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

大学生宿舍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宿舍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宿舍论文

第1篇

大学生对“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整体满意度不高,宿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方法单一,且重形式、轻内容。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不是很满意。在问及“对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总体满意度时,有4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还有13.7%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在宿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创建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学校开展的“寝室评优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多注重宿舍卫生检查,对宿舍成员的学习、人及关系、思想状况等方面的评估不够。另外,少数大学生的行为不文明健康,影响到其他室友的学习与生活。当问及所在宿舍是否有熄灯后在寝室打电话、玩游戏等影响他人休息的行为时,选择“经常有”的占14.3%,“偶尔有”的占57.2%。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在没有得到他人允许的情况下,随便使用他人的物品和翻动他人的东西,或者经常背后说别人是非。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真正深入到学生宿舍园区。对于那些由社会资金建设的校外大学生宿舍园区,许多高校认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宿舍承包管理方来负责,实行社会化。部分学校开始不向这些宿舍园区派驻学生辅导员,学校政工干部也很少深入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差不多处于停滞状态。只有当宿舍发生事件时或者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工作时,学生才能看见久违的辅导员和政工干部出现在宿舍园区。随着高校扩招,许多高校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辅导员与政工干部人数明显不足。有的学校一个辅导员管理一个年级的学生,少则二三百人。多则七八百人,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辅导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又害怕辛苦,不愿意与学生同吃同住。还有部分辅导员工作方法不对头、工作形式落后,不善于利用QQ等现代工具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取得很好的实效。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真正深入大学生宿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也难以在宿舍园区顺利进行。第二,管理、教育、服务三环节相脱离,过于强调管理、轻视教育,未能实现三者有机结合。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宿舍管理上都是遵循“管理为主”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整套严密健全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在宿舍园区内的言行举止。部分宿舍管理员自身素质较低、又缺乏工作责任感,平时对宿舍管理制度的执行往往是流于形式,做做表面文章。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宿舍的检查监督工作常常如走马观花、草草了事,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及时予以解决和上报;对大学生住宿方面的困难不做仔细调查等。但是一旦学生违反管理制度时,他们就纯粹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不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是拿出规章制度严加训斥和处罚。这样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造成学生与部分管理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相关工作无法开展下去,也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失去制度保障。学校在加强管理与服务的同时,要正确地认识宿舍管理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必须把育人贯穿于管理与服务之中,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大学生主力军作用

住宿大学生不仅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广大住宿学生都来参加宿舍文化建设,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第一,健全各类宿舍学生组织。据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诸如楼栋委员会、学生党团组织等宿舍学生组织不够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宿舍管理部门应该在宿舍区建立和健全楼管会等宿舍学生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赋予他们适当的权利,并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以便发挥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第二,要提高学生的“三自”能力。宿舍管理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中心的宿舍文化系列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增长知识和接受教育,如组织学生心理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与服务活动等;要扶植、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宿舍管理,建立学生正常利益的表达渠道,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解决各类问题的听证会,征求学生对宿舍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考虑让学生代表直接参加宿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具体的宿舍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的目的。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学校要在宿舍区设置专门的学生党团组织,对每栋宿舍楼的学生干部、团员和党员实行统一的管理与教育。学生党团组织应将每栋宿舍楼的学生干部、党员的照片公布上墙,公开亮相,接受学生的广泛监督。对学生干部、党员实行分区负责制。也就是说一名干部和一名党员负责一个宿舍区域,并持证上岗,主要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监督公共卫生和维护公共设施,熟悉、了解责任区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协助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使其成为联系普通学生和学校的重要纽带,成为展示大学生良好精神面貌的窗口,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提升宿舍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第2篇

我国高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态势,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体是和谐、融洽、友好的。除了学习外,“大学生在宿舍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大学生活、时政新闻、娱乐生活等”。大部分宿舍成员都做到互相尊重,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理想,以及等,并能互帮互助,对宿舍具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是非辨识力不强,加之外界诱惑诸多,一些宿舍内潜存着文化低俗、庸俗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集体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摩擦、矛盾甚或拳脚之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四)宿舍行为文化方面。大学生的宿舍行为基本上是文明健康的,宿舍活动较为丰富。多数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理好个人内务,维护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除学习、休息外,聊天、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宿舍行为的主要内容。此外,学生也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班级、院系活动,成员间有很强的凝聚力。但是,由于网络、手机、电脑等的盛行,当代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淡化了宿舍成员间的关系;有甚者沉溺其中,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见,不断加强大学生宿舍各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业已成为各高校当下亟待处理完善之事。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主体性、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等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是学校的权力主体,而非简单的被教管对象,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学生)为本,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宿舍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一是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强化服务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健康、更便利、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宿舍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强化学生对宿舍文化的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是“从古到今、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而成的”,创造者“都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来创新文化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开拓创新。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改革、文化多元、信息充盈的时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因此,大学生宿舍管理及文化建设,要随着教育理念、文化环境、学生状况等的变化而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有效性,保持宿舍文化的活力。

(三)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并非仅是宿舍成员及管理人员的事,学校各级部门和全体师生都应参与到其建设活动中来。学校后勤、学工处、团委、保卫处等部门要发挥其指导作用,统一规划、专门管理;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团组织等要关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其教育作用,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宿舍成员自身要具有主人公意识,配合宿舍管理、关注并投身于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小则有关成员的生活琐事、日常状态;大则关系到人格发展、公共环境。全员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给予学生更多关注,以期最优地实现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基于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的品质

“大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一方面宿舍内部生活设施应及时修葺、更换、优化,提高学生居住的舒适程度。例如,增加宿舍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另一方面宿舍区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具有人性化和进行美化设计,其功能和结构须符合学生人数、性别比情况。例如,建设校园超市、餐饮区、运动场等。各高校应秉持“坚固、实用、安全、便捷、美观”的原则,多方争取,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的物力、财力支持,以保证宿舍在物质文化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提高集体生活的品质。

(二)完善宿舍管理机制,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建设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首先要改革学生住宿制度,在按院系、专业统一调度的大原则下,充分照顾学生的性格、习俗、信仰等特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宿舍和舍友,创造自由、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在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保障宿舍文化活动的健康与安全。最后要建立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宿舍管理的领导岗位”,加强培训,增强宿舍管理人员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及突发性事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延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培养出合格及优秀的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融入到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情况的具体了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也应明确宿舍舍长职责,培训其管理技巧,并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把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防患于未然;还应不断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宿舍管理的学生组织,让学生服务学生。此外,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及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宿舍矛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开展多样化的宿舍集体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首先,作为宿舍的主体,大学生应具备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意识,认识到宿舍环境及宿舍成员对自身生活、学习、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关心他人,大家团结一致,共创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其次,宿舍可以实行内部自治,即在遵守学校各项宿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宿舍成员通过共同协商,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宿舍内部规定,实现自我管理。再次,同宿舍舍友之间要经常谈天交流,举行宿舍活动,增进了解。大家都本着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心与人交往,势必大大减少舍友间的误会和摩擦。最后,宿舍成员应共同地积极参与舍际间的交流、联谊活动,以及班级、院系、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如“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艺术节”、“宿舍杯”球赛等。在扩大个人人际交往范围之时,这些活动更能很好地实现宿舍凝聚力、认同感的强化。

(五)加强宿舍网络文化建设,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第3篇

一、案件分析

事实上,以上案例中,罪犯和受害者均没有血海深仇,均是因为生活琐事。马加爵杀人是因为室友说话带刺,语出伤人,加之贫困家庭出身的他本敏感多疑,故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龙仕旭性格暴躁,加之常与室友郝进吵架打骂,最终爆发;南航杀人事件也是因为日常琐事。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微妙,几乎每个宿舍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人际矛盾和冲突,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最难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宿舍人际冲突普遍存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可能会演变成为以上极端案例。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引发的原因多种,总结有以下几点:

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内在心理原因。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人际关系的认识上,也具有片面性、狭隘性,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傲、嫉妒、嫉恨、狭隘、敏感、情绪不稳等,例如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是因为嫉妒,马加爵事件是因为敏感,南航学生杀人是因为争吵导致情绪失控等等;

2. 激烈的竞争让大学生在评奖评优评以及助学金的分配上产生矛盾,成为导火索。自私自利,不懂谦让,必成矛盾;

3.地域文化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因素。家庭和地域差异导致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差异,公共物品的使用、作息时间的安排、宿舍卫生、个人卫生等诸多方面容易造成摩擦,引起人际冲突。

三、如何建立和谐寝室,构建宿舍良好人际关系

(一)学校层面。

1.狠抓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包括德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除两课是必修课以外,高校特别应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团体心理辅导、开放式课程为主要授课方式,并按期进行宿舍心理排查,以观察、谈话、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等方式,发现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行为的苗头,个性心理上自信心、责任心、羞耻心的缺乏程度,冷漠自私、敌对的严重状态,使征兆预测从定性上升到定量。除此以外,辅导员老师应该就大学生宿舍人际进行专题讲座,例举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发同学们的辩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正视差异,并以正确的方式积极处理宿舍冲突。

2.关注三困生。

三困生,是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心理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三类学生除了需特殊关注外,最主要还是需要学校建立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三困生的困难问题,消除隐患。学习困难的同学易丧失信心,走向极端。高校应在每学期末对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下达学籍警示,密切关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训练。辅导员也可安排宿舍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其进行辅导,增进其舍友情谊。家庭困难的同学敏感,自卑心理强,同宿舍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羞耻感。如马加爵的家庭条件让他从小就变得敏感自卑,从而走向极端。学校除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以外,应该入手改变他们对于贫困的认知,使得其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环境,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对贫困学生的室友也应该加以引导,尽量避开让贫困同学尴尬的话题,以免刺激到他。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如果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或强迫症,应该时刻关注,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甚至休学调养。

3.营造和谐宿舍文化。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培养宿舍成员之间的心理互容,互助互爱精神。和谐宿舍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为宿舍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性格和人际关系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配合辅导员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 指导学生在学校的为人处事、控制情绪、修身养德等问题。

(三)个人层面。

改善人际关系,首先是改变自己,从反省自我开始,从具体行动起步。

1.与人为善,事事谦让,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为善、以诚待人是建立良好宿舍关系的前提。凡事不要争个你输我赢,一切以和为贵。尊重他人,善待身边每一个同学。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尊严。谦让不等于懦弱,懂得事事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别人的真诚友谊。

2.修身养性 ,控制情绪。冲动是魔鬼,大学生必须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比如发脾气之前默数10下(理智控制法);或者用听音乐的方式来转移注意(转移注意法);或者去运动来发泄不快(合理发泄法)等等。即使有矛盾,也要掌握说话的技巧,注意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第4篇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内展开的一切活动及其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赋予宿舍集体具有生命活力并反映其群体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之中并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1]

作为校园文化的微缩景观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笔者把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卫生状况为代表的表层宿舍文化、蕴含各种规章制度的中层宿舍文化和以政治信念等为内容的深层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2]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向性

宿舍文化的内容、方式及宿舍文化形成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每一个宿舍成员,引导着个体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置于学校的统一目标之下,在这其中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由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的公民。宿舍文化的目的指向正是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宿舍文化是宿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创建一种育人环境,使宿舍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养成和提升及健康文化生活环境形成的前沿阵地。

2.共融性

宿舍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差异。这些差异在同一环境中之所以仍然可以得到发展和延续,是由于宿舍文化具有共融性。宿舍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智力得到碰撞,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

“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3]一般来讲,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校园中的学习生活、各种人生观点见解等,都可以在宿舍中得到广泛的讨论。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向、国家政策的调整,都会在学生中激起层层波澜。这也表现了大学生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不应该通过硬性灌输、外力强制的方式来完成,而是应该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环境辐射来感染人的情绪、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心灵,从而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这种渗透性所孕育出的共融性,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

3.相对独立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向大学生生活区域延伸与扩展的一部分,既反映和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特有而明显的文化个性色彩。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内,由于学校、院系、班级等各层次的管理要求不同,各个院系的宿舍作为独立的单元集体也就具有了一定个性特色的单元文化。“文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氛围之所以和理工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文化氛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的不同,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不同。”[4]尤其是一个个学生宿舍,由于大学生群体内性别、爱好、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也会由此形成色彩斑斓的宿舍文化。所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往往各有特色,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特征。从宿舍文化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独特性越突出,个性就越鲜明,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

学生宿舍虽然是学校最小的单位,但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文化活动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强大学生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笔者根据多年学生工作的经历,对大学生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建设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和服务人员队伍

加强宿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这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宿舍的管理和使用,影响到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要选派优秀人员参与到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并加强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宿舍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业务上,要熟悉精通本职岗位业务,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在落实制度上,要从新生抓起,从老生着手,自始至终一点一滴地抓,使落实制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处理问题上要严格依照制度执行。同时,宿舍管理与建设应将学生干部推向基层管理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并推进宿舍大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公约规则不仅有利于维护大学生宿舍正常的秩序,而且可强化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还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当中。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文明、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不断调整思路,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量化考核,应着重从卫生与纪律两方面入手,量化评比,对系、年级、班级、宿舍直至学生个人的层层考核,日日有检查,月月有评比,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公布,从而充分调动各系、班级、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并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积极烘托氛围,加快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休息的地方,是同学们自由的聚居地。让文明、文化进宿舍,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宿舍建设工作的龙头,在宿舍成员中渗透新的知识和理念,加强同学们的生活内涵建设,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

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要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够保持下去。可在宿舍区张贴“走路走出节奏,着装着出品味,讲话讲出文明,做人做出高尚”等一批旨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促进学生宿舍良好舍风形成的警示标语,通过一目了然的勉励牌来督促同学们不断成长。可在每个宿舍建立“学习与分享:手香与书香文化分享园地”。为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可带头制作学习心得小纸板,让同学们记录自己读书看报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宿舍之间的定期学习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宿舍文化,提升宿舍软环境,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内涵与素质的双提高。

4.党建带团建,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新时期要求大学生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经得住风浪的考验,才能够面对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应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大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宿舍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施“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把宿舍打造成快乐成长、提升自身修养的温馨家园,可在男女宿舍区各开辟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学生党建活动室。并配备专用电话,由值班的学生党员为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配备党建书籍,使学生党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可以以党建活动室为工作中心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党支部会议、辅导员和值班学生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以宿舍为单位的团小组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此外,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进行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积极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星级宿舍(或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寝室美化设计大赛,举办“我爱我家”“我的寝室生活”等宿舍文化征文比赛。此外,还可以举办宿舍名片征集大赛,楼铭、楼标征集活动,宿舍楼联谊活动,寝室口号征集活动,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为推动和谐宿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连清.谈大学生的宿舍文化[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2).

[2]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3).

第5篇

大学生宿舍文化品德修养建设途径大学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在宿舍这块自由天地里,谈国事、议人生、话理想、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宿舍文化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妨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发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因势利导,限制、转化其消极影响?如何发挥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使宿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高校大学生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大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宿舍生活、学习,创造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即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内涵十分丰富。一般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分、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它存在于宿舍的各个角落,有好有坏,有积极有消极。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多姿多彩大学生活的显现,是大学生个性与青春的展示,是塑造大学生的思想、精神的“社会存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反映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校风建设的重要标志。

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影响

环境是人格的支柱。这是美国心理学家HerbertA・Oto的名言。任何人格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系统,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和精神氛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宿舍成员产生影响,使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因而宿舍文化对其思想、心理、行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1.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深远影响。当今快捷的大众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电话、电视、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和媒体进入大学生宿舍,各种文化现象与思潮不分地域和良莠地一股脑地涌入,让大学生眼花缭乱,不置可否。大学生在宿舍针砭时弊,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并对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展开辩论,这些辩论有利于开拓宿舍成员的政治视野,启迪思想,活跃思维。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明辨真伪,区分善恶,提高政治识别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容易受一些较偏激的思想影响,使自己在意识形态中步入误区,从而意志消沉,思想偏激,最终为自己定下错误的人生目标和奋斗途径。

宿舍文化也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宿舍环境的文明程度、格调高低,都对大学生身心产生无形的影响。大学生宿舍成员是个较高层次且目标比较一致的群体,彼此有共同的话题,能建立友谊,学会忍耐宽容,学会彼此尊重,从而使彼此间的道德、情操、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能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相反,不良的宿舍文化会干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麻将扑克、黄色影视等而无心学习,还拉拢其它舍友一起加入,谈论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发泄消极情绪,是整个宿舍歪风邪气上涨,低级趣味蔓延。处于这样的宿舍中,人的道德素质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2.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年龄相仿,阅历相似,知识相近,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互动。如果有一个融洽和谐的宿舍氛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塑造健康人格十分有效。相反,如果宿舍风气不好,宿舍成员不和睦,彼此间为点小事争执,不宽容不礼让,不尊重别人,这样往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无所归依的感觉,特别遇到压力时,心理更加紧张。同时还应注意到,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宿舍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小集体的“自然”保护圈,产生防备、排外的心理,缺乏与其他同学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同学间思想行为阻隔,关系淡漠,大学生孤独、忧郁、嫉妒等许多心理疾病也因此产生,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3.宿舍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因而,宿舍文化将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往往使大学生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消极病态的宿舍文化往往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表现出颓废和消沉的倾向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

宿舍文化影响宿舍的学习风气。在一个学习风气浓厚的宿舍,一个人的进步往往会激发其他宿舍成员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相反,一个学风不浓的宿舍,成天是打麻将扑克、上网聊天、谈情说爱,不思进取,虚度时日,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学习自然会落到别人的后面。

在宿舍这个大学生的“家”里,大学生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培养了大学生接纳别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同一个宿舍里的一个成员对书画、音乐、某种体育运动的爱好,往往会波及所有其他成员。宿舍成员之间的这种长久的文化互动,极易诱导同一宿舍行为模式的趋向。

宿舍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还表现在人际交往上。目前的大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龄人的交往少,到学校过起集体生活,由于脾气、性格、爱好千差万别,宿舍成员间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果一个宿舍风气正,宿舍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就会使宿舍人际关系融洽,彼此和睦相处,在增加友谊的同时,还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相反,如果宿舍成员之间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而互相闭锁、互相对立,就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和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创建和谐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宿舍这块阵地如果先进文化不去占领,那么落后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如何创建和谐宿舍文化,充分发挥宿舍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环境,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作为大学生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宿舍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在整齐舒适、明亮优雅的宿舍中生活,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焕发。相反,地面脏兮兮,四壁破旧不堪的宿舍环境会使大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兴趣消失,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要从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心灵的视角出发,搞好宿舍建设、园林绿化和楼道、厅、室的装饰,既要有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又要有幽雅别致的游乐景观,同时,还要有发人深思、激人奋进的中外学者或杰出人物的画像、雕塑、历史遗物或诗词警句,这样既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性情,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宿舍物质环境的绿化、美化,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对体现大学特定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特定的意义。

2.完善大学生宿舍的制度文化,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实现宿舍管理制度化,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完善规章制度,如学校严格规定宿舍熄灯时间和大门开关时间,保证作息规律正常化;制定宿舍达标管理办法,严抓宿舍卫生、内务管理,对大学生宿舍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评比,实行“达标”“星级”综合考核,奖勤罚懒,评差奖优,逐步培养起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二要用制度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对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并纳入到大学生的德育考核中。用制度来规范他们在宿舍中的行为,为大学生在宿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3.发挥管理的合力效应,抓好宿舍文化的导向工作

大学生新生入学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很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学生干部等的影响特别大。这些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大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质量。由于他们在学生中一般都有较高的威信和声望,所以他们的政治态度、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甚至习惯用语都很容易诱发其他大学生认同、模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导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办法、采取新措施。发挥助理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作用,施以积极地引导,要努力制止消极、病态文化的产生滋长,大力扶植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的发展,以良好的舍风促进班风、校风乃至社会风气的好转,从而实现宿舍文化的导向和辐射功能。比如,看到同学们浪费饭菜的现象比较严重时,就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现状从修身处世的角度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看到崇拜明星的现象,就应该不失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看到宿舍里俗文化泛滥,就应该引导或组织学生欣赏和学习高雅文化。如开展名著、名画、名曲、名影视的“四名”欣赏等。另外,学校各级组织在组织大学生开展活动时,应适当考虑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宿舍成员的集体观念。

4.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宿舍文化就有生机、有活力。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中,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正在逐渐地被尝试、被采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心、创造力和自主意识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在宿舍区成立大学生自律组织,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宿舍管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比如由大学生自己承担清洁、保卫、维修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并与党员发展、团员推优、奖学金评定及其他评优工作挂钩。这种做法既可以锻炼学生骨干的组织能力,又可以解决一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总之,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自强、自律、自信的精神风貌。

5.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

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凝聚力以及参与竞争的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校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积极探索,为学生创造开展文化活动的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以摆脱社会文化中庸俗内容的影响,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和营养,追求和创造同自己知识水平、文化层次相适应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内容,自觉建设具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层次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比如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报告会等,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成才欲,同时也可根据每个宿舍的长处、特色和兴趣举办球类、书画、乐器等各种比赛、展览等,这样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能加强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向高层次迈进;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握时代的脉搏,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自觉建设高层次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高等教育研究,1999.74-76.

[3]刘超捷.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4):43.

[4]张志徉,王晓玲.浅析宿舍文化.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4):64-66.

[5]宋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济宁师专学报,2005,(6):8-10.

[6]宋东亮.宿舍文化的功能及其构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14-15.

[7]曾志伟,王铁骊.寝室文化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山西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1):39.

[8]金代志,王晓明.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与育人作用.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2):87-88.

[9]刘伯贤.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3):5-6.

[10]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23):37-38.

[11]姚永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映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35-37.

[12]杨松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建构.理论月刊,2001.61.

[1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3.

第6篇

宿舍文化建设的软件重组———宿舍管理的模式重构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宿舍管理的模式一般可称为强权加保姆模式,其追求的目标是宿舍管理军事化。通常的做法是:学校设有后勤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在各宿舍楼派设专人对全楼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宿舍卫生、学生归宿、保卫安全等方面,各校都制订有专门的宿舍管理细则,细则内容一般都与学生的道德等级挂钩,校派宿舍管理员是细则的执行者,在宿舍管理方面,对学生的道德等级的评定享有生杀大权。虽然各校都规定宿舍公共卫生后勤负责,宿舍内卫生学生自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后勤服务管理人员也常常不定期地帮助学生打扫宿舍卫生。为评查宿舍卫生以及确保宿舍的防火安全等,宿舍管理人员有权进入宿舍巡视。这种管理模式虽有其高效、集中的合理方面,但管理矛盾是显而易见的:1.强化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学生对宿舍的心态使其对外来者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持有对管理行为正当性的质疑心理。2.形成管理纷争。基于对宿舍防火安全考虑,管理人员常常进入宿舍巡查违规电器,有时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将发现的违规电器直接带走,造成矛盾。部分高校对此问题还引发了大讨论。3.管理粗糙。宿舍管理人员是校派人员,其与学生之间矛盾对角的定位与其个人的精力有限性,难以保证管理高效,如管理人员不可能每天核查归宿学生。4.混淆管理范围。如学生归宿问题本是学生宿舍外的行为规范问题,但校方却将之纳入宿舍管理内容,宿舍管理人员更是不定期地进行宿舍夜查。5.扼制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应是个性思想的体现,而非整齐划一的管理成果。在强权高压的管理模式下,建设宿舍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管理模式———学生自治、校方服务相结合

1.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校方物管为辅的管理模式。通过每班、每宿舍的提名基础上,由学生选举成立宿舍自治委员会,每层宿舍楼设楼委一名,由学生自主管理宿舍。2.放权管理。将道德等级考证中关于宿舍管理部分的评分权力交宿舍自治委员会,由委员会制订相关细则,并具体考核实施。许多人会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会出现不服管理现象,管理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是学生民主产生的,权力来源是正当的;其次,管理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制订的,学生遵守过程中心理上不存在障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规则社会的理念;第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较多,与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比,更为通畅;第四、管理权威并不取决于管理者的身份,而是管理者的权力,只要放权给自治委员会,树立自治委员会的权威,管理必然有序。第五、学生自主管理,是用学生自己的视角确定管理内容,决定处罚力度,管理效果上有较好的互融性和认同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较为宽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促进文化的进步。3.学校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禁止性规定的管理。宿舍安全、学生归宿问题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但其根本上讲,它们并不是宿舍管理内容。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如学校可在校门口和宿舍门口设打卡器,校生进出校门和宿舍心须打卡,进而确定每位学生的进出校和宿舍的时间,解决学生归宿问题;在宿舍楼的电路上放设限容电器,限制电器的使用;校派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限制进入,加强宿舍防盗管理等。宿舍的管理权从校方向学生的转移,不仅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校、生对立,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展,为宿舍文化的建设辅垫基础。

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定位———弘扬个性文化建设

第7篇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8篇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辩论赛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论辩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论辩能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1]大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论辩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1.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有句谚语说,真理越辩越明。的确如此,人们通过辩论,可以分清正误是非,辨别事情的真伪,从而呼吁社会舆论去支持正确的主张或者行为,反对错误的言论或者行为,进而使人们牢固树立坚持真理的信念。现在大学生辩论赛选择的辩题越来越关注国家时事和热点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所学专业以外的领域,让他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关心国计民生,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内心胆怯

经常参加辩论赛能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有效地克服内心羞怯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胆怯,刚开始参加辩论时脸窘得通红,吐字不清,声音发颤,不过在参加了几次辩论赛之后,竟然可以沉着冷静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赛不是靠音量营造气势,遇到犀利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质问,而是讲究有理有据,平中见奇。在赛场上,辩手要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即使内心激动。所以,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促进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

辩论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不仅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还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需要具备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也就是说,通过辩论,大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首先,思辨能力方面。辩论需要根据辩场状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和质疑随机应答,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机敏。大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思维说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不甘退让、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辩论锻炼思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精辟的指出:“思维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越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能在辩论时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把握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克敌制胜。二是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个人演讲,往往只从问题的一两个侧面展开思考,而多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思想,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完整。三是锻炼思维的清晰性。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必须以准确无误、有条有理的语言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思维混乱,没有层次,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和不准确。四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的人,在辩论时才能胸有成竹,迅速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对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辩驳。[2]

其次,知识能力方面。辩论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较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这和平时写作业、做卷子用手写不一样。辩论还需要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就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这也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要掌握学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辩论能够集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为一,在辩论中我们你争我论,巧问妙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又严肃质疑,用智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势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4.增进大学生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辩论是通过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言语交锋,达到相互了解、谅解和信任,进而实现人际沟通的一种手段。通过交锋,彼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达到高层次的心理沟通。[3]另外,独木难成林,辩论比赛时要求四个人思想统一,配合默契,最忌讳四个人意见不和,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所以,赛手应具备与他人沟通,说服他人,以及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能力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1.推进学校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大学生论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助推当前他们的创造能力、主体意识和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靠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掌握理论,构建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没有什么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开拓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增添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提升凝聚力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加强了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整个校园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的、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群体,必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未来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大高校应该把辩论赛作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保留项目,让学生能以更高的素质、更佳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26.

[2] 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消费者社会化理论

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在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方面进行的消费,主要囊括教育、社交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对于正在汲取知识、储备能量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切实把握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现状,明晰他们的文化消费观念、掌握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对更好地引导其开展文化消费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消费者社会化理论中的家庭、同伴、大众媒体等外在变量因素对消费者进行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消费者自身性别、年级、价值观念等内在变量,笔者提出本文研究模型(图1)。

目前我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在于浅层化、消遣化、娱乐化,因此本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均围绕影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行为进行展开。

H1: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浅层化、娱乐化倾向明显

H2:男性大学生会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图1:本文研究模型

H3:高年级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4: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5:211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

H6a:与父母的沟通频率越高,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H6b:大学生在从事文化消费时受父母影响程度越高,他们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比例越高。

H7a:大学生接触媒体的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7b:大学生对媒体的认可程度与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H8:同伴的信息作用越明显,“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比例越高。

二、研究方案设计

此次研究在于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文化消费过程中是否呈现出浅层化、消遣化倾向,同时探索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采用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ELES 模型)进行研究。

关于家庭影响变量的设置,我们采用了Viswanathan,Childers&Moore等人使用的调查问卷,选取其中部分题目,每个题目均以李克特五分法为基础,但为了避免中国人中庸思想的作祟,选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设置了6项,分别赋值为1-6。

对同伴影响的调查,研究则借鉴了Bearden 等人(1989)设计的“同龄人影响”问卷,从信息作用方面选取部分题目,每个题目也均以六分法衡量。

关于媒体使用时间的测量,由于当代大学生主要接触网络等新媒体,甚少接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以在调查中仅调查每天使用网络时间,每天使用时间分为6级,即0-0.5个小时,0.5-1个小时,1-2个小时,2-3个小时,3-4.5个小时,4.5个小时以上,分别赋值1-6。

对媒体的接受程度,借鉴了刘晖(2008)在消费社会化研究中所使用的变量,并结合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对这些题项予以情景化,精选部分题目,以六分法来衡量。

在问卷设计完成后, 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一次预调查。随后,对此次预调查进行了初步的信度、效度及一致性的检验,剔除了Cronbach α值小于0.6的部分题项,并根据试调研的结果对问卷中最终题项的表达、题项排列顺序等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最终的问卷调查于2013 年9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选取了江苏省五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了调查问卷。此次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6份,回收率达95.6%。剔除因选项难以识别及审题问题造成的废卷,实际有效问卷876份,实际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6%。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表1是此次调查中的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情况。从这张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样本具有以下特征:(1)男女比例、年级比例均基本持平,便于验证相关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2)从高校类型及专业类型的比例分布来看,与此次调查中总体选取的高校实际情况基本相似。

表1:样本人口统计变量分布表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结构分析。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求得模型参数α、β,及各类消费项目的基本需求支出PiXi和总需求支出Ei(见表2)。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江苏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边际倾向为0.394。而在三大类文化消费项目的边际倾向中,娱乐消遣型消费最高(0.216),实用发展型消费最低(0.063);在八种具体分类中,文化耐用品消费(0.115)、旅游观光消费(0.092)、娱乐衍生品消费(0.053)等居于前列,都基本验证了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呈现浅层化、娱乐化的状态。

表2:江苏省大学生文化消费ELES模型参数估计值

当然,尽管培训班消费及实用类书报的基本需求支出指数以41.19元和10.18元排在各类文化消费的第一与第三位,但这两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却呈现出较低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当前“是否实用发展”虽然已成为大学生选择文化消费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学生对于实用发展型消费却更多地存在着“必需品”的不当观点,认为只要自身能达到一般水平就会心满意足,不会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去主动增多此类型文化消费的数量。换言之,假设H1成立。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的相关性检验。为更好地检验上文中提出的各项假设,此次研究将“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反映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情况。同时,对各项因素包含的变量取均值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经检验分析,性别变量在当前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H2不成立。

年级变量在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效果也不显著,H3也不成立。可能的原因在于受访对象大多出生于90~94年间,基本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很少受到年级不同造成的影响;同时,年级变量与其他影响变量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从而导致年级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的相关性变得不是十分显著。

另外,专业类型及高校类型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假设H4和H5成立。

(三)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分析发现,与父母沟通频率、受父母影响程度均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合访谈调查数据,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与父母进行适度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这样会使他们自身更为关注自己的未来与发展,从而会更多地选择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2)当代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为60后,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较为注重方法,所以,大学生更为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因此,假设H6a、H6b成立。

(四)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在0.05水平下进行双侧检

验,媒体接触时间变量的Pearson系数为-0.440,并呈显著水平。因此,该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假设H7a成立。但根据表4.7的数据,我们也发现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不存在显著负关系,假设H7b不成立,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结合与相关受访者的交谈,原因可总结如下:(1)目前,大学生一般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娱乐活动或休闲游戏,所以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其他文化消费的时间,尤其是从事课外培训、或阅读课外专业书籍的时间,从而导致他们在实用发展型消费上减少投入;(2)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就有错误,因此造成假设和实际检验出现偏差。

(五)媒体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经检验,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3),即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 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表3:同伴及环境因素变量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相关性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主要结论。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尽管会将“实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在实际消费时,浅层化、娱乐化的文化消费依然占据主流。尤其在生活费充裕的情形下,“90后”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娱乐休闲型的文化消费。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针对影响“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因素变得极为有意义。通过相关性检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经检验,性别、年级变量在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年龄分布过于集中在90至94年之间,样本间年级差异本身不是特别明显,或可能有其他强相关性变量。

专业类型、高校类型变量在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对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影响较为显著,为帮助大学生形成更为理性与务实的消费观念,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家庭因素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父母与子女适度的沟通会使大学生消费者感到被关注、被重视,并且现代的父母思想较为开明,在与子女沟通时极为注重方法,使得大学生在选择文化消费行为时更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一些指导意见。

媒体接触时间越长,越易占用大学生进行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时间。因此,媒体接触时间与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媒体认可程度变量与因变量间则不存在显著负关系,甚至与原有假设相反。这主要是因为,在提出这部分模型假设时,我们预想网络上投放的广告大多为浅层化、娱乐化的广告,而据部分调查者反映这一理论基础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错误,从而造成偏差。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观察模仿、从众心理不断发生,并对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同伴的信息效应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越倾向于接受所在群体提供的与文化消费相关的信息,其从事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高。

(二)对策与建议。目前,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很多“90后”大学生形成了享乐、攀比的文化消费观念,将追求享受、从事无聊庸俗的低层次文化消费作为自己主要的文化消费行为。据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而言,我们建议其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务实的消费习惯。同时,建议当今大学生能减少使用网络进行游戏、娱乐的时间,而是将这些时间更多地花在与身边同伴的交流活动中来。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大学生会得到足够多的信息。

父母在子女的消费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度的家庭交流与合理的引导方法,将会引导大学生选择更为务实有益的文化消费行为。我们建议父母要积极与自己的大学生子女进行交流,对他们在文化消费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答疑解难。

对于社会方面,我们建议媒体在广告中多进行一些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的宣传。尽管在本次研究中,没有直接证明媒体态度与“90后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们亦不能忽视目前各类广告还是以娱乐休闲型文化消费及文化耐用品消费的宣传为主。所以,媒体应注重广告的播放内容,肩负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永胜.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9-240.

[2] 朱伟.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7):115-118.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制度文化 宿舍文化建设 影响因素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学生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所谓宿舍文化,是以高校校园环境、校园精神为依托且为学生主导创建并集体享受多种文化形态的一种群体文化①。宿舍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宿舍文化的基础。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但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相对的分离性和独特性。就我国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总体现状而言,其与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校园文化相比明显滞后,与人们对它的要求相比,存在一些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旧有的高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以及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大致上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积极向上型,二是一般状态型,三是消极散漫型(见图1:大学生宿舍文化三种表现类型)。

三、大学生寝室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实际状况,明确具体问题,寻求相应对策,笔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119份,基本信息包括几下两点:(1)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其中性别为男性的大学生53人,女性的大学生为66人;(2)各年龄段中以大二(45.38%)、大三(31.09%)为主,以大一(7.56%)、大四(15.97%)为辅。

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可从两方面具体研究:影响因素、利弊分析。

(一)寝室文化建设影响因素。宿舍氛围不和谐,室友关系难处理。据数据统计,在119位受调者中63.03%的人认为寝室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如睡懒觉)是寝室文化建设中最大的阻碍因素,而多数人同样认为卫生纪律不过关、沉溺上网、使用违章电器仍会影响寝室良好文化氛围的建设(见图2:大学生宿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而相对学习氛围,调查结果显示,4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寝室的学习氛围较一般,花费于看书学习上的时间较少,55.46%的大学生表示平日较多的时间用于上网。

公寓集体活动的开展对寝室关系的建立有重大意义,但调查中发现50.42%的受调者表示只有部分寝室成员对公寓、班级等集体活动表现的积极,而不积极或没兴趣仍占据大部分人数(见图3:宿舍成员参与公寓、班级、学院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的积极程度)。而此不利条件进而成为促进室友关系的障碍,62.18%的受调者认为室友关系较为融洽,但依旧存在小部分大学生认为室友关系不太融洽。

寝室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消遣、看书娱乐成为寝室轻松娱乐的方式,但调查数据显示,77.31%的受调者在上网中度过,58.82%的受调者在聊天或串门中度过(见图4:宿舍成员的主要放松方式),而寝室聊天中校园八卦占大部分内容,学习时事等较之较少(见图5:宿舍聊天的主要内容)。

(二)寝室文化建设利弊分析。建设目标明晰,处理问题方式积极。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50.42%的受调者认为因做某事影响室友的休息时会立即停止。面对矛盾时,绝大多数受调者会选择相互沟通或借助机会道歉并和好。

数据显示,受调者认为寝室文化建设对增进感情、拓展知识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气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普遍认为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寝室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理念的形成,帮助个人满足自尊心、调节情绪、增进身心健康,更具有对个人模式标准化的作用(见图6:大学生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材的作用调查)。

四、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特征的影响。作为群体文化一部分的宿舍文化,其创建的文化形态为师生共享,而高校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及思想理念转变的重要过渡期,其所处的环境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而宿舍是多数高校生生活及接触最多的地方。宿舍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观因素的发展成为文化创建的决定性因素。

性别不同导致文化建设过程中个体表现的不同。相较于男生寝室,女生寝室明显比男生寝室爱学习,但一般男生寝室的和谐程度常常高于女生寝室;大一学生寝室成员因为刚认识,寝室成员之间会尽量克制自己,避免矛盾;大四阶段,就业和准备毕业论文是寝室成员最重要的事情,在寝室的时间变得很少,经常不能全部成员聚在一起,个体因此变得更珍惜最后一年的相聚时间,矛盾反而减少。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宿舍分配、基本设施配置、维修等都与宿舍管理工作直接或间接挂钩。一般来说,寝室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寝室的物质文化,如寝室管理规定,如每个寝室的水电费,还直接影响寝室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氛围,如作息时间等、每天卫生大检查。宿舍文化则是高校管理制度的细化与拓展,高校宿舍规范管理依托高校文化创建的管理制度,而高校文化创建制度则以宿舍文化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挖掘高校管理特色,创建优良校风学风,其一定程度上是高校多方决策的重要体现。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依托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中明确指出:“学生公寓式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文件的颁布为宿舍文化的创建提供良好客观发展条件。

一般来说,高校经济发展决定寝室文化的发展程度与状况,且关系日益密切。一方面,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升高,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为高校宿舍文化创建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使大学生思想观念改变许多,为寝室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在生活水平提高、追求精神文化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变化,更注重自我,竞争意识逐渐增强。高校生精神载体、思想理念的变化让自由民主意识更强烈,寝室文化中的竞争意识更明显。总的来说,高校经济高速发展成为推动宿舍文化健康创建的动力。

第11篇

摘要:在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等的重要决策下,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已然成了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解决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使其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交流平台,满足多样化的需要,成为了宿舍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了三个现实的案例,在空间的利用方法、室内氛围的渲染及空间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可能,为本选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宿舍设计;生长空间设计;模块化空间设计;收纳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S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势头的持续,高等教育迅猛的发展,国内大规模高校建设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浪潮,各种规模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但就目前大量的新建学生公寓实例分析,虽然其在客观上缓解了高校学生居住的需求,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居住面积分配不合理,室内家具布置不当,缺少公共空间,空间环境质量差。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标准低

受经济条件所限,用于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资金有限,建设用地不足,在这种总体形势下,我国学生宿舍的面积指标一直偏低,普通本科生的人均面积指标仅为6.5㎡/人,而国外发达国家学生公寓的住宿建筑面积则有24~25 ㎡/人,二者的差距是明显的。此种定额标准下设计的宿舍自然是十分拥挤,一般情况下每个寝食居住6~12 人,人均居室使用面积不到3 ㎡。

(二)环境质量差

由于宿舍面积小、人数多,使得宿舍中的环境质量较差,居室中的空气细菌浓度大超标;配套设施少,以致物品杂乱堆放,衣物随处晾晒;储物和收纳空间过于固定,存在着许多死角并未有效利用,导致公寓空间环境缺少秩序。杂乱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学生进行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三)缺乏人性化设计

在以往的学生宿舍设计中,极少考虑私密空间的营造,对公共交流空间也缺乏人性化。传统的大学生公寓在收纳设计这一点上存在着很多不足,公寓内部家具的布置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

二高校大学生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发展方向

正是由于当下国内高校大学生宿舍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也为该课题创新性概念的提出找到了切入点。因此科学合理的空间划分、创造更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舒适的空间尺度及合理功能分区成为了我们如何解决好高校宿舍设计的核心问题,下面从空间的利用方法、室内氛围的渲染及空间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宿舍创新性设计的可能。

(一)内部空间的处理方法

1.“生长空间”设计

一般来说一个高校大学生从第一天入校到大学毕业离开学校需要在一个宿舍空间里生活四个春秋。从第一天入住时带的物品和一年后或两年后所增加的物品数量和类型截然不同,就如同植树一般,每个苗木的坑位的位置都是计算好的,每棵幼苗之间的距离要适合它们长久生长,为它们以后枝叶和根系的生长预留生长空间,这个理念也应该应用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设计中,同时也适用于高校学生公寓设计中,为高校公寓收纳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因此对于大学生收纳设计不再仅仅限于如何增加或如何在更小的空间有更多的收纳的问题上,而要考虑随着时间的变化,根据时间的推移和使用者对空间的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从而使设计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公寓的模块化设计

空间的可变性,又可以称之为空间的模块化设计。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宿舍内部的家具以及陈设品的模块化设计。传统的宿舍家具形式单一,呆板陈旧,不便移动,导致了室内格局的简单和僵化。模块化的理念是源于将公寓式家具以合乎人体工程学的模数设计出来,各个家具单体可以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供一人使用,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将家具单元重新拆分再进行自由组合,可以达到灵活分割空间,强化功能分区,简洁整体的同时又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潜在的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块化设计理念的出现既能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又能满足人性化时间及空间上的不断变化。

3. 收纳空间设计

高校学生公寓由于空间面积小,人均面积少,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必须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的多种功能,所以导致每个功能空间的集约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收纳空间,收纳空间是一个实实在在承载物品的空间,我们只能不断地探索收纳空间设计的可能性,最后达到空间的充分利用,合理利用,科学利用。

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收纳空间的同时,还应主动去考虑它与整体空间的关系,太多的空间序列也会使公寓的整体氛围杂乱不堪,因此在做这方面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完成后整体的视觉感受,尽量的将收纳空间隐形处理,充分利用室内现有的空间结构,局部高差,头顶空间,以及一些不常触及的空间死角,按照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然后理性的安排布局,进而将其隐藏在家具和室内构造之中,达到空间整体,色彩统一,简洁有致的装饰效果,使整体氛围更加的明亮舒适。

三 总结

现阶段国内的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当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走进大学校园,在这里经历青春,感悟成长。因此良好的公寓环境不仅是大学生在校的避风港,还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随着时展,传统的大学生公寓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带有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公寓越来越多的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在此,通过本选题的调研、分析与实践,对于如何增强大学生公寓的创新性设计做如下总结:

1.丰富空间格局:改变传统大学生公寓僵化的布局,灵活处理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可变性,重视私密空间与共享空间的分隔,创造出整体且富于变化的空间格局。

2.灵巧而高效的收纳设计:创新性大学生公寓的收纳设计应更加灵活而高效,灵活性在于它具有更多的组合形式,高效性在于按照物品不同的使用频率,合理的进行收纳,便于物品存放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3.注重材质的温馨美感和环保性:由于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平台和载体,它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公寓内部的色彩,材质,灯光,陈设等都应散发出一种温馨的美感,给予学生舒适和安全感。

创新性大学生公寓设计在当下中国建设性事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下,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它决定了大学生生活的空间层次,心理感受和交往需求,影响着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因此良好的公寓环境有助于使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

四 参考文献

[1] 王斌.当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与研究. [D] 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 谢小萍.高校学生宿舍优化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学院,2004.

[3] 魏薇.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4] 杨昌鸣 朱秩蕾 高校学生宿舍内部空间设计探讨. [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3.

第12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宿舍人际关系;大学生

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宿舍成员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1]。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基本的环节,也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1]。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团体内的个体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生活适应的助人自助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具有明显改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效果,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干预研究提供借鉴。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放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9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65,有效回收率为96.1%。从有效问卷中选取宿舍人际关系得分较低的学生24名,随机对半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方法

1.2.1干预研究设计

实验组除了参加日常的学习和活动外,每周参加1次宿舍人际关系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团体心理辅导共4个单元,每个单元90min左右。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为自编,制定时依据了团体辅导的基本理念,分为创始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4个阶段。(具体方案见表1)

单元名称单元目标活动内容你我有缘促进成员熟悉,构建和谐的团体氛围;建立团体规范。轻柔体操;连环自我介绍;我记住了TA;团体契约

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促进成员采取行动改善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大风吹;你像哪种动物

通往心灵的桥――沟通学习沟通技巧;团体成员共同分享,达成共识,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改善人际关系。喜怒哀乐;两歧图;学会倾听;积极反馈家庭作业

打开心结,拥抱阳光认识到宿舍矛盾的正常性;探讨应对冲突的办法;学会主动沟通,自我反省,主动道歉。心有千千结;最难忘的一次心结;道歉信;结束团辅

1.2.2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共28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亲融性、深度沟通、人际冲突、积极应对、重要性认知,本量表采用五点记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重测信度系数为0.803。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

2结果

2.1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宿舍人际关系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二者的宿舍人际关系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被试基本同质。

2.2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宿舍人际关系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宿舍人际关系得分存在差异,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P

2.3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各自的差异比较

由表4可知,干预前、后,实验组的宿舍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人际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团体动力学的规律,设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首先,创始阶段,建立团辅小组,创造轻松、信任的团体氛围,促进成员相互认识、熟悉,构建团体规范。建立过渡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加深成员的自我认识,审视自己的宿舍交往的行为与态度,认识到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工作阶段,使成员了解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同探讨沟通技巧,改善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结束阶段,围绕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使成员认识到宿舍矛盾的正常性,带领成员探讨应对冲突的办法,促进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

本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组内和组间的前测、后测的比较,结果显示,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干预是有效的。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宿舍人际关系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期间,实验组除了参加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以外,每周参加1次宿舍人际关系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通过为期四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得分;且实验组大学生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得分。同时,对照组,干预前后宿舍人际关系的得分无显著变化。因此,可得出本次团体辅导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马丽萍.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山西大学.2007

第13篇

关键词: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ThinkPHP; SQL Serve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专业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内容涉及众多领域,向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且人性化的服务。

全国范围招生是各所高校的共同特点,因此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速度快、易使用、安全性高、可用性高、效率高的优点,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进行计算机系统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使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加强管理保证学生安全。

本系统的设计同时面向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学生使用,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人性化、信息保密性强。学生登录后可以查看个人的相关信息,上报宿舍设备故障;管理人员登录后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查看、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做好外来人员的来访记录,查看值班信息和学生的报修信息。

本系统选用ThinkPHP作为开发工具,是因为该产品能够支持Windows、Unix和Linux等多种系统平台,包含了基本框架、兼容处理、基类库、数据库访问层的模板引擎、缓存机制、插件机制、作用认证、表格处理和其他通用组件,容易实现交叉版本、跨平台、跨数据库的系统迁移,并且简单易用、开发效率高。

数据库选用可信任、高效、智能的SQL Server(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优点包括了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支持多种平台使用等。

ThinkPHP和SQL Server的结合,可以使本系统获得更安全、更可靠的学生信息和宿舍信息的存储,提高宿舍管理工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1 系统分析

从系统开发目标的角度,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学生信息、故障报修信息、外来人员来访信息和宿舍值班信息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

从用户身份的角度,包括两类用户,管理员和学生。根据应用需求,管理员分为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两类。系统管理员管理能够管理宿舍管理员的信息和学生的信息,包括对宿舍管理员和学生的信息进行编辑,包括查看、添加、删除和修改等相关操作以及安排宿舍管理员的值班信息等。宿舍管理员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的查看、外来人员来访信息的编辑、宿舍故障报修信息的处理等。学生可以查看、编辑个人的基本信息,上报宿舍内相关设备的故障情况。

从数据的角度,本系统主要管理以下几类信息:宿舍管理员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外来人员来访信息、值班信息和故障报修信息等。

宿舍管理员信息主要包括:用户名、密码、姓名、电话、照片、邮箱等。学生信息主要包括:用户名、密码、姓名、性别、部门、班级、宿舍楼号、宿舍号、床号、住宿状态、电话、照片等。值班信息主要包括:值班者用户名、值班楼层、值班日期等。外来人员来访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被访者、进宿舍时间、出宿舍时间、值班者用户名等。故障报修信息主要包括:报修者用户名、报修内容、报修时间、处理时间等。

从系统可行性的角度,无论是经济可行性还是技术可行性,都不存在问题。一般情况下,高校内部的校园网络已经建立,可以直接使用学校已有的服务器,结合免费软件的使用,使得开发的成本较小。ThinkPHP和SQL Server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高的技术可行性。另外,本系统选用普通用户比较熟悉的Windows平台和B/S模式,宿舍管理员和学生使用一般的浏览器软件就可以完成各类操作,使用方便。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结构

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分析,本系统的机构需要由管理员模块和学生模块构成。

学生模块包括个人中心和故障报修两个部分。个人中心提供学生个人信息的查看与编辑、登录密码的修改功能。

管理员模块包括宿舍管理员管理、业务管理、个人中心等模块。宿舍管理员管理模块仅限系统管理员使用,包括宿舍管理员信息、角色列表和节点列表三个部分。业务管理模块包括宿舍管理员值班信息、学生管理、报修管理、外来人员登记等部分。个人中心包括管理员个人信息的查看与编辑、登录密码的修改功能。

2.2 数据库设计

基于学生宿舍管理所涉及的宿舍管理员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外来人员来访信息、值班信息和故障报修信息,本系统使用了六张数据表。

1)用户表,由字段id、username、name和userpass构成。

2)学生详情表,由字段id、name、stu_id、college、class、building、dorm、bed、sex、Email、tel、photo和status构成。

3)管理员详情表,由字段id、name、telephone和photo构成。

4)宿舍值班表,由字段id、username、name、userpass、building和oncall组成。系统管理员可以安排宿舍管理员值班信息,添加一个信息就保存在值班表中。

5)宿舍报修表,由字段id、rname、rbuilding、rdorm、rq、reqtime、protime和status构成。

6)外来人员登记表,由字段id、name、vis_host、intime、outtime和vis_watch构成。

3 系统实现

为简化系统结构,管理员和学生使用同一个登录界面,系统根据用户名自动判断用户类别,并进入相应的管理员界面或学生界面。所有页面采用相同的结构,左侧为导航列表,右侧为具体册操作界面,如学生列表,故障报修列表等。

3.1 管理员模块

在宿舍管理员管理页面,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信息修改,为用户分配学生或宿舍管理员的角色,用户登录密码的重置和数据的导入/导出。在宿舍管理员值班信息页面,系统管理员为宿舍管理员分配值班日期,值班楼层信息,而宿舍管理员只能查看信息,不得更改信息。在学生列表页面,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可以查看学生的信息。在报修查询页面,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可以查看报修信息列表,也可以按楼层搜索报修信息。在外来人员登记页面,宿舍管理员进行外来人员的来访登记记录的填写与编辑。在个人信息页面,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都可以查看和修改姓名等各项具体信息。在修改密码页面,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都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3.2 学生模块

在个人信息页面,学生可以查看和修改姓名等各项具体信息。在修改密码页面,系统管理员和宿舍管理员都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在报修页面,学生可查看自己的报修情况,如若报修内容有错误可以进行修改或删除。

4 总结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智能管理已成为学生宿舍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既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错误率,延长存储时间。因此,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必将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张剑平.学校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2]夏磊. ThinkPHP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3]李宏飞.新时代互联网应用与发展的分析[EB].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8.

[4]周敏.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10.

[5]罗艺荣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学士论文, 2013.

[6]顾丽君基于C+ +Builder6的中草药销售管理系统[EB].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7.

[7]金亚大王. ThinkPHP与Codelgniter开发框架的粗略简单不细致比较[EB]. CSDN博客, 2017.

第14篇

关键词:体院大学生;横向;纵向;宿舍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35- 02

一、引言

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宿舍文化。每个学生都以宿舍为基点,因而学生宿舍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场所,还是融学习娱乐、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一体的场所。作为一个有着专业特色和独立个性的特殊群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很多方面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新乡市四所高校(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平原大学,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本科院校的一至四年级分为四组,专科院校的一至三年级分为三组,再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年级按男女生比例抽取60名学生(男生40人,女生20人,年龄17-24岁),发放调查问卷的比例按专业总人数比例。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的学术论文、书籍10余篇。

访问调查法:访问被调查高校在体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后勤管理集团等方面有影响力的专家和老师,并走访了被调查高校的部分男女生宿舍。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27份,回收率98.45%,其中,有效问卷786份,有效率90.34%,采用专家、老师咨询评价法,让从事体育教育和心理教学的五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内容和结构的有效度检验,检验结果为86.7%和84.9%。

数理统计法:用SPSS 1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横向研究和分析

(1)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的男女生整体关系分别是:

十分融洽35%、23%,比较融洽42%、40%,一般15%、20%,关系紧张8%、17%。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宿舍生活的整体关系总体都比较融洽。这得于自身的性格,和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机会较多。

(2)舍友在课余时间忙的内容

男女生分别是:努力学习15%、23%、兼职12%、8%、参加课外活动13%、14%、上网恋爱38%、22%、其他22%、33%。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比较丰富,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宿舍生活中上网、恋爱占用的时间比重比学习多,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3)对宿舍生活不满意的内容男女生分别是:

宿舍卫生环境16%、7%、学习和休息氛围23%、18%、舍友的生活习惯10%、16%、后勤的服务管理20%、22%、其它31、37%。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舍友的软性条件大都能接受,但对宿舍学习、休息的氛围,后勤的服务管理不满意占的比重较大。这是缘于自身的性格和专业,而后勤的管理制度是针对全校大学生的,只有普遍性。

3.1.5希望重新组合宿舍的几率和组合方式

本科和专科回答希望、不希望、无所谓分别是:42%、19%、39%,38%、42%、20%。组合方式方面本专科分别:生活习惯15%、18%、性格爱好21%、25%、家庭背景12%、15%、人生目标38%、34%、其他14%、8%。可知: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重新组合宿舍的心态,无论本科还是专科中持不希望或无所谓的都远远大于希望重新组合的。如果重新组合宿舍,按人生目标组合方式占很高的位置,说明体育专业学生潜意识对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还存在着向往。同时调查显示,18%的学生希望8人一个宿舍,42%的学生希望6人,28%的学生希望4人,12%的人是无所谓。

(二) 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纵向研究和分析

(1)体育专业男、女生宿舍的氛围无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

(2)不同家庭出身和来源地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和对宿舍的适应状况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3)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内有无班干部之间的比较

调查显示:有班干部宿舍的整体关系,学习氛围,休息环境,人生目标等较无班干部的宿舍都存在着很大提高。

(4) 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之间的比较

新乡市的四所高校共有五个专业,总体上大致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公体的融合体,一类是运动人体科学。具体差异:对宿舍生活的整体关系第一类84%的学生回答十分或比较融洽,第二类58%的学生回答十分或比较满意;对课余时间的内容第一类24%的学生用在学习上,37%的时间用在上网、恋爱上,第二类61%的学生用在学习上,15%的时间用在上网、恋爱上;对于宿舍卧谈主题,第一类主要为就业工作和体育娱乐,第二类主要为就业工作和学习成绩,但是第二类谈论就业工作的相对比第一类大。

分析其原因: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际上是体育学院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他们和非体育专业的所走的成长路程是相似的,平时比较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的机会不多,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不是很强,同时性格特点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二,就业前景的不容乐观,让他们就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时时感觉到压力的存在,所以在调查中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宿舍回答毕业后目的是考验的占89%。相反,第一类学生就业前景相对好些,性格上直爽开朗的特点,长期参加的体育活动对其心态的塑造等使他们在经营宿舍整体关系上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上有了一定优势,但是其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专业男、女生宿舍的氛围无性别差异;不同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对宿舍的适应状况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大学四(三)年里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的适应状况存在年级差异,所以心理、就业指导中心尽可能给予指导,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整体关系比较融洽,这与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是分不开的,所以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应鼓励其参加体育活动;宿舍的组合方式等方面后勤宿管中心应适当考虑。

学习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最大的弱项,这方面应给以关注,特别是男生宿舍;就业压力是摆在体育学院大学生面前的难题,所以在体院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是必要的工作;情绪与宿舍生活环境及物品设置密切相关,这需要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保障,以培养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宿舍成员组合中应尽可能做到每个宿舍都有班干部。

参考文献:

[1]颜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7,(3):19-20.

[2]漆昌柱,徐培,杨跃青.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vol.38 No.2

第15篇

【关键词】 大学校园 TD-SCDMA WLAN 校园分布系统

大学校园人员密度大、手机普及率高,一直是移动通信运营商通信保障的重点区域。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以及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大学校园有大量无线上网的潜在需求,大学校园无线上网将成为运营商的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将从大学校园不同区域的不同通信需求分析着手,讨论大学校园无线上网的建设方案。

一、大学校园不同区域的潜在无线上网需求

大学校园中不同区域因其功能不同,对无线上网的需求也不同,下面按照不同的场景对无线上网的需求从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两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1.1 学生宿舍无线上网潜在需求

学生宿舍中人员密集,主要用户群是学生,通过对目前使用固定宽带的学生用户进行行为分析,在学生宿舍中可能发生的上网业务大多是网页浏览、文件下载、在线游戏、即时通信等业务,用户对于带宽需求量大,终端类型以电脑为主。

对于学生宿舍中已有固定宽带的场景,学生用户可能由于空间限制、固定宽带资源(如网线接口数少、用户量大导致带宽下降等)限制、追求新潮等因素选择无线上网,由于固定宽带对用户的的分流作用,该场景中潜在用户比例不高,此时无线网络支持的单用户带宽应超过固定宽带或与固定宽带接近才有可能吸引用户并保证用户长期使用无线上网业务。

对于学生宿舍中尚无固定宽带的场景,由于没有固定宽带对用户的分流作用,该场景中潜在用户比例为100%。

1.2 教学楼无线上网潜在需求

本文按照功能的不同,把教学楼分为三个区域:教学区、实验室、会议室。

1.3 图书馆无线上网潜在需求

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中使用笔记本电脑已成为一种时尚,在阅览室中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作笔记,有的学生因为阅览室安静而在阅览室中写报告、写论文,此时如果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直接查阅网上的资料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大便利,由此可见,图书馆的阅览室区域有较大的电脑上网潜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图书馆中藏书室、借书室等区域无线上网需求非常小,可以不予考虑。

1.4 校园内其它区域上网潜在需求

由于场地限制除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外,其它区域通信的主要需求是话音业务,对无线上网的需求不大,特别是使用电脑上网的可能性趋近于零,手机上网也是偶发性的。

1.5 各区域无线上网需求排序

1.5.1 按业务量排序

按各区域业务量由大到小排序: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学楼>其它区域。

1.5.2 按业务带动作用排序

按各区域业务带动作用强弱排序:学生宿舍(无固定宽带)>>图书馆>教学楼(会议室)>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有固定宽带)>其它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各场景中的潜在用户一旦成为真实用户(如购买了TD上网卡、TD手机、TD上网本等)将在校园内各区域中产生无线上网流量。

二、无线上网的制式选择

目前有多种制式的无线通信系统都可以提供无线上网业务,对中国移动而言2G制式中的EDGE、3G制式中的TD-SCDMA以及WLAN均是可选用的无线上网制式,按容量由小到大排序:EDGE

从支持的业务类型上看:手机上网这种低速数据业务适合用EDGE、TD-SCDMA制式承载;电脑(主要是笔记本电脑)上网适合用TD-SCDMA、WLAN制式承载。

三、建设思路

通过上一章的分析,整个校园内适合采用在校园内不同区域使用EDGE、TD-SCDMA、WLAN三种制式的不同组合的方式分步进行组网。

具体建设思路为:整个校园内全面开通EDGE、TD-SCDMA,在容量上重点保证学生宿舍、教学楼的实验室、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等重点区域,随着无线上网业务的发展在这些重点区域开通WLAN。

四、覆盖方式

由于EDGE、TD-SCDMA、WLAN三种制式的频段及自身技术特点各有不同,本章将分别分析以上三种制式在校园各区域的覆盖方式。

4.1 EDGE、TD-SCDMA的覆盖方式

整个校园范围内的EDGE、TD-SCDMA信号广度覆盖应以宏蜂窝的形式实现,对于学生宿舍等重点区域需要灵活的选用宏蜂窝覆盖、室内分布、室外分布三种覆盖方式,或是这三种方式相结合以满足覆盖与容量的需求。本章后续部分主要讨论学生宿舍等重点区域覆盖方式。

4.1.1 宏蜂窝覆盖

为保证覆盖和容量,用于覆盖学生宿舍楼等重点区域的EDGE、TD-SCDMA基站,天线主瓣方向覆盖三座楼宇,天线挂高至少高出周围建筑物5米,也可采取光纤拉远的方式进行校园宿舍楼的覆盖,拉远站的BBU可集中放置。

该方式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大,共址站建设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协调难度相对较小;缺点是容量小,天线所在的楼宇覆盖效果不好,容易形成“灯下黑”。

出于快速建站、在业务发展初期抢占市场以及需求不明朗的时期保护投资等考虑可选用EDGE、TD-SCDMA宏蜂窝覆盖重点区域。

4.1.2 室内分布

EDGE、TD-SCDMA室内分布通过RRU拉远方式实现,考虑将BBU安装在附近的宏基站,RRU通过光纤拉远接入到学生宿舍楼等重点区域,每层通过RRU带多天线的方式实现室内的TD-SCDMA信号覆盖,同时可利用建筑物墙壁对信号的隔离作用,实现空分复用提高数据业务流量总吞吐能力。室内分布采用“小功率、多天线”的技术,室内信号对室外影响小;室内分布与宏基站采用不同的频点,室外信号对室内影响小。对于GSM信号盲区以及WLAN需要馈入室内的情况,可通过建设三网合一的分布系统实现三个系统的室内覆盖。

该方式的优点是容量大,干扰小,能够实现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缺点是协调难度较大。

该方式优势明显,是覆盖重点区域的最佳方式。

4.2 WLAN覆盖

随着无线上网业务的发展,需要适时的对重点区域引入WLAN覆盖,从工程建设的角度考虑,WLAN系统可与TD-SCDMA系统同时建设,以降低工程协调难度。

WLAN系统属于局域网的范畴,目前可用的组网方式为:室内单布AP、馈入室内分布、室外单布AP以及室外MASH四种方式。以上四种组网方式较成熟,本文不再描述具体实现方式,仅对四种方式的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五、总结

本论文分析了大学校园不同区域的潜在无线上网需求,将学生宿舍、图书馆的阅览室以及教学楼的会议室、实验室等区域确定为无线上网业务的重点区域,在整个校园区域内通过宏基站实现EDGE+TD-SCDMA系统的广覆盖的前提下,针对重点区域讨论了GSM、TD-SCDMA、WLAN三个系统各自的覆盖方式,并分析了各种覆盖方式的适用场合。希望本文能对今后大学校园无线上网的建设提供一点思路。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