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粮食生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文作者:黄尚宁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
调动全社会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责任,严格实行县(区)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列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上。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灌溉,加强对渠道排灌系统的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农田水利灌溉建设,着力解决连片灌溉面积,建设抗旱防洪保收农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间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五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培育高产、稳产、标准粮田。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优先抓好水稻、玉米两大作物品种生产,积极发展大豆、薯类及杂粮生产,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二是优化品种种植,扩大超级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三是优化种植模式,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扩大秋、冬种粮食面积,大力实施“早稻—晚稻—冬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马铃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马铃薯”、“中稻—秋黄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红薯”、“中玉米—秋黄豆”等种植模式,在原有种植一造或两造的基础上,增加秋(冬)种一造粮食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四是大力发展间套种技术,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园、木薯地等地间套种豆类、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扩大超级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种种植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并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推广避灾种植,在易遭受灾害的地方,科学地调整播种期,适时推迟(或提早)播种时间,使生长发育关键期避过灾害发生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四是大力推广覆盖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措施,以增强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培育地力,增强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抗旱保水剂,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确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齐,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七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实扩大良种与良法覆盖率,通过良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推广机械化耕作,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是有效解决百色市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适合丘陵地区和耕作制度特点的农机化技术、机具研发、推广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开展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推进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农机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化。着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引导土地流转,着力粮食产业化经营由于受种粮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的现象,出现了耕地季节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温资源极大浪费,给粮食增产带来困难。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把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户无力耕种的耕地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粮食加工流通企业,鼓励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转化增值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通过龙头带动,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由比较松散的组织逐步过渡到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大市场联接起来。发展订单生产,搞活粮食流通。
强化防灾减灾,着力减少灾害损失近年来,冻害、寒害、干旱、洪涝、有害生物等多种灾害在百色市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两寒、两旱、两害”对全市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两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风”危害;“两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两害”指“夏季洪涝灾害”和“有害生物为害”。对这些灾害必须科学应对,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减少损失。一是落实防范技术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适时播种,推广地膜覆盖防寒保温技术;防“寒露风”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种种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种期,使晚稻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为害;“两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选用抗旱耐瘠品种种植,推广地膜、生物覆盖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剂拌种种植提高抗旱能力。种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难的地方,头季改种旱粮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种植模式,避免影响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损失。“夏季洪涝灾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气性灾害,地处低洼易水淹没的地方,要选用早熟品种种植,适时早播,在洪涝到来之前收获;“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见的农作物病、虫、草、鼠为害。其中,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纹枯病即“三虫两病”为害最重,要切实抓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水稻防寒育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杯育苗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灌溉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栽培技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科学制定和及早落实防灾减灾预案,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强化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生产发展,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劳动者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程度,劳动者素质高发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单产水平和实现均衡增产[5]。当前,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质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劳动者素质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很多常规适用技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在各个时期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到现在仍然有旺盛的活力,大力普及常规适用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加速农业技术改造,促进粮食增产。应认真总结推广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地制宜推广合理密植,合理间、套、复种,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地力的增产作用,是实施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调节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玉米应以紧凑型耐密品种为主,采用省时省工的单粒播种技术,是玉米播种史上的一次革命。在种植业调整结构中,水稻生产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旱育苗的标准,施行机插、抛秧,实行早插,施足底肥,巧施蘖肥,补施穗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大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优质的无公害水稻。
二粮食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建立粮食生产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是复杂的综合性生产,本质上是物质、能量的转化,一方面从环境输入原料,中间经过生物群体转化、交换,然后输出粮食等产品。粮食生产要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必须有相应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粮食生产转化资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劳力、资金等特别是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源,作物要高产、稳产,就必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养分,而且产量越高就要求获得的越多。把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首先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对环境资源的依赖适应性、能量、物质的转化率。我市增产粮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这就必须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以获得更多的光能来实现。实行合理密植、间种套种是一个有效途径。作物在肥力、密度、个体配置形式的三个因素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增产效益。粮食生产发展还必须协调农、林、牧生态结构关系,以加强物质、能量的转化。农与牧的原料与肥料是供求与连锁关系,一方增产可引起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引起多方增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业对农业增产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调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有利于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使农林牧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三加强农业与技术推广工作
1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粮食产量不高
受到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山区粮食种植的面积日益减少。响应我国政府的号召,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广大农民开始走向多种经营的道路,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山区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如某县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其生活的山区大面积种植食用菌,并由此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但是受此影响,山区粮食种植面积却大幅减少。而且,由于在粮食种植过程中,农民付出的较多,但是收到的经济回报却比较少,这就严重挫伤了许多山区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而转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最终导致山区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2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山区的农民知识水平还非常低,这就使得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而且,许多山区,农户数量非常少,而且住的比较分散,这就使得信息传递面临很大的困难,即使政府部门想对此处的农户进行现代农业生产设备使用方法培训,也会面临重重阻碍。再加上许多山区农户的种植方法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山区粮食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基本农田建设放松,耕地质量大幅下降
在许多山区粮食生产基地,当地农户放松了对农田水利的建设,而且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那些产量较低的山区田地所投入的改造资金较少,这就导致了许多山区耕地质量大幅下降。虽然许多地区建立了排灌设施,但是由于当地政府只是重视建设而忽略了管理,也是最终使得这些设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使得山区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二、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措施研究
1政府部门切实提供政策保障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我国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山区农田建设的法律法规,而且当地政府部门要对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尽可能地保护山区农民的利益。政府部门还应贯彻落实农田保护政策,不断激发山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部门还应该建立农村地区生产技术培训体系,政府部门安排专人无偿对山区农户进行粮食生产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的知识水平,进而实现科学种植与生产在山区农地的应用于推广,进而为山区农民进行粮食种植与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2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应该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山区耕地是进行粮食生产的基础,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为了保证山区粮食的生产,当地政府应该建立最严格的保护制度,通过制度来保障生产,针对那些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尽可能减少对基本农田的损害,进而使得山区耕地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其次,要加大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加强山区粮田机耕路和水利设施建设,而且要加强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扩大旱涝保收面积。当地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募集,进而获得更多机构和单位对山区农田事业支持。农机部门要研发出适应山区的小块小型农机具。受到山区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农田大多面积较小,所以,如果加大小型农机具的研发力度,将会显著提升山区农地的生产力,如小型机动打谷机、小型耕地机,小型全自动喷雾器等,这些机具将会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进而有效提高山区农田的生产力。
3针对山区耕地开展粮食项目推广
开展粮食项目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山区田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而进行项目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当地农民的意愿。例如,可以在山区耕地进行抛秧项目的推广,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抛秧项目很难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并不受农民的青睐,但是当联合收割机推广应用之后,抛秧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这对农民来说,其生产效益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值得推广。也可以在山区进行再生稻的推广,因为再生稻的人工成本较低,所以通过种植再生稻,则可以显著提高山区粮食的生产力,这也符合当地农民的意愿。当然,我们还应该注重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最好办法,尤其针对迁飞性害虫效果非常显著,而且进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成本,进而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益。
三、结语
1.1粮食种植情况2013年,陇川县粮食播种面积28688.8hm2,平均单产5220kg/hm2,粮食总产量14.971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034.2hm2,单产6127.5kg/hm2,总产7.374万t;玉米种植面积13148.2hm2,单产4983kg,总产6.552万t;薯类种植面积1636.3hm2,单产3640.5kg/hm2(折粮),总产0.596万t(折粮);小麦种植面积816.7hm2,单产3570kg/hm2,总产0.291万t;豆类种植面积1053.4hm2,单产1495.5kg,总产0.158万t。
1.2粮食加工、销售情况陇川县主要有绿野粮业公司、鑫森米业、福睿精米厂、阿露窝罗米业、城子饵丝加工厂、鑫盛酒业等9家粮食加工企业,主要以加工稻谷为主,据统计,2013年加工稻谷2.3万t,占陇川县水稻总产的31%,生产销售精米、饵丝和米酒1.3万t,9家粮食加工企业年可加工稻谷7万t,现稻谷原料加工缺口4.7万t。注册有“绿野软米”、“户撒福睿”、“参象精米”、“阿露窝罗”、“鑫森软米”、“刘佳饵丝”、“三多饵丝”、“景颇缘”8个商标,产品供不应求,除满足县内州内市场外,还销往省内昆明、大理、保山、红河和省外贵州、广西、四川、上海等省市的批发市场,并进入当地超市销售。
1.3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情况陇川县注册有兴川粮油加工、益龙水稻种植、户撒润相水稻种植、户撒兴明水稻种植、城子春良马铃薯、城子永幸马铃薯6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会员748人,带动农户3658户。
2存在的问题
2.1农资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使种粮比较效益逐年下降,粮食种植户增收困难近年来,由于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据调查计算,2013年粮食作物亩生产成本较2010年增加200元左右,由此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到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了生产投入的压力,农民增收困难。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农资价格连年上涨以及农村雇工成本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
2.2农田基础设施滞后,中低产田比例大,高稳产农田少陇川县粮食作物生产用地,高稳产农田地仅占20%,中低产田占80%,水利化程度低,田间沟路不配套,农田保灌率低,受旱、涝影响严重,旱不能灌,涝无法排,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着粮食单产的提高。加之部分优质粮地转种其他作物或转作其他用途,新增标准农田耕作层恢复缓慢,同时由于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地力下降明显,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
2.3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粮食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制约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
2.4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甘蔗是陇川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粮食生产和甘蔗生产争田的矛盾十分尖锐。在农民增收要求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需要寻找发展粮食生产与保持农民增收的结合点,稳定粮食生产。
2.5粮食加工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一是陇川县粮食生产企业多而小、带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粮食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二是稻谷加工原料严重不足,缺口4.7万t;三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少而小,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程度低。
3发展思路
按照“增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品质;强产业、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在稳定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增产潜力。通过烟、粮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小春拿钱、大春收粮,增加粮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加大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粮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加快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单产;通过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等环节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通过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力投入,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通过示范区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陇川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1加大政策力度,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建立粮食生产责任制,由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并进行考核,评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粮食增产奖。认真落实中央、省、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多种种好粮食作物。加大对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科技示范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县每年评选粮食生产优秀企业、种粮大户、优秀科技示范户、粮食生产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和对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有关人员,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奖励。继续实施甘蔗提质增效工程,控制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基础设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其关键是要保护好耕地的数量,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
3.2.1加强《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宣传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制止粮田挖塘养鱼及取土烧砖瓦等破坏粮田行为;控制在粮田上种植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的面积,以利粮田的复垦。
3.2.2做好培肥改土,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切实抓好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提高耕地质量,将标准农田的维护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实施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使陇川县中低产田面积逐年下降。
3.2.3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组织力量作好调查规划,落实资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3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
3.3.1围绕烟粮生产模式(烟后水稻和烟后玉米),进行品种品质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加大对高产、优质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使粮食作物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提高单产奠定基础,通过合理搭配布局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3.3.2大力推广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技术通过全面落实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水稻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保水抗涝栽培技术、冬马铃薯大垄双行抗旱栽培技术、蔗前套种粮豆作物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冷凉多雨山区水改旱技术等多套区域性特色技术措施的集成组装利用,实现“科技增粮”的目标。
3.3.3加大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和甘蔗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套种豆类、玉米套种辣椒、甘蔗套种冬马铃薯、甘蔗套种冬黄豆、甘蔗套种冬玉米等间套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效益。同时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3.4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对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控制能力,重点抓好水稻稻飞虱、水稻稻瘟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实施粮食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统防统治面积比例,减少农药使用,改善防治效果。
3.4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陇川县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是培育和发展优质稻米、饵丝、米酒加工龙头企业,扶持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带动,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户面达到60%以上。通过建设6666.7hm2优质稻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建无公害优质米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
3.5开展高产创建,挖掘增产潜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促进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充分挖掘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潜力,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优质高产示范竞赛、优质高产良种展示和科技示范户活动,组织相关考察、现场观摩,加快优良品种推广,促进新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粮食总量,确保粮食安全。
3.6强化服务职能,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3.6.1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农机安全等方面,在农村市场与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三农通等网络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全县市场监管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3.6.2抓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按照“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标本兼治方针,一手抓执法监管,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主要生产资料,严把生产过程质量关。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以“三品”认证为主,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推进工作,确保全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全县范围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纳入监管范围,确保不发生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6.3抓好种子市场管理做好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的审核工作,实行种子生产备案制度,实行“两杂”种子留样备查,保证种子生产安全;强化监督检查,从源头上确保种子质量。
3.6.4抓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建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以相关站所为辅的执法体系,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强化农资质量特别是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源头保障,提高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3.7创新技术培训手段,促进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科技推广覆盖率、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坚持以宣传培训为抓手,立足全县粮食产业布局和生产发展实际,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围绕粮食产业发展急需关键技术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将科技服务与生产需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起来,送技术服务入户,送科技培训入户,提高科技培训、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整体素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1气候变化分析
1.1年、季气温变化
黑龙江省1954~2011年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温为2.1℃,上升速率为0.34℃/10a,见图1;突变时间在1977年前后(图略)。如果从1981年为气候变暖期开始,变暖后较变暖前上世纪50~70年代气温上升1.1℃。气候变暖导致低温次数明显减少,变暖后30a中仅有1987年和2009年发生低温冷害。在近57a春季升温最大,次之为冬季,第三位为秋季,最后一位是夏季,升温速率见表1。因此气候变暖导致年、季升温而低温次数明显减少。
1.2积温年变化
1961~2011年全省日平均气温≥10℃积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5.3℃/a,见图2。1981年至今,≥10℃积温增温为100~200℃。积温带基本向北移东扩一个积温带,平均热量增加一个积温带的热量见图3、图4,热量的增加对粮食格局变化和粮食增产发生重要影响。1.3年、季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呈线性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7.5mm/10a,见图5。1998年松花江—嫩江发生了100年一遇的大洪水之后1999~2011年为少水时段;气候变暖后降水变化不明显,但进入本世纪的11a中降水偏少干旱严重[13]。1956~2011年的年季降水趋势见表2,仅有冬春季降水增多,春季增多大于冬季,增量为2.5mm/10a。夏秋季及生长季降水有减少趋势,生长季降水减少多一些,减少9.3mm/10a。1.4年平均风速及日照时数变化近50a来全省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气候变暖后,风速下降明显。同样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变暖后年日照时数迅速下降。图51956~2011年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变化Fig.5Yearprecipitation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in1956~2011表2年季降水趋势系数Table2Year,seasonprecipitationtrendcoefficient年水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长季趋势系数-0.750.25-0.47-0.70.1-0.93
2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极端天气的影响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为干旱、雨涝、暴雨、低温冷害、霜冻等灾害。
2.1季节干旱与与雨涝
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后,春旱频次在减少。夏季旱、涝阶段变化较明显,1998年后进入一个以旱为主的时段;旱、涝转换周期为14a。1981年气候变暖后的31a近2/3秋季干旱;夏秋连涝年较多,尤其90年代连涝现象更多。
2.2极端降水与暴雨
[29]由表3可见变暖前上世纪60、70年代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1.91/a、0.50/a,而变暖后1981~2010年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2.32/a、0.61/a,差值为0.41/a、0.11/a,表明气候变暖引发极端降水和暴雨频次是增加的[16]。
2.3低温冷害
可分为3个类型:①延迟型冷害;②障碍型冷害;③混合型冷害。东北三省是我国夏季低温冷害频发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冷害发生较为频繁,灾害程度重。其中1972和1976年严重的低温冷害造成东北全区粮食减产300×108kg。黑龙江省夏季1957、1964、1969、1972、1976、1983、2009年较历年低1.0~1.6℃,发生严重低温冷害。20世纪80年代后气温明显升高,延迟性低温冷害出现的频次明显减少而阶段性、障碍性冷害增多。
2.4初霜日与终霜日和无霜日变化
1961~2011年全省初霜日呈缓慢推后趋势,约后延7d,见图6。终霜日大有提前的趋势,约提前8~9d;气候变暖后无霜日天数延长15d。
3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3.1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量的影响
从1949~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见图7。第一阶段逐步恢复阶段(1949~1958年);第二阶段急剧下降阶段(1959~1961年);第一和第二阶段是黑龙江省在作物生长季处于低温多雨阶段的气候,粮食产量不高。第三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62~1999年),处于气温和降水正常时段的气候,有利增产。第四阶段波动阶段(2000~2003年),处于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图7黑龙江省历年粮食总产量变化Fig.7Foodcropsyield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有旱象发生的气候背景。第五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04~2012年),正是处于温度偏高降水稍少(但较第四阶段降水偏多),基本处于风调雨顺的气候背景,粮食得以快速增长。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热量关系最为密切,丰收年大多是高温年,而低温年几乎都是歉收年。1980~2011年温度、降水与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生长季气温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温度与玉米产量在0.05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380,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大豆、水稻产量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74和0.603,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小麦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666,呈负相关,温度越高产量越低。对生长季降水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降水与玉米、大豆产量相关系数分别是-0.197和0.294,相对较差。降水与水稻产量在0.05水平上相关系数是-0.395,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高温低湿对水稻高产有利,因黑龙江省大部稻田旱时能得到人工灌溉;高温高湿,病虫害加重,加之排涝工程还比较薄弱,尤其三江平原低湿地,涝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同样高温低湿对玉米的产量有利,因玉米是耐旱力较强的作物。大豆是喜温湿的作物,气温高降水正常就可获得增产。降水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是-0.430,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温度低降水少(但灌浆期降水须够用),尤其7、8降水少有利收获。统计表明:气温每升高1.2℃,水稻单产增产0.75成;玉米单产增产1成;大豆单产增产近1成;小麦单产增产0.94成。综上温度每升高1℃,可使粮食产量平均增产10%左右。
3.2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近30a气候持续变暖,使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生长季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积温带北移,作物的高产中心发生移动。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的主产区以松嫩平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绥化市为主;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以松嫩平原南部的哈尔滨市和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为主;水稻、玉米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呈现北退现象,大豆种植范围也明显北移。从上世纪80年代除玉米占绝对优势外,其它的各种作物相当;进入90年代,玉米及水稻所占比例较高;21世纪以来的12a,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不分上下,大豆次之,小麦及其它作物所占比例较少。
3.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量资料统计表明,旱灾造成粮食平均减产15%~25%;低温冷害减产20%左右,其中水稻减产45%;霜冻减产10%~15%;雨涝减产5%~10%。
4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4.1应对气候灾害适应性对策
气象灾害成灾率是造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1.1抗御干旱①加强抗旱工程建设;②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旱田高效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技术;③修建水源工程,增加供水蓄水量,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源进行调节再分配。
4.1.2防汛排涝①大力修建骨干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增强农田排涝能力;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③根据雨涝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涝区种植水稻以稻治涝,旱改水实施增产。
4.1.3抗御低温①作好品种区划:避免盲目引种、越区种植,合理配置好早、中、晚熟品种;②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广机械旱作耕法,重点是伏秋整地;发挥机械作用,适时抢墒播种,进行苗期深松;采取保护地栽培的各项措施。
4.2农业适应性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优化作物布局:继续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做好品种搭配,气候变暖生育期延长,早熟与早中熟品种及中熟与中晚熟搭配种植,增加复种面积,扩大冬小麦试种面积。黑河至抚远和三江平原应发展稻豆为主,松嫩平原北部、大兴安岭南部、黑河南部以发展豆麦为主。松嫩平原中部,三江平原西部应以发展玉米、大豆为主。松嫩平原西南部应以玉米、饲料、杂粮为主。松嫩平原南部及牡丹江市应以玉米、水稻为主。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农田标准化管理:①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实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秋翻整地,保墒保土,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建标准化育秧大棚或智能化育秧工厂;②兴修水利,完善水利抗旱排涝配套的旱涝保收田;③农机农技农艺相结合,全程基本实施机械化;做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④基本达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实施低碳农业环保农业。3)加强农村气象两个服务体系建设。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心,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保障。在2013年战胜自1998年以来的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和超百年一遇的黑龙江特大洪水的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汛指挥部门决策,启动相应预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5结语
1BCC模型数据包络分析
(DEA)是运筹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78年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首先提出,以评价部门间的有效性问题。常见的模型有CCR和BCC。CRR模型是用来研究在固定规模报酬下,多输入、多输出的效率问题。1984年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又提出了一个BCC模型。BCC模型又称为纯技术效率模型(PTE)是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剔除规模报酬因素后,考察各个决策单元的生产效率问题,以作为CCR模型的参考。用综合技术效率除以纯技术效率可得一个指标,称为规模效率(SE),表示当规模报酬可变时,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不变时生产前沿面的距离。
2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选取苏北28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取Y粮食作物产量万吨)作为输出,X1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万人)、X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3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4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X5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作为输入,考察各县(市)农业生产效率,数据来源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结论分析
1整体分析根据上表统计结果
可将28个决策单元分成4类,第1类为SE,TE,PTE均=1的决策单元即弱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共有9个,分别为丰县、沛县、淮安市区、涟水、洪泽、盱眙、东台、大丰、泗阳,结合表3的松弛变量,上述9个县(市)的s值均为〇,为DEA有效。均为规模报酬不变,可见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的投入要素合理,不存在资源浪费,或价格失常的情况;第2类为SE、TE≠1,PTE等于或接近1的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包括邳州、连云港、灌南、金湖、响水、建湖、徐州市区、沭阳8个县(市)表明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性较强,拥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比较稳定,对资源、价格等外部因素依赖性弱,但是,规模效率较差;第3类为TE、PTE≠1,SE等于或接近1的决策单元,包括新沂、东海、灌云、盐城市区、滨海、射阳、宿迁、泗洪、睢宁9个县(市),在现有粮食生产规模水平上上述9个决策单元能取最佳效率,但是其纯技术效益较差;第4类为SE、TE、PTE指标均较小的决策单元,包括赣榆和阜宁两个县,粮食生产极不科学。
2SE、PTE对比分析
由于综合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即TE=SE×PTE因此对于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决策单元可以通过比较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结综合技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如果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则表明综合技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规模效率引起的,反之同理。通过比较上述非DEA有效的19个样本,徐州市区、邳州、连云港市区、赣榆、灌南、金湖、响水、建湖、沭阳9个地区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因此应该把重心放到提高规模效率方面。剩余10个地区则须把重心放到提高技术效率方面。
3规模报酬分析
上述28个决策单元按照规模报酬可分为3类,第1类为规模报酬不变的地区,即DEA有效的10个决策单元,表明投入科学,达到了最有的组合,不存在冗余或不足的情况;第2类为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包括新沂、连云港市区、赣榆、灌南、金湖、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11个决策单元,这些地区的投入不足,扩大少量粮食生产的投入,可以获得大量的收益;第3类为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包括徐州市区、邳州、东海、灌云、宿迁、沭阳、泗洪7个决策单元,这些地区投入过量,产出不足,应适当控制投入。总体比较而言苏北粮食生产规模报酬递增地区略多于递减区域,
4冗余度的投影分析
假设产出一定,样本的各项投入须保证统筹安排,否则会出现投入冗余的情况,即相应指标的松弛量取值>0,结合28个县(市)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投入冗余度的投影分析。,28个样本中存在投入冗余的有10个县(市),其中有1个投入项冗余的县(市)为新沂,2个投入项冗余的县(市)有东海、灌云、阜宁、射阳、宿迁、沭阳,3个投入项冗余的县(市)有徐州、赣榆和泗洪。表明上述县(市)在投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浪费现象,以东海县为例粮食播种面积为159.7千公顷,冗余值为28.361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投入溢出比为17.8%,农业机械总动力119.7万千瓦,冗余值为36.074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动力投入溢出比为30.1%。
三对策结合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差,大型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发生时,难以发挥作用。如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幅度缓慢,200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1.78%,2012年为35.07%。2000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9.6%,2012年为56.7%。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与全国平均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差距。
2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农作物品质问题突出,单产提高困难由于耕地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尤为严重,而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层面浅,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病虫害发生频繁,单产难以提高。如黑龙江省水稻在2000年单产达到6489kg/hm2,2012年为7072kg/hm2,12年间单产增加了583kg/hm2;而玉米、大豆单产近几年还略有下降趋势,均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3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短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长缓慢,200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失面积的比重为24%,2012年为26%。全省农业用水总量逐年增加,如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9.7%,到2012年达到82.2%。随着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对大批中低产田进行连片的“旱改水”开发,水资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另外,城市居民及工业用水量的大幅增加,工业污水及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加,使黑龙江省主要江河的污染十分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二黑龙江省粮食持续稳定生产的对策建议
1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
有效利用耕地一是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近年来,在国家加大生态退耕力度的情况下,耕地面积下降较多。但从长远看,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保护耕地。二是切实保护耕地质量。对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制止,并给予处罚。三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中低产田耕地的生产能力,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之一。应大力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2合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近年来稳中有升,目前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接近1500万hm2。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12.7%,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1.7%,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18.9%,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豆类播种面积26.8%。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是优势主导产业,应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结构,在充分发挥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要稳定提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3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物质装备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水利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搞好大中型灌区建设以及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黑龙江省的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而全省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2012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仅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4.4%。应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和扶持。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做好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天然氧吧的生态功能。二是加大防护林体系和防沙治沙等荒漠治理建设,发挥森林等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水资源调控体系。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干旱缺水问题尤为严重,2010年全省农业旱灾成灾面积占农业成灾面积的比例为79.66%。应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同时确保生态用水。
5充分发挥垦区粮食生产优势
本文作者:余世学工作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制约因素
资源要素约束一是气候资源。凉山州光热充沛,降水一般都在1000mm,雨热同季,但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区域性缺水明显,冬半年降水量不到全年10%,夏半年集中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大多数地区降水量都在800~1100mm,雅砻江西部、金沙江河谷降水在700~800mm。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性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冰雹、洪涝、低温冷害、冻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二是土地资源。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锐减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但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稳定耕地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质量提高的趋势也并不明显。2010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8万hm2,仅占全州耕地的21%。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其单产水平只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主要分布二半山和高山坡地,土层浅薄,又无结构,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蚀。三是劳动资源。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了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劳动密集型技术被闲置,不少地方已出现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只有靠增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由“十五”末10.6564万t提高到13.8122万t,增加近30%。2.2基础设施约束一是投入总量依然偏低。财政收入增长而支农资金比重却下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每年在提高,但主要体现在惠农政策补贴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投入所占比例不增反减。二是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如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优粮工程、农田水利等分属不同部门。三是小型农机设施滞后,导致机械化使用、维护和管理都存在问题。科技支撑约束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依靠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的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二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基层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知识陈旧,推广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机制不活。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发展粮食生产缺乏科学的思路和科学的办法。比较效益约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二是目前粮食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三是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不牢。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按市场劳动力价格,绝大多数粮食作物是亏本生产,粮食的比较效益低。其他约束一是粮食生产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区域优势、规模效应不明显;二是市场发育不够,特色农业起步低,包装简陋,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供、销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不强。四是粮食产业组织模式是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组织模式。粮食产业化水平低,粮农和粮食流通加工“两张皮”,由于规模实力的差距,粮食产销利润分配不公。
提升粮食产能潜力的途径与政策建议
土地资源潜力一是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大。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其单产水平仅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通过培肥地力提升粮食产量的空间还非常大;二是可开发耕地潜力大。凉山州2010年统计,年末实有耕地35.13万hm2,土地二调面积59.2万hm2,据调查,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达5万hm2,潜力较大。三是秋冬闲田潜力大。全州近期可开发利用晚秋和冬闲地面积达8万hm2以上。气候资源潜力“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地形地貌,造就了凉山州光温资源充足、水能资源充沛、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显著以及冬暖夏凉、年气温差较小、日差较大等资源稟赋。“北方的阳光、南方的温度、印度洋的气候”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独特的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以西昌市为中心、以安宁河谷为中轴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具备发展粮食生产的“温、光、水、热”自然优势;有“不是海南,胜似海南”的美誉,在传统农业粗放经营模式下,仍可以满足“一年熟、两年足”的初级目标。具备了发展“增、间、套、围”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的气候保障。粮食单产潜力凉山州有小面积水稻单产超900kg/667m2、玉米超1000kg/667m2、马铃薯超4500kg/667m2,小麦超700kg/667m2,荞麦超250kg/667m2的高产典型,但就全州而言,基础设施还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2010年粮食平均单产仅291kg/667m2,比全省平均水平342kg/667m2低56kg/667m2,较全国平均水平331.5kg/667m2低46kg/667m2。在栽培技术、科技减灾、更换良种等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科技增产潜力目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潜力基本消耗殆尽,粮食发展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成果和增产技术在生产中及时运用,取决于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高低。全州17个县市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现有大学本科院校1所、农业中等学校两所,州属农业科研机构6所。在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水平。通过增加科技投资,努力改良农业人力资本和生产要素资本,既是推动凉山州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大潜力。实现途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基于粮食生产与发展的特性、增产的优势与潜力、影响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今后一个时期,不仅要明确指导思想,加大财政投入,重要的是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构建特色效益粮食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凉山州优质特色效益粮食产业化作为一项带全局性、方向性的举措来抓,充分发挥安宁河谷和高山寒温带特色资源,瞄准马铃薯、荞麦、优质稻、食用玉米、燕麦等地方特色粮食产业,认真分析研究各个支柱产业的特点,制定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路径、战略措施和办法,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不断完善凉山州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做好特色文章,作响绿色品牌,推进绿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创建“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带动全州品牌经济发展。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二是强化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进程。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坚持不懈地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三是加强农民培训。力争做到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有一批致富带头人,每个特色产业有一批技术能人。四是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优质马铃薯、苦荞麦、优质粳稻、燕麦等主导产业组建完善一批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普及应用轻简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加强农科所和示范场等科研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示范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体系一是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面4.09万hm2,改善有效灌面1.73万hm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产粮区硬件设施建设,使沟、渠、路、电、仓储以及信息网络相配套,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提高抗灾避灾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围绕马铃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精量播种、机械化栽植、联合收获、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力争2015年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341万kW,年均增长1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在金沙江河谷积极研究和示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提灌站。每年新建3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在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不适宜建沼气池的地区推广生物质炉3000台。四是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州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健全粮食市场营销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大力扶持农产品经纪人、专业营销队伍、加工营销企业,扩大销售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强农业品牌宣传,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精心组织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扩大对接品种范围,拓宽销售市场。新建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力争把凉山州建设成为川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和依托,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现代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社、租赁、承包、联营等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完善农村服务机制,支持发展农业保险,逐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州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中低产田比重达70%以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凉山州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产稳产田。对非重点粮食产能县进行扶持凉山州会理、会东、西昌、冕宁、盐源、昭觉、布拖、喜德、德昌9个已列入国家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和四川省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布局县,会理县被纳入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有一定资金支持,但其他县开展产能建设资金少难度大,希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突出粮食生产、支持优势特色”的原则,合理确定优势区域和关键支持环节,突出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荞麦4个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整合各类农业资金,重点支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对高产高效创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配套一定资金和物资,按照主导作物高产创建目标和“百、千、万”示范推广模式,深入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建、推广力度,“农、科、教”三结合,确保“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加大对良种补贴的扶持力度把凉山苦荞麦、燕麦等优势作物均纳入良种补贴范围给予扶持,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10凉山州水稻、玉米、小麦、青稞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国家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工作,凉山州2010年实施了5333hm2的原种生产补贴面积,有效调动了凉山州群众种粮积极性。但作为地方特色效益粮食的荞麦、燕麦等作物却一直没有纳入良种补贴,马铃薯良种补贴实施面积小、受益农户少,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农户对优良种薯的需求。这些作物的主产区都是贫困彝族聚居区,更需要重点扶持。将马铃薯主产县纳入产粮大县补贴范围将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在6667hm2以上的县纳入产粮大县补贴,资金额度按产粮大县规定补助,以便又好又快地发展马铃薯产业。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积极落实国家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基层部分农技人员技术落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应加强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能适应新时期农技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队伍。另外,近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技指导工作。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一是大力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行业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后劲。二是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营建高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走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三是深化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引导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和大户流转,实现粮食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1.1种粮大户定义及特征
种粮大户是粮食主产区涌现出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种粮大户定义的标准是指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3.33hm2以上、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6.67hm2以上的农户。种粮大户具有以下特征:户主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劳动力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经营规模大,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水平较高。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明显增加,他们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土地合理流转减少抛荒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
1.2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及优势
粮食生产合作社是专业化生产的产物。目前对于粮食生产合作社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作者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对本研究中使用的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如下:粮食生产合作社是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户为主体,坚持社员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的同时,社内实行统一种粮、统一供应农用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优势是能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解决好发展粮食生产遇到的人才、资金、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能搞好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生产发展水平。粮食生产合作社是适应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形势、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新创举,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1.3现状分析
2013年农业部种植业司对全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入社社员513万人。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893.33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3%;粮食产量达746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7%。粮食生产合作社经营耕地481.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4.0%;粮食产量485.5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2%。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平均产量分别为7290kg/hm2和8175kg/hm2,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95kg/hm2和2880kg/hm2。可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植了全国1/10的耕地,产出了1/5的粮食,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0.083亿hm2,目前,我国仍有1/2以上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达到2/3。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占用保持较高的需求,虽然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占补平衡,但土地质量和肥力不足。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村部分土地撂荒。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404.4万t,2012年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838.85万t,增长率约为8%。使用的农药有80%~90%进入土壤,农药大量、低效率的使用导致了对耕地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壤酸化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增加。再加上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和象征性经营,也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2.2经营主体素质低,积极性下降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比例占83.2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上升,粮食生产队伍体力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并将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我国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致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2011年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分别为21%、41%、29%、53%,利润分别为2115、4545、3405和8205元/hm2,粮食净利润平均为2715元/hm2,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目前,粮食增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相当一部分灌区工程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许多沟渠蓄水量少、渠道通水长度缩短、过流能力减少,灌溉面积明显萎缩。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资金量太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农田水利设施脆弱也导致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2.4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率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57%。我国每年经中央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达1万项左右,但可以推广的仅占30%,与部分发达国家推广率为90%以上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细碎化的耕地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土地的自然肥力发挥到极致以及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对粮食增长的刚性约束后,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只有依靠科技。但由于小规模农户本身也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的科技动力,只能对新技术望而却步,因而阻碍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3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分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粮技能高低和种粮意愿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在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弥补了农业科技推广剩余空间,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3.1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来自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种植大户与粮食合作社将小块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北方地区6.67hm2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公顷有农机1241.55台套,高于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1831.5kg/hm2,950个小麦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粮食合作社,成立1a期间,添置了1台催芽机、1台碎土机、2台烘干机、3台插秧机、9台犁田拖拉机及1条流水线,加上农机仓库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其种植的水稻产量为8250kg/hm2,大大高于农户散种时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对购买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来说利于降低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节能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等,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2高素质经营主体,提升种粮积极性
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333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显示,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80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4.02%;小学文化程度的为59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7.7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81%;文盲5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50%。样本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粮户所占比例为31.83%,2009年我国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6.71%。种粮大户相对零星农户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为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其素质也相对较高。而且,现有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将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进行工种划分,农民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专业技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进而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低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劳动分工也使得农民主动自愿地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加快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用水
生产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但组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也因农产品比较收益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农户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难有效开展。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较大,绝对收支水平较高,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倾向比一般农户要高。2009年我国相关部门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20户改造了泵站,32户进行了灌溉水源建设,31户进行了渠道建设,20户修建了排涝设施。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户均投入渠道建设的资金为11万元,改造泵站的资金为7万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设的资金为4万元。种粮大户与•97•种粮合作社通过加大对修路、修建桥涵闸、新打机井、健全排灌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电能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粮效益,这又促进了种粮大户与种粮合作社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投入,有效推进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3.4科学示范,促进种粮技术推广
1.1育种方法以传统的“经验育种”为主,缺少突破性大品种的育成
目前浙江粮食育种主流技术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式育种,效率低、周期长、准确性差,很难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品种设计”,将多抗、广适、高产、优质等融合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础研究与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相脱节的现象;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不够平衡,育种手段缺乏创新,花培育种、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相关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尚很薄弱。
1.2科研与推广队伍结构欠合理,缺少协同作战机制
现在浙江省从事水稻、旱粮育种的科技人员分别为256人和120人,从事土肥和植保的科技人员各为50人左右。显出育种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战略型、实用型的农业专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也不尽合理,栽培及产业化研究人员偏少,育、繁、推人员比例不够理想,科技后劲不足。现有育种工作多以课题组为单位,各自为战。课题组在研究力量、种质资源、条件设施等方面十分有限,重复研究现象普遍存在,且不同课题组间的沟通与协作少、育种材料共享少;不同专业领域(如育种、土肥、植保、栽培等)的科技人才未能根据粮食安全需求形成合力,协同攻关,因而难以有效解决浙江粮食育种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制约了浙江粮食育种进程和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总体来讲,浙江粮食育种现状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亟需变革育种研究体系。
1.3粮食品种类型单一,结构失衡,没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
目前浙江省粮食品种总体上讲类型单一,且存在同质性、低质量,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虽在高产品种选育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重大突破性的品种少,难以满足粮食大幅增产的需求。一是高产、优质、抗逆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广适品种不多,多数在高地力条件下表现良好的粮食作物品种在瘠薄、盐碱、干旱等逆境粮田中种植时表现较差。二是季节性品种类型单一,以水稻为例,通过努力,单季稻品种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连作晚稻尚待突破。三是现有品种针对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特别是与机械插秧、机械化制种等不能适应,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针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缺乏优质的专用型新品种。此外对粮食作物的稀有种质资源,如野生种、近缘野生植物等收集和利用也嫌不足。
1.4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和储备不足,限制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土壤、肥料、水资源等高效利用、改良与保育、精确施用、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技术不足,对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不够有力。二是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不足,在单项、高产、产中栽培等技术方面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相对的综合配套技术、优质环保专用技术,以及产后加工技术不足。三是栽培模式未根据品种优势进行创新和配套应用,综合生产效益不高。四是农机和农艺结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机与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农艺的不相适应,以及国外农机对国内的水土不服等;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轻型农机装备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及主要措施回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关粮食科技的专业研究所主要有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开展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土壤肥料、质量控制等相关领域研究。现有相关科研人员208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79人,具博士学位81人。
2.1育成的系列新品种为浙江良种更新换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加强粮食新品种的选育,以高产、多抗、优质为育种目标,先后育成的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新品种,有不少曾一度成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对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早期育成的水稻品种原丰早,荣获1983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总计增产稻谷70余亿kg;水稻早籼品种浙733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至2000年连续8年推广面积居全省早籼稻之首,1995年起跃居全国早籼品种之首;大豆浙春2号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累计推广面积约133万hm2。“十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大(小)麦6个、玉米7个、甘薯2个、大豆6个,通过国家审定品种7个,省级审定品种37个,都曾在浙江省粮食生产上起到重大作用。其中水稻协优7954、协优963,大豆浙春3号等荣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协优9516、中籼浙1500、浙梗20等获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水稻、大(小)麦、大豆、甘薯、玉米等粮食新品种103个,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其中水稻浙粳22、浙粳88、钱优1号等,玉米浙凤糯2号、浙凤甜2号,大豆浙农6号、浙秋豆2号,大麦浙啤33等新品种被相继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水稻浙粳22于2009年后成为浙江省晚粳稻当家品种,获201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全省种植突破7万hm2,成为2009-2011年在本省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水稻浙粳88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11.376t·hm-2,2013年全省已种植3.4万hm2,成为浙江省种植面积第2大晚粳稻品种。水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18百亩方平均产量达12.946t·hm-2。甘薯浙薯259成为超高产甘薯新品种,甘薯浙薯81及其衍生品种浙薯13、浙薯132和浙紫薯1号作为淀粉、粉丝加工、休闲食品的主栽品种应用,累计在浙江推广应用面积达10.515万hm2,促进了浙江甘薯淀粉、粉丝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成为外省品种选育的主要种质资源之一。成果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麦浙啤33等3个新品种百亩示范方产量超过6t·hm-2。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推广新品种大麦2.23万hm2,大豆2.41万hm2,甘薯3.49万hm2,玉米1.59万hm2。
2.2研发的生产集成技术促进浙江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作制度创新及其配套技术、新品种栽培和机械化生产、重大病虫害预警和控制、农业节水、面源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2.2.1农作制度创新20世纪60年代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耕作制度改革研究,如在水稻种植上提出的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低产改高产、一熟改多熟为内容的“五改”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为内容的“四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从3.75t·hm-2到6.00t·hm-2,7.5t·hm-2,超“双纲”再到吨粮田的发展过程,精细耕作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促使浙江省粮食生产从缺粮省转变到自给省,最后达到余粮省。期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还大力开发农业机械,致力于实现浙江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和化学肥料的应用。196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浙江4号和浙江1号插秧机参加国家农业部与机械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插秧机和半机械化水稻耕作农具现场会,其中浙江4号被评为全国定型推广的7个机型之一。2.2.2重大生物灾害预警和控制技术多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持续有效开展了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抗性品种筛选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如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等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及其持续控制技术,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抗源筛选、抗病品种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十一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功研制开发了生物农药农安2号、孕茭灵、多抗灵、制蚜菌素、抑酶菌素,生物杀菌剂ST-6,高效诱虫板等项应用成果;另在生态控制水稻害虫技术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利用香根草等诱集植物诱杀二化螟,结合“三控施肥技术”减缓害虫种群发展,进而达到减量使用化学农药的目的。该项技术于2013年起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的主推技术措施之一,在省内外多地区示范推广,对确保水稻的稳产、安全、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2.2.3土壤质量提升与保育等技术针对浙江土地后备资源极其紧缺、基本农田面积及质量下降、粮食安全面临威胁等现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了以下研究。一是新围海涂快速改良应用与培肥技术研究。创立了按土壤颗粒和不同质地分层快速降盐的工程技术,通过加快盐分的淋洗速度,使新围海涂迅速具有粮食生产能力。二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废弃物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通过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培育,提高土壤健康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三是利用院地合作机制,开展基本农田肥力与环境质量保育研究与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系统的构建,施肥技术的标准化,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技术的综合配套,持续提升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引进、筛选和推广优质、高产绿肥品种,对新增基本农田进行快速生态培肥,为农田占补平衡提供土地后备资源。五是加强耕地肥力测控技术及地力评价研究。浙江省现有耕地209万hm2,经调查研究,其中一等田62万hm2、二等田139万hm2、三等田7.6万hm2,摸清了耕地地力质量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粮食产能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估提供了基础依据。
2.3创新的科技运行模式为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奠定了基础
依托创新成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制定并实施推广院科技成果项目;结合省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两区”)建设、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创建、水稻良种推广计划,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利用院种业公司、院地合作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与农民素质的持续有效提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3.1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3年,浙江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当年即派出4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全省46个欠发达乡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历年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被列为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员最多的单位。201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出个人科技特派员增加到66名,团队科技特派员35个,法人科技特派员1个。至2013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累计提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3200多项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面积0.57万hm2,扶持(创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166个,历年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并曾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称号。2.3.2创建院地合作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导新建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按产业基本布局,建立从技术研发到示范推广、从种子种苗到产品上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农科教、产学研高度结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机制。在粮食生产方面,先后建立了江山农作物、义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湖农田保育等多个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2.3.3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结合项目成果、科技下乡活动等,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培训,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000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设立了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提高了培训农民的效果。“十五”以来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642期,累计培训基层农民9万余人次,向农民赠送各类技术资料4万余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被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全国科普先进单位”。2.3.4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隶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集“育(种)、繁(殖)、推(广)”为一体,主要推广经营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大(小)麦等粮食作物品种。公司种子生产基地遍及12个省市及省内11个市(县),常年制繁种0.14万hm2,良种年生产能力达400万kg。2013年农作物种子生产总量达354.9万kg,其中杂交水稻种子184.44万kg,油菜种子21.73万kg,常规稻麦种子136.01万kg,其他作物12.76万kg,为保障浙江粮食作物种子供种能力做出贡献。2010-2013年,公司销售各类农作物种子1224万kg,总推广面积200万hm2,增创社会效益14.3亿元。其中在省内水稻、大(小)麦、玉米等示范点150余个,示范面积达0.2万hm2。
3提高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在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下,浙江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则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包括耕地资源短缺凸显,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科技储备不足等。因此,必须正视现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为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保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大对粮食科技的投入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科技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浙江省各项粮食科技资金,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设立粮食科技专项(把原粮食育种专项提升扩容为粮食科技专项),统筹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研究、示范、推广和应用,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粮食科技投入总额的稳定增长。瞄准粮食科技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合理调整经费投入结构。进一步整合现行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打包补助种粮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惠农补贴资金,新增资金分配应与粮食面积、单产水平与商品粮挂钩,促进农民多种粮。继续扩大技术性补贴的规模,构建粮食面积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3.2加强协同创新,创新良种运行模式,注重育种绩效和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各育种家开展育种工作,基本上是单干,彼此很少交流、合作,很难做到资源、知识、技术、成果共享,不容易培育大品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育种家的观念、传统外,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要更快更多地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抗病、虫、旱、逆)、低耗的大品种,必须真正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改变育种模式,优化研究队伍结构,凝练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通过项目为载体,以育种家为核心,把种质资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栽培、植保、土肥、农机、质量标准、食品加工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协同起来,只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多学科齐心合力,才能在粮食科学规律上有所发现、突破,在良种良法技术和效率上有所发明和改进,才能培育大品种。要做到这一点,改变当前的育种评价机制,提高新品种审定的标准和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品种权的保护至关重要。粮食科技要加强项目顶层设计,科学遴选项目,跟踪国内外最新研发趋势,不断充实调整新的研究内容,要根据科技导向、公益导向、市场导向和绩效导向,进一步科学进行聚焦,将资金投入的重点倾向更具核心作用的关键品种、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避免资金分散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尽量提高资金效率,提高研发成效,严格考核指标。
3.3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企业的步伐,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要着力抓好大型种业企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培养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龙头企业,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单位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全力推动产学研的实质性协作,将种业研发与农业相关生产资料的研发相配套,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分子设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使种业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3.4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和新型生产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3.4.1加强突破性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加速发展和应用高通量转基因筛选及鉴定评价技术、高通量分子标记育种技术、高通量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及规模化基因克隆、分子设计育种、高效细胞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育种先进技术,促进育种从传统方式向精确育种转变,提高良种的选育效率和质量,重点挖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优良品种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以及专用型粮食品种。3.4.2加强“良法、良土、良保”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良法”即节本高产高效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和促进粮食增产;“良土”即造就水土条件好、供肥能力强、产量高且稳定的农田;“良保”即以生态防控和绿色防控为目的,利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将良法、良土、良保与良种集成于一体,须加强良种良法的配套研究和应用,促使各项技术、资源潜能最大化,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科技兴粮的有效合力。一是要以发展效益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为宗旨,在规模化、机械化条件下,加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和水产业合理轮作、套作、间作和套养等粮田农作制度的研究,实施旱地作物优势套种、连作的多种模式搭配方案及种植示范,建立低耗高效多熟的耕作制度。二是加强节本高效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研究水稻配套高效、生态、适用技术,重视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促使粮食单产最大化。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有机融合农机和农艺,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农资浪费、劳动力短缺、综合效益低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节本高效高产。三是应对浙江省土壤物理性状劣化、耕地肥力减退、围垦滩涂增加和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强土壤退化修复、有机肥改良等技术研究,着力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粮食丰产和农田培肥;加强土壤养分管理、质量保护、测土施肥、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态性污染;加强缓释肥、有机肥、绿肥,特别要大力恢复冬季绿肥的种植,以及土壤面源污染方面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动全省粮食生产朝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四是加强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以抗性品种为基础、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化学农药应急防治为辅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实现统防统治,达到农药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加强抗性品种的筛选和利用,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的研究,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农产品质量产地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可控性。
3.5加强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
1甘肃省气候变化的特征
1.1整体暖干化,局部暖湿化
甘肃省气候总体上呈暖干化变化趋势,变化的分界线与黄河走向基本一致,黄河以东地区(简称河东,下同)呈显著暖干化趋势,以西地区(简称河西,下同)呈微弱暖湿化趋势[9-11],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冬暖夏干是甘肃省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4].1951—2010年甘肃省气温一直在波动中上升,气温增长率为0.175℃·10a-1,以冬季升温最快,为0.371℃·10a-1,是平均增长率的2.2倍[8].从图1可以看出,1986年为气候向暖干化转型的突变点,转型后1987—2010年与1960—1986年相比,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其中河东和河西地区分别升高了0.9和1.4℃,全年以冬季气温升幅最大,平均为1.3℃,已连续经历了23个暖冬[9-10,14].年最低气温升高是全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15],气候变暖使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加剧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16-17].伴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甘肃省降水总体上呈持续减少趋势,年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量河东为减少趋势,河西为增多趋势,分界线也与黄河走向基本一致[10,18].1961—2008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总线性趋势变化率为-10.1mm·10a-1.其中,河西为3.4mm·10a-1,河东为-11.0mm·10a-1,全省冬、春、夏、秋四季平均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变化率分别为1.02、-2.94、-1.38和-6.77mm·10a-1,秋季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19].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28mm,河西平均增多12mm,河东平均减少51mm;近37年来河东雨养农业区3月上旬、4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的降水量呈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但河西西部、陇中北部、陇南、陇东部分地方等区域性地区夏季降水则呈增多趋势,全年降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使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大[20].
1.2旱区南移扩大,干旱频发
气候变化使甘肃省河东湿润塬区降水量逐年减少,向暖干化发展,半干旱川区逐年增多,向湿润化发展[21],使河西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三大河流年出山径流量逐年缓慢下降[22].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每增加1℃,≥0℃的积温等值线将向北推移50km[23],气候变化使甘肃省400mm降水量分界线和年蒸发量1550mm等值线向南扩张,干旱半干旱区整体南移扩大,面积增大[8,19-20,24-25].在祁连山以及青藏高原东侧,陇东西侧,自景泰经定西到陇西、天水、武都和文县,年均降水量200~400mm的区域形成中部由北向南伸展的干舌,成为甘肃旱灾最严重的区域[9].在河西走廊形成了“非灌不植”、“地尽水耕”现象,即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26].气候变暖使甘肃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频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近60年来发生率达65%,其中重旱发生率为44%,特大旱灾发生率为21%[9].特大干旱一般都发生在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少雨时期和年际变化的少雨时期同时出现的阶段,旱灾往往是多个时段连续发生,呈现多季连旱、旱冻叠加、多样化变化趋势[10].干旱发生频率由近500年的志书记载中的平均3.4年出现一次小旱,9年出现一次大旱,发展为近50年来的平均1.7年出现1次小灾,3.5年出现1次大旱的变化趋势和“两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二十年一特大旱”的灾害特征[27-28],旱灾频发与同期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密切相关.根据IPCC-AR4模式对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在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计到2020年,甘肃省平均气温增幅在0.68~0.95℃;到2050年,增幅达1.93~2.45℃,且都以河西西部增温略高,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幅度达2.17~2.82℃.同期降水则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也以河西增加较为明显,达6%~7.6%.预计到2050年,除陇东的降水减少0.04%~1.68%外,其余地方的降水普遍增加5.36%~9.01%,但季节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很大.降水增加、蒸发量剧增,甘肃省特别是极端干旱区和干旱气候区的基本现状没有根本改变.
2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
2.1对农业自然资源要素时空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直接导致光、温、水、土等主要农业资源要素时空格局发生变化.1986年气温突变后,全省平均≥0℃积温平均增加了161℃,≥10℃积温平均增加了151℃,热量资源显著增加使生长季延长了10~20d.从地域分布看,河西地区平均增温141℃,河东地区平均增温156℃[14].就河东地区而言,平均气温每增加1℃,≥0℃的积温等值线将向北推移50km[23].气候变化使甘肃农业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急剧减少.甘肃境内7条主要河流年径流量以每年0.4851×108m3的速度下降[29],1990年代以来的年均径流量比1960年代减少了14.7%~57.1%[10].境内河西内陆河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1956年至今分别减少了12.6%和11.5%,冰川厚度减薄5~20m,雪线(平衡线)上升幅度达100~140m,冰川积雪的“固体水库”作用削弱,除黑河和疏勒河外,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使得依靠祁连山雪水灌溉的河西绿洲逐渐成为一条极度干渴的走廊[9,11,25].气候变暖加剧了农业对土壤水分的消耗.水分亏缺成为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特征,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水分供需错位[30],在作物旺盛生长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现土壤含水量的低值槽区[31-33],在120~130cm土层出现干化现象,土壤含水量与最适宜状态水分含量夏季相差最大为50~100mm,秋季相差最小为20~40mm[34].河西内陆河流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95%以上,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引发的干旱机率逐年增大[29].气候变化改变了土壤水热环境,进而影响土壤有机质、气体、水分、矿物质、微生物活动和繁殖,从而影响土壤肥力[35].气温升高或降水量减少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低;降水减少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条件和通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分充足,则透气性差,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分不足,孔隙度大,则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气候变暖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动,改变土壤中养分利用和C、N循环,也加快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的流失[36].降水减少是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变化的主要原因[37],气候变化导致高温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通过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养分损失使甘肃黄土高原区土壤质量和肥力一直处于下滑状态[3,37].
2.2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2.1对主要粮食作物发育特征的影响
小麦、玉米,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多年平均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总面积的85%左右,对全省粮食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温变暖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越冬作物的冬前生长发育及喜温、喜热作物的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均比较有利.使冬小麦播种期推迟,越冬天数减少7~8d,越冬死亡率下降到2%以下,返青至开花期天数延长7d,返青期与成熟期提前,生殖生长阶段提早,全生育期缩短8~10d;使春小麦生殖生长加快,乳熟至成熟期每10a缩短2~3d,全生育期每10a缩短4~5d;使玉米等喜热、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主要发育期提早,生殖生长阶段延长,生育期缩短6~8d;使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的马铃薯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缩短,生殖生长阶段延长,全生育期延长9~13d,但对灌区喜凉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对较小[21,23,38-41].研究表明,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均表现为与日照时数和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5月降水总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最低气温升高是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的主要原因[21-24].气温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除出苗期和成熟期外均为负效应,降水量的影响除出苗期和成熟期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降水量每减少10mm,生长期缩短约0.8d[14,40].气温变暖为玉米生长发育赢得了更加充足的热量资源,对生长和发育均比较有利[14].
2.2.2对种植制度与布局的影响
气候变暖条件下,有效积温增加、积温带北移使甘肃省主要作物宜种区向北推移、种植高度增加,熟性由早熟型向偏晚熟型发展,冬小麦种植北界向北扩展了50~100km,小麦、玉米、马铃薯种植海拔高度普遍增高了100~200m.1979—2012年35年间,温度升高或降水减少使水热供需错位的小麦播种面积每年平均减少1.5%,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相对稳定,春小麦播种面积每年平均减少3.2%;使喜温适水玉米、喜凉适水马铃薯播种面积每年平均增加了3.3%和2.7%(图2).但使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与变化后温水条件相宜的秋粮播种面积每年平均增加了1.3%,与之错位的夏粮播种面积每年平均减少了1.8%,夏秋比也由1.5:1变为0.5:1(图3);相应的品种熟性也表现为强冬性冬小麦品种逐渐被抗寒抗旱性强的弱冬性品种取代,早熟玉米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高抗晚疫病、高淀粉含量、丰产性好的马铃薯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4,22,42].
2.2.3对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暖特别是暖冬凸显导致害虫全年可繁殖天数和越冬基数增加,越冬北界北移,向北迁出的时间提前,向南回迁的时间推迟,繁殖世代数增加,危害地理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对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43-44].甘肃省陇南山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主要发源地,冬季显著增温使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海拔高度约升高100~300m,危害范围明显扩大,发生时间也由3月提早到2月.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气候变暖将会引起生物种间关系变化,气温升高将会扰乱生态系统中害虫-捕食者、害虫寄生天敌等种群间的平衡关系,有些害虫的天敌可能因适应不了气候变化而缩减甚至消亡[45].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病虫害呈减弱趋势,致使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危害,甚至还有减弱趋势.相反在缺少天敌的有效控制条件下一些害虫则会迅速繁殖,形成流行暴发.小麦蚜虫的发生流行一般主要在5~23℃的温度条件下,大于24℃或小于4℃时,麦蚜虫数都会显著减少;小麦红蜘蛛病的适宜温度约在8~15℃,在20℃以上就会引起死亡;粘虫在冬季繁殖、越冬、春季迁入等均增殖1~2代,在温度升高2.69℃的情景下,粘虫的越冬北界将向北推移3°[14].耕作熟制改进、水肥条件改善也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使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世代、越冬北界及分布范围发生变化,病虫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逐年增长[43-44].
2.2.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45-47].气候变暖将使雨养农业区大多数作物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生育期显著缩短,对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利弊兼有[17,48].研究表明,平均气温与农业受旱灾面积、粮食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降水量与农业受旱灾面积、粮食产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变率增大,气候暖干化导致了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是农业受旱灾面积扩大、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19].春季低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比冬季低温更明显,春季低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和持续性,而冬季低温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滞后性的特点.降水减少是旱地粮食生产的最大威胁[49-50],雨养农业区3—10月年平均降水量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平均气温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11,17,48].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将改变作物生长季节的长短,可能会加剧对光热敏感作物的吸收作用,降低作物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作物产量降低.气候变暖不利于雨养农业,但有利于灌溉农业.研究表明,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与生育关键期降水量呈正相关,“暖湿型”气候对生产活动更为有利,年气候生产力可增加13.7%~31.2%,而“冷干型”气候对生产活动更为不利,年气候生产力减少5.1%~27.1%.气候变化使绿洲灌溉区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提高了10%~20%,使雨养旱作区农作物气候产量减少了10%~20%[14,51-52].气候暖干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10],改变作物种植格局、结构和熟性[23],造成土壤干旱、土壤养分流失,降低了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3],直接导致减产[49],进而威胁区域粮食安全.1950—2010年60年间,甘肃省成灾面积超过100万hm2的重旱就发生了18次,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出现了10次.年均受旱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分别为70.94万hm2、52.84hm2和28.5%,旱灾造成粮食年均减产41.64万t,减产率达31.6%,受旱率和成灾率分别增加了1.25和1.6倍(图4,图5)[37,50].
3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粮食生产的研究方向
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导致旱薄叠加负效应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威胁最大[15,37,48].生产和实践都表明,以改善和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为核心,治旱与治瘠有机结合,是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增加食物产出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3.1选育优势作物新品种,适温适水种植
加快培育和种植较为“强悍”的农作物,合理改变农作物种植方式,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气候变暖使甘肃省冬季气温升高、有效积温显著增加、作物生长周期有效延长,为培育弱冬性中晚熟小麦品种与中晚熟玉米品种提供了可能;使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宜种区、熟性和熟制向有利的方向改变,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优化调整优势加强,但在大尺度上因降水减少、低温冻害、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制约难以高效实现.与全国一样,甘肃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农作物多样性布局、基因资源发掘和新品种培育方面比较滞后,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储备薄弱,应以发挥作物自身抗逆高效用水的品种特性为突破口,通过生物、分子或转基因育种,选育抗寒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弱冬性、中晚熟作物新品种,逐步取代生产上推广的强冬性、中早熟品种.并以“适水适温种植”、“逃旱避旱”为指导思想,针对喜温作物提早成熟、多熟制北移等气候变暖响应,压缩高耗水、水分利用效率低的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与区域降水季节分布特点相吻合、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种植面积,使主要作物向宜种区集中,建立作物需水规律与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相一致的作物种植布局和种植制度,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53].
3.2集雨治旱,高效用水主动抗旱
“雨水治旱,主动抗旱”是甘肃省发展旱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上就地拦蓄雨水径流蓄墒防旱技术仍是雨水治旱重要的技术支撑[17,48,54].如,利用耐旱作物对降水的适应能力逃旱、避旱,“顺天时,量地力”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增施有机肥,以肥调水、以水促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利用精耕细作纳、蓄、保、用水;改变土壤微地形,“和土”集雨蓄墒;采用耕、耙、耱、压土壤精细集约耕作保墒防旱;坡改梯纳雨保墒等,是甘肃省发展现代旱地农业应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富集叠加高效利用雨水主动抗旱是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旱农生产的主要方向.甘肃省依据“雨水富集叠加+就地入渗+覆盖抑蒸”与“作物旱后复水补偿超补偿效应”理论,研究建立了集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组建的以“梯田+品种+施肥+覆盖+水窖+微灌”硬技术综合配套为特征的旱农综合增产技术,解决了降水少、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与作物需水供需错位等问题,增加了干旱时段水分供应,降低了干旱胁迫,使作物安全度过干旱期,实现稳产丰产,使作物增产31.6%~72.0%[55];提出的旱地稀植作物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通过地膜覆盖增温保墒、大小两个垄面集雨提墒改善了作物根区水热微环境,使玉米增产达30%以上[56];提出的密植作物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7—93个月降雨高峰期与高蒸发期同步、棵间蒸发损失大、地膜小麦苗穴错位、人工掏苗工作量大、放苗难等关键问题,使地膜小麦亩产比裸地提高29.1%[57].雨水治旱技术使甘肃省以相当于50%的全国平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生产了相当于90%的全国人均占有粮食,用全省1/4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全省56.3%的粮食,但其配套的水肥精准调控、地力培肥等关键技术仍需深化研究.
3.3治瘠沃土,水肥互促调
水治旱干旱和瘠薄互作负效应恶性循环降低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直接导致减产是甘肃省粮食安全生产的桎梏[10],治旱必治瘠是以肥调水高效用水的关键措施[38].化肥秋深施、有机无机配施、秸秆堆腐秋施还田和豌扁豆轮作是旱薄地地力提升的关键基础技术措施[38,58-59];优化施肥、平衡施肥和缓控施肥是均衡土壤养分供应、平衡作物养分汲取、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支撑.但是适用于不同作物、不同耕作方式和不同栽培目的的具体培肥措施,以及各种措施的互作效应、集成效应和配套组装方式等仍需深化研究.
3.4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分析
研究表明,甘肃省必须确保333.33万hm2耕地“红线”,才能确保1000万t粮食的有效供给.综合分析近10年生产实践数据认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应确保稳定在200万hm2以上,经济林果、油料、小杂粮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应稳定在133.33万hm2左右.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应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小麦、地膜马铃薯、经济林果、油料、小杂粮等其他作物各66.67万hm2,粮经比例为3:2.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分析认为,粮食生产必须向主产区集中.根据甘肃省农业区划[60],在陇东黄土高原农林牧区、陇南山地农业经济林区、甘南高原牧林区、陇中黄土高原农林牧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祁连山、马鬃山山地畜牧水源林区6个类型区中,陇东黄土高原农林牧区及陇南山地农业经济林区的大部,陇中黄土高原农林牧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是甘肃省粮食的主产区,并分别代表年降水量250~550mm及其以上的雨养农业区和250mm及其以下的内陆沿黄和绿洲灌区,涵盖庆阳、平凉、定西、白银、天水大部、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绿洲灌区,总耕地336.22万hm2,也是未来甘肃省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雨养农业区应重点发展集水高效农业,沿黄及绿洲灌区应着重发展节水高效农业,通过富集叠加高效利用雨水和节约高效利用灌溉水,达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粮食稳定增产的目的.
3.5研究展望
1.1粮食播种面积锐减,粮食总产减少
首先,种植业结构调整压缩了粮食面积,粮食生产不能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人心,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古田县1995~2013年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而粮食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其次,种粮成本高,粮价低,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以平湖镇为例,2013年该镇水稻平均每667m2产量515kg,产值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投入236元、耕田费用120元等两项支出费用356元后,每667m2纯收入仅1044元;如果是用手工进行插秧、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平坦、大丘的好田平均要用6d,小而差的田平均要用10d,而这还只是粗耕粗种的用工,种粮1d的工资才100多元,古田县户均耕地约0.25hm2,年收入不过3000~4000元。所以,农民只是把种粮当成副业,比较外出打工、种食用菌和种水果,相对经济效益明显偏低。
1.2农民科技素质低下
由于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村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50、60”队伍,在吉巷乡岭边村还出现85岁老人种粮的现象。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信息渠道不畅,科技培训难度大,新技术推广速度慢,良种普及率不高,粮食生产多是粗放经营、望天收。2013年,古田县虽遇风调雨顺年景,但全县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还是达300多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
1.3基本农田建设放松,耕地质量下降
农田水利建设有所放松,中低产田改造投入较小。排灌设施建设多在平原发展,但重建轻管,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山区田受到荒田的影响,水源不畅,大量原有水田改种旱作经济作物。部分配套水利工程闲置甚至弃毁,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效能难以发挥。
2山区粮食发展方向
从古田县现实情况看,放松粮食生产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没有粮食的自给与安全,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可以设想,在山区单纯依靠发展特色经济去换取粮食,靠调粮去满足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以及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以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为前提。因此,对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十分必要。
2.1粮食生产要保证居民口粮基本自给
根据分析,古田县2013年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1亿kg,其中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为0.9亿kg,按每667m2耕地年产粮食500kg计,居民口粮消费则需1.2万hm2耕地用于粮食生产。
2.2要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用粮生产的需求
2013年,古田县饲用粮消费量为0.2亿kg,而这些饲用粮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占全县粮食消费总量的18.2%。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对饲用粮的需求必将急剧增加。
3山区粮食发展对策
古田县耕地资源相对充足,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只要把耕地充分利用,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就能确保粮食生产自给。在当前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了经过多年艰辛努力而取得的调整成果。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必须从提高科技应用、激活抛荒耕地上下功夫。
3.1要切实提供政策保障
贯彻农业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农民利益;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尽快形成政府公益、企业有偿服务、中介组织服务相互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为粮食生产及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2粮食推广项目应着重考虑提高种粮相对经济效益
如今古田县水稻每667m2产量已超500kg,如果从现有粮食单产水平上想再提高困难很大,而且也无法改变古田县种粮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的局面。然而古田县现有荒田面积很大,如果能将这些荒田充分开发利用,古田县的粮食总产有望实现翻番。要将这些荒田开发利用,粮食推广项目如果再从提高单产上做文章显然行不通,故要从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上考虑,充分酝酿项目的可行性。表1是笔者近30年来参与或调查的古田县粮食推广主要项目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古田县粮食推广项目应用上,农民的看点主要是省工、省本、技术性不高的项目,而不是单产提高的项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提出的“精耕细作”的做法已被当地农民抛弃。粮食推广项目上也要适当考虑农民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项目验收上更不能弄虚作假,那样会让农民对粮食推广项目产生怀疑,不利于推广应用。
3.3几种粮食推广项目的探讨
目前古田县农民把种粮只是当成副业看待,他们是会把这种“副业”的经济效益与种其他作物或做其他工种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种粮,种粮的相对经济效益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而相对经济效益往往体现在种一天粮能赚多少钱,而不是体现在一块地能多收多少粮食上。因此,要巩固农民接受、已推广的几种技术。以下对几种未得到农民普遍接受并推广的项目进行探讨,供参考。
3.3.1再生稻
古田县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再生稻,平均每667m2能多收粮食200~250kg,增产幅度相当大。然而,再生稻在收割上用工很大,早先人工成本低较容易推广;如今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再生稻收割用工大就显得尤其不经济。农民是这样算的:种再生稻头季稻一定要用手工收割,平均每667m2要用2.5个工日,在该县雇农民割稻每人每天工资,在平湖、凤埔一带是260元(而目前在该县有种植再生稻的地方正好是在平湖凤埔一带),在大东一带是200元;收割费每667m2650元、运输费30元左右、晒谷50元,共计730元左右,多收的粮食卖不了这么多钱。另外,种再生稻的再生季由于产量低,不方便雇收割机收割,有的还要用手工收。同时,再生稻还要多用肥料、农药,每667m2成本80元左右,管理上多花1.5个工日。因此,再生稻推广项目农民不易接受,较难推广。如果再生头季稻能改成机械收割,而不计较再生稻的整齐度和产量,也许农民会容易接受。
3.3.2抛秧
在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可以省1个工日,但每667m2会减产15~30kg。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有推广,面积较大。由于抛秧在手工收割上每667m2要多花费1个工日,对比之下,也就没有省工,然而每667m2还要多用种子0.5kg,所以抛秧无法推广。但有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抛秧在收割上就不需多花工,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省1个工日就可有效益,所以可以试推广。
3.3.3免耕直播
每667m2可收粮食400~500kg,可省育秧、插秧、翻犁田等5个工日。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推广了上百亩,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手工收割难度大,缺乏资金、技术扶持,免耕直播无法实施。如果在技术上加以辅导,该项技术具推广可能性,有可能成为向抛荒田要粮的好项目。
3.3.4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别好,既可降低农药成本,又可省工。但以现有的一家一户种粮规模,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难以实现。因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要求高,需要有较为准确的病虫发生信息,要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掌握一定的农药使用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机械设备来实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要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配套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有植保知识的科技人员相配合。
3.4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3.4.1要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耕地是构成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管理,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要强化执法检查,整顿非法占、用地行为。
3.4.2要切实加大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
要因地制宜加强山区粮田机耕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减轻山区农民劳动强度,扩大旱涝保收面积。要多途径筹集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尤其是对山区村的项目支持。不能把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在平原基础条件好的田块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重复建设,而应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农田基本建设的地方。比如,吉巷乡薛后村前路、棋盘丘、坑口洋3个自然村的农田除了在村庄附近有百来亩地没有抛荒外,其余集中在际坑至番岩和洋坪至亭下洋两大片区的上千亩农田均被抛荒。通过调查发现,农田被抛荒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农田离村庄较远,山路陡峭,交通不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3个自然村急需有两条机耕路来开发抛荒田。还有些山田抛荒是因为水源不畅,野猪危害所造成的。为此,增加山区农田基础建设投入,消除安全隐患,是防止山区农田抛荒的有效途径。
3.4.3要把粮食直补资金投放在农田基本建设上
近几年的粮食直补,每年把几千万元资金直接打入广大农户账户上,农民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种农民户口的政策收入,根本调动不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反而造成种粮面积逐年减少。如果把这些资金投在粮田的基础建设上,那发挥的作用也许是巨大的。
3.4.4农机部门要研发出适应山区小块田小型农机具
本文作者:李琪工作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存在问题的根源
当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出现规模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比较利益较低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在粮食补贴、粮价调控、平衡产销区利益关系、粮食保险等方面政策力度不大或政策不到位,缺乏对粮食主产区的针对性。(一)粮食补贴额度较小、政策不灵活2011年,中央财政发放“四项补贴”合计1406亿元,其中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占“四项补贴”的比重为71.9%。同期,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65855万亩,平均每亩粮食作物累计得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约60.9元,按每户农户的主粮种植面积为5亩计算,两项补贴额为304.5元,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355.8元,两项补贴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4.1%。可见,我国粮食补贴的额度很小,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不明显。从粮食补贴的政策上看,粮食补贴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粮食种植品种挂钩,也不与粮食质量和农民的生产能力挂钩,影响粮食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二)粮食价格调控手段单一、调控成本较高我国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为主要手段进行粮价调控,虽然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但对于最低收购价并没有区分粮食品种和粮食质量。以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例,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简称《预案》),规定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02元,较去年有明显上调,但《预案》中取消了品种的价差,也没有体现质优价高、优质优价的原则,这使得设立最低收购价能够促进产量增加、但却起不到提高粮食质量、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的作用。另外,粮价调控政策成本较高,以山东省为例,按照山东省2012年7月底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夏粮中小麦总产为218亿公斤,政府要拿出14.8亿元补贴收购费用。大量资金用于粮食流通环节,必然会使种粮农民在整个利润链中的收益比重下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三)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我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通常是“工业弱省、粮食强省、财政穷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主销区,虽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收益普遍较低,而粮食主销区粮食加工产品收益较高,而当前缺乏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导致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经济差距逐渐加大。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由于分工不同而形成的收益差距,影响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四)粮食自然灾害保险体系不健全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目前,在粮食主产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全面展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各环节参与积极性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体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工作由乡镇干部完成,但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不充分,宣传不到位;由于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赔付额大,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加之政府尚未建立对保险公司的补贴机制,大部分商业保险公司考虑到经营风险大而不愿参与农业保险;农民的收入低、参保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的粮食再保险和巨灾保险机制才刚刚起步,粮食保险的法律法规还属空白,对于处理保险理赔过程中出现的纠纷无法可依。
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粮食价格长效调控机制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的目标就是建立“农民种粮不赔本、种好粮不吃亏、多种粮多赚钱”的政策支持机制。首先,完善粮食主产区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需结合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粮食品种、粮食质量、种植面积、生产成本,划定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公布之前,组织利益相关者召开听证会,在兼顾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消费者能承受的原则指导下,综合多方意见,确定最低收购价,报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时,要保证政策的灵活性,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时,必须执行最低收购价。当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时,应立即停止执行预案。其次,政府还要运用多种间接经济手段平抑市场粮价。如,当市场粮价大幅上涨时,释放一部分政府粮食储备平抑粮价,当市场粮价大幅下降时,通过政府补贴种粮农民进行调控,还可以鼓励粮食企业到水土资源丰富但租金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粮食基地,利用国际资源补充国内粮食缺口,以稳定粮食价格。再次,粮食主产区粮价调控要尽量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市场机制失效的地方。(二)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首先,进一步优化粮食主产区粮食补贴结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除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外,还应考虑粮食质量和生态环保的要求,因此,粮食补贴也要体现上述三种原则。我国现行的四项农业补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收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另一类是生产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其中,只有良种补贴体现了对粮食质量因素的要求,而生态环保方面的补贴至今尚未制定。其次,提高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良种、农用机械、化肥、农机收割用油等相关生产资料的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粮食补贴的标准与力度,减轻农民种粮的成本与负担。进一步扩大和放宽补贴的品种和范围。对于农民种植相同面积的不同粮食作物,应获得相同的补贴,从而鼓励种粮农户增加复种面积,减少季节性抛荒。再次,积极推进对粮食规模化生产的专项补贴,如粮食直补向规模种植农户倾斜,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补贴。最后,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的联动机制,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适时调整补贴的标准和品种。(三)完善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应该形成互相促进、合作共赢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产销区之间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自给能力,形成产销区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局面。一方面,粮食主产区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粮食生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支持增产、高产、优产生产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构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粮食主销区要承担反哺粮食主产区的义务,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主产区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新技术研发、农民技术培训等,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粮食主产区粮食企业可以在主销区建设储加销基地,主销区粮食企业也可以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设立收购点,办加工厂。另外,建议建立国家粮食安全基金,由中央政府以税收的形式向粮食主销区企业及非从事粮食生产的城乡居民征收,用于补贴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并作为先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有力补充。(四)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虽然巨灾发生的频率较低,但损害程度极高,往往给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做好巨灾防范预案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的重要举措。由于商业保险公司难以开展巨灾保险业务,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将巨灾保险纳入到政策性保险范畴。巨灾保险的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拨款,利用财税杠杆的刺激作用,鼓励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巨灾共保体支付一部分再保险费,以及从农户提交的年度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共同建立巨灾保险专项基金,该基金还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期权、期货等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来补充。
作者:陶建理 单位:宿州市农委
水利恢复性工程成效显著,灌排设施明显改善我市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产量长期受旱涝灾害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这使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而下决心,从2008年起,在全市实施3a农田水利恢复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全民发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3a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12.9亿元,完成土方1.42亿m3,完成易涝农田治理面积21.47万hm2;新建桥涵16.874万座、恢复桥涵2.074万座;开挖疏浚大沟186条、中沟2079条、小沟28332条、田间沟70511条;新打、恢复机井11886眼、村塘474面;维修涵闸81座。尤其是以大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片效果更加显著,全市共兴修治理片280个,做到了排灌结合,旱涝兼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冬今春,我市再次发生严重的气象干旱,旱情达50a一遇,最大受旱面积达31.8万hm2,重旱6.07万hm2。在严重的干旱面前,水利恢复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埇桥区灰古镇水利恢复工程付湖治理片共开挖疏浚大、中、小沟92条,田间沟地头沟442条,完成土方126万m3;新建和恢复桥涵1142座;新打机井150眼;新建引水闸、节制闸5座等。治理片群众利用新建的水利工程进行抗旱保苗,共浇灌小麦5666.67万hm2,大部分小麦浇灌2~3次,平均单产422kg/667m2,夺取了抗旱保苗的全面胜利。灵璧县利用恢复性工程调水、蓄水、抽水、取水,科学调度水源,抗旱保苗,保障了午季小麦大丰收,2011年小麦总产量72.4万t,递增7.1%。小麦单产452kg/667m2,递增3.9%。2011年汛期,我市出现多次强降雨,7月18日~20日,埇、灵、泗3县、区普降大到暴雨,24h降雨量超过100mm的有28个乡镇。8月26日~27日,我市部分地区大暴雨,个别乡镇特大暴雨,24h降雨量超过100mm的有个10乡镇,降雨最大的埇桥区永镇乡达246.6mm。8月29日,泗县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在60~120mm的有8个乡镇。在应对上述强降雨过程中,3a来实施的恢复性工程凸显出重要的作用,积水很快排出,未发生严重洪涝灾害。8月26日~28日,埇桥区祁县镇3d雨量达256mm,农田积水2d排出,没有产生涝灾,而2003年6月30日至7月2日,祁县镇3d降雨量222mm,致使4533.33hm2农田受涝,7d后涝水仍不能完全排除,秋季作物损失惨重。泗城镇建设的黄沟治理片,在2011年7月4日至6日降雨194.2mm的情况下,田间无积水,而在2007年7月3日至6日3d降雨204.3mm的情况下,积水时间长达5d,每667m2粮食减产150kg左右。农民群众普遍反映,3d恢复性工程成效显著,以前汛期每逢强降雨,地里的积水最快也要8~10d才能排出,庄稼基本上都要淹死,可现在2~3d就能排完,这完全得益于实施了3a农田水利恢复性工程。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迅猛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用工需求的增加,我市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不断上升,种植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呈现出人员季节性回流、轻减化栽培、种植结构向适宜机械化操作的作物调整等新特点。
全市拥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抗旱服务队6000余户,有的采取有偿服务,有的采取邻里朋友互帮互助等形式开展抗旱服务。这种家庭抗旱服务队在抗旱保苗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近年来,国家每年实施农机补贴,调动了农民购买新型农机的积极性。2011年全市6.67hm2农机总动力达98kW,比2005年的67kW增加31kW,小麦生产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新型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而且提高了农艺操作水平。小麦普遍采用机械播种,使播种速度大幅度提高,全市一周之内可基本完成秋种任务。播种速度的加快十分有利于抢墒、适墒播种,减轻了旱灾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加快了收割进度,为秋粮作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过去几年,我市购置玉米旋耕施肥播种机械近1000台,使玉米机械播种面积提高到90%以上,玉米播种进度大大加快,十分有利于抢墒、适墒播种,为秋粮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农业机械大幅度增加,耕种收效率大幅度提高,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机的大幅增加,我市十分重视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市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7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整合了农业机械、技术、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要素,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体,适应了粮食生产发展要求。三是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我市拥有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510个,从业人员4633人,拥有大中型施药机械2972台。2010年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全程承包、统防统治、代防代治等方式提供服务,服务面积达10.99hm2,其中小麦病虫害防治8.67万hm2。四是一体化综合服务组织。为适应外出务工农民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我市涌现了一批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综合服务组织。实行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购置,耕、播、收一体化作业。如玉米一埯多株种植专业合作社,宿州绿丹农农业产业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等。
在饱受旱涝灾害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由于政府、农民和村组集体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减少,很多20世纪60、70年代的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出现旱涝灾害难以发挥作用,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仅2003年夏季的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就达到24.17万hm2,绝收面积达12.7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2.2亿元。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于2008年率先组织实施3a水利恢复工程,在2011年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不减反增,使我们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3a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我市计划再投资26.63亿元,实施3a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沟河清淤工程、桥闸配套工程、井灌工程、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6大工程。3a提升工程实施完成后,沟河除涝标准将达到5a一遇,重点地段可达到10a一遇;全市可新增除涝面积13.87万hm2,改善除涝面积28.67万hm2,新增灌溉面积21万hm2,改善灌溉面积9.27万hm2,发展节水灌溉1.33万hm2;全市农田可增加水资源量1.03亿m3。2011年的旱涝灾害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水资源是宝贵的,必须敢担责任,最大限度蓄积水源。初步估算我市每生产1kg粮食需耗水0.85m3,规划到2020年我市粮食总产将达到50亿kg,年耗水量为42.5亿m3,按年平均降水量800mm计算,每667m2需补充灌溉50m3,总灌溉需水6亿m3,而我市的年地表水总径流量只有8亿m3,考虑到工业和民用水,对我市来说,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由于我市的降水特点是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且年度之间极不平衡,仅粮食生产一项就消耗掉地表径流的75%,随着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必须转变我们的防汛观念,敢担责任,充分蓄积汛期降水和丰水年的降水,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突出,必须多渠道解决才能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我市的农业生产方式仍以为主,生产规模小,一般家庭承包地面积仅0.4~0.67hm2,粮食生产规模小,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农民来自于粮食生产的收入仅占25%,使粮食生产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生产资料采购价格高,质量没有保障,新技术应用因规模效益小而缺少积极性。对我市种粮大户和一般农民的大量对比调查表明,专业性强的种粮大户的粮食平均单产比一般农户高120kg。因此持续稳定地发展粮食生产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快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积极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服务大院,扶植社会化植保服务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粮食购销加工体系,加快粮食加工产业化步伐。粮食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粮食价格是社会商品价格的基础,粮食价格的平稳是稳定总体物价水平的基础,保障粮食供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我市的粮食生产总体经济效益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民来自于粮食生产的收入只有1100多元,仅占总收入的25%,667m2单季的种粮纯收入只有300多元。从纯经济收入来看,依靠农民增加投入,提高粮食产量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要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1年在大灾之年获得粮食增产,主要原因就是在救灾的关键时刻获得了财政支持,使农民树立了战胜灾害的信心,首批投入的救灾资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撬动了沉重的抗旱工作,这一点我们的体会更深刻。粮食生产涉及面广,必须加强基层组织领导发展粮食生产需要兴修水利,需要保障耕地面积,需要资金投入,需要科技投入,需要生产资料投入等等。近几年来,我市的农田水利恢复工程的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筹资、规划、协调等工作,没有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农田水利恢复工程是难以完成的。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种子供应、技术推广、耕地整治、农资供应等工作。目前,凡是粮食生产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财政收入落后的地区,也是工资收入较低的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领导工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一些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仍然只重视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依然认识不足,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施工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安全经费不到位等,在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仅仅限于开个会、发通知等。二是对安全生产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特别是从事桥梁施工的劳务作业人员,要么是认为自己已经从事了多年的桥梁施工,以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防范意识,从而放松了警惕;要么是刚从事桥梁施工的从业人员,未经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对桥梁施工安全一知半解,麻痹大意。三是对于安全生产规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研究,认识深度不够,对安全生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认识。
1.2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没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利用以包代管的方式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未能真正落实执行;二是未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进一步弱化了安全管理力量,安全巡查不到位,没有及时落实安全措施;三是把进度、质量等作为主要工作任务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在赶工期期间,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违章违规的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无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处罚和整改等落实均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1.3经费投入不到位。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是施工安全隐患治理的关键原因。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同时,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投入的管理不到位,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未使用计划未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安全生产费用未能专款专用,安全措施无法全部落实到位,安全隐患不能彻底整改。
1.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虽然目前政府、交通主管等上级单位也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存在人员数量多、素质高低不一、流动频繁、工种工序多而杂等特点,导致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工作难度加大。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特别是一些特殊桥梁形式的施工,需要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具有更加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才能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否则,就会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2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2.1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
在实际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识别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客观的调查分析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的来源和结果,同时形成安全风险源清单。具体来说,可将安全风险识别过程分为5个小步骤:①对桥梁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②建立初步安全风险源清单;③筛选安全风险因素;④确定各种安全风险因素的可能事件或潜在结果;⑤建立安全风险源清单。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否全面、深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后面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即使对安全风险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处理,也可能误列、漏列主要安全风险。在进行施工前,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面临潜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丧失处理风险的最佳时机,将无意识的被动地自留这些风险,因此,必须组织有多年从事桥梁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风险源辨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桥梁风险源辨识的作用,所以做好桥梁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步骤之一。
2.2施工期间安全风险识别。
随着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设施、施工条件、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不断的变化,安全风险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要想有效防范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只有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和科学防控。同时,根据桥梁施工的进度进展和实际情况,不断对风险源的应对措施做出调整,对未开工或正在开展的工序进行监控、防范,对已完成的工序及时进行销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效防范桥梁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安全对策及措施
虽然目前国家、交通主管部门等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但是,所有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只有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且还必须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桥梁风险源辨识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据可依;只有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权责分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可以细分为制度保障、措施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人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才能对个人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安全管理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其实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只要人人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就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所以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桥梁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根据桥梁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二是建立所有桥梁施工从业人员的花名册,全面掌握桥梁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班组、工种、进退场等情况,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到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覆盖率100%。三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决杜绝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四是坚持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不走过场。
3.3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应制定下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金额、程序和使用计划;其次是及时对安全生产经费进行计量支取,确保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且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必须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坚决杜绝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因为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3.4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监控。
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桥梁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安全巡查和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大检查,必须有项目安全分管领导等人员参加,并且根据桥梁工程的进展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特别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阶段,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还应该跟班作业。由于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均已进行风险源辨识,因此,必须时刻按照风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进行动态监控跟踪管理。每一次的安全检查必须有重点,先明确安全检查目标和具体检查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检查完后及时下发安全检查通报,要求各施工单位或劳务队进行整改反馈,然后再进行整改复查,确保所有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治理。
3.5奖惩结合,形式多样。
奖励和处罚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奖励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季度、年度安全评比;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于安全工作做到好的施工单位、劳务队伍、施工班组和个人,都可以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适当的奖励。处罚方面,可以通过安全违约金、集中开展安全学习教育并考试等手段,特别是建议采取集中安全学习教育的形式进行安全违规、违约的处罚,毕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安全事故,不能“以罚代管”。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