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习课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习课程论文

第1篇

摘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我们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课程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改进妇产科教学模型,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制;妇产科学;实习课程

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往往始于学者、专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书面计划,但只有当教师在教室情境中,通过真实的教育行动,实践了该课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该课程才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经验”此“课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由书面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即为课程实施。

正如富兰所言,课程实施是“把变革成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即现存的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过程,涉及课程变革或创新;第二,它是新的实践(或课程/课程纲要)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周期的重要阶段。第一个特征明显具有价值取向,即课程实施是以理想创新的意念和设计为目标,为的是让实然的实践情况迈向理想境界。只有经过课程实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仅靠教师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在一项“校长与教师的互动研究”中人们发现,校长的远见、推动力、一致的决策、优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师成功地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课程实施的三大类别九个因素中,校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具体而言,三大类别是:创新或变革计划的特征、学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类包括需要、清晰度、复杂性、质素/实用性;第二类包括地区、社区、校长和教师;第三类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体现

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平稳过渡之年。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校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初步探索了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力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

北京二中校长组小桦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就表达出了校长们的价值追求——使学校的课程架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选择性。学校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应该针对规定的必选课程与学生的差异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其领导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设起“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所谓“阶梯式模块”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难度,按“阶梯式”设置:一是全员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所谓“生成性”课程体系是指学生“自制餐”实验。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实验作为选修系列,学生完成六个自主实验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校本选修的1学分。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根据本校是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四类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教材为载体;选修课、活动课;校园生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类课程侧重点各异,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第一、二类课程,结合必修及选修1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进一步丰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2课程;对第三、四类课程,结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规范。

(二)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近年来,我国在课程管理体制上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被赋予课程自,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举全校之力开发校本课程。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宣武区,校长就领导本校教师围绕“宣南文化”开设选修课,课程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子文化;以各地会馆和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以鲁菜和回民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老区新颜——宣武区当代城市文化。

陈经纶中学努力建设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菜单式学科拓展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高中一体”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三)规范校本研修体系,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为了给校本研修提供组织保障,由校长主管,在行政组织、专业组织、学术专家与信息保障四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渐规范校本研修体系。第一,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由校长主管,主任负责,对教科研处、教务处与年级组的整个校本研修活动实施管理,给予人力、财力和时间保证。第二,在专业组织建设方面,校长会同教科研处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实施规划内容。第三,建立校内学术专家组织和信息保障组织。

房山区房山中学以课题为依托,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学校以市级规范课题“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依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协作组长研讨会,作了“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两个专题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和协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主题课例研究,引入课堂观察法作为听评课的主要技术手段,使评课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评价。学校还专门建设了课堂教学研究室,实现了四路画面自录课功能。

(四)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虽然北京市组织了全市规模的教师新课程培训,但针对各校教师具体情况的培训还需学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全体高一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又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到校进行人教版实验教材解读,使教师对教材理念和体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还请他们对高一新教师进行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以及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时效性的专题培训。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在学生这一层面,“北京高中新课程传播与理解项目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新课程学生特刊》,内容涉及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变化、适应等话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新课程。有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又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学生专题培训。昌平区南口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开学伊始,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使学生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定、选课指导等办法,还向学生介绍了高中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安排班会让学生交流对新课程的认识,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课程实施能力提高之建议

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师生对课程实施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校之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

课程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课程开发。从普适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言,校长要提供教育哲学思想的引领,保持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关注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所学校要实现本校的教育目标,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员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指向同一价值追求的课程目的与方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正确的哲学方向,而且这样的哲学方向必须深入到每个班级、每节课,并且能够影响学校课程决策的过程。

为此,在教育价值的理解方面,校长要帮助学校成员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校长要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成员进一步理解教育的价值,使他们清楚自己将会走向何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发展的方向。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

从学校层级的课程实施而言,在不同的课程领域,校长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不同。学校层级不同的课程领域包括如下两类:学校层级中的所有课程领域与学校层级中的具体课程领域。

对于学校层级的所有课程领域,校长作为课程领导,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制订课程计划并进行监控;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并利用评价资料来确认学校层级的课程问题;确认跨学科的重要技能,适当地教导并增强这些学科;监控需要密切协调的内容领域间的课程协调;针对课程的需要制订校本课程预算,反映学校的优先次序。

对于学校层级的具体课程领域,校长要关注如下焦点:监督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所作所为;帮助教师根据课程指引制订适切的教学计划;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教材;帮助教师适当运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课程修正。

总之,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要进行课程统筹,以使学校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成教育理想。

(三)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课程实施人员。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这种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特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对学校层次的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系统分析教育问题,进一步规划课程,将课程付诸行动,然后评鉴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与结果,并在必要时重复这一教育行动循环。

一般而言,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获得校外课程专家的协助与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支持要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为使教师有信心与能力进行行动研究,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以使教师具备行动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校长鼓励教师不断尝试,进行长期的课程行动研究,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中,校长首先要指导教师明晰其关注的问题,并考虑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是否要实施某项新的课程方案,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如何将该方案通过行动付诸实施。就行动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与焦点,要规划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寻求合作,采取行动实施监控与搜集资料证据,并进行评鉴与反馈。在这一行动过程中,校长要创造条件,督促教师持续地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实际行动,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反省、讨论、学习与再规划,最后,使教师以正式方式评鉴自己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结果作为进一步重复行动研究循环时修改课程计划与课程行动的依据。

(四)创设校内合作团体,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

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团体的自我分析与反省批判,以改进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有研究指出,如果教师从学校组织发展过程中获得越多的支持协助,其课程实施就越容易成功。㈣可见,团体组织的发展是协助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在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合作的团体,团体是否注重对课程实施进行反省批判与自我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与管理。

校长应该促进团体组织的形成,并使教师在团体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同事的支持合作,获得专业成长机会,以成功地进行课程实施。

校长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团体活动,建立合作指导原则,培养信任可靠的学校组织气氛。在这种气氛下,校长要鼓励教师对学校课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校长要引导教师根据自我分析的结果,找出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所在,并一起谋划问题解决之道;再进行评价、反馈,并建立新的组织发展方向;最后,使这一团体组织能够发展教师主动革新的能力,并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这样,学校的课程实施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

第3篇

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增设“实训与实践课程设计”,实现“专业基础实验”与“毕业设计”间有效过渡。建设的宗旨是“总学时不变”。为此,一方面精简了“基础实验”,另一方面则采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限定“课程设计”的学时数,整体上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建设的目标是“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三者递进式结合,“一体两翼”,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1.专业基础实验修订原有专业实验包含基础实验(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和激光技术实验)、应用实验(光电器件和光纤通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半导体光源驱动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光学高反射金属膜的获取实验),共计20小项,66学时。该实验内容已执行10余年,面临内容陈旧、仪器设备老化、可操行性低等问题,且占用了大量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精简与合并(见图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合并激光原理与激光器件实验,将设备老旧、无法保证开设的“氦氖激光器模式的测量分析”“激光器谐振腔调整实验”删除,实验数目降为4,学时数减少为8;(2)由于原有光通信实验系统已损坏,无法维修,遂将“光纤通信实验”内容调整为“光纤测试实验”,侧重于普通单模/多模光纤的切割、熔接、损耗和断点测试等,实验数目为4,学时数为8;(3)保留“物理光学”和“光电器件实验”,增设“应用光学实验”,为后续实训课程奠定基础,实验数目为8,学时调整为16学时;(4)删除“综合设计实验”,将原有内容转至实训实践类课程设计中。综上,修订后的“专业基础实验”共含16小项,总计32学时,节省课程资源共计34学时。

2.实训与实践类课程设计在原有实验教学计划中,实训与实践是弱项(仅有“光学系统设计”和“光网络认证工程师”),远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为满足实验教学及学生技能水平强化的需求。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增设了“实训与实践”课程模块,共计40学时。如图2所示,该模块共包含“光学设计模块”、“光纤应用模块”和“光电设计模块”三部分。具体地,在“光学设计模块”中,保留了原有的“光学系统设计”,将原有实验中的“镀膜工艺”扩充为“光学设计与镀膜”,增设了“高等光学仿真”课程,与“光学系统设计”课程互为补充,强化学生的仿真设计能力。将原有“半导体光源驱动设计与测试实验”扩充为“光电系统电路设计”模块,系统地开设从光源、光放大器、到光接收器的电路设计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设“光纤应用模块”。首先,利用专业先进的磨抛光纤设备、光纤拉锥设备开设“光纤制备与加工”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设备使用能力。进而,升级原有“光纤传感实验”为“光纤传感实训”,结合专业现有光纤工程应用中心,强化实训与实践的结合。最后,考虑光通信领域的快速更新与高成本,将原有光通信实验改为以仿真为基础的“光通信专业仿真设计”课程,令学生可在短期内快速地掌握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关键光通信设备的性能,了解分析及优化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上述三个模块分别覆盖了仿真设计、光学加工、工程实训三大方面,学生通过“进阶式”学习,可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积累与转变。“实训与实践”课程在实施方法上,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为取得相关课程学分,学生需至少完成1门必修课程(“光通信仿真设计”或“光电系统电路设计”,均20学时),并完成1-2门选修课程(10-20学时)。可见,“实训与实践”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训的机会,其专业技能水平必可得到一定程度地增强。同时,所增加的40学时与专业基础实验所节省的34学时基本相当,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增加。

二、实验实训课程对毕业设计的支撑

毕业设计是检验理工类本科生学业综合水平的有效体现方式。本专业依据自身专业特点与实验室建制情况,多年来已形成四个较稳定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即光纤感与通信,超快激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和光电检测。因此,“专业基础实验”和“实训与实践课程”在建设上亦需服务于上述研究方向。具体如图3所示,针对“光纤传感与通信”方向,以“光纤测试实验”为基础,以“光纤制备加工”“光纤传感实训”“光纤通信仿真”为进阶,为开展较为深入的“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的毕业设计研究奠定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类似地,在其他三个研究方向中,基础实验、仿真设计实验、“实训与实践”课程设计均称为相关毕业设计内容的前期基础。通过“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与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三者前后有序的配合,使得光电子专业本科生可以从二年级至四年级不间断地得到实验及实训课程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的技能水平得到强化,毕业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不断拓展,真正成为满足光电行业需求,有理论、有技能的合格本科毕业生。

三、结论

第4篇

软件工程是当前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且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热门学科。各高校响应教育部减时提效的倡议,积极探讨如何提高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十分不协调,实践课程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产学脱节,所学内容大都比较陈旧落后;本学科教师掌握的学科内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少,导致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常常是纸上谈兵,创新能力欠缺,实践操作能力差,学科发展后劲不足。

二、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软件人才的主要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1、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采用多媒体课件+Mooc混合模式进行教学,强化课程相关理论,在教学同时进行Mooc制作,通过微信平台等共享,使学生能够及时对课程内容复习。同时开展丰富的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在课堂教学当中,缩减理论教学时长,增加教学实践,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明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实践案例教学

研究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有时候,软件工程将相关工程中引入管理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以促进软件工程学的发展。软件工程在技术上有如下基本要求:更好的适应操作环境,丰富的拓展接口,后期维护的方便性;软件工程又具有软件开发语言较丰富,软件开发具有开放性等特点。软件工程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可视化编程,web应用程序设计,數据库管理,软件测试,图形图像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因此,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在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优化过程中,着眼于全球化、模块化、开放化加大教学优化力度,大力开展软件工程实践案例教学。多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工程化案例,且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在工程化案例教学中得以体现。在设计软件工程教学案例时,难度适中,模块数量不易过多。

软件工程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着力点。在典型案例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学会结合企业需求,兼顾多方面因素,使开发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更加适众,及时对软件做好调试,更好的提高软件工作效率;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软件内留有功能扩展接口等。在实践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完成案例分析到职场应用的有效过渡。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构建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师的授课能力的培训,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增加新技术内容、反应软件工程发展新动向的内容。同时,学校也应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并应构建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反馈软件企业的诉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优化教学体系。总之,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5篇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第6篇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第7篇

【关键词】:联动式主体主导实质内涵现实意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已经提了多年,但由于缺少正确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多数情况是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师生联动”的教学模式为我们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值得借鉴并推广。

一、“联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质内涵

“联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联动、互动,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构建学科内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着眼于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强调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及政、史、地三科教师的活动。这一模式具体表现是:

1政治学科内的联动。首先,把经济、政治、哲学观点统一起来,运用于平时教学,共同解决现实问题;其次,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的联动;最后是注意学科内的知识线索的合理运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以上要点的综合使用。毫无疑问,必将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实现多角度转化、变换,达到全方位思考,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2.师生之间的联动。教学案一体化,这是实现师生互动最有效的方式;另外,通过质疑,也可实现师生联动。特别是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效果更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师生配合默契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质量的高低。通过师生之间的这种有效联动,不仅融洽师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当今国内国际大事,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德育、智育得到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亦得到了提高,因为“教学相长”。

3.学科之间的联动。这是3十X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政、史、地三科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热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来实现的。在文科综合的教学与考试中,政治起着先导作用,弄清楚了政治的背景,也便会为史、地问题的解决提供清晰的思路。因此,学科之间的联动代表一个方向,指引着各年级政、史、地的教学思路。

笔者认为,这一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思想完全一致。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联动式”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让学生产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动式”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联动式”教学适应了新形势下高考的形势和要求,有很多特点和优点,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了学生的活动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1.“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要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对这一要求的实践。

2.“联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全面开放、全员参与、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教学路子,是教研教改的一个方向。“联动式”教学模式着眼于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着眼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应该是行之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3.“联动式”教学模式是适应高考综合考试的需要。当前的“3十综合科”高考特别注重知识的重组和整合,特别强调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联动式”教学模式推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整合、互动统一,适应了这一高考改革的趋势。

4.“联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在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少有进入综合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层面的。

第8篇

文化,似乎人人都能用,都在用;又似乎人人都言说不尽,言说不全。人人都生存、生活在文化之中,似乎人们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文化,但文化却给人们留下了似曾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印迹。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多么复杂多义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余种。但是,不管我们给“文化”以什么样的定义,“文化”的外延总是无限地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反过来,不管我们如何从恢宏的广义概念出发来考察文化现象,结果事实上总是用一个极其狭小的文化内涵来“偷换”了那比较全面的文化概念。“要提出某种一般的、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看来是不现实的,而且可能是一种空想。”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但还需要尽可能地把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因为这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

语文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似乎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同时,语文又最容易受到人们重视,因为似乎也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语文”的解读,作为实施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于“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然而,人们对“语文”涵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不一致,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语文成为语文课程研究中争议最大、分歧最多的术语之一。归纳之,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语文=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语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最高级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通过文学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习和鉴赏优美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2.语文=语言+文章。这种观点认为,语文学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故语指语言,文指文章”。上述几种观点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语文内涵,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未能令人折服。无论把“语文”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仅仅停留在字面分析上,进入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事实上,我们期待回答的问题是“语文课是什么”,而以上观点所回答的却是“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其答案也处于不同的领域。

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混淆和本质迷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课程。语文,既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语文,也可以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语文;既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文,又可以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语文。但是,作为一门学校基础课程,“语文”的“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对语文的文字界定,并不代表是对语文课程的阐释。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于“语文”字面的分析。科学地揭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当在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新的途径,从母语习得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殖、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这是一种双向式、互动式的运作机制。既然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也就毫不例外了。然而,语文课程却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人、人与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文化视域下的语文课程的本质

1.语文课程不仅是文化工具的存在,而且是文化主体的存在。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绝非易事,尤其是像语文课程这样与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更是如此。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事物具有它本身固有的特性,并在实质上与其他事物有所区别。从“实体—属性”方面来研究,事物的质作为实体,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从“系统—稳定”方面来研究,从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状态来把握事物的质。从事物的“实在之有”和“关系之有”寻找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可以正确而有效地把握事物的质。从“实体之有”看,言语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本性。“工具说”是“一种由名家创立、由专家反复论证,被大家普遍接受并被写进政府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大纲的理论学说。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他逐渐变得体系化和科学化,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一种理论学说”。

从“关系之有”看,语文课程从文化母体中所继承的是它的根本性的存在形态、内在旨趣和品性,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始终在社会文化为它规定的轨道上运转,被动地认同、传递、复制“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精神、价值是语文课程与文化共同的出发点和存在依据,它们都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体而对社会与人发生作用。语言“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神秘的钥匙”,“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力量”。语文课正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培育人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

2.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和时代文化思想观念的变革,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本体认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教材的组织、教学进程的设计等诸多环节都必然受到一定文化价值的引导。总的说来,语文课程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就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因此,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有助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在当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大背景中,“人”的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心灵和人格的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成为语文课程的主旋律。从“立言”到“立人”的转变,语文课程以人的全面培育和个性发展为根本之点。语文课程文化观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了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语文课程成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吕达.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第9篇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实施PBL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开展PBL教学,由于现场课堂环境可以营造逼真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可以面对面交流,所以“参与学习者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学习激励气氛,能够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开展PBL教学也具有以下的局限性:

1.学习资源的获取极为有限

传统教学环境中的PBL,学习资料仅局限于课堂中现有的资料,资料的来源面狭窄,资料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也相当有限。

2.学习小组成员思维同质性高

传统教学环境中的PBL,学习小组成员主要局限于同一个班级的同学,这样,小组中各成员的思维同质性较高,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3.PBL的评价受教师本身能力的制约

传统教学环境中的PBL,教师必须扮演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如果教师在这几方面没有较高的能力与素质,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可能不够全面、不够客观,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贪信心。

4.教学花费时间比较长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的,是跨学科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PBL教学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并且在让学生主动寻求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学习。因此,教学时间会比传统教学花费得更多。

5.知识迁移比较困难

由于受课堂环境的制约,很难顾及到问题解决的举一反三以及解决途径的多元化,造成知识的迁移性不强。

6.教师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参与的动机

传统教学环境中的PBL,并不是学生们在问题讨论时遇到的问题都能由教师来解答的,受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影响,有些教师因害怕自己的权威受到影响,而缺乏PBL教学的主动性。

二、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PBL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相比,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环境具有时空开放性、交互灵活性、现实模拟性以及信息资源的丰富多样等点。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网络打破时空局限的优点,将PBL的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的灵活性大幅度扩大和提高。Internet网络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生动场景,能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知识库与信息库,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与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实施PBL教学相比,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PBL教学具有以下的优势:

1.教与学的积极性共同提高

传统教学环境下实施PBL教学,对指导教学的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往往会觉得心有余力而不足。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提供的互动交流平台,例如BBS论坛、QQ群、MSN、博客等,使本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加入到学习指导中,可以将教学中的单个教师扩展成为‘专家指导团’,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指导”。在这样一个由“专家指导团”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更丰富更全面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获得了提升,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随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获得了提高。

2.教学交互更加便利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师生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面对面交流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某种隔膜,师生之间能够更加自由畅快地进行交流,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网络也为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便利,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的不足。

3.学习资源的获取便利丰富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可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查询到他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给教师或相关专家发送E-mail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极大地扩展了问题解答的资源内容、资源呈现形式和资源获取方式。这样,PBL教学活动中学生探索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

4.学习社群得到了拓展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由于学习伙伴来源广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和了解到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学习伙伴,而这些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在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仅可以共同探讨学习主题在不同地域的相关信息,扩充知识,拓展思路,还能接触和了解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群,这对促进人类多元化学习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对提高小组的总体智慧水平和创造性思维是极具帮助的。

5.学习交流更加畅通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网络协作平台,或是各种交流通讯工具,例如QQ、MSN、E-mail,视频会议系统等,加速学生之间协作、交流的速度,克服了传统教学环境下PBL学习中学习伙伴之间因为交通、通讯等等原因造成的交流障碍。

6.问题情境的呈现更加逼真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去呈现PBL的问题,使问题情境的呈现更加的逼真的,这样便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问题,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学习评价的更加客观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记录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为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评价教师队伍扩大了,评价主体不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包括学生的家长、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社会人士等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学生可从多方面获取综合性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三、PBL模式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的可行性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PBL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充分地发挥网络的优势,能更好地开展PBL教学。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现行网络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探讨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PBL教学的优势,综合上面的研究,我们来分析一下将PBL作为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会有哪些优势,是否可以弥补现行网络课程中的一些不足。

1.PBL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策略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活动围绕一个真实情境的问题展开,而且强调小组协作学习。将PBL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使网络课程中呈现出优良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这个活动里,学习者交互的信息来自于网络,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也通过网络通讯工具来实现,教师对学习者指导更加及时,体现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特点。

2.PBL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情境中发挥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取代灌输式的、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方式。将PBL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使网络课程真正体现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3.PBL重视学习评价与反思

并且评价方式力求多样化、科学化。将PBL作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以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使学习评价更加客观及时,实现多元化评价,网络课程的评价设计丰富更合理,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四、基于PBL的网络课程设计流程

在基于PBL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把握PBL的基本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要以问题情境的设计作为开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在相关情境中,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设计的作为设计的中心任务。PBL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的,所以基于PBL的网络课程设计流程与其他网络课程相似,所以,我们先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除依照以上的网络课程设计基本流程进行设计外,在基于PBL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中,我们还应以下注意问题:

1.问题情境设计

“问题和问题情境的设计是PBL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师在了解了课程和教学目标后,首先应为学生选择适当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是逐步深入的,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展开做知识基础和铺垫,另外,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应该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知识内容,问题的解决是多途径多答案的,当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能对知识目标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2.学习资源的设计

为了解决问题,学习者需要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和额外的信息,为此需要通过网络建立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所必须的知识资源库和相关案例给学习者。例如“,可以建立小百科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案例库、学习工具库等等”。

3.学习工具的设计

在PBL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和协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没着正确的方向去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学生向教师提交学习成果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就需要在网络课程设计时,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常用学习工具,例如网络通讯工具、问题解决工具、检索工具、文件传输工具等。

4.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BL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设计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中,学习者和教师所进行的活动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基于PBL的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时要将学习者和教师分成两个不同模块分别设计。

5.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

第10篇

任何课程设计都要有可靠的依据,区域教师学习的课程设计也不例外。我们认为,设计区域层面教师学习的理想课程,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即从教师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中寻找依据;二是政策基础,即从教师培训的要求出发,从我国新近颁布的相关标准中寻找依据;三是现实基础,即从区域教师学习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本地区教师学习的现状与需求寻找依据。

(一)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当代研究

当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很多,大致而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之所以成为专业的基本标准;二是教师专业化的特征与实现模式。其中,教师培训与培养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培训与培养离不开课程模块的设计,模块设计又离不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目标。综观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因此,我们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二)我国新近颁布的相关标准

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确定了中小学教师的从教标准。这些标准也为课程模块的设计提供了指南。

(三)本区教师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师之所需,我之所为”是教师培训机构的基本工作原则。课程设计同样如此,只有依据本地区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切实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对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做了调查与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1.教师的需求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表现出了异同,在“获得新知识”“获得新理念”“理顺教学中的模糊理念”“帮助总结反思”这几项上的看法差异不显著;但在“获得工作上有用的技术技巧”上的差异显著,教龄在11年以上的教师与4~10年、3年以下的教师比较,更希望获得工作上有用的技术技巧。

2.教师的知识需求:初中教师的知识需求程度按高低排列分别是“对课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青少年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任教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小学与初中教师在急需补充的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概括地说,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关于课程、教材的知识、教师自我的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

3.教师的能力需求:初中教师最需要教育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小学教师最需要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评价的能力。其中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教育能力,分析处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材的能力,是小学和初中这两个不同学段的教师所共同期望发展的能力。但是,在“多媒体、信息网络的应用能力”上,小学教师的需求的迫切程度比初中教师更为突出。

4.教师的管理需求:当前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更加关注实用管理技能的提高。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需求依次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遵守纪律的意识;与家长密切沟通;做好留守儿童后进生的工作;培养班干部。

5.教师的科研需求:东西湖区教师对教科研能力的方面的需求按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教育研究方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撰写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如何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培训需求构成了我们随后设计课程模块的现实基础,影响着我们对课程模块的选择和各个模块的比重配置。

二、区域性教师学习中课程模块的研制

(一)培训课程模块的主要框架

培训课程模块主要借鉴了教育部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框架。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和职业理解与认识、教育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十三个方面。

(二)培训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

基于本地区教师学习的需求和以上框架,我们设计了如下课程内容:

1.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政策法规》,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法》等。

2.师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时事政治及先进模范教师事迹等。如在新入职教师培训中,我们设置了《缩短适应期,做一个好教师》和《新时期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两个专题。

3.教育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及学科教学法等。如在新入职教师培训中,我们设置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常规教学环境下怎样备课》等专题。

4.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主要包括《班级管理中的心理策略》《学生行为塑造与矫正》《师生关系沟通》《心理辅导的理念与实践》《校园危机与心理预警》《学习辅导》等。

5.学科文本解读: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以及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6.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7.才艺展示:主要包括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8.教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

9.课例写作、案例写作:主要包括制订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等。

10.教育评价:主要包括教育评价的理念、原则与方法等。

11.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主要包括《普通话》《沟通的技巧》《演讲技巧》等。

12.教育科研:主要包括《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教育科研和习惯的培养》等。

13.实践研修:主要是根据培训的目的及培训的内容在实践中消化,把培训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与行为。

(三)培训课程模块的主要标准

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对于教师学习规律的把握,我们进一步将上述培训内容细化为若干标准。以下仅以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1.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掌握关于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有强烈的对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意识。

2.教育基本理论:学习教育基本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强烈的科研意识;牢固树立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观念;形成了解和发展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的习惯,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3.教育基本理论:学习教育基本理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要、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能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及时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追求终身发展,在学习化组织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分享经验,促进教师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成为教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4.师德规范:学习师德规范,掌握规范要求;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内化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积极组织并与团队开展协作与交流。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学习掌握保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学习掌握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6.学科文本解读:学习课标,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7.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8.才艺展示: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9.教育信息技术: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10.课例写作、案例写作:能熟练制订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能熟练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11.教育评价:善于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合理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12.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能流利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较好地倾听,和蔼可亲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主动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主动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13.教育科研: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善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4.实践研修:能顺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熟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熟练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能够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善于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善于鉴别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三、区域性教师学习中课程模块的分层应用

鉴于新入职教师、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三者专业发展程度不同,特别是教师专业自身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把三者分为三级水平:新入职教师为一级水平(初级水平),一般教师为二级水平(中级水平),骨干教师为三级水平(较高级水平)。本文没有涉及特级教师。我们在课程模块总体设置上是一致的,但是,以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标准为基本要求,根据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发展程度差异,培训课程模块的主要标准呈递进关系。例如: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培训方面,我们对三者的培训标准如下:

1.新入职教师: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初步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学习课标、学科教学法,做到课堂教学达标;能够将实践经验和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经验;初步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能发现和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进行案例和课例写作。

2.一般教师:学习教育基本理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学习课标、学科教学法,熟练驾驭课堂教学;能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可测性,能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向,及时做出反应,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适应教育的变化;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能发现和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处理问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ASP;SQL数据库

随着院校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长,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论文及成果的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为应用背景,纷纷采购或者自主研发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和论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对科研项目实施流程监控,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目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论文、申报文件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科研信息的处理是通过人工统计、查询来进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运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过科研管理软件,发挥计算机管理、网络共享的优势,将会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学院科研情况的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1.2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成果经常处于沉淀状态,成果利用难展示少

教师科研论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信息资源,学校管理部门忽略了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完整性、连续性的收集和管理,缺乏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广大师生不了解教师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在需要时,例如教师进行职称评比的时候,或者进行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基金申请时,或者当学校向上级统计汇报科研成果时,才会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1.3科研项目流程管理资料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在此次研究项目之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还没有统一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申报、项目中期管理、项目结题、科研成果登记等流程管理资料部分缺失,而科研项目这些连贯又交错的业务流程都是密切关联的,致使所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为提高系统设计水平,我们在项目初期走访了兄弟院校后了解到,在具体管理中,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成果由科研部门统计收集,有的由院系资料室负责统计收集,也有些学校是图书馆作为专题负责统计收集。各校数据库建设标准各异,用户检索语言、检索界面、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质量控制规范。考虑到建设教师全文数据库的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实施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等到累积一定的经验后将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展示作为以后的研究目标,所以我们拟建立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本系统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管理,为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教科研工作衡量标准和有效的考评依据,立足系统具体实施应用,进行系统实践的探索,为其他院校建设本校成果库提供借鉴和参考。

2系统分析及设计实施

2.1教师科研成果的范围

教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主要有:专著、专利、论文集、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精品课程与试点专业、教师获奖、指导学生竞赛、参展作品及其它成果等。

2.2系统功能设计及模块结构

2.2.1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在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以技术适用、系统实用、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稳定、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建设原则,遵循阶段开发原则,将整个工作划分为多个目标和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步骤和要求;在实际开发中,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量及功能的扩充,具有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后期运行中,充分考量服务器安全、数据的备份和安全访问机制,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

2.2.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工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科研管理工作模块”和“科研人员(教师)模块”三部分组成“。系统管理员模块”用于科研人员创建及用户权限分配“,科研管理工作模块”用于进行科研成果申报及审核、科研文档管理、科研成果跟踪、科研经费管理、信息查询统计“,科研人员(教师)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科研成果的登记、信息变更、统计查询。

2.2.3系统结构及功能

1)用户权限管理:为了保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用户、角色和权限数据库表,按角色不同享有不同的权利,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2).查询统计系统:应当建立不同的搜索机制,可以对不同信息项目进行搜索。科研成果信息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审核状态、项目组成员、课题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备注信息等。可以按照多种条件进行搜索,例如科研项目状态为正在申报,还是通过审核后的状态。系统中进行查询时,可依据不同的用途加载查询项,多维度显示不同的检索结果:可以按成果题名,主题/关键词,著者,著者部门,所属学科,出版/发表/结题时间,成果出处,获奖时间,基金资助等检索点来查询。查询输出功能,还应根据查询项统计结果,具备输出各种报表的功能,以方便统计某一年或月的所有成果量或某学科、某专业及某课题的成果量,方便统计历年来本校全部科研人员或者某部门教师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篇数、专著专利数据等。3)项目类别管理:将不同类的科研项目划分不同的项目种类。4)项目流程管理: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审批管理、项目结题管理5)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6)系统帮助

3数据库设计

通过分析,本系统需要输入的数据如下:1)学院:包括学院编号,学院名称。2)行政机关:单位名称,单位地址。3)系:系名称,学院编号,联系电话。4)教职员工:职工编号,姓名,系名称,单位名称,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毕业院校,联系电话。5)科研活动的信息:承担课题,发明专利,撰写论文,创作著作。6)科研项目的信息:课题(立项,鉴定,获奖),专利,论文,著作。7)课题: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合作单位。8)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授予时间,主持人,人员,专利类型。9)论文:论文名称,主编,副主编,出版刊物名称,刊号,刊物级别。10)著作: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职工编号,姓名,著作类别。11)课题立项:立项编号,课题编号,课题来源,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2)课题鉴定:鉴定编号,课题编号,成果等级,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3)课题获奖:获奖编号,课题编号,获奖级别,姓名,职工编号。我们在SQL数据库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需求情况设计了若干个数据库表,如项目信息表,个人信息表,学院信息表、项目申报管理表、项目申报批次管理表、表等,并设置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力求满足实际使用中各种多变的需求。

4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进行设计,由客户端(IE浏览器)、WEB服务器(Windows2003Server+IIS)和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组成。采用ASP(ActiveServerPage)、VBScript、Dreamweaver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

5系统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

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服务于科研管理人员,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及时地将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科研项目流程信息等内容进行数据库存档管理,能够做到对科研活动从申报到结题的全程跟踪,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界面美观一致的科研信息查询和统计平台,既能实现对科研活动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够为高校对院系的评价以及院系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避免职称评定中一些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满足学院的决策者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系统采用ASP架构分层明确、便于扩展和复用,采用B/S架构,系统安装部署和后期维护简单,采用IE浏览器访问,界面相对统一,缩短了软件的学习培训时间,便于科研人员使用。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错误的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由于采用B/S模式开发,难免会出现一些兼容性或者服务组件的可用性等问题,这些通过我们的协调和努力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师科研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需要和教务管理系统、办公OA、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邮件服务器等系统整合为一体,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使各个子系统兼容,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业务数据同步兼容,将在随后继续努力解决。

作者:赵蕊荣 王文通 张 骞 马晓荣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鄢碧鹏,李志强,蒋洪.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聂慧慧,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第12篇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通常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对室内设计的概念、空间尺度的理解都较为初级,作为入门课程,这一阶段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习惯。传统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蓝本,以大纲为参照,理论讲授与课题练习相结合。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多维度室内空间设计理念的要求,如今的室内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三维立体空间设计,而是将时间、情感等诸多客观或主观因素加诸建筑内环境之中,从而使环境设计更为饱满。所以,打破传统单一环境教学的模式,以课堂理论授课与施工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一模式一方面坚持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将课堂搬至施工工地或各类展览馆等多维度空间,并与知名设计院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的作业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现场考察资源。创造一个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进入室内设计的基层学习,了解施工工艺,与工人、设计师交流,从而打破了课堂与工地的界限,避免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施工工地实践零经验的遗憾现状,使课程设置更具适时性,满足岗位任职实际需求。

二、课题练习项目化

环艺专业和传统文理科有所不同,没有基本公式可遵循,设计理论是学习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作业进行训练。一般而言,室内设计专业根据不同功能空间进行课程划分,传统课程作业也是针对不同功能空间进行专项练习。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各功能空间的划分不再一成不变,多功能混合空间趋势明显。如此编排的授课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如上所述,笔者提倡将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课程作业安排,并为学生创造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的全过程的条件,改革以假想空间为主的主流作业布置方式,甚至让学生有机会与实际项目委托方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全程参与设计项目市场化的操作流程,快速培养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具多维实践意义。

三、作业评比比赛制

作业评比是衡量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标准,而环艺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考查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中出勤、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50%,平时作业占50%。学生对多年未变固有的成绩评定体系较为麻木,课程作业好坏与出勤率甚至任课教师对该生的印象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无法刺激全体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在课题合适且时间契合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本科生在校期间广泛尝试、参与各类型设计比赛。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能有效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里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四、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独立识字写字兴趣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教学基础。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经过近年的教学,我对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多种途径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极富童趣,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比尾巴》、《比一比》均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明白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广泛采撷儿童经验,识字溶入生活;选择直观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识字;创设趣味教学情景,寓识字于游戏活动;拓宽识字资源与途径,力求实现“识用结合”;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以及读商标、招牌广告等自主识字途径,将课堂识字与生活运用相合;鼓励学生将学会的新字在阅读、写话中经常运用,以提高识字效率。

二、利用情境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汉字、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漏写一点,老师可以画出一副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滴了。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相应地做这些动作。

三、自做学具,组合识字方法

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分析能力相应提高。因此,启发他们用换偏旁法,用画一画、贴一贴的形式来表现。学生们为完成这一任务,都主动收集周围资料。这样,在识字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又培养了主动收集资料,制作学具的好习惯。

四、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与识字相联系起来的游戏,引其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事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他们各自喜欢的事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五、自学法让学生提高识字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换部首法、加减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有其他小组补充纠正。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写字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引进书法课程,培养写字能力。如: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举办小小书法家论坛,学生的作品在校园里展示,学校的校报也由学生来题写。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搭建自信和成功的舞台,让写字变得更富有诗意起来。

总之,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教师只要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

第14篇

在职业教育中,明确专业的实际内涵,确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建设科学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在高职院校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依托市场调研,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真实需求,知晓国家的政治需求以及当前的岗位欠缺情况。这样既能明确发展形势还能明确国贸实务的真实对应岗位,通过不断分析岗位信息,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确定工作任务、教学重点,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准确定位。一般来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岗位较多,比如外贸谈判业务、签单跟单业务、单证制作业务、货物报关与报检等。这些岗位在选择工作人员时,重视的更多的是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经验,需要参与工作的学生们可以敏锐地把握不同的市场信息,同时还要具备高沟通、高协调、高营销、高语言能力,可以同各国商户进行正常交流或者商务谈判。以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分别从某进出口贸易公司、报关公司请来优秀的管理人员,同本院自己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国贸实务课程研究小组,统一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实务理论、懂得贸易交往惯例、独立进行商务磋商、签订贸易合同、具备报关能力等,同时还要求其拥有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能力,这些能力皆在日后的实务课程中通过实践教学而掌握。

二、发挥专家的指挥作用,通过典型工作进行贸易领域分析

学院需要在调研之后,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要进行系统研究,当典型工作被确定之后,对相关工作领域的工作范围、工作情境、职业标准、能力需要等进行分析,这是实务课程构建的基础性环节,更是专业课程设计的依据之一。例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分别设置外贸业务实操、国际货运,这两个操作性较强的岗位任务群,依照它们各自的工作过程顺序构建体系,从而满足岗位职责执行要求,让学生能够适应多个不同岗位,同未来就业充分相连接,实现以成功就业为方向的培养目标。

三、保证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提炼各个岗位的能力要求

在构建实务课程体系的时候,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对课程进行系统研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课程设计者要深入研究典型工作的,找出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学生真正创设出一个方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专业领域。在根据典型工作设计实务核心课程结构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依照工作的过程以及职业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有效的排序,遵循课程设置的教育价值原则;二是将工作过程当作导向进行实务课程设置。因此,可以将专业核心课程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典型职业课程直接转化而成的实务课程以及通过分析整合而成的实务课程。一般来讲,分析整合课程就是典型职业工作课程讲授前需要设计的基础课程,或者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之后,进行的系统提升、补充强化课程等。

四、编纂专业教学方案,对专业课程的授课标准进行有效开发

所谓贸易实务专业授课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更是明确教学方向的指导性文件,在教授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课时内容进行有效整理,那么授课标准就是整理的关键依据之一。在专业教学指导体系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实训地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内容等。一般来讲,以上述院校为例,教学指导体系主要包括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标准以及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课程等,并且学院还根据社会专职资格证书考试设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课程,比如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同时,实训课程占整体考试比例的55%左右,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类实训内容让理论充分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五、建立课程管理监控体系,对实务课程要及时进行调整

通常,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建设成功,在各项方案确定之后,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课程监控、课程评价体系,要及时同用人企业与实习毕业生进行联系,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首先,学院要保持同外贸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收集企业最新制定的生产要求、发展理念等,并且要根据企业的反馈做出及时反应,保证课程方案的有效性与及时性。另外,学院应定期同实习毕业生交流,注重意见的吸收。很多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会进入到社会中接受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考核,他们能否适应社会、能否符合单位标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有规划,这些都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参照标准,对国贸实务课程的教学体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结语

第15篇

城市规模问题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命题。我国历来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简称规模政策),但是实施的过程却往往与之背道而驰,大上海已经够大了,偏偏又划出了浦东开发区。进入90年代以来,各大城市无不进行城市规划的大调整,而其总用地规模、大体上与经济规模一样的翻一番。一些大城市的规划目标要进入特大城市行列,据说有20多个城市的规划目标是国际化大都会”。还有为数不少的中等城市规划目标要进入大城市行列。因此,规模政策”变成了一句空话。其实,推动城市规模发展的动力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区位优势的显现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一种合力,是难以阻挡的客观现象,对于即将迈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有12亿人口的大国,尽管城市化的主渠道是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但在一个省区范围内有一、二个特大城市,有一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作为经济支撑点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也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以不切实际的空想去代替科学的预测,更不能以大规划之名而行大肆炒卖土地之实,或叫做吃祖宗老本,花子孙的钱”。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弹性规划,留足余地,阶段明确,分期实施,集中建设,紧凑发展。

城市化过程有起点也就有终点,不可能无限止的发展。从总体而言,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总的城市(城镇)用地规模也就变化不大了。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着眼,分析各种规模级城镇吸纳人口的可能性,同时科学预测其相应实现的阶段性。这种规划还应该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互匹配,而不是二张皮。所以,若讲控制规模实质必须付以明确的时空观念。时间应界定在我国城镇水平接近或达到70%左右,即将进入变化曲线的第二个拐点的时间,空间则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保证我国粮食的基本自给,又使城市可以弹性发展,进行平衡和布局,寻求可以拓展的备用空间范围。最近江苏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把村镇建设规划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起来加以划定的工作,亦称二区”划定工作,很值得各地借鉴。

布局问题。城市的布局应该有二层内涵。一是指大的地域空间内的城镇分布均衡性问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劣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必然出现城市分布疏密差异的不均匀性。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工农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加之较早获得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因此近年来城市化速度也较快,同时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分布密度和规模趋向高密也是必然的。现在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出现所谓都市绵延带的新课题也是必然的。而大西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也受一定条件制约,即使今后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的分布密度也还会是偏低的。因此并不存在必须在全国范围同步解决城市布局平衡的问题。如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和企业搬迁政策,强制调整人口分布密度,实践证明收效甚微,甚至是得不偿失的。随着发达地区本身产业层次的升级,低层次产业必然发生梯度转移,与这种转移相伴随的结果,或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均匀性。

就某一特定地区而言,确实存在一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问题。因为不同规模级的城镇发挥的能级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希望的是最大限度地综合发挥各级城镇的效益,因此,要寻求合理的分工,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效益的抵消。每个城市发展的规模,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制约,环境容量的制约等。城镇与区域内可能形成的基础设施网络关系密切。如陆路、水路、航路等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电力供应条件等。还有城镇本身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等是否有优势条件等。所以,城镇处于特定的空间,赋予特定的发展目标,造就一个有机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这就是加快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所在。

城市的结构形态问题。如果讲实行城市“规模政策”难度较大,是由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经济推动力的作用,那么,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却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来加以引导的。我国很多大城市实际是在中等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扩展模式是以原有城市核心区为中心向周边不断辐射扩散,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城市规划,不断的吃掉周边的郊区和农田,就像摊大饼一样,愈摊愈大。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是,

一原有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每隔若干年就要扩建或更新,马路一扩再扩,房屋拆了建、建了拆,人行道挖挖填填、填填挖挖”,旧的管线拆不了,新的管线不断挤进有限的地下空间,陷入一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循环之中。

二,由于是一张大饼,周围开发度较高、效益较好的农田菜地必然不断被蚕食,即使到远郊去复垦地也难以收到原有的效益。

三,人们成天穿梭忙禄在混凝土森林之中,与大自然愈来愈疏远。

四,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不断的拆拆建建之中逐渐泯灭,依稀可辨的也只能是在重重高楼包围之中茕茕孓立的个别古建筑或宅院,既不协调也毫无情趣可言了。

五,不间断的旧城改造,容积率和密度不断地提高,致使城市不堪重负。特别是作为城市市区中心的黄金地段,被折腾的强度往往也是最高的,环境污染,交通阻塞,使人有窒息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