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政治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实世界中的事实和世纪性的巨变使许多人调整或改变自己的信念,但它们对思想者和理论家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古特曼(AmyGutman)在一本名为《自由主义的平等》(LiberalEquality)的书中说,密尔(J.S.Mill)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比当时的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但是又坚持认为,它不如良序的自由事业制度,即是说,如果资本主义搞好了,那它是比不上的。作者还说,者不断指出现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量的分配不公正,以及将经济力量转化为政治影响,而自由主义者则援引现今社会主义国家的记录,指出它们系统地损害了最基本的公民和政治自由。作者的看法是,对于两种制度的理想状况而言,现实社会中的直接证据既末提供证明,也未予以否证。①
英国政治理论家、“分析的”学派的代表人物柯亨(G.A.Cohen)在题为《社会主义和公有不可分吗》(IsSocialismInseparablefromCommonOwnership的小册子中说:“就‘社会主义’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理想名称,值得人们为之献身这一点而言,社会主义要求基本境况的平等……本世纪人们想用某种更好的东西来取代私有制,这种尝试遭到了大规模的失败,但这并不构成放弃社会主义信念的原因。从历史的视野看,社会主义是年轻的运动,它太年轻了,因此现在还不是抛弃这种信念的时候。”[2]
对于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家来说,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失败,还可以问:“它是暂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能在理论上证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有道理,更加符合正义与人性,那么,人们终究会回过头来拥护社会主义。
这一问题的急迫性,不仅出于现实,同时出自思想理论层面。
因为诺齐克(RobertNozick)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Anarchy,StateandUtopia)一书似乎对自由经济制度作了雄辩的捍卫,对社会主义的,甚至一般自由主义的平等原则作出强悍的攻击。柯亨回顾说,在1972年之前,他还从未遇到过他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应付的对于社会主义的批评,但当他读到诺齐克的论证(以后完整地表述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中)时,他受到了冲击,感到不安和焦虑,似乎从教条的社会主义迷梦中惊醒。[3]
柯亨感到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跃马横刀,正面截击诺齐克。于是写了一系列论文,这些写于巨变前后的论文于1995年以《自我所有、自由与平等》(Self-ownership,Freedom,andEquality)为名结集发表,它反映了两种思想体系斗争的尖锐性和深刻性,也是本世纪末历史性在理论上的反映。柯亨紧紧抓住“自我所有”(seIf—ownemhip)这个概念做文章,表现了他在理论上的洞见和勇气。第一,“自我所有”这个主张,是诺齐克捍卫私有制,以自由的名义攻击平等的出发点,而它对所有的人都显得十分自然、具有魅力、无可辩驳;第二,马克思本人和者,都把私有制的批判建立在认可“自我所有”的基础上,原来,资本主义的死敌在攻击资本主义时,却依靠了它的前提,你看要命不要命?追根溯源,是洛克(JohnLocke)的《政府论》(TwoTreatisesofCivilGovernment)下篇中最早使用“自我所有”这个概念:每个人拥有自己、自己的身体、劳动和力量,这是只属于自己,而不属于他人的权利;除非得到本人同意,其他人不能对他有权利;当一个人把属于自己的劳动和力量施之于自然无主状态的事物,就是把自己的东西与对象相结合,从而使之成为属于自己?乃接胁撇;诖耍灯肟颂岢隽怂拿裕骸叭魏味鳎灰浅鲇谡钡那榭觯谜钡姆绞降玫剑旧砭褪钦钡摹!闭照飧龅览恚灰低品接校敌泄膊土云降戎敌性俜峙洌彩遣徽宓模蛭庋銮址噶烁鋈说恼比ɡK钥潞嗳衔谂灯肟四抢铮晕宜谐闪说贝炊握苎У幕"?/P>
柯亨这样解释和评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剥削理论:当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时,他把劳动力买卖双方的关系看成和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是一样的,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成为自己所得,另一部分为资本无偿占有。“马克思说,资本家从工人那里偷走东西,只有那个东西正当地属于他才会发生。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正义的批判蕴含着,工人是自己劳动时间的正当拥有者:是他,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人,有权决定对这劳动时间的处理。但除非工人有权决定如何处理他的劳动能力,他就不会有此权力……但者未能想过,只有认为同样的道理普遍适用,工人才是自己力量的恰当拥有者。因此,者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依赖于这一命题:人们正当地拥有他们自己的力量,此命题就是自我所有这一主张……”[5]
事关重大,必须对“自我所有”动脑筋、下功夫。当然,能彻底批驳、全然否定最好,这就把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连锅端了。不过,柯亨毕竟有一份清醒,他知道连根铲除“自我所有”是办不到的,于是,他的战术迂回曲折,他的主张也有发展变化。《自我所有、自由与平等》一书的内容基本是由柯亨以下三个论证所组成的。
论证一承认自我所有,但得不出私有财产台法和不平等的结论
柯亨和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认为人类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财产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私有制并不是人类诞生时就存在,生活、生产必需的外部资源必定是从不为私人所有变成为私人所有。
现在的问题是,诺齐克所赞成的、完全自由主义式的私有财产的形成过程是否合理?洛克从自我所有的概念出发,对私有财产的最初形成的合法性作了这样的说明:一个人只要将自己的劳动掺入自然存在的事物中,并留下了足够的、同样好的东西给别人,并且不浪费自己取得的东西,他就拥有了那些东西。柯亨同意诺齐克对这个原则的改造,因为是否浪费,是否留下同样好而且充足的东西给别人难于定义和说明。因此,占有无归属的自然物品的合法性,就看这种占有是否恶化了其他人的处境。
注意,柯亨并不是一般地阐述问题,而是和诺齐克论战。关键的地方是,柯亨指责诺齐克把洛克的限制性条件“处境没有变差”大大弱化了。诺齐克设想的情况是,如果某件物品不属于任何人,为大家公用,这时人将其据为己有,如果这一举动并未使其他人的处境变得比它仍为公用时差,那么此人的占有就是合法的。柯亨追问说,为什么只假设另外一种情况,为什么只与假定它仍为公用相比,为什么回避其他可能?诺齐克的诡辩就在这里,如果与其他假设情况相比,由于此人的占有而使别人受损立刻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为简化起见,设想一个两人世界,A与B在其中公用一切外部资源,A的收获为m,B的获得为n。当公有变为私有时,A占有全部土地,A获得了m十q,B获得了n十P,这里q>F(大于或等于)0,这里多出来的p十q是由于A善于组织劳动,A与B有了新的分工而产生的。
如果不考虑B因为要听从A的分配变得不如从前自由,那么,照诺齐克的标准,A的占有是合法的,因为B并没有比如果资料公鹦鼯学舌时少得。这个模式足以为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资本主义并未使无资本者过得比没有资本主义的情况下更差,他们当然有所失,比如自由,但他们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机制中得到的则更多。除非无产者生活得比假如没有资本主义的情况下更糟,否则他们没有理由抱怨,没有理由废除这个制度。[6]柯亨的辩驳是,让我们考虑假如A未占有另外可能发生的情况,即不是继续共有,而是B占有。如果B的才干与A相当,那么他现在的所得就是n十q,A的所得则为m十P,万一B比A更能干,那么B的所得将是n十P十s,A所得是m十q十r,这里r和s均大于0。拿这和A占有的情况相比,B显然因为A的占有而受到了损失。只有在B的组织才能不如A的情况下,A与B的收获才是m和n。⑦
诺齐克和柯亨分别假设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这实际上代表了两种思路,甚至可以说是两种阶级立场。这就好比一个老板雇了个伙计,老板的逻辑是,虽然我拿得比你多,但如果我不雇你,你的日子会更糟。而柯亨替伙计设计的道理是:怎么这么比,为什么不和假如我是老板,你是伙计比?但柯亨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承担风险?正常情况是,如果有亏损,老板仍需付给伙计同样的工资,损失将由他承担。
柯亨的上述假定和分析,在最后一种情况下有一个明显漏洞(我真不知道它怎么会竟然发生),在B占有的情况下,若B的才干不如A,情况不止柯亨设想的一种。总收获量当然会小于A占有时的m十n十P十q,可能是m+n,这和原先公有时一样,A、B所得分别为m和n,但也可能更糟,总收获量小于m十n,这时B必须照约定仍给A的m十P,而自己仅得n—P。n—P这个数值可能接近于0,甚至等于0,若小于0,则意味着B付不出他应当给A的m+n。经营者有赔老本的危险,这一点,柯亨是避而不谈的。
实际情况当然比以上简化模式复杂得多,有两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第一,如果A的占有不是靠暴力的强迫,那么B的所得不应由A单方面指定,而是商议之后B同意接受;第二,可以设想人们轮流占有,而各人所得有多有少,经过一番优胜劣败的竞争,最后的关系稳定在最优化的组合上,即每人所得都比以前多。最后的结果当然不会平等,但考虑到风险、才干和运气,要证明它不合理和不正义会比柯亨设想的困难得多。
论证二平等和自由相容
上一论证是驳议,说明以自我所有为前提,推导出财产的私人占有(它将导致不平等)的合法性是不能成立的。第二个论证是要正面说明自我所有(在目前的语境下即自由)与平等并不矛盾,现在作出一种回应,即认为与诺齐克所说的相反,自我所有与条件平等相容,因为诺齐克所辩护的不平等依靠把自我所有和对于外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原则连接在一起。但是,如果自我所有和对于世界的合作所有联系在一起,它产生不平等的倾向就可以消除。[8]柯亨的论证方法是设计出一个两人世界,在这个体制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同时合伙性地共同拥有一切外部资源。
在这个两人世界,Able能生产出生活所需品,以及更多的物品,而Infirm则什么也不能生产,但因为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资源都为两人合伙共有,因此Infirm虽然在生产活动中不能起正面作用,却拥有否决权。柯亨排列出一切可能情况,其中与目前的论证有关的是第四种:Able能生产超过两人所需的东西,但对于超出生活必需的那一部分如何分配,不能由他说了算,如果在这一点达不成协议,结果是不生产,两人都饿死了;以及第五种:Able不但能生产多余的东西,而且其生产数量也可调节,这时,两人不但对如何分配,而且对生产多少都必须共同商量,取得一致。⑨
由于两人都是自利但又是理性的,因此这个体制能够维持下去。这里的要点是,虽然东西全是Able生产的,但这一点与他能得多少无关。Infirm只控制了生产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他对如何使用土地可以投反对票),Able控制了两个条件,但他并没有在两人的讨价还价的协商中占便宜,这种合作所有阻止了能干的一方由于多劳而多酬,往后可能发展出的差距和不平等也无从谈起。[10]柯亨现在可以说:看,我就是能设计出一种体制,人们虽然在其中自我所有,但只要生产资料是合作共有,就可以避免不平等。
对此,人们自然会有强烈的反应:这算什么自我所有?坚持合作所有,就达不到自我所有的目的和效果,如果没有别人的同意我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还能算我拥有我自己?Able和Infirm难道不是不仅共同拥有世界,实际上也相互拥有了吗?这说明对外部资源的平等拥有,会使自我所有无效,或者说使自我所有仅仅在形式上存在。它并没有被消灭,但是没有用处。就像你有一个拔塞器,但从不让你有机会靠近酒瓶一样。[11]
这个反驳看来是致命的,但柯亨自有应对之道,他甚至还在等待着这样的驳话。他说,我所设计的体制中,自我所有确是形式上的,但我现在是和诺齐克辩论,为了辩论的目的,这一点却足够了。
你诺齐克不也是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中第三章,设想了一个不幸的无产者Z吗?他只能在要么把自己的劳动卖给资本家,要么饿死之间作选择。你说Z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自由的、自我所有的,但那不照样仅仅是形式,他的别无选择不是同样说明他拥有的自由派不上用场,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12]柯亨说,诺齐克在辩论中面临一种两难推理困局:他要么收回自己的断言:资本主义的自由是货真价实的;要么承认自由可以与平等不冲突,因为在Able和Infirm的两个世界中,Able的自我所有至少有诺齐克书中的Z那么充分,但这个体制并没有产生不平等。[13]
柯亨在论证二的结尾处说,其实,他相信大家都希望Able和Z有更大的支配权,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模式不能是这个论证中的那种合作共有。他真正想说明的是,诺齐克的那种自我所有并没有多么特别的吸引力,而社会主义者也应该追求另一种平等,它比合作所有更有利于人们的自主(autonomy)。[14]
由于柯亨第二个论证的论战色彩太浓,因此没有必要作认真辩析,但有必要指出以下两点:第一,读者中的大多数并不一定站在诺齐克或柯亨一边,你把诺齐克迫得说不出话,并不会使人信服你的立场,别人很可能认为,你和诺齐克的自由都不是真自由;第二,不论从柯亨的个人政治哲学信念看,还是从人类一直抱有的希望看,正面解决自由能否与平等相容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就算柯亨真正将了诺齐克一军,人们充其量认为他在辩论上占了便宜,但同时会产生另一印象;二者的融洽确实难于做到,这对柯亨的基本信念相当不利。
论证三质疑自我所有原则:它真是那么好吗?
柯亨在论证和论战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向自我所有这个主张本身发起攻击,太有必要了。但他同时又清醒地看到,正面批驳它不会成功,于是退而求其次:减少它的魅力。“另一种反对的方法是表明,自我所有不同于它所混淆的其他条件,它用这些条件来说明了一些对它有利的东西。这并没有驳斥自我所有这个主张,我认为它是不能驳斥的,但若我的论证有理,能减少这个原则的魅力,使许多人不在忠实于它。”[15]这就是柯亨在论证三中采取的策略。
柯亨说,诺齐克式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否定自我所有原则,就相当于全部或部分地许可奴隶制度,就会限制人们的自主,就会把人仅当成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柯亨分别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和前面一样,柯亨仍然以诺齐克为假想敌进行论战。
在柯亨看来,诺齐克式的自由主义者的自我所有原则,就是主张每个人都属于自己,因此没有义务为他人服务和生产。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中,诺齐克认为,强制性、非契约性地(即不是个人自愿地)为他人尽义务,就是剥夺了一部分人的自我所有给别人,实质上就是程度不等的奴隶制,比如在福利国家中对富人征高额税以帮助穷人,就是变相的、程度较低的奴隶制,因为国家剥夺了本来属于个人自己的东西。
柯亨首先争辩说,强制有程度的不同,不能把强制一概而论说成和奴隶制一样。比如,一个人明明无罪,但被强力拘禁了五分钟,这与长期监禁有巨大分别。长期监禁决不合理,但有时为了社会秩序短期拘留一个无罪的人,却是合理的。重新分配式的征税决不像诺齐克说的那样,是和奴隶制一样的强制劳动。”他然后引证雷茨(JosephRaz)的例证说,如果一个人X不是出于契约要给Y做事,由此并不能得出,别人就像奴隶主一样地支配了X的劳动。
比如,如果我的母亲病了,我应当帮助她,但这并不是说她可以像奴隶主一样不受限制地支配我的劳力。“总之,我们可能都有彼此间的强制性义务,这并不蕴含着任何人有支配任何人的奴隶主般的权利。确实,这种义务构成了再分配国家的规范性本质,在这样的国家里,在某些方面没有自我所有,但也没有奴隶和奴隶主那样的关系。”[17]
接下来,柯亨批驳把自我所有等同于自主的主张。他说、在目前的语境中,自主指人的一系列选择,但它是一个程度问题:[18]
所以应当这么表达:在普遍、完全的自我所有之下比在其他情况下有更多的自主。但也有充分理由假设,至少,在一个人们的才能不同的世界里,自我所有是敌视自主的。因为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自我所有所授权的自我追求会产生无财产者,他们的生活前景太受限制,不能享受对自己生活的实质性控制。因此,如果每个人都要享受合理程度的自治,就有必要对自我所有加以限制。即使在个人才能相等的世界,自我所有也不能佼自主达到最高程度……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人,甚至所有人的自主要小于那些自女所有受到某种限制的人。如果我们之中没有人有权利做某些事,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在自主方面受益。
柯亨论述的第三方面是反驳把自我所有等同于不把人当工具,他所针对的是诺齐克的这个断言,他所肯定的权利反映了康德的基本原则:个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意、不能牺牲他们,或用他们来达到其他目的。柯亨说,康德的原则并不蕴含自我所有原则,这个原则也不蕴含康德的原则:[19]
国家通过税收强制身体好的人生产多于他们需要的东西以维持身体不好的人的生命,否则他们会死,这是反对了自我所有原则,因为自我所有蕴含着,人没有这样的义务,不是基于契约让别人用你的力量……但是,反对自我所有,我又是忠于康德的原则。因为,虽然我认为身体好的个的劳作应当作工具使用,如果必要可违反他们的意志,以便让不幸的人得到供给,这不能得出结论说我不关心身体好的人。除了别的,我可以认为,他们应该提供所说的服务,仅仅因为我也相信,这样做并没有损害他们的生活,因此,抛弃自我所有并没有抛弃康德的原则,可能肯定康德原则而抛弃自我所有。
反过来说,肯定自我所有而抛弃康德原则也是成立的,因为遵奉自我所有的权利并没有蕴含着我对其他人的态度,但康德关于对待他人像目的的教导,一定包含着以特定态度对待人的要求。
比如,对于服务员,我与他的关系只是接受他的服务,即把他当手段,但我也尊重他的自我所有权利。当他晕倒在地时我可以不去救助他,继续把他当工具(若当目的则必须救助),这并没有侵犯他的自我所有权。”
在这三个方面的论证中,柯亨的论点和论据都有可商榷之处。
我们暂时不这么做,只对他的基本思路提出质疑:就算你证明了自我所有并不是那么好,那又怎样呢?不是极好就一定是不好吗?怎么不研究一下,万一没有自我所有情况又会怎样呢?固然,在柯亨看来,自我所有不怎么高尚,它不强调利他、助人的一面,但保障每个人固有的东西不是更基本吗?柯亨主张,为了弱者的利益可以部分地侵犯、剥夺强者的自我所有,照这个逻辑,只要没有致命危险,我们是否可以强使正常人分一只眼睛给双目失明的人,强使人把部分器官捐献出来?
二十世纪的政治实践给人们的最大教益是,一样东西的重要性,不一定在于有了它情况会多好,而在于,一旦没有它,情况会多糟。与自我所有相同的问题也可以问:民主有多好?你可以尽情退想极美极好的东西,指责自我所有离它甚远,但你那美好的东西一点基础都没有。二十世纪给人的另一最大教训是,当人们耽溺于最美好的向往时,最基本的东西反而被剥夺了。自我所有显然不能造就人间天堂,但如果切实尊重它,倒可以避免人间地狱。想一想本世纪几次最大的人类灾难属于哪一类,就可知此言不虚了。
结语
当我于1986年第一次到牛津时,我选听了柯亨主持的系列讲座。我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柯亨的是典型的学院派,其特征是:为理论上自圆其说,不顾情理,不管实际。
其实,马克思本人就有这种特征,当他以黑格尔式的逻辑无情地演绎他的体系时,他没有考虑,为了平等而公有,当人们没有自己的东西,当人们不能把劳作和报酬直接挂钩时,他们还会有多少积极性;他也没有考虑,为强制推行平等把绝对权力赋予一个集团和一个人,他们是否靠得住?是否会产生权力的异化?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说明,以上两个问题是致命性的。
柯亨比马克思还进了一步(他在本书中指责马克思实际上不愿与资产阶级价值决裂,在产品极大丰富的条件下考虑平等,而他宁愿在物质不足的情况下就谈平等。“就此而言,他不是正统者,而是式的穷过渡型的社会主义的鼓吹者),他实际上是在责难马克思:你反对资本(生产资料)私有,但又承认并坚决捍卫劳动的私有,岂不是双重标准?更彻底的逻辑是,要么全部公有,要么彻底私有。柯亨选择的是彻底反对私有,不留一点余地。这就有一个在情理上能否讲得通,在实际上能否行得通的问题。
马克思已经提出了十分激进的革命口号:“剥夺剥夺者!”理由是他们非法占有了工人的劳动。柯亨对此还不满意:什么?你说剥夺了工人的劳动,难道这不是承认工人有自己私人的所有物:劳动?他担心,一旦承认人们拥有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合法增繁和转移,就会造成贫富差距,就会形成不平等。于是,他主张压抑和剥夺有才能者。这比马克思又进了一大步,马克思是主张剥夺现实的压迫者、剥夺者,因为他们造成了不平等的悲惨状况。柯亨则主张剥夺潜在的、有可能造成不平等的人,将不平等消灭于萌芽状态,不,比这更早,消灭于胚胎形成之际和形成之前。按照这个主张,当盖茨(BillGates)退学从事电脑开发和经营时,就要限他,甚至早在觉察到他有异常才能时,就要压抑他。他的智慧和于是他的自我所有,在柯亨看来是可以不受保护的,他关心的这智慧和才干有可能使其拥有者成为巨富,到头来不平等。但谁决定谁该受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才会避免产生不平等呢?这能发生在一个能与奥威尔(GeorgeOrwell)的《一九八四》相媲美,类型有点差异的世界。这是一幅远比Able、Infirm的世界更不能受的可怕图案。
苏联等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思,《自我所有、自由与平等》一书的最后一章以沉痛的心情反省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但作者完全不谈失败的经验教训,完全不提这种失败早在哈耶克(FedrichA.vonHayek)的《通向奴役之路》(TheRoadtoSerfdom)中就有精当的预言和透彻的分析。对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弦更张、更寻新路,他十分不以为然,他从左的方面质疑市场社会主义。他主张挖掘和发挥马克思思想中的这种因素:彻底斩断所得和贡献的联系。“马克思对按贡献所得的责难揭示了市场社会主义所得的结构的主义(因为是资本主义)的特征。”[22]马克思批评按贡献所得的原则,因为它会产生不公正的不公等。[23]“马克思不怀疑,按贡献所得确实是资产阶级原则,它把一个人的才能当成是自然的特权。按贡献所得尊崇自我所有原则,再没有什么原则比这更资产阶级的了。哥达纲领批判对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教训是,它一方面去除了由资本的不同所引起的收入不公平而同时保留了个人能力的不同所引起的收入不公正。”[24]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文化性,其实质就是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所谓“育人”,就是对人进行教化、教育,必须在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因素,调动人的内在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因而,育人之根本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关注学生的成才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具体而言:第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内在的需求,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即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专业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喜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真正解决学生在成长成才中的困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劳动人才。第二,要更新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能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立起来,不能只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关系,不能只喊“高大上”的口号,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使教育既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
二、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丰富内涵,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视野
(一)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人文文化因素,要增加课程的人文内涵,首先就要充分拓展课程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在课程的每一个专题中都可以恰如其分地渗透人文科学知识,既可以让课程体现人文性,又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重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忠贞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
(二)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文意蕴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特色和重要任务。这些实践项目多以演讲、辩论以及表演的方式进行,要完成这些项目,学生就必须学习和运用历史、文学、音乐等文化知识,还要掌握演讲、辩论等技巧,可以说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三、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之多元教学法
1.学校环境
高职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决定了院校领导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重视专业课建设,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甚至有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虚”的政治任务,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往往不能予以保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这也使得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寒了心”。因此学校完全有必要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2.师生互动
主要在于解决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以教师为主导,搞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显然是错误的,但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教学过程放任自流,同样是不可取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转变观念,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理论辨析。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主导性作用,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意识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他们的专业及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设计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作为“90后”的学生,他们讨厌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讲解,这时就需要如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大学生的参与性。可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顺势引导,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的正确看法,避免偏颇;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参观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或博物馆,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实物教育,引发思考“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利用影像、图片等形声兼备、感染力强的声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眼球;注重引导学生课余时间使用网络的频率,关心时政大事、社会热点,正确看待网络评论。
4.考试模式
目前,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试方面进行了改革,不再是采用过去传统单一的期末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更多的是把学生的校内平时表现纳入成绩考核当中。采取理论与实践、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办法。在理论考核上,命题形式要灵活多样,主客观试题比例适当,如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问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内容上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在实践考核上,既要考核学生的平常表现,也要适当地考核其参与的校内外实践成果,从而引导学生既注重理论的掌握,更关心知识的运用;既重视期末复习考试,也关注平时习惯养成,最终使其终身受益。这种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二、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试题库的准备和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调适、考场和场务人员的安排与协调等工作,需要教学单位(一般为思政部或学院)、教务部门、设备处及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面广量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前期充分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的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机考模式的实施在我校尚属首次,但全国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了先期探索。为了充分了解机考这一新的考试模式,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对已经实施机考模式的淮海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两所院校机考模式的机考系统、试题库构成、考试成绩分布、学生成绩构成比例、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经验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的数据资料,摸清了现有机考模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机考模式的实施运行情况及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为我校进行机考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2.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必须取得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此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首先积极与教务处和计算机中心进行协调,取得了教务处的首肯,并得到计算机中心的软硬件支持,为机考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题,成功申请了学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得到首批立项启动经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项目立项后,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立即启动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首先,经过分析综合,制定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对机考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试题库的开发与构成、总评成绩的构成、考试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设计。其次,在比较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与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利弊之后,认为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成本较高,且受制于人。而自主研究机考软件系统灵活自主性强,成本较低,因而选择了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我校选择了一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并与之签订了机考软件系统开发协议,确保按时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机考软件系统。再次,将部里教师按任课情况进行分组,组成了四门公共必修课试题库开发小组,按照试题库开发要求,具体负责试题库开发工作。
4.分步骤实施。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一年多,机考软件系统和试题库开发完成,机考模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机考模式顺利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采取了分三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组织部分学生模拟。为了测试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了解试题库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首先选择了试题库比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用400名学生进行现场上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证明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稳定,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区分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步,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部分学生模拟之后,针对模拟过程中试题库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完善。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做好预案的基础上,于1011年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中正式进行机考试点,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第三步,全面推行。在前两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1013年6月在所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全面推行机考模式。由于参考学生量大(8000人左右)、时间长(历时四天)、计算机中心条件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对考试的监考教师安排、考场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具体教务工作与教务处、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做好预案,确保本次全校机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优点
在实施机考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与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机考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传统的书面考试印制试卷需要大量的纸张,特别是对于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以我校为例,每年校本部和南方学院每门课就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共四门必修课,以每门课试卷最少需要6张16开纸计算,就需要144000张16开纸,这对森林资源将是一个不小的破坏。机考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中心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做到低碳环保。
2.减化组织协调程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原有的考试模式中,每次考试前首先需要教务部门安排考场,由于每次每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且考试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半天时间只能进行一场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教室资源。其次需要安排大量的监考人员。以每个教室两名监考人员计算,每门课程需要大约100位监考人员。由于本部门无法满足监考要求,需要经过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协商确定监考人员,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疏漏。采用机考模式以后,可以大大减化程序,减少监考人员。由于考试全部在学校计算机中心进行,毎场考试只需要1小时,一天可以安排6场考试,本部门的教师完全可以满足监考需要,本部门完全负责安排考场和考务人员,只需要考试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中心电脑维护人员即可,大大减化了程序,减少了监考人员。
3.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工作。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由于是大班教学,所以阅卷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实行机考模式后,学生完成答卷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完成分数统计和考试结果分析等工作,既增加了评卷过程的公平性,也省却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
4.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原有的书面考试模式,虽然也制定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难免没有人情分,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显然很不公平。此外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也不少见,机考模式现场由计算机随机从已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生成试卷,考生一人一机进行闭卷考试,每位考生的考题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同、难度系数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作弊,另一方面由于每份试卷不同,学生也无法作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考试结束后机考成绩立即生成,避免了很多人情关系,学生十分认可。平时成绩的获得也是有据可查,主要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课程论文来进行评价。所以学生普遍反映机考模式更加公平公正。
三、机考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践证明,机考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示出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机考模式主要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近现史、原理和中国化理论,但这些客观题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建议在采取机考模式的同时,增加一部分材料分析题,任课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利用上课时间通过PPT展示,学生当场做题,不需要另外安排考场,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试题库的准备和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调适、考场和场务人员的安排与协调等工作,需要教学单位(一般为思政部或学院)、教务部门、设备处及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面广量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前期充分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的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机考模式的实施在我校尚属首次,但全国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了先期探索。为了充分了解机考这一新的考试模式,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对已经实施机考模式的淮海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两所院校机考模式的机考系统、试题库构成、考试成绩分布、学生成绩构成比例、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经验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的数据资料,摸清了现有机考模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机考模式的实施运行情况及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为我校进行机考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2.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必须取得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此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首先积极与教务处和计算机中心进行协调,取得了教务处的首肯,并得到计算机中心的软硬件支持,为机考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题,成功申请了学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得到首批立项启动经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项目立项后,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立即启动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首先,经过分析综合,制定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对机考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试题库的开发与构成、总评成绩的构成、考试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设计。其次,在比较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与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利弊之后,认为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成本较高,且受制于人。而自主研究机考软件系统灵活自主性强,成本较低,因而选择了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我校选择了一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并与之签订了机考软件系统开发协议,确保按时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机考软件系统。再次,将部里教师按任课情况进行分组,组成了四门公共必修课试题库开发小组,按照试题库开发要求,具体负责试题库开发工作。
4.分步骤实施。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一年多,机考软件系统和试题库开发完成,机考模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机考模式顺利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采取了分三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组织部分学生模拟。为了测试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了解试题库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首先选择了试题库比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用400名学生进行现场上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证明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稳定,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区分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步,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部分学生模拟之后,针对模拟过程中试题库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完善。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做好预案的基础上,于1011年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中正式进行机考试点,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第三步,全面推行。在前两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1013年6月在所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全面推行机考模式。由于参考学生量大(8000人左右)、时间长(历时四天)、计算机中心条件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对考试的监考教师安排、考场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具体教务工作与教务处、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做好预案,确保本次全校机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优点
在实施机考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与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机考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传统的书面考试印制试卷需要大量的纸张,特别是对于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以我校为例,每年校本部和南方学院每门课就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共四门必修课,以每门课试卷最少需要6张16开纸计算,就需要144000张16开纸,这对森林资源将是一个不小的破坏。机考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中心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做到低碳环保。
2.减化组织协调程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原有的考试模式中,每次考试前首先需要教务部门安排考场,由于每次每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且考试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半天时间只能进行一场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教室资源。其次需要安排大量的监考人员。以每个教室两名监考人员计算,每门课程需要大约100位监考人员。由于本部门无法满足监考要求,需要经过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协商确定监考人员,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疏漏。采用机考模式以后,可以大大减化程序,减少监考人员。由于考试全部在学校计算机中心进行,毎场考试只需要1小时,一天可以安排6场考试,本部门的教师完全可以满足监考需要,本部门完全负责安排考场和考务人员,只需要考试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中心电脑维护人员即可,大大减化了程序,减少了监考人员。
3.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工作。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由于是大班教学,所以阅卷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实行机考模式后,学生完成答卷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完成分数统计和考试结果分析等工作,既增加了评卷过程的公平性,也省却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
4.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原有的书面考试模式,虽然也制定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难免没有人情分,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显然很不公平。此外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也不少见,机考模式现场由计算机随机从已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生成试卷,考生一人一机进行闭卷考试,每位考生的考题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同、难度系数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作弊,另一方面由于每份试卷不同,学生也无法作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考试结束后机考成绩立即生成,避免了很多人情关系,学生十分认可。平时成绩的获得也是有据可查,主要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课程论文来进行评价。所以学生普遍反映机考模式更加公平公正。
三、机考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践证明,机考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示出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机考模式主要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近现史、原理和中国化理论,但这些客观题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建议在采取机考模式的同时,增加一部分材料分析题,任课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利用上课时间通过PPT展示,学生当场做题,不需要另外安排考场,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现有的机考分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过大。考试是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过程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多数实行机考的学校来看,机考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只占30-40%,从而容易使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考试前把书本好好啃一遍,平时按时上课、做作业,总评成绩不会差,从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活动,既不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建议在采用机考模式时,降低机考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对学生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
1.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及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灌输式的讲授势必与学生产生距离感,案例教学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传递给学生,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学生感同身受,就会认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是有用的、管用的,进而会自觉自愿地践行。
2.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21世纪的大学生,普遍的思想特征是政治敏锐度不高(甚至有学者认为是政治淡漠)、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反感说教,反感“大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看似简单易懂,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内容还是从中学时就开始学习的内容,但学起来理论性极强、并且十分抽象,很多学生会感到“没意思”、“很枯燥”“全是大道理”“脱离现实”。案例教学通过校园里、社会上鲜活的事例,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充实,解答学生疑问更真实。给学生以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3.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要求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被戏称为“两苦”课堂,教师讲台上讲得辛苦,学生讲台下睡得辛苦,很多学生为了拿学分不得不来上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看课外书、玩手机微信、打手机游戏、听音乐、做作业甚至趴桌上睡觉,以此消磨时间。学生如此厌学,究其原因,学生们的回答是专业课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将来工作用得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都是大道理,太空洞。这种尴尬的课堂现状提醒我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学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理论的确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良方妙药。当学生把理论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条时,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理论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才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加油站和充电房。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操作
1.课前准备——案例要善于选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案例”,案例选取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效果能否实现。首先案例选取,要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在案例选择中可从“焦点访谈”“新闻30分”“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选取,也可从网络上或者校园中发生的事件中选择,但一定要以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为选取标准。其次,案例选取要注重时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上年年有改动,吸收和反映了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案例的选择也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要不断更新与补充,选取最近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比如年度道德人物、年度法治事件,要随着年份改变不断替换。学生对案例中展示的事件有所闻,不陌生,教师能将精力集中在对案例的分析、理论的讲解上,而避免花费过多时间解释事件本身,淡化了教学重点。第三,案例要有普遍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避免偶发性的案例,以免误导学生。纷繁复杂的事物背后自有其规律。第四,案例选取要尽可能贴近学生。案例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近,学生越感兴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绪论部分,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生活,克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而这些,大学老生都经历过,拿本校老生的学习、生活为例来讲解,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学生对本校学长心理认同感强,自然也就能接受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2.课堂运用——案例要精于组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以一次案例教学为例,来具体说明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刑法部分,要学习正当防卫制度,其中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此存在误区,司法实践上也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选取的是“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来实施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前一堂课,教师讲解了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规定,印发了“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的基本案情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能课下学习、熟悉案情,了解争议焦点,独立思考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上课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持构成正当防卫观点的;一组是持反对观点的。两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围绕争议焦点——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发言。辩论中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正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去进行辩论,而不是从道德观念和常人的朴素认识出发去争论。教师要把握原则和方向,保证辩论有序进行。在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讨论情况加以总结和评价,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中,教师要重申案例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正当防卫的目的、时间、对象及必要限度等问题,重点阐述学生认识不到位的难点问题——“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以及“防卫过当”等,指出学生忽略的问题——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使学生能全面把握案例及与此有关的法律知识。带领缺乏法律常识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完成这样一次案例分析,教师要付出的辛苦远远大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3.课后梳理——案例要勤于归纳与总结采用案例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后对案例进行总结与梳理。一是要看案例选取是否恰当。看案例是否反映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不是,则要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整与完善。二是要看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参与、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效果。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学目的得以实现,这才是一节合格的案例分析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外,还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创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逻辑判断、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育人塑才以立德为先”是基本的人才培养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承担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人文素质及良好的职业技能等。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高专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只要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即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大量减少甚至取消。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也谈不上是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育人塑才以立德为先”的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发挥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功能,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够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其心灵世界,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些人就业之后发展缓慢甚至遭受挫折、失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而多是出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上,即综合素质上。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关系,成为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教材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课程目标定位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不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难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改革目标。企业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没有成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定位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就业导向相距甚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高等职业教育混同为一般的高等教育,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一,一般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重“灌输”而轻“渗透”,重形式而轻效果,没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内容未能贴近生活,未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因而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再者还存在重“课堂”而轻“实践”的现象,致使教学形式流于盲从。
(三)实践教学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育形成有机统一整体
现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实行“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一般采用课堂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实践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效性有所提升。然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与行业背景和学生专业、职业背景相结合,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整个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学如实习实训相结合,而是自成一体,这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没能形成一个实践育人的有机整体。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改革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
结合上述目标,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重新定位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保持一致,确保最大限度地将国家意志转变和内化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体现该课程的政治导向功能;二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凸显其高职特色;三是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使教学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树立职业教育
理念,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职业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及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师在教学当中要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行业背景,并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三是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对话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
(三)立足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行业和专业背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加强职业规范教育,培养职业道德观念。要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以诚信敬业作为重点。其次是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树立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加强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整合有效资源,形成有机统一的实践育人体系
1.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实践教学。但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没有将实践性教学摆到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性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着教材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地说教、灌输,而对学生接收程度及反应情况全然不顾。这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和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和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用事实验证理论。
2.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各自为政,割裂倾向明显。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存在着各自为政,严重脱节的现象。思政部教师多以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课堂以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虽有参与,但次数较少。大多实践性教学活动多由非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学工人员来负责组织,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问题。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学科专业知识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性课堂教学,而忽略实践性教学活动,从而错过了利用实践来检验、巩固、强化理论性教学的大好时机,制约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由于学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没有专业教师高,尽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造成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往往处于分散和割裂的状态,活动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统一,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孤立的处境,这必然影响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也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教学支撑条件保障不足,教学实施随意性普遍。受思政课在整个高职院教育教学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不利影响,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各种支撑条件,如教学课时、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性教学经费、教师队伍等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实施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种随意性首先表现在排课上面,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没有固定的实践性教学课时,有的想排就排,不想排就不排,对实践性教学课时的规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硬性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师资队伍既有思政部的专业教师,也有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的老师,整个教学队伍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教学方式上,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大多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专业特长,有的根本没有任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在实践性教学经费的保障上面,虽然实践性教学同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思想修养和德育素质的提升上负有同样重要的使命,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院相关部门大多看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经费安排上能省就省,从而使实践性教学因经费不足而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真正的功效。
4.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缺失,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重教材、轻现实,重教师、轻学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性教学的考评监督制度严重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何考核,如何评定等级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至今没有把实践性教学纳入学生的学科成绩评定范围之内。考评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实践性教学主导方教师和主体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加上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外校外进行,更有许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监督制度的状况下,实践性教学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如果再存在考核不当、评价随意,很可能就使得思政课实践性教学被教学双方应付了事,从而失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质量的对策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特点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模式。因此,务必要在加强对《意见》精神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深刻剖析实践性教学在组织和运行上出现的主要问题,着手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模式。
1.纠正认识误区,拓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在确立实践性教学内容之前,高职院校一定要纠正对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方面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严格按照教育部“05方案”的要求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教学体系中摆到其应有的位置。在坚持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同时,教师要加强相关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有价值、有创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往往是在理论性课堂教学完成后,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同学们去红色旅游景点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单一和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要不断围绕其实践性教学目的拓展其内容。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可立足于思政课理论性教学活动,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安全教育等活动,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等主体因素,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且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规划。结合周边相关教育资源,合作共建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把基地资源拉进课堂,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
2.改变传统观念,丰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主要以社会调查参观为主。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组织和运行。因此,高职院校要一改过去“以教学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传统观念,千方百计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方式,进而形成现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模式。课内实践教学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学生模拟教学、经典影视赏析、团队辅导教育等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参观调查、阅读研究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虚拟实践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包含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主题博客、创建课程聊天室、网上红色基地网站考察等教学形式。点面结合,既有依据教学内容开设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又有社会研修基地的拓展探究。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也就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3.完善组织管理,加大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保障力度。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时面临教学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组织实施困难的窘境。要摆脱这种局面,就要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在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时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机制,甚至有不少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有的高校虽然早已成立了领导小组,但形同虚设,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实践性教学保障经费不足的问题更是无人问津,涉及到多部门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工作更是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一)困惑一:接力棒该交接么?———教育者的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前两年集中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工厂、企业实习,或者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工厂、企业学习技能。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一般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相关行政人员等。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困惑是学生一旦走出学校,到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不是该完全发生变化,由企业或者工厂的培训机构承担,由实习指导教师承担,这个接力棒可以交接么?甚至有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一般在新生中开设,大一结束了,课程也就结束了,后面学生顶岗实习和思政课教师完全没关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到底是由企业还是由学校承担,思政课老师是不是可以撒手不管。殊不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培训时往往注重技能的培训,指导往往注重业务的指导,企业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更注重的是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收益,可能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双不管”,学校不管,企业不管。
(二)困惑二:学生还是上班族?———受教育者的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不再是单纯地过着“三点一线”生活的学生,他们的身份变成了“准员工”,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上班族。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除此之外参加一些活动,结交一些朋友,等等,相对来说是单纯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之后,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会像员工一样关注自己的业绩,会和别人竞争,会加班、考核、受到奖惩,他们也要学会和同事、上司等不同对象相处,有些刚刚到企业的学生因为不适应相对复杂的人际交往,不能承受相对繁重的业务工作,出现了精神压力,甚至有了心理问题。此时,怎样定位学生的角色,怎样根据角色的变化调整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成了一些教师的困惑。
(三)困惑三:教什么,怎么教?———教育介体的变化教育介体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传统的学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涉及道德和法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内容。工学结合模式下是不是要有所变化,怎么变化?有些思政课教师困惑了,还有一些老师有这样的疑问,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教学内容,还是每个专业都一样,流水线式地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传统学院式模式下,思政教育一般以课堂集中教育为主,老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工学结合模式下,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思政课教师怎样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成了一些教师犯难的问题。一些教师提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原有的班级建制被打乱,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工厂和不同的车间,该怎样集中进行教学活动成了问题和挑战。(四)困惑四:环境改变我们?还是我们改变环境?———教育环体的变化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既作用于教育者(施教主体),又作用于教育对象(受教主体),共同制约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反过来它又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认识、利用和改造,成为人们(主体)共同面对的客体[3]。学院式教育模式下,学生身处单纯的校园,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经过优化的校园环境,一草一木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要处在校园、企业和社会等多种环境中,有些学生初别校园,甚至会觉得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了校园的温馨、宁静,却多了冷漠和残酷的竞争。出了校园,开始真正接触社会,复杂多样的企业文化、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交往理念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观念、行为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给思政教育带来了难度。
二、路在脚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该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按照教学计划在大一开设,有些思政课教师课程结束了,便不再和学生联系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一阶段通过某些课程就能完全达到效果的,区别于其他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平时教学中,下课了、放学了,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上遇到问题时,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聆听他们的倾诉,为他们答疑解惑,做他们的人生导师。思政课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时就将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延伸课堂。如果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训了,思政课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通常,人们认为一个好的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其实,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二)更新思政教育内容,突出职业教育,注重与专业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采用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从重点院校到专科高职,一本书通用,这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转化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内容之外,必须突出职业教育。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技能是专业课承担的培养任务,高素质则是思政课必须承担的培养任务,学生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要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工作后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树立能到基层到一线去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放弃。
(三)借用新媒体,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之外的新出现的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运用和影响普遍而深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一手机,一世界”,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运用诸如微博、QQ、电子邮件等方式和学生加强交流。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超时空性使空间无障碍,无论原来的学生分散在天南海北实习实训,均可以通过如QQ群,微博等方式取得联系;新媒体的及时性为思政教育的素材积累提供了便利,偏于师生针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和观点,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在企业遇到问题便于企业管理者或者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传达给教师;新媒体的互动性有利于“工学结合”中学生和老师的全面沟通,互动性打破了单项灌输问题,可以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一些平台的交流还可以让受教育者互助解决思想问题;新媒体的匿名性有助于学生心理、情感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是涉及隐私的,新媒体时代可以让心理咨询不再面对面,相比传统的方式学生更能毫无顾忌,这也便于问题的解决;新媒体的超文本性,也就是多媒体性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较之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冲击力更大,能强化教学效果。总之,思政课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新的媒体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加强与辅导员、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1.1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多种思想产生了交汇、碰撞和融合,进而引发了价值观向多元化发展,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传入和扩散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以文化侵略的方式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政治制度的判断标准,因此造成我国当前新一代国民的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最为开放的地方也必然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失去了兴趣。
1.2高校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高文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再明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整体不足,尤其是缺乏既有教学热情又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落后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从根本上分析,其教学过程占据的重大的比例,尤其是课堂的教学内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这些是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当中,因此对课堂的吸引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更多的是来自网络,传统而单一的教学课堂明显不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虽然高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课堂,但是多数老师也只是简单的播放一些文字性的文档,没有深入发掘多媒体工具的教学作用,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吸引力的策略
2.1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当前多数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在考试之前甚至不需要复习功课,在考场上随时翻阅课本找出答案即可,甚至有的学生使用手机查找相关题目。因此高校必须改变以往开卷考试的制度,对于学生来书闭卷考试可以逐渐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进而改变学生日常的学习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有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闭卷考试可以提高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2思想政治教学联合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将课堂中讲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因此思想政治老师要与学生的管理人员加强沟通,通过了解学生实际的生活习惯并运用到课堂当中,唤起学生的听课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老师要通过学生的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并引导学生讲课堂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并在班级设置思想政治宣传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社团以及校园的辩论赛等,老师要对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的纠正,使学生深刻理解的价值指向,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3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要以德才兼备为基本条件,把以德为先确定为基本原则,要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应聘人员实施择优录取。尤其是引进坚信信仰并热爱事业的人才,使用内行人才来组织和设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2.4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当中,老师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多媒体课堂当中播放当前的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让学生自己讲述对事件的看法,以情景来感染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网路教学的优势,建立红色网络平台与学生开展网上学术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提问题,老师要做出及时的回答,帮助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而且网上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素材,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题材上传网站平台,供学生观看和学习,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思想政治教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
当前已有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网站整体水平不高,还处在功能简单,内容零散,知识不系统的初级阶段。这些课程网站在网页浏览的基本功能之外,或多或少具有通知栏、公告牌、搜索引擎、链接等功能,比较好的网站还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资源,如:课程大纲、课表、视频、课件、练习作业和考试题等。课程教学网站还具有平面、静态的特点,距离现代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化、立体化、动态化、沟通性、多方位表述等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整体而言,当前建立的政治理论教学网站还存在内容少、体系乱、信息陈旧、缺少互动等问题。所有教学网站的资源开发利用没有统一标准,采用的软件和工具也是五花八门,难以交流共享、形成合力,解决教学资源升级、管理和维护等问题。由于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综合性、政策性和理论性,为提高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效果,必须改进政治课程网站设计理念,建立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二、如何设计政治理论课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通过网络传播中多模态叙事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建立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让学习者选择符合自身特性和兴趣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成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从而解决课堂教学中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同时,网络教学系统还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理论与生活中鲜活实践相结合,让学习者在实践应用中提高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摆脱意识中“政治理论课程枯燥难懂”的厌烦心理,将政治理论课程的现实性、综合性、政策性和理论性,与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是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机之间有即时互动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系统的优点在于课堂之外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即时沟通,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等社会性活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疑问后,一般不太喜欢去问教师,通过网上交流互动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方式。“这个过程可通过校园E-mail、留言板、讨论发帖或实时语音方式等完成,让访问该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就某些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3]这种网上交流互动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明显改善学习效果。
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要完成理论教育的目标,肩负着如何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任,是确保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理论的本源来源于生动的实践,是智慧的结晶。理论课如果止于枯燥的教条,这种灌输式教学便毫无意义。”[4]当前政治理论课从教材、内容到体系,与初中、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交叉重复,学生学习时缺乏新鲜感。由于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所以有的课程表述方式类似于政府文件;有的课程内容过于严肃,难以被现代学生所接受;有的课程教学只考虑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整体铺开,点多面广,深度不足。而且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普遍采取大班教学,课堂秩序都不易维持,更不要说开展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兴趣了。要提高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就必须契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方式、思维、内容上创新改革。借助动态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等信息表达方式为自我学习提供生动翔实的表达效果;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声音、图形和演示等交互界面和窗口,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各种信息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使学习者自主地掌握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进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拟采用网络游戏晋级模式和动态教育测量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习政治理论成为一种享受。许多学生都喜爱网络游戏。因为它虽来源于现实,却能比现实可以做得更加生动,能够构建出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画面,游戏者可以进入该环境当中进行愉快的现实。可以用教学内容设计类似于晋级模式的网络游戏,在游戏中以完成任务,并获得奖励作为驱使,让学生们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晋级的过程,让学习者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当中。“可以说,网络游戏作为知识载体出现,让学习者更有效率地、主动地掌握知识,这也是大多数多媒体课件、书目、甚至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5]因此,网络游戏在教育中,就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其兴趣,去接触新鲜的事物,锻炼思维能力。当然,还应该注意到网络游戏的设计要根据不同教学层次而进行设计,游戏内容要积极向上,使用网络游戏教学要适量、适时。网络游戏教学的同时,要利用动态教育测量技术,对网络教学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课程理论学习进度、课下习题的得分状况等相关数据,统计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后自我调整。从而将网络游戏高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
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将网络技术与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教和学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交换、流动和提升,让教学成为一个多角度、全方位、动态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是意识形态领域一种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考虑如何从实际出发,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6],其用意就是强调形象化的重要性。动态网络辅助教学体系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模态叙事,把感知世界的视觉、听觉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和形象化,给政治理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学目标不断提高以及现代学生特点的变化,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前沿性、交互性的特点的网络辅助教学体系无疑有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着力研究新媒体与思政课有效教学的结合方式
思想政治课有效的根本在于自身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陈旧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必然被淘汰。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显而易见,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改变,它将带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的全方位、根本性变革。(一)新媒体有助于实现学生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教学中最难实现也无法做到的,是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实施区别教学,而新媒体技术可以使教育者梦寐以求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的新媒体可以根据学生个体需求设计学习进度和课程计划。计算机具有的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被动参与。而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提问、练习、测验、解答及演示等各部分都灵活可控,也可由机器根据学生进度智能反馈,并且随时可以跳跃链接相关知识点。当学生漫无目的时,“智能化导航器”可提出建议或起“智能”的作用:替学生查询有关资料、和学生进行平等讨论、引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等等。运用新媒体技术或教学软件,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疑问,根据需要引发新的理解与学习,顺应学生需要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时调整课堂内容,灵活安排,做到围绕学生中心,服务学生需求。从人的认识产生来看,是客观世界与人脑相互作用的过程,外界刺激越丰富,在人脑留下的映像越深刻。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听又能看,还能动手操作,再通过讨论、交流、表达,真正发挥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让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更高效持久。(二)新媒体能够创设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前所述,新媒体可以提供优越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软件、课件和教学平台,但新媒体技术教学的重点不在课件,而在互动;其优势在于模拟、创设虚拟现实的教学情景。声像视频以及随时反馈流动型的新媒体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典型情境,引进现实问题,用直观生动、绚丽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有意识、有层次地观察、分析问题,按照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享受学习乐趣,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思维。多年来,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忘记了的实践性和革命批判性,忘记了的根本目的:改造世界。我们的政治理论教学或者蜕化为纯粹的学术,只研究如何解释课本,不关心现实世界,更不关心“改造世界”;或者将其直接等同于政治课,用政治口号、陈旧观念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作辩护,使学生敬而远之,望而生畏。从教育规律来看,理论的理解需要联系实际,理论的运用和观念内化需要实践锻炼来巩固强化。而青年学生的实践和经验阅历极其有限,又面临着社会膨胀的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知识无用论”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凸显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各种地位悬殊、立场迥异的观点、方法与价值取向使青年学生无所适从。脱离现实的教学、解决不了学生困惑的说教必然被抛弃。新媒体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资源采集要考虑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趣味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只讲有趣和娱乐化。课堂要生动活泼但不是热闹肤浅,既要给学生感性认识,也要引导他们思考理论,既受教育、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锻炼分析辨别能力、提升素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网络、互动电视等新媒体中有价值的内容,借助新媒体新颖多样的技术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开展课堂辩论和讲演等方式,再现重大社会事件、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刻感人的人物、事件给学生以思想冲击,在跨越时空的全方位、渗透式观察和分析中感悟、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三)新媒体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教学平台除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外,课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站、思政课网站、博客、QQ、E-Mail、手机短信、飞信、网络聊天等新载体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教学交流与反馈机制。配备丰富的资料库和互动平台,利用新媒体无屏障性、快捷性等优势,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组织和管理知识,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碰到的思想难题。这种及时反馈、平等对话的姿态容易让学生接受。新媒体技术使原来单一、简单的说教形式被一种全新的、丰富多元的互动交流模式所取代。利用这些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新媒体,教师课可以随时传递教学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润物细无声,让政治理论教学更具感染力和长效性。
研究、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政治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拓展了新阵地。我们的思想教育内容需要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网络”。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且集中在大一大二,课堂外则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宣传,多为暂时性应景型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形成系统、长效的机制。现今的互联网络,己经集宣传、教育、娱乐于一体,多样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只有让既有用、又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网络,才能让大学生喜欢的虚拟空间变得健康、实用、美丽,让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其次,开发智能型实时网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这些课件融授课视频、文献讲义、问题解答、作业练习等为一体,教师随时教学内容和信息,形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与实际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网上教学资料库,包括开发优秀的课程电子教材,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使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练好内功。熟练、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紧跟新媒体形势下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不断思考新形势,钻研新问题,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抵御诱惑的能力,将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教育与思政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践行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来检验,“90后”的“网络原住民”生活在新媒体营造的复杂环境中,他们与新媒体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开放、多元、时尚。然而,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有害信息,发达国家利用信息霸权宣传西方意识形态、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扰乱、模糊人们的民族性和价值观。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磨练“实战”能力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帮助大学生甄别、认清事物的是非本质,引导他们在良好的媒体生活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保持清醒头脑,形成“自身免疫力”,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积极学习实践、锻炼成长。
本文作者:周红梅王云梅工作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4开拓德育教育新载体
为准确把握网络背景下思政课实效性的现状,笔者对三亚学院的师生进行了问卷式和访谈式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网络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1.1 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机遇
1.1.1 网络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侧重于讲授知识性较强的理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另一方面大学生注重现实和实用,对抽象枯燥的思政课兴趣较低.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网络中即时、丰富的信息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避免课堂案例过于陈旧和理想化的同时,使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结合,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 网络变革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思政课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死板,但在网络背景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静态、平面的课程内容以声、色、貌等学生容易接受的三维立体、动态的直观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站和网络平台(如论坛、E-mail 和各种沟通软件),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并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1.2 网络给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2.1 网络大环境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传统的“灌输”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师生间互动性较差,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当大学生可以按照自我兴趣和需求在网络中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时,传统教学的缺陷就会被放,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就会降低.这不利于大学生发展,也不符合思政课顺应时展的要求.
1.2.2 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淡化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领域,但这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份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的现象.过分依赖网络不但会冲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使大学生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甚至产生极度不自信的后果.
1.2.3 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抑制了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其人生观、价值观也才初步形成,还不够稳定.当网络中的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特别是一些伪装过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出现时,他们的视线就会模糊,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会被侵蚀和动摇,甚至放弃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思政课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1.2.4 网络的大环境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当前,大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从网络中直接获取,有时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甚至比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要全面.这既不利于教师学术权威的树立,也不利于思政课感召力的发挥.网络知识较庞杂,更新速度较快,大学生在紧跟时代和网络变化的同时,思政课教师却因时间、精力或知识结构的限制,很难紧跟网络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 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发展中的种种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2.1 网络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所必须把握的原则网络背景下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要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需要相结合,坚持思政课教的主导性、导向性不动摇的前提下,注重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性的原则.
2.1.1 坚持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是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政课必须紧跟时代特点,把理论课与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多种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原则.
2.1.2 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当前师生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特征尤为重要,所以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主客体交互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良性、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总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把握时代性和主客体交互的原则,这也是高校思政课依据课程理论的特征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所做出的必然要求.
2.2 充分利用网络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2.2.1 变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论坛、邮箱、微信、QQ 等)直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间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在师生间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互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线教学、课堂在线搜索、课后在线学习、练习与考核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既可生动、直观地吸引学生,又可较快地调整教学内容;既可最大限度的使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又可促使学生达到知、信、行相统一的境界.总之,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2.2.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引导多元文化和价值趋向网络信息中的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特别是那些非主流的、消极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整合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在思想和道德上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增强正确鉴别网络中的信息,防范消极思想和非主流意识的侵蚀的能力,选择积极的信息,自觉吸收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观念,不断地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2.2.3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是保证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一般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在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技能上还有一定欠缺,特别在网络信息庞杂、技术更新速度飞快的条件下,这一欠缺越发突出.因此,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期的教师培训机制,使他们及时地学习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网络信息,更好地驾驭网络和课堂.
1.教学语言逻辑严谨
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首先要做到严谨准确。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符合语言的逻辑规律和逻辑结构,把具有内在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授课时,无论是阐述讲解还是分析论证,每句话都要进行推敲,每个概念和原理都要做到严谨准确,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主讲什么,次讲什么都需要环环入扣子,井然有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式地进行教学。同时,应该明确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思维规律,进而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把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理论思维的逻辑水平。
2.教学语言流畅明晰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许多理论热点、疑难点等问题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应在理论思考中廓清迷雾,明辨是非,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晰流畅且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如果教师语速过快,就不能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容易造成听课疲劳,难以实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如果教师语速低缓,没有抑扬顿挫的高低起伏,则容易削减学生的听课兴趣,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教学语言,课上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调整节奏,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力求创造声情并茂、悦耳感人的语言情境。
3.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堂作为理论灌输的阵地,把学生作为说教的对象,语调常常刻板单一,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不想听、不愿听的情绪一经产生,就会与教师形成隔膜,师生关系变得冷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表达出来,把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说话,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语言饱含激情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讲授常常占据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要让理论感染学生,就先要用理论感染教师自己。正如马克思曾说的,“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课堂语言的表达应该富有逻辑和激情,而不是苍白无力、平铺直叙,应保持一种高昂的激情状态,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实现师生间思想的深度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