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气象论文范文

气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气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气象论文

第1篇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气象服务,应先从提高认识入手。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农村气象服务和现代信息技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2项同样重要的工作。农村气象服务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因为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就谈不上优良的气象服务。

1.1转变认识,贴近三农,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在农村气象服务的传统认识中,经常把“天气预报”混同于“气象服务”,事实上,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把预报当作服务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气象部门放弃了“农村气象服务”的研究,还会产生重技术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气象服务是对农村用户需求的满足,农村气象服务不仅要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还要挖掘其需求,洞察其潜在需求,更要洞悉隐藏在农村用户需求后面的思想、渴望和动因。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者将特有的业务服务产品与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相结合,形成为用户服务的解决方案。农村气象服务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气象业务和农村用户需求三者的密切结合。气象部门要把农村用户的需求变为气象服务者的思想,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和产品,也要紧跟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1.2坚持气象信息品牌,坚持服务的主动权不动摇

气象信息品牌是气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气象面向社会的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服务方面。综合气象信息平台是面向社会大众最直接、最实时的服务窗口,只有在综合气象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才能展现气象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展现气象文化的魅力。气象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气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气象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气象信息权的专属特性;二是气象信息服务手段的全面保证;三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突发临时性的应急需要;四是气象基本业务发展的需要。

1.3从发展“文化”的高度,推进气象信息服务的品牌建设

将气象信息服务提高到发展“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现在,气象信息服务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根植于社会,气象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又为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注入了新的、实质性的内容,给气象文化的发展提出了长期而充满活力的发展诉求。进行气象文化的品牌建设,必须坚持以公益服务为出发点,坚持以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先导。对于气象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技术上的“百花齐放”和需求上的“百家争鸣”,即技术上的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气象工作者只有充分把握现代通信和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实时认识社会大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气象服务文化的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应用的方案

2.1建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将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和技术之上的服务手段同现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自身特点相结合,建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必由之路。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包括:语音、短信、WAP、彩信、3G多媒体、网站、电视、大屏幕等媒体,建立以省为基本服务网络单元、以地区或县为基本服务平台单元,基于公益性和防灾减灾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统一、协调、全面的基于信息的服务出口和公众信息的入口问题。在完善平台建设基础李芬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上,着重建立气象服务评价体系和用户气象情报报告及信息反馈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服务手段的性能和优势,建立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各有侧重、和谐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2前瞻性地跟进通信运营商的服务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气象信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与时俱进、前瞻性地发展气象信息的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才能满足人们随时了解最新气象信息的需求。信息表述的多媒体形式,是现代信息服务发展的潮流,3G时代的到来,将使网络带宽和终端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善,手机可获得的带宽成倍增长。现在,在3G平台上糅和了视频、音频和文字,这为构筑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WAP是未来数据业务的主流,其本身具有传输量大、支持多媒体和复杂交互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对气象信息服务进行一系列的整合,手机用户能将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终端,如天气预报、资料查询、信息定制等。今后几大运营商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主导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只有紧跟通信技术的发展,才能保证气象信息服务跟得上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

2.3不断丰富气象服务的主题、模式和手段

(1)气象短信服务发展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气象短信隐含的“媒体”作用,利用这种“媒体”资源,就可为更多的公益性信息提供服务。(2)“音信互动”技术带来语音和文字的互为补充和信息广泛传播的途径,为做大做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语音互动场景”技术为声讯平台提供了交互环境和信息交流的技术支持,为气象信息语音服务提供了良好服务的拓展空间。(4)语音、短信、WAP、彩信、WEB等不同服务手段之间互为补充的气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技术,大大增强了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的生命力。(5)语音合成技术(TTS)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拓宽、深化了服务的内容,为各种专业服务、特色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6)3G技术的应用,让手机走向了多媒体时代,WAP服务将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了解到专业的气象信息。气象要素还设定告警通知,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未来的气象服务不能局限于单一内容或单一服务手段上,不断丰富气象信息服务主题、服务模式、推广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技术,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4利用气象信息平台资源,为基本业务提供支持

综合气象信息平台可为提高基本业务水平服务。现代通信媒介的移动性、普及性,气象信息平台用户的广泛性,构成了为气象工作提供实时信息的潜在资源。如实时提供天气实况、灾情报告、用户信息报告等,这些信息可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提供帮助,平台也可为气象业务的数据传输、设备监控服务。利用气象信息平台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建立具有广泛基础和健全完善的气象服务评价体系长效机制;信息服务平台用户广泛,收集的评价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评价结果有利于充分了解百姓的需求和业务服务的发展方向。

2.5气象信息平台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

面向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面向防灾减灾应用的实时处理平台,也可认为是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终端。该终端包含:日常数据处理和验证工作;人工坐席中的气象情报信息分析处理工作;面向各种信息服务平台的气象服务信息更新工作;面向正常渠道的预报产品工作;各种预案的设定和各种天气灾害的自动监控;灾害性天气过程处理流程执行;防灾减灾流程的启动。

2.6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灾情报告和实时信息反馈机制

充分利用公众的实时气象情报,结合气象业务数据的预报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临近预报或预报惯性问题,无疑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1)建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电话和灾情报告志愿者队伍,可主动、迅速获取准确气象情报或灾害报告;(2)对于收集到的灾情信息进行接收、预处理,经分类、格式化、标准化后存入各类相应的数据库,构成了整个防灾减灾系统的信息支撑层。

2.7利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气象预警服务

气象信息平台可作为防灾减灾信息的平台。该平台的功能是:(1)支持突发大容量信息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导致用户需求的异常峰值,这要求平台具有支持大容量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满足用户自发的服务需求、支持突发大容量下向用户主动服务的能力;(3)一定范围内用户能够同时获取信息,构成灾情预警信息的通信网络;(4)基于不同服务的分类机制和快速应急机制,为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递提供有效支持。

2.8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业务现代化服务

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业务现代化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1)根据资料分析系统,判断预警的时间、地域和对象,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发给用户,形成面向不同需求的报表、文件、网页等,进入整个防灾减灾的执行控制过程;(2)对于各种重要信息可在GIS进行实况显示,对气象部门的各种资源的地理位置及属性进行分类显示,如:各种天气灾害预警的设置、管理、自动触发机制和预案启动后的执行过程等,包括实现方法、达到的效果、带来的效益等。

2.9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各行各业服务

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手段,为各行各业的服务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为业务工作提供自动化服务(自动传真、自动呼叫、自动通知、人性化服务等),为业务工作按时、有序开展服务(任务指派通知、任务催办或督办、统一消息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气象信息平台得以良好解决。这种主动的外呼服务,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互动服务,具有极大的增值服务发展空间,如叫早、催缴等。

2.10利用气象信息平台,实现面向全社会的应用

利用气象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和面向全社会的应用。如:交通信息服务、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水文信息服务、潮汐信息服务、公益性信息服务等;VSP技术以气象信息平台为基础,可为各行各业用户建立自己的语音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解决方案;面向各行各业用户的服务督查机制;面向各行各业用户的互动体验和服务推广机制等;开拓面向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服务,使平台成为地方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中心。

2.11大屏幕系统

对于重大天气过程的分析决策,使用大屏幕系统,具有展示的内容丰富、综合分析决策方便、允许参与决策的人多等功效。

2.12GIS地理信息系统

可将GIS技术应用到气象信息服务领域,逐步建立基于GIS的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石是各类海量信息,包括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属性信息,通过GIS技术可直观形象地管理和查询;并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结果能更形象直观地表达;GIS技术特有的网络分析、空间分析等功能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可为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2.13通过人工坐席,开展互动和奖励机制

语音平台不应仅作为声讯平台,更应作为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如:提供短信发送、短信定制点播以及热线、彩信的定制点播和其他新服务开展的有效工具。结合气象业务发展需要,开展有奖服务等。通过坐席平台,将对服务平台的日常维护、用户服务以及日常管理集中化、流程化、规范化,确保气象信息服务开展的低成本和稳定性。

3结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应着重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天气预报是信息、信息情报收集、跟进服务和灾后评估4个环节工作的前提;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需要先进的气象技术和设备,但要为农村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还须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农村用户需求的把握,要前瞻性地为农村用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服务。

(2)只有充分利用语音、WAP、彩信、3G多媒体、网站、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优势,将气象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具有全方位反馈机制的性能互补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才能使气象信息迅速传播和及时收集。

(3)要建立以省为基本服务网络单元、以地区或县为基本服务平台单元,构造以服务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服务网络,才能符合天气灾害地域性和区域性的特征,有利于对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监测、诊断和预测预报。

(4)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的技术是一种复合型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现了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先进的气象科技与不断发展的农村用户需求的结合,防灾减灾工作中避害与趋利的结合,气象服务与气象业务的结合。

第2篇

气象新闻报道在我国最早并不是以“气象新闻”命名的,而是人们熟知的“天气预报”。1980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在中国突破了电视天气预报“零的突破”。气象信息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入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持续了20多年。其时,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仅仅就是一种便民节目,属于单纯的信息播报。

气象新闻对天气预报的突破过程由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体事件来见证。

2003年10月,《北京青年报》改版,在《天天副刊》版块中增加“每日指南”版,该版为彩色专版,内容为北京地区“今日天气”,包括气温、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相对湿度预报,上下班天气预报、感冒气象指数预报、空气污染情况预报等,另有全国及世界主要城市天气情况,并附有地图。此时的“每日指南”版是作为“服务版”与读者见面的。

2003年11月,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报业集团合办的《新京报》在北京创刊。创刊伊始,该报在封底专辟“气象新闻”版,用一个整版作气象新闻,这在北京众多媒体中并不多见,时至今日,在京城仍是一枝独秀。

此后,北京以外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创办“气象新闻”版,如《厦门日报》、《楚天都市报》、《重庆日报》等等,由此,“气象新闻”完成了从天气信息到新闻品种的蜕变,开始以专版的形式见诸报端,有了固定的版位、版面、及比较成熟的版式,且均被安排在重要位置。

2突破线性的报道模式

以报纸为例,2003年前的“天气预报”的形式如同一条直线,内容基本上是:“今天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最高气温xx度,最低温度xx,风力x级,风向xx;明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xx,最低气温xx”。

2003年,《南方都市报》率先开辟“气象新闻”专版,于是“气象新闻”有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气象新闻报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展开了对气象新闻的全方位解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报道时间和范围。原来仅是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现在可以对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这样大大便利了受众的生产和生活安排;播报的地点范围也由原来的本地天气状况拓宽到对一些重要城市的预报。给了受众出行一个很好的参考。

(2)扩大报道种类。报道种类由原来单纯的气象信息增加了气象方面的消息、空气质量等的预报,贴心提示,此外还配有气象新闻图片。同时还有天气小常识等。

(3)以彩色专版见诸报端。原来天气预报的位置大多位于报头的右上角或报纸中缝等不太重要的地方的地方,字号也略小于它内容的字号。成为一个新的新闻品种的气象新闻以彩色专版的形式出现,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当作一个新闻品种来经营。同时版面位置固定切处于报纸的重要位置,一般在A叠的封底,版式也基本固定。

3突破封闭的信息视角

气象新闻报道的视角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报道理念的改变。也就是说从按部就班的、豆腐块式的播报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求,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气象报道中增加了生活提示、出行提示、旅游提示等“贴心提示”,另外还分析天气变化对各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普通大众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这些报道中,能够感受到媒体对受众的关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最重要的需求市场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从而对气象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新闻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具有服务功能的气象新闻恰恰是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新闻报道内在规律使然。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新闻,包括气象消息和天气情况,天然具有新闻的品质。

摘要:中国的气象报道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三大理念”是对气象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也是做好新时期气象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气象;新闻;信息;播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气象;新闻;信息;播报

1突破简单的信息播报

气象新闻报道在我国最早并不是以“气象新闻”命名的,而是人们熟知的“天气预报”。1980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在中国突破了电视天气预报“零的突破”。气象信息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入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持续了20多年。其时,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仅仅就是一种便民节目,属于单纯的信息播报。

气象新闻对天气预报的突破过程由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媒体事件来见证。

2003年10月,《北京青年报》改版,在《天天副刊》版块中增加“每日指南”版,该版为彩色专版,内容为北京地区“今日天气”,包括气温、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相对湿度预报,上下班天气预报、感冒气象指数预报、空气污染情况预报等,另有全国及世界主要城市天气情况,并附有地图。此时的“每日指南”版是作为“服务版”与读者见面的。

2003年11月,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光明报业集团合办的《新京报》在北京创刊。创刊伊始,该报在封底专辟“气象新闻”版,用一个整版作气象新闻,这在北京众多媒体中并不多见,时至今日,在京城仍是一枝独秀。

此后,北京以外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创办“气象新闻”版,如《厦门日报》、《楚天都市报》、《重庆日报》等等,由此,“气象新闻”完成了从天气信息到新闻品种的蜕变,开始以专版的形式见诸报端,有了固定的版位、版面、及比较成熟的版式,且均被安排在重要位置。

2突破线性的报道模式

以报纸为例,2003年前的“天气预报”的形式如同一条直线,内容基本上是:“今天白天到夜间,晴转多云,最高气温xx度,最低温度xx,风力x级,风向xx;明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xx,最低气温xx”。

2003年,《南方都市报》率先开辟“气象新闻”专版,于是“气象新闻”有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气象新闻报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展开了对气象新闻的全方位解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报道时间和范围。原来仅是未来三天的天气状况。现在可以对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这样大大便利了受众的生产和生活安排;播报的地点范围也由原来的本地天气状况拓宽到对一些重要城市的预报。给了受众出行一个很好的参考。

(2)扩大报道种类。报道种类由原来单纯的气象信息增加了气象方面的消息、空气质量等的预报,贴心提示,此外还配有气象新闻图片。同时还有天气小常识等。(3)以彩色专版见诸报端。原来天气预报的位置大多位于报头的右上角或报纸中缝等不太重要的地方的地方,字号也略小于它内容的字号。成为一个新的新闻品种的气象新闻以彩色专版的形式出现,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当作一个新闻品种来经营。同时版面位置固定切处于报纸的重要位置,一般在A叠的封底,版式也基本固定。

3突破封闭的信息视角

气象新闻报道的视角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折射出报道理念的改变。也就是说从按部就班的、豆腐块式的播报到“以人为本”的关爱。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求,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气象报道中增加了生活提示、出行提示、旅游提示等“贴心提示”,另外还分析天气变化对各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普通大众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这些报道中,能够感受到媒体对受众的关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最重要的需求市场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从而对气象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新闻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具有服务功能的气象新闻恰恰是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新闻报道内在规律使然。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新闻,包括气象消息和天气情况,天然具有新闻的品质。

参考文献

第4篇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物与气象的关系,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控等。现在,我们就这几个方面阐述粮食生产安全与农业气象的关系。

(1)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气候资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同时还要科学地保护气候资源。众所周知,光、热、水、气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必然给各地带来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多年平均状况和长期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确定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农林牧渔的生产类型与结构,为规划和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2)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以及防御对策研究农业气象灾害,上文已经提到其范围,包括干早、洪涝、低温、霜冻、冰雹、台风等。这些农业灾害使农作物严重减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对我国人口问题是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农业气象灾害一直年受到国家的重视的原因。2.3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研究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理论与方法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以及进行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研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手段,其种类较多,主要有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作物生长期预报、作物生长状况及产址预报等。将准确、及时的各种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正确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农业气象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利用。我国农业空间数据信息量是很大的。农业空间信息的利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呢?相关文献已经提出了农业空间信息管理方法。最新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各种空间规律、函数关系、线性趋势给人们提供参考。

(4)2GIS技术与农业气象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农业气象数据,在农业气象灾情监测领域设计并开发农业气象灾情监测系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气象信息,在灾情发生时能迅速对灾情进行大范围监测,快速、准确地实现监测区内的农业气象灾情分析以及等级划分,为政府及气象、农业等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对粮食生产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5篇

1.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师生共同设计任务。(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基础,对整门课程设置了总体目标任务“×××省农业种植业区域规划”,课程总任务下设支撑典型任务共7个:①×××省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搜集;②光照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③温度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④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⑤风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⑥×××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分析;⑦观测不同作物的农田小气候特征。(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完全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100%;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77.8%;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22.2%。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77.8%;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22.2%。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66.7%;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33.3%。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83.3%;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16.7%。

7.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6份,比例100%;不全面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0份,比例83.3%;不全面问卷6份,比例16.7%。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80.6%;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19.4%。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第6篇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9月主汛期,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15](图2);2~5月冰雪冻融期次之,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10月、11月、12月、1月为低发期,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

2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降水在甘肃引发的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2.1突发性特征局地强对流天气形成的短时强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覆盖面积较小。可形成突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灾害,往往形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典型的如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距离县城15km的东山站记录的小时降水量达77.3mm,过程降水量达96.6mm,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4]。

2.2群发性特征区域性的暴雨往往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据调查和统计,5月下旬~9月上旬,为甘肃大暴雨或暴雨发生期,其中7月上旬~8月中旬,为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集中期,同时也是崩滑流的集中发生期。如2013年陇东南部“7•25”群发性地质灾害,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形成了滑坡、泥石流数量近千次。

2.3滞后性特征大型滑坡一般出现在降雨过程后期,甚至降雨结束后数天。典型的如天水珍珠沟滑坡,在经历了2013年4次强降水过程后在2013年12月21日发生大规模滑动。

3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3.1研究思路从理论上讲,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应全面考虑前期岩土体含水量、未来降水以及实时降水情况。但目前准确获取前期岩土体含水量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宏观上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建立适合的模型,得出有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目前国内采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多是把崩滑流灾害考虑在一起,但实际情况是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比滑坡小,且往往为短历时强降雨。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本次将分别建立泥石流和滑坡的预警模型,并考虑如前期降水、新近强震、地面高程等关键影响因素。

3.2滑坡预警指标和模型

3.2.1滑坡与降水关系据统计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同时调查表明95%的降雨型滑坡发生于雨季[17]。对1967~2010年8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前期降水等具有显著关系,根据甘肃实际降雨可归类为连阴雨型、暴雨(雷暴)、前期—暴雨型、持续暴雨型(表1)。根据对汶川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研究表明,地震烈度大于6度区时,各种雨型对应的滑坡临界雨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20%~50%[18-19]。例如2013年7月25日,岷县漳县地震灾区烈度Ⅵ度区范围内降雨量仅30mm,就出现了大量的小型滑坡,对抢险救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2滑坡预警模型构建前述分析表明,滑坡与雨型、过程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历史滑坡灾害资料、降雨资料和灾害易发度综合统计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建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的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和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实时预警模型。(1)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基于综合有效累积降雨量,并考虑地震影响,建立滑坡24h趋势预警模型。式中:RL为综合有效累计雨量,Ri为前i天实测雨量,包括当日最新实况雨量(i=0-4),RF为24h预报雨量。a为前期降雨影响时间衰减系数,一般取0.5~0.8,b为地震烈度修正系数,取1.25~2.0。对应不同的灾害预警等级和灾害易发度等级,两者共同确定某一综合有效累积雨量值为该易发区内该预警等级的指标临界值,具体数值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基于实时雨量的滑坡预警模型目前甘肃省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建设的雨量计接近4000处,网格密度5~30km2,基本可以满足滑坡实时监测预警。因此综合考虑不同雨型特征,建立基于实时监测的区域滑坡预警模型。采用临界雨量系数来表征。公式(6)适用于1h、3h、6h暴雨雨量计算;公式(7)适用于12h和24h暴雨雨量计算。

3.2.3滑坡气象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表2),当预报出现1~3级地质灾害时,对外预报或预警。

3.3泥石流预警指标和方法

3.3.1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对甘肃东部武都北峪河、舟曲三眼峪沟、天水市桦林沟、罗峪沟等典型泥石流的22组成灾过程研究表明:泥石流发生时的10min雨强最小值为8.3mm,最大值为24mm,说明灾害性泥石流的暴雨初始雨强是非常大的;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场降雨的前期,主要集中于3h之内,3h雨量达到了过程雨量的45%~100%(表3)。进一步研究表明,降水量与降水历时呈指数相关(图3,表4),相关系数在0.89~0.99,说明引发泥石流的降水过程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四条典型泥石流发生的10min雨量差别不同,在图3上基本重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则出现自南而北、自西向东雨量不断增大的趋势。

3.3.2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根据省内各地资料状况,选用历年积累的泥石流灾害调查资料、实测大暴雨资料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优先选择资料较为充足完善的地方,依据上述典型泥石流研究方法,采用内插法计算全省不同时段泥石流临界雨量值。

3.3.3泥石流实时预警模型泥石流的发生和雨强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当预警判据中的临界雨量达到下限时,已开始产生泥石流,当30min降雨达到临界雨量时,则可能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根据牛最荣[21]等研究,同一流域内各时段暴雨和高程具有密切关系,暴雨雨量随高程增高而增大,并呈直线相关。因此基于泥石流暴发的雨强特征,建立基于临界雨量和实时雨量为参照的泥石流预警模型,该模型考虑高程对暴雨雨量的影响。

3.3.4泥石流预警等级划分参照滑坡预警等级,泥石流预警等级仍设定为四级,当1/6h、1/2h、1h、3h临界雨量系数符合表8的规定时,分别对应于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表8)。

4预警模型检验

2013年甘肃省连续遭受强降水、暴雨袭击,从5月14日开发预警信息,直到9月24日结束,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平台共122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因降雨范围、强度发生变化而有34个降雨日一天内了两次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信息(Ⅰ级)9次、橙色预警信息(Ⅱ级)37次,黄色预警信息(Ⅲ级)68次、蓝色预警信息(Ⅳ级)8次。成功预报367起地质灾害(图2),转移安置145868名群众,114363.9万元财产及时的进行了避让,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年度是首次采用24h预报、临灾(2~6h)预报,预警信息量是多年平均量的150%,地质灾害区域成功预报率达22.82%。典型案例如天水6.20、甘肃东部7.25(包含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图4)、文县8.7等强降水过程引发的群发性地质灾害。

5结论

第7篇

作者:吴桂月 张亚丽 郭世界 张明宇 王培豪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高校农业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特点与降水量基本一致,2030年在平水~中等干旱年情况下,全省总缺水量114.3~181.4亿m3,占总需水量的21%~31%。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气候变化诱致农业灾害频发极端气候导致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风险增大。在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中,主要有干旱、洪涝、干热风、风沙、冰雹及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病虫害。干旱是河南平原地区最普遍、最频繁的气象灾害,近50年来旱灾面积大767万hm2的年份有22年,频率达45%。河南省雨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及年际变化特点。全省春涝、初夏涝频率南高北低,平均雨涝成灾面积每年在80万hm2以上。各种灾害中,以干旱、洪涝灾害的危害最重,其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2009年,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290.00万hm2,超过麦播面积的1/2,其中4.33万hm2小麦出现枯死现象。目前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粮食生产条件亟待改善。随着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发生趋势,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产量减产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将升至20%~30%,从而使粮食增产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对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暖干气候导致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减少,为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势必增加了抗旱灌溉的支出。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粮食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投入的增加。气候变暖和干旱将加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特别是小麦锈病、粘虫、草地螟等的危害加重。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也可能向高纬地区延伸,必将增加施用农药和除草剂,增大粮食生产成本。

河南省粮食生产气候变化分区根据《河南省综合农业区划》、《河南土壤区划》、《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河南省水利区划简明报告》等资料,对河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进行分区,把全省共分8个区:Ⅰ豫北山区粮食生产气候区;Ⅱ豫北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Ⅲ豫西山地粮食生产气候区;Ⅳ豫中丘陵粮食生产气候区;Ⅴ豫东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Ⅵ南阳盆地粮食生产气候区;Ⅶ豫东南平原粮食生产气候区;Ⅷ豫南山丘粮食生产气候区。头脑风暴法简介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是一种集体开发思维的方法[4]。头脑风暴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遴选中的应用议题: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粮食生产措施遴选及排序。会前准备:根据河南省粮食生产气候分区及各区主要气象灾害,制定应对自然灾害各种农业生产措施清单,请专家综合考虑各措施(实施应用情况、存在问题、风险、安全性、可行性)进行优先排序。确立定人选:所请专家的专业范围包括作物栽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林业、环境、农业经济等专业专家。实施过程:由主持人公布议题,安排各专家针对议题综合考虑各措施进行优先排序。时间实施:一个区大概10—15min讨论时间。最后汇总各个专家们意见措施,再进行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综合分析,结果见下表。

合理分配自然资源、多途径进行节水保肥等技术和措施,对稳固我省粮食生产、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河南省气候将继续向“暖而干”的方向发展,高温、干旱和强降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大,而这些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调控的。本文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河南省不同的粮食生产变化分区进行分析,并筛选出各个气候变化分区的适宜性应对措施。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和结果,气候变化及其粮食生产的适应、减缓措施研究涉及因素多、影响方面复杂,各项应对措施的遴选应结合自然条件、气候变化规律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条件,统筹考虑,进一步细化和重组。

第8篇

信息系统平台采用JAVAEE开发,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模式(SOA)搭建组件化业务基础平台。组件化业务基础平台相比传统的业务基础平台将业务基础平台的内核分离出来作为每一个业务组件的微内核,再将业务基础平台中可以分离出来的内容作为单独的公共组件,从而实现业务组件和公共组件的分离[4](图1)。当业务基础平台升级时,业务组件不需要随之升级。基于SOA的组件化业务基础平台更利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系统的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5]。本系统的总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数据管理、服务流程管理、队列管理之间通过相关组件调用方式共同组成业务基础平台。该业务基础平台提供:(1)统一的数据处理接口:用于接入各种服务类型和数据转换处理。各处理服务和转换处理都可以作为“组件模块”插入业务基础平台。(2)统一的管理配置接口:用于接入不同的配置界面,便于系统开发人员配置管理。(3)统一的数据格式:用于接入各种类型的数据源,包括文件读写接口、数据库操作接口、应用系统适配器接口和消息队列的数据绑定接口,并作为“组件模块”插入业务基础平台。(4)统一的运行管理监控接口:方便各种处理运行时信息的统计、运行后处理结果的审计、历史信息的统计等[6]。

2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系统分为基本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两大类,基本数据库存储区域自动站数据、雷达数据、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卫星云图、农气数据等;产品数据库存放相关业务系统生成的预报产品、农气产品、人影产品、城市气象服务产品、雷达产品、决策服务产品等[7]。数据又分为结构化的数据资料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料。通过建立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结构化的数据资料;由于非结构化资料数据量大,是以整体文件的方式使用,因此其主体以文件的方式存储,通过抽取其基本描述,如文件名称、存放物理路径等,利用DBMS进行管理[8]。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取的基本数据检查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质量控制,主要采用要素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内部一致性等方法,目的是在数据入库前辨别数据是正确、可疑还是错误[9]。对于采集、处理、分类入库后的数据分为8个数据子库,分别为:常规气象资料子库、农业气象灾情库(来自AB报、重要天气预报、民政部门的农业气象灾情、气象灾情、受灾面积和损失情况能)、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子库(包括来自AB报的农业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和农业产量分析资料)、农业经济统计信息库(农业产量、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背景等资料)、农业气象方法(预报模型方法、资源评价方法和灾害评估方法等)、QBS灾情资料库(台风、暴雨、冰雹、大风等)、系统产品库(系统产品表)、辅助数据库(台站信息、数据字典表)等资料。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优势就是系统易于扩展,比如区站号、服务产品等可以扩展。在进行数据存储结构设计时,每张数据表都包括区站号和时间两个字段,可将“区站号”设为索引用于和其他数据表进行关联。数据采用分级存储技术,不经常访问的数据驻留在较低成本的存储器中,使不同性价比的存储设备存储不同级别要求的数据文件,分级存储后的数据文件迁移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10]。节约了成本,优化了性能,也改善了数据的可用性和移动的灵活度。系统的维护应由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进行维护,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备份机制和必要的数据恢复技术。

3系统的主体结构

构建气象为农服务系统的构建,需全面考虑业务的需求,充分利用目前各种先进的技术,从生产和研究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数据,开发出一套完善、功能强大的系统。系统已经建设完成资源检索与信息查询子系统,信息定制与推送子系统,信息咨询子系统,电子显示与触摸屏子系统,无线信息服务子系统(图4)。系统将信息定制与推送子系统整合到资源检索与查询系统中,如机场和环境监测站查询能见度信息的次数较多,系统自动将能见度相关文献和资料推送到用户主页上,供用户点击浏览。信息查询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开设不同的浏览权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农业气象文献、农业决策对所有用户共享。信息咨询子系统包括目前已成熟的电话专线(如92121、气象专线电话)、气象微博和大功率广播电台等咨询系统。电子显示屏与触摸屏系统则是气象为农服务2个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高科技建设内容,系统主要天气实况、短期天气预报、农用天气预报与情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个方面的内容,并利用气象数据资源,建立多媒体模型,实时播放或滚动播放农用气象宣传片。无线信息服务子系统的开发主要是通过与ISP合作并从ICP处购买端口,可以在Web页面上创建短信发送平台[11],预先把需要得知农气信息、预警信息的手机号预留后台数据库,以便信息后自动发送到用户手机上。

4系统网络部署

为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性,网络采用气象内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数据库服务器架设在内网上,其他应用服务器采用双网卡的方式,从气象内网数据库服务器中读取数据,并通过互联网将农业气象信息以Web的形式给用户,系统网络部署如图5所示。图5系统网络部署系统的部署由数据层、应用层、负载均衡层和网络接入层组成。数据层主要完成结构化SQL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的管理。本系统在设计上将数据库和入机接口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并采用双机备份机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能。应用层主要承担所有用户的Web服务,以及整体系统的逻辑运算。对于不同的应用层服务器承担不同数目的用户并发访问,对于访问客户较多的应用服务器,可灵活部署多台服务器并开设更大的网络带宽以提高访问速度。负载均衡层采用专用的负载均衡设备主要为多用户同时访问应用服务器时平衡工作任务,从而达到网络性能优化的目的[12]。它主要在网络应用的访问量增长、单个处理单元无法满足负载需求时起作用。网络接入层主要是省市8M专线局域网、VPN专用网以及互联网。

5小结

第9篇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气象影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气象局影视中心目前承担着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凤凰卫视、旅游卫视、新华社电视台等多个公共频道的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工作,同时独立运营中国气象频道,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制播技术的更新,原有的以“存”为主的媒资系统以不能够支撑现有业务运行,迫切需要设计建设一套全新的媒资系统为新媒体和新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本文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保持原媒资系统传统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媒体资产自身业务管理的增强、丰富媒体资产服务模式以及对外服务标准化三个方向的发展,旨在建设具备气象影视资源管理特色的媒资管理系统。

一、需求概述

1、整合现有媒资,继承、迁移原有媒资系统数据,将原系统LTO3磁带库数据平滑升级到硬盘数据管理模式,提升数据利用效率。2、提升新媒体等业务支撑能力,完善媒资系统的生产、管理、运营业务。3、建设对内、对外的媒体内容服务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资料数字化保存,而且能够对内实现各生产系统如制作系统、新闻系统、城市预报系统、播出系统、网站等新媒体系统资源的入库、出库等服务,对外实现与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汇聚、等。4、整合现有工艺规范和资料著录规范,完善气象特色及气象标准建设。

二、方案设计

2.1媒资系统总体框架

整体系统由主干互联平台、信号收录子系统、节目制作网、安全传输网关、媒资子系统、播出子系统共六部分组成。彩色部分框图为新媒资系统设计建设部分,黑白部分表示的是影视中心原有业务系统,不在本次设计建设任务中,但需考虑对接。其中,黄色框图部分媒资子系统为核心,绿色部分主干互联平台、安全传输网关、节目制作网、信号收录子系统是媒资子系统的外延部分,通过主干互联平台的串联,实现影视中心全业务互联互通,并完成与影视中心已有互动气象业务部实现文件化、数据化交互。主干互联平台:作为整体系统的信息交换枢纽,主干互联平台设计基于SOA架构,采用企业总线技术,实现影视中心业务流程上各节点系统的互联互通。媒资子系统:基于多个业务体系的内容资源存储、管理及再利用的基础平台,是影视中心素材和节目资料保存、节目生产的交互核心。信号收录子系统:作为卫星、3G回传信号的采集系统,通过收录服务器在媒资系统在线存储体保存收录的节目。节目制作网:影视中心节目生产加工平台,作为媒资前端具备对上传资料的分拣、初编功能。安全传输网关:考虑到影视中心内部业务系统的安全级别不同,设计安全传输网关作为中间缓冲区,做数据摆渡传输。可通过网关实现安全策略制定、访问控制、安全防护、安全区划分等功能。

2.2数据对象

新建媒资系统中,应主要包含素材(含新闻通稿/条目)、综合类成品、新闻类成品、其他数据格式文件(图片、文档)等重要数据对象。每种对象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组合: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字幕工程文件、元数据、附属图文资料[3]。媒资素材和成品资源均按照MXF或者AVI(非结构化数据)+XML(结构化数据)+附属图文资料文件包的形式提交媒资系统[4]。

2.3基础平台设计

存储架构设计:对于未来海量媒体数据文件的存储,考虑采用适应云计算需求的网络分布式文件系统(DFSDistributedSoftwareSystems)[1]。计算资源设计:新媒资系统设计IT基础平台基于影视中心已建数据中心VMware虚拟化平台构建。虚拟化设计:一般系统中上载、非编等工作站由于涉及到硬件结构、专业板卡或特殊板卡(视音频类),无法实现虚拟化。高IO的核心计算存储资源(例如FC存储元数据控制器MDS、数据库服务器ORACLE/SQLSERVER)一般不使用虚拟化产品。资源检索、转码、、web服务等软件支持虚拟化,部分需GPU资源加速的应用,如非编、资源上载、QC等不采用虚拟化[2]。虚拟机设计:通过虚拟机的设计,可以确定CPU/内存/磁盘/网络结构等资源规格容量。虚拟机的用量按照表2-4来制定。需要注意的是CPU越多会导致CPU分片的消耗,因此尽量减少CPU个数的使用,注意单个虚拟机最多使用物理主机CPU核数的一半。主机设计:根据影视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环境现状,本系统云计算平台主机统一设计采用刀片服务器。虚拟机存储设计:云平台在考虑存储设计时,要兼顾存储空间和读取性能。虚拟机所需空间等于系统硬盘空间加上内存大小,根据业务管理对磁盘空间使用率的规定,考虑预留25%容量。考虑到虚拟化采用VMware技术,为减少IO压力,设计服务器虚拟化使用FC-SAN的架构。网络结构设计:本系统设计中,采用万兆以太网架构,由NAS网络进行素材文件交互和元数据交互。系统中配置万兆核心交换机+千兆接入交换机,采用万兆级联的接入方式,大大提高系统以太链路交互带宽。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服务器采用Linux系统,Oracle双机RAC的数据库模式。

2.4核心子系统设计

主干互联网平台设计:采用双总线架构,由两个部分构成:ESB和EMB,ESB(企业服务总线)主要用于完成全平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和元数据交互,而EMB(企业媒体总线)则用于完成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媒体文件交换和传输。主干互联平台设计通过部署在媒资系统中的接口服务器或部署在中心平台ESB上的接口程序,实现以WebService方式与系统双向交互,最终可以为用户呈现便捷的交互效果[5]。媒资子系统设计:媒资系统建成后,将承担影视中心日常工作所产生的素材和成片文件的存储和管理工作。由入库子系统、核心数据系统、采集整理与下载子系统、资源管理及平台系统、内容审核子系统、运营管理子系统、资源汇聚及对外服务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2.5互联及对外服务设计

主干互联平台采用Server-Agent+基于SOA架构的ESB+EMB双总线规范,实现对原有系统业务的继承和扩展。针对原系统数据迁移的需求,由大洋公司开发系统导出导入工具,主要完成:分析原有数据库元数据、媒体数据的数据结构,将系统中原有数据在线导出;根据原有数据的高码率文件进行验证和转码,拷贝原有高码文件,并生成新的流媒体在线文件,低码率以MP4H.264格式存储,满足后续大规模流媒体;根据离线导出的文件,重新写入到新的系统平台中,完成系统数据的迁移。安全设计媒资系统安全设计总体思路:在总体结构上减少相互间的依赖和影响,系统中各子业务模块可独立运作,需考虑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6]。

三、气象媒资系统的实现

第10篇

基于VPDN的3G无线网络和卫星通信的优劣点分析

输入无线VPDN账号就能接入私有专用网络,节省成本。通过无线拨号可随时随地访问企业的内部网,减少用户建设专线投资[14]。卫星通信的特点(1)通信距离远。卫星通信的建站成本与其通信的距离无关,各通信站之间是靠卫星通信系统连接的,只要满足了信息传输的要求,其通信质量就能得到保障,不会因为通信站间距离过远、地面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而受到影响。(2)信号传播延迟大。由于地球站-卫星-地球站电磁波的传播距离约72000km,传播时间约为0.27s,信号到达有延迟。(3)卫星天线受太阳噪声的影响,存在日凌中断、星蚀和雨衰现象[15-16]。

网络结构

联通公司的VPDN平台采用专线的方式与山东省气象局内网连接,包括无线接入设备、AAA认证系统、路由设备。LAC表示L2TP访问集中器(L2TPAccessCon-centrator),是附属在交换网络上的具有PPP端系统和L2TP协议处理能力的设备。LAC一般是一个网络接入设备,通过向AAA服务器要求验证,得到建立隧道所需的属性,如LNS的IP地址、本端的名字、隧道密码、隧道类型、隧道媒介类型等,用于为用户提供无线终端的接入服务。LNS表示L2TP网络服务器(L2TPNetworkServer),作为L2TP协议服务器端,一般可以为各种路由器,用于远端用户地址分配和管理,并根据用户名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一个LAC和LNS对之间建立VPDN隧道连接,在一个隧道连接上可以承载多个会话连接。每个连接的维护以及数据的传送都是通过隧道消息的交换来完成的。LNS通过一条6M专线,连接山东省气象局路由器,接入山东省气象局内网。

运行方式

用户在使用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拨号连接时,需经过两次认证,获取到特定的IP地址,方可通过VPDN专线进入山东省气象局内网。具体步骤如下。(1)用户的无线终端通过各地的基站接入LAC。(2)LAC通过AAA认证平台对VPDN用户的无线卡号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LACAAA返回建立隧道所需的属性,LAC从而建立起到对应LNS的L2TP隧道。(3)隧道和会话建立好后,LNS向LNSAAA发起对用户的第二次认证,LNSAAA根据RADIUS请求中的用户名、密码、MSID等属性进行本地认证。如果认证通过,返回成功响应。(4)LNS根据认证成功响应开始PPP协商,并通过LNS向用户分配的特定IP地址,根据相关的路由指向,可以安全访问山东省气象局内网。

系统实现

系统基本组成该系统主要包括VPDN专线和用户无线终端。VPDN专线于2009年7月铺设完成,接入山东省气象局的NE20路由器。按照协议,联通公司提供了80个专用IP地址(172.AAA.BBB.CCC-172.AAA.BBB.CDD)用于无线终端的拨号接入。按照该地址规划,在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及NE20路由器上添加指向路由,从而实现上述专用地址可访问山东省气象局内网。用户无线终端由无线上网卡(HUAWEIE180)和路由器(D-LINKDI-524SU-E8)组成。路由器配置在D-LINKDI-524SU-E8路由器上配置接口IP、拨号用户账号等。关键配置如下:(1)配置3G拨号(网络-宽带设置),可实现自动拨号。选择3G,“网络选择”项选定WCDMA,APN为sdar.sd,用户名和密码根据联通提供的信息填写,然后保存。(2)配置DMZ主机(应用-高级NAT配置-DMZ配置),输入主机IP(即视频终端的IP地址,如:192.168.1.11,视频终端的IP地址必须与路由器在同一子网即192.168.1.XXX,子网掩码:255.255.255.0)。(3)配置虚拟服务器(应用-高级NAT配置-虚拟服务器设置),点击添加按钮添加虚拟服务器,配置虚拟主机:在选择一项服务右侧下拉菜单中选择PolycomViaVideoH.323;服务器地址(即视频终端IP地址,如192.168.1.11,视频终端的IP地址必须与路由器在同一子网即192.168.1.XXX,子网掩码:255.255.255.0)192.168.1.11;保存应用。至此,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移动气象台的视频会商设备,通过3G通信与济南市气象台和山东省气象台进行视频会商。

第11篇

1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功能

1.1事故分析

灾害性天气及恶劣气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雪、冻雨、雨夹雪等天气极易使线路出现倒塔、断线的现象;强风易使输电线路发生断线或相间放电;大雾及沙尘天气易使输电线路发生污闪;雷电天气容易使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由于雷击而遭受损坏;气温之间的温差过大也会使输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暴雨天气极易使输电线路发生倒塔。以上灾害性天气必须引起电网调度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的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能够使电网调度及管理部门提前做好应对的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灾害带来的损失。

1.2野外的施工检修

每年都要对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修,需要检修的设备的数量多、时间长,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并且该项工作极易受到当地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恶劣天气状况下,会严重影响到室外的电力施工、抢修及检修等工作。为了确保顺利、安全的实施该项操作,需要先准确预报当地、当时的气象条件,再进行操作及检修等工作,这种方法不仅使检修的质量及速度有所提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停电引起的负荷损失。

1.3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及计划

过程中,负荷预测在电能分配、发电及输电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负荷用电不仅与经济的增长及工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还受到经济、政治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以本省为例,山西省负荷用电与天气及气候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明显,干旱、内涝等增加了农灌的负荷,强度较高的降雪、降雨天气大幅度降低了用电负荷。山西省电网用电负荷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通常表现为当夏季的气温升高时,制冷负荷有所增加;当冬季气温降低时,采暖负荷快速增加。因此,气温是电网负荷中一个较为敏感的因素。

1.4电气设备的气象服务评价

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统计与分析历史的电力及气象资料,研究并逐步建立电力调度、电力线路发生污闪事故的气候量化条件,再依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对污闪的概率进行计算。针对大风、温度、暴雨及湿度等建立起相应的警报系统,再分析电力设备的维护安装条件,并以此建立起合理的与设备安装维护相关的气象指标。

2电力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路径

2.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的关键问题。通常情况下山西省各个地区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异,一些地区受到资金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网络建设中,致使无法广泛、深入的开展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因此,多元化投资体系的建立非常有必要。将政府投资作为主体,并设立专用资金用于建设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的网络设施,从而为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另外,还要使市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吸引和鼓励个人及企业投资,为该地区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2.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使山西省气象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电力系统领域。目前,该地区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正逐步完善,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距。首先,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硬件设施较为简陋且短缺,技术手段也明显不足;另外,网络的运行维护及软件的开发等缺乏经费保障。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是一个与多个部门相互关联的综合性能较强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起有力的具有主导性的领导体系,并加强对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化的组织与管理,明确的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协作,不仅能使电力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过程中的浪费及重复建设现象大大减少,还能有效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2.3开展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优秀的电力气象信息服务队伍是气象信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山西省正在逐步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组织,但是仍然缺乏电力气象信息服务方面的人才,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的电力气象信息服务人员的技能及知识都已过时、陈旧,不能够与复杂的电力需求相适应。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可以通过正规学校远程教育或在职培训,使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争取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电力气象信息服务队伍;同时,还要重视扩大电力气象信息服务的队伍,以确保及时、准确、有效的开展电力气象信息服务工作。

2.4建立有效的气象信息收集及机制

气象服务信息资源在电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传播渠道进行改革,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电力部门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广泛需求,并定期组织学者专家等进一步对需求进行分析,再向决策部门上报。这一方法就能够使决策部门对电力部门的需求及动向进行快速了解,并及时的对供给方式及内容等进行调整,还要快速的对电力部门的需求作出反应,使电力部门的需求与政府目标相互一致。另外,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及制度,使政府的气象信息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

2.5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推进资源共享

第12篇

MeteoMet计划是EMRP的一部分,并得到欧洲国家计量院联合会(EURAMET)的资助。参加此计划的包括受到资助的18个研究机构和3所大学,以及34个未予以资助的合作机构。该计划的执行期为3年,经费预算为4413683欧元,有6个工作组,30个子项目,计划交付65个成果,总共需要419人月的工作量。

1.主要方向

MeteoMet计划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气候变化观测所涉及的计量溯源性,以及从计量学的角度对地面和高空大气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观测和气象要素观测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

2.科技目标

MeteoMet计划的科技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为3部分,即新的计量方法,新的校准设施,以及对历时气候资料的计量学处理。具体包括5个方面:气候观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发对空气温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的实验室设施和方法;研究建立风速观测计量溯源性的方法。改进湿度传感器及其校准方法。研制可溯源、可自校准、可调式吸收光谱法二极管激光器(TDLAS),研究水分子的吸收线;研究包括基于准球面腔体微波共鸣技术的湿度计、无接触式大气测量量多传感器装置、超声风速计,以及新的基于GPS和伽利略导航卫星的测量方法;研究无线电探空仪观测的计量溯源性;获取用以改进水汽公式的新资料,提出新的用于水汽压力曲线方程式。参考探空仪的校准装置。研发创新性校准系统,包括具有高度优化的热量和物质传导特性的测量箱,建立基于探空仪观测的计量溯源性。自动气象站的校准装置。提出新的自动气象站校准方法和协议,评估太阳辐射和元器件老化对自动气象站的影响;研制可对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进行同时校准的实验室和现场校准设施;研发对自动气象站软件进行确认的协议。历史温度资料的计量学处理。评估用旧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获得的历史温度数据,估计当代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性;研究和开发具有A类和B类不确定度①的不均一的历史观测资料的分析评估方法和软件。

3.MeteoMet计划的6个工作组

MeteoMet计划从管理和专业研究的需要出发,设立了6个工作组:高空观测传感器和技术工作组。研究新的用于高空观测的湿度传感器,建立基于TDLAS的绝对湿度传感器的计量溯源链;研制可溯源至国家标准的可移动校准的标准湿度发生器和新的探空仪传感器校准箱;进行在接近真实高空条件和拥有国家标准环境下的传感器比对。气候要素观测的新方法和新仪器工作组。研究用于低空和高空大气温度、湿度和气压观测的新方法和新仪器,以获取改进饱和水汽方程准确性的新数据。该方程适用的温度范围是-80~100℃,目标不确定度②为0.85%~0.04%。地面气象观测测量方法和协议工作组。针对气候研究和气象学长期、大尺度观测的需要,研究地面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观测的可溯源的观测方法和协议,研究超声风速计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评估和现场校准方法。观测资料协调化工作组。主要进行历史温度观测资料评估和数据融合的工作。研究历史温度观测资料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将这种来源的不确定纳入总的不确定计算报告中,修正气候模式的输入数据。通过这种工作,强化对气候变化的识别、预测和适应性评估。除上述4个专业研究工作组外,MeteoMet计划还设立了“推广和传播”和“管理与协调”两个工作组。

4.MeteoMet计划的预期结果和影响

通过MeteoMet计划的实施,可以推动计量学和气象学研究的发展。预期成果包括:获得一个经过确认的用于欧洲气候指示因子的基本参数规定;获得可靠的测量协议和可溯源的传感器校准规程;推动气象机构所属自动气象站的校准直接溯源至国家标准,使得观测资料更准确并附有不确定度报告;提高对大尺度和长期温度观测资料的标准化和保证计量溯源性的方法的需求。MeteoMet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气候观测资料可靠性的提高和对历史数据的正确解读,降低气候影响模式的不确定度,从而提高长期和短期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而更可靠的气候变化影响模式可以为制定有效的国际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二、MeteoMet计划研究示例

MeteoMet计划所有项目的核心和亮点就是计量溯源性。而计量溯源性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校准(不间断的校准链)和不确定度(校准链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的不确定度)。为满足气候观测的需要,获取高质量的气候资料,进行真正符合计量学意义的校准和不确定度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由于不具备符合校准条件的设施,对探空仪就不能实现业务化的实验室校准。对大量布设的自动气象站也不能进行严格现场校准。再例如,气候观测业务采用新的观测方法需要研究解决校准问题。现行的业务化的校准方法也需要改善和优化。例如,目前对于温度观测仪器的校准通常是在液体槽中进行的。而实际上,气温是在空气中观测的。由于空气和液体的性质不同,它们对气温观测所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贡献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对于气候观测资料的质量也是有影响的。此外,对历史气候资料的计量学处理,主要面临的问题也是计量溯源性和不确定度。MeteoMet计划正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开展了有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以下列举几个与我国有关工作可进行对照的MeteoMet计划的研究示例,以帮助对该计划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1.研制探空仪湿度传感器快速校准系统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对参考级探空仪进行实验室校准问题。提高探空仪湿度观测的质量是WMO世界气候观测网参考探空网(GRUAN)的重点。要达到GRUAN要求的精度目标,获得可靠的气候观测资料,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通过科学的校准使探空资料具有良好计量溯源性。但是,目前对探空仪的实验室校准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在模拟高对流层和低平流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湿度校准非常耗时,因而,对探空仪进行实验室校准在目前是难以实现的。为此,MeteoMet计划研发对探空仪湿度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创建一个用于建立探空仪观测计量溯源性的参考装置。该项目主要由芬兰计量认证中心承担,具体研发内容包括:应用热量和物质传导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的试验,设计和建造一个高效的测量箱。这种测量箱可以缩短包括在低温范围的校准时间,使一套探空仪的校准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研发一种基于饱和器的低至-90℃的霜点温度参考标准;研制对测量箱的空气温度和霜点温度进行准确和有效控制的装置;对整个测量箱进行测试,并进行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

2.研究在空气中进行温度传感器校准的设施和方法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降低温度观测的不确定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估计,需要的温度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要小于0.1℃。降低温度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需要考虑源自传感器校准方法本身的不确定度。目前,对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是在液体槽中进行的。而液体与空气的热力环境是完全不同的,由此产生的额外的不确定度经常被忽略。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将空气温度传感器校准的不确定度,在-20~50℃范围内,从0.08℃降到低于0.05℃。这项研究有助于增加对气象温度观测的误差来源和现实不确定度的认识。这将提高温度观测(特别是空基观测)的准确度。该项目由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负责,具体研发内容是:研制一个准确的空气温度校准设施。该设施将可对气流进行控制,并可随校准环境的变化对热交换进行调整。同时,对仪器和其他热源产生的误差和不确定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在-20~50℃的温度调整范围内,使在空气中进行的温度校准的不确定度小于0.05℃。同时,提出如何将温度调整范围延展的建议。

3.研制可同时对气象站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

进行组合校准的实验室校准设施该项目针对的是气象观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目前对自动气象站的校准缺乏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考虑。由于传感器的校准不是在类似于野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常规的校准可能引入系统误差。目前,在欧洲没有专用的可以同时产生和控制温度、湿度、压力、风速和太阳辐射的环境校准箱。这种能同时模拟地球表面条件的校准装置,可以更好地对气象站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使其具有更可靠的计量溯源性。MeteoMet计划将研制以上所述需求的校准装置。拥有了这种装置将可对温度、湿度、气压单独的校准曲线之间量值的相互干扰,以及太阳辐射和风速对其他观测要素的影响进行研究。这项工作将提出自动气象站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校准的新协议和流程,同时还对实验室校准与现场校准的关系进行分析。该项目由多个欧洲科研和计量单位完成,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由波兰低温和结构研究院等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动气象站使用的温度(-50~50℃)、湿度(10%Rh~98%Rh)和气压(800~1100hPa)传感器进行测量。用测量结果与华沙大学的自动气象站的日常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这种比对分析结果可为制定自动气象站校准规范提供基础。由芬兰计量认证中心利用其压力-温度-湿度校准设施,对前述3种气象要素之间,在-50~-20℃的低温范围内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考虑到3个要素之间相关性的优化校准规程。由意大利国家计量院建造一个新的自动气象站参考设施,以满足用户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该装置为圆柱体,直径约1.3m,长度为1m。该校准装置的内部结构适合安装各种自动气象站和气象观测用传感器。温度、压力和湿度可分别单独控制,可同时实现: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05℃,温度调整范围为-40~50℃;压力控制偏差小于0.1hPa,压力调整范围为750~1100hPa;在温度为0~50℃条件下,湿度范围为5%~98%,准确度为0.3%~0.7%。该装置还可产生最大30m/s的风速,并具有太阳辐射发生器,用以评估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温度、压力和湿度传感器的影响。

4.研制可溯源的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装置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问题。现行的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存在许多计量学方面的弱点。首先,由于用于比对的标准器不能长期在露天状态下工作,所以校准不能覆盖传感器的整个量程,因此不能完整地确定传感器的直线性和不确定度。同时,也无法对观测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评估。此外,对在高海拔和极地地区安放的自动气象站需要有明确的校准规定,以保证这些自动气象站能溯源至国家标准。MeteoMet计划研制一种用于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的,可安放在中型汽车上的小尺寸可搬运的气候箱。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提出保证布设在遥远和高海拔地区的自动气象站的计量溯源性的方法和规程。这种可以同时产生温度、湿度和压力值的气候箱,将建在珠穆朗玛峰脚下,位于尼泊尔境内海拔5050m处的金字塔观测站。通过这种装置和专用的规程,促进高海拔地区气候监测的进步。该项目由意大利国家计量院负责,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研究和建造一个缩小尺寸的设施,用于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这种装置可对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同时校准,测量范围覆盖自动气象站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其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05℃,温度调整范围为-20~50℃;气压控制偏差小于0.1hPa,气压调整范围为500~1100hPa;湿度调整范围为5%~95%,不确定度为1.5%。该装置产生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值的仪器测量是直接用测量基准进行校准的。

5.开发考虑计量溯源性的用于历史和未来温度资料协调处理的计算模式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历史气候资料的不均一问题。为了改进历史资料序列,需要对不同时期由于采用新的协议对气候资料的影响进行最优估计;同时,还要在模式中考虑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为了获得气候评估所需的时间序列资料的修正值,必须要用最新的统计技术或新的程序进行统计均一性试验和时间序列均一化处理。MeteoMet计划研制一套数学软件模式,用来从计量学测量和不确定度的角度,对时间序列历史资料进行模式化处理。该项目由多个欧洲计量单位负责,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由捷克计量院和斯洛伐克计量院负责开发克服历史观测资料地点和时间的不均一性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和MeteoMet计划其他相关部分研究结果的数学软件模式。该方法可以根据国际温标的演变,重新计算温度值,并包含B类不确定估计;依据对测量方法、观测仪器等方面现有的知识,按照历史资料的质量,对部分或整个资料集进行加权处理。将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包含在对温度趋势的评估中。由挪威计量局负责对该模式进行测试,对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评估。

三、结束语

第13篇

修文县地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是个农业县,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靠天吃饭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每年突如其来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干旱、风雹、强雷击、下击暴流、暴雨、洪涝以及诱发的次生灾害带来的重大损失,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可预知性是不变的真理。例如,1994年4月20日,风雹入侵造成严重的损失,作物受灾面积1.13h㎡,雷击死亡3人、伤6人,经济损失5574万元。又如,1996年7月1日,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天气而形成的严重洪涝灾害,使县城东郊2座桥被淹,县城交通中断,近40名职高教师家属被洪水围困在2幢宿舍楼内;小箐乡全新村沦为泽国,水淹区域延绵5km,直抵息烽县边界,水最深处达6m,80余人被洪水围困;诱发二起滑波,造成死5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这些气象灾害,打乱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节奏,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社会政治影响,也给政府灾害危机管理能力带来挑战,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考验。这也就是向我们敲响警钟,那就是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处理应对机制。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的同事,要居安思危,加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危机处理管理机制,提高预测、预防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将气象危害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建立“经济示范村”、“扶贫开发”;才能有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城郊农业,使县“农业稳县”战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突破的目标。

二、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六、结束语

第14篇

1.干旱。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我国的干旱情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一定的洪涝灾害发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侵蚀。二是高损失性。根据1991年到2007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三是突发性。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然而防洪能力较弱,经常是洪涝灾害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时就称之为“台风”。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重,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出现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害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冰雹灾害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在山区、平原、内陆、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在不经常发生冰雹灾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袭击。我国的北方山区地带是冰雹灾害的高发区,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危害。

5.冷冻。

冷冻灾害主要指由于温度较低而引起的霜冻、寒冻等气象灾害,根据冷冻灾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冻害与低温冷害。冻害产生于冬季期间,一般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害分为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两种,在此种条件下。农作物较易产生冻害,严重时农作物则会死亡。低温冷害则指的是由于温度偏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生障碍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的气象灾害。

6.其它气象灾害。

除了上述五种气象灾害以外,还有低温连阴雨、雪灾等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乃至农业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遭受了连续十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了很多农作物产生霉变,有的已长出的农作物也产生的烂果现象,致使农民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国湖南、广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侵害,直接影响到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稳定性失衡。

二、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产生,它对农业的不良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疆土辽阔,包括多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冷冻等等,不同种气象灾害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以洪涝灾害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此时也是长江流域玉米的生长盛期,此时,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绝收。

2.对农作物种植时间的影响。

如果时值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却发生了气象灾害会导致推迟农作物的种植,如果继续提前播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以山东省冬小麦的种植为例,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期却恰逢冷冻气象灾害,为了能够使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与诸多外界因素相适应,势必要延迟播种时间。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小麦在入冬前长势过旺,造成小麦过冬时遭受冷冻灾害侵蚀,从而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3.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人们为了抵御气象灾害或者是不良气候条件而进行的工程农业,如保温、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间作物以及水产畜牧营造一个小型的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气象灾害也会对设施农业造成破坏,如暴雨、冰雹、冷冻等,都会造成相关设施的毁坏。

三、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农业经济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显著的上升走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十五个阶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农田受灾面积达到了全国农田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750亿元以上,而受灾面积则达到47952万平方公顷。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到5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3%。2008年,同样尤其气象灾害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100亿元,占GDP总值的4.5%。

2.农业经济影响频率加快。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别为12.5%、42.9%、60%、70%、100%,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频率不断加快,危害随之增加。平均每年国民生长总值的4%都被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损失严重。

3.农业经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对其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旦气象灾害产生,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业产量,而产量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季农作物的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将会增涨,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胀压力,不利于我国市场的稳定。

四、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内,由政府牵头对气象防灾减灾进行通盘部署,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系统,以统一领导、联合进行的方式,有规律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指挥、预报警报、防御实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从而保障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开展大型农业设施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系统,减低灾害的破坏率。

2.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当前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相关政府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了解环境变化、掌握气象规律,提高农业对气象变化的防御性,进而调整农业布局,以达到农业发展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质,农业经济高效的目的。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类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该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气象灾害易发区人群了解灾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天气农业保险模式,建立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补贴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

5.增强生态意识,农业生产与气象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以对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与防灾减灾进行统筹考虑,比如对山、水、林等合理开局,统筹考虑村镇小气候形成,避免发生气象灾害。

五、结语

第15篇

(一)存货类别

根据当前气象部门内部编制的不同,存货类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事业单位存货管理。主要是计划性的器材管理,包括气压、湿度、温度、风向和降水等常规的测量、观测器材和备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器材,天气雷达备用器材、通信传输器材等存货管理,既包括计划性的也包括非计划性的器材管理。第二类,气象部门所属企业存货管理。如关于防雷工程器材的存货及其管理均设在企业性质的防雷工程公司管理中。

(二)管理现状

根据气象工作需要及其存货的实际,管理现状有三种:第一,器材各个环节的计划及其相关手续管理。是指器材的年度运用计划、采购预算、器材清单、验收合格手续与供应计划等,强调的是器材管理的计划性。如“编制器材供应计划、购销合同”,及“对器材的收、发、存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等。第二,器材供应性管理。是指实际器材的存管和交付使用环节的管理。作为管理职责部门的人员,按照气象工作要求把特定器材交付特定部门或人员使用的情况,主要是指分配、供应与出货环节。第三,器材的安全效能管理。主要包括器材的外形、功能、使用期限和其他的功能完善性保管。

二、气象部门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气象系统体制内实际存在着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和所属企业不同类别的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标准不一和条件不一的现象。

(一)计划供应的问题

在工作实践中计划供应的问题有三种:一是不同单位之间的计划冲突问题。典型地表现为计划供应的重复、疏漏与职责分工模糊等,致使气象部门存货管理出现浪费、不足与出现问题后的追责难现象。二是产品型号与质量不一问题。虽然同是气象器材的生产、供应和管理,但由于不同厂家的技术不同,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产品型号总会有出入,既有细节的微观差别,也有外在形状的区别,致使使用中产生不同的效能。三是计划供应监控失范问题。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背景下,气象部门所属企业的经营和事业单位的经营存在着冲突现象,尤其是当前气象的事业部门在某种意义上也发挥着管理的作用,极容易导致市场作用失范的问题。

(二)库存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的库存管理中,尽管也在积极地采用现代仓管制度与方法,但由于相关人员不是专业的、制度缺少专业针对性,导致常出现三类库管问题:一是,出库入库流程不规范。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都是一人或多人管理,容易出现诸如入库器材录入疏漏、重复录入、记录不规范等,出库责任人员混乱不清,致使器材的来向和去向均存在模糊甚至无法说清的现象。二是,入库后管理不到位。即从入库到出库的中间环节中,往往是把相关器材按照基本的要求摆放,没有及时进行除尘、防潮与防止粉碎性的安全处理,致使器材随时存在着毁损的可能性。三是,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盘点。这是库存管理失范的最典型现象,也是导致账目混乱不清的根本原因之一。尤其是很多器材过了保质期,这是造成器材损失的主要成因之一。

(三)财务管理的问题

按照国家气象局《气象技术装备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气象技术装备实施“核定指标、计价供应、节约有奖、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但由于相关单位的性质不一样,实际执行的制度也不一样,出现财务管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典型问题是账实不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算和实际支出不符。一方面气象装备通过项目预算下达,一般情况下每年底项目须执行完毕,另一方面实际支出与预算有差异,往往实际器材支出会超过预算或低于预算,导致财务无法形成库存结余的问题。二是库存结余不符。既有库存管理与财务未定期核对的原因,也有未按规定的计价方法确定进出货单价的原因。三是实际出入库器材与实际支出不符。主要存在着财务不规范或违规操作的问题,这是最终的表现之一。

三、气象部门存货管理流程设计

科学的存货管理流程,是确保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之一,需要相关主管行政部门牵头,设计对事业单位与所属企业标准统一的流程,确保存货管理的精细化实施。

(一)部门对应管理

这里的部门主要是指气象部门的内部的管理部门,如器材管理单位内部的科室、气象部门所属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等,在实际的流程设计中,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存货管理环节部门对应。从预算、采购、入库、保管、出库到账务核对,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职责部门负责。如预算、账务有财务部门对应负责,入库、保管与出库有仓库保管部门负责等。在这种流程中,每个部门及其职责人员,都负有切实的责任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好,确保在部门积极参与、职责细化与过程严谨的基础上,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以提高对问题排查和及时整改的质量。二是存货管理监管部门对应。相对气象部门内部的存货管理部门,如器材管理单位内部监管部门、财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等,都需要从部门职责出发坚持对存货管理实际执行者的监管,让他们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尽职尽责把其他的相关部门调动和监督起来。部门对应管理的实现,强化的是气象部门内部的宏观管理和部门之间职责发挥及其配合的统筹,实现存货管理、部门管理和业务开展的高质量的一致性。

(二)岗位对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