数据集硬件采集器采集数据的分析仿真。

3精准定位感知实现关键技术

为了能够对机械实现远程的控制,以机器小车代替农业机械,在机器小车上安装配置了以Socket为基础的网络服务,通过对接口的不同定义,实现对程序驱动运行,及软件驱动硬件,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当机械的操作环境已知的情况下,机器小车在执行远程控制控件作业的时候,首先在系统中要能够确定小车在仿真平台与实际的位置,通过位置的判断,也就是决策支持的系统分析,再决定下一步移动的位置;在其运行的每个周期内,根据传感器的数据,不断更新并完善周围环境中障碍物及机器自身的位置。如果小车的位置是(Robot(i).x,Ro-bot(i).y),则其可以向其周围的8个栅格运动,栅格数据由传感器提供,并由仿真平台进行决策分析,判断当前所感知到的位置周围哪部属于障碍物,哪部分可以行走。通过传感节点的数据决策分析,决定行走路线,小车在作业环境内传感范围边界的某一个具体的栅格坐标。

4结语

第3篇

新疆新源县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实现农业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共振的良好效应,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新源县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开展此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地政府重视,确保农产品标准体系的顺利实施

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了加大实施力度、加强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此,新源县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副县长为组长的由农业技术推广站、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局、种子站、农机推广站、供销社相关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技术工作组设在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围绕当地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新源县大豆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县里首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该项目已于2007年7月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委组织的考核验收。从2004年项目立项以来,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制定出新源县大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示范区建设工作实行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相关部门具体指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组织落实。实行乡镇、村队具体抓,相关部门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领导向,农户实行标准化种植、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的发展模式。

通过项目标准化的实施管理,保证了大豆品种明显优化、单产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大豆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10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12万亩,种植面积增长了20%,示范区单产已由2003年的3600千克/公顷增长到2006年的4100千克/公顷,单产增长了13.9%,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建立起了大豆从种植到产品加工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新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建立起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为农民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民标准化种植的意识普遍增强,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明显提高。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黄金梨,近冰温贮藏,保鲜,货架期,品质

 

‘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 Whangkeumbae)系韩国园艺场罗洲支场用二十世纪×新高杂交并于1984年命名的中晚熟梨品种[1],1997年引入我国,随后在山东、北京、河北等地迅速发展。黄金梨果肉白色,汁多肉细,味甜,品质极好,但不耐贮藏。常温下放置10 d,即开始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因此,研究黄金梨贮藏保鲜技术对于其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有关黄金梨采收期与耐贮性的关系[2]、低温减压贮藏[3]、气调保鲜[4]以及1-MCP处理[5-7]等技术已经有报道。在桃[8]、草莓[9]、猕猴桃[10]、荔枝[11]等水果上,临界冰点温度(即冰温)贮藏可以更好延长果实贮藏寿命[12],但在黄金梨上却少见报道。Crisosto等[13]指出,亚洲梨果实冰点温度为-1.5℃左右,王文辉[14]也认为农业论文,黄金梨果实冰点约-1.5℃~-1.6℃,因而,在-1.5℃左右贮藏黄金梨可能很有实用价值。但是,由于冷库实际温度的波动性,如果将果实直接置于-1.5℃低温下,很容易发生果实冻害,因而,本研究设计-1℃,0℃和1.5℃三种温度并精准控制温度变幅在0.5℃以内,比较了黄金梨贮藏100 d,160d以及之后在常温(20℃)下放置7 d货架期的果实品质,研究了冰温贮藏延长黄金梨果实寿命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供试黄金梨果实于2008年9月4日采自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林业站。梨园为平地沙壤土,29年生雪花、鸭梨高接黄金梨后8~10年树,供试果均为树体外围套袋果,发育期约145d。采收当天由卡车经6 h运抵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运回果实经挑选后,用0.02 mm厚PE袋挽口包装,分别贮藏于温度变幅控制在0.5 ℃以内的三个冷库中,果温精准控制在1.5℃,0℃和-1℃(定期使用果实温度计进行检测),湿度控制在90%以上。在冷藏100 d和160 d后,从冷库取出,在20 ℃常温下放置24 h或7 d后,测定各项指标,其中前者代表冷藏后果实品质,后者代表7 d货架期后果实品质(用贮藏天数+7表示)。每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测定用果15个以上。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及品质测定

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参考王志华等方法[6],用SP-9890气相色谱仪(山东鲁南瑞红仪器公司)测定;果实硬度用53205型数据可输式硬度计(意大利)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日本ATAGO的PR-101α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808Titrando自动电位滴定仪(瑞士万通)测定。

1.2.2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和乙醇测定

果实中总酚含量参考曹建康等方法[15]测定;乙醇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方法[16]测定(岛津GC-2010);PPO活性参考李忠光和龚明法[17]测定;取梨果赤道部的果皮、果肉、果心(剔除种子)各10克分别测其MDA含量,测定方法参考曹建康等[15]。

1.2.3果柄新鲜指数、腐烂率统计

果柄新鲜指数分级参考王文辉[5]分5级:0级,全枯;1级,果柄干枯3/4左右 ;2级农业论文,果柄干枯1/2左右;3级,果柄干枯1/4左右;4级,果柄鲜绿饱满。果柄新鲜指数(%)=[Σ(级数×果数)/(4×总果数)]×100%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果实腐烂率(%)=(腐烂果/调查总果数)×100%(果实出现腐斑即为腐烂)。果柄保鲜指数及腐烂率均为总体(每处理40果以上)调查后所得结果,未做分组。

1.3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测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黄金梨果实腐烂率与果柄保鲜指数的影响

图1 不同低温条件下贮藏100 d和160 d后黄金梨果实腐烂率(A)和果柄新鲜指数(B)比较。图中100+7和160+7分别表示低温贮藏后放置于20℃常温条件下(货架期)7 d的果实。所有数据为40个以上果实观测结果。

Fig. 1 Comparisonof rotten percentage (A) and fresh-keeping index of fruit petiole (B) of‘Whangkeumbae’ pear stored at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s for 100 or 160 days.In the figure, 100+7 and 160+7 represent 7 days’ shelf-life at 20℃ after 100 d and 160 d cold storage, and the data were from more than 40 fruits.

图1A结果表明,贮藏至100 d,1.5℃果实腐烂率为10%,略高于-1℃和0℃。7 d货架期后,1.5℃冷藏果实腐烂率上升为20%,-1℃为14%,而0℃为8%。冷藏160 d时,1.5℃、0℃和-1℃果实腐烂率分别为6.45%,0.00%和3.23%;7d后,腐烂率上升为37.70%,6.25%和9.48%,说明0℃和-1℃冷藏果实腐烂率明显低于1.5℃。

图1B结果表明,0℃和-1℃冷藏的黄金梨果柄新鲜指数一直保持在80-90%水平,而1.5℃则明显下降。160+7 d时,1.5℃的果柄保鲜指数下降为29.7%,0℃和-1℃的果柄保鲜指数未出现明显变化。再度说明,这两种温度冷藏有利于提高黄金梨果柄新鲜度。

2.2 不同温度对黄金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冷藏后黄金梨果实硬度显著下降。冷藏160 d,1.5℃果实硬度显著低于其它两种温度(P<0.05)(图2A),表明1.5℃不利于黄金梨的长期贮藏。此时,0℃和-1℃库内果实硬度无明显差异。

1.5℃冷藏果实在100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冷藏前,-1℃冷藏果实在160 d时也显著高于冷藏前(P<0.05)(图2B),存在着低温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的趋势。7 d货架期后,黄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特别是160+7d的果实。在整个冷藏期间(包括货架期),1.5℃、0℃和-1℃冷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对变化幅度分别为8%、6%和5%农业论文,表明温度越低,果实可溶性固形含量越稳定。

冷藏后,特别是货架期间,黄金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冷藏160 d,不同温度之间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出现显著差异(P<0.05)(图2C)。温度越低,可滴定酸含量越高。7 d货架期后,-1℃低温冷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0℃,后者又显著高于1.5℃(P<0.05),表明0℃以下低温贮藏有利于保持黄金梨酸度。

 

第5篇

关键词:果园,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现状,技术需求

 

1.我国果园种植现状

目前我国果园多采用低矮密植型种植模式。在果园病虫害的防治作业中,多采用液力雾化技术,由于果树树冠高大,枝叶茂密,纯液力雾化的雾滴很难穿透果树冠层并沉积均匀,往往雾滴在外层稠密叶幕阻挡下,聚集形成水滴滚落流失,造成冠层内部及树干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得不采用“大容量、淋洗式”喷雾方法,增加喷药次数,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果农在闷热、密闭、潮湿的果园环境中人工施药,易发生中毒事件,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果园植保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增效减负,以促进我国水果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2.我国果园植保机械使用现状

病虫害防治(施药)作业是水果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又高,其工作量约占果树管理总工作量的30%左右[2-4]。目前我国果园中使用的施药机械仍以手动药械为主,主要品种有手动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使用部分机动植保机械,主要品种有担架式喷雾机和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以担架式机动喷雾机配用可调式喷枪施药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采用的施药方法均为大容量淋洗式,使得雾滴在冠层中的沉积不均匀,沉积到果树上的药液量不到20%,其余的大量农药流失到土壤和周围的环境中使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工作效率低,不能适期防治;同时耗工时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条件差。

2.1手动药械。

我国生产推广的人力施药机械主要有手动压缩式喷雾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及手摇喷粉器。喷粉器在果园很少使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与背负式喷雾器工作压力低(0. 3 ~0. 4MPa)、射程短,主要用于矮生作物,在果园只能用于果苗、低矮果树、除草或零星喷药之用。免费论文。在果园使用较多的人力施药机械是踏板式喷雾器,工作压力0. 8~1MPa,雾化较好。装有两根喷雾软管,可安装2个喷杆和单头或双头喷头,用于挑杆法喷药。也可配用小喷枪,喷雾射程可调。由于采用双缸双作用泵,压力具有一定得脉动性,喷雾压力不稳定,雾滴粗细变化很大,雾化不均匀,且作业中移动方便性较差。价格适中,较适合规模较小的果园使用。

2.2机动药械。

担架式园林喷雾机是我国果园使用最多的机动药械,工作压力可达2. 5Mpa。担架式喷雾机体积较小,可由两人担起转移,也可装在机动三轮车上在田间预留的作业道上运行,其通行能力基本不受地形和果园条件的限制。同时随机配备长30m的喷雾软管,也可接长使用,以扩大喷药范围,末端接有可调喷枪。由于可调喷枪射程可调,最远可达10m,在较高的喷雾压力下,雾滴穿透性较强,叶片背面药液附着性较好,操作方便,生产率较高。免费论文。但同样因为调节射程时,雾滴粗细变化很大,很难保证均匀的雾化质量。

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比常量喷洒省药、省水、省劳力,对果树作侧向喷洒时其气流向前推进并不断地翻动叶片,使叶正面、背面皆能较好地喷着药液。但由于现有喷雾喷粉机风压偏低,喷射高度受到一定限制。产品介绍垂直喷射可达7m,实际喷药时受外界干扰影响很大。对较高果树喷药时上部受药少于下部,使得总体均匀性较差,喷药时雾滴飘移及汽化损失较多,所以在果园使用不多。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是一种兼有液泵和风机的喷雾机,以液体的压力使药液雾化成雾滴,再以风机的气流输送雾滴,是与拖拉机配套的大型机具,风机产生气流使雾滴进一步雾化的同时吹动叶子而使雾滴渗透至树冠内部,它还能将雾滴吹送到高树的顶部,叶片正反面均能很好的着药。但它要求果树栽培技术与之配合,例如株行距及田间作业道的规划、树高的控制、树型的修剪与改造等。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研制了数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较好地推广。

3.我国果园植保机械研发现状

国内外果园植保机具的发展经历了由手动到机动、粗放到精细的过程,目前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团体组织以及农户都十分关注植保机械的使用性能、产品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促使了植保机械在性能上一直在朝着更高的农药利用率和更少的农药污染方向发机普遍采用风送喷雾技术。我国还开展了一些新型喷雾机的研制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的王贵恩、洪添胜等按照仿形喷雾的原理,研制了一套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非接触式仿形喷雾位置控制系统,采用超声波位置传感器检测果树的位置和实际形状,控制喷头在理想的喷雾距离下工作,并对果树施药仿形喷雾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在后期研究中分别应用神经网络模型、虚拟样机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对影响仿形喷雾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由于我国果园种植模式及果农购买力的限制,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很好地进行科技转化和推广应用,影响了果园植保机械化的发展及果树生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逐步统筹规划,立题研究或引进适应我国国情的,效率高,喷雾质量好的果园质保机械和设施,同时加强了农机与农艺部门的结合,研究适应机械化管理的树型和树种。

4.我国果园对植保机械发展的技术需求

随着我国农业战略地位的提升与高新科技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于果园植保机械上,不论是传统喷雾机还是新型喷雾机都应该具备如下技术性能:

4.1雾滴在冠层中具有良好的穿透性

果树是一个立体靶标,在不同的生长期,其冠层结构与冠层密度均不相同。而施药最理想效果是将农药雾滴均匀地喷洒到冠层的每个部分,但由于叶幕的阻挡,液力雾化的雾滴很难穿透冠层进入树膛内,造成农药的沉积均匀性差和病虫害的防治不彻底,因此雾滴穿透性直接影响药液在冠层中的沉积分布质量,从而影响最终的施药效果。

4.2工作适应性强,受环境影响小,田间通过性能好

我国幅员辽阔,各果树带自然地理环境、种植模式差异很大,果园种植模式的规范化进程尚需一定得时间,为适应各地区、各种果树的种植要求,不仅需要开发多品种系列化、专业化的施药机械及基础部件,更需要根据我国农民购买力,开发集施药、运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果园管理机,实现一机多用,因此果园管理机需具有较强的田间适应性和通过性成为必然。免费论文。

4.3工作参数能够灵活调整

对于不同生长期的不同果树冠形与冠层密度,所需的喷雾量、雾滴粒径、风送强度、雾流方向各不相同。对于特定生长期的果树冠层,雾滴过大过小、风力过强过弱等因素同样会引起雾滴的流失和飘失。因此,需寻求喷雾技术参数与果树生长期特征的最佳匹配,提高农药有效沉积减少飘失的同时,为果园喷雾机工作参数的灵活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4.4喷施精准,对环境友好

精准施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热门领域,而果园精准施药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农药的精准喷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最大限度的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使精准施药技术成为环境友好型施药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全球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6篇

参考文献

[1]刘丰乐。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的研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0.

[2]宋坚利,何雄奎,张京,等。TT型循环喷雾机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4):31-36.

[3]杨学军,严荷荣,徐赛章,刘仲。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m.农业机械学报,2002,33(6):129-131,137.

[4]邱白晶,李会芳,吴春笃,史春建,周宁。变量喷雾装备及关键技术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97-101.

[5]武丼田。喷杆式喷雾机的喷头高度和喷头间距的实验探讨[J].农业机械学报。1987,2:90-92.

[6]陈树人,韩红阳,陈刚等。喷杆喷雾机机架动态特性分析与减振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⑷:50-53,20.

[7]魏新华,蒋杉,张进敏,等。脉宽调制间歇喷雾变量喷施系统施药量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2):87-92,86.

[8]王万章,洪添胜,李提,等。果树农药精确喷雾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98~101.

[9]何雄奎,严苛荣,储金宇,等。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设计与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78-80.71

[10]宋坚利,何雄奎,曾爱军,等。罩盖喷杆喷雾机的设计与防飘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7,28(8):74-76.

[11]王熙,史万苹,王新忠。变量喷药机MSNC控制系统应用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19(1):52-55.

[12]张京,李伟,宋坚利,等。挡板导流式喷雾机的防飘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5):140-142.

[13]翟长远,王秀,密雅荣,等。PWM变量喷雾喷头流量模型[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4):40-44.

[14]王波,宋坚利,曽爱军,等。剂型及表面活性剂对农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铺展行为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2,14(3):334-340.

[15]张俊雄,曹峥勇,耿长兴,等。温室精准对靶喷雾机器人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增刊2):70~73.

[16]Oerke,E.C,Croplossestopests[J].AgriculturalSciences,2006.144(2):31-43.

参考文献

[1]冯哲志,沈月新。食品冷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94-400.

[2]周惠明。影响速冻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食品工业,1998(6):42-43.

[3]王欣,刘宝林。速冻羊肉冷藏链中断后的品质变化模拟实验及保藏期预测[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2):154~157.

[4]肖琳琳,张凤英,杨宪时,等。预报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货架期预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渔业学报,2005,27(1):68-73.

[5]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4617-2009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6]李子雨,潘治利,艾志录,等。动力学模型预测速冻饺子贮藏品质[J].食品与机械,2010,26(2):50-53.

[8]王欣,刘宝林,谷雪莲,等。冷藏链中温度波动对速冻水饺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R].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2007.

[9]华泽钊,李云飞,刘宝林。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6-118.

[9]曹平,于燕波,李培荣。应用WeibullHazardAnalysis方法预测食品货架期[J].食品科学,2007,28(08):487-491.

参考文献

[1]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7

[2]楼然苗等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3

[3]唐俊翟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9

[4]刘瑞新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5]吴国经等单片机应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

[6]李全利,迟荣强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7]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2006年,科学出版社

[8]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10]张毅刚等,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1]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2]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13]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第7篇

现代精准制导、航空航天、通信探测、生物技术等不同行业,以及从宏观到微观领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均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成果的编辑出版交流,离不开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培养新时期编辑的工匠精神是时代对编辑工作者从业的要求,也是编辑工作者“与时俱进”的自身需求。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1.3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因人而异

编辑的工作就是服务,为作者、读者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对于工匠精神,不同的编辑人员应有所区别。所有编辑需尽快完成当代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与转换,要从日常化、程序化、简单化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换。新入职编辑要求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包括精神伦理与编辑实务技能,即应加强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伦理,学习先进技术,掌握过硬技能,开拓理论视野,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辑[10]。编辑的基本素质是要在忠实于原文、原作者的基础上规范论文,但这并不表明编辑对投稿论文学术质量无所作为。期刊征稿简则上往往会注明编辑有权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要对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规范性等把关,所以不要把编辑工作看作为认识字、坐得住、对对红的简单工作。一个好的编辑应该首先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编辑,以便真正做好编务、办好期刊。对于老编辑而言,其业务熟练、动作规范,但倘若就此满足,工作中老一套地看稿、改稿、编排、审定、付印,久而久之会感觉迟钝,思维衰退。编辑手法一旦成了“一定之规”,编辑就会变为“编辑匠”。瓦匠、木匠、铁匠之所以称为匠,是基于他们所掌握手艺的熟练程度而言,是尊重的称谓;可是“编辑匠”一词却略有贬意。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就是“编”和“辑”,是各类文稿的“加工者”和“把关人”[11]。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同样,编辑工作需要投入编辑的智力劳动,来不得半点得过且过。科技期刊发表报道的是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与纯文字、文学类论文差异明显,高新是论文的特点,快速、及时、精准是发表的基本要求,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载体,编辑则是桥梁。科技期刊编辑除应该具备一般编辑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怀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新老编辑,都需要重新认识新时期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编辑实务中踏实践行工匠精神,办好期刊,努力为读者与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2.1职业精神的培养

2.1.1基本工匠素质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精神品质[9],新时期需要构建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12]。德国制造质量的蜕变是基于“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制造打开欧美和全球市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质量救国”战略[9],均以工匠精神为主旨。新时期编辑首先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同时具有工匠技能。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能力与品质的需要[8]。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编辑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审查论文,就是鉴别作者实验研究、思维成果以及科研价值,对审稿通过的论文给予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完善。促使这些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的每年72学时业务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业务培训,值得坚持并强制要求,基层单位则要从编辑参加学习的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与保障。

老编辑虽然编辑业务熟练,但往往会有经验主义、见怪不怪等马虎思想;新入职的年轻编辑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但往往需要培养耐心与细心;而近年来有许多从科研教学岗位转入编辑岗位的人员,他们具有科研教学的经验,有写作、的体验,多数遇到过退稿、退改,或曾收到审稿专家与编辑的大段意见与建议,或曾数次投稿,数次退稿或退改,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有利于做好编辑工作。无论哪一类编辑人员,都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学术发展服务的思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文字复制率检测系统、参考文献编校系统等极大地便利了编辑工作,然而编辑才是主体。针对近年来的学风浮躁,在倡导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需重视并强化编辑的主观因素,充分调动与发挥编辑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匠精神,对投稿论文精益求精,对有创新的论文成果予以呵护并加快发表,而对粗制滥造的论文果断说不,叫停快餐式论文,维护学术发表的科学准确与公平公正。现代通信技术发达,编辑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资源,编辑学会、协会、各编辑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题讨论,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观念,弘扬正能量。

2.1.3奉献精神

新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教学科研的不如搞房地产的”“做编辑的不如搞科研的”现象,编辑实际收入与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置身于如此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除加强编辑培训、管理与考核以外,有关部门宜适当考虑采取措施调动编辑积极性,让编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让编辑有健康的竞争环境,有相对平等的权利获得奖励、职称晋升的机会,把科技期刊编辑归类为科研教学队伍的一部分[5],鼓励编辑开展编辑业务学术研究与交流,不定期为编辑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机会。让面对“白卷青灯”的编辑不再有为他人作嫁衣、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的感觉,以使编辑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踏实工作,践行工匠精神。应倡导编辑向先进人物学习,保持高风亮节,不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为名利所动,应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地位与待遇偏低等问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办好期刊,发扬敬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精神,为教学科研、作者及广大读者服务[13]。

2.2职业技能的培养

2.2.1策划能力

编辑传统的“编”与“辑”的功能已经远远不够,信息化时代要求编辑转变职能。新时代编辑应首先做个优秀“策划人”,策划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具备并确立策划意识、导向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品牌意识等现代意识。编辑现代意识的核心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包括掌握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努力放大“原创”元素[11]。编辑应该是一个出版潮人,不仅要运用传统纸质出版,还要结合多媒体、微传播,提供出版“后服务”,如知识板块凝练、专业目标精华推送。可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建设维护好网站。网站除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目前多数期刊网站还提供在线发表、优先线上发表、过刊论文开放获取等,但还需要编辑对已模块化、对某专业领域论文成果集成,接受或邀请业内专家综合述评,提供板块式推介服务;建立专业领域作者、学者数据库,有选择、有目标地开展微网推送等创新。这样,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培养需要编辑了解国际科技前沿,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随时了解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与进展,一方面提高自身栏目编辑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必要时将最新进展推送给作者群,策划栏目或主题,以便于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以,新时代呼唤编辑准确定位,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具备策划力和工匠精神的现代编辑。

2.2.2前瞻能力

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缺乏工匠精神。科技期刊编辑不仅仅要熟悉编辑业务,还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13-14],以适应策划选题及审稿编辑之需。新进编辑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老编辑要努力学习,争取机会进修。撰写与配发论文编者按语、论文导读或本期导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推介论文,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也是对编辑的组织与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提高编辑学科专业水平及写作能力的良策[15]。科技论文质量差常因为缺乏有效实验重复,实验仅做一次或一个周期就撰文投稿。科研论文坚持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作者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投稿,均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人们常说科技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即通过优秀的实验设计及精密的实验,最终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与问题,从而形成论文。编辑在策划、组稿、初审程序中,应当按照工匠精神的精髓要求,为作者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投稿等开展全程服务指导。近年来,在《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中,先后发生多起论文终审通过,安排刊期后,发现主要内容已经发表或发表前作者撤稿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个别学生作者担心退稿或投稿命中率低,不从论文质量源头完善,而是一稿多投,或等不及审稿而转投较低影响因子的期刊。如果编辑不具备工匠精神,类似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重复发表,后果难以弥补。可见,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另一方面要广泛培养编辑发现问题的前瞻力,防患于未然。鉴于此,《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部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或报告,如论文的规范性投稿、优秀论文述评、论文编校案例分析、实验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受到了有关师生好评,同时发挥了编辑的特长,促进了编校工作。因此,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单独或与研究生院、教务处、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学报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特别是学生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解剖分析,或开展本刊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与奖励,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2.2.3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期刊格式规范论文,增补缺项,如参考文献缺项(缺卷、缺期、页码不全),还要纠正论文中的学术概念、计算数据的表达分析、语言等问题。《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及对林学类期刊审稿中经常发现,存在作者学术概念不清楚问题。如不定芽与腋芽、消毒与灭菌等概念混淆,多样本比较分析不用多重比较,而用t测验两两比较等方法学问题;有些作者写作语言欠规范,如:两个地区某实验结果分析,作者表述为“某地与某地差异显著”,实际应该为“某地与某地的某种实验结果差异显著”;“将直径小于2~5mm的根定义为细根”应表述为“将直径小于2mm的根定义为细根”,“截至目前为止”宜简化为“截至目前”,将“类型划分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宜简化为“类型划分原则:”,“播种前用蒸馏水浸种24h,浸种结束后开始播种”宜简化为“用蒸馏水浸种24h后播种”。可见,编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论文格式规范化,也需要编辑补正学术问题、简化语言表达。可以通过行业学会的学术交流,编辑部内部的交流,编辑个人在编辑实践中的总结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的业务能力。

看起来校对似乎与编辑的工匠精神关系并不大,其实,对校对工作马马虎虎也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会导致出版质量问题。现在许多学报无专职校对人员,责任编辑亦是责任校对。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16]。因此,必须培养编辑一丝不苟、认真严肃地做好校对工作的能力,把纵然微小的错误消灭在校对过程之中。校对工作无小事,再细致也不过分,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校对中。《西北林学院学报》为了强化编辑校对,同时采取请作者对编修稿word文档与清样pdf稿两次校对,即使无修改,也要求作者回复编辑部,这样,常会发现编辑或作者自己不能够发现的学术或表达问题,从而尽早完善或改正,也给编辑和作者一些警示。

2.2.5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1)“人情稿”处理能力每一名编辑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学生及朋友,因为毕业、职称评审、项目验收、年度考核等需要,少不了托人情、找关系[14]。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处理名家约稿或自然来稿,正确处理“人情稿”“关系稿”,对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写作欠规范、表达分析不到位的坚决退修,直至达到发表要求。若依人情发表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来稿就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同时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刊物与编辑自己的信誉。2)编辑情绪控制力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对于投稿论文的学术质量把关应以审稿专家意见为主,对与自己学术观点有异的稿件,应注重听取审稿专家的意见并咨询作者;对于语言表达与写作格式欠规范的论文,要耐心向作者指出。鉴于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而这些作者心态往往不同。一些熟人可能由于稿件或推荐的稿件未被采用,对编辑产生不满;有些年轻作者投稿的劣质论文一旦被拒稿,往往产生偏激情绪,甚至过激言语相向。《西北林学院学报》曾有论文退修总次数超过10次的例子,有时候极个别作者的写作水平有限、态度不认真,个别学生作者不通过导师与其他署名作者的审阅修改草率提交系统,编排定稿付印前作者撤稿,刚提交印刷作者来电请求修改,面对此类情况,编辑的情绪控制力则尤为重要。多次退修,还达不到发表要求的必须再次退修。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西北林学院学报》编审中,采用初审退修、专家审稿后退修、作者修改稿退修、后退修等环节,多次退修只为保障的质量。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农机工作;安全;创新

近几年由于安全事故在全国各地的不断发生,安全生产四个字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样造成巨大损失的安全事故,使得全国上下对安全生产的严格力度也越来越加深。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思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机一部发挥机械运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下,对现在的农机部门管理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1 农机监管形象提升,提高依法行政素质

在现在的农机安全工作上,主要先建设好一支可以负责任的安全管理监管队伍。在现在的农机建设中,我们需要对监管队伍人员的素质、政治理论以及业务技能的提升,加强相关监管人员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安全管理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从而树立农机监管队伍的良好形象,并在相关执法中,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的执法环境。

2 农机监管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制的落实

要抓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就要在关键处做好责任制落实。

2.1 政府的重视

在安全工作落实中,首要的就是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再把农机安全工作作为政府总体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纳为单位以及干部政绩考核目标责任制之中。

2.2 严格遵守农机安全的生产责任制

在农机安全之中,我们可以实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可以在安全事故的发生时,找到责任人可以将损失得到相应的赔偿,将损失降到最低。

2.3 建立逐级生产目标责任制

要建立以市、县、乡、村、户五级的农机安全上产的责任链条,在每一层的管理中西药都要有责任书,要逐级落实责任农机安全生产,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长期监督机制。

2.4 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理相关机械牌照

严格按照规定就办理相关农机牌照,在办理的过程中依照严格的规定,做到“两不准,一严禁”,要对不符合规定的不符合要求的机械不准上牌照,不符合检验规定的不准上牌照,严格在相关机械的监督中禁止跨行政区域发证发牌。

3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中,要在相关宣传中进行广而告之,在电视、报纸、广播之中真正做到广泛宣传。依据在乡镇的集市、路口设置咨询台方便进行农机安全咨询,同时发放相应的安全宣传材料,设置警示牌,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进入深入的宣传,同时进行相关的农机手安全学习活动,在学校进行相应的农家安全讲座,将普教于少年,在少年中把安全教育思想根深于每个人心中。多方面的培训与宣传,把广泛性与深入性相结合,把经常性与突击性紧密相连,增加宣传的效果,提高现在农机操作者的农机安全意识,让操作者真正的由“心中有法、操作守法、安全第一”。

4 从源头抓农机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4.1 要抓好农机管理站的管理 首先要做好县农机管理站的建设,保证人员的编制得当、合适,避免人员不够或者是人员超员,在精准的协调下不断的是监理制度价钱,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执法水平。

4.2 实行农机安全监理制度 要因地制宜,要依情而定。

4.3 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农机安全的建设和监理 扩大宁家安全的建设面,扩大器影响力。

4.4 在相关的农机产品中 要对农机产品的培训以及培训、考核等行为制度进行严格把关,提升农机驾驶员的驾驶水平。

5 抓好长效管理,严防事故苗头

在现在的农机管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农机安全监理不单单只是现在某一段时间的事,更多的是一种长期的作战,所以我们要在农建安全管理中加强和树立长期的作战思想真正的在四季中积极配合多部门联合执法,以案件、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执法监控,对无证驾驶、非法载人以及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在净化农机生产环境,排查事故的隐患,预防以及减少农机事故的苗头的发生,确保在农业生产中,农机安全生产。

6 结语

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农业生产产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而用农业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关系到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一项责任重于泰山。为了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安全生产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把这项事物提升到管理条文之中,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中我们也可以看见,只有监理一个良好的农业、农机安全生产之中,才能使得现在的新农村的建设得到良好的效果。这不仅仅是现在农机管理部门的重大挑战,更是现在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需要我们每一个管理部门对于这一份发展的珍惜。

参考文献

[1].路战远 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期刊论文]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3)

[2].王永会 浅谈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期刊论文]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03) doi:10.3969/j.jssn.1007-0907.2009.03.007

第9篇

关键词:水分胁迫;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环境因子

1 概述

随着传感器检测技术、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农田信息采集的技术与设备也日趋完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缺水信息来指导实施精准灌溉,已经成为了精准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1年,Idso等人通过研究影响植物冠层温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空气湿度,提出了植物水分胁迫指数[1](Crop Water Stress Index,简称CWSI),定义如下:

目前,基于植物冠层温度来测定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状况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有了实际的应用[2]。

针对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实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精准灌溉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一种便携式植物生长水分胁迫检测仪,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和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构建的软硬件平台,如图1所示。按照人机交互的需要,系统配置4.3寸触摸屏,并在GUI-Builder等开发软件的支持下,设计人机交互界面(GUI)管理程序;同时根据数据传输的要求,配置短距离无线模块接口、RS-485通信接口、SD卡接口,制定数据传输协议并开发相应的驱动程序等。

2 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实现便携式植物生长水分胁迫检测仪的设计,主要包含ARM处理器模块、多种传感器、触摸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SD卡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等,其硬件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针对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以ARM微处理器STM32为核心,搭配多种传感器,以此测量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状况变化的多个参数,其中植物叶层温湿度通过8路模拟开关连接,采用I2C通信方式测量;冠层温度采用SPI通信方式测量;植物生长环境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由于输出的是模拟电压信号,直接与STM32处理器的12位A/D转换器相连完成数据的采集。

2.1 处理器模块

本便携式水分胁迫检测仪的处理器模块采用嵌入式ARM STM32处理器:STM32F103VET6,STM32系列处理器采用高性能的Cortex-M3内核作为处理机制,工作频率最高可达72 MHz,具有丰富的增强I/O 端口和外设[3]。

2.2 传感器模块

传感器模块包括植物冠层温度传感器、大气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用于采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微环境参数。

2.3 无线通信ZigBee模块

本便携式水分胁迫检测仪的无线通信ZigBee模块采用ZigBee新一代无线射频芯片CC2530,CC2530通过串口与STM32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功耗低、信号强度大、价格较低等特点[4]。

3 系统软件设计

便携式植物生长水分胁迫检测仪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软件系统建立在硬件系统基础之上,两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相应的功能。本设计中的软件系统根据硬件系统的配置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整个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底层驱动的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嵌入式图形系统μC/GUI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

4 结束语

本文便携式植物生长水分胁迫检测仪的设计,通过分析国内外植物生长缺水信息检测技术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仔细分析了基于冠层温度的植物生长缺水信息检测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便携式植物生长水分胁迫检测仪。论文在查阅关于植物生长缺水信息检测技术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本系统的基本设计功能,首先确定了植物生长缺水信息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基础支持。通过多种植物生长缺水信息检测技术的比较分析,选择以冠层温度为主,以大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影响植物生长水分亏缺的环境因素为辅,共同完成植物生长水分状况的检测。

参考文献

[1]肖冠云,于海业,李国臣.基于叶气温差的温室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的试验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100-103.

[2]曹元军,王新忠.基于作物冠层温度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灌溉系统的研究[J].r机化研究,2010,9:126-129.

第10篇

广告对于期刊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期刊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期刊的广告营销具有特殊性[1]。

农业科技的传播和应用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市场条件下,更需要准确的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指导农业改革,大众传媒已加入这个大环境,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较好的作用。学术期刊与其链接的学者、学术信息、成果评价者、受众构成了整个?W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在整个学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

农业期刊在农业信息技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期刊的文章上,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具等都可以广告的形式针对性发表在农业类期刊上,是农业传播的另一种形式。

笔者从农业广告期刊经营现状、新媒体时代农业期刊广告优势和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农业期刊广告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期刊广告经营现状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的广告媒体目前主要有电视、报纸、电台和期刊[1]。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资源过剩是不争的事实,找寻新契机,寻求新服务才是出路[3]。

期刊是传播广告的主要媒体之一,其对广告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广告也是期刊发展的经济支柱。科技期刊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部分期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想在实现自负盈亏的同时保证办刊质量,广告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有经费才能将纸媒与新媒体接轨,才能更好地传播。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愈加强势,相应的传统媒体也遭受空前的危机[4]。

科技期刊主要是刊登专业性论文,受众面窄,广告阅读相对较少。目前,阅读农业类期刊的读者较少,广告传播力度小,农业期刊相对于医学等行业期刊的广告更少,甚至个别期刊无广告,不足以独立支撑期刊的发展运行。

农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这一过程产生的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品种需要传播,但如今的农业期刊并未完全抓住这一机遇。农业期刊也开始尝试新媒体,多数农业期刊已有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内容,但并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展广告业务的为数不多,导致农业广告流失至其他媒体。

2 新媒体时代农业期刊广告优势

2.1 可信度高

农业期刊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的载体,主要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刊载以论文为主,期刊严谨正规,周期固定,读者、编者均为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分子,值得广告商信赖;农业期刊刊载的广告一般与农业相关,有专业的农业知识储备较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对其广告进行审核,对于广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有甄别能力,值得读者信赖。

2.2 针对性强

随着市场分化越来越细,专业期刊是市场的新宠,读者非常明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改革,农业和农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期刊定位标准,目标读者相对固定,均为从事农业的专业人士及相关人士,刊载广告的针对性强,广告效果收益较好。广告商将农业相关产品的广告在农业期刊上是精准投放,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推广费用,达到高效、低价、性价比显著。

2.3 费用低

农业类期刊发行量相对小,广告量也较小,运行费用低,收取广告费用较电视、报纸、等媒体低,但针对性强,广告商能用较小投入换取较大收益,相比之下性价比较高。另外农业产品收益相对低,广告商自会选择费用低的媒体进行产品宣传,农业期刊是优质选择,若农业期刊自身影响力大,更是优质选择。

2.4 新媒体化

新媒体时代网络发达,期刊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开放式,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5],迎合新时代读者的需求,广告立体感和实物感增强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广告效果好。

农业期刊也基本开发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纸媒广告的同时,再次刊登在新媒体上广告,新媒体广告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形势多样,互动性强,可随时更新,增加了广告的阅读量。广告商适当增加小部分费用刊登在有新媒体的农业期刊上,也有利于缓解期刊的日常运行费用支出压力,达到双赢效果。

3 新媒体时代农业期刊经营策略

3.1 利用好新媒体

新媒体的冲击,世界各个角落均受影响,传统媒体走下坡路,《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等传统媒体受众份额也纷纷下降,而《赫芬顿邮报》一类的网络媒体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市场份额[6]。因此,新媒体时代,农业期刊利用好自身优势,与新媒体配合,提高质量满足广泛读者的需求,增加受众市场份额,影响力随之上升,广告的效果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环境。

新媒体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在作用,以及农村现网络普及的基础条件,新媒体走进农民生活是必然。农业期刊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页面适当添加吸引农业科研工作者或农民的农业类广告。

3.2 提高农业期刊的影响力

1)期刊有好的文章是必要条件,但有一个精干的编辑团体更是充分条件。新媒体时代,编辑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对新媒体和经济市场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发展好期刊。期刊应该增加或培训能设计或者了解新媒体广告的人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业期刊的更应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培养兼农业和新媒体知识的多面人才。同时还要懂得营销知识,熟悉新闻传播规律,取得广告商的信赖,把握住广告质量。

2)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生产活动必须适应市场要求,农业期刊也是精神产品,虽有特殊一面但就其商品属性难免与其他商品一样,需要适应市场需求[7]。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新时期,新型农民注重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期刊应该抓住这一机会,调整结构,推陈出新,开辟针对性栏目,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让农业相关人员能从此得到寻求的信息,从而增加被关注度,提高影响力,吸引广告商和读者。

3)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发展,受众青睐和选择使用网络媒介,知识传统媒体受众下降,载体从纸媒到新媒体,其形式要适当变化,因此期刊要紧跟新媒体步伐,自觉列入新媒体队伍,将期刊的电子版、数字化等业务做精做细,走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发展的路,提高期刊的新媒体档次,吸引广告商的关注。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金融;精准扶贫;电商平台

1引言

“农业供应链金融+电商扶贫”是指将金融扶贫和电商的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农业供应链金融能使扶贫精准定位,借助贫困县域的特色资源,通过电商平台、网红带货、美食视频等方式宣传和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带动贫困县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脱贫。运用电商平台累积的大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凭借金融、物流、交易、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商基础设施,使得农村信用体系得以建立。

2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研究

2.1蚂蚁金服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蚂蚁金服推出的“旺农贷”就是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户提供信用贷款,其主要的运作方式是“融资+农业+保险”三方联动的模式。“旺农贷”主要采用的是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缺少资金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旺农贷”与农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合作,为其上游和下游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天猫、淘宝打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养殖业提供服务。蚂蚁金服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蚂蚁金服与农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合作,当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农户缺乏资金时依托核心企业向蚂蚁金服申请贷款。蚂蚁金服会通过农户以往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往来信用情况以及农户在天猫、支付宝中的交易信用进行信息审查,通过审核决定发放贷款的金额。其次,蚂蚁金服的“旺农贷”主要形式为“贷钱放物”,通过在天猫平台上提供信用额度用以购买农业的生产原料和机械设备,借款的农户可以凭借蚂蚁金服的授信额度在天猫、淘宝上购买农资产品,并且对于购买成功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支持,以保证农户能够最有效、最经济地进行农业生产。最后,核心企业在进行农产品收购时,扣除农户的借款还给蚂蚁金服,剩下的资金支付给农户。为减少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经营风险,蚂蚁金服引入了保险公司,为借款者提供农资安全险、人身意外险等保障。在整个供应链条当中,蚂蚁金服可以掌握借款人购买农资产品、生产、销售的实时信息,“贷钱放物”的发放方式可以确保所有的资金应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加入保险公司进行双重保障,控制了风险并且建立依托核心企业建立起相关联的信用体系。

2.2京东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京东作为国内大型的电商之一,依托其大量的交易数据及其自有的物流网络,为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京东陆续推出了“京保贝”“京小贷”“京农贷”等一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下面着重分析一下与农业供应链金融相关的“京农贷”。“京农贷”是京东金融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养殖业提供的生产贷款服务,采用的是“贷款+保险+担保”的模式。其业务模式是:筛选优质的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审核其上下游供应链客户的信用水平和风险级别,对于筛选合格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采用受托支付的方式,协助农户购买机械设备和农资产品。京东与新希望六和集团和中华财险进行合作,为新希望集团的上下游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新希望集团为其上下游的中小农户提供担保,中华财险为新希望集团和中小农户提供保险支持。农户拥有新希望集团的担保和中华财险的保险形成双重保障,这使得京东金融融资业务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增加了农户获得贷款的概率。

2.3农金圈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农金圈是个互联网农村金融平台,这个平台是由农资大型企业诺普信组建,主要有面向农村的农业和养殖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农发贷”和面向大众的理财平台。其主推的“农发贷”业务主要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与大型的农产品经销企业合作,通过农产品经销企业的担保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农发贷”会围绕某一地区的核心农作物,与本地区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向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促进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合作。具体的业务模式为:首先,农户通过大型农资经销商或核心企业进行担保向农金圈申请资金支持,申请通过后在农金圈指定的农资经销商处购买农资产品并取得技术指导,资金由农金圈代为支付给农资经销商。其次,农产品成熟后,核心企业收购农产品并向农金圈支付贷款,剩余金额支付给农户。核心企业和农金圈定期检测农户生产情况,如果预测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最后,农金圈与保险公司合作,要求农户购买保险,遇到农作物减产或者人身伤害,保险公司会进行赔付,减少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

3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作用

①基于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金融行业经营成本。金融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发放涉农贷款会面临农业单笔贷款数额小、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物、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较大等情况,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不经济的。通过电商平台来进行贷款发放,一方面,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可以为农户提供担保,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保障,可以通过农户过去的交易行为更精确地识别风险,从而降低违约坏账的概率,减少金融机构损失;另一方面,很多贷款程序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节省了人工支出,使经营成本得以降低。②让城市闲置资金进入农村,缓解农村缺乏资金的局面。在目前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将发放贷款的业务放在农村。农村企业贷款金额小、风险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放一笔10万元的贷款和1000万元的贷款需要完成的流程相同,因此,出于经济效益来看,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放于大企业。这会导致资金大量留在城市,农村企业融资困难,城市资金过剩。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融资,为这部分难以获得资金的农村优质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城乡资金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③利用电商平台对于交易情况的记录,组建农村农户的信用价值体系,减少放贷的信贷风险。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导农村企业在线上通过发放的贷款购买农资农具,并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这种线上交易可以将消费和销售的信用情况收集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村企业完善信用记录,方便后期进行融资,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4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问题

①小农户如何参与进入农业供应链条当中,实现其融资需求。目前针对小农户发放贷款资金的平台不多,主要针对的也都是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农业大户,对于仍在贫困线上的农户仍然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精准扶贫并未很好地落到实处。②农业供应链安全管理、信息收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着较高的不透明性,在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解决此类问题,大型的农户能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和透明化,但在农业供应链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农户的生产、土地的管理、种植的管理、农产品的仓储物流、分销管理、对农业种子农具的资金需求以及结算管理。互联网如何在这些环节发挥收集信息、建立信用的作用,成为农业供应链发展的关键。③电商农业供应链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基于电商平台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作为指引,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相关条例,拓宽农业资产可抵押范围,对于可以提供惠农贷款的企业或电商平台给予权威性的法律指引,对于跨省融资或者大额融资提供较为清晰的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5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未来发展建议

第12篇

作为全国农垦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大圹圩农场积极生产推广稻麦良种,为全国提供优质商品粮,并拥有“皖垦”牌稻麦良种,是“倮倮”牌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而提起农场的水稻育种事业,则不能不提到他――王龙平。

眼前的他,穿着淡蓝色衬衫,戴一副半黑框眼镜,身体壮实却透着书生气。健康的小麦色脸庞,仿佛诉说着他在农田中的日日夜夜。作为大圹圩农场水稻育种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只经历了三个暑夏,但他已是农场不可缺少的科技骨干力量。难得雨天,王龙平坐下来向记者讲述他的选择,他与稻圃之间的故事,诉说一名基层技术工作者对农场人文情怀的感激,以及对农场未来发展的期待。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脸上流露出工作中的满足与幸福。

在奋进中选择

王龙平是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人。他本科就读于安徽省科技学院,他原本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却被调剂到农学系。大一期间,以王龙平的成绩和在学校社团组织的优秀表现,他获得专业内转专业的机会。然而,一番考虑后,他坚持继续留在农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他屡获奖学金、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院系学生会副主席,同时也收获了爱情,这都让师兄弟羡慕不已。随后,王龙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将方向瞄准生物科技,继续探究生物学技术与农业育种的完美结合点。

研究生期间,他跟随导师做了许多有关水稻育种的课题,从材料配组、种植到后代材料的观察记录、选择和收获倾注了王龙平大量心血。他参与发表了《一组水稻卷叶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性状研究》、《江苏省“十五”前后主栽粳稻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等论文。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课题时,他将我国南方水稻第一大病害,纹枯病,作为研究课题,提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路无风无浪,他是旁人眼中努力与幸运的代言者。但是,他的选择却出乎众人所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毕业后,王龙平本可以去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杂交粳稻北方分中心等高级院所工作。然而,他从选择农学之初便已决定毕业之后回到安徽,为家乡水稻发展做一点事。他说:“我愿意在基层,一步一步积累,大圹圩农场的科研平台很好,这里的土地规模很适合做研究,薪水不是我主要考虑的因素。”

与王龙平既是同乡也是同学的女友也被他的真诚与勇气打动,辞掉了在江苏优厚待遇的工作,在王龙平来到农场4个月后,一起加入大圹圩农场皖东所。

回忆起当初的抉择,王龙平没有遗憾,但是他说到女友的付出时,稍作停顿,转而一字一句地说:“我那时对她说,‘虽然我现在不能给你什么,但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把你照顾得很好’。她也有事业心,但是为了我的梦想,和我一起来到了农场。”

从他的眼神,可以感受到一个“80后”的踏实和暖心,责任与自信。正是有王龙平这样千千万万放弃城市优厚待遇回到家乡、走进农场的大学生,才使农场的稻田泛着希望的金黄,一季一季,生生不息。

在竞争中创新

初到农场时,由于研究经验丰富,王龙平担任大圹圩农场(皖垦种业皖东所)水稻育种课题组组长。课题组除了两位成员负责实验室工作,稻田里的科技统筹则都是由王龙平负责。

在水稻试验田里,关于最开始的播种,王龙平每次要将7000到8000份材料运用到秧田中。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种植规格、不同的面积分配,都需要王龙平亲自带领职工去干。栽秧时,为了防止普通雇佣工人出错,王龙平和课题组成员按照每一份材料的要求标准亲自在秧田里排列栽种,晨曦起、戴月归。忙时,他们只有扒一口冷饭的功夫。等到稻苗生长季节,王龙平可以稍作歇息,但他还要做稻苗的观察、比较、记录和分析。

“干育种这行,要耐得住寂寞,不心浮气躁。这里远离都市的繁华,你得静得下心,每天都踏踏实实待在试验田里,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王龙平接着说:“新品种的选育从品种的配组到最后形成品种,一般需要7到8年时间,这其中包括3到4年稳定期、3到4年由省里、国家试验、审定。”为了缩短种子的稳定时间,大圹圩农场于2006年在海南建立育种试验基地。每年从12月份到次年4月底,王龙平则会到海南培育稻种。

2014年4月,正在海南试验基地的王龙平突发肾结石,大汗珠碾着小汗珠一个接一个滚落。因为结石比较大,王龙平还出现便血症状,当地医生建议立刻住院做手术。但当时正是海南收获季节,他之后要继续赶回安徽农场进行新一季的播种。他忍着痛,靠吃止疼药坚持到田里工作,直到回到安徽才做的手术。短短15天,壮实的他瘦了8斤。

辛苦之余,最让他欣慰与自豪的莫过于因为他的勤恳付出,农场水稻育种已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当时,大圹圩农场的水稻育种圃只有最基础的用来配组的资源圃,以及选种圃。王龙平一步步新增品比圃、病害鉴定圃,为农场新品种的研究及种质引进开辟了新渠道。

在四圃当中,品比圃工作量大而复杂。王龙平需要将120种材料按照国家的标准种植到不同区域,等到成熟后,需要人工收割、晾晒,再用脱粒机脱粒、称重、整理,一个周期大概需要持续30天。

第13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0.4 kV低压线路;降低损失;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107-01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用电要求。其中,0.4 kV低压线路便是改革的重要方面,0.4 kV低压线路主要包括变压器、导线、绝缘子、金具。利用电力系统获取电能并输送,随即将电能安全、可靠的输送到其他用电单位。0.4 kV低压线路是电能控制和传输的重中之重,必须要改变传统控制模式,从而降低线损,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

根据现实情况,为了降低0.4 kV低压线损,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

1 制定相应制度,重点提高全员素质

目前职员工在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培训、考核以及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大大降低线损率。

2 降损措施

2.1 合理选择导线线径以及变压器位置

建设和规划设计低压电网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完善置于片区负荷中心变压器。负荷发展状况需要将负荷大、线路短的台区,与相邻台区合并,将并且将其超出的部分予以科学合理的进行分解。避免变压器运行的不合理因素再次发生,并且彻底的根治。从而在确保电质量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

2.2 无功补偿

由于线路低压侧负荷分布不尽相同,要求电力企业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方式予以补偿,从而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负荷平衡

低压台区的一相负荷用户比例很大,容易发生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促使中性线中流过电流。在同样的用电条件下,将会带来线路损耗。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应该结合供电所的状况,完善配电变压器运行记录,并且定期测量三相负荷,避免发生平衡问题,同时确保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该问题。

2.4 计量装置

电力企业必须遵循国家的规章制度,发现淘汰的电能表要杜绝使用,并且积极推广电子式电能表的使用工作,有效提高计量表的精准性。与此同时,要求定期检测、测量低压电流互感器,确保互感器和表计得以正常应用。若存在隐患故障,应该立即对其予以处理。其他电力企业对变电站、供电所均需要班组对表计工,保证按月对抄表予以核实及对照。从而避免漏抄、估抄以及错抄等问题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确保线损统计真实性。

3 降损措施要点

3.1 指标控制

电力企业需要控制相关指标,并且将其作为管理的手段,扭转线损管理的被动局面。结合线损理论计算值以及历史线损统计值的因素,对低压线损率予以核定,分配线损指标于各个线路台区。

3.2 制定赏罚机制

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员工责任,并且实行赏罚机制。层层落实,按月兑现。避免员工的推工窝工的现象发生,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对于发生事故的员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惩罚,避免该问题再次发生,全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自律性。

3.3 定期分析线损

电力企业要定期和变电站的所长及科员进行实际线损分析。并且要求基层单位亦同步进行。通报相关线损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对其落实情况予以监督。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重点分析线损波动较大的台区,从而方便制定计划。

3.4 控制线损波动

电力企业的有关人员需要不定期检查供电所某线路台区。假如发现不真实情况,一经核实,需要将该台区的领导、班长以及负责人进行罚款。若问题性质较为恶劣,则要在全电力企业的范围内通报批评。假如超过3次,应该取消相关负责人的年底先进资格。台区收费和供电均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避免权利电、人情电以及关系电的发生。从而有效控制线损波动,降低线损率。

3.5 加强查窃电力度

如果查出片区电工监守自盗的问题,轻则罚款,重则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举报窃电后一经核实,要求给予举报者总额不高于5 000元人民币奖励。为了保证举报人的个人安全,需要保密举报人的隐私。从而加强查窃电力度,提高举报积极性。

3.6 勤巡视检查

①观察检查法。由于每条条线的运行情况运行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每月需要检查用户表计装置,并且确保不低于2次。耐心询问并且统计用户用电的设备增减情况。检查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有异常现象。检查计量装置以及接线部位是否有烧焦异味。观察封印等处是否存在变动。分析同期的用户负荷过,如果过大过小均不合理。

②电表检查法。对电表接线可靠性予以检查。观察表外壳是否存在有损伤。封印是否具有开启的痕迹。互感器进出线配置是否正确。

③接线检查。检查是否有错接、绕越的问题。是否有故意二次短接不计量问题。变化计数是否精准。

④电表检查。检查连片是否存在松动。磁铁是否存在无卡以及电流线不走表、更改接线、卡盘损坏等问题存在。确保仪表计量精准。

⑤互感器检查法。对互感器与实际负荷匹配性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接线正确,避免发生接触不良以及异味产生。

⑥计量分析法。将上月用电量予以对比。分析计量装置、导线截面的运行精准程度。控制季节性事故、人为责任等外力因素。勤于巡视检查,杜绝偷、漏、损现象。

该公司近年来采取多种方法,成功降低了低压线损。进而促使公司稳步发展。

4 结 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供电系统的设计开始向着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工厂用电量提高以及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怎样开展电力企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顺利开展电力企业工作,不仅对基建投资、电力运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值得广泛关注。

0.4 kV低压线路由变压器、导线、绝缘子、金具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构成,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力系统取得电能,并且输送,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各个用电单位。0.4 kV低压线路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枢纽,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进而降低线损,保证现代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海.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A].天津市电子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 集[C].2013.

[2] 时光,刘博,邹雪.承钢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冶金

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

[3] 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

[D].北京:中国海洋大学,2011.

[4] 李冬生.浅谈降低0.4 kV低压线损的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

第14篇

关键词 新世纪 资料室 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除校级图书馆外,各院系、教学部、研究所(室)也多建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用于存放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图书信息文献资料。这些院系资料室是本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独立与校级图书馆,直接由院系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院系资料室服务功能逐渐满足不了时展的需要。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为例,谈谈新世纪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

1 近期院系资料室的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简称农史室)特藏书库创立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胜利前夕。当时负责中山大学农学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梁家勉先生酷爱祖国农业历史研究,在到访中山大学生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教授的鼓励下,梁先生萌发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专藏室”的设想,并草拟了“简则”。1955年,为响应中央农业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在丁颖校长支持下,梁先生于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遗产特藏室”,1978年发展为研究室。特藏室及后来的研究室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农业文献的收集、典藏和研究,更标志华南地区农史研究建置化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几代农史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特藏书库已馆藏已达7万多册(其中古籍近4万册,里面不乏弥足珍贵的罕本和善本),形成以古农书馆藏为特色的世界古农书版本最多的中国农业历史文献收藏中心。1980年率先在国内招收农史研究生,2004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农史研究室会同学校其它专业教师,成功申报历史学专业,在农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历史系,形成历史学、历史学(文化旅游)两个本科招生方向。这时农史资料室也承担历史资料室的职责,文献信息的收集也从单一的农史情报资料,转向农史、历史和旅游类图书。2008年又组建了两个跨院系的研究中心,即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农史资料室的馆藏方向又进一步丰富。

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能否发挥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在很程度上取决于馆藏能否形成特色。馆藏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下面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文献资料收集,突出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上世纪80年代华农大8个部级研究室之一。特藏室成立之时就组建了特藏书库,里面收藏了大量中国农业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有的非常不易获取。它们包括建国前后从全国各地采购了3万多册的线装古籍,国内外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罕见农史类文献,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赠送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资料,教师出国访问考察带回来的资料,各种学术会议的论文和院系教师撰写的论著、学生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按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不间断地定购相关的图书、杂志、期刊、工具书,从而使资料室的藏书结构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以保证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2)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在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树立新的收藏观念,建立现代的资源收藏体系。既要搞好传统文本文献的收集,又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等虚拟文献的建设。近年农史资料室根据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购置了大批电子文献,如《文渊格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等。这些大型电子资源,大大提搞了文献检索效率。此外,还加强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交流,推动校图书馆购买“读秀”、“超星”、“CNKI”等电子资源的使用。

(3)采取数字化管理提高借阅效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由传统资料室向现代资料室转变,就是必须对文献录入、检索和管理实现数字化。为此,农史资料室不仅配备电脑、网络、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等现代化图书管理设备,而且还把多达7万册的馆藏图书信息已全部录入学校图书管理管理系统。使图书的录入、检索、借阅和管理均可通过电脑完成。这不但大大提高了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而且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精准高效。

2 为实践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方式

(1)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当今时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加上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进一步增剧了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难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参与本院科研项目工作中,准确了解课题组、重点学科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作出处理,调整服务内容和方法。这样,提高资料室的服务层次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料员的业务能力。

(2)配合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教学服务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重要功能之一。农史资料室经过30余年建设目前,已达一定的规模。馆藏总量近7万册,其中古籍藏量3.8万册。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院学生已达 1600 多人(其中本科生 1600 人,研究生 49 人),并且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文科学院,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资料、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大。农史资料室为配合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如,为实践教学需要提供教学展示器具、为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供教学场所、为丰富学生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提供资源来源等。目前需借助资料室开展的课程有:方法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农业历史文献学等。

3 院系资料室未来发展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比较早,在采编、借阅、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较为成熟,图书的借还、检索均可通过电脑操作完成,方便快捷。图书馆的方便快捷,让读者对传统院系资料室的服务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图书馆成熟经验,加快资料室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1 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协调配合力度

(1)图书馆应参与院系资料室业务管理。大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未纳入到校级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实现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院系管理。院系是一个学术机构,缺乏指导图书情报专业业务能力。正是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指导资料室图书管理规范化欠缺。因此,应理顺院系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双重领导的隶属关系,以便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图书馆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相结合,主要从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各业务流程、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应用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对院系资料员进行全面培训。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把分散在各院系的资料室连接成一个相互协助、开放的有机整体,使资料室成为图书馆隶属下的一个专业书库。

(2)实现文献统一订购、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院系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表现在馆藏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博、专、深的专业书刊和与本学科相关的书刊、各种工具书等,这也是资料室不同于学校图书馆的主要区别之一。然而,院系资料室经费长期严重不足,使得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充实和及时更新,馆藏特色难以较好地维持下去,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由于协调工作欠缺,一方面,图书馆和资料室在图书购置方面经常出现重复订购、浪费资金;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科研必需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力的文献资料往往因经费不足无法订购。因此在购置图书时,要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沟通,明确各自的收藏范围和重点,形成一个既密切联系又合理分工的协作信息系统。避免重复采购,保证学校图书馆“大而全”、院系资料室“小而精”,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3.2 深化资料室管理人员职业化教育

(1)聘用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工作人员。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系的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资料室工作人员应懂得并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本院系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教师所任课程及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检索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参与一定的文献的整理和开放。因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订购资料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合理使用资金,又使藏书更突出专业特色,利用价值更高。这也是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知识。资料员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料室服务质量的高低。新世纪下,除要求资料员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必须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料员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之能够做到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下对图书进行编目、借书和还书;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相关外部设备;掌握信息存贮及信息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及检索等。

第15篇

[关键词]硫氰酸盐 硫酸-硫脲法 钼

[中图分类号] O657.9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68-1

0前言

钼,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钼是一种过渡元素,极易改变其氧化状态,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和氢氟酸不起反应,在空气中不易变化,可与铝、铜、铁等制成合金为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元素符号MO。

钼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其中的大部分是以工业氧化钼压块后直接用于炼钢或铸铁,少部分熔炼成钼铁后再用于炼钢。低合金钢中的钼含量不大于1%,但这方面的消费却占钼总消费量的50%左右。不锈钢中加入钼,能改善钢的耐腐蚀性。在铸铁中加入钼,能提高铁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含钼18%的镍基超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低和热胀系数小等特性,用于制造航空和航天的各种高温部件。金属钼在电子管、晶体管和整流器等电子器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氧化钼和钼酸盐是化学和石油工业中的优良催化剂。二硫化钼是一种重要的剂,用于航天和机械工业部门。除此之外,二硫化钼因其独特的抗硫性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催化一氧化碳加氢制取醇类物质,是很有前景的C1化学催化剂。钼是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农业上用作微量元素化肥。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条件

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50 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仪器工作参数:波长类型 点,列名 WL460,波长 460nm,公式 固定波长,曲线次数 1次,样品重复 1次

1.2试剂

(1)过氧化钠:分析纯;(2)无水乙醇:工业纯;(3)硫酸:1+1;(4)硫酸铜:2%;(5)硫脲:10%;(6)硫氰酸钾:25%;(7)酚酞指示剂:0.5%。

1.3分析方法

称取0.1g~0.5g(精准至0.0001)试样,置于30mL刚玉坩埚中,加入2g Na2O2(2.2.1)用玻璃棒搅匀,覆盖1g Na2O2(2.2.1),将坩埚置于已升温至600℃的高温炉中,升温至650℃熔融10min,至熔融物刚呈全熔状态,取出,稍冷放入250mL烧杯中,用50mL热水提取,并用热水洗脱坩埚,将溶液加热微沸1min,如有绿色锰酸根,可加入3滴无水乙醇(2.2.2)还原,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以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干过滤(或静置过夜),吸取澄清溶液10mL于50mL比色管中,加酚酞指示剂(2.2.7)1滴,滴加硫酸(2.2.3)至无色并过量9mL,冷却后,加硫酸铜溶液(2.2.4)2mL、硫脲溶液(2.2.5)10mL,摇匀,放置5min后,准确加入硫氰酸钾溶液(2.2.6)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后按所选定的条件上机测试。

1.4标准曲线的配制

在9% 硫酸的介质中,配制标准曲线0 0.2 0.4 1.0 2.0ug/mL

1.5测定

测定标准曲线,观察相关系数,然后对样品进行测定,完毕后打印出结果。

2结果与讨论

2.1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回归方程

2.2相对标准偏差

通过对国家标准物质GBW07241的测定得到如下数据,算出相对标准偏差:

2.3方法准确度

为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分别向原液GBW07241中加入10 ug/g,20 ug/g,30ug/g标准MO量,按选定的方法进行标准加入法回收测定,结果列于表3。

3总结

本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为93.33%~109.5%,相对标准偏差1.18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08,线性方程y=0.11639x-0.00395,准确性好,适合矿物中钼的测定。

参考文献

[1]汤成兰,王兆存,刘景华.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钼铁中钼.[期刊论文].冶金分析2007(11).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7.11.021.

[2]期刊论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钼矿样品及矿渣中钼的含量.黄山学院学报.20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