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社会心理
1费斯汀格的生平
费斯汀格1919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35年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学习心理学。本科期间,克拉克霍尔的《催眠与易受暗示性》、勒温有关抱负水平的文章让他很感兴趣,其本科毕业论文即用实验来验证易受暗示性。
1939年费斯汀格到爱荷华大学继续学习心理学,师从勒温。勒温(1890―1947),德国籍犹太人,实验社会心理学先驱。费斯汀格对勒温在柏林r研究的心理场、未完成任务带来的紧张感及由此引发的更强记忆,非常感兴趣。他觉得这些观点很有创见,其数据与理论间关系也很紧密。然而勒温移居美国后,研究兴趣已转到社会心理,开始全心研究群体行为。年轻的费斯汀格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混乱、概念模糊,这让崇尚数据的他完全提不起兴趣。于是在这段时间他继续研究抱负水平、行为决策的数学模型(试图将勒温的动机理论像心理物理学那样数量化)。他回忆说不仅在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社会心理学,并且在爱荷华大学也没有上过一节社会心理学的课。
1942年,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继续在爱荷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同时在战时美军特殊训练项目中讲授统计。次年,他来到罗彻斯特大学,同时任飞行员选拔与培训中心的统计专员。这些工作使他免除履行兵役奔赴战场,他在曾回忆说自己是“最初的逃兵”。1945年二战结束,勒温在麻省理工大学筹备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于是费斯汀格重新加入勒温团队,开始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是当时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和汇聚了大量的社会心理学家,如:凯利(三度归因理论)、沙赫特(情绪的两因素理论)等。
在早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费斯廷格难以抉择的一个问题是:现场研究,还是实验室研究?之前提到他非常强调精准的数据,但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在实验室里很容易失去外部效度。经过探索,他得出了结论:现场研究能获得灵感、实验室研究能澄清理论,这两者循环互补,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都是必要的。他最重要的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即在该方法论的指导下完成。
1948年费斯汀格随团体动力研究中心迁往密歇根大学,1951―1955年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55―1968年任教于斯坦福大学。这段时期,他虽多次变换工作单位,但研究的内容一直围绕认知失调理论,并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1963年以后,费斯汀格的研究兴趣转向视知觉,对错觉与眼动、颜色知觉的神经编码等问题开展研究。1985年后,又转向了宗教历史。1988年,诊断出肝癌。1989年2月15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
费斯汀格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如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2)、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杰出资深科学家奖(1980)等。在他生活的时代,很多人都觉得社会心理学的指标难以量化、难以操纵。费斯汀格在研究中克服了很多困难,并发明了控制情感等社会变量的方法,排除了诸多无关变量,这些工作都是开创性的。他将社会心理学实验化的努力,也被后人看作系统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2认知失调理论
人们通常认为态度能改变行为,但行为可以影响态度吗?费斯汀格通过一个现场研究和一个实验研证明了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并提出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
2.1现场研究
于1956年出版的《当预言落空时》详细描述了这个著名的现场实验。首先,他提出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某人真心相信某事,并受此信仰的约束而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行动;随后,如果确有证据表明自己的信仰是错误的,会发生什么?其态度并不会因此扭转,反而会更加坚定之前的错误信仰。
1954年9月,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一位名叫玛丽安・基切的家庭主妇宣称,她能接受到外星生物的信息,这些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人。她说,按照外星人的说法,一场大洪水将在12月21号淹没北半球,所有人都将消失。
于是费斯汀格看到了研究认知失调的一个绝佳机会。他和同事给基切夫人打电话称自己个是商人,和另外两位朋友都很好奇,想了解更多。他们得知,基切夫人已集合了一小圈子人,定期聚会,筹划将来,有些人甚至变卖家产,辞掉工作,住进了她家,等待着来自克拉利昂行星的最后指令。他们在7周内共参加了60次大大小小的集会。而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并没有洪水。这时基切夫人也接到话,说由于信徒的良善,上帝决定收回这场灾难。其中一些成员,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的人,无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预言失败,就退出了;可是,另一些坚信不疑,甚至变卖家产的人则正如研究者所料:他们更加坚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籍此消弥曾经的信仰与现实的失望之间的冲突。
2.2实验室研究
费斯汀格认为人们会试图在行为、态度、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一致性。以上因素间的冲突即认知失调,会带来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个体产生改变的压力,并避免再次陷入认知失调的境况。
1959年,费斯汀格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巧妙哄骗被试,不让他们知道实验真实目的,来探究被试在不得不做出与自己态度相悖的行为后,其态度有何变化。被试是71名斯坦福大学本科男生,他们被要求做一件极端无聊的任务:把十几把汤匙装进盘子,再一把把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重复半个小时。然后简单的转动记分板上的48个木钉,再重复半个小时。完成后研究者之一会告诉被试:研究目的是看人们对“任务是否有趣”的预期,会否会影响工作效率;你是在“无期待组”里,而“期待组”被试会被提前告知该任务很有趣;不幸的是,本应该告知下一个被试“任务有趣”的研究助手临时不能来了,因此要请刚完成实验的被试来完成研究助手的工作。有些被试为这项“额外工作”,得到1美元,有些得到20美元。
几乎所有被试都同意把明显是谎言的内容告诉下一被试(实际上下一被试是实验助手)。随后,另一研究者会问被试说他们自己觉得之前的任务是否有趣。由于之前任务确实非常无趣,而对别人撒谎就形成了一种认知失调(“我对别人撒谎了,可我并不是这样一种人”)。关键问题是,他们所得的钱数是否影响他们认知失调的程度而产生不同态度。以行为主义观点来看,得到20美元(报酬丰厚)的人会比得到1美元(报酬极低)的人更倾向于改变观点。然而实验结果恰恰相反:1美元组的被试大多报告说任务确实有趣,20美元组的被试报告说很无趣。认知失调理论提出的解释是:得到20美元的被试能为自己的撒谎行为找到充分理由;可得到1美元的人能为自己找借口的机会很小,因而他们会感受到冲突。而缓解的办法就是:认为这些任务确实是有趣的,因此他们也就没有真正的撒谎。随后的大量研究重复验证了认知失调的假设。该理论的提出使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观点受到了冲击,能够解释诸多行为主义无法解释的社会行为。
费斯汀格开创性地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取得巨大成就。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成为态度改变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据1999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有2000多项研究建立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在另一项调查中,79%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费斯汀格是对社会心理学贡献最大的人。
参考文献:
[1]罗杰・霍克,白学军译.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第四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墨顿・亨特,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2002.
[3]劳伦・斯莱特,郑雅方译.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主办单位:
北师大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室
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
北京讲心堂心理咨询中心
课程设置:
培训特色:名师荟萃、实操课程、针对性强、典型示范观摩与交流
培训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时间:2008年6月9日报到,6月10~ 12日参加培训
培训费:9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食宿费用自理,会务组协助安排)
证书:由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联系方式:010-58806777
E-mail:
网站:
报名方式:参训者可通过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报名,报名回执请在上下载。为了保证课堂与交流质量,限额50名,接受提前预约报名,额满为止。
论文评奖:
参加会议的老师可以提交800字以上的论文、心理辅导个案或心理健康课摘要,大会将编制论文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
本次会议期间,优秀论文颁发证书,名单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公布,并推荐在该刊上发表。参评人需要在5月31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同时邮寄评审费50元。
专家介绍:
吴武典 教授
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学校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及校务顾问。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等五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顾问或副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团体辅导的研究,相继出版了《团体辅导手册》、《团体辅导》、《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等多部著作,并从事多年心理辅导的教育普及工作,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进行过数百场讲座和互动式培训,是团体辅导培训方面的一流专家。
郑日昌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事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测评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促进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立。代表作有《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目前,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实践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课的基本原则。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现实问题,是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招生数量日益扩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内教学任务而无力顾及社会实践,致使许多学生还不能自觉地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考核方式也过分体现目标管理。尽管任课教师在考试方式方面做出了种种探索,运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法核算学生的最后成绩,但由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使得平时成绩考核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动力不足、市场经济短期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目前的就业机制对大学生的考核没有与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大学生的入党条件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思路探讨
(一) 指导思想
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1.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
针对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根据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真学、真懂和真做的问题,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如何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即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有的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将每门课的教学分解为课堂教学、读书、社会调查与实践三环节。
课堂教学部分:贯彻“精讲”、“管用”的原则,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关系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各种困惑与迷惘,使“两课”教学更具吸引力。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读书研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读书。每门课程都要制定读书目录,学生要做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
社会调查与实践部分:根据各门具体课程的特点,提倡实践形式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搞开放式课堂,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开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的健康心理与人才成长、心理咨询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调研,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讲(系统讲课)、读(读书)、听(听报告)、谈(讨论交流)、看(看录像)、走(参加社会实践)、写(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多途径的结合。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校内网络教学。
(2)课堂内教学与大学生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
3.考核与评价方式
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口试、笔试、客观题、主观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择优决定)
4.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为适应“两课”教师的转变,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拟开出的主要选修课如下: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学》、《人际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等。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体现意识形态中的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乔春梅.略谈如何提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期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 课程体系 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87-02
一、专业认同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认同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以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包含了对自己专业未来对应职业的认同。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偏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改进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突出实习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掌握将来职业所需的技能,评估自己胜任的职业区域,这些都需要专业课程设置来实现。我们认为,一年级是培养专业兴趣点的阶段。二年级是真正进入专业的阶段,三年级是掌握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阶段,四年级上学期是学生明确未来方向的阶段。因此,每一个年级都有其特殊性,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这些都为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改革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心理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背后都与社会需要有直接关联。应用心理学的特点重在“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心理学专业主要设置在师范院校中,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心理学教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概超过240所,非师范类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越来越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非师范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定位,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课程设置问题。目前研究者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实际,要重视实践教学,依托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建构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除了重视以上要求外,还要结合民族院校实际,突出民族院校特色。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成为中小学必修课,如何在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应该是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因此,构建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
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立的一个主要参照点是元培计划,元培计划的核心点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这也是我们课程体系的一大特色:提供更多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
参照元培计划,我们的课程改革主要凸显了“4+3+1”的教学模式,厚基础,重应用,多选择,在前4个学期集中上基础课,后3个学期是选修课,最后1个学期是实习+毕业论文。
(一)确立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是各类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素质,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形成心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的学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根据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规定,我们确立了以下基础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些课程在前4个学期上完。
另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对于一些重复内容进行了相应处理,比如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思想主要在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两门课程中详细讲述,其余课程在这一内容上略讲,把讲授要点放在该门课程的特色上。
(二)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
生态化运动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其原因在于研究的外在效度高,有利于推广。心理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但目前心理学的实验设备是软件,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演示作用,单纯的实验室实验让学生对于应用心理学未来的就业方向会产生困惑。实验软件虽然直观,但与实际的生活有些差距,因此,有必要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数。同时,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实验课有重复,因此,我们的实验课主要为认知类课程开设,普通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演示为主,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课以操作和解释实验结果为主,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三)大量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
实践课程的增加是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特色。心理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些课程主要在第5-7个学期开设,其主要特点是开设课程模块,进行小班教学,课程实行学生选修制,每班人数的上限值为30人。教学模式上以学生小组讲授为主,每个小组负责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其余小组和任课教师进行提问或评价,讲授内容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社会热点。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以及潜在的职业需求,我们设计了三个模块的实践课程内容: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中想继续深造的还是有相当比例的,科学研究课程模块就是为这些学生设计的,所开设的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考研课程有机衔接的部分,这些课程是通过学生动手做研究,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为今后研究奠定深厚基础,这也有利于增强应用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模块主要包含以下课程:学术论文写作、英文文献检索与分析、电生理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心理调查方法与实践、高效率学习方法与实践、研究设计与方法、心理学发展前沿、高级心理统计、心理与行为研究实践、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模块,其主要特色是操作性很强,这一部分在课程体系中占了较大比例,它们既可以满足于学生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需要,也可以去医院、监狱、公安厅等机构做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自己开设心理咨询室,拓展学生的未来发展途径。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心理咨询课程与督导、情绪管理、心理档案管理、青少年异常发展与矫正、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团体咨询、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朋辈辅导督导、学校心理素拓、民族音乐与心理咨询、民族文化与心理等。
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发展前景比较看好的一个模块。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吻合了企业目前的需求。我们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个流程设计课程,同时对于新出现的企业问题也进行关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些课程对于学生将来在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另外,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有一些会从事公务员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可能还是重点培养对象。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我们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有人员测评及选拔、团队建设、企业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组织员工激励实践、环境建设与员工发展、群体心理规律及应用、组织团队素拓训练、消费心理探析及应用、管理心理应用实践、员工生涯辅导模式探究、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形成机制、民族认同心理及应用、社区及村落心理探究等。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模块可以互为支撑,课程内容互为补充。
三、试运行课程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和《朋辈辅导督导》两门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在《心理咨询过程与训练》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做6次以上的咨询,然后以督导的方式报告咨询过程,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咨询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这种学生咨询+个人体验+督导的形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其他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同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高度评价,对我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并表达了来我校观摩的意愿。
《朋辈辅导督导》课程的开设达到了另一个效果: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来,这样一部分缓解了咨询量的压力,使更加多的同学得到咨询服务。一些处于追踪状态的需要陪伴的同学也得到更多、更好的陪伴。在实践操作中的结果也让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也对低年级学生产生了正向影响。
四、总结
应用心理学专业定位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关注社会需求。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构建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优势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我校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民族文化这一特色与优势,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模块化的、层次化的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调整,在建构应用心理学基础课程的同时,提出了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企业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三个方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小班教学,小组教学,学生讲授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我们认为,这种课程体系能够为民族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宏飞,龙.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2期.
[2]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心理学专业规范,2006.
[3]高立群,彭耽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6期.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准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影响教育实习的众多因素中,教育实习环境是影响实习教师实习效果、形成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支持性的教育实习环境,如实习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对准教师教学失误的容忍,重要他人如指导教师的认真负责等,有助于提高实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树立教好学的自信以及激发从事教师职业的热情。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实习环境是教师教育的关键,它需要高校和中小学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学实习机制,为实习教师向教师身份与角色的成功转化提供契机。
二、理论文献
关于“认同”的文献涉及研究的各个学科领域,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在哲学领域,“认同”这一概念由于涉及变化性与同一性的关系问题而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概念。[1]方文在《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追溯了identity在哲学上的“同一性”,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揭开自我同一性争论的开端,经过洛克、休谟等到波洛斯基主张用历时同一性来挽救同一性。[2]
在心理学领域,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主要包括对自我独特性的感受;对过去和未来之间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感受;内心的和谐一致与整体完全的感受,对自我形象与儿童期的认同能够综合成一种有意义的整体而产生一种和谐感;对其所属的社会或次级团体归属感,能感觉到自我对他人的意义,并主动符合社会群体的期望和知觉。[3]
在社会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自我”的概念。个体是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透过反映自我的“镜子”――他人的评价、态度等――认识和把握自我的。[4]继库利之后,乔治•米德认为自我认同是在重要他人的认可和影响的社会压力下形成的。自我是由主我(I)和宾我(me)构成的,“宾我”就是社会在自我中的反映,代表的是他人的观点。“主我”是具有内省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部分,在“宾我”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回应和反馈的作用,真正的自我就是“主我”与“宾我”进行对话的讲坛。[5]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阈内,特纳和塔吉夫(1986)区分了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塔吉夫在《群体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认同产生的三个心理基本过程,即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6]
在语言学领域,詹姆斯•保罗•吉认为“Identity”即“Kind of person”,他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身份认同形式,即自然认同、组织认同、话语认同和亲和认同。所有的人的身份都是多元的,是与社会中的表现相关的,人们的多元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认同形式,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下都在不断地变化,具有模糊性和不稳定性。[7]
三、研究参与者
研究参与者媛媛(化名)本科就读于中国中东部省区的一所师范院校,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由于考研需要,虽然联系了教育实习单位,但并没有真正参加教育实习。硕士就读于中国北方一所师范院校,学习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专业,硕士阶段没有实习安排。硕士毕业前夕到成都某小学实习,通过教育实习自身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对小学教师职业的认同。由于她实习的特殊性,岗前实习的支持性环境对她影响甚大,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对了解一般状况的教育实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分析
在马克斯•范梅南看来,自我就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体验,由于自我的含义是模糊的,充满歧义的,以至于最好把它理解为自发形成的。[8]本文对自我认同、身份认同并未做区分,倾向于从体验同一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研究资料主要来自对媛媛的三次访谈,包括两次面对面访谈和一次电话访谈。研究分析突显了自我认同和话语认同的作用。
1.我眼中的“我”
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认识是自我的核心内容。对于硕士实习教师媛媛而言,她在步入实习前以及实习过程中都渗透着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我眼中的“我”,在某种程度中规约着媛媛的行为。自我觉知理论告诉我们,内省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在我们内省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9]
“当小学老师不是我的初衷”
“当小学老师不是我的初衷”,表明了媛媛很看重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观念也是基于自我反省基础上形成的。媛媛的初衷抑或说职业目标是什么呢?她认为,已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再去做小学教师觉得很委屈,心里难免失落。她最初想当一名大学老师,可是考虑到现实情况,硕士生不能当大学老师,就不得已放弃,中小学也不想去。她说:“我最初想当大学老师,可是后来觉得研究生不能当大学老师,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不对?后来曾经想过当一名中学老师,但是当中学老师,觉得就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中学孩子比较大了,就很难管理。他们的思想也很成熟。其实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我比较追求那种很自然、简单的东西。然后,就觉得当中学老师也不好,当小学老师,那时候也不想。”从媛媛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她对理想和现实都有着比较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基于自我认识基础上的。
初上讲坛――“很差”
媛媛实习之初对自己的讲课非常不满意,她觉得很差。她说自己在讲公开课《小闹钟》时感觉很差。她觉得“当时教学目标不清楚,有了一些教学目标也没有办法落实到位,因为不会组织课堂。虽然说知道那些教学环节,但是那些教学环节只是为了教而教,并不是为了学生学而教”。媛媛在无形之中是在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我的表现,并对自我做出评价的。
通过内省来认识自我,就是哲学中常说的“我比你更知道我自己在想什么”。它强调了“第一人称的权威性”。但是在英国分析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看来,第一人称权威是不存在的,我们不是直接了解自我内心想法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间接来了解的。[10]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认同的第二路径,即通过观察自己的外在行为来认识自我。
“我当不好小学老师”
这是媛媛在实习初对自我的初步认识。这种自我认识是通过实习的外在表现得出的结论。她说:“我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就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行。第一,知识储存量不够,第二,说话比较直、比较硬。我不会模仿,刚开始我跟你讲‘这一节我们来学习《小闹钟》’,平吧?(指语气)有一节课语文老师说,‘这一节,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闹―钟!(抑扬顿挫)’。她读得很好,你就感觉很好,感觉不一样。”
“教师职业是一门技能,是能够学会的”
媛媛对自我的认识还体现在实习中的进步,这让她觉得教师职业是一门技能,是可以学会的。她认为,不会模仿,语气硬是可以克服的,只要用心就可以。在访谈中她说道:“你看我现在和你在聊天做访谈,对不对。然后我既然能学来,就说明我已经会模仿了,而且有一点进步了。以前我就知道叫‘小闹钟’,我不知道还有‘小―闹―钟(语言有起伏)’的区别。”
她认为教学中的一些技巧是可以学会的。她谈到自己在上《迷人的夏天》时,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的感受。她认为指导教师细致的教学技巧是可以学会的。比如说过渡语的使用。她说:“郭老师给我改了很多过渡语,过渡语很重要。比如说我在讲完这篇课文的时候,不是有生字要预习吗?我刚开始就不知道怎么来说,我可能就说,‘好,孩子们,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读生词宝宝’。我可能就这样说。但是郭老师就这样说‘孩子们刚才读得可真棒!你们课文读得太有感情了,郭老师手里的生词宝宝忍不住跳出来,要和你们一起来玩儿”。(语调较高)就这样。媛媛觉得这些技巧都能用上,她说:“这些过渡语能用得上,我就当时只是听她这么讲,但我没用,但是这样一指导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用了。”
2.他人眼中的我――“镜中我”
根据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自我认同理论,透过他人的“眼睛”是认识自我又一重要的方式和维度,毕竟我看待自己的方式不同于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而且,“自我概念不是在单独的背景下发展的,而是在我们周围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与他人接触,我们的自我形象将会是模糊的,因为我们不会把自己看成与别人有区别的”。[11]总之,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分辨自我与他人以及确证对自我的认同。
初步印象:“硬”
媛媛谈到她刚实习时学校老师对她的印象,上课很“硬”。她说:“我刚去的时候,他们中的好多老师都觉得我像高中老师。刚开始去的时候,他们说我比较硬,比较严肃,他们说,平时看你乐呵呵的,笑眯眯的,但是你上课怎么这么硬啊。感觉你就像教高中学生一样,比较有理性,教小孩不是这样的。”对于“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媛媛后来做了补充,“硬”不仅指表情严肃、语气硬,关键是语言没有“起伏”,不能“读出语言表示事物的那种感觉”,比如通过读《小闹钟》能够感受到小闹钟嘀嗒嘀嗒的声响,通过读《弯弯的月亮》头脑中就能浮现出弯弯的月亮。
鼓励:“挺像老师”
媛媛对自己的第一次课《小闹钟》感觉很差。校长和听课老师在鼓励的同时,也会提出中肯的建议。她说:“学校肯定会提出一些建议,就是你一些方面的不足,但是我们学校很好,校长和老师都很好,他们首先说你的优点,其次说你在哪些方面改进,他们从来不直接说你不行,他们只是说,哎,讲得不错,挺有老师范儿的,觉得挺像老师的,但是有几个点如果改一下这节课就更好了。这节课有问题他们会跟你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文化中这种话语的认同无形中会坚定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校长的鼓励话语是她反复提到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我现在并不是看你们课讲得怎样,你们肯定没有老教师讲得好。但是你们很有潜力,你们既然能把功课做得好,能读某某高校的研究生,就说明你们很有能力。关键在于你们想不想当老师,想不想当一个好老师,想不想把孩子们教好。可以这样说,你们成为一个好老师最好要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就是打算这样来培养你们的,三到五年把你们培养成为一个好老师,五到八年把你们培养成为一个名师。只要你们有信心,只要你们愿意学,肯定能做得很好……”
从詹姆斯・保罗・吉提出的身份认同理论可以看出,校长的话语塑造了媛媛的自我认同以及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同时校长的话语基于其自身地位,在某种程度代表了学校组织机构对媛媛能够当好教师的认同。这都会影响到媛媛的自我认同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这从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你就感觉有人在信任你还鼓励你”。“我自己觉得自己真的就能当一个好老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很有信心。”
3.“有课感”
媛媛的公开课《迷人的夏天》得到老师的评价是“有课感”。在媛媛看来,“课感”就是在上课时,自己和学生共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心无旁骛的感觉。媛媛描述了这种美妙的状态。“讲这一课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自己进入状态了。你说街上飘着五颜六色的衣裙,我真的就看到那是一幅画面,街上各种颜色的衣裙在飘着。从冰箱里拿出西瓜,我自己就能闻到西瓜的味道。”“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比如我问这孩子说,夏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我当时就是忘记了别人,我就是在问他,有没有感觉。他说的时候,比如,夏天吃西瓜挺爽,然后他就会这样说。他说的时候就像平时对话一样。他们认为这样就是课感。因为以前我有些紧张,比如说话的声音比较小,他们就没有说。最后一次课,一讲完《迷人的夏天》,他们就说这节课非常有课感。我们有三个实习生,他们说三个人中间你最有课感了。”她还通过比较前几次的讲课来说明自己的进步。“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紧张。总共去了八位老师和领导,我就特别紧张,我说话的时候基本上就看着天花板或地面(哈哈哈),我很害怕。这次上课的时候,我就没有太注意后面坐着的老师。可能比较自然,就是一个上课。我就是觉得我是和孩子们在上课,和孩子们交流。呃,就不想老师会对我的课有啥评价。”
“有老师的范儿”
对于“有老师的范儿”,媛媛的理解是在着装、语言、体态等方面有老师的样儿。她描述了上《迷人的夏天》时,由于校长给了前次课的建议,自己的着装有了改变,比较正式的着装改变了自己的外在形象,看上去像个老师,“自己就觉得挺有感觉,挺像个老师”。而且上课语言表达流畅、干脆,语气坚定。“我自己觉得说话比较流利和干脆。说话,这种感觉像老师。”还有站在讲台上不要来回晃动。媛媛尤其对比了自己的着装变化,“我头几次上课的时候,穿那种圆领的T恤衫,七分裤。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校长说不行,以后要穿正式一点。我就买了一件小外套,西装那种,那天就穿高跟鞋,我自己觉得挺有感觉,挺像个老师”。有老师的范儿意味着自己角色的变化,身份的改变,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是全方面的,意味着走向并显现自我的成熟。职业装实际上在塑造职业认同方面起着潜在的作用,它起到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的作用,从而把自己归入某一群体,以示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从而可以强化自我认同。
五、研究结论
自我认同的本质就是自我多样性中的同一性。无论自己的内省、观察还是他人的“眼睛”获得的体验都是自我显现的多样性,在这种多样性的显现中,展现了自我本质。自我的存在方式决定了自我的显现方式、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我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也许不同,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也许是实现自我认同的关键。媛媛的案例中成功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即媛媛认识到自我呈现的多样性,体验到自我认同与话语认同的契合,实现了自我认同体验即自我认同感的统一。
媛媛的案例的特殊性在于她一开始就赢得了组织机构的身份认同,尽管她是实习老师的身份,学校和老师都把她当做自己人来看待。这主要体现在校长的话语上,校长在其进入学校实习之前就进行了引荐。媛媛说:“在我们到学校实习之前,校长已经在学校的例会上通报有三个部属师范类院校的研究生要来实习,希望老师们不要对我们有太多的要求,希望在校老师多多帮助我们。”这种话语身份建构的认同同时也意味着学校组织机构的认同,从而为媛媛创设了一个支持性的实习环境,让媛媛觉得他们把自己当做“自己人”来培养。指导老师和指导行政的密切配合、原生态课堂的展示、中肯的建议和肯定的鼓励都提升了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从不愿做小学老师,做不好小学老师,逐步树立起做好小学老师的坚定信念,实现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媛媛的案例向我们展示出支持性环境是如何塑造了自我认同及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显现出实习环境对实习教师成长的影响。
本文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实习生与重要他人互动模式研究”(批号:10YJA880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5][8][10]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陈慧黠,曹赛先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0,114,125,129.
[2]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陈香.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核心概念的阐释[J].前沿, 2010(4).
[4]范松楠.符号互动理论的源起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4).
[6]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7]James Paul Gee.Identity as an Analytic Len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Vol.25,2000-2001:99-125.
论文摘要:影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职业性质和课程特点而与基础课老师存在差异,主要涉及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围绕这三方面就影响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围因素进行剖析。
一、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一)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中职校的专业课教师分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更需要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即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专业素养提高为宗旨,通过激发和培养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反思,使教师内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专业素养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二)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的价值
1.专业课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职业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能否实现专业化,学校拥有专业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全面推广的关键。
2.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社会影响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3.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发展、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要不懈追求。
4.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打造优质精品特色教育的需要。对职业学校来说,能切实有效地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自身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所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影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全社会对于教育与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2.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学校的工作氛围,领导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制度建设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学校是否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成长氛围,是否制订目标规划、明确教师的培养要求,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否建立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等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群体因素。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生活、工作在一定的教师群体之中。群体组织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能否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群体的工作作风、人际关系、修养水平,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和竞争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体成长的心理环境,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内部因素
1.知识因素。作为一个双师型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养分。专业课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决定其知识结构与其他类型教师有着重大差异,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影响专业课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知识、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2.技能因素。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学科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其劳动性质和生存方式使其受不同层次和类型技能的影响,技能的高低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教师不但要知道技能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传授并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
3.自身发展的动机因素。动机指努力争取达到专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格拉特霍恩归纳了影响动机水平的若干因素,并认为动机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师的发展。研究表明,当教师经常评价学生的学习并以积极的评价结果鼓励自己,同时行政人员也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时,教师的动机水平会提高。总之,上述因素会影响教师的动机水平,而教师动机的强弱会作用于教师的发展。
4.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因素。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支柱,它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双向互动性。一个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教师,他会有着自己的人生志向和人格理想,并把社会要求、家长期望和学生需求等外在因素纳入自身的责任范畴并成为推动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
5.个体反思能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对经验进行重组和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又是实现方式。教师只有实施了有效的教学反思,才能将自己从感性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批判的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调控和教学评价等,以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9.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 高校排球选项课 攻防对抗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05-01
新课程目标下,体育教学由原本的传统教育逐渐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方向发展,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使得学校教师越来越注重教育方法,寻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的内涵及结构分析
(一)角色扮演法的内涵
对于角色扮演的定义各界学者各执己见,虽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没有完整、全面、系统地概括出其真正内涵。笔者认为,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真实情景的教学活动,在该种活动下,不同的学生扮演各自的角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能够提高其运动意识,并从中不断揣摩,可以有效提高其运动技能。
(二)角色扮演法的结构分析
1.角色扮演法的理论依据。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角色概念,在教育学、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等多种理论基础下,学生通过扮演各自的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揣摩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的教学目标。角色扮演法的教学目标,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有见地、有热情、有运动能力、团结友爱的健康运动者。
3.角色扮演法的教学保障。(1)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保障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进行。(2)真实的模拟情景。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制造真实的模拟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自己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3)高水平的教学技能。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引领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协调组织学生完成演练,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修课班中学生。
(二)研究方法
1.专家分析法。对于此研究课题,笔者采访了10所高校的排球专家,就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等内容进行咨询,认真听取他们的分析、建议,并整理归纳。
2.问卷调查法。问卷就学生的兴趣、交际等方面设定了20道问答题,对高校的体育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当场调查当场回收。
3.文献资料发。研究本节内容,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包括社会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体育教学等,而且运用互联网查阅有关角色扮演法的相关数据资料。
4.实验对比法。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所发生的改变。
三、角色扮演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攻防对抗练习中的应用研究
(一)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吉林大学2013级数学学院与物理学院的体育课排球选项班的学生。
2.实验目的。通过对比两个学院的学生差异情况来为以后的实验做基础。
3.实验内容。身体素质测试、排球专项技术测试。
4.实验方法。数学学院采取角色扮演法教学,而物理学院采取常规教学法教学,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5.实验假设。假设测试的学生身体素质、排球专项技术等方面大致相当。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通过1个月以来的测试结果得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没有太大差别,说明角色扮演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学生的传球、垫球的技术上却差别很大,而其他排球技术上的差别也不是很明显,这说明角色扮演法和传统教学法都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排球技巧。但是在攻防对练的实验中,实验结果却有了明显的差别。实验班的学生们在发球之后,能够有效组织起来并主动发起进攻,在起球、扣球、拦网等一系列过程中能够有序组织起来,而对照班则很少能够组织发起进攻,场面比较被动。
在防攻练习中,实验班的学生情绪比较高涨,口号喊得又响又高,而对照班的口号喊叫次数较少,积极性较弱。
2.实验结果分析。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结果分析可见,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排球垫球技术以及战术上的表现大大提高。在攻防练习中可以见到,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学习能力与表现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严密的组织性,有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定的组织和默契。
四、结束语
总之,角色扮演法是一项互动很强的教育方法,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将其运用到高校排球的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现象及成因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还很严重。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1 主观原因:(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 客观原因:(1)社会原因。①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②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③受毕业分配,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④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而农村初中不少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关爱缺失,厌学更是严重。
(3)学校原因。①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1 把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突出地位来抓。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个体正确地,认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可以帮助个体确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使个体建立起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个体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2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3 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首先,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面,可以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4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课余时间是第二课堂,课余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团体心理训练;教学;应用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特点
旅游心理学作为旅游专业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一方面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分析旅游行为及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研究旅游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揭示旅游商品设计与销售、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广告宣传心理,探索旅游企业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管理艺术水平、增强群体凝聚力、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基础理论涉及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法学、消费行为学、人类学、服务学、政治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理论广泛,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及综合性特点。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有很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
二、关于团体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团体成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团体心理训练是团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心理训练,能够通过团体成员的互相观察、学习、体验,促使个体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旅游心理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锻炼有突出作用,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三、 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以旅游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群体凝聚力的理论知识为例,安排团体心理训练活动。
1.团体心理训练对象
笔者执教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每班学生人数为38人。每次活动为一个班级。
2.团体心理训练目的
通过心理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及提高凝聚力的关键:(1)群体凝聚力强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凝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更高。(2)在一个群体中,组织者应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教育和引导,及时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凝聚力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动力。(3)群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决定于群体的目标。一个凝聚力强的群体,要求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3.活动要求
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9-10人。每组发一张绘图用大白纸和一盒油画棒,每组同学选出一名组长,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及小组口号。具体要求:限定十五分钟时间,每组同学在纸上自由作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彼此之间不允许交流,发现说话的同学则被罚下场,不能继续参加活动。画好以后,每组成员用十分钟时间讨论,给画起一个名字,选出一名同学将画面所有内容编讲一个故事,在该名同学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同学要用肢体语言进行相对应内容的表演。最后通过评分组评出最优团队。
为小组设定名字及口号,是为了让小组成员清楚共同目标,同时让大家对自己的团队有归属感;通过评分评选出最优团队,是为让小组成员意识到压力及共同的价值观;一定的惩罚规则是为体现在团队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否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发展。
4.评分标准
评委由每组选派出的两名同学共同组成,当自己的团队进行表演时不参与评分。评分标准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讲演者是否能够将所有画面呈现的内容编讲成一个完整且情节合理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看团队其他成员在表演时是否全部积极参与,及表演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吻合度。最高分为五分,可以保留一位小数点,最后以平均分的最高分评出优秀团队。
四、 评价总结
通过活动,同学理解并体会要想提高群体凝聚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理的压力与群体规范
压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当评分准则公布后,每个小组都希望在活动中能够胜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增强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必然加强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会遵循群体规范。良好的群体规范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组织者的良性引导
如果组织者能够及时鼓励并正确引导组织成员,团队会树立一种自信、和谐的氛围,增强完成任务的力量感。
3.培养协作意识
大家一致认同: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每个人都有效沟通、真诚协作。在一个团队中,真诚付出、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才更有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以及群体目标的实现。
4.明确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关系
团队精神要求群体成员要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团队目标和利益来实现个体目标和利益。活动让同学深刻体会到想要实现个体目标,在一个组织中仅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完成,必须将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利益与团队利益、个体价值实现与团队价值实现紧密联系,忠诚于团队,有较高的协作精神,才能最终实现个体自身的利益、目标及价值。
5.充分挖掘群体成员优点
很多同学通过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其他同学的特长与优点。通过活动中大家的共同合作,同学的优点和思维特质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群体成员的优点被及时发现,并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安排合适的任务角色,激发个体最大潜力,让每个成员为群体目标的实现都做出最大贡献。
论文仅以群体凝聚力训练为例,在旅游心理学课程内容中,几乎所有基础理论知识内容都可以结合团体心理训练进行讲授。活动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对于团体心理训练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只做了初步的探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进行改良、修正和补充,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刘纯.旅游心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建设
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理学、哲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之上的一门公共课程,是教育学、中学各科教材教法等后继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心理学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这不仅是高师学生职前准备之必需,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公共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效果。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改革的成效却不大,心理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仍然严重,根本无法发挥该门课程的应有作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问题。大多数公共心理学教材仍然是普通心理学体系,有的是教育心理学体系,有的是儿童心理学体系,有的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再加上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分支心理学的综合体系。后一种教材编排看似内容丰富而全面,但给人总的感受是体系庞杂,逻辑混乱,易使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支离破碎。综观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偏重从专业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脱离学生和师范教育实际,缺乏应用性的问题,而且大多内容陈旧枯燥,激不起学习动机,不能解决新形势下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难以指导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也不利于高师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陈旧、方法简单,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师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案为标准,扮演权威代言人的角色。即使重视或使用案例传授教学,课堂上也主要是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另外,现在课堂教师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经常导致学生的认知超载,并没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效果。师生关系仍然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学生的经验、情绪、态度、需要和兴趣等主观因素被忽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3.教师素养方面的问题。公共心理学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理论型,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他们的讲授可能更偏重于概念、理论的阐述,涉及到实际应用的教学则相对较少。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很少有教师对这些领域都能驾轻就熟,教学中往往自己擅长的部分多加发挥,不擅长的部分则一带而过,从而影响到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4.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上的问题。心理学课程考核追求标准化、客观化,方式过分单一,以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数量的多少作为好坏的标准,一般主要是以书面来考察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概念、理论的理解,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课堂上只是听讲、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而没有真正领悟心理学知识,更谈不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
二、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途径
1.明确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科学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即高师公共心理学一方面应为高师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心理指导,培养教育其作为一名资格教师应该必备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青少年学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指导他们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2.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体系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近几年我们对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尝试,在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上我们注意突出以下特点:①基础性:要保证心理活动的高效性,就必须遵循心理的活动规律;要保证心理的正常活动,就必须遵循心理的发展规律。公共心理学课程必须注重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我们以打造未来教师的心理学基本素养为宗旨,精选心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材体系上主要以心理的发生发展、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内容为主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内容体系的相对完整。②时代性:在课程内容上,除了介绍经典的理论和研究之外,我们还注意吸收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信息,反映当代心理科学的新进展,这一特点一方面体现在教材的正文中,另一方面通过书中的专栏提供的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和背景材料、实践链接反映出来。③师范性:我们注重反映新课程改革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情境相结合,各章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心理规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相应能力、品质的培养”等应用性内容,从而使得教材的内容更能满足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3.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围绕着课程建设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尽可能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强调课堂上的演示练习、分析讨论和课后的教学活动模拟实践等,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①“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画龙点睛”式精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就学生现实生活中所关心的见闻或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来引导激发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的理解,形成多视角心理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②以“问题”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在讲“人的个性心理”时,我们用“你了解自己吗?了解你的好朋友吗?你怎样描述自己或朋友的特点?”等问题引出个人的心理特点——能力、人格这样的主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意理论讲述与实验室实验、课堂演示、测验相结合。心理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到实验室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系统,增强视听效果、扩大信息量,把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如讲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就把经典的实验进行了多媒体设计,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无意注意的特点、有意注意的范围等问题;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等测验,把心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分析,了解自我个性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自己人格的措施或建议,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理论原理的应用能力,这种结合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④通过课外阅读和查阅文献、撰写心理学小论文,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竞聘的第一个岗位是教导主任,第二岗位是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年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年参加了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3、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在2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任教过中高年级语文、思品等学科,担任过班主任,任教导主任时,负责的工作很多,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转学、随班就读、课外活动、年初基层报表、语言文字、毕业班语文考试命题、语文学科竞赛命题等工作。但也能把各项工作做好。我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十分重视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做好预案处理措施。做好学科管理工作,加强教研教改。所分管的语文、英语、艺术科获得许多奖项。我还多次帮助青年教师修改、,指导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我主持的语文科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校语文科被评为“新窖镇先进科组”。学生文章见报率是最高的。能有这些成绩,与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当我接到一项新的工作时,我总是亲力亲为地做,亲身体会这项工作的过程,然后才指导有关老师协助做好这项工作,否则,光说不做,发号施令,只会指挥别人干这干那,是不行的。如:一年级拼音口试,试卷命题等。
我从年任教导主任工作以来,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炼就了我做好工作所需的组织领导、上下协调、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所承担的工作没有出差错,常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赞扬,单位领导省心,教职工放心。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4、我能理解各层次的老师。
相信老师们从我平常的为人处事中就看到了吧。
假如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协助校长搞好教导处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继续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要求,组织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课改,加强教研科研、教学反思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同时,树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服务意识,成为你们的合作伙伴。
论文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 汉语口语教学 互动
论文摘 要:本文以互动教学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从互动发生的场所和对象出发,阐述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汉语口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教学对策。
一、引言
“互动”(interactiv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在其著名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中最早阐述了“互动”的内涵及方式。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193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发展了米德的理论,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他认为“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可见,“互动”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而符号是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可或缺的媒介。这里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意义,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都归属于“符号”的范畴。而语言无疑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最有效表达意义的符号。显然,“符号互动论”对于语言学及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互动”概念被运用到语言教学领域后,包括Long、Rivers、Lantolf和Brown在内的许多语言学家曾研究过互动理论在语言教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应用等问题。其中Brown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观点。他认为,“互动是在真实交际或者类似真实交际中让语言学习者创造和表达目的意图、学会运用语言的最好方式之一”。由此可见,“互动”在语言教学尤其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拟对互动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应用问题加以讨论。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互动理论被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就互动教学模式做过一些研究。卢娅(2003)以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为着眼点,阐释了其与互动式教学的关系;陈岩、赵宏(2005)以汉语综合课为对象,研究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导原则等问题;邹晓青(2007)讨论了汉语听力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孙冬惠、李勉东(2009)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总原则为指导,讨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构原则。总体来讲,近几年互动教学的理念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重要性已被汉语教学界广泛认可,但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数量还较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欠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不能满足一线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教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汉语口语课的必要性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交际能力,即“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中,“听”和“读”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说”和“写”培养的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的口头和书面反馈能力。就“说”的技能来讲,能正确解读他人的话语并恰当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想法,是汉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因此,汉语口语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输入、输出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输出的信息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备课的结果,意在作为一种有效的言语刺激作用于学生,使他们就此作出言语反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或改正,学生在这种汉语言语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和积累中,把掌握的具体言语表达方法组合起来逐渐内化为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言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汉语口语课的特点、教学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其是最能体现教学互动关系的一门课,将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汉语口语教学中十分必要。
四、汉语口语课的互动教学表现形式
根据互动发生的场所,汉语口语课的互动表现形式可分为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根据互动发生的对象可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一)课内互动
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口语课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教材、教具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材料为互动提供了外部环境。课内互动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设计课内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在课堂这一稳定环境中加以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喜好、学习难点以及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等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教材作为课内互动及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其编写具有从易到难、知识点排序合理的特点,符合一般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教师在教材的指引下组织课内互动,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循序渐进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课内互动的缺点是口语教学的交际环境是虚拟的,缺乏真实性;教学内容涉及的层面单一,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生活背景和交际背景学习者的切实需求;课内参与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交际者身份单一。
(二)课外互动
课外互动是课内教学互动的补充形式。它包括学校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参观、社会调查等,同时还包括学习者在课堂外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主动学习的过程。学校组织的课外互动课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课外互动的环境真实多样,交流的对象也形形,学习者口语课堂上学习的表达方法和言语功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巩固,学习者会感觉学有所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大大加强。学习者个人与他人的交流虽然也是学习练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学到的内容也不一定准确,无法替代正规的课堂学习。由此可见,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也存在互动关系,以课内互动为主,课外互动为辅,内外结合互补的口语互动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三)师生互动
在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小组以及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主要表现为问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和学生问教师答。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就某个话题分组讨论的过程。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要给每个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遇到的语言点及汉语表达方面的困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经常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非思考性基础问题的掌握等方面。处理好这三种师生互动的关系至关重要。三种形式各司其职,得以综合运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偏颇于一对一师生互动会使班里其他同学缺少练习机会,以致班级整体口语水平发展不平衡。如果只侧重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则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致无法做出宏观的教学规划。
(四)生生互动
课堂内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也不可忽视,应该合理利用。由于汉语水平相当,学习目标相近,学生间往往存在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的互动关系。课堂上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生生合作完成对话、互问互答、情景表演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五、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羞于开口
兴奋与焦虑是学习者在口语课上情绪表现的两大特点。口语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与听力、阅读等信息接收过程相比有明显的主动性。说话者没有时间反复推敲话语意义,必须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因此,口语课上学习者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习一门外语,是否可以流利地口头表达是鉴定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学习者往往很在意自己在口语课上的表现。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焦虑,害怕说不好而出丑,羞于开口。这很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出错是每个外语学习者必然经历的过程,出错不代表出丑;其次,为学生创造积极而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回答对的多加肯定,回答有误的,教师可以用商讨的语气讲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回答和想法。完全否定学生的意见,是对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极大伤害。另外,教师有时无意间偏向表达能力强、爱说话的学生,而忽视了不爱说、说得慢、害羞的学生,形成课堂上一半滔滔不绝,一半沉默不语的局面。时间久了,受到忽视的学生会对口语课完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对于比较害羞的学生还要多加鼓励。
(二)个别学生过于兴奋,滔滔不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对教学过程必须有总体规划和把握,尤其在互动活动占主体的口语课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极强,很积极地争取表达机会,得到机会后便滔滔不绝,还常常跑题,其他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发挥调控作用,适时调节课堂节奏,做到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其他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安排座位时,教师要适当考虑这个因素,可以让表达欲望强的学生和比较害羞、不爱讲话的学生邻座,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调和补充。
(三)课堂环境不够真实,表达受限
前文讲过,课内互动的一大缺点就是表达环境不够真实。经常有学生跟老师抱怨:“上课时老师讲的我都明白,我说的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出了教室就都不明白了呢?”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互动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比如做买东西这样的情景练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在自由市场、小商店、超市等购物场所的视频资料,还可以自带一些实物道具,例如食品、水果等。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创造相对真实的课内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娅.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互动式教学[J].职业教育研
究,2003,(12).
[2]陈岩,赵宏.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8).
[3]邹晓青.对外汉语听力互动式教学初探[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4]孙冬惠,李勉东.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J].
汉语学习,2009,(6).
[5]李燕,贾放.“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
[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6]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
[7]林清书.关于教学语言互动的两个问题[J].修辞学习,2005,(1).
[8]韩炜.多元互动习得模式研究与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4,(5).
[9]林大津,谢朝群.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现代外
语,2003,(4).
[10]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Charles W.Morris.Mind,Self,& Societ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12]Rivers 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3]Lantolf J.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 合作学习
1、对传统英语写作课的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采取的训练方式是:在课堂结尾时布置写作作业,由学生课下完成;作业上交后,教师再花大量时间进行批改,然后讲评。训练的次数很多,教师的批改讲评也不少,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却不显著,可以说是“写得累,改得苦,效果差”。到后来学生老师都“谈写色变”:学生怕,是因为很难写,自己不会写,写得不好;老师怕,是因为批改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很多,结果却收效甚微。传统的写作课堂模式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
2、转变写作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听,说,读,写是要掌握的英语学习四项基本能力,而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根据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我们尝试采用合作写作的课堂模式。
3、合作学习在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概括的说,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它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活动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笔者经过实践,把合作学习应用到写作训练课中,总结英语写作课堂模式为:
3.1介绍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也就是写作任务。可以是图画、表格,也可以是文字介绍。新课标中,每个单元为一个话题,教师在确定写作话题时,要尽量与所学课文有关,这样使学生有可用的词汇、词组和句式结构,也便于学生模仿本单元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数3-6人为宜。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发言,学生会从活动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另外,小组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妥协,整合,学生的学习品质会有所改观,他们会在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勤奋学习的学生会成为其他学生的楷模。小组划分主要依据教学任务,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2头脑风暴。教师给出话题后,学生首先要进行审题构思。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共同拟好提纲。然后分段落拟写句子,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本段落中会用到的句式,、短语和词汇。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一名学生记录下大家认为很优秀的句式、词组和词汇。小组讨论可以进一步激活写作灵感,为写作扫除障碍,是合作写作的关健。
3.3独立写作。构建主义认为,学习具有建构性。学生利用讨论过的文章结构,词汇,句式,短语,时态,人称,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合作写作并带有个人的独创性,是合作学习的补充和升华,而不是合作学习后的千人一面。在独立写作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向老师和其他学生求教,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和特点,以期完成对自己知识的建构。
3.4小组互批。学生独立写作完成后,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修改的要求。比如,段落层次,人称和时态,标点符号,语法错误等注意事项。在学生互改的过程中,注意句式结构,单词拼写与搭配,并注意划出好词好句,欣赏精彩的词汇和句式,并交流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取长补短,定好初稿。或者由一名组员执笔,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作文。完成任务后再小组讨论,修改,最后定稿。这样学生多看,多改,增加了语言输入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学生的反复讨论,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
3.5成果展示。学生完成初稿后,可以由小组中的一名成员进行宣读,或者用投影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这也是小组间的写作交流,了解其它小组的写作优点。这一环节不仅包含了又一次批改,也包含了对学生写作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写作成功的乐趣。
3.6写作评价。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4、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合作学习被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写作教学模式能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活跃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效果,是新课程倡导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 程晓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