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诚信经营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诚信经营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这一切都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工作职能的深化力度,将宏观市场经济管理和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自身需求出发,不断对市场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进行扩展,全面杜绝工作过程中出现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让每个企业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在市场上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诚信信用体系,并保障诚信考评标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企业进行涵盖资格认证、信用评估、法律服务、审计、会计的综合性诚信测评。不仅如此,法院、公安、银行、税务以及工商等部门应该对企业诚信档案进行联网管理,保障企业诚信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提高企业经营诚信的透明度,为企业提供诚信查询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的市场经济活动。另外对于企业诚信评估过程,还须建立起严格的法律监控体系,确保企业诚信档案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于其中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二、政府加大对企业失信的惩处力度
政府对于企业的失信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企业失信问题从层次上可以分为个别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和多数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其中,前者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诸如欺诈消费者、经营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传销等谋取经济利益的企业。后者则是指那些严格遵循社会诚信伦理建立经营理念的公司,但由于企业诚信管理理念薄弱,为了快速获得经济收益而发生的失信行为。对于这两类不同诚信缺失的企业,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政府处理以非法经营手段盈利的企业时,需要大力增强他们的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诚信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以往非法经营手段对社会大众和市场经济的危害,从而逐步建立起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除此之外,政府还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让我国企业的诚信原则能够从法律上获得强有力保障,使债权人的利益远离非法经营手段的危害,做到企诚信经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惩。同时提高对企业诚信缺失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依据相关法律追求企业责任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刑事责任,增大企业的失信成本,沉重打击非法经营者。在管理正常经营企业的失信行为时,政府应该先确定该失信行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如果是企业内部的诚信缺失问题,则应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企业建立起健全的内在诚信管理体系,依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确立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经营理念。而在处理企业对外的诚信缺失问题上,政府应该加快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经济体制的建设进程,通过外部市场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效力,保障诚信经营企业的利益的同时,让投机取巧分子无路可走。
三、企业加大自身诚信建设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为了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最大化,而一般员工的努力工作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对员工以诚相待,保障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做到言而有信,遵守双方之间的合同承诺,增强企业与员工的信息沟通力度,尊重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降低人才的流失,还能让企业以良好的诚信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从而促进企业的全方面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秉承为客户负责的服务理念,紧抓产品的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进而通过品牌诚信增强企业产品的附属价值,维护客户忠诚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诚信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
四、总结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经营成果影响
财政部于2006年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本次新会计准则的是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重要跨越和重大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和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由于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对企业业绩、企业财务信息及企业纳税义务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将从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第9号、第14号、第20号、第22号新会计准则内容,讨论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1《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投资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并没有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没有把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单独项目来加以处理,而是把现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内容分散在其他相关的会计准则之中。投资性房地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应同时符合两个条件:①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按初始计量成本进行,采用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对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具体而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对于不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采用成本模式对其进行计量。
对于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建筑物的后续计量,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对于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土地使用权的后续计量,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平时不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当期损益。由于是按公允价值对其期末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因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存在减值的问题。
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对于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并且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将其他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作为所有者权益处理,小于时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以成本模式为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以“公允价值”作为可选模式,这是对“公允价值”的谨慎使用。这意味着房地产公司在调节利润上可以对这两种模式进行选择,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当期净利润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另外,公允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不同的评估方式有不同结果,公允价值的变化将加大净利润的波动幅度。一直以来,“投资性房地产”以取得成本或建造成本入账,每年提取折旧,故“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净值往往低于“公允价值”,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对于当期利润将会大幅增加。当然,在地产价格下跌时,有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大幅下降。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与各种形式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以的补偿和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支出。
新会计准则除保险、住房公积金需要根据规定比例计提外,如职工福利费等据实列支。取消了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在由企业自行掌握的情况下,对当期经营成果就会产生影响。
3《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如果采用递延方式付款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甲公司售出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2000元,共10000元。假定在销售成立日支付货款,只需付8000元(计算出折现率为7.93%)。那么在销售当年确认的主营业收入为8000元,当期冲减财务费用634元。该年的经营利润会增加8634元。由于公允价值没有确定的标准来判定,故当期经营成果具有人为操作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企业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按照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净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合并成本按以下规定确认:①通过一次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另一方的控制权并由此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由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合并,因此,合并成本按公允价值计量;②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其合并成本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即为每一次所发生的所支付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生的权益性证券公允价值之和;③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企业合并成本,而不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处理;④在企业合并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企业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做出约定的,购买方如果是估计未来事项做出约定的,且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长对合并成本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被购买方的各项资产(不限于已被确认的资产),如果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预计能够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按其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购买方在合并日取得被购买方各项负债,如果履行有关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按公允价值确认为负债。
在新会计准则中还明确了商誉的概念,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对商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测试,计算确定其减值金额。对商誉测试的减值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
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为负商誉。在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购买法与权益法的选择会影响到合并后企业的资产结构及利润变化。购买法下,被收购资产以“公允价值”入账,会使资产总额增加,以后每年度摊销额较大,形成的商誉会引起以后年度商誉减值费用增加。因此,正常情况下,购买法会使企业总资产增加,以后年度利润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也会降低。此外,合并利润表中,权益法下所并入的收入、费用等是整个年度的,购买法下从购买日算起,因此合并当年,权益法的合并利润高于购买法。这些影响将使得一些公司偏好权益法;二是商誉减值的利用空间。以往,企业处置资产或股权,会带来非经常性收益。以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可能给主并方带来当期收益。“商誉”不再逐年摊销,而是每年做减值测试,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每年度不能转回。这样规定给企业以很大的空间,注重当期收益指标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做减值处理,注重现金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大幅减值以获取所得税递延。
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未对金融工具的概念做出具体的规定,而新的会计准则明确地把金融工具定义为: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该合同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合伙企业、公司形式的实体或政府机构。金融工具包括基本金融工具(如应付账款,权益证券等)和衍生金融工具(如金融期权、期货或运期合约、利率互换以及货币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无论是正确还是未确认的,均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
新会计准则在分类上改变了以往按期限划分资产、负债类别的做法,而是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将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类;将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混合计价模式。对于交易性资产、金融衍生工具,要求按市值计价;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其他金融负债,按历史成本计量,但需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实际上采用了两个层次,对在活跃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使用标价计量;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在估价的技术基础上确定。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照这一规定,一些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的,将不再采用原先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将纯粹采用市价法。假设某公司以每股10元在二级市场买入1000万股股票,到年底该股票上涨到15元,按照原先的会计方法,该公司的5000万元账面所得是不能计入当期利润的,在报表中,这部分股票仍然按照10元成本计入资产;但按照新会计准则,这部分股票将按照15元计价,并且将为公司增加5000万元投资收益。相反。当年底股票价格下降,按新准则会造成利润下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诚信缺失 旅游企业 应对措施
引言 诚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却出现了诚信缺失问题,且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旅游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是指经营者对消费者做出了承诺,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兑现承诺或与承诺差距较大,损害了消费者一部分利益。旅游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克服这一问题,重建企业信誉。本文简要简要说明了一下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分析原因,提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旅游企业经营中诚信缺失表现
(一)违反合同,降低服务标准
违反旅游合同在旅游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任意改变旅游路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便增加或减少旅游景点;增加购买频率;随意合团、并团。导游减少观赏景点的时间,增加购物时间来为自己获益。有的导游甚至强迫游客购物,不去景点观赏。这些行为严重违反合同,侵犯消费者利益。
降低服务质量是影响旅行社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经常发生在旅游旺季。主要表现如下:在宣传时夸大其词,用虚假广告来吸引游客;并作出满意服务的承诺,但在现实中服务水平较差,与承诺不符;导游向消费者索要小费,强迫购物,酒店及餐厅存在虚报价格的现象,酒店及餐厅等级不达标,出现许多接待问题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
(二)价格欺诈,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目前,许多旅行商场为了眼前利益,不考虑后果。出售的产品质量差,以次充好,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同的商场缺乏信誉的行为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古玩、书法、绘画商场,旅游企业常常用赝品冒充真品;在玉器、珠宝商场上,旅游企业常常以次充好,产品质量没法保证。
一些旅游企业更是采用多种手段对游客实行价格欺诈,在商品价格上采取手段。针对游客不了解商品详情的特点,将廉价商品的价格提升许多倍卖给游客,或者利用消费者爱占便宜的心理特点,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在旅游过程中私自缩短观赏风景的时间,增加购物次数,增加旅游自费项目来赚取利润,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这种诚信缺失性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打击其购物积极性。
(三)旅游客运方面安全性难以保证
相当一部分的旅游客运车辆挂靠企业管理且规模小,有些企业不顾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往往使用没有当地主管部门签发的运输许可证的车辆,非法从事交通运输。内部管理有许多问题,员工服务质量差,安全意识不强,超载现象时有发生,对游客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旅游旺季时,进行恶性价格竞争,抢拉游客,敲诈勒索,车辆乱停乱放。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简竞争不当
目前,旅游产业分散经营,旅行社和酒店之间关系恶化,相互诋毁,打价格战,企图以低价手段,以吸引游客。旅行社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困境中,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及综合经营收入。此外,缺乏品牌建设和长远的经营理念,不顾长远发展,易受眼前经济利益驱动,采取非法措施,再加上各种不公平竞争,从而增加了旅行社的不诚实行为的动机。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许多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法制观念不强,而普法教育也没有收到有效的成就,人们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种种原因,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个人利益。此外,法律体系不健全还体现在执法不严,不能有效的惩处违法的人,有些诚信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惩处。
(三)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不仅仅仅是企业老板和管理者社会道德标准下降,旅游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也有所下滑。企业主道德下降,表现在一些企业主为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来获取最大利益,而旅游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水平下降,导致他们对管理经营中出现的各种诚信缺失操作不闻不问,纵容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道德下降,服务技能差,缺乏服务意识,导致不负责任的宣传,旅游服务质量下降。
三、针对旅游企业经营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企业内部诚信教育
企业要切实落实诚信经营,需要加强内部宣传教
教育,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培训人员长远发展的眼光,重视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利益。诚信教育的内容最好是以案例的形式提醒员工如何去做,旅游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工作,不能三分钟热度,必须坚持下去。
(二)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
加强重建社会道德体系,提高人们社会道德水平,是解决旅游企业缺乏诚信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诚信问题,为解决企业诚信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旅游业更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思想,责任意识,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旅游从业员工的道德意识。
(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建立和完善关于旅游的法律约束机制。尽快建立一个有关旅游诚信及与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如“反垄断法”,“旅游法”等明确规定旅游诚信的行为法。还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失信行为。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违法必究,依法对诚信缺失行为进行制裁。
四、结语
旅游业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产业,它不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诚信缺失问题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克服这一问题,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一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1月17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21000万人,仅次于美国的21150万人,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不断改善。但当问及“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仍然排在了最前面,其被选率占70%左右。由此可见,诚信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分析现状,做出对策
1.我国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的社会信任度低。应该看到,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淡薄,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或者说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一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势必会干扰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障碍。
2.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在虚拟的社会中,网络主体表现不完整、不充分,人的自然的、社会的特性都被剥离了,剩下的只是代表交往对象的一个符号,甚至连这个“符号”也是不确定、不统一的。这给处在这种虚拟环境中的网络主体提供了不诚信的温床,从而导致网络相互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
3.电子商务秩序尚未形成。作为一个新型的商务活动空间,网络市场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一些传统的经营准则在网络市场中缺乏网民的认同,而一种能够被网民普遍认同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经济秩序尚未形成,在此情况下,网络市场中的商务交往必将处于缺乏规则约束的无序状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商务运作的诚信原则。
4.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部分网络法律法规,但有关电子商务的市场准入、认证体系、支付结算、电子发票、交易主体的行为规则以及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游戏规则和制度参照坐标。
5.利益驱动。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社会现象不难发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仅仅注重短期效益,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结果在商品质量、物流配送和服务承诺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强烈制约着企业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应该看到,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淡薄,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或者说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电子商务发展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或独立开发来弥补,但是良好的诚信环境建设和诚信意识的培养,需要人们长期的努力才能培育出来,这是在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设中的难题。
要想突破这些障碍继续前进,就得对电子商务与企业的诚信体系加强建设。
1.树立现代商业诚信资本理念培养网络诚信文化,首先在认识上要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现代商业诚信理念,强化电子商务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二是信用资本观念。
2.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经济政策和法规,确立新型的电子商务的市场规则。同时针对网络违法行为具有易实施、成本低廉、隐蔽性强和危害性广等特点,在强化立法和执法的同时,尝试建立一套如网上法院、网上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以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方式防止和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和网络违法违规行为。
3.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机构作为交易双方的纽带,主要具备分担和降低信用风险,促进诚信经营的功能。为了增强电子商务的诚信经营,应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交易特点发展一些特定的中介服务机构。
4.建立电子商务征信评信制度,征信评信制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它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为建立公平交易的网络市场环境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表现为它所特有的外部效应和社会效应,对电子商务主体形成了一种远远胜出伦理道德约束的刚性约束机制,促进电子商务的诚信经营。
5.强化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功能,加强行业自律,在我国目前整体网络信用环境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功能是加强行业诚信自律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透过现状展望未来
通过对电子商务目前状况的了解与分析,电子商务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上的提升,电子商务与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会同步进行,不然有技术而没有客户的局面是无法托起电子商务发展的明天,也会使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
站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诚信与支付健全的角度,无论诚信体系设计还是支付服务的定位上,要放远未来,不要忽视中小企业、传统行业的市场,无论是国内贸易、国外贸易、资金结算、以及其他增值服务,都能支撑支付服务企业的发展。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广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经验,携手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和谐、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共同建设中国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诚商道.实名商圈助力化解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成商道博客,2007.
[2]刘亚.中国市场——论我国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2007.
[3]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
摘要:文章分析了物流诚信的重要性和我国物流市场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诚信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应对策。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与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事实证明:将物流业务外包能给生产制造企业带来诸多利益,例如,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等。但是,在生产制造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过程中,部分物流企业为了谋求利益而将客户利益于不顾,甚至欺骗客户,给客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导致部分客户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诚信产生质疑,使第三方物流陷入诚信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物流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发展。论文百事通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不只是在车辆、仓库等硬件方面的竞争,还有诚信等软件竞争。物流诚信是物流企业对社会和客户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公平、公正、高效、守约地把商流活动的物质成果传递给最终消费者,并忠实地为物流信息使用者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品质。通过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诚信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
2007年5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组织开展了“江苏省汽车运输行业质量管理办法、诚信服务百家优秀企业”推荐评选活动。2007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举行首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A级信用企业新闻会,并向社会了首批20多家A级信用物流企业的名单。有关协会组织评选活动并把企业的信用状况公示出来,正是说明了诚信对于物流服务业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宣传报道诚信经营的典型,引导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信用自律,树立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的行业氛围,创建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
三、物流行业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现阶段,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原因,导致我国物流市场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投入不足导致的诚信危机。由于物流业准入门槛低而利润高,物流成为近年较热门行业而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部分企业实力差,设施、设备条件非常有限,也纷纷加入到物流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采取非正常手段拿到客户订单,但最终因为资源不足、服务能力限制不能完成合同条款而造成违约,在利益与金钱的驱使下把诚信丢失,从而失信于客户企业。
2.企业管理不完善导致的诚信危机。部分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差,个别员工的操作失误导致企业失信于客户:比如广州某物流企业把客户特地从国外买回来寄回老家给妻子的结婚周年纪念礼物弄丢;本该发送到深圳的货物被运到了上海;因为送货员的粗心而把当天要发送出去的货物落下,导致送货时间延误,货主无法准时收到货物;有的货物就算准时到达,运到的货物却不正常破损;某物流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欠了货主一大笔货款无法偿还,最终选择卷款逃跑,等等。类似这样的事件,在我国物流服务市场时有发生。
3.物流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导致的诚信危机。某物流运输企业明明知道客户要求承运的禁运品,但是还向客户承诺可以进行承运只是运费很贵,最终赚了小钱却丢失了宝贵的企业信誉;有的物流公司对不了解物流运作的客户漫天要价;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存在着实际服务水平和承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物流服务失信的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更是屡见不鲜。
4.物流企业与客户双方不信任导致的诚信危机。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双方在合作的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合作,在另一方面又为保护核心能力和商业秘密而设置壁垒,这必然会引发伙伴间的不信任,甚至引起战略伙伴间的不合作,也导致合作双方的成本增加和服务质量降低。另外,部分客户企业担心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后,自己对物流失去直接的控制力,一旦双方的协作中出现问题,比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完全理解并按照客户企业的要求来完成物流业务,就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现象。
四、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管理的建议
物流企业想尽快摆脱陷入“诚信危机”处境,必须重视物流诚信管理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物流企业在诚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1.政府、行业协会加强管理。制定规范的行业准则,建立严格的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政府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对能够诚信经营的物流企业,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通过制定行业准则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经营,使从业人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观。比如物流采购联合会推出的A级诚信物流企业的评选,无疑将为物流行业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竞争环境。
2.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相关的法规、制度中存在漏洞来进行违法经营,谋取小利,而危害客户企业利益和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立法部门加快速度完善相应的物流法律、法规,使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出现问题时也可找到解决的办法。《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我国快递服务的发展。
3.开展培训教育,树立诚信观念。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要将物流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使诚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管理层倡导并大力推动合法经营诚信待客,通过经常的培训教育和潜移默化,努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讲诚信的企业文化气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诚信观念的树立也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开展互信合作。
4.大力发展和完善物流保险业。大力发展和完善物流保险,推动我国物流责任赔偿制度的完善。物流保险制度可以看作是对物流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为经营者分担行业风险。但是物流保险的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在于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主体的特殊性、物流保险产品不完善,以及物流业和保险业之间缺乏信任等方面。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服务能力。物流企业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物流市场的需要。完善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积极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学习国外物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并在客户心目中留下“诚信经营企业”的印象,增加客户企业对本企业的信任感。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企业要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相关管理机构和权威部门则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舆论监督引导,努力创造良好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和行业氛围,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经营,以利于我国物流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联辉,王坚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
论文内容提要 随着经营 环境 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浙商”发展面临着从个人偏好向组织公正转型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浙商”经营环境,描述了“浙商”组织公正建设对企业内部信任建立、人员 管理 效能提高、劳资关系和谐等的意义,认为组织公正建设是“浙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最后,通过对组织公正内涵的分析,提出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为“浙商”组织公正的关键要素,讨论了组织公正研究对 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贫富差距和收入不均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 统计 数据,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约为0.45,社会底层20%的贫困 人口 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最富裕的20%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0%,社会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①。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分配机制、财产分布、 教育 机会、福利报酬等不公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潜在社会风险。有关公民衡量社会合意性的公正问题研究②,对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内部公平性是社会公正的基础。个体的社会不公正感往往与其在企业内部感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有关;维护社会公正的政策、措施也需要通过各类型组织的内部消化和贯彻执行,才能有效发挥其社会调节作用。因此,组织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组织公正建设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维护低收入群体的权益,解决农民工工资等突出社会问题。只有组织公正才可能有社会公正,只有各类型组织的和谐发展才会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组织公正不仅是决定企业内部信任及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③。有些学者甚至把组织公正及与之相关的信任提高到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 经济 繁荣、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层面④。
“浙商”作为 中国经济 发展中的优秀群体,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一些制约进一步成长的瓶颈也横亘在浙商面前,表现比较突出的有高技能员工短缺、收入差距增大、劳资纠纷增多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要求下,新“浙商”除了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要能够引领社会主义 文化 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浙商”企业如何做好组织公正建设,超越以往创业过程中的个人偏好,创建和谐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对“浙商”的可持续发展和本土化组织公正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个人偏好到组织公正转型——“浙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被称之外“草根经济”的“浙商”企业,如果说敏锐的直觉帮助他们在以往 市场 机会多、环境相对稳定的创业条件下获得了成功,个体的“有限理性”和基于个人偏好的模式则可能会成为他们今后成长壮大的限制条件,因为他们将面临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动态环境;如果说“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在过去使他们获得了丰厚利润,那么,如今,浙商主体决策必须考虑“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的统一,满足时代对企业社会责任、诚信经营、维护公正等主体价值 伦理 要求⑤。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浙商”必然会经历从个人偏好到组织公正的转型,从而突破发展瓶颈,有效改善生产关系,推动企业成长。
吕福新等(2004,2005)基于“浙商”系统研究提出的企业主体性范式为分析“浙商”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吕福新等认为“浙商”的兴衰成败根本取决于其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表现为相关属性与自主属性的有机统一,主体相关属性与自主属性统一于孕育浙商成长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⑥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浙商”面临的经营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强。Knight等认为,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经营总是处于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一些难以回避的企业风险往往与企业家的判断紧密相关。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越大,企业家的自主属性越能体现,他们能够充分的展现其市场洞察、机会捕捉、资源整合、组织协调和不确定把握等企业家才能,在市场逐鹿中为企业带来创新创业剩余产权;同时,基于企业家个人偏好的“有限理性”问题也会突现,一方面表现在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组织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认知能力边界被达到⑧,企业家认知和行为能力适应动态环境变得困难,会越来越依赖直觉和“启发式”(heuristics)。基于“启发式”的行为方式在发挥个体敏锐直觉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陷阱。环境动态性、不确定性越大,个体理性的局限也暴露得越充分。另一方面,价值要素和企业家的价值判断对组织经营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对“浙商”的 道德 品质、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提出了多重要求,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和“利己主义”角度出发的个人偏好决策未必能满足上述要求,企业家只有更加关注诚信经营与企业内部组织公正建设,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周雪光(2003)等从组织 社会学 角度提出:要想摆脱上述困局,企业家必须突破基于个人偏好的决策和管理模式,而应充分地发挥组织制度安排的作用,完成从个人偏好向组织公正的转型。组织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的注意力及资源分配、决定了企业利益分配和决策的程序和规则,也决定了组织内部信息加工、解释机制和人际互动过程,这些安排在不确定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家、企业在无法预测一切的情况下提高组织可预测性和运作效率B12;与组织制度安排相关的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建设,可以很好的推动企业内部心理契约构建、组织公民行为塑造、和谐劳资关系营造,从而弥补和修正企业契约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B13。
关键词:商品使用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 医药企业
近年来,国内医药企业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药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关系到企业所提供药品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如何使企业重视这样的社会责任,笔者从商品使用价值角度出发,探讨了医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商品使用价值理论阐述
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其主要论点是: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亦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便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每种有用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 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总要生产多种多样的使用价值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要,因此,在任何社会,社会财富从物质内容上看,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所以,马克思说:“无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4.“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因为,作为商品,它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对象。自然界的一般对象,无论人们是否去使用或消费它,它都可以在自然界存在,它与人们是否使用或消费没有关系。而作为商品则不然,第一,它的使用价值必须实现,否则商品生产者便无法进行再生产,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第二,只有被人们使用或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 5.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但是,由于“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最终获得交换价值,为了赚到利润,必须生产出能卖得出去的使用价值。
二、商品使用价值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能得到实现,否则,商品生产者便无法进行再生产,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最终获得交换价值,为了赚到利润,必须生产出能卖得出去的使用价值。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经营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商品,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讲求商品的质量就是讲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确保自己生产的商品在购买者手里真正充分实现其满足某种需要的属性。一种商品成为优质商品总是在购买者通过消费实现其使用价值之后给予认可的,伪劣商品的要害在于生产者使该商品特有的使用价值功能丧失。所以,企业如果仅仅为了赚钱,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商品使用价值理论要求的。其直接受害者虽然是消费者,但生产者最终换来的必然是商业信誉的毁坏及市场的丧失。就这个角度而言,商品使用价值理论要求企业要对消费者负责,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公司的存在不应该仅消极地追求无害于社会,更应该积极地追求有益于社会。“消费者是上帝”不应仅仅挂在嘴上,而应时时刻刻放在心里。愚弄消费者的企业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三鹿集团因无法支付高额的民事赔偿而进入破产程序就是明证。少数企业在市场中曲解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要求,将追求效益理解为唯利是图,造成社会责任意识严重缺失。
三、商品使用价值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后果
企业生产合格的商品,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使用价值,通过商品销售把所生产的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转让产品给消费者的同时,获得货币,社会为企业补充和追加投入生产要素,企业因此也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企业生产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商品,不但伤害消费者,影响企业声誉;还会造成资源危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就社会角度而言,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造成极大的危害,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已形成的个人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严重冲击。进一步说,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了社会财富向不公平分配方向发展,加剧了社会上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发展。损人利己、害人致富,毒化了社会环境,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制约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四、培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
(一)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诚信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其社会责任,但诚信缺失是目前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产品宣传和产品服务缺乏诚信,尤其是在那些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中,如有些医药企业。医药产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使用对象是人,重视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是第一要求。医药企业生产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障公众的安全、健康是医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社会责任重于经济利益,企业行为应以其产品能够保障公众健康、以尊重人的价值为准则。以诚待客是医药企业起码的经营理念,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也许不能为企业赢得眼前利益,但是可以赢得更丰厚的长远利益。因此,医药企业一定要主动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企业的基本职责来加以重视。
(二)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是保证医药企业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又一有效途径。一方面,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重新确立政府职能部门的在药品安全监管中的责任,建立起药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督机制。长期以来,广大消费者常常存在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那些假冒伪劣的药品能够大摇大摆地进入正常的销售领域?为什么过期的药品没有得到销毁,反而由厂家回收后重新流向市场?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此时又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充分说明必须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进一步理顺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使药品企业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在政府媒体上扩大对药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重视药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力营造和推进药品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那些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医药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行业自律
强化药品企业的行业自律约束,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行业协会、商会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采取制定行业内会员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约、行业规范、开展诚信承诺活动、提倡议书等形式,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提高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履行社会责任光荣、推卸社会责任可耻”的价值观,自觉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从行业组织的角度而言,只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机制来促使会员企业在相关方面达成自律约束,就等于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出了贡献。
(四)充分运用社会监督的力量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靠企业自身的觉醒形成的,是多种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面当然包括有效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主体包括社会公众、股东、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只要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重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舆论监督,宣传报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行为,形成社会模范效应,同时在道德上谴责那些恶意规避、漠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监督氛围。
总之,商品使用价值理论认为企业应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企业获得收益,但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能经得住考验,企业应承担由商品使用价值所带来的社会责任。企业有社会责任观念,就会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承担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该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无形资产,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其.医药企业永恒的使命――在社会责任与追逐利润中寻找平衡[N].中国医药报,2006 (10).
[2]严明,李阳.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分析[J].医药导报,2009 (6).
[3]牛文文.中国企业需要新的商业伦理[J].中国新闻周刊,2006 (6).
[4]王凯,黎友焕.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导刊,2007(1).
[5]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6]成党伟.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竞争力提升[J].商业时代,2007 (5).
关键词: 融资 障碍 管理水平 市场竞争力 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融资障碍问题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2008年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从银行方面讲,为了防范、规避风险,银行采取了信贷紧缩政策,大幅削减贷款发放限额,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雪上加霜。如何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筹集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突破融资瓶颈,成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应先从自身找问题、找出路。
一、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竞争更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关系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小企业首先要自救,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将人、才、物、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向管理要效益。首先,企业组织管理结构要改变,实行扁平化管理,使沟通更方便,反应迅速。管理者在做决策时更重视信息的及时、有效、真实性,重视计算机、网络在管理中的运用。其次,企业的财务制度要规范化,健全财务控制体系,财务状况透明、加强内控制度、树立信用观念,提高自身信用度的同时,建立完善财务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培养专业敬业的会计人员,提供报表,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最后,中小企业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小企业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关心人、尊重人、激发人,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总之,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转变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等,做到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
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中小企业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向资源综合利用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信息服务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其次,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革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加快产品的换代速度,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最后,树立“诚信为本”的观念,坚持诚信经营、履约守信、照章办事,即按借款合同规定及时偿还贷款本息,提高企业的资信度。中小企业要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任。
三、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改善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获得创业和经营所需资金,关键要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必须用实际行动赢得银行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第一,中小企业要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的最好办法,坚持诚实守信,只有依靠良好的信用、合法的经营、真实的信息才能取得银行的信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第二,中小企业要接受企业内、外部的各项检查。中小企业要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接受监督和检查时提供企业真实、及时的信息,做到信息透明度高,并且定期向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和经营信息,不逃、废金融债务,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塑造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当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等级提高以后,就会从社会上争取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综上所述,从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当然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任何单方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在融资过程中,三者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要综合考虑,同时还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监管与发展的关系等,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筹集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参考文献:
[1]陈健,毛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6(11).
[2]宗苗淼.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N].燕赵都市报,2008-05-12.
[论文摘要]: 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与信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述了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内容。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呼唤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信用状况是社会稳定和 经济 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信任关系的缺失、信用状况的恶化则会导致交易 成本 上升,使社会秩序趋于复杂化、混乱化。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平台使交易双方无法直接见面,这种空间上的分离使得虚假身份很难识别,网络欺诈、欺骗行为很容易滋生,所以在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也就非常重要。电子商务活动的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电子商务交易的电子化和虚拟化发展,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的高效、智能、快捷等要求,都呼唤着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面向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制约我国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普遍缺乏现代 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 道德 规范
由于我国近代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加上国家信用 管理 体系不完善,相关的 法律 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
2.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是 财务 管理 的一个专门组成部分,包括对应收账款和商品销售的管理;对与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主要客户信用状况的 调查 、征信和管理。它是企业财务 会计 部门连接各业务部门的桥梁,也是企业筛选客户并与诚信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纽带。我国由于普遍缺乏这一重要管理环节,因而,常常导致电子商务中失信行为的发生。
3.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序很低
在市场交易中可以快速取得资本市场、商业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真实资信背景报告的国家被称之为征信国家。目前,我国仍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虽然也有一些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抽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市场规模较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这导致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地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4.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
在征信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开放和市场化运作是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资讯与个人信息没有开放,这增加了征信过程中获取企业信息的难度。对于征信国家而言,功能完善的信用数据库成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各国的征信中介机构一般都建有自己的信用数据库,记录企业或个人的相关信用信息。目前
三、面向 电子 商务 的 社会 信用体系的构建
1.大力加强电子商务主要参加者的信用建设
这主要体现为: (1)个人消费者的信用建设。个人消费者是进行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建立个人消费者评级制度,提高电子商务个人消费者的整体信用水平。(2)企业的信用建设。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企业更多的是充当卖方的角色,因此企业的信用水平对电子商务交易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企业的信用建设首先是在交易中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其次是要成立信用查询部门,向查询者提供企业的信用情况;最后是要真正建立起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企业的信用级别越高,所得到的优惠也越多,以利于每个参与企业积极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3)社会机构的信用建设。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社会机构的大力参与,这其中主要是 银行 和司法部门。因此,银行要建立良好的信用,要能够保证电子货币与真实货币之间的顺利转换,要不断提高电子货币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缩短货币转账的时间,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此外,高信用的司法部门对于顺利解决纠纷,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秩序也很重要,这是因为只要有交易,就难免有纠纷,而纠纷的解决主要需依靠司法部门。司法部门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积极制订有关 法律 法规保证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行,能够真正成为电子商务的坚强后盾。
2.大力加强信用自律机制建设
这具体体现在:(1)进行诚信机制建设,重视诚信守法的 道德 教育 ,积极培育社会信用观念。通过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宣传体系,加大诚信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起政府、企业及公民讲信用的道德规范,形成人人讲诚信,全社会以诚信为荣、以信用失真为耻的社会氛围,增强信用观念,维护良好的 市场 环境 。(2)强化政府监督,推动企业信用自律。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措施, 工商 行政 管理 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海关、进出口 检验 检疫等部门都要制定企业信用考核、考评等级标准,对企业的诚信度和信用定期进行考评。通过规范企业的行为,向社会公布诚信名单和失信名单等方法,推动企业信用自律。使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不断增强维护信用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引导社会守信的主流。(3)成立诚信联盟,推动信用服务。由行业协会或地区组织的诚信联盟对电子商务企业的诚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主要任务就是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诚信建设的服务工作,发动社会力量,结合舆论媒体,深入宣传诚信理念,营造企业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组织制定量化的企业诚信标准并将其推广为企业经营行为的规则;在执法部门的领导下,建立企业诚信名录,以此形成诚信激励机制;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辅导企业健全诚信运营机制,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的自我约束体系。
3.大力加强信用约束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诚信的法律支持体系
诚信秩序的建立需要法律的支持,诚信机制建设也要在法制上得到保障。为此,要加强信用约束的法律体系建设,按市场化的要求,在《 民法 》、《 合同 法 》等法律基础上建立具体的信用保障办法,体现信用的市场约束。同时,大力强化信用的保障效力,组织各方力量惩罚打击失信行为。要通过加强制度约束,建立起一个让失信者付出比失信的所得收益高得多的“ 成本 代价体系”,使失信无利可图。
4.强化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从培育和维护有效率的市场环境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订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指导 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三是引导企业切实讲究诚信为本;四是推进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五是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惩戒失信行为,等等。
参考文献:
[1]刘丰:网络交易中的信用及信用管理初探[j]·华南 金融 研究, 2006(3):74-76
关键词: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工作现状
在浦发银行于2006年了中国银行业第一份正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我国各大银行都相继社会责任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工行等五大行还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社会责任工作,如工行的战略管理与投资关系部、建行的公共关系与企业文化部。关注公共利益成为各行的战略目标,交行董事会下设社会责任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家成立社会责任委员会的公司。作为处于积极转型期的城商行也不甘落后,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嘉兴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杭州银行等也了社会责任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与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例如,北京银行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命和“诚信、稳健、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了“积极回应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客户、员工、社区及环境等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不断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以规范责任治理为基础,勇于承担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的责任模型。上海银行已经有了五年的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历史,并将社会责任渗透到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方案的实施更是加强了员工银行的认同感,使得社会责任观念深入人心。江苏银行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推动人才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党风建设,也树立了良好的文化风尚。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指导下,不少城商行都被亲切地称为“百姓的银行”。
(二)存在问题
1.对社会责任认识比较单一
虽然在灾难来临之际许多城商行都做出了积极响应,纷纷捐款,但由于文化建设的缺失,大多数城商行仅仅将履行社会责任看做是提供经济支持,殊不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还需要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城商行建设社会责任型文化时过于强调经济责任,难以体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城商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差距之一。
2.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不够
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履行脱节是多数城商行在在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部分城商行仍然存在着经管分离、部门间合作不够紧密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城商行建设社会责任性文化任重道远。
二、城商行“社会责任型企业文化”建设必要途径
(一)必要性
1.是城商行提高自身软实力的基本要求
城商行扩大总资产规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员工福利,增加公益活动,或许短期内不能看到成果,但从长远角度看必定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
2.是城商行提高自身声誉和知名度的必要保证
由于城商行起步较晚,服务范围较为狭窄,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较为欠缺,所以提高自身声誉、扩大知名度成为了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与最普遍的商业性的广告宣传相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显然更容易从侧面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
3.有利于城商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虽然城商行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国内影响力,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化的竞争看要求城商行顺应建设社会责任型企业这一时代潮流。城商行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企业文化是其根本,而发展社会责任型文化则是城商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措施
1.诚信经营,树立积极形象
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也是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尤需强调的一点。只有诚信经营的银行,才能树立正面形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在具体实行时,可将建立诚信文化与社会责任型文化相结合,力图谋求更好发展。
2.加强宣传,扩大内外影响
城商行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性活动和研发立足公益的新型产品来服务大众。可先通过手册、网站等途径,扩大在行内影响力,然后进行全行宣传,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身认同感,最后通过社区支持等渠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用社会效益的提高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3.关心员工,实现共同发展
员工是城商行的核心力量,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员工,丰富员工生活、加强员工文化建设、完善员工福利制度,力图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4.科学发展,建设和谐企业
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建设和谐企业,营造出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对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详细、深入的解读,并组织会议讨论传达,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统筹规划后,将其分解为具体措施下发到部门。
5.立足整体,促进多方合作
社会责任型文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全行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完整的规划和各方积极响应、配合,这不仅体现在行内支持,行外也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提高企业自身盈利的同时对社会有所贡献。
论文关键词:经济视角社会责任消费者员工股东诚信
论文摘要:文章在经济视角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与企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四个因素的描述,来确认其对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企业经济的培育逐渐由笼统模糊型向专业明晰型方向转变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企业不仅创造着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还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众多利益的融汇点,企业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自2000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和延伸,他们在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下凝练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诸多的研究成果正在挑战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在药品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重大矿难事故频发的今天,基于经济视角下展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讨论尤为重要。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创造者,有责任和义务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这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一个双赢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积极性来自于这样的假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越多,获的社会支持也会更多,公众对企业的亲和度更高。从长远看,这种支持可以使企业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而这种经济利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消费者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是企业最终的成果和服务的接受器、检验者和转化器,正是有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支持,企业才有了存在的必要,也才能实现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因此,企业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应该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育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特色品牌。虽然消费者是依据产品价格、质量和便利条件来选择商品或品牌,但是在Lafferty和Goldsmith(1999)的实验中,他们利用广告(运动鞋的广告和报纸)来控制代言人和企业信任度。积极的企业信任通过对企业在环保和慈善方面的贡献来给出,结果显示企业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和品牌有显著影响。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始终处在价格和质量信息情报的下游水平,对产品的后台组成不知情。这样,就要求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经营管理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由于消费者在企业提品和服务时,不仅考虑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性能关系,也考虑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所采取的态度及行为表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有利于更多的产品销售,从而必然影响企业的盈利。同时,消费者应该培养健康和绿色的消费观念,减少对非环保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坚决抵制非法出版物和假冒产品的消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关闭违法的大门,在源头上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在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完善经济指标时,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应该作为一个关键指标来重视。
二、员工利益保护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员工是利润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关系,还有一定的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企业对员工负有重要的保护责任,保障员工的就业择业权、劳动保持权、休息休假权、安全卫生权、保险福利权和教育培训权等。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特别是资源开采、化工、野外和海上作业等艰苦和危险行业,与员工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健康指标尽可能在国家强制执行和企业规定的范围内上限执行。为员工提供的工作场所要符合健康标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在员工的工资报酬方面,企业应该公平合理地给付员工工资,确保员工的生存发展,员工能够合理地享受到国家和行业所规定的福利待遇在民主参与方面,为员工提供民主管理企业的渠道,企业管理层应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情和关注员工的疾苦,置身于他们当中去获得来自最底层的真实资料,尊重员工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和发展提供能量储备。
企业对待员工要一视同仁,不得有任何偏见和歧视,特别在事关员工重大利益的处理方面,应妥善地与员工进行协商和沟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完成。我国有些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的表现就差强人意,随意解雇和聘用员工,任意克扣工资,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采取强制或生硬蛮横的工作方法等。在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如此高的今天,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如此发达的世界里,违背经济规律和道德准则而存在的企业注定不会长远发展。
三、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这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中最主要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的人,它的首要职责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投资的方式由原来的单一的货币投资转向股票、债券、基金和保险,投资股票直接成为企业的股东,投资各种债券、基金和保险成为间接的股东。在现代社会,股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遮布社会的各个职业和领域,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渐渐演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因此,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既是自身长远利益所在又是对股东的尊重。企业在安全投入上的必要支出,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进而可以减少事故损失等费用的支出。在公平就业、尊重员工多样性和提高社会福利方面作出社会责任贡献,可以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关注度和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从而实现稳定企业客户资源的目的;在遵守商业道德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信誉基础;在慈善事业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维持企业向好的思想和行动,就是企业对股东承担的最大社会责任,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确保股东的投资安全和长期收益最大化。
现代企业主要扩张资本获得途径来自于股东,企业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股东提供真实的经营和投资方面的信息,企业向股东提供信息的渠道主要有财务报表、股东大会等。由此股东可以了解到企业目前的基本状况,包括经营业绩、市盈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情况。企业所提供的任何信息,都必须保证真实、可靠,不能有任何虚假或粉饰企业经营业绩的成分。
四、企业诚信问题
企业应该树立全面责任观念,自觉地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遵守国家法律和国际上通行的商业习惯,完善经营模式,诚信经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虽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还是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国家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税收专项治理成果显示出还是有部分企业偷税、骗税、欠税,诚信缺失。有些企业思想觉悟低,无赖经营意识根深蒂固,长期失信于民,失信于政府,恶意逃脱税款和逃废银行货款。企业主观恶意最终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最终的行为将被记录于企业诚信档案中,连锁的恶性循环将会继续,必将失去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2009-4-5 21:17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4719次
大三的学年论文,就要个题目和提纲,想到的或者有的留下QQ,我加你,答案满意的另外加分悬赏,谢谢!问题补充:
诶。。也别留下QQ了,不然估计没人留,就直接发在这里吧。。
提纲呢?我还想要个提纲。。
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不登录也可以回答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
2009-4-5 21:22 满意回答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2007年修订)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也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务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这里提供的论文题目可作为学生直接选题。
一、总体要求
1、题目要明确、精炼,语句通顺且相对完整,选题不要太泛、过广。
2、内容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不管具体体系如何,基本上应按如下层次和逻辑关系展开:①提出问题(立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②分析问题(事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对策等)。
3、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句通顺。
4、紧扣主题展开写作,无必要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写。
5、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规范写作论文。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②页面设置符合规范;③章节设计符合规范;④字体设置符合规范;⑤图表设计符合规范。
二、理论性论文具体要求
原则上不鼓励写纯理论性的论文。如选择了写该类论文,要注意:
1、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2、要有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如某一理论的修正、某一方法的改进、某些学术观点的系统整合、某些新事物或新现象的解析等。
3、一般应有案例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应用性论文具体要求
鼓励写作该类论文,要注意:
1、能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某一具体现象或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2、研究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提倡“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
3、分析问题多以事实说话,建议多采用数据、统计图表展示事实现状、存在的问题,展示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结果。
4、要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措施或对策等。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4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8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11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17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22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3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成功的营销战略
24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5 论我国零售物流企业如何迎接国际化挑战
26 中国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研究
27 论电子商务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
28 论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29 论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
30 某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析
31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32 论汽车制造业的品牌经营策略
33 创业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34 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5 体育服务器材市场渠道管理研究
36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37 教育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38 国企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39 某地区家政服务业市场分析
40 论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设计
41 论广告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42 论我国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营销管理
43 论建筑工程的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
44 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45 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管理
46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研究
47 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48 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49 需求个性化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50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51 论现代企业应具备的环保意识
52 论投资活动中的造价管理
53 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分析
5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55 论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6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57 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8 论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59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60 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61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2 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63 某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64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65 论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
66 中国外资利用的状况分析及合理利用外资策略研究 6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68 新环境下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69 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70 论银行如何加强对民企放贷款的管理
70 某企业总经销制方案设计
71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对策思考
72 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的重构研究 73 国有大中型企业薪酬机制研究
74 论新的资质就位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75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76 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77 对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78 税务的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研究
79 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
80 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81 论企业如何创建名牌
82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83 税收征管的制度因素分析
84 论市场经济下的我国财政职能转变
85 公共财政体系中政府职能分析
86 论国有资产重组与国企活力再造
87 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88 论我国轿车制造企业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
89 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现状分析
90 试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91 企业重大事故预防机制研究
92 论房地产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93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94 论金融风险管理
95 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96 论我国保险企业的诚信经营
97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98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
99 论我国增值税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100 企业战略并购行为研究
101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0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103 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104 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105 论烟草行业的创新发展
106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107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规范化管理的系统思考
108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109 国有企业要走创新之路
110 税收征收成本分析
111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分析
112 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
113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供需矛盾分析
114 企业cis的导入研究
115 财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116 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17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评析
118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
119 控制税收征管成本的途径分析
120 现代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121 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研究
122 中国商品批发企业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123 论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管理
124 论现行增值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125 税务机制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126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127 论加强对经济诈骗犯罪的打击防范
128 论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
129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130 论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战略到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131 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132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构想
133 国有大型零售商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134 现代企业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 135 小型配套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136 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机制研究 137 住宅产业现代化研究
138 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 139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40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41 论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营销
142 基于消费行为的网络营销策略选择 143 长寿企业的成功秘诀探析 144 论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蓬莱市旅行社 行业问题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16-01
1 蓬R市旅行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准入门槛低、经营成本少,造成了旅行社规模小、竞争力差、管理松散的局面。
我市旅行社总量59家,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旅行社业务市场确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大多数旅行社负责人缺少长远的发展目标,没有品牌意识,不靠质量取胜,而靠数量人头盈利,解决温饱问题还可以,企业做大做强谈不上。为了节约成本,一方面,80%的旅行社没有聘用专职的管理人员,商业秘密走失、过分依赖计调、导游异地带团失控、管理不力带来利润损失、对员工给公司带来损失行为束手无策的问题,旅游旺季应接不暇。另一方面,为了逃避缴纳导游养老保险,大部分的旅行社导游被挂在管委导游服务中心,借调旅行社期间,导游才有报酬,挂在导游服务中心,导游员既无工资也无保险,以从旅游经营单位索取回扣为主要生活来源,导致缩短行程、增加另行收费的旅游项目、增加购物等行为的产生。
1.2 低价竞争,固守传统经营模式
大多数仍居于传统的观光游,深层次的产品开发严重不足,大多数旅行社主要以地接为主,组团社份额仅占旅行社总数的12%,各旅行社竞争激烈,为了占领同一客源市场大打价格战,而从目前旅行社的发展角度来看,蓬莱不是旅游的第一目的地,而是充当了烟威、青岛的中转站的角色,利润高的客源多数被青岛、烟威垄断,即便是蓬莱旅行社接待利润低的客源,胶东半岛常规团费用组团社了如指掌,团费被组团社一压再价。往往一个团队,组团社向几个地接社询价,谁的价格低就给谁,你不做他做。地接几乎零收益的团队,旅行社只有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克扣房标、餐标、增加其他项目实现收益。
1.3 市场混乱,景区内外政策不一
为全面有效遏制景区门票销售无序、价格混乱、旅游企业不正当竞争等扰乱市场行为,进一步净化我市旅游市场经营环境,维护正常旅游市场秩序,2016年在全市范围内下发了《关于全面叫停游览场所预售门票的通知》,景点门票预售市场混乱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还是存在宾馆饭店、渔家乐等无旅游经营资质的商家出售各景区门票,甚至门票价格与旅行社在各景区获得的优惠票价持平,可以说“抢占”了旅行社的生意。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我市景区对内对外优惠政策不一致。旅行社普遍反映个别景区对本地与外地旅行社实行两种政策,蓬莱的旅行社买票必须是7个人成团,而青岛的旅行社却可以一个人也成团。有的景区考虑到路途原因,有的优惠政策对外地比本地的还要优惠。景区的散客票政策限定几家旅行社,且价格不统一,也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1.4 思想陈旧,网络营销手段滞后
目前我市旅行社有独立网站的10家,少数旅行社与携程、同程、途牛、去哪儿、欣欣、蚂蜂窝等影响力较大的OTA合作。从各旅行社网站的经营情况看,网站知名度不高、在网站的宣传投入方面维护费用较低,基本在5000元左右,网页功能单一、更新滞后、缺乏吸引力,只是最简单的线路、景点、价格信息的,追加一些浮动广告窗介绍最新的活动,没有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效统一,带来的业务量屈指可数,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在调研中,为数众多的旅行社满足于现有的状态,对电子交易很少有兴趣。随着微信的发展,现有旅行社基本转向通过微信朋友圈平台推荐旅游线路,但是也仅有近10家旅行社推出公众微信号,旅游信息。
1.5 安于现状,欠缺开发设计能力
一是表现在对本地旅游市场的发动能力不足,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刺激市民出游消费。二是针对有出游需求的,旅行社却没有能力去承揽。介于我市旅行社实力有限,满足不了旅游目的地、出游时间等技术要求,导致旅行社没有能力独立成团,只能通过委托招徕业务转给外地大社。三是个性化产品的设计欠缺。目前我市旅行社开发的旅游线路基本上一种是套用其他旅行社研发的产品,另一种就是简单的将旅游要素进行组合,缺少考察踩线,综合、提炼各种元素,没有任何技术门槛。
2 对策措施
2.1 加强宣传覆盖目标群体
旅游公司在差异经营策略中将大学生市场作为细分目标市场的重点差异服务对象,那么针对这一群体的意识感染力度就需要大幅加强。除了在组建民族历史教育游,红色少年培训基地、野外生存拓展训练,追寻成吉思汗足迹等精品路线方面努力吸引大学生视线,旅游公司更应走进校园,进行面对面宣传;培养校园内部直销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校园内部固定咨询营销网点,不仅保证宣传力度提升,也增强了企业认可度。当消费群体产生依赖消费时,带动的就是业务量的延续提升以及校园环境下的稳定营销局面。
2.2 加速建设完善网络平台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媒体将成为旅游公司面向旅游者的一个新窗口。旅游公司要高度重视旅行社网站建设,应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络业务部门,聘请专业工程人员参与建设维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企业产品进行介绍、宣传、推广;业务人员在网上提供咨询、订单、征求售后反馈等“答、问、讲、记”服务。同时旅游公司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业务规模选择合适的组合式营销模式,开展虚拟旅游、虚拟社区等,尤其是手机移动终端出现后,微信成为人们最喜欢的沟通工具之一,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旅游信息,提供出行常识,线上线下双重结合,打造营销新模式。
2.3 保证信誉打造诚信名片
旅游投诉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发生几率最大的民事诉讼,所以,旅游公司要想长足发展,就应从宣传、服务过程中到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注重信誉,实际与宣传相吻合。所以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定期考核,提升员工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以“诚信”为主的企业文化氛围。而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而国家旅游局也号召,广大游客出游可以选择公开承诺诚信经营的旅行社报名,并鼓励游客进行监督和举报,旅游主管部门对违反承诺的旅游企业将依法依规给予严厉处罚。
2.4 整合资源开发特色产品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旅游公司作为中小规模旅行社因为在标准化的产品路线营销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应渐缩建设比例,加大对蒙古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向专业经营转型,形成特色服务,以便满足目耸谐】突群体的旅游需求。这样不仅在可以丰富路线项目内容,还可以增加收益。
结语:综上所述,旅游业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而旅行社的服务与经营却停滞不前,为提高旅行社行业利润,提升旅行社服务水平,应全面地了解中国旅行社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现状,并分析其经营的优势与服务创新对策。在变幻莫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旅游者,时时都可以作为旅游季。企业决策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揣摩研究行业环境,认清企业自身处境,及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迎合消费者需求,匹配市场供给,保证市场份额,使企业在良性循环中得到长足发展。鉴于本篇论文调研区域的局限性,数据统计针对性强,统计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同时在对旅游公司目标市场细分后,所提出的经营对策还不够完善,这将有待结合公司经营策略实施进度而逐步做出补充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栗超.我国旅行社行业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 殷晓晶.旅行社服务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
论文摘 要:网络经济是网络化的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信用化的经济形态,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成本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的频繁沟通提高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能力,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讲“诚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敢于消费”,重视消费者主权。Dell换芯引出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政府、生产者和销售者等多方面尊重消费者主权。
事件的背景是:Dell计算机公司(DellComputer)是美国的一家著名计算机生产和销售公司。一开始它还只是一家通过电话直销电脑的公司,当互联网革命开始之时,它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全部业务搬到了网上,并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对自己原有的组织和流程进行梳理,开发了包括销售、生产、采购、服务全过程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手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和配送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奇迹般地保持了多年50%以上的增长。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上给中国人上演了一场不小的“爆炸”事件。2006年6月23日,一位DellInspiron640M型笔记本电脑用户决定为自己的机器升级内存,于是打开机器后盖打算确认一下内存插槽和内存的型号。在确定了内存的升级方案后,这位用户心血来潮的将CPU后盖也一并打开,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让他有了一个惊人发现——本应采用英特尔酷睿双核T2300处理器的640M却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换成了T2300E处理器,于是他向IT168本友会投诉他的640M笔记本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不想其他使用Dell 640M的网友看到帖子后,在检测自己处理器的过程中,竟然发现百余台Dell笔记本也被戴尔官方调了包。随着IT168笔记本和其他合作媒体报道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人的发现自己的处理器和原来承诺的不一致,最终引发了广受关注的戴尔“换芯”事件。
网络经济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交换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网络经济是网络化的市场经济,它包括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以及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如“e”(即电子化)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的经济活动。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趋势经济,它正在迅速地发展。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有别与传统的经济,主要表现在:网络经济是一种高度信用化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的实质就是强化的信用经济。在工业社会,是商品的供给推动着消费;而在网络时代,却是消费者影响着商品的供给。网上市场低的信息搜索成本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的频繁沟通提高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能力,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讲“诚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敢于消费”,重视消费者主权。企业由“经营者主权论”到“消费者主权论”的改变说明无视消费者主权,企业就会丢掉他的经营者主权。发生在2006年6月的Dell“换芯”事件,再一次引出了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尊重和保护消费者主权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我们知道戴尔计算机公司是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以1000美元起家创办了。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戴尔一直在奉行一条另类的商务模式直销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直销模式成就了戴尔的传奇故事。直接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经过任何商、经销商或终端零售商,直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面向最终用户进行销售,从而使厂家能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业务运行,并且确保了统一的价格体系,而消费者也能有效避开渠道中的种种陷阱,并实现按需和个性化的定制。Dell作为来自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当然明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在美国也能规范地履行其责任,为什么在中国就能挑战法律的尊严呢?其中的理由之一就是利用了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主要调整手段,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其必须以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其健全完善的任务和目标。通过法律调整,不仅规范了电子商务活动,而且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市场秩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了企业任何获取不法利润的侥幸和幻想的心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作为新经济的网络经济是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是消费者直接定制个性化产品的逆向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如在商业信用方面,消费者对摸不到的商品和看不到的商家往往产生疑虑,无法确信其真实信息。传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在虚拟的网络中是不足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商品售后服务方面,消费者在从事网上交易时,往往是先付款,后送货,当消费者接到货物时,货款早已汇出,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要求,消费者难以行使退换货的权利;消费者争议解决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一旦产生消费者争议,也将产生一些适用传统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于中国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在企业的诚信经营问题、网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产品的双重标准等方面也给一些跨国企业有机可乘。
2 消费者主权维护意识亟需强化
2.1 从政府角度
消费者利益是公共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之一。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总是处于弱者的地位,如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需求差异、商品、服务的复杂化、单个消费者的知识能力、经济实力、救济能力的局限等。消费者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才能使自己的处境得到改善。
2.2 从经营者角度
对于经营者来说,消费者消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来源于经营者。经营者本应牢固树立消费者是上帝的观念,树立自律的观念即不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照顾消费者的利益,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和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保证公平、诚信交易,维护消费者权益。Dell换芯事件发生后,仅在IT168本友会上实名登记的购置Dell笔记本的消费者就高达几百人,网上很多的网站也转发此条新闻,在中国的个别地区也有一些律师提出提供法律援助等,就是在如此大的环境压力下,Dell不仅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回应,还百般找借口推卸责任,缺乏诚信。Dell在危机产生时仅仅通过戴尔中国公关总监张飒英强调,T2300和T2300E相比,仅仅增加了一项虚拟技术的功能,但是目前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很难实现这项功能,因此不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对于Dell这种不真诚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及单方提出的退货方案,无视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使这种借助网络的直销模式及Dell公司的诚信在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置疑。Dell不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且从根本上就轻视中国市场的地位和中国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反映了经营者未从根本上重视消费者的主权。
2.3 从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虽然逐步加强,但作为消费者个体,消费者群体保护意识较弱,缺乏整体维权的力量,表现在群龙无首,缺乏组织;不知如何获得法律的支持;消费者自身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维权目标认识不一。
应该说,Dell的产品质量问题及由此带来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的行为产生和相应的补救工作的不到位,极大损害了Dell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Dell换芯事件让我们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市场目标和责任到底是什么?消费者者主权如何得到真正的尊重?Dell换芯案虽是个案,但它极具代表性,中国现阶段的企业缺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整个社会缺少诚信氛围,大多数企业提到的社会责任都还停留在作秀的阶段,企业无视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尊重消费者主权的重视。
我们知道消费者主权是在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消费者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政府与消费者、经营者的关系中,政府应首先考虑消费者的利益,政策、法律、计划的制定应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生产者应根据消费者需要来安排生产,消费既是生产的出发点,又是其终点和归宿;在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销售者、服务者的行为应服从“消费者是上帝的规则”,充分尊重和维护消费者主权。
网络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好处,网络的存在,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路线,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体系,形成网络化的产品供应链;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体系,形成无店铺、无仓储消费;改变了传统的支付体系,形成个性消费、智能消费为特征的数字化货币。它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信息量,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了风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问题,把握网络经济作为一种高度信用化的经济形态的本质,加大信用建设的力度,从根本上尊重消费者主权。
参考文献
[1]李昌麒.消费者保护法(高等教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诚信 互联网
一、前言
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一直在努力的改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想让电子商务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对诚信问题的解决与建设。
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原因探析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不难看出来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要进行有效的商务活动,诚信的意义尤为重要。因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诚信营销的问题,分析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我国诚信方面的基础太薄弱,社会诚信体制建立不完全。我国长期的“重商主义”,使很多传统的社会诚信道德伦理已经缺失很久了。消费者与商家、人与人之间的防范远远超出信任,这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遇到的潜在障碍。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肆意横行,虚假广告泛滥,不遵守合同违约的屡屡出现,经营人缺少诚信道德,信用卡诈骗等诚信问题每天都会见到,这些已经快要成为了普遍现象。因此电子商务作为虚拟世界中不见面的交易模式,就更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了,“无商不奸”的观念也早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2.受到网络的自由性与开放性的制约。互联网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往往是因为它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但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渐渐的冒出了头角,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容易为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所利用,再加上目前社会上正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制约机制来对互联网上的商务活动进行规定与制约,消费者自然就会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想要让消费者相信网络,就需要电子商务人员营造出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环境。
3.社会信用体制仍然没有健全,使电子商务在运营方面出现困难。我国至今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对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而电子商务贸易内的信用评级还完全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因此评级中介机构、评级依据也都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同,从而评级也就没有了法律效力。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之所以存在分割问题,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造成的,一方面是我国以前的信用体系建设本身就是行业性质的,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库没有相互联网,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贸易中,即使各行业的信息库进行互联,但是由于商业机密的保密性,也会使贸易双方无法从中获得真正有利的信息。信用系统得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4.无法保证客户的知情权。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虽然具有快捷、高效的优点,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交易双方不能面对面地进行商讨和沟通,消费者对于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也只能是感性认识和凭借图片与评论等来凭空想象。因此对购买商品的质量也就不能肯定与相信,只有当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候,他们才能知道商品的质量及各方面性质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条件。有些商家在收到消费者的汇款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或者用假冒产品来代替真品来欺骗消费者。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消费者有过被骗的经历后,一定就会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可信性产生怀疑甚至不再相信网络交易,这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5.电子商务的信息对于交易双方具有不对称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交易双方对所交易的对象拥有的信息是不同的,即其中一方知道的信息是另一方并不知道的。对于看网络世界中的的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只能通过网页交流,并不能面对面直接沟通与讨论交易问题,因此交易双方没有办法确认对方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感知和思维判断进行交易,在相互探索和尝试中进行交流,却没有信用可言,这严重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6.市场进从业人员的资质低,法律虚位。目前我国开办电子商务企业的审批非常容易,只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就可以开张营业了;资产投入的少、资产专用性也很低,即对流动资金的要求不高,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也低。这种低进入壁垒,加之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商业信用体系的缺位,为电子商务的诚信缺乏问题深深的埋下了伏笔。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非常不完备,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与制约,已有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尽快进行完善。
三、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
1.商家和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体信息在得到本人同意时不得任意公开,否则就是对隐私权的侵犯。由于网络的公开性,而且很多商业性网站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密,有时甚至将客户信息资料作为商品在进行销售。因此商业秘密和隐私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侵犯,且几乎无法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获得救济。
2.网络中的诈骗行为。有的网站运用用假冒的公司名称、地址等欺骗和误导顾客,而网站本身没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和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却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假冒的商品和网站的信息,用较低的价格诱导顾客,等到顾客往指定的银行账户汇入款之后就无法取得联系了。
3.网络中商务信息具有不真实性。有的网站将劣质的商品描述的天花乱坠,神奇之极,从而达到误导顾客的目的;而顾客买了这些商品后总是在费力气的申请退款与投诉,而这时候,网站就会说什么都不肯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让顾客从此对网购失去了信息和兴趣。
4.各种原因造成的发货延迟。有的厂商会答应顾客在收到汇款之后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会把货物送到,但是顾客在商家承诺的期限内往往不能收到订购的商品,有的甚至会过了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商品,这时候又无法与商家取得联系,使顾客感到十分气愤。尤其是对时间性很强的商品,过了承诺的期限之后就会导致使用效果严重受损。
5.对于售后服务无保证。有些网站答应消费者在购物之后的某段时间内将货物送上门,却经常不能在按照承诺将货物及时送到,这已经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在这基础上有的网站还不对网上销售的商品承担售后服务 ,有的甚至推卸责任,强硬的把责任推给顾客等等。
四、电子商务诚信缺失对策分析
以上种种非诚信行为已出现在人们眼前,因此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也就迫在眉睫。电子商务是一项巨大工程,不可能一时之间就能完成的。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以下的解决对策:
1.构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电子商务发展所必备的基础条件。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一部分,这一系列的诚信缺失问题决定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存在,因为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性和间接性共存的特殊交易形态,又为社会诚信缺失创造了条件。因此电子商务诚信的构建,已经不再只是电子商务领域应该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它已经蔓延到了整个社会层层面。只有构建诚信的的社会电子商务大环境,才能更好更快地从根本上让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从此烟消云散。
2.尽快完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条例,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电子商务行为。虽然我国许多法律、行政法规已经对违反诚信的行为以及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近些年来又颁布了《电子签名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但是电子商务诚信方面的法律仍然不是很完善,需要尽快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许多电子商务发达的国家 (如美国和欧洲等)都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电子商务的诚信行为,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子商务并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商业工程,所以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慎重考虑如何加快电子商务立法的脚步,经过分析,我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针对电子商务虚拟性和间接易形态的特点带来的问题,将重点放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诚信问题、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诚信问题以及网上商品购买者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有效的、具体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使电子商务行为得到强有力的规范;二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立法模式与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有效的改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3.建立具有对电子商务使用者的信用有评价功能的评估体系。具有对电子商务使用者的信用有评价功能的评估体系必须要具备给于使用者正确的评价、评估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开发出科学的、有效的评价程序以及标准,并不断加以完善,以信用信息数据库中交易记录和信用记录为标准,将建立起来的评估系统灵活熟练地运用到电子商务中。要求其不但能在交易之前对使用者信用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估,而且交易过程中还必须做到全程监控,在交易结束后及时对使用者所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反馈。这样就能避免电子商务交易全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
4.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通过归纳总结,电子商务行业自律工作的开展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赏罚分明。通过电子商务行业自律部门对电子商务经营者中表现好的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进行惩处,提高电子商务经营着的自觉性,是他们能够树立诚信意识,诚信经营,从而形成诚信第一的行为观念,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制定电子商务行业自律规章制度,大力宣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典范。电子商务行业应当以“阿里巴巴”网站的诚信指数和诚信通,“搜易得”等网站的先行赔付基金,“易趣”网的买家卖家互评机制等一系列加强诚信的措施为典范,大力进行宣传,使诚信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三是对客户进行跟踪调查,通过结果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即倾听客户对商品及服务的评价和意见,实时地对自己经营的工作进行评价,保留优点,改进缺点,从而减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诚信服务的质量。四是定期举办诚信法制方面的讲座。聘请专业人员或教授定期进行诚信讲座,让电子商务经营者对电子商务诚信法律有一定得了解,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其诚信法律意识与素质。
5.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迫在眉睫。在信用体系中信息安全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B2B、B2C和C2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与发展,网络信用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绊脚石,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不断加强网络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以及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CA认证等服务体系。解决了网络中的信用问题,进而才能解决诚信问题。
五、结束语
展望未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开放度的提高以及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加快,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虽然我国得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现在的发展状况也还很不理想,但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诚信问题的解决和建设更是在我国电子商务能否持续、飞速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诚信的电子环境会严重影响电子商务前进的步伐。所以电子商务诚信环境的构建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完善电子商务诚信的建设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完成的,也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只有每一个电子商务主体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紧迫性,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使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只有每个人都从我做起,我国电子商务的前景才会更明朗灿烂。这样才可以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使我国的电子商务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道路,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科技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诚信国家。
参考文献:
[1]叶依如,叶晰浅.析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商场现代化,2007.
[2]戚兆川,杜茂宝.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建设[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