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统计分析论文范文

统计分析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分析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统计分析论文

第1篇

1.1能源管理制度

用能单位虽然都制定了节能能源管理办法,但缺乏有针对性的能源管理制度。通过能源审计,60%的用能单位单位建立了《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能源统计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管理办法》、《能耗定额管理办法》等节能管理制度,对节能目标考核、能源统计、计量和定额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基本能够满足能源管理的需要。

1.2能源计量

2009年,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单位占被审计单位总数的25%,2010年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单位占审计单位总数的90%,2011年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单位为100%。至2012年,各单位设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建立了能源计量器具统计台帐,绘制了网络图。

1.3能源统计

经审计,用能单位虽普遍有相应管理制度,但存在着以下2个问题:能源统计管理制定过于笼统;存在能耗统计漏失现象。随着审计结果在用能单位的应用,油田在能源统计方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各单位都制定了能源统计管理制度,设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建立了能源消耗统计台帐。

1.4能源定额

各用能单位虽都根据实际情况对能耗进行了定额管理,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能源定额管理不全面,如大部分单位只对成品油进行了定额,未对其它能源进行定额。能耗定额指标未细化到单台耗能设备,如某单位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油料、天然气、外出车辆用油定额管理制度,但是没有细化到单台设备。为规范用能单位的能源定额管理,2011年-2012年,油田起草并标准Q/SH10250866-2012《油田主要用能单位能耗定额编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1.5节能目标考核

经审计,各用能单位在节能目标考核过程中还存在“节能指标约束性不强、年度节能奖励侧重力度不够”等问题,随着油田节能目标考核的规范,各单位建立了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开展了节能目标考核及树标达标活动,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

1.6更换高耗能设备

至2012年,油田在淘汰高耗能设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6.1国家明令淘汰电动机情况

2010年11月总共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电动机402台,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成套设备103套。目前油田已无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型号电动机。

1.6.2高耗能变压器淘汰情况

油田利用三年的时间分批更换了挂网运行的S7及以下型号的高耗能变压器。截止到2009年底,更换高耗能变压器1042台,安装S11型节能变压器942台。目前分公司挂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全部为S11型的节能型变压器。通过能源审计,摸清了油田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企业的用能概况、生产工艺和能源流程,并通过对审计资料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目前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节能潜力所在和改进措施建议,推进了油田节能降耗的深入开展。

2油田企业能源审计发展方向探讨

油田企业能源审计主要以规范节能管理工作为目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能源审计提高了油田节能管理水平,规范了节能管理工作,并形成了中石化标准《油田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标准,油田企业下一步能源审计工作重点是什么,“审什么,如何审”这是我们能源审计人员目前思考的问题。按能源审计内容来分,能源审计可分为初步审计、专项审计、全面审计,油田对用能单位审计为初步审计,下一步油田企业能源审计方向应向专项发展,更加充分发挥能源审计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保证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

3结束语

第2篇

SPSS17.0软件来分析血清生化测试的结果,连续变量两组比较时,采用t检验;连续变量多组比较时则使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事后比较则使用Scheffe法,并评估其95%置信区间.每一次资料的选取都要将各个性别特征及年龄特征显现出来,参考值的数据则是反映在评估第2.5至第97.5百分位(2.5th~97.5thpercentiles)的非参数范围内,结果若P<0.05则认定为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1是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分析的结果,成年人相比儿童有较高的生化分析值(尿素氮/肌酐比值除外),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6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相比χ2=20.43,P<0.01;9~12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相比χ2=21.62,P<0.01;13~15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相比χ2=23.16,P<0.01.

2.2不同性别儿童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2是根据性别特征分析血糖、丙氨酸转氨酶、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B/C比值(尿素氮与肌酐浓度的比值)与参考值(第2.5至第97.5百分位),依多元回归分析法取得的生化分析值数据,男性要比女性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P<0.01).表2是依性别特性以多元回归分析法为基础,在不同性别组群的血糖、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的95%信赖区间值(95%CIs)与参考值(第2.5至第97.5百分位)的结果显示:丙氨酸转氨酶值是1~179IU/L,最大值是≥20岁的女性,而最小值是3~6岁的女童;血糖值是介于52~183mg/dL之间,最高值是≥20岁的男性,最低值是9~12岁的女孩;血尿素氮值从5~34mg/dL,最大值是≥20岁的女性,而最小值是3~6岁的女童;血清肌酐值是0.2~2.2mg/dL,最高值是≥20岁的女性,最低值是3~6岁的男童;B/C比值是4.6~80.0,最高是3~6岁的男生,最低是≥20岁的女性.血糖及肌酐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相反地,B/C比值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如表1).所谓不正常范围是测出来的结果落在均值与标准偏差计算范围之外,通常是将统计所得结果的均值正负一个标准偏差(meanSD)或正负一个标准误差(meanSE),也可以用第2.5至第97.5百分位(2.5%~97.5%)的非参数评估法显示.2.3儿童整体生化指标值统计分析表3结果显示从第2.5至第97.5百分位(2.5%~97.5%)的各种生化指标的范围:丙氨酸转氨酶值为8~38IU/L、血糖值为60~99mg/dL、血尿素氮值8.7~18.0mg/dL、血清肌酐值是0.4~1.1mg/dL、B/C比值是10~34.

3讨论

本研究中幼儿园儿童的血糖浓度比一般参考值(表3)要低10.4%,而且所有女性的血糖浓度比男性还要稍为低一点(表2),其他的研究者也有类似的报告[1-3].在表1中可看出血糖浓度数值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9岁至15岁年龄组的血糖浓度已经与他们的老师相仿,Jagarinecetal.[3]的报告也指出由儿童到青少年时期血糖浓度已经跟他们的成人期相类似.儿童和青少年的丙氨酸转氨酶值(ALT)比成年人低,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而且男性高过女性,其他研究者也有相同的报告,Jagarinecetal.[3]及Mohamadnejadetal.[4]的报告显示丙氨酸转氨酶值在青少年期即已跟成年人相似.肌酐浓度在14岁之后即朝着成年人值稳定地增加,而且与性别有关[3].在本研究中,肌酐浓度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年龄组)即与他们的老师相似.在表2中男性的肌酐值高过女性,而且具统计学上的差异,许多研究者确信在性成熟的年龄期会迅速升至成年人值,最近的研究显示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会影响肌酐的产生,进而影响个人块状肌肉的形成.Hristovaetal.[5]Jonesetal.[6]也报告男性的各年龄层的肌酐值都比女性高,可能是男性的肌肉比较强壮的原因.血中尿素氮值儿童要比成年人低,男性高于女性且发现具统计学上的意义,Jagarinecetal.[3]也有类似的报告.Hristovaetal.[5]的报告显示:若是正常的成人正常的进食,多数人其尿素氮/肌酐比值的参考值是10~20,一般都在12~16之间.肌酐值正常而有高的尿素氮/肌酐比值,是典型的高蛋白质摄取者.严重的肝病患者其蛋白质吸收缺乏,则会导致低的尿素氮/肌酐比值,不过这种病例非常罕见.在本研究中,3~6岁年龄群的尿素氮/肌酐比值要比参考值高出65%,这可能跟儿童时期正在成长发育而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有关,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的研究去探测这种现象的原因.

肥胖不仅会影响成人的健康,也会带给青少年威胁.陈志成等[7]的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的肥胖青少年,肝功能指数异常比率是其他人的40倍.如果这些青少年是男性且为B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异常比率甚至高出百倍以上,若不及早减肥,未来很有可能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该研究以3610名高一学生的健康检查资料,分析体重与肝功能指数之间的关系,赫然发现BMI值超过25就会引发肝功能指数的ALT检测值异常,一旦BMI值超过30,异常值更上升到令人担心的地步.当前家庭独生子女多、单亲及隔代教养等因素,让不少小孩子备受宠爱,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长期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必定会导致肥胖.因为BMI值过高的儿童会影响ALT以及血糖的检测值,所以本研究中必须将太肥胖的学龄儿童剔除于统计数值之外.根据Jaffe反应动力学法显示:血浆置24h后肌酐会增加100%,血清中肌酐则增加60%,这种影响可能造成所谓的伪肌酐值(False-Cr)[8],有些戏剧性的增加不能用单纯的血液浓缩来解释,因为有许多其他的非代谢性自我分解(如:血尿素氮)仅仅上升2%至6%[9].血糖浓度在第一个24h时会迅速下降,之后到56h则缓慢下降,但在血浆中的下降更显著,血浆或血清中的葡萄糖都是以化学当量法经由醣分解产生乳酸盐[9],在本研究中,血糖的浓度比参考值要低5%至15%,可能是血清检体送到实验室或与全血分离时延缓所致,但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上,血液检体的采集需要大量样本及到地域分布较广的地区进行,因此血液的分离及输送难免会延误[10].以前的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生化参考值比克罗地亚的小孩要高[3],相反地,中国儿童的生化分析值比澳大利亚及美国的小孩要低[11],我们的生化分析参考值则比较相似于西班牙儿童的生化分析值[1],会使人联想到是种族的因素,或许也有以下两种的可能性:不同的生活习性或不同的地理位置所致.

4结论

第3篇

剖宫产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确实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但在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围生儿死亡率不再随之下降。同时由于剖宫产是违背生理规律的分娩方式,破坏了妇女身体的完整性,给产妇带来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5]。全面评价剖宫产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社会因素的剖宫产,即产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de-liveryonmaternalrequest,CDMR),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定义为:无任何医学及产科手术指征,仅因产妇要求而进行的剖宫产[6]。这是世界性难题,有文献报导我国无指征的剖宫产占11.7%,成为世界之最。本资料统计的结果证实了近几年社会因素的剖宫产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逐年上升。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各个:(1)孕妇及家属对妊娠和分娩的过程缺乏充分的了解,对阴道分娩过于恐惧,或者盲目认为阴道分娩及哺乳等正常的生理过程会影响术后体型的恢复,片面扩大了剖宫产的好处,忽略了手术的风险;(2)由于目前严酷的医疗环境,造成医患关系逐年紧张,在患者随意置疑医生,不愿和医生共担医疗风险时,为避免事后受到埋怨或报复,医生只能将各种可能一一告之,任其选择,后果自负,致使剖宫产医学指征名存实亡;(3)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高龄初产、巨大儿,而性生活糜烂、不良孕产史造就了更多的试管儿、珍贵儿,生育指标的逐步放开又增加了瘢痕子宫生育的机会;(4)有一小部分受封建迷信的影响,为了自家的兴旺发达、升官发财,选择“良辰吉日”分娩。近年来由于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开始接受详细而全面的产前检查,脐带绕颈是产检的副产品,有报告说B超检查发现超过1/3的胎儿存在脐带绕颈,无论B超医生如何告之孕妇,产科医生都认为脐带绕颈是否能顺产,是由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决定的。另外产科界也不再坚持“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理论,除非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持续存在,再次妊娠时可在产程中加强监护,争取阴道分娩的成功,为此2004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制定了剖宫产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建议

2.1健康教育从备孕开始针对妊娠前、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期各时期的特点,对夫妻双方进行生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我国很多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和私立机构都有设立孕妇学校,但大多数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效果不很理想。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鼓励夫妻双方甚至是老人一同参与,如妊娠前的生理及心理准备,妊娠期的母胎变化,孕期营养、卫生及用药,孕期的各种自我监测方法,分娩前的准备,正常的分娩过程,阴道分娩的好处,如何能阴道分娩成功,产褥期的康复,新生儿的护理方法等等。掌握了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可以学会孕期的自我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常胎位、发育异常,减少了巨大儿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相对指征的发生率。通过健康教育的普及,可以增强孕妇及家属阴道分娩的信心,使无指征的手术比率降低,而且在产程中这部分人更容易理解与沟通,有利于产科医生迅速、正确的选择。尤其重要的是健康教育的长期性,经过几代人的持续性宣教,相信人们的孕产保健知识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2.2增强医务人员素质现今的医疗体制造就了严酷的医疗环境,医疗行业成为高风险职业,而产科则是其中之最。妊娠与分娩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异常时却往往迅速而凶险,一旦结局不好则可能造成家毁人亡。分娩方式的选择就是利弊关系的比较,除了绝对指征,大多数的医学指征都是相对的,都是风险的比较和选择的过程,而且手术指征有时段性,具有相对指征者也可能成功阴道分娩,但正常孕妇却可能出现难产的结果。所以剖宫产指征的掌握和判断异常复杂,需要产科医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耐心细致的病情观察,充分全面的医患沟通,才能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由于手术技巧的提高,麻醉的进步,术后抗感染的加强,剖宫产的风险已降至极低,所以一旦在产检或产程中稍有异常,为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多的医生选择手术分娩。本资料中属于相对指征的瘢痕子宫、臀位、双胎、羊水过少、巨大儿、相对头盆不称等,都可以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阴道试产,而且只有在异常产程的历练中,产科医生才能提高技术和能力,否则就只会做剖宫产,臀位接生、双胎接生、阴道助产技术逐渐没有人掌握了,这是产科医生的遗憾,又是全社会的损失。对每一位产科医务人员来说只能先改变自己,增强专业素质,善于沟通交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降低剖宫产率,作出有利于母胎的医学判断,这至关重要。

第4篇

1.1第二产业收入由图3可知,工业收入在2011年最高,为2404285元;其次是2010年,收入为2338300元;两个年度相差65985元。同时1987年收入最低,为131497元;其次是1988年的184838元;两个年度相差53341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2272788元和2010年的2153462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1992年的687745元和1996年的756666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1716540元和2010年的1581634元,高于1987年的556248元和1988年的571828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工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68693x+71873;建筑业收入在2002年最高,为134964元;其次是2010年,收入为419500元;两个年度相差284536元。同时2008年收入最低,为12800元;其次是1987年的13280元;两个年度相差480元。分别低于2002年的122164元和2010年的406220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2001年的32280元和1996年的34850元,分别低于2002年的102684元和2010年的384650元,高于2008年的19480元和1987年的21570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建筑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9659.8x-28049。

1.2第三产业收入

1.2.1流通部门收入由图4可知,运输行业收入在2011年最高,为2113150元;其次是2012年,收入为2029700元;两个年度相差83450元。同时1988年收入最低,为123320元;其次是1987年的133435元;两个年度相差59103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499535元和2012年的548523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2007年的633855元和1996年的681950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1490295元和2012年的1347742元,高于1988年的499535元和1987年的548523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运输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47758x-49923;商业收入在2002年最高,为1227762元;其次是1996年,收入为691958元;两个年度相差545804元。同时2010年收入最低,为72000元;其次是2012年的81000元;两个年度相差9000元。分别低于2002年的1155762元和1996年的600958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2006年的427600元和1997年的459335元,分别低于2002年的800162元和1996年的222623元,高于2010年的355600元和2012年的378335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商业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8699.0x+2.8E+5;娱乐服务业收入在2008年最高,为123000元;其次是2009年,收入为81000元;两个年度相差42000元。同时2001年收入最低,为46200元;其次是2002年的50310元;两个年度相差4110元。分别低于2008年的76800元和2009年的30690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2006年的55600元和1997年的64000元,分别低于2008年的67400元和2009年的17000元,高于2001年的15200元和2002年的14400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娱乐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62004x+1.5E+6。

1.2.2文教卫生和其他行业收入由图5可知,文教卫生业收入在2012年最高,为78500元;其次是2011年,收入为59500元;两个年度相差19000元。同时2007年收入最低,为12000元;其次是2006年的16000元;两个年度相差4000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66500元和2011年的43500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2004年的27200元和2003年的30400元,分别低于2012年的51300元和2011年的29100元,高于2007年的15200元和2006年的43500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文教卫生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5147.0x-75945;其他行业收入在2011年最高,为734600元;其次是2009年,收入为745930元;两个年度相差11330元。同时1988年收入最低,为20365元;其次是1987年的27374元;两个年度相差9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734600元和2009年的745930元;处于中间地位的是1998年的129750元和2003年的141300元,分别低于2011年的604820元和2009年的604630元,高于1988年的109385元和1987年的120926元,表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十村千户”建筑行业收入变化趋势符合y=28931x-1.2E+5。

2结论

第5篇

参考注射泵的检测标准和出厂标准,确定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检测流程。在Hydrograph软件中登记微量注射泵的设备编号和所属科室信息,将流速和测试时间分别设为10mL/h和30min,同时设置微量注射泵的流速为10mL/h,记录流速为10mL/h的平均流速和累积流量。测试完成后分别设置Hydrograph软件和微量注射泵的流速为60mL/h,测试10min,记录流速为60mL/h的平均流速和累积流量。图1所示为Hydrograph软件记录的60mL/h流量检测曲线示意图,图中双纵坐标分别为实时流速和累积流量,横坐标为测试时间,可读得平均流速和总的累积流量分别为60.31mL/h和9.82mL,测试时间共9min46s。流速相对设定值误差在±5%内合格。流速测试完成后,分别设置Hydrograph软件和微量注射泵的流速为99.9mL/h进行阻塞压力报警测试,记录报警时间、报警压力和停止压力。阻塞压力分为高低两档,高档阻塞压力设定值为800mmHg,偏差值在±200mmHg内合格;低档阻塞压力设定值为300mmHg,偏差值在±100mmHg内合格。图2所示为Hydrograph软件记录的阻塞压力报警曲线示意图,可见报警压力为294mmHg,报警时间为37s,停止压力约为120mmHg。

2结果

剔除由于数据缺失影响统计分析的检测个案后,有效检测个案共251例(通道)。10mL/h和60mL/h的流速测试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可见流速为10mL/h的合格率为64.9%,60mL/h的合格率为93.2%。表3所示为平均流速接近或大于流速设定值两倍的流速测试原始记录。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低阻塞压力和高阻塞压力报警统计分布图,结果表明低阻塞压力分布的合格率为38.4%,低于和高于合格范围的占比分别为50%和11.6%。高阻塞压力分布的合格率为13.4%,低于和高于合格范围的占比分别为84.3%和2.3%。高低阻塞压力均合格的仪器仅有29台。

3讨论

由表1可见10mL/h流速相对误差小于-5%的微量注射泵占30.3%,由表2可见60mL/h流速相对误差小于-5%的微量注射泵占4.8%。由于10mL/h和60mL/h流速测试的累积流量分别为5mL和10mL,可见增加测试的累积流量可以显著改善流速测试结果。推头和滑杆中存在粘稠液体或金属滑杆生锈,或者推头松动造成推头和滑道之间摩擦力增大,均会导致测量流速偏低。喷除锈清洁剂清洗后微量注射泵流速精度合格。

表3中序号1和2的60mL/h流速误差在±5%内,而10mL/h流速明显大于流速设定值的两倍,且10mL/h流速测试的累积流量大于设定值5mL的两倍,这里的测试误差主要是由10mL/h测试中测试人员人为推动推头造成的,重新测试发现流速测试合格。序号3-6流速均接近设定值的两倍,且有部分数据缺失(表3中用“0”表示),这里的数据缺失是由于完成一项流速测试发现流速误差过大因而未对另一项流速进行测试,属于测试人员的主观行为。虽然10mL/h和60mL/h测试结果中各有一组数据缺失,不会影响10mL/h和60mL/h的流速测试结果中相对误差的一致性,但会影响两组流速的合格率。考虑这两组缺失数据的影响,流速为10mL/h和60mL/h的合格率分别应该修正为64.5%和92.8%。如表3序号3-6所示,共有四台(占比1.59%)微量注射泵流速接近设定值的两倍,检查发现内部芯片引脚短路,更换芯片后微量注射泵工作正常。

由图3和图4可见,注射泵的阻塞压力合格率较低,且低于合格范围的占比远大于高于合格范围的占比。注射泵集中检测时反复使用,造成注射器活塞与管壁摩擦力变大,导致在较低的管路阻塞压力下产生压力报警,这一报警压力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注射泵正常工作时的报警功能。建议使用与注射泵匹配的全新注射器进行注射泵的质量检测,并及时进行注射泵质量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在压力报警明显偏低时考虑更换注射器。微量注射泵的质量受到动力泵性能、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输液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液管路的精度,使用非注射泵专用注射器和泵管会使得流速相对误差显著增加。微量注射泵的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中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注射泵的总体合格率为13.4%。不合格因素主要是性能测试不达标,主要来源是阻塞压力偏低,且高阻塞压力相对低阻塞压力合格率更低。

第6篇

大学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18.009.1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Statistics

学分数3周学时3+1

任课教师*徐先进开课院系**数学学院

预修课程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数学学院本科生开设,是概率论基础的继续,介绍数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研究与数学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区别于概率论基础部分,不从概率空间出发,而是考虑如何给随机现象装配一个概率空间。

数理统计学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中。

教学方式: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

教材概率论,第二册,数理统计(两分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参考资料陈希孺数理统计引论科学出版社1981

峁诗松,王静龙,濮晓龙高等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2003

J.O.BergerStatisticaldecisiontheoryandBayesionanalysis,2ndedition

中译本:贾乃光译,统计决策理论和贝叶斯分析Springer-Verlag,NewYork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1988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引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阐述数理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介绍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如何利用一定的资料对所关心的问题作出尽可能精确可靠的结论,而不是考虑如何设计获得数据的试验。

统计量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的工具。本章介绍了两种常用求估计量的方法,介绍了刻画统计量性能的一致最小方差的概念。

§1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2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3求估计量的两种常用方法

§4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第二章抽样分布

本章假定待研究的母体服从最常见的正态分布,导出了常用统计量,,的分布。本章的结论是对小样本讨论的,由于正态分布的特殊性,它们也可作为大样本情形的极限分布。

本章还介绍了与正态母体相联系的柯赫伦定理与费歇定理。

§1正态母体子样的线性函数的分布

§2分布

§3分布和分布

§4正态母体子样均值和方差的分布

第三章假设检验(I)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是针对问题的不同性质而作的三种统计推断,掌握并正确理解显著性检验问题的处理步骤。在本章的执行过程中,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假设检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一统计思想。

本章介绍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广义似然比检验。

§1引言

§2正态母体参数的检验

§3正态母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4多项分布的检验

§5广义似然比检验

第四章线性统计推断

本章主要讨论数理统计学中两类重要的问题,线性模型和回归分析,介绍了处理另一类问题的方差分析。在数学过程中,解释了在复杂问题中使用线性模型的合理性,也分析了统计假设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在本章的执行过程中,比较了回归分析与线性模型的异同点。

§1最小二乘法

§2回归分析

§3方差分析

第五章点估计

本章从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的性质。介绍了一些寻找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的方法。

§1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第7篇

1.1样本来源

样本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由浙江省出版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共有25种,占浙江省科技期刊总数(115种)的1/5。涉及基础医学、内、外科等13个学科,数量最多的为综合类(4种),其次为学报类(3种)。刊期以月刊为主(12种),其次为双月刊(11种),半月刊和季刊各1种。

1.2统计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为数据源,统计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3项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同时,为客观评价期刊的水平,对以上指标用本期刊的指数/学科平均指数来进行纵向的比较,比值>1表明该指标高于学科平均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它表征期刊有用性或显示度,与期刊影响力、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直接关联,是目前公认的衡量期刊尤其是同类期刊影响力大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表2显示:浙江省医学期刊总体的影响因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因子/学科平均比值>1的期刊仅有5本: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303),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612),护理与康复(1.243),肝胆胰外科杂志(1.203))和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1.190),其余都在本学科的平均水平之下。从以上结果来看,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外,其余4本杂志均具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色,表明专业特色对提升杂志的影响因子具有较大的帮助;而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虽为综合类期刊,但其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背景,使杂志的成长有了有利的环境。总被引频次可以显示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浙江省医学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201次/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2次/刊),说明浙江省医学期刊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高于本学科平均水平的并不多,仅有4本期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659),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581)),浙江预防医学(1.187)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62)。有学者认为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相关,本文总被引频次/学科平均>0.6的13种期刊中只有2种是双月刊,因此浙江省医学期刊整体的总被引频次较高是否与其载文量较多有关,有待探讨。

2.2浙江省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情况

基金论文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期刊吸收学科前沿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因此也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的基金论文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8本期刊与学科平均比值>1,分别为: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温州医学院学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浙江医学和口腔材料器械杂志。一般来说,高校学报或者由高校主办的杂志依托高等学府,基金来源丰富,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的几率比较高,本文中除了《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和《浙江医学》,其余6种杂志均由浙江大学或者温州医学院主办,这2所大学均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医学》作为一本地方性的医学杂志,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充分说明其在浙江省医务工作者中的地位。

3讨论

3.1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评价

目前,期刊的评价指标有10余种,其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各有局限,但还是能够基本反映期刊的总体状况。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医学期刊以上3种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偏低,影响力较弱,虽然在学术交流中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吸收前沿学科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与国内的优秀期刊相比还有待提高,这与浙江省期刊的总体情况相似。但是也不乏亮点,一些期刊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内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3.2提升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3.2.1找准定位,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

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要在国内的众多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寻求鲜明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有着自身特色或者学科优势明显的期刊影响力均较强,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这与其是为数不多的医学领域中涉及高等教育的杂志密切相关,独特性和稀缺性导致了高影响力。另外几种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其余几种也都具有明显的“小而精”专业特色。因此,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需要编辑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管理部门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3.2.2探索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201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已明确科技期刊出版体制的改革的”路线图”,期刊的集约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集约化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如国内中华医学会的“中华”系列杂志,在医学领域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浙江省主办的3本“中华”系列杂志中,除了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因办刊时间较短,一些指标略低之外,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本学科领域中名列前茅,充分显示出“中华”品牌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今后可以结合浙江省医学期刊的特色或者学科特点,逐步整合横向和纵向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医学期刊集群,通过集团优势提升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刊名带有“浙江”的地方性医学期刊,因其强烈的地域特色,普遍存在影响力偏低的现象,而且一些杂志的学科和内容也趋于雷同,这些杂志是否可以尝试联合经营,优化配置,取长补短,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集群,进一步带动期刊的整体发展。

3.2.3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

第8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GDP回归分析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

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李力,杨柳.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第9篇

威布尔分布模型是瑞典科学家WaloddiWeibull于1939年提出的一种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类型,它包含有3个参数,分别为位置参数、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威布尔分布的优点在于它适用于小样本抽样及它对各种类型实验数据极强的适应能力。若随机变量T服从3参数威布尔分布,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式中,β>0为形状参数,η>0为尺度参数,γ≥0为位置参数,记作T~W(β,η,γ)。当β=1时,为指数分布;当β=2时,为瑞利分布;当β在3~4之间取值时,接近于正态分布,可见威布尔分布适应能力强、覆盖性强。当γ取值为零时,即为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顺序(或次序)统计量是数理统计学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类统计量。设X为一总体,将一容量为n的样本观察值x1、x2、…、xn按自小到大的次序编号排列成:x(1)≤x(2)≤…≤x(n),称x(1)、x(2)、…、x(n)为顺序统计量;称x(i)的足标i(i=1,2,…,n)为x(i)的秩或秩序数,当出现某些观察值相等时,将足标i的平均值作为这些观察值的秩。

2实验概况及结果

2.1原材料、配合比水泥为天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骆驼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实验所用砂为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2.6的中砂;石子选用连续级配的碎石,粒径5~20mm;水为普通自来水。水灰比为0.49,砂率为36%,实验配合比见表1。

2.2实验方法和结果试件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U型混凝土试件,(采用U型试件能够预先确定试件开裂的位置,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提高可预知性[10]。)其尺寸为:两个矩形长脚其长×宽为85mm×50mm,厚度为65mm;半圆形拱的内外半径分别为85和135mm。U型试件的成型采用自制的钢制模具,同时为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采用质量控制的方法严格控制U型混凝土试件间的差异性。试件成型后24h脱模,并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d。并在进行抗冲击实验前4h从养护室把试件取出,并将外表面擦拭干净、晾干。根据目前已有落锤冲击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实验采用本课题组自制的、带有滑轨和钢制底座的自由落锤抗冲击装置,如图1所示。落锤采用高强钢材制作而成,取其4个质量水平分别为0.875,0.8,0.675和0.5kg,实验时,落锤的冲击高度为400mm。应变片的粘结参照文献[12-13],将应变片粘贴在混凝土U型试件几何中心底部受拉区的中部,以及侧表面的上边缘处,粘贴应变片时先用砂纸将试件贴片处的表面打磨平整,并用酒精将其擦拭干净,然后粘贴应变片。实验时将该侧表面面对观测者,并将应变片与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冲击实验的过程、裂缝的观测及冲击次数的判断,参照文献[13]和[14]中附录D的方法进行:将试件放在落锤的正下方,并将自制的落锤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冲击试件,至冲击后落锤完全静止;每完成一次冲击即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多次,仔细观察试件表面,当试件从无裂缝到产生第一条微裂缝时,即试件底部受拉区的应变值发生突变时,记录下此时的冲击寿命,即为初裂冲击寿命N1;当试件底部裂缝向上发展并将贯穿整个截面时,记录下此时的冲击寿命,即为破坏冲击寿命N2。每组12个试件,共48个试件,其冲击实验结果如表2。

3冲击寿命的Weibull分布分析

3.1冲击寿命的威布尔描述鉴于冲击实验破坏机理与疲劳实验破坏机理的相似性,参照文献[9]中威布尔分布关于疲劳寿命的描述,将威布尔分布理论用于冲击寿命N的概率统计分析。若冲击寿命N服从3参数威布尔分布。在上述式(3)和(4)中,N0、Na、b3个参数分别对应着γ、η、β,即分别代表最小冲击寿命参数、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并注意到,当冲击寿命N的随机取值为Na时,利用上述式(4),可求得F(Na)=1-1/e=0.632,为固定值,与其它参数值的大小无关,此时冲击寿命Na也被重新标度为特征冲击寿命参数。并且当最小冲击寿命参数N0的取值为0时,3参数威布尔分布变为双参数威布尔分布。

3.2威布尔分布检验累积失效概率函数为F(N),则生存概率函数(或可靠性函数)的表达式为。可见,若X和Y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即相关系数R2较大时,则可以证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可以合理的描述U型混凝土试件的抗冲击寿命参数。并可以由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参数b、bln(Na)和相关系数R2的值。验证过程分成两步来实现,首先,将冲击实验中每一组试件的抗冲击寿命参数(N1,N2)按顺序统计量的形式从小到大排列,并给出未排列前原始实验数据所对应的秩序数i;然后用F(N)和R(N)的期望估计来原始3参数威布尔分布公式(1)中的参数(β、η、γ)进行重新标度,并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在冲击实验中存在最小冲击寿命的问题,令b=β,Na-N0=η,N0=γ,即T~W(β,η,γ)变为N~W(b,Na,N0)。则在同一落锤质量水平作用下,各U型混凝土试件冲击寿命N的分布规律可以由以下概率密度函数表示。对于冲击实验结果表2中的冲击寿命(N1,N2),按照上述方法及公式(7),以Y=ln{ln[1/R(N)]}为纵坐标,X=ln(N)为横坐标,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在4种落锤质量水平下的回归直线图及对应的回归参数b、bln(Na)和相关系数R2的值分别如图2和表3所示,其拟合所得直线斜率即为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b。由上述分析及图2和表3可见,其相关系数R2的值均大于0.9,所以X=ln(N)和Y=ln{ln[1/R(N)]}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即上述公式(7)成立,从而证明双参数威布尔(Weibull)分布可以合理地描述混凝土的初裂冲击寿命(N1)和破坏冲击寿命(N2)。

4结论

第10篇

一、当前,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反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局限于档案利用数据统计,不求档案的实际效益。各地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每到年终在要求基层档案馆(室,下同)编制年报,了解档案利用情况时,只需统计几个利用数据,如利用人数、利用档案卷(册)数、页数及复印数据数等,而不了解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收集统计档案利用数据,虽然亦能反映档案的利用情况,但这是表面现象,说明不了档案给社会和经济建设带来的价值和作用。也就是说,统计几个数据只能揭示表现现象,而不能揭示档案利用的实质,即实际效益。这是各地各级档案部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在档案馆查(借)阅利用时,只要求填写其利用目的,不求深层次了解,失去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机会。在通常情况下,利用单位和利用人来档案馆查(借)阅档案时,均需填写一份登记表。登记表除需填写利用单位、利用人姓名和证件号码外,就是还要说明利用目的。而利用者在填写利用目的时都较简单,如“工作参考”、“提权依据”等等。由于不作深层次了解,利用结束亦就了结,而失去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机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又可称初级阶段,即利用者到档案馆查(借)阅档案或档案馆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档案,这时只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第二阶段,又可称为高级阶段,即档案通过利用者在工作、学习、生产等社会实践中的利用,不同程度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是体现了利用档案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信息反馈而求得。而要取得这种信息,事先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即在利用时有目的地作些深层次了解,并一一记录在案,以利日后跟踪调查。

(三)有了利用实例,不求汇集编发重返社会。有些馆虽也注重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收集有价值的档案利用实例,但只是作为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和达标的材料,因此收集后就将实例束之高阁,不汇编发表,重返社会,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将利用实例编发,不但会促进档案的开发利用,使社会和全民更加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使档案的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且可大大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四)编研工作滞后,远远跟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因为,利用单位不了解馆藏情况,即你馆藏中究竟有些什么资料可供社会利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信息社会动向和需求,结合馆藏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编研一些参考性、指导性的资料,提供社会利用。然而,各地各级档案馆编研工作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档案馆应在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上下功夫。

综观各地各级档案馆都能够把每年档案资料查阅利用情况反映出来,即某某年查阅有多少人次、多少卷(册)档案,但该年数百人次、数百卷(册)档案,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呢?却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为此,笔者认为档案馆查阅利用情况需要了解和统计,但更重要的要从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上下功夫,即了解其查阅利用目的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想取得成果,除了要求利用者主动反馈信息外,档案馆亦可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收集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主要有以下六大作用:

(一)有利于了解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档案法》第二条称:“本法所称的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但了解档案是否具有保存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供利用。如果档案不再利用,最有价值的档案也就失去保存的意义。而只有通过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才能了解档案的价值。过去不少单位和领导,为什么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主要一个原因是档案部门长期处在“封闭”状态,单位和领导也认为档案不能给本单位出效益、出成果。其实无数事例证明,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一般都具有利用价值,但其价值的大小,必须通过利用,一旦利用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档案的鉴定工作。众所周知,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档案到了规定的保管期限,就要组织鉴定,确定其销毁还是延长保管期限。而档案的价值是鉴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档案利用频率高、周期长,即使已到规定的保管期限,也应继续延长其保管期限;反之,档案利用率较低,保存价值不大,即使未到规定的保管期限,亦应降低其保管期限。通过调查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大大有利档案的鉴定工作。

(三)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信息,进一步拓宽档案利用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实际效益的调查和收集,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市场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和利用者的心理,从而改进我们的服务形式,拓宽利用渠道,使更多的利用者了解档案,熟档案,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果我们不重视调查和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档案利用渠道就无法拓宽,亦影响档案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有利于编发档案利用实例,加大档案宣传工作力度。通过调查和了解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利用实例,充分体现档案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并筛选、整理,编印成小册子,下发至基层和领导,使他们了解档案的作用,这要比空喊几句档案工作重要强得多。尤对不太了解档案、不熟悉档案价值的同志来说,更是一个实际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通过例证,了解档案,支持档案工作。

(五)有利于档案馆业务工作实绩的体现。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容很多,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应该是业务工作的“主体工程”,因为,收集和管理档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否则就失去保存档案的意义。而要衡量一个馆的工作与实绩,在业务工作上,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能说明问题了。用户通过利用你的档案,获取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你工作的实绩。如果既统计利用数据,又注意了解档案的实际效益,那你的实绩就有血有肉。三、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获得档案实际效益的基本做法

(一)认真做好查(借)阅登记工作。查(借)阅登记是各馆在档案查(借)阅时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在登记时,一要认真负责,按项目一一填写清楚,必须填写的项目不要漏填;二要把查(借)阅档案的利用目的,填写清楚,不可填写得太简单,如“工作参考”等,而应填明作那一项工作参考,填明具体内容和将起到的作用和效益,这样便于提供实际效益的线索和确定有否必要进行跟踪调查等。

(二)建立用户联系制度。档案在查(借)阅时,一般不会产生效益,而要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出档案的实

际价值,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及时取利用信息,可以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即把用户的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和邮编等一一登记在册,以便与用户联系。档案馆亦可把自己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告诉用户,以利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同时,也可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以利加强与用户联系,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社会和用户服务。

(三)分发档案信息反馈表。即在用户查(借)阅档案后发给一张档案利用信息反馈表,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单位、利用人、时间、案卷名称和获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效益要写得具体一点,应有时间、地点、人物和具体事例。

(四)及时编发档案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例。反馈的信息仍要通过编辑再重返社会,这样既可进一步宣传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又可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档案、熟悉档案,来利用档案。特别要将实例送给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使他们认识档案作用,支持做好档案工作。如果把反馈的信息收藏起来,便失去了反馈工作的实际意义。

第11篇

企业工作数据分析管理人员频繁更换工作岗位,会影响原始数据的可追溯性和连续性。原始数据是产出统计信息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规范性会直接影响统计信息的正确性;而完善、系统的基础数据资料是分析统计的重要条件;而企业物资管理人员频繁更换和调整工作岗位,直接引发数据存留弊端。

二、统计分析应用于物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企业生产实际及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统计分析在企业物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统计分析企业库存的物资积压、报废物资及积压情况,结合企业生产的消耗规律、物资特性、生产经营实际,有效地评价和测试与企业物资采购过程相关的物资管理和核算制度,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机制及体制等入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企业物资管理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改进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2.促进企业搞好生产建设。在物资管理中运用统计分析,是搞好企业生产建设的基础。同时,收集企业生产的原始数据、编制生产物资统计报表,是企业制定物资储备定额、组织货源、编制物资计划、调配物资的重要依据。3.支撑企业物资管理。物资管理统计分析不仅是企业领导作出决策的支撑,也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点。借助物资统计分析,可以充分发挥其统计作用、整体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和质量,更好地发挥企业统计分析的决策、咨询及信息作用,并为企业领导和统计分析工作架起沟通桥梁。4.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依据。物资管理统计分析不仅可以为企业物资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物资采购管理,还能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层制定规划、计划、施行宏观调控、决定相关政策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三、统计分析的前期准备

1.明确物资统计分析的目标、基本要求。物资统计分析要具备一定的及时性、统一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另外,统计分析还应明确分析目的,依据分析目标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并筛选出具备主导作用的数据资料。2.核对统计数据。核对物资统计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关键点,也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方式。企业搜集资料的连续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填报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原始数据汇总及报表前,统计人员需认真核实和检查统计数据,如果发现上报的资料出现差错,应在上报后的24h内及时处理,不能将错就错或隐瞒错误。3.范围及其有效性。60大类物资的库存、调整、周转、报损、盈亏、暂估入库、消耗及收入等情况,均属于企业物资统计范畴;而《二级单位物资收发存汇总表》也是企业物资统计分析的最原始资料。企业物资数据统计分析的时间节点属于时效性,它也是确保数据统计信息有效的重要条件,否则再完整的数据资料也是徒劳的。4.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物资统计分析过程中,要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与收集的数据相结合,不能无依据地罗列数据资料,也不能单纯的围绕数字进行谈论;认真分析数字背后所蕴含的实际生产情况,得出确切而具体的分析结论。

四、物资管理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企业实行物资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多数企业使用《二级单位物资收发存汇总表》采集数据资料,所属单位的收入、库存、盈亏、暂估入库、周转、报损等均属于企业物资统计的范畴。采集、留存原始数据可以规整地反应企业生产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其记录的计算方法、内容和范围均需符合信息传输和数据处理现代化的需求。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指以数据整理为基础,凭借统计运算得出结论,这也是统计分析的关键及核心,同时应遵循数据分析的关联性。原始记录的计算方法、内容及范围应符合信息传输及数据处理的现代化需求。例如,企业60类物资收发存汇总表中:期末库存+消耗=收入+期初库存,相反“期末库存=收入+期初库存-消耗”。3.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汇总、归类的过程。因为收集的数据多是不系统的、零散的、无序的,数据分析统计之前,要依据分析统计的要求及目的核实数据,剔除不真实部分,然后分组列表或者汇总,进而使原始资料系统化、形象化和简单化,以反映数据的初步分布特征。定期分类整理各种统计资料,装订成册后进行归档立卷,保证资料的可追溯性和连续性。4.保障原始台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企业物资统计的原始台账和记录的项目要齐全,字迹要清晰,数据要真实可靠,从源头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全面审核搜集的数据资料,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以保障统计资料无误。5.显示统计资料。以统计图和统计报表的形式绘制统计资料,更为系统有序、简洁明了的显示统计资料。

五、结语

第12篇

参照文献[3]的方法,两个柔性零件的铆接过程可以分为如图1所示的4个步骤:①定位。将柔性零件在铆接夹具上进行定位夹紧;②压紧。铆枪将两个零件压紧到理论连接位置;③连接。铆钉在铆接点把零件连接在一起形成装配体;④释放回弹。铆枪和部分夹具装夹点释放,装配体回弹变形。在步骤①中,柔性零件在夹具上分别定位,由于零件制造误差和夹具的定位误差,零件在装夹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两个零件在夹具上产生对齐误差。步骤②中,铆接工具(铆机、铆枪)将存在几何偏差的两个零件的连接部分压紧到名义连接位置,消除铆接点处的对齐误差。基于线弹性小变形假设,铆接工具的压紧力FV和零件几何偏差的关系可以通过有限元基本方程得到。步骤③中,零件在理论装配位置铆接,忽略铆接位置的局部形变,铆接后铆接位置的自由度保持一致,零件铆接成整体的装配件,然后在步骤④中铆枪和部分夹具夹头释放,装配体从名义位置回弹,回弹力FS大小等于装配压紧力FV,装配回弹偏差向量δasm和回弹力FS的关系可以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

2耦合几何和材料误差的装配偏差分析方法

针对零件几何误差与材料误差对装配尺寸偏差的耦合作用,本文结合摄动理论[1]和有限元方法,分析零件几何、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误差对装配尺寸偏差的影响,推导装配偏差的均值和协方差方程,进而提出一种面向零件几何和材料误差耦合作用的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方法。

2.1考虑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误差的敏感度矩阵计算模型基于一阶摄动思想,考察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误差对敏感度矩阵S1和S2的影响,根据式(6)中敏感度矩阵的定义,求敏感度矩阵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均值处的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式。

2.2装配偏差的均值和协方差方程零件的几何误差和材料误差具有以下随机相关特性:①受几何变形连续性的限制,柔性零件各位置点的几何误差相互关联;②不同零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的随机变化相互独立;③零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误差与几何误差间相互独立。明确零件几何和材料误差的协方差关系是分析装配偏差的协方差的基础。可参照Tonks的方法,根据测量典型制造工艺样件的几何形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tatisticalAnalysis,SA),结合柔性零件表面连续性模型可建立零件的几何协方差(Covariance,COV)模型。

2.3装配偏差统计分析算法流程根据装配偏差的均值和协方差方程,提出了耦合几何和材料误差的柔性零件装配偏差统计分析(SVA_G&M)方法,其一般流程如图2所示。

3实例验证与分析

设计了简单薄板的装配和某型飞机平尾前缘装配两项实验来验证本文提出的耦合零件几何误差和材料属性误差的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SVA_G&M)方法。在实验中,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零件铆接装配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零件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材料参数和零件几何的误差,并计算装配回弹偏差的均值和方差统计量,然后与SVA_G&M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3.1实验一:简单薄板装配的偏差分析两块铝合金薄板通过搭接方式进行铆接装配。两块薄板的平面尺寸都是80mm50mm,厚度都是2mm。薄板1的名义弹性模量1E70GPa,名义泊松比0.31;薄板2的名义弹性模量75GPa2E,名义泊松比0.32υ。薄板1处于名义装配位置,薄板2与薄板1间装配间隙的名义值为1mm,标准差σδ为0.05mm,服从正态分布。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薄板装配的有限元模型,单元类型选用SHELL181三角形单元,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边界条件见表1。如图4所示,薄板之间的装配用沿着Z方向搭接边上均匀分布的3对铆接点来模拟。通过ANSYS有限元初步分析,可知M点的回弹偏差最大,为了简化分析模型,只对观测点M的法向(Mn)的装配回弹偏差进行分析。为了考察材料误差对装配偏差的影响程度,对薄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按标准差的误差率划分为0%、10%、20%和30%共4个等级,各误差率等级下材料参数的取值如表2所示,零件的材料参数误差服从独立正态分布。按照表2的材料误差等级划分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几组薄板装配实验,分别采用本文的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方法(SVA_G&M)和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蒙特卡罗仿真法(MonteCarloSimulation,MCS)计算每组实验的装配偏差。观测点偏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列于表中,第1、2、3组实验的观测点M的标准差对比如图5所示,第4、5组实验的观测点M的标准差对比如图6所示,图5和图6中,纵坐标表示观测点法向偏差Mn的标准差。由表3可知,本文提出的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方法与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蒙特卡罗法相比,其均值和标准差的最大误差率分别为1.50%、17.4%,精度上可满足装配偏差预测的实际需求。但是,本例中有限元的蒙特卡罗法进行了1000次完整的有限元分析,而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方法只需进行10次有限元分析提取零件的超元刚度矩阵K1、K2和装配体的超元刚度矩阵Kasm,以及刚度矩阵在弹性模量、泊松比均值处的一阶偏导值,即可由式(10)和式(11)直接计算装配偏差的均值和方差。因此,本文的方法在计算效率上具有极大优势。而且,通过图6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材料属性误差率的增大,装配观测点的标准差也随之增加,本文方法相比于只考虑几何误差的装配偏差分析方法精度更高,更符合实际情况。从图5还可以看出,材料误差因素中,弹性模量比泊松比对装配回弹偏差的影响大得多。根据表3得出,当同时存在尺寸和材料误差时,尺寸误差对装配回弹偏差的影响较明显,起着主导作用。

3.2实验二:飞机平尾前缘的装配偏差分析图7所示为某型飞机平尾固定前缘组件的CAD模型。该前缘组件主要由蒙皮和肋板铆接装配而成,作为飞机操纵面上的气动外形部件,装配后的外形准确度具有严格的要求。由于蒙皮和肋板都为钣金件,成形精度较低,存在装配时的装夹变形和下架后的回弹变形,导致蒙皮外形的装配偏差。根据前缘组件的装配工艺,运用ANSYS软件建立蒙皮局部和两件肋板装配的有限元模型,如图8所示。设肋板和蒙皮在夹具上定位后,蒙皮与肋板上下凸缘沿表面法向存在初始间隙δ,其名义值为2mm,标准差为0.05mm,服从正态分布,装配间隙在施加装配夹紧力后闭合。蒙皮和肋板装配的边界条件见表4,零件的单元类型和参数名义值见表5。施加装配压紧力后,如图9所示,沿着蒙皮法向用12对连接点来模拟蒙皮与肋板的铆接装配,释放所有压紧力和装配约束点后,每个肋板中部用3个完全约束点固定,装配体回弹。由于MP点没有肋板支撑,通过ANSYS有限元初步分析,可知MP点的回弹偏差值最大,为了简化分析模型,只对观测点MP的法向(MPn)进行装配回弹偏差分析。根据实验一分析结果可知,材料泊松比的误差对装配回弹偏差的影响很小,本例中材料误差只考虑蒙皮和肋板的弹性模量的随机变化。实验中,弹性模量采用了表6所示的3组不同程度的标准差,每组实验中不同零件的弹性模量相互独立,并服从正态分布。分别用本文提出的柔性装配偏差统计分析方法(SVA_G&M)和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蒙特卡罗仿真法(MCS)对平尾前缘的装配偏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蒙特卡罗法进行了1000次分析,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采用SVA_G&M方法时,蒙皮和肋板的网格划分、零件和装配体的超元刚度矩阵提取、刚度矩阵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值处的一阶偏导值在ANSYS中借助有限元分析实现,装配回弹偏差统计分析算法在Matlab中编程实现。采用MCS方法时,装配过程的有限元建模和蒙特卡罗仿真在ANSYS中完成。从表7可以看出,本文的SVA_G&M方法与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的MCS方法在装配偏差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结果上吻合性很好。在计算效率方面,前缘组件装配偏差的标准差计算过程中,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的MCS方法计算平均用时超过250min,而本文的SVA_G&M方法平均用时仅为30s,效率优势非常突出。

4结论

第13篇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新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传统上大都采用主观赋权的方法,但由于其存在着赋权的主观性,不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缺陷,使其评价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从而使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这种客观赋权的评价方法,对新疆19个城市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新疆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现象上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数目增加或城市规模增大,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但从本质上,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因此,本文从广义城市化内涵出发,充分考虑到指标选取的针对性、层次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及动态性原则,从四个方面确定了10项指标: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是区域城市化的核心,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可以从人口结构、人口数量等方面设置指标。

本文选x1表示非农业人口比重反映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的核心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市化向纵深拓进的表现。因此可以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设置指标,本文选x2表示人均GDP、x3表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4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因此,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方面设置指标,本文选x5表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x6表示在岗职工人均工资、x7表示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8表示人均财政收入来反映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环境城市化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状态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等方面设置指标,本文选x9表示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x10表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来描述环境的城市化水平。

综合评价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来选取的多个指标,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重新组合成尽可能少的且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性指标,并且使这几个指标能尽量多的反映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从而达到简化数据和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

用个数较少、相互无关的主成分代替个数较多且相关的原指标群,如果每个主成分的含义能够得到明确解释,并能获得有关数据,那么这种替代完全可行。但一般情况下,主成分的含义是模糊的,更无法直接取得数据资料,此时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利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可以完成主成分分析,其步骤如下:

3.计算累计贡献率,一般按累计贡献率≥80%的原则确定主成分数。

4.计算主成分得分矩阵,形成一个新的矩阵。

.以各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各市的综合评价值。

根据该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新疆统计年鉴-2005》获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软件分析可知前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80.046%,故取前三个主成分。由主成分载荷可知,第一主成分在非农业人口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财政收入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映人口、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第二主成分在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映居民生活、环境水平的高低;第三主成分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映第三产业发展及环境水平的高低。

由前三个主成分的权重对各评价单元的主成分得分加权求和,得新疆各城市综合评价值并排序,见表1。表中各得分的正、负表明各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新疆平均水平的位置。由表1可知,新疆各市的城市化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高于新疆平均水平的有5个城市;低于新疆平均水平的有14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克拉玛依市与城市化水平最低的乌苏市,其评价值相差4.692。

(二)聚类分析法

本文用聚类分析法对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各市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最优分割,把样本按城市化水平得分的高低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分析各类的共同点,找出各地区的优势和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新疆城市化水平的对策。在这里,聚类方法选用的是Q型系统聚类方法,距离采用欧氏距离。利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将样本分成三类。

第一类:{克拉玛依市};第二类:{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阜康市};第三类:{奎屯市、石河子市、昌吉市、哈密市、米泉市、伊宁市、喀什市、和田市、阿勒泰市、塔城市、博乐市、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吐鲁番市、乌苏市}。

(三)评价结论

克拉玛依市的综合城市化水平最高。克拉玛依市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得分遥遥领先,表明在非农业人口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上水平较高;第二主成分得分排名为第三,表明在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上水平较高。

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和阜康市的综合城市化水平较高。乌鲁木齐市除第二主成分外,其余均靠前,与克拉玛依市不同之处在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较发达。库尔勒市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排名第二,在第三主成分上排名不高,阜康市在第二主成分上的得分较高,排名第二,第一主成分得分也相对较高,排名第五。

奎屯市、石河子市,昌吉市、哈密市、米泉市、伊宁市、喀什市、和田市、阿勒泰市、塔城市、博乐市、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吐鲁番市、乌苏市。奎屯市、石河子市在第一主成分上的得分属于中等水平。昌吉市、哈密市、米泉市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属中等偏上水平,吐鲁番市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位于新疆最末。米泉市、塔城市、博乐市、阿克苏市在第二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喀什市在第二主成分上得分位于新疆最末。塔城市在第三主成分上排名第一,和田市、阿勒泰市、吐鲁番市在第三主成分上排名分别为第三、第四和第五,喀什市、阿图什市、哈密市在第三主成分上排名为第七、第八和第九位,属于中等水平。乌苏市在第三主成分上得分位于新疆最末。

本文结论

提高新疆城市化水平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新理念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从新疆区情出发,发展新疆城市化,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因此,新疆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优先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健全城市体系,加快构筑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等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有计划有重点的合理发展和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城镇,全面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疆城市化进程的当务之急是要有步骤地推进新疆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建设。因地制宜、分区指导,加快新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针对南疆、北疆差异较大的现实,制定城市化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力求重点突破,兼顾一般,实现共同提高,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发展。发展城市化必须与当前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循环工况;燃油消耗;统计分析;节能设计

汽车的节能技术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4],也是各企业为谋求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市场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国内还存在不少燃油消耗比较大的传统汽车,这些传统车如何能进一步改善其性能,特别是针对其节能设计需要有一套高效合理的分析方法。而当前苦于无法

定量合理地给出车辆的燃油消耗特性,并针对此种燃油消耗特性缺少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因此很难给出定量与直观的发动机MAP改进设计的数据依据[5-6]。本文结合当前某款传统客车燃油消耗比较大的事实,重点结合不同循环工况进行其燃油消耗特性的统计分析,寻求一种直观有效的分析手段,利用统计图表法说明当前传统车的能量消耗特征,针对该能量消耗特点提出其节能设计措施。

1传统客车循环工况燃油消耗

工况是影响整车设计与评价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行驶工况会导致整车性能(如经济性)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合理地评价机动车的性能,人们制定了统一的机动车驾驶模式,即循环工况,不同国家或地区因驾驶条件差异而循环工况不尽相同。本文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典型城市工况、长春工况、上海工况和北京工况作为车辆燃油分析的循环工况。

11传统客车参数

表1为某传统公交客车的参数。该传统城市公交客车发动机为6缸发动机,功率为157kW,此客车的动力性为0~60km/h,加速时间为25。6s。

12传统客车燃油

首先在ADVSIOR平台上建立上述城市公交客车的仿真模型,并对其所有总成参数进行设定,选择中国典型城市工况及主要城市工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该传统客车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燃油消耗差别还是很大。其中,中国典型城市工况油耗最大而上海工况油耗较小,但总体来看,不管哪种仿真工况,此传统客车燃油消耗比较大,平均油耗为32。75L/(100km)。

“传统客车到底如何消耗燃油”是分析其油耗较大的关键。对此问题,不能仅局限在分析其燃油消耗总量上,而更应注重分析其油耗率变化的细节,即:到底发动机在那些区域内消耗其主要的燃油,而这些燃油消耗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过分析其燃油消耗的特征,寻求传统车油耗较高的根本原因,才能为进一步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提供解决方法。

2工况油耗特性分析方法

分析车辆燃油消耗的特征,主要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工作点的分布进行研究。根据工况燃油消耗的仿真结果考查发动机的输出转速、转矩、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等,即研究发动机工作点的分布及工作点在发动机MAP上的分布特性。

但早期研究发动机工作点的分布,主要还是从发动机二维分布点着手[6-8],只能定性看到其工作点在发动机MAP上的分布特性,还很难直观和定量地分析发动机MAP上工作的时间比例及所消耗的燃油比例

1)发动机不同工作点(区域)的时间比例,以探求发动机负荷的时间分布情况。

2)发动机不同工作点(区域)累计消耗燃油分布,寻找主要消耗燃油的工作点(区域)。

上述定量分析可为发动机MAP设计及汽车节能方向提供更有实际价值的指导。

3基于循环工况油耗特性统计分析

利用ADVSIOR仿真软件,对该传统客车在上述选定的几种循环工况下进行仿真,输出发动机转速、转矩和燃油消耗率。根据上述油耗特征分析方法,针对每一种工况分别对其发动机工作点时间比例及油耗比例进行定量分析。

31中国典型工况油耗特性统计

基于此工况,其工作范围内的发动机MAP及发动机的工作点分布仿真如图1所示:

根据仿真结果,对发动机在此工况下不同区域内累计的工作点的时间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上海工况的时间比例为:96。6%,在此区域内所消耗的燃油占总燃油消耗的:94。4%。

可见,发动机在低负荷工作的时间比例非常大,这些低负荷工况主要对应于怠速与低速制动的时间。但此过程发动机主要以怠速消耗率运行,其燃油消耗速度低于其他工作区域,因此,此区域的累计消耗燃油量占总燃油的比例不如其时间比例大。但同样由于累计燃油消耗是燃油消耗率与时间的乘积,因此该过程也消耗较多的燃油,例如:上海工况下发动机在低速与低负荷区域(800r/min,85N·m约10%负荷率以下)的时间比例为57%,而此区域消耗总燃油的25。4%,即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发动机工作在低速低负荷区(800r/min,85N·m以下),而此过程消耗四分之一的总燃油消耗。

4结论

循环工况是表征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工况,代表着当前此种车型的实际相近的工作特性,因此基于工况的燃油消耗分析更具有实际可比性。通过更直观与形象的图表法分析了先前传统方法难于解析的问题——整车的实际能量消耗特性,并就当前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的原型车-传统车)如何通过混合动力技术以实现高效节能提供指导。如针对本文所研究的标准典型工况,整车在低速低负荷区域内所占的时间比例均很大,并在此区域消耗太多的燃油,故可通过选择较小功率的发动机,以及在此区域通过消除怠速或按纯电动行驶,可有效提高整车的综合效率。此分析方法及结果对改善整车油耗及优化设计发动机MAP均有重要的实际价值,针对本文研究的发动机MAP高效区设计应重点向20%负荷以下,转速在1000r/min左右的区域内移动,为汽车整车厂非常关心的汽车节能设计与开发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清泉,孙逢春。混合动力车辆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CHENQingquan,SUNFengchun。Principiumofhybridelectricvehicle[M]。Beijing: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s,2001。(InChinese)

[2]李骏。论汽车动力总成节能环保的若干核心产品技术及的技术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8):64-71。

LIJun。Theautomobilepowertraincoretechnologyroute&FAW’sstrategy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nergyconservation[J]。EngineeringSciences,2009,11(8):64-71。(InChinese)

[3]RAYMONDASutula,KENNETHLHeitner,SUSANARogers,etal。AdvancedautomotivetechnologiesenergystorageR&DprogramsattheU。S。departmentofenergyrecentachievementsandcurrentstatus[C]//SAEPaper2000-01-1604。

[4]方红燕,王今,刘克强。汽车行业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J]。汽车与配件,2009,35(4):42-45。FANGHongyang,WANGJin,LIUKeqiang。Automotiveindustryenergyanalysisandenergysavingtechnologyresearch[J]。Automobile&Parts,2009,35(4):42-45。(InChinese)

[5]GAOYimin,EHSANIM。Designandcontrolmethodologyof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s[C]//VehiclePowerandPropulsionConference,IEEE2008:32-35。

[6]曾小华。混合动力客车节能机理与参数设计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06。

ZENGXiaohua。Studyonmechanismofenergysavingandmethodofparameterdesignforhybridelectricbus[D]。Changchun:CollegeofAutomotiveEngineering,JilinUniversity,2006。(InChinese)

[7]初亮。混合动力总成的控制算法和参数匹配研究[D]。长春:吉林大汽车工程学院,2002。

第15篇

1.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定期向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报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从而让他们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不断了解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所以,这些数据分析过程需要通过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来完成。(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而得出的经济指标的财务比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多方面因素,以此来揭示事业单位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常见的比率包括相关比率、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等。首先,相关比率是对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而得出的财务比率,如资产负债率等,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安排合理以及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构成比率,是指由于事业单位的一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这时指标的构成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比重,比如说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它反映了在一个周期内,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的重要性。效率比率是财务报表中的费用与所得数据之间的比率,反映出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衡量事业单位的利益得失。综上,比率分析法的计算简单并且直观,但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些缺点,主要是不能够为人们提供财务报表之间关系,这样就很难反映比率与报表之间的联系。(2)比较分析法一般我们也将比较分析法称之为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来判断事业单位之间的差距,这样能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好准备。从横向的角度来说,将同一时期的事业单位相关数据与其他事业单位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够得出事业单位与同行之间的差距;而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将事业单位历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将事业单位不同时间段的增减情况表现出来,从而信息的需求者能够按照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共同影响某一指标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测定,用以反应不同因素对经济指标各自的影响程度。通常来说,因素分析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四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客观的找出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的关键因素,但是其缺点就是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为此,财务分析人员在具体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力求使这种假定是合乎逻辑的假定,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就不会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2.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统计分析能够加强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不只是在财务管理中简单的处理一些财务信息,还应该作为财务分析工作的工具,通过归纳分析数据,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法得出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量和风险大小,以此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数据支持,也方便事业单位管理者规划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统计分析能够及时分析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2)统计分析为事业单位提供了财务预测和决策事业单位的财务预测是事业单位的一种规划手段,其结果是财务决策,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主动性。因此,为了达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灵活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利用预测、决策分析等软件,做好基本的财务预测和分析工作,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建立信息质量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人员,监督数据的真实性,提高统计分析的数据质量。

二、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提高统计分析的建议

1.加强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

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都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通常来说,进行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和分析统计指标,而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财务信息,其中包括分析会计核算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两个部分。所以,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分析通常是平行进行的,二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单独进行,没有互相交叉的部分,所以对于两者交叉的部分通常会出现结果不同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共同开发统计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对财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由此将统计分析系统运用于财务分析中,能够大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为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使事业单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

2.加强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分工配合

当前,事业单位当中的统计工作常常受到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双重限制,由此没有办法准确和全面的开展统计工作。由此,这就需要充分协调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和配合,这样优势互补才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总体来说,在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从而使工作人员不仅熟悉统计工作的财务知识,还熟练掌握统计工作,在职能上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工作相互渗透,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