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园网络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 计算机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挑战与机遇,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渗透在人类物质文明合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冲击和改变着大学教育的传统理念。只有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21世纪,信息化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机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原有的工具、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属性的局限,成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的重要成分的因素,渗透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迈向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网络文化阶段。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文化校园网络建设,不仅的高等教育大变化的需要,也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在“计算机文化”理念这一前提下,本文叙述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三个方面有机联系的内容,说明只有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网络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他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概念。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势、新趋势。校园网络文化在兼有技术与社会文化有重内涵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教育本身含义。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
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团结平等互助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项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育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新理念、新思维。
2.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校园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手段
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和广泛应用,始创痛的教育模式开始发生空前变化。根于教育需求,师生可以进行多种有利与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空间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中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网络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育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教育为模式的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给学生创造的网络阅读、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交流等条件,打破了社会、学校、班级及学科的界限,实现学习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满足学科和教学的需求。
3. 学校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有产生虚假;其交互特征即传播信息文明,又产生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即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去范。诸如,“信息霸权”的威胁、“文化殖民”的威胁、“信息垃圾”的威胁、“信息欺诈”的威胁等。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向着网络化的威胁与挑战,如果不慎重的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质量和进程。
二、网络文化时代必须选择校园网络建设
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科学技术带给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如此巨大,可能昨天还是一个概念、一个设想、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现实。伴随网络、多媒体等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的生成,使文化传播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的交互性让人们掌握了传达信息的主动权。
1. 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2. 建设校园网络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商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建设教育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 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得重要标志之一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中,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目前,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初具规模,有的良性来运作,有的管理不善。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依然是当务之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 加强“两个管理”。“两个管理”,即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和行政管理。依法管理主要指校园网络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管理主要指高校自身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2. 引导“两个自律”、“两个自律”,是指在校园网络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经营者的自律与上网者的自律。高校是教化人的基地,高校的网络经营与社会网络经营尽管在技术、手段、程式运行等技术特征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其功利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的功利目标是教化,后者的功利目标是营利。因此,不能把高校网站变成社会的网吧,高校网站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务必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上纪律,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与提供上,一定要高度自律,以优秀的信息文化陶冶人。
3. 加强“五个建设”。“五个建设”,是指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学科建设。一是硬件设施。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初具规划,较好的不仅有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而且网络早已进了课堂,进了宿舍,进了图书馆,进了办公室,有的已实现了“三机”电视机、电话机、计算机)同进室舍的建设目标,为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软件建设。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文软件,是刻不容缓的事。三是网站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仅是“人及交互”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四是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技术人员队伍。五是网络学科建设。大学应把网络文化视为一门学科,成立专门的跟踪调查和理论研究,研究网络文化心理、行为、现象,以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
4.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事实上,在校园网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理念的建设。要真正班这种理念水平提高上去,才能带动软件建设,提高硬件的利用率。
总之,通过多渠道建设与科学管理,使以网络化、数字化卫基础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使以知识、信息的传播为基点的大学教育培养具有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各种知识信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唯此,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才能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咏今. 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与实践探索..2002.11.19.
[2]衡均 .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于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
[3]万新恒. 信息化校园. 大学的革命.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分地域、全球共享、时代性强。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受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以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网在校园里传播的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它是由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分支,一方面网络文化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内折射,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又对网络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补充,既反映出新时期大学的精神面貌,又体现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1.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既继承网络文化的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网络文化的特殊性[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生共建。校园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都是师生,网络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同时,网络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和办公手段,各种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不但可以协助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已经成为校园内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2)引领网络文化前沿。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活跃,创新性突出的特点,所以高校一直是前沿文化的发祥地,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是新型网络文化的摇篮之一。(3)学术性较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他们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和扩散,所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学术性,是理论性、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结合。(4)服务社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虽然产生于高校校园,但它会辐射到社会,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社会,最终转化为社会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1.3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对高校的作用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1)积极作用。校园网络文化是校风校貌的体现,通过网络传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蕴含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师生开拓视野,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校园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2)消极作用。首先,校园网络文化离不开网络,需要从网络上收集和传播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实性受到质疑,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网络上的诱惑太多,致使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轻者造成学习成绩下滑,重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虚拟的网络改变了交流模式,隐藏了师生的真实个性,网络交流虽然方便,但是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
2、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燕山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校园网络文化也逐渐活跃起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情况如下:
2.1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燕山大学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网络建设方面,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学校的网络环境。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秦皇岛地区节点单位,光纤骨干网基本覆盖整个校园的教学区和办公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吸收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做网络技术支持,鼓励教工学历进修,并选派人员参加各种交流会。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导校园网成为传播正确、积极和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径,规划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制定校园网用户管理办法,采用学校统一开发结合师生自主开发的形式搭建校园网站。
2.2校园网络文化初步形成
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有网络途径作为支持。学校各职能部门都设有网站支持办公,有的部门还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站管理员。同时,各类学生社团也纷纷开发网站,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目前,燕山大学主要的网站有:学校及各学院门户网站、校园新闻网、校园通知网、图书馆网络平台、教务处信息化管理平台、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管理平台、就业服务信息网、海韵山岚文化网等,形成了以通知、新闻、服务和学术为主的网络阵地。
2.3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健全的功能
燕山大学校园网的资源丰富,从教学、科研到办公,各类资源应有尽有,师生已经习惯使用校园网,甚至是依赖校园网。从校园网的功能上看,主要有查找资料、浏览信息、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因此,师生所处网络环境比较健康,接触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
3、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网站突出功能性缺少
教育性一方面,校园网站数量不少,但是大多是用于信息和网上办公等功能,没有突出的特点。有一些网站更新速度慢,缺少真正的有用信息。所以,虽然建立了网站但是形同虚设,这些网站对教师和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网站缺少教育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就是要提高教师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展示校园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校园网很难完成这一任务,仅仅充当的是通信途径、搜索工具而已,偏离了网络文化的初衷。
3.2网站建设重技术轻管理
学校更重视网站开发的技术,从人才配给上看,从事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教工学历层次较高,都是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及以上。从技术标准上看,网站多采用JSP和ASP两种主流网站开发语言。相比于稳定的技术,网站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网站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燕山大学的网站上线由宣传部进行内容审核,再由信息化处进行技术审核。对于网站的管理,学院的门户网站和职能部门网站管理大多设有专门人员,主要负责更新网站内容,至于网站管理应该怎么做没有清晰的概念。而学生社团网站的管理更不规范,大多是由学生进行更新,学生又具有流动性,导致网站的管理员不固定,而学校不设专门的人员去管理这些网站的。
3.3校内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网站管理和网站监管不同,网站管理是,确保网站的运行,更新网站内容,即网站维护。网站监管是监控不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处理。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容易监管,网络上的信息来源不确定,很多信息缺少审核。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特别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所以,校园网能否及时、有效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监管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制度、技术和人才的全面配合。目前,燕山大学网络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在制度上没有详细的监管条例,网络监控主要用于保证校园网正常运行,对于学生的上网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管。有的学生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无法完成学业,学校通过降级、开除等手段处理,有的学生网上网下两种性格,在现实中迷失方向,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导员疏导等形式处理,而此类事件的预防学校并无有效措施。
3.4社会导向功能差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应该具有很好的社会延伸性能,能够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能够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并且能将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渗透至社会。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区域大多为校园内部,对社会影响较小。
4、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
4.1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文化依靠网络平台,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校园网,让师生可以畅游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还要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校园网除了要满足功能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宣传性,能够有自己的特点以吸引师生访问,还要提供途径让师生参与进来,这样的网络资源才是师生需要的。首先,学校应该继续投入校园网建设,要有整体的规划,明确校园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次,积极引导现有主要网站在设计风格和内容建设不断完善,比如在校园新闻网、校报和海韵山岚文化网上大力宣传先进的文化,将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在网上形成传播阵地,让校园网在先锋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
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要完善校园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将这些政策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挂在墙上,以此约束和规范师生的上网行为。制定相关内容加强师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帮助师生辨别网络信息,有意识有能力自觉地去防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制定网站管理员培训制度,让他们熟悉网站管理的政策,规范网站管理流程。
4.3完善监管机制
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学校层面上,首先,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责任等。其次,网络监控最终需要的是技术和人才,信息化处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网上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扩散和传播,从人才配给上也要有一名熟悉网络技术、富有责任心的专人去负责网络监控,使校园网可以第一时间截获不良信息,而不是被动的在出了事后去查当事人。二是从校园网用户层面上,如今,上网犹如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保证上网的质量需要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技术监控只是为了抑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当校园网用户具有分辨能力后,虚假信息就会不攻自破,师生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智从校园网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
4.4加强窗口网站和特色网站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窗口
网站要适当增加校园文化内容的链接,突出校园特色,将优秀的文化资源搬上网络进行宣传。燕山大学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如“燕鸣论坛”紧跟时代脚步适时推出各类讲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师生眼界,可以将讲座使用的幻灯片或者讲座将内容到网上,甚至可以制作成视频供大家学习。要适当将科研和教学成果推到网上展示,就像今年燕山大学对田永君教授在极硬材料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行了报道,在校内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若要扩大影响,可以通过视频、Flash、演示幻灯片等技术手段将成果形象化,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成果的价值,也让社会更加关注校园网动态。要适当增加社会服务项目,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校内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可以制定相应借阅和下载办法以满足社会需求。燕山大学还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CALIS河北省文献信息中心,都可以面向社会开发更多服务项目。相对于窗口网站,社团网站更具有文化表现能力,它们往往都具备一定的特色,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知识性,所以社团网站要突出新颖性、趣味性以吸引更高的点击率,同时,让学生参与网站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源以充实网站内容,让社会大众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5、结语
作为医学院校,校园网络的发展为促进医德教育提供了易被学生接受的途径。若想使医学生通过校园网络文化这种途径受到医德教育,应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引导,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将医德教育和网络建设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增强医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每个医学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建立自己学校的特色网站,形成时刻为病人着想和救死扶伤的网络文化,可以使学生受到教育。现在的大学生爱上网、经常上网,而网络文化有多种的表现形式,如图形、颜色、音乐等,在传播中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等,这些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有效地增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尤其在精神生活方面,能够使他们精神更加充足,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能够使他们正确认识医患关系,树立良好医德。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积极地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获取自己医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地利用它、发展它,使自身全面提高。总之,医学院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不仅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而且使其全面发展。
二、校园网络文化下医德教育开展所面临的挑战
1.医德教育者“权威”受到挑战。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单独地依靠教师的传授,没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与他们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很多问题学生通过网上解决,有些知识的更新学生比教师提前知晓,任课教师在讲课中讲到这些知识,会使学生们无兴趣,甚至反感。医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品格,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形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品格。有些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医德教育者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网络文化根本不知,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医德工作者必须在技术上能运用计算机,在思想上要重视网络文化。通过网络了解学生在网上做哪些,看哪些,想什么,针对这些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医德教育。在校园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不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了解最新的网络信息,接受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就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丧失其权威性。
2.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受到挑战。
外部环境对人的性格以及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影响。围绕着网络生活,沉迷于网络,这样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人际关系淡漠,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尤其医护人员要接触很多病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德,又不能与病人广泛的接触交流,这对其以后的工作相当不利,会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被淘汰,这其实是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表现。每个人经常接触一事物会对其造成影响,当代的大学生经常上网,对其来说影响极大,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网络上众多的不良信息,会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些医学生由于不能真正的理解医护职业道德内涵,再受一些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怎么形成良好的医德方面迷失方向,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医学生来说,形成良好的医德,树立良好的医德意识需要自己的学习、自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些医学生经常上网,自身的自律、监管意识比较淡化,判断鉴别能力差,这样会使网上的一些不良医德信息渗入他们的脑海,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医德意识。
3.教育组织者利用网络进行医德教育的力度不足受到挑战。
事物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医德教育需要教育组织者的全力支持。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喜欢通过上网了解时事、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希望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生动、有趣地进行教学,因此,学校的教学离不开网络。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有很多不足,如硬件较差等。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对校园网监管不够,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这样使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文化进行教学。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条件下,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更需要利用网络文化,从而使医学生受到教育。大部分的医学院校更加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的并不多,对网络文化的医德教育不予重视,迫于各种压力只是应付。当今,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对医学院校来说就是医德教育进网络,由于校园网络的监管不够和医德教育的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医德教育者没有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医德教育的意识。
三、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1.加强校园网站建设,渗透浓厚的文化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书本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网络,尤其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更离不开网络。医学院校要加强网站的建设,加大投入,创建适合医德教育的特色网站。一个网站是否受欢迎,是否有吸引力,与它的信息量直接相关。网络的信息及时、丰富,才能吸引“网民”,作为医学院校的网站应及时地最新及学生最关心的网络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对一些医学生关心的医学信息进行讨论。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代有许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如孙思邈、华佗、李时珍等,他们是当今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医学院校校园网站可以专门建立古代名医的教学平台,使医学生经常看这些内容受到教育,以前辈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在校园网医学院校可以在网站上专门建立一些宣传医学生高尚道德的平台,使学生们受到教育,向他们学习,如天津中医药大学建立的“天中情”、“我的师兄师姐”等平台。对医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医德教育,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教学,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交流互动,使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修订网络法规,完善网络监控管理制度。
网络时代,信息量极为丰富,不良的道德信息也特别多,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些网络方面的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等。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法规不能有效的解决网络问题,尤其是不良信息的传播。新形势下大学生经常上网,要通过网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应该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这需要对不良网络信息予以防范,如何防范、怎么防范需要相应的法规予以制约。因此,我国应加强网络方面的法律修订,来规范调整人们的网络行为。校园网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应对其加强监控和管理,这就需要相应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制度,由于当前校园网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所以要完善它。要使医学院校学生的道德意识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应把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网络环境下应用校园网络文化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极其重要,医学院校网络上的内容要更新、形式要改进,网络文化要适合医德教育,医学院校在遵守国家关于网络方面的法规时,可以制定适用于医学院校的规章条例,且在校园网络上,督促学生合理合法利用网络,并对其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使之受到教育。总之,网络环境下以网络文化教育大学生需要相应法律的修订和制度的完善。
3.医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促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