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科护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带教计划的制订
1·1系统组织管理。为了更好地保证护生在产科的实习质量,我科由护士长、总带教和分带教三级共同抓好其管理工作。总带教老师要具有一定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计划和目标,分带教教师要求专业水平高素质好,热衷于教学工作,并能按总带教计划及目标,制订出由浅入深的学习带教计划,使护生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更合理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护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1·2科学地制订带教计划。实习时间和内容的合理安排是实现培训目标,决定带教质量极其关键的阶段。因此,必须在有限时间内,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本科室特点,做出合理安排。
第一阶段:熟悉环境期(入室1~2d),让学生熟悉环境,了解产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急救急诊工作规程;第二阶段;集中训练期(入室2~4d),采取讲解-示范-操作-纠正-摸拟的方式,使护生初步掌握产科护理常规急救流程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即老师先讲解再示范操作,让护生实际练习,老师及时发现纠正错误,护生再通过情景摸拟反复练习。第三阶段:实际操作期(入室4~10d),在分带教老师的带教下,有目的有计划参加实际操作和开展整体护理实习。第四阶段:实践能力提高期(到实习结束),在分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产科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参加急诊急救的配合工作,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继续实施整体护理,每周完成一次护理小讲课,每月完成一份护理病历。第五阶段:总结考核期(实习结束前2d),总结实习内容,点评护理病历,对护生及教师进行双向考核。分带教老师在总计划的指导下,对护生的实际情况如学历、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改进完善带教计划。
二、带教队伍的选择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2·1带教老师既是护理实践者,又是教育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所以对带教老师要严格要求,培养其严谨的科学作风,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护生,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2·2带教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必须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进行培训,以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理论知识、带教能力,培养“三能”老师(能讲:培养表达能力,能将标准化操作程序科学地表达出来;能做: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细心、耐心地指导护生操作;能写:注重病历及论文书写,培养护生法律意识及思维能力),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护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3·1强化风险意识,培养慎独精神。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它担负着对孕产妇及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和急危重症的抢救任务,直接影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医疗效果。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带教老师详细介绍产科病区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及产科护理工作特点,采取“一带”、“二看”、‘三放手“的工作方法。一带:由带教教师带着进行规范的操作;
二看:看着学生做,发现不足及时纠正;三放手:让他们独立操作,此时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增强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在工作中认真按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各项同护理工作,自觉履行对孕产妇应尽的义务,确保其生命安全,从而培养护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加强工作责任心,崇尚“慎独”精神。
3·2注重情商培养,增强实习信心。鉴于产科护理责任心大,注意力集中,应急反应快,心里压力大,比较辛苦,加上护生对环境的陌生,人际关系的改变,业务的不熟悉,容易失去实习信心,因此带教老师要根据护生实习的不同时期及个人的心理特点分阶段因人施教[2]。对护生做到“三心”(即关心,关心其生活进步;耐心:耐心讲解帮助;细心:细心检查操作),以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具备同情、敏锐、冷静、严肃、开朗、无私的心理素质。①实习初期:护生初入产科病区,往往充满好奇、胆怯、恐惧等各种心理状态,表现为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带教教师应主动热情接待每位实习生,向其介绍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其他病区不同之处,并带领参观,通过介绍使护生在头脑中对本科有初步认识,意识到产科是关爱母婴健康安全的地方,使其消除不良心理状态。而对于工作表现胆怯、恐惧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冷静沉着,胆大心细,以树立实习信心;②实习中期:护生进入产科病区一段时间,对本科室环境及常规工作已较熟悉,但是由于实习紧张,加之跟班工作,往往情绪不稳定。此时要加强沟通,理顺心绪,缓解压力,关心其生活。帮助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使其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实习,部分护士此期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带教老师要引导其从基本技能入手,刻苦训练,循序渐进,以提高实习积极性,保证实习质量;③实习后期;护生进入产科后期,环境相当熟悉,各自实践技能基本掌握,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此期护生往往以完成某一项技能来评价自己的水平,盲目攀比,而缺乏对产科护理工作的全面了解。老师要端正其学习态度,纠正护生对产科护理的片面认识。注意引导护生树立整体化护理观,以身作则,做好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使产科护理人性化,满足孕产妇的全方位需要。对工作能力强,产生自满精神的护生,要在鼓励其成绩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主动性差的护生,应多督促,增强其参与意识,并及时肯定其进步,不断促其提高。
3·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①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包括对孕产妇、新生儿的观察和各班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观察,从实践经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应急能力的培养。产科也是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场所,在抢救过程中如何做出准确判断,争取时间,掌握时机对产科护士尤为重要。
因而平时更应对学生加强应急训练班,带教老师应认真给学生传授抢救规程,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指导学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加强基本训练,使护生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提高应急能力;③专科能力的培训。紧扣教学大纲,为护生准备一套带教预案,老师指导鼓励她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采取老师示范,护生观摩,反复情景模拟训练,纠正偏差,独立实践,专科讲座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护生在实践中逐渐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准确的实际操作过程,多提供实践机会,激发护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护生能体会到“产科护士”的真实感,经常提问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以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加强实践技能的实训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使护生对孕产妇情感关怀,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最佳发挥,丰富临床护理实训内容,建立护理基础教育、技能训练教育、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四、教学效果评价
4·1总带教老师听取分带教老师意见,定期检查分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操作情况,同时要求护生及时反馈分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征求护生对带教的意见和要求,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在护生出科时,结合科室工作特点,重点考核护生的运用护理程序能力、无菌观念、观察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和应急配合能力;理论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平时提问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说明理由,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以使护生在今后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胜任工作。
4·2通过新的带教方法,产科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对护生做定期考核考评,成绩均为优良,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平均91·5分,实习期间护生均未发生差错事故,实习结束后,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情况的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5%。
五、讨论
5·1系统组织和科学制订实习计划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基础。
系统的管理可明确带教目标,细化带教职责,使带教老师有章可循,合理的带教计划,使护生巩固了已学到的理论,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使他们意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5·2带教老师队伍的优化和建设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与水平。严格选择带教老师,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调动带教老师积极性和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制订培训计划,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增加护生的学习热情,以保证实习质量。
5·3培养护生职业素质,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是确保实习质量的关键。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性质及教学环境,确定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观察应急反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专业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以确保实习质量。
5·4教与学双重效果评价是学习质量提高的客观依据。对护生的评价除了理论和操作成绩,还包括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对护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由护生和护士长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方法、能力等进行考核,带教教师根据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产妇100例,年龄21~32岁,平均(27.6±3.1)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42例;均为单胎;孕周38~4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即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及围生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应用新式护理观念,护理人员以“产妇-家庭”为核心,遵循“尊重、支持、合作、选择、授权、灵活性、信息及力量”原则,使产妇获得人性化的护理,且其家属也获得相应的服务。(2)营造良好的产房环境。通常温馨、舒适的环境可以让产妇放松心情。针对部分产后情绪低落者,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安慰产妇的情绪,或者保持病房安静,让产妇多休息。(3)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鼓励产妇积极表达内心的感受,包括期待、焦虑、恐惧等,据此,护理人员进行积极引导,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要求家属一同学习分娩知识,掌握分娩技巧,增加自信。(4)产时允许产妇的丈夫或其他1~2个亲人陪产。(5)产后指导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照顾新生儿的技能,帮助产妇转换角色及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前4项评价指标分良好、一般、差三级。
1.4统计学方法选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18.881、14.583、8.696,P<0.05)。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32例,占64%(32/50);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41例,占82%(41/50),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
3讨论
1.1对象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沟通障碍等。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27.6±5.7)岁;初产妇79例,经产妇21例;剖宫产53例,自然分娩47例;产妇体质量62.8~76.4kg,平均(70.1±4.3)kg。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27.9±5.9)岁;初产妇75例,经产妇25例;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各50例;产妇体质量63.5~77.2kg,平均(70.5±4.6)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即新生儿出生后于新生儿室行预防接种,于新生儿浴室行沐浴、脐带消毒等护理,而后为产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为其行产后知识培训。观察组则行母婴床旁护理,即新生儿与产妇处于相同的护理环境中完成所有护理,具体如下: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就产科护理人员而言,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对护理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因而护理人员除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掌握健康教育知识,针对分娩知识、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培训,促使其为产妇及家属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针对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目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向其进行介绍,以增强新生儿与产妇的舒适度,期间还应参照产妇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②在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产妇及家属的意愿,为新生儿行疾病筛查、预防接种等,在产妇产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其做好清洁,并指导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除此外,为产妇提供床边测量体温,联合做好、腹部、皮肤以及切口处的护理,期间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针对体能训练的方法向产妇进行介绍,告知其母乳喂养的优势与注意事项,并对其在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护理人员针对产后营养知识主动向产妇进行介绍,必要时可进行演示。③做好新生儿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其在手术室或产房出生后将其送至病房,24h内为新生儿预防接种,出生第2天则为新生儿进行沐浴,而后每天均给予新生儿洗澡抚触、指导智护训练等护理,出生第3天则进行床边疾病筛查,并做好床边健康教育。
2)观察指标
①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80分为良好,60~80分为一般,<60分为较差;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③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F-36量表对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生活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掌握程度比较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良好率达91.0%(9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70/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8.0%(9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76/1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了现代护理工作逐渐向家庭、社会等领域拓展。就产科护理工作而言,产妇及家属已不单单满足于健康教育,而是加大了对母婴床旁护理服务的需求。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较为新型的围绕产妇与新生儿的护理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有利于产妇生命质量的提高,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指导其母婴喂养知识与技巧等,有利于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尽快帮助产妇转变角色,不仅可有效增强母婴安全性,还为母婴交流提供了平台;其次有利于护理技巧的提高,凸显了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通过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不仅对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最大限度解决问题,通过为其提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沟通能力、巩固专业技能,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燥。患者右大腿被烫伤,穿宽松棉质短裤或短裙,减少衣物对创面的摩擦。
2.2症状护理
1)精神症状的护理
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会出现很多的精神症状,受症状的驱使,患者会表现出各种怪异的行为和想法,护士要掌握各种特殊状态的护理常规,针对症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睡眠护理
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最常见症状之一,睡眠质量的高低常预示病情的好坏,良好的睡眠能促进病情的早日恢复合。护士要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认真观察患者睡眠情况,有睡眠障碍时及时向医生反应并处理,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3)疼痛护理
患者刚烫伤时,疼痛尤为难忍,精神障碍病人自制力差,疼痛剧烈时,容易发生冲动行为,此时,根据病情给予镇静剂或者止痛剂。
2.3创面护理早期无感染时采取暴露疗法
创面凃搽美宝药膏,若创面发生感染,要立即予以清创,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药液进行冲洗,并外涂京万红后进行包扎。
2.4安全护理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乏
不能配合治疗,此患者多次将创面痂皮自行揭除,造成创面感染。①将患者安置在单独病房,除留有口杯以外,将其余物品全部拿走置于护士站保管。患者自由活动时,将其安置在工作人员视线之内,并将其双手反剪约束在背后,必要时将患者约束保护于床,以免患者抓挠创面。②按时给药,服药时护士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认真观察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③本例患者是在住院期内被开水烫伤,表明对精神疾病患者,医院需要更加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同时加强病房巡查,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提高对高风险性伤害暴露因素的预防能力。
2.5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