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型工业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业化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及其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整个社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按照国际惯例,工业化进程一般是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衡量。
1.1人均GDP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划分标准,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060-2120美元,中期为2120-4230美元,后期为4230-7940美元按。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075.16亿元,首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人均GDP为25424元。按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90:1换算,福建省人均GDP为3685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
1.2产业结构
按照西蒙o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阶段对比,工业化初期一次产业比重高于20%;到工业化中期,一次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且二次产业比重高于三次产业比重;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一次产业比重降到10%,二次产业上升到最高水平后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而三次产业比重处于上升阶段。
2007年,福建省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7%,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1.3就业结构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将由一次产业转向二次产业,再由二次产业转向三次产业。据配第-克拉克的劳动力产业分布表条件可以判定,福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1978年75.1:13.4:11.5转变为2007年32.7:35.1:32.23,这反映了福建省工业化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1.4城乡结构
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至2007年,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48.7%。这说明福建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与国际水平比较还处于较低水平。
2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现状分析
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共有100个中国名牌产品、66个中国驰名商标,267个国家免检产品,1026个福建名牌产品,1148个福建著名商标,18家企业获得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有23个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及出口名牌的数量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并因此跻身名牌大省行列。
在我省历年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中,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旅游鞋、水暖器材、食品等都拥有“中国名牌”。产业集中度高并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主要有三类:旅游鞋产品占全国同类中国名牌产品的80%;纺织服装产品约占全国同类中国名牌产品的10%;水暖器材的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5%,经销量占近60%。
2.2福建省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争创中国名牌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位次在全国也居前列,但与广东、浙江等长三角、珠三角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的名牌产品在数量、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2.1名牌企业整体规模较小
我省获中国名牌产品数虽处于全国第五位,但与第四位的江苏省比相差1倍多,并有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而与第六位的上海没有拉开距离。同时,名牌企业的整体规模也较小。2007年,全省41个中国名牌产品,2006年总销售额为556亿元,每项平均年市场销售额为13.56亿元。2007年的中国世界名牌评选,我省企业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能够达到年市场销售额达100亿元、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的申报条件要求。
2.2.2劳动密集型的名牌产品居多
我省的中国名牌产品有三分之二以上为鞋服、伞、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容易受到市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2.2.3品牌运营能力不强
部分名牌企业还停留在争“名牌产品”称号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进行品牌运营和产品技术创新。
2.2.4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我省名牌产品群体的情况看,全省东西两翼区域的差距拉大,泉州、厦门、福州、莆田成为我省中国名牌的主要集中地,4个设区市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占全省的88%,泉州市占到全省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46%,其他地区则较为分散。
3实施名牌战略对福建省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度分析
3.1实施名牌战略对培育产业集群的作用
福建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企业,带动了产业聚集,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质量。
3.1.1引导培育了以福建重点产业集群为主力的名牌企业
厦华、福耀、龙工、七匹狼、安踏、达利园等一批著名品牌名扬全国,在名牌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出现了诸如“纺织城”、“鞋都”、“水暖城”、“瓷都”等极具产业特点的区域品牌。
3.1.2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名牌产品带动效应的发挥,推进名牌企业增加投入、资产重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了福建经济发展。
3.2培育产业集群对促进福建工业化进程的作用
3.2.1有力推动各县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在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后,以产业集群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截止2005年底,福建省已初步形成大小产业集群60个,其中产值超百亿的14个,比上年增加3个。同年,32个重点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2.6%,比上年增长19.7%;完成出货值126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48.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5个百分点。目前福建省已形成了石材、石雕,鞋业、服装,电子、汽车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且初具规模,已成为福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提高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节约制造成本。以晋江为例,晋江有制鞋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年产鞋7亿多双,其中运动休闲鞋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20%以上。在晋江,皮革、炬胶、吹塑、EVA、电脑制绣、织标等各种与鞋有关的产业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3.2.3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共享道路交通、电力设施、专业市场、信息、人才等资源,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集群企业竞争优势。
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力,全社会参与,打造“品牌福建”形象。
4.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首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一要切实增强名牌意识,二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三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其次,坚持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继续推进名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做好名牌产品的创建工作;要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扶持和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第三,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要扩大名牌宣传,二要加大名牌保护力度,三要建立和完善名牌战略社会化服务体系。第四,实施品牌战略要重点突出。一是要突出具有经济“优势”的行业和产品,二是要突出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如陶瓷、工艺品、竹木制品等特色产品的企业。三是要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
4.2围绕发展产业集群,加大名牌培育力度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做好名牌发展战略规划和名牌培育工作。推动优势产业集聚,着力塑造石雕石制品、纺织服装鞋业、工艺美术品、休闲食品、建筑陶瓷、水暖器材、电机电器等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品牌,在这些优势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中培育一批中国名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4.3强化名牌产品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对获“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管理。首先,督促企业持续加强质量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名牌企业持续苦练内功,强化质量管理;其次,加强质量跟踪。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加强对名牌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督促名牌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第三,实施年度回访制度。
4.4成立品牌竞争力研究机构,推进“品牌福建”建设
为推动福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帮助福建企业更好地建立自主品牌,我们建议成立“福建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可充分发挥福建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立法执法机关、舆论机关、咨询机构等多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为品牌精英提供一个研究性的交流平台和引入合作机制,并针对福建市场进行专业、独立及客观的品牌价值研究和评估。
摘要:分析了福建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探讨了实施名牌战略对推进福建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作用。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围绕发展产业集群,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强化名牌产品管理。
关键词:名牌战略;产业集群;福建新型工业化
实施名牌战略,是加快产业集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进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做好福建省品牌工作,实施品牌战略,是凸显福建在全国区域生产力布局中的区位特点和优势,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加快福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摘要】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
【本页关键词】学术期刊征稿职称论文投稿职称
【正文】
一、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原则藕合互联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因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从不同工业型态比较看:传统工业经济的特征是征服自然,指导理论是社会财富论;目标体系是高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竞争;经济要素是劳力、土地、资本;资源状况是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循环经济原则下的工业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要素是劳力、资源、资本、环境、科技智力资本;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新型工业化包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五个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而,新型工业化是全面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以信息化带动的、依靠科技创新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是一致的。二、按照循环经济原则,构建恩施州生态工业体系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重点包括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中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1.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生态工业化建设,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应确立四大目标体系: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水能、风能和硒铁磷等矿产资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既是产业开发,更是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为目标。从产业结构分析,“十五”期末,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4.1:24.9:31调整为41:23.5:35.5,但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组成中相对偏低,并且二产内部本身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目标分别为3%、11.5%、9.5%。从城乡结构看,200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1.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43%和全省47.3%,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从劳动力就业状况在三次产业中的构成讲,在二产中所占比重相对偏低,按照成熟工业化阶段的要求必须占到15%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2005年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州总产值的比重为70%以上;其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85%以上。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提高人均GDP;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强化科技教育为目标。尽可能利用高科技,是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要加大科教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圆满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理使用现有科技专业人才,合理引进紧缺人才,科学配置各类人才,从而使人才结构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态需要;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实施科技强州和人才强州战略。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成“生态恩施”。2.重点构建“特色资源开发型”工业体系。为实现生态工业目标,要选择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结合州域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__【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以信誉求生存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内容提要】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实现信息化,办出特色。
【摘要题】高等职教
【英文摘要】Wemustdriveourindustrializationwithinformationofindustrializationandpromoteinformationwithindustrializationifwelltakeapathof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bri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notonlymanyopportunities,butalsobringitwithgreatchallenges.Inordertofitthedemandsof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ustgoaheadwiththetime,reformaudacitily,takethepathofcombiningteachingandstudyingwithindustry,realizeinformation,andrunthecollegewithitsfeature.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高职教育/对策
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olution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推进向前,同时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将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工业化进程指明新的方向,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高职与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差距分析
(一)高职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城市首创“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历了20余个年头,但其历程是坎坷曲折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有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有386所,比上年增加202所,招生数为35.49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6万人。现在的高职教育(含专科在内)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当年招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的发展实际上是官方热,民间冷。尽管政府发言人说,高校扩招计划应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也主要体现在“量”上,“质”的问题则大不尽如人意。
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一方面,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素质工人缺乏。以北京市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正是高素质工人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中国过去的教育大都是“精英”式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培养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美国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高级专业人员保持20%的比例不变,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则从原来的20%提高到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15%。一般来说,就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结构模式应该呈金字塔型,而现在我国的就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却呈现出倒金字塔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分工也不明确,存在着招生错位现象。1999年高校扩招伊始,国家本来明文规定,高等教育扩招的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却扩大了47%,其中不少四年制大学,甚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部属重点大学也要接受众多的高职招生指标,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却招生不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许多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院校拼命要求升格为本科,甚至办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声誉,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本科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却在利用其名牌效应,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抢夺高职生源,增收学费。这种“错位”行为不仅冲击了高等教育职能系统,使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而且还会使我国的大众高等教育陷入“扩张传统精英大学”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教学质量问题也是高职在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混乱,没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不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而是“粉笔+黑板”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职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型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也越发突出。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是其首要体现。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非常突出。培养目标的偏移、模糊不清,导致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学历教育。
(二)高职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首先要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以信息工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技术、培育和壮大信息产业这个关键环节。1996~2000年,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平均增长21.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的人才。印度的软件业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培养了大量软件技术与开发人才,而并不像我国一样,在计算机方面培养的是大批计算机理论和学术人才,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是技术应用性强的高职高专教育。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的现实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产值已占51%,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7.7%,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我们应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非农转移,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信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这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员去从事搜集、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工作,另一方面,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服装、建材、化工等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仍需大量第一线的操作人员。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适宜的社会环境。在新型工业化时代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新行业更替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增多,这些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而是要担负起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双重任务。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我国的电子工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信息市场的迅速兴起,并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快,其专业设置也将进一步调整,围绕新型工业化所出现的新型产业,灵活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同时及时淘汰某些过时的旧专业。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使高职教育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既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高职教育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实现高职教育在新时代的新的突破。
(一)实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化的充分实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建成“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anypersonanystudy)的大学,而且还要建成“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anytimeanyplace)的大学。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正好产生了使“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这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能够实现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要尽可能地用较低的成本为更多的人提供适应需求的、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机会,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以及国际网络等信息器械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举扩大了利用这些新媒体和提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
高职教育信息化有三大优势,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高职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可能孕育着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性”变革。如何去创建或“发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说,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二)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
高职发展必须依靠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否则很难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包括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产教、产学的合作,来达到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的目的。在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美国大学与企业为加强合作,双方联合创办“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甚至董事会。大学则积极为企业培训专职人员,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学校注重自办企业,走大学企业化道路。大学企业化的实质就是“产教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它使企业和学校在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行业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产学结合的道路,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树立高职新的教学过程质量观。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职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环节,走学与训相结合的道路。在监控评价上,要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一是教师的“教”。教师在教理论课时要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够用”的“度”如何把握一直是高职教学的难题,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应从两点考虑:首先是理论教学不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把握好由专业人士开发的课程开发表所决定的能力水平,以此为标准就是适应专业需要的“度”;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时间的比例。二是学生的“学”。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侧重于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自学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调查的方法等等。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在高职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有效与否,要看其是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这一目的。因此,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三)准确定位
不同教育类型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才类型要求有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学术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技术教育。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等教育全局的结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的高等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农”第一线服务。这应是新型工业化时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从第2级到第5级,以教育计划是以学术目的为主还是以职业目的为主分A、B、C三类。如第5级就分为5A级和5B级,对于5A级而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充分的准备”。对于5B级来说,“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土各层次教育中,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四)办出特色
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即特色,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首先,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不要像对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而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不求系统、完整,但可能是跨学科的。如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员的培养,不仅要他懂得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的初步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核算、组织管理方面的初步理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往往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能上岗。再次,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是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二是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兼职教师,甚至有关职业培养的课程可以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2020年社科人才工作理论文章课题论文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就要下好人才“先手棋”。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培育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产业人才队伍,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建立起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面向我省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人才政策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规模,提升人才素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的选拔培养,大力开展省高端人才、省管专家、“百人计划”、省政府特贴专家选拔工作,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培育高素质工匠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示范院校与制造业先进国家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培育国际性工匠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多设立一些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和绝招绝技代际传承机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队伍。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持续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针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实际,建立职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完善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专业类别职称评审标准,为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开辟职业晋升通道。让企业和市场真正成为人才评价的主体,对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让企业自主评价选拔人才,使人才真正具备市场适用性。修订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不受学历、资历、地域、身份、单位性质和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让职称评价标准向品德、能力和业绩三方面靠拢,强化“职称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评价导向。打通政策堵点,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双贯通”。
1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与邮政文化的关系
11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以邮政文化为基础体系
邮政地市分公司作为邮政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和创新必须以集团公司文化管控为基础和前提。2016年8月,《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正式颁布实施,一个理念系统(“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企业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愿景; “用户至上、员工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创新、协同、诚信、担当”的企业精神; “人民邮政为人民”等服务宗旨等)组织、领导者、员工三个行为模型;静态视觉模块、动态试听模块、文化活动模块、邮政榜样模块和环境建设模块五大传播模块构成了文化建设体系,这是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要将邮政文化体系贯彻落实,首先是以集团“八统一”(使命、愿景、形象标识、发展战略、企业精神、企业核心经营理念、企业经营价值观、职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本架构。中国邮政有着百年历史,在长期坚持普遍服务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职业道德和文化底蕴,这是打造邮政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财富。
根深叶茂,基业长青。无论邮政企业怎样改革发展,地市分公司要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不能变、普遍服务的职责不能变、国企姓党的信念不能变、以企业文化为统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
12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是以邮政文化为主导的分支文化
邮政企业文化以基层建设为落脚点,从上到下,从集团分解到地市、部门,践行到岗位,每一部分都在集团文化管控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企业实际,以《中国邮政企业文化手册》为统领,加强文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近些年,集团公司对企业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多次强调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实践与效果成为集团上下共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2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
21邮政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211继承传统,凸显行业化、地域化
邮政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根基和开放意识的企业。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作为邮政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或亚文化,深厚的邮政行业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三晋文化、三秦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藏文化等)的滋养,中西方融合的现代管理理念,为地方邮政建设企业文化奠定了传承性与延续性的格局,为企业走向未来积淀了不可估量的软实力。
建设先进的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必须遵循邮政行业规则与企业发展规律,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建设先进的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影响,处理好邮政集团文化与下属分公司企业文化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凸显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创造性,形成富有行业特征、业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企业文化。
212培育人才,凸显专业化、职业化
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奇缺是制约是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一门系统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科学,由于地市邮政企业自觉建设企业文化的时间还不长,导致专业人才的短缺,急需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力度。一些由党务宣传政工岗位转而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整体素质虽然较好,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与必要的素养,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企业文化管理人员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既要有适度的轮岗更要保持相对稳定,必须有计划地培训企业骨干,培育企业文化管理师和企业文化内训师,主要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班组长等,他们本身就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杰出代表和积极推行者,在文化战略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要编制规划、印制手册文本、建设平台网络,但先进文化的落地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管理师和广大企业骨干去宣传去实践,人格化地带动和影响全体员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有资质和专业经验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由地市局邮政企业高层主管亲自负责,立足于企业战略,把外部专家咨询和内部企业文化人员的智慧结合起来,提炼融合,实施“并行工程”。聘请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机构富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指导,给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和协助,可以使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少走弯路。
213把握规律,凸显精细化、实战化
精细化和实战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建设要从细微处入手,选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建立精细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包括企理念体系、规范体系、形象体系、企业文化的论证体系、企业文化的执行体系和企业文化的跟进体系。整合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建立严密的全员、全方位的工作标准和员工行为规范,促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个员工都能以合规文化理念统领,确保工作质量和效能,从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主要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是?u价体系的运用,评价体系更能凸显企业文化建设精细化实战化。加强对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的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实践的统一;基本方法是管理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形成文化建设“可实施、可控制、可检测、可改进的良性循环”;衡量标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过程是全程动态跟踪、评价目标与过程控制结合,评价与改进的结合。
22邮政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的着力点
221传承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以责任中心的伦理文化体系
邮政分公司企业文化创新首先要着眼于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企业使命和“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服务网络需要每一个分公司每一名员工的工作担当。新修订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已于2016年12月26日由国家邮政局,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地市局分公司要做好新标准的宣贯落实,要以全面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带动整体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让全体人民共享行业改革发展成果;要高举邮政普遍服务的旗帜,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
222追求卓越,全员参与,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文化体系
2016年3月20日,中国邮政迎来开办12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精神历久弥新,百年辉煌再续新篇,中国邮政不仅需要业务网络信息化的“四肢发达”,还需要通过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构建百年企业尊贵、聪慧、高尚的内在之魂。王顺友、尼玛拉木等代表着中国邮政行业的形象。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劳模就是一座丰碑,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全员参与,补齐短板。加强对企业文化成果的展示、宣传、交流、传播,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员工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建设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223潜移默化,落地生根,建立以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家文化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化融合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抓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本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工业不断由大变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涵义
讨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首先需要对信息化、工业化以及两者的融合有基本统一的理解。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工业化是指以工业为主导型经济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轻纺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初始工业化阶段;第二个阶段以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个阶段以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且表现出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技术特征。
信息化是这样定义的: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应用的范畴,而是一个社会演变的过程,信息化不仅具有生产力发展的内涵,更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信息化多产生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或者后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业;二是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效率和效益对策,以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并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信息化是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信息技术不仅要在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广泛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以信息化、工业化作为基础,是信息化、工业化之间的渗透和交互作用,即工业化逐步与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相结合。两化融合的过程是以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信息产品与传统工业业务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业务融合为过程,并促生产品边界模糊,业务边界模糊,进而导致产业融合、新产业衍生,并由此引起了社会价值模式、经济运行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论文格式范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只可能产生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融合也是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容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动态性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交互作用,两化螺旋式的向前发展方式、递进式向前演进的动态模式。就融合层次来看,两化融合按照以微观企业个体为行为主体,以技术、业务、产品、资源融合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业务、产品以及资源边界模糊引导经济社会层面的运行方式、社会价值模式等发生变化。
技术融合主要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技术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工业控制技术、IPV6技术、银行系统的自动终端机等。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能不断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方式,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推动工业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所谓产品融合是指直接将信息产品如电子芯片、ERP系统等加入到传统的工业产品中去,增加产品的功能、扩展性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变频空调等),普通汽车增加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汽车档次。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几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对策,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并达成交易。
资源融合,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信息技术、信息产品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加入生产要素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金等配置方式发生优化的两个过程。例如,材料能源的融合是指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融合,极大的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例如在风能发电系统中,利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技术优化叶片的形状,可以使风能更高效率的转化为旋转机械能;利用电磁分析技术优化发电设备可以使旋转机械能高效率的转化成电能“等等。另外,技术融合要求人力资源掌握更多的信息开发和应用技术,要求生产工具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资本的形式也由原来的资金形式扩展为信息技术资本和资金资本,同时,在生产函数中信息技术所占比重逐步提高,资金、技术、人才的配置比例也逐步发生变化。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表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工业化长期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难题,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两化融合也是应对全球科技经济竞争、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现阶段我国国情需要两化融合
我国长期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面临着一些难以跨越的问题。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服务业规模小质量差、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等。这就需要在发展建设中借助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促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的推广、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拓展和丰富工业化的内涵,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两化融合是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既是发展工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信息化的正确途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仅是在工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而且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工业化不仅是发展工业的问题对策,它是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而且也发生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两化融合既可以带动工业化,又能够促进信息化,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另一方面,两化融合是实现绿色环保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走的仍然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道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新能源开发缓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开发生产、流通和其他领域的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水平,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开拓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格式范文。
(三)两化融合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趋向的发展,信息化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所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进了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与行动计划,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而转变成了供应链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标准的竞争。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强大力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得以高度提升,增加国家综合实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相关新兴产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远的、重大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的地位。首先,要聚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在集成电路、通信制造、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升工业生产信息采集、自动控制的自主研发水平;要逐步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其次,要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技术和应用,支持和鼓励工业软件研发设计和应用实施,推进软件技术与整机制造的联动;支持国产软件在政府、卫生、文教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鼓励软件企业增强集成服务能力,促进有条件的软件服务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最后,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太阳能光伏、纳米技术、生物计算机等技术的产业化。
(二)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倡导利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统一管理、预警管理对策,形成资金流、物流、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的数据高度一体化处理方案,使数据在各公司、部门进行“透明沟通,实时传递”,保证帐实相符,避免资产灭失。
二是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和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业自动化系统,加快推动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要提高信息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支持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重点支持化工(含石化、橡胶)、机械及装备制造(含汽车、造船)等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与发展。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信息安全一直是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将使企业大量的内部信息储存在信息终端,也就会随时存在着泄密的风险。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另外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于威胁网络安全的人或部门,由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配合,依法严惩。
参考文献
[1]何锋.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假日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南论坛,2007,(4).
[2]邹生.信息化探索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徐长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1,(31).
[4]周宏仁.信息革命与信息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陈佳贵.经济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宋海龙,李武军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3,(1).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 发展趋势 措施
一、建筑工业化的根本内容
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即将现代工业生产的成熟经验应用于建筑业,象生产其他工业产品一样,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建筑定型产品。其基本特征为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其根本内容是:采用适用、先进的装备、工艺以及技术,合理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发展提高施工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减少复杂、繁重的湿作业与手工劳动;制定重要的基础标准(公差与配合、连接、合理建筑参数、模数协调等)与统一的建筑模数,将多样化与标准化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解决,建立和完善工法、企业管理标准、工艺标准、产品标准等,不断将设计标准化水平提高;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采用现代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的进行组织与管理,培养并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市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建筑工业化的范畴
建筑工业化通过对现代的制造、安装、运输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来取代传统建筑业中水平低下的、效率不高的、分散的手工业等方式。是建筑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具体范畴如下:
第一,建筑工业化是手工业趋于现代化的一个生产方式的过渡,是对传统建筑业中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替代表现,也是建筑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业化以先进的设备、高科技以及技术为其先驱,同时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到制品、设备以及配件的生产与运用,使得建筑业无论在生产方面还是在经营方面都逐渐趋于社会化、科学化、专业化。
第二,相对于传统的建筑业,其机械化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减少了其步骤的繁琐以及重复,摒弃了传统手工业程序的复杂;此外,建筑工业化还扩展其建筑的应用范畴,逐渐构建成为一种以配件、设备等生产运用的市场经营模式,从而使得系列化的建筑市场成规模的设立起来,并且对其建筑设备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凸显出建筑工业化的多样化,标准化,科学化等方面的特点,遵循企业管理制度,工商相关制度,提高并且完善建筑产品的标准,其管理模式采取现代管理手段以及方法,确保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科学的管理,进而培养和发展建筑市场,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社会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在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表现为显著增强,建筑业发展比较快,但是从整体角度看,质量问题还很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也不大,整体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缓慢。为保证各类建筑其最终产品尤其是住宅建筑的功能与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建设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要综合考虑我国建筑业地区间的差距、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尽快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和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汲取我国几十年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重点针对房屋建筑,特别是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实施建筑工业化。
四、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
建筑工业化,第一步从结构设计入手,构建建筑新型结构规模体系,改变传统的砖混结构模式,取而代之实施预制框架模式,包括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要让多数建筑构件包括半成品、成品实行工厂化,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并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高层、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第二方面是要加强用新技术施工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支撑、模板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在悬挑脚手架、新型模板支撑与清水混凝土施工方面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方面,大力应用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其次,新型结构体系方面,对钢结构体系也因更尽快加大推广的步伐,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现如今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相对已经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在世界钢产量上荣获第一,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标准已出台,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与此同时,钢结构以其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建筑业中应用的优势与日俱增;钢结构工期大大缩短,其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
再次,应积极提倡预制装配式结构。目前,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都是现场浇筑的,不仅制造噪声、造成环境污染,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工程质量很难保证。通过钢筋混凝土后浇筑部分将梁、板、柱及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构件截面、施工速度快、便于工厂化作业等优点,是替代砖混结构的一种新型多层装配式结构体系。
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方法和新型材料将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而我国建筑的工业化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越来越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建荣,翁季.建筑构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02-03
引言
21世纪初中国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为了到2020年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党的十七大将工业化进程与科学发展观相融合,提高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与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但是,如何才能保证中国能走上“新”的道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棘手、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条路上“新”在哪里,应该转向哪里,新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其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浅析,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论
1.“新”路上是否抛弃传统产业。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分为传统和新型之分,但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新工业、什么是传统产业,即判断“新”、“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传统工业化是指以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诞生与完成为标志,以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等主导技术为武装,以电能与磁能等能源为支撑的机器化大生产”。新型工业则主要是对应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航天、生物、信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产业融合不断发生,很难将“新”与“旧”明确区分开[2]。这样,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如何对待所谓的“传统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从产品属性、产业存在时间上讲,这是传统产业。但是现代的汽车生产中又引入很多新技术,仅仅是汽车的车门就不知道用来多少电脑程序和芯片。从生产方式上看,汽车产业又算是“新”产业。也许我们应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验[3]。美国政府无情地看着通用公司等汽车业巨头破产,底特律从繁华的汽车城变为一片废墟,貌似放弃了汽车这一夕阳产业。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甚至将其归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一味强行地按某一定义进行划分,只会墨守成规、形成误导,影响工业化进程。
2.是否必须经历重工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的阶段。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大有争议的,以厉以宁和吴敬琏为代表主要分为两派。厉以宁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观点把实现重工业化看做“各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韩国等就是如此,甚至香港、新加坡等小的经济体也靠进口完成通过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4]。同时,这也符合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分别于1931年和194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5]。所以他们认为“重工业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工业化已经以重工业化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新阶段”[6]。
吴敬琏一派则指出“必经之路”派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首先,“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重工业化阶段”,不是现展经济学的公认定理。其次,用短时间的数据,即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1.8%上升为2003年上半年的57.5%的短期飙升,①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同时,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能证明重工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指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我们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潮流,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霍夫曼经验定理”等传统理论也已经过时,不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也有人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类上讨论,传统的农、轻、重产业理论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今日的产业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废弃。所以,轻重工业的划分尚不完全清晰。从而证明了,即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由此推出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的原理[7]。吴敬琏等人提出,以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状况、环境承载状况相冲突的[8]。
3.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指什么:产业间还是产业链。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巴格齐这样描述工业化,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现在,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印度巴门拜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以上两种观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后的中国,甚至是现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10]。以致在讲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时,很多人也将范畴过分局限于实现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或仅仅关注如何更好地发展工业体系来促进经济发展。总体说来,这些观点将工业化的阐述偏重于产业间的结构变化。其潜在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产业间结构调整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不断增加的贸易同盟等的大力推动,中国很多年在较大程度上靠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为主,大搞OEM。“两头在外”导致利润大部分在国外,中国只能获得蝇头小利,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走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核心技术、非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来。总之,就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积极发展研发、品牌、供应链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选择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其实,近些年由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加速,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将视角放得更加宽泛,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诠释也更加抽象化、概括化,总体说来就是整个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农业向工业,工业向第三产业,或者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当然就不会是必须走上重工业化的道路。
2.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调整的标准。至于标准问题,在笔者看来与之前国家提过的“三个凡是”的标准极为相似。在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严重的现状下,不可能提出任何硬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新”的三大条基本标准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应大力发展、不符合的就应改变,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工业行业、无论是产业间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内产业链升级。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得如何、走向何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客观地加以检验和评价,而所有检验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
3.片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危害。如果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片面地理解为只发展工业或其中某一部分,此外对工业化机制和工业化政策底的片面理解,都将会造成不良影响。曾经有人将其可能后果归纳为六个方面:(1)在城乡关系上,重视现有城市发展,轻视农业发展,会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二元经济结构强化;(2)在产业资源配置上,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割裂了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3)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偏重发展大企业,会影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市场结构的发育,不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4)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丧失,导致失业加剧;(5)重视物质产品生产,轻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不够坚实;(6)经济运行过程中,过分依赖“看得见的手”,轻视“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情,中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1.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说明,在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化经济增长转变的19世纪,商业、金融、法律等基本服务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降低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3%[12],该比重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03年为41.5%,2004年为40.7%),与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和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66%,其中美国为73%,日本为67%,德国为68%)[13]的差距十分明显。
与国际上以生产业占主体的特点不同,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处于低水平,消费性、传统服务业(商贸、餐饮、仓储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型服务业(金融、电信、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发展滞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也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走的道路[14]。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率[15]。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中国工业化有一个较为优越的条件,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猛,能降低各行各业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这可以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法中“新”字的重要含义之一[16]。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猛,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增长到2001年的6 920.9亿元,是1997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硬件制造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软件产业。
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ICT在中国各个部门的渗透,降低信息成本,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工商业。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另一重要途径。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亿增长到4.90855亿人,农村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67.2%,而且还以每年1 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7]。根据富余劳动力定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所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相当于多创造出了产值、转移到相对高效部门、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率。这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18]。
4.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源泉。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利润率都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约为发达国家的1/3;而美国为8.3%(2000),德国7.4%(2000),日本8.6%(1998)。加大研发力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15]。
但是如何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技术含量提高,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向高端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是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自然过程”,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大批新型企业的成长时间都不长,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大批在高端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一方面要有紧迫感,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是一些企业不仅失去原有优势,新的优势又没形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型工业化更多是一个市场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关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完善立法、财政、监管体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和帮助。
只有市场和政府系统作用,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2]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6.
[5]重工业化之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5-02-0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N].经济日报,2003-12-01.
[7]李永华.产业高度化不应是由轻向重的过渡[N].南方日报,2003-09-11.
[8]吴敬琏,江平.洪范评论:第2卷第2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10]张贡生,等.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现实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6).
[11]安果.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14-16.
[1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1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5)[Z].
[14]来有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中国制造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G]//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2.
[15]陈佳贵,等.以信息化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G]//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70-197.
[16]姜爱林.21世纪初信息化推定工业化的战略思考[J].经济问题,2001,(8).
论文关键词:兵团,现代服务业,动力机制,制度环境
现代服务业指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就现代服务业外延界定,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可概括为窄、中、宽三个派别。从外溢功能标准来看,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应包括现代消费业、现代生产业和经信息技术改造升级后的传统生产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主要两点:一是技术基础,二是微观管理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1.兵团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兵团现有14个师(垦区),总人口为257.31万[①]。2007 年国务院下发了针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第32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的发挥“三大作用”。落实到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坚持不懈的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第二次兵团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三大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经济增长由依靠要素追加投入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生产率提高驱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体现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通过现代服务业而产生的关联效应杂志铺,能把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有效的交织在一起,产生互动效应。可见,现代服务业对兵团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兵团各单位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最偏僻的区域,大多生态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特别是像水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决定了兵团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增长。发展现代服务业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资源的依赖程度。据测算,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服务业用电量是工业的15%,所造成的烟尘等排放不到制造业的1/7。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为基础,逐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兵团破解资源能源约束难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均达到70%左右,而兵团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占比较低(见表1)、带动力不强;在服务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重过小。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摆在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该如何兵团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哪里,制度环境到底怎么样,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表1 全国、新疆、兵团1990-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构成 单位:%
时间 全国 新疆 兵团
1990 27.1:41.6:31.3 34.5:30.5:35.0 45.8:32.1:22.1
1995 20.5:48.8:30.7 29.2:36.7:34.1 46.1:26.2:27.7
2000 16.4:50.2:33.4 21.1:42.2:35.6 39.7:28.4:31.9
2005 12.6:47.5:39.9 19.0:44.7:36.3 39.4:25.2:35.4
2006 11.7:48.9:39.4 17.3:48.0:34.7 32.5:26.1:35.4
>>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评介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 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谈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论中国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中农民的安置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研究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年元月7日访问.
[3] 周明勇,肖宏伟.生态民间借贷制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1).
[4]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http:///zcfb/zcfbtz/2010tz/t20100527_349482.htm,2014年元月8日访问.
[6] 周明勇,易丹辉.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
[7]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黄卫平,胡玫.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9] 搜狐新闻.湘西集资案:曾成杰担责最重数十政商人士受处.http:///20130718/n381 982879.shtml,2013年12月8日访问.
[10] 曾鸣.神木民间借贷调查:所涉官员高至厅局级有人获利2亿.http:///shendu/nfz- m/detail_2013_07/25/27902117_0.shtml,2014年元月2日访问.
[11] 张成.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京津冀冀乡村旅游区域PPP融资制度法治化研究”(项目号:HBTFKL201516);2015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项目“京津冀冀区域经济制度生态化研究”(项目号:15ZR066)。
>> 产业集群视角的小城镇经济研究 小城镇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探索 小城镇型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模式研究 产业集群力推山西小城镇发展 产业集群视角下小城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沿海小城镇岸线利用及产业布局 浅析小城镇规划布局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过境交通系统布局优化研究 关于小城镇空间布局形态的研究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 小城镇工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小城镇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兰州都市圈小城镇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小城镇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城镇质量发展战略 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分析 优化新疆城镇化布局与发展小城镇研究 小城镇建设研究 小城镇环境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李国武.扩散与聚集:原发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理论及经验研究 [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顾强,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Z].北京: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新型工业化研究报告之六》,2003
【4】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海县西店滨海二期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Z】,2011.
【6】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工业用地指标研究【Z】,2003.
【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镇域总体规划(2010-2030)【Z】.2010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姜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2.11
大家好!
伴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和着急流勇退的强劲交响,四十不惑的我,再次拥抱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走上了竞聘*镇站办所长的演讲台前。
今天,我竞聘的工作岗位是企业办主任。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演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使我深受感动。那么,我要说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我的优势就在于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前五年企业办主任岗位的锻炼,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于2004年3月开始担任企业办主任。
论文百事通在这里,我不想多谈在此期间连续五年年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先进企业办及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因为这些荣誉属于大家,成绩代表过去。我只想说,五年的主任岗位和工作实践,使我更加熟悉和掌握了企业办和工作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的特点,增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工业化的工作能力。第二,我一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人说“干一行,怨一行”,而我恰恰相反,我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宗旨。在主持企业办工作期间,一是积极献计献策、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近几年来,特别是发展工业,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已大见成效。企业总数由原来只有10多家发展到35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10家。财政税收原来只有200-300万元,去年已达1000多万元。二是立足本责,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协调员,为企业搞好服务、协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只要有老板来*投资办厂,我们都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让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优势固然重要,但仅有优势也难以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要使企业办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如果通过这次竞聘,能成为企业办主任,我将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全力打造企业工作新的亮点。
第一亮点:尽快形成*工业小区,使之成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产业特色的新型工业小区。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入园企业达20家以上,园区产值达到2-3亿,园区税收达到2000万以上。
第二个亮点:以正在建设的*市鸿瑞电子有限公司为核心,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在近两年内新引进两家规模以上电子厂,使之成为*镇新型电子产业。新晨
第三个亮点:以*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农机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积极支持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技术一线,不断开发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从而形成*镇农机支柱产业。
第四个亮点:以振宇冶金材料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湖南铁合金厂的废料,进行深加工,发展铁合金粉末系列产品,现已打入全国各地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动作,尽快形成*镇粉末工业小区。
第五个亮点:以*奔程新型墙体材料厂为核心,按照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充分利用我镇独有的资源优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尽快形成*镇建材云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