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村父母;家庭;赡养
一、农村父母赡养中现存的主要法律问题
1.农村中女儿一般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习俗,至今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也有学者将此情形归结为“乡规民约”所造成的局面。尽管有现代化的法律作为强制性的后盾,但依然不能加以改变。当然,对于农村中只生育女儿的父母的赡养问题,女儿还是承担了父母赡养的义务,可以说这是传统习俗的一种重大突破。目前,上述问题主要体现在有子有女的农村家庭当中。而这种情形与我国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是相冲突的。那么,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呢?
2.农村父母的精神赡养几被忽视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部分农村父母老年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由于大部分子女在外打工,不少父母晚年过的是孤独的生活。特别是当配偶一方早逝的情形下,更是如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因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就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精神方面的赡养亦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绝非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因为随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推行,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子女对父母物质生活的赡养必将让位于精神上的赡养。
3.有关赡养的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然而,究竟该怎么赡养?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尽到了赡养的义务?同时,何为“无劳动能力”?何为“生活困难”?既没有司法解释的进一步说明,也未见到相关的行政条例。
4.赡养义务实质上的不平等
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法律未就子女赡养父母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的赡养规范。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子女赡养的义务往往是平均分摊。假如某一父母有3个子女,则每一子女承担三分之一的赡养义务。这有点类似于民法中的“按份责任”。表面看来,似乎十分公平,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譬如:兄弟俩的月收入分别为:500元和4500元;而赡养父母的生活费每月需要1000元。如果平均分摊的话,兄弟当中一人的生活费则为零,他将无法维持自己及家庭正常的生活开支。换句话说,他根本就没有赡养能力。
二、解决农村父母赡养法律问题的对策
1.完善赡养立法
(1)扩大赡养人的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赡养人包括:①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及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③由兄、姐抚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抚养的义务;④夫妻之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然而,法律没有将“子女的配偶”规定为赡养人,这样以来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我国婚姻家庭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通常为夫妻共同财产,对重大财产的处理须经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决定,倘若做儿子的想孝敬父母但做媳妇的又不情愿;反过来,做女儿的想孝顺父母做女婿的又不乐意,如此以来赡养父母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故而,作者认为应该将媳妇和女婿列为赡养人范畴,这样可避免“各顾各父母”的尴尬局面,减少、避免家庭赡养父母的纷争,为父母的赡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2)明确经济供养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然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子女供养父母的经济标准。一方面,没有规定父母亲应享受什么样的生活待遇?那么,老年父母的生活水平又怎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子女间贫富有别,如果不加区分地承担所谓的“按份责任”,子女在自己的生活尚成问题的情况下对父母的赡养又谈何容易?诚然,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千差万别”,要制定一个统一、具体的标准比较困难。但只要我们主观上认识了这一问题、重视了这一问题,就能够找到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譬如:在全国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县级或市级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一个统一标准。
(3)建立赡养监督机制。“徒法不足以自行”。一套完美的赡养法律制度也只能为保护被赡养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条件。没有健全的保障机制,最终也只能是流于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农村的赡养问题依然很严重!一方面,缺少此机制使得老年父母的生活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也时常因此而酿成家庭悲剧,引起不少的其他社会问题。为此,作者认为:应以村、乡或镇甚至县为单位,建立农村家庭赡养评估体系,及时监控农村老年父母赡养状况,及时督促子女主动履行赡养义务,并从法律上规定相关行政单位及社会组织的权力与职责。
(4)加强赡养人的法律责任。我国涉及赡养问题的立法主要有:《婚姻家庭法》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但《婚姻家庭法》未就赡养人未尽赡养义务的法律责任做出具体规定;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虽就此做出了规定,但只有两个法律条文,而且只就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作者认为,应补充相关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譬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应尽连带责任;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采取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的行政处罚措施。这样一来,父母的赡养问题就有了法律的保障。我们也可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在1994年8月推出了《赡养父母法》将赡养父母这一人类道义上的责任上升为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规,规定凡拒绝赡养父母或资助其年迈双亲和处于贫困状态的双亲者,处以l万新元罚款或判刑1年。
2.正确处理好乡规民约与法律的关系
(1)乡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必然性。首先,不论我们今天的社会显得有多“现代化”,相当的乡土农村仍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仍处于与中心城市相对应的边远地带,国家法律对乡土农村的调控还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再加上国家法律宏观、抽象的规定,与乡村生活相对疏离;而乡规民约微观、具体的规定,产生于乡土,与乡村生活比较贴近。
村民从需求和情感上更加倾向乡规民约,乡村生活也更多地适用乡规民约。这样,就乡村而言存在着两个权力系统和两个制度系统。在运作过程之中,必然产生一些碰撞和冲突。其次,尽管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善,但执法的力农村父母赡养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制天地度还远远跟不上立法的进度,也就是说法律的涵盖面不充分,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农村,法律的供给越不足,国家权力的控制亦越弱。对于村内的事务,村民求助于法律不如求助于乡规民约便捷、有效。这样,乡规民约的地位就凸现出来,社会权力在乡村的影响必然加强。最后,国家法律和乡规民约追求的法律价值不同是导致冲突的根本根源。作为国家法律来说,它注重和追求的是法理秩序,而乡规民约注重的是道德和人伦的礼法秩序。国家法律代表的是一套国家装置,而乡规民约体现的是一套社会装置。所以说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冲突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是观念与实践的冲突,要达到二者的完全融合,或者说乡规民约向国家法律的转换,还需要一定时间和磨合的过程。
(2)解决乡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途经。首先,国家法律要给乡规民约一定的生存空间,让其在生存空间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解放之路。具体到农村赡养问题中来,则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将农村父母赡养的纠纷尽量以和解的方式而不是以诉讼的方式解决;②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失败、当事人坚持的情形下,人民法院也应针对女儿一方的具体情形区别对待。譬如:女儿一方受过高等教育、现在城市工作或在农村国家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按人民法院受案的一般方式结案;而对身为农民、被告方的女儿而言,则应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庭前调解的作用,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如此以来,既考虑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又照顾到了农民的情感。从而将法律的要求融入乡规民约,使农村女儿赡养父母渐变为一种“习俗”。其次,在目前还难以做到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不冲突的情况下,尚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立法、加强司法解释。乡规民约虽然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提出来了,但有关法律对乡规民约所承载的“村庄治权”或者“内生的公共权力”缺乏承认和界定,以致在实践中难于把握。
因此,有必要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或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做出明确规定,以有效避免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部分冲突;二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与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使农村女儿赡养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消除农村父母赡养方面与法律冲突的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1]于红梅.赡养问题的法律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5:1—2.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有序发展的利好趋势。但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更加明显,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也有了重大改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
1.管理体制仍需优化。管理体制是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组织支撑。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原有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一些农村地区尝试成立了以县级为中心的管理服务中心或农业合作社,该举措得到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这一改革成果正进一步向全国推广。但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部署和安排,而这种尝试与探索刚刚开始,也必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或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仍有待完善,如何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实施农村经济管理新举措等等究。
2.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队伍建设是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撑。通常情况下,我国农村基层管理队伍多数为当地的农民,这虽然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地区的现实情况、开展工作,但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水平不高、掌握并推广现代化科技的能力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3.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是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力支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已经步入纵深阶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农业资金投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政府虽然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倾斜,但毕竟地域广阔、农村所占区域范围较大,分配到各个村各个项目上的资金数额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在吸引社会资金方面表现乏力,因此,我国农业资金缺口巨大。
二、策略与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不足。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深入探讨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1.创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在始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实现农村经营机制的有效创新。应积极发展新型农业集体经济,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组织,大力扶植新型的经济发展合作机构,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保护机制。
2.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率。首先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使农村经济管理摆脱带病运行、“缺血”发展的不利状态;其次,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引资和融资政策,切实提高农村农业项目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社会资金发展和壮大农业经济;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力度,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3.加强农村经管队伍建设。农村经济管理干部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领导者和实施者,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一方面,要重视对本地农村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农业政策法规的理解与落实能力,完善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农业科技知识,使他们成为统筹安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制度。要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顶梁柱。
三、结语
1.1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1.2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1.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1.4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1.5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1.6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2水利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2.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2.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3开发人力资源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4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5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2.6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2012年12月—2013年1月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座谈两种方法展开调查,问卷采用对贵州省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通过省卫生厅下发调查问卷并定期全部收回。问卷主要包括: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名称、建立时间、人员配备、工作经费、设备配备和日常主要工作等内容。现场调查和座谈,是按照贵州省东、西、南、北、中各个方向随机选取7市(州)、12县(市、区)和中国人寿保险六盘水分公司,对县(市、区)随机选取两个乡镇进行现场座谈,包括参加人员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负责人、工作人员;乡(镇)负责新农合的乡(镇)长、负责人、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院长、医生、村医、新农合参合人员。
2现状
2.1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贵州省现有总人口约为4067.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94.67万人,全省新农合机构总人数1104人,专职人员914人,借用190人,在岗1001人,不在岗103人,其中男497人,女607人,分别占45.02%和54.98%;50岁及以上47人(4.26%)、40~49岁364人(2.97%)、30~39岁530人(48.01%)、29岁及以下163人(14.76%)。全省新农合工作人员平均每人要负责3.39万人。
2.2新农合人员学历及学缘情况
从学历上看,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0.72%)、本科学历412人(37.32%)、专科学历555人(50.27%)、中专学历117人(10.60%)、高中学历12人(1.09%)。从学缘上看,医学类571人(51.72%)(包括临床、护理、检验、影像、口腔、药学、社会医学等等)、财会类111人(10.05%)、计算机信息类53人(4.80%)、管理学类146人(13.22%)、法学类118人(10.69%)、其他专业105人(9.52%)。因为新农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其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医疗水准,但目前医学类专业人才缺乏。本科及以上医学类专业学历的新农合人员明显偏少是目前贵州省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3新农合运行方案不同,参合者的受益程度不同
在实行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上,各市(州)、县(市、区)新农合运行方案不统一,参合者受益程度不同:(1)贵阳市重门诊补偿,兼顾住院与大病,取消门诊家庭账户,以开阳县、清镇市为代表。两个县2345922人次,总参合人数为712149人,两县合计住院为44443人次,平均住院率6.24%,在调研的12县中稍稍偏低,门诊补偿比为60%~70%,封顶线400元。重视门诊补偿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小病能得到及时诊治,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由于重视门诊补偿,门诊补偿资金约占总资金的35%左右。(2)大部分地区,重视住院补偿和大病补偿,同时兼顾门诊补偿的做法。此种侧重于大病补偿的传统模式,参合者的年住院率都比较高,远高于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居民年住院率6.8%的平均水平,而门诊的两周就诊率相对较低。为此,门诊的补偿资金一般不超过总资金的20%。(3)政府出资委托保险公司管理的运行模式,以六盘水市为代表,优点是给新农合管理机构减轻了许多工作量,定点医疗机构名义上接受双重监督,但实际的监督审查工作主要靠保险公司来完成。它的弊端在于,保险公司的自身利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和受益度。
2.4贵州省12个新农合市县住院率、新农合门诊、住院服务人次统计
在调研中,同时对所在县(市)住院率、新农合门诊、住院服务人次年统计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整个调研中看,村门诊率明显高于乡镇门诊率,乡镇门诊率高于县门诊率,住院率县明显高于乡镇和县外住院率,这说明村门诊主要是以常见的小病为主,乡镇门诊率主要是以较轻的病为主,较重的病是以县级医院为主,这也从住院率表现出来,县外(主要包括地区医院、省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省外医院)住院率主要是特大疾病和在外务工人员为主。
3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出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供给制度,是一种参与主体多元、决定因素复杂的制度[4-5]。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农合存在缺乏正确认识和定位、机构属性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办公场地不固定及办公经费未能及时到位、信息网络平台不畅通等问题。
3.1对新农合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对调研座谈会和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首先,对新农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认为像其他的社会保障部门一样只是给农村居民在看病上报销的福利机构,因此对新农合的工作开展影响很大,很难保证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性。其次从人员配置和使用上,市(州)级在人员配备上最多8人,少则2人(其中1人是借用)。在这种人员不齐的情况下,主管部门还要长期抽调工作人员到其它部门科室和岗位,导致真正从事新农合工作的在岗人员就只有2~3人,因此工作开展难度非常大;县(市、区)级工作人员配备虽然比市(州)好一点,但人员抽调现象也存在;乡(镇)级名为2~3人配置,实际上大部分都只有1个人。第三,从机构属性上,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只是按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并没有明确事业单位,就使工作人员出现了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参公管理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职称、工资、福利待遇上得不到保障,出现人心浮动,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第四,从管理属性上,省、市(州)、县(市、区)新农合上下贯通,但是乡(镇)级与省、市(州)、县(市、区)形成了一个断链:乡(镇)级新农合管理人员归到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而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没有行政管辖权,所以乡(镇)级新农合工作人员不固定,随时调换,影响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3.2对新农合的管理情况
因为机构属性不明确,造成了管理制度不完善。其表现:首先“,管办”不分,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是设在卫生局下的二级单位,因此,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较大,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能真正发挥执法监管的作用。其次,因为没有专门针对新农合的法律法规(目前只有江苏省出台了一部《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出现了执法过程中的盲点,造成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第三,由于筹资标准时间不固定,因此造成筹资工作困难。第四,称谓不统一,有的市(州)称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简称“合医办”,有些县(市、区)称为“新农合管理局(中心)”简称“合医局(中心)”等。
3.3新农合的办公场地及办公经费
据调查,各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大部分没有固定和独立的办公场所(多数是租借办公),缺乏必要的巡视、监督、检查的交通工具,办公经费的标准也有所不同。虽然办公经费全部由卫生局统一管理和使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费未能及时到位,在工作和监督执法上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造成了工作的被动和滞后,整个监督管理不能做到提前预防。
3.4信息网络平台不畅通
省、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信息网络平台不统一,使得信息网络终端没有覆盖到最基层(村卫生室),所以也制约了新农合的发展。如本应在第一时间完成处方的录入,但由于信息网络不畅通,结果是每个月拿到县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统一录入,这样既增加了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工作量又不能做到及时的监管。
4建议
我国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的曲折发展历程使得新农合格外受到政府的关注[6],其建设要结合目前农村社会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从战略高度研究和把握新农合制度理念[7]。
4.1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新农合工作队伍
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新农合工作队伍,必须认真制定适合的策略方针和目标[8]。首先,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是一个专业性强的机构,因此在人员配备上不能有随意性,不是什么专业都可以,要科学合理配备专业人员、要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监督执法队伍,这样才有利于监督、管理、保证新农合资金的安全运行。其次,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人员数量配置要科学合理,用工作量测算方法比较适宜。测量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测算某区域范围内,全年门诊、住院服务后的管理工作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第二部分是计算新农合管理机构,对不同层次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巡视、督查工作量进行统计,计算上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对下级机构的业务指导、培训、定期召开例会的工作量,计算基金管理、补偿经费的核实、拨付工作量,信息资料的汇总、传送、信息平台的维护工作量,以及咨询服务等工作量的总和。将两部分相加,即为经办管理机构需要配备的工作人员数。
4.2明确新农合工作人员的工作属性
新农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属性要明确,新农合经管机构应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系列范畴,可根据实际情况先由参公管理逐步走向公务员系列。这样既可以提高新农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稳定建设和发展新农合队伍。乡镇新农合管理机构人员应并入县(市、区)新农合经管机构,由县(市、区)新农合经管机构直接派驻到乡镇工作。这样就可以上下贯通,便于工作开展,加强新农合的管理。
4.3对新农合要有正确的认识及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新农合既像其他的社会保障部门一样,是给农村居民在看病上报销的福利机构,但是又是区别于其他的社会保障部门:(1)这是国家给农村居民的最大惠民政策,它可以使农村居民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农村居民受惠,最大化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2)可以合理整合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支持卫生部门的发展和建设。(3)患者在新农合中更容易享受卫生服务量和价的优惠。(4)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方,通过签订、执行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和支付方式等经济关系,抑制需求诱导,控制患者行为和医疗费用。(5)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做到预防在先、控制为主、治疗为辅,实现低投入、低消耗,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目标的最大化。
4.4合理设置新农合管理机构
首先,明确机构的属性,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其他一般单位不同,它既有管理的属性,又具有监督执法的行为,因此,上下要统一名称、统一管理,省、市(地、州)、县(市、区)到乡(镇)上下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实行垂直管理,村由村委员会指派一位协管员对本村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应完善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基本解决新农合队伍建设中所产生问题和矛盾,使得工作经费得到更好地保障,彻底实现“管办”分离。市(地、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应当脱离卫生部门(可以适当高于卫生部门半格),形成真正独立的监督执法部门,这样就避免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尴尬局面和不应有的工作干扰,可以更有效地对新农合医疗基金实施监督管理,保证新农合医疗基金安全性。第三,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针对新农合的法律法规,使经办机构的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防止和避免非法套取新农合医疗基金的现象发生。
4.5不断改善新农合机构办公环境
各市(州)、县(市、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有固定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巡视、监督、检查的交通工具,要有统一办公经费标准。这样在开展工作和监督执法时,就不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问题,不会造成工作的被动和滞后。
4.6不断完善新农合管理制度和新农合运行方案,提高参合者的受益程度
实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一,使全省的农村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障。应综合上述三种运行方案,兼顾门诊、住院与大病补偿,这样更有利于农村居民做到“早预防、早诊治”,“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切实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障上得到实惠,同时也便于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4.7加快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公共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代表村民利益,凝聚村民意志和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村域和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实施发展项目,帮助农村居民化解发展风险,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不断地把农业产业化向更高的农业工业化阶段推进。同时,要重视民生,努力创造条件,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加大教科文卫方面的投入,注重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使农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2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乡镇政府机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我国乡镇政府,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乡村两级行政机构积累了过大的行政成本,也积累了严重的债务。乡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农村的基础,自然具备了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其行政机构的设置都逐一与上级对口,对三农的活动制定了过多的约束制度。
2.2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约
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公共管理实现合理化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农业的行业特殊性,乡镇政府和村两委事实上很难对农民提供经营方面的帮助,但我们的土地归集体所有,村委会对土地只有分配和流转的控制权,这就大大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土地价格高的地方,乡镇政府甚至县政府也插手土地的流转,土地所有权被分割。这种状况的后果之一,是导致村两委班子的权力过大,且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督,这大大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的运行成本。
2.3农村教育体制不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软件硬件设施都相对薄弱,为了压缩财政开支,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集中办学,虽是义务教育,却没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小学教育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全额纳入国家和省市县的财政预算。在目前城市化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农村的教育实际上是为城市输出资本,因城市的人力资源很大一部分投资是由农村来完成的。各级财政都应注重向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责任。
2.4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参与不积极。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要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比较困难。目前,家庭保障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基本保障方式,是现阶段农民保障的基础,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此外,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理论准备及实践经验都还不充分,因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基本没有经国家权力相关审批通过的法律,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
3如何加强我国农村公共管理
3.1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管理体系
3.1.1进一步撤并乡镇,将国家的基层政权收缩到县一级,农村的政策方针的下达可以不必经过乡镇机构的重重批示和考证,可以节省设立各个机构的经费、工资等花费。
3.1.2淡化农村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功能,真正将农村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农民自治的社区组织,让农民以民主自治的方式管理自己。
3.1.3国家对农村的行政控制主要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可考虑在农村社区设立精干高效的司法机构,就近解决农村的司法纠纷,为农民解决麻烦,为农民干实事。
3.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①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②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③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
④改善和保障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3.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3.3.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3.3.2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引进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3.3.3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农村邮政服务,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居民服务作用。
3.4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4.1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村居民增强社会保障意识。
3.4.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即建立起由农民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负担、共尽责任的多主体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
3.4.3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我国法定基本社会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并存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不可顾此失彼。
3.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清晰认识到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经济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分析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新农村经济管理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同样农民的认识水平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村、乡、镇一定要坚持提升农业人员的认识水平,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支持新农村的经济管理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所以,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新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他们了解其重要性,做好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工作,帮助农民群众明确产业化经营的巨大作用,从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使其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所以也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农民的培训与教育还是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与培训工作。在总结国内诸多成功经验基础上,可以结合各地情况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二,健全完善相关的经济制度。做任何事情就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管理更是如此。各农村地区在保证制度体系不违背党和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要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定具体的体系政策,使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更符合地区情况。对此,农村地区要明确规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向、相关内容,注重农业市场的拓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其管理力度,才能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第三,加强农村专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为将我国有关的农村政策切实落实,并实现其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稳定所以要加强经济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当地经济管理机构需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并且实现对管理队伍的建设,所以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还要做好农村的经济信息化发展工作,能够保证信息化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实施。同时也要做好农业经济的统计信息工作,做好农民收入的分类分析,为主管部门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提供支持。
二、结束语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全面开展于2000年,农村信用社成为该项业务的中坚力量。截至2001年,全国有80%的农村信用社陆续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近1/4的农户受益。2002年,为使小额贷款能更好地惠及全国农户,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用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发展小额贷款。至此,中国的小额贷款不单单扮演扶贫角色,更着眼于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在晋、陕、川、贵等地区开展商业化小额农贷的试点。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新尝试,这些试点在引导民间资本、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此,我国各类小额贷款业务全面铺开,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同时,由于各金融机构的大力介入,各类小额贷款的制度也得以完善,多元化经营成为各类小额贷款经营机构的发展趋势,农村金融市场出现良性竞争的局面。此外,这些发展也引起了相关政策部门的注意,并开始积极制定相关政策。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小额贷款的准入门槛被放宽,国内外企业及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为小额贷款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2007年,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对小额贷款业务的要求有了新的规定:小额贷款的放款主体与借款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贷款的额度、利率、期限更加灵活,贷款的手续化繁为简。这进一步促进了小额信贷的发展,为农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提出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政府鼓励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进入小额信贷领域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中国各地呈现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相继成立并开展小额信贷项目的良好局面。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环境建设薄弱,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差
1.小额信贷缺乏相关立法和扶持政策。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小额信贷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作为一定程度上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小额信贷,政府尚未建立起通过减免税费、贴息等政策手段加以扶持的长效机制。
2.小额信贷载体有限,资金供给渠道窄。我国小额信贷主要载体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外流严重,有统计资料显示,邮政的储蓄网点62%在农村,其2/3的资金来自农村,但几乎很少有资金用于农村信贷。民营小额信贷机构业务能力和资金来源有限,故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但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水平落后、财务自立能力弱、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等问题,加之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外流严重,致使小额信贷资金供给缺口大。
(二)制度设计不合理,小额信贷供求不匹配
1.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受制度制约(如不允许吸收存款),资金来源有限,加之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及小贷机构担心风险引发的“惜贷”现象等,致使小额信贷供给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2.农村小额信贷贷款品种少、期限短、额度低。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及农业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回收相对较慢、规模经营及结构调整中资金额度需求较大等,存在很大程度的供求不匹配。
3.农村小额信贷制度设计不合理,贷款制度繁琐且流于形式(如贷款证制度),而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人员少且贷款操作人工为主,分散放贷和贷款管理工作量大。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例,平均一名信贷员要负责200户左右的小额信贷管理,管理手段无法与小额信贷的迅速发展相适应。此外,小额贷款利率机制缺乏科学性,尚未形成提高市场效率、推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价机制,且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缺失,难以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补偿。
(三)信用文化缺失,小额信贷风险大
1.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户几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信用教育,信用观念淡薄。故此认识上存在偏差,要么认为有贷款影响自家形象;要么认为小额信贷是政府“支农扶贫”的,还不还无所谓,进而形成不良的行为偏好。
2.农村金融市场信息极端不对称,小额信贷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定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标准,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甚至是行政干预。加之信用信息管理手段落后,无法有效解决农村小额信贷无抵押和无担保情况下,由借款人行为产生的信贷风险。
3.由于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具有系统性特征,在缺乏外部风险补偿机制的条件下,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波及众多分散的小额贷款对象,使信贷违约风险剧增。
三、信用文化在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的作用
信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指人们在经济生活别是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通过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及信用行为模式等非制度性约束,来节省人们为保证交易公平所付出的信息费用,从而建立起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信用关系。针对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完善立法以培养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相关制度以创造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条件以外,本文重点剖析强化信用文化建设对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以期从非制度角度探讨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强化信用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1.有助于培养农民信用意识,提升农民的信用层次。促使农户的信用观念和行为选择符合现代市场的运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诱导和转变的过程。信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通过信用教育向农民传播信用知识、培养信用意识;通过产权改革,建立起遵守信用规则的产权制度安排;通过信用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信用奖惩机制;通过民间自律组织建设,形成社会监督和公众舆论等非法律约束。经济生活中,如果失信成本比较低,违约获利大于守信的利益,低层次信用者便有可能违反经济道德,选择背信弃义的违约行为。而高层次信用者认为,为使经济活动并进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可持续,人们在经济交往中应自觉做到诚实守信,这才是既利他又利己的双赢之策。而有意失信则是既损人又害己的双输之策。通过信用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农民的信用层次,引导其信用行为,而这种利己与利他兼顾、互惠双赢的信用行为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2.有助于形成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相结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农村小额信贷所处环境、贷款对象条件及信贷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等多种因素影响,仅依靠建立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所起作用存在很大局限。而通过信用文化建设,不断向农民宣传诚信道德,讲解信用知识,强化信用意识,使农户认识到信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有很好预期的金融资源。在农村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舆论导向,并通过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使信贷人员成为信用的宣传者和维护者,促使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在原来贷款抵押担保、贷款条件限制等硬约束的管理手段基础上,更多地结合信用信息管理、培养良好信用关系等非制度手段约束,从而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3.有助于巩固农村信用关系,建立起金融支持农业的良性循环机制。信用文化建筑在信用关系基础之上,但其对信用关系的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固的信用关系,金融支持对于农户脱贫致富作用显著。但由于农村信用文化缺失,农户信用意识薄弱,金融关系缺乏持续性等原因,信用失范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信用关系的建设。因此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正确影响和引导农民的信用观念和行为偏好,使农户产生“不违约才能获得更大利益”的信用认识转变。经过多次循环,让农民从信贷中逐渐获得“守信用”认知并作为共识传承下来,成为共同遵守的规则,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强化信贷约束,形成“贷款—投资—获利—还款—再贷款”的良性循环。
(一)心理问题严重
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数都是外出务工,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有可能自己都懂不起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使得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出现偏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塑造和人品的形成,在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很少为别人着想,更谈不上责任感,也有的孩子心理很自闭。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是状元,也不会有成功的人生。
(二)自信心的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一旦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常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打退堂鼓,在心理上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做的出来,自信心的缺失,就更谈不上成为以后的栋梁之才。
二、抓好教学常规 力求管理创新
(一)抓德育常规,坚持一个“恒”
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是需要有始有终的,尤其是在德育常规管理上,我们需以持之以恒的心态来坚守基本操守(所谓的操守指的是找方法来提高教学、注重细节、不推诿、敬业等方面),并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慎重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发挥班级德育常规管理的育人作用。因此,需要狠抓日常德育常规管理,不断的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进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发挥德育的影响力,达到德育常规的严谨。
(二)抓德育常规,力求一个“新”
为了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班级德育常规管理上需力求创新。为了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我们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平台,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家长的关注、社会的融入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就算是婆婆、爷爷来也好),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德育教育和德育熏陶。
三、优化德育工作 实施班级管理
(一)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完善提高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做为一个团体组织,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而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可以让班级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而对于制度的执行:一是需要对班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自制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进而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另外就是需要进行班上制造声势,让学生能够知道学校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而在平常的执行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监督力度,以此来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二) 关爱学生——滋润心田,开启心灵
在开展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时,我们要求教师利用“迂回包抄”方法。迂回,也就是对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查找学生的心理因素(例如:学生因为自己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心理就会有种孤寂的感觉),从心理教育进行入手解决;包抄就是在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寻求对方支援,运用多种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例如农村的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在家里面仅仅留下老人为孩子煮饭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在家里或者是在学校都很自闭,因而对周边的人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而教师通过调查发现让初步出现这些症状的学生主动的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帮助和关系他们,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感化,学生也会慢慢的出现很大改变,在待人接物上也会显得很有礼貌,也会逐渐的开朗了起来。
(三) 心理投入——有效整合,激发集体认可感
小学的德育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就要发挥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点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2.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
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3.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将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实,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建设首先要从制定目标开始。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
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地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此举一下子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逐年提高。
2.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
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如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就事先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就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各处室按照部门岗位标准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态度,找出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培训提高,以应对下一学年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真正内涵。
三、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学校教师群体活力的激发,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点所在。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管理效益。
1.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当今世界,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理念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又是文化传播的诞生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求,还直接影响和改善、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因此,努力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营造校园的和谐氛围。
1、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明而得体。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在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1.深化分级管理模式
分级管理是农村学校管理有效执行的基础,因为农村学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而分级管理、校长全面负责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提升领导效率。
2.人文化和制度化相结合
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中,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管理的对象始终是人。所以,管理教职员工必须以尊重和信任他们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体系。在确保各项管理制度严肃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人情关怀;在刚柔并济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以管代监的效果,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加强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基本由教师的素质决定。因此,在小学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开展相应的骨干、班主任等教师培训。首先,小学学校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道德提升和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要加大对相应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培训、讲座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说课水平,制定完善的评测体制,在教师中形成完善的互学、集体学等学习模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推动教学观念的改善。
2.突出质量,严格常规化管理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有序管理是学校高质量管理的保障。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必须制定专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各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相关情况,制定一套宽松结合、灵活调整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评、测、教、备等内容,不断指引教师规范自身行为,指导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师的备课工作,不但要确保其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还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确保其符合“五备”标准———备学生、备教材、备作业、备学法、备目标。同时,还要坚持一定的“日日清、堂堂清”工作,用拓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办法。
3.立足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魔力;新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不拘泥于常规;管理智慧
我们生活中面临那么多自媒体的使用和选择,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陌陌、百度贴吧等,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见闻,孩子们在新媒体浸润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怎样在纷繁的信息里面寻找适合孩子的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
一、心灵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农村学生的课堂管理落实到具体教学上是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这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有其特殊性性:它不完全是乡村学校,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学生有乡村孩子不重视学习的毛病,却没有乡村孩子的淳朴,尤其难于课堂管理,因此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接地气”,因为上了几节课后,学生反映:这个老师的普通话(我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还没有学生说我的普通话有问题)还不如他们的班主任说的好,我顿时明白,学生首先是不适应我的语言和语速,我找到首要的症结,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朴实,学生不知道真正的普通话应该是怎样的,要接地气,因此曲高和寡是不灵的。但是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可以为了学生改变,但孩子们马上面临毕业考试,要适应新老师,也需要时间。面对新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似乎是行不通的,因此我想给大家分享我在新的教学环境里的魔力课堂管理模式。我的这些新学生平时看到的耳濡目染的都是我没有料到的,尤其是这些孩子的家庭结构:单亲家庭还算是好的,有些孩子根本就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守着负责吃的、穿的,对学习、对媒体的选择利用、对媒体的控制使用都无法做到。渐渐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做相应的改变,我们现在手机上玩的最多的一个是微信朋友圈了,那么我给大家看看,我到了三小后,微信朋友圈是怎样使用的,大家请注意时间,我们老师是随时随地与家长保持联系,不再有上班下班时间区分。
二、课堂教学改进新模式
我想先从一节试卷讲评课说起,每次考试过后都要试卷讲评,一节有趣的试卷讲评课要上好也要动脑筋,如果按照常规的试卷讲评要求:教师先发试卷,念分数,然后按照试卷内容逐一讲解,本次考试的试卷讲评我就改革了一下,没有发试卷给学生,而是先讲评,为了让学生认真听讲,要求学生只能凭记忆再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改正,这时候有的学生怕记不住老师讲的内容会比平时更加认真听讲,有点学生在偷偷记笔记,我讲评完了,把试卷发给学生,我说:“好,现在凭刚刚听课的记忆把卷子中的错误改正。”这正是我要的结果,他们自己的选择,比你要求他们怎样怎样要高效很多,况且很多孩子是不知道做笔记的,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事该记住的,听课就抓不住重点。通过这个小实例,学生懂得该强记和听懂的内容的区别,上课不累,还可以针对性地学习。
三、饕餮盛宴前的开胃小菜
学生刚刚上我的课,我必须拿出些杀手锏给他们看看:我的课从来不会直接就讲课本,我一定会讲一个和英语相关的小故事,小笑话,学生在上课前就很期待我的故事,小笑话,第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是成功做到了,每次看到学生明亮的眼神就知道他们的期待是什么:铃声一响我就站在讲台上开始我的小故事:我们中国人在国内学了N多年的英语,出国旅游仍然听不懂老外说什么,一位游客在美国旅游时候出了车祸掉下悬崖,打救援电话后救援人员来了询问游客:Howareyou?这个游客一听,啊,终于有听得懂的了,他赶紧回答:I’mfine,thankyou.老外很疑惑:Areyousure?他骄傲滴回答:I’mfinethankyou,andyou?这虽然是个笑话,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真的发生事故,这个时候要说:Help!Help!以这样的方式上英语课,学生印象深刻,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复习测试中有一道题刚好考到这个内容,有的学生发现了说:“咦,这不是老师讲的那个笑话吗?”因此教学就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是一味说教。
四、随机奖励
到2013年底,邳州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总里程2538公里,其中县道384.8公里、乡道1109.468公里、村道581.351公里。公路密度达225.06 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通车运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初步形成规模效益。然而与邳州农村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严重滞后的现状渐渐显现出来,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市农村公路高速发展的需要。
二、邳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所出现的基本问题
1.对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中,重建轻养还是非常普遍,也是当前邳州市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各项道路建设任务非常重视并积极争取,对建成后的公路养护管理重视不足,特别是对于刚建成通车的农村公路,由于没有及时列入管养计划,沿线村民为了生产生活方便,在道路上堆放各种建筑材料、肥料等。路肩、边坡种植现象也及为普遍,不仅对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对道路的破坏。
2.日常养护工作亟待提高。从目前养护管理工作的成效性来看,虽然大多路段能够及时开展养护管理工作,但尚有部分路段的日常管养不能正常保证,未达标路段养护不到位现象更为严重。在养护工作中,由于日常管养不到位,突击养护较为普遍,这种现象乡、村道尤为突出,公路水毁、路面裂缝不能及时得以修复,预防性养护不到位,造成路况质量下降。沿线百姓乱推乱放,虽然各县区都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中队,由于线多面广,毁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等现象时有发生。雨雪天气道路养护不足也值得重视,要加强积水路段的及时排放,以免积水时间过长对路基造成毁坏。另外,水泥砼路面接缝、里程碑、路肩、边坡、边沟、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等养护也需进一步加强。
3.资金筹集缺乏相应的保障。农村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养护资金缺乏,地方政府自筹能力差,除了上级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地方政府承诺的养护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路面维修没有资金保障,最后形成农村公路加速毁坏。如何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是亟需破解的难题。
4.公路养护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一线技术人员偏少是制约养护发展的主要原因。公路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匮乏,业务不熟练,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养护技术水平低下。农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的常见病害不能处治,扫帚、铁锹仍是主要的养护工具。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培训难度大。以邳州市远通公路养护公司为例,现有人员184人,45岁以上的为112人,占全部人员的61%,工程师及技师以上人员为12人,仅占不到7%,邳州市农村公路多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基本上采用人工挖刨以及人工摊铺,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
5.各种超限运输对公路造成危害。伴随着农村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下,交通流量得到不断增加,从而出现各种超载的现象,据对邳州市各乡镇的调查走访,石膏矿共有52家,经调查统计,每天经过县道207林四路、208戴庄线,301邹台线等外运石膏车辆500多辆次,对道路破坏非常严重。也有部分车辆为了逃避通行费而绕行至农村公路,从而导致农村公路加速毁坏,虽然对部分路段采取了限高限宽等措施,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农村养护公路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1.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养机构的监督管理,对其中的县、乡道以及村道进行养护与维护,相关部门在利用招标、投标的措施中,将资金落实到位,从根本上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要积极健全制度,利用各种检查方式以及各种考核方式,加大对公路的检查力度,督促提高整个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
2.加强对公路养护队伍的建设。对农村公路而言,要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各个地区公路的建设,并且还要组建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养护队伍,并使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各个地区的公路管理部门要经常养护人员进行公路养护知识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操作能力,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能够逐步朝着专业化以及正规化的方向发展。3.加强对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加大养护巡查力度,强化路面保洁等日常养护管理。针对路况毁坏严重,大中修力度较小等客观原因,因路制宜,推进县道小修保养工程,重点实施农村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加强对水泥路面病害修补和接缝的灌缝养护工作,对桥梁栏杆、桥头跳车、桥梁伸缩缝等要及时维护,以保障通行安全,充分利用有限的农路管养经费,逐步提高养护质量。
4.抓好治超工作,延长农路使用寿命。由于农村公路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有些路段毁损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逐渐壮大,农村公路的负荷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农村公路保护条例》,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性,做好源头治理超限工作。邳州市农村公路超载车辆90%以上为本地车辆,以矿区材料运输为主,要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加强源头治理。对超载车辆路政管理部门要坚决予以卸载。健全超限治理网络,以便及时查处。对超限比较集中地路段,以《农村公路保护条例》为法律依据,在必要的路口、节点设置限宽限高设施。
5.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农村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如何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是亟需破解的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县、乡财政安排的养护配套资金都难以落实,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还没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认识,重建轻养的思想还很突出。地方政府虽为养护资金的筹集主体,但缺乏一个资金筹集的监督体系。由于管养资金的缺乏,给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的形成造成很大困难。
四、结语
农村经济的复杂化、动态化、多样化、长期化令其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但一方面原有的经济管理人员大多难以满足现代的经济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并不喜欢到农村地区工作,所以目前我国各个农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管理人才短缺现象,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2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状况
2.1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认识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个农村的居民与管理者都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颇现象。具体来说,农村的经济管理者大多将经济管理工作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管理区块,忽视了其与其他管理工作的联系,管理漏洞比较多。而且农村民众虽然了解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却认为那与自身关系不大,没有民主管理意识,管理工作很难推进。
2.2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规章情况
我国的农村虽然有了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但一方面缺乏规范性,各个农村订立规章的法律依据各不相同,相当一部分规章制度存在错漏,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快,而规章制度的更新则滞后性较强,规章制度往往不能切合当前实际的经济管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管理规章对农机经济管理实际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落实程度也并不高。
2.3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投入情况
我国农村的经济管理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跟不上农村经济本身的发展速度,而且由于缺乏经济管理经验,投入的相关经费使用率很低,所以我国的许多农村都存在着经济管理经费不足的现象。这不只影响了经济管理的日常运作,妨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而且对当地经济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4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人才情况
为了缓解经济管理人才短缺的现象,我国的农村都有采取一定的人才引进措施,国家也订立了一些相关政策以帮助农村地区吸引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才。但目前看来,这些措施的能效比较有限,能吸引来专业管理人才的仅限一些经济极度发达的东部农村,中部与西部的农村虽然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但实际获得的人才量却相当少。
3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对策
3.1管理意识的全面化
目前来看,农村对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基本已经到位,未来的管理意识强化工作应集中在提高其全面性上。具体来说,要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农村,让当地经济管理人员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多元化、全面化特征。同时要注意培养农村全体民众的经济管理意识,以为农村经济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
3.2管理体制的完善化
为了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体制,有必要进一步规范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考虑到相关法律过于复杂,地方上理解不到位的问题,上级部门可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对地方上根据法律订立的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审查,保障经济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同时应适当放宽权限,准许农村针对最新的经济管理问题订立适当的临时规章。
3.3管理投入的高效化
在经济管理很难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务必要尽可能提高现有管理投入的应用效率。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针对经济管理经费订立严格的管理和记录制度,保证每一笔钱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无意义支出;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提高资金运作率,提高资金的实际应用价值。
3.4管理人才的长期化
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的农村涌入了一批专业级的经济管理人才,但这些人才大多没有在农村长期停驻的兴趣,只能起到短期的辅助作用,对经济管理的实际作用有限。因此,农村应配合国家政策,为这些人才提供一些长期的优惠政策与福利待遇,以期留住人才,为长期化的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4结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做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以河南为代表的模式,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1)劳动力转移,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2)科技进步,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3)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尤其乡镇企业;(4)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区域发展差距,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市),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而未达小康的县(市)中,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乡村旅游区(点)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点)300余处,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引进城市资金,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增加新的就业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增加收入,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如工业)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且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2007.1:P122~124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
由于的实施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使莱芜市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尽管自1990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其总量规模仍然居高不下,进一步转移的压力有增无减。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从而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使得人均农业收入增加,而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居民的时间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众所周知,农业劳动力平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不充分,而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由就业不足转向较为充分的就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特别是存在兼业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农户中,非农收入构成其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总量,这是不争的事实。1990年以来,莱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从1990年的822元增加到2007年的5912.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率为12.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攀升。在表1中可见: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占66.5%,而非农收入只占到33.5%,为农业收入的一半;2000年,农业收入的比重下降到48.4%,非农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占到51.6%;2005年,非农收入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52.39%。可以预见,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继续推进,非农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的上升趋势将会持续。非农收入增加对农民纯收入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0—2007年期间,非农收入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8.1%,远高于农业收入41.9%的贡献率。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决定性因素,转移的数量越多、速度越快,对农民增收地促进作用就越强。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配置效应
1、理论模型说明
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构主义增长理论认为,结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显著地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转移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这种部门间资源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效率低的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势必会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效率。因此,在测量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时,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效益。那么,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再配置对经济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下面使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测度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配置作用。
社会总产出Y,可以表示为总劳动生产率P与投入劳动力数量L的乘积。用G(X)表示各要素的增长率,则可得:
GY=GL+GP+GLGP(1)
这说明,总产出的增长率可以分解为劳动力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以及二者乘积之和。因此可以分别得到考察期内劳动力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EL,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EP,以及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共同作用不可分解部分对产出增长得贡献ELP。
GP=(I1GP1+I2GP2)+(I1GR1+I2GR2)(2)
式(2)中I1、I2分别为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重,GP1、GP2分别代表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记为A(P)。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以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p=A(P)/GP;EaY=A(P)/GP(3)
在具体测算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为:
A(P)=GP-(I1GP1+I2GP2)(4)
2、实证分析
利用莱芜市1990—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出1990年以来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表2中看出,1990—2007年,莱芜市GDP年均增长率10.39%,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增长6.78%,农业和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年均增长3.69%和5.38%;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19.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1.61%。
分段来看,1995—2000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GDP年均增长9.8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达到10.89%。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素质得到一定提高,青年劳动力不愿再从事脏、苦、累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城市转移,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18.25%,对GDP增长的贡献约为14.45%。2000—2005年,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约为9.13%,对GDP增长的贡献约为12.76%,比上一时期有所下降。但2005—2007年以来,劳动力部门间的再配置效益又有所回升,对GDP增长的贡献上升为15.29%,这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党和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直接结果。
总体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尤其突出。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寻求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显得十分重要。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在莱芜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各区(县)先后创造和总结出以下几种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
1、进入乡镇企业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农民可以在工作之余从事农业生产,就地转移使劳动力的可分性较强,农业和本地兼业之间易于协调,而且农民的转移成本小。缺点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较低技术含量下增加投资的外延扩张。自1995年以来,乡镇企业由于有机构成提高、资源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与城市工业竞争的优势不断减弱,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2、进入城市
这种转移模式的优点是弥补了城市就业的供求缺口。城市建筑、家政、餐饮等脏、险、累的行业,其工资水平和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较低,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因而需求与供给缺口相对较大,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好弥补了供求缺口,也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发展。缺点是农民进城与城市待业人员急剧增加之间存在着矛盾,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相对减少。另外,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转移到城市的成本较大、土地及家庭等因素都使农民转向城市就业受到一定的制约。
3、在农村内部消化吸收
这种转移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农村各要素的重新配置。莱芜市目前有大量的三荒地、荒山等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可以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实施农业产业化,将农业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不但可以缓解城乡转移的就业压力,从长远来看,还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缺点是,由于目前许多地方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论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寻求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莱芜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应选择以向城市转移为主、本地兼业转移为辅的转移模式。
【参考文献】
[1]莱芜统计局:莱芜统计年鉴[Z].莱芜:莱芜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