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古典音乐论文范文

古典音乐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古典音乐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古典音乐论文

第1篇

1.1莫扎特:维也纳乐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莫扎特

在其作品中也充分继承了海顿的风格,将大量的人文主义因素注入进了作品中。莫扎特作品的风格可用“刚柔并济”四个字来概括,即这同样是受意大利优雅风格和德国的巴赫的动情风格的影响,在音乐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运用小调进行创作,如他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和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他还吸收了巴黎的肖贝特、埃克哈德的表现压抑风格的音乐。英雄性风格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也有体现,这是受意大利正歌剧和格鲁克歌剧的影响,其音乐具有雄辩性的特点,叙调加进伴奏,使之更富于戏剧性的紧张特点;音乐中运用合唱,突出其英雄气概;主题还带有某种宫廷气质。莫扎特同时又是遵守传统的,形成了学院派风格。帕勒斯特里那的对位风格为他提供了范本,他把对位运用得像学院学生用宗教音乐方式做的练习。萨尔茨堡当时的音乐生活是相当活跃的,而这种学院派风格尤其受到青睐,这种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的音乐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莫扎特产生了影响,使其作品也带有了一些人文主义的色彩。从历史角度来说,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即人本主义,莫扎特的音乐中处处蕴含了这种以人为本,关注小人物喜怒哀乐的思想。时至当今,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之所以仍然被奉为圭臬,其主要原因就是,那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流派的人文主义内涵。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莫扎特是上帝派来的音乐使者,因为只有它的音乐才能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文化,带给我们灵魂上的安宁。

1.2贝多芬:众所周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他虽也偶尔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这也在前两位音乐大师的基础上,融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因素。不仅如此,贝多芬的作品在体现了西方文化所固有的人文主义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罗马文化中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罗马英雄主义文化体现的尤为明显。贝多芬内心的“英雄”形象,并不是拘泥于某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形象,而是他心目中中的完美救世主。这位救世主并不与政治或者战争挂钩,而是一位精神上的救世主,他要将全人类从深切的苦难中救赎。

2总结

第2篇

教师要结合幼儿水平确定欣赏曲目,曲目宜选择短小(可以节选)、音乐形象鲜明、音乐元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富于变化、曲式简洁明了(ABABABACA)的乐曲。如:国家级“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全集》中的曲目。教师还应考虑活动侧重选择曲目———以感知音高为目的的活动应选旋律性强,适宜演唱的乐曲,如《欢乐颂》《梁祝》;以感知速度为目的的活动应选速度变化明显的乐曲,如《乌龟》《康康舞曲》对比聆听;关注力度的活动可以选择《天鹅》与《电闪雷鸣波尔卡》对比聆听……同一首乐曲,可能会多次聆听,每次各有侧重,如初次聆听关注节奏与主旋律、再次聆听关注再认与故事创编、还可以与其他乐曲对比聆听欣赏……

二、欣赏之前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相关表象、经验

教师要对欣赏曲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包括作者、创作背景、曲谱、节拍、节奏、乐曲风格、曲式、表现内容、表现手法等,以便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欣赏活动前丰富幼儿前期经验。缺乏前期经验的对乐曲进行盲目猜想对幼儿是有害无益的,在感性经验方面,教师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接触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头脑中与乐曲相关的表象、体验相关经验,以使幼儿在欣赏乐曲时能够用日常积累的丰富表象为音乐想象提供加工材料(有像可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独特的贴切的想象与理解,而不是盲目地直接听乐曲就让幼儿表述音乐内容。例如,教师在幼儿午睡时播放轻柔音乐,用柔和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平时和幼儿有过关于做梦的谈话,在组织进行《梦幻曲》欣赏时,幼儿很容易感受乐曲传递的安详温柔恬静的情绪,描述出贴近乐曲内容的画面。欣赏《赛马》前一段时间应通过看视频、讲故事、看图书等形式了解与马有关的知识、蒙古族的生活、骑兵的形象等等。欣赏《天鹅》前,教师为幼儿讲述有关天鹅的故事,如“天鹅湖”“七只天鹅”,学习相关的优美抒情风格的诗歌。

三、关注幼儿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

缺乏音乐的耳朵,再美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想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幼儿音乐基础技能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还是有必要的,只是这种培养一定要注重趣味性,适宜幼儿年龄特点,如通过达尔克罗兹身体音阶、柯尔文手势帮助幼儿感知音高;玩音符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旋律概念;通过体态律动、奥尔夫声势活动、有趣的打击乐学习帮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与节拍的异同;选取短小的乐曲或乐曲节选通过聆听、对比聆听感受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元素对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的表现作用,从而使幼儿具备初步的鉴赏理解能力,使幼儿在欣赏古典音乐作品时能够运用掌握的音乐技能分析乐曲情感倾向,较准确地感知乐曲内容和情感。

四、着力培养幼儿安静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欣赏与倾听联系紧密,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好作品应反复欣赏,但最忌无目的无要求地反复听———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值得我们带幼儿反复倾听,但一定要注意教师应提出适宜问题———如倾听+想象、倾听+分辨、倾听+记忆、倾听+对比、倾听+再认等,让幼儿带着问题安静投入地倾听,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乐曲全貌。例如,第一次倾听侧重于想象的伴随,教师用“音乐中有谁?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你听了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等引导语激发幼儿边听边想,听后用语言、动作描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高兴、伤心、优美、想唱歌……”等等,描述出自己想象出的场景。之后每次倾听,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是要通过倾听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还是通过倾听让幼儿感知主旋律,感知节奏,或是通过不同乐曲的对比倾听感受速度的变化产生的不同的风格,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使用明确的指导语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伴随着分辨、记忆、对比、再认等思维活动进行倾听,教师的指导语如“听一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这首乐曲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两首乐曲带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教师用不断变化的要求引领幼儿充分挖掘作品内涵,创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艺术境界,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够汲取新营养,获得新感受,激发起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杜绝放上音乐让幼儿反复听,教师一边坐着或没有感彩地教授等不负责任的欣赏活动,因为反复无目的、无动于衷地听一首乐曲,最容易倒人胃口,磨蚀甚至消除幼儿对高雅音乐的兴趣,造成严重的后果。

五、不在欣赏开始阶段向幼儿园幼儿解释音乐内容

首先明确一个理念“音乐理解无对错”,很多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其实也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除了作曲家本人,谁能够百分百地理解乐曲要表达的内容?即使是作曲家本人,时过境迁后,也很难准确阐述乐曲中的细节到底是在传递怎样的情绪情感。所以带幼儿欣赏乐曲时先不要告诉幼儿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什么内容、什么感情,这样就剥夺了幼儿自主感知、想象、理解、表述音乐的机会,而这一过程恰恰是幼儿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认识过程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机会。要允许并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妄加否定,其实孩子们的感知理解、想象能力往往让我们自叹弗如。幼儿天真的童稚是他们理解音乐的最大资本,他们没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实更加有利于他们对古典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孩子们对《欢乐颂》的想象———“大海边,有很很多很多人在游泳,玩。”“这是足球场,在踢比赛,有好多好多人在看,在加油。”孩子们听《加速度圆舞曲》的想象———“很黑很黑的夜里,小动物迷路了。”“大灰狼来了,在追小朋友呢。”“在晚上,黑蝙蝠飞出来了,在追小朋友呢。”“是在变魔术呢,一个小朋友变成好多好多小朋友,一百多个。”“强盗在别人家里偷东西呢。”“是一条毒蛇。”“小动物遇到了火山爆发。”

六、创设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在其中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感知表现音乐

前苏联学者苏菲·别莱叶夫·艾克塞姆普拉斯基研究认为,早期儿童(8岁以前)具有三种音乐趣味:原始音响趣味、运动趣味、故事趣味。早期儿童喜欢音乐其实不仅喜欢音乐本身的音响,更是喜欢这个音乐能让他们联想到一件事、一个小动物、一种情境,并且让他们动起来。所以教师在带幼儿进行欣赏时要充分利用幼儿的想象,用孩子们自己想到的情境作为游戏背景,满足幼儿对音乐故事味的要求,同时教师对这个情境加以丰富、动作化,这种动作必须是契合音乐又很简单很好玩的,以满足幼儿对音乐运动趣味的要求,从而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倾听、理解和表现。以《加速度圆舞曲》教学为例,孩子们想到了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师选取变魔术的情境加以丰富,制作了小精灵变魔法水的视频调动幼儿兴趣,将乐曲的结构、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元素渗透在变魔法的动作之中,幼儿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就感知了相关的音乐元素,教师再通过设置前几次变不出魔法水的障碍,引领幼儿分析在力度、速度、结构等方面哪里操作的有问题,在反复的趣味化的操练中使幼儿对乐曲有充分的理解,最终达到能够用动作准确表现乐曲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情境的运用,避免了枯燥的反复练习的弊端,幼儿不觉得是在进行操练,只想着在玩变魔术的游戏,自己也能变出魔术水,一直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学效果非常好。

七、多种解读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媒介)适当运用

第3篇

关键词元气乐论境界宇宙意识生命精神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音乐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中国的古典音乐,一直是声乐占据主导地位,古代音乐推重“自然”,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1]58器乐的发展也以近乎自然为旨归,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诗说“音如石上泻流水”,所谓“音如流水”,就是说琴声要近于自然之音,即“天籁”。“天籁”是音乐家追求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音乐推崇自然之音,即强调生命蓬勃的情调和生机盎然的化境。

音乐能表现人类生生不息和无限关联的生命精神,在古代乐家的视野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徜徉天人之际,游心物我之间,手奏五弦之曲,耳闻山水之音。音乐表现为时间的一维性(线性)和空间的无限性,无处不盈,生生流转。古代乐论中所涉及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审美问题,均体现出中国艺术活泼灿烂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

一、乐与宇宙元气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天地是一个大化流衍、生机浩荡的生命整体。中国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生命为本体的哲学。[2]1中国生生哲学认为,只要是生命,就具有孳生化育之能力,万物一流转,天地一无限,新新不停,生生无尽。中国艺术也追求这种生生无尽之趣。中国艺术美学强调,一切艺术生命都是整体中的生命,必自一物之生命表现宇宙全体之生命,“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从一花一草可洞尽宇宙之奥妙。在微尘中显大千、有限中见永恒,这是中国艺术的创造法则。

古代乐论著作《乐记》中就体现了生命本体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乐记·乐礼》云:

仁近于乐,义近于礼,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而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东藏,义也。

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这主要是说明古代“乐”的本质和产生过程。乐是“天地之和”,体现天地秩序节奏;乐近于“仁”,“仁”是“春作夏长”的生命化生,音乐是一种生命、生机的体现。原始民众把“乐”当作和神秘上天互通信息的媒介,这个中介之“乐”越神秘,也就越能拉进天人之间的距离。所以作乐者“率神而从天”,“作乐以应天”,达到“礼乐明备”的和谐。古人从春雷震动、万物复苏的自然现象中,效法作乐,以崇德娱天。这一创乐原理被后世音乐家所继承,他们从天地衍生万物的理念出发,用音乐来体现天地创化的生命意识。

㈠一气派生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万物之源,一气化生万物。气是宇宙的生命之源,天地之间无

气则一片死寂。艺术家则认为气是艺术的出发点,气贯穿充满于艺术作品的内外。无论何种艺术,都是太一之气化生,“天人之蕴,一气而已”(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告子上篇》),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气蝉联,生生不息。音乐更是如此。《左传·昭公元年》中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生六疾。”这是说,古乐五声——宫、商、角、徴、羽,都是天之“六气“所化生,《淮南子》也认为,“合气而为音”。《后汉书》亦云“五音生于阴阳”之合气。由这些乐论中可以见出,古人普遍认为音乐产生于太一之气,这浑沦之气不仅是启动艺术灵府的开关,也是艺术生产的基因。气为一切艺术之本源所在,所以中国艺术讲究生机盎然、活泼生动的情趣韵味。一气派生出无限关联的艺术境界: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气郁结为艺术,艺术要展开一个浩荡腾踔的生命世界,生机无限,韵味无穷。

㈡阴阳互动

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之间,阴阳互抱互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结合方能化育万物,生生不停。一阴一阳,相摩相荡,世间万物生成莫不出乎此基元。古典音乐的创制也吸取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互动的思想精义,借此来拓展艺术的表现空间。《吕氏春秋》中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阴阳摩荡的大千世界,启示了音乐境界。唐人沈佺期《范山人画山水歌》云:“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正是由于“一草一木栖神明”的山川天地世界,才开启了音乐的生命境界和活泼的生命情趣。欣赏者能在音乐之流中,忘形释意,神游物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用个体生命去贴近和融入宇宙的大生命,纵浪大化,与物推移。“音乐领导我们去把握世界生命万千形象里最深的节奏的起伏。”[1]206

阴阳摩荡即是动静互补。《乐记》云:“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云,乐云’。”阳主动,阴主静,阴阳摩荡,‘万物负阴而抱阳’,天地依静而制动,动静互补形成音乐的生命感、韵律美。在古代器乐演奏中都非常重视动静结合,消涨并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歌女演弹琵琶有精彩描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歌女的琵琶乐,通过“有声”与“无声”,“圆滑”与“幽咽”,“错杂”与“凝绝”的对比和互补,达到动与静、空灵与充实的结合,体现出天涯歌女愁苦悲凉的内心世界,令人顿生怜悯之心。

㈢以乐复天

《乐记》曰: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照妪覆育万物。”

“乐之根本由人心而生,人心调和则乐音纯善,协律吕之体,调阴阳之气,二气既调,故万物得所也。”

按照儒家理想,音乐可以明人伦事理,调和阴阳,使万物返其本性。万物在调和中各归其所,顺乎天道,音乐的功用可谓大焉。“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理以配地”(《乐记·乐情》)等思想均彰显了音乐通天的神秘性,所谓“礼乐侦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古人作乐要配天地之情,通神明之德,音乐从天地化生,它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类不可名状的心灵姿态和生命律动,从音乐的节奏,可以洞察神明,直追天地造化之神奇。

音乐能体现宇宙和谐的秩序。宗白华说:“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1]235-236“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1]236音乐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有“形式”的结构,音律的节奏,这形式中启示着生命的境界和心灵的幽韵。儒家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乐都体现了天地的和谐与节奏。节奏和秩序是音乐的本体,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尤能直接地启示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1]79朱良志认为:“音乐中的基本符号五声是从生命中抽绎出的,音乐所反映的是宇宙生命的秩序,大自然中流动的生命感就是音乐感。因而五声和、八音协者,也为人们再现了大自然生生不绝而又具有秩序的生命联系。”[2]17

二、乐与主体情趣

<<乐记·乐本>>篇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人的心灵在外物的催动下,“目既往返,心亦吐纳”,心动为声,声复变为音,比音为乐。《乐记》所言之“心”,不仅是指生理上的思维器官,也是指智力德行,它与生俱来,是沟通天人的“天之性”。“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就是说音乐是心灵与外物往复交流的表现,音乐的本源是人的天赋善性所体现的“天理”,自然与人的沟通以音乐为媒介而达成,天人之间息息相通,声声相应。古代乐论认为音乐这种美的形式,是可以体现大化流衍的天地之理(道)的灿烂感性。音乐之空灵,“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乐记•乐象》),它是天地、四时、风雨等自然的象征,也是宇宙生命力的象征。

一曲清音,一闻如醉。个体生命在音乐熏陶下,泯灭物我界限,纵浪大化之中。《乐记·乐象》曰: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乐”是人德行的感性体现(“德之华”),此“德行”即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它充塞主体内外,至大至刚,闻其乐而知其德行。诗乐舞三位一体,都是出于人心,是主体性情的自然流露,它是真实的,是一种体现生命本质的艺术。二是说主体的盛气和诗情孕涵在音乐中,形成音乐的生命之源,使音乐能“文明”而“化神”,英华闪烁,具有高度的形式美。由此可见,古人认为音乐最能体现人的主体生命力的强弱,要深情内蕴,养浩然之气,才能创造出神入化的音乐意境。

从古代乐论中能看出,古典音乐的创作过程,是音乐家高扬主体生命情趣、释放全部心理能量的过程。下面就这一过程试作分析:

㈠由空虚到充实

中国古典艺术的创造,对主体(人)来说要超脱俗务,达到虚静状态,只有心无尘滓,才能空纳万境。所以刘勰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藻雪精神”(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为文如此,作画亦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画家先要澄清心怀,才能下笔如神,万物齐聚笔端,山水共汇纸上。中国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讲究要廓清心灵,独辟一片虚静的审美心胸,做到空虚其内,方可吞吐天地,化空灵为充实。

音乐的创作和弹奏也追求虚静。吕温认为音乐创制要“去默归喧,始兆成文之像;从无入有,方为饰喜之名。”(吕温《乐出虚赋》)“默”和“无”的状态就是主体的虚静状态,即创作之初,须涤除尘嚣,静默无为;进入创作过程,要返虚入浑,由静入喧,由空灵之心到吞吐万境。宗白华说“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1]25,音乐在创作上表现了中国艺术的典型特点:由虚空到喧闹,从无入有。同时,音乐在本质上是一种包涵了充实和空灵两元性的艺术。空灵之特征表现为:它不占空间,不在目前,一去不返,欲驻已迟,是一种淡以无倪,留而不滞,有非象之象,生无际之际的艺术,空灵之性使音乐直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至高境界。其充实之特征又表现为它的无处不在性,“生于象罔”,乐居无形,却能查查徐徐,周流六虚,体现了“致广大”、“尽精微”、充实而光辉的生命色彩。

㈡由静照到畅神

音乐是心灵的艺术。“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1]25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即是此理。艺术家在作乐时,既要静思默想,又要全身心投入,整个生命都在浸润着自然的色彩声响,随天地节律而动。因此,音乐的创作及演奏过程也是主体心灵由静到动、由沉思到飞跃的提升过程。“静照”是对生命动感的蓄势,是生命飞跃的前奏,静照之态不是一片死寂,它在表面平静下涌动着生命激情的暗流,是乐曲动感的能量储备。“畅神”是物我往复、渊开鱼跃的生命交响,是一片灿烂的生机。

静照到畅神的过程,也是由艺窥道的过程。音乐如同“道之无质,每凭虚而起象。既不睹其纤洪,亦罕知其尺寸,”它是“能物类以成态,托空虚而运形”(张彦振《响赋》),的艺术形式。从音乐之“艺”能体察“道”的本体,因为道藏艺中,艺中显道(即宇宙本体)。

㈢由模仿到移情

古代音乐家非常重视音乐演奏中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的投入程度。《乐府解题·水仙操》曰:

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划船迎之而返。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伯牙学琴三年而未能进入神妙境界,原因在于未能“移情”,琴曲中缺乏创作主体的生命激情。“移情”就是要移入情感,灌注主体的人格精神和生命体验才能完成艺术的创造。若是单纯的技艺模仿,音乐的演奏便不可能到达“为天下妙”的神化境界。

由模仿到移情,是奏乐者的个体生命力与整个自然的大生命力融合的过程,个体的激情才思化入全幅宇宙,一体俱化,共同奔流。主体须具备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宽博的人格力量,才能“与天地参”,使灵魂与外境碰撞出崇高的生命之壮美。

三.乐境与生命精神

宗白华认为音乐“深深地表现了人类心灵最深最秘处的情调与律动。音乐对于人心的和谐、行为的节奏,极有影响。”[1]232音乐是象征宇宙秩序的艺术,欣赏者能体悟这种象征性,体会出音乐表现自然山水的生命精神,自然山水表现音乐的意境。魏晋画家宗炳泛爱山水,每次游览归来后将山水画在墙壁上,“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宋书•隐逸传》),这是艺术家对山水的音乐境界的真切体味。

古典音乐和古琴演奏在音乐家眼中可以划分出多重境界,明末清初琴艺家徐上瀛作有《溪山琴况》,提出“廿四琴况”说,即: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种琴乐境界。笔者参照其它乐论所述琴品,认为古代音乐家对古琴演奏的音乐艺境的追求,大都推崇圆和、清寒、古雅等境界,体现出一种宇宙的生命情调。

㈠圆和之境

在赏乐时,古人推崇圆润大和的音乐审美感受。“圆”是指乐曲圆满自足,独立成为一个艺术天地。不仅要一弹一按一转一折之间自有圆通之音,所谓“一弹而获中和之用,一按而凑妙合之机,一转而函无痕之趣,一折而应起伏之微”,而且一曲首尾“宛转动荡无滞无碍”,“宛转则情联,圆满则意吐”,“天然之妙犹若水滴荷心”。[3]623经历由指圆、音圆进而意圆、神圆的审美历程。人为天地之心,一曲也浓缩了宇宙精魂,由一曲之圆润洞达天地和谐圆美,这就是“和”。古代乐论认为“和”代表了最纯正、健康的音乐趣味,同时也就体现了最旺盛的生命形态。中国哲学推重天地之和,《易》曰“保合太和”,《诗经》亦曰“神听和平”。古代乐论也推崇“和”声,“和也,然必弦与指合,指与意合,音与意合,而和乃得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647“和”就是要使人与琴、主体与音乐之间连成一体,指与弦化,音与意合,物我浑化,由乐返天,进入超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音乐表达的天地之和,正如徐上瀛所描述的:“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徐上瀛《溪山琴况》)人乐不分,物我合一,人在音乐世界的时间(四季)和空间(山水)中流连忘返,臻于胜境。

㈡清寒之境

“清者,音之主宰”,[3]642清淡的音乐流出,则澄然秋潭,如雪似冰。湱然山涛,幽然谷应,令人心骨俱冷,体气欲仙。音乐的清冷如同绘画中的荒寒,追求的是人迹罕至,孑然一身的孤洁情怀,在这片冰姿雪影的天地中,寓托着的不是对宇宙人生的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挚爱和眷顾。清寒能创造高洁的世界,具有超凡脱俗之美。人们根绝斯世俗境,用音乐奏出一个陌生、清寒的世界,它使人超越古今,独自聆听清幽之音,生命在此一片永恒静穆。音乐家钟爱这清净、超越的境界,这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生命栖居地。人们在其中体会到的是生命的本明,月印秋江,万象澄澈,一片生机盎然的生命场。

清寒能创造幽远的世界,则演奏时无论缓急轻重,都能安闲自如,风度盎溢,如秋水一尘不染,似古镜幽深照神。潇洒胸次,指下自然生出无限风情。弹者得心应手,神闲气静;听者蔼然醉心,闻音追神。杨表正《弹琴杂说》言:“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或观宇中,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室,坐定,心不外弛,气血和平,方与神合,灵与道合”,“如是鼓琴须要解意,知其意则知其趣,知其趣则知其乐”。[3]645音乐境界不断精进,主体人格逐层升华。

㈢古雅之境

在古琴演奏中,有“正声”与“间声”之分,“其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谓之正声,此雅、颂之音,古乐之作也;其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谓之间声,此郑卫之音,俗乐之作也。”[3]609古琴演奏家推重音乐曲调的古雅之美。徐上瀛说“融其粗率,振其疏慵,而后下指不落时调,其为音也,宽裕温庞,不事小巧,而古雅自见。”[3]609古雅之境是一种简淡高古的颠峰状态,“一室之中,宛在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此能进于古者矣”。[3]610乐之古境,追求的是“生命时间”的最高峰。古代音乐家寻求心中的苍古之境,将艺术触角伸向生命创化之源。所谓“深山邃谷,老木寒泉”,“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是音乐家对生命根源的探索,表现人们对宇宙生命的思考,也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艺术回归自然、攫取天真的情怀。“遗世独立”,即赏乐者能在音乐的沉醉中忘情俗务,超然尘嚣,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第4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但是,改革开放后,外来的音乐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巨大冲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总结。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加便利于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音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比用语言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还有一个特别的有利条件,就是乐谱是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音乐,通过五线谱,相互都能演奏,这就更加便利于相互交流。同时音乐也是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批判。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因为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和外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由这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产生出各种有特殊性的意识形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远古时期,鉴于自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成了中国各地区音乐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对日本、朝鲜等远东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千多年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秦兼并六国之后出现了二百年统一强盛的西汉帝国,这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使中国和中国以西的文明形成联系。

    我们从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上可以知道,秦汉的乐论辞赋、六朝的讲唱变文、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历代流传的民间歌曲乃至宗教音乐,都曾对整个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产方式。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存在,尽管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世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不会由此而“一体化”。因此,我们应该使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差别中得到发展,在全球意识下求得繁荣。所以,既要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要去除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狭隘想法,使世界音乐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音乐不仅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也能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文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家进行翻译,而绘画展现的大多是一些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音乐却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有力地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社会的整体风貌,音乐能够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因此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自我的名片。正是由于音乐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所以它经常被当成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务谈判,需要音乐;婚丧嫁娶,也需要音乐。音乐不仅是民间交流的手段,更是国家交流的手段。

    音乐用于外交,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无论觐见天子、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都需要音乐。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外交。

    进入当代社会,音乐更广泛地应用于外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了。这种联系,已经不仅限于经济交往,还要建立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思想艺术的基础上,这其中就包括文化交往,且音乐是其中的重头戏。因为音乐表现的情绪是直接的,虽然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不同,但其心理机制却大同小异,对情绪的感觉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欣赏乐曲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被其中所暗含的情绪所左右。音乐的情感性,与它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可以超越于人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当音乐用于交往的时候,它可以将音乐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人们在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一代,都选择去歌城、KTV一展歌喉;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管是不是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会精心准备一台歌舞晚会去感谢师恩,传达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做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有益的课外运动时,也都会播放舒缓且有节奏韵律的音乐进行伴奏,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加有魅力。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是中国音乐史不可回避也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试论跨文化音乐交流:1949年以来德奥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交流与接受[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11

第5篇

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分析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论文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弥久日新,越来越受到演奏者与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其创作的背景、美学观念、旋律、和声、曲式的特征等几个方面,力图概括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基本线索与某些共性特点。

[论文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古典与创新;托卡塔;谐谑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从创作时间上来看几乎横跨了他一生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音乐创作话语系统的基本特点。其9首作品基本情况见下表: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呜曲的结构基本上是传统的,但在听觉上带给听众却是新鲜的。他不是一个迂腐的传统曲式结构的守护者,他努力以自己的非凡创造力让传统曲式放出光彩。他甚至批判自己多年的好友米亚科夫斯基的创作拘泥于传统,小心翼翼,把作品弄得“光滑平整”。光滑平整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是格格不入的。

现就他的三首战争奏鸣曲作进一步的结构分析:

第六章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moderato,4/4拍子,奏呜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由三度双音锐利地动机式级进下行,性格粗野强悍又冷酷无情,副部主题是抒情性的、长线索的,性格是抑郁的,“陈述简练、没有华采。自然调式的旋律几乎没有和声支持,仿佛故意弄成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萎靡不振的样子”。展开部情绪由不断累积扩张至全曲,效果是多调性的。再现部将二个主题作了高度浓缩,最后强奏主题动机结束。

二乐章:Allegretto,2/2拍子,E大调,是单三段式的加沃特舞曲。自始自终由左右手断奏的和声组成,这里面有作曲家一贯的谐谑风格。

三乐章:Tempodivaizerlentissimo,慢速的圆舞曲,c大调,9/8拍子。旋律有俄罗斯的民歌传统,旋律与和声都比较温情。

四乐章:Vivace,2/4拍子,回旋曲式但不典型,充满了动力,主要主题与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有亲缘关系。但风格是风趣调皮的,与一乐章邪恶残暴的形象迥然不同。

第七首奏鸣曲

一乐章:Allegro,坐卧不安的快板,6/8拍子,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以八度重复出现,有不详、不安之感,副部主题为小行板,拍子在9/8与6/8等拍子中变换,歌谣体曲调有些抑郁、悲哀,如遥远的模糊的回忆。展开部低音节奏相当狂野。再现部相当兴奋,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

二乐章:Andantecaloro6e,慷慨激昂的行板,3/4拍子。感情深沉。主题优美,与贝多芬的奏鸣曲二乐章写法有些相似,和声语言的节奏主要是切分节奏,让人联想到钟声,随后乐思递进涌动至,最后再现钟声般的第一段,安宁、平和、幸福。

三乐章:Precipitato,猛烈的7/8拍子,是一首托卡塔般急速的终曲。节奏狂野,不协和音响也比较尖锐,乐曲一路狂飚猛进。然而有意思的是,乐曲结构却非常对称:ABcBA。第七奏鸣曲“受到批评家们无条件的热烈赞扬,他们肯定地认为,奏鸣曲的音乐充分表现了苏联人民健康的、目标明确的处世态度,在它那种威严的音调中想起的是祖国之声。”

第八首奏鸣曲

这是<战争奏鸣曲>中最抒情一首,作曲手法上采用全音音阶,曲式结构相对自由。

一乐章:Andantedolce-Allegromodera£0一An.dantedolcecomepirma—Allegro,B大调,4/4拍子,速度变化较多,不典型的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主题优美宁静,副部主题稍带哀愁。展开部回到了作者喜欢的那种狂野野尖锐的效果。

二乐章:Andantesognando,如梦的行板,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式。全曲始终弥漫着难以捉摸的如梦的意境,主要主题是小步舞曲风格的旋律。’

三乐章:Vivace-Allegro ben ma rcto-Andanti.m—Vivacecomeprima,B大调,12/8拍子,典型的回旋曲式。主要主题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塔兰泰拉的节奏热情又有些俏皮。

关于其9首奏鸣曲的旋律,在此我首先想引用普罗科菲耶夫前辈拉赫玛尼诺夫的看法。拉赫玛尼诺夫认为旋律是音乐的首要因素,是“作曲家主要的、迫切的目标”。普罗科菲耶夫的看法同他如出一辙,他在致前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赫连尼科夫的信中说:“我从不怀疑旋律的重要性,我爱旋律,认为它是音乐的最大要素,我多年来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提高旋律的质量。找到一条能让外行一听就懂,同时又是新创作的旋律是作曲家最艰巨的任务,危险太多,可能流于琐碎或庸俗,可能是老调重弹,在这一点上,创作复杂的旋律的反倒容易得多。” 再看看他的奏鸣曲中和声语言的特点,他的和声总原则体现在“牢牢掌握古典和声的最根本思想和保持其具体曲式手段以及运用现代新和声技术的能力。”他以“新的手段丰富和声,而不是以新的手法排除旧的和声,是并用而不是取代。”他的和弦结构原则是在三和弦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达到他自己所要求的动力性与丰富性。在奏鸣曲中,他通常使用如下四种和弦类型:(1)普通的三度结构和弦;(2)复杂化三度结构和弦;(3)非三度结构和弦;(4)复杂化的非三度和弦。从他的9首奏鸣曲中看出他对和声的两种态度:其一,不协和和弦不一定要求解决到协和,它具有独立性。其二,和声的紧张性与和声的结构意义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如在第六首奏鸣曲(op82)一乐章的结尾部分,他把三个A从大字二组、大字组、小字组按八度叠置,中间放一个大字组的bB,我们知道A音的八度重复造成的音响效果是绝对协和、纯净的,而添加的小二度bB音却又是极不协和的。与斯克里亚宾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声语言相较,斯克里亚宾重视对和声色彩的追求。有时甚至成了他创作的主要目的,尤其是1912—1913年斯克里亚宾创作的最后5首作品,取消了调号,和声语言迷朦飘忽,它越过了勋伯格所谓“飘浮的调性”。甚至走到了无调性。普罗科菲耶夫的和声尽管相当大胆。但能看出来,它还是扎根在传统的土壤里,还是被约束在作品塑造的形象中,换句话说。它没有成为目的,仅是手段而已。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前辈穆索尔斯基的态度是一致的。然而穆索尔斯基的和声语言“大胆、新颖”却有些“粗糙”。

普罗科菲耶夫则显得训练有素。再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20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现代作曲的和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余年的国外生活。无疑也给普罗科菲耶夫带来了一些影响。至少在如下两点上,普罗科菲耶夫是坚定的:即“不协和弦的解放”与“和声材料的个性化”。但他却不是一个砸碎锁链的先锋战士,他的奏鸣曲创作还不能说充分和集中体现了一切现代和声的特点。

普罗科菲耶夫的9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他一生创作的一些共性特征,如古典与创新的品质:古典的线索源于幼年时代。耳濡目染其母亲在钢琴土演奏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培养了他良好的古典音乐趣味,这种趣味也渗透到他的创作中。他创作中的古典特征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智、平淡并不是普科罗菲耶夫想要与之靠拢的东西,新古典主义为了寻求某种“秩序”原则,转而向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时期的体裁求援。他与斯特拉文斯创作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人互相对彼此的作品持批判的立场。普罗科菲耶夫称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是“巴赫加上虚伪精神”。乌克兰克雷然诺夫斯基认为斯氏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性主要体现在调性、主调和声、节拍律动与乐句结构等几个方面。关于创新性,普氏曾说“它始于我和塔涅耶夫见面,他说我的和声平谈,从而刺激了我。”“这条线一开始是寻找和谐的音乐语言,然后演变成寻找语言用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他的钢琴语言广泛继承了l9世纪钢琴音乐传统与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再加上野性有力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他新颖的个性化风格。与俄罗斯钢琴学派相较。他的表述方式与传统俄罗斯钢琴学派多有冲突,诸如大量的nonleagato的触键、大跳音程、独特尖锐的节奏、相距甚远的两个声部平行等等。和声语言上的冒险拓展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势力范围。

托卡塔性是其钢琴奏鸣曲音乐语言乐此不疲的一种呈现方式,托卡塔加尖锐的敲击效果在9首奏鸣曲中极为常见。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但是,改革开放后,外来的音乐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巨大冲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总结。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加便利于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音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比用语言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还有一个特别的有利条件,就是乐谱是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音乐,通过五线谱,相互都能演奏,这就更加便利于相互交流。同时音乐也是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批判。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因为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和外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由这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产生出各种有特殊性的意识形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远古时期,鉴于自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成了中国各地区音乐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对日本、朝鲜等远东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千多年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秦兼并六国之后出现了二百年统一强盛的西汉帝国,这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使中国和中国以西的文明形成联系。 

我们从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上可以知道,秦汉的乐论辞赋、六朝的讲唱变文、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历代流传的民间歌曲乃至宗教音乐,都曾对整个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产方式。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存在,尽管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世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不会由此而“一体化”。因此,我们应该使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差别中得到发展,在全球意识下求得繁荣。所以,既要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要去除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狭隘想法,使世界音乐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音乐不仅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也能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文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家进行翻译,而绘画展现的大多是一些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音乐却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有力地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社会的整体风貌,音乐能够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因此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自我的名片。正是由于音乐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所以它经常被当成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务谈判,需要音乐;婚丧嫁娶,也需要音乐。音乐不仅是民间交流的手段,更是国家交流的手段。 

音乐用于外交,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无论觐见天子、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都需要音乐。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外交。 

进入当代社会,音乐更广泛地应用于外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了。这种联系,已经不仅限于经济交往,还要建立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思想艺术的基础上,这其中就包括文化交往,且音乐是其中的重头戏。因为音乐表现的情绪是直接的,虽然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不同,但其心理机制却大同小异,对情绪的感觉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欣赏乐曲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被其中所暗含的情绪所左右。音乐的情感性,与它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可以超越于人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当音乐用于交往的时候,它可以将音乐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人们在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一代,都选择去歌城、ktv一展歌喉;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管是不是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会精心准备一台歌舞晚会去感谢师恩,传达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做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有益的课外运动时,也都会播放舒缓且有节奏韵律的音乐进行伴奏,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加有魅力。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是中国音乐史不可回避也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试论跨文化音乐交流:1949年以来德奥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交流与接受[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11 

第7篇

一、构建音乐学科的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日益加快,知识管理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从发展经济、提高文化素质、全方位精准的娱乐需求出发,要求图书馆提供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各种服务。为了适应当今时展,图书馆事业呈现出更加专业化、更加细分化的发展趋势,特色图书馆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实际上发达国家在特色图书馆方面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许多的榜样。如前苏联20世纪40年代创办的“盲人图书馆”、50年代创办的“莫斯科旅游图书馆”;美国从30年代起就开始创办的“总统图书馆”;香港80年代创办的“时装图书馆”;台湾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办的“纺织图书馆”、“电影图书馆”、“摄影图书馆”、“美术图书馆”、“体育图书馆”、“文化饮食图书馆”等等,都颇具特色,很有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数字图书馆”逐渐取代了“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以获得需要的信息,最大的优点是其访问不受地域限制。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准的信息化服务机制。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也蓬勃发展,而更重要的是,由国家政府支持的各学科数字图书馆的实验也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实施。而对音乐学科的文献信息进行重点收藏,使之达到系统完备的程度,并为有特定需要的读者群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化的音乐学科图书馆。音乐图书馆是为乐迷们提供欣赏、鉴别、租赁等系列服务知识,以提高乐迷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准的开架式公共服务场所。

根据《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在网络的各项用途中,中国网民的网络音乐检索率居各项网络应用之首。半年内已有86.6%的网民收听过网络音乐,还有71.2%的人半年内下载过音乐。音乐信息资源的数量急剧增长,需要存储和传播的音乐信息量越来越大,音乐信息的种类和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里收藏的音乐资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人们迫切需要建立音乐学科的数字化图书馆。

中国就音乐学科的数字图书馆也小有尝试。2006年9月正式建成的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非流行音乐发展的数字音乐图书馆,也是构建更多音乐数字图书馆的蓝本和实例。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拥有Naxos、Marco Polo、Countdown、AVC等国际著名唱片公司的授权,同时整合了中国唱片总公司等国内唱片公司的资源。目前图书馆已经收藏了世界上98%的古典音乐,以及多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音乐,同时还包含爵士音乐、电影音乐、新世纪音乐等多种音乐类型;并且汇聚了从中世纪到现代5 000多位艺术家、100多种乐器的音乐作品,总计约50万首曲目。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还拥有现代录音技术和很多的英语读物资源。目前,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每月还出版一本电子杂志,除此之外,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精心打造的栏目“电子唱片”也已经在网站上线。可见构建一个成功的音乐数字图书馆,不但能满足广大的音乐爱好者的需求,最主要有着清晰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巨大的商业利润。

二、如何构建音乐学科的数字图书馆

构建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硬件平台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和资源数据库建设。其中硬件平台建设主要涉及硬件设备的型号及性能等技术问题。本文简单分析软件平台建设即数字图书馆音乐资料整合,音乐检索方法介绍和资源数据库建设。

1.音乐检索方法简介。现行的音乐检索方法大概有两大类,一种是基于旋律的音乐检索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内容的音乐检索方法。基于旋律的音乐检索方法又细分为模糊哼唱和MIDI主旋律提取等检索方法。而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主要从作者相关的内容和作品的相关内容着手。

2.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所谓 “音乐资料”,即指所有具有音乐要素和音乐知识信息特征的不同物质形态的必需品。这些必需品可能以文字资料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物的形式出现,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都是音乐学科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此,也都是音乐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音乐资料不仅具有一般资科的特征,同时,还有其特有的学科和专业属性、特征和类型。音乐学科领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乐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唱片(包括激光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包括影碟)及中外乐器等都可视为典型的音乐资料。

“数据库”最早出现在美国,是电子信息时代高度发展的新产物。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出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存储和检索的专门机构,当时,这种机构被称之为“数据基地”(data base),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据库”的原型。所谓“数据库”,就是“为了满足某一部门中多个用户多种应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存储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数据集合。”(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也就是说,它是将各种非计算机可读信息资料电子化,并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将其合理组织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信息集合。

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学科知识面宽,工作量大而且见效慢。音乐学科的音乐信息资料有着各自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专业特色及专藏、专攻特色,这些都是建立相关数据库所要考虑的因素。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更不能毫无计划、随心所欲。而现有的音乐学科数据库的选题又往往与各音乐院校的科研规划、重点科研任务、优势或特色科研项目等紧密相关。所以举一己之力是无法建设音乐学科数字图书馆所有需要的数据库的。但是由于各个图书馆馆际之间可以合作和互相使用资料,以及出资购买相应的数据库,这些方法的出现使的建设任何一个数据库都变得可行。现在使用比较多的从音乐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流行音乐数据库、古典音乐数据库、戏曲音乐数据库、中外电影、电视剧主题曲、插曲数据库、其他音乐数据库等。有了这些音乐数据库,不管是专业的音乐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音乐发烧友所需要的音乐资料大抵都能搜索得到了。

音乐资料的详细归类可以划分为四大块。

第一,音乐文字资料数据库。自从人类文明出现文字以来,文字是各种资料类型的主体,音乐资料也不例外。文字资料主要涉及音乐图书、音乐期刊和音乐报纸等以文字作为信息记录符号,以纸张作为信息载体的印刷型文献资料。而音乐图书又包括音乐著作、音乐教材、音乐论文、音乐资料汇集、音乐会议文献汇编及音乐字典等工具书。音乐期刊又可分为核心期刊、普通期刊、各种杂志。从其学术性、评论性、普及性、综合性及检索性等多种类型也可细分。音乐报纸也可分为综合类和单一类、国家级和各地区等形式。由于文字资料数目繁多,能够存取的音乐资料信息也就不计其数。

第二,乐谱资料数据库。乐谱是印刷型音乐文献资料中最具特色且有着重要参考利用价值的音乐信息资料,同时也是记录音乐作品的主要形式。现在世界通用两种乐谱符号:五线谱和中国民乐使用的简谱。另外曾经使用的各种古谱也应该要收入浩如烟海的乐谱数据库中。

第三,音乐声像资料数据库。音乐声像资料包括普通唱片、激光唱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激光视盘、电影、幻灯及缩微胶片等以音频或视频为信息记录符号,以感光或磁性材料为信息载体的特殊类型的文献资料。它属于非印刷型文献资料,也是音乐资料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类型。鉴于它的重要性和直观性,建立音乐声像资料数据库是优先考虑并且要花大量人力财力持续搜罗、开发的。

第四,音乐实物资料数据库。音乐实物资料包括常规使用的各种中外乐器和非常规使用的各种中外乐器、改良乐器、出土文物中的古乐器以及文物中的各类音乐用品、现存各种古代乐舞石刻等。与音乐文字资料相比,音乐实物资料更注重其收藏、研究价值。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工作模式。我们不能再局限于陈旧的音乐研究手段和方法,而应以创新的心态,积极的姿态,早日把音乐资料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工作搞上去。毋庸置疑,音乐学科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和建设将给音乐院校的科研工作以及整个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带来焕然一新的局面。

三、数字图书馆的商业前景

第8篇

[关键词]世界音乐周 南音 印度尼西亚 多元文化音乐

2012年11月7日至10日,世界音乐周暨中国・印度尼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继中央音乐学院自2005年开展“世界音乐周”主题系列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中国-芬兰、中国-新西兰、中国-非洲、中国-印度、中国-日本)的又一次集学术研讨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艺术活动。此次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泉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协办,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尼、泰国、缅甸、台湾等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及表演艺术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本土南音与移民南音对话、印尼音乐讲座与工作坊、东南亚音乐论坛及音乐会。在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一线教授《世界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高校教师们围绕“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文化解读,中、外民族音乐教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接轨”等议题展开讨论。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俞人豪教授以及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州教授,河南大学胡斌等分别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阐释。此次短暂的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较前届有了新的突破,将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世界音乐教学内容的如何接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短暂的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结束后,中国-印尼音乐国际研讨会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次会议大致分为学术讲座、印尼音乐工作坊和印尼音乐表演、东南亚音乐之夜音乐会三个部分。

一、专题讨论与学术讲座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7篇,学术研讨的主题有如下几个:(一)移民音乐主题;(二)印尼音乐和东南亚乐器研究;(三)多元文化音乐比较研究。

(一) 移民音乐主题

研讨会邀请到福建泉州南音学院的南音研究团队,在会议上泉州师范学院陈敏红副教授就《泉州南音在印尼的传播―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为例》一文对泉州南音在海外的流播与传承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的“人”为主轴,洞悉南音在印尼传播的特点,从南音在印尼传播的整体观和价值观,思考区域文化传播在异地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自我保留和保护。

(二) 印尼音乐和东南亚乐器研究

关于这个议题是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最多的,共14篇。其中有印尼佳美兰音乐研究,印尼巴厘岛音乐学院的伊・纽曼・温达的《巴厘岛佳美兰音乐》介绍了佳美兰乐队的历史以及佳美兰与巴厘岛社交生活的关系。艾迪・科马鲁丁在《巽他文化中的安格隆和佳美兰》一文中介绍了印尼巽他族佳美兰的音乐风格。斯拉麦特・索亚莫的《爪哇佳美兰音乐中的歌曲功能》中介绍了歌曲在佳美兰音乐中的功能及其重要性。以上三篇文章分别从流行于印尼不同地域的佳美兰音乐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其次是印尼音乐的声乐体裁以及器乐研究,这一部分有苏瓦塔・赞布亚《尼亚斯当今社会的“嚯嚯”歌曲》、阿加斯塔亚・拉玛・里斯亚的《西库台达雅Benuaq族的声乐体裁里乔戈》和亚斯利尔・穆奇塔的《塔萨鼓在塔克仪式中构建精神的角色》、伊・科图特・亚尔达纳的《一种巴厘岛音乐新体裁―Semarandana行进乐队》和安赛普・萨普丁的《一种系爪哇流行的巽他乐器―杰朋鼓》等5篇文章。还有其他的关于西方化对印尼音乐的影响的文章,如台南艺术大学的蔡宗德教授《西化、现代化与流行化:印尼爪哇伊斯兰音乐发展现象分析》、丹尼・萨利姆《教会会友对原住民基督教歌曲的低程度欣赏―一个潜意识文化异化的案例》等。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约翰・罗宾逊在《伊莱恩・巴尔金音乐中的印度尼西亚影响》中介绍了美国作曲家伊莱恩・巴尔金受印尼音乐影响创作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品以及印尼乔罕教授《以音乐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看印度尼西亚音乐学研究的发展》等。最后是关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乐器及乐队研究,其中有泰国潘萨克・范迪《泰国古典乐队在曼谷王朝时期的发展》和缅甸吴佼佼乌、吴汉敏《缅甸围鼓与围锣》等文章。

(三) 多元文化音乐比较研究

共收到2篇中国学者的文章。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的《“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汀族乐器起源的拟测》,该文章联系人类学上的“汉藏-南岛文化丛”的认识,比较了婆罗洲沙捞越的卡杨、肯雅族的弹弦乐器“萨佩”与中国汀族乐器,拟测了华南汀族乐器的起源,并认为此种乐器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有关。杨民康教授的《西双版纳与清迈南传佛教寺院打击乐器的比较研究―兼论两地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以田野考察为依据,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泰国清迈两地南传佛教寺院的标志性器物―太阳鼓为入口,追溯了两地佛教与佛教音乐文化历史,并对其寺院乐器与寺院乐舞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二、印尼音乐工作坊

研讨会共安排了八场工作坊,分别由印尼艺术家教授印尼巴厘岛佳美兰音乐(三场)和摇奏乐器安格隆(三场)以及印尼作曲家工作坊(两场)。佳美兰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合奏形式,其音乐是印度尼西亚音乐文化的象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购置了一套完整的佳美兰乐队,由印尼音乐家伊・纽曼・稳达指导参会人员演习巴厘岛佳美兰,尽管佳美兰音乐中乐器繁多、复音层叠,但经过印尼艺术家的悉心教授、反复排练,与会者也能够敲击出简单的旋律层,亲身体验佳美兰音乐独特的复音音乐之美。

另一个工作坊是安格隆演奏,安格隆是印尼一种古老的竹制摇奏乐器,因摇奏时竹筒与竹棍相互碰撞发出“格隆、格隆”的响声而得名。每只安格隆都有固定音高,将不同音高的安格隆合在一起,可以演奏美妙的音乐。在工作坊中,与会者每人手拿不同音高的安格隆,在印尼音乐家指导下合作了“你好,万隆!”等印尼歌曲。在印尼作曲家工作坊中,印尼音乐家介绍了将西方古典音乐元素与印尼当地音乐相结合创作的印尼现代音乐作品。工作坊的设置让与会专家和一线教师亲身体验了印尼乐器与乐队,为中国学者和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研究实例。

三、 音乐会

本次研讨会共演出四场音乐会:《印度尼西亚音乐集锦与南音》、《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印度尼西亚巽他音乐会》和闭幕式音乐会《东南亚音乐之夜》。音乐会上不仅展示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佳美兰、现代音乐以及受西方音乐影响下的印尼流行音乐等,还有来自泰国、缅甸的表演艺术家们展示了泰国乐器与马荷里乐队形式和缅甸的围锣、围鼓等,中国泉州南音学院表演了福建南音。白天的印尼音乐学术研讨会与晚上的音乐会交相呼应,让与会代表亲身从理论层面和艺术实践层面对印度尼西亚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音乐有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体验。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感知力;成长;和谐

一、调查的缘起

由于当前应试教育仍占据各中学的主要空间,在升学压力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处于很紧张的状态下,无法释怀,因此中学阶段出现抑郁、自杀等心理疾病,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下,学校的引导、希望和学生的喜爱、需求之间形成了不小的差异、错位、误读。2007年笔者进行了大学校园音乐文化的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学生音乐知识的缺失及音乐文化的偏颇及音乐注意力的淡漠和中学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就中学而言,无论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音乐知识教育或者是举办的各种面向学生的音乐活动都相对较少,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也并不了解,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更谈不上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进行正确的引导了,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小的“断层”。中学阶段音乐文化的断层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人生经历中缺失,大部分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关注点不够,因此,笔者非常想关注一下目前中学的校园音乐文化状况,并从音乐教育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目前关心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并不多,本文全当抛砖引玉,于是就有了开始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为了反映出河北省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现状,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衡水市、张家口市、保定市四市共12所中学1008名在校高中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08份,收回980份,问卷回收率达98%。调查范围与对象主要是河北省部分市区高中,其中石家庄市二所:二十四中、河北师大附中;衡水市五所:衡水市第六中学,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衡水市桃城区彭杜乡中学,衡水市安平县第二中学,河北省阜城县第二中学;张家口市三所:蔚县职教中学、万全中学、张北一中;保定市两所:易县中学、博野中学。调查对象为高中生,年级不限,男女不限。就河北省而言,大部分地区处于不太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居多,本次调查从发达地区选择两所中学,其余都是较为贫困的市县中学,因此本调查较能反映出河北省整体中学校园音乐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

本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主要针对中学校园音乐文化,从关于音乐、关于校园音乐、关于音乐课三方面进行自行命卷调查的,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21.3%的同学选择古典音乐,75.1%的同学选择流行音乐,12.6%的同学选择民族音乐。同样在平时听什么样的音乐方面,流行音乐占83.1%,不听音乐的同学占6.4%。在选择收听方式方面,专门到音乐厅的占不到1%,从没去过音乐厅的占93.5%。听音乐的途径靠网络下载占89.3%,买光碟占7.1%,5.3%的基本不听。在喜欢的歌星调查中,港台歌手占63.2%,网络歌星占32.3%,大陆歌星占6.8%。在音乐能否调整情绪方面,92%认为音乐能调整情绪,0.1%认为不能,0.6%认为没感觉。

关于校园音乐方面,有校园广播的占72.3%,没有校园广播的占20.7%。校园经常播放什么样的音乐方面,24.8%的学生认为流行歌曲,47.3%学生认为学校播放中学生歌曲。在有无校歌一栏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校歌,64.9%同学认为该校没有校歌,30.1%的同学不知道有无校歌。关于学校铃声2.5%的同学认为该校铃声很好听,51.4%的同学认为铃声一般,43.1%的同学认为铃声很难听,很刺耳。

关于音乐课方面,87.1%的同学认为该校有音乐课,5.4%的学生认为没有音乐课。对音乐课的态度问题上,80.8%的同学喜欢上音乐课,4.1%的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17.2%的同学无所谓。在学习掌握音乐知识方面,15.5%的学生认为音乐知识来源于音乐课,46.3%同学认为音乐知识不是来源于音乐课,41.2%认为大部分来源于音乐课。在音乐技能掌握上,36.4%同学认识五线谱,51.9%的同学不认识,13.7%的同学知道一点。对于乐器学习和掌握方面,37.2%学过一种乐器,59.7%没学过,4.1%会多种乐器。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的调查数据 )中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中学整体校园音乐文化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音乐审美方面,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盲目追求,对网络音乐的夸大跟随,对民族音乐的缺失,对古典音乐的勉强认可,都证明了目前中学生没有形成基本的审美标准和判断能力,盲从和追星成为了他们的时尚;对音乐的漠然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冷漠,反映出中学生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的稚嫩,甚至很多同学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广播和有无校歌。在校园活动的认可方面,一半左右的同学不太喜欢参加活动,也有部分同学无所谓,只有很少的同学希望并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他们来说;对音乐课的态度及音乐的热爱,都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就连发达地区学生,专门到音乐厅听音乐会的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对音乐持无所谓态度,听什么无所谓,听谁的歌无所谓,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调查也表明学生内心对音乐还是有追求的,大部分同学认为音乐能排解心理压力,并承认音乐的功能,但在现实中没有很好利用音乐这一功能而已。

(二)构建和谐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理论依据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①。校园音乐文化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通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熏陶和实践中感悟、体验、表达、认识和理解音乐,将校园音乐植根于校园文化背景中,把音乐教育深深扎根于多元文化土壤里,创设一个自主和谐的人文文化氛围,以释放人的价值。”②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音乐文化,营造一个有浓郁而浪漫的音乐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我国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一直认为基础音乐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素质修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应加强青少年的音乐基础教育。他指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又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③在人的诸多素质中,审美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而实现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自从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更成为了各中学素质教育的有力依据。可以说,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成为了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据调查显示,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的一生,精神大多平和,生活也相对较少波动,对待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这使他们的情感宣泄和情感归宿更具合理性,能成为社会中稳定的因素。尤其接受严肃音乐教育的人,稳定特质更为明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的精神和身体息息相关,人的身体影响精神,精神影响身体,身体的变化引起精神的变化,而精神的变化会引起身体的变化。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就是人格的统一与和谐。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互相依存。

四、构建河北省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目标体系

(1)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切入点,适当增加流行音乐元素,提升中学生感知想象能力。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极为淡漠,每天生活在校园里却有30.1%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有无校歌,也有不少同学不知道校园广播在播什么音乐。在音乐课的开设方面,17.2%的同学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可以说音乐在某些学生眼里是可有可无,即使存在也听不见的状态。这令人悍然的“不知道”“不关心”是长期“应试教育”磨练结果还是同学已经没有了“审美需求”和“审美感受”?如果是前者还好,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进行改善,而如果是后者呢?当我们的学生已丧失了对“美的追求”,我们还能轻而易举的改变现状吗?著名的美国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④。在中学阶段,音乐课堂仍然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直接影响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感知能力的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但是在中学音乐课本上涉及流行音乐内容的很少,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欣赏趣味被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学生欣赏的方向没有得到诱导和树立,尽管每个学生都在上课时接触了音乐课堂中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但他们不认为自己体验到了欣赏的愉悦。相反,课外音乐欣赏的特点具有自发性、零散性和随意性,它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约束,一切都是在自由的状态下作出的自发选择,因此 ,笔者建议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作为教学内容,比如节奏型的培养方面,流行音乐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提升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然后加入一些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假如我们仍在音乐课堂上缺乏对学生音乐欣赏审美趣味的引导及对鉴赏能力的培养和重视,那当然很难唤起学生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了。《德国音乐教育概论》中提到:“德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各种媒介挑选音乐的能力,以便音乐更好地融进个人的生活世界中……”⑤这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时忽略的恰恰就是怎样培养学生学会一辈子与音乐打交道的本领,忽略了提高国民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以兴趣作为基点的原动力。普通中学生长时间没有真正接触音乐,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机会,不但造成他们音乐知识的匮乏,最可怕的是生活中没有音乐意识和习惯,他们的感悟能力会逐渐下降,对音乐的敏感度降低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音乐体验,造成审美能力的降低。因此,中学音乐课堂要正确引导中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加大力度宣传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高雅音乐,使中学生对音乐的选择更多元化。

(2)以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为关注点,体现人文关怀,释放人的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站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应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⑥。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校园广播以播送好人好事、重要通知、寻物启事等为主,偶尔播放音乐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并且没有什么章法而言,学生们并不能从光比重获得课堂以外的音乐知识及高品位的音乐作品。

在调查中我们也惊喜地发现,有些学校校园文化还是很丰富。比如笔者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调查时发现,这所学校每天的上课铃声很悦耳,一些名曲都成为了上下课的铃声,比过去的单调的铃声更让学生感到舒心快乐。课间操音乐更是新奇,选用迈克杰克逊的《Smooth criminal》《Beat it》,这些作品很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流行乐坛的经典,因此更能让学生时时关注校园音乐,感觉在校园生活很温暖。

同时在学校组织音乐活动方面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很少。因为被调查对象都是高中生,在高考升学压力的重压下,很多同学似乎与各种学校活动的距离很远,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高中有音乐特长班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参加欲望,其他同学漠然的态度令人深思。德国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思远虑的思想家”⑦,而应该使“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⑧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从中学生全面发展谈起的。

(3)将成长作为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点,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4-18岁之间,“这段时期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思维、意识快速发展阶段,也和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品德形成的剧烈变动期,生理上成熟时他们产生陈人敢,在心理上他们也尽快希望进入成人世界,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渴望社会、老师、家长尊重他们和信任他们”⑨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因此在这一个心理较为敏感的阶段,如果不正确引导,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音乐文化氛围较浓,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心灵得到安慰,从内心中可以产生坚强、博爱、豁达、乐观的信念。可以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较为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校园中体验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解放,行为的安定有序。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不是控制和约束,而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并赋予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满关心、尊重、友爱、和互助的环境,使学生能自由创造、自我超越、自尊、自强和自立,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获得德行的发展。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的是安定有序、融洽协调,和谐的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不是脱离学生生活的,而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资源,提供和谐的立体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人生舞台,营造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教育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音乐文化氛围,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各个方面入手,将教学、活动和音乐文化的构建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释:

①马晓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之音乐教育,《职教与成教》

2006(12)P391页

②李占秀,王丽娜.构建大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原则和目标体

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1)P157页

③《贺绿汀.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希望》[C].《贺绿汀音

乐论文选集》(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196.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年P74页

⑤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

教育出版社,P38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P 14页

⑦[德]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

1991年P3-4页

⑧同上P30页

⑨朱红芳.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产业与

科技论坛》2009(4)P202

作者简介:

1.李占秀,硕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

2.姚宏伟,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教授,研究方向 大学生心理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1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13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例3快速地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②同上书,第104页。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例4慢速地《江河水》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例5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第1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例3快速地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②同上书,第104页。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例4慢速地《江河水》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例5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第15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ぐ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