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英文科技论文范文

英文科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英文科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英文科技论文

第1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科技论文。通常人们将科技会议论文和科技期刊论文统称为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按写作语言的不同可分为中文科技论文和外文科技论文。外文科技论文以英文科技论文为主。英文科技论文比中文科技论文的数量多。众多的科研成果以英文科技论文形式发表,因此很有必要提高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水平。

 

科技论文与科普文章不同。科普文章是写给公众看的,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论文是写给同行专家看的,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科技论文的逻辑性在文字上表现为句子之间的衔接十分紧密,因此掌握句子之间的各种衔接方法有助于提高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水平。

 

1 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包括省略、替代、照应和连接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英文科技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1) Computers exist in a wide range of sizes and power. (2) The smallest are embedded within the circuitry of appliances, such as televisions and wrist watches.

 

句(2)中The smallest后面省略了在上文句(1)中已经出现的computers。采用省略的衔接方法避免了在句(2)中重复出现computers,突出了句(2)中的新信息“The smallest”,使得句子之间更加紧凑。

 

(3) Laptop computers and PCs are typically used in businesses and at home to communicate on computer networks, for word processing, to track finances, and to play games.

 

(4) They have large amounts of internal memory to store hundreds of programs and documents.

 

(5) In 1975, Gates and Paul Allen collaborated on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

 

(6) Thi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Microsoft i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in the same year.

 

句(4)用人称代词They指上文句(3)中的Laptop computers and PCs,用人称代词起到照应的作用。句(6)用指示代词This指前面In 1975, Gates and Paul Allen collaborated on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用指示代词起到照应的作用。这种照应的衔接方法使得科技论文更加简洁,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晰。

 

(7) A laser used with the erbium-doped fiber can then be triggered without first having to convert weakened light pulses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8) As a result, with no intervening optical / electronic conversions to slow down transmissions, fibers can carry mor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higher speed signals.

 

句(8)中的As a result表示句(7) 与句(8)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还有一些过渡性的词语可以表示转折、时间、条件和因果等逻辑关系。掌握起衔接作用的过渡性词语,有助于把握科技论文的内在逻辑。

 

2词汇衔接

 

为了进一步增强英文科技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英文科技论文除了应用语法衔接的方法,还大量使用词汇衔接的方法。词汇衔接包括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等多种方法。

 

(9) The secret to perfect timing is to make an extra satellite measurement.

 

(10) If three perfect measurements can locate a point in 3-dimensional space, then four imperfect measurements can do the same thing.

 

句(9)中出现了measurement(单数形式),句(10)中又重复出现了measurements(复数形式),这种词汇重复方法不但使得两个句子更加紧密,而且突出了论文要表达的重要信息(measurement)。

 

(11) If everything were perfect (i.e. if our receiver’s clocks were perfect) then all of our satellite ranges would intersect at a single point (which is our position).

 

(12) But with imperfect clocks, a fourth measurement, done as a cross-check, will NOT intersect with the first three.

 

(13) Funding such an immense project would cost more than $230 billion over several decades.

 

(14) To make this investment economically feasible, phone companies want new laws that would let them supply programming as well as carry it for other companies.

 

(15) Some cable-TV companies, broadcasters, (下转第79页)(上接第74页)and publishers strongly oppose the entry of such powerful competitors.

 

(11)中的perfect与句(12)中的imperfect是一对反义词,利用反义词衔接两个句子,起到了强烈的对比作用。句(13)中的Funding与句(14)中的investment是一对同义词,利用同义词衔接两个句子,不但可以避免用词过于单调,还可以起到了强化同义词所表达意思的作用。句(14)与句(15)利用上下义词衔接两个句子,句(14)中的companies是个上义词,它抽象地指公司,句(15)中的cable-TV companies, broadcasters和 publishers是下义词,它们具体指有线电视公司、广播公司和出版商。

 

熟练掌握各种衔接方法,有助于把握科技论文的内在逻辑性,并快速准确地获取英文科技论文所包含的信息,达到提高英文科技论文阅读水平的目的。

第2篇

英文科技论文致谢范文【1】

Acknowledgements:

Thecompletionofthethesisisattributedtomanypeople'ssupportandencouragement.

Firstandforemost,Iwanttoextendmyheartfeltgratitudetomysupervisor,ProfessorCaoDaogen,whosepatientguidance,valuablesuggestionsandconstantencouragementmakemesuccessfullycompletethisthesis.Hisconscientiousacademicspiritandmodest,open-mindedpersonalityinspiremebothinacademicstudyanddailylife.Hegivesmemuchhelpandadviceduringthewholeprocessofmywriting,whichhasmademyaccomplishmentspossible.

Also,Iwouldliketoexpressmysinceregratitudetoalltheprofessorswhohavetaughtmeinthisuniversity.Theirinstructionshavehelpedbroadenmyhorizonandtheirenlighteningteachinghasprovidedmewithasolidfoundationtoaccomplishthispaperandwillalwaysbeofgreatvalueformyfuturecareerandacademicresearch.

Mythanksalsogototheauthorswhosebooksandarticleshavegivenmeinspirationinthewritingofthispaper.

Lastbutnotleast,Iwouldliketoexpressmyspecialthankstomyparents,whosecareandsupportmotivatemetomoveonandmakemewanttobeabetterperson.

英文科技论文致谢范文【2】

Acknowledgements:

Iwouldliketodedicatemypapertoallthosewhohaveofferedmetremendousassistanceduringthethreeyearsin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Firstofall,myheartiestthanksflowtomysupervisor,ProfessorCaoDaogen,forhishelpfulguidance,valuablesuggestionsandconstantencouragementbothinmystudyandinmylife.Hisprofoundinsightandaccuratenessaboutmypapertaughtmesomuchthattheyareengravedonmyheart.Heprovidedmewithbeneficialhelpandofferedmepreciouscommentsduringthewholeprocessofmywriting,withoutwhichthepaperwouldnotbewhatitisnow.

Also,Iwouldliketoexpressmysinceregratitudetoalltheprofessorswhohavetaughtmeinthisuniversitythatgreatlybroadenedmyhorizonandenrichedmyknowledgeinmystudy.Theirinspirationalandconscientiousteachinghaveprovidedmewithafirmbasisforthecomposingofthispaperandwillalwaysbeofgreatvaluetomyfutureacademicresearch.

Mythanksalsogotothescholarswhosemonographsandacademicpapershaveenlightenedmeinthewritingofthispaper.

Finally,Iwouldliketoextendmydeepgratefulnesstomyfamilyandfriends,especiallymythreeroommates,ChenLinghua,GongShaandHuangJin,whoseencouragementandsupporthavemademyaccomplishmentspossible.

英文科技论文致谢范文【3】

Acknowledgements:

Thisthesiswouldhavebeenafarmorepallidthingwithoutthegenerosityandsupportfrommanymembers.

Firstofall,IwouldliketoacknowledgewithgratitudetomysupervisorinChinaForeignAffairsUniversity,ProfessorLvHui,forherpatience,encouragementandcarefulguidance.Withouthersupportiveadviceandinstruction,Iwouldnothavefinishedthisthesis.

IamalsogreatlyindebttoallmyteachersintheEnglishDepartmentofChinaForeignAffairsUniversity,ProfessorGuoLiqiu,ProfessorCuiChangqing,ProfessorShiYi,ProfessorSunJisheng,ProfessorSongAiqun,andProfessorHeQunforeverythingIhaveleantfromthemduringtheperiodintheuniversity.AnditisalsoapleasuretoacknowledgeoneofmyteachersinXinxiangUniversity(HenanProvince),ProfessorDongAihua,forhersupportonmyrecommendationletter.

Iwouldliketothankmyfriends,LiWei,forcollectingusefulinformationforme.Thanks,too,tomynewly-acquaintedfriendinAuckland-Julia,forguidingmetotheresourcesofreferences.AndadditionalgratefulnodstothestaffofAucklandCityCentralLibraryforhelpingmeaccessquicklytoallreferenceresources.

Sincerelythankstomydearestparents,fortheirgenerouslove,supportandunderstandingtowardsmystudyandcareerforsomanyyears.

Finally,mylong-sufferinghusbanddeservesthanksforhispatience.Hethinksittakestoomuchtimeformetoaccomplishmythesis,especiallywithababy.

英文科技论文致谢范文【4】

Acknowledgements:

Duringthepreparationofthemaster'sthesis,Ihavereceivedalotofinvaluablehelpsfrommanypeople.Theircommentsandadvicescontributetotheaccomplishmentofthethesis.

Firstofall,theprofoundgratitudeshouldgotomysupervisorProfessorCaoDaogen.Hehasgivenmegreatinstructionsandencouragementsthroughouttheprocessofselectingtheresearchtopic,writingthethesis,improvingtheoutlineandtheargumentation,andcorrectingthegrammaticalerrors.Hisinsightfulcommentsoneverydraft,whichprovidemewithmanyenlighteningideas,haveinspiredmetoagreatextent.Thethesiscouldnotbefinishedwithouthispatientguidance.

Secondly,Iwanttoexpressmyheartfeltthankstoalltheteacherswhohavehelpedandtaughtmeinthisuniversity.IamparticularlygratefultoProfessorShaoBinandProfessorZhangLing.Theirlinguisticscourseshavebroadenedmyhorizonandarousedmyinterestinlinguistics.

第3篇

1 题目: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准确、简练和清晰地反映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以便于读者宣读,同时也便于文献检索和追踪。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正如The interplay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意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相互影响”,可以看出题目中包含了文章讲述的主要关键词“民主”“经济”和“相互影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署名:

论文的署名,标明作者享有著作权,获得相应的荣誉和权益,而且也表示文责字符,即作者有义务对所发表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同时为日后成为文献资料,便于检索、查阅提供必要的一句。作者署名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突出创造性工作,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作者的数目不宜过多,通常署名的作者不宜超过六人。第一作者应对论出主要的贡献,并为主要责任者。

3 文摘:

文摘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如果读者选用某个通用词来检索,将会把数据库中包含盖茨与的各学科文献都归总到一起,很难从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素衣通用词不适合用做关键词。

5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6 正文: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例文中作者在正文部分提出了Theoretical Notions, Effects of democracy on economic growth, Framework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emocracy, Regression results for democracy, Long_run forecasts of democracy五个部分,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民主的回归结果和民主的长期预测五部分。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例如文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公式来详细说明文章的论证过程:

7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第4篇

关键词: 科技文 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1.引言

较之其他翻译文本,科技文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译文要求兼顾精准性和规范性,这就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情况中,作为中西方科技活动交流的主要媒介,科技论文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使得英译工作发展缓慢,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专业翻译者,都很难保证译文质量,致使科技文英译水平良莠不齐,这与中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之势形成落差,提高中文科技文献英译水平是适应中国科技“走出去”形势的当务之急。

具体而言, 科技文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译工作多着眼于单句词语、语句或语段层面上的翻译,如何将科技文英译兼顾句法(包括语句内部的词汇和语法)和篇章层面应作为研究重点。文本类型理论及翻译目的论为探索科技文英译技巧和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2.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德国学派整合了费米尔的目的论、赖斯的功能翻译批评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

其中,目的论现已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将翻译阐述为承载着本身的目的,并通过冲破文化障碍促进文化间交流的行为。选择翻译方法或策略的标准在于翻译本身的预期目标。目的论是建立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基础上的[1]。

赖斯将语言学的文本功能理论迁移到翻译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功能翻译批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基础上,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情型、感染型和视听媒体型四种类型[2]。

翻译行为理论是目的论的深化与发展。从翻译过程出发,曼塔利将翻译阐释为一种“跨文化合作”的行为,认为其是有自身目的并注重结果的活动,翻译过程则是文化转化关联的交流过程;从翻译参与者行为及作用角度出发,曼塔利认为翻译并不是单纯的文字本身的翻译,而是通过翻译打破语言障碍,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3]。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是对功能翻译批评理论的补充,不仅强调翻译本身的功能,还重视翻译对原著及读者的忠诚。在此,“功能”指译文可以在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体系中起到学术交流作用;“忠诚”指翻译既要忠实原著又要兼顾读者的语言习惯。这一理论给出了翻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如哪些语句属于可以保留,而哪些属于必须保留并进行相应的改写。

综上,功能翻译理论内部主流理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系统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文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的某些特征能够迎合科技文在句法翻译(包括词汇&语法)和整体篇章翻译方面的特点。

3.1词汇翻译

3.1.1动词名词化

与汉语动词使用的灵活性不同,英语中动词的形态改变有严格限制,动词名词化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文意义的同时,有利于句子结构的精简。在忠实性原则指导下,科技文英译倾向使用名词化动词,以顺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与文本特点。举例如下:

原文:……打造医疗旅游资源的品牌价值,开拓医疗旅游市场的规模,提升医疗旅游服务与产品的质量……

译文:…the building of brand valu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expansion of medical tourism marke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ourism services and products…(动词的处理在此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多个并列动词,使得句子更加简短有力。翻译时应将这些动词名词化(“打造”翻译为“the building of”;“开拓”翻译为“the expansion of”等),以保证句子结构与层次的清晰性,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3.1.2渲染词的省译

为增强语气,中文科技文通常带有很多中国特色的渲染词汇,是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的体现;然而,科技英语更关注文章的周密严谨,用简练的表达突出文章的重点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渲染词省译。举例如下:

原文:……对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特征、类型等更加深入地讨论……有利于医疗旅游资源的合理使用,大力提高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市场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创新更多的医疗旅游产品……

译文:… the discuss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yp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China’s unique medical resources are favorable to the us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creation of more medical tourism products…(省译部分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很多渲染词,例如“更加”、“深入地”、“合理”、“大力”、“有针对性地”等,都采取了省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

3.1.3术语的处理

科技论文专业性强,术语使用密度高,翻译应当关注术语表达的准确性。举例如下:

原文:该文主要运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包含网络分析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等。

译文: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the main method of this paper, including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field research method and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analysis method.

分析: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原文中的SW OT分析法不难理解,但是考虑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括号中将各字母的含义表示出来。

3.2语法翻译与篇章翻译

语法翻译通常融于篇章翻译中,在此将二者结合阐述。较之其他文体,科技文英译应注意的语法点主要在于主动变被动的处理。根据相关统计,在科技文教科书中,大约有将近一半的动词使用了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更习惯主动语态的使用。因此,为了使得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语态作适当的转换。举例如下:

原文:……制订合理的医疗旅游方案,深入挖掘我国医疗旅游的独特优势,并进行医疗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译文:… a reasonable medical tourism scheme is developed,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medical tourism are exploited, and medical tourism product is designed and created.

分析:由于原文较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在翻译时首先进行了断句。在翻译后半部分时,将汉语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将汉语主动语态“制订”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 develop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挖掘”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are exploit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设计与创新”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 designed and created”。这种不具备感彩的翻译方式,不但能够客观地将原文的语态特点表示出来,还能够让科技文的信息功能更加明显。

4.结语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变,更是一种具备较强目的性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使用合理的处理策略,将译文的信息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实现交际目标。科技文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以内容表达为目标的信息文本,为了将科技文的功能体现出来,需要运用交际翻译的合理处理策略,在保持原文信息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实际语体的习惯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转换与删减,从而使得科技文翻译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杨瑛.功能翻译理论与科技英语文体翻译方法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

第5篇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摘要 体裁分析 宏观结构 微观语言特征 语步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二)项目,项目编号:2011K12-27。

引言

科技论文作为载体,承担着科技领域交流和互通有无的桥梁。然而对大多数科研工作者来说,最先、最多接触的并非是论文本身,而是其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不仅是快速了解科技成就的手段,更是快速检索本学科领域最近发展状况和收集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因此写好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中外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其体裁特点及其差异,并探讨其规范化的写作模式。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

1.体裁分析

自上世纪70年代,“体裁”就被广大语言学者接受并推崇。很多语言学家曾对其进行过深刻的解释。Swales(1990:58)认为,体裁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同目的的交际活动构成的实现交际目的的一种工具或媒介;语篇的目的是交际行为的出发点,它决定了体裁的存在,影响着语篇的语言风格和内容,形成了语篇的“图式结构”。国内学者秦秀白(1997:9-10)将Bhatia的定义作出详尽的总结,认为“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其内部结构鲜明,高度约定俗成,对语篇的建构具有约定俗成的制约力,内行人可在体裁这一框架内传递交际目的或个人意图。

Swales强调利用“语篇社团的文化规约性”研究某一特定体裁的宏观图式结构及其他文体特征,目的在于探讨特定交际目的如何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有利于后人对语篇进行鉴赏和模仿(王小兰,2007:56)。英文摘要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原文内容的媒介,不仅具有其特定的交际功能,同时也决定着语篇的内容和独特的文体特征。Bhatia (1993)认为英文摘要的结构应包括四个语步:引言―方法―结果―结论;Graetz(Swales, 1990:181)也提出英文摘要的结构应包括四个语步:提出问题―方法―结果―结论。Swales(1990:180)认为英文摘要结构应与论文结构保持一致,即导言―方法―结果―结论。本文将根据Swales的图式结构对语料库进行宏观结构分析;在英文摘要的微观语言特点方面,将着重对时态、语态及人称使用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外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异。

2.语料库

国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主要源自EI(美国《工程索引》)中10个不同学科刊物,涵盖化工、农业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随机抽选这些刊物中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前5篇共50篇文章作为外文语料库。国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主要源自万方数据上的上述10种不同学科刊物,并随机抽选这些刊物中发表于最新一期的文章各5篇共50篇作为中文语料库。

3.结果与结论

(1)结果

①宏观结构。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国际和国内英文摘要结构中各个部分出现的频率(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英文摘要中各语步使用频率表

“导言”语步通常是研究者对某一研究现状或重要性进行判断,从而引入议题,并介绍研究的目的。中外学者在该语步的使用上分歧较大。发表在EI 的国外学者重视研究目的的介绍,而国内学者对该部分的介绍较少。另外,在对收录在EI中的英文摘要进行分析时发现,作者很少介绍背景信息,表明EI检索力求英文摘要的简明、客观,最大限度地展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方法”语步通常介绍研究方法或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研究中使用的设备、手段及步骤等。“结果”语步是总结研究得出的成果。在方法和结果这两个语步上,中外学者表现出一致的高使用频率。“结论”语步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问题、建议或推测。在这部分中,中外学者都表现出较低的使用频率,而收录在EI中的英文摘要几乎很少出现结论部分。这表明EI检索严格对英文摘要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任何个人性的推断和建议都将左右读者的思想,这是对科学的限制。

②微观语言特点。在对国内外语料库进行时态分析时,先统计出两个语料库中各个时态出现的总次数,再计算出每个时态出现的百分比(每个时态出现的总次数除以所有时态出现的总次数)。通过研究发现英文摘要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但由于后两种时态出现次数较少,本文将不作细致分析。国内外语料库中主要使用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也有出现(如下表2所示)。两种英文摘要中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使用的方式基本一致,即在导言、结果和结论语步中使用一般现在时,而在方法语步中使用一般过去时。

表2 主要时态在不同语步中的使用

语态主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我们统计两个语料库中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出现的总次数,并算出各自出现的百分比。根据表3所示,由国内外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3%和35%;主动句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7%和65%,由此可见,国内作者所撰写的英文摘要更多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而收录在EI中的英文摘要则以主动语态为主。

Tang, R. & John, S. (1999:S27)认为,第一人称的所有形式为I, me, my, mine, us, our 和 ours。据此我们统计出两个语料库中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 (为了简便,以万字为统计单位)。统计结果表明,在国际期刊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出现116次,占外文语料库中总字数的0.19%;国内期刊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出现23次,占中文语料库总字数的0.03%。显然,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上,国外英文摘要比国内英文摘要使用的次数多,说明国外作者并不排斥使用第一人称。

表4 第一人称在不同语步中的使用

注:此处出现的频率为万分比

(2)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推出发表在EI检索中英文摘要的宏观模式为导言―方法―结果三个语步,而国内学者的书写只强调方法―结果语步。不难看出国外学者在书写英文摘要时严格按照提出问题―采取方法或手段解决问题―问题合理解决这一逻辑结构,注重将逻辑推理严密地组织起来。而国内学者首先从方法入手,通过对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这种结构不仅大大降低了英文摘要的严谨性,同时也给英文摘要增添了一些随意性。

在时态的选择上,EI检索中的英文摘要主要在导言、结果和结论三个语步中使用一般现在时,而在方法语步中使用一般过去时。这是因为在介绍研究目的和范围时通常是对一种现象的陈述,可使用一般现在时;在介绍研究的方法、手段或步骤时通常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可采用一般过去时;根据研究得出的结果与结论代表着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是对研究的客观陈述,通常采用一般现在时。

在语态的使用上,本文证明了英文摘要书写应以主动句为主,被动句为辅的特点,但这与众多国内学者的观点有悖。许多学者认为:“科研论文强调研究的客观性,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必须有事实为依据或逻辑严密的推理,所以其英文摘要应尽量使用被动结构” (肖坤学2004:85)。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引起被动语态滥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不了解国际标准ISO214-1976(E)对英文摘要书写的要求。该标准要求“应尽量采用主动语态,因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的清晰、简洁及有力的表达。”第二,错误地将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应用到英文摘要的书写中来。科技论文强调客观性,可以频繁使用被动语态,但由于其英文摘要在结构上的特殊性,想当然地使用被动语态必定导致错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还证明了第一人称在英文摘要中使用的可行性,这也是中外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书写的显著差异之一。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理解和写好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关键,是透过英文摘要的表层语篇来认识和掌握其内在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作者在分析语料库时发现, EI英文摘要所使用的句型与国内期刊英文摘要的句型有所不同,其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使用的句子多为短句;第二,较少出现“头重脚轻”的句子,即谓语在分句或单句末(有时允许谓语前后有一个或两个副词),谓语前的单词数(一般不少于五个)多于谓语的单词数(何瑞清,2004:16)。然而这类句子在中文语料库中出现较多,例如,The CPE of A549 cells induced by baicali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baicalin on change of CPE of A549 cells induced by RSV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through inverted phase(观察不同浓度黄芩对人肺癌腺上皮细胞的CPE及RSV感染后CPE的抑制作用)。

本文作者试图根据国外语料库中英文摘要的书写模式,整理出不同语步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期望对英文摘要的撰写有所帮助。为了清晰地展现英文摘要结构中常用的模式,我们按照四个不同语步分别介绍:

1.导言

英文摘要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或内容,通常会用到以下句型:

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present, deal with, etc.) ...

Based on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analyzes, deals with, etc.)...

The intention (purpose, aim, goal, etc.) of this study (article, investigation, paper) is to ...

To determine (assess, study, investigate, describe, etc.) ...

We conduct (undertake, intend, design, etc.) ...

2.方法

在描写研究方法、步骤和过程时,通常是对过去发生的实验或研究等进行描述,因此主要使用过去时态及被动语态,常用句型有:

The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method, technique, etc.) was made (conducted, applied, determined, used, studied, etc.) to ...

The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

... can be obtained (acquired, got, etc.) by using / through ...

3.结果

结果部分通常是由研究方法得出的成果,一般多用现在时和主动语态,常见句型有:

The results are (show present, etc.) that ...

We find (conclude, observe, etc.) that ...

The study shows that ...

4.结论

结论部分是根据结果部分得出的推论、启示或对未来的展望。EI检索中出现结论语步的英文摘要少之又少,但作为Swales图式理论的一部分,作者还是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表达该语步的句型。

It is suggested (concluded, etc.) that ...

The findings indicate (show, etc.) that ...

总结

本文利用Swales的体裁分析理论透过语篇表层深入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这一体裁的内部结构和语言特点,期望为国内学者能够写出符合国际标准的英文摘要、提高国内学者英文摘要的书写质量、促进国内外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Swales, J. M.,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P21-58.

[2]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要》,《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第 9-10页。

[3]Bhatia, V. K.,“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 NY: Longman, 1993,P1-80.

[4]沈育英:《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第22期。

[5]Tang, R.,John, S,“The ‘I’ in identity: 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V18:s27.

第6篇

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现状

发表年份。自1991年以来各年度的数量上来看,2000年是重要分水岭,1991年至2000年为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偏少,10年共发表40篇,占所有论文的25%;200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共发表117篇,占所收集论文的75%,虽然其中各年度论文数量仍有起伏,2006年甚至出现了一次低谷。

刊载期刊。我们还参照北大图书馆《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对期刊的分类,对刊载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鉴于该目录的分类相对较细,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在该目录的基础上对期刊类型进行了适当整合,比如把语言学类和外国语类期刊合二为一,通称为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把综合性医药卫生、儿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等医学各学科期刊归为医学类期刊。

如表1所示,1991年―2013年,对这一领域关注度最高的是出版事业类期刊,占发表文章总数的35.67%;居第二的是医学类期刊,占17.83% ;居第三的是语言学和外国语类期刊;其次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其余散见于体育、文学、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期刊。

研究内容。通过整理和分析这157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发现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的评介,在我们所收集的样本中,2000年前的论文大多数集中于此,比如杨寿康(1993)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的方法;马邦新(1995)探讨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要点;周宗锡(1999)依据《工程索引(EI)》的要求,探讨了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基本原则。2000年以后,这一主题所占比例大幅减少,逐渐被其他主题取代。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2000年也是重要分界点,2000年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介绍英文摘要撰写方法和技巧。

二是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错误及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错误和问题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比如李学军和马晓耕(2004)探讨了地学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的表达不精炼问题;刘根林等(2008)分析了国内林业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问题;章丽萍和艾红(2011)探讨了我国水产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具体分析某一学科,而是综合分析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中的问题。比如郭建顺等(2010)调查分析了英文摘要误用中文标点符号的问题;罗建平、黄伶燕(2011)分析了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英文摘要中的语法错误。

以上研究涉及了众多学科的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反映出各学科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语法错误、缩略语使用错误、标点符号错误、词汇误用、被动语态滥用、语篇问题以及语言表达不符合英文习惯等。这说明国内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我国科技人员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是极具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三是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对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开拓新视角,从多角度对比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试图发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与国外的距离,提高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比如娄虎、颜军(2007) 统计了国内外体育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结果显示,国内作者使用被动语态句频率低于其他国家的作者,而“头重脚轻”句使用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作者。陈彦茹(2011) 分别从美国的《计算机与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和中国期刊网检索源期刊中各选取了15篇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论文的英文摘要,建立了两个小型语料库,对比了它们的语篇衔接手段,发现中外作者都擅长用指示代词来做前照应,都使用了较多的递进连词。但在人称代词、连接词、词汇重复等衔接手段上,中国作者和母语作者也存在差异。王志娟等(2012)归纳了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论著英文摘要写作结构和内容特点,发现与同类型国外期刊比较,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篇幅较长,目的与题名、方法与结果内容重复,结论中缺乏研究意义的描述,各部分内容的表达不连贯等问题,指出国内期刊可以学习国外期刊摘要形式和内容结构的多样性,加强背景及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虽然此类研究尚少,所涉及学科各不相同,但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存在共性,同时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国内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在语言和语篇上受母语迁移的影响;部分国内作者英文写作水平的局限;部分国内作者对国际学术界英文摘要的撰写标准缺乏了解。

2005年以后,有一些学者另辟蹊径,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科技期刊的英文摘要,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邓芳明、龚学民(2007)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为例,通过比较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编委审校的英文摘要和其原文,总结出国内在编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编校水平的建议。陆建平(2009)则揭示了当前我国“核心期刊”和“来源期刊”英文摘要的语言与编校质量状况,并提出应注重学术期刊语言编校质量与“核心期刊”遴选之间的关系。

未来研究趋势

通过梳理1991年至2013年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发展较迅速,但总体研究数量仍然偏少,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虽然研究数量在不断增长,但20多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总数只有157篇,这与国内科技期刊的庞大数量相比仍然偏少。如前所述,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总体质量并不十分令人乐观,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不断深入研究,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步入全新阶段,推动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研究的未来趋势是: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中文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因为提高国内英文摘要质量的根本应在于使英文摘要的撰写遵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符合英文的书写习惯和规范。此外,开发设计英文摘要写作软件,为科技工作者撰写摘要提供高科技的助手,将是未来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则将会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基于语料库的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利用语料库的海量数据优势,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第7篇

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思辨能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设计思辨能力量具。文秋芳等在借鉴“特尔斐”项目组的双维模型、Paul和Elder的三元模型和林崇德的三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模型。该模型包括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前者是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后者包括与认知有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有关的人格特质(见表1)。笔者认为,相对于以前其他理论模型,该层级模型对思辨能力的阐释更全面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更易于操作。英语演讲不仅是一项实用技能,更是培养英语综合语言能力和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英语演讲不仅考查演讲者的分析、推理、评价等技能,思辨能力中认知水平的评价标准(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正好也适用于评价演讲成功与否,而思辨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更是一个优秀演讲者在讲稿准备和演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

二、《英语演讲》课程设计与讨论

《英语演讲》是一门集口语、写作、阅读和听力基本技能为一体、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新课型。思辨能力训练应当成为《英语演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在进行英语演讲和辩论时形成思辨习惯更是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下面,笔者将依据文秋芳的思辨层级模型,详细介绍《英语演讲》课程教学设计并加以讨论。1.课程设计《英语演讲》课程在第三学期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授课18周,每周2学时,总计36学时。授课采取老师讲解为辅、学生操练为主的方式。具体内容见表2。2.讨论从上表可以看出,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中两层级各项指标均纳入到英语演讲理论讲解和实践操练环节中,现做如下讨论。第一,把“思辨能力”作为本课程的显性教学目标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元思辨能力。通过举办思辨能力与英语学习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明确语言知识与思辨能力之间内在关系。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语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够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思辨能力有助于人们运用分析、推理、评价等认知技能,来充分运用语言知识、有效组织语言材料,以促进人际交际、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英语演讲不仅展现学生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感等基本语言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知识、思辨能力、语用交际策略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心理认知等多方面的能力。一旦学生明确的英语演讲是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的表达活动,他们将会有意识地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自身的英语演讲技能和思辨能力,以达到提高英语演讲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注重分析、推理、评价能力训练和对认知标准的把握,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无论是在理论讲解部分还是实践操练环节,老师结合名人经典演讲、英语电影中的演讲片段、国内外演讲比赛佳作以及学生的值日演讲和即席演讲案例,按照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等标准,从素材收集、选题确定、观点呈现、论证手段、结构层次、语言表达、演讲呈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比如,在分析《葛底斯堡演说》和《我有一个梦》等经典演讲作品时,老师从演讲者所处时代背景入手,帮助学生分析演讲稿的结构、语言、逻辑以及每个论点的论证,以及演讲者非语言技巧的运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逻辑与构想能力。对于大多数演讲作品,老师注重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综合分析、提炼,从开篇布局、观点呈现、例证的引入以及从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理清演讲者的思路,学习演讲者如何有逻辑性地、严谨地组织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在自己的演讲稿撰写和组织中有意识地注意框架的搭建和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同时,在英语演讲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评价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大量有关英语演讲的网站、书籍,给予学生更多的操练时间和空间,以达到锻炼英语演讲技能、培养思辨能力的目的。第三,师生公共参与,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从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不难看出,思辨能力可以通过情感特质表现出来。思辨能力强的演讲者往往具有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人格特质,因此,英语演讲课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养成这些特质。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一元权威”式课堂教学形式,走下讲台,多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素质,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英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学生需要大量的练习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游离于学生练习之外。师生共同参与有助于树立教师的示范作用,建立平等、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共享、共进的过程中,教师显示出的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情感特质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特质作用巨大。

三、结语

第8篇

近些年来,国家对林业发展的战略实现了深化的改革,已经逐步建立起手段先进、服务林业、适应性强、灵活高效、配置优化的林业服务体系,在实际的林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体系,由政府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推进运行机制。

1.1强化林业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

林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强相关林业管理机构和组织部门的建设,发挥出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为林业科技手段的实施提供技术引进、推广和吸收的服务,同时加强技术咨询等服务,带动技术、人才、资金资源的流通和整合,建立科技项目与示范基地,形成辐射与带动作用。林业科技成果主要流向农村,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农民,所以要结合林地实际情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的实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指导活动,定期对农民的掌握情况进行回访,利用管理机构的优势和便利,积极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和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活动,教授农民最为实用的技术手段,印发各类宣传手册,高效的普及林业科技常识,在实践中促使下乡活动的规范化,更好的实现林业科技手段的应用。林业科技应用的推广不能单靠技术人员口头说教,一定要为农民亲自示范,才能让林农真实的看到科技载体产品的优势,愿意主动学习新技术,在林业生产活动中真正起到作用。

1.2实现林业科技应用的信息化

现阶段林业科技应用存在着信息滞后的情况,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共享,在第一时间向林农传递最新的技术指导和动态。所以要充分的利用通信手段,建立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及时传递相关政策和服务信息。林农在实施科技手段时遇到不容易解决的困难和疑惑,要通过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情况反馈,相关管理机构和部门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并定期进行问题记录和汇总,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和讲解。对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要组织和协调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从而帮助林农实现无障碍科技应用发展。

1.3实行林业科技应用推广项目的战略目标

在林业科技应用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对林业发展项目进行战略制定和目标规划,培养龙头企业,实现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合林农生产加工等一体化格局。相关机构和部门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建设和完善林业科技应用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服务,提升林业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对潜在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在推广的同时,要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选拔和筛选,培训和储备适合林业科技研究的专业型人才,确保林业科技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切实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和经营水平,最终朝向生态林业公益化的方向积极发展。

2结语

第9篇

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给它的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导致译文含糊不清,甚至错误的现象很普遍。以前对其翻译的研究多停留在句子和术语的翻译上,认为只要把术语看懂了就能翻译准确,而没有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使很多人认为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译者的知识结构

在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科技术语,虽然术语在整个文献当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这些术语的翻译往往影响到整篇译文的质量。因此,对原文文献的理解可以帮助译者节省时间,避免语言含糊不清而导致误解。这就要求译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又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这样的译者目前仍然比较短缺。因此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译成“对环境友好的农业”,而实际意义是“生态农业”。

(二)词汇多重含义

英语词汇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多义词,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或上下文特定的术语,其含义各不相同。而很多词汇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技术文本中的意义往往和普通词义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这个词通常使用的含义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译为“容器”,它在运输货物时则被翻译为“集装箱”,这就为翻译造成了困难。

(三)词汇空缺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很多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些表达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词汇在其他语言无法找到其对应的单词。例如,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三农问题”。这些特征词都很难找到适宜英文单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这是很容易出现的词汇间隙,增加了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难度。

二、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农业科技英语主要关注的是描述一个过程或现象、澄清的原理,或传递信息。此外,非语言表达,如图形、符号和公式,往往用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张迎梅,2011)因此,根据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提出以下翻译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动句使用

被动语态是农业科技英语的写作传统。被动句通常比主动句更短,更简洁。因为科学家们对行动和事实更感兴趣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发出者大多数情况下被忽略。使用被动语态,确保实现更清晰的意义和更简洁的结构。采用被动语态倾向于传达客观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在开始的时候通过被动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通常可以采取几种方式。

1.保留原文中的被动语态的主语,把句子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通常在句中有“被……”“给……”“由”等字样。例如:PeopleaffectedbyE.Colibacteriaoftensufferfromuncontrolledexpulsionofbodywastes.被肠病原性大肠杆菌病毒感染的人经常会腹泻不止。

2.把原句中被动语态的主语转换成宾语,把被动语态成主动语态,并转化为一个句子没有主语。例如:Differentformsoffoot-and-monthdiseasehavebeenidentifiedinAfrica,Asia,EuropeandSouthAmerica.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确定了不同种类的口蹄疫病毒。很显然,被动语态在表达客观事实的时候非常有用,因此,为了实现客观性,被动语态在农业科技英语文本当中被广泛使用。

(二)名词化

名词化是农业科技英语的特色之一。名词化即把形容词、动词等非名词性的词语转换为名词,但表达同样的意思。名词化后的词语既可以起到名词的作用,也可以表达原本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使表达更客观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词化后可以在名词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加入定语修饰成分,从而可以使表达的信息更饱满更丰富。因此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中,名词化的现象广泛存在。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包括多个单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很复杂,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结构。例如:Polycultureisthedominantfarmingsysteminmanyareasoftropics.这个例子当中,polyculture这个词的解释,简洁明了。

(三)广泛使用

一般现在时与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农业科技英语的文本通常是阐述科学发现、客观事实、原理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这就不需要用多种时态来表达,而多用一般现在时。例如:Farmersalsofacethechallengeofkeepingtheirlandhealthy.这个例子当中,表达现在的事实和存在的问题用的是一般现在时,而要表达以前发生的事前则可以用一般过去时,不需要使用其他时态来描述。这样显得更客观不包含感彩。

第10篇

对于隐喻现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起了对隐喻现象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热潮,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识和智能发展的奥秘。Halliday(1985)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将隐喻的研究与语言功能联系起来。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层次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存在着体现关系。隐喻是意义与表达式之间非一致性(incongruent)关系的表现,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还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语法隐喻是对“一致式”(congruentform)的偏离(deviation)。例如:(1a)Alittleboywaswanderingalongthestreetondusk.(一致式)(1b)Dusksawalittleboywanderingalongthestreet.(隐喻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法隐喻是词汇语法层的一种突出特征。Halliday(1994)指出,语言表达的隐喻模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征,不同语篇的语场、语旨、语式和语义决定了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和数量。语法隐喻被认为是科技语篇的突出特征,这是由科技语篇所在的特定语场、语旨、语式和其特定的语义促动的。

二、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科技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非常正式的功能变体,其特点十分鲜明。在词汇语法层面表现为:名词化现象频繁,被动语态使用频率高,非谓语动词形式增多等(张德禄,1998:299)。根据语言使用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后期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的其他一些学者如Thompson和Martin提出了语篇隐喻的概念。以下本文将从这三种隐喻形式的角度分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现象。

1.概念隐喻

Halliday所说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其中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和语态体现。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在现实时间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个过程,也就是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Halliday把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过程区分为六个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概念语法隐喻在科技英语中的表现之一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个过程的隐喻化,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心理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可隐喻化为行为过程。在隐喻的过程中,与旧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就可以省略,与动词相关的语气、情态、时间、所处等因素也常常省去,由动态转为静态,给人不可争辩的客观印象,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客观真理和客观事实。例如:(2a)Itisessentialthatwetakethesepre-cautionsifourcrewsaretobesafe.(一致式)(2b)Theseprecau-tionsareessentialtothesafetyofourcrews.(隐喻式)在此例中,隐喻将a句原有的三个过程转化为b句的一个过程,并把其中主观性很强的人称代词we省掉,加强了该句的客观性,令人更加信服。随着过程的转换,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科技英语在词汇语法层最常见的隐喻化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名词化不仅出现在科技语篇的正文中,而且在标题和摘要中均有所体现。名词化隐喻指用名词或名词词组代替原来表示动作的动词、动词词组或表示特性的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从而实现语法范畴或形式之间的转换。Halliday(1994)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在一致式中作为过程的动词和作为特征的形容词被隐喻转换为名词;它们的作用不再是在小句中充当过程或属性,而是以名词词组的形式表达“事物性”。科技英语借助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性传达客观的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它的语言表达形式简练、准确和浓缩,这些都导致科技语篇中名词化的大量存在。除此之外,名词化使得主位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名词化在小句信息结构中充当主位,调整了原有的信息结构分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另外,原本在一致式中的一个过程,在隐喻式中通过名词化转变成一个小句的语义起始点,从而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衔接手段。例如:(3a)Ifweaddorremoveheat,thestateofmattermaychange.(一致式)(3b)Theadditionorremoveofheatmaychangethestateofmatter.(隐喻式)在以上的例句中,随着一致式a转化为隐喻式b,概念功能词汇语法层中表达经验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句(embeddedclause)转移投射到了名词形式的语法域,跨越到了名词范畴,充当了b中的主位。

2.人际隐喻语言的人际功能

即表达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主要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体现出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情态,即说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比如: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说话人传达的不仅是他对消息可靠度的看法,还包括他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态系统正是实现人际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手段。Halliday(1994)将情态定义为位于“是”和“否”之间的意义范围,即位于肯定归一度(polarity)和否定归一度之间的中间地带所构建的语义空间。把情态系统划分为情态(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两部分,其中情态是说话人对某一话语命题的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做出的判断;而意态是说话人对某一话语命题涵盖的义务(obligation)和意愿(inclination)作出的判断。情态意义大都是由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以及谓语的延伸部分表达的,情态动词的意义可以隐喻为其他的语法形式。例如:(4a)Henrymightknowit.(一致式)(4b)IthinkHenryknowsit.(隐喻式)此外,情态具有高/中/低三种量值,表示归一度之间的不同程度,如:must,should,could,might,itisprobable,itispossi-ble,等等。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态,以此决定他对科技知识真实性的确定程度(为了避免武断,有时需要从假定、猜测、建议甚至怀疑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以使表达更为客观,不会产生误导),以及他对听话人的态度。情态系统中的意态意义表示义务和倾向性,可以用情态动词must,should,will,may表现,隐喻式的表达则可采用如:berequired/supposed/allowedtodo等,或bedetermined/willingtodo等,或bekeenondoing等;还可以隐喻化为beobligedtodo等句型。科技英语着重要求内容的客观性,因此情态系统的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十分常见。

3.语篇隐喻语篇

功能是语言所具有的创造语篇,使其与语境—交际语境及前文相关联的功能(Halliday,2001),具体表现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表示句子中的衔接和连贯。科技英语中的语篇隐喻主要体现在名词化的语篇衔接功能上。名词化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而实现的,名词化不仅有利于语言表达的简练、信息的浓缩,反映科技内容的严肃性和客观性,还在科技英语语篇的构建中起到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例如:Becauseheavierisotopestendtobeleftbehindwhenwaterevaporatesfromtheoceansurfaces,theremainingoceanwaterbecomesprogressivelyenrichedinoxygen.Thedegreeofenrichmentcanbedeterminedbyanalyzingoceansedimentsoftheperiod.该句中的“enriched”被名词化为“enrich-ment”后充当后一句的主位(thedegreeofenrichment),使前句和后句之间建立起衔接。

三、结语

第11篇

    建筑中科技英语主要用来叙述施工工艺和过程。建筑科技英语一般都是用完整的句子,主要以陈述语气为多,比较少用修辞手段。一个完整的句子表义准确、完备,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正式可信的感觉。建筑科技英语是属于科技文体的一种,因而其中有着不少复合句组合而成的长句,即便是简单的句子,在句子间也必定有着大量的连词、介词等连接性词语来进行链接,长句在建筑科技英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在文章中应用非谓语动词时,就一定要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与意义,不造成句子过于复杂,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相反,当在建筑科技英语中语义模糊或者出现歧义,便是使用过多的省略句。由于过多的短句会让文章的结构松散,而建筑科技英语对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都是使用长句来表达内容,只有长句才能够很好的将诸多复杂概念表述清楚。

    1.2建筑科技英语中语法的特征

    建筑科技英语中所反映的事物都是人们平常所接触的,在时间上是相对简化的。因为在建筑科技英语中是只会有现在时存在,将来或过去时基本都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建筑科技英语中一般都是使用现时行文居多,这样使文字充分的体现出即时性。另一方面,建筑科技英语与其它英语也是一样,都有着专业性强的特征,主要强调事物的用途、性质、特征等,而在被动语态中能够很好的避免被提及有关动作的执行者,这样让行文有着更加客观的表现。建筑科技英语中被动句有着很高的出现机率。

    2建筑科技英语指导工程的应用

    2.1在新理念、新材料中的应用

    新理念、新技术在国际建筑领域不断的增加,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规范是较为落后的,怎样学习国际建筑行业的先进理念,将其先进规范与新材料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来是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对建筑科技英语的学习,然后再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更可以阅读有关的专业英语书籍,翻译科技资料,从而掌握领先的技术理念,真正的把国际最先理念应用到指导工程实践中来。

    2.2建筑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

    我国入世后与世界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快速增加,进而对建筑涉外工程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建筑业的涉外工程英语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不足。只有把英语与建筑工程完美地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建筑人才在懂得建筑施工的同时英语能力也非常过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达到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自身水平的目的。

    2.3在合作、交流中的应用

    在我国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必须把国外的现行规范与我国现有的规范进行总结吸纳,然而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一点,建筑科技英语人才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专业技术谈判等活动中流畅的经验交猫使用建筑科技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改善增强我国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建筑科技英语专业,增加建筑科技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英语之后,可以学习专业阅读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英语。

第12篇

1.1自主性高博客是一个企业和个人可以自主管理的平台,在应用的时候有较大的自主性。从企业产品的推广、企业内部的交流到企业与顾客直接有效的沟通都可以自主、便捷地完成,不受传统营销方式的限制。同样,对于顾客来说,通过企业的博客营销,顾客可以不用再受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强迫性的信息传播方式,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现实需求自主地寻找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能以最短的时间做出自己的消费决定。

1.2市场有效细分,精准定位顾客群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把市场中的一小部分做好、做细、做深,就能很容易取得成功。博客是企业自己设计、、管理的宣传平台,拥有个性化的标签,博客一经,网民就能在搜索引擎中找到关键字,从而定位他们自己喜欢的博客内容。这样一来,企业的受众群体就自动地聚集,成为企业潜在客户,市场细分的程度就会提高,企业的广告就能准确地定向。博客最突出的特点不是它需要高技术,而是博客能够召集同一个领域的人群,从而针对这一整块人群进行集中宣传。由于博客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博客营销能够做到市场细分,进而精准地定位顾客群。

1.3降低营销成本降低成本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通过降低成本可以在市场中取得价格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国内外的博客大多都是免费向大众开放的,因此利用博客进行网络营销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本优势。

1.4互动性高博客自身的功能造就了博客互动性强的这一难能可贵的价值优势。网络专家冯英健提出:“博客的目的在于‘传播到个人为止’,把传统的集中式传播转变为更大众化的分布式传播,把单向的传播转变为更加平等的交互式传播。”博客的优点就在于企业的博文人人可以阅读,阅读博客的人都可以进行转发和回复,企业可以透过客户的回复清晰地了解到客户需求变化的趋势,看到客户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为日后企业的管理和改进提供意想不到的新鲜观点。企业内部也会通过博客形成企业内部的交流和融合,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统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客户可以从企业的博客中了解到企业产品的最新信息和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由于企业的博客专业性都较强,客户也可以从企业博客中学习一些从未触及到的新鲜知识。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博客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可以减少企业与客户间的距离感。一旦企业与客户减少了这种距离感,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会大幅度提高,忠诚度也会相应提升,企业好的口碑就会自然形成,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2.博客营销的技巧

博客营销不是简单的博客的过程,它是需要技巧的营销学问,下面是对博客营销主要技巧的总结。

2.1正确理解、定位博客营销,展示其正面价值博客营销是以博客为手段而进行的企业营销方式,企业要通过博客达到宣传企业产品、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打造企业良好口碑的效果。而真正能起到这样作用的博客是那些符合浏览者审美品位、能够为读者提供价值的商业博客。只有认清了博客的这个商业意义,企业才能在博客营销中站稳脚跟。首先,要了解企业顾客群体的兴趣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博客虽然灵活、自主,但它终究还是一个圈子,有时候并不能满足顾客的多方面需求。因此,企业可以以博客为媒介,为顾客提供链接,建设不同的博客圈,各类型的博客圈在企业的这个“大圈”中交流互动、汇聚人气,在企业博客圈的交流中融合企业文化,进行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为企业提供好的口碑宣传平台,潜移默化中提升企业知名度,加强顾客忠诚度;而客户的交流内容也会成为企业分析顾客需求,定位企业顾客群的重要信息。博客营销属于网络营销,与一般的实体营销手段相比,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真诚的态度,提供更加完美的产品,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否则顾客的忠诚度将会难以把握,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博客将会无限制地放大。因此,企业需要付出全部的真心和诚意为顾客提供质量过硬价格最优的产品,让客户体会到企业真诚的态度。在进行博客营销,宣传企业产品时,也一定要以低姿态做出“中立”客观的产品介绍,企业切勿对自己的产品作过多的赞美。在博客营销中,产品使用者的正面评价才是浏览者最愿意相信的产品信息。尽量将企业的博客打造成专业性强、亲民性强、略带幽默的非商业味道的博客。

2.2借助名人效应进行博客营销单靠企业书写博客会把营销战线拉得很长,不能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可以借助名人知名度为企业造势。大多数企业为宣传产品都会与娱乐明星合作,这就是所谓的明星产品代言,每位明星身后都会有一个庞大的粉丝团,企业完全可以借助娱乐明星的博客的人气为企业产品提高关注度;名人还可以是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是企业本行业的权威人士,网民对这些商界的成功人士都怀着无限的崇拜之情,往往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在网民中造成强烈的反响。并且这些企业领导层和行业的权威人士,对企业经营、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前景预测都有一定的能力,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他们对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最清楚了解的,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更原汁原味的博文来反映企业文化和品牌理念。

2.3勇于创新社会在改变,市场在更新,任何企业坚持一成不变、固步自封都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因此,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勇于创新,博客营销也是一样。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更希望看到短小精悍的文字内容,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新浪看到人们需求的变化,于是2009年8月微博应运而生了,自此之后微博便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大国内外企业分享经验、参与社会活动和产品推广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微博也能够更加便捷快速地与客户进行交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反馈信息。新浪的成功就在于新浪敢于在原有博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博客改变了企业与顾客、媒体、公众的沟通方式;很多企业都不再使用那些单向的、不能进行交流的广告、公关活动和其他宣传手段。

2.4搜索引擎推广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搜索引擎凭借其强大的传播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已经是整个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型工具。很多企业已经将搜索引擎作为其宣传企业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方式,当用户进行搜索时,企业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将企业的网页链接呈现在搜索引擎较前的位置,这样就为提升企业知名度提供了机会。首先,对企业要有明确的定位,找出企业和企业博客的突出点,创造关键词和有力度的广告语投放到知名度高的搜索引擎上,以与众不同的特色跻身搜索引擎的前列。其次,搜索引擎有定价排名的规则,企业可以增加一些预算,以付费的方式取得比较靠前的排名来提升企业博客的推广速度。

第13篇

“创业营销”课程以创业营销活动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创业市场环境分析、创业战略选择、创业商业模式和创业规划、创业企业的营销策略等理论与实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创业营销基础理论和创业营销的方法;同时,强化创业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创业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所具备的营销技能。“创业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需要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具体包括建立营销团队、筛选营销创意、设计创业营销方案、评价与讨论等环节。

(一)建立营销团队

营销团队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人是营销的核心资源,将上课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 10 个左右的营销团队,每个创业营销团队大约 4-5 人。建立的营销团队民主推出营销经理,在营销经理的领导下将团队内同学进行分工,建立自己营销团队的名称、团队组织结构图,初步选定该团队经营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产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成立营销团队是创意营销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二)筛选创业创意

创意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后面方案设计的基础。筛选创业创意的过程大致是:第一,搜集与整理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大类选择、市场二手资料的搜集,一手资料的设计和整理,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创业营销的产品;第二,提出产品创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每个团队成员根据选择的产品自己考虑2-3 个创意;接着评价创意,团队成员一起把各个成员提供的创意进行评价,排出先后顺序;第三筛选创意,将创意里面大家认可的前 3 个创意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这个过程,选出最优创意;第四形成创意概念,团队成员对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反复验证,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确认各个营销团队的产品概念。

(三)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① 营销战略的选择,战略是创业的方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宏观分析工具 PEST、行业分析工具五力竞争模型、微观分析工具 SWOT 以及 STP 战略工具,形成阶段性成果,随之进行讨论和确认,注意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例如 SWOT 分析中学生经常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弄混,优势和机会放到一起等。STP 战略工具也是目前营销中应用最普遍的工具,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来确认该产品的市场位置,也是后面营销策略设计的基础。② 营销策略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创业营销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设计,一步一步让学生掌握策略的具体应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创业营销计划书。

(四)评价与讨论

评价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总结,采取各个营销团队现场 PPT 演示演讲的形式,由营销团队做出讲解和说明,其他营销团队对该方案质疑,现场讨论,该团队回答其他团队的质疑,教师根据演示和现场回答两部分对各个方案打分,做出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营销团队。学生对自己创业选择的产品进行总结,总结得失,提高其应用能力。创业营销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很多学生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奖。

二、创业营销课程设计

实践的效果创业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我们的实践,在试用课程设计的班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掌握所学知识帮助较大;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6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从统计结果来看创业营销应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②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③ 增进了学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⑤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问题

课程设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设计的产品和创意千差万别,对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提出挑战,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运营知识,指导老师要对很多行业和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怎么判断的问题,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掌控进度问题

教师应掌控各个营销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创业营销课程时间教学周期(18 周)较长,课程设计只靠课堂时间没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讨论,而阶段性的成果就能看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营销团队的合作情况,根据运行情况来调整营销团队的分工情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到课程设计的完成进度与教学同步。

四、结语

第14篇

逻辑美是科技英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英语的核心是表述客观事物和其演变规律。这就包括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具备显著的逻辑美。因此要在原理概念上进行区分,以精密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来诠释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虽然科学英语的内容略显枯燥,但这类文体却具备连贯自然的特点。只要译者抓住了文章的逻辑条理,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核心。理清句中的因果关系、让步关系、程度关系等逻辑关系,对原文进行再现,对本质进行握。

二、翻译简洁美

语言精练是科技英语的突出特征,科技英语的基本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种简洁美不但体现词汇层,也体现在句法层。科技英语中广泛运用了名词化结构,将句子简化成名词短语。一方面,减少人称主语带来的主观性,只留下客观的科技概念,另一方面,使得句子结构更为简洁。除此之外,为了使得文章更具简洁美,各类其他名词作主语在科技英语文章中使用频率也较高,人称名词和物质名词是名词的两大组成部分。我们一般使用人称名词表明主观意愿,使用物质名词来强调表达内容的客观与准确。以非人称做主语有两大修辞功能,第一,是优化句子的结构,以清晰明了的形式表达逻辑关系;第二,就是使句子更栩栩如生。因此,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人称代词的使用,以传达翻译的简洁美。

三、翻译转义美

我们把将原有意义转化借代出新的含义称为转义。在科技术语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计算机和其他机械类领域科技专业术语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之下,对转义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如今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科技术语也逐渐更幽默,更具美感。日常词汇也融入了科技术语之中。这样的过程使得科技翻译词义更丰富,更具备想象力,同时表现着隐语的形象。例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这一词表示,而“cousin”这一词汇,还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同类型作物”的意义。转义词的使用频率升高等一系列的变化体现出日常用语转化为科技名词的现象,增加了转义的美感,展示了别样的趣味。

四、翻译修辞美

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生动有趣,而近年来,修辞手法也逐渐运用到科技英语领域。比喻是科技英语翻译中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现象,相同本质的事物来描画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道理。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逻辑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更生动立体。另一种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通过将事物人格化,给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科技文更轻松自然,便于理解其含义和掌握其核心。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其审美想象力,避免生搬硬套。

五、结论

第15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影响微技术

1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脑科学、神经病理学、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揭开大脑秘密积累了许多新的实验材料,也提出了种种脑工作模型。生命科学、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的产业化,在不断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着新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起,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技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货物、技术、服务等各种信息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政府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推动政府机构的改革,使政府依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能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开启了一扇公众参政议政的窗口。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正在走向普及,教育方式个性化、远程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人们广泛地利用信息网络,自觉或不自觉地使日常生活便捷化,居家上班、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网上交友等。总之,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人类在科学上取得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人类文明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信息技术被创造和发展。

2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科技异化的问题。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异化为一种破坏人类生活,违背人的本意,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目前人类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克隆人”会不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异己力量也很难断言。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科学技术者会不会逐步集中,形成其自身特定的利益范畴,上升为一个阶级?若果如其然,那么社会又一次趋向于阶级的简单化——技术阶级与非技术阶级,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科技的进步带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因特网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安全、高技术犯罪成为不可不防的问题。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严峻。宇航技术的发展,移民月球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对月球甚至太空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许多太空生态灾难亦未可知。

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基因工程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危险,遗传重组的生物杂种会不会引起生物公害、破坏生态平衡;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信息商品化也有负面影响。第一,它可以削弱社会的凝聚力。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利于社会内部的整合和团结。第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有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所得占为己有。还有人可能通过炮制假信息来非法谋利。由于信息的非物质性和非有形性,因而利用信息进行犯罪和非法占有属于他人或社会的信息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惩治起来也较困难。

3全面认识科技的影响,正确认识微技术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许多事实表明,同一种科学技术的同一种用法在一些条件下起着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起着负面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科学技术专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出现了诸如唯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和反科学主义、悲观论等不同观点。人们特别严肃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人类应该以什么态度和价值目标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科学家在“求真”的过程中应不应该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既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也会受到社会力量、社会条件的制约。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关键看它为谁所用和怎么用。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同时,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从而能够估量它们对于人类有什么利害。原因很简单,今天科技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能否认,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就拿微技术来说吧。现在,有些人在谈论“培育人类”,有些人在设计机器人的“进化”步骤,使它们能与人脑相当,甚至超过人脑。在这一潮流中,人们把微技术当做革命先锋。美国科学家雷恩在给美国国会的一封信里说,与信息和生物技术相比,微技术将对21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正式向我们宣告“微技术时代”已经到来。美国科学家麦克尔是推动微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说再过十几年我们就能生产出微型电脑,生产出比细胞还要小的微机器人用于医疗,这些小机器人能穿过人的身体,为我们清理血液,清除影响我们长寿的不利因子。他还说,非常便宜的微太阳能设备将代替煤炭、石油和核能。他介绍说,不久将制造出一种材料,糖块大的面积就可以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存进去,饥饿、营养缺乏这些问题将成为过去。这是一个梦想,但按科学家们的说法,这种梦想有可能在今后十几年内变为现实。我国的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件事不仅涉及微技术,也涉及电脑学、遗传技术、人脑和人工智能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与技术。它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一现象,从整体上看待这一过程,在更大的范围内讨论这一问题。这种讨论还不够多,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和技术的发展之间还不成比例。为此,德国总统也不得不呼吁,要加大这一工作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微技术也可能带来害处。而估量微技术的害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至少要考虑到“生活世界”这个问题。微技术可以生产出微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谁拥有这种武器就等于拥有一种不寻常的优势。防备这种武器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军备竞赛呢?更大的问题恐怕是在于这种武器被哪种国家和组织所掌握。谁也不能担保这种国家不会出现。根据销毁核武器的经验,即使要销毁这种武器,也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麻烦。在预防种种可能爆发的瘟疫时,要防止因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细菌与病毒,引出新的危险。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坚持不懈。其实,微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即使防护和免疫系统也可能是利害双全。这是一个怪圈,仿佛是新科技的天生特性似的。微技术最大的危险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用这种技术来反对人。从历史经验看,不能把新技术简单地看作新福音。20世纪人类在这方面已有了惨痛的经验,我们无权说新技术带来的未来总是美好的。何况新科技理论家中的确有一些让人不放心的东西,有些东西现在就不能接受。今天,我们首先需要学习,比如学习分辨利害,因为一般说来,人在盲目地追求幸福与成功时而犯了重大的错误,但很少清醒地估量它带来的艰险与痛苦。《易经》中提倡明辨好坏,要有忧患意识。它不仅仅给我们设计好,而是同时也提示坏。如果要说什么是智慧的话,这就是一种智慧。这也关系到直接参与研究、试验和生产的人。他们也是人,也处在这个由他们设计的为“自己复制自己”的系统之内。他们不可能逃脱这一系统。诚然,我们必须避免731细菌部队的暴行再发生,避免德国科学家在纳粹时期所犯的那种难以想象的罪行重演。但也不能接受像冰岛德考得生物技术公司这样的研究所这几年来的行为,事先不加说明和不经国际社会同意,就把几乎人类的遗传体与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试验,还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专有财产,在国外上市,在全球进行交易。如果对这类做法听之任之,无异于把我们的命运交给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基因上没有一个人是单单的个人,我们都要重视并正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84

2齐振海主编.未竟的浪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美)塞·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4朱松山,任容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