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

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发展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机械发展史论文

第1篇

近几年,我国煤矿机械研究和开发技术日益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较国外研究起步晚,造成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急于求成,不可避免的导致我国对于煤矿机械的研究和开发技术缺乏精细化、系统化。伴随着煤矿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其对煤矿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造成我国自行研制的煤矿机械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2]:首先,较国外煤矿机械,我国煤矿机械存在着设备体积笨重、结构复杂、系统繁琐等缺点。煤矿机械设备体积过大,不但不利于机械设备搬运,而且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尤其是在更换煤矿机械过程中,过于笨重的机械设备和复杂繁琐的结构既增加了设备故障因素,又加重了企业运行负担。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煤矿机械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偏重于煤矿机械设备和煤矿开采总量方面,而忽略了煤矿机械现代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造成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机械仍以机械控制或动力控制为主,而在煤矿机械设备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控制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不但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煤矿机械自身的发展。第三,我国煤矿资源丰富,但是同时其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煤矿机械缺乏必要的适应性特点,造成在部分煤矿无法有效的应用煤矿机械,从而使得我国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偏低。煤矿机械质量相对偏低,造成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更新换代频率偏大,增加了煤矿企业生产成本。

2推进煤矿机械发展建议

煤矿机械在煤矿开采中的有效应用,不但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而且对于煤矿开采安全稳定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推进煤矿机械发展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3]: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应该重视对煤矿机械的发展,不但在煤矿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而且针对煤矿机械发展中关键技术难点应通过纳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形式给予帮助和解决。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强化与煤矿机械相关各单位间沟通联系,在借鉴国外先进煤矿机械研究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加大对煤矿机械基础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煤矿机械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在企业自身层面上,应改变陈旧传统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将煤矿机械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向着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自身不但在煤矿机械技术研发方面敢于创新,而且在企业整体管理方面解放思想,走出一条具有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从而实现煤矿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3我国煤矿机械未来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以煤炭资源为代表能源行业发展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煤矿机械的发展对煤炭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要求,其应向着更加智能化、一体化以及安全稳定性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4]:(1)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机械设备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智能化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煤矿机械设备粗放型发展格局,而且对于煤矿机械运行过程中精确性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2)传统煤矿开采和运输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点,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随着国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煤矿企业应通过改善煤矿机械能力,将煤矿开采和运输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3)机械运行关键指标就是机械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大型煤矿机械设备。煤矿机械设备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煤矿企业开采煤矿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机械设备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问题,通过引进预防性维护技术可有效的实现对煤矿机械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控,并针对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维修,从而确保煤矿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4小结

第2篇

作者:蒋长顺 乔忠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产业定位1、立足优势,形成集群合肥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重点创新发展医用激光仪器、核医学仪器、医学检测仪器、医用低温设备等高新医疗器械产品。滁州以生产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物理治疗仪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发展化工类产业、提升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以引入或培育,扶持有一定资产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医疗器械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来带动中小企业,鼓励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或其他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而发挥聚集效应。2、需求牵引,转型升级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给予卫生机构财政支持,这就给医院在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升级周期,也给医疗器械生产商们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安徽省应及时抓住机遇,重点开发农村、社区基层和家庭用的便携式、社区医疗、网络化、公共卫生与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需求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要及时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方向,突破核心技术,开发关键部件和重点产品,自主创新高性能和市场化优势明显的中高端医疗装备,如早期筛查设备,体外诊断设备,人工器官及其功能辅助装置,智能化生活辅助装置等。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布局合理的医疗器械产业体系,提升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支撑体系建设1、相关产业支撑一个优势产业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与相关产业一同崛起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与多个行业产业和有潜力的小型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部分部件或产品研发工作外包,这实际就等于调动了数倍于己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降低技术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从而能持续地推出新产品上市,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能覆盖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各个阶段的服务链。安徽省应将轻工业大省的优势,如化工、电子及信息产业基础,转化成可以服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2、基础性技术研发当今的医学难题主要表现在如何进行疾病防治、早期诊断、药物量化使用、微创处理、个体医疗、远程医学、生物系统内各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等方面,医疗器械恰恰是解决医学发展难题的动力。安徽省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推进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联合创新,在生物材料、组织力学、生物信号采集、影像处理、生物电子学等领域进行基础学科研究,大力发展智能化机器人、高敏化传感器、工程化生物活组织,促进理、工、医交叉,构建产、学、研、用、金一体的创新联盟,为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构建医疗器械配套服务体系在安徽省建立多类型的医疗器械基础性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临床应用评估中心、技术转化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形成医疗器械检测、临床评价、计量与评估、产业化共性技术共享等若干机制合理、运行高效、资源密集的医疗器械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安徽省医疗器械共性技术服务性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4、人才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医疗器械学科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生产一线的低端人才,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类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来解决。对于需要具备一定技术的中级人才,应支持本土高校扩大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类招生规模,同时积极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安徽就业、创业。对于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通过项目实施、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来培养,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通过高薪、股票、期权等形式来引进。5、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聚集企业、构建产业发展的生态链,促进不同要素的交叉联动,整合资金、技术和信息。针对安徽省地理位置特征统一规划,分别在皖北的蚌埠和宿州、皖中的合肥和滁州、皖南的芜湖和宁国建立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工业园,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医疗器械园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园区建设带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企业注册、风险投资、咨询、物流、培训、财务、保险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政策保障1、产业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税收、人才引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采购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区域布局,对行业企业进行结构性重构,扶持龙头企业,疏导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专业化企业集群。2、科技扶持政策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设立产品标准研究基金,设立医疗器械科技重大专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专项。3、市场扶持政策医疗器械产品有公共产品属性,属于政府买单范围,可以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医院评级标准和市场准入审批政策,改进医疗配置管理体系,健全临床应用监管机制,优化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采购程序,鼓励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的装备国产化。4、资金扶持政策首先是政府投资,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医疗器械工业园、重大医疗器械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设置创业基金,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作用。其次是鼓励医疗器械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选择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帮助其上市融资。三是吸引各类金融资本投资医疗器械产业,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四)创新驱动1、发展模式创新一是以企业自身的研发队伍为核心,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力量进行的原始创新;二是企业通过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购买兼并等方式从企业外部的研发资源中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模式;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2、核心技术创新对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的创新开发,予以重点投入支持。围绕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早期诊断、微创技术等技术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微创诊疗设备、导航定位辅助、动态高分辨影像、生物医学材料、精密制造、神经信号检测与分析、急救设备对特种环境的适应性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未来医学发展前沿,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与品牌,力求改变安徽省新型产品发展缓慢的局面。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虽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相比有一定距离,但差距不到十年,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安徽省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必须坚持政策引导、创新驱动和需求牵引的原则,尽快适应医学模式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变革,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建设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采取多渠道创新模式,整合医疗器械支撑产业体系,开展新型医疗器械及其方法学的科技创新,实现医疗器械产业能力的大提升,推动安徽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经济发展 管理理念 和谐社会

企业文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界开始流行“组织文化”、“公司文化”、“企业文化”。80年代初以企业文化为主流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传入我国。企业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是指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理念;广义的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的本质就是挖掘企业职工的内在潜力,调动职工的积极因素,并且使之按照企业的需要,推动企业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动态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一种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增长,经济活动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从经济的角度看,在过去“短缺经济”时代,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地减少,而更多的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实践证明,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使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运用,将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率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发展企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总目标的条件和土壤。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现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并能面对企业与当代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从而推动企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企业利益的代表者。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文化自觉,是指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思考,是对企业经济工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是运用文化规律于企业管理中的理性自觉。优秀的管理者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即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重视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将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之中,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优秀的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下创建出来的。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行规律,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善于在企

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以管理者所具备的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和科学的管理等行为方式影响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

第4篇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从股票市场看,改革开放后,企业融资渠道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因而,股票市场快速成长并壮大起来。从债券市场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国债发行,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大。从金融衍生品市场看,在国内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和国际金融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丰富和发展。

尽管我国的虚拟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虚拟资产数量过少,即一部分真实资产没有相应的虚拟资产;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结构不合理。股权资产,尤其是可流通股权资产份额太低,并且市场运作效率低,不规范;债权资产中,证券化的很少,流动性差,资源配置的效率很低;股票市场缺乏分散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衍生金融产品等所占比重太低。从局部看,确实存在投机泡沫,潜伏着一定的风险。一级市场存在泡沫,发行价定得过高;在二级市场上,市盈率偏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股票换手率过高,沪深两市的换手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有些“垃圾股”被当作题材广泛炒作,坑害了中小投资者;疯狂炒卖地皮和房屋,使房地产“火”气冲天。这些都使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被过分“虚化”。

制约我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因

各种主客观因素错综复杂地发生作用,制约了我国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虚拟经济成长于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体制惯性的制约。就企业而言,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干预仍然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公司不重视股东权益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制约了上市公司的行为,使其不仅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也大受影响。在法制建设方面,—些政府部门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相关法律的形成和部门法规的制定,这就使得这些法律和法规成为相关部门“争权夺利”相互妥协的产物。甚至,各相关部门各自制定出了自相矛盾的法律和法规,使企业等机构无所适从。与双重体制并存相对应,政策也在两种状态中变动。政策取向和落脚点的不断变动,既打乱了人们的预期,也使许多部门和机构难以适应。由于市场的力量难以抵消政策的强烈影响,政策出台常常出乎人们意料,具有很强的人为性,人们在进行市场运作的同时不得不密切关注经常变化的政策,所以,中国的证券市场被称为“政策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虚拟经济的发展。

体制问题、政策问题说到底是观念问题。当前,在发展虚拟经济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虚拟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适度发展是以正常的社会需求和投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泡沫经济则不然,它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由虚假的高盈利预期和过度的投机行为带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表面化的交易活动相当活跃,而内在化的物质生产却呈停滞之势,因此它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国民财富的真正增加,而只是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二是把目前业已存在的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归结为虚拟经济。实际上,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由国企改革不到位、生产效率低下等实体经济因素造成的。因此,将造成不良资产的罪魁祸首归结为虚拟经济,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三是迄今仍有一些人认为,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不创造价值,投资收益是以其他投资者的亏损为前提的,并进一步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导致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因此,主张限制虚拟经济的发展。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正统一体。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要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虚拟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进程,因此,从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国外发展虚拟经济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虚拟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既有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也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导致泡沫经济破灭的教训。还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虚拟经济混乱和失控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究和借鉴。

其次,夯实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虚拟经济发展取决于实体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其细胞——企业的活性。我国发展虚拟经济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业选择上要以新技术产业、高增长产业、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为对象,为其提供虚拟化支持;二是实施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虚拟化战略,开创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三是规范上市公司的产生机制,并对现有业绩较差的公司进行以资产重组等为内容的产权运作,以便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第5篇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全文如下:

摘 要: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然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农机工业水平、农业经营规模以及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情况等因素对其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详细的研究并制定妥善的处理对策,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便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工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策略和趋势.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现阶段,我国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的服务对象也几乎涵盖了我国的整个农业领域,如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我国的小型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起步的时间较早,质量优异并且成本较低,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产品种类日益齐全,并且生产能力逐步扩大,性价比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国农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水平。截止到现阶段,我国能生产出 15 个大类、近 100 个小类、超过 3000 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这些产品在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市场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不同区域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大。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导致各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天气条件和地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有的地区土地十分匮乏,再加上农村的人均收入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导致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通过所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约为 30%,而农机拥有量却超过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为24%,农机拥有量的占比却不足15%。

(2)农业机械门类品种上有一定的缺陷。

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作物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着明显的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的水平明显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抛荒的现象,棉花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数地区也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节种节肥节水性能较好的机具普遍都存在着水平低、数量少的问题,所以始终都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农业机械使用中的问题。

农民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要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购买农业机械,或是他们用不好这些产品,这也就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买不起,我国农田机械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 1-10 万元之间,最小型的产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但补贴的力度较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价格还是无法承受的;二是不会用,在农民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以及使用技术的培训等工作都还无法有效、顺畅的开展,所以很多农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农机产品;三是效益差,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他们使用农机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机作业市场,很多农机具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农机产品应有的经济效益,这也就降低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农业装备产品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1)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

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实时的监测农业装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够准确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的活动和性状,所以应用农业专用的传感器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2)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机械装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现也为农机产品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我国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农业装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灰尘、潮湿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环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农用机器人技术。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农用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农业的作业对象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农用机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确的农业体系。

这一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时的获取农作物的产品并掌握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经济上有效并且技术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新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策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也应体现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这一特色,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向着更高的水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

[2]耿端阳.浅谈农机发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2003.

[3]杨敏丽.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5.

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把传统的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效果,是系统化、综合性的、一体化的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把机械制造的研究、开发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我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

一、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问题

1.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机制落后。在世界的眼里我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并不是工业强国,而且我国的企业大都注重引进技术而往往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现今我国的制造业的管理机制落后,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远远不敌外国先进企业,在世界同行眼里处于尴尬的境界。我国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管理上只有少数的大型企业局部采取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其他的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仅凭着经验管理不能进行全面管理,办事效率也较低。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企业顺利进行生产和制造的保障,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同时管理机制需要长期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我国应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专业交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科学的管理机制吸引进来,引进来后要吸收再创新,因地制宜,结合我国的制造业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机制。

2.机械制造业的技术缺乏创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凡是有新技术的加入都会使制造事半功倍,所以世界各国的企业斗争相引进先进技术,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普遍的存在侧重制造而轻视研发的现象,导致我国的制造业自主创新在质量和规模上都普遍低于发达国家,而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更制约我国实现从世界加工变成世界制造的关键因素。创新是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运用已有的机械制造知识,不断打破陈旧的规矩突破常规,产生新的制造技术创新,才能快速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缺乏技术创新会让企业处于被动的位置,不能领先于同行,使我国机械制造更落后于世界机械制造业。

3.机械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差距大。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赶超型发展战略,制造产品的数量也跃居世界前列,在世界市场上可以经常看到我国产品的身影,但我国先进的沿岸区域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大多产品是较小的日常产品,而且还有许多的山寨产品,拥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很少,在国外拥有知名度的也屈指可数,海尔、华为、海信等等,所以机械制造产品差距较大,精、尖、高的产品不是主流,产品甚少,只是单纯引进国外技术,依赖于国外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技术研发滞后带动不了制造业的发展动力,制造不出高科技的产品,产品的外观、内部性能存在着较大差距,质量不稳定、种类少、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中小型产品多,大型产品如工程设备等少,根本不能快速推动社会建设的发展。

4.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差距大。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且分布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密集的规模较大的工作体系,专业化分工作不合理。这样的分散不符合生产的市场集中化、资本集中化的要求,不能把各种优势结合发挥集体的大力量。要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企业实现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并提高企业素质,依靠技术创新,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在大型企业周围形成形成众多的专业化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相互支持、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专业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

二、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我国,我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要想在世界之林站稳脚就要融入世界,把自身的发展联系到世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精神,充分利用外资,占据世界市场的份额,开拓新市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自动化、集成化。制造自动化能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并且能保证高质量。现代的高科技可以实现自动化,市场竞争激烈中会推动自动化的发展,机械制造要快速发展也更需要自动化,全集成自动化为机器或工厂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了大量的优势,我国起步虽晚,但数控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信息化。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网络运用广泛,企业可以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信息交流,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投资,提高生产效率。

4.节能环保化。经济的发展让我们享受了成果,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绿色、环保被提上了发展日程,企业的发展要遵守环保理念,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高效利用原材料、减能减排,使机械制造绿色化、环保化。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机械制造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同世界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这一差距,需要机械制造研发人员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开拓思想,大胆创新,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

[2]南生春,傅万四.浅谈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上的应用[J].木材加工机械,2004(01).

第7篇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关系;协调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色的教育类型,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正处于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人文教育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倾向非常明显,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

1.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没有技能硬实力,就无所谓“文化软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2.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

1.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是人类的灵魂。[4]文化一般是指人的知识、信仰、情感、价值、道德、法律和艺术等有组织的观念系统。[5]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文化实力体系。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多元组合文化实力体系。[6]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文化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文化目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道德文化力、价值文化力、法律文化力和职业文化力。技能硬实力虽然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文化软实力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实际上,决定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在“技能硬实力”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7]以哲学视角来看,技能硬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物质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精神因素。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是无形精神力,无法量化和测量。

2.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重外延建设,文化软实力重内涵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可以提升技能硬实力的软内涵实力,为施展技能硬实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技能硬实力是强硬的,但文化软实力却是致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终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打造文化软实力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8]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1.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技能硬实力决定和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硬实力作为支撑,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作为学生文化软实力的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多么优秀,学生也难以胜任职业岗位的复杂技能需求。只有以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为强大后盾,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培养强大技能硬实力的各种物质载体和物质条件,也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反,弱化培养技能硬实力也必将弱化打造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文化软实力也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升技能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为任何技能硬实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高职教育创造主体自觉自为的创造结果,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共同追求的结果。[9]而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软实力的弱化会制约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硬实力的施展。因此,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就业能力提高和技能硬实力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为精神支撑,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才能得以升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形成将对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力,增加技能硬实力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1.制度建设保障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育制度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10]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重视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设,应设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的制定,统一指导和监督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设置和管理调控把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制度。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同等重要性,积极确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领域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评价制度。应依据相关要求,确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标准,合理确定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既兼顾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又兼顾教学数量与教育质量,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及教师的工作质量。

2.师资素质促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是技能的拥有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师资素质是促进高职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树立师资建设新理念。高职院校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强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赖,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切实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赋予双师素质新内涵。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双师素质应当是既有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稳定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双师素质即兼具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再次,应当建立教师评价新体系。改革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也要重视评价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建立鼓励教师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

3.教学改革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打造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学改革是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应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人文知识与人文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技能硬实力过程中渗透培养文化软实力,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平台。其次,应推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改革。树立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可行、高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既重技能硬实力,又重文化软实力;既重专业课程建设,又重人文课程建设;既重外延建设,又重内涵建设。人文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明确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再次,应推进高职教学的生产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实习和实训之中,在企业文化体验的基础上,在各生产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将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质。

4.校园文化推动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构建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氛围。首先,推动外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校容校貌、校训校风、名人名言、艺术雕塑、宣传橱窗、文化展览等各种形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其次,推动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通过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加强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图书建设,促进校园专业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成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朴素、求实创新的校园风尚;[11]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展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推动外在校园文化与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5.硬件建设助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硬件建设既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前提。高职院校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及校园设施建设等。首先,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硬设施”是指为专业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技能硬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软设施”是指为人文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文化软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硬设施”和“软设施”对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的重要场所;其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校园“硬设施”和“软设施”的同步建设,必将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学和教育发展进行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兼顾采购专业技能性图书和人文教育类图书,丰富网络馆藏资源;校园设施建设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等需要,也要突出艺术雕塑、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建设助力协调发展。

五、结 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正确处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有利于矫正高职教育理念错位,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

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

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

路径[J].职教论坛,2008,(8下):5.

[4] 高占祥.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J].前线,2008,(2):

62.

[5] 胡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J].南阳理

工学院学报,2009,1(1):111-113.

[6] 王刚,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8.

[7] 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

职业圈,2007,(4):134.

[8] 郭丽,朱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

习,2008,(6):53.

[9] 武铁传.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理论

导刊,2009,(5):23-24.

[10] 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4-195.

第9篇

关键词:孝;文化;和谐;稳定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06-0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灿烂而久远,如波涛般汹涌澎湃,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奇迹。毋庸置疑,这些优秀的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动力之源,把推向世界之巅。在这百花齐放的文化“香蒲”中,“孝”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其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贡献而留香千古,绵延至今。

一、“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孝”文化始终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若是追根溯源,很难说清中国的“孝”文化最早出现于何时?根据文献记载,《尚书》被公认是最早使用了“孝”的概念,也就是“克谐以孝,用孝养厥父母”[1]。而最早系统介绍中华“孝”文化的内容和意义应属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可见孝行之道见诸人性之久是其他文化难以相媲美的。纵观整部《孝经》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孝”文化的嬗变,我们可以对“孝”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作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即要求人们坚守“事亲”与“敬亲”的道德准则。从汉代推崇“以孝治天下”开始,“孝”文化就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了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力量,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借助“孝”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来治理国家。“孝”文化也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支撑着中国社会不断前进。

二、“孝”文化对维护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传统“孝”文化对个人自身修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心向善的民族,这种民族品德与“孝”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即使在今天,“孝”文化依然发挥着她强大的感召力,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功不可没。

1.“孝”文化促进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完善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古人以“孝”为百善之先,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孝”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当今社会,即使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孝经》,却仍然懂得反哺双亲这个简单的道理,这种思想已经与我们相融,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灵中。因此,我们会发自内心的尊重古往今来那些“孝子孝女”;会被那些父慈子孝的故事感动;会主动去学习或研究“孝”文化,从而更好地践行自己的孝道。追寻“孝”文化的同时,就是完善自身的过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可见,对“孝”文化的理解,随着层次的提高,就会愈发追求高尚的品德,自身的精神境界也会随之提高。“孝”文化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对社会个体道德境界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2.“孝”文化维护了家庭稳定,巩固了社会稳定

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孝”文化作为重要的伦理规范,对家族稳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孝”文化调和了家国之间的矛盾,使之适应封建统治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的要求,为国家稳定、社会和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不可否认,国家是由成千万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设想如果作为组成国家的每一个细小单元都能够和睦快乐,那么作为整体的国家必然是和谐稳定的。时至今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家族本位思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家”的重要性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无一例外是从“家”中孕育而生的,社会个体的优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屡屡攀升,而根据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显示:不健全的家庭、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犯罪,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样,根据犯罪心理学解释,罪犯大部分都是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有厌恶感或仇恨感,假若在一个父慈子孝,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是很难产生罪犯的,因为他们心中牵挂着自己的亲人,家庭和家人像枪栓一样牢牢锁住了犯罪的“枪口”。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家人之间以神圣的亲情维护着这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3.“孝”文化弘扬和谐的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和谐”的含义在辞海中解释的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人的相处是在不断地碰撞与冲突中前进的,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世界上就复杂的关系,中间充斥着利益、矛盾、感情、仇恨等等,而当我们拨开这复杂的关系,看看处于最深层、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关系――亲情关系,我们会发觉虽然人们始终处于不停地在协调各种关系之中,却没注意到自己最主要的关系是自己的家庭,是与自己亲人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孝”文化本身的真正力量正是在维系这种最重要的关系,塑造家庭关系的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大的和谐,人们在“孝”文化的引导下以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对待他人,追求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这也正是“孝”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它从促进家庭和谐乃至最后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力量和道德支撑,使人们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当今社会,“孝”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走向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让人无法想象的高速发展。然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也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孝”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家庭意识弱化,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对家庭的感情,对父母的亲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所削弱。这一切都在认识上弱化了“孝”文化的影响和力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模糊了人们追求“善”的本意和道路,“孝”文化正在逐渐被遗忘,人们对她的理解也已经慢慢弱化为家庭内部的一套人际态度与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良好态度与行为。然而,即使是这样狭窄的“孝”,依然不是人人可以遵循的。更为可悲的是抛弃父母、虐待父母甚至杀害父母的人竟也屡见不鲜,这已经打破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底线。我们的党和政府应该注意到这些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伤害,注意到“孝”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地挽救我们的“孝”文化,弘扬“尊老孝亲”的传统道德美德。

四、积极弘扬发展“孝”文化的具体措施

要重塑“孝”文化,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有力的、有用的措施来使人们再次重视“孝”文化的作用,并且自觉践行“孝”文化所要求的内容。要想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认清“孝”文化所追求的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赡养”,要求子女们长大成人后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以及其他抚育过他们的亲人,满足他们衣食的需求,使他们远离饥寒;第二个境界是“孝敬”,这比第一境界重要得多,单单使父母能够生活是不够的,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才更为重要。子女不能单以“养”为目的,而是要做到行孝膝前,让父母身心愉悦。针对这两个境界,我们也要分别用两类措施去解决。对于第一境界,我们应该倾向于用强制手段,因为“赡养”需要的是物质供养,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法律强制。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不但要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还应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对于主动赡养父母的子女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认真践行“孝道”的人可以优先上好学校、提拔职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具体例子可以参考,例如近两年公务员考试和干部提拔都把“孝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条件,甚至在2011年公务员考试中已经把“孝”文化的内容放入考核内容中;同样,北京大学也把孝敬父母作为招生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这些事例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孝”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但是,无论是法律或是惩罚和奖励,这些都是诱导或是被动地使人们去践行“孝”文化,它们可以保证人们做好“孝”文化所要求的第一境界,却不能强迫他们真心去孝敬父母。所以,要想达到“孝”文化的第二境界,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向所有人展示“孝”文化的重要和作用。近年来,百家讲坛栏目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其中也不乏对中国传统孝道的介绍和宣传。同样,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学校的教育,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对年轻人的教育则是重塑“孝”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宣传和系统的教育,我们要让人们能够主动去践行“孝”文化;主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孝”文化的自觉,从这里出发或许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孝道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可贵的财富。纵观历史更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每当这个民族被外寇侵略,处于危难之时,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中文化底蕴总会使这个民族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强大,而“孝”文化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正因为“孝”文化凝聚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家护家之心,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才会如此强烈,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佚名.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78.

[2]孔丘.孝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5.

[3]马宜章.传统“忠孝”伦理思想的现代扬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4(26):35.

第10篇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

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本

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

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本论文由

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第11篇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明代铁佛;修复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104-03

冶铁技术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重大发明,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即春秋战国之交时进入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更新、推广及应用,影响并涉及至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佛教造像的制作领域,人们开始利用生铁来作为原料铸造各种类型的佛像,在流传至今的实物中就有大量的铁质造像,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泥质塑像而言,以金属铸造的胎体更易于远距离搬迁和长久保存。[1]

在自然环境中,铁器文物难于保存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铁比铜活泼,加之铁本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潮湿的保存环境下,与空气中的氧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保存完好的铁器比青铜器要少得多。此外,铁器表面腐蚀层的产物组成十分复杂,既与冶炼过程中铁、碳化合物的品种,包括铁器所含杂质有关,也与铁器的存放环境及表面受污染的程度有关,其成分、锈层结构随铁器的腐蚀环境、腐蚀时间长短等不同,而且有很大的差别。[2]

2010年6月,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庄严妙像――甘肃佛教艺术展”的顺利开展,根据临时工作需要,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对欲参展的7尊受损的佛教造像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处理和表面封护,其中包括6尊明清青铜造像和1尊明代铁质造像,下文着重介绍明代铁佛的修复材料与保护技术。

一、保存状况

此次修复的明代铁佛为征集所得,高约65厘米,材质为铸铁。根据造像发髻、服饰及底座的风格,确定制作时间为明代,工艺为生铁翻模铸造。铸铁为生铁中的一种,通常含碳量约3%,含硅约2%,因断面呈深灰色,通常叫灰口铁。另外,碳在这种铁合金里是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而且质较软,可进行切削加工,热时容易流动,铸造性能好,且较耐磨,但强度及延展性差。

从目前的保存状况看,尽管在器物表面覆盖有一层薄而致密的黑褐色氧化物,具有阻止铁器进一步腐蚀的作用,由于器物长期处于开放的保存环境中,加之文物库房保存条件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致使文物长期遭受空气粉尘、灰尘与大气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侵蚀,尤其在器物表面,除附着一层灰尘和尘土外,同时附着一些沉积在头部和面部的粘土层颗粒,因土质钙化作用在其螺髻与面额表面,并形成一层薄且致密的硬质层,致使头部与面部局部漫漶不清。此外,造像表面多处破损,局部区域覆盖颗粒粗大的锈斑,锈色发黄且疏松,体积膨胀或脆裂成片块状,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用手一碰就会掉下锈渣来,胎体腐蚀锈蚀程度较为严重。

二、腐蚀病害分析

(一)锈蚀类型

1.表面硬结物

造像表面除了灰尘、尘土污染物外,局部还含有一些表面硬结物,这些物质通常由器物锈蚀和埋葬地质层的矿物相结合,经长期的化学、物理作用凝聚、钙化而成的复杂复合物,一般附着在器物的表面,材质较硬,且难以剔除。

2.无害锈

铁器的锈蚀产物相对青铜器而言,腐蚀成分较为复杂。大多数铁器的腐蚀产物有:针铁矿(α-FeOOH)、正方针铁矿(β-FeOOH)、纤铁矿(γ-FeOOH)、 氧化铁(Fe2O3)、磁铁矿(Fe3O4)、碳酸氢亚铁(Fe(HCO3)2)以及铁硅化合物等复杂晶体混合物。

从铁佛胎体表面的锈蚀看,胎体表面的锈蚀成分多为无害锈。一般来说,铁器病害中的无害锈通常指器物表面的黑褐色物质,由铁的氧化物组成,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3O4),它能保护铁器免于继续氧化。

3.有害锈

铁佛胎体表面发现无害锈时,同时在胎体内侧发现有少量结构疏松的有害锈。铁器有害锈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锈酸(γ-FeOOH),由于在潮湿环境中首先形成γ-FeOOH,活泼的γ-FeOOH部分地或全面地向稳定的α-FeOOH转变(重排),而在常温下这种转变过程极其缓慢。同时在器物表面生成的γ-FeOOH,不能形成附着力强、致密的保护层;由于湿气和氧气的进一步渗入,新的γ-FeOOH又会生成,因而锈蚀层厚度会不断增加。[3]

4.形体残损

有些器物在埋藏前就已经遭受有意识的人为破坏,或是由于受埋葬环境塌方,以及器物胎体发生严重锈蚀等因素造成的形体残损。从这件铁佛的表面残损原因看,主要是由于胎体材质腐蚀损失造成的。

(二)影响因素

1.氧气和水分

铁器由于本身材质性质较活泼,在潮湿且有水的环境中均易发生腐蚀,生成有害锈γ-FeOOH,而且在器物表面形成多层锈蚀,造成文物损坏,其简单的电化学锈蚀反应如下:

2Fe2++O2+6H2O 4(γ-FeOOH)+8H+

在一定条件下,活性的γ-FeOOH向稳定的α-FeOOH或Fe3O4转变,同时,新的γ-FeOOH又会不断生成,铁锈层的厚度就会不断增加。

2.Cl-和SO42-

当铁器发生腐蚀时,Cl-易穿透腐蚀形成铁的氯化物,而铁的氯化物属于强酸弱碱盐,很容易水解为各种构形的FeO•OH;另一方面,含氯的腐蚀产物主要以β型羟基氧化铁―四方纤铁矿或可溶性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铁锈中。研究表明,氯的存在是铁质文物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处于土壤和暴露于大气中的铁器,氯离子的存在是腐蚀得以循环发生的原因,盐酸的生成对铁器构成潜在的危害,如下式:[4]

2Fe +4HCl +O2 =2FeCl2 +2H2O

2FeCl2 + 3H2O + O2= 2FeOOH + 4HCl

另外,在敞开环境下,SO42-对铁器的腐蚀速度随腐蚀层微环境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因此,对于出土的铁器一定要及时进行除盐,并及时密封保存。

3.相对湿度

铁器的腐蚀过程不仅与氧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一定温度下,与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湿气存在下,在器物表面容易形成不同的薄层氧化膜,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研究表明,大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铁的腐蚀是很轻的,所以控制湿度,使器物不直接与空气接触,可以控制铁器腐蚀的发生。

4.pH值

分析表明,环境介质的pH值对铁器腐蚀的影响依赖于器物存在的环境,在中性或碱性潮湿环境中,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酸性介质中,腐蚀较为缓慢,较有利于铁器的保存。

三、修复材料与技术、方法

(一)修复材料

1.清洗材料

根据造像表面污染物类型、成分,选择相应的清洗材料A(去离子水H2O)、2A(去离子水H2O乙醇)。

2.脱盐材料

修复确定氢氧化钠(NaOH)作为脱盐材料,采用浸泡法。

需要说明一点,在进行脱盐操作时,器物表面的锈蚀产物尽量清除干净,因为锈蚀的去除程度直接影响脱盐的效果。另外,浸泡液体积至少是器物体积的五倍,而且溶液的pH值需达到12以上。

3.封护材料

修复采用3%Paraloid B-72丙酮试剂作为封护材料。Paraloid B-72为丙烯酸树脂的一种。因无色透明和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而广泛地应用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是西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常用材料。溶于丙酮或甲苯中,可用作文物碎块的粘接和表面封护材料。

(二)技术与方法

1.清理

表面一些灰尘、土垢和浮锈的清理,通常采用物理剔除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使用皮老虎或软质羊毛刷,先将坐像表面的灰尘轻轻清除;清理表面比较松散的土垢,可用软毛刷刷,用洗耳球吹,用小竹签剔除;若用上述方法还是较难清理的土垢,可用雾化较好的喷壶在土垢表面喷少许去离子水,使土垢软化后用小竹签剔除;同时对比较致密的土垢,使用喷壶在土垢处喷少许去离子和乙醇(松土剂),其中乙醇挥发较快,乙醇的挥发在土垢中产生一些气道,从而达到疏松土垢的目的,然后再用竹签将土垢剔除;在剔除头部螺髻处及面部表面的锈蚀硬质层时,可用竹签或木签边敲打,边剔除。强调一点,在剔除时应谨慎小心,力度要适中,以不伤害造像表面为宜,从而避免造成小螺髻脱落及表面的物理人为伤害。

2.清洗

若表面污垢在使用物理、机械方法不能有效清理的情况下,则需使用清洗方法来进行剔除。具体操作是,器物用去离子水浸泡2~3小时之后,待表面浮锈及坚硬物乳化后,采用软毛刷刷洗。另外,如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直接使用超声波清洗仪对器物进行清洗,每次操作时间约30分钟,一般操作2~3次,即可使用手术刀将锈蚀剔除,上述方法对比较牢固的锈蚀是非常有效的。

3.脱盐

对造像实施脱盐操作,实质上主要是脱除氯化物,是保护处理的重要环节。将去除表面浮锈和污垢的造像放在适当的容器中,用2%氢氧化纳水溶液浸泡器物,定期检测清洗液中氯离子浓度,根据需要更换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认为清洗液中氯离子已基本去除。

用碱液脱盐之后,应将器物完全浸泡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以除去多余的碱,浸泡时间至少应在4周以上。浸泡初期,溶解出的氢离子和氧离子会使水溶液的pH值保持在10以上,该条件下不易腐蚀铁器本身;同时更换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后,此时因水溶液pH值下降,需要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缓蚀剂,如硅酸钠、钼酸钠等。

另外,有关废液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大量的氢氧化钠废液,应采用酸液进行中和后再进行排放。[5]

4.封护

对铁佛表面进行封护,目的是为了有效避免腐蚀的进一步发生。当胎体表面锈蚀清理干净后,可以使用2%Paraloid B-72丙酮试剂,使用软毛刷,依次从上至下,采用涂刷的方法对造像进行表面封护,一般涂刷2~3次即可,同时注意Paraloid B-72试剂的浓度不宜太大,以避免表面产生眩光。

5.后期保养

铁佛的后期保养对其保护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保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来说,湿度是影响其保存的主要外部因素和病害发作的诱因,后期保养的重点应注意保存环境的干燥性与透气性,若一旦发现表面有害锈发作时,应及时进行干预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结论

鉴于明代铁佛保存现状,修复工作通过对胎体表面病害锈蚀类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修复材料。使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对器物表面的土垢、锈蚀进行了清理,同时采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方法对难于清除的锈蚀硬质物进行剔除,使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法对器物胎体进行了脱盐处理,并使用3% Paraloid B-72的丙酮试剂对其表面实施了封护。同时对其后期保养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使受损文物在实验室且特定的时间内得到妥善保护,修复效果良好。

[注释]

[1]柯俊:《材料发展史》,引自《中国冶金史论文集》,2002年版,第1~8页。

[2]黄允兰、林碧霞、王昌燧、李京华:《古代铁器腐蚀产物的结构特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年第1期,第24~27页。

[3]祝鸿范、周浩、蔡兰坤:《铁器文物保护中锈层化学稳定转化的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第2期,第1~11页。

[4]王惠珍、朱虹、宋迪生等:《秦汉铁器锈蚀机理探讨及保护方法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1期,第7~113页。

第12篇

【关键词】外国美术史教学 美术创作 教学理念

为什么要有美术史?为什么要把美术史列为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E.H.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第十五版)前言中做了精彩的回答:“假如你去看电影,发现影片已经开演,往往就难以理解银幕上的人为什么如此激动,为什么……你可能会找一位友善的邻座,让他说明前面发生了什么,你所看到的情景表示什么。任何一位历史学家都想成为这样的友善邻座……倘若你有兴趣,这就会对你有所助益……仅仅局限于时下的生活,难免会丧失生命的维度,即时间的维度。”多么生动精彩的解释。

外国美术史课较中国美术史论来说起步比较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尽管国内各美术院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在现行的美术教育体制中,存在着重视美术创作、美术技法而轻美术理论的现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作为外国美术史这门课程的教师,都能达成一个共识:外国美术史在美术教育中实际功能与价值是很不相称的。笔者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外国美术史教学改革,努力使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功用,实现有效教学。

一、外国美术史为美术创作者提供参考坐标

美国现代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构成全面、相联系的整体。教学秩序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的,让其尽可能多地了解与美术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将审美素养转化为美术创作的能力。外国美术史教学应该借鉴这一教育理念,为学生将来的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撑,才是外国美术史教学的终极目的。

靳尚谊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油画家之一,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深入欧洲艺术传统的内核,冷静而科学地思考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命题,将中国写实油画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肖像画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油画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的漫漫征途,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高度回望靳尚谊的艺术实践时,他的意义与价值也就自然地凸显了出来。这是我们向国外学习实现民族化最好的例证。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顾平说:“没有美术史,美术创作的方法、技巧凭何借鉴?如何实现美术与不同时间文化的链接?没有美术史,美术创作家一味创新,没有参照对象而少了根基,必然走向‘标新立异’;同样,没有美术史,我们也无法真正去欣赏艺术品,或仅仅停留在感受层面,无法体味通过参照而获取的文化意味。”如果不认真学好外国美术史,就无法理解国外美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外国美术史为美术创作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使其不断汲取传统的养分,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在现代社会寻求“创意”的契机,择善从新,有鉴别地吸收国外新的艺术形式,汲取传统精髓,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定位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以史为鉴把握美术发展规律

学习美术史,仿佛使学生走在阶梯上,走的越高视野越开阔,在毕业以后能够进行独立的美术创作,学会如何“阅读”视觉文化,从而建立起冷静的历史态度。“20世纪以来的艺术历史已经表明,当代文艺思潮的两大派别包括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符合规律性的法则无论是对现实主义艺术还是对现代主义艺术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艺术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既要创新,又不能完全背弃传统;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应为世人所认知;再神秘和隐蔽的本质,应该诉诸可视、可触摸亦即可感知的形式;再好的观念也应该通过艺术的创造传达给他人。”这段话是外国美术史教材中的一段论述,总结了美术发展规律,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靳尚谊较早认识到中国写实油画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并立足西方艺术史的内在逻辑,艰苦地深入到西方造型传统的内部世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写实绘画的基本问题。靳尚谊在饱览经典大师原作的基础上,他强烈意识到自己在体积环节上的薄弱,并找到了边线处理的具体方法。他清醒地看到西方古典传统与现代绘画的内在渊源与线索,更加坚定了回溯西方本源的决心。如《塔吉克新娘》《蓝衣少女》《青年歌手》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正是有了靳尚谊等艺术家的担当意识与实践,对西方古典传统的研究也从感性、零碎走向了理性和系统。

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大量“舶来品”来不及过滤,就出现在公众视野,但毕竟形成了众多的参照系,致使外国美术史教学理念不断面临挑战,也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即如何全面把握外国美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何辩证地评价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如何有选择地将纷至沓来的道德批评、社会批评、形式主义等西方批评理论纳入美术史课程。外国美术史教学应抓住这种机遇,在广收博取的同时,甄别良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外国美术,并掌握其真谛,进而以新的审视角度和分析方法去接近真理,走进更多模糊或未知的领域。

三、开发外国美术史研究空间,拓宽美术创作思维

外国美术史是以探求美术的起源、风格的演变和审美的创造等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教育方式,既具有世界文明史的系统框架,又包括美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吸收其他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人的情感,提升美术创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美术史学科发展迅速。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开拓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趋向。有些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外国美术史学科的研究空间依然广阔,对美术历史、美术现象的观察,已逐步打破以往的单纯从哲学的认识论或政治的阶级论以及“西方中心主义”出发的惯性视野,开始在广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中选取美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种角度,将美术历史和美术现象视为复杂的、丰富的整体展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国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尚有很多未开发的研究空间。例如随着考古新发现,要求我们考证过去已有的定论,不断刷新旧的理论体系,由传统的孤立地就某一国家、某一作者、某一作品、某一风格或某一命题进行思考、分析,转变为从联系的、整体的观点做出系统的宏观综合,从而以有机整体观念取代机械整体观念。

外国美术史教学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建立起自我教学风格和学术风格;借助快速传递的信息,随时调整、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新的历史条件为外国美术史教学注入活力,这些研究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思维基础。

四、外国美术史研究与美术创作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

在美术专业本科四年教学中,学生往往不会把美术史和美术表现技能联系起来。学习美术史,可以树立学生的历史观念,因为任何创作都处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并从中获得参照的意义。有些学生整天抱怨学艺术史枯燥,想多学绘画的技能。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让作品发生飞跃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美术史带给我们的眼光和思路。所以,作为美术史教师建立起自我教学风格和学术风格,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必要的。

具体到课堂教学,笔者学习借鉴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龙圣明老师的美术史课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即“史――论――实践”教学法,根据当下学生的具体状况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龙圣明提出的部分学生“上课时涣散、复习时认真、考试时‘冒险’的情况”。这在外国美术史教学中很常见。对照相机、电脑的依赖,使学生平时基本不画速写,速写功夫被弱化。根据实际状况,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绘图笔记作业”。课堂上必须完成的作业是在讲课和投影图片映像时,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简洁的勾勒笔法,描摹出某幅作品的构图或局部,学生作画时,教师同时讲解这幅画。每幅小构图旁边,要求他们注明画题、作者、国别、流派。课下逐一检查,也省去了每堂课的点名。下周上课时选出最好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对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把作业保留下来,装订成册,随时翻看,复习时过目不忘。绘图笔记作业还有一个目的是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因为要及时做作业、交作业,这样也确保了良好的课堂秩序。在讲课与作业中突出画家的艺术特色和语言创造,在史与论中,同实践联系起来,点睛式地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学习外国美术史的目的是要提升受业者的艺术实践、创作水平和创作观念,学好它必将对艺术创作有所启发。

结语

总结多年的教学体验,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如果不探讨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建构,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很难与时展的节拍和美术创作者的期望值相吻合,尤其在当下强调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外国美术史教学更具有独特的功效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法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JYWB2012-005)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龙圣明.以“绘图笔记作业”等“史――论――实践”教学法巧授美术史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刘晓慧.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