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管理效果。因此,信息工作必然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这也与建筑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密切相关。可见,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提髙信息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
阻碍了信息工作的进程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信息工作能否体现自身地位,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宄其原因,在于很多负贵人一味的认为建筑质量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武器,其他的工作都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如此一来,建筑管理得不到重视,使得信息工作处于滞后状态。专门的信息工作机构更是无从建立,直接影响了信息价值的成分发挥。
2信息工作人员素质不髙
工作效果不明显建筑管理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毋庸置疑,其需要一个优面的工作队伍来参与完成。然而,很多建筑单位并未认识到信息工作团队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影响了信息存储、传递、利用、共享等方面的效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职业操守存在间题,不利于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信息的真实性都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影响建筑管理的工作质量。
3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
影响信息工作整体效果建筑管理信息工作不需要嘴上功夫,而需要脚踏实地的完成。因此,提供实际行动完成信息工作,还要依托必备的硬件设备设施。然而,很多建筑企业或单位恰恰缺少配套的硬件设备设施。如此,信息价值得不到及时开发,信息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必然影响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给建筑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提髙建筑管理信息工作水平的积极措施
我们必须在西安市中寻找突破口,在透彻分析影响建筑管理信息工作的消极因素后,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信息工作才能实现收益,呈现出预期效果,推动建筑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1转变负责人或领导的守旧观念
有效推进信息工作的进程首先,学习是武装自身头脑的首选途径。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应当懂得学习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认清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认清建筑管理的重要地位,并明确信息工作与建筑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这样,负责人或领导才能基于现实状况,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必然夯实了信息工作的基础条件.其次,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会同其他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并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想法,商议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定位机构的性质,明确机构的权责,并随之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细贝。最终,信息工作会在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中进行,从而发挥出信息工作的优势,促进建筑管理工作前进。
2着力提升信息工作人员素质
为强化工作效果提供保障首先,信息资料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也是其利用价值所在。因此,若想顺利完成信息工作,促进建筑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使信息工作的实际成效得以体现和巩固。建筑单位应当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还可以提高树立业务典型等方式实现。其次,除专业素质外,信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时刻督促工作人员树立起应有的职业操守,还可以与培训机构或老师沟通,强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内容。当然,负责人或领导也要鼓励管理人员实现自我学习,增强纪律意识与废了意识,提升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如此,才能成分保障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3及时更新硬件设备设施
跟上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首先,建筑单位要腾出一定的资金来为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硬件设备设施方面的保障。同时,在需要资金投入时,确保资金投入及时,力度到位。当然,还要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核查,坚决杜绝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如此,硬件设备设施更新的资金有所保障,才能实现更好的开展信息工作。其次,信息工作机构也要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设施维护人员。这样,一旦设备设施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不会耽误信息工作的开展。当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与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及时沟通,将更为实用的设备设施信息传达给领导,实现设备设施的及时更新,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利用和共享口
三结语
1.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土建、水电气网线路等多元技术的频繁交叉,涉及到成本、质量、安全等众多环节和影响因子,所以必须运筹帷幄。在具体工程施工前,必然要求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人员预先做好与建设单位、承包方以及各级分包单位的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梳理工程重点难点、工艺需求、人材机需求等,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发现问题,做好相关技术问题协商,保障工期和质量。
1.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研究图纸及相关建设技术要求之后,参与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动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科学组织人员,合理安排工序,科学设计结构,恰当材料设备选用,规范质量标准等。通过技术交底,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比对自身技术实力,分析风险范围,开展针对性方案设计,明晰施工安全问题。
1.3相关部门协调方面建筑企业内、外部协调性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和建筑工期。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应化粗放式为精细化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具体工作内同,明晰责任也义无,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流畅性。此外,建筑管理部门应与设计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建筑管理上提升主动性,力求部门将有机配合,管理到位。
1.4安全预控工作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建筑管理人员要加强工地现场研究,针对风险因素科学调研,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尽量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补救工作。另一方面,建筑子系统多,工作量大,部分建筑企业为保证工期进度,大量应用未经相关培训人员,给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到来隐患,因此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切实将安全管理视为重要管理内容,落到实处。
2施工阶段的科学管理
2.1施工人员管理庞大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建筑施工的主体,各建设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质量意识、技术水平、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最终构成建筑的基因。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科学组织并充分发挥建设人员的群体素质,将直接对建筑工期、建筑质量、建筑安全的控制产生影响。一方面,建筑项目部可以通过内、外部人力市场综合考察和录用施工人员,并坚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技术教育和培训,预先严格考核防微杜渐。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刺激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和自控水平,最终有利于科学化建筑管理目标的有效达成。
2.2材料设备管理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生产活动,其材料设备的控制对工程总质量有直接影响。首先,各类原材料、半成品、结构件等施工材料物资,是建筑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最终转化为建筑物质实体,故对建筑的管理离不开施工材料的管理。应遵循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条例规定:物资材料应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须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并进行复验。其次,建筑中需用到运输、起重、检测检验、计量工器具等机械,只有对这些相关设备进行有机、有序、协调使用,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工期和质量。所以,应科学展开设备调集、采购和选型工作,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和检测,并根据工具体作业需求控制好设备性能参数,确保其精度和安全性。
2.3施工技术管理当前,国内建筑总分包市场并不完善,总包、分包单位多处于不同层次,存有技术水平差异。因此,在构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机系统时,要全方位分析差异性的存在,科学分配资源,规范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标准,合理管理各环节、各工程部分的施工技术。同时,打破分包合同的局限性,将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贯彻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统一负责的树状管理体系。此外,各层次的各施工单位在各施工阶段应进行同步协调,加强协调配合工作,相关人员的调度工作。
2.4施工环境管理建筑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包含既有环境因素和后发环境因素。既有因素即建设前已经存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水文、气象、周边建筑等方面,这些既有的因素一般难以消除和避免,在施工前应科学、全面做好施工地点环境考察,避免后期工作陷入被动。其次后发环境因素,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天气、气象变换因素,如,风、雨、雾、热、冷等,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天气信息,及时根据气象资料进行预测和分析,强化施工措施,或者落实人员、器材,各方面做好防范,消减消极环境影响,以免延误工期、增加成本、影响质量和产生事故。
3竣工验收的科学管理
3.1验收检查科学化在多高层建筑工程竣工后,最主要的管理工作为技术评价,涵盖对建筑的工程进度、安全措施落实、建筑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要以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比对竣工建筑度量结果。另一方面,判断竣工建筑是否达标,如果验收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探讨针对措施开展补救,如有必要则需重新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2完善工程技术档案施工技术档案是施工整过程的原始记录,更是工程设计检验、技术考核、质量验收的文件依据。施工技术档案应详记录工程验收、设计变更、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记录、竣工图等,其中,竣工图应在建筑各部分子系统完成后,分阶段科学绘制,总工完成后,严格按程序交付建设单位,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档案馆备案。
4建筑科学管理的发展展望
4.1建立科学管理组织建筑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防控体系,分工合理,权利明晰、责任明确使建筑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其次,建筑管理工作组织的有机整合。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以及个人,管理相对混乱、无序,因此建立统一的建筑管理组织是管理协调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形成合力、向心力,才能抓好建筑管理。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可见建筑管理划为三个层次:决策层负责建筑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定;执行层执行具体的筑管理;监督层对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
4.2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全面、完整、快捷的信息,是高效率建筑管理的基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为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条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建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繁琐的建筑管理进行信息化和网络化处理,提高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为科学建筑管理贡献力量。
4.3重视建筑管理文化建设大力进行建筑管理文化建设,提升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意识、优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养、创新管理思路,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自觉地执行建筑管理的制度。同时,发扬其他建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加到建筑管理中来,为建筑管理建言献策,形成广听意见、广纳建议的科学化建筑管理文化氛围。
5结束语
在开工前,总承包方向监理单位提交相应的材料,以便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在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方要配合监理单位的审查,严格执行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中需要的材料、设备,要向监理提交产品合格的相关资料,定期要监理单位报告工程的进展情况。
2与分包商之间的协调
总承包方和分包商要及时进行沟通,并就合同的内容进行策划和分析。总承包商要确定各承包单位的责任,规定双方承担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各分包方出现了施工问题,要及时反映、及时解决;总承包商为分包商提供相应的支持。
3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
总承包商要掌握好政府部门对建筑管理的相应文件和政策,熟悉具体的流程。在工程开工前办理好相应的手续;在施工中,总承包方要遵纪守法,并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如果工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等要及时上报。
4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4.1解决方案分析。1)加强质量管理。a.在加强质量管理中,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是首项措施,可以通过执行岗位培训方案来实现,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与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来告诫施工人员质量问题对用户的危害性问题。b.可以通过严格核查施工工程质量来提高工程的质量,当施工工程完成后,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质量来验收建筑工程,并执行自查、互查、检查的方案,严格执行各项质量工序验收制度,并履行验收签字程序,例如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投入使用,严格执行质量整改和闭合制度。c.可以通过加强监理来提高质量,设立独立的监理单位,监督单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权利,将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作质量控制的重点,在监督过程中重点检查这些环节。2)减少环境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和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错时施工,及将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安排在白天进行,所以可以避免在也将打扰民众休息;要及时的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及必要的改良,提供其施工效率并减少噪音污染。对于水体污染,因其会导致民众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排除来的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到江河里面,应该先将污水沉淀,然后再排入市政管网里面,建筑设备使用燃油等产生的油脂类应该集中处理,不能随便排入水管网和附近其它江河中。3)加强造价管理。a.应该做好各项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例如在项目正式施工之前,需要相应的部门做好各个环节的经济成本核算,然后根据该经济成本核算制定出相应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b.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来加强造价管理,加强施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就能相应的避免项目的返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逐步得到良好的发展,目前也获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我国进入WTO以后,行业的基础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等各项条件全部逐渐得到改善。就以经常遇到的“工程项目的投资”来说,其不再是以前很单一的情况,外资、合资还有各种各样的个人投资等等渐渐地增多,相对的,政府的投资项目慢慢地减少,大大地丰富了建筑行业的投资渠道,出现多元以及国际化的状态。另外,从组织模式上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始兴起走国际路线。另一方面,也渐渐地实现了建筑法律的成体系化,建设管理信息化也逐渐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这些方方面面,一方面大大地节省了建筑施工的各项投入,另一方面更是推动了我国政府工作效率的突增。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职责不分,地方保护,管理不清,法规不齐等等一系列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制约着它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改革创新任务的重要性就日渐地突显出来。就目前面临的现状来看,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的水平等等就是我们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本文也主要是从如何针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进行创新改革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究,并根据目前改进管理手段的迫切性以及形势需要等来进行探讨,然后分析出几点针对性的方案举措。
2建筑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改革就是对现代公司运营以及建筑行业发展等多个形势所趋的切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施工进展,甚至是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首要关注的方面。其次,建筑市场和其他的市场一起组成了完整的经济市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逐渐形成的经济国际化,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要求,至少必须使整个管理适应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管理学理论的逐渐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管理实施改革与更新。追溯历史的发展,政治学也好,社会学的视角也好,都可以把“创新”解释成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创新,社会根本就不会突破桎梏的束缚,向前发展,也就是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生产力如何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即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建筑管理模式。在日新月异的形势要求下,各个公司与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层层难题,在各自的生存困扰面前,只有进行大规模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够突破困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
3建筑管理工作创新改革的方法
1)转变观念,顺应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先从企事业单位自己开始抓起,要求每一个内部的员工都要树立相应的观念,认清当前形势的实际情况,明白自身肩负的工作,清楚当今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以及经济效益观念,完全地丢掉过去阻碍思想进步的观念。另外,在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的设置方面,必须遵循实际的需求,抛开各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立实用的工程技术部门以及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能进行明确分工,使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尤其是与建筑施工息息相关的“成本管理、施工管理以及技术安全的监管”等各个方面,最后能够保证合同的管理、项目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存,携手并进。
2)针对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企业只有自己的构成是最新的元素,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更新趋势,也最终才能适应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完善需求,使得自己在适者生存的强烈竞争中能够得到发展的一个位置,促进自身的进步。改革管理体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a.变革现有的服务形式,大兴公司的工程咨询业务。这是为了帮助公司快速的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并促进对“投资”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来带动工程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多元化。b.注重信息化以及产业化的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行业日渐繁杂,旧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反而更加需要高级的管理技能,然而这样的形势和情况推动企业选择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因为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改变自己的运营方式与观念,从而使企业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最终与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相契合。
3)注重成本控制。某个意义看,成本管理能被当成工程管理的关键,要想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则必须重视公司的根本利益,将工程的成本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成本的控制必须着眼于整体的成本,不能就工程成本谈成本,最终因小失大。先由专业团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并通过技术的更新以及执行方式的改革来创新施工,合理规划每一个细节,为后面精细的成本预算奠定完美的支撑。总负责人应该从合同出发,针对整个施工编制项目的预算,并根据项目的情况设置预计成本,并在后期的施工之中对预计成本的执行情况实施考察监管。总的来说,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精密地把握每个施工项目的预算与盈亏状态,最终有利于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并不干扰企业的切身利益。
4)监控施工环节中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关系到该项目的人员安全以及施工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应该培养员工的工程质量意识,采取措施敦促他们重视质量问题。比如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巨大的奖励来鼓励激发员工重视施工质量,并且乐意参与到其中,另外用极其严格的惩罚措施提醒每个员工重视对施工质量的管控。
1.1在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阶段中,由于建筑工程各级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法律意识缺失,加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引起投标书和施工合同的不规范和不合理,这必将影响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时,恶性建筑市场竞争促使“不平等”条款合同的签订,极大地损害了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材料,以及简化施工工序和施工步骤,无疑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甚至还会危及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相关的规则,使得在施工现场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这不仅造成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更不利于整个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施工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建筑管理发展的需要,滞后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工程没有创新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会体现出建筑资源材料的浪费和损失。众所周知,工地的施工工程是一个艰巨而庞大的工程,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合同进行有效地工作,但是在有些工程的建设中,出现合同的篡改和终止现象,这就给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这也是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规范性管理和管理漏洞造成的。
2完善建筑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探究
2.1加强政府监管职能,推动管理方式的改进。通过西方国家建筑领域的发展态势分析来看,政府成立交通、建筑、环境一体化的综合监管部门,可以打破行业间无形的壁垒,便于统一运作和集中管理,以实现建筑管理方面的共同协调和配合。政府应退出形式意义上的市场管理空间,但是并不放松对于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而是注重对涉及到公共关系和利益的建筑活动进行重点监管,狠抓由于恶性竞争带来的不合理、不公正交易行为的监管,并强调对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以及环境保护等切实涉及到公众财产和生命安全的建筑行为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逐步规范建筑市场,使建筑活动得以合理、有序的运行,以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2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
2.2.1一个合理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建筑市场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打破地方垄断就成了当下建筑业的努力方向。
2.2.2逐渐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备,应培育稳定、可靠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建筑劳动力现场全方面的系统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劳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使其能按照正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施工。
2.2.3建立和健全以工程担保和保险为主体的风险管理制度,实行投标担保、合同履约担保以及资金支付担保等,并逐步开办关于各种建筑行为活动的意外伤害等保险。
2.3强化安全意识,逐步改进安全监管方法。安全问题是施工工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安全问题的发生就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也会阻碍工程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可以进行培训和演习等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大危害以及工作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的注意。其次,要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负责就要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例如,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进入工地的同时戴好安全帽,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对违反规则的人员要进行有效地惩处。同时建筑企业也要从施工人员的方面去考虑,可以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再次,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进行严格把关。这一点是人为因素之外的又一重要因素。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那些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整个施工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有效地完成,强化安全意识,改进监督管理方法是杜绝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本着安全为本的工作原则,才能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2.4树立诚信施工意识,完全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每个建筑企业来说,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挖掘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诚信的施工意识是重要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度,才能提高自己的信誉程度。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要求。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更大限度的谋取利益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建筑出所谓的豆腐渣工程,这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的表现。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格的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的每一步都万无一失。其次,对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的培养。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有着一定思想意识的成年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会比较容易,只有满足每个工人的自身利益,他们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有利价值,自觉地提高诚信意识。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本着对自己工作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员工个人。
3结束语
1.1在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阶段中,由于建筑工程各级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以及法律意识缺失,加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引起投标书和施工合同的不规范和不合理,这必将影响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时,恶性建筑市场竞争促使“不平等”条款合同的签订,极大地损害了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材料,以及简化施工工序和施工步骤,无疑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甚至还会危及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遵守相关的规则,使得在施工现场发生了很多安全事故,这不仅造成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更不利于整个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传统的施工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建筑管理发展的需要,滞后的管理制度使得整个工程没有创新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会体现出建筑资源材料的浪费和损失。众所周知,工地的施工工程是一个艰巨而庞大的工程,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合同进行有效地工作,但是在有些工程的建设中,出现合同的篡改和终止现象,这就给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究其原因,这也是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规范性管理和管理漏洞造成的。
2完善建筑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探究
2.1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
2.1.1一个合理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求建筑市场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打破地方垄断就成了当下建筑业的努力方向。
2.1.2逐渐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备,应培育稳定、可靠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建筑劳动力现场全方面的系统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劳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使其能按照正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施工。
2.1.3建立和健全以工程担保和保险为主体的风险管理制度,实行投标担保、合同履约担保以及资金支付担保等,并逐步开办关于各种建筑行为活动的意外伤害等保险。
2.2强化安全意识,逐步改进安全监管方法。安全问题是施工工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安全问题的发生就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也会阻碍工程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要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可以进行培训和演习等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大危害以及工作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的注意。其次,要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要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负责就要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进。例如,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进入工地的同时戴好安全帽,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对违反规则的人员要进行有效地惩处。同时建筑企业也要从施工人员的方面去考虑,可以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再次,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进行严格把关。这一点是人为因素之外的又一重要因素。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那些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整个施工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有效地完成,强化安全意识,改进监督管理方法是杜绝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本着安全为本的工作原则,才能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2.3树立诚信施工意识,完全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每个建筑企业来说,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知名度,挖掘更为广阔的建筑市场,诚信的施工意识是重要的前提。只有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度,才能提高自己的信誉程度。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严格要求。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更大限度的谋取利益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建筑出所谓的豆腐渣工程,这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的表现。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格的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的每一步都万无一失。其次,对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的培养。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有着一定思想意识的成年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会比较容易,只有满足每个工人的自身利益,他们就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有利价值,自觉地提高诚信意识。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本着对自己工作负责的原则,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员工个人。
3结束语
(一)严格控制材料进场
材料采购人员应履行自己的任务,精心挑选质量合格的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并通过采购具有相关资质单位的产品、材料进场验收、使用前进行复核等方式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严禁为了节约成本或满足人际关系需要而选用小厂生产的不合格的材料。同时应对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应当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并记录下采购建筑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等一些必要的信息,以防止某些施工人员从中谋取私利。
(二)了解和掌握施工项目周边的环境及所处地区的基本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施工进度是在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就得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前应当仔细的了解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环境、基础设施、地壳构造、气候变化及道路、线路等情况有,随后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和施工设计图认真细致的安排施工进度,特别是对项目的基础形式、项目的主体结构、节点构造布置、给排水系统、电器通信系统等要仔细的逐一核对。
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问题
(一)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员的管理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同时也是难度最高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素质管理,在选用技术人员时,应优先选用经验丰富者,二队操作人员则要求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此外,一定要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使施工人员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偷工减料
由于承建单位的施工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弄虚作假,高估冒算,以次充优,偷工减料,有的为了节约钢筋的用量,他们通常擅自改变主体结构的钢筋型号或减少钢筋的用量。所以需要施工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奖惩力度,要严抓严惩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工减料的施工人员,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思想的培训。并要求各个施工人员都应做到以下准则: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质量文件有档案。
(三)施工中污染环境的问题
房屋等基础设施的新建、扩建或者改建,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制定严格的建筑垃圾、废料的处理流程,分段分责任人管理,同时又明确的奖惩措施,指定垃圾倾倒点并及时处理,做到定时定点清理。尤其实施工现场因为对建渣处理不当,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成土飞扬的场面严重的污染了周围的空气,为了解决这样的现象我们应当在对其清理时采用先散水然后在对其进行仔细的清理,并将其收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随后再用车辆将其运走,在运送途中一定要加盖篷布,防止在运输途中发生撒落,而建渣的处理方式又有各种不同,我们可以将清理出来的建渣进行仔细的整理分类,如果是水泥块则可采用将其运往正在修建的路面,用它来铺设路面基层。如果是钢筋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运往钢铁收购厂,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为了在防止粉尘的传播,我们要提倡文明施工,同时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网幕以此来控制扬尘的产生。同时在当施工时如果遇到大风天气,一定要对施工现场周围喷晒一定量的水,以此来防止大风将一些粉尘带入空中,否者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四)房屋建筑施工后期管理措施问题
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安装、土建、装饰等方面的冲突,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协调好施工主次。同时再对完成施工的部分依照标准进行仔细验收,但验收合格后就对其进行封闭以保护已完成施工的部分。当主体建筑完工后,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配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部分一定要认真的做下标记,等一切检查完毕之后再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处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召集建筑设计单位、建筑使用者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单位对该建筑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工程的各项检测资料、试验报告、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使用说明、合格证等工程技术资料,对工程进行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检查、验收。只有当建筑工程经过严格的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建设单位使用。此外,施工企业对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要实行质量保修制度。
三、结束语
关键词:民用建筑空调发展前景能源
1我国宏观经济和城市民用建筑的发展情景设定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部署,即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
这个宏伟的发展目标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1.1经济结构
在今后15年中,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增长迅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将出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2020年为13.6%;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2020年为42.9~46%;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2020年为41%~43%,2050年51%~56%。
1.2按名义汇率计算的GDP
按照我国总体经济战略规划,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88万亿元RMB,2020年达到26.82万亿元RMB。两个阶段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4.14%。需要指出,近年以过度投资拉动的超常规增长使得资本形成所积累的一系列低效率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重复建设形成的无效资本、大量库存积压、国际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打压、企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高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将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因素。
1.3人口
预计我国人口总规模为:2010年14亿左右;2020年15亿左右。
1.4人均GDP
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正在调整,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因此,今后我国的GDP统计必然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购买力平价(PPP)标准。如果按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2003年人均GDP(按PPP计算)已经达到4990美元,已经超过当年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4320美元),这显然是高估了。而如果参照中等收入国家购买力平价计算所得人均GDP比名义汇率计算所得高出1.9倍的比例计算,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分别达到2932和4104美元,2020年我国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1.5城市化
我国城市化水平从由1985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41.8%,城市化速度是世界同期的两倍。但2000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7%,其中中等发达国家为50%,高收入国家为79%。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率从36%提高到60%属于加速期,因此,中国的城市化率还将不断提高。如果按1985~2004年间城市化率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在50%以上。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当在60%左右(58.7%)。
1.6房屋建设
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总面积达140.91亿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9.11亿m2,占房屋建筑面积的比重为63.24%。
图1我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的增长(10亿平方米)
根据建设部小康社会居住目标,可以分析得到2010年和2020年的建筑面积。
表1我国城市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预测
2010年
2020年(情景1)
2020年(情景2)
城市化水平%
45%
50%
60%
城镇人口总数亿
6.3
7.5
9.0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
26.5
30
35
城镇住宅建筑总面积亿m2
166.95
225
315
城镇人均公共建筑面积m2
8.06
10.75
12.5
城镇公共建筑总面积亿m2
50.80
80.6
112.5
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亿m2
217.75
305.6
427.5
表1中2020年的预测之一是按城市化率的低限设置的情景;而预测之二是按城市化率的高限和小康居住目标设置的情景。
2我国空调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2.1住宅空调发展现状
我国房间空调器生产开始于1978年。1991~1993年进入了起步阶段,1994~1996年步入加速发展期,1997~2003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24~59%。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房间空调器产业已经拥有了占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的生产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房间空调器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根据日本空调采暖和制冷新闻(JARN)预测,2004年全世界对房间空调器(RAC)和单元式空调机(PAC)的总需求量为5600万台,其中中国为2000万台,占36%。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一国的产量实际已经超过全世界的需求,我国家用空调器的产能已经过剩。
图2我国房间空调器产量的增长
图2中显示,我国房间空调器的生产年均增长率为40.5%。而图3中则反映了我国城市每百户家庭房间空调器拥有量的增长情况。2002年,我国仅有10个省市百户家庭空调器拥有量在50台以上,而到了2003年,便增加到16个省市。增长势头很猛(见图3),但年均增长率为27.04%,还是赶不上生产量的增长。
图3我国每百户家庭房间空调器的拥有量(台)
研究发现,家庭房间空调器的拥有量与人均GDP的增长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图4是笔者以上海的情况分析得到的相关关系。当人均GDP达到4000~4500美元时,住宅空调得到普及(达到户均1台)。
图4每百户家庭空调器拥有量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热量带最多的国家,东部地区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偏热,冬季更冷。在我国人口稠密的城市,室内既需要冬季采暖,也需要夏季供冷。我国小康社会的住宅,将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空调的普及是必然的趋势。
2.2集中空调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制冷与空调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0年到2003年全国制冷空调行业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于我国GDP增长速度。
表22000-2003全国集中空调主机生产量(台/套)
2000(销量)
2001
2002
2003
活塞式冷水机组
4,000
2,517
2,493
4,645
螺杆式冷水机组
3,056
3,910
5,663
8,977
离心式冷水机组
481
698
947
1,240
蒸汽/温水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1,194
1,460
1,268
1,053
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2,091
2,385
3,052
2,785
风冷式冷热水机组
15,000
20,800
26,000
——
户式集中空调用冷热水机组
——
——
——
36,372
总计
25,822
31,770
39,423
55,072
年平均增长速度
28.9%
注:2003年风冷式冷热水机组的统计归并在了螺杆式、活塞式冷热水机组和户式集中空调的冷热水机组三项统计中。
2000(销量)
2001
2002
2003
组合式空调机组
10,495
25,853
29,492
36,505
新风机组
33,066
77,281
47,880
50,602
风机盘管机组
684,684
1,281,517
1,387,072
1,719,557
总计
728,245
1,384,651
1,464,444
1,806,664
年平均增长速度
39.8%
表32000-2003全国集中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生产量(台/套)
根据历年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及重点生产企业调查汇总,在1993~2003年间我国电力驱动冷水机组产量的年均增长幅度13.4%,吸收式冷水机组产量年均增长幅度16.2%,其中直燃机产量平均增长幅度高达18.7%,高于电力驱动冷水机组产量的增长幅度。总体来讲,1993~2003年间我国制冷机组总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3住宅空调的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笔者的分析,每百户城镇居民空调器拥有量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活用电量这两个因素都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28和0.9681。因此,将每百户城镇居民空调器拥有量作为因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活用电量作为两个自变量,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到2010年我国城镇每百户居民空调器拥有量为125.8台/百户,届时房间空调器的保有总量将达到2.33亿台。
房间空调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0年,2000年前居民购买的房间空调器到2010年将不得不更换,若考虑这部分的设备报废和更换数量,则2004~2010年间我国国内房间空调器的销售总量将达到17826万台,平均每年销售量为2500万台左右。
当平均每户居民房间空调器的拥有量达到一台以上时,其购买的欲望将逐渐降低,而空调器的使用时间将延长。此时,每百户城镇居民房间空调器拥有量将不再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呈线性相关关系,笔者认为2010年后每百户居民空调器拥有量的饱和趋势将与总人口数量的饱和趋势相符。因此可以预测2020年每百户城镇居民空调器拥有量为190台,届时房间空调器的保有总量将达到4.2亿台。
2.4集中空调的发展前景预测
对集中空调的预测采取未来能源可供量倒推的预测方法,可得到如表3的结果。
表3我国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制冷机组的发展预测
2010
2020
一次能耗可供总量(三种情景平均值)/亿吨标准煤
21
29
建筑能耗所占比例
20%[1]
28%
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例
40%[2]
40%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一次能耗/亿吨标准煤
1.01
1.81
空调冷热源一次能耗/亿吨标准煤
0.29
0.521
空调冷热源耗电量/亿kWh
782.5
1404.8
空调制冷机组装机冷量/亿kW
5.26
10.71
公共建筑总面积/亿m2
50.8
80.6
单位面积装机冷量/W/m2
103.6
132.9
燃气空调装机冷量所占比重
10.0%
15.0%
燃气空调装机冷量/万kW
5263
16063
电制冷机组装机冷量/万kW
47371
91026
直燃机保有量/台
29241
89241
电制冷机组保有量/台
394754
758548
全国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装机冷量总计/万kW
52634
107089
综合以上预测结果,到2010年,我国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总装机冷量将达到1.5亿冷吨左右,2020年总装机冷量将增加到3.05亿冷吨左右。
3民用建筑空调的发展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3.1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所谓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能耗,即维持建筑功能和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包括照明、采暖、空调、电梯、热水供应、烹调、家用电器以及办公设备等的能耗。除非特别指明,现在一般提及的“建筑能耗”都是指使用能耗。
根据某些文章和媒体的报导,2001年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即已达到27.5%,与当年日本的此项比例(29.2%)相差无几。并据此得出我国建筑节能的紧迫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生活质量,以及建筑技术水准。发达国家在进行能源统计时,一般按照四个部门分别统计:即工业(或产业,因为在发达国家农业已经产业化)、交通(在发达国家航空、城市轨道交通和私人汽车都十分发达)、商用(办公楼、旅馆、商场、医院、学校)和居民(住宅)。一般可以把商用和居民两项作为建筑耗能看待。比如金融、贸易、商业和咨询等第三产业,几乎没有什么工艺能耗,但对于室内环境品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第三产业的主要能耗形式就是建筑能耗。商用部分的能耗实际就是第三产业的能耗,即建筑能耗。因此,发达国家的耗能部门实际上就是产业、交通和建筑三大家。
我国的能耗统计方式,并不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而是按照行业统计。如果我们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生活消费和其他行业的能耗算作建筑能耗的话,那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的建筑能耗比例只有18.2%。如果再加上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建筑业的能耗,也只有26.9%,还是到不了27.5%。但很明显,交通运输的能耗帐无论如何也是算不到建筑使用能耗的头上的。
另一方面,欧、美和日本都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因此,它们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除日本外都在30%以上。而我国则是一个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低。200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1.8%,而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即已达到47%。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略高于30%,低于国际上同收入组别国家近20个百分点。因此,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较高比例的外在条件并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是在向重型方面转化。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在2002年达到顶点之后,一路下滑。而第二产业比重在经历多年平稳发展之后,从2002年开始反弹。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钢铁、有色金属、焦炭、水泥、彩电、冰箱、房间空调器等数十种产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钢产量达到空前的27279.79万吨。但与此同时,我国生产吨钢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20~30%,中国超过10%的能源被钢铁业“吃”掉。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建筑能耗不可能在总能耗中占有很高比例。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大致应在20%左右,其中10~13%是采暖能耗,7~10%是其他能耗。大致相当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建筑能耗的比例越大,经济发展就越是合理和健康。
我国建筑用能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但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以上海为例,2003年上海人均耗电量为5245kWh,是2002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人均水平的65.2%,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21倍。但上海人均生活耗电量只有617.62kWh,占总耗电量的11.8%,约为同年香港人均生活(住宅)耗电量的44%。上海家庭平均人口数为2.8人,2003年上海家庭平均年用电量应为1730kWh,而1997年美国家庭平均空调用电量就达到1555kWh。因此,住宅能耗的增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另外,我国现在的依靠低劳动力成本、高资源消耗、高资本投入、没有附加价值的传统制造业的经济结构是不可持续的。我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目前这种工业化初期落后的经济结构中。中国要和平崛起,必须向新型工业化社会过渡,必然会像当今的发达国家一样,产业结构的重心将从工业转到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也将从工艺过程能耗转到保持环境的建筑能耗中来。因此,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使用能耗在全国总能耗中比例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节能的目标是提高建筑物对能源直接使用的效率,用少许增加的能耗满足大量增加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间接能耗和无谓的浪费,将有限的资源用到建筑使用过程中,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3.2民用建筑空调是形成电力尖峰负荷的主要因素
2003年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拉动下,能源和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大部分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26个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尽管从2000年开始,我国仅用5年时间,发电装机容量便从3亿kW增加到4.4亿kW,但能耗(电耗)增长的速度更快。从2002年到2003年,我国GDP增长9.1%,而电力消费却增长了16.5%。
有人把电力紧缺归咎于我国民用建筑空调的超常规发展。这是混淆了电力和电量的概念。根据笔者在上海的调查,尽管上海住宅空调的普及率(96.8%)已经超过了美国(72%,1997),但居民使用空调的时间全年平均仅为800~900小时,也就是说,尽管空调用电开支在家庭能源开支中占了最大比例,但总体消耗的电量并不很大。这种低水平消费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经济水平还不高。因此,在城市或地区全年电力消费的尺度上,民用建筑空调并不是“耗电大户”,但却是造成夏季(冬季)电力负荷高峰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民用建筑空调使用的季节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造成夏季供电峰谷差的进一步拉大,形成对电网安全的潜在威胁。图4的尖峰负荷与最高气温的关系曲线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上海,当气温在33℃以上时,每升高1℃,电力负荷将增加12.7万kW(工作日)。同样,在北京市也有非常相似的情况,当气温在32℃以上,每升高1℃,电力负荷增加12.9万kW。
日益增长的空调用电负荷已经造成了城市电网难以承受的高峰用电负荷及巨大的电力缺口(2005年估计为2500万kW)。这种电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矛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000-2003年,国内空调器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7.65%,而同期我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只有6%左右,远远低于房间空调器销售量的增长速度。我国的住宅空调产品形式单一,无论是窗式、分体壁挂式还是集中式,几乎全部是电力驱动。致使房间空调器(国内销售)的装机电力占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比例已经高达10%。
图5北京市近年来夏季最高电力负荷和空调电力需求的增长
从图5可知,北京市的空调电力需求的比例逐年提高。2001年至2003年,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了29%,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也持续攀升至17.32%。2001年,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量为542739万kWh,2003年则增至700726万kWh,增幅高达29%。同时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也大幅增长,2001年人均年生活用电483.57kWh,2003年则达到609.96kWh,增幅为26%。
3.3民用建筑空调的能源需求预测
根据我国电力发展规划,可以预测,2010年全国每百户城镇居民空调器拥有量为125.8台,所形成的装机电力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8.7%。到2020年,每百户居民空调器拥有量将达到190台,占全国发电装机量的比例为37.4%。
2004-2020年间,电驱动制冷机组的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41%,2010年我国电制冷机组保有量约为39.5万台左右,2020年将达到76万台。可知,从2010到2020年,我国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的电制冷机组的装机电力将由1.01亿kW上升到1.78亿kW,在全国发电机组装机电力中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16.2%上升到2020年的19.8%。空调电力制冷机组的耗电在电力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从2.66%上升到2.89%,由此造成公共建筑集中式空调系统用电量在电力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由9.3%增加到10.1%。
如果国家继续推进当前鼓励发展燃气空调的政策,并假定2010年和2020年直燃机的装机冷量分别达到当年空调机组装机总冷量的10%和15%,则2010年,我国直燃机总保有量约为2.9万台,全国直燃机总的天然气用量将达到29.6亿m3,占全国天然气总用量的2.4%;而到2020年,直燃机总保有量将达到8.9万多台,直燃机总的燃气用量将进一步增加到90.3亿m3,占全国天然气总用量的3.4%(见表4)。
表4发展燃气空调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预测20102020
直燃机装机冷量所占比重10.0%12.5%15.0%15.0%17.5%20.0%
直燃机装机冷量/万kW526365797895160631874121418
直燃机保有量/万台2.93.64.48.910.411.9
电制冷机组装机冷量/万kW473714605544739910268834885671
电制冷机组保有量/万台39.538.437.375.873.671.4
公共建筑空调电制冷机组装机电力/亿kW1.051.020.991.781.731.68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亿kW6.56.56.5999
占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比重16.2%15.7%15.3%19.8%19.2%18.7%
公共建筑空调电制冷机组耗电量/亿kWh704.2684.7665.11194.01158.91123.8
全国总用电量/亿kWh264352643526435413034130341303
电制冷机组耗电量占全国用电总量比重2.66%2.59%2.52%2.89%2.81%2.72%
节省的空调装机电力/万kW117014621754357041654760
节省的电力投资/亿元130116271952397146335295
直燃机燃气用量/亿m3/年29.637.044.490.3105.4120.4
全国总天然气需求量/亿m3125412541254265326532653
直燃机天然气用量占总用量比重2.4%2.9%3.5%3.4%4.0%4.5%
4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空调将有更大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热量带最多的国家,东部地区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偏热,冬季更冷。在我国人口稠密的城市,室内既需要冬季采暖,也需要夏季供冷。当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在4000~4500美元时,住宅空调将普及。住宅空调将从奢侈型消费品变成普及型必需品,完全脱离“家电”属性,成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是不可持续的,第三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定会逐步增加。为提高生产率,第三产业必须为建筑环境消耗能量,使用空调,夏季供冷、冬季供暖。总之,民用建筑空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必然的需求。从现代能源管理的思想出发,不应该也不可能去抑制这种需求,而只能因势利导,用经济与技术手段引导人们合理消费,开源节流,尽力满足这种需求。
所谓“开源”,就是在提倡适度消费与节约能源的前提下,提倡民用建筑空调能源的多元化,充分利用低谷电、淡季气和可再生能源,从时间上与空间上去挖掘“能源供应”的潜力。例如发展蓄冷技术、利用天然气的燃气空调、热电冷联供技术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同时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制冷空调技术。所谓“节流”,就是改进制冷空调产品,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环境友好。
4.1蓄冷空调
对蓄冷空调的电费价格体系是推进蓄冷空调技术发展的关键。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或供电局)推行了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其中的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8:00~11:00,以及傍晚到夜间的18:00~21:00,使办公楼与大型商场这两类商业建筑的空调冷负荷高峰时段(下午)被划入了电费的平段时间。导致大部分蓄冷量在非高峰用电时段的下午释放掉,对转移夏季高峰用电负荷并没有起到有效作用,而且也不能使用户从分时电价政策中获取最大利益。上海市从2005年夏季开始将空调负荷高峰时段13:00~15:00划入高峰电价时段,同时对用户的电力最大需求MD提高收费标准(30元/kW·月),这些政策都有利于蓄冷空调的推广。
除了峰谷电价的比值之外,低谷电价的绝对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低谷电价能够跌破购电成本的底线(比如降到0.20元/kWh以下),相信会极大地推动蓄冷空调的发展。而这一底线恰是某些电力公司前几年在电力富余时推销电锅炉和电采暖的促销价。
2004年,我国已经批准开工的电站项目达6110万千瓦。以每kW电站投资6000~7000元计算,需要投资4000亿元。如果少建10%,就可以节省400亿元,再将其中的10%即40亿元投入对蓄冷空调的补贴(200元/kW),可以转移2000万kW空调高峰冷负荷。理想情况下可以转移电力负荷600万kW,恰好相当于少建10%的电厂。这样,电力部门实际节约了投资360亿元。而用户除了这部分补贴,还要投入160亿元去建设2000万kW的蓄冷装置。但因为有了补贴,用户可以较快地在3~4年时间里从分时电价的差价中回收这部分投资。实现电力公司和用户的双赢。
4.2燃气空调
影响燃气空调发展的瓶颈是天然气价格。制订燃气空调用气价格的依据,应该是使燃气空调的寿命周期成本能与电力空调持平或略低,从而使用户能实实在在地受益,也才能鼓励用户使用燃气空调。定义电力与天然气的比价:
这一比价越大,表明燃气空调的年度等额寿命周期成本与电力空调相比,经济性越好。国际上电力与天然气比价一般约为4:1左右,但我国长期以来该比价偏低,因而制约了燃气空调市场的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初,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现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据统计,2004年北京市共消耗天然气25.4亿m3,2005年预计将消耗33亿m3,超过市政府30亿m3的预算,也超过了陕京管线28亿m3的供给量。上海市预计2005年的天然气使用量将达到20亿m3,但目前落实的气源仅16亿m3(其中包括西气10亿m3和东海气田6亿m3)。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北京和上海均开始限制冬季天然气锅炉的发展。但是,对任何一个燃气空调用户,不可能只在夏季用天然气供冷而不在冬季用天然气采暖。从总量来说,发展燃气空调用户可以起到填平夏季天然气低谷的作用,但同时还会增加冬季天然气的高峰。因此,需要研究天然气冬季的削峰措施。燃气供应部门,要研究夏季储气措施和冬季可中断用户的政策。而暖通空调行业,也要研究季节蓄能的燃气热泵技术以及能燃用水煤浆和煤层气的直燃机技术。
4.3热电冷联供
在阻碍建筑热电冷联供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诸多政策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多余电力上网的问题。因为用户所需要的热量/冷量与用电量是随着季节、气候甚至白天与夜晚等因素随时在变化,而建筑热电冷联产设备一经确定之后,其正常运行时的供热/供冷量与发电量的比例(即热电比)是大致不变的,所以总是会有富余的电能或者热能产生。为了解决多余电力的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允许分布发电的多余电力上网。
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供电营业规则》,如果电力用户自行发电需要并网,其并网的发电机组必须接受电网的统一调度,而且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上网电价要采用竞价上网方式,没有任何优惠。建议将分布式能源电力上网按“绿电”看待。参照对风力发电的优惠政策,电网收购价应在0.40元/kWh以上。
阻碍建筑热电冷联产发展的另一个政策问题是天然气的价格。与上节“发展燃气空调的政策建议”相仿,各地应根据当地电价,将电力/天然气比价调整到4.9:1左右。
目前,各种建筑热电冷联产的原动机设备国内基本上都不能够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因此实现热电冷联产的一次投资很大。建议对建筑热电冷联产系统的投资者做政策性投资补贴,该补贴相当于设备投资的10%左右,使得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等额年度寿命周期成本能够与常规空调冷热源相比。
从中期发展来看,应积极发展利用燃料电池的建筑或区域热电冷联产系统。燃料电池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移动式(作为汽车动力);②固定式(又称“站式”,用于楼宇热电冷联供)。我国目前把主要的研发力量投入到前者。但燃料电池汽车由于一些技术瓶颈,难以在短时间内普及。而建筑热电冷联供所使用的燃料电池是将天然气改质制氢,不需要直接利用氢气;由于是固定式(站式)使用,省去了许多移动式应用中的麻烦(例如对体积、重量的限制)。所以,燃料电池作为分布式能源应用,相对更容易形成商业化。建议优先发展利用燃料电池的建筑热电冷联供技术,尽快建成一批示范性工程,应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项目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中。
4.4选择较高能效等级的空调设备
作为重要的“节流”措施,我国经济发达、资源缺乏的城市,可在2005年开始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等三个标准中,选择较高的能效等级作为市场准入条件。
根据测算,上海市如果对冷水机组采用比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的强制性标准提高一个等级,可以产生很好的节电降峰的效益。仅每年新增的冷水机组便可以降低电力峰荷需求6~8万kW,用户也可因此减少电费14%左右。以平均电价按0.75元/kWh计算,每年可以节约电费2800~3600万元。
5结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房间空调器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水机组市场。我国又是世界上房屋建筑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15年,全世界新建筑的一半将出现在中国;中国城市商用和居住建筑中的一半将是在2000年后建造的。因此,我国民用建筑空调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能源紧缺,确实是对制冷空调业的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是推进制冷空调行业科学、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使中国从制冷空调大国发展成为制冷空调强国的最好机遇。
参考文献:
建筑管理项目控制对一个建筑工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走向。下文将从实际角度及理论角度来分别阐述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重要意义。(1)实际效益。良好的建筑管理项目控制体系可以给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效益。建筑项目管理控制得好,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及能源利用率,创造经济价值。可以管控进度,保证质量,带来社会信誉。低耗值,高产出,势必造福人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理论效益。卓越的建筑管理项目控制为新技术实践创造了条件,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好,必然会对新技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分析,这就使得新技术的创新点可以得到极致的发挥,极大的促进了新技术推广、新技术落地,产生良性循环,推动着建筑行业的飞速进步。
2对三大目标的控制
2.1投资控制
项目建设投资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各环节所使用费用的总和。这其中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费用。建筑项目投资控制的过程是指:通过专业财务人员对项目的总体预算,预估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并将这个值设定为项目建设总成本控制目标。此目标需要进一步按照组织架构及职责进行分解,分解到公司相关部门。在各部门领到任务目标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目标及考核管理来控制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标价,再签订合同,以及确定合同条款内容。还有应注意资金的过程支出。需要控制好各子项工程造价、耗材的价格等支出费用。需要对付款的时机加以控制,付款前先核验是否满足付款要求,满足后再行付款。做好资金统计工作,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对所发生的费用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财务统计分析。确保实现在预算内进行资金使用的终极目标,使项目利润最大化。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包括:第一,在项目决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二,项目是否可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专业的分析报告。第三,做好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工作,预算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测算得出。工程设计结算投资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经过专业的市场分析,给项目做好定位,制定出合理的执行方案。(2)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要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实现经济节约的目标。设计结算的投资控制是建设投资控制的最重要内容。工程实施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要点如下:(1)对招投标的科学管理。招标前要有规范的招标文件,细化招标评判标准,分析市场行情,制定出最适宜的中标范围。(2)施工中的监控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众多,从资金管理控制角度说,诸如施工人员、技术、材料等的基本管控情况都是重点,大力度监督管理,可以使得相关环节无障碍进行,降低费用支出,创造经济效益。工程结算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需要竣工结算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操守,同时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和取证,保证其完整度及有效性。
2.2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活动。贯穿整个项目工程的过程控制。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1)相关人员的数量满足度,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匹配度。(2)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供应情况。(3)施工技术水平。(4)各业务接口之间的沟通顺畅度。
2.3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可以分为人、机、料、法、环五方面,所以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上五方面分别着手进行系统管控。人的因素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促进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来控制。对于施工用料的控制,需要注意从合格供应商处选购,不合格材料不使用,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措施来管控。法是指施工采用的方法需要是适宜的,高效节能的。环是指环境,施工现场安全,环保过关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以上五方面进行逐项综合管控,则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2.4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发展趋势
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行业中已有越来越多的施工材料应用于施工过程中,这些材料的种类日渐增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建筑材料的供应、派送、堆放以及购买等问题上逐渐忽视,这也是施工现场管理出现的又一大难题,这会使建筑施工中很多材料在未投入使用之前便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这样就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了较大的间接浪费问题。此外,在建筑工程现场当中存在着一些不法交易行为,这极易对建筑施工管理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最终不仅建筑项目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建筑单位也出现严重的资金亏损。
2建筑管理中的现场管理方式难点的解决对策
2.1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管理理念
从建筑管理中的现场管理工作来看,把施工效率的提升以及安全施工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将其视为重点工作来看待,同时还应当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安全意识,并要将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切实提升起来。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时,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以及教育工作,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为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应该把施工安全教育体系予以完善,针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最近几年的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所以针对建筑行业的现场施工管理至关重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不仅充分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及正常的岗位规章,还要将每位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予以落实。
2.2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优质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由合格的管理人员来实现,所以应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针对现场技术人员做好积极地引导工作,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二,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及专业技能讲座,且不能使他们产生安于现状的情绪,而是要使他们不断跟紧时展步伐,学习并领会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为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以及工作上获得更高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2.3科学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材料
众所周知,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所以我们应首先保证施工材料的充分供应。然而,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却在工程项目进行到关键时期出现了材料不足的问题,这样便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实际进展。基于上述情况的考虑,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工程量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并和供应商进行协商,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施工材料的良好供应。同时,在购买施工材料之后,要将材料堆放在合理的位置,避免施工材料出现因雨水浸泡而产生质量问题,所以这时可派专人对施工材料进行看管,针对材料进行防护工作,并做好定期检查工作,防止出现其出现质量问题和失窃问题。另外,在使用施工材料时,应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出现浪费现象。所以,针对浪费行为可采取惩罚的措施加以遏制。
3结语
1)LEED绿色建筑对工程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本项目要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金奖,至少要获得34分以上。为此我们严格要求施工单位遵照LEED绿色建筑要求,建立和满足:
(1)配置LEED认证体系的专职LEED协调员,建立LEED实施的组织架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主要责任。总包单位作为总LEED协调人;
(2)根据本项目要求编制具体的实施计划,建立执行、跟踪、检查、总结纠偏等制度和措施;(3)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保护。
2)LEED评估体系标准作为绿色建筑实施的必须条件,在建设活动中控制土壤侵蚀沉积、噪音和扬尘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包括以下措施:
(1)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墙并与周边环境进行隔离,减少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我们要求总包设置围墙并留设绿化带,将施工现场对外部坏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2)场地内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等全部硬化,并设置自动喷洒减少扬尘。对土体进行覆盖。对于短期内不施工的地带利用当地生长快、极度耐踩、几乎不需施肥浇水、而且耐冷耐热、恢复性极强等性能植物进行临时绿化,从而减少地表的面积,减少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
(3)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均设置冲洗槽,所有出入场地车辆要求清洗,除去附着于车身及轮胎上的尘土或其他污染物,以防污染周边环境。冲洗车辆用水就近排放至沉淀池;冲洗槽、沉淀池内累计的污染物定期清理;
(4)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水管(沟)和沉淀池,对所有排出现场的水,全部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定期对废水进行检测,杜绝将施工场地的超指标水体排放出场,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尽量保持原有植被不受破坏。我们和建筑师沟通,保留了场地原来的银杏树,纳入后期的景观设计作为永久保留。在施工期间,专门对树周围砌筑砖池和水沟隔离,防止施工废水浸入土壤,造成土壤板结损伤树木;
(6)选用商品混凝土、预拌或干混砂浆,严禁在现场拌制混凝土和砂浆,减少扬尘;
(7)在施工各楼层上设置活动厕所,所有排放都由专业公司打包清理,集中处理;
(8)严格噪音控制,除了满足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外,每周对施工场地周边进行噪音监测,合理组织施工顺序及采用施工机械,降低噪音污染;
(9)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将基坑降水和基坑四周的明排地下水、雨水经过沉淀后作为现场厕所、场地冲洗、道路自动喷洒和临时绿化植物水源,并经氯离子检测合格后用于混凝土养护。所有这些都成为循环,比如冲洗场地和车辆的用水经沉淀后可以再次用于冲洗。
3)材料和资源管理。
(1)就地取材。本项目要求在800km范围内选取、提炼、生产及加工建筑物料或产品(本地物料或产品)材料用量达到材料总价值的20%。为了确保达成目标,我们在招标时,就提供了800km内的一些合格材料供应商信息供总包和分包选择。提高近距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物流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因运输等产生的环境影响。
(2)材料再利用和循环材料。要求总包根据工程进度表在施工前演算可回收成份物料(物料的使用后可回收成份和1/2使用前的可回收成份物质的总和)占项目所用全部材料价值的百分比。本项目要求循环材料含量达到材料总价值的10%。我们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该项规定,并要求施工单位选择的厂家必须同步提品所含循环材料的证明材料。对所有循环材料数据进行定期汇总,按月提交给业主。
(3)施工废物管理。严格要求施工方必须按照计划,其回收和折价处理至少50%在施工、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不含有害成份废物,该计划必须能分辨出从废物中分离出来的物质种类及使用地方。回收废物包括纸板、金属、砖、瓦片、混凝土、塑料、木头、玻璃、石膏墙板、地毯和绝缘材料等。挖掘的土壤及清理土地的废物不列入计算之内。现场设置专门的分离回收材料点,在建筑活动过程中每日纪录废物总量、转移数量、废物处置或回收地点、以及转移方式等。按重量或体积计算废物回收量(整个计算过程要一致),并每月提交每日施工废物管理纪录和废物回收量供业主或全权代表审查。
4)低挥发材料。
我们要求建筑主体和幕墙的胶粘剂、建筑密封胶、油漆、地毯和复合木产品等使用低挥发材料。低挥发材料应满足如下标准和要求:
(1)胶粘剂:必须达到或超过《美国南海岸区空气质量管理条例1168号》(SCAQMD)限制使用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规定,建筑密封胶必须达到“海湾地区空气资源委员会”规范8,第51条的规定。对于所有作填充的和对室内空气有潜在影响的粘合剂和密封剂,其VOC含量(包括工厂使用和施工工地使用的)均不含有尿素甲醛,并满足LEED要求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限值。对于所有在施工工地使用的、对室内空气和建筑周边空气有潜在影响的油漆和涂料,不超过《绿色涂层》(GreenSeal)标准GS-11所规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化学成分的限制。
(2)复合木材和合成纤维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微粒板、小麦板、硬纸板、实木层板构件、实木门定向刨花板、高密度板和夹层产品),无尿素甲醛树脂。
5)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管理(施工期间)。
(1)室外空气状况检测。总包方必须每周提交所安装的二氧化碳监测系统部件的生产商产品数据对照表和控制程序的施工图记录,包括CO2初始参数的设定及报警能力。
(2)施工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提供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须清楚地描述和表明在建造场所潜在的室内空气质量风险及相对措施,并在建造场所图纸清楚指示关于责任,实施和检查计划表。每月提交实施进度报告于业主或其全权代表审查,并须至少提供下列资料: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提供照片、过滤介质制造商、型号及其最低性能报告值(MERV)、过滤介质的安装地点、确认入住前更换过滤介质。施工过程中达到或超过“金属薄板和空调商协会”(SM-ACNA)制定的《施工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995)》第三章的推荐设计方法。包括暖通空调的保护、源头控制、截断污染渠道、内务管理和日程安排等,包括保护现场储藏的或安装的吸水材料不受潮、低排放材料(包括所选用的粘结剂和密封剂、涂料和涂层)、地毯系统以及复合木材和植物纤维制品满足相关要求,其中低排放的为建设施工阶段所用的材料,现场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选取,符合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17(SCAQMD)法规1168号规定。控制污染源并隔断污染源的扩散通道。现场使用的容器采取闭式,装溶液的容器在取用过程外全程密封,对于会散发气味或灰尘的废弃材料采用覆盖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VOC或粉尘较多的区域,采用排风扇将污染物排至室外(排放前测定废气污染指标,超标的还需设置过滤网),进行空气对流处理,排风口远离建筑的新风入口和人员入口。若施工期间必须使用空调,则必须在每个回风格栅处安装使用过滤介质,且根据ASHRAE52.2-1999的规定,其最低性能报告值(MERV)为8。入住前必须立即更换过滤介质。在每月的LEED工作进度会议和LEED工作总结会议前(每次提交付款申请书时),提交施工室内空气质量管理进度报告。
2总结
关键词:结构设计抗震
一.抗震设计思路发展历程
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在未考虑结构弹性动力特征,也无详细的地震作用记录统计资料的条件下,经验性的取一个地震水平作用(0.1倍自重)用于结构设计。到了60年代,随着地面运动记录的不断丰富,人们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反应谱,第一次从宏观上看到地震对弹性结构引起的反应随结构周期和阻尼比变化的总体趋势,揭示了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激励下的强迫振动动力特征。但同时也发现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当时规范所取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明显小于按弹性反应谱得出的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面运动加速度,这些结构大多数却并未出现严重损坏和倒塌。后来随着对结构非线性性能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设计结构时取的地震作用只是赋予结构一个基本屈服承载力,当发生更大地震时,结构将在一系列控制部位进入屈服后非弹性变形状态,并靠其屈服后的非弹性变形能力来经受地震作用。由此,也逐渐形成了使结构在一定水平的地震作用下进入屈服,并达到足够的屈服后非弹性变形状态来耗散能量的现代抗震设计理论。
由以上可以看出,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经历了从弹性到非线性,从基于经验到基于非线性理论,从单纯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抗”到允许结构屈服,并赋予结构一定的非弹性变形性能力的“耗”的一系列转变。
二.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及关系
在当前抗震理论下形成的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1.合理选择确定结构屈服水准的地震作用。一般先以一具有统计意义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该地区地震强弱标志值(即中震的),再以不同的R(地震力降低系数)得到不同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即小震的)来进行结构的强度设计,从而确定了结构的屈服水准。
2.制定有效的抗震措施使结构确实具备设计时采用的R所对应的延性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内力调整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抗震构造措施。
现代抗震设计理念是基于对结构非弹性性能的研究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关系,关系主要指在不同滞回规律和地面运动特征下,结构的屈服水准与自振周期以及最大非弹性动力反应间的关系。其中R为弹塑性反应地震力降低系数,简称地震力降低系数;而为最大非弹性反应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延性系数;T则为按弹性刚度求得的结构自振周期。
60年代开始,研究者在滞回曲线为理想弹塑性及弹性刚度始终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周期,不同屈服水准的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做动力分析,得到了有关弹塑性反应下最大位移的规律:对T大于1.0秒的体系适用“等位移法则”即非弹性反应下的最大位移总等于同一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弹性反应最大位移。对于T在0.12-0.5秒之间的结构,适用“等能量法则”即非弹性反应下的弹塑性变形能等于同一地震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弹性变形能。当“等能量原则”适用时,随着R的增大,位移延性需求的增长速度比“等位移原则”下按与R相同的比例增长更快。由以上规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以结构弹性反应为准,把结构用来做承载能力设计的地震作用取的越低,即R越大,则结构在与弹性反应时相同的地震作用下达到的非弹性位移就越大,位移延性需求就越高。这意味着结构必须具有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规律初步揭示出不同弹性周期的结构,当其弹塑性屈服水准取值大小不同时,在同一地面运动输入下屈服水准与所达到的最大非弹性位移之间的关系。也揭示出了延性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是屈服水准不高的结构在较大地震引起的非弹性动力反应中不致发生严重损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让人们认识到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之所以存在上诉的规律,我们应该注意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些相关特性。首先,通过人为措施可以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即结构在外部作用下,可以发生足够的非线性变形,而又维持承载力的属性。这样就可以保证结构在进入较大非线性变形时,不会出现因强度急剧下降而导致的严重破坏和倒塌,从而使结构在非线性变形状态下耗能成为可能。其次,作为非线弹性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结构将从弹性进入非弹性状态。在非弹性变形过程中,外力做功全部变为热能,并传入空气中耗散掉。我们可以进一步以单质点体系的无阻尼振动来分析,在弹性范围振动时,惯性力与弹性恢复力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体系能量在动能、势能间不停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某次振动过大,体系进入屈服后状态,则体系在平衡位置的动能将在最大位移处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塑性变形能两部分,其中,塑性变性能将耗散掉,从而减小了体系总的能量。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地震往复作用下,结构在振动过程中,如果进入屈服后状态,将通过塑性变性能耗散掉部分地震输给结构的累积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反应。同时,实际结构存在的阻尼也会进一步耗散能量,减小地震反应。此外,结构进入非弹性状态后,其侧向刚度将明显小于弹性刚度,这将导致结构瞬时刚度的下降,自振周期加长,从而减小地震作用。
随着对规律认识的深入,这一规律已被各国规范所接受。在抗震设计时,对在同一烈度区的同一类结构,可以根据情况取用不同的R,也就是不同的用于强度设计的地震作用。当R取值较大,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小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越严;反之,当R取值较小,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大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可放松。
目前,国际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多水准性态控制目标”的抗震理念。这一理念主要含义为:工程师应该选择合适的形态水准和地震荷载进行结构设计。建筑物的性态是由结构的性态,非结构构件和体系的性态以及建筑物内容物性态的组合。目前性态水准一般分为:损伤出现(damageonset)、正常运作(operational)、能继续居住(countinuedoccupancy)、可修复的(repairable)、生命安全(lifesafe)、倒塌(collapse)。性态目标指建筑物在一定程度的地震作用下对所期望的性态水准的表述。对建筑抗震设计应采用多重性态目标,比如美国的“面向2000基于性态工程的框架方案”曾对一般结构、必要结构、对安全起控制作用的结构分别建议了相应的性态目标――基本目标(常遇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少遇地震下正常运作,罕遇地震下保证生命安全,极罕遇地震下接近倒塌)、必要目标(少于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罕遇地震下正常运作,极罕遇地震下保证生命安全)、对安全其控制作用的目标(罕遇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极罕遇地震下正常运作)。对重要性不同的建筑,如协助进行灾害恢复行动的医院等建筑,应该按较高的性态目标设计,此外,也可以针对甲方对建筑提出的不同抗震要求,选择不同的性态目标。
三.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
合理选择了结构的屈服水准和延性要求后,就需要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确实具有所需的延性能力,从而保证结构在中震、大震下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系统的抗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强柱弱梁”:人为增大柱相对于梁的抗弯能力,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大震下,梁端塑性铰出现较早,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大;而柱端塑性铰出现较晚,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小,甚至根本不出现塑性铰。从而保证框架具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塑性耗能机构和较大的塑性耗能能力。
2.“强剪弱弯”:剪切破坏基本上没有延性,一旦某部位发生剪切破坏,该部位就将彻底退出结构抗震能力,对于柱端的剪切破坏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因此可以人为增大柱端、梁端、节点的组合剪力值,使结构能在大震下的交替非弹性变形中其任何构件都不会先发生剪切破坏。
3.抗震构造措施: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形成塑性铰的部位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同时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这一系统的抗震措施理念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对于耗能机构却出现了以新西兰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思路。首先,这两种思路都是以优先引导梁端出塑性铰为前提。
新西兰的抗震研究者认为耗能机构宜采用符合塑性力学中的“理想梁铰机构”,即梁端全部形成塑性铰,同时底层柱底也都形成塑性铰的“全结构塑性机构”。其具体做法是通过结构分析得到各构件组合内力值后,对梁端截面就按组合弯矩进行截面设计;而对除底层柱底以外的柱截面,则用人为增大了以后的组合弯矩和组合轴力进行设计;对底层柱底截面则用增大幅度较小的组合弯矩和组合轴力进行截面设计。通过这一做法实现在大震下的较大塑性变形中,梁端塑性铰形成的较为普遍,底层柱底塑性铰出现迟于梁端塑性铰,而其余所有的柱截面不出现塑性铰,最终形成“理想梁铰机构”。为此,这种方法就必须取足够大的柱端弯矩增强系数。
美国抗震界则认为新西兰取的柱弯矩增强系数过大,根据经验取了较小的柱弯矩增强系数,这一做法使结构在大震引起的非弹性变形过程中,梁端塑性铰形成较早,柱端塑性铰形成的相对较迟,梁端塑性铰形成的较普遍,柱端塑性铰形成的相对少一些,从而形成“梁柱塑性铰机构”。
新西兰抗震措施的好处在于“理想梁铰机构”完全利用了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较好的梁端塑性铰来实现框架延性和耗散地震能量,同时因为除底层柱底外的其它柱端不出现塑性铰,也就不必再对这些柱端加更多的箍筋。但是这种思路过于受塑性力学形成理想机构概念的制约,总认为底层柱底应该形成塑性铰,这样就对底层柱底提出了较严格的轴压比要求,同时还要用足够多的箍筋来使柱底截面具有所需的延性,此外,底层柱底如果延性不够发生破坏很容易导致结构整体倒塌。这些不利因素使该方法丧失了很大的优势。
因此很多研究者认为不需要被塑性力学的机构概念所限制,只要能在大震下实现以下的塑性耗能机构,就能保证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以梁端塑性铰耗能为主;
2.不限制柱端塑性铰出现(包括底层柱底),但是通过适当增强柱端抗弯能力的方法使它在大震下的塑性转动离其塑性转动能力有足够裕量;
3.同层各柱上下端不同时处于塑性变形状态。
我国的抗震措施中对耗能机构的考虑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思路,采用了“梁柱塑性铰机构”模式,而放弃了新西兰的基于塑性力学的“理想梁铰机构”模式。
抗震设计中我们为了避免没有延性的剪切破坏的发生,采取了“强剪弱弯”的措施来处理构件受弯能力与受剪能力的关系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非抗震抗剪破坏相比,地震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是不同的。以梁构件为例,在较大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交叉斜裂缝区,该区混凝土受斜裂缝分割,形成若干个菱形块体,而且破碎会随着延性增长而加剧。由于交叉斜裂缝与塑性铰区基本重合,垂直和斜裂缝宽度都会随延性而增大。抗震下根据梁端的受力特征,正剪力总是大于负剪力,正剪力作用下的剪压区一般位于梁下部,但由于地震的往复作用,梁底的混凝土保护层可能已经剥落,从而削弱了混凝土剪压区的抗剪能力;交叉斜裂缝宽度比非抗震情况大,以及斜裂缝反复开闭,混凝土破碎更严重,从而使斜裂缝界面中的骨料咬合效应退化;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和裂缝的加宽又会使纵筋的销栓作用有一定退化。可见,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抗剪能力严重退化,但是试验发现箍筋的抗剪能力仍可以维持。当地震作用越来越小时,梁端可能不出现双向斜裂缝,而出现单向斜裂缝,裂缝宽度发育也从大于非抗震情况到接近非抗震情况,抗剪环境越来越有利。此外,抗震抗剪要求结构构件应在大震下预计达到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因为框架剪切破坏总是发生在梁端塑性铰区,这就不仅要求在梁端形成塑性铰前不发生剪切破坏,而且抗剪能力还要维持到塑性铰的塑性转动达到大震所要求的程度,这就需要更多的箍筋。同时,在梁端塑性变形过程中作用剪力并没有明显增大,也进一步说明这里增加的箍筋不是用来增大抗剪强度,而是为了提高构件在发生剪切破坏时所达的延性。
综上所述,与非抗震抗剪相比,抗震抗剪性能是不同的,其性能与剪力作用环境,塑性区延性要求大小有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式来考虑抗震抗剪的强度公式:
其中为混凝土抗剪能力,为箍筋抗剪能力,为由于地震作用导致的混凝土抗剪能力下降的折减系数,且随着剪力作用环境、延性要求而改变。我国的抗震抗剪强度公式也以上面公式为基础的,但是为设计方便,不同的烈度区取用了相同的公式,均取为0.6,与上面提到的混凝土抗剪能力随地震作用变化而不同的规律不一致,较为粗略。
延性对抗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性质,我们要想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那么就必须清楚影响延性的因素。对于梁柱等构件,延性的影响因素最终可归纳为最根本的两点: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破坏时的受压区高度。影响延性的其他因素实质都是这两个根本因素的延伸。如受拉钢筋配筋率越大,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就越大,延性越差;受压钢筋越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越小,延性越好;混凝土强度越高,受压区高度越低,延性越好(但如果混凝土强度过高可能会减小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从而降低延性);对柱子这类偏压构件,轴压力的存在会增大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减小延性;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从而提高延性,但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受压时,其横向变形系数较一般混凝土明显偏小,箍筋的约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所以对于高强度混凝土,不适于用加箍筋的方法来改善其延性。此外,箍筋还有约束纵向钢筋,避免其发生局部压屈失稳,提高构件抗剪能力的作用,因此箍筋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规律,在抗震设计中为保证结构的延性,常常采用以下措施:控制受拉钢筋配筋率,保证一定数量受压钢筋,通过加箍筋保证纵筋不局部压屈失稳以及约束受压混凝土,对柱子限制轴压比等。
四.我国抗震设计思路中的部分不足
我国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抗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抗震设计思路。其中大部分内容都符合现代抗震设计理念,但是也有许多考虑欠妥的地方,需要我们今后加以完善。
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与国外规范相比,我国抗震规范在对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欧洲和新西兰规范按地震作用降低系数(“中震”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与“小震”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之比)来划分延性等级,“小震”取值越高,延性要求越低,“小震”取值越低,延性要求越高。美国UBC规范按同样原则来划分延性等级,但在高烈度区推荐使用高延性等级,在低烈度区推荐使用低延性等级。这几种抗震思路都是符合规律的。而目前我国将地震作用降低系数统一取为2.86,而且还把用于结构截面承载能力设计和变形验算的小震赋予一个固定的统计意义。对延性要求则并未按关系来取对应的,而是按抗震等级来划分,抗震等级实质又主要是由烈度分区来决定的。这就导致同一个R对应了不同的,从而制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这与关系是不一致的。这种思路造成低烈度区的结构延性要求可能偏低的结果。
另外,我国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设防目标对甲类、乙类、丙类这三类重要性不同的建筑来说,并不都是恰当的。这种笼统的设防目标也不符合当今国际上的“多层次,多水准性态控制目标”思想,这种多性态目标思想提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灵活采用多重性态目标。甲类建筑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指地震时使用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修复的建筑,由于不同类别建筑的不同重要性,不宜再笼统的使用以上同一个性态目标(设防目标),此外,还应该考虑建筑所有者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设防目标,从而做到在性态目标的选择上更加灵活。
五.常用抗震分析方法
伴随着抗震理论的发展,各种抗震分析方法也不断出现在研究和设计领域。
在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用来进行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的地震作用值。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方法来计算该地震作用值,这三种方法都是弹性分析方法。其中,底部剪力法最简便,适用于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结构。它的大致思路是通过估计结构的第一振型周期来确定地震影响系数,再结合结构的重力荷载来确定总的水平地震作用,然后按一定方式分配至各层进行结构设计。对较复杂的结构体系则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抗震计算,它的思路是根据振型叠加原理,将多自由度体系化为一系列单自由度体系的叠加,将各种振型对应的地震作用、作用效应以一定方式叠加起来得到结构总的地震作用、作用效应。而对于特别不规则和特别重要的结构,常常需要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该方法为直接动力分析方法。以上方法主要针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阶段,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屈服水准。
1.1协同管理概述在企业管理中,协同是指对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不同资源或组织个体进行协调,使其能够一致地完成某一特定目标,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同时,也涉及到不同系统之间、不同设备之间、不同资源之间、不同情景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协同管理关注的重点是组织中的协调,建筑管理中的协同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协同、信息协同、施工过程协同、应用协同等,组织通过职责划分、角色分配、施工设计、资源规划、工作进度安排来实现建筑项目各类工作的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员、资源、任务等紧密关联,只有相互协同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建筑管理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又比较多,各方需要建立在协同的基础上,很多复杂的问题都需要各方协同处理,共同完成。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很快就从业务协同演变为战略协同,为建筑企业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扩展了空间。
1.2协同管理系统先进的管理思想需要技术条件和环境支撑,协同管理的实现需要协同管理系统(CMS)的构建,协同管理系统是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协同技术的核心就是网络技术,它使企业信息资源的协同具备可以实现的条件和工具。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越来越重视人与人的行为,基于此,协同管理才会被引入建筑管理。协同管理的引入和应用有其必然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建筑企业需要追求敏捷性以及时应对内外变革,提高自身竞争力,由于在合作的基础上存在着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等诸多问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打破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实现跨应用的协同管理,这种管理上的需求,只有应用协同技术才能使在组织之间的协同得以实现。建筑企业如果不对各种力量进行整合,各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关系,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一盘散沙是难以铸成一座宏伟建筑的。因此,协同管理应用于建筑管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引发了建筑管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2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
2.1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分析建筑管理成熟度是用来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框架,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成熟度、人力资源成熟度等,对指导建筑企业日常管理与实践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成熟度是协同管理引入建筑管理后新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主要用来界定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测量、控制的有效程度,是评估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战略目标能力的一种方法。协同管理成熟度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标准级、测量级、控制级以及改进级。标准级是指在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中制定标准化政策和流程,明确管理主体,实施可行性的管理方法;测量级和控制级都建立在标准级的基础上,前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结果进行测量,后者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控制;改进级则是在测量级和控制级的基础上,对建筑管理层面和协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政策和流程进行问题识别和持续改进。
2.2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分析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的评估模型,即从组织维、信息维、协同优化维等不同层面对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路线,构建起协同管理成熟度改进的整体框架。这个框架的基础就是组织维,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该维度主要分为基本组织、组织规划、组织整合以及组织协同等四个梯度;信息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的核心,该维度主要分为单个项目管理、多个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多类型项目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等多个梯度;协同优化维是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整体框架中的优化环节,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阶段可分为单体企业组织、组织体系、多项目组合型、项目协同体系等梯度。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个三维结构,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就分为三个层级,一级指标层主要反映了建筑管理的综合项目管理水平,是评价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基础;二级指标层包括了组织层面和项目过程层面的各种管理要素,对整个建筑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三级指标层对前两个指标层中的项目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细化,并最终设定评估项目。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中设定的评估项目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能力、范围界定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项目执行能力、项目控制能力、项目变更能力、项目风险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学习能力以及项目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管理工具的应用水平,对这些评估项目进行测算,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建筑项目协同管理成熟度的绩效评价,从而对建筑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实际应用
3.1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协同管理施工招标是建筑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势必会对施工招标施加作用。招标管理的协同主要是为了使施工招标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实现招标人的既定目标。招标系统功能倍增或放大实际上就是建筑项目施工招标协同效应(1+1>2)的外在表现形式,从以往建筑项目施工招标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协同管理的应用实现了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效果,而且效果的倍增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招标的成功率。招标管理中引入协同管理的思想是在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条件下把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在施工招标单个要素属性上,而是通过施加一定的管理方法将各要素协同起来,构成一个有序可控的系统结构,发挥出要素的整体优势。在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管理过程中,协同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施工招标的工作流程协同管理,重点在于对协同管理中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关键路径法本是一种数学分析技术,通过对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步进行网络分析,计算出时间参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关键活动和路线,然后再利用时差对活动和路线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最短工期。为了保证施工招标流程的有效运转,有必要对各要素、各工作进行协调,即对其进行界面管理,做好界面交接工作,可以使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顺畅,从而达成整个工作流程协同工作的目的。施工招标的流程协同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在对其进行界面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的执行力,在招标过程中,组织执行力就是实现施工招标战略目标的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在建立起科学的执行体系,执行体系实际上就是行为体系。其次是施工招标的组织协同管理,这涉及到建筑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对此应制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将收集的交互信息和反馈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以保证协同管理的高效性。组织协同是将施工招标中的各要素统筹在一起,各利益相关方在组织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配合,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招标的最大效用。再次是施工招标的信息协同管理,主要是对不同组织和招标流程中的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和处理。施工招标信息主要分为完全公开信息、限制性信息、共享信息和内部信息四种,就共享信息而言,由于涉及范围广、沟通渠道长,信息如果得到有效的协调,很可能会因传递失误或延误而影响到信息的价值,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招标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信息协同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使信息共享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整个招标流程的信息流动更为顺畅。通常,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并不是在建筑项目筹备中才建立的,而是在前一个项目竣工验收后就已经建立起来的。
3.2建筑项目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纷纷上马,建设施工越来越频繁,协同管理应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筑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很多,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主要是为业主方提供的,这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优投资效益。建筑企业应为业主方保持实时的沟通,在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吸收业主方的建议,以便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帮助。在建筑管理实践中,管理当事人因缺乏项目范围管理意识,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界面管理做的不到位,最终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效率。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协助业主方制定适应自身组织结构的工作流程,以此来促进项目的开展,协调管理是为业主方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新的理念,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纳入建筑管理中,与业主方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既丰富了建筑管理的内容,也是今后协同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4结论
1.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2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属于工程竣工验收中的中心环节,它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直接联系。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投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督和管理目标,工程投资的企业与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应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强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投资效益。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能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监督水平和质量管理效益,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市场起到促进作用,保持建筑工程这个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2利用质量管理组织实现管理目标和任务
2.1建立项目静态的组织关系。
1)掌握项目结构分析。掌握项目的结构分析,就是指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结构图,项目结构图是一个组织工具,它是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结构进行逐层的分解,以此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一些常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肯局其建设的时间对项目结构进行分解,比如将项目结构分解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等等。而一些工业建设项目则往往按其生产子系统的构成对项目结构进行逐层分解。而同一个建设工程又可以有不同的项目结构划分方法,项目的结构分解要和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部署相结合起来,做到因地制宜如地铁工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分解方案。
2)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任务分工表,首先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管理控制任务其他管理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然后在项目管理任务的分解基础之上,再确定项目经理和成本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主管部门活主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项目管理任务分工前,应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各主管部门的人员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集中的磋商和制定,然后再编制质量管理工作任务分工表。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包括:a.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如:各质量控制点的验收流。b.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产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c.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对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这就是工作流程的组织任务,及定义工作的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可以客观明确的反应出一个项目管理系统中各分项工程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以用以描述工作流程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2.2采用项目动态的组织关系
控制质量管理目标和实现质量管理任务。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将有利于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方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进程:运用施工动态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质量的工作步骤与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近似质量控制目标不仅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它还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有关设备等质量。在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前,首先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定期的对施工质量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质量有偏差,则必须采用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3创新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首先要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对其质量监督的具体工作要做定期的汇报以保证业内人士对其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相关监督部门的工作的透明度,从而避免设法逃避质量监管的施工方以及想利用监督职务之便进行灰色利益收入的工作人员有可乘之机,进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还要建立集体监督制度以保证相关的工程质量监管的执法机构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互相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等多种方法来保证监督部门工作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推行责任监督员的办法,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监督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尤其现场检查已由手摸、眼看、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钢筋扫描仪、回弹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检查手段,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过程和事后控制3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