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英语老师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激励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然而,高职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师、生相互抱怨的情况。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成绩提高不大。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以学技术为主,至于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甚至还抱怨教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此,提出一些有关英语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激励策略应用的理论依据
1、学习态度
心理学家D.Brown认为态度像人类情感的所有方面一样,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并FL受人类经验中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人的自我感觉,以及对别人和事物的感性认识。态度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学习者都能因积极的态度而受益,因消极的态度而受损。D.Brown得出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结论是,消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2、学习动力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动力是激发人们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力。著名学习动力研究者Gardner曾用下列公式表述动力的成分:动力=努力十目标十态度。
按照传统的观点,心理学家将学习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大类。内在动力理论认为,学习的愿望是内在动力之源,具有内在动力的人自由地从事他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学习完全出于自愿,而不指望报偿。外在动力理论则认为,具有外在动力的人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而是注重学习活动产生的某些功利后果,即得到某种报偿。研究者认为,学习动力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D.Brown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当学习者缺乏内在动力时,语言教师应怎样去给他们以外在动力。这就暗示了学习动力不仅仅是自发的而月是可以培养的。Gardner,Lambert等专家指出,态度和动力往往被归结一组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共同产生影响。可见,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成败。
二、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学习态度、学习经历等。外部因素主要指教师、教学方法、学习环境、教学管理体制及社会环境等。
1、内部因素
一是学习态度。态度包括这样几种成分:认识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心。高职学生对学习外语的目的认识不够,因而学习外语的信心不足;情感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有的学生因与教师关系相处不融洽而不喜欢该课程,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对学习外语持消极态度。
二是学习经历。个人学习经历主要指个人过去的学习成功与否,它对学习动机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一个人过去的外语学习成绩很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那么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强大的动力。当一个人过去的学习成绩较差,那他就会缺乏自信心,对外语产生厌恶情绪,无法激起学习外语的兴趣,学习动机大大减弱。总之,不同的学习经历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2、外部因素
一是教师。有研究表明,具有下列品质的教师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工作积极负责、乐于奉献;教学方法新颖,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信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课堂生动有趣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二是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当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不适合教学情况时,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就会减弱。当教师根据情况,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增强。
只是学习环境。一方面指具体环境,即教室里的具体教学设备等。例如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等。另一方面指课堂学习氛围,或者说班风。一个班级具有优良的班风,学生之间既有竞争意识也有合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同学友好相处,关系和谐,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成功。
四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一些高职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实用技术,英语不是主要课程,再加上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之中学要宽松一些,学生心理无法形成压力,不能控制好自己,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最终导致外语学习失败。
五是社会环境。语言存在于社会环境中,语言同社会在好多方面都是密切相连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不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产生不同影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对外交往多,需要外语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这一地区经济落后,很少同外国人打交道,学好外语也用不上,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无法保持很强的学习动力。
三、激励策略的应用
1、帮助学生确定和完成外语学习的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是激发语言学习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学习中,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实际,这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外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并督促学生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2、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要接纳和关心学生,要注重与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沟通,起到表率作用。师生之间不仅要保持宽松的学术关系,而目要建立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平等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3、创设良好的外语课堂教学环境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至置身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明确,任务难易适度。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过高,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要自然,注重语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在交际过程中不要怕出错;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活动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一白由度培养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教师则以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环境更接近真实生活环境。
本文作者:辛朋涛工作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间的关系并非总是趋近一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后现代场域下,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实然”与“应然”间是一种贴近性均衡,内、外力的作用指向于人的充分发展。在不完全以人为本的专断条件下,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实然”与“应然”间则多呈背离形态,教师所受内、外力的作用甚至有悖于职业诉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的背离也有其力学原理:外部主要缘起于习得性无助,内部则受困于动力的式微。外部:习得无助外部习得无助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态,其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且相当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帮助。如果无法从外部获助,教师就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进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努力。教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的习得无助主要体现为引导机制引领不够、教师互助开展艰难。一是引导机制。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员对辖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评估。校长同样肩负指导和引领教师的重任。唯有成为教师的教师,“人们称之为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的东西,才会在你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新的境界”[3]465。然而,随着“外行”入主教育,学校校长由“外行”出任已不是个案,他们把学校当企业经营,热衷于制造表象效应,教育督导就愈发显示出“指导不足”的病症。督导者更多关注教师外在行为的约束,很少注意教师个人内在品质的修炼和培育,而教师只能在建构教学知识过程中扮演一个沉默的客体的角色,无法享有合法的知识创造空间和地位。不可否认,部分教育行政领导也曾是教师“出身”,但因教学与管理分属不同的社会艺术,教学能手未必是管理行家,这样,一线教师走上领导岗位后就不乏因循守旧的情形。在业务指导上,他们更多是从旧经验中寻找启示。另外,一些教师走上领导岗位后疏于钻研业务已是不争事实,这样,在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时,他们就无法因势利导,提出中肯意见,从而把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推向孤立无援的困境中。二是互助机制。同伴互助是教师赖以创造的支架之一。当代社会,教师群体的共同利益使人与人之间必须构成以积极的互动关系为经纬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少有人能不依赖同伴的支持而得以独自发展。美国学者肖恩(B.Showers)和乔伊斯(B.Joyce)开展的研究发现,让教师组成小型的同伴互助小组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善,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拥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师比那些独自工作的教师更容易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提供的教师评价而言,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我教学行为。[5]但统计显示,为了维持专业优势,62.0%的教师表示不会轻易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共享。[6]身处“排名”“奖惩”等竞争氛围中,教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难以完全脱离个人利益的考虑而真诚互助,因为互助意味着“优势”教师要牺牲部分物质或精神利益。由于教师并不从观念上认同这种安排,当互助合作时,优势教师就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内部:动力式微内部动力式微是指教师遇到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所表现出的信心涣散、态度消极的心理倾向。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教师职业的伟大不断激励入职者探求未知的问题域,从而改造和完善自己的行为。但必须看到,在外部功利主义、习得无助的影响下,加之教师认识的局限性,教师的创造内驱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教师不再追求对教育精深的分析、研究,而是随波逐流,墨守成规。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专业自信不足。不少教师虽然教了多年书,但每当上公开课时,就显得语无伦次,不知所措;对于课堂偶发事件,要么无限放大,要么置之度外;对于因材施教,更是苦无良策。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专业自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在2008年河南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培训者试图以魏书生、刘永宽等特级教师作为参训学员的榜样,但近100位参训学员中约97%的人认为“魏书生等名师高不可攀”。魏书生、刘永宽仅为高中文化,而参训教师60%以上已获大专及以上学历,这怎会高不可攀?没有来由的自信是一种自负;没有来由的不自信则是一种自卑。2009年初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要求各州通过激励资金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的专业自信。[5]这些旨在提升教师专业自信的努力,在本土化视域下,也可为我国同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二是事业忠诚不强。论及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很多人认为这是套话、空话。一些教师想要的是:通过一、二次的培训,从专家那里拿来“短”“平”“快”的技巧,而不想精心劳作,更不想保持永恒的忠诚与责任。例如,被告知“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注意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积累训练”,教师会感叹:“这是多么麻烦呀!”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凡在教师职业中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以教育为己任。许多人“看空”的忠诚与责任,在名师身上无不具体而实在。魏书生是一个离开教书就无法生活的人,即使升任教委主任,他依然承担一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固然教学有法,但“法”外仍须教师的不懈努力。对于名师来说,忠诚与责任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他们行动的准则与指南。能否履行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换言之,欲成名师,赋予教师工作以创造性和价值,必须落实工作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在外部“习得无助”和内部“张力式微”的合力下,教师会发生“伤身”性形变,而且易引发职业倦怠和前进的“抑制”。为此,无论是从保护教师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出发,都必须对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的背离作出调适,这需要领导示范、教师自觉、同伴合作三方面的努力。领导示范领导示范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信心示范。“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3]465领导要敢为教师之先,给教师以信心示范。领导的信心示范主要包括对行为难度的外在认知、情绪和意识三个方面所起到的表率作用。第二,行为示范。没有榜样,教师便难以知晓“如何创造”。领导的行为示范通常要经过“发现问题”“探讨原因”“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四个环节。领导的行为示范即是无声的命令,它自始至终发挥着引领教师前进方向的职能。第三,近身指导。领导需向参与的教师提供反馈,告知其行为表现程度,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应该坚持,这些都应作出说明。第四,应用规划。领导要设立改进目标,明确可应用关键行为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并让参与者做好面对可能阻止他们应用关键行为的环境因素的准备。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参与者之间还要定期沟通,讨论应用关键行为的经验与教训。教师自觉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3]507教师要自觉将研究思考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一要自觉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我们不断地从理论上强调因材施教的价值,倡导教育实践者践行这一原则,也形成了因材施教的诸多经验和有效形式(如小组教学),但在实践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策略,则没有明确的规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细加揣摩,结合实际加以创造。二要自觉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运用限域,要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整合,既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甩手不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用教法要根据实际统一酌虑。三要自觉提升教学机智的运用技巧。恰当运用教育机智,离不开情绪自控力、敏锐判断力和随机应变力三种核心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言行不能吻合教师的思维模式时,教师需用智慧去分辨,用知识和经验去化解,用“情绪自控力、敏锐的判断力、随机应变力”去应对。唯有如此,才能因势利导,化“意外”为契机,推动教学稳步前进。四要自觉建构立体化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非理。现代课堂仅靠浮浅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储存应立体化,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多种知识经验间建立了丰富联系,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广泛迁移。同伴合作同伴合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模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同伴合作中,教师不仅从自身的反思性实践中得到学习,而且教师在相互尊重各自观点的同时取长补短。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交流,包括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研讨论。信息交流指通过信息会、读书汇报会交流自己获得的重要信息;经验共享主要指举行经验总结会,互通教学得失;教研讨论一般是教师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看法。二是协作。协作是指教师共同完成某项研究任务,在协作中,既有共同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集体备课、听课和评价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反思的最主要实践,是学校促进教学的有效内部组织形式。三是帮助。帮助是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言传身教,帮助教学能力急需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环境的要求。教师合作对象由教师自选或由学校安排,既可以是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跨年级、跨学科组合,其层次可以涉及新教师、老教师,也可把校外的专家作为同伴进行合作。教师的劳动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这不但是教师灵活、独特地行使职业权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被他人赞誉而引以为荣的重要所在。教师永远是在创造中成长和发展的,因为创造是伴随人始终的不可缺少的品性。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基于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理念,政府需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研究制定适当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老年产业化建设,并加强国际合作;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改进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等,实现世界城市环境、经济、社会与人口的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世界城市 人口老龄化 生态和谐 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的内涵及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而国际化职能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等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即纽约、伦敦、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一些观点认为还包括亚洲的大城市,如香港、北京、新加坡和上海。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即世界城市的13项指标: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相当大的人口;重要的国际机场;先进的交通系统;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西方城市要设有国际文化和社区;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讯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但由于各个世界城市自身制度、文化结构的差异,以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职能分工的差异,世界城市在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或差异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北京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随之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
上海在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大都市,并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成为联系世界又服务全国的枢纽、国内外资源配置中心、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信息交换和生成中枢,达到高度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水平。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标志为: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具备开放统一、竞争有序、诚信运作的市场体系,市场运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成为国际上交易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交换频繁,信息辐射明显,经济与社会运行的信息化程度高,经济信息高度发育;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监督、市场依法运行,具备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法治环境,即成为国际领先的法治城市。2011-2020年是世博会后期效应全面释放的阶段,也是上海全面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以其出色的应对行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力量。这有力地提升了北京、上海作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级,从而为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提供了机遇。
中国建设世界城市遭遇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资料显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重庆等。其中,上海老年人口比例18.48%,位居全国第一,北京的老龄人口占13.66%,居全国第四。
(一)北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老年人口现状和人口老龄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老龄化程度高出全国总体水平;城乡之间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步;老年家庭空巢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北京市老龄化的速度。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阶段是2000-201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3%,总抚养比将不会超过50%(国际上多以50%作为衡量抚养比高低的标准)。第二阶段是2015-2035年左右,是人口老龄化的成熟阶段,老龄化达到中度水平。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预计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总数增长近一倍,由2015年的280万左右上升到2035年550万左右,总人口抚养比从50%左右上升到65%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预计从2015年38万上升到2040年的75万。这意味着北京市的“人口红利期”已结束,开始步入“人口亏损期”。第三阶段是2035年以后,是人口老龄化的稳定阶段。老年人口总量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向稳定,可这一阶段老龄化程度达到重度水平,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重将接近20%。这一时期北京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亏损”效应显著。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趋势
人口老龄化正日益成为上海加速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早在1979年,上海就在中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30年多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目前上海人口预期寿命已达81.28岁。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为老龄人口总量大、程度高。截至2008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300万,占户籍人口将近22%,老龄人口的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与全国相比,上海老龄化发展速度快,2005年到2008年间,以平均每年新增10万老年人的速度发展。
据2002-2050年的预测资料显示,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在这10来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可以控制在1400万人以内,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01年的246.61万人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325.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将从2001年的18.58%上升到2010年的23.29%。第二阶段2011-2030年,为迅猛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户籍总人口始终在1400万人左右徘徊,但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至2030年将猛增到561.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78万人,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指数高达40.28%。期望寿命男性为79.13岁,女性为83.41岁,均比2001年增长2岁。80岁及其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101.30万人,比2001年的33.95万人增长了将近3倍。这一时期,上海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将为世界之罕见。第三阶段2031-2050年,为缓慢增长期。这20年间,上海的户籍老年人口开始出现连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13万人,但仍保持在500万人左右。由于上一阶段后期人口出生率出现连年持续的负增长,而老龄化指数却居高不下,还略有上升,为41.63%。这一时期上海的常住老年人口却还在逐年增加,峰值在2042年,达到740万人,从2043年才开始出现少量的减少,老龄化指数最高值为41.94%,这是上海老龄化的峰顶。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加大,社会积累下降,劳动资源率(劳动力资源量与总人口之比)下降。上海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人口对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增加。1986年,上海市老年负担系数为21.3%,1990年上升到24.5%,2000年上升为29.6%,每3.4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到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将增加到37.6%,到2030年增加的幅度更大,将达到87.7%,即每1.2个劳动力要负担一个老人。1996年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857万,占总人口的68%,到2025年绝对数下降到792万,劳动资源率下降10个百分点。随之带来社会消费结构、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宏观方面由于老年人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闲暇活动、文化教育、居住环境、乃至法律法规等等,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微观方面主要是家庭结构变化,特别是家庭小型化和家庭功能削弱,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挑战,要求社会增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福利设施和公共场所,同时老人瞻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乃至住房等问题都将日益突出。
第三,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城市的医疗保健事业带来影响。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消耗高;残疾、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加,老年人医疗费负担重;老年慢性病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
人口老龄化与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应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统一。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看,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实现适度人口目标所必需的。老龄化的不同阶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也就是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如果有效利用初始阶段的红利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也可以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反之,如果不能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机会,没有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就可能使人口老龄化的重度阶段“人口亏损期”的负面影响倍增,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通过协调一切积极因素,在人口老龄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能够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到21世纪前几十年中的某年,在人类历史上,将会第一次出现各国绝大多数男人、女人和儿童居住在城市之中的现象”,“世界城市必须是可持续的、具有效率的、安全的、健康的、具有人性的”。对应于城市公共事务的三大领域,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的基本准则可以归纳为经济、公平、生态。这意味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治理,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城市引向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友好的状态(诸大建,2004)。我国上海和北京已经确立了建设成为21世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目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框架下,世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高速度、高质量、高人本”。即高速度――保持长时期、低代价的经济增长;高质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高人本化――提高大都市的生活质量。这三个方面都给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世界城市建设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策略
为应对世界城市建设中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为政策选择提供建议思路。
(一)大力发展老年社会公共服务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政府日益强调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城市中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最有代表性的是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近年来虽然已经在局部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但与国外发达城市的社区相比,总体而言,社区服务及功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社区的公共服务要达到国际化标准,还需要城市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用国际标准来建社区,尤其是社区医疗体系必须逐步壮大,让老年人真正在“居家养老”的政策思路下,依靠社区实现养老。
(二)研究制定适当的世界城市人口政策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和人力资源与国际上比较存在明显滞后。北京、上海在人口分布密度处于高度不均衡状态。上海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黄浦、卢湾、静安、南市等区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3-5万人;而城市郊区却人口稀少,有的每平方公里只有几百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北京、上海与国际城市相比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海目前在试点有条件地适用计划生育政策,以调整人口结构。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建设世界城市,城市应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一方面需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填补年轻劳动力的不足,分担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外来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和措施,合理有序地引进需要的劳动力资源。与此同时,对外来人口一视同仁,逐渐打破限制,不仅使外来人口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还要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医疗保障。
(三)积极推进世界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
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老年人口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初步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老年服务体系,完善居家服务,并鼓励社会机构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并倡导更充实的志愿服务。
(四)加快开发老年产业并加强国际合作
老年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等多种行业。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老龄服务和产品具有很强的实力,并且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在我国发展。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
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限延长。因此,可以积极挖掘这一资源,采取各种形式,给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一个适宜的平台,使之既可以减轻由老年人口增多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也提升了世界城市中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营造良好的大都市市民参与型的政策生态打下基础。
(六)科学布局城市老年人居住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标准贯彻落实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城市定位就不仅意味着城市是国家的城市、国际的城市、文化的城市,也是宜居的城市。宜居城市是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中,如何尽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医疗设施、殡葬设施、保障性住房、地震避难场所等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生活的规划。人口老龄化不仅是本身的变化,也是养老模式、住房需求的变化。居住是人类赖以生存满足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受到社会生活、经济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随着世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居住观念,加上老年人自身生理上、经济上、社会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大城市老人对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意味着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建筑物要实施无障碍设计、可移动性以及安全性、舒适性,还要能弥补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老人居室要具有私密性;老人居住方式应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近年来北京、上海,相继兴建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年公寓。它是供健康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一般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或者由有经济来源的老人集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属于公益性质的住宅,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选择住房等级和服务档次。这种设备齐全、功能良好、符合老人安享晚年需要的老年公寓,其示范效应已在北京、上海受到老年群众和家庭的欢迎。它像家庭一样,有适合老人独立居住的单人住宅,带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厕所等。其设施考虑到老年人的方便、舒适、安全。比如有防滑地面、防跌扶手、坐式便器、紧急呼救装置等。公寓内应有各种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设施,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和医疗人员。老人住进公寓就如同住在家里一样,所不同的是,这里有服务人员提供所需的一切社会服务项目。老年公寓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来设计、修建。各年龄段的老年人衰老程度不同、健康状况不一样,对住宅的居住条件和服务要求也不同,相应地把老年居住区分成几类,比如:生理和生活能力完全自理的、半自理的、护理的、特别护理的等。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还应继续扩大建设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干休所等福利设施,除收养社会孤老外,也开始向社会开放,并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老年人的养老心理和多层次的需求。
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优越、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考虑邻近有无可利用的城市公用设施,如商业网点、交通站点、活动中心、公园绿地及宗教活动设施等。还应考虑环境安全,如增设老年人步行通道等。有利开发利用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进老年社区的有效利用和发展。
改进老年人住宅无障碍化设计。城市老人居住问题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而日益突出。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有限,因而在研究和设计老人住宅时,应从普通住宅设计着手,强调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建造费用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老人在居住方面的特殊需要,同时考虑到住宅本身的通用性和功能的兼容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郁著.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启宇著.谋划中国的世界城市――面向21世纪中叶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能力,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他们学以致用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教好学生的英语口语,并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学生英语口语弱的原因。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什么因素决定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他的交际水平高还是低?这些由下面的因素决定:他是否能说出准确的句子,是否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是否能在一定的环境下准确地利用语言知识。现在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相对较弱,简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国的学生在一个汉语的环境里学习英语,环境的缺乏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起到了一个负面的效应。事实上,听和说对于语言的交流都至关重要,听即是说,说即是听,两者不可分割。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们没有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习惯,而是仅凭单纯的努力,很难有好的效果。科技论文,口语教学。科技论文,口语教学。
1.2方言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英语同样也具有地方特色,这其实也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英语教育有关,大部分基础英语教育的老师由于轻口语重语法忽视了学生在讲英语这一能力上的培养。因此,这样的学生,即使语法掌握得很扎实,也还不能和外国人交流。小到单词、音标,大到句子、段落,都受到他们方言的影响,而说不标准。
1.3口语训练中的心理障碍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尽管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勇敢地说出来,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这种惧怕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畅的表达。其实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很渴望有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基础较差,或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怕发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而被人嘲笑,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沉默是金,以至于把口语练习看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些对口语练习都是不利的,毫无疑问会影响他们口语能力的提高。
1.4不恰当的语速
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候,有的英语老师往往只注重自身的说话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语速过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说话速度,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他们会容易放弃英语,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简便、最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英语老师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老师,而且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的鼓励者、组织者和帮助者。
2.1坚持做“Free Talk”
“FreeTalk”是最常用的方式,同时他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方式。英语老师可以在学生不同的水平阶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初学者,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每天做一些简单的会话,久而久之,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话,使学习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一阶段之后,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老师可以适当提高一下“Free Talk”的难度,摘要求学生提前做准备,对于不熟悉的单词,学生可以查阅字典和相关材料,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
2.2设置语言环境
学生常机械地背诵课文,而且他们进行会话的时候往往不能灵活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点。为避免这种现象,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做“role play”的表演,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和处于被发问状态自主地投入到语言交际环境中。科技论文,口语教学。可以根据课文需要,适当安排些与所学内容相关并能激发学生“说”的话题,学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可围坐一圈,也可分组进行,甚至可让学生在各小组间相互走动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放松,在此宽松的情境下,学生可以做到畅所欲言。
2.3提供素材
在练习口语的时候,英语老师可以运用一种教学模式——“story Telling”。在上课之前,老师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关键词、短语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练习。
2.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如英文原声影碟、观看原版英文影片等,让他们养成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所听到且理解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并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 接受和输出信息,逐步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2.5帮助学生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老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讲英语,即使他们出现错误,老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采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调节胆怯的心理,比如大声朗读、模仿英语磁带的发音,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些,他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
2.6找出热点话题,使用肢体语言
在口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找一些热点话题,比如说流行歌曲、青少年问题、WTO、环境保护等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英语老师要甘当“绿叶”,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同时老师也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比如说可以用微笑表示赞赏,点头表示愿意,摇头表示否定。科技论文,口语教学。
2.7提高教师的素质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英语教师对自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词汇、发音、语调、语速等各方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应使用简洁的语言,避免重复。
3.成功的英语口语培训标准
3.1学生是否能够流利地用英语交谈
显而易见,学生如果能够做到流利地利用英语进行交谈,英语口语的训练肯定是成功的。科技论文,口语教学。
3.2学生参与的程度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否自始至终参加这一活动,二是是否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安排不同的活动。
3.3他们使用的表达方式能否用于日常交流
学生在口语训练时候使用的表达方式要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中国式英语。
总之,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除了学生的个体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正确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科技论文,口语教学。广大外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把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杨玉林崔希智《英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论》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4
在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还应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是,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的语篇形式少,内容匮乏
所谓语篇,主要指的是语言以特殊内部意义结构连接起来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以及描写文等均归纳为学术语篇。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材中大量文章类型都是学术性语篇,即使一些实用性语篇,也是经过改造之后的语篇,缺乏内容和语言的真实性。所以,议论文和说明文无法向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情景对话,文章中的情境内容不贴近生活,缺乏真实性,再加上阅读文章时,大多数是书面语,并且语篇形式过于单一,所以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语用能力低,课堂教学效率差。
2、英语老师语用知识水平较低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不仅对教师语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是大专、专科以及本科学历,自身的语用知识水平较低。由于学制较短,无法开设很多课程,再加上自身汉英文化修养和深厚语言功底的缺乏,在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此外,由于大多数英语老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内容以知识理解为主,对语言内在结构的讨论较多,基本上不会涉及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没有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较差。
3、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
基础知识差也是导致学生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初中英语老师而言,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尤其是与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相关的语用知识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讲解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基本含义,使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讲解一些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语用含义,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这些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语用知识综合起来,并建立一个相应的语料库,让学生可以经常回顾一下。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情景对话,从而有效提高语用能力。
(2)丰富阅读语篇类型,丰富阅读资源
对于初中英语老师而言,在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课堂教学方案,尽可能向学生提供较多的阅读资源和语篇形式。参考书和教材并不是阅读资源的唯一来源,初中英语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尽量扩展阅读资源,对庞大的网络媒体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且贴近生活的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监督作用下,开展英语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查找资料,选择合适的阅读语篇类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尤其是在英语网络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查找资料、搜集合适的语篇类型,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进一步扩展阅读语篇类型,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形式。此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老师还应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让学生通过小组对话的形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实现语用能力的提高。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科研现状;教学水平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人才专门从事技术、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此也刺激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职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英语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究能力,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来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竭尽所能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老师还应该努力提高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可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很多的英语老师不愿意去搞科学研究,有的甚至是不会搞科研。笔者就我省的高职学院英语老师的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1. 调查目的。本次总共对117名高职英语老师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了他们近三年来科研成果,了解他们对科研的认识,进行科学研究采取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搞科研的时间等,通过这个调查弄清楚了高职英语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这次的调查分析可以为以后的高职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 调查对象。这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省某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教师以及学校中的科研处领导。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所采取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发出科研情况调查表10份,收回科研调查表10份,每一份调查表可以填写15个人,调查的题型全为选择题,本次发出科研成果调查表10份,回收10份,同样每份可以填写15个人,题型为选择题,此次调查的117名教师都完整的填写了问卷,采取电话进行访谈或者是当面进行访谈的教师为42人,采访的科研处领导是3人。
二、调查结果
1. 态度不够端正。当下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科学研究态度不够端正,不想搞科研,在他们心中科研和他们没有关系,认为应该以教学为主,就算是进行科研也是一时兴起,很多教师进行科研是因为要评职称,一大部分教师没有对科研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是自觉地去搞科研而是被迫去搞。
2. 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科研能力不高。在学校当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这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前提。教师想要拥有足够强的科研能力,则必须在某个学科当中拥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这些学科当中应该包括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和教育科研等。就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师的水平而言,大多数的教师都拥有比较扎实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等基础,缺少的是语言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国内外最新的语言教学研究成果不甚了解,有一些高职老师不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不注重和科研相关性比较大的人文学科理论,整体素质比较弱,这对于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同时,大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不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不懂得科研研究方法,就算是有一部分教师有很强的科研愿望,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正式接触科研时却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进行选题,如何去搜集资料。
3. 教学任务多,缺少科研时间。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扩招,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笔者所在的院校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每周的课时都在14~l8课时之间,有的老师甚至还达到了20课时以上。这样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当中,每天都是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没有时间将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对于科研工作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可行性建议
1. 创造科研条件。学校应该给英语教师提供可以重新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学历,如考取研究生或者是博士,在职进修,甚至是脱产进修。距离较近的几个学校可联合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导班,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的教师进行培训,充实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结构。与此同时,应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派他们到其他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其他教师的科研经验,多听取名师的教诲。学校在经费上要向科研倾斜,解决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经费问题,努力做到专款专用,提升学校的科研硬件水平。
2. 培养学术带头人。学校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努力在高职英语教师当中培养出若干的学术带头人。有了学术带头人以后,这些人就会带动其他老师进行科研,这样就会起到示范的效应,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攻破难关,从而能够在科研上取得很好的成绩。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科研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也不断的增加,对一个课题的研究通常是要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孤军作战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也不适应现在的科学研究,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 促进教研整合。当下,大多数的院校在对科研水平进行评价的时候,就是看的数量,看是不是发表的核心期刊,可是有许多论文虽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对于科研和教学都不具有很大的意义,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像这样的论文是不应该算作优秀的;相反,从实际出发,对本职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促进了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的论文,就算是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校也应该给予肯定和奖励。
高职英语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英语水平的高低。虽然科研经过十分的痛苦和艰辛,但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豫. 高职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州大学学报,2009(5).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师素质
一、大学英语课改中教师必备的素质
1.深刻体会和领悟大学英语的课改目标
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学课程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改革教学目标,由此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及手段也才能随之而变。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需适时的进行改变,从重视阅读能力向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转变。不仅保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锻炼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开口讲英语。
但在英语教学中,一些老师的思想较为传统,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接受与实施并不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身为英语教师一定要积极接受利于教学、利于人才培养及利于社会发展的教学举措。
由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刻地领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有效的提高他们在工作与社会生活交流中的口头英语与书面英语的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2.深厚的专业素养与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影响之下,不再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受更多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中担任着指导、组织及协调的作用。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身后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练的掌握与英语学科相关的知识。
站在专业素养的角度,大学英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应用等,同时教师也要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及反应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中,模仿属于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英语教师理所当然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换言之也就是教学的质量。
对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不断的补充知识,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保证。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社会中教师属于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劳动成果并不由教师个体自身来反映,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表现。在众多学生之中,大学生又属于一个极特殊的教学对象。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怀有远大梦想,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同时这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基础很重要,而且其也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大学生存在英语基础差,对专业课不重视,在主观上对厌学,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付出耐心与责任心为学生补习基础知识,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付出,受到其对教学事业的热爱程度影响。此外,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决定了其对教学事业的心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时刻提醒自己热爱教学,始终保持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
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1.教师做好自身的学习
首先,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特别是大学英语老师更应该把钻研英语专业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知识,还要锻炼较强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教师要锻炼出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学生的基础教育。
其次,教师要不断对相关知识补充和学习。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元化,也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需拥有一种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老师除了可以借助传统媒介获得知识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媒介获取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以此及时和随地的了解大学英语的相关政策方针与教学改革精神,由此也才能为社会时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对传统教学理论及新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理论灵活的运用,同时也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的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以便在课堂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并及时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不仅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同时还能够享受中西方文化的大餐。再就是,大学英语教师还要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操作电脑、网络技术及制作课件等。在教学中,英语老师只有不断的扩充自身的知识,积极的学习与语言与教学相关的只是,最终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在对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学习的前提之下,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以此调整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学习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知识,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要了解,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
2.教师要抓住学习机会
在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形式具有优越性。这也久违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条件。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实现不断的学习。
大学教师如何抓住自身的学习机会,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学习: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向外专或者外教学习。在大学之中,为满足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每年学校对外不仅聘请优秀的英语老师担任公共外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而且也会聘请在具有知名度的国外学者到学校中举办短暂的讲座,针对的正是语言、经济及其他的专业。由此,外教和外专成为每个学校不可获缺的部分。他们语言知识纯正,而且专业知识深厚,教学方法也独特,同时他们还具备先进的教学理论。因此身为大学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向外教和外专的学习与交流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此外通过参与讲座,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加深老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向同事学习,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进行改革的特殊环境中,与任何一门课程相比较,大学英语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式在这样的压力之中,在教学中大学英语老师会面临各种困难。由此,教师可以在开会中,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课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最终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良好的解决对策。此外,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交流上课经验与心得,互相鼓励并实现共同进步。
最后,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借助进修来学习和提高。在每个大学之中,虽然师资力量雄厚,但若要培养优秀的高水平人才,还是需要学校每年为优秀的外语教师提供出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不仅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水平,而且还为学校教学找到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学校积极为老师创造在学习的机会,并鼓励老师考验或者考博,最终提高大学英语老师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大学之中还为老师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在工作之余只要老师多用心学习,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师。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素质的培养,指出了教师对大学生英语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并最终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式。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本身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教师只要用心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同样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水平高能力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黄汗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文化意识;课程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该课标首次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了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的历史中,学者普遍都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迫于升学压力,大部分英语老师只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目标语文化的引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单词讲解,翻译课文及练习上,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 文化意识与语言学习
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际,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应只拘泥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更应注重将所学的语言规则与现实的语言交流相结合。海姆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于目标语文化要有所了解,具备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1 文化意识的定义
什么是文化意识?所谓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本文中的文化意识是指英语文化意识。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单纯的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更应该培养对文化现象、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洞察力。文化意识不只是外在的知识,更是一种内在的能力(文化洞察力、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创造力)。
1.2 文化意识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到目标语言的文化。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单纯地掌握一门语言,而应该是通过所学语言去接触目标语文化,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及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总而言之,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2 文化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作用
新课改中首次提出将文化意识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因此英语老师不应该脱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去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而要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贯穿在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改善目前学生对文化意识认识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别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2.1 中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受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影响,大部分的英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尽管英语老师都知道文化教学应为英语教学中得一部分。但由于课时少,任务重以及升学压力,英语老师大都在教学中被迫放弃文化教学,采取“考试不考,学生不学,教师不讲”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课上,老师成了演讲者,学生成了听众,英语教学聚焦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上,即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的操练,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
2.2 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大量记忆词汇和学习语法被看作英语学习的根本任务,长此以往,许多学生会厌倦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法,继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开始抵触学习英语。并且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能拿高分,但是他们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却会犯一些低级、荒谬的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好语言知识,而是由于学生缺乏了解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面的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引入英语文化内容,将语言知识点的灌输变为文化修养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3 中学生的文化意识现状
由于此次论文准备时间比较仓促,笔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中学生文化意识现状的调查,只好借鉴其他学者在这方面的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无锡市第一中学100名高二学生。本次问卷采用了陈敏玥(2009)《高中英语新课程背景下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整合的研究》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问卷调查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
问题选择项目选择人数所占总人数百分比
1.你觉得在学习英语时是否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很有必要1717
有必要5050
不是很有必要3030
没有必要33
2.你的英语老师在教学时经常介绍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背景知识吗?
经常5252
不经常3131
几乎不1717
从不00
3.你经历过因为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而面临的窘境吗?
经常有77
有时有5555
偶尔有2020
从来没有1818
4.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关心程度是?
很关心1212
比较关心3232
不怎么关心3939
不关心1717
5.你学习英语而不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对英语国家文化不感兴趣1919
学习文化太难1717
与考试无关5151
其他1313
题1:学生对于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持正面态度。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
题2:老师在教学过程还是涉及到了英语文化知识,但是仍然有49%的老师没有经常教授文化知识。
题3:由于缺乏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绝大部分的学生(82%)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感觉吃力,有时会犯一些低级的语用错误。
题4: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关心程度较低,只有44%学生关心英语文化知识而56%的学生不关心英语文化知识。
题5:由于受考试形式以及内容的限制,学生不重视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在现行的考试中,由于受时间以及形式的影响,考试内容以考察语言知识为主,涉及到文化部分的并不多,因此学生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以适应这种考试形式,从而获得高分。
根据上面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中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在传授文化重视时应该把握好尺度,切实遵循平等原则、关联原则、实用原则和互动原则。平等原则认为外语学习者必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承认每一种文化皆具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长处,都能为人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源。[2]。关联原则就是老师在讲解文化知识时应该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不要引入一些与课本内容毫无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实用原则就是英语教学中引入的文化知识应针对学生的日常交际的需要。互动原则就是在文化学习中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种模式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4 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笔者根据上面提到的原则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知识。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词汇的记忆枯燥乏味,而且很容易忘记。实际上很多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将文化导入词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自然地引入了文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4.2 结合教材创设文化情境
英语教材中包涵了许多跨文化因素,这为开展文化教育创造了条件。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化知识,适当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尤其是在学生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如英语初学者在遇到下面的对话会感到奇怪:A-How old are you?B-It's a secret.因为在中国询问对方的年龄是很平常的事。此时老师应该拓展单词secret的引申意义,使学生了解到一些汉语与英语中的禁忌。在西方国家,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体重等,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这些话题表示关心着对方。
4.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上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无法应付所有的日常交际活动的,毕竟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在一堂课后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在下一堂课,学生应该在五分钟的时间内作一个关于文化的小演讲,向全班同学解释他们所了解到的文化知识以及解决他人对此提出的相关问题。这种把知识学习贯穿与任务活动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帮助学生学到了课外语言文化,为自身文化修养及文化理解奠定基础。
4.4 课堂外的文化培养
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远远不够的,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与英美社会相关的材料。教师也可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与所学文化内容相关的、鲜活的生活片段或涉及某一方面的文化背景短片。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也就是在交际中能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在大脑中以英语的形式存在,脱口而出。
5 结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之一。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文化意识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受到英语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它所代表的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总之,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是现行教育应重视却不可忽视的有待提高的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同庆. 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硕士论文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
[3]Sapir,Edward.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Harcourt Brace&Co. 1921.
[4]陈敏玥. 高中英语新课程背景下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整合的研究[硕士论文D]. 武汉:华东师范大学. 2009.
[5]郭宇飞. 试析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1):161-162.
[6]张安德,张翔. 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25-27.
临床等医学专业的学科最新发展多以英文论文形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会议上交流。要想掌握医学最近知识及其科研动态,需查看最新医学英文文献,参加医学学术交流等。这些都需要医药人员熟练地掌握专业英语。另一方面,医药行业的日趋国际化,这也鞭策我们重视英语交流,尤其医患之间英语沟通交流能力,查房英语及病例英语等一系列的英语实际能力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运用ESP的教学模式能把英语和医学专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更好的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使其为专业的研究更好的服务。
二、教学模式的研讨
2.1ESP课程安排与设置
语言学习有着循序渐进的自身特点,在医学院校也不例外。语言首先为通用语言(EGP),日常基本交流的语言,然后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用语。我们培养的是专业人员,但必须具有基本的社会交流能力,其次才是专门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入校之初,我们要引入大学公共英语的内容。由于医学院校的特点,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是精英教育,以培养高端人才为主,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是经过选拔的,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之上,通过一年的公共英语提高,可以过渡到ESP的层面上来。在第三学期的英语课程设置中,首先引入医学英语常识性质的内容作为辅助。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对医学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总能不断摸索,循序渐进地向ESP专业英语的方向发展。
2.2ESP教师教育
ESP教学设计对教师有专业与语言的双重要求,需要ESP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搜索、筛选、编辑和加工。许多医学高校的专业教师,由于他们基本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并未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学英语知之甚少,选择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解单词和课文分析,很少涉及语言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遵循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同样,由语言教师担任ESP课程教学,由于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和ESP教学之于EGP的特殊性,也难以胜任。如何为ESP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ESP教学设计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很多医学院校为英语老师开设医学课程的培训,并积极鼓励英语老师跨专业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并加大扩充国外访问学者的力度和名额,创造条件为医学院校英语老师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各种医学英语研讨会也逐渐走入各个医学高校的外语部。
三、结语
1. 摘要太简单,不吸引人。这说明想吸引美国的评委我们注意一定要把摘要写好写明白写得评委一看就被吸引住了。摘要应该在介绍我们整个论文大体思路的过程中给评委留下一些悬念。这次可能是我们写得太仓促了。
2. 图像没有单位。这是一个很致命的失误,或许是没有经验吧!但下次写论文时或者用Matlab画图时一定不要忘了单位的书写。而且下次再画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图像的美观性。
3. 相关公式没有给出变量的说明。这也是很大的失误,论文变量太多,如果不告诉那个变量代表什么含义评委很难理解论文模型的。
4. 就是相关专业术语运用太少了,尤其是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很多都是有固定的专业术语的,这样评委会觉得论文比较专业。因此在我们写好论文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给美国人和英语老师看看帮忙修改,同时运用相关的翻译软件来写好论文。
5. 我们论文大体框架,也就是论文格式的问题,我们这次的论文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拿出一个板块来专门说明我们论文写作和建模过程中运用要的未知数。这一点很重要。
6. 审题问题。美国建模应该是三天总共72小时。我们这一
次一定不能重蹈上次的覆辙了。所以那道题后我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一起把题目读懂,这个可以请教指导老师,我们一定要把题意弄准确,并且确定好大体思路,这样才有基础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一个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既要具备一般高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即个性品质、教学能力、事业心和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外,也应具备高中英语教师的特殊素养。综合起来,一般应该具有以下几条。
1.1热爱高中英语教育事业。高中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高中英语老师要把个人的工作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新世纪跨文化建设栋梁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只有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高中英语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才会对三尺讲台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而乐于奉献青春。
1.2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外,还要作有心人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无论是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持之以恒。
1.3要有高水平的语言素质。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只有讲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才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学生进行相应的Listening、speaking、read-ing和writing的训练。
1.4要有熟能生巧的教学技能。高中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我现在任教的高二(2)班是一个女生较多气氛活跃的文科班,高二(15)班是一个男生较多、基础较差的理科班,我经常研究这一文一理两个班的特点,即使上同一节内容的课,我都会设计出具有风格、迥异的教学程序与模式以适应各班的教学。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老师能做到教学艺术化。教师只有在“演(表演)、唱(唱英语歌)、画(简笔画)、做(制作教具)”等方面下功夫,掌握高中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5要有教学策略和文化意识素质。《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令师生满意的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自信的同时,能学会交际,学会互动,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只有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是语言教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可以指所学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餐饮礼仪等。例如必修一中Unit 1Anne’s Diary涉及了犹太人的血泪史;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dd告诉我们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英语;Unit 3 Travel iournal让我们知道了六国之河,湄公河?澜沧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标准》规定的英语教学。
1.7有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录音机、幻灯片、图片、自制的教具、课件和多媒体等都是吸引高中生学英语、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在信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了全国推广普及和迫在眉睫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熟练自如地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2.《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老师的角色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迅速适应多样化的角色转变,总的来说,高中英语老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当以下一些角色。
2.1教书育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角色,社会要求和期望,决定了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充当教书育人的角色。在现代高中英语课程中,教师要改“一言堂”教育为“群言堂”教育,改家长式教育为讨论伙伴式教育,教师既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在学生眼中高中英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活字典,又是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源泉,因此我们所传授的知识要准而新,要有时代感。
2.2行政管理者的角色。除了班主任外,高中英语教师也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为了使英语课堂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不仅要管“教”,还要管“道”。即高中英语老师一方面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当然,每个班上都有不爱学习的玩劣生,我们面对人长树大的高中生,应多以正面教育,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平等地走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尽量多采用朋友式的交谈,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2.3心理导向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也是一名心理卫生服务者。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积极地生活,如对有“偏理轻英”的学生,教师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帮助他,让他在这一科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有“网瘾”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努力戒掉上网的坏习惯,要帮他补上落下的功课,帮助他摆脱过度的自卑、焦虑、冲动等,以发展正常心理,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考试失败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应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和谐气氛,让学生受伤的心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得到抚慰与治疗。
2.4勇于创新的研究者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网络技术是现代技术的核心,它以强大的主,动性要求、交互性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给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对计算机应用性技术的掌握是新时期评价教师的标志之一。”多媒体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课型训练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应自制课件、自编幻灯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创新。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适时地撰写教学后记和论文,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一个合格的高中英语教师,既要具备一般高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即个性品质、教学能力、事业心和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外,也应具备高中英语教师的特殊素养。综合起来,一般应该具有以下几条。
1.1热爱高中英语教育事业。高中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高中英语老师要把个人的工作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新世纪跨文化建设栋梁的任务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只有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高中英语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才会对三尺讲台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而乐于奉献青春。
1.2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外,还要作有心人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无论是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要谨言慎行,以身作则,持之以恒。
1.3要有高水平的语言素质。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只有讲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流利的英语,才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学生进行相应的Listening、speaking、read-ing和writing的训练。
1.4要有熟能生巧的教学技能。高中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我现在任教的高二(2)班是一个女生较多气氛活跃的文科班,高二(15)班是一个男生较多、基础较差的理科班,我经常研究这一文一理两个班的特点,即使上同一节内容的课,我都会设计出具有风格、迥异的教学程序与模式以适应各班的教学。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老师能做到教学艺术化。教师只有在“演(表演)、唱(唱英语歌)、画(简笔画)、做(制作教具)”等方面下功夫,掌握高中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5要有教学策略和文化意识素质。《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令师生满意的学习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自信的同时,能学会交际,学会互动,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只有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是语言教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可以指所学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餐饮礼仪等。例如必修一中Unit1Anne’sDiary涉及了犹太人的血泪史;Unit2Eng-lisharoundthewodd告诉我们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英语;Unit3Traveliournal让我们知道了六国之河,湄公河?澜沧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策略和跨文化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标准》规定的英语教学。
1.7有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是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录音机、幻灯片、图片、自制的教具、课件和多媒体等都是吸引高中生学英语、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在信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了全国推广普及和迫在眉睫的时代,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熟练自如地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活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2.《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老师的角色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迅速适应多样化的角色转变,总的来说,高中英语老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当以下一些角色。
2.1教书育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角色,社会要求和期望,决定了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首先充当教书育人的角色。在现代高中英语课程中,教师要改“一言堂”教育为“群言堂”教育,改家长式教育为讨论伙伴式教育,教师既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在学生眼中高中英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活字典,又是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源泉,因此我们所传授的知识要准而新,要有时代感。
2.2行政管理者的角色。除了班主任外,高中英语教师也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为了使英语课堂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不仅要管“教”,还要管“道”。即高中英语老师一方面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当然,每个班上都有不爱学习的玩劣生,我们面对人长树大的高中生,应多以正面教育,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平等地走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尽量多采用朋友式的交谈,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2.3心理导向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也是一名心理卫生服务者。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积极地生活,如对有“偏理轻英”的学生,教师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帮助他,让他在这一科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有“网瘾”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努力戒掉上网的坏习惯,要帮他补上落下的功课,帮助他摆脱过度的自卑、焦虑、冲动等,以发展正常心理,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考试失败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应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和谐气氛,让学生受伤的心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得到抚慰与治疗。
2.4勇于创新的研究者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网络技术是现代技术的核心,它以强大的主,动性要求、交互性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给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对计算机应用性技术的掌握是新时期评价教师的标志之一。”多媒体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课型训练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应自制课件、自编幻灯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创新。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适时地撰写教学后记和论文,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工作,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 本学期要重点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组织本教研组全体外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 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 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3、 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三、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组织高三英语教师认真学习《大纲》和《高考说明》,扎扎实实教好第一轮第二轮,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追求有效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促教,提高我校英语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工作,继续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围绕新课标目标和要求,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校内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各年级工作目标
高一:搞好初高中衔接,培养其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落实基础。初入三高中的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差异大,力争进入高二后,差距缩小,对基础特差的学生要“低起点、小步走”,根据我校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抓学生的学风,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夯实基础,打好基础,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地保持与培养,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高二:强化培优补差,高二年级要在稳固高一年级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能力,做好促优转差工作。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搞好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并且把握好教材的侧重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认真总结反思,搞好第一轮复习工作,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起点,复习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查缺补漏,挖掘潜力,整合精选习题,少走弯路,级习题量要加大,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与缜密习惯,做好月考、模考诊断分析工作,强化质量监控和教学指导;实现良好的突破.
四、主要工作
1、组织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开展好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备课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提倡教师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各备课组具体备课时间安排如下:,每位教师要按照教学常规完成每一件工作,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组织老师上好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总结反思,使本组教师在科研中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搞好英语组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答辩 主持人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综合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的过程,而论文的答辩过程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考察和验证,在整个教学实践性环节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不断展开,对开放教育本科论文的答辩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结合英语专业本科论文答辩的情况,在这里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当好英语专业答辩主持人。
一、明确论文答辩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专业论文答辩主持人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论文答辩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中央电大远程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性环节,毕业论文答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一次检测,也是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合理延伸。作为电大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论文的写作及答辩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效,检测学员自己是否达到了本专业大纲所需求的水平,能否顺利毕业。这一切都事关学员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英语专业论文答辩主持人更应该做好论文答辩的主持工作,切实为学员把好关。
二、明确论文答辩的目的,掌握达到目的的方法
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是对学员学习的一次检测,也是对论文写作过程的一次检查。它的主要目的有如下几点。
1.鉴别文章的真伪。作为毕业论文,文章应是学员自己所写,如果确是学员本人所写,在论文答辩时,学员基本能回答答辩老师所提问题,并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如果是抄袭别人的文章,答辩者只能是照搬论文原句,也谈不出自己的见解。在英语专业论文答辩对论文作介绍过程中,有少数学员就只能背文章的摘要,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答辩完善文章。论文的写作是作者通过在电大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文章自然有些问题。通过论文答辩,作者可以在答辩过程中通过与答辩老师的交流,发现自己论文存在的问题并能与答辩老师进行探讨,解决存在的问题。答辩老师也可就此向学员指出问题令其改善。
3.通过答辩发现亮点。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通过对学员论文的阅读及与学员的交流,答辩老师也能从中发现优秀的论文。学员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的在各自岗位上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学员通过扎实的电大课程学习,写出非常不错的专业论文,对于这样的文章,答辩主持老师应予以肯定并推荐给其他学员学习。
三、熟悉答辩程序及掌握控制答辩程序的手段
论文答辩是一项既严密又严肃的实践性环节教学工作,它的操作程序也应严格执行。答辩程序原则上有以下几个步骤:1.学员介绍论文(写作意图及过程、主要观点);2.答辩老师就沦文的内容提出问题(问题数一般三至五个);3.学员准备;4.学员回答问题;5.答辩老师进行讲评。整个答辩过程根据专业要求全部用英语交流,不得使用汉语。为了使答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论文答辩教师在论文答辩前应通读所有答辩学员的论文并准备好问题。学员在回答前可做短暂准备,答辩老师所谈问题也应难易适度,所涉及内容与论文相关。难、中、易问题应各占一份。学员在答辩过程中出现长时间停顿等冷场局面时,答辩老师可进行适当引导,让学员能回到答辩的正确轨道,让答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那些论文抄袭者,通过简单提问发现后应严厉提出批评并责令其重做。
四、英语专业论文答辩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首先要对参加答辩的学员的身份进行确认。检查学员的身份证及学生证,以防有人冒名顶替。
2.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答辩的进度。每个学员进行论文陈述不应超过五分钟,所提问题也一般控制在三到五个,对于那些回答有问题的学员,主持答辩老师进行提示后仍不能回答的,可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不能耽误时间以免影响整个答辩进程。
3.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作为答辩老师和主持人,在进行答辩前应熟悉和了解中央及省级电大对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基本要求,并熟悉评分标准。答辩老师和答辩主持人在答辩前准备工作充分,论文答辩过程就会流畅并有条不紊。问题准备得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也不会强,又怎能考查得出学员的真才实学呢?评分标准不熟悉,答辩老师也就不能公平公正地为答辩学员评定成绩。
4.在答辩过程中应注意舒缓、疏导学员的紧张情绪,引导学员在正确的思路上进行答辩。有些学员从未进行过论文答辩,在答辩前思想紧张,答辩时就会慌乱,语言和思路就会混乱不清,遇到这样的学员,答辩老师应及时地进行疏导,在答辩前与他聊聊工作、生活等轻松话题,以缓和其紧张心理。当学员答辩跑题或遇到障碍时,答辩老师还应及时引导其进入正题或给予适当提示,让答辩过程能顺利进行。
5.答辩老师还应注意在答辩过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学员进行互动。遇到语言粗暴的学员切不可与其发生冲突,应把问题留到答辩后解决。
五、英语专业论文答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英语专业的学员主要是来自县、乡及市直各中小学的英语老师,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因专业要求,整个论文答辩过程学员与答辩老师的交流都必须用英语。这对于大多数的学员来说不成问题,但也有少数学员不能准确流利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有的学员甚至只能用背的形式把论文的主要观点背出来。如果答辩老师问稍微难一点、灵活一点的问题,学员就不能准确回答,有的甚至连听懂都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首先当然要狠抓学员的基本功,督促他们认真地学习,坚决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在学员进行论文选题时,指导老师就应指导他们选择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论文来写。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其次论文指导老师要更加费心仔细地对这些学员进行论文指导,这样才有助于学员写出比较好的论文,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另外,在多年论文答辩及写作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县级电大英语专业学员论文的选题不合格。主要是他们各自的论文指导老师对中央电大及省级电大该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要求不了解。因此各级电大集中英语教师尤其是论文的指导及答辩老师进行相关精神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建议,各级电大参与英语专业论文答辩及指导的教师应认真学习省电大的《关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论文答辩主持人及答辩工作做好。
总之,论文答辩工作是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合理延伸,它涉及在读学员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做好论文答辩主持人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该专业的课程教师和答辩主持人,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征途中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让我们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尽心尽职,勤奋钻研,我们就一定能做好这项工作,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英语专业论文答辩主持人。
参考文献:
[1]程业宏.如何当好数学专业答辩主持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
关键词:教学理念;听课反思;专业成长
听课是小学青年英语老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小学青年英语老师,主动听课主要是为了学习别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模仿别的老师的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我“聆听别人的上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听课不再局限于英语学科,不再囿于模仿,而是着重领悟别人的教学理念,渐渐融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始试图做一个有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师。
一、关爱每一个不同学生
东山小学的语文教师汪璐璐(化名),是我膜拜的名师。先后听了她几节课,发现她上课时,会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不断调控讨论氛围,收拢自如。她的课堂每个学生都会主动参与,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很快乐。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坚持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公平地爱每个学生。公平地爱每一个学生,就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有了这个教学理念,教学中就不会厚此薄彼,“嫌贫爱富”,防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部分学生的参与取代所有学生的参与,防止以部分学生为主体取代以所有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发展自己的机会。
二、适合学生的不同需求
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教学应该是使学生的素质基础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但是,我以前片面地理解了“全面发展”,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均衡发展,理解成所有方面都应该是一样的,造成许多学生不重视自己的优势、兴趣和特长。小学英语教师应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结合,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不是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学中如果多设计一些符合儿童心理活动特点的英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听说英语,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知识,形成初步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
三、多元标准评价学生
有个骨干老师上课时,教师采用记录表评价的形式(教师评价表如下)很有特色。一节课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英话这门课的学习效果,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我上课,喜欢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叫好学生,把回答问题完全错误的称作学困生,在课堂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
四、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有位英语学科带头人在开展“I’m sorry”这一常用礼貌语教学时,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Mike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的Sarah,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Zoom和Zip约好8:00去动物园,可是Zip等到8:30了Zoom才来,Zoom该说什么呢?学生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诚信、守诺言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地道歉,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之效。我以前进行这一教学时,常常重知识却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这位优秀老师有着天壤之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感培育情感,用正确价值取向引领学生,帮助学生分清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当前,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立德树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