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信息化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信息化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化教学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信息化教学管理论文

第1篇

(1)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的灵活交互性和及时性对教学场地设备、教学资料及教师等在内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管理和统筹规划安排,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并及时做出改进的决策

(2)优化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组织的网络化,不仅能使信息资源快速转换,教学管理组织敏捷、迅速,且能使不同部门间的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改革动态,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推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教学管理工作是服务性的工作,繁杂、琐碎、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树立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研发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变更信息,在管理过程中,各所高校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模式,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适应本校的管理体系。同时,在信息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要有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参与,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使用过程中需有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提高教学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便捷性

(3)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同高校需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引进教育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充实教学管理队伍,使教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必要的信息化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适应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三、结语

第2篇

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计算机技术教学时这个时代所独具的特点,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学管理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之一就是提升管理效率,使教管理工作能够更快的进行。

1.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效率是每一项人为工作所追求的,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最后结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于信息化管理教学来说,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是其重要作用之一,很明显,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介入,工作能够比原来的效率提高很多,计算机技术能够将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改变通过相应的数据库进行传达,这种便捷体现在即时性上,也就是说即使已定的计划或者工作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内让彼此知道这些变化,让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作出应对措施,影响是双方面的。首先,对于老师来说能够通过计算机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可能的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调整,对于学生来说搭建的信息化平台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选择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学则完全是自愿且充满理性的,因为不是被强迫而是主动的选择,学生们的积极性也有保证,教学效果就相对更好一些,另外一方面通过详实的选择数据也能分析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学生们现在正在对什么发生兴趣,这对学校来说是有用的,课程分析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在学校方面来说,实时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分析能够最大限度上的让学校的资源得到利用,对学校来说每个教师都可以得到利用,不浪费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2.资源共享性高,互动性强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共享,这种共享表现在所有能够上传到网络的东西都可能被当作是一种资源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原来的仅仅限于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学校的资源放到互联网上的话面对的就是全世界的“点击”,对老师来说通过互联网可以连接到更多更大更先进的数据库尽心学习,教育资源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得教学后备资源成倍的增长,对教师来说使课堂的内容更加丰满,教学更加有吸引力,而另外一方面来说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课程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接的形式反馈到老师那里,好或者是不好都会有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这期间学生和老师能够进行实时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沟通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老师问学生回答,这种沟通是基于一种较为平等的地位上,老师专心听学生说出自己内心对课程的看法和意见,这种全方位的互相的沟通体质能够极大程度上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的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完全开放性能够让所有人所有学科的老师学生互相沟通交流,这种交流沟通能够各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一般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者方法取得生产结果,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讲的模式就是指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采用较为固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按照已经成型的培养目标及最终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培养,是制度化,可衡量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方法。一般来说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采用三加一模式,前三年的时间学生可以用来学习校内的专业相关知识而最后一年的时候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活动中去,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三、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结构

体系是组织活动运行的基础,而信息化教学的整个管理体系结构中包含几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学生,管理员和企业。首先是教师的管理权限设置,教师在整个体系中拥有公告管理权,能够对个人公告作出修改或者删减,能够查看自己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学习任务,随时能够查询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就是学生能够对本人的信息进行修改,跟进学习任务。管理员能够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备份与恢复,删除或者修改自己的公告,而最后企业能够企业方面的公告查询校方公告。

四、结束语

第3篇

一、实施方案

在音乐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建设上,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广阔的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完善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严格把关。由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学院的教师、教学政策、资金等人力物力,其在建设初期应和各个教学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期,可先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上加强管理,利用院校中的各个管理平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院校教学资源网站,该网站应针对院校的教学课程进程编制,教师可利用该网站上传每天的课程表、学习内容、作业、成绩等都可在该网站,每个班级的专科教师可在资源网上建设不同班级和年级,以此区分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课程,在校园资源网上教师还可上传自己的教学视频课程,并把国外的教学资源和视频也一起引入自己的教学网站,让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来源。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期,教师可利用信息的网络资源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鼓励提倡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学习,教师在从网络上搜集教学资源时,可结合课程知识与教学经验对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适合现阶段教学的资源,盲目收集资源会导致课程内容与信息教学脱节现象,所以,教师在网络上选择教材资料时应根据实际状况来挑选。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资源后,教师可把该资源进行剪辑,把不需要的部分或不符合教学内容的部分给剪辑掉,把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拼接,组成一套适合教学与学习的教材信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将剪辑好的教材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外接触到更多的课外教学资源,通过学习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随着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后期阶段,资源如何共享是困扰许多教师多年的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其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其用于教学中还缺乏一套统一的标准,对此,教师可针对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作出调整,随着教学资源网站的不断调整,教师在教学网站上可利用国外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调整,跟随国外教学视频的跟新动态结合实际课程来进行探讨学习,将院校的信息建设平台资源、音乐家作品、音乐视频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院校共同探讨音乐的学习方式,在网络上形成无界限、无门槛的开放型交流平台。在资源建设逐渐完善后,教师可把教材资源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并把与课程进展相对应的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参考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视频一起学习。在教材资料上教师可多收集国外著名音乐家的教学视频,并通过这些教学视频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教学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课程知识,也可在课堂上引入其他国家的教学视频,鼓励提倡学生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有很大的性质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些学生因性格内向常常在音乐教学中出现声音小的现象,对此,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或针对出现该现象的学生进行课后单独辅导,改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信息化管理建设完善不足之处。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单纯的管理模式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完善,在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院校应根据课程设置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规划教学管理,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王盼盼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第4篇

学籍管理复杂烦琐,工作量巨大,很多高校在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基本是配备三个人,有些甚至只有一个人,当然这跟在校生的规模也有关系。学籍管理工作量大,具有重复性,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直接导致工作过于集中,准确率降低。成人高等教育在学籍信息化管理投入明显少于普通教育,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及服务器都是一笔不少的经费投入。高校在经费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肯定会优先考虑普通教育方面的投入。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也是高校学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学籍管理干部队伍中大部分是对学籍管理业务很熟悉,但是用计算机来处理相关的学籍信息,就不那么熟门熟路了。工作人员没经过专业培训,不懂数据库转换、导入导出、数据录入、核对等基本操作,导致工作过程不顺畅,卡在某个点上,一念之下,最终又恢复到传统手工模式。在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情况下,传统模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更加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管理不规范,过程不严谨

学籍管理的不规范最明显体现在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在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相互“踢球”,缺少监督,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参入个人意愿就会导致学籍信息出现误差,同样的情况,处理结果却不一样。管理不规范还体现在技术方面,没有建立固定而全面的数据库格式,数据内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这样直接管理数据混乱,资料不完整,时间一久,原先的工作人员离岗,新接手的人员根据原先的数据开展工作,最终就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管理人员,面对千千万万条学籍数据信息,错一个字,漏一行数据,都不会影响数据全局,可以说成出错率控制在0.05%(举例数,不作为实际参考,下同)之内,但是这0.05%对学生本人来却是100%。错误的学籍信息会包含到学生的个人档案里面,这个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工作及生活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本人。

3、成教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对策

3.1改变观念,从实际出发,独立管理。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还得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广东地区,成人教育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基本都已经成立成人高等教育处或继续教育学院等独立行政部门,独立管理成人教育在校生。但是一些在校生规模小的高校,还是会把成教生和普教生放在一起管理。很多高校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首先是适应性不强,亦可以说是在开发系统前并没有做充分的需求分析。从而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功能不完善,不能适用到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且系统本身已有功能之间缺乏有机的连接。其次是数据接口性较差,不能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学籍管理部门数据与学校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不能在内部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在学校的管理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独立的管理系统。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基于教育部属下的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平台和各高校自身在运行的学籍管理系统两个平台,两个管理系统平台下的学籍维护工作具有很多的重复性。高校应该着力开发出既能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又能让两个平台相互对接的管理系统,使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本校可以通过系统接口方便快捷地将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维护信息更新到学信网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中。由于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基于两个平台,高校学籍管理部门每学年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学籍数据时,从本校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数据格式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格式并不能完美结合,总是需要再加工。高校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要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平台的数据管理为出发点,按平台的要求进行管理对接,高校学籍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应可直接用于学信网的导入导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2补充人员配备,提高人员整体水平,保证管理质量。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群体是该项工作的主体,是学籍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运转是否畅顺和教学质量好坏。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学籍信息化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熟知并准确把握学籍相关的政策规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摸索研究适合本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做到基本能解决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传统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学习软件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让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学习学籍管理知识,让学籍管理工作与软件开发充分的结合起来。要完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培养、引进,开发特别通道,构建专业、认真、负责的工作团队,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用人方式,适当增加学籍管理人员年底全校评优教师比例,吸引更多其他的专业人员加入学籍管理部门,补充和丰富学籍信息化管理人员资源。

3.3建立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要建立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通过学信网管理平台的在校生管理模块,对经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在校生完成升、留(降)级,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保留学籍、退学、开除学籍等学籍异动和操作处理。建立学历证书电子数据网上注册制度,杜绝学历造假情况。建立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促进制度,以学信网为基础,促进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改革,让高校的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建立网络安全制度,严格管理规范,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学籍管理数据库已拥有数十万条学籍信息,并且数据量在逐年增加,涉及庞大的人才信息、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重要信息。学籍管理平台系统受到攻击及数据库受到窜改的情况时有发生。数据信息时时受到威胁,加强数据库安全建设刻不容缓。要培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保密意识,严格设置各个级别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维护的技术水平。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创新,全球各个国家的工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得到了深层次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升级和改进。在二十世纪末,美国政府于一九九三年九月提出了众所周知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计划,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实现21世纪教育的改革,把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在教育中采用IT技术的应用;世界各国其它国家也都对此产生了积极的反应,并把其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朝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前进。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也都融入了计算机的元素,包括校园卡一卡通,数字化校园建设,自主选课,预约服务,大型数据集成等等。而在同时,私人掌上智能终端也获得飞跃式发展,大部分高校的师生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教学管理信息的登陆、管理、个性预约、服务、数据传输等等个性化的信息管理服务。

2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浅析

2.1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够。各个高校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在认识和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大部分认为该问题并不具有紧迫性和关键性,对于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关注和发展,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和理念,从而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造成管理的混乱和无序。2.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高校未建立起一整套完备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体系,导致对于信息化建设并没有投入较大的精力与财力,软硬件的投入比例并不科学,不讲究投资效益,也没有重视总体规划,校园的资源利用率低并且浪费大,建立先进的科学工作平台缺乏有力的经费投入,因此造成了一些尴尬的局面,例如很多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当前的整体教学管理需求,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口号响亮但是得不到系统的有力支撑,现实操作和管理规定会出现现实矛盾,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无法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2.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人员数量缺乏。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离不开一只高素质的信息建设与人才管理队伍,这需要从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方面进行完善。在信息化网络设计研发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计算机语言编码,从而实现计算机管理系统人性化,研发的系统必须具备涉及范围广、功能强大的特点;该系统的建设和开发的专业性极强,如果采取校外软件公司外包的形式,他们由于不了解教学管理的各种细节,设计的系统无法满足校内师生的切身使用需求,因此,必须有校内专业的团队进行开发和完成,当前各高校在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的配置还是有着较大的缺口[2]。2.4教学资源缺失安全保障。C/S和B/S架构模式被大部分的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所引用,网络黑客非常容易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入侵,一旦服务器受到攻击,这对于教学管理系统来说无疑是严重的打击,随时都会导致教学管理系统的瘫痪、师生教学隐私的外泄,甚至还有恶意的用户用于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篡改,这些都将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如果没有对管理操作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打补丁,那么极易出现上面描述的严重危害后果,那么教学管理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师生的利益也会受到危害,因此,加强系统的安全保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3]。

3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及实践探索

3.1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3.1.1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工作中,改善当前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是关键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突发猛进,应当要求学习新型的符合当前信息化背景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也应当注重增强专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创新和开发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以支撑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办法的创新,要有计划的组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轮训,让大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便利性,从而营较强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气氛[4]。3.1.2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风险管理意识数。据的安全问题,对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元素。早期所构建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和资源库,往往只是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简单的堆叠,很多模块的建设是在提出使用需求时才接入,这就容易出现界面更新慢、交互性缺失等问题,甚至于容易被网络病毒入侵,信息安全度较低。要加强风险技术管理,一方面应当构建安全防护系统,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外部环境监测机制建设,保障硬件设施运行环境的稳定;例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安装杀毒软件、构建防火墙、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来防止教务系统被恶意入侵。另外还应该加强网络环境安全防护,建立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数据库管理密码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及时更换。在此基础上,还要施行数据备份制度,树立预防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系统数据安全[5]。3.1.3增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粘性。在互联网+的变革浪潮影响之下,教学管理手段也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培养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教学管理方法和制度,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有着正面和积极的作用,只有加强学生对于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粘性,让系统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才使教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站和手机APP登陆教务系统参与所有教学活动,它包括日常教务系统的消息和通知,对学生信息的注册、修改,成绩查询、学生选课及课程查阅、双学位、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报名、对教师的评教等主要的功能[6]。增强师生对于系统的使用粘性,才能够体现中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并且只有长期不断使用教学管理系统,才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教学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能力。3.2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3.2.1加强教学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建设。要有效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改革,一定要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详细计划该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并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构架如图1所示。图1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构架为了使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对复杂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时刻跟进和解决高校管理系统在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维护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与归纳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加大软硬件投入,学校应将学校局域网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软硬件得到改善。进一步提升校园带宽,争取达到千兆网络。只有在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贯彻实行新技术,构建强大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才可以便数字化校园早日实现。3.2.2引进高校教务无纸化管理模式。所谓无纸化管理模式即响应“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态化理念。高校的教务管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产生大量的纸质材料堆积成山,对关键信息的查询、整理和统计都造成了障碍,很多日常事务性文件常常打印出来后便堆积在仓库,再也无人问津,这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使用教学管理系统时,若能做好日常工作的有效记录、上传与备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无纸化管理模式,对于材料的印制、收集、送达等通过云空间的方式代替传统的保存模式以进行有效的保存,这将会对信息共享提供很大的便利,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7]。当然,无纸化管理并不是对于纸质材料的全盘否定,对于一些重要的材料的留存,还应当存留纸质材料。3.2.3加强高校全体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因此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师生队伍的操作使用体验。首先,加大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以充足的技术基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第二,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师人员队伍中的应用,指导全校教师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熟练操作教学管理系统,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手段,以推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三,提高学生对教管系统的操作水平,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和实现的,只有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教学管理系统,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优化使用。第四,有效构建教师教育资源库系统,上传师生的相关资料,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信息化的教育实践和创新的基础平台,鼓励各高校提出改革试验,从而也更好的共享信息和进行知识的交流。

4结语

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是一个包含着教育、组织、技术、理念、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研究体系,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改革必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利用当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完成创新管理,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进行客观的比较、梳理和分析,各大高校从自身客观情况为出发点,在观念定位、方案设计、技术支持、经费预决算等环节进行全盘的规划,从而建立起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点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

作者:林怡仙 何强 李明静 单位:福州大学教务处

参考文献:

[1]陈小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112-114.

[2]郑宏.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陈星宇.浅谈高等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中的问题[J].创新教育,2015(21):255-256.

[4]陈敏虹.如何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J].科教文汇,2013(16):138-140.

[5]黄晓燕.提高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路创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25-27.

第6篇

1.很多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没有更新思想观念

高校的档案信息管理是高校实现信息的时效性的基本途径,所以,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时,要不断地充实档案信息的内容,要用创新的观念。但是,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档案信息管理的步伐,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档案信息,缺乏创新意识。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高度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意义所在,他们认为档案信息的管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学校的影响不大。有些高校虽然已经开发了档案管理的软件,但是软件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差。

2.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还需改善

有些高校的资金有限,在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用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况比较多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能运用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去,降低了教学档案的管理效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信息化管理设备齐全,但是信息化的设备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应用到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化数据库,但是,却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功能和模块

整个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要以核心功能模块为主,要成立一个数据整合中心,实现对学生教学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包含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包括学生的档案和各种有效的资料。

2.要建设学生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教学档案信息不仅仅要呈现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同时,也要在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呈现出来,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并将信息公开化,便于管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化管理,将管理的权利交予学院的领导,并将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合。

3.要完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

每一年,当新生报到时,学校都要对宿舍进行整体的安排,运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住宿费的自动化管理,确保学生都办理了校园一卡通。可以将学生办理学生证和注册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防止有任何遗漏。对高校的教学档案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行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三、总结

第7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作者在这一科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的写作也是对科学研究的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在大家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郭锐,任强,宋丽华等.全运会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监理策略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6):52-54.

[2]周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296-298.

[3]郭飞.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博弈模型构建[C].//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12:260-262.

[4]汤剑,周芳芹,杨继隆.计算机视觉图像系统的技术改造[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周刊,2005,14(18):33-36

[5]段发阶等.拔丝模孔形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J].光电工程时报,1996,23(13):189-190

[6]马玉真,程殿彬,范文兵等.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04,18(23):222-227.

[7]张文景,王辉,丁国忠等.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及其在机械零件检测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5):635-638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林,王锁柱,王瑞梅.应用型本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5):2-4.

[2]邵莉,李清茂.ERwin在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12):101-104.

[3]张富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74-76.

[4]彭涛,佟建新,范莉丽.基于案例教学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6-89.

[5]史磊.试分析地理信息系统(CIS)的发展趋势[J].2011.

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辜體仁.电力企业文化与电力企业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11).

[2]余华.浅谈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农电管理,2004,(1).

[3]陈帆,杨琳,颜中原.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供用电,2002,(3).

[4]杨素芬,李江西,孔德星.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5]任仲泉.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论文管理;数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13-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老师要承担起更多的毕业论文指导任务,但教学资源,特别是软件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非常不足。各高校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能更好的满足越来越繁重以及多样化的论文管理工作,逐渐实现毕业论文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如济南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开发了毕业设计题目申报与管理系统等,给我们带来了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经验。现在各高校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的重要性,依据事实,与专业特色联系起来,质量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了解到虽然现在仅有不到10%的高校未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纳入教育信息化进程,但不少高校仍没有提高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传统手工管理毕业论文的趋势,必须从数字化构建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着手。

1 毕业论文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在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教学情况进行检验时,重点依据的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它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很高。除了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部分外,也能考察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提升科研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说的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具体来讲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论文三种类型,分为优秀和普通论文二个等级制。这些论文大多数成为学校教研利用的重要资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利用价值,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还促进了学校信息的公开数字档案室实时接收来自办公平台及业务系统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鲜档案资料,师生们可随时突破时空限制足不出户便可查询相关论文教研档案资料,改变了原有手工被动的查档方式,论文的保管与利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因此,科学及时有效实行数字化管理毕业生论文,对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以及教学档案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大部分高校在储存印刷品论文或采用双轨制同时收藏电子版的论文制作成光盘,但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学生论文太多,制成印刷品在储存上存在困难,制成光盘在扩充上存在困难;②运用以上两种方式收藏论文,在查询时不方便;③纸质文档数量大,往往“沉睡”在库房不易开放,造成师生查阅受限,利用率低下而且占用库房面积,极大浪费了库存空间。由此可知,由于毕业论文数据量大、效率不高、差错率高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其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而在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协助下,可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传统的人工管理加纸质存档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造成以下问题:

1.1 管理效率低下 在管理论文时,要发放很多文件,填写各种表格。那么多的文件在管理时容易出错。若将这些文件表格进行网上集中管理、查阅、填写等,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互动渠道不畅 如果不依托网上信息技术,就不能建立一个有助于各级管理人员、师生间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很可能出现信息和接收不一致、不能准确传递信息等情况。论文的统一格式和修改则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在文中作标注或通过电邮的方式发送等。

1.3 答辩成绩共享难 最后进行的是毕业论文总评,给学生确定一个客观、公正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是很复杂,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传统方式一般采取等级制,进行小组表决,最后确定该生的总评成绩。这种方法耗费的时间比较多,主观性比较强。如使用系统答辩功能,将答辩记录、答辩小组意见等结果提交等,为答辩小组成员共享资料提供科学便利,同时,老师对论文给出建议成绩和答辩成绩,折算提交后自动进入数据库,学生可自行查询成绩,不必进行人工汇总。

1.4 数据缺乏同一性 毕业论文管理参与人员太多而且不集中,容易造成信息的不一致。如学生最初选题和最终论文题目,如果在论文秀做过程中有所改变,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论文写作中会经过多次修改,不同的修改稿会由于手工管理出现错误进而导致提交错误等。

2 建立高校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平台可行性

应用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整合那些分散的信息,让师生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完成论文过程,对于改善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可使各高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计算机丰富资源并根据各自不同的论文管理过程灵活选择工作流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室几乎成为了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唯一场所,而且教学活动的时间也受到了限制。现在各种专题数据库网络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师生可以使用专用软件平台、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用文字、音频、视频进行即时的交流,即使教师不能即时回答问题,学生也可以用发帖的方式留言。因此教学的场所可以是任何互联网所能触及的地方,教学时间可以是任意的。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即时计算机通讯软件的功能,并且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可以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不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系统的应用,也将促进了毕业生论文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达到了论文教与学以及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双赢目的。

第9篇

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数字校园统一平台

该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房山良乡镇,一个在航天桥,多校区联合办学也是一个特点,因此需要在融合方面做一些工作,主要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基于以上背景和学校情况,北京工商大学确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一是解决多校区办学问题,二是解决与大学核心业务融合问题。

据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方德英介绍,根据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工作要求,该校这几年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是基础设施部分,持续投入,推进实现“三通”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实现阜成路校区和良乡校区室内外无线网络覆盖。

第二是构建了一个数据中心,打造服务云,统筹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两平台”建设。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数字校园统一平台。建成学校数据中心,实现信息技术对学校主要业务的大部分覆盖,形成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基础数据库。

第三是教育资源,开展“慕课”资源建设,推进网络教学环境应用。以课程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建设为目标,心理测试,实现本科生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有: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安全;优化基础设施,为“三通”奠定良好基础;私有云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完成;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平台实现升级改造;实现BB平台的引入与二次开发;建成虚拟与仿真的实验教学平台;建成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校内MOOCS);建成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统一流程平台(基于流程的学校OA系统);实现文献资源统一检索;建成学校数字资源云平台,“校园通”――数字校园一体化服务系统建成,围绕项目开展理论研究。

具体可以总结为网络安全、一页通、多媒体、数字资源平台、云桌面、云盘、协同办公等几方面。内容如下:

网络安全方面,学校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安全。一是搭建了完整的数据存储、在线备份和远程容灾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按照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建立起完整可实施的运维体系。二是实现日常网络安全监控与分析、安全事件审计、网络行为审计、漏洞分析与检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等保证网络安全无忧,预防危险发生。在运用常规设备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服务器实施集中管理。三是统一规划全校服务器IP地址,明确服务器管理边界,建立服务器DMZ区,所有服务器管理用户均需通过VPN登录实现对服务器管理。四是全校网页全部纳入网站群管理。

一页通主要是门户系统建设,通过门户系统,将学校主要应用系统集成到一起,并实现单点登录,从而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效率。目前,已经完成服务器硬件环境搭建、门户系统框架设计、部分页面设计、系统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的方案设计等。

多媒体方面,近年学校投入500余万元完成了教一楼多媒体教室和监控中心的建设,以及教三楼的多媒体教室部分设备的更新。年均投入及运维费约1万元/教室。

资源平台方面,借助云平台和云盘实现多校区教学、办公工作。虚拟桌面的引入,逐步可以使我们今后只需购置终端设备就可以了,使用、维护起来都比较方便,也解决了多校区的问题。

协同办公,关于办公软件OA系统,已经用第四套了,借助统一的工作平台,优化现有校园业务,把日常工作、业务、日程事件、会议、审批数据等实现网上处理。部分应用中实现信息在网上充分交流,提升事务处理能力。办事流程可见,办事记录可查。信息:足不出户,实时了解最新资讯;文档共享:积累无形知识资产,全员共享,卫生管理论文,方便查阅;自由协同:快速沟通,在线交流,权责清晰,富有效率;流程审批:在线处理,加快审批,过程留痕,可控高效。

与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主要有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系统、基于Moodle平台的程序设计训练平台、英语句酷批改网、MOOCs、图书情报等方面的内容。

BB平台

学校业务部门(如教务处)出台政策鼓励信息化与教学融合。Blackboard平台在2013年经过3次培训,在学校全面推广使用。从2014年起,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访问量和课程上传量作为申报本科教学优秀奖的参考依据。针对这个平台教务处有专门的《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教师使用手册》,评优秀教师必须在这里面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上传多少资源量,在线辅导答疑的时间有多少,将这些作为一个基本的条件,督促教师应用这个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教务管理系统

跟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务管理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学校这两年把教学作为重点发展的方面,提出并实行千人大考。无论信息技术怎么支持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都想在最后这个环节把严出口。组织管理是靠信息技术支撑的,还包括验证。学校组织的千人大考,一个考场一千个人,作弊率确实大幅度下降。概言之,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在培养方案制定、学籍管理、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毕业审核、教学质量监控、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千人大考排考、考试题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级实验室

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系统实现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包括实验室综合管理、试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毕业设计智能管理、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毕业论文知网等方面。学校也有一个实践中心,是国家级的实践中心,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英语句酷、MOOCs 也都通过政策吸引在教务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师做慕课,特别是年轻教师参与比较积极,学校也组建了一个慕课的制作中心,这个中心就设在网络中心。从2014年到现在,大概有100多位教师制作慕课的时长达到3000多分钟。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体现有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北京工商大学网络访问量统计等方面。例如基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学科评价、北京工商大学论文统计分析,从2011年开始以SCI、SSCI、Ei、CSCD、CSSCI等为统计源在统计全校科研论文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学校科研影响力的分析,为学校科研管理部分提供决策参考。完成北京工商大学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报告(1999-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报告(1999-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