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物理教师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

第1篇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够准确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非本质属性得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的结论。这就违背了最一般、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因而显得不够准确。在语文教育界,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事实上,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哪一门课程不是“工具”,哪一门课程又没有“人文性”呢?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的学科,那么,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的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的学科”?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的学科,那么,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那么就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了。这种不能完全表明语文教育本质的含混晦涩、自相矛盾的诠释。就难免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众所周知,概念的清晰明确是任何理论思考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概念的含糊混乱或者没有意义则是什么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要使语文教育的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基石,就必须在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上辨明“语文”所表示的不同概念。弄清了“语文”的不同概念之后,再去审视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充当理论枢纽的“语文”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那里常常是含混不清或游移不定的:它一会儿指语言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文艺学科的“语文”,一会儿指教育学科的“语文”……进而试图把它们合成一个自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然后又幻想用一个定义来求得对它的圆满诠释。这当然是上帝也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试问:谁能够用一个定义圆满地诠释三个不同的概念呢?以这样的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而界定的语文教育本质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混乱状态呢?

二.语文教育本质理论诠释不太慎重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谈,从而简单地把“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这就违反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属性的逻辑思维形式,因而显得不太慎重。倪文锦指出,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解释语文教育中的许多现象,“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何况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可知的发展变化,我们对“语文”这个事物的认识总不能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语文教育便会失去稳定性,使语文教育成为不可认知和捉摸的千变女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概念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但没有说语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内容各是什么。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其中语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而概念则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实际上,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体,或者说语词就是概念,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来诠释,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语词来诠释。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不是科学的定义,而是一种非常蹩脚的比喻,它丝毫不能说明“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关键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不能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种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说“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是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这岂不是好比“把发光体的光环误认为发光体本身”吗?以这样的违反逻辑思维形式而昭示的语文教育本质究竟是渊博和高明呢,还是浅薄和愚昧呢?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甚严谨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从而浮光掠影地根据“语文”中唾手可得的种种非关键属性,来轻率地推断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违逆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因而显得不甚严谨。它迷失了系统而缜密地论证和回答语文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学科的科学的思维和理想的表达之路。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逼仄为语言,语文教育也就会逼仄为语言的训练;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人文性时,就自然会使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异化为政治形态,语文教育就会异变成为政治教育;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时,就自然会把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语文教育就会成为语

第2篇

求学网为您提供“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第3篇

一、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作为全国较为有名的独立学院,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实用而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原则,开设了体现“涉外”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现将我院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适合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1. 中英文双语教学

全英教学和双语教学,这两种模式都可以用于商务英语课程的讲授,但是有一定区别。根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朱文忠副教授的定义,“全英教学是指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包括讲授、板书、教学软件、实验报告、讨论、作业、案例分析、考试、答疑等,但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重点术语、重要理论概念等,可以辅之以汉语翻译或解释。”在实际教学中,全英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都非常高,即使教师能够坚持在讲授、板书、讨论等环节使用英语授课,除少数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无法听懂授课内容,只是较为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双语教学采用英语和汉语结合的形式,使用英语讲解课文,在分析难的专业术语和补充背景知识的时候采用汉语补充说明,这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丰富商务方面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灵活设置课程

目前我院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有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翻译、公关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总的开课原则是,入门、听说、写作、阅读等基础课程,在低年级阶段开设教育教学论文,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商务英语基础,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日后的进阶课程做准备。谈判、翻译、公关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商务知识,开拓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在商务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实际授课中,采用小班上课,4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是比较合适的,达到了开课成本和教学效果上的平衡。在课时安排方面,每周可以安排4个课时,一是能够加深印象;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其他的商务英语课程。

3. 选用合适的教材

在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从教学实践看,国外原版教材虽然权威性、实效性占优,语言也更地道,但是难度偏大,关注的也大多是外国情况教育教学论文,涉及到中国具体实际的内容很少或几乎没有,不适合独立学院学生使用。中英文对照版本教材提供了课文对应的中文翻译,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长句和段落结构,但是其难度过低,英语占的比例偏少,更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选用。以英文为主带有中文注释的混编教材难度适中,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语,又对一些较难的术语进行适当注释,适当降低了难度,受到学生的广泛青睐。目前我院主要采用外研社拓展系列商务英语教材,包括《商务英语入门》、《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谈判》和《商务英语翻译》,难度适中,既能使学生学习丰富的商务知识,又能让他们熟悉商务方面的各种英语表达,提高商务英语水平。

4. 优化软硬件设施

优秀的师资团队不仅可以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院在安排教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因素教育教学论文,选拔能够熟练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并且有一定实际商务工作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为了加强商务英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定期招聘专业过硬、英语突出的复合型教师,同时选派本院优秀教师继续深造,以适应现代商务英语教学的要求。未来我院计划投资建设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真实的办公和贸易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熟悉各种业务流程,从而真正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相信通过提高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力,一定能够打造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朱文忠.对商务英语专业全英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5,(S1).

[2]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第6篇

关键词: 商务 交际能力 培养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跨国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商务国际化的进程愈发加快。商务活动离不开语言的交际,而在各国商业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语言就是英语,因此商务英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商务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参与商务活动的各方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的商务交流。在各种各样的商务交际情景中,商务英语的交际者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系,提供及获取商务信息,正确处理日常商务工作中的问题。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的一个分支。作为专业英语,从本质上讲,商务英语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在国际商务交际环境下,英语应用不仅是单纯口语交际能力,还应包括书面语交际能力,以及对国际商务实践流程的熟悉理解能力,在适当的国际商务交流场合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言交际的能力,其实质是听、说、读、写,加上社会交往和商务活动的能力。

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重视语言分析、语法功能的同时,要把教学目标逐渐转移到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正如W.B.Pearce所说,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并用之进行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当前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商务活动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迥异。例如,在一种文化中被认可的做法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成为禁忌,在与外国朋友交谈时应避免谈论他们忌讳的年龄、婚姻、信仰、财产等私人话题,可以谈论天气、运动、爱好等轻松点的话题。一般情况下,语言的失误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违反交际原则的文化错误会被视为缺乏教养。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出现语用失误,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缺乏诚意或不友好,这些误解、不快会让商务交流中的对方感到难以接受,从而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有效的交际是达成交易的基本出发点。

然而,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事实上,由于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使得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时深感交流的困难。这更加说明,在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战略中,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中心任务。

四、交际能力的内涵

学界通说认为,“交际能力”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的概念在1972年首先提出来的。Chomsky把隐含的语言知识称为语言能力,其认为语言能力既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也不是一种应付事务的能力,而是一种抽象的原则系统和知识体系。而Hymes则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使用语言处理事务的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指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等多种因素。换句话说,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上,还应该包括其他因素。交际能力不是对语言能力的补充,更不是对它有关交际能力阐述的否定。后来,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又对此观点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交际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即交际能力是指在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交际语境、对象、话题和目的等,采用恰当的会话技能和交际策略来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如何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而言,笔者以为,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文化差异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正如前文所言,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仅能够运用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建立良好的商务沟通。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注意贯穿介绍西方国家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适当导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知识。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文化知识的诠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就注释到哪里。课后增加一些讨论文化方面的思考题,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到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交际能力,以免使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出现语用错误,造成商务英语交流的障碍。

其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改进现有的落后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须以学生为中心,要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例如,可以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任务教学法为例,交际训练任务要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有助于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及早进入状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一旦能较流利地说出简单的商务会话语言,即使有少数不准确的说法,也不必马上纠正,以免打断其思路,影响其说下去的信心。

最后,多渠道营造商务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公司、海关等部门和单位从事真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营造虚拟的商务环境,充分有效地提供让学生感受真实语言的机会。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从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具体方法而言,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活动。以角色扮演为例,学习询盘和报盘时可将学生分为两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为公司业务员,一人为咨询的客户,要求学生进行对话或表演,学生必须根据语境和自己扮演的角色说出合适的话语,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学生可以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在交际出现困难时可实际使用同义表达等交际策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六、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还关系到培养的商务人才能否具备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语言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靠教育者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更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书目:

[1]邓洪波.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教育与职业,2006.

[2]叶蔚萍.面向21世纪的我校商务英语教学.莆田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3]孙湘生,龚艳霞.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第7篇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19,(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2019-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19-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9,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19.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19,(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19.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第8篇

一、问题的表征不恰当

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表征物理问题是在头脑中建构物理情境,可以运用文字、图像、图表、模拟实验等方法简化对问题的思考,让问题研究的对象、状态、过程清晰地显现出来,让问题明朗化、模型化,理顺物理问题的复杂关系。表征问题有助于在一个整体情境下建构问题的框架,并将问题与学生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二、缺乏适当的问题情境

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努力建立课堂教学的“情绪场”,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学生的心底意识。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情绪场”的创造并不理想,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往往“无动于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教师创造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是否能“跳一跳,够得着”?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兴趣、探索愿望,产生于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未知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缺乏观察、经验知识和推理能力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一部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只有留心观察生活便会得到对感性材料的正确理解,明白其中的物理道理。

如:照相时人离镜头远一点像大,还是近一点像大?为什么在常温环境中冷冻食品周围冒“白气”?樟脑丸放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变小?对这些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平时缺少观察和相关的经验知识,即使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物理知识,面对这些生活小问题还是一筹莫展。 转贴于

四、对问题解决学习运用于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物理教学应让学生形成高度概括的图式和样例,学会对问题进行表征。由于物理概念和原理及问题解决模式是高度结构化的,并以不同形式存储在长时记忆中,有些是以陈述性知识形式出现,有些是以程序性知识形式存储,它们共同组成了高度概括和包容的认知结构,其中也包括了大量问题解决的图式和样例。这些图式和样例可以在适当的知觉刺激下被激活,从而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因此,教师应注重物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题的同时通过画草图,在草图上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标注,把文字表征转化为图像表征,并通过合理的转换,使之与长时记忆中的图式相类似。通过练习和指导,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物理原理的适用情境和约束边界,并形成相关的图式和样例,将之系统化,纳入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

第9篇

关键词:英文规范书写 中小学生 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文书写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据调查,目前有80%以上的中、小学生字母书写不标准、杂乱、潦草、东倒西歪、比例不协调,尤其是存在着间距不均、粘连、脱节等现象使得字迹难以辨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英语交流的实用性。在2010年3月的“两会”期间,科技界有4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要加强中、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可见对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已不仅仅是教育上的问题,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快速有效的规范书写教学之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书写教学的本身。

一、中、小学生英文书写的现状

(一)英文书写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英文书写教学被严重忽视,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而很少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给学生展示英文书写才能的平台,教师也不给学生欣赏他人英文书写作品的机会。总之,学校没有把英文规范书写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来抓,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教学氛围,因此,英语书写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二)英文书写教学缺乏示范和指导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英文板书随意性很强,速度快又潦草,因此无法起到示范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文书写的兴趣和质量;有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书写错误,也没有及时地加以纠正,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有些教师甚至把“写”完全放到课外,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练字仅仅是为了“练”,而忽略了练字的真正目的。由于没有引导学生把书写与应用相结合,必然导致英语书写教学的无效性。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主动性差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由于以往的书写教学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经过了大量枯燥的练习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书写水平不能明显提高,必然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由于英文书写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找不到兴奋点,对英语书写也慢慢失去兴趣,作业开始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美观,有的甚至开始逃避书写,导致写字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觉得书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失去书写的主动性。据调查,80%的学生不重视英文书写,下笔随意,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英文书写教学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多年来英文书写教学依赖的是传统的书写模式,而传统的书写模式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占格框框而已,简单地讲也就是哪些字母占中格,哪些字母占中上格,哪些字母占中下格,因此无法限制学生书写时的随意性,对字母倾斜角度的统一、字体重心的稳定,字母的宽窄大小、间距的准确等都没有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和要领。如什么是大小一致?什么是宽窄均匀?什么是圆润?什么是饱满?什么是流畅?什么是间距精准?如何做到字母之间的不粘连?怎样控制单词的不脱节等都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五)中、小学生对英文书写要求不明确、方法不正确

字母书写是英文书写中最基本的元素,大部分学生在书写中没有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存在字母笔顺、笔画不清,不能准确找到起笔点,运笔走势不明确,转折点过早或过迟,回笔不到位,收笔突然或不到位,字体不饱满,曲线不圆润,笔画不流畅,字母超格或不满格,大小宽窄不均、字体东倒西歪,单词书写参差不齐,句子书写更是存在大小写不分、粘连、脱节、难以辨认等问题。如经常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造成k h不分等现象。由此不难看出英文书写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一个盲点,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

(一)“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传统英文书写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结构美学原理,利用人体力学而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方法。“五四三”即五线、四格、三笔。

五线是指“上线、中线、托线、底线和主线”。主线即是与上线、中线、托线和底线相交而形成的63°夹角的辅助线,是依据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难点及书写特点而设计的,其倾斜度恰好适合手写英文的自然角度,符合人体力学。主线是写好每个英文字母的依托,其作用是控制每个字母的倾斜角度,稳定字体重心、避免东倒西歪,使英文看起来协调一致。

四格是指“上格、中格、下格、主格”。两条主线之间的格叫主格,主格是主线与主线之间具有坐标性质的平行四边形网格,其结构特性符合结构美学的原理。主格是学生写好英文的重要依据,是避免字母与字母粘连、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的标尺。掌握这把尺子,学生在书写英文时就不会出现字母大的大、小的小、宽窄不均的现象,就能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的间距,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不会造成书写英文松的松、紧的紧、粘连和脱节等难以辨认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批改和评阅,避免考试时因误写被误判丢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单个独立的,即便没有间距,甚至有些粘连,大家也能辨认,但英文却是由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任何字母都可能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间距就单纯是字母的无序排列。字母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单词之间,特别是单词与单词之间都要靠间距来加以区分,所以,我们说“没有间距就没有英文”。

三笔是指“竖、曲线和横”,它是组成英文字母的基本笔画。“竖”是每个字母依主线平行控制字母角度和重心的依据。“曲线”需要准确把握好起笔点,控制好运笔方向及运笔走势,且收笔要到位。 “横”虽然在小写字母中使用率很少,但是必须写直、写平、不能过长或太短,而且要明确“横”的书写位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点”和“横”的字母,“点”和“横”应后写,它在字母中起着秤砣的作用,有稳定字体重心、平衡字体态势、在单词和句子中有点晴之笔的妙用。

五线、四格、三笔的功能是使英文书写方法更简单、书写标准更明确、书写要求更具体、书写要领更统一、书写规律更可循、书写依据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写出字母标准,字体统一 ,字态协调,倾斜角度协调一致,重心稳定,字体宽窄均匀,字母间距精准,字迹工整、美观大气、流畅洒脱的英文。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四大特点

1.易教。“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简单明了,具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法,无论学生英文书写基础怎样,只要教师严格按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教学要求教授,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并掌握英文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它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难解决的英文书写难题。2.易学。与传统的书写教学相比,这种书写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学习“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就能直接掌握书写要领、书写技巧和书写规律。3.规范。“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突出规范书写,将方法和依据并用,矫正、规范和提高同步进行,因此避免学生英文书写杂乱,字母书写粘连,有效控制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限制书写时的随意性,彻底改变传统书写模式的弊端。4.实用。“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英文书写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训练后明确了字母书写的标准,掌握了字母书写的要领,统一了笔画笔顺的关系,矫正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真正理解了英文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规律。在对参加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培训的学生调查时,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居然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样书写英文的,可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对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具有屏蔽功能。它不仅填补了当前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空白,也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与常规书写教学的区别

1.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传统排列顺序教授书写,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字母形态的再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字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更不能很好的按照字体结构变化熟练掌握书写规律。2.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法。常规的书写教学中没有明确的书写标准、没有具体的书写要求、没有相应的书写技巧、没有统一的书写要领、没有可循的书写规律、没有有效的书写依据,这就造成了常规书写教学的无效性,使得学生英文书写能力两极分化很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书写教学工具,因此杜绝教师照猫画虎地教学,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3.突破了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今天全世界的英文书写依然是依靠传统的“四线三格”,“四线三格”作为英文书写依据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不能为学生写好英文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不具备书写的规范性和矫正功能,亦不能很好的控制字体字态,对字母与字母、字母单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也很难把控,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中存在的东倒西歪、重心不稳定,字体不协调、字母大小宽窄不均等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对学生英文规范书写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书写依据是在传统“四线三格”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完善与升级,增加了“主线与主格”功能。独创的“五线四格”使英文书写依据更加有效,同时这种具有坐标性质的网格结构,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的起笔点、运笔方向、运笔走势、回笔及转折点等,使英文书写依据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英文书写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主线为依据,学生就能控制所有字母的倾斜角度,避免东倒西歪的书写现象,按照可循的书写规律使得字体重心更加稳定。以主格为依据限定字体的宽窄、大小,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从而避免字母之间的粘连,控制单词的脱节,使间距看起来精准,字体协调、字态圆润、均匀美观,也限制了学生书写的随意性,为学生规范书写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并对传统的书写教学存在的纰漏进行了修正,对容易粘连、容易脱节、特殊字母的连写、相互补位、不规范书写的常见错误、不能保证字体协调统一等问题都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突出了英文26个字母“三笔”书写的方法(竖、曲线、横),规范了如何写好“三笔”,如何利用“三笔”,依托“五线四格”来书写,学生会突然意识到写好英文原来竟如此简单,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掌握英文规范书写要领、方法和技巧。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中、小学英文书写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频率亦呈上升趋势,而英文已经成为大众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重要交流工具,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英文已成为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这就使得英文规范书写不仅是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英语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是书写,而英文书写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在整个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英文书写教学改革必将引发整个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同样,英语教学改革也必将推动英文书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创新英文书写教学模式,把最简洁、最流畅、最直观、最实用的书写方法传授给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将成为英语教师书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革命性突破。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训练的有效选择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它不需要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大量的练习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并通过规范书写的训练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做事专一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熏陶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符合中、小学生书写教学的最优化原理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遵循了教学的最优化原理,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学生写字习惯、心理特点、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英文书写方法,提高英文书写的正确率,缩小差异,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让学生学习的是书写方法,掌握的是书写技巧,运用的是书写规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情享受书写的过程,充分感受书写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英文书写教学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学生自主书写的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书写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书写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写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书写的创造性,直接有效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差距,找不足,总结书写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展合作学习

让书写进课堂。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课堂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体。化整为零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教”与“学”,积极分析思考并从活动中找到得与失。如小写字母‘ ’在书写教学中就是个难点。虽然这个字母很简单,但是由于受汉字书写习惯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很容易把‘ ’写成‘ ’字旁。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书写技巧,教师应安排学生对“竖、 曲线和横”这三笔进行分解的书写训练并给予比较系统的指导。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3人一组,开展相互学习,相互探究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争相指出对方书写的优点和缺点,找出为什么很多学生经常把 写成 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变被动的书写为主动的练习,从而提高英文书写的准确率和学习效率。

(三)进行有效地示范指导

教师首先要吃透“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精髓,掌握书写要求和书写要领,并能够依靠书写依据熟练地运用书写规律和书写技巧。在教学中严格坚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教学标准,作好示范、指导,同时还要在学生开始练习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教学中要注重树立标杆,典型引路,以书写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开展英语书写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书写才华,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英文书写水平。

(四)实施愉快教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倡导的是快乐书写,因为“只有快乐书写,书写才快乐”。所以,教师在书写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情趣化,给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按照字母笔画、结构分类改变了依据字母排列顺序教授书写的传统方法,如教写 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曲线”和“竖”的书写技巧,这样,写好了 就等于把 同时都写好了;再如教写 时,把 写好了也就等于把

写好了,以此类推,把 写好了, 也写好了。这样,举一反三的让学生学会找规律,既检测了学生对于书写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了字母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写字课的传统模式—— “满堂灌”,增添了许多课堂乐趣。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也很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字原来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

第10篇

【关键词】问题定向;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实验探究教学

问题定向是让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使问题能明朗化。探究教学是将科学领域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深刻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本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中生物理论探究教W主要针对实验探究教学,在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运用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实验教学不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全方面地促进学生发展。然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经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1)许多生物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时未对实验教学结构有正确的认知,且意识不到实验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们大部分观念落后,以为实验教学会浪费教学时间,还影响着教学进度,因此多数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出现实践操作不如背、看和讲实验有效的情况;(2)安排的实验课时少,由于大部分的高中生主要以语、数、外以及物理、化学等课程为主,而生物课程作为副科,安排的课程太少,大部分一周只有两到三节课时,以致无法正常安排实验操作的课程;(3)许多高中学校生物实验室少,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或者与化学物理等共用一个实验室,而且大部分有生物实验室的学校存在药品不足,指导教师非专业实验教师、实验室简陋等情况;(4)由于学校实验经费不足、实验药品缺少、学校未足够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无法根据教材来进行实验,只能选择性的根据所具有的药品进行实验,局限性强,很多简单的实验也无法完成,因此学生无法充分的体验和感受;(5)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有的甚至达到50人一个班,如果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对生物实验药品的需求量大,每个班级进行实验消耗太多,学校难以维持和供应;(6)因为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而不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这种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限制学生全方面发展需求的情况也在许多学校中出现。

二、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理论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

高中学习阶段中,每个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不同,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来创设理论探究教学情境,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多组织生物教学方面的活动能更好地结合实际教学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当然,教师设置活动时需把握好分寸,将生物学习目标融入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在讲呼吸作用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给这些现象进行解释。这样的情境问题一抛出,学生会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一定的反应,学习的热情高涨,会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积极深入研究和探讨相关内容,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生物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再引导其使问题明朗化,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将实验原理先和学生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蔗糖溶液和水溶液状态下的液泡大小的变化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做探究葡萄糖溶液、KNO3溶液状态下的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对出现了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大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许多教学研究表明,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相互合作、探讨和竞争的意识,还能提高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因此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模式中采用小组讨论模式也是积极有效的。比如在讲解“DNA的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提供相应的DNA组成模型,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拼装、观察和讨论,教师设置一些有关DNA结构的问题:比如“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发生连接的?DNA的两条链方向怎样?两条链之间怎么发生联系?DNA的基本骨架如何构建?DNA是如何储存遗传信息?”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不同小组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不同层次、多方面地进行讨论, 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验配套设施

高中学校应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式,积极配合且提供完善的设施以及足够的实验药品。无实验室或者实验设备的学校可向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提供帮助,以此来完善学校的实验配套设施,设立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确保理论教学能结合实践操作来进行教学。因此学校、教育部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基于问题定向的高中生物理论探究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

三、结语

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中, 科学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科学史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历史及科学本质,有利于学生从科学发现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通常科学探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是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但是课堂教学条件往往限制了实验的开展。实践新的教学理念的关键,是把握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创造科学探究的情景,调查、模拟和讨论等科学探究过程,都可成为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兆胡.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主题先行存疑与警惕[J].中学生物学,2015,0(12):57-58

第11篇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12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现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探究等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来导入新课,为以下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出课题后,我并不急于往下进行,而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怎样保护自己的健康?哪些病会传染?怎样预防传染病?”

这样由教师设疑转到学生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将提问的机会也留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观察对比、表达交流、归纳概括,创设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观察对比幻灯片中狂犬病和近视眼的图片,并说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与健康人接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接着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分析资料,讨论探究

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来讨论探究: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此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分析时间,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流感是如何传染的,给学生播放动画(课件),最后通过班级交流探究结果,由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点拨、补充。然后马上播放动画: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还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吗?如何针对这三个环节来预防传染病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常见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提示下,归纳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

四、运用知识,关注社会

1、新流感:简单介绍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学生很熟悉),让学生说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关防治图片。

2、“非典”:“非典”曾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3、艾滋病:艾滋病作为世纪顽症,目前科学界对它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它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国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给学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十分必要,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学生在歌曲《爱的奉献》的熏陶下,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正确地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问题。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体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转入巩固练习,以一个具体病例分析不同的处理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六、课堂延伸,巩固升华

课件展示:课外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每个小组书写一份调查报告。又一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第13篇

我校接触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概念是从聆听原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室主任刘惊铎教授的相关讲学开始的。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是“让理论生根,让经验生翅”的德育发展新形态。它能使一线教师超越单纯的经验性试验教学,在专家引领和同侪互助中重新以新的视角指导物理课程和课堂建设。生态体验德育理论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1、要进一步优化师生人际交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们要在学生的心底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刘惊铎教授在2000年在《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一文中把教育人际关系的优化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有效交往是增强教育实效性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优化师生人际交往的标准为:“沟通”、“理解”、“认同”;言语行为的标准为“可理解性”、“默契”、“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等。这需要打破传统的必有一方或一人主导的思路,可以在师生双方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由参与者共同地、逐步地形成优化了的人际关系。

2、要重视道德情感体验

刘惊铎教授在其博士论文《道德体验论》中揭示:课堂本来就是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部分。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提出了“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命题。他曾说过:德育的本体不是做了多少活动、做了多少课,体验才是德育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将教育者改称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改称为“体验者”,道德体验倡导师生、生生及与父母等之间的相互诉说和分享活动,重视营造体验场,切实诱发导引者和体验者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道德体验使道德教育与体验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体验者经历感动,发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生成新的道德境界。

3、要重视提升校园师生人文素养

刘惊铎教授指出学校德育工作涉及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自然生态是指影响师生课堂学习和德育习得与人生成长的物质环境;类生态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等共同遵循的学校教学和德育活动方式,也包括教材隐含的文化观念、思想因素以及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等;内生态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包括学习观念、独立精神、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是不够的。三重生态之间应是最佳的组合与有机渗透。这个观点与瓦西留克指出:“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认为要提升物理教育教学效果必须要营造出适合提高师生人文素养,人格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课堂情境与师生关系氛围,要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的传统课堂模式,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能,彰显物理课堂理性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成为帮助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课堂、吸引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主动体验和探究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课堂教育模式,为高中物理新课改课堂设计增色.

二、三重生态体验在普通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探索

基于生态体验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智慧启迪,我们课题小组成员认为:提高物理课堂效能应该首先使课堂成为创设情景与氛围的体验场,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理解、表达、共鸣、唤醒、领悟等境界,成为能够有效诱发学生“生活体验”、“内心体验”、“生命体验”的课堂。我们成立了《生态体验德育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能探索》课题实验小组,我们尝试性的把生态体验德育理论作为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引进物理教学实践,以三重生态全新的视角,系统设计了我们的物理课堂。

1、心灵融通的师生人际

我们认为:物理课堂应该提倡师生真实的平等,以知识为纽带和桥梁,促成师生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的最大融通。为达到此项设计的目的,我们主要采用校本活动课程的方法: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如:举办学生演讲比赛、学生画展、迎新生文艺演出,间周舞蹈表演,篮球比赛,经典诵读抢答等活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展示,让物理教师现场观看、欣赏、评论、参与;二是变换师生交际环境,组织师生到有利于发挥学生能力优势的户外活动和社区服务中去,让物理教师感受到自己平时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看着那么无知、那么不成熟的学生的“惊艳”的另一面,使教师真正体会到“任何学生都有出色、胜人的一面”、物理学不好,学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道理,引导教师自觉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形成平凡心和朋友意识。帮助教师逐渐放下教师架子,去掉职业面具,让学生觉得教师确实有平易近人感、亲切感,可以交朋友。目标之二是促成学生走进教师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利用班会,师生联欢会,年级师生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与物理教师尽可能的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老师崇拜人物、老师喜欢的娱乐明星、网络微信QQ、星座知识、恋爱经历、老师的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老师的孩子、怎么看待考试作弊和早恋、老师的爱好和成就等,交流前一定让物理老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个大概的了解,交流时一定要以真诚、真实、赋予深度为要求,使学生深深地了解教师所具备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2、教科研管理重视物理教学师生情感的体验

我们认为营造成功物理教学体验场是实现和提升物理课堂效能的关键。物理课堂融通的师生关系是提升物理课堂效能的重要前提,解决了学生愿意接受或不反感物理课的问题,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技能产生兴趣,自发的主动的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需要我们注重物理教学过程情感体验场的构建。我们分别从师生和物质环境、生生、师生之间合作、学生本体几方面入手,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情体验。(1)美化物理实验室环境。以明快的色彩绘制彩图布置物理实验室,墙面悬挂物理学家的实验挂像和他们的科学格言。(2)在年级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以周测形式为诊断和反馈方式让物理教师多关心后进生,与学生多交流等等。(3)学生以不同程度分成学习竞赛小组,强化学生作业,实验,考试等过程性考核。举办以热爱物理知识为主题的学科活动:物理学史知识竞赛、物理分组实验赛、物理知识抢答赛。

3、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三重生态和谐共升的物理课堂体验之境

我们着力把物理课堂表达上升为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对内生态的最佳影响的动人画卷,追求学生内生态体验发挥作用,促使自然生态和类生态的影响发挥到极致。我们主要围绕物理课堂用语为关键切入点,坚持在物理知识的引入、物理教学情景的设计、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方面一定要突出物理的趣味性和理性之美。我们提出要营造引人入胜,打动人心、三态共升的物理课堂情景。例如:在《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导入语和追问:上课铃声刚落下,物理教师就在黑板上书写一行大字:救救松鼠!!然后就声情并茂的讲述这样的小故事:在一座茂密的深山老林中,一个神稳稳地站在高处,端着枪,全神贯注的瞄准正前方树上的一只松鼠,这是一只哺乳期觅食的母松鼠,身旁的树洞里就隐藏着她心爱的宝贝。此时母松鼠也发现了猎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保护小松鼠,为了逃命,母松鼠在猎人扣动扳机的同时绝然的放开了支撑自己生命的树枝。枪声响了------大家猜,松鼠的命运会怎样?那只松鼠被从枪口水平飞出的子弹击中了!!!大家想:在子弹飞行过程中,松鼠已经落下了一段距离,可为什么松鼠依然噩运难逃?如果你是这只松鼠,掌握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平抛运动知识后,我们就会知道怎样面对这危急的状况!话音落下,物理老师就在救救松鼠的板书下面,用红粉笔写下:平抛物体的运动。老师接着问:“大家有没有兴趣与我一起救救这只可怜的松鼠?!”

4、三重生态德育体验使物理课堂充满人文的魅力

第14篇

一、具有扎实的文化科技素质

文化科技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素质。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还必须了解物理学史和现代高科发展情况,例如物理知识的发展历程、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当今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物理知识的关系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以渊博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为“学者型”的物理教师。

二、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素质

教师是培育人才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和符合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多方面合格素质和有一定特长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物理教师不但要重视物理知识的传授,还要善于利用物理知识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德育渗透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磁场部分给学生讲沈括的故事,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弘扬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学习热机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我国大好河山,让水更绿,天更篮。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具有更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做一个有心人,做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受益于潜移默化之中。

三、具有良好的教育心理素质

现代的物理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应是深知教育理论、心理理论且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洞察学生心理活动,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不断地把教育、心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教育理论,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具有较强的教师基本功素质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课要上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常要运用实验、图片、反书、多媒体课件制作、恰当的手势和讲解。因此,物理教师必须要具有以下的基本功:有一手好字、一幅生动形象的简笔画、一口标准流利普通话、一定的表演能力、一堂优质的教案和板书设计。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风趣幽默;具有实验操作能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教科研能力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具有创造型的素质。

第15篇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