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与经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凉山州拥有以州府西昌市为中心、以安宁河谷为中轴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川西地区重要的农业强州,南亚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立体分布,具有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432.1小时;积温高,年平均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004.3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优质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近年来,凉山州将苦荞麦、石榴、青花椒、烤烟、花卉等作为特色产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发展,其中甘洛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山地海拔高于1700米)以及气候、土壤条件,大规模种植黑苦荞,将市场开发价值极大的黑苦荞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带动了整个凉山州苦荞麦种植的发展,荣获了“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的殊荣;州府西昌市以花卉为特色进行大力宣传与发展,以花卉产业为增长极,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四大鲜切花的主要产地,并于2000年在由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举办的全国花木之乡评选活动中,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通过多个增长极的带动与乘数效应,凉山州逐步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高效经济增长模式发展。要改变凉山州农业落后现状,充分开发和利用其现有资源,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职业技术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的作用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其特定教育内容,使他们能很快提高其生产技能和操作水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劳动者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供人才基础,可充分地开发当地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由于这些民族地区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不高,影响了当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当地农民具有不断增收的能力,就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地区相比,凉山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也相对较低。民族地区的农业要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的转变,由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型农业的转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需要掌握先进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他们可将最先进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加快民族地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凉山州具有高海拔、低纬度的地形,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该地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由于其历史原因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些地区生活条件艰苦,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农业专业人才,当地人又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束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可有效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专门人才缺乏的难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凉山州拥有人口400多万,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样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三、凉山州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在凉山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凉山州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办学效益低下,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实现。
(一)办学效益低下
凉山州共有1市16县,其中9个县市有职业学校,西昌市就有13所。地域分布极为分散。在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很多学校的专业都是重复设置,如计算机及应用、旅游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等这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些职业学校中也很少涉及农业方面的专业。其次,据2008年的统计,凉山州共有公办职业技术学校21所,这些学校主要培养中等专业人才。我州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0381人,其中凉山卫校1578人、铁路技校1417人、德昌职中1253人,共占职业教育总人数的42%。而林业学校只有52人、喜德职中只有51人、州工业技校40人,共占职业教育总人数的14%。除学生人数较多的三所学校产出较高外,其他学校的发展难以为继。
(二)师资水平较低
师资队伍水平低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凉山州职业学校中,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指导教师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另外,一些老教师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知识更新缓慢,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农业类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更为艰苦,教师待遇不高,难以留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因此其师资情况更为糟糕。
(三)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脱节
虽然凉山州的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在2008年就达到21所,但涉及农业方面的学校较少,设置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就更少。这些学校主要设置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等专业,他们在设置专业时更多地是考虑能让学生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没能考虑如何培养人才去充分利用和开发凉山州丰富的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即使是在设置有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的学校里,更多地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学用脱节,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不能用于实践,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当前,很多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领导、群众的观念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要让领导、群众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学生家长形成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让他们认识到,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也是人才。首先,政府应提高认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将此列入农村经济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全盘规划,长期实施。其次,民众也应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只把普通高等教育作为跳出“龙门”的途径,还应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在提高劳动者技能、科技水平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样是人们获得生产、生活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增加投入,优化布局
经费的短缺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因素。解决经费短缺的这一难题,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努力。首先,政府要规范拨款机制。在国家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保证所有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都获得优先的发展,但是,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教育需要优先发展,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但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在凉山州这种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力度,在经费投入上适当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倾斜。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企业行为的动机来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应对外部的竞争压力。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专门人才,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应增加企业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再次,增加个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要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就要完善激励个人投资办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个人投资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凉山州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这种地区不应过分强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数量,而应重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应集中办好几所基础好的职业学校,对专业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这几所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人口数量不多,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师资条件开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县,可以和附近的县合作,集中财力、人力办好一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可支持当地的普通高等院校通过内部专业调整或是与外部合作举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当地需要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专业。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提高凉山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现有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不仅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同时要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组织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任教。同时,也可聘请各行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
(四)因地制宜,设置专业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一方面专业的设置要主动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其专业进行适时地调整。另一方面,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针对当地的资源优势,设置当地特色专业,培养相应的人才,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五)拓宽就业渠道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结合人们使用的本意[4]。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职业教育的和培训。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决定和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与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4]。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教育发展的程度也不相同,这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的进程。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面向市场进行就业,每个地区的职业教育都要面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培养人才的方向也是围绕当地经济展开的。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进程,尤其是区域经济的结构,具体到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等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层次、质量和规模。大量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地区职业教育也会比较发达。
2.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资源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人类资源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看作是一种除上述三种资源以外独立的资源。可见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不断兴起,现代农业逐渐代替了传统农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而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普通教育相比,培养人才的方向更倾向于技术和技能,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职业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教育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支持[5]。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其发展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越多,无形中也就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体制不完善、缺乏市场机制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和协调力度。
1.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结合度低。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于学校本身和当地的经济结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与区域经济结构结合度低的问题。首先,某些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从性、随意性,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不了解区域经济结构,造成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考虑较多的是专业的师资条件和资金的投入问题,往往与市场的需求脱节。市场的变化是很快的,如专业的设置一成不变,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就不能与区域的经济结构相融合。
2.职业学校自身地位模糊,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如办学理念缺乏个性,办学方向没有考虑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小而全”,忽视“特色”的倾向,模式趋同,为地方服务观念不明确[6]。同时,由于职业学校还包括职业培训,而职业培训的内容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培训需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要求,如失业人员、农民工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而现在一些职业培训项目简单、培训对象单一,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发展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要求。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两者呈现正相关性,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也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1.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景。
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好坏首先影响的是学校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的自身定位对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培训程度都起到关键作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学校的职业设置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家长心中的地位。职业教育得到认可,就无形中增加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只有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才能培养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学生的就业才有了保障,就业得到保证,生源就更加广泛了,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动力和活力。
2.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在影响学校的同时也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还为区域下岗再就业的人员提供培训基地。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劳动力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力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职业教育正是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同时,职业学院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和实验设备,如果它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则会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
1.以政府为主导整合资源。
职业教育应向着以政府为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政府可将社会力量、企业行业、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力量有机组合,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应引导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同时,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2.加强职业学校的质量内涵。
职业学校的质量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张名片、一种信誉。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质量内涵的打造是最关键的。由于目前职业教育参差不齐,专业设置差距很大,教学质量也就很难保证,这就很难取得社会的认可,因此只有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才能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声誉。同时,职业教育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培训,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加强重点专业的培训,加强与用人单位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和与用人单位和合作,增加学生的就业率。
3.企业应加强与职业学校的互动,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
家长送子女上学主要是为了使其获得谋生的本领,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考试的成绩及能否考入大学,以便在日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最佳的位置;学生被身不由己地卷入知识与技能的理性训练之中;教师或主动或不情愿地充当着应试教育的帮凶……
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目光集中在了少数——在个别学校也可能是多数——“成功”学生的身上,而那些被遗忘的失败者只有带着沮丧的心情忐忑不安地走上社会,那不甘的“升学情结”便会变本加厉地追加在下一代的身上。教育对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意义到底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展开,还是应放在尚未触及的未来实现?如果说那些“成功”的学生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也算成功了,而那些处于我们视线之外的学生,他们得到了什么?
受应试困扰的基础教育如此,那相对自由的高等教育如何呢?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背景下,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和生产并传播知识的大学,浮躁之风日渐盛行。教师忙于科研疏于教育,学生也急于投入社会一显身手,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专业化知识的加深,使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快餐知识”却炙手可热。各种资格证书漫天飞舞,人格证书却难觅踪影。先天不良,后天欠补,难怪有人惊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太贫乏了。不知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还是为了使迷航的心灵得到慰籍,投身新一轮更加实际的功利性追求成了大学生消除迷茫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看一下今天的教育。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教育活动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活动。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使专业化知识更显示出了其优越的经济价值。由于知识本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直接。
于是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其高。教育成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也抓住了挽救教育补给不足,促进教育规模发展的救命稻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运行方式冲进了校园,仿佛一夜之间,学校、教师、学生都裸地置身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了。教育的经费来源、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分配、内外部管理体制等开始转向了经济的要求,学校创收、开发不得不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日程。盲目的扩招、合并、设立分校成了某些部门、某些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的运行方式。教育的这种功利性追求不但在形式上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更深入的影响着教育的其他方面。
由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教育与社会诸关系中正超乎寻常地凸现出来,教育的功能被狭隘地以经济上的功利主义所涵盖。正在膨胀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模糊和遮障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取向的视线。仅在教育与经济关系圈内争论的,经济决定教育还是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无异于置身庐山而欲辨其本来面目,其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对经济的依附,使教育沦为经济的附庸,从而使教育丧失了其在建构人的精神上的主体独立性。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得不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受制于不健全的社会需求及评价,从而导致教育的裂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举办和发展正在以片面地追求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经济意识和经济行为日益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活动中。在教育的诸功能中,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相对忽视教育的其他功能的经济主义倾向已经出现。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在批量地生产着“技术理性工具”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却在更高层次上快节奏地生产着“知识理性工具”。如果说教育的社会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着个体的人的话,那么,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则把所有的人拉回到了“经济人”的樊篱之中。这样的教育不但违背了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初衷,长远地看,也未必会对健全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目前常见的双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型与穿插型的教学方法。
1.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
主要是指教师仍以中文授课为主,常规的课堂用语使用中文,仅在遇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规定以及重点词汇时使用英文辅助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双语课程容易开展,但是教学效果因为英文比例太低而受限。
2.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
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例行课堂讲授主要使用英文,仅在难点、重点、疑点处使用中文辅助讲解与说明。教学活动中,师生均使用英文教材,教师讲授及板书均使用英文,几乎为全英文授课。此种模式对师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优点在于双语教学效果明显,最能够实现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目的。劣势在于因对师生英文基础要求较高而难以开展双语教学。
3.简评从国家教高文件规定来看
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更符合国家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要求,但是对于独立院校来说,应当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既保证国际经济法课程实现国际化的目标,同时又切实可行与落实。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根据对独立学院师生特点的分析,包括硬件以及软件原因,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稍加改变较为适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价值有关
双语教学的性质,“主要有三种典型的观点,而且各抒己见:
(1)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延伸,属于外语教学范畴;
(2)双语教学不属于外语教学范畴,只是在学科教学中使原来的单语讲授变为双语讲授,教学语言由单变双而已,而整个学科教学内容并没有变化……;
(3)双语教学虽然不属于外语教学范畴,但与外语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外语课教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成果,得以在双语课堂上进行了实际运用而身临外语语境之中,使外语课堂上的语言教育转化成了双语课堂上教育语言的‘learningbydo⁃ing’等”。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课程性质定位决定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首先,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是设置在法学院内的法学课程,而非外语课程,不是外语教学范畴。因此,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应当强调其法学教学目的的优先性;其次,方能强调英文法律专业术语的训练目的。英文法律专业术语教学是了更好地实现该门课程的法学课程教学目的,使该门课程达到最优化地与世界接轨的目标。切不可片面为了实现英语教学要求,而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夸大英语作用,过分将课时停留在英语环节,压缩法学实质内容深化的宝贵课时,弱化法律思维训练以及法学教学目的。所以核心价值必须坚守,这将为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准确定位。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方法改革应当结合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在坚持法学教育目的为首的基础之上,英文比重过高,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过重,学生忙于英文学习而忽于法律思考;英文比重过低,双语教学留于言表,不能真正培养国际化的学生。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特点以及解决路径
近几年全国独立学院面临教学方向定位的改革,这将决定独立学院发展的方向。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其他非独立院校的双语教学方法不能等同,必须考虑其特殊情况,才能真正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讲授内容选择难度较大
1.课程内容的选择国际经济法体系、内容庞大
在短短一学期的48学时中将所有内容均讲授,具有相当难度。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将国际经济法的所有主要分支内容做概要介绍,平均分配课时,带领学生了解国际经济法的框架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国际经济法的所有分支内容平均涉及,较为全面。但其缺点是“泛而不精”,即每一分支内容只能泛泛而谈,有种“貌似学了却又不知所云”的感受;另一种做法则是以国际经济法实践中常用的分支内容为主,详细讲解,其他分支则讲授粗略线条,完善体系构建即可。这类做法弥补泛泛而谈的缺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内容略显微观和局部性。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侧重点不同。从笔者有限地观察经验来看,采用第二种做法的教师较为普遍。本人也主张采用第二种做法,与其蜻蜓点水,不如画龙点睛。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国际经济法中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细致讲解。国际经济法较明显的特点是“自学门槛高”。若缺乏一定经验教师的引导,国际经济法的自学难度非常高。第二种办法有助于学生入门学习国际经济法,通过对重点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由对国际经济法较感性的认识阶段,上升为理性的国际经济法固有的思维阶段。一旦学生掌握了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法律思维方式,日后自学便有较好基础。其次,简要介绍其他分支的主要内容,实现体系完整化目的。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法学院考研学生比例较高,每年硕士研究生考取比例在云南省排名前五位,这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一方面有利于考研学生在国际经济法知识体系方面构建完整的框架体系并完成思维训练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为相当比例的选择司法考试的学生打好基础。因为国际贸易法律制度是司法考试中国际经济法的“重头戏”。因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这些特点,第二种做法更具有现实意义性。
2.课程教材的选择课程教材选取方面存在难度
目前国内各类英文版国际经济法教材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材体系并不完整。本人建议选取国外的教材,但是这将产生额外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外教材价格偏高,学生难以承受。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建议教师自行购买国外国际经济法原版英文教材,提高专业术语准确度,然后将专业术语以及基础理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涉及的其他相关英文版法律文件,例如国际条约、国际组织的法律法规、案例等,大多可在国际组织网站上获取。
(二)教学过程中的英文比重问题
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英文比重不宜过高。这主要是由于三方面因素的考量。第一,法学院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加之云南地区英语使用频率不如沿海城市高,导致学生本能地对双语教学产生排斥性抵触心理。针对这一特点,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应当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第二,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重视程度不高。目前,云南省国际经济法案件数量有限,导致学生功利性地看重其他部门法,国际经济法被视为边缘化的部门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第三,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有限。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接受过国际经济法专业英语的训练,并追踪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发展情况,并能够流利、清晰、准确地用英文表达。这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根据目前的客观现实情况,如果独立学院英文比重过高,导致能够进行双语教学教师更加缺乏,无法落实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第四,对于英语基础较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因其具备一定的英文运用基础,稍加英文法律专业术语的训练,即能达到初级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目的。因此,根据上述独立学院的特殊情况,结合学生英文基础不同的情形,英文占整个课时的30%左右较为适宜(中文内容占比70%左右)。30%比例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分别为课堂上采用英文PPT、英文表述关键术语以及必要的基础表述,英文专业术语纳入考试考核方式当中,英文案例以及英文视频的采用等。
1.课堂上采用全英文PPT
课堂讲授采用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方法教师可用英文制作国际经济法的教学PPT,给学生营造英文用语环境,PPT的内容应精简并重点突出。讲授方法可采用渗透型的双语教学方法,即以中文为主、中英文并用的方式。学生一边对照英文PPT做笔记,一边强化对英文专业术语的记忆。如此,在课堂上学生随即能够将中文与英文的专业术语进行匹配。传授法律专业内容的同时,介绍英文专业术语,实现法律理论基础教学以及英文法律专业术语教学的双重目的。对此,有的学者认为英文比例在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中应当不少于50%。经过实践经验的检验,在大多类似的独立学院中实现这一比例,难度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均是较大的挑战。而30%的比例对学生与教师来说,目前是一个比较可行的临界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授课过程中,在此基础之上,适当调整英文比例,增加或略微减少。
2.英文专业术语的要求纳入考试
考核当中将30%比重的英文分值融入考核标准中,即在各项考试考核标准中加入30%的英文分值比例。这无疑为促进学生提升国际经济法的专业术语英文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考试考核包括平时考核、期中考核以及期末考核,教师可根据各不同独立学院的细微差别在30%分值比例基础之上调整英文考核在每一考核类别上的比例。从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方法能够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国际经济法专业英语词汇,具有较为现实的实际教学效果意义。
3.英文案例使用将随堂案例以及案例作业更换为英文案例
这将加大教师的备课力度,也增加教学难度,但若持之以恒,教师与学生均受益匪浅。英文案例增加英文法律专业术语的实际运用机会,教师可引入“纯粹提示性教学”等方法训练学生思考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
4.英文视频的使用英文视频具有直观的冲击效果
可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如今,大多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适当加入视频播放。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可增加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实用性的认可度,改变学生功利性地认为国际经济法不如其他部门法重要,诸如民法、刑法等,从而边缘国际经济法的思想。
(三)教师的培养实现国际经济法
双语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核心是师资水平。对于独立学院,既可以引入英语水平较高的法学教师,也可以培养内部教师。引入师资力量成本高、代价大。而培养内部已有教师,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安定人心,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
1.提高教师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
教师的发展与进步程度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这取决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以及追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原动力,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则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支持与扶助。教育部每年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各类国内和国外进修以及课题申报机会,教师可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和申报。独立学院可根据自身财务情况积极增加教师的其他进修机会,促进教师英语水平的提升。平时关注国际相关网站,掌握精确的英语表达。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国际经济法能否成功开展的基石。
2.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自觉学习各类经典教学方法,诸如赫尔巴特学派的经典“五段式”教学模式思想,包括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的教学方法;杜威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等。独立学院可邀请重点院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实践教师为独立学院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教学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估等角度给予相应指导。
3.良好师德师风的建设
教学终极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教师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身负知识以及品性培养的双重任务,应当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独立学院应当积极建设师生互敬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助于教师安心教学、认真教学、钻研教学,真正为国际经济法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实战经验。
四、总结
国际上较早开设经济教育课程的是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美国一直走在经济教育的最前沿,在经济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育支持系统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韩国的中小学经济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到80年代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分别以美、韩这两个东西方国家为代表对其小学经济教育目标进行详细介绍。
1.美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现状美国经济教育课程已经被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可见经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美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主要在《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VoluntaryNationalContentStand-ardsinEconomic,1997)和《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待》(CurriculumStandardsofSo-cialStudies:ExpectationforExcellence)中进行了详尽的规定。(1)《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中的小学经济教育目标1997年,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nEconomicEducation,简称NCEE)颁布《全美自愿性经济学内容标准》。这是美国第一部关于幼儿班至12年级经济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该标准在前言中阐述了经济教育的基本目标。知识目标:①理解基本经济概念,能够找出影响生活的各种经济问题,避免发生因不懂经济学而犯的错误;②了解有关美国经济的一些事实,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现行的资费标准和利息率等;③理解人们看待经济问题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能力目标:①确定经济问题、选择、利润和成本;②分析经济环境中激励对工作的影响;③考察经济条件和公共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后果;④收集经济证据,比较利润与成本。为了实现经济教育的这些目标,教育委员会又制定了贯穿幼儿园到12年级的20条内容,针对幼儿园到4年级、5年级~8年级、9年级~12年级,每一条内容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基准。例如,该内容中的第一条为:学生能理解的生产资源有限,人们不能得到他们所要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结果是他们必需选择某些东西,放弃其他的东西。针对幼儿园到4年级提出:人们需要做出选择是因为不能拥有所想要的一切;经济需求是一种欲望,可以通过消费商品、享受服务或从事休闲活动得到满足;商品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服务是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决定了资源怎样被利用;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其他一些东西被放弃;企业家是组织生产资源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人;生产者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人等15条具体基准。总之,美国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教育概念,开始学会抉择。(2)《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待》中的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美国全国社会科协会于1994年推出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是美国课程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社会科课程标准,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影响深远。该课程标准以10大主题轴(thematicstrands)的形式构建了社会科课程结构。
这10大主题轴分别是:文化;时间;连续与变迁;人、地与环境;个人发展与认同;个人、团体与制度;权力、权威与管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联系;公民意识与实践。其中“生产、分配与消费”主题轴主要涉及经济内容。该主题轴分别描述了学生在低、中高年级应达到的经济教育目标。低年级应达到的目标如下: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区别“想要”和“需要”,通过比较自身与他人的经济体验去探索经济决策,进而思考这些决策给不同的群体、社区、国家等所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又对低年段作了详细的预期目标,被确定为:(1)举例说明稀缺性和选择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决策;(2)分清需要和想要;(3)从范例中分辨出属于私人还是公共的商品和服务;(4)说出构成经济体系的各种不同机构,如家庭、工人、银行、工会、政府部门、小型商业机构、大公司等;(5)描述我们怎样依靠特定工种和工作方式的工人,他们服务于生产、商品与服务的交易;(6)描述动机、价值观传统和习惯在经济决策中的影响;(7)解释并说明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8)描述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关系;(9)使用经济学概念如供给、需求、价格去帮助解释社区和国家中的事情;(10)用经济学概念分析当地经济问题,如怎样减少垃圾。从上述主题轴中的经济教育课程目标可以看出:(1)美国对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尤为重视。其目标的详细性和深刻性远超过我国小学阶段,甚至超过我国初中的经济教育课程;(2)目标的逻辑性。目标根据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用螺旋上升的方式来构建。(3)目标内容的全面性。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便于经济学知识的构筑。
2.韩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现状韩国中小学的经济教育是通过社会科课程实施的。1987年韩国进行了第五次教材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大量的经济学内容,另外对各学段的经济教育目标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为:教育诱导学生从小关心经济生活,养成良好的经济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经济生活产生兴趣,并能用简单的用语来叙述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培养学生合理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和素质。低年级(1~4年级)重点放在养成正确的经济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生活态度上;高年级重点放在能够正确理解与经济有关的基本概念,在较高的层次上关心经济生活,培养对经济生活的浓厚兴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与素质。与美国相比,韩国没有独立的经济教育课程,而是通过社会科课程进行实施的。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教育目标会存在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如美、韩两国都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掌握基本的经济概念。可见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实施经济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使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经济习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一直把“德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美韩等国的经验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小学经济教育课程目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教育在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很少,相比发达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小学尚未设置独立经济教育课程,只有少量与经济相关的内容存于社会科课程中,如品德与社会课程个别单元涉及了经济内容。随着“国家三级课程体系”改革序幕的拉开,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经济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开设的《理财与生活》和宜昌市大公桥小学开设的《经营与消费》等。关于小学经济教育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所涉及,以下添加着重号部分为经济教育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经济教育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二)能力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相比较美、韩等国,我国对于经济教育目标研究的敏感度不够,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理论研究不足通过搜索数据库可以发现,关于经济教育的论文还比较少,专门写经济教育目标的论文更是很少,大多零散地出现在对经济教育情况整体描述的文章中。另外,对于国外的经济教育研究多于国内,如对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经济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都有涉及,而对我国经济教育研究的文章很难找到。且研究的深度不够,大多是对我国经济教育进行宏观的文本研究,缺乏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教学中进行的调查。只有把文本研究和实际调查相结合,才能深刻把握经济教育的实质。
2.比较研究不够细致以中、美两国为例,研究者趋向于把两国的经济教育总体情况作一个比较,缺乏从微观视角入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作详细比较。就中美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而言,可以从“二者有什么共同点?二者有什么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等方面作细致比较。总之比较得越细致,越能深刻把握其实质,越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阶段性和递进性如美国在经济教育总目标下,对幼儿园到4年级、5年级~8年级、9年级~12年级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基准。对每个阶段具体应该掌握什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而且每个阶段的目标呈螺旋式上升。以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而言,经济学相关目标分散于课程的三维分目标内,缺乏不同年级或年段的目标,更谈不上目标的阶段性和递进性。因此,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亟待优化。
4.经济教育目标侧重在经济生活中道德品质的培养,缺乏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我们一直所推崇的,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再也不是一个谈金钱、谈利益可耻的年代。在我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中,经济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混杂在一起,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如何看待财富的问题,缺乏从经济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课程目标中的“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原则,体现的就是学生在经济生活中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品格。我国小学的经济教育可以说是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为指向的。这一事实与我国社会科课程突出道德教育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该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而,经济学相关目标也指向了经济道德品质的培养,经济教育被作为品德教育的一部分。与我国相比,美国经济教育以公民素质的培养为宗旨,即以培养理性公民为目的。经济教育目标包括了丰富的认知方面要求,以及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要求。
三、我国小学经济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研究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包括目标、经济教育、经济教育目标等一组概念。这些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经济教育目标的起点。(2)对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对于经济教育目标的研究应该把文本研究和实际研究相结合,深入课堂,对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这样得出的结论对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际教学才更有借鉴价值。(3)引进国外先进经济教育理论。美国一直走在经济教育前沿,如对“朴素理论”和皮亚杰的“经济认知理论”的引进,为我国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优化我国小学阶段经济教育目标我国目前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包含在社会科课程标准之中,但对于经济教育目标涉及的很少,且不够完整和深刻。因此,我国经济教育目标急需优化。我们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思路:首先我们可以从目标的来源(学习者的需要、社会需要、学科需要)以及三种基本取向(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来厘清小学经济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然后根据目标确立的原则———基础性与发展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全面性与差异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对小学经济教育目标进行优化。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及霍恩斯坦的目标分类理论,为我们目标的优化提供了思路。因此,我们可以把目标分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小学阶段的经济教育目标进行具体的优化。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设置独立的经济教育课程标准还不可能,但是可以把这样的优化思路用在社会科课程标准经济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研制自己的校本课程,制订适合于本地区的经济教育目标。
3.处理好经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教育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檀传宝针对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提出了“一方面学校教育告别羞于言利的陈腐思维,直面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充分、全面的经济(学)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同时注意开展‘富的教育’、自觉承担德育的超越使命等。两个方面相互诠释、缺一不可”。这里“富的教育”的思想源自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它指既要教会学生去创造财富,又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实质上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会驾驭财富,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倾向于后者,注重学生经济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对经济学的知识和技能关注较少。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对我们个体还是社会而言,我们需要的是道德规则和经济规则的相统一。所以我国经济教育的未来发展,二者必须兼有之。
一、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因而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就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培养何种规格的人,都必须把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为此职业学校要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理学科相互渗透。目前,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影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体育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体育技术,还涉及与体育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生物学科的内容与体育有着必然的联系,特别是竞技体育学校,需要让学生了解与身体有关的运动生物解剖结构等。课前做好课件,制作出与运动生理有关的内容,运用电子白板来展示运动生理知识,介绍体育对人体的影响,如心肺功能在体育运动前后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把生理与体育运动知识联系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运动兴趣。还可以把体育生理知识与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与运动前后变化制作成课件,把这些知识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较为容易了解血液循环在运动和安静时是如何流动与分配给身体的各种器官的,并告诉学生为什么饭前饭后都不能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在高负荷的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处于一种有准备的状态。自从对学生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后,学生在运动训练前都积极地做好准备活动,而且在训练完后还积极做好放松活动,在运动后半个小时后才能吃饭。在给学生进行运动规则的教育时,也可以运用电子白板进行,这样就摆脱了空洞的讲解,让学生在电子白板课件的写、画、拆分、拖动的方式下学会运动规则。而且学生也可以在屏幕上进行规则操作,他们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兴趣也因此大大提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对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比赛视频等内容进行操作学习。学生的主动学习代替了教师对学生的被动教学,他们更容易调动自身的视觉、听觉,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记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电子白板辅助体育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来源于他们对体育有着积极的应对态度,而兴趣又是学习的动力。在体育训练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并对体育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训练欲望。电子白板教学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具有一定的优势。电子白板技术可以让体育学习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下进行,能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体育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体育训练中,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之下,再有新奇的电子白板学习方式,教学画面不断变化,画面的动画效果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比起教师传统性的示范更具有新奇性,学习效果甚好。在授课时,学生兴趣高,课堂气氛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姿态,教学质量好,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能给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概念
体育训练的本质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运动技术与提高运动能力,而运动技术是基础。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概念,可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材料。电子白板有图像、图片、声音,还有更为连续的视频,给学生留下了生动、直观的深刻印象,再加上“笔”“板擦”的描绘与勾画,突出教学的细节,教学中的重点得到有效呈现,教学难点也更容易突破。比如,在进行蹲距式跳远的训练时,教师的示范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学生的观察时间很短,不容易看清楚。可以用电子白板技术对蹲距式跳远进行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通过画面展示,并配以教师讲解和分析,动作可快可慢,而且可以用笔在图上进行勾画,写上注解。如果学生对某些地方不易理解,就可以当场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在训练中,教师录制学生的动作,再运用电子白板进行回放,把学生的动作与正规的动作进行对比,很容易找到差别,并分析学生错在哪里、如何纠正,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清晰、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对动作要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运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理解能力。运用电子白板给学生进行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省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与训练。同时,教师在电子白板的运用中节省了自己的示范与讲解,而且效果更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 《统计年鉴 (2013 年)》和2003-2012 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方法很多,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法、有索罗的速度增长模型方法、有生产函数法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法、有丹尼森因素分析法计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等方法。但最为常见的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关关系、最能反应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本研究以 EViews(统计分析软件)为分析工具,以 2003年—2012 年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人数为基础,揭示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的依存关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 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与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 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 Eviews 软件作出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总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图。Y 代表 GDP,X 代表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由此可见,从 2003 年至 2012 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也在增加,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 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回归模型。1.假设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表 1-2 给出了采用 Eviews 软件对表 1-1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一般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75.72123 + 0.020031Xi(0.670710)(3.004096)R2=0.530092 R2=0.471353其中,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参数的 t 检验值,R2是可决系数,R2是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模型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查 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8,临界值 tα/2(n-k)=2.306。由表 1-2 中数据可得,与对应的 t 统计量为 3.004096,其绝对值大于 tα/2(n-k)=2.306,这说明应当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中等职业教育人数的增加”(X1)对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Y)有显著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中等职业教育人数每增加 1 人,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20031 亿元。
(三)高等教育与 GDP 总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揭示高等教育与 GDP 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回归模型。1.假设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同中等职业教育与 GDP 总量回归分析一样,采用 Eviews 软件对表 1-1 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一般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77.43496 + 0.018508Xi(-0.920054)(5.860176)R2=0.811061 R2=0.7874432.模型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 时,查 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8 临界值 tα/2(n-k)=2.306。由表 1-3 中数据可得,与 对应的 t 统计量为 5.860176,其绝对值大于 tα/2(n-k)=2.306,这说明应当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X1)对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Y)有显著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高等教育人数每增加 1 人,国内生产总值 GDP 就会增长 0.018508 亿元。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比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阐述了新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造人文环境,有效落实“口语交际”训练,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拓展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体现课程资源的人文性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关注“口语交际”这项训练,人文气息同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如《棉鞋里的阳光》一课,让学生懂得孝敬老人可以从小事做起。在“奶奶心里照样甜”的口语交际中,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孝敬奶奶的方式方法,从中学会了理解长辈、尊敬长辈、孝敬长辈;学完《陶罐与铁罐》一课,学生通过自导自演,在“陶罐与铁罐”的口语交际中,明白不能骄傲自大,也不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些说明,在教学时,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教会学生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它充满了人文关怀。
二、创设情境上活口语交际课,渗透人文教育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交际的动力才会增强。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通过实际练习,学会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确定不同的谈话内容,老师相机适当进行人文精神补充,在有效的双向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学做文明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我让学生提前做准备,课堂上进行一些情境表演,让学生懂得:参加演讲比赛,公共场所发言,需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自己的讲话,自信地去展示自我风采。而到图书馆看书、在电影院看电影,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活动时则要低声耳语,以不打扰别人为准则。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体现人文精神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同样可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倡导自主学习。
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我仅仅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庆六一”活动的舞台,他们就各自为争当节目主持人忙开了,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尊重他们的个体需要,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获得知识,掌握本领,这是一种“有效教学”,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学。
2、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例如口语交际《逛水果超市》,同学们自由结合,分工合作,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深切地体验到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成就感。在合作学习中,我让孩子们大胆创新,让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孩子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这样的教学,不正是给学生人文关怀的教学吗?
3、倡导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口语交际《我是太空小导游》,学生通过搜集各种信息资料获得全面的了解,课上表达、交流,介绍太空旅游必备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当导游的成功的幸福。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出发点,充分激发他们学习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样折射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追求多情的综合评价,倾注人文关怀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都是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
(2)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企业培训,高等职业学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育机构。
(3)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的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2.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基地。随着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同时,企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等。以上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培训基地。
3.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基地。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高职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1.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目标相适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业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等现代部门转化。新产业中,岗位群急需大量的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型和技能型的劳动者。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部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2.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相适应。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应该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在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转化过程中,急需职业培训与教育来确保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以提高对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吸收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3.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要与劳动技术结构相适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低级劳动技术减少,技术含量高的高级尖端劳动技术不断增多、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必然要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要从更广阔的环境来考虑专业设置和选择课程模式,确保专业设置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努力提高专业对劳动技术结构日益升级的适应性。
4.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区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
5.高职教育的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力求达到占总课时的50%,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建立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学校应当把建立实训基地摆在教学楼舍建设、图书馆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
一是抓住新机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转向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这些都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应对新挑战。目前,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强,突出反映在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联系不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等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掌握高技能的人才,必然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的发展、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诸多变化,加速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因此,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紧扣地方经济脉搏,着眼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2、以深度对接为主线,推动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新形势下,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以深度对接为主线,以“五个对接”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互惠共赢,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是理顺高职教育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根据产业发展体系的新要求,建立区域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超前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保持同步。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使得职业教育布局必须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满足社区功能完善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规划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规模,建立动态高职教育发展机制。
二是理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建立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职业院校领导干部。高职院校要坚守“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新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成由学校、行业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机构。
家长送子女上学主要是为了使其获得谋生的本领,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考试的成绩及能否考入大学,以便在日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最佳的位置;学生被身不由己地卷入知识与技能的理性训练之中;教师或主动或不情愿地充当着应试教育的帮凶……
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目光集中在了少数——在个别学校也可能是多数——“成功”学生的身上,而那些被遗忘的失败者只有带着沮丧的心情忐忑不安地走上社会,那不甘的“升学情结”便会变本加厉地追加在下一代的身上。教育对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意义到底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展开,还是应放在尚未触及的未来实现?如果说那些“成功”的学生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也算成功了,而那些处于我们视线之外的学生,他们得到了什么?
受应试困扰的基础教育如此,那相对自由的高等教育如何呢?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背景下,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和生产并传播知识的大学,浮躁之风日渐盛行。教师忙于科研疏于教育,学生也急于投入社会一显身手,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专业化知识的加深,使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快餐知识”却炙手可热。各种资格证书漫天飞舞,人格证书却难觅踪影。先天不良,后天欠补,难怪有人惊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太贫乏了。不知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还是为了使迷航的心灵得到慰籍,投身新一轮更加实际的功利性追求成了大学生消除迷茫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看一下今天的教育。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教育活动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活动。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使专业化知识更显示出了其优越的经济价值。由于知识本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直接。
于是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其高。教育成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也抓住了挽救教育补给不足,促进教育规模发展的救命稻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运行方式冲进了校园,仿佛一夜之间,学校、教师、学生都裸地置身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了。教育的经费来源、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分配、内外部管理体制等开始转向了经济的要求,学校创收、开发不得不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日程。盲目的扩招、合并、设立分校成了某些部门、某些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的运行方式。教育的这种功利性追求不但在形式上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更深入的影响着教育的其他方面。
由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教育与社会诸关系中正超乎寻常地凸现出来,教育的功能被狭隘地以经济上的功利主义所涵盖。正在膨胀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模糊和遮障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取向的视线。仅在教育与经济关系圈内争论的,经济决定教育还是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无异于置身庐山而欲辨其本来面目,其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对经济的依附,使教育沦为经济的附庸,从而使教育丧失了其在建构人的精神上的主体独立性。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得不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受制于不健全的社会需求及评价,从而导致教育的裂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举办和发展正在以片面地追求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经济意识和经济行为日益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活动中。在教育的诸功能中,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相对忽视教育的其他功能的经济主义倾向已经出现。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在批量地生产着“技术理性工具”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却在更高层次上快节奏地生产着“知识理性工具”。如果说教育的社会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着个体的人的话,那么,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则把所有的人拉回到了“经济人”的樊篱之中。这样的教育不但违背了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初衷,长远地看,也未必会对健全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经济;共同发展
1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所谓科学技术,就是“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一个理解世界系统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更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家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现在科学技术已成为许多生产要素的核心因素,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它还影响着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容、方法和数量。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最有效的形式,是我们所知道或听到的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在大学里完成的,大学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壮大了科学技术发展人才的队伍,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的吸收和应用,教育的实施培养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科学技术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教育,只有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2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是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二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促使着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互相协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2.2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在当今社会,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具体的体现就是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是形成产业分工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当科技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就会使整个产业体系发生革命,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所以说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但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着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比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知识经济等等,这些新形式的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促进着经济的发展。事实上,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存在相互作用,科技成果的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而经济又会反作用影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学技术的进步便可以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中继续发展。
3小结
在这个阶段,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简单来说,科学技术就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的支撑科学技术也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发展的。所以说,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赖的,处理两者关系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4科技与教育、经济的关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日益密切,然而无论是医学方面、航空航天方面、还是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显著发展,都在显示出人才的重要性。那么人才的培养就要依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只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才能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经济为教育和科学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科技、经济三大领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核心和动力,我们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统筹好三者的关系,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鄢晓.新兴教育技术之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张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65-70.
[2]孟宪平.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7,(06):14-21.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语言不具有商品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来往更加频繁,语言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外语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外语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其他人力资本,这就使得外语教育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学习外语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投入,通过学习外语来消除不同国家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从而获得某种需求。同时,语言也成为一种职业,通过语言传输获得回报。因此,文化服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元素,其发展迅速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就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过程。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逐步加快,国际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密切,与国际需要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继续教育是加快融入国际社会的有效途径。东北作为传统重工业基地主要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发展,随着近年来经济转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服务产业是经济建设的灵魂,而外语是东北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介质,在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继续教育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扩建,各种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继续教育资源充足,社会成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师资和最新最全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等优势;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外语继续教育水平和质量则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少地区的外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学员知识需求量与教师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更谈不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英语不可避免成为当今国际间所通用的流行性的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大部分人才听不懂和表达不出完整的意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产业的英语继续教学现状,把信息技术引入外语课堂,对提高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三、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齐市区域经济建设的促进
东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文化在华夏文明中不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核心,与孔孟时代所产生的精英文化不同,东北文化在农耕文明时代相对比较落后,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结合华夏文化的产物,同时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建国初,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东北经济增长逐步衰退,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势必要发展文化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学习好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才会更加迅速。外语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产业是搭建文化和经济的桥梁,通过与国际接轨,利用东北特色文化吸引海外资本投入,同时将东北文化传输到海外,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国外优秀文化引进东北区域,外语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的风俗习惯,才能吸取其文化中的优点为己所用。加大外语教育的普及也是将东北文化向外传输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实现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增长。为促进经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齐齐哈尔市重视文化服务产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齐齐哈尔市商务局的数据统计:2014年,在消费市场萎缩的不利形势下,我市商务系统上下齐力,完成了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4亿元,同比增长13.5%。万力皮革城、国际五金建材城、居然之家等项目建成运营,北方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意见,成立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协会。启动绿色食品推广服务中心建设。限上企业增至110户,推动消费品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务实招商,实际利用内资、外资位居全省前列。对外贸易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9.9个百分点。
四、齐市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东北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很多环境优势,首先东北地广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入大大增加,为推动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东北具有先天的区域优势,与俄罗斯比邻,贸易出口量大,交通便利发达,有着良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来源,为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再次,东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元的关东文化,东北土著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积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者前来参观,大大促进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此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东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东方小巴黎哈尔滨、滨城大连、鹤城齐齐哈尔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在推动东北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齐市服务产业发展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齐市经济水平较低,对文化服务产业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与国外文化对接上缺乏外语专业人才,外语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另外,在外语服务上,齐市教育质量相对较低,外语教育普及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外语服务文化市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外语教育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的将文化服务产业转换为经济效益,外语人才的缺乏使东北文化无法走出国门,文化对经济发展也无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诸多问题的存在也说明外语教育在服务文化服务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改善和转变外语教育情况,将有利于将东北文化在国外的推广,促进齐市乃至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化服务产业中外语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设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外语教育作为走出国门的必要途径,促进文化的建设势必拉动经济的发展,为提高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外语服务市场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为外语培训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外语教育在促进文化和经济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应的规范制度却没有跟上,导致外语教育市场混乱,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有关机构应该彻底清查和取缔无资质教育机构,确保学习者在外语机构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外语服务市场的制度。
(二)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语言的表达,通过文化服务产业增加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需要专业外语人才将文化服务产业推向国外,并将国外优秀文化带回国内,通过这种彼此的相互沟通,振兴东北经济发展。因此,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是发挥文化服务产业的利剑,应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切实做好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策略,鼓励人们外语教育深造和进修,增强国际合作,为外语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展现自身价值平台,为东北文化服务产业持久发展打下基础。
(三)以外语作为连接国际的纽带,扩大文化服务产业的影响范围
通过外语教育,将文化服务产业对外发展,拓展国外市场,只有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的发展东北文化服务产业,促进东北区域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语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上宣传,增加我们的文化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对增强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