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情商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情商教育论文

第1篇

1在绪论课上明确情商教育方向

首先,要明确情商教育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学校和那些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实用性的技能型的人才,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做人;不仅要提高智商,还要提高情商。要让学生明白,情商在一生的成功与幸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情商教育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要让学生明白,虽然语文考试时还没有相关内容的测试,但思想上要对情商的培养重视起来,平时要多关注这几方面的内容,主动提高自己的情商。第三,明确情商培养的方法。情商培养的方法是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课外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又包括个别指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个别学生有关于情商方面的问题可以单独找老师,老师会单独辅导(课堂时间有限,可课外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老师会利用教学内容不密集的时间给学生做专题讲座。

2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渗透情商

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的内容本身就富有情感,在情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条件,老师可以利用相关内容进行情商渗透。这样每堂课渗透一点,点点滴滴积累起来,也会有一定的效果。首先,利用课前三分钟口练对学生进行情商渗透。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语文课前都安排两个学生每人三分钟的即兴口练时间。这些口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学习的,也有情商方面的,比如如何宽爱待人、如何与同学相处、母亲节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如何做自信的大学生等等。学生口练完,老师都要对口练的情况进行点评,而这点评的时间,就是情商教育的最好的机会,老师可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情商内容的渗透。其次,利用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情商渗透。在语文课上,有许多学习任务要学生讨论完成。在对学生讨论动员时,老师要指导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要有团体意识。组长要调动起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要勇于表达,要为目标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次讨论课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小组长可以不固定,轮流当,活动中又可锻练组长的责任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这些也是情商的培养。第三,利用实训课加强对学生的情商渗透。许多内容都是先讲理论,之后安排学生训练。比如调查报告,要让学生分组确定题目、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归类整理、写成调查报告,最后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共同合作,又有所侧重。组长要根据每个组员的特长分配任务,擅长表现的负责汇报,擅长写作的负责写作等等,结束之后,组长还要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给出成绩。通过这样的实训,既锻炼学生与课程相关的能力,更锻炼学生的情商,包括心态、协作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老师在实训中和实训后要针对全班同学的优缺点和每组的优缺点进行点评,给予引导。

3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情商教育

除了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外,老师还要想学生所想,对于可能是共性的问题,进行情商教育内容的系列专题辅导。为了保证效果,老师可把辅导内容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课程末进行。语文课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因为初到学校,学生对学校、对学习、对同学都还不十分熟悉,还不完全适应。对此,第一次情商的专题辅导就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进行。比如安排“改变不了环境、改变态度;改变不了别人,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一切,改变心情”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以及“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在环境适应及与同学相处时,要有主动、积极的心态。让学生明白,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喜欢它、爱它。学期中,学生对于学校、专业、同学关系有了一定的体会、经验,对于家乡、亲人,都有想念的感觉。教师可据此进行专题辅导,可安排“看人、看世要多看阳光面、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感情是需要表达的,表达感情要注意什么”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看人看事多看好的一面,不看或者少看不好的一面,遇事乐观面对,与人友好相处,这样利于自己快乐前行;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亲人相处时学会表达感情,养成表达的习惯,要把握好表达的机会(如对母亲感情的表达,要利用节日、生日、三八妇女节等)、表达的方式(语言、行动、礼物等)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期末,针对学生中已经有谈恋爱的苗头,其他没有谈恋爱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所思考的情况进行专题辅导。可安排“如何对待恋爱问题?爱要有爱的能力”的专题辅导。从感情的重要性、选择恋人前要注意什么、选择后相处时要注意什么、爱应该有哪些爱的能力才更幸福等方面和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学生毕业后乃至一生幸福打好基础。

4教师以身作则加强情商教育的效果

首先,第一节见面课做好自我介绍,给学生一个好印象,更给情商教育打基础。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认识自己,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方式有许多,面对新环境,得体的介绍自己,给人一个好印象很重要。老师第一节课要设计好漂亮的自我介绍来以身作则,抛砖引玉,便于学生将来做的更好。其次,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要笑对学生,教师和蔼、亲切、平等、欣赏式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会起一个示范作用。第三,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耐心的教育学生,而不是粗暴的批评。要告诉学生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别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第四,做有责任心的教师,按时上下课,认真备课,生动讲课。有学生上课睡觉、看手机,不能听之任之,要提醒学生,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因为做有责任的人是情商教育重要的内容。第五,上好最后一节道别课。从人之常理来说,人在分别之际,表达感情、真诚道别是必要的。语文课作为有强烈人文性的课,在最后一节课上,教师要设计好与学生的道别,要表达感情,要给学生的未来寄语,这样不仅给课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学生如何表达感情做最好的示范。

二.高职语文课强化情商教育的途径

1教师从生活和媒体中学习情商教育艺术

首先教师要通过电视、生活、网络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教学的艺术。教师自己的情商高了,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和互动中更好达到提高学生情商的目的。

2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媒体和生活中学习

提高情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商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电视及平面媒体自学,提高自己的情商。另外,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同学间要互相交流、学习,或者汲取长辈在人际交往、心态调节等方面的经验来充实、提高自己,以便为将来走入社会乃至一生的幸福快乐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3注重反馈,强化情商教育的效果

第2篇

 教师是爱的使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教师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教师若把自己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即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的物质需要,还有人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内在性特征内化的教育。喜爱与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面对学生,不论是成绩高者还是差者,均应一视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对于他们的作业,他们的课堂表现,他们的发问,他们内心的想法,哪怕是一点点想法,都要认真的面对并加以解决。这就无形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在语文老师这里,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得到的是理解与尊重。一次书写工整的作业,一次有一点点新鲜感的作文,都是表扬他们的最好材料,老师不要吝啬这样的机会,要带着一种欣赏与敬佩的态度,让其展示在同学面前。长此以来,就可以与学生之间少几分隔阂,多几分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发掘课文中的激情以情激情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论是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也不论是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表达着作者对真、善、美无限赞美,对假、恶、丑无比厌恶之情。教师通过对这样课文的朗读、讲析可以发掘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来激励学生。是学生与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方法有:

 1.激情朗读。

 如教《,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进行表情朗读,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被一心一意为人民,人民无限深情怀念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

 2.创设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课文学习阅读,实际上是对作品中人物、情景的再创造。是对作者体验过并形诸文字的内容的在体验。所以,课堂教学起始阶段,针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导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高昂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三、在讲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情商诸因素中,了解人、理解人,善于帮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国,发挥语文课“文以载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这一高尚的情操,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教师讲读,让学生体会作品蕴藏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目的。如课文《驿路梨花处处开》,所表现出来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关怀他人,时时想着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雷锋精神;《一件小事》车夫所表现出来的,勇于负责,关心他人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和培养的好教材。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社会后,就能正确、恰当的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第3篇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如我们在教《秋天》这篇课文,我们就要学生抓住这种人文性:“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美景中渗透了人性的情怀,喜悦中折射了农家人的清新和谐。这是一种人文的情感和体现。

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故而,加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教学必然发展趋势。

二、语文课堂要走向情感生活中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景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到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情感生活中去。我们在教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这样摄入情感生活。

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的模式,在一些有关初中语文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语文课,认为语文没有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注重强调了知识接受的范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语文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定位到该课程建构的基础上。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强调主体意识,主人意识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形式的诞生。在课改中我们推出了许多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因而,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和规律,教师不再做现成饭喂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出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语文形成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⑴选用了有关心理反映的文章,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⑵增加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文章;

 ⑶选用了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的文章;

 ⑷加大了对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的文章;

 ⑸选用了对中学生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文章;

 ⑹选用了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文章;

 ⑺有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文章。

 例如我们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就可以在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上下文章。在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家庭情况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和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无相似之处,区别在哪?这样,通过联想、比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和尊重之情。进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联想将唤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产生一种特定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第4篇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人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英语某级,电脑某级,专(本)科学历,精通商务管理,有一定的公关能力”、“精通国际商务关系和运作程序,有较高的汉语知识和外语水平,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计算机操作,能进行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应用型人才。程同春教授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一文中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技能素质要求作出了具体的描述,即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求,对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毕业生应是外语与国际商务两门学科有机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国际商务。具体而言就是:

(1)具有英语和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

(2)具有较强的英语和国际商务知识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国际经贸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总体技能素质要求是:

(1)能听懂有关国际经贸的英语报道、报告和国外商人的英语洽谈。

(2)能用英语讨论国际商务的专业问题,能用英语介绍国内外经贸动态,能进行熟练、流利的涉及对外经贸活动各种环节的商务英语洽谈。

(3)能阅读国内外经贸报刊的英语文章、经贸法规、商务文件与外商的来函来电。

(4)能用英语撰写正确、地道的商务报告与各种涉外商务函电。

(5)能准确、清楚地进行有关国际经贸方面各种题材与各种活动的英汉、汉英口译与笔译。

无论是一般院校制定的粗略的培养目标,还是程同春教授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具体描述,都反映了课程结构应与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结构相适应,使学生达到国际通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商务英语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复杂性,培养的是“英语+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结构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既重视语言和技能,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两个元素缺一不可。英国的尼克·布里格BriegerNick设定的商务英语范围包括三个主要板块:

(1)语言知识;

(2)沟通技能;

(3)专业内容。在专业内容中,对“商务”一词的内容要有所界定。由于“商务”一词包括众多含义,以致许多人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懂经济、贸易、法律、营销、金融、财务、管理甚至保险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几年的大学教育要造就这种全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是不现实的。可以参考另外一种提法,将商务英语细分为一般商务用途英语与特殊商务用途英语两类。以训练语言或商务技能为主的一般商务用途英语的设置可以是比较固定的,涉及专业内容的特殊商务用途英语的设置应该是有限的、动态的。有限即体现“专”字,不能与“商务”沾边的内容都包括,各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较系统地精选一至两个方向;动态则是指选择的方向可以有所不同,可以选择国际贸易,可以选择营销,也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各个学校应根据各自具体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课程侧重点。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架构与内容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源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都十分重要。语言与商务两个元素的学习融为一体,是解决问题的较好方式。在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当中,商务专业内容是主线,英语是媒介,教学的目的是融商务学习与语言学习为一体。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如下原则:突出学科主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根据该原则,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可按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四大板块构建。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生源结构与市场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课程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突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商务英语作为专业英语课程,即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一个分支,其课程设计可参照PeterStrevens对ESP教学提出的定义,即四个根本特点(absolutecharacteristics)和两个可变特点(variablecharacteristics)。四个根本特点是:

(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

(2)课程必须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

(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

(4)必须与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形成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是:

(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

(2)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商务英语泛读、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视听、商务英语写作、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谈判、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笔译等。经贸知识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WTO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与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与支付、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统计学等。文化背景知识课程主要有英美文化概况、经济地理、公共关系学、文化比较等。这样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完全按学科与专业设置课程的做法,突出了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拓宽了文化与经贸知识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课程交叉重复,分化有余、综合不足,缺乏理论依据,未能充分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人才素质观等。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与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同春,程欣.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6,(2):1-4.

[2]Brieger,N.TeachingBusinessEnglishHandbook[M].York:YorkAssociates,1997.

[3]Dudley-Evans,T.&StJohn.M.J.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初中教学改革已开展多年,而现行的高中教学难以适应在新课程影响下的学生的教学,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物理难学”似乎成了学生们的普遍呼声,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针对初中教学不到位的知识点,要给予必要的讲解和补充

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初中接触到的有些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和不严密的,然而这些知识却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初中阶段学到的物体对接解面的压力,经常遇到的是水平状态的情形,结果使不少学生有“压力等于重力”的片面认识,这对他们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产生了负迁移。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顽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尽管他们经过了初中物理的学习,但并没有真正地排除这些错误的认识,随着时间的迁移,正确的东西遗忘了,错误的认识又会浮出水面,如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初中教材的叙述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对于力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关系,并没有确切表述,所以学生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取螺旋式的方法,降低知识的梯度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

二、转变教育观念,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些环节上学生也参与了一些活动,但总体上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和主体双重地位,学生只是很被动地接受。我认为课程改革实施下教师应做到如下两点.

1.教师角色合理定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合理的新课标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角色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多数初中学生,跟着老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的课外阅读以及实验观察的习惯,所以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导致个别学生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探究现象的实质,这样的学生在考试中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使其个性、特长自由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1995年和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行为与脑科学专家科尔曼相继推出《情感智力》和《情绪脑》,认为人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智力:理性的和情感的。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智商(1Q),还取决于情商(EQ),对经典的智力概念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是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教育必须要对学生情感给以应有的关注,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情感智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的发展绝不仅仅取决于其知识、智力,而是取决于其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包括人的身体、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过去我们的物理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强调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知识基础和智能基础,而对情感基础、态度基础、价值观基础等都不够重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提倡学习多样化

要尽快让更多的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课后相互讨论,共同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信息,并在下一节课中,留出适当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所查阅到的内容,然后全班同学都共同分享每一位同学的成果。教师可让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辩或解决问题,旨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动手、并增强处理和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信息,如网络学习物理知识,讨论物理问题,探索物理新知,拓展物理视野,介绍开拓物理思维的网址,介绍好的参考资料、科普刊物、科学名著、科幻读物、科学小发明启蒙读物等等。

2.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上课前引入简单易行、随手可做的实验,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是上课时演示实验讲究趣味性。如在讲大气压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探索马德堡半球实验(可用小吸盘代替),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印象深、理解透、记得牢。

【参考文献】

[1]覃卫东.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广西物理.200l,(02):53-54.

[2]王海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09,(05):44.

[3]魏鹏涛.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学位论文,2006.

[4]杨广军.从脑科学理论看高中物理教材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 2006,(20):99.

第6篇

关键词:全球变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95-03

近些年,由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的需要,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一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前沿科学[1]。全球变化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新生长点的科学,也是许多国家政府首脑甚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因此,学习全球变化科学的知识对现代大学生来说既是必需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识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人文教育的标志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2-3]。我们知道,大学生本身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很少人狭隘到只能在一门学科专业里出入,因此,大学施以通识教育,可以使毕业生具有高度自我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无论就业、转换职业或继续深造,都有伸缩、取舍的空间[4]。简易言之,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2,5]。

全球变化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环境类核心课程之一,由于全球变化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以及作为全校选修课程使其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参差不一,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教学难度较大,为此,笔者自2009年承担该门课程以来,不断从全球变化教育、教学内容、教授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该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全球变化教育现状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并且人口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全球变化问题接踵而来。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强全球变化教育。大学生正处于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阶段,全球变化教育渗透于地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这样有利于全球变化知识的传授。全球变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所处环境的特点,增长环境知识,最终通过提高学生的全球变化意识,改善全球变化行为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而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前一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全球变化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及地理教师的全球变化意识素养水平和全球变化教育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目前在全球变化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学生的部分全球变化知识掌握情况不很理想,环保意识较差,以致有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师渗透全球变化教育的意志和态度不坚定,全球变化意识较浅薄等。所以,现阶段大学生全球变化教育急需改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全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且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程,这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做到老师讲得下去、学生听得进去,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全球变化”广义的定义即“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环境变化”。众所周知,“环境”一词所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即自然环境,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即人文环境。基于学生知识背景的复杂化及目前环境问题的多样化和严重化,笔者自2009年开设《全球变化》通识课程以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线,结合现实中或身边发生的环境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首先是入学教育课,笔者都会极力倡导大学生注重情商和智商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间持续下去,那么能否回到平衡?人类如何适应?这些都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在第一次课,笔者经常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这个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关于这个问题,好多学生都答不出来,但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笔者提示学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不考虑能源衰竭等问题前提下,我们这个地球最多能养活75亿人,然而按目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要达到100亿,所以问题来了,算下我们现在距离2050年还剩下多少年?多出来的人怎么办?怎么解决吃、住、行等能源问题?抛出这个问题后,不少学生陷入沉思,他们知道了“我们要开始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环境了!”笔者开设这门通识课每学期的课件都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多选择近期发生的一些环境或气候问题,比如今年的“雾霾”问题。笔者一般会在每次课选一则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此做法,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少了,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新颖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或引导。

三、多样化的教授方式

在教授方式的选择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设问式”的教授方式,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到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3]。因为,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具有明显差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只顾自己讲课,不关心下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观察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适时讲述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人物,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一举多得。另外,为加强学生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每学期的课笔者会安排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上讲台进行专题报告的讲述,只有能讲得出来才表明你真正理解了某一个问题,同时对于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才、胆量和交际能力的机会。每一个专题讲完是自由提问,学生或老师都参与问题的提出,由做专题同学或同组其他同学回答,将专题报告的成绩列入学生期末成绩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选择自己拿手或感兴趣的、与环境或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选题范围广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另外,选择不同的视频形式结合主要的环境或气候问题来播放,比如《2012》、《后天》和《未来的地球》等,在这些视频中有地球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有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等景象。例如,在《后天》这部电影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飞起的汽车、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通过这些场景,告诫学生,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此举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要模式的教师来说,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以互动式和挑战性讨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可能会无所适从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笔者认为担任通识课程教师既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正确的哲学观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视野和人文素质修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可以说,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平庸的、学究式的、术语化的、过时的、刻板毫无吸引力的教学是学生对通识课不感兴趣和没有热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通识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其实,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鼓励学生发言或做专题报告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非常出色,很有人格魅力,对这些学生多加鼓励,不仅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而且作为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诚然,学会欣赏每个学生的老师,也会逐渐获得学生的好感和认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好的促进剂。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

为切实提高通识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考核形式上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多采用考查的形式,同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采用考勤、课堂讨论、专题报告以及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此外,我们知道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能力强、素质高、基础厚、专业面宽的特点,具有创新品质和可发展能力。现代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尊重,同时不断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使其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3]。承担通识课程的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诚,谢志仁,李枫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万露.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7,(5):74-75.

[3]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15-22.

[5]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40-44.

[6]冯惠敏.我国内地高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05).

[7]蒋莱,王颖.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09).

[8]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04).

[9]王燕华.大学教学与通识教育述论――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第7篇

[关键词]课程地图;应用型人才培养;行业需求调研

[中图分类号] G64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25-03

高校对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的首要问题,是应该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素养和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了解企业对于学校提供的课程的意见反馈,来调整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编制课程地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帮助应用型高校学生清楚明白地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1]

一、调研方法说明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初步确定人才规格、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进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编制课程地图打好基础。本次调研通过E-mail方式对67家企业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返回140份问卷;对其中的43家不同行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进行详尽的实地访谈,弥补内容深度的不足。标准化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Statistics.17.0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与实地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印证,使得我们的分析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的可靠性有保障。

调查组通过E-mail方式对67家企业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其中进行实地访谈的43家企业的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高管和部门主管。从调研的地域来看,广东省有26家,海南省有22家,其余32家在全国其他省市。在实地访谈中,从所有制性质看,调查对象有29家私营企业、7家外资企业、4家国有企业和1家混合企业;从所处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旅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三大行业;从规模看,调查的企业中有15家是1000人规模以上,8家是200~1000人规模,21家是200人以下规模。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的岗位需求

通过对本次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知,目前各行业对人才紧缺度反应不一致,认为非常紧缺的比例为3.6%,认为比较紧缺的比例为23.74%,而72.66%的企业认为对人力专业人才已满足需要。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人力专业人才需求在海南及广东区域已基本满足。

(二)行业的人才需求

1.关于职业资格证书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在企业中的关注度,是我们关心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可知,65.47%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重要,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为23.74%,认为比较重要的比例为41.73%。这要求人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提前了解未来就业市场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做好充分准备。

2.关于英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

48.92%企业对人力专业毕业生英语的等级要求为CET4及以上,其中35.97%企业对英语等级要求为CET4,12.95%企业需要CET6,而46.76%企业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这一结果在现实中也得到印证,大部分私营企业和国企对英语水平要求不高,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英语的口语能力要求较高。

63.98%企业对计算机能力有要求,其中30.95%企业认为人力专业毕业生应达到计算机一级水平,而33.03%企业认为应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虽然28.78%企业认为没有要求,但依据现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很明显。

3.关于课程重要程度排序

依据实际工作情况,笔者对11门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NO.1 人力资源管理,NO.2 管理学,NO.3 市场营销学,NO.4 财务管理,NO.5 劳动经济学。该结果对人力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和课程设置有重要影响。

依据实际工作情况,笔者对11门人力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按照排列的重要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NO.1 管理沟通,NO.2 薪酬管理,NO.3 培训与开发,NO.4 工作分析,NO.5 组织行为学。该结果对于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具有指导作用。

4.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

在人力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能力方面,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达成一致意见,依次是:NO.1 沟通能力,NO.2 解决问题能力,NO.3 团队合作能力,NO.4 适应能力,NO.5 遵守职业伦理,N0.6组织策划能力,NO.7领导能力。实地访谈还增加了以下方面的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分析总结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人际关系敏感度。

在针对应用型人力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方面,问卷调查的结果依次是:NO.1 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NO.2 基本社交礼仪,NO.3 健康人格,NO.4 人文涵养,NO.5 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实地访谈的结果显示,除了问卷中的五个基本素养,还增加了两个基本素养:一是抗压能力,二是敬业精神。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

综合对企业的实际调研一手数据,结合以往确定的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规格、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表述内容,我们初步拟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为:1.共通素养:创新意识、保持热情、健康人格、适应与学习能力、基本社交礼仪。2.专业素养:良好沟通、团队合作、职业道德、情商与抗压能力。

初步拟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为:人力资源敏感度、分析与决策能力、团队激励能力。

三、基于课程地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

课程地图的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后台湾地区一些高校开始引入课程地图的理念,近年内地也有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开始使用课程地图,用于直观地展示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的关联。[2]许多高校引入课程地图的目的,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否具体反映在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测评中,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低要求。[3]

为响应教育部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三亚学院进行了基于行业需求调研的课程地图编制的尝试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进行的关于人才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的需求调研结果,结合业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结合三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走向调查,根据三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构想,学院构建了基于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地图,如下图1所示。

根据三亚学院的人才培养构想,大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大学生基本素养由通识课程实现,具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块。这些模块教学和实践指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中的共通素养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专业课程模块完成培养,具体包括专业入门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验环节以及实践教学模块。这些模块指向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其中专业方向课程的形成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所进行的企业需求调研以及三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走向分析,以及参考其他高校的经验,初步确定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师方向,另一个是旅游+方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由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构成,该部分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一起指引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行业需求调研来了解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编制反映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课程地图,可以使学生“适应性地学习”,真正培养业界所需核心能力之专业人才,达到“毕业就可就业,就业即可上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6]

1.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国内其他同类高校的经验,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核心课程进行提炼,模块化其他专业课程,使教学内容对应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期望,进行有针对性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更广泛地接触实际工作,这是这次调研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最多的反馈意见。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应包括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比如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类型、考试方法和内容、毕业论文等环节。学院还需要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同时探索互联网教学的有效形式。

3.通过此次调研可知,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需要大力增强实践经验。许多企业提出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将与海南省内外有意愿合作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尽量使教师及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现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使其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董文娜.课程地图是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56-63.

[2] Timothy G Willett.加拿大和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地图[J].复旦教育论坛,2010(3):90-93.

[3] 柯晓玲.国外高校课程地图探析[J].高教探索,2012(1):59-62.

[4] 王春梅,陆珂珂.质量视野中的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基于台湾东华大学的案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4(3):78-82.

第8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力、特长、兴趣和爱好,来分析规划毕业后即将从事的职业,从而确立自已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明确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最优的学习计划,提出可行性的、有针对性的,方向性的设计方案。

一、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了解社会、客观的择业以及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过程。制订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创造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好的有用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欠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力和兴趣等没有客观、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优劣势也不是非常清楚,这种模糊的认知直接影响并制约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2、欠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

(1)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都比较欠缺,认为在学校里学好本专业课和本专业的技能就行了,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那是毕业后走出校门后的事情,现在有没有都行,即使有,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当淡薄,甚至于有的大学生抱着走一步说一步的想法,致使他们不愿意花时间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相应规划。(2)由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与社会脱节,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了解、盲目乐观,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对当前社会各行业情况、所需职位信息等缺乏相对了解,对真实的职业环境缺乏认识,即使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也只是目标比较远大,还是停留在理想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3)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很迷茫,认为自己能否找到理想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无关,能否就业完全依赖于自己是否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与自己的素质修养和职业生涯设计没有关系,所以思想比较懒惰,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忽略个人的职业规划。

3、没有一个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规划、选择和探索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设计,树立“职业创业”理念,激发创业激情,提高创业能力的地方。由于大学生的匮乏的经验和自身的能力问题,很难准确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急切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做针对性理论指导,这就需要学校的帮助。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教育环节还比较薄弱,指导的教师队伍素质也不高,也没有比较专业的规划知识,更没有扎实的就业指导基本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起不了太大的帮助作用,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的“错位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1、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意识

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虽然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但是最关键的还在自己,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了解自身优劣势的实际情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克服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清择业与就业关系,增强创业意识,明晰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智商、情商与职业的选择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规划观。

2、健全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大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

可以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大一时,引导学生熟悉学生的新环境,对自己、对学校、对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很快的进入大学生活,并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有一定的思考;大二时,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社会、对行业、对自身价值进行近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大三时,面临毕业,通过毕业实习,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熟悉和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实现很好的就业。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的高校都为大学生举办相应的职业生涯讲座课,或者是专门开设此类课,针对面很广,难以考虑到大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切实满足。为此,应积极创建条件,推进个性化辅导。从而打造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要力量,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3)使规划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高校除了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外,还可以开设面试技巧、就业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实务技能等方向的讲座或者是选修课,把国内外先进的规划创新设计理念引入课堂。另外,在校园里,还可以举办丰富的职业规划活动,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和规划的兴趣。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或者是相关内容的讲座,进行校园招聘模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对规划的兴趣,又丰富了规划知识,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4)搭建网络资源平台

当今社会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网络,所以建立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平台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资料下载、网络学习等,还可以阅读大量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同时在网站上,学校可以开设在线咨询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文秀,张丽娟,彭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114-117.

第9篇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基于大学生情感需求的教育区别于专业知识教育,本质上属于心理教育范畴,以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其学习动力,促使其人格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以德先行,德才兼备。这种情感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需求尤为突出和紧迫,故需从人性的七种情感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如何使用一定的情感教育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等教育;情感需求;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85-02

收稿日期:2014-12-01

作者简介:丹(1982—),女,黑龙江泰来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出版营销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HGJXHB1110510)阶段性成果

国际知名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研究专家约翰·格雷(JohnGray)博士,认为人性有七种情感需求,分别是:爱、关怀、了解、尊重、感激、接纳和信任。在高等教育群体构成中,教师、教辅人员、学生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循环系统,其中每一个体的行为表现都会影响其他群体的发展[1],如何形成良性的循环,使系统健康运转,为社会培养出情商、智商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人性的七种情感需求为出发点,阐析如何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生活满意度。

一、促进全面了解,做到信息透明

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招生数量的增长,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南北方的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同,另一方面,学生人数的增长也使辅导员工作强度加大。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来一种很强的迷失感和挫败感,迷失因为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引,而挫败则来源于学生认为自身没有被充分地认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在管理学生方面,不应仅仅依赖于辅导员个人,专业教师、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和其他教辅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学生教育工作。首先,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扰,帮助解除迷惑和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增进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2]。其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应通过一定的行为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其他教辅单位应当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2.应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的信息公开制度,做到信息透明化,使学生们能完全掌握评价的所有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他们相信学校的评价体系。

二、关怀他人,形成温暖的校园氛围

经过座谈形式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能够感受到的关怀,要比初高中阶段缺少很多,主要表现在: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会很少,无法感受到高中教师一般的关怀;2.教师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更无从了解我的学习情况;3.在大学里获得的称赞太少,批评太少;4.来自于寝室同学的关怀很少,某些同学比较自私;5.班级凝聚力不足,很难组织集体活动,经常意见分歧较大,无法达成共识。

对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最根本有效的解决方式是要经常组织趣味性强的集体活动[3],通过互动形成师生之间朋友般的友谊。1.通过活动,教师可以更容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引导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2.教师带队组织活动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能高一些,以活动为契机,学生彼此之间为完成某一活动目标,能够共同努力,从而有效地消除芥蒂,形成专业凝聚力,甚至学校凝聚力。

三、尊重彼此,使学校环境平等和谐

“尊师重道”一直是社会以及学校积极提倡的美德,而尊重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也一贯是很多教师的作风。然而,在现代化技术无所不在的环境里,很多教师感慨自己竞争不过现代技术手段对于学生的诱惑,很无奈地表示学生不听课的行为是对自身不尊重的一种表现。一部分教师选择漠视,另一部分教师选择与之针锋相对,久而久之,矛盾升级,十分不利于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

作为教师而言,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希望在有限的学时里使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吸收知识,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希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思考中来,但有时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成效,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首先认识到尊重的相互性问题。即:若想学生们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们提出善意的提醒,措辞方面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如:“请同学们……”、“希望同学们……”等。如此,那些做着与课程无关事情的学生们也就无法再继续无视课程了。另外,教师们也应充分备课,尽量丰富课程内容,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们进入课程情景。在课上尊重彼此,共同完成学习任务[4];在课下,充分认可学生的权利与愿望,使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共建学校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怀揣感恩,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高校教学中的二表B和三表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特别感兴趣,对于教师的互动教学方式也不愿主动配合,课堂纪律方面也常常需要规范,整体而言,学风建设上需进一步加强。而对于这些班级,任课教师也普遍表现得没有教学动力,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对于这些亟待学风、教风建设的班级,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去参加三下乡活动或参加支教活动。在那些边远的教学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使之转换角色,成为支教教师,感受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用心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辛苦。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体验,他们会学会感恩,会学会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成果,同时也会深刻地认识到获得学习资源的艰辛,由此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如此,学风建设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五、包容学生,以促成其改进

高校里有着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其中某些条款也的确非常有震慑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学生确实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而作弊或因为有法不责众的观念而抄袭他人试卷,或者是由于无法抵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而逃课。对待这些学生,如果用严格的制度,一次性地取消他的某些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之意识到某些问题的严重性,但也有可能使之彻底放弃学习,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强预警制度的建设工作,用包容的态度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就加以提醒或预警,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指派学生干部加以帮助,使之不断改进。而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等也应对其保持长效的监督,循循善诱,帮助他认知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道德的至高作用,使其成长为诚实守信的社会栋梁[5]。另外,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异常,比较敏感,不容易和同学相处,时常产生一定摩擦,甚至有时做出某些过激行为。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建议其退学,然而,毕竟他们已经成人,有自己一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学校最好能够宽容地对待这类学生,可以建议其休学,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或辅导,直至其恢复健康,重返校园。

六、提升信任度,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某些学生确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自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由于缺少发挥的余地而不能够尽显,而另外一些亟待实践环节锻炼的学生,也确实因为工作能力不能被完全信任,而丧失了用实践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前培养其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学校应积极为他们联系实习单位,或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其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完成应尽的工作职责,感受学习的重要性,而且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教师也可以尽快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在这一方面,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值得推广,而综合性院校中法学院所推行的模拟法庭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6]。另外某些教师带领学生做科研项目的方式也是非常锻炼学生能力的,从资料搜集、整理、综述到建模、实验、得出数据、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学生因为得到指导教师的信任,而逐渐积累了科研经验,对于他们深入学习学科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七、爱护学生,使其感受家的温暖

学生们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生活节奏也明显与高中阶段不同,这种变化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各种冲击。而教师团队、教辅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用“爱”去温暖他们,不仅仅是要给他们提供特困补助、特困岗位、特困奖学金,还要用心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家一般的温暖。例如:吉林省每年都号召大学生义务献血,为了体恤学生,学校为每一位献血的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和大枣、红糖等食品;而很多高校也为过年期间留校的学生举办联欢会,提供饺子、汤圆等食品。

然而,需要注意到学生们更在意的是来自于专业任课教师的关心,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注社会,使高校里的正能量不断地扩散出去,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大学生[7]。

总之,以情感需求为导向,关注大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高校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学识兼备,还要有积极向上、乐观正面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需要学校关注他们的各种情感需求,当他们在校期间看到的都是正面的因素时,一些心理上的阴霾也便消散殆尽,便可以专心于学习和社会公益服务,并迅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魏义霞.梁启超情感教育论[J].求索,2014,(9).

[2]王平.情感教育:一个关乎生活幸福的教育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8).

[3]朱小蔓,钟晓琳.情趣教育:一种有意义的情感教育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4]徐澄,刘云.高校情感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3,(1).

[5]陈建名,郭峰.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正能量志愿服务实效性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

第10篇

关键词:药学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18-03

《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波谱性质相关性,并进而确定未知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应该熟练掌握常见结构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光谱和波谱性质,并能够掌握解析未知化合物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可以解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借助文献和资料可以确定复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本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高于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记忆,而目前课堂理论教学的现状,不能完全满足以上教学需求。本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践教学为突破手段,对教学方法、内容和考评制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完善与实践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相结合

目前,《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在课堂上主要以介绍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结构类型化合物的谱学特点为主。随着波谱学测试技术和新的测试方法的不断出现,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基础知识与前沿科学技术的衔接,及时将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方面的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教学当中。例如,将教学大纲中虽没做要求的,但在解决化合物绝对构型方面起非常重要作用的(circular dichroism,CD)谱、(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ORD)谱[1]以及Mosher法作为附加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立体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手段[2]。

(二)注重教学内容与科研实际相结合

高校教师一般都是教学和科研双条腿走路、相辅相成,那么在课堂上讲授波谱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将自己在科研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结构新颖、图谱特征鲜明、易于解析的化合物作为实例在课堂上进行结构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典型化合物结构特征的记忆,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新型骨架化合物的了解。

此外,还可以筛选本学科优秀的硕士、博士论文,作为学生课外的学习材料,以补充现有教材内容上学科前沿介绍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实践能力[3]。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及时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保持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善

(一)加强学生对实际测试谱图的分析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是从四大波谱的测试数据推导结构,与实际工作从图谱―数据―结构有一定距离,因此,学生对实际测试谱图的解析能力较差。针对此问题,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具体化合物的实际测试谱图,如核磁共振图谱、红外图谱、质谱等,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辨认谱图上的目标化合物信号、溶剂峰信号以及杂质信号,结合理论知识,仔细研究并推敲,增强实际谱图解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教学型”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式、课堂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图谱解析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发言、自由讨论,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解析能力[4]。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不仅影响其理化性质,而且也会影响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因此,必须增强学生对三维空间分子结构和有机立体化学知识的理解。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和分子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5]。并且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积极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合作,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各种信息软件技术(如Chem office、Chem win、Flash等)相结合,有效提高传授给学生信息知识的质与量,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平面和空间结构的理解[6]。

(三)设置学生自主设计的教学环节

为了与上述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理论课教学应设置4学时学生开放性和自主设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优秀的硕士、博士论文中代表性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图谱复印给各组同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对代表性化合物进行讨论和分析,自主设计解析过程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各组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化合物谱图的特点,不同谱图解析结构的优势以及结构解析具体分析过程。学生利用此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各抒己见,结合教师对问题的归纳与点评,增强学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数据归纳推理等能力[7,8]。

三、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针对《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结构解析能力的特点,该课程的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改变过去期末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传统,实施“三个结合”的考试制度,即开卷闭卷相结合、期末平时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评定方式。这种评定方式更加突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三个结合”的评定方式中,要特别注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和学生实践应用(未知化合物结构解析)能力的评估,使得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更加真实、合理[9,10]。

此外,作为平时成绩的考评内容,我们尝试了每位学生针对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的知识点拟一套考试题,并给出标准答案。通过此环节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拟试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的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理论加深理解和消化的关键环节。实验课教师结合理论课内容,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并不时的地针对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或让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讨论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11]。在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实际测试的四种谱图,对测试样品的结构进行解析,四种谱图相互佐证、融会贯通,增进了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积极配合波普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自主设计性试验,让他们能够了解影响图谱测试的主要因素及二维核磁共振谱测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掌握波谱学的原理,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图谱解析的实践能力[12]。

五、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建设与完善的实施者,所以青年教师的不断补充与培养,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可持续发展势头良好的教学梯队显得尤为必要。

(一)搞好传帮带,使新增师资尽快成长

青年教师一般均为相关专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一定的理论课讲授经验。针对这一问题,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一轮的试讲过程,并针对自己在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去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程1~2轮,注意老教师在难点知识讲解的方式与技巧,吸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此外,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每位青年教师可以选择本专业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定期交流与规范授课内容,教授可以亲临教学课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授课内容与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随时指正,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进步[13]。

(二)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团队一直实行集体备课、学科会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探讨学科前沿知识的发展与教学内容的相应性调整。通过集体备课制度,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讲授分别讲授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相关章节,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明确重点掌握知识点和一般了解性知识点的范围[14]。特别是在集体备课中邀请有经验的教授以及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讲授示范课,引导青年教师熟悉、掌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和标准以及授课的技巧和方法。

(三)鼓励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

鼓励青年教师重视科学研究,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开阔眼界,在不影响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到国外知名高校进一步进修和深造;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5]。可以通过青年教师加入教授课题组的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通过在课题组中参与一些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科研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科研思路并建立自己的科研方向。此外,还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国内外药物化学或谱学技术领域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方向,促进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快速成长。反过来,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会丰富课堂教学实例,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即科研反哺教学[16]。

六、讨论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坚持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坚持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17]。

目前《药学有机波谱解析》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更多于倾向于四大光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原理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类型的谱学介绍,而综合谱学的运用以及谱学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的应用介绍较少[18]。课堂谱学理论基础知识介绍多,试验教学和课外教学内容较少。因此,对于该课程来讲,难免存在学生死记硬背,难以掌握未知化合物结构解析思路的现象。甚至在后期的《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以至于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对于稍复杂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仍存在困难,实践应用能力较差。

本文针对本科生教学总结的经验和《药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的特点,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制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培养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会学生有机化合物解析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对药学和中药学事业的热爱,树立为我国药学事业奋斗的志向和自主创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吴立军.旋光谱和圆二色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6(2):148-151.

[2]王国凯,刘劲松,王举涛,许凤清,李云志,王刚.中药学专业波谱解析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4,42(1):132-135.

[3]潘为高,罗彭,李兵,霍丽妮,卢汝梅,任赛赛,李勇.高校药学专业波谱学应用型教学模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107-109.

[4]谢彩侠,催永霞,胡亚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论坛,2009,6(22):157-159.

[5]汪洪武,韦寿莲,刘艳清,刘玲,严子军,赵建芬,张素斌.《波谱解析》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0,38(6):273-275.

[6]左华,袁吕江,张保顺.《波谱解析》教学新思路[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1-73.

[7]郭丽冰,陶曙红.《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调查分析报告[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80-482.

[8]刘劲松,王刚,林,王举涛,李云志,王路明.《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医药,2013,17(1):178-180.

[9]冷炎,蒋平平.《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8):202-204.

[10]周峰岩,刘丽娟,闫鹏,张文志,赵玉亮,周利.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波谱解析》教学实践[J].广州化工,2014,42(24):178-180.

[11]许招会,王`,熊斌,林春花.波谱解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光谱实验室,2013,30(3):1271-1274.

[12]周含笑,许招会,王`,熊斌,廖维林.《波谱解析》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1,38(11):149-151.

[13]洪银兴.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学术领军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1-4.

[14]杨光明,潘扬.关于中医院校《有机波谱解析》教学的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2):43-45.

[15]赵兴秀,何义国,吴华昌,邓静,周健.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2,40(3):131-133.

[16]徐清萍,尧俊英,何培新.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27(1):155-158.

第11篇

【关键词】近十年;幼儿;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42-04

【作者简介】张婉莹(1988-),女,甘肃庆阳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四部分第六条强调“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该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而且在第八条中指出“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化,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1]可见对幼儿发展进行全面评价之重要性。可是从有关幼儿发展评价的文献综述来看,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研究似乎过于匮乏,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本文对2002年以来CNKI上30篇相关文章进行整理分析。鉴于儿童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的模糊,文章先从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构成理论的基本要素,一种成熟的理论依赖于对概念明确无误的界定。综观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 正是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2]至于各家之观点这里不一一列举,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引用向海英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初探》一文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一概念的界定。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了解与初步掌握社会规范, 逐渐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主性,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因具体概念的界定不一而无法达成统一,概括起来大致包括如下内容:1. 自我系统的发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2. 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3.社会交往的发展,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 、人际关系等;4.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 陈帼眉, 1994)。 [3]本文中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内容便是借用此处的划分。

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是幼儿发展评价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其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幼儿整个社会性发展的全貌,也可以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某个侧面,如幼儿的分享和互助行为、择友标准、道德判断、自我评价等问题。[4]

二、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研究的分析

(一)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实践总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从文献查阅情况来看涉及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研究多是实践操作方面的,理论层面的研究极少,现有研究也只是提供一种理论视角。如冯季林(2007)认为“被评价者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的不同,其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也不同,评价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

(二)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内容

1. 幼儿自我系统发展评价

自我系统的发展,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与好胜心、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幼儿自我系统发展评价就是对幼儿自我系统的发展水平做一客观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幼儿,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从对30篇文献的分析情况来看,我国对幼儿自我系统发展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和自制力与坚持性的发展进行评价,并且多以量化方法为主。姜飞、许晓晖(2009)对幼儿社会自我概念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认知的局限,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权威性与依从性等特点,即幼儿对自己的评价直接来源于教师、父母的评价”,所以教师、家长应慎重评价。 杨丽珠、宋辉(2002)编制“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评价后发现,3岁~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但是对幼儿自我系统发展其他方面评价的文章则相对较少,而且经笔者认真研读文献后发现,所搜集到的资料大多不是直接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系统进行评价,是基于研究而进行的评价。

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评价

情绪情感的发展包括一般情绪状态、情绪情感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与兴趣等。从文献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多是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评价,而有关幼儿情感发展的评价则相对较少。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评价总是和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同时进行,目的在于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研究(张建端,2007)发现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不仅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具有年龄特征;连光利、王惠珊(2008)研究发现,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另有研究人员(邓赐平、桑标等,2002)发现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可见研究多是首先对幼儿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进行测评,然后在测评的基础上研究两者的相关性。也有单独针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研究者(李香玲,2009)让教师在悉心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认识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等做出合理的评价。还有基于评价本身而进行的研究(胡克祖、杨丽珠,2006),结果表明,教师评价幼儿好奇心时存在一个由好问、喜欢摆弄、敏感、关注未知、探索持久、好奇体验以及反应性和探究的主动性等因子构成的三阶结构。

3. 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

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包括对幼儿的交往态度、交往能力(合作、轮流、分享、遵守规则、解决冲突)、人际关系等进行评价。从文献分析情况来看,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评价的研究不是很多,且大抵集中于对幼儿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评价上,而对幼儿交往态度的评价甚是欠缺。而且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评价多是在改进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的,苏玲(2009)以幼儿社会技能表现为研究对象,自行编制幼儿社会技能评定表,并集中测查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社会技能的种种行为表现。

4. 幼儿品德发展评价

品德发展包括爱周围人、爱集体、爱祖国、礼貌、诚实、爱劳动等。由于我国学术界对学生品德测评的可行性、测评的依据以及测评的具体方法等问题众说纷纭,因此评价幼儿品德发展的文章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内容中最少的。其中有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宏观思考的,也有从微观层面介绍自己幼儿园品德评价实践的。

(三)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方法

从文献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学者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等量化评价的方法,问卷和量表是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幼儿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并经过了信效度检验。如苏林雁、罗学荣等人(2002)依据美国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 - concept Scale , PHCSS),在我国20个单位采样1698例,制定了中国城市常模,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进一步完善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方法,不断提高评价水平,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我国一些学者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进行了再评价。如张文澜(2003)对儿童同伴关系评估常用的方法(同伴评估、社会关系提名、社会关系量表评定、社会行为的同伴及教师评估、社会行为的行为观察等)进行了析评。

还有些研究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如赵迎春、张劲松(2008)从情绪认知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问卷法和实验研究法)及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综述。

除量化评价方法之外,近几年流行于幼儿发展评价中的档案袋法也开始初步应用到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中。如刘志红、王琦(2002)尝试用档案袋的方式对幼儿智能发展、情感和意志品质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价,并对这一评价方式进行了反思。

三、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一)评价的理论基础薄弱

笔者所搜集的文献中,仅有几篇是从理论视角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评价提出了建议,其他均是从实践操作方面研究的。据笔者看,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之所以如此薄弱,可能是由于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知识只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再者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三大难点之一,学前教育领域的评价就更不用说。

(二)评价内容分布不均衡

从前面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内容分析情况来看,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幼儿自我系统的发展和情绪情感的发展评价上,而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和品德发展评价相对较少,尤其是有关幼儿品德发展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笔者搜集到的相关文章中大都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价,以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最多。而且评价时所用的量表多是在引进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中国常模而来,本土化的量表较少。

(四)评价主体单一

从文献分析情况来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价的多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及家长只是在专业人员的相关调查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某些或某一方面进行描述,幼儿自我评价更是甚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gongbao/content/2002/ content_61459.htm.

[2][3] 转引:周燕.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02) :1-7.

[4] 向海英.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初探[J]. 山东教育科研, 1997 ,(05):37-38.

[5] 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7-217.

[6] 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6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04):1-17.

[7] 霍力岩.西方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当代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1995,(03):56-60.

[8] 郑名,冯莉.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6):9-12.

[9] 严燕华.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综述――基于近十五年我国期刊论文的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09,(05):45-48.

[10] 刘彤.1985 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综述:一种期刊文献分析的视角[J] .早期教育,2008,(7- 8):7-10.

[11] 杨朝军.近十年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文献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36-38.

[12] 冯季林.幼儿社会领域教育评价的后现代审视[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8-10.

[13] 姜飞,许晓晖.幼儿的社会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9,(03):13-17.

[14] 杨丽珠,宋辉.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1):51-56.

[15] 夏小燕.如何开展评价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J].教育经济研究,2008,(06):84.

[16] 韩春红.教师评价风格及认可程度对幼儿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4.

[17] 韩春红.教师评价行为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J].幼儿教育(教科版),2007,(03):46-48.

[18] 程志宏.关于幼儿自信心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88-90.

[19] 林举卿.5岁~6岁学前儿童自控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7):28-30.

[20] 邓赐平,桑标.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01):6-9.

[21] 胡克祖,杨丽珠.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J].心理科学,2006 ,29(02):358-361.

[22] 连光利,王惠珊.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02):139-143.

[23] 李香玲.幼儿情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学前教育,2009,(04):13-15.

[24] 张建端.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现况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44-1246.

[25]张劲松,孔克勤.幼儿情绪自我调控的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志,2006,20(05):294-297.

[26] 郭俊彬,陈会昌. 幼儿社会技能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22(05):323-326.

[27] 苏玲. 幼儿社会技能评定表编制与技能表现现状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 2009, 25(06):166-168.

[28] 周云凤.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多维评价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128.

[29] 吴新颖,何长山.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 理论建设,2005, (04):37-39.

[30] 姚远,樊宏宇.近20年学生品德测评研究的回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1):103-107.

[31] 苏林雁,罗学荣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01):31-34.

[32] 杨莉君,康丹.2-3岁幼儿自我概念教师评定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02):103-107.

[33] 张元.4-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的编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01):42-44.

[34] 王惠珊,张建端等.中国城市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标准化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03):271-274.

[35] 张文澜.儿童同伴关系评估方法析评[J].幼儿教育, 2003,(15):6-7.

[36] 王海梅.评价儿童社会技能的方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05):59-61.

[37] 刘志红,王琦.幼儿个性心理素质档案的构建与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04):50-53.

[38] 赵迎春,张劲松.儿童情绪认知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02):199-201.

[39] 陈斌斌,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测量回顾与反思[J].心理研究,2009,2(02):16-21.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

在现代化社会,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也属于美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艺术或多或少的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人们已经离不开它了。所以,艺术教育更多的时候不是追求课程的知识化,书本知识的死记或者应付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的是培养全面性的人才。大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还具有启迪智能的独特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而当今社会,虽然各大高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对艺术教育观念的改变,但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也不尽相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各个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大部分高校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少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一、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虽然说是过分重视书本知识,但是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也只是简单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而且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音乐教育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不仅抹灭了学生对艺术的创造,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对音乐教育的亵渎。传统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少了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所以,必须突破传统音乐教育的束缚,不仅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

在各大高校,存在对大学音乐教育的不重视的现象,这种现象根深蒂固,从基础教育开始,人们就已经对音乐教育有所摒弃,从小学、中学都是这样,语数外永远占用着音乐的课程时间。除了对学科开展的不重视、对课程时间的任意占用,还存在着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计划随意改变,甚至靠看视频或者音乐讲座来代替教学内容的传授。老师教不好,学生也不可能学好。所以,各大高校必须加强音乐教育的考核力度,必须健全考核标准,做到音乐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一视同仁。

3、与交叉性学科缺融合

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学科设立比较单一,而且音乐学科和一些交叉性学科也缺少融合,单一的学科建立,狭隘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必须改变机械性的教学模式,单一的学科建立,必须丰富音乐教育学科的设立,加强与其他交叉性学科的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教育产生更大的兴趣,才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现代化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拓展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音乐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其实是非常尴尬的。无论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音乐教育更像是专业教育的附属,音乐本身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学业的繁重和各阶段的升学压力,让学生和家长甚至视音乐或者体育等学科为学业进步的最大阻力,千方百计挤压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和兴趣爱好。这种情况极其普遍,对学生自己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另外,虽然不少高校设置了相关的音乐专业,但是仍局限在音乐专业教育的层面上,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高校的音乐教育更侧重于乐理知识的掌握。和其他专业教育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交集,更别说融合和拓展了,所以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学校,都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音乐教育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

2、把音乐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当中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非语言和非具象的艺术,这和大多数专业教育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比如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同理,数学虽然是数理化科学,要求结果精确,但是却有着多种解题思路,从这个角度上,音乐和数学等学科都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从心理层面上看,音乐对其他学科的补充,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这其中需要我们熟悉一个概念: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美国是开展通识教育最早、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西方公认的现代大学直接源头是欧洲中古世纪大学,其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勃隆那大学为最早,牛津、剑桥大学从一开始就沿用法国、意大利模式,先用3年时间学习语法、逻辑和修辞,打下拉丁文基础,再用4年时间学习算术、音乐(乐理)、几何和天文四门学科,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进修神学、法律或医学就能成为博士。可见在西方教育中,音乐被纳入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中来。我国的通识教育起步晚,发展不均衡,甚至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都发展不平衡,尽管很多人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行的行政体制和社会大环境下,实行通识教育依然非常棘手。音乐教育除了教授专业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如何引起听众精神层面的共鸣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类对美好事物都是欣然接受的,并在这种环境熏陶下进行再创造,进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音乐能让人的思维活跃,绕开思维壁垒,开发创造性的思维,使人以愉悦的心情投入生活和工作,这也是通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3、优化师资配置、学科设置和考核标准

3.1优化师资配置

大学音乐教育,一个贵在教,另一个贵在学,缺一不可,有好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的知识储备都不足,都过不了关,怎么敢奢望教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呢?有一些老师自己都觉得音乐教育是不重要的,不考试所以不重视,这种态度会带给学生负面的影响。消极的教学是老师教学中最不应该出现的。所以,要想实现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拓展就必须优化教师队伍,选拔好的老师进行教学。另外还应配备相应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光靠老师阐述是不能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的,老师必须利用专业的设备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学生也可以亲手操作,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老师要求学校购买的教学必备器材,学校必须予以购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靠考试纸上谈兵是万万不行的。还有配备器材也不能只为老师的教学配备,还应该按照学生使用需要相应的配备合理的使用器材。让感兴趣的学生有时间的时候去练习,熟能生巧才能使学生在现有掌握的知识中去开拓创新。

3.2优化学科设置

虽然一些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多都设置了音乐相关的一些课程,但是学科设置相对单一,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建立多样化的音乐课程,在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着一种课程选修要求,比如学生只能在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中选择其中一门,这样就极大的打消了学生对多种课程的积极性,一个学生有可能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绘画,但由于规定就必须放弃一门,这样就不利于艺术课程的发展,真正产生兴趣的学生又没办法学到相应的知识。其次可以将音乐课程设置成必修课程,一些学生觉得选修课程不重要就是应付学校而已,往往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如果设置成必修课,就意味着跟专业课一样纳入考核要求,对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做到一个监督作用,还可以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让书本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将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促进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断融合和拓展。

3.3优化考核标准

加大音乐课程的学分比例,可以督促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音乐。一些学生一时心血来潮,三分钟热情就去学习音乐,结果往往半途而废。从一开始选择音乐这门课程的时候就没有认真对待。改变学分比例就能够让学生在选择时更加慎重,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所以,主观性的让学生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所以优化考核标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教学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高素质、国际化的全面性人才。要想培养新时代全面性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和专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个好的人才,必须具备高的智商和高的情商。不能知追求专业教育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艺术细胞,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音乐是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音乐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蕴含着每一个地方人民的民族色彩,高亢激昂、温柔婉转,从歌声中就能听出来。音乐融入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从而看出,音乐教育对人们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应当不断探索,促使大学音乐教育朝着更加良性化的方向发展,使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和国际化的人才。

作者:曹英 单位:湖北省女子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志中,郭晓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论[M].石家庄: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陈放.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第13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9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进一步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北宋初年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胡瑗在《松滋儒学记》一文中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他认为教师之对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的作用,甚至对国家的治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对教师的重要性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可以说,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关系着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目前,在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他们的成长环境、知识结构、思维特点等都显现出与中老年教师群体很不一样的特质。毫无疑问,青年教师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强则教育强,青年教师弱则教育弱。因此,如何培养好青年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显得任务紧迫而意义深远。

一、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特点及存在问题浅析

由于我市招聘政策的变化,这几年招聘的教师主要来自本地生源,外地优秀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教师进不来,学校可选择的范围大大缩小,新招聘的教师个体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出现了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培养困难等一些问题。一些青年教师通过努力,脱颖而出,成长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但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进步不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职业理想淡薄,责任意识不强

许多年轻教师攀比心理严重,热衷追逐时尚潮流,这山看比那山高,现实主义思想较严重,职业理想较淡薄,因此,往往无法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曾有年轻教师在交流时坦言:至今并没有把教育当作事业,也没有把教师当作毕生职业来看待。从现实来看,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工作也存在着压力大、责任重等问题。但是,作为教师,若不能树立牢固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就会不思进取,容易满足,缺乏敬业精神,最终失去前进的动力,只能沦落为一名学生不喜欢、家长不信任的“庸师”。

2.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贫乏

现在的青年教师学历相对都较高,至少是全日制本科,也有硕士、博士。他们的理论知识都比较丰富,但是在实践方面,青年教师往往还要面临着“转型”,就是要实现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有效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要实现从纸上谈兵的“空中楼阁”转化成面对学生的“脚踏实地”。许多青年教师交流起来一套一套的,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很是老道。但在自己处理班级管理的问题时却往往捉襟见肘,缺乏有效方法。有的青年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关注到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掌握和落实,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而是自顾自地上课。这样的课是有缺陷的课,一段时间后,问题的严重性就显现出来了。更有甚者,有的连起码的课堂纪律都未能保证,更不用谈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了。

3.自我意识强烈,合作精神欠缺

青年教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自主意识比较强,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合作意识欠缺。笔者接触到的一部分青年教师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容易采纳别人的建议,往往是你说归说,我也不反驳你,但就是我行我素,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也有比较典型的,当场就会和你辩解,甚至是狡辩,完全不领情,更不懂得去想同事的建议是友善的提醒,是为了帮助自己少走弯路。青年教师的这一特点,这两三年尤其明显。

4.浮躁心理突出,抗挫能力较弱

青年教师一路从学生时代走来成为一名教师,经历一般都比较顺利,心理上有优越感,自信与傲气同时存在,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困难估计不足,总觉得教育教学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功利心理、浮躁心理较为突出。许多青年教师都会遇到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身份转变带来的困惑,并且面对这些困惑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一些青年教师在面对这剧烈的落差时,找不到教育成就感,于是,对自己的能力就产生了怀疑,对教师职业产生了畏惧心理,有的甚至选择了逃避。有位毕业于重点师范学院的教师,刚参加工作时信心满满、热情高涨,但同时也很固执,听不得劝,对一些班级管理的问题没有及时很好解决,而且我行我素,一味坚持自己认定的做法。终于,一段时间后,四处碰壁,四面楚歌,学生唱对台戏、家长四处投诉、各项考评屡屡落后,连同事都指指点点。她家长找到学校,希望学校能把他孩子转岗到职员或者能长期请假,原因是没有信心面对学生、班级,每周日晚就会心情烦躁、睡不着觉,甚至躲到房间流眼泪。上班对她来说,简直是在经受“炼狱”般的痛苦,家长甚至担心她会干出“傻事”。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而在新一代的青年教师中却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二、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思考

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青年教师自身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必须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有成效。

1.主管部门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创设交流平台,加大培训力度

在培训经费和师资资源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有着学校不能比拟的优势。应该说,教育主管部门这几年在师资培养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经费和心血,但在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根据这几年新招聘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整体特点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加大经费投入。《纲要》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其中,在教师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加大投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起步打好基础。

(2)形成长效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邀请名师来开讲座、授课、指导等。教育局曾邀请过任小艾、孙维刚等名师名家来我市给教师开设讲座,取得很好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能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一般倾向于认同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对一线教育教学指导意义大的、易于掌握和操作的讲座。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外地和本地资源相结合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引领青年教师能够脚踏实地的健康成长。

(3)创设交流平台。可以多组织一些青年教师之间的观摩、研讨、交流、互动,可以按照“小、专、活”的原则创设青年教师的交流平台。“小”是指交流范围要小,不宜太广,最好能让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上台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小”平台交流的基础上穿插“大”平台展示。“专”是指按照学科、专业、年级或者课题、班级管理等专题进行交流。“活”是指交流的平台、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交流,也可以是思想交流。

2.学校单位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落实具体措施,促进健康成长

学校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培养理念,才能从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角度,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因此,对待青年教师应该克服“求全责备”的思想,多挖掘青年教师身上的优点和潜力,多鼓励,多指导,多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青年教师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从内容上看,应坚持师德与师能并行。笔者认为,师德和师能是“合格教师”之双翼,二者缺一不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师德是成就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更是造就“名师”的首要内容。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群体出现的职业理想不牢固、师德意识不强的特点,应该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教育和培训,让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关爱意识成为青年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但仅有师德内容是欠缺的。一个教师如果存在师德或者师能上的欠缺,就犹如单翼之鸟,任你如何扑腾,也无法高飞。有的教师,性格很温顺、内向,从不和学生赌气,更不会体罚学生,也从未接到过师德方面的投诉。但是,他们在课堂上总是纪律很乱,对不自觉的学生,他们也没有好对策,学生还常常会“欺负”他们。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一直都不好。究其原因,其实,就在如何掌控课堂、组织教学、关注学生、落实知识点等教育教学具体技能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样的教师,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因为他影响不了那些自觉性不够而可塑性极强的学生,学生的进步绝大部分因素只能依靠自身学习态度的转变,教师的引导、教育、示范、感染等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业务技能,注重基本功训练,注重知识的迁移技巧训练等,这也应该成为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纲要》也指出:“必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2)从方法上看,应坚持目标与过程并重。青年教师培养是一个过程,要有目标,也不能忽略过程。可以给青年教师制定 “三年成长,五年骨干,十年成熟” 的总体目标,给他们提供 “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名师)”的成长阶梯。

一是制定“成长规划”,明确目标。引导青年教师根据学校总体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三至五年的师德和业务成长目标,分析个人的优势劣势,确定具体的措施及业务上的各项指标。为避免出现规划中看不中用的通病,应要求全体青年教师半年至少一次交流,一年至少一次展示。通过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控,比较及时和有效地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二是开展“青蓝工程”,落实帮扶。对工作未满五年的青年教师,要安排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中老教师和班主任与之结成教学对子和德育对子,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帮扶。学校应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加以确认,并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所规定的听课、评课、反思、论文、教案、竞赛、课题、活动设计等具体指标都列入年度考核。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各组对子重视程度不一,个体强弱不一,实际效果也大大不同。今后,如何打破结对子的固有标准和形式,如何发挥具体个体的个性特长,促进青年教师的扎实成长,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三是举办“读书沙龙”,促进交流。青年教师接受新生事物快,不喜欢拘泥于古板形式,热衷宽松的交流和活动。因此,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得青年教师喜爱。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一本书的学习心得,也可以是一部影片的观后感,可以是一个教育教学案例的研讨,还可以是一场小型说课比赛等,青年教师在丰富多彩的主题研讨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交流的地点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有时在阅览室,有时在野外、沙滩,有时在休闲吧,有时甚至在网络,比较少去的倒是正规会议室。应该说,“读书沙龙”仅仅是一个载体,一个青年教师比较喜欢的交流平台,几年来,许多青年教师就是在这种宽松而有效的交流平台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当然,这个载体并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它也必须得到精心护理,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只有这样,交流才会出成效,这个载体也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从机制上看,应坚持竞争与人文并举。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应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和人文机制,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青年教师个体意识较强,主观愿望上从不肯低头服输。如果在引导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下引入竞争机制,营造一个既实现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又合理竞争、相互促进的成长环境。如举办各种业务竞赛: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评比、主题班会评比、说课比赛、三笔一画评比、演讲比赛、德育故事评选、师德之星评选、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等,多设置一些竞争的平台,让青年教师多一些展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同时,配套引入激励机制,除了精神激励外,也应该有一定的物质激励,如为这些先冒尖的青年教师创造一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如优先考虑职称评聘、晋升等,尽可能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克服容易知足状态,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在人文机制方面,笔者很佩服山东博兴的周奎齐校长。周校长很注意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点点滴滴融入学校的人文关怀,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情商,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校管理也就顺了。如:他在春节前,组织鼓乐队,一路敲敲打打、热热闹闹地到优秀教师家里挂红灯笼,上书“优秀教师之家”,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在会议室发一本荣誉证书了事。这样做,相信这些优秀教师更会珍惜这份荣誉,更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至少,应该做到对得起这份荣誉和信任吧。周奎齐校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竞赛,他说由于专业不同,往往不能在专业上给这些教师什么建议,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是必做的。那就是在比赛前,一定会找到这位教师,诚恳的关心准备的情况,问问还有什么需要校长配合做的。我想,任何一个教师在面对这样人文关怀的时候,除了感动,就是满满的信心和动力,这时候,教师个人的荣誉、得失已经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时候,尤其需要人文关怀,也许只是简单的一句关心问候,也许只需要一条情真意挚的短信,当然,有时候也要利用学校的资源为教师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环境下,学校管理者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具体教育教学管理中显得更有意义,其实,人文关怀并不只是一种付出,由人文关怀激发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的回报必定会更加丰厚。

3.青年教师要准确把握主体地位,激发驱动力,实现自我超越

青年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是成长的主体,是促进自身进步的内在因素。只有内在因素积极发挥作用,才能扫除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并获得可持续成长的发展力。

(1)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厚积薄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学习和阅读的良好习惯是青年教师实现持续发展的途径。善于学习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积累,更是一种观念和习惯。通过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成分,积累知识,更新观念,学习是指导实践和促进反思的基础。

(2)积极实践,在实践中螺旋上升。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实践锻炼,用专业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实践。要充分发挥年少无畏的勇气和精神,勇于承担各种教育教学任务,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通过积极的实践来实现自身认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3)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高。“学而不思则惘”。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得。针对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亮点、心得或者问题、困惑,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及时形成书面文字,长此以往,对自身的成长进步是很有帮助的。

《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尊重的职业,要让教师成为体面的工作。”换一句话说,就是要让教师成为“幸福之师”,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幸福。而我们要实现“体面的职业、幸福的工作”,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恪守师德,锤炼师能,升华师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从内因来说,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是能否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应该成为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根本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王炳照.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7

第14篇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综述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现有青年教师90万人左右,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比例60%以上[1]。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知名媒体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性报道,学界采取多种抽样调查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综合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和学界的研究现状,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问题。

一、经济收入相对较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与生存状态好坏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在逐步增长的同时,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这份调查涉及全国84所高校教师,超过13万个样本。相对于这样一个知识密集型和人力资本高投入型群体,高校教师现有收入非常缺乏竞争力。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由于生活压力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有研究表明,对生活的满意度方面,青年教师在收入水平方面认为比较满意的为11.11%,认为非常满意的为0,认为不太满意的和非常不满意的共有48.89%[2]。不仅如此,高校青年教师还存在收入分化现象,学术地位高职称高的青年教师与低职称的青年教师之间差距在不断拉大;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的收入也存在差距,自然科学学科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的收入一般比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教师收入高。其原因在于:各高校相继实施岗位津贴制度,教师的收入与职称、工龄、教学科研工作量等指标挂钩。获取同级别项目课题,自然科学研究经费及其学校奖励配套远大于人文社会科学等。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在对北京市高校引进人才“就职原因”的调查发现,引进人才选择高校工作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研究条件”“教师地位”“发展空间”,而在十几个选项中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工资收入”,由此可见教师群体最不看重的是经济收入。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对“离职原因”的调查中,“收入太低”又成为高校教师离职的第一原因。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矛盾的结论,高校教师最不满意的是收入,但最不看重的也是收入。有学者指出,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青年教师疲于奔命,从而大大降低了生活满意感,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准,最终也会妨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3]。

二、住房困难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的希冀,今天仍在搅动着人们的生活。青年教师存在“受教育年限长、无积蓄、收入低、处于婚育期”等特点,造成一方面急需购房安家,一方面却无力购买商品房的尴尬局面。而高校实行十多年的住房改革后,也已没有福利房源可供给青年教师。为稳定教师队伍、方便教师生活工作,大多高校提供了单身宿舍或临时周转房。然而由于没有后续解决办法,临时周转房难以流转,出现了青年教师想改善居住条件无法改善,学校想腾空周转房难以腾空流转的局面[4]。商品房价过高、周转房“租”而不转。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高校青年教师不具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房购买和租住条件,而昂贵的商品房又无力购买,高校青年教师成为真正处在社会的“夹心层”[5]。这一现象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尤为突出。有学者对北京市18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显示,32%的教师烦恼的是住房条件差,更有48.8%的教师认为自己最烦恼的事情就是买不起房子[6]!2014年前后,共青团北京市委课题组,对在京普通高等学校中35周岁以下的26781名专任教师、行政以及教辅人员(不包括后勤和校办产业等机构中的工勤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住房困难是青年教师们面临的最主要困难,60.0%的受访者表示房租和房贷是最大的开支项目[7]。以河南省会郑州为例,当地高校很多普通青年教师住筒子楼(大部分是学生宿舍改造的)。不少青年教师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子里,加上父母来照顾年幼的子女,连个备课的地方都找不到[5]。为每天的柴米油盐奔波的青年教师,面对飞升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有的青年教师因为住房困难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者乃至影响到个人身心健康,这一现象还不少。

三、工作压力较大,人际交往失谐

青年教师在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事业刚刚起步,工作一项都不能落伍,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压力源主要包括职称评定难度大、经济收入相对偏低、住房问题和没有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低职称教师身上反映更加明显[8]。职称评定难度大是造成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山大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高校把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申请课题的数量、档次、出版的专著等“量化指标”进行直接挂钩。众所周知,青年教师没有什么话语权,承担高校大部分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疲于应付学校各部门的任务和各种考核指标,自己用于独立科研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即便有一些时间,尽管曾经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在工作、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但是普通青年教师要独立争取到高级别科研项目十分困难。高校学术资源分配的行政化、官僚化,使拥有关系资本、权力资本、学术资本的教授很容易拿到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同时,依托于掌握丰富资源的“学术权威”有社会关系的,或者与权力者走得很近的青年教师很容易获得科研项目和发展机遇,进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提升平台,优势资源向这些“优势”青年教师累积,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而那些只甘于科研或教学、不擅长搞关系、缺乏相关资源的普通青年教师,则很难获得机会和空间,只能在资源获取的链条之中“穷者愈穷”,只能在各种竞争激烈的项目课题中力争上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内科研资源配置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7]。在人际交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也面临头痛的问题:人际关系失谐。高校青年教师人际交往对象最多的是学生。平时的教学任务较重,遇上双休日、节假日,除了腾出时间陪伴家人外,基本上都耗在写论文或者做课题上,参加社交活动很少,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也不多。在社交朋友圈上,基本上是以同学和同事为主,这两个群体维系着青年教师的关系纽带。此外,部分青年教师或因为个性突出,自尊心较强,不愿依附和屈从人;或因为情商不佳,接人待物较为刻板,不善应酬等因素,这些是造成青年教师人际关系失谐的重要原因。

四、职业认同状况

高校教师群体有独特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他们的职业认同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高校青年教师很关心自己的劳动和尊严能否获得社会的肯定、理解和支持。在职业满意度上,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社会声望的主观评价是正面的。但是,有很多青年教师在归属感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问题上,对自己的工作归属感不够强,对学校的管理认同度不高[9]。其原因与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没有关涉。有研究表明,专业兴趣与发展、职业爱好、经济收入、社会认同等,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专业发展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工作压力越小,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就越高;个体对压力的承受力越强,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学习交流、深造的机会越多,工作满意度越高;读书学习时间越长,工作满意度越高;职称晋升越快,工作满意度越高。至于社会普遍比较关注的住房问题如租房或购房,住房的面积等,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并不显著,但青年教师对住房的满意度则与工作满意度明显相关[10]。从总体上来看,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认同度和幸福指数随职称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助教幸福感最低,他们最满意的是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最不满意的是个人价值实现程度,这反映出他们目前所处的状况与奋斗目标的差距。讲师最不满意的是物质生活条件,其满意度是各类人群中最低的。研究表明,对物质生活条件最为关注的是31-40岁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这说明31-40岁青年教师面临的生活压力最大。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本身的社会声望的认可度较高,反映他们不满足自己工作生活现状,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当个人价值与期望目标相冲突时,有的教师的价值天平开始发生倾斜,乃至产生职业倦怠感。有研究者指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但是职业倦怠处于中等严重程度。年龄越大,职称越高,承担的工作量越大,感受的工作压力就更大,更容易疲惫,在工作中也可能采取消极、冷漠的态度[11]。

五、结语

从上面综述的情况可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属于高等学校的弱势人群,面临工作生活多方面的压力。青年教师因入职时薪酬低、职称低,为减轻生活压力而千方百计在本职工作之外寻求生财之道,无疑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未来的成长潜力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者认为,应该正视青年教师改善生存状态的诉求,关心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国家和地方政府、高校、社会等方面要多措并举,不仅要创造关爱他们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更要从收入分配、学术评价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拓宽青年教师的成长空间,帮助他们从容面对生活。对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会中心城市高校青年教师研究较多,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高校青年教师研究较少;对重点大学青年教师关注得多,对地方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关注得少;缺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群体的青年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的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等。这些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慧 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牛角.中国有90万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三低[N].新文化报,2016-01-11(3).

[2]杨萍.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研究[J].三峡论坛,2014(2):134.

[3]李军松.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以天津地区高校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131.

[4]王洪龙.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安置问题探析———以烟台等中等城市高校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5(3):58.

[5]周锦安.高校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185-186.

[6]彭晓月.北京地区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状况与激励效果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8):5.

[7]诸葛亚寒.高校“青椒”坐冷板凳担大事业[N].中国青年报,2015-05-11(5).

[8]程接力.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的校本研究———基于北京某“985工程”大学社科院系的调查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3(3):75.

[9]徐晓明,刘静,边超.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59-60.

第15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 普通心理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6-02

由于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着与综合型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冲击,那么该如何突出师范专业的优势?如何更好提高师范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将来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普通心理学进行教学探讨。

1 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它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普通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涵盖面广、抽象性和理论性强的学科,它为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教师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

作为一门心理学导论课,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心理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形成对心理学的科学认识,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2 普通心理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通心理学对于师范生来说意义重大,然而现实教学却不容乐观。作者曾对一所师范院校上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师范生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反映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偏向理论

国内师范院校现行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主要有孟昭兰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奕乾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比较全面、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但是内容全却不够生动有趣,心理学概念和专业术语太多,理论性较强,案例较少,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2 认为心理学应该有用,却不知道如何用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她们对心理学抱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心理学应该对于为人处事、自我心理调节、将来的教育教学都有实际作用,但学完心理学之后,她们却觉得很迷惑,只是记住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当中去,理论仿佛很难结合实际。

2.3 心理学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

由于师范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课程,她们不具有心理学系统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法,但是学生不是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她们也具有朴素的心理学经验和思考,她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有一种朴素的解释,而形成一种生活的常识,或者是一种习惯化的表达和理解。这些常识和理解有些是符合科学心理学的认识,但也有些是错误的。因此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想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来证实以前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科学。

3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3.1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详略得当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为例,本教材内容详实,不仅包括了心理现象的全部过程(意识、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言语、情绪、意志、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还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学派、心理学的生理基础,以及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等。如果要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把这本书面面俱到地讲授完,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减负,摒弃教材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毕竟她们学习普通心理学不是为了去深入研究心理学,而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帮助解决将来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心理学的生理基础、言语一章、注意的理论、记忆的生理机制、智力理论等都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略讲,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对心理学的流派、思维、气质和性格等内容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讲。

3.2 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实践,心理学的很多原理大都也来自生活,教师运用生动的生活事例或小故事导入和讲解,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讲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讲述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简爱》等小说里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恋父恋母情结,用一群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来解释自我防御机制。在讲到心理学的生理基础时,可以用建筑工人盖吉的头骨来引入说明心理的生理基础不是心脏,而是大脑。讲到感觉的适应时可以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和“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来解释。

在每章结束后,可以再设计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张飞审瓜、庞统判案、人怎么就变成了狼、珍珠翡翠白玉汤、毛地黄花治心脏病、长生不死酒的故事、难道他们有遁身术、张飞大战长坂桥、浴盆里的阿基米德定律”等。这些案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原理、理论方能解决,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来展示心理原理和心理现象等内容。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来自经典实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都重复做这些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心理学经典实验视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讲到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时,可以让学生看“小阿尔伯特的故事”;讲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可以播放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实验视频;在讲到感觉的作用时,可以播放“感觉剥夺实验”的视频片段;在讲到睡眠与梦时,可以给学生观看“说梦解梦”的视频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梦;在讲到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裂脑人的实验时,可以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解释;在讲到性格的解释时,可以播放“性格色彩解析”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性格的分类等。这些实验视频和图片具有直观形象性,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同时看这些实验视频也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对于将来走上教育岗位的师范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3.4 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互动的心理游戏和现场实验中

例如在讲到记忆时,可以现场做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测验来测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及长时记忆的特点;讲到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做这方面的趣味测试,让学生自己找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同点和特点;讲到感觉后像时,可以现场做正后像和负后像的实验,让同学在头脑中产生直观图象;讲到思维的解决策略时,可以用“河内塔”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在讲到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如何培养时,可以采用几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培养的方法让学生现场体验;在讲到想象的作用时,可以教学生现场做一个想象放松的练习等。这些心理游戏和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心理学规律的来源,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自觉性。

3.5 结合心理学知识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自己

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观念很强,经常会在网上寻找一些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但由于网络心理测验良莠不齐,有的心理测验不够准确,甚至有的测验结果会误导学生。因此,在专业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专业的心理测验,如情绪测验、情商测验、气质测验、内向型外向型人格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测验等。这些测验可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某项心理特质及个体差异,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

3.6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出要讲授的内容,如以“为什么女生爱减肥?”来引出动机的主题;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该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呢?”引出性格的特征;以“日久生情符合科学原理么?”引出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关系等;如为了使学生熟练地理解知觉的特征,可以设计一串实例提问:乒乓球台桌面为什么漆成墨绿色?变色龙为什么要变?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号?教师为什么都是用红墨水改作业?有经验的老师讲到重难点时,为什么要加强音量、提高嗓门?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欲望,促使其对问题情境的领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7 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在对上课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后,很多同学都会被课堂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知识点,但也会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所以要经常在下次课前让学生回忆复述上节课的内容,每章讲完后及时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或小论文等形式来加强巩固。同时对课堂提问和练习等环节计入平时成绩当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复习的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的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既要注意教师的教,又要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丽秋.让《普通心理学》轻松地映入学生的心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79-181.

[3] 田浩.普通心理学教学反思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87-90.

[4] 马燕.普通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之思考―― 基于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51-52.

精品推荐